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54916A - 一种新能源汽车托底模拟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托底模拟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54916A
CN112254916A CN202011112032.2A CN202011112032A CN112254916A CN 112254916 A CN112254916 A CN 112254916A CN 202011112032 A CN202011112032 A CN 202011112032A CN 112254916 A CN112254916 A CN 1122549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system
intrusion
test
vehicle
h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1203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54916B (zh
Inventor
张亚明
居浩
周晶晶
王小
张大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utomotiv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utomotiv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utomotiv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utomotiv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1203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549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549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549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549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549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7/00Vibration-testing of structures; Shock-testing of structures
    • G01M7/08Shock-tes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01M17/0078Shock-testing of vehicl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托底模拟测试方法,包括:步骤S1,将测试车辆放置到测试道上,获取测试车辆底盘距离测试道的离地高度;步骤S2,根据离地高度设定实验条件;步骤S3,根据实验条件设定好设备;步骤S4,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牵引装置启动拉动测试车辆移动实验;步骤S5,在侵入头侵入后,绘制侵入量、侵入压力和侵入时间的曲线。本发明通过模拟汽车底盘在行驶中碰到地面或者地面突出物的试验台,可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的设计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托底模拟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托底模拟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能有效满足当今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出行的需求,且对环境影响较小,在全球各国产业发展规划中,新能源汽车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量逐渐在提升,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种重要产品,电动汽车产业也进行了升级。所以,为了保证电动汽车运行过程中用户的案,电动汽车的安全问题成为了汽车行业的新的话题和难点。
清华大学在《2019年动力电池安全研究报告》中指出,电动汽车常见事故诱因主要分为机械滥用、电滥用、热滥用三种,机械滥用可以导致电滥用,电滥用可以导致热滥用。因此对动力电池的机械安全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这里的滥用是指车辆行驶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造成的机械撞击、机械冲击、不明发热或不明电异常等,如井盖打中电池底盘、地面不平凸起把电池箱底打中等。电动汽车的底部机械滥用,由于其形态复杂,且缺乏道路交通事故数据积累,因此行业内相关测试标准较少。目前电动汽车的整车碰撞试验主要是从正面、侧面和后面三个方向进行,对于底部抗碰撞能力的测试很少。同时,传统电池机械安全性评估,如挤压、针刺等仅能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做定性的评估,无法对电池的安全性做定量的评估和分级,这极大的降低了这些安全性测试的参考意义。
