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82349B - 一种构建异型构件的新型建筑模板拼装系统及其拼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构建异型构件的新型建筑模板拼装系统及其拼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82349B
CN112282349B CN202010980252.0A CN202010980252A CN112282349B CN 112282349 B CN112282349 B CN 112282349B CN 202010980252 A CN202010980252 A CN 202010980252A CN 112282349 B CN112282349 B CN 1122823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template block
aerogel
block
lifting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8025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82349A (zh
Inventor
董文兵
吴定昌
江淳
董笑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f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Hanmingz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Hanmingz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Hanmingz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8025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823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823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823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823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823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1/00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1/00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 E04G11/36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for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of plane or curved surfaces end formpanels for floor shutterings
    • E04G11/48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shutterings or frames for floors or roof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3/00Falsework, forms, or shuttering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buildings, e.g. stairs, steps, cornices, balconies foundations, si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E04G17/04Connecting or fastening means for metallic forming or stiffening elements, e.g. for connecting metallic elements to non-metallic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E04G17/04Connecting or fastening means for metallic forming or stiffening elements, e.g. for connecting metallic elements to non-metallic elements
    • E04G17/047Connecting or fastening means for metallic forming or stiffening elements, e.g. for connecting metallic elements to non-metallic elements simultaneously tying two facing for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5/00Shores or struts; Chocks
    • E04G25/04Shores or struts; Chocks telescopic
    • E04G25/06Shores or struts; Chocks telescopic with parts held together by positive means
    • E04G25/065Shores or struts; Chocks telescopic with parts held together by positive means by a threaded nu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9/00Forming or shuttering elements for general use
    • E04G9/02Forming boards or similar elements
