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82416A - 一种砼浅层缺陷修复锚、修复结构及修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砼浅层缺陷修复锚、修复结构及修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82416A
CN112282416A CN202011141345.0A CN202011141345A CN112282416A CN 112282416 A CN112282416 A CN 112282416A CN 202011141345 A CN202011141345 A CN 202011141345A CN 112282416 A CN112282416 A CN 1122824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pairing
repair
anchor rod
reinforcing steel
concr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4134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凤全
吕杉
龙云
王亚彬
巫仕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Quanyu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Quanyu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Quanyu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Quanyu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4134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824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824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824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E04G23/0218Increasing or restoring the load-bearing capacity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repairing or strengthening existing bridges ;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mantling brid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12Revetment of banks, dams, watercourses, or the like, e.g. the sea-flo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20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74Means for anchoring structural elements or bulkhe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砼浅层缺陷修复锚、修复结构及修复方法,涉及建筑和构筑物的结构或非结构砼部位,以及砼道路、桥梁、河堤或边坡等修复的技术领域,包括修复锚杆,所述修复锚杆的外端还设有限制模板的上垫板和锁紧模板的锁紧帽。本发明使修复过程更加简单,修复后性能更加可靠,免去了模板的支撑工序、材料及人工成本,大大缩短砼浅层缺陷修复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砼浅层缺陷修复锚、修复结构及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和构筑物的结构或非结构砼部位,以及砼道路、桥梁、河堤或边坡等修复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砼浅层缺陷修复锚、修复结构及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程施工中,因砼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砼拌合物的不均匀性,使其会受到温度变化、施工振捣成形工艺、模具材质、清理和脱模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经常出现砼在成形后,砼成品的局部表面会出现10~50MM深不等的面层疏松、麻面、空鼓等浅层缺陷问题,不仅影响砼成品的外观,还会因浅层缺陷导致砼碳化严重、钢筋过早锈蚀等难题;为克服该问题,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先于修复槽的接触面刷粘接胶或纯水泥浆后,配制同强度等级或高一个强度等级的干硬性细石砼浅层直接封闭,或于面层内再加钢丝或钢筋网片,或另作支撑模具后用同强度或高一个强度的水泥基料灌注等。
