CN112292325A - 用于在没有力分流情况下产生连接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没有力分流情况下产生连接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92325A
CN112292325A CN201980041150.8A CN201980041150A CN112292325A CN 112292325 A CN112292325 A CN 112292325A CN 201980041150 A CN201980041150 A CN 201980041150A CN 112292325 A CN112292325 A CN 1122923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opening
connection
drop tube
top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115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92325B (zh
Inventor
托尔斯滕·施罗尔
塞巴斯蒂安·利兹
亨德里克·杰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laus Mafi Extru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laus Mafi Extru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laus Mafi Extru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Klaus Mafi Extrusi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292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23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923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23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9/00Nozzles, funnels or guides for introduc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to containers or wrappers
    • B65B39/02Expansible or contractible nozzles, funnels, or gu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00Packaging fluent solid material, e.g. powders, granular or loose fibrous material, loose masses of small articles, in individual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e.g. bags, sacks, boxes, cartons, cans, or jars
    • B65B1/28Controlling escape of air or dust from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during fil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00Packaging fluent solid material, e.g. powders, granular or loose fibrous material, loose masses of small articles, in individual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e.g. bags, sacks, boxes, cartons, cans, or jars
    • B65B1/30Devices or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or determining the quantity or quality or the material fed or filled
    • B65B1/32Devices or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or determining the quantity or quality or the material fed or filled by weig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7/00Supplying or feeding fluent-solid, plastic, or liquid material, or loose masses of small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7/02Supplying or feeding fluent-solid, plastic, or liquid material, or loose masses of small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by gravity flo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9/00Nozzles, funnels or guides for introduc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to containers or wrappers
