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82049B - 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主次梁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主次梁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82049B
CN112282049B CN202011284471.1A CN202011284471A CN112282049B CN 112282049 B CN112282049 B CN 112282049B CN 202011284471 A CN202011284471 A CN 202011284471A CN 112282049 B CN112282049 B CN 1122820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econdary beam
plates
baffle
ver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8447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82049A (zh
Inventor
李昂
史海欧
肖鹏
农兴中
王建
黎俊业
崔忠乾
陈永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8447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820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82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820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820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820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04B1/20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the supporting parts consisting of concrete, e.g. reinforced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04B1/20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the supporting parts consisting of concrete, e.g. reinforced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 E04B1/21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主次梁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主梁、次梁、连接钢板;所述主梁内横向穿设有多个对拉螺栓,所述主梁相对的两侧均贴合设有安装在对拉螺栓上的对拉钢板;所述连接钢板均包括固定连接的底板和垂直设置于底板上的竖板,所述底板与所述竖板均垂直设在相应的所述对拉钢板上,所述底板上与所述竖板平行间隔布置有挡板;所述次梁内预埋有工字型钢,所述工字型钢具有延伸至次梁端部外侧的端板,所述端板插设在所述竖板与所述挡板的间隔内;所述竖板、所述挡板以及所述端板上均设有多个螺栓孔。本发明的钢筋混凝土叠合主次梁连接节点结构设计合理,安装定位快,施工工艺简单,无需支撑,且结构安全性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主次梁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主次梁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以预制混凝土构件为主要受力构件经装配或连接而成的结构体系。现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中,节点的连接方式和施工方法是重要的关键点。在现行规范和图集中,预制混凝土叠合主次梁节点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预留缺口连接。预制主梁中部预留现浇区段,底筋连续,预制次梁底筋伸出端面至预制主梁空缺区段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整体;(2)无缺口连接。预制主梁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抗剪钢板和与次梁下部钢筋连接的短钢筋,预制次梁吊装就位后,通过灌浆套筒对主次梁预留钢筋进行连接,之后浇筑混凝土形成整体;(3)搁置式连接。在预制主梁上预留小型缺口,预制次梁端部设置突出台阶或者挑出钢板,搁置在预制主梁的缺口上,之后浇筑混凝土形成整体。
现有技术的预制混凝土叠合主次梁节点具有以下问题:(1)需要准确确定预留钢筋等的位置,预制难度较大;(2)构件安装时定位和吊装难度大且混凝土浇筑耗时较长;(3)构件安装及节点浇筑过程中仍需要进行支模,对施工工期和人力成本的缩减不够明显;(4)节点存在凸出部分和结构安全性不足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主次梁连接节点;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主次梁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主次梁连接节点,包括主梁、次梁、连接钢板;
所述主梁内横向穿设有多个对拉螺栓,所述主梁相对的两侧均贴合设有安装在对拉螺栓上的对拉钢板;
所述连接钢板设置有两个,分别连接其中一个对拉钢板;
所述连接钢板均包括固定连接的底板和垂直设置于底板上的竖板,所述底板与所述竖板均垂直设在相应的所述对拉钢板上,所述底板上与所述竖板平行间隔布置有挡板;
所述次梁内预埋有工字型钢,所述工字型钢具有延伸至次梁端部外侧的端板,所述端板插设在所述竖板与所述挡板的间隔内;