    • E04G9/06Forming boards or similar elements the form surface being of met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9/00Forming or shuttering elements for general use
    • E04G9/10Forming or shuttering elements for general use with additional peculiarities such as surface shaping, insulating or heating, permeability to water or ai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建异型构件的新型建筑模板拼装系统及其拼装方法,属于基建筑模板系统。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模板组块,通过角钢垂直安装在所述第一模板组块的第二模板组块,通过连接板和螺栓连接于所述第二模板组块上的第三模板组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模板组块末端的多个堵头;其中,所述第二模板组块的外部轮廓可根据设计需求进行变化。本发明通过调整升降柱的高度、轮廓组合板的倾角,使得轮廓组合板的外部轮廓与目标混凝土固定件相匹配,并在活动面板之间的缝隙上设置有密封条,在所述轮廓组合板和密封条组成的封闭曲面,配合其他模板组成曲线形的内腔,以此生产形状不一的混凝土异型构件。

Description

一种构建异型构件的新型建筑模板拼装系统及其拼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建筑模板系统,尤其是一种构建异型构件的新型建筑模板拼装系统及其拼装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
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用的建筑模板结构,主要由面板、支撑结构和连接件三部分组成。面板是直接接触新浇混凝土的承力板:支撑结构则是支承面板、混凝土和施工荷载的临时结构,保证建筑模板结构牢固地组合,做到不变形、不破坏;连接件是将面板与支撑结构连接成整体的配件。现代模板技术中,钢模板具有通用性强、装拆方便、周转次数多等优点,用它进行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可事先按设计要求组拼成梁、柱、墙、楼板的大型模板,整体吊装就位,也可采用散装散拆方法。目前,在建筑楼房,尤其是保温楼房墙体时,一般是借用金属板式的模板,在建造楼房过程中,用模板拼装成内空的墙体模型,然后在内空间充灌混凝土泥浆,待混凝土干固后再拆掉模板,由于现有的金属模板连接结构复杂、造价较高,因需要反复使用拆卸不便。
随着人美对生活追求的提高,对于混凝土构件已经不局限于之前的简单的几何形状了,更多是为了追求曲线美。但是针对这些特殊形状的混凝土构件,无法直接通过现有的建筑模板直接加工完成,需要定制特殊形状的建筑模板,以满足对特殊形状混凝土构件的生产需求。显然,这些建筑模板仅能生产相同类型、型号的混凝土构件,不具有普适性。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构建异型构件的新型建筑模板拼装系统及其拼装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涉及的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构建异型构件的新型建筑模板拼装系统,包括:
水平设置的第一模板组块,通过角钢垂直安装在所述第一模板组块的第二模板组块,通过连接板和螺栓连接于所述第二模板组块上的第三模板组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模板组块末端的多个堵头;
其中,所述第二模板组块的外部轮廓可根据设计需求进行变化。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角钢的横截面形状为“L”,在所述角钢内设置有截面形状为口字型或工字型的纵向腔体。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模板组块包括:截面形状为“凹”形的固定板,在所述固定板上按照预定阵列分布有多个可以升降的升降柱,以及设置在所述升降柱顶部的轮廓组合板。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板的凹陷处按照预定阵列分布着多个螺纹孔,升降柱下部设置有与螺纹孔相啮合的螺纹部,升降柱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通过调节所述升降柱在固定板上的位置,并通过螺母固定将升降柱固定。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轮廓组合板以所述升降柱顶部为支点旋转预定角度。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轮廓组合板由多个呈三角形的活动面板拼接而成,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柱中部的第一固定环,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柱顶部的第二固定环,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固定环顶部多个呈三角形的活动面板,设置在所述活动面板底部的调节导轨,套装在所述调节导轨上的滑块,以及一端铰接在所述滑块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固定环上的调节杆。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活动面板之间的缝隙上设置有密封条,在所述轮廓组合板和密封条组成的封闭曲面上铺设一层保温隔热材料。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保温隔热材料为负载有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涤纶纤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构建异型构件的新型建筑模板拼装系统的拼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首先利用计算机对目标混凝土异型构件进行建模,根据混凝土异型构件建模的外部轮廓,计算机建模生成每一个升降柱的高度数据和轮廓组合板的倾角数据;
