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78840A - 转运装置及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转运装置及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78840A
CN112278840A CN202011314810.6A CN202011314810A CN112278840A CN 112278840 A CN112278840 A CN 112278840A CN 202011314810 A CN202011314810 A CN 202011314810A CN 112278840 A CN112278840 A CN 1122788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workpiece
transfer device
support fram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1481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康
陈义波
鲁鹏
李德灵
张秀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Gre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Gre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Gre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131481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788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788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788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82Rotary or reciprocating members for direct action on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pushers, rakes, shov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5/00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运装置及加工设备,转运装置包括:第一移动车,用于将工件带动至待料工位;第一传送部件,第一传送部件上下可运动地设置,第一传送部件上设置有支撑架;拨料组件,拨料组件的至少部分沿预定轨迹可运动地设置,以将待料工位上的工件拨动至支撑架上;第一传送部件的至少部分沿预定传送方向可运动地设置,并位于输送部件的一侧,以将第一传送部件上的支撑架传送至输送部件上;预定传送方向与输送部件的输送方向相同。本转运装置的占用空间较小、灵活性较高,故具有较高的转运效率;使工件为空调两器,即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两器的转运方式的转运效率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转运装置及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工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运装置及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空调两器的加工过程中,通常采用人工上下料或采用大型流水线来转运两器。
但是,人工上下料,劳动强度大,需要多人配合;采用大型流水线来转运两器,流水线占地面积大,且转运效率低,且其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运装置及加工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两器的转运方式的转运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转运装置,其包括:第一移动车,第一移动车用于将工件带动至待料工位;第一传送部件,第一传送部件上下可运动地设置,第一传送部件上设置有支撑架;拨料组件,拨料组件的至少部分沿预定轨迹可运动地设置,以将待料工位上的工件拨动至支撑架上;其中,第一传送部件的至少部分沿预定传送方向可运动地设置,并位于输送部件的一侧,以将第一传送部件上的支撑架传送至输送部件上;预定传送方向与输送部件的输送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拨料组件包括:拨料板,拨料板沿预定轨迹可运动地设置;其中,第一移动车包括用于支撑工件的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上下可运动地设置,以带动工件运动至预定高度;拨料板位于预定高度的一侧,以将处于预定高度的工件拨动至支撑架上。