上述修补方法在修补过程中由于使用的干硬性细石砼或水泥基料都属砼类湿拌合物,使其在修补后湿拌合物的固化过程中体积收缩较大,为了克服收缩问题,往往会在湿拌合物中加入膨胀剂减小体积收缩,但由于膨胀剂与湿拌合物配制比例与原砼拌合物中的膨胀剂与湿拌合物的比例不匹配,使体积收缩后与原砼接触部位或多或少存在与原砼接触面分离连接不好的质量隐患(碳化因局部过深而扩散快,过快锈蚀砼内部的结构钢筋);同时,由于采用灌注同强度或高一强度等级干硬性细石砼或水泥基料时水平浇筑比较方便,而往往缺陷存在于柱墙的竖向侧面和望顶板的底部,使干硬性细石砼或水泥基料在浇筑时需另外为较分散的局部缺陷支撑成型模具,使施工过程更加麻烦,增加了施工成本,使施工效率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砼浅层缺陷修复锚、修复结构及修复方法,使修复过程更加简单,修复性能更加可靠,免去了模板的支撑工序、材料及人工成本,大大缩短砼浅层缺陷修复的效率。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砼浅层缺陷修复锚杆,包括修复锚杆,所述修复锚杆的外端还设有限制模板的上垫板和锁紧模板的锁紧帽。
进一步的,所述修复锚杆上还安装有X向补强钢筋、Y向补强钢筋,修复锚杆、X向补强钢筋、Y向补强钢筋两两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修复锚杆上还设有限制X向补强钢筋或Y向补强钢筋的下垫板。
进一步的,所述修复锚杆、X向补强钢筋、Y向补强钢筋共同绑扎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修复锚杆、X向补强钢筋、Y向补强钢筋均至少为一个。
进一步的,所述修复锚杆上设有螺纹,且下垫板、上垫板、锁紧帽均与修复锚杆螺纹配合。
一种砼浅层缺陷修复结构,包括修复槽和自修复槽向下延伸的建筑基体,所述修复槽槽底钻设有植筋孔,上述修复锚杆下端植入植筋孔。
进一步的,所述修复槽槽壁和植筋孔孔壁上均涂刷有加固结构胶。
一种砼浅层缺陷修复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清理缺陷部位;植入修复锚杆;在修复锚杆上安装X向补强钢筋、Y向补强钢筋;固定带有注浆孔的模板;向缺陷部位注入浆料;拆除模板。
进一步的,缺陷部位的清理前在缺陷部位钻有用于植入修复锚杆的植筋孔。
进一步的,缺陷部位的清理包括对植筋孔的清理。
进一步的,缺陷部位的清理采用人工或机械用清水清洗,并通过风机吹干或风干。
进一步的,所述缺陷部位清理完毕后刷涂加固结构胶。
进一步的,加固结构胶凝固的时间大于注入到缺陷部位内的浆料的凝固时间,且不超过1h。
进一步的,注入到缺陷部位的浆料强度等级等于或高于一个原建筑基体的强度等级。
进一步的,植入修复锚杆前将修复锚杆高出原砼面的部分人工或机械剪除,且修复锚杆的剪除部分为修复锚杆的植入端。
进一步的,模板在安装时,模板内侧面抵紧在下垫板上,并通过拧紧锁紧帽使模板固定。
进一步的,模板在安装时,模板的四周超出缺陷部位边缘的长度不小于20mm。
进一步的,修复锚杆与缺陷部位边缘之间的净距离不大于50mm,且相邻两个修复锚杆之间的间距不大于50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的修复锚杆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使砼浅层缺陷修复时能直接与模板固定,从而给免去了模板的支撑工序、材料及人工成本,大大缩短砼浅层缺陷修复的效率。
本发明通过采用上垫板与锁紧帽的配合,不仅使模板在安装后更加稳固,且使模板在固定后模板边缘紧密贴合在原建筑基体的表面,使新浇砼在成型后,新浇砼表面与原建筑基体表面保持平整,使修复后的建筑基体外观尺寸更加精准。
本发明可用于不同深度的修复槽使用,且在修复槽槽底不平整的情况下也可使用,并通过在修复锚杆上安装X向补强钢筋、Y向补强钢筋,从而使修复槽内具有钢筋网结构,使浆料浇筑在修复槽内后,新浇砼与原建筑基体连接为整体,大大降低新浇砼的体积收缩值,使新浇砼与原建筑基体的连接更加可靠,使新浇砼的体积收缩危害变得有效可靠。
本发明在使用时可根据修复槽的具体大小进行布置,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砼浅层缺陷修复锚的使用状态图;
图2是图1中修复锚杆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砼浅层缺陷修复锚的正向施工状态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砼浅层缺陷修复锚的侧向施工状态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修复锚杆,2、上垫板,3、锁紧帽,4、X向补强钢筋,5、Y向补强钢筋,6、下垫板,7、建筑基体,8、植筋孔,9、加固结构胶,10、修复槽,11、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砼浅层缺陷修复锚,包括修复锚杆1,修复锚采用Q235圆钢,修复锚杆1在使用时,修复锚杆1的下端植入到原建筑基体7内,即实现修复锚杆1的固定;所述修复锚杆1的外端还设有限制模板11的上垫板2和锁紧模板11的锁紧帽3,使模板11在安装时,修复锚杆1的外端贯穿模板11向外延伸,并使上垫板2的外表面与原建筑基体7的表面保持平整,使模板11内表面的四周与原建筑基体7表面贴合时,模板11的中部可通过修复锚杆1上的上垫板2进行限位固定,并通过锁紧锁紧帽3,使模板11中部被压紧在上垫板2与锁紧帽3之间,实现了模板11的固定安装,免去了模板11的支撑工序、材料及人工成本,大大缩短砼浅层缺陷修复的效率,且使模板11在安装后更加稳固,使模板11在固定后模板11边缘紧密贴合在原建筑基体7的表面,使新浇砼在成型后,新浇砼表面与原建筑基体7表面保持平整,使修复后的建筑基体7外观尺寸更加精准。