步骤2、通过上下调节所述升降柱在固定板上的位置,并通过螺母固定将升降柱固定,确定每一个升降柱的高度数据;通过移动滑块、固定件固定,迫使活动面板以所述升降柱顶部为支点旋转预定角度,确定每一个轮廓组合板的倾角;使得轮廓组合板的外部轮廓与目标混凝土固定件相匹配;
步骤3、在所述活动面板之间的缝隙上设置有密封条,在所述轮廓组合板和密封条组成的封闭曲面、以及第一模板组块、第三模板组块上铺设并固定一层负载有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涤纶纤维;
步骤4、水平安装第一模板组块,然后通过角钢垂直安装第二模板组块,并按照设计需求通过连接板和螺栓安装多个第二模板组块、第三模板组块形成一个封闭的空腔,最后向空腔内灌注混凝土泥浆,待混凝土凝固后再拆除模板组块。
有益效果:本发明涉及一种构建异型构件的新型建筑模板拼装系统及其拼装方法,通过调整升降柱的高度、轮廓组合板的倾角,使得轮廓组合板的外部轮廓与目标混凝土固定件相匹配,并在活动面板之间的缝隙上设置有密封条,在所述轮廓组合板和密封条组成的封闭曲面,配合其他模板组成曲线形的内腔,以此生产形状不一的混凝土异型构件。通过在第一模板组块、在第一模板组块和第三模板组块上铺设并固定一层负载有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涤纶纤维,一方面减少混凝土的泄漏量,保护轮廓组合板中的调节机构;另一方面提高建筑模板中的保温性能,避免混凝土施工因结冰导致的脱模困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角钢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第二模板组块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轮廓组合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第一模板组块1、第二模板组块2、第三模板组块3、堵头4、角钢5、连接板6、固定板7、升降柱8、轮廓组合板9、螺纹孔10、活动面板11、第一固定环12、第二固定环13、调节导轨14、滑块15、调节杆16、密封条17、纵向腔体51、螺纹部81。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一种构建异型构件的新型建筑模板拼装系统,包括:第一模板组块1、第二模板组块2、第三模板组块3、堵头4、角钢5、连接板6、固定板7、升降柱8、轮廓组合板9、螺纹孔10、活动面板11、第一固定环12、第二固定环13、调节导轨14、滑块15、调节杆16、密封条17、纵向腔体51、螺纹部81。
所述第一模板组块通过支撑结构水平固定安装,所述第二模板组块通过角钢垂直安装在第一模板组块,所述角钢的横截面形状为“L”,在所述角钢内设置有截面形状为口字型或工字型的纵向腔体;第三模板组块通过连接板和螺栓连接于所述第二模板组块上,在所述第一模板组块末端设置有多个堵头。其中,所述第二模板组块的外部轮廓可根据设计需求进行变化,其包括可调整高度的升降柱、调整倾角的轮廓组合板和设置在所述轮廓组合板缝隙上的密封条。具体的,所述第二模板组块包括:截面形状为“凹”形的固定板,在所述固定板上按照预定阵列分布有多个可以升降的升降柱,以及设置在所述升降柱顶部的轮廓组合板;所述固定板的凹陷处按照预定阵列分布着多个螺纹孔,升降柱下部设置有与螺纹孔相啮合的螺纹部,升降柱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通过调节所述升降柱在固定板上的位置,并通过螺母固定将升降柱固定。所述轮廓组合板以所述升降柱顶部为支点旋转预定角度。所述轮廓组合板由多个呈三角形的活动面板拼接而成,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柱中部的第一固定环,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柱顶部的第二固定环,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固定环顶部多个呈三角形的活动面板,设置在所述活动面板底部的调节导轨,套装在所述调节导轨上的滑块,以及一端铰接在所述滑块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固定环上的调节杆。
为了方便理解构建异型构件的新型建筑模板拼装系统及其拼装方法的技术方案,对其拼装方法做出简要说明:首先利用计算机对目标混凝土异型构件进行建模,根据混凝土异型构件建模的外部轮廓,计算机建模生成每一个升降柱的高度数据和轮廓组合板的倾角数据;通过上下调节所述升降柱在固定板上的位置,并通过螺母固定将升降柱固定,确定每一个升降柱的高度数据;通过移动滑块,迫使活动面板以所述升降柱顶部为支点旋转预定角度,确定每一个轮廓组合板的倾角;使得轮廓组合板的外部轮廓与目标混凝土异型构件相匹配;在所述活动面板之间的缝隙上设置有密封条;水平安装第一模板组块,然后通过角钢垂直安装第二模板组块,并按照设计需求通过连接板和螺栓安装多个第二模板组块、第三模板组块形成一个封闭的空腔,最后向空腔内灌注混凝土泥浆,待混凝土凝固后再拆除模板组块。通过调整升降柱的高度、轮廓组合板的倾角,使得轮廓组合板的外部轮廓与目标混凝土异型构件相匹配,并在活动面板之间的缝隙上设置有密封条,在所述轮廓组合板和密封条组成的封闭曲面,配合其他模板组成曲线形的内腔,以此生产形状不一的混凝土异型构件。
实施例2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申请人发现实施例1中的建筑模板存在如下问题:1、混凝土泄露,导致升降柱和组合板的调节机构发生堵塞,需要定期技术清洗调节设备。2、建筑模板中的植物类模板,由于竹木等植物系模板易吸湿、易霉变、不耐酸碱、易开裂、易翘由、易返层、易收缩、硬度低,植物类模板成本较高、使用寿命较短。3、建筑模板中的金属类模板保温性能很差,冬期混凝土施工因结冰导致脱模困难,绝缘性能差。