针对电动汽车上述测试存在的问题,公开号为CN105675309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碰撞测试装置以及测试方法,所述动力电池碰撞测试装置包括:测试车辆,测试车辆具有底置的动力电池;导向轨道,测试车辆设置在导向轨道上且可运动至预设碰撞位置;碰撞元件,碰撞元件设置在预设碰撞位置处,在预设碰撞位置碰撞元件与动力电池发生碰撞;加速控制系统,加速控制系统用于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控制测试车辆运动至预设碰撞位置;以及制动控制系统,制动控制系统用于在碰撞发生后控制测试车辆制动。
上述测试方法中,碰撞元件预先设置,针对不同型号的车辆容易造成车辆底盘的损坏,甚至无法碰撞到电池包,导致实验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托底模拟测试方法,以解决碰撞元件无法碰撞到电池包引起实验失效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新能源汽车托底模拟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测试车辆放置到测试道上,获取测试车辆底盘距离测试道的离地高度;
步骤S2,根据离地高度改变调节垫板上的高度垫板的高度并设置高度垫板侵入装置上的侵入头的高度,使侵入头顶端距离测试道的高度与离地高度相等;
步骤S3,根据预设偏置量移动高度垫板上的调节安装板位置并紧固,将测试道上前牵引装置通过前牵引绳与测试车辆的前脱钩连接并紧固;
步骤S4,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牵引装置启动拉动测试车辆移动,根据两个激光传感器的感应信号计算测量车速,根据测量车速和车头至副车架间的第一位移判断副车架位置,由控制系统在副车架到达预设位置后控制侵入装置带动侵入头上升至预设侵入高度;
步骤S5,在侵入头侵入后,绘制侵入量、侵入压力和侵入时间的曲线。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对高度改变调节垫板上的高度垫板进行偏置调节,便于将侵入装置调节至测试车辆的电池包位置处,通过对侵入装置的侵入头高度进行调节,便于预设侵入装置的高度;在进行测试车辆的托底测试时,通过检测副车架的位置,并在副车架移动到位后才控制侵入头上升至侵入高度,侵入头不会在侵入电池包之前就刮坏测试车辆底盘上的副车架,防止底盘损坏导致侵入头无法侵入电池包进行托底实验;在侵入头侵入电池包后,绘制曲线表示结果。
本方案通过模拟汽车底盘在行驶中碰到地面或者地面突出物的试验台,可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的设计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亦可用于评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维修成本及维修方法的专用试验设备。
进一步,所述步骤S4中,通过测试道上的缓冲装置对测试后的测试车辆进行缓冲。
有益效果是:避免测试车辆在实验后后退的距离太大造成损坏,提高实验环境的安全性。
进一步,所述步骤S4中,通过缓冲装置支撑座上的弹性件缓冲测试车辆的冲击力,通过弹性件外部波浪状表面和内部的磁铁块贴合在测试车辆的尾部进行吸附。
有益效果是:通过缓冲装置缓冲测试车辆实验后的冲击力,弹性件外部的波浪状表面能够贴合到测试车辆的不规则外侧壁上,内部的磁铁能够吸附在测试车辆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测试车辆的前进的惯性力。
进一步,所述步骤S3中,将后牵引绳与测试车辆连接并紧固,所述步骤S4中通过力量传感器检测前牵引绳的牵引力,由控制系统判断前牵引绳的牵引力是否达到预设阈值,在牵引力小于预设阈值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缓冲装置上的伸缩机构带动后牵引绳伸长并绷紧,在牵引力达到预设阈值时,由控制系统控制伸缩机构带动后牵引绳伸长至极限,在拉动测试车辆移动时,由控制系统先控制后牵引绳继续伸长。
有益效果是:在前牵引绳的牵引力达不到要求时,即测试车辆达不到实验所需的速度时,通过设置后牵引绳,便于让测试车辆达到实验所需的速度。
进一步,所述步骤S4中,通过缓冲装置上的检测器检测测试车辆的缓冲动作并向控制系统发送缓冲信号,由控制系统根据缓冲信号控制伸缩机构带动后牵引绳收缩缓冲。
有益效果是:由于缓冲装置具有一定的弹性,当测试车辆实验完后撞击打缓冲装置时,控制伸缩机构收缩后牵引绳,避免测试车辆因为惯性等原因再次朝着侵入装置一侧移动。
进一步,所述步骤S3中,获取激光传感器检测到车头的初始时间,在初始时间与测量车速等于车头至副车架的第一位移时判断副车架到达预设位置,根据副车架至电池包的第二位移除以测量车速得到调整时间,由控制系统在调整时间内控制侵入头上升至预设侵入高度。
有益效果是:将侵入头在测试车辆的电池包移动到达前抬升至预设侵入高度,侵入头不会在测试车辆移动过程中刮坏底盘,避免侵入头无法侵入至电池包进行实验,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进一步,所述步骤S1中,将两个激光传感器通过安装座布置在测试道的行进方向的凹槽中,将两个安装座通过动力机构连接在凹槽中的水平杆两端,将水平杆通过凹槽中的升降机构带动进行上升或下降,在获取离地高度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动力机构带动两个激光传感器同向转动90°,将在转动后一激光传感器的发射端对准的另一激光传感器的尾部处设置接收器,在安装座朝向测试道一侧的侧壁上设置距离传感器,由控制系统在收到接收器的断开信号后再次收到连通信号时获取距离传感器的纵向距离值,由控制系统将纵向距离值作为离地高度。