所述修复锚杆1上还安装有X向补强钢筋4、Y向补强钢筋5,X向补强钢筋4、Y向补强钢筋5均采用Q235圆钢,X向补强钢筋4、Y向补强钢筋5安装在修复锚杆1上后,X向补强钢筋4分别与Y向补强钢筋5、修复锚杆1垂直,Y向补强钢筋5分别与X向补强钢筋4、修复锚杆1垂直,修复锚杆1分贝与X向补强钢筋4、Y向补强钢筋5垂直,从而构成一个钢筋网,使新浇筑到修复槽10内的建筑浆料在凝固成型后与钢筋网形成一体,由于修复锚杆1的下端植入固定在原建筑基体7内,从而使新浇砼与原建筑基体7连接为整体,大大降低新浇砼的体积收缩值,使新浇砼与原建筑基体7的连接更加可靠,使新浇砼的体积收缩危害变得有效可靠。
当X向补强钢筋4、Y向补强钢筋5安装在锚杆上后,X向补强钢筋4与Y向补强钢筋5中的其中一个搭载在修复锚杆1上,由于修复锚杆1垂直植入在修复槽10内,为了防止X向补强钢筋4、Y向补强钢筋5与修复锚杆1共同固定后,X向补强钢筋4、Y向补强钢筋5沿修复锚杆1滑动,修复锚杆1上还设有限制X向补强钢筋4或Y向补强钢筋5的下垫板6,使X向补强钢筋4或Y向补强钢筋5受到下垫板6的限制不能向修复锚杆1下端移动,使X向补强钢筋4、Y向补强钢筋5与修复锚杆1在固定后更加稳固,使浇筑到修复槽10内的建筑浆料在凝固成型后品质更好。
所述修复锚杆1、X向补强钢筋4、Y向补强钢筋5共同绑扎固定,使修复锚杆1、X向补强钢筋4、Y向补强钢筋5的固定更加方便,在本发明中,修复锚杆1、X向补强钢筋4、Y向补强钢筋5还可采用焊接等其他方式进行固定。
所述修复锚杆1、X向补强钢筋4、Y向补强钢筋5均至少为一个,修复锚杆1、X向补强钢筋4、Y向补强钢筋5的具体数量可根据修复槽10的深度、修复槽10的大小以及相邻两个修复锚杆1之间的间距或相邻两个X向补强钢筋4或相邻两个Y向补强钢筋5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
所述修复锚杆1上设有螺纹,该螺纹可采用手工或机械直接加工即可,且下垫板6、上垫板2、锁紧帽3均与修复锚杆1螺纹配合,即下垫板6、上垫板2、锁紧帽3上均具有与该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当需要调节下垫板6、上垫板2、锁紧帽3的位置时,直接转动下垫板6、上垫板2、锁紧帽3即可,当下垫板6、上垫板2、锁紧帽3转动至合适位置时,由于螺纹的配合,使下垫板6、上垫板2、锁紧帽3并不会自动在修复锚杆1上移动,不仅方便下垫板6、上垫板2、锁紧帽3的调节,且使下垫板6、上垫板2、锁紧帽3在未受到外力的情况下保持固定。
一种砼浅层缺陷修复结构,包括位于原建筑基体7上的修复槽10,该修复槽10即为原建筑基体7的局部表面因面层疏松、麻面、空鼓等浅层缺陷问题而清理后形成的凹槽,该修复槽10外围即为原建筑基体7,该建筑基体7上钻设有与修复锚杆1下端配合的植筋孔8,修复锚杆1的下端固定植入植筋孔8内,即实现对修复锚杆1的固定安装,最后向该修复槽10内浇注砼浆料,待该砼浆料凝固形成新浇砼后即完成对该修复槽10内修复。
所述修复槽10槽壁和植筋孔8孔壁上均涂刷有加固结构胶9,该加固结构胶9为采用市场已成熟的AB组份类加固结构胶9,通过控制AB组份的搭配比确定加固结构胶9固化时间。
一种砼浅层缺陷修复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清理缺陷部位,即对原建筑基体7的局部表面因面层疏松、麻面、空鼓等浅层缺陷问题而清理后形成的修复槽10,并对该修复槽10进行清理,使该修复槽10槽内保持干净;植入修复锚杆1,将修复锚杆1的下端植入到修复槽10,使修复锚杆1的下端被固定在原建筑基体7上;在修复锚杆上安装X向补强钢筋、Y向补强钢筋,即在修复锚杆1植入修复锚杆1后,在修复锚杆1上绑固X向补强钢筋4、Y向补强钢筋5,绑扎X向补强钢筋4、Y向补强钢筋5用的扎丝为市购的钢筋绑扎丝,根据修复槽10的面积与深度合理设置X向补强钢筋4、Y向补强钢筋5的直径、相邻两个X向补强钢筋4之间的间距或相邻两个Y向补强钢筋5的间距,其中,X向补强钢筋4、Y向补强钢筋5一般采用直径为4mm、6.5mm、8mm的规格,且邻两个X向补强钢筋4之间的间距或相邻两个Y向补强钢筋5的间距双向间距不大于250mm,在保证新浇砼的刚度的同时使节约了X向补强钢筋4、Y向补强钢筋5的用量;固定带有注浆孔的模板11,即在模板11上钻设与修复锚杆1上端对应的通孔,使修复锚杆1穿过模板11上钻设的通孔,并使模板11的边缘压紧在原建筑基体7的表面上,使修复槽10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并将模板11与修复锚杆1固定;向缺陷部位注入浆料,即将配置好的砼浆料或水泥基料通过模板11上的注浆孔注入到修复槽10内,其中,砼浆料为现场配制的浆料,水泥基料为市购成品干料进行现场加水制备浆料,砼浆料或水泥基料的强度等级等于或高于原建筑基体7一个强度等级;拆除模板11,即待修复槽10内的浆料凝固成型后,将修复锚杆1上的锁紧帽3取下,将模板11从多个修复锚杆1上取下。
缺陷部位的清理前在缺陷部位钻有用于植入修复锚杆1的植筋孔8,植筋孔8垂直修复槽10槽底,植筋孔8的深度不小于50mm,植筋孔8的直径与修复锚杆1下端的直径配合,修复锚杆1在植入到植筋孔8内后进行固定,从而使修复锚固定安装在修复槽10内。