    • B65B39/007Guides or funnels for introducing articles into containers or wrap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9/00Nozzles, funnels or guides for introduc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to containers or wrappers
    • B65B39/06Nozzles, funnels or guides for introduc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to containers or wrappers adapted to support containers or wrap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00Packaging fluent solid material, e.g. powders, granular or loose fibrous material, loose masses of small articles, in individual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e.g. bags, sacks, boxes, cartons, cans, or jars
    • B65B1/30Devices or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or determining the quantity or quality or the material fed or filled
    • B65B1/46Check-weighing of filled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Fuel Tanks Or Ships (AREA)
  •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 Cookers (AREA)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来使得下落管(200)的输出开口(210)与容器(300)的向上朝向的输入开口(310)连接的连接装置(100),具有主体(110),该主体带有从所述主体(110)的顶面(112)通至底面(114)的开口(120);其中,所述主体(110)经过设计,从而它适合于在其顶面(112)上通过柔性的连接部件(400)特别是补偿器而与所述下落管(200)的输出开口(210)连接,进而在所述下落管的输出开口(210)与所述主体(110)的开口(120)之间产生连接。所述连接装置(100)还具有耦联装置(130),该耦联装置安置在所述主体(110)的底面(114)上,且适合于在把所述主体(110)靠置于所述容器(300)的顶面(302)上时在所述主体(110)的开口(120)与所述容器(300)的输入开口(310)之间产生密封的连接。

Description

用于在没有力分流情况下产生连接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特别是在下落管与计量秤的容器之间在没有力分流情况下产生连接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业设备中往往需要把散装物料比如粒料或粉末但也可能是液体或气体经由下落管装入到计量秤或计量秤的容器中,以便能实现配给地传送散装物料。由于下落管的出口出于空间的原因大多位于工作室的天花板区域中,所以往往需要同样靠近天花板安置计量秤,也就是说,至少处于大约2米的高度或者更高。为此特别是采用固定的悬挂在天花板下面的支架,或者例如借助堆垛器或摆动臂使计量秤行进至其位于相关下落管的出口区域中的工作位置。
下落管出口与计量秤的或者计量秤容器的入口之间的连接通常必须足够密封,以便禁止经由下落管装入的散装物料通过该连接而排出。尤其是当如下时候就是这种情况:在装填散装物料情况下会形成灰尘,该灰尘在排出时会造成设备污染或者危及健康。当可以装填液体或者排出气体时,同样必须存在密封的连接。
除了要求相对于排出的物质足够密封外,下落管与计量秤之间的连接还必须经过设计,从而通过连接不会有力作用到计量秤上,所述力导致错误地确定装填在秤中的材料的重力。因而要避免连接的力分流或力副作用。
这往往通过使用与下落管和计量秤连接的市面上常见的补偿器或者类似的细的且柔软的管路组件(例如由硅树脂构成)来实现。然而,为了借助这种连接来实现没有力分流的连接,需要手动地安装(或拆卸)补偿器,其还要求安装工人有经验。