然而在现有的隔热材料中效果最优的为二氧化硅气凝胶材料,但是气凝胶的制备工艺复杂、价格昂贵,不适合大范围使用。更重要是气凝胶的脆性,很难在模具系统的空腔内形成完整的封闭曲面,而且需要与硬质混凝土材料接触时保持密封性;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效果并不理想。在为了解决二氧化硅气凝胶的脆性,提高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实用性,申请人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实验后,通过采用涂层法在织物表面均匀涂覆一层或多层二氧化硅气凝胶,通过粘合作用,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或多层隔热薄膜。但是由于隔膜薄膜需要长时间的与混凝土砂浆直接接触,涂层法得到的隔热薄膜在长期摩擦、碱性条件下,很容易导致隔热薄膜“脱色”。
本发明通过采用将二氧化硅气凝胶上染到涤纶纤维中,为二氧化硅气凝胶提供一个载体,制成轻质、柔软的隔热复合材料屏障,提高建筑模板中的保温性能,避免混凝土施工结冰导致的脱模困难,可以节约混凝土中防冻剂、早强剂、缓凝剂等混凝土添加剂的使用。然后在隔热复合材料的表面添加一层酚醛树脂,提高表面光洁程度,可作为清水混凝土模板使用可免去拆模后的抹灰工序大大节约施工成本,加快工期。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所述轮廓组合板和密封条组成的封闭曲面上铺设一层柔性建筑模板材料。所述柔性建筑模板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涤纶纤维的皂洗:所述皂洗温度控制为78~82℃,皂洗时间控制为18~25min,皂洗剂时刻加入至皂浴中,加入量为0.55~0.65kg/(L·h);步骤2、气凝胶的配置:将气凝胶和粘合剂,去离子水按预定质量比混合,加入适量FA620分散剂,继续搅拌至气凝胶分散于水中,在用超声波分散20min,再加入适量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作为增稠剂,制得气凝胶分散液;步骤3、气凝胶的上染:将皂洗后的涤纶纤维按照1:(20~50)的浴比混合进行上染,具体上染工艺为:将气凝胶分散液升温至75~80℃后,加入涤纶纤维,然后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100~110℃,保温30~40min,空冷;步骤4、低温真空干燥:将完成上染过中的涤纶纤维取出,放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内,在温度为-40~-35℃,真空度为2~5kPa的条件下保温3~5h,去除无机纤维中残余溶剂;步骤5、后整理:采用硅油改性的酚醛树脂溶液对已上染的涤纶纤维进行浸渍,然后与200~250℃的条件下固化,在表面形成保护涂层。
在进一步实施过程中,所述气凝胶是经过通酸碱两步溶胶凝胶法制备获得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其在常温条件下的导热系数为0.015~0.021W/m·K。
在进一步实施过程中,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敏化处理和活化处理。所述敏化处理工艺如下:在常温条件下,将二氧化硅气凝胶浸泡于0.2~0.5g/L的氯化钯、0.2~0.5g/L 的TiCl3的盐酸溶液中,处理15~25min,然后水洗。所述活化处理工艺包括:在常温条件下,将敏化处理后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浸泡于12~20g/Lβ-环糊精溶液、50wt%乙醇溶液组成活化液中,调节pH至9~11,在30~70℃的条件下水浴陈化处理20~30min,然后水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对二氧化硅气凝胶进行敏化处理和活化处理,可以去除二氧化硅气凝胶表面的杂质,另一方面进行敏化和活化,在所述二氧化硅的表面形成一层结合力好,活化能力强的活化膜,能够提高二氧化硅气凝胶与涤纶纤维的结合能力,提高二氧化硅气凝胶的上染率。
在进一步实施过程中,所述硅油改性的酚醛树脂溶液的配置工艺为:先分别将硅烷偶联剂KH-570、矿物油、硅油、柔性剂与软化水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硫酸铵,搅拌使其完全溶解,配制成水溶液,并不断搅拌。所述硅油为室温下保持液体状态的线性聚硅氧烷成品,其结构式如下: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R为烷基链、芳香烃;R’为烷基链、芳香烃、氢、碳基官能团或聚醚链;X为烷基链、芳香烃、烷氧基、乙酰氧基、氯、氢、碳基官能团或聚醚链;n、m=0、1、2、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所述硅油为至少为甲基硅油、羟基硅油、氨基硅油、瓦克硅油中的一种,但并不限于此。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改性硅油既保证了原有二甲基硅油的优点,又赋予它本身不具有的特点,如与酚醛树脂的相容性、反应性,增强其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赋予界面活性、润滑性、防静电性以及吸附性,因此可以与酚醛树脂配合赋予纤维优异的高低温、耐候性、耐冲击性、柔韧性、耐磨性、憎水性、脱模性。同时由于在涤纶面料的表面形成一薄薄的光滑膜,减少面料间因摩擦、或因长期与碱性混凝土接触产生的二次脱离,避免隔热薄膜“脱色”。
为了方便理解柔性建筑模板材料应用的技术方案,对其拼装方法做出简要说明:首先利用计算机对目标混凝土异型构件进行建模,根据混凝土异型构件建模的外部轮廓,计算机建模生成每一个升降柱的高度数据和轮廓组合板的倾角数据;通过上下调节所述升降柱在固定板上的位置,并通过螺母固定将升降柱固定,确定每一个升降柱的高度数据;通过移动滑块、固定件固定,迫使活动面板以所述升降柱顶部为支点旋转预定角度,确定每一个轮廓组合板的倾角;使得轮廓组合板的外部轮廓与目标混凝土固定件相匹配;在所述活动面板之间的缝隙上设置有密封条,在所述轮廓组合板和密封条组成的封闭曲面、以及第一模板组块、第三模板组块上铺设并固定一层负载有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涤纶纤维;水平安装第一模板组块,然后通过角钢垂直安装第二模板组块,并按照设计需求通过连接板和螺栓安装多个第二模板组块、第三模板组块形成一个封闭的空腔,最后向空腔内灌注混凝土泥浆,待混凝土凝固后再拆除模板组块。通过在第一模板组块、在第一模板组块和第三模板组块上铺设并固定一层负载有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涤纶纤维,一方面减少混凝土的泄漏量,保护轮廓组合板中的调节机构;另一方面提高建筑模板中的保温性能,避免混凝土施工因结冰导致的脱模困难。