缺陷部位的清理包括对植筋孔8的清理,植筋孔8的清理可在修复槽10清理的同时进行,使植筋孔8内也保持干净,不仅方便修复锚杆1的植入,且方便修复锚杆1在植入到植筋孔8内后进行固定。
缺陷部位的清理采用人工或机械用清水清洗,并通过风机吹干或风干,使清理后的植筋孔8和修复槽10槽壁均保持干燥,使加固结构胶9与缺陷部位的粘接效果更好。
所述缺陷部位清理完毕后刷涂加固结构胶9,加固结构胶9使原建筑基体7与新浇砼粘接,彻底解决原建筑基体7与新浇砼接触面粘结不好的问题;同时,在对缺陷部位刷涂加固结构胶9的同时向植筋孔8内注入加固结构胶9,植筋孔8内的加固结构胶9将修复锚杆1的下端锚固在植筋孔8内,使修复锚杆1下端固定在植筋孔8内更加牢固。本发明中采用的加固结构胶9为已成熟的AB组份类加固结构胶9,通过控制AB组份的搭配比确定加固结构胶9固化时间。
加固结构胶9凝固的时间大于注入到修复槽10内的浆料凝固的时间,且不超过1h,确保建筑浆料在植注入到修复槽10内后,新浇砼与修复槽10槽面对应的一面与加固结构胶9的粘接效果更好,从而使新浇砼与原建筑基体7的粘接效果大大提高。
注入到缺陷部位的浆料强度等级等于或高于一个原建筑基体7的强度等级,提高浆料与原建筑基体7的粘接效果。
植入修复锚杆1前将修复锚杆1高出原砼面的部分人工或机械剪除,且修复锚杆1的剪除部分为修复锚杆1的植入端,即先计算修复锚杆1下端在植入到植筋孔8内后修复锚杆1高于原建筑基体7的长度,然后从修复锚杆1的下端剪除对应长度的部分,再将修剪后的修复锚杆1下端植入到植筋孔8内,使修复锚杆1上端的螺纹段长度始终保持一致,从而使上垫板2、下垫板6和锁紧帽3的调节范围更广。
模板11在安装时,模板11下表面抵紧在下垫板6上,上垫板2的外侧面与原建筑基体7表面平齐,使模板11的内侧面贴合在上垫板2上,通过拧紧锁紧帽3,使模板11被固定在上垫板2与锁紧帽3之间,并使模板11的边缘压紧贴合在原建筑基体7上,不仅保证了新浇砼表面与原建筑基体7表面保持平整,使修复后的建筑基体7外观尺寸更加精准,且免去木模具的支撑工序及材料与人工成本,大大缩短砼浅层缺陷修复的效率。
模板11在安装时,模板11的四周超出修复槽10边缘的长度不小于20mm,使模板11四周对修复槽10边缘的封闭效果更好,有效防止建筑浆料在通过模板11上的注浆孔注入修复槽10内时产生漏浆。
修复锚杆1与修复槽10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0mm,保证了新浇砼边缘与原建筑基体7之间的连接,使新浇砼的稳固性更好。
本发明中在建筑浆料凝固形成新浇砼拆除模板11后,将修复锚杆1高于新浇砼表面部分剪除,使新浇砼表面保持平整。
本发明在修复槽10进行修复时,加固结构胶9与浇筑到修复槽10内的建筑浆料可同时配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砼浅层缺陷修复锚,其特征在于,包括修复锚杆(1),所述修复锚杆(1)的外端还设有限制模板(11)的上垫板(2)和锁紧模板(11)的锁紧帽(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砼浅层缺陷修复锚,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锚杆(1)上还安装有X向补强钢筋(4)、Y向补强钢筋(5),修复锚杆(1)、X向补强钢筋(4)、Y向补强钢筋(5)两两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砼浅层缺陷修复锚,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锚杆(1)、X向补强钢筋(4)、Y向补强钢筋(5)共同绑扎固定;进一步的,所述修复锚杆(1)、X向补强钢筋(4)、Y向补强钢筋(5)均至少为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砼浅层缺陷修复锚,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锚杆(1)上还设有限制X向补强钢筋(4)或Y向补强钢筋(5)的下垫板(6);进一步的,所述修复锚杆(1)上设有螺纹,且下垫板(6)、上垫板(2)、锁紧帽(3)均与修复锚杆(1)螺纹配合。
5.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砼浅层缺陷修复锚的修复结构,包括修复槽(10)和自修复槽(10)向下延伸的建筑基体(7),所述修复槽(10)槽底钻设有植筋孔(8),修复锚杆(1)下端植入植筋孔(8);进一步的,所述修复槽(10)槽壁和植筋孔(8)孔壁上均涂刷有加固结构胶(9)。
6.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砼浅层缺陷修复锚的修复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清理缺陷部位;植入修复锚杆(1);在修复锚杆(1)上安装X向补强钢筋(4)、Y向补强钢筋(5);固定带有注浆孔的模板(11);向缺陷部位注入浆料;拆除模板(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砼浅层缺陷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缺陷部位的清理前在缺陷部位钻有用于植入修复锚杆(1)的植筋孔(8);进一步的,缺陷部位的清理包括对植筋孔(8)的清理;进一步的,缺陷部位的清理采用人工或机械用清水清洗,并通过风机吹干或风干;进一步的,缺陷部位清理完毕后刷涂加固结构胶(9);进一步的,加固结构胶(9)凝固的时间大于注入到缺陷部位内的浆料的凝固时间,且不超过1h。