下落管出口和计量秤在其工作位置往往靠近工业大厅或工作室的天花板。这也是由于以下事实:下落管和秤之间的连接应尽可能短。因此,连接件的组装/拆卸必须在至少1.5m至大约5m或更高的相当高的高度上进行。另外,由于在工业设备的天花板区域中的空间要求,通常安置大量其它的管线或设备,这进一步限制了可供组装使用的空间。所有这些都使得可靠地安装在下落管和计量秤之间的连接件变得困难,这会导致连接件不密封或者有力分流作用到计量秤上,这会对计量秤或整个设备的运行产生负面影响。
特别是在密封不充分的情况下,会对环境造成灰尘负担,这至少会导致污染,或者对于危害健康的物质甚至导致生产停产。另外,力分流会影响计量秤,对由散装物料产生的产品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用来使得下落管的输出开口与特别是计量秤的容器的向上朝向的输入开口连接的装置和方法,利用它们将自动地即无需手动安装地实现下落管与容器之间的可靠的、密封的且没有力分流的连接。
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得以实现。
用来使得下落管的输出开口与容器的向上朝向的输入开口连接的连接装置可以具有主体,该主体带有从主体顶面通至底面的开口,其中,主体经过设计,从而它适合于在其顶面上通过柔性的连接部件特别是补偿器而与下落管的输出开口连接,进而在下落管的输出开口与主体的开口之间产生连接。此外,该连接装置可以具有耦联装置,该耦联装置安置在主体的底面上,且适合于在把主体靠置于容器顶面上时在主体开口与容器的输入开口之间产生密封的连接。
因而与上述的现有技术相反,在本发明中,下落管与例如计量秤的容器之间的连接并非仅仅通过柔性的连接部件比如补偿器而产生,而是附加地存在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用于使得计量秤容器与连接部件连接。为此,连接装置通过连接部件例如补偿器与下落管固定地连接。连接装置和连接部件因而形成下落管的延长段。
在此,把连接部件安装在连接装置的主体上按通常的手动的方式进行。然而,连接装置的主体小于要连接的容器,由此简化了安装。由此,特别是在工业设备的天花板区域中的空间状况狭窄的情况下,与由现有技术已知的直接安装在容器上相比,把连接部件安装在连接装置上变得简化了。由此简化了在连接装置与连接部件之间产生密封的连接。
在连接装置与连接部件连接之后,连接装置安置在下落管输出开口下方的区域中,容器的输入开口在容器已处于其工作位置时也位于该区域中。在此,所述安置例如可以简单地在于,连接装置被连接部件保持地悬挂在下落管上,只要容器未处于其工作位置。但所述安置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机构进行,比如通过与天花板和连接装置连接的缆绳或者用于连接装置的保持架来进行。如下所述,也可以存在用于竖直地移动连接装置的机构,这些机构把连接装置保持在空中。
如果现在容器为了容纳从下落管排出的物料例如散装物料、液体或者也可能是气体而移动至其工作位置,则在靠近天花板的某个区域中,连接装置靠置在容器的顶面上。在这种情况下,连接装置可以经过布置,从而在容器移动至其工作位置时,连接装置主体的开口位于容器的输入开口上方。附加地或替代也可能需要在容器移动时注意这些开口的重叠。
在连接装置或其主体靠置于容器上时,耦联装置位于容器顶面与所靠置的主体底面之间。通过把主体靠置到容器上,也就是说,主体完全靠重力压紧到容器上,确保没有力分流由主体作用到容器上,这些力分流会对采用容器的计量秤的测量结果造成不利影响。
密封的连接通过耦联装置与容器顶面的相互作用来实现。例如,耦联装置可以具有密封件,这些密封件适合于使得从容器的输入开口到主体开口的通路密封。为此,主体基于重力就足以对耦联装置施加力作用。但也可以存在其它机构,以便使得主体与容器顶面相互贴近,从而例如通过在耦联装置中含有的永磁铁和/或电磁铁和/或通过气动的和/或机械的装置而产生密封的连接。主体与容器顶面的相互压紧在此可以仅仅通过使得主体靠置在容器上来引起。但也可以根据受用户控制的控制信号来进行耦联。
对于一定的下落管来说,连接装置因而允许在连接装置与连接部件比如补偿器之间建立起持久的连接。于是可以把不同的容器移动至位于下落管下方区域中的连接装置。容器与补偿器的连接于是以自动的方式通过连接装置来进行,而无需进一步手动地把补偿器安装到容器上。由此可行的是,使得不同的容器以迅速、可靠且不复杂的方式与一个下落管连接,或者使得一个容器与不同的配备有连接装置的下落管连接。此外,在不存在容器的情况下将连接装置安装在补偿器上允许明显改善地控制补偿器连接的密封性。最后,由于可以自由悬挂地安置连接装置,保证了通过使得连接装置靠置在容器上而不产生力分流,由此连接装置特别是有利于计量秤与下落管的连接。
连接装置还可以具有下降装置,该下降装置适合于使得主体以向上朝向的顶面悬挂地安置,并使得主体下降和提升,从而在主体靠置于容器顶面上时下降装置不对主体施加力。由此在安置连接装置上以及在容器要处于的工作位置方面实现灵活性。连接装置可以通过下降装置下降一定程度,直到下降装置靠置在容器顶面上。为了避免力分流,在此尤其有利的是,平行于容器顶面安置主体底面。此外,连接装置通过提升也可以轻易地又与容器分离,这加速了容器的更换,进而加速了工作过程。
下降装置可以具有缆索部件,借助于这些缆索部件来固定主体,这些缆索部件的自由长度可以为了主体下降而延长和为了主体提升而缩短。在这种情况下,主体因而借助缆索被悬挂地安置。缆索或绳索或缆绳在此可以拉入或拉出,以便以特别简单的方式实现主体的高度改变。在这些缆索部件的长度相同的情况下,还实现了主体的稳固安置,这导致主体的下降,而没有力分流。