实施例21
一种柔性建筑模板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涤纶纤维的皂洗:所述皂洗温度控制为80℃,皂洗时间控制为18min,皂洗剂时刻加入至皂浴中,加入量为0.61kg/(L·h);
步骤2、气凝胶的预处理: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的预处理包括敏化处理和活化处理。所述敏化处理工艺如下:在常温条件下,将二氧化硅气凝胶浸泡于0.4g/L的氯化钯、0.3g/L 的TiCl3的盐酸溶液中,处理20min,然后水洗。所述活化处理工艺包括:在常温条件下,将敏化处理后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浸泡于18g/Lβ-环糊精溶液、50wt%乙醇溶液组成活化液中,调节pH至10,在55℃的条件下水浴陈化处理25min,然后水洗。
所述气凝胶是经过通酸碱两步溶胶凝胶法制备获得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其在常温条件下的导热系数为0.018W/m·K。
步骤3、气凝胶的配置:将气凝胶和粘合剂,去离子水按预定质量比混合,加入适量FA620分散剂,继续搅拌至气凝胶分散于水中,在用超声波分散20min,再加入适量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作为增稠剂,制得气凝胶分散液;
所述粘合剂为上海德美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粘合剂DM-5125。
步骤4、气凝胶的上染:将皂洗后的涤纶纤维按照1:30的浴比混合进行上染,具体上染工艺为:将气凝胶分散液升温至78℃后,加入涤纶纤维,然后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110℃,保温30min,空冷;
步骤5、低温真空干燥:将完成上染过中的涤纶纤维取出,放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内,在温度为-40℃,真空度为2kPa的条件下保温3h,去除无机纤维中残余溶剂;
步骤6、后整理:采用硅油改性的酚醛树脂溶液对已上染的涤纶纤维进行浸渍,然后与220℃的条件下固化,在表面形成保护涂层。
所述硅油改性的酚醛树脂溶液的配置工艺为:先分别将硅烷偶联剂KH-570、矿物油、硅油、柔性剂与软化水按照5:1:2:1:42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0.5质量份的硫酸铵,搅拌使其完全溶解,配制成水溶液,并不断搅拌。
实施例22
一种柔性建筑模板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涤纶纤维的皂洗:所述皂洗温度控制为78℃,皂洗时间控制为18min,皂洗剂时刻加入至皂浴中,加入量为0.55kg/(L·h);
步骤2、气凝胶的预处理: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的预处理包括敏化处理和活化处理。所述敏化处理工艺如下:在常温条件下,将二氧化硅气凝胶浸泡于0.2g/L的氯化钯、0.5g/L 的TiCl3的盐酸溶液中,处理25min,然后水洗。所述活化处理工艺包括:在常温条件下,将敏化处理后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浸泡于20g/Lβ-环糊精溶液、50wt%乙醇溶液组成活化液中,调节pH至11,在70℃的条件下水浴陈化处理30min,然后水洗。
所述气凝胶是经过通酸碱两步溶胶凝胶法制备获得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其在常温条件下的导热系数为0.015W/m·K。
步骤3、气凝胶的配置:将气凝胶和粘合剂,去离子水按预定质量比混合,加入适量FA620分散剂,继续搅拌至气凝胶分散于水中,在用超声波分散20min,再加入适量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作为增稠剂,制得气凝胶分散液;
所述粘合剂为上海德美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粘合剂DM-5125。
步骤4、气凝胶的上染:将皂洗后的涤纶纤维按照1:20的浴比混合进行上染,具体上染工艺为:将气凝胶分散液升温至80℃后,加入涤纶纤维,然后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110℃,保温40min,空冷;
步骤5、低温真空干燥:将完成上染过中的涤纶纤维取出,放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内,在温度为-40~-35℃,真空度为2~5kPa的条件下保温3~5h,去除无机纤维中残余溶剂;
步骤6、后整理:采用硅油改性的酚醛树脂溶液对已上染的涤纶纤维进行浸渍,然后与200℃的条件下固化,在表面形成保护涂层。
所述硅油改性的酚醛树脂溶液的配置工艺为:先分别将硅烷偶联剂KH-570、矿物油、硅油、柔性剂与软化水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硫酸铵,搅拌使其完全溶解,配制成水溶液,并不断搅拌。
实施例23
一种柔性建筑模板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涤纶纤维的皂洗:所述皂洗温度控制为82℃,皂洗时间控制为25min,皂洗剂时刻加入至皂浴中,加入量为0.65kg/(L·h);