所述竖板、所述挡板以及所述端板上均设有多个螺栓孔。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肋板;所述肋板的侧边与所述挡板垂直固定连接,所述肋板的底边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竖板上的螺栓孔为沿横向延伸的长圆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次梁包括下部纵筋、上部纵筋和位于中间的筋笼,所述下部纵筋、上部纵筋和筋笼之间浇筑有混凝土;所述筋笼的钢筋穿过工字型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钢筋混凝土叠合主次梁连接节点浇筑有混凝土。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工字型钢还包括固定设于所述端板上下两端的顶板和底板,所述底板的端部长度小于所述顶板的端部长度,在所述端板插设在所述竖板与所述挡板的间隔内,所述顶板与所述挡板的顶部匹配抵触。
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主次梁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吊装装置将次梁吊起移动,使次梁的端板插入到竖板与挡板之间的间隔内;
S2,采用螺栓依次穿过挡板的螺栓孔、端板的螺栓孔和竖板的螺栓孔之后采用螺母固定;
S3、对钢筋混凝土叠合主次梁连接节点的上述连接处浇筑混凝土,使混凝土完全包裹挡板、端板、竖板和螺栓以及螺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钢筋混凝土叠合主次梁连接节点的包括主梁、次梁、连接钢板;主梁内横向穿设有多个对拉螺栓,主梁相对的两侧均贴合设有安装在对拉螺栓上的对拉钢板,采用对拉螺栓能够固定两个对拉钢板和主梁;连接钢板设置有两个,分别连接其中一个对拉钢板;连接钢板均包括固定连接的底板和垂直设置于底板上的竖板,底板与所述竖板均垂直设在相应的所述对拉钢板上,底板上与竖板平行间隔布置有挡板;次梁内预埋有工字型钢,工字型钢具有延伸至次梁端部外侧的端板,端板插设在所述竖板与挡板的间隔内;竖板、挡板以及端板上均设有多个螺栓孔。在具体安装时,将次梁的端板直接插设到竖板与挡板之间的间隔内,采用螺栓固定竖板、挡板和端板,即可将次梁与主梁连接固定,构件安装时定位难度低且混凝土浇筑时间短,且避免现有技术中的构件安装需要支模,缩短施工工期和人力成本;节点安装之后浇筑混凝土使主梁端部钢牛腿不外露,美观性高,降低了后期维护的成本和工作量。
该节点不仅结构设计合理,安装定位快,施工工艺简单,无需支撑,且结构安全性较高,施工完成后无凸出部分等优点,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本发明的钢筋混凝土叠合主次梁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采用吊装装置将次梁吊起移动,使次梁的端板插入到竖板与挡板之间的间隔内;采用螺栓依次穿过挡板的螺栓孔、端板的螺栓孔和竖板的螺栓孔之后采用螺母固定;对钢筋混凝土叠合主次梁连接节点的上述连接处浇筑混凝土,使混凝土完全包裹挡板、端板、竖板和螺栓以及螺母。本发明的钢筋混凝土叠合主次梁连接节点的连接预埋件均位于次梁构件截面范围内,节点区域上部现浇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无任何钢构件外露,美观大方且免除了防火防腐措施和后期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钢筋混凝土叠合主次梁连接节点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钢筋混凝土叠合主次梁连接节点的主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钢筋混凝土叠合主次梁连接节点的次梁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梁;2、次梁;21、工字型钢;22、端板;23、顶板;24、底板;3、连接钢板;31、底板;32、竖板;4、对拉钢板;5、挡板;6、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本发明的钢筋混凝土叠合主次梁连接节点的实施例1,如图1-2所示,包括主梁1和次梁2和连接钢板3;主梁相对的两侧均贴合设有安装在对拉螺栓上的对拉钢板4,采用对拉螺栓能够固定两个对拉钢板4和主梁1;对拉螺栓即螺栓的两端的螺纹分别连接一对拉钢板4,对拉螺栓穿过主梁1,连接钢板3设置有两个,分别连接其中一个对拉钢板4;连接钢板3均包括固定连接的底板31和垂直设置于底板31上的竖板32,底板31与竖板32均垂直设在相应的对拉钢板4上,底板31上与竖板32平行间隔布置有挡板5;次梁2内预埋有工字型钢21,工字型钢21具有延伸至次梁端部外侧的端板22,端板22插设在竖板32与挡板5的间隔内;竖板32、挡板5以及端板22上均设有多个螺栓孔。在具体安装时,将次梁2的端板22直接插设到竖板32与挡板5之间的间隔内,采用螺栓固定竖板32、挡板5和端板22,即可将次梁2与主梁1连接固定,构件安装时定位难度低且混凝土浇筑时间短,且避免现有技术中的构件安装需要支模,缩短施工工期和人力成本;节点安装之后浇筑混凝土使主梁端部连接钢板、底板、竖板以及螺栓等不外露,美观性高,降低了后期维护的成本和工作量。
其中,还包括肋板6;肋板6的侧边与挡板5垂直固定连接,肋板6的底边与底板31固定连接,肋板6能够用于对挡板5提供支撑作用。
其中,竖板32上的螺栓孔为沿横向延伸的长圆孔,利用长圆孔便于螺栓移动调整,消除微小误差,实现快速的定位安装。
具体的,次梁2包括下部纵筋、上部纵筋和位于中间的筋笼,下部纵筋、上部纵筋和筋笼之间浇筑有混凝土;对拉螺栓穿过筋笼的钢筋。
具体的,工字型钢21还包括固定设于端板上下两端的顶板23和底板24,底板24的端部长度小于顶板23的端部长度,在端板22插设在竖板32与挡板5的间隔内时,顶板23与挡板5的顶部匹配抵触。
其中,挡板5上的螺栓孔为尺寸较大的螺栓孔,便于螺栓的螺帽塞入。
本申请中,可以采用U型钢槽作为主次梁连接节点区域现浇混凝土的模板使用,减少了施工现场的支模数量,且U型钢槽可采用对拉螺栓支撑在钢筋混凝土叠合主梁的上部纵筋上,无需设置支撑,不仅施工方便,而且能有效缩短施工周期。
本发明的主梁1与次梁2连接节点在具体安装时,将次梁2的端板22直接插设到竖板32与挡板5之间的间隔内,采用螺栓固定竖板32、挡板5和端板22,即可将次梁2与主梁1连接固定,构件安装时定位难度低且混凝土浇筑时间短,缩短施工工期和人力成本;施工工艺简单,全过程无需焊接,经过计算节点连接后可以作为施工过程中的支撑措施和使用过程中的节点加强措施,提高了施工效率和牢固性,节点安装之后浇筑混凝土使主梁端部连接钢板、底板、竖板以及螺栓等不外露,美观性高,降低了后期维护的成本和工作量。