进一步地,第一传送部件包括:传送链,支撑架上设置有凸条,凸条设置在传送链上,以使传送链通过凸条带动支撑架沿预定传送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第一传送部件还包括:两个导向板,两个导向板分别设置在传送链的两侧,以使两个导向板之间形成导向通道,凸条的至少部分可运动地设置在导向通道内。
进一步地,转运装置还包括:升降台,第一传送部件设置在升降台上;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杆和驱动块,驱动杆可转动地设置;驱动块与驱动杆螺纹配合,以在驱动杆转动时,驱动块上下运动;驱动块与升降台连接,以带动升降台进行升降。
进一步地,转运装置还包括:第二传送部件,第二传送部件上下可运动地设置;第二传送部件的至少部分沿预定传输方向可运动地设置,并位于输送部件的一侧,以使输送部件上的支撑架输送至第二传送部件上;预定传输方向与输送部件的输送方向相同;其中,支撑架上承载有加工完成的工件。
进一步地,转运装置还包括:第二移动车,第二移动车位于第二传送部件的一侧;机器人,机器人的机械臂可运动地设置,以抓取处于第二传送部件上的支撑架上的工件,并将工件带动至第二移动车上。
进一步地,第一移动车为AGV小车;和/或,第二移动车为AGV小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加工设备,其包括输送部件、支撑架和上述的转运装置。
进一步地,加工设备还包括:限位部,限位部可拆卸地设置在支撑架上;支撑架上设置有预定工位,限位部用于与被拨动至支撑架上的工件抵接,以将工件止挡和限位在预定工位上。
进一步地,支撑架具有加工工位,加工工位位于输送部件输送支撑架的输送路径上;加工设备还包括:驱动部件,驱动部件的至少部分上下可伸缩地设置,驱动部件位于加工工位的下方,以将被输送至加工工位上的支撑架顶起,进而使支撑架与输送部件脱离。
进一步地,加工设备还包括:定位部,定位部可伸缩地设置,以使定位部具有避让工件的避让状态和伸出状态,当定位部处于其伸出状态时,定位部与加工工位上被顶起的支撑架抵接,以对工件进行定位。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转运装置包括第一移动车、第一传送部件和拨料组件,使用第一移动车将工件带动至待料工位;由于第一传送部件上下可运动地设置,故可以带动设置在第一传送部件上的支撑架上下运动,这样,就可以调节支撑架的高度;拨料组件的至少部分沿预定轨迹可运动地设置,在将支撑架的高度调节至相应的高度后,通过拨料组件可以将待料工位上的工件拨动至支撑架上;第一传送部件的至少部分沿预定传送方向可运动地设置,并位于输送部件的一侧,预定传送方向与输送部件的输送方向相同,以将第一传送部件上承载有工件的支撑架传送至输送部件上,进而完成上料工序;本转运装置的占用空间较小、灵活性较高,故具有较高的转运效率;使工件为空调两器,即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两器的转运方式的转运效率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加工设备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加工设备的第一移动车、拨料组件、第一传送部件、支撑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加工设备的第一传送部件、升降台、驱动组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加工设备的驱动部件、定位部与支撑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的加工设备的支撑架设置在第一传送部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中的加工设备的转运装置的拨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中的加工设备的转运装置的第一移动车和第二移动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1中的加工设备的支撑架的凸条的结构布置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1中的加工设备的支撑架的凸条和第一传送部件的导向板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0、加工设备;
10、转运装置;
11、第一移动车;111、第一支撑部;
12、第一传送部件;121、传送链;122、导向板;123、升降台;
124、驱动组件;1241、驱动杆;1242、驱动块;1243、驱动电机;
13、拨料组件;131、拨料板;132、拨料气缸;133、固定架;
17、第二传送部件;18、第二移动车;181、第二支撑部;19、机器人;
20、工件;30、输送部件;40、加工部件;
50、支撑架;51、凸条;52、限位部;