下降装置可以具有气动的气缸,缆索部件可以固定在气动气缸的活塞上,并且缆索部件的自由长度的延长和缩短可以通过活塞的运行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活塞在气缸内的位置因而决定了在位于天花板附近的悬挂点与主体连接点之间的确切的缆索长度。这允许特别简单地控制缆索长度。也可以通过电地或液压地工作的活塞缸来实现相同的效果。
耦联装置可以具有设置在主体底面上的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在主体底面上包围主体的开口,并且耦联装置可以具有固定部件,这些固定部件适合于为了在主体开口与容器的输入开口之间产生密封的连接而把主体压靠到容器顶面上,从而密封部件在主体与容器之间压紧。由此可以按特别简单的方式实现在容器表面与连接装置主体之间的密封连接。
连接装置还可以具有控制部件,该控制部件适合于基于用户输入来控制通过耦联装置在主体开口与容器的输入开口之间产生密封的连接。这允许选择性地且根据用户输入来对连接装置和容器进行连接。同样可以通过控制装置对连接装置和容器进行分离。代替手动地将容器安装在下落管上,因而可以由任意地点借助控制信号来建立和/或解除下落管与容器之间的连接。此外,规定这种控制能实现设备的全自动运行。
固定部件在此可以是可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的真空吸盘,即气动的固定部件,其在获得相应的信号之后产生真空,从而主体和容器必要时通过位于它们之间的密封件相互压紧。除了可控制的吸盘外,还可以考虑可控制的机械的固定部件,例如遥控地把紧固栓插入到相应的开口中、机械的锁定件或电磁的固定部件,比如可控制的电磁铁,它们产生相同的效果。
主体可以板状地构造。主体的顶面可以具有用于安置柔性连接部件的凸起,该凸起包围开口。通过主体的板状设计,即通过基本上在两个维度上伸展的主体,便于无力分流地将连接装置安置到容器上。用于安置连接部件的凸起便于其装配,因而可以加速工作过程。
在主体底面上的主体开口可以小于容器的输入开口。由此可以实现使得连接装置留有一定间隙地靠置在容器顶面上。特别地,即使当连接装置的开口未居中地位于容器的输入开口之上时,也能毫无问题地装填从下落管排出的散装物料。然而,可能位于主体底面上的密封件要经过设计,从而在任何情况下都包围容器的输入开口,也就是说,被这种密封件围起来的面积因而大于输入开口的面积。
用来使得下落管的输出开口与容器的向上朝向的输入开口连接的系统可以具有下落管、容器、上述连接装置和柔性的连接部件。这种系统能实现使得下落管与容器以可靠、迅速且自动的方式相互连接,而不产生作用到容器上的力分流。由此可以缩短容器的更换时间,这导致提高了生产率。
用来借助如上所述的连接装置使得下落管的输出开口与容器的向上朝向的输入开口连接的方法具有:借助柔性的连接部件,特别是借助补偿器,在下落管的输出开口与主体的开口之间产生连接;把主体放置到容器顶面上;借助耦联装置在主体开口与容器的输入开口之间产生密封的连接。由此能够以迅速、可靠且自动的方式实现连接,而没有力分流作用到容器上。
附图说明
下面示范性地参照附图介绍本发明。但本发明的主题仅由权利要求的主题决定。
图1为与下落管和容器相互作用的连接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该连接装置的示意图;和
图3为用于借助连接装置使得下落管与容器连接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连接装置100与下落管200和容器300的相互作用。
下落管200相应于通常在工业设备中使用的管路,用于输出诸如散装物料的物料,比如粒料或粉末、液体,或者也可能是气体。在此,物料主要通过重力从下落管200中输出。附加地也可以有一些用来输送物料的机构。如图1中所示,下落管200位于工业设备或工作室的天花板区域中。通常,下落管向下朝向。但如果需要的话,例如当下落管200的出口区段在天花板区域中穿过竖直的墙壁时,下落管的出口也可以朝向水平线倾斜。因而对于下落管200可考虑任何允许物料从下落管200中输出和/或掉出的定位和朝向。
物料最终要装入到容器300中。一种典型的应用是,物料经由下落管200倾倒入计量秤的容器300中。计量秤测量位于容器300中的物料的重量,进而可以配给物料的填充量和取出量。但除了计量秤的收集容器外,容器300还可以是任何其它类型的储备器皿,物料经由下落管装入到该储备器皿中。通常,容器300具有位于其表面302上的输入开口310,物料可以经由该输入开口倾倒入容器300中。
由现有技术已知,下落管200与容器300之间的连接并非直接在下落管的输出开口210与容器300的输入开口310之间建立,而是使用一种柔性的连接部件400,该连接部件基于其柔性可以针对已有的连接补偿下落管200与容器300之间的偏移。作为连接部件400,例如可以使用如由现有技术已知的薄且柔软的补偿器(通常由硅树脂制成)。但也可行的是,使用任何其它类型的柔软且密封的管线,该管线可以安装在下落管200与容器300(或连接装置100)之间且可拆卸。
如上已述,对于这种通常的连接方式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天花板区域中的空间有限而难以在容器300的输入开口310处安装/拆卸连接部件400,进而耗费时间,且容易出错。
在有些设备中,一天有多次必须把不同的容器300连接到一个下落管200上或者把一个容器300连接到不同的下落管200上,特别是在所述设备中,由于通常手动的连接,会出现延迟或错误,比如连接不密封,或者—在使用计量秤时—出现力分流。
这种设备的一个例子是,特别是对彩色塑料的塑料制造。在此,作为塑料的添加剂,把产生颜色的物质—大多为倾向于形成灰尘的粉末—经由下落管投放到计量秤中。在更换颜料时,通常必须使得所用的计量秤与下落管分离,并且彻底清洁,以便避免并非所愿的颜料混合。然后,必须使得计量秤与提供下一种颜料组分的下落管连接。