本发明的主梁1与次梁2连接节点不仅结构设计合理,安装定位快,施工工艺简单,无需支撑,且结构安全性较高,施工完成后无凸出部分等优点,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一种主梁与次梁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吊装装置将次梁2吊起移动,使次梁2的端板22插入到竖板32与挡板5之间的间隔内,使所述叠合钢板搁置于底板上,直接完成次梁2吊装的临时就位,无需支撑;该插装方式可有效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其中端板22与竖板32的连接保证了次梁2拥有有效的竖向支撑,竖板32和带有肋板6的挡板5保证了次梁2拥有有效的水平向支撑,吊装搁置完成后,吊机即可撤离进行下一构件的吊装。
S2,采用螺栓依次穿过挡板3的螺栓孔、叠合钢板21的螺栓孔和竖板13的螺栓孔之后采用螺母固定。螺栓穿过挡板3的螺栓孔后,将L型钢板与钢牛腿的腹板13连接在一起。该种螺栓连接方式经过计算验证,可以承担后续施工及使用过程中的全部荷载,且可以作为后续施工过程中的支撑措施和使用过程中的节点加强措施。
S3、对主梁与次梁连接节点的上述连接处浇筑混凝土,使混凝土完全包裹挡板5、端板22、竖板32和螺栓以及螺母。节点安装之后浇筑混凝土使主梁端部钢结构件不外露,美观性高,且无需进行防火防腐措施,降低了后期维护的成本和工作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主次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梁、次梁、连接钢板;
所述主梁内横向穿设有多个对拉螺栓,所述主梁相对的两侧均贴合设有安装在对拉螺栓上的对拉钢板;
所述连接钢板设置有两个,分别连接其中一个对拉钢板;
所述连接钢板均包括固定连接的底板和垂直设置于底板上的竖板,所述底板与所述竖板均垂直设在相应的所述对拉钢板上,所述底板上与所述竖板平行间隔布置有挡板;
所述次梁内预埋有工字型钢,所述工字型钢具有延伸至所述次梁端部外侧的端板,所述端板插设在所述竖板与所述挡板的间隔内;
所述竖板、所述挡板以及所述端板上均设有多个螺栓孔;所述竖板上的螺栓孔为沿横向延伸的长圆孔;所述挡板上的螺栓孔的尺寸大于所述螺栓的螺帽;
所述钢筋混凝土叠合主次梁连接节点浇筑有混凝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叠合主次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肋板;所述肋板的侧边与所述挡板垂直固定连接,所述肋板的底边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叠合主次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梁包括下部纵筋、上部纵筋和位于中间的筋笼,所述下部纵筋、上部纵筋和筋笼之间浇筑有混凝土;所述筋笼的钢筋穿过工字型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叠合主次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型钢还包括固定设于所述端板上下两端的顶板和底板,所述底板的端部长度小于所述顶板的端部长度,所述端板插设在所述竖板与所述挡板的间隔内,所述顶板与所述挡板的顶部匹配抵触。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叠合主次梁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吊装装置将次梁吊起移动,使次梁的端板插入到竖板与挡板之间的间隔内;
S2,采用螺栓依次穿过挡板的螺栓孔、端板的螺栓孔和竖板的螺栓孔之后采用螺母固定;
S3、对钢筋混凝土叠合主次梁连接节点的上述连接处浇筑混凝土,使混凝土完全包裹挡板、端板、竖板和螺栓以及螺母。
CN202011284471.1A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主次梁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Active CN1122820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4471.1A CN112282049B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主次梁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4471.1A CN112282049B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主次梁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82049A CN112282049A (zh) 2021-01-29
CN112282049B true CN112282049B (zh) 2022-07-05

Family

ID=74399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84471.1A Active CN112282049B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主次梁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820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5048A (zh) * 2021-09-07 2021-11-02 中南大学 一种钢骨架混凝土板及湿接缝结构
CN113684926B (zh) * 2021-09-08 2022-07-12 南通职业大学 一种干式全装配工业化混凝土主次梁节点的施工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99937B2 (ja) * 1993-10-22 1999-06-02 ウエキハウス株式会社 柱、梁、土台等の各部材を連結する連結体及び木造家屋の構築方法