有益效果是:让两个激光传感器转动,并设置接收器,可以在测量离地高度后用于检测测试车辆的测量车速,两个激光传感器位于水平杆两端,高度相同,接收器接收水平线上的激光光线,当光线路中有凸出部的遮挡时,便于及时阻断光线路,然后以凸出部下端部至测试道的离地高度,提高离地高度的准确性,避免在测试时,侵入装置将测试车辆底盘刮蹭坏。
进一步,所述步骤S1中,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升降机构带动水平杆上升,在控制系统受到断开信号后控制升降机构带动水平杆停止上升,由控制系统控制升降机构带动水平杆下降并在再次收到连通信号时停止下降。
有益效果是:通过让水平杆带动两个激光传感器同步上升和下降,保持两个激光传感器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便于在检测离地高度时避免凸出部干扰。
进一步,所述步骤S1中,通过水平杆与升降机构间的旋转机构带动水平杆旋转,由控制系统在获取到纵向距离值后控制旋转机构带动水平杆转动90°,重复测量的值作为横向距离值,又控制系统将纵向距离值和横向距离值取小作为离地高度。
有益效果是:通过选择机构带动水平杆选择,从两个方向上测量高度值,以较小的作为离地高度,避免实验时侵入装置将测试车辆的抵盘抵坏而无法侵入电池包。
进一步,所述步骤S1中,将升降机构设置到凹槽中的滑座上调节位置。
有益效果是:便于调节检测离地高度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新能源汽车托底模拟测试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新能源汽车托底模拟测试方法实施例一中托底模拟测试平台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部分纵向剖面图;
图4为图2中侵入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新能源汽车托底模拟测试方法实施例三中测试道的部分纵向截面图;
图6为本发明新能源汽车托底模拟测试方法实施例五中举升导柱的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新能源汽车托底模拟测试方法实施例五中第一导电端27与第二导电端28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测试道1、缓冲装置2、牵引装置3、侵入装置4、支撑座5、缓冲弹簧6、U形架7、牵引架8、导向柱9、牵引气缸10、座子11、安装基座12、安装基板13、调节垫板14、举升导套15、举升油缸16、举升导柱17、高度垫板18、凹槽19、升降机构20、水平杆21、动力机构22、安装座23、激光传感器24、接收器25、弱化槽26、第一导电端27、第二导电端28、电源29、接口端30。
实施例一
为实现新能源汽车托底模拟测试方法,本实施例一还包括托底模拟测试平台,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测试道1,测试道1上安装有两个激光传感器24,激光传感器24可用现有的红外线传感器;在测试道1的两端处安装有牵引装置3和缓冲装置2,牵引装置3包括焊接在测试道1内的牵引架8,牵引架8内安装有焊接在测试道1上的座子11,座子11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牵引气缸10,牵引气缸10的输出轴上焊接有导向柱9,牵引气缸10采用现有的弹射气缸,导向柱9上固定有固定到测试车辆上的前牵引绳,前牵引绳可用钢丝绳;缓冲装置2包括支撑座5,支撑座5成直角三棱柱状,支撑座5可用具有较小弹性的弹性材料制成,例如橡胶,支撑座5的任一直角所在侧壁焊接在测试道1上,支撑座5朝向牵引装置3一侧的侧壁成波浪状,支撑座5朝向牵引装置3一侧的侧壁中嵌入有多个磁铁块,支撑座5的中间空腔处卡接有缓冲弹簧6,缓冲弹簧6可用现有的大拉力弹簧,缓冲装置2上方具有焊接在测试道1上的U形架7,U形架7上固定有能够固定到测试车辆上的后牵引绳,后牵引绳可用现有的钢丝绳;牵引装置3和侵入装置4之间的测试道1上安装有侵入装置4。
如图4所示,侵入装置4包括埋设入测试道1中的安装基座12,安装基座12上焊接有安装基板13,安装基板13上开设有调节槽,调节槽内滑动配合有调节垫板14,调节垫板14通过螺栓与调节槽的内底固定,调节垫板14上安装有高度垫板18,高度垫板18通过多根丝杆和配套的螺帽调节高度,高度垫板18上焊接有举升导套15,举升导套15内固定安装有举升油缸16,举升油缸16的活塞杆上焊接有举升导柱17,举升导柱17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侵入量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可用现有油压传感器产品,侵入量传感器可用现有RX350型号的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可用现有HT10型号的传感器,举升导柱17上可拆卸连接有侵入头,侵入头根据实验需求进行更换。
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为现有的工业微机控制系统。
新能源汽车托底模拟测试方法,可以设置牵引气缸10最大加载力50kN,行程150m,侵入头采用半圆形100mm耐高温、耐腐蚀的实心铁的材料球头,车速是45km/h,最大侵入量10mm,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测试车辆放置到测试道1上,获取测试车辆底盘距离测试道1的离地高度,例如可手动测量车辆底盘距离测试道1的离地高度为110mm;