步骤2、气凝胶的预处理: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的预处理包括敏化处理和活化处理。所述敏化处理工艺如下:在常温条件下,将二氧化硅气凝胶浸泡于0.5g/L的氯化钯、0.2g/L 的TiCl3的盐酸溶液中,处理15min,然后水洗。所述活化处理工艺包括:在常温条件下,将敏化处理后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浸泡于12g/Lβ-环糊精溶液、50wt%乙醇溶液组成活化液中,调节pH至10,在40℃的条件下水浴陈化处理30min,然后水洗。
所述气凝胶是经过通酸碱两步溶胶凝胶法制备获得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其在常温条件下的导热系数为0.021W/m·K。
步骤3、气凝胶的配置:将气凝胶和粘合剂,去离子水按预定质量比混合,加入适量FA620分散剂,继续搅拌至气凝胶分散于水中,在用超声波分散30min,再加入适量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作为增稠剂,制得气凝胶分散液;
所述粘合剂为上海德美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粘合剂DM-5125。
步骤4、气凝胶的上染:将皂洗后的涤纶纤维按照1:20的浴比混合进行上染,具体上染工艺为:将气凝胶分散液升温至75℃后,加入涤纶纤维,然后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110℃,保温30min,空冷;
步骤5、低温真空干燥:将完成上染过中的涤纶纤维取出,放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内,在温度为-40℃,真空度为2kPa的条件下保温3h,去除无机纤维中残余溶剂;
步骤6、后整理:采用硅油改性的酚醛树脂溶液对已上染的涤纶纤维进行浸渍,然后与200℃的条件下固化,在表面形成保护涂层。
所述硅油改性的酚醛树脂溶液的配置工艺为:先分别将硅烷偶联剂KH-570、矿物油、硅油、柔性剂与软化水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硫酸铵,搅拌使其完全溶解,配制成水溶液,并不断搅拌。
实施例24
在实施例21的基础上,无步骤2,所述气凝胶未经过预处理。其余步骤与实施例21相同。
实施例25
在实施例21的基础上,步骤4中的低温真空干燥替换为:将完成上染过中的涤纶纤维取出,放置于真空烘箱中,在105℃温度下干燥,至去除溶液中残余的去离子水。其余步骤与实施例21相同。
实施例26
在实施例21的基础上,将步骤4~5替换为:将涤纶纤维编织成的毛毡平铺,然后将二氧滑轨气凝胶溶液均匀的喷洒在毛毡上,放置于真空烘箱中,在103℃温度下干燥,至去除溶液中残余的去离子水得到隔热气凝胶毡。。其余步骤与实施例21相同。
实施例27
在实施例21的基础上,无步骤6,其余步骤与实施例21相同。
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为了检测上述方法制备的柔性建筑模板材料的柔软性和隔热效果的具体性能,对其导热系数、机械性能、以及在混凝土砂浆中循环使用10次。具体实验数据如下表: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对比实验数据可知:实施例1至实施例3得到隔热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保温效果可以减小避免混凝土施工结冰导致的脱模困难;具有优异的抗磨损效果,可多次重复利用;同时具有优异的光滑度,可以节约混凝土中防冻剂、早强剂、缓凝剂等混凝土添加剂的使用。
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Claims (8)

1.一种构建异型构件的新型建筑模板拼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模板组块,通过角钢垂直安装在所述第一模板组块的第二模板组块,通过连接板和螺栓连接于所述第二模板组块上的第三模板组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模板组块末端的多个堵头;
其中,所述第二模板组块的外部轮廓可根据设计需求进行变化,在所述第一模板组块、第三模板组块和第二模板组块组成的封闭曲面上铺设并固定一层负载有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涤纶纤维;
所述负载有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涤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涤纶纤维的皂洗:所述皂洗温度控制为78~82℃,皂洗时间控制为18~25min,皂洗剂的加入量为0.55~0.65kg/(L·h);
步骤2、气凝胶的配置:将气凝胶和粘合剂,去离子水按预定质量比混合,加入适量FA620分散剂,继续搅拌至气凝胶分散于水中,在用超声波分散20min,再加入适量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作为增稠剂,制得气凝胶分散液;
步骤3、气凝胶的上染:将皂洗后的涤纶纤维按照1:(20~50)的浴比混合进行上染,具体上染工艺为:将气凝胶分散液升温至75~80℃后,加入涤纶纤维,然后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100~110℃,保温30~40min,空冷;
步骤4、低温真空干燥:将完成上染过中的涤纶纤维取出,放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内,在温度为-40~-35℃,真空度为2~5kPa的条件下保温3~5h,去除无机纤维中残余溶剂;
步骤5、后整理:采用硅油改性的酚醛树脂溶液对已上染的涤纶纤维进行浸渍,然后在200~250℃的条件下固化,在表面形成保护涂层;