60、驱动部件;70、定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运装置10,请参考图1至图9,转运装置10包括第一移动车11、第一传送部件12和拨料组件13,第一移动车11用于将工件20带动至待料工位;第一传送部件12上下可运动地设置,第一传送部件12上设置有支撑架50;拨料组件13的至少部分沿预定轨迹可运动地设置,以将待料工位上的工件20拨动至支撑架50上;其中,第一传送部件12的至少部分沿预定传送方向可运动地设置,并位于输送部件30的一侧,以将第一传送部件12上的支撑架50传送至输送部件30上;预定传送方向与输送部件30的输送方向相同。可选地,工件20为空调两器。
在本发明的转运装置10中,转运装置10包括第一移动车11、第一传送部件12和拨料组件13,使用第一移动车11将工件20带动至待料工位;由于第一传送部件12上下可运动地设置,故可以带动设置在第一传送部件12上的支撑架50上下运动,这样,就可以调节支撑架50的高度;拨料组件13的至少部分沿预定轨迹可运动地设置,在将支撑架50的高度调节至相应的高度后,通过拨料组件13可以将待料工位上的工件20拨动至支撑架50上;第一传送部件12的至少部分沿预定传送方向可运动地设置,并位于输送部件30的一侧,预定传送方向与输送部件30的输送方向相同,以将第一传送部件12上承载有工件20的支撑架50传送至输送部件30上,进而完成上料工序,实现了高效地自动上料工作;转运装置10的占用空间较小、灵活性较高,故具有较高的转运效率;使工件20为空调两器,即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两器的转运方式的转运效率较低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到的“将支撑架50的高度调节至相应的高度”中,支撑架50的相应的高度是指支撑架50的支撑面的高度低于待料工位上工件20的最低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拨料组件13包括拨料板131,拨料板131沿预定轨迹可运动地设置,拨料板131用于将待料工位上的工件20拨动至支撑架50上。
具体地,第一移动车11包括用于支撑工件20的第一支撑部111,第一支撑部111上下可运动地设置,以带动工件20运动至预定高度;拨料板131位于预定高度的一侧,以将处于预定高度的工件20拨动至支撑架50上。
具体地,拨料组件13还包括拨料气缸132,拨料气缸132的主体固定设置,拨料气缸132的输出轴与拨料板131连接,以带动拨料板131沿预定轨迹伸缩;当拨料板131伸出时,能够将处于预定高度的工件20推动至支撑架50上。
可选地,拨料气缸132为两个,拨料板131为条形板,两个拨料气缸132分别位于拨料板131的两端。
可选地,拨料组件13还包括固定架133,拨料气缸132的主体固定设置在固定架133上。
具体使用时,第一移动车11一次可以承载多组工件20,多组工件20沿水平方向依次放置在第一支撑部111上,各组工件20的多个工件20沿竖直方向依次堆叠设置;通过移动第一移动车11能够将各组工件20依次带动至待料工位;再通过使第一支撑部111上下运动,以依次调节处于待料工位上的该组工件20的各个工件20的高度,来将该组工件20的各个工件20依次调节至预定高度,同时使第一传送部件12上下运动,以将支撑架50调节至与各个工件20相适应的高度(即使支撑架50的支撑面的高度等于或低于第一支撑部111的支撑面的高度),以便使拨料板131将处于预定高度的工件20推动至处于相应高度上的支撑架50上;在将一组工件20全部转运完成后,再对下一组工件20进行转运。
可选地,拨料板131悬挂于待料工位上的工件20上方。
优选地,支撑架50的支撑面的高度与第一支撑部111的支撑面的高度相等,避免因支撑架50的支撑面和第一支撑部111的支撑面之间存在高度差而在拨动工件20时对工件20造成损伤。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送部件12包括传送链121,支撑架50上设置有凸条51,凸条51设置在传送链121上,以使传送链121通过凸条51带动支撑架50沿预定传送方向运动。
具体地,输送部件30包括输送链,当支撑架50传送至输送部件30上时,凸条51设置在输送链上,以通过输送链来输送承载有工件20的支撑架50。其中,输送链的输送方向与传送链121的传送方向相同。
可选地,传送链121为两个,支撑架50上设置有两个凸条51,两个传送链121与两个凸条51一一对应地设置。输送链为两个,两个输送链用于与两个凸条51一一对应地设置。
可选地,支撑架50的主体为板状。
具体地,第一传送部件12还包括两个导向板122,两个导向板122分别设置在传送链121的两侧,以使两个导向板122之间形成导向通道,凸条51的至少部分可运动地设置在导向通道内,这样,可以对凸条51的运动方向起到导向和限定作用,进而避免凸条51与传送链121脱离。
具体地,转运装置10还包括升降台123,第一传送部件12设置在升降台123上,以通过升降台123带动第一传送部件12升降。
具体地,转运装置10还包括驱动组件124,驱动组件124的至少部分与升降台123连接,以驱动升降台123进行升降。
具体地,驱动组件124包括驱动杆1241和驱动块1242,驱动杆1241可转动地设置;驱动块1242与驱动杆1241螺纹配合,以在驱动杆1241转动时,驱动块1242上下运动;驱动块1242与升降台123连接,以带动升降台123进行升降。