JP2001090186A (ja) * 1999-09-20 2001-04-03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母屋直交継ぎ構造
JP5285498B2 (ja) * 2009-05-11 2013-09-11 パナホーム株式会社 梁の接合構造
KR101736594B1 (ko) * 2015-09-24 2017-05-17 주식회사 포스코 기둥부재와 보부재의 접합구조
CN107675802B (zh) * 2017-08-29 2019-05-24 山东金宇杭萧装配建筑有限公司 装配式建筑用钢结构抗震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207453130U (zh) * 2017-10-19 2018-06-05 阳地钢(上海)装配式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钢混房屋用t字形横梁连接件
CN108487464B (zh) * 2018-05-29 2024-02-06 北京集简筑成科技有限公司 卡槽连接件及装配式建筑
CN209025207U (zh) * 2018-08-16 2019-06-25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弯扭箱型主梁-次梁耗能装配节点
CN108978888A (zh) * 2018-09-19 2018-12-11 安徽建筑大学 一种新型装配式主次梁连接节点及其连接方法
CN110468963A (zh) * 2019-07-11 2019-11-19 广东筠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主次梁钢连接节点结构
CN112359966B (zh) * 2020-10-27 2022-04-29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叠合梁与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112196107A (zh) * 2020-10-30 2021-01-08 华侨大学 一种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主次梁连接节点
CN112443041A (zh) * 2020-12-04 2021-03-05 张延年 装配式螺栓连接梁柱节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82049A (zh) 2021-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67889B (zh)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柱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
CN110792165B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连接装置及方法
CN110056092B (zh) 栓接插入式上下预制剪力墙与叠合板连接构造及施工方法
CN112282049B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主次梁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113250327A (zh) 一种钢结构建筑的结构体系及其安装方法
CN110359558B (zh) 一种基于内插板、夹板连接梁柱节点的装配式建筑体系
CN111411721A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楼板次梁组合构件
CN114319977A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排柱式连接预制剪力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6894544B (zh) 内嵌单层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12282048B (zh) 一种钢管柱与叠合梁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KR100626543B1 (ko)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보와 철골보의 합성구조 및, 철골보접합용 브라켓이 구비된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보
CN219157934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自复位梁柱节点盒式连接结构
CN116837967A (zh) 一种大跨度索承桁架结构建造方法
CN217734420U (zh) 一种混合装配式组合连接墙框架结构
CN215329894U (zh) 一种装配式结构梁柱连接湿节点混凝土浇筑系统
CN111877831B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柱拼插式刚性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CN110029729B (zh)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主梁与次梁的拼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CN210482584U (zh) 一种双t板与梁的连接节点
CN112813979A (zh) 一种装配式结构梁柱连接湿节点混凝土浇筑系统及方法
CN111305066A (zh) 一种混合式组合梁钢混结合段及其安装方法
CN112144325A (zh) 一种悬挂式单轨和公路桥梁盖梁的连接结构
CN111411722A (zh) 适用于装配体系的预制叠合梁板
AU2015268715B2 (en) Bridging method and composite girder and deck therefor
CN218621768U (zh) 一种桥梁灯杆基座
CN217203595U (zh) 适于顶推施工的变截面连续梁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