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在常温条件下的导热系数为0.015~0.021W/m·K。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异型构件的新型建筑模板拼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的横截面形状为“L”,在所述角钢内设置有截面形状为口字型或工字型的纵向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建异型构件的新型建筑模板拼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板组块包括:截面形状为“凹”形的固定板,在所述固定板上按照预定阵列分布有多个可以升降的升降柱,以及设置在所述升降柱顶部的轮廓组合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构建异型构件的新型建筑模板拼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凹陷处按照预定阵列分布着多个螺纹孔,升降柱下部设置有与螺纹孔相啮合的螺纹部,升降柱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通过调节所述升降柱在固定板上的位置,并通过螺母固定将升降柱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构建异型构件的新型建筑模板拼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廓组合板以所述升降柱顶部为支点旋转预定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构建异型构件的新型建筑模板拼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廓组合板由多个呈三角形的活动面板拼接而成,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柱中部的第一固定环,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柱顶部的第二固定环,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固定环顶部多个呈三角形的活动面板,设置在所述活动面板底部的调节导轨,套装在所述调节导轨上的滑块,以及一端铰接在所述滑块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固定环上的调节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构建异型构件的新型建筑模板拼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面板之间的缝隙上设置有密封条。
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7所述的构建异型构件的新型建筑模板拼装系统的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首先利用计算机对目标混凝土异型构件进行建模,根据混凝土异型构件建模的外部轮廓,计算机建模生成每一个升降柱的高度数据和轮廓组合板的倾角数据;
步骤2、通过上下调节所述升降柱在固定板上的位置,并通过螺母固定将升降柱固定,确定每一个升降柱的高度数据;通过移动滑块,迫使活动面板以所述升降柱顶部为支点旋转预定角度,确定每一个轮廓组合板的倾角;使得轮廓组合板的外部轮廓与目标混凝土异型构件相匹配;
步骤3、在所述活动面板之间的缝隙上设置有密封条,在所述轮廓组合板和密封条组成的封闭曲面、以及第一模板组块、第三模板组块上铺设并固定一层负载有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涤纶纤维;
步骤4、水平安装第一模板组块,然后通过角钢垂直安装第二模板组块,并按照设计需求通过连接板和螺栓安装多个第二模板组块、第三模板组块形成一个封闭的空腔,最后向空腔内灌注混凝土泥浆,待混凝土凝固后再拆除模板组块。
CN202010980252.0A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构建异型构件的新型建筑模板拼装系统及其拼装方法 Active CN1122823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80252.0A CN112282349B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构建异型构件的新型建筑模板拼装系统及其拼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80252.0A CN112282349B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构建异型构件的新型建筑模板拼装系统及其拼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82349A CN112282349A (zh) 2021-01-29
CN112282349B true CN112282349B (zh) 2022-05-13

Family

ID=74419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80252.0A Active CN112282349B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构建异型构件的新型建筑模板拼装系统及其拼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823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5210A (zh) * 2021-05-07 2021-07-27 浙江博苑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连接砌体墙和混凝土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997388B (zh) * 2021-11-10 2023-03-28 南京砼利建筑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模具设计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2604B (zh) * 2009-11-30 2013-08-21 浙江省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纤维基材与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保温隔热套筒的制备方法