可选地,驱动块1242套设在驱动杆1241上。
可选地,驱动杆1241为丝杆,驱动块1242为螺母。
可选地,驱动杆1241为多个,驱动块1242为多个,多个驱动块1242与多个驱动杆1241一一对应地设置;多个驱动杆1241同步转动;多个驱动块1242绕升降台123的周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驱动组件124还包括驱动电机1243,驱动电机1243的输出轴与驱动杆1241连接,以带动驱动杆1241转动;当驱动杆1241为多个,多个驱动杆1241均与该驱动电机1243的输出轴连接,以使该驱动电机1243驱动多个驱动杆1241同步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转运装置10还包括第二传送部件17,第二传送部件17上下可运动地设置,以便调节第二传送部件17的高度;第二传送部件17的至少部分沿预定传输方向可运动地设置,并位于输送部件30的一侧,预定传输方向与输送部件30的输送方向相同,在将第二传送部件17调节至相应的高度后,以使输送部件30上的支撑架50输送至第二传送部件17上;其中,该支撑架50上承载有加工完成的工件20。
可选地,第二传送部件17的具体结构与第一传送部件12的具体结构相同;即第二传送部件17也包括传送链,当支撑架50输送至第二传送部件17上时,支撑架50的凸条51设置在第二传送部件17的传送链上。即第二传送部件17的传送链的传输方向与输送链的输送方向相同。
可选地,第二传送部件17包括两个传送链,第二传送部件17的两个传送链用于与两个凸条51一一对应地设置。
可选地,第二传送部件17也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其传送链两侧的导向板,以使相应的凸条51设置在这两个导向板之间形成的导向通道内。
可选地,也通过将第二传送部件17设置在升降台上,来使该升降台带动第二传送部件17上下运动;驱动该升降台升降的驱动组件的具体结构与驱动组件124的具体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当需要将第二传送部件17上的支撑架50(承载有工件20)回流至输送部件30上时,将第二传送部件17上的支撑架50传送至输送部件30上,再将输送部件30上的支撑架50传送至第一传送部件12上,再通过拨料组件13将处于第一传送部件12上的支撑架50上的工件20拨动至第一移动车11上。
在本实施例中,转运装置10还包括第二移动车18和机器人19,第二移动车18位于第二传送部件17的一侧;机器人19的机械臂可运动地设置,以抓取处于第二传送部件17上的支撑架50上的工件20,并将工件20带动至第二移动车18上。
具体使用时,在机器人19将工件20带动至第二移动车18上时,能够对工件20进行码垛处理;当第二移动车18上承载有预定数量的工件20时,带动这些工件20移动至指定的位置,以便进行下一个加工工序。
具体地,第二移动车18包括用于支撑工件20的第二支撑部181,第二支撑部181上下可运动地设置。
可选地,第一移动车11为AGV小车;和/或,第二移动车18为AGV小车。该AGV小车使用激光SLAM导航技术,使该AGV小车通过其自身定位和预设的路线来高效地运转工件2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加工设备100,如图1至图9所示,该加工设备100包括输送部件30、支撑架50和上述的转运装置10。
在本实施例中,加工设备100还包括限位部52,限位部52可拆卸地设置在支撑架50上;支撑架50上设置有预定工位,限位部52用于与被拨动至支撑架50上的工件20抵接,以将工件20止挡和限位在预定工位上。
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将工件20止挡在预定工位上后,限位部52位于工件20的一侧,可以在工件20的相对的另一侧设置另一个限位部52,以通过两个限位部52将工件20限位在预定工位上。
具体地,加工设备100还包括接近传感器,接近传感器设置在支撑架50上,当工件20处于预定工位上时,接近传感器与处于预定工位上的工件20之间能够进行信号感应,以确定工件20被转移至支撑架50的预定工位上。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50具有加工工位,加工工位位于输送部件30输送支撑架50的输送路径上。
加工设备100还包括驱动部件60,驱动部件60的至少部分上下可伸缩地设置,驱动部件60位于加工工位的下方,当驱动部件60的至少部分处于缩回状态时,驱动部件60对输送部件30上的支撑架50进行避让;当驱动部件60的至少部分伸出时,能够将被输送至加工工位上的支撑架50顶起,进而使支撑架50与输送部件30脱离,以便使支撑架50固定地处于加工工位上,进而使处于加工工位一侧的加工部件40对该支撑架50上的工件20进行加工处理。
可选地,驱动部件60为气缸。
可选地,驱动部件60为多个,多个驱动部件60沿支撑架50的周向间隔布置。
具体地,加工设备100还包括定位部70,定位部70可伸缩地设置,以使定位部70具有避让工件20的避让状态和伸出状态,当定位部70处于其伸出状态时,定位部70与加工工位上被顶起的支撑架50抵接,以对工件20进行定位。
可选地,定位部70上下可伸缩地设置。具体地,通过气缸来驱动定位部70上下伸缩。