步骤S2,根据离地高度改变调节垫板14上的高度垫板18的高度并设置高度垫板18的侵入装置4上的侵入头的高度,使侵入头顶端距离测试道1的高度与离地高度相等,即侵入装置4的整体高度为离地高度;
步骤S3,根据预设偏置量移动高度垫板18上的调节安装板位置并紧固,即将侵入装置4固定到测试车辆行驶至该位置处时的电池包正下方处,将测试道1上前牵引装置3通过前牵引绳与测试车辆的前脱钩连接并紧固;
步骤S4,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牵引装置3启动拉动测试车辆移动,根据两个激光传感器24的感应信号计算测量车速,根据测量车速和车头至副车架间的第一位移判断副车架位置,获取激光传感器24检测到车头的初始时间,在初始时间与测量车速等于车头至副车架的第一位移时判断副车架到达预设位置,由控制系统在副车架到达预设位置后控制侵入装置4带动侵入头上升至预设侵入高度,预设侵入高度可以设置成10mm,根据副车架至电池包的第二位移除以测量车速得到调整时间,由控制系统在调整时间内控制侵入头上升至预设侵入高度,通过测试道1上的缓冲装置2对测试后的测试车辆进行缓冲,通过缓冲装置2支撑座5上的弹性件缓冲测试车辆的冲击力,弹性件即为缓冲弹簧6,通过弹性件外部波浪状表面和内部的磁铁块贴合在测试车辆的尾部进行吸附;
步骤S5,在侵入头侵入后,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举升油缸16的油压作为侵入压力,通过侵入量传感器检测侵入量,绘制侵入量、侵入压力和侵入时间的曲线,例如通过现有的HyperWorks软件进行绘制,在实验完成后,举升油缸16泄压让侵入装置自动回位。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步骤S3中,将后牵引绳与测试车辆连接并紧固,步骤S4中,通过力量传感器检测前牵引绳的牵引力,由控制系统判断前牵引绳的牵引力是否达到预设阈值,在牵引力小于预设阈值时,例如牵引力小于50KN时,预设阈值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缓冲装置2上的伸缩机构带动后牵引绳伸长并绷紧,在牵引力达到预设阈值时,由控制系统控制伸缩机构带动后牵引绳伸长至极限,即后牵引绳在牵引力足够时不起作用,通过缓冲装置2上的检测器检测测试车辆的缓冲动作并向控制系统发送缓冲信号,由控制系统根据缓冲信号控制伸缩机构带动后牵引绳收缩缓冲。
步骤S5中,在拉动测试车辆移动时,由控制系统先控制后牵引绳继续伸长。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5所示,托底模拟测试平台的测试道1上开设有沿行进方向延伸的凹槽19,凹槽19的内底壁中安装有升降机构20,升降机构20可用现有的液压缸,升降机构20的活塞杆上焊接有位于凹槽19中的水平杆21,水平杆21两端固定安装有动力机构22,动力机构22可用现有小型的步进电机,激光传感器24固定安装在动力机构22的输出轴的安装座23上;两个安装座23上安装有接收器25,接收器25与激光传感器24分别位于安装座23的对立侧壁上,接收器25可用现有的红外线接收器25。
步骤S1中,将两个激光传感器24通过安装座23布置在测试道1的行进方向的凹槽19中,将两个安装座23通过动力机构22连接在凹槽19中的水平杆21两端,将水平杆21通过凹槽19中的升降机构20带动进行上升或下降,在获取离地高度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动力机构22带动两个激光传感器24同向转动90°,将在转动后一激光传感器24的发射端对准的另一激光传感器24的尾部处设置接收器25,在安装座23朝向测试道1一侧的侧壁上设置距离传感器,由控制系统在收到接收器25的断开信号后再次收到连通信号时获取距离传感器的纵向距离值,由控制系统将纵向距离值作为离地高度,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升降机构20带动水平杆21上升,在控制系统受到断开信号后控制升降机构20带动水平杆21停止上升,由控制系统控制升降机构20带动水平杆21下降并在再次收到连通信号时停止下降,即检测底盘上有无凸出部。
实施例四
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升降机构20的活塞杆上焊接有平板,平板上固定安装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可用现有的步进电机,水平杆21焊接在旋转机构的输出轴上。
步骤S1中,通过水平杆21与升降机构20间的旋转机构带动水平杆21旋转,由控制系统在获取到纵向距离值后控制旋转机构带动水平杆21转动90°,重复测量的值作为横向距离值,由控制系统将纵向距离值和横向距离值取小作为离地高度,将升降机构20设置到凹槽19中的滑座上调节位置。
若只检测行驶方向上的高度,较为单一,不容易发现在测试车辆宽度方向上底盘的凸出部,容易漏掉,所以,从两个方向上测量高度值,以较小的作为离地高度,避免实验时侵入装置4将测试车辆的抵盘抵坏而无法侵入电池包。
实施例五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6和图7所示,举升导柱17上开设有弱化槽26,弱化槽26的宽度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为了看清楚结构将图中的弱化槽26的宽度画的较大,弱化槽26沿举升导柱17的径向进行分布,弱化槽26的顶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导电端27,弱化槽26的底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导电端28,以让举升导柱17在弯曲或损坏时联通第一导电端27与第二导电端28,第一导电端27与第二导电端28的间距预设设定,间距根据完成实验的撞击时举升导柱17不会断裂进行设置,第一导电端27与第二导电端28成对设置,多对第一导电端27与第二导电端28沿举升导柱17的径向均匀分布,每对第一导电端27与第二导电端28并联形成并联电路,并联电路上串联电源29,并联电路上串联接口端30以接入控制系统中。