由于在填充到容器中和从容器中传送时形成大量灰尘,必须始终确保下落管与秤的连接足够密封,因为否则恐怕会严重污染设备或者危及人员健康。此外,为了正确地混合颜料,计量秤的精确度必须足够高,这就需要不许通过连接而出现力分流。
这些问题通过连接装置100予以解决,其连接到连接部件400与容器300的输入开口310之间。
为此,连接装置100具有主体110,该主体带有从主体110的顶面112通至主体110的底面114的开口120。开口120用于在连接装置100的安装完毕的状态下把从下落管200输出的物料引入到容器300中。开口120的大小因而必须适配于排出的物料的种类(粒料、粉末、灰尘、液体、气体)。在图1中示出主体110构造成板状。但主体110可以具有任何其它的允许容器300与下落管200通过主体110的开口120如下所述相互连接的形状。主体110还可以由任何任意的材料构成,该材料具有足够高的稳定性,以便允许密封地与容器300连接。例如,主体可以由塑料或金属制成。
主体110可以在其顶面112上与连接部件400连接,该连接部件本身与下落管的输出开口210连接。该连接必须使得通过连接部件400输送的物料在主体110的顶面112进入到开口110中,且在其底面114又从该开口排出。该连接可以设计成可松开,例如通过使用固定卡箍等而松开。但也可以采用例如通过粘接等实现的持久连接。
因而在安装状态下,连接装置100与连接部件400一起形成下落管200的延长段,该延长段仿佛用作容器300的连接接管。下落管200与容器300之间的连接因而仅仅通过连接装置100与容器300的耦联来实现。
连接装置100在其通过连接部件400与下落管200连接之后悬垂地安置,也就是说,连接装置100的主体110在下落管200的输出开口210的区域中自由地悬垂在空中。这可以简单地例如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主体110通过连接部件400悬挂在下落管200上。但也可以存在附加的(图1中未示出的)机构,这些机构使得主体110与天花板连接,以便由此实现主体110的对准的且稳定的位置。例如,主体110可以通过缆索(绳索或缆绳)或保持架与天花板连接。缆索在此可以由任何任意的适合于此的材料特别是塑料构成。
为了使得容器300与下落管200连接,由现有技术已知,把容器300从下面移动至下落管200,如图1中用箭头示意性地示出。为此例如可以使用堆垛器或自动的提升装置。然而在通常的方法中在提升容器300之后需要手动地使其与连接部件400连接,而通过连接装置100可以实现以可靠的方式自动地建立连接。
由于连接装置100的主体110可以安置在下落管200的输出开口210下方,所以在提升容器300时主体110的底面114与容器300的顶面302接触。在这里,通过相应地放置连接装置100和/或相应地控制容器300的运动,主体110的开口120与容器300的输入开口310彼此叠置。如图1中所示,主体110的开口120在此小于容器300的输入开口310,以便减小定位所需的精确度要求和便于连接。
在主体110的底面114上有个耦联装置130,在主体110靠置在容器300的顶面302上之后,该耦联装置在主体110的开口120与输入开口310之间建立起密封的连接。例如,通过使用磁铁、机械锁定件或气动装置,耦联装置可以使得容器300的顶面302顶压到主体110的底面114上,从而通过这些面的接触而产生足够的密封性。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在容器300或主体110上安置附加的密封件。在此无需进一步操作,例如使用永磁铁即可进行耦联。但也可以通过控制装置,例如使用电磁铁或可开关的机械的或气动的锁定件来设置对耦联的控制。然后,基于用户输入进行密封,并因此建立连接(以及连接的分离)。
连接装置100因而能实现以简单、可靠且自动的方式使得容器300与下落管200连接,而无需在每次建立连接时都在天花板区域中实施手动的安装步骤。由此显著地简化并加速了下落管或容器之间的更换,因而可以提高生产率。
连接装置100的另一优点在于,由于连接是在如下状态下建立的:在该状态下,连接装置100自由地,也就是说,除了重力外就没有力作用地靠置在容器300上,所以减小了力分流作用到容器300上的危险,尤其是如果通过布置耦联装置130来确保容器300和主体110在空间上均匀地压紧,比如通过对称地分布为此所需的机构(磁铁、吸盘、锁定件等)而压紧的话。
连接装置100由此特别适合于应用在工业设备中,在这些工业设备中要把散装物料经由下落管装入到计量秤内,因为在此能实现自动的连接过程,而没有力分流。
连接装置100还可以具有下降装置140,该下降装置能实现不仅悬挂地安置连接装置100,而且也能相对于下落管200或天花板来使得该连接装置下降或提升。通过这种下降装置140,因而可以实现把连接装置100有针对性地下降到移动至下落管区域中的容器300并将该连接装置放置在那里,而不会产生力分流。下降装置140例如可以适合于使得连接装置100均匀地且平行于容器300的顶面302下降,从而该连接装置以平行于容器300的顶面302的底面114靠置在该容器上。下降装置140同样用于使得连接装置100受控地与容器300脱离,进而松开容器300与下落管200的连接。
在图2中示出了带有下降装置140的连接装置100的一个例子。连接装置100的与图1中所示的示意图相应的那些部件,标有相同的标号。
如图2中所示,主体110可以固定在下降装置140的缆索部件142上。这些缆索部件142在此可以由缆索、绳索或缆绳构成,它们由适合于应用的材料组成。缆索部件例如可以是塑料带、金属线,或者是由合成的或天然的材料编织成的缆索。缆索部件142也可以具有弹性的特性,并且例如设计成弹性带或弹簧。