可选地,定位部70为多个,多个定位部70沿支撑架50的周向间隔布置。
可选地,加工工位为多个,多个加工工位沿输送部件30的输送方向间隔布置;加工部件40为多个,多个加工部件40与多个加工工位一一对应地设置,以使各个加工部件40设置在相应的加工工位的一侧。
可选地,多个加工部件40包括对工件20的管道部进行胀管处理的胀管部件和对其进行管端扩口处理的扩口部件。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转运装置10中,转运装置10包括第一移动车11、第一传送部件12和拨料组件13,使用第一移动车11将工件20带动至待料工位;由于第一传送部件12上下可运动地设置,故可以带动设置在第一传送部件12上的支撑架50上下运动,这样,就可以调节支撑架50的高度;拨料组件13的至少部分沿预定轨迹可运动地设置,在将支撑架50的高度调节至相应的高度后,通过拨料组件13可以将待料工位上的工件20拨动至支撑架50上;第一传送部件12的至少部分沿预定传送方向可运动地设置,并位于输送部件30的一侧,预定传送方向与输送部件30的输送方向相同,以将第一传送部件12上承载有工件20的支撑架50传送至输送部件30上,进而完成上料工序;转运装置10的占用空间较小、灵活性较高,故具有较高的转运效率;使工件20为空调两器,即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两器的转运方式的转运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加工设备100包括上述的转运装置10,因此该加工设备100至少具有与转运装置10相同的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移动车(11),所述第一移动车(11)用于将工件(20)带动至待料工位;
第一传送部件(12),所述第一传送部件(12)上下可运动地设置,所述第一传送部件(12)上设置有支撑架(50);
拨料组件(13),所述拨料组件(13)的至少部分沿预定轨迹可运动地设置,以将所述待料工位上的所述工件(20)拨动至所述支撑架(50)上;
其中,所述第一传送部件(12)的至少部分沿预定传送方向可运动地设置,并位于输送部件(30)的一侧,以将所述第一传送部件(12)上的所述支撑架(50)传送至所述输送部件(30)上;所述预定传送方向与所述输送部件(30)的输送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料组件(13)包括:
拨料板(131),所述拨料板(131)沿所述预定轨迹可运动地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移动车(11)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工件(20)的第一支撑部(111),所述第一支撑部(111)上下可运动地设置,以带动所述工件(20)运动至预定高度;所述拨料板(131)位于所述预定高度的一侧,以将处于所述预定高度的所述工件(20)拨动至所述支撑架(5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部件(12)包括:
传送链(121),所述支撑架(50)上设置有凸条(51),所述凸条(51)设置在所述传送链(121)上,以使所述传送链(121)通过所述凸条(51)带动所述支撑架(50)沿所述预定传送方向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部件(12)还包括:
两个导向板(122),所述两个导向板(122)分别设置在所述传送链(121)的两侧,以使所述两个导向板(122)之间形成导向通道,所述凸条(51)的至少部分可运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向通道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还包括:
升降台(123),所述第一传送部件(12)设置在所述升降台(123)上;
驱动组件(124),所述驱动组件(124)包括驱动杆(1241)和驱动块(1242),所述驱动杆(1241)可转动地设置;所述驱动块(1242)与所述驱动杆(1241)螺纹配合,以在所述驱动杆(1241)转动时,所述驱动块(1242)上下运动;所述驱动块(1242)与所述升降台(123)连接,以带动所述升降台(123)进行升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还包括:
第二传送部件(17),所述第二传送部件(17)上下可运动地设置;所述第二传送部件(17)的至少部分沿预定传输方向可运动地设置,并位于所述输送部件(30)的一侧,以使所述输送部件(30)上的所述支撑架(50)输送至所述第二传送部件(17)上;所述预定传输方向与所述输送部件(30)的输送方向相同;其中,所述支撑架(50)上承载有加工完成的工件(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还包括:
第二移动车(18),所述第二移动车(18)位于所述第二传送部件(17)的一侧;