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砼浅层缺陷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注入到缺陷部位的浆料强度等级等于或高于一个原建筑基体(7)的强度等级;进一步的,植入修复锚杆(1)前将修复锚杆(1)高出原砼面的部分人工或机械剪除,且修复锚杆(1)的剪除部分为修复锚杆(1)的植入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砼浅层缺陷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模板(11)在安装时,模板(11)内侧面抵紧在下垫板(6)上,并通过拧紧锁紧帽(3)使模板(11)固定;进一步的,模板(11)在安装时,模板(11)的四周超出缺陷部位边缘的长度不小于20mm。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砼浅层缺陷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修复锚杆(1)与缺陷部位边缘之间的净距离不大于50mm,且相邻两个修复锚杆(1)之间的间距不大于500mm。
CN202011141345.0A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砼浅层缺陷修复锚、修复结构及修复方法 Pending CN1122824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41345.0A CN112282416A (zh)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砼浅层缺陷修复锚、修复结构及修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41345.0A CN112282416A (zh)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砼浅层缺陷修复锚、修复结构及修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82416A true CN112282416A (zh) 2021-01-29

Family

ID=74424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41345.0A Pending CN112282416A (zh)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砼浅层缺陷修复锚、修复结构及修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8241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4517A (zh) * 2022-05-18 2022-08-23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异形连续腰梁及其施工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8843A (zh) * 2005-12-09 2007-06-13 湖南大学 钢筋网砂浆薄层加固补强的施工方法
CN101691818A (zh) * 2009-10-12 2010-04-07 上海维固工程实业有限公司 建筑物加固方法
CN201554237U (zh) * 2009-11-05 2010-08-18 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保留外墙抗震加固结构
CN203213011U (zh) * 2013-04-25 2013-09-25 湖南固特邦土木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桥面补强层加固的桥梁铺装结构
CN103470067A (zh) * 2013-10-08 2013-12-25 武汉武大巨成加固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既有建筑外墙的清水混凝土饰面改造施工方法
CN106337391A (zh) * 2016-09-14 2017-01-18 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高桩码头面板底部大面积破损维修施工方法
CN110409324A (zh) * 2019-06-13 2019-11-05 杭州国电大坝安全工程有限公司 水下快速加固修复结构、修复施工设备及施工方法
CN111663460A (zh) * 2020-06-28 2020-09-15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垫石缺陷修复的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8843A (zh) * 2005-12-09 2007-06-13 湖南大学 钢筋网砂浆薄层加固补强的施工方法