通过改变缆索部件142的自由长度,可以改变主体110的竖直位置。也就是说,每个缆索部件142的至少一端都可以在其竖直位置上移动,或者,例如通过在绞盘上拉动缆索部件142等,可以改变缆索部件142的在悬挂点比如孔眼、挂钩或锁定爪与主体110上的固定点之间的长度。
通过对称地布置缆索部件142和板状地设计主体110,可以改善主体的均匀下降。悬挂的稳定性—如果需要的话—可以通过如示范性地在图2中示出的缆索部件142之间的连接轭得以改善。
如图2中所示,例如也可以通过活塞缸144对缆索部件142的自由长度进行改变,在这些活塞缸中,活塞146在气缸内运行。活塞146在此可以任意地例如电动地、液压地或气动地予以驱动。特别是当连接装置100与容器300的耦联也通过气动机构进行时,气动的驱动是适宜的。可以通过使得活塞146从气缸中伸出来将主体110下降到容器300上,通过活塞146的缩入来提升主体110。在主体110靠置于容器300上时,缆索部件142完全松弛,也就是说,这些缆索部件松垂,因而不对主体110施加力,从而可以避免力分流。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以简单的方式可控地且均匀地把连接装置100放置到移动至下落管200附近的容器300上,而没有力分流,以便随后引起连接装置100与容器300之间的耦联。
如上所述,耦联装置130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设计,以便实现主体110与容器300的自动的且密封的连接。例如,耦联装置130可以具有密封件132和固定部件134,如图2中所示。
密封件132,比如通常的密封圈或软金属,围绕在主体110的底面114上的开口120布置,并且完全包围该开口。同样,密封件132的圆周必须足够大,以便也包围容器300的输入开口310,该输入开口通常大于主体110的开口120。
对于足够重的主体110,密封件132单独基于主体110的重量就已经可以压紧到主体110的底面114与容器300的顶面302之间,从而在主体110的开口120与容器300的输入开口310之间产生密封的连接。这种完全靠重力的压紧还特别是与连接部件400相组合地避免了力分流。
替代地或附加地,特别是对于较轻的例如塑料的主体110,也可以设置图2中所示的固定部件134,其把连接装置100固定在容器300上,并将主体110压紧到容器300上。在此,固定件可以电地、机械地、液压地或气动地工作,也就是说,例如是永磁铁、电磁铁、机械锁定件(采用电的、液压的或气动的驱动)或气动抽吸头。例如当主体110和容器300彼此足够靠近(比如永磁铁等)时,固定部件134就已经可以发挥其作用,或者,固定部件134基于用户输入通过控制装置予以控制。
在图2的例子中,固定部件134设计成真空吸盘。根据用户的相应输入,气动地在吸盘中产生真空,该真空把主体110压紧到容器300上,进而在主体110与容器300之间产生密封的连接。通过使用真空吸盘,还特别是与连接部件400相组合地避免了产生力分流。
除了耦联装置130外,主体110还可以在其顶面112上具有一些便于与连接部件400连接的机构。如图2中所示,例如在主体110的开口120周围可以环绕着凸起、环或腹条,用作连接部件400的比较器可以套到它们上并且用卡箍、粘接剂等予以固定。
连接装置100的图2中所示的例子因而特别适合于迅速、可靠且自动地使得下落管200与容器300产生连接,而不会产生力分流。
图3中示出了可采用如上所述的连接装置100实施的方法的流程图。在S100中,使得连接装置100的主体110的开口120通过连接部件400与下落管200的输出开口210连接。在S110中,要么通过移动容器300,要么通过使得主体110下降到容器300的顶面302上来安置主体110。这样做的方式是,容器300的内腔经由主体110的开口120和连接部件400与下落管200产生连续的连接。然后在S120中,通过耦联装置140,在主体110的开口120与容器300的输入开口310之间产生密封的连接,也就是说,容器300以可靠、迅速且自动的方式与下落管200连接。
附图标记清单
100 连接装置
110 主体
112 主体的顶面
114 主体的底面
116 凸起
120 开口
130 耦联装置
132 密封部件
134 固定部件
140 下降装置
142 缆索部件
144 气动的气缸
146 活塞
200 下落管
210 下落管的输出开口
300 容器
302 容器的顶面
310 容器的输入开口
400 连接部件

Claims (10)

1.一种用来使得下落管(200)的输出开口(210)与容器(300)的向上朝向的输入开口(310)连接的连接装置(100),其中,所述连接装置(100)具有:
主体(110),该主体带有从所述主体(110)的顶面(112)通至底面(114)的开口(120);其中,
所述主体(110)经过设计,从而它适合于在其顶面(112)上通过柔性的连接部件(400)特别是补偿器而与所述下落管(200)的输出开口(210)连接,进而在所述下落管的输出开口(210)与所述主体(110)的开口(120)之间产生连接,
其特征在于
耦联装置(130),该耦联装置安置在所述主体(110)的底面(114)上,且适合于在把所述主体(110)靠置于所述容器(300)的顶面(302)上时在所述主体(110)的开口(120)与所述容器(300)的输入开口(310)之间产生密封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100),还具有:
下降装置(140),该下降装置适合于使得所述主体(110)以向上朝向的顶面(112)悬挂地安置,并使得所述主体(110)下降和提升,从而在所述主体(110)靠置于所述容器(300)的顶面上时所述下降装置(140)不对所述主体(110)施加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100),其中,所述下降装置(140)具有缆索部件(142),借助于所述缆索部件来固定所述主体(110),所述缆索部件的自由长度可以为了所述主体(110)的下降而延长和为了所述主体(110)的提升而缩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装置(100),其中,
所述下降装置(140)具有气动的气缸(144);
所述缆索部件(142)固定在所述气动的气缸(144)的活塞(146)上;并且,
所述缆索部件(142)的自由长度的延长和缩短通过所述活塞(146)的运行来实现。
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100),其中,
所述耦联装置(130)具有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底面上的密封部件(132),该密封部件在所述主体(110)的底面(114)上包围所述主体(110)的开口(120);并且,
所述耦联装置(130)具有固定部件(134),所述固定部件适合于为了在所述主体(110)的开口(120)与所述容器(300)的输入开口(310)之间产生密封的连接而把所述主体(110)压靠到所述容器(300)的顶面(302)上,从而所述密封部件(132)在主体(110)与容器(300)之间压紧。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100),还具有:
控制部件,该控制部件适合于基于用户输入来控制通过所述耦联装置(130)在所述主体(110)的开口(120)与所述容器(300)的输入开口(310)之间产生密封的连接;其中,
所述耦联装置具有可通过所述控制装置控制的真空吸盘。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100),其中,
所述主体(110)板状地构造;和/或,
所述主体(110)的顶面(112)具有用于安置所述柔性的连接部件(400)的凸起(116),该凸起包围所述开口(110)。
8.一种用来使得下落管(200)的输出开口(210)与容器(300)的向上朝向的输入开口(310)连接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具有:
所述下落管(200)、所述容器(30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100)和柔性的连接部件(40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在主体(110)的底面(114)上的所述主体(110)的开口(120)小于所述容器(300)的输入开口(310)。
10.一种用来借助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100)使得下落管(200)的输出开口(210)与容器(300)的向上朝向的输入开口(310)连接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具有:
借助柔性的连接部件(400),特别是借助补偿器,在所述下落管(200)的输出开口(210)与主体(120)的开口(120)之间产生连接;
把所述主体(110)放置到所述容器(300)的顶面(302)上;
借助所述耦联装置(130)在所述主体(110)的开口(120)与所述容器(300)的输入开口(310)之间产生密封的连接。
CN201980041150.8A 2018-06-27 2019-06-18 用于在没有力分流情况下产生连接的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122923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115468.2A DE102018115468B4 (de) 2018-06-27 2018-06-27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Verbindung ohne Kraftnebenschluss
DE102018115468.2 2018-06-27
PCT/EP2019/065966 WO2020002041A1 (de) 2018-06-27 2019-06-18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verbindung ohne kraftnebenschlus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2325A true CN112292325A (zh) 2021-01-29
CN112292325B CN112292325B (zh) 2022-09-06

Family

ID=67001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1150.8A Active CN112292325B (zh) 2018-06-27 2019-06-18 用于在没有力分流情况下产生连接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71146A1 (zh)
EP (1) EP3814233A1 (zh)
CN (1) CN112292325B (zh)