机器人(19),所述机器人(19)的机械臂可运动地设置,以抓取处于所述第二传送部件(17)上的所述支撑架(50)上的所述工件(20),并将所述工件(20)带动至所述第二移动车(18)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车(11)为AGV小车;和/或,所述第二移动车(18)为AGV小车。
9.一种加工设备,包括输送部件(30)、支撑架(50)和转运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10)为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转运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设备还包括:
限位部(52),所述限位部(52)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50)上;所述支撑架(50)上设置有预定工位,所述限位部(52)用于与被拨动至所述支撑架(50)上的工件(20)抵接,以将所述工件(20)止挡和限位在所述预定工位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50)具有加工工位,所述加工工位位于所述输送部件(30)输送所述支撑架(50)的输送路径上;所述加工设备还包括:
驱动部件(60),所述驱动部件(60)的至少部分上下可伸缩地设置,所述驱动部件(60)位于所述加工工位的下方,以将被输送至所述加工工位上的所述支撑架(50)顶起,进而使所述支撑架(50)与所述输送部件(30)脱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设备还包括:
定位部(70),所述定位部(70)可伸缩地设置,以使所述定位部(70)具有避让所述工件(20)的避让状态和伸出状态,当所述定位部(70)处于其伸出状态时,所述定位部(70)与所述加工工位上被顶起的所述支撑架(50)抵接,以对所述工件(20)进行定位。
CN202011314810.6A 2020-11-20 2020-11-20 转运装置及加工设备 Pending CN1122788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4810.6A CN112278840A (zh) 2020-11-20 2020-11-20 转运装置及加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4810.6A CN112278840A (zh) 2020-11-20 2020-11-20 转运装置及加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78840A true CN112278840A (zh) 2021-01-29

Family

ID=74399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14810.6A Pending CN112278840A (zh) 2020-11-20 2020-11-20 转运装置及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7884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54681B (zh) 一种喷涂线自动上下料设备
KR101727118B1 (ko) 소재 반송 시스템
CN106516683B (zh) 物料传输转移系统
CN106865219B (zh) 自动化输送线
CN106626924A (zh) 用于板材双面加工的一体化自动雕刻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12897034B (zh) 一种磁控溅射生产线用往复式供料装置及供料方法
CN112827725B (zh) 一种全自动冲片喷胶智能化柔性生产线及其运行方法
CN213770409U (zh) 转运装置及加工设备
CN209867913U (zh) 多功能精密零部件组装设备
CN111332797A (zh) 一种自动智能加工线
CN112278840A (zh) 转运装置及加工设备
KR102062096B1 (ko) 기판 반송용 핸드 및 기판 반송 방법
CN110142478B (zh) 一种自动化电路板焊接装置
CN211469972U (zh) 一种桁架机械手自动料仓
CN210024214U (zh) 自动传输焊接装置
CN110540054B (zh) 一种多工位转盘自动下料装置及自下料多工位转盘
CN109279361B (zh) 一种玻璃窗总成生产线
CN113148655A (zh) 玻璃加工生产线及其上料装置
JP2005046920A (ja) 加工システム
CN110668186A (zh) 一种物料送件装置
CN220664111U (zh) 一种电子器件的自动上料装置
CN217453129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系统
CN212291934U (zh) 一种自动智能加工系统
CN212291935U (zh) 一种自动智能加工线
CN220182021U (zh) 升降机构及传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