CN103397516B (zh) * 2013-07-15 2016-03-09 陕西盟创纳米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织物、制备方法及军用帐篷布
CN203742153U (zh) * 2014-01-10 2014-07-30 北京城建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建造混凝土结构的异形薄壳的模架结构
CN105670164B (zh) * 2016-01-22 2018-02-06 南京施瓦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生物基建筑模板材料及系统
CN205531334U (zh) * 2016-01-22 2016-08-31 南京施瓦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建筑模板系统拼装搭设体系
CN107190348A (zh) * 2017-05-31 2017-09-22 南通市鸣珂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硅气凝胶与纺织纤维复合方法
CN210767815U (zh) * 2019-08-01 2020-06-16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可任意成型空间曲面混凝土模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82349A (zh) 2021-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82349B (zh) 一种构建异型构件的新型建筑模板拼装系统及其拼装方法
CN108521016A (zh) 一种舰载雷达天线罩及其制造方法
CN105544851A (zh) 一种预制夹心保温叠合墙板及制作方法
CN111877577A (zh) 一种保温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9551788B (zh) 一种聚氨酯树脂复合型材加工方法
CN1916306A (zh) 现场浇注硬泡聚氨酯复合聚苯板外保温系统及其施工工艺
CN110723984B (zh) 一种保温板材用气凝胶复合泡沫芯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0999918B (zh) 一种浇注聚氨酯保温墙体的制造方法
CN101691796B (zh) 一种复合型防火保温墙板及其制作和安装方法
CN111980311A (zh) 一种用于严寒地区的挤塑板泡沫混凝土防水节能一体化屋面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12301769A (zh) 一种柔性建筑模板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261660C (zh) 混凝土成型用的保温增湿模板
CN111718162A (zh) 一种纤维增强发泡水泥复合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81135B (zh) 一种金属面夹芯复合板的制造方法
CN205134580U (zh) 低内力免拆保温一体外模板
CN2756726Y (zh) 现浇聚氨酯硬泡复合水泥板保温墙体
CN213806285U (zh) 保温装饰一体板、保温装饰外墙板及外墙板的连接节点
CN112726855B (zh) 一种高效隔热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7161A (zh) 一种平屋面用找坡、防水及保温一体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屋面结构
CN112921798A (zh) 一种桥梁伸缩缝的施工方法
CN106739283A (zh) 一种轻质保温复合板
CN111593999A (zh) 一种新型三层复合粘接式节能门窗型材及制作工艺
CN216195589U (zh) 一种带支撑结构的保温板
CN201554178U (zh) 一种复合型防火保温墙板
CN2860829Y (zh) 带有弹性粘接过渡层的聚氨酯硬泡塑料复合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26

Address after: No. 266 Chuangyan Road, Qilin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1100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HANMINGZ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1100 two, B unit 300, Zhihui Road, Kir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k,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Applicant before: Nanjing Shiwal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12

Address after: 518000, Building A, Building 5, Qidi Xiexin, No. 333 Longfei Avenue, Huanggekeng Community, Longche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909, 91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Xinf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266 Chuangyan Road, Qilin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1100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HANMINGZ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