DE (1) DE102018115468B4 (zh)
WO (1) WO2020002041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06593A1 (de) * 1986-02-28 1987-09-03 Guenther Hecht Vorrichtung zum befuellen von schuettgutbehaeltern
US6089283A (en) * 1997-12-19 2000-07-18 Renold, Inc. Method of filling containers
DE202015105077U1 (de) * 2015-09-25 2015-12-16 Josef Eichholz Füllstation zum Befüllen von flexiblen Großbehältern
CN105523202A (zh) * 2016-02-03 2016-04-27 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细粉料的吨袋自动包装装置
CN106586048A (zh) * 2016-11-06 2017-04-26 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易燃药粒灌装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07792U (de) 1964-04-08 1964-12-31 Bayer Ag Rohrverbindungsvorrichtung.
US4121616A (en) 1977-03-04 1978-10-24 Fmc Corporation Articulated fluid loading ar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06593A1 (de) * 1986-02-28 1987-09-03 Guenther Hecht Vorrichtung zum befuellen von schuettgutbehaeltern
US6089283A (en) * 1997-12-19 2000-07-18 Renold, Inc. Method of filling containers
DE202015105077U1 (de) * 2015-09-25 2015-12-16 Josef Eichholz Füllstation zum Befüllen von flexiblen Großbehältern
CN105523202A (zh) * 2016-02-03 2016-04-27 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细粉料的吨袋自动包装装置
CN106586048A (zh) * 2016-11-06 2017-04-26 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易燃药粒灌装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371146A1 (en) 2021-12-02
EP3814233A1 (de) 2021-05-05
DE102018115468A1 (de) 2020-01-02
WO2020002041A1 (de) 2020-01-02
CN112292325B (zh) 2022-09-06
DE102018115468B4 (de) 2020-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92325B (zh) 用于在没有力分流情况下产生连接的装置和方法
CN110921329B (zh) 一种清洁无尘的饲料加工厂
CN210824517U (zh) 一种铅精矿自动授料装置
CN101734443A (zh) 一种分级支撑悬挂活振动防堵配料仓
US4134466A (en) Weigh jet assemblies
CN205170362U (zh) 储能载冷剂灌装设备的灌装机构
CN208278943U (zh) 全自动配粉机
CN202400486U (zh) 下料斗出料控制装置
CN203350152U (zh) 一种固液混合物密度的测量装置
CN110143164A (zh) 一种工程施工用重型材料搬运设备
CN206019803U (zh) 双出口批量配料秤
JP2020033028A (ja) 粉体充填方法および粉体充填装置
CN102809416B (zh) 一种电子秤
EP4230558A1 (en) Particulate supply device
CN211035200U (zh) 一种用于灌装桶内灌装液体产品的灌装装置
CN100422048C (zh) 粉末装填方法和装置
CN205170365U (zh) 储能载冷剂灌装设备的灌装装置
CN203083693U (zh) 一种皮带秤的挂码校验装置
CN109968535A (zh) 一种用于制造真空石的称重系统
JP6607996B2 (ja) 粉粒体の供給装置
CN208135899U (zh) 一种自动加硫磺装置
CN209095780U (zh) 一种用于生产石英石板材的树脂混合配料生产线
CN218537936U (zh) 一种混凝土制备用原料定位装置
CN204461572U (zh) 失重秤母粒机结构
CN207789337U (zh) 一种用于制造真空石的称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