CN101691818A (zh) * 2009-10-12 2010-04-07 上海维固工程实业有限公司 建筑物加固方法
CN201554237U (zh) * 2009-11-05 2010-08-18 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保留外墙抗震加固结构
CN203213011U (zh) * 2013-04-25 2013-09-25 湖南固特邦土木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桥面补强层加固的桥梁铺装结构
CN103470067A (zh) * 2013-10-08 2013-12-25 武汉武大巨成加固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既有建筑外墙的清水混凝土饰面改造施工方法
CN106337391A (zh) * 2016-09-14 2017-01-18 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高桩码头面板底部大面积破损维修施工方法
CN110409324A (zh) * 2019-06-13 2019-11-05 杭州国电大坝安全工程有限公司 水下快速加固修复结构、修复施工设备及施工方法
CN111663460A (zh) * 2020-06-28 2020-09-15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垫石缺陷修复的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4517A (zh) * 2022-05-18 2022-08-23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异形连续腰梁及其施工方法
CN114934517B (zh) * 2022-05-18 2023-07-25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异形连续腰梁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72952A (zh) 一种无应力渗透水洗凿毛工艺
CN112282416A (zh) 一种砼浅层缺陷修复锚、修复结构及修复方法
CN109440563A (zh) 基于建筑垃圾粉碎料的通孔透水砖及其制作方法
CN109440733B (zh) 一种胶凝砂砾石坝及其施工工艺
CN110666958A (zh) 一种楼板预制件生产工艺
CN108049651B (zh) 一种混凝土裂缝堵漏方法
EP0401051A2 (en) Concrete non-cure coating material, and concrete products with surface pattern or decoration using said material and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for
CN103290915A (zh) 一种排水网板篦子及其制作方法
US2315732A (en) Porous concrete construction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EP2316625A2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Form für die Fertigung von Schachtbodenstücken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Schachtbodenstücken
CN209114422U (zh) 一种止水模板
DE102006024573B4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aus Kunst- oder Natursteinen bestehenden Platten
CN111015912A (zh) 一种预制构件粗糙面成型方法
CN104960125A (zh) 一种景观材料的硅胶模具的制造方法及制造工装
CN109267543A (zh) 一种止水模板
CN206308964U (zh) 石材地坪架空预装注浆固化结构
EP3798380B1 (de) Betonelement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WO2009036990A1 (de) Eisenbahnoberbauvorrichtungen
CN219634098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水泥沸煮养护箱
DE19837326B4 (de) Hydraulisch bindender Fugenmörtel für Pflasterflächen
CN114033172B (zh) 一种可调节式钢膜架现浇混凝土反坎施工方法
CN106587845A (zh) 一种混凝土修补剂及其制备方法
KR101224506B1 (ko) 흙패널의 시공방법 및 보수방법
CN117623723A (zh) 一种氧化镁碳化生土墙板及其制作方法
US9475731B2 (en) Dry application papercre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