举升导套15的外侧壁上安装摄像装置,摄像装置可用现有的微型摄像头,摄像装置信号连接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在副车架到达预设位置后控制摄像装置拍摄前图像,控制系统在实验后控制摄像装置拍摄后图像,控制系统在获取到第一导电端27和第二导电端28的联通信号时判断举升导柱17是否需要更换,判断举升导柱17是否需要更换时,控制系统根据对比前图像和后图像上的举升导柱17的弯曲度,在前图像和后图像上举升导柱17的弯曲度不同时判断为需要更换,在前图像和后图像上举升导柱17的弯曲度相同时,控制系统对比前图像和后图像上举升导柱17的长度,举升导柱17在前图像上和后图像上的高度不同时判断为需要更换。
由于在实验过程中,车辆与举升导柱17的相对运动力较大,举升导柱17可能会受到较大的力,当举升导柱17的强度较大且受到的力超过举升油缸16的力时,举升油缸16容易损坏,本实施例五通过在举升导柱17上设置弱化槽26,降低举升油缸16的损坏几率;若举升导柱17在实验过程中因外力而产生了较小程度的弯曲而又不至于损坏时,如果不及时更换举升导柱17,举升导柱17的上升高度无法准确满足实验需求,从而影响实验结果,本实施例五能够在举升导柱17弯曲时让任一对或多对第一导电端27与第二导电端28连通,从而向控制系统发送电信号,让控制系统将获取的举升导柱17的前图像和后图像进行对比,从而判断举升导柱17是否具有硬性的弯曲,在举升导柱17弯曲时,由控制系统判断举升导柱17需要更换,保证实验设备的完好以让实验效果更准确,避免人为判断存在的误差。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新能源汽车托底模拟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测试车辆放置到测试道上,获取测试车辆底盘距离测试道的离地高度;
步骤S2,根据离地高度改变调节垫板上的高度垫板的高度并设置高度垫板侵入装置上的侵入头的高度,使侵入头顶端距离测试道的高度与离地高度相等;
步骤S3,根据预设偏置量移动高度垫板上的调节安装板位置并紧固,将测试道上前牵引装置通过前牵引绳与测试车辆的前脱钩连接并紧固;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步骤S4,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牵引装置启动拉动测试车辆移动,根据两个激光传感器的感应信号计算测量车速,根据测量车速和车头至副车架间的第一位移判断副车架位置,由控制系统在副车架到达预设位置后控制侵入装置带动侵入头上升至预设侵入高度;
步骤S5,在侵入头侵入后,绘制侵入量、侵入压力和侵入时间的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托底模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通过测试道上的缓冲装置对测试后的测试车辆进行缓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托底模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通过缓冲装置支撑座上的弹性件缓冲测试车辆的冲击力,通过弹性件外部波浪状表面和内部的磁铁块贴合在测试车辆的尾部进行吸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托底模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将后牵引绳与测试车辆连接并紧固,所述步骤S4中通过力量传感器检测前牵引绳的牵引力,由控制系统判断前牵引绳的牵引力是否达到预设阈值,在牵引力小于预设阈值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缓冲装置上的伸缩机构带动后牵引绳伸长并绷紧,在牵引力达到预设阈值时,由控制系统控制伸缩机构带动后牵引绳伸长至极限,在拉动测试车辆移动时,由控制系统先控制后牵引绳继续伸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托底模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通过缓冲装置上的检测器检测测试车辆的缓冲动作并向控制系统发送缓冲信号,由控制系统根据缓冲信号控制伸缩机构带动后牵引绳收缩缓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托底模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获取激光传感器检测到车头的初始时间,在初始时间与测量车速等于车头至副车架的第一位移时判断副车架到达预设位置,根据副车架至电池包的第二位移除以测量车速得到调整时间,由控制系统在调整时间内控制侵入头上升至预设侵入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托底模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将两个激光传感器通过安装座布置在测试道的行进方向的凹槽中,将两个安装座通过动力机构连接在凹槽中的水平杆两端,将水平杆通过凹槽中的升降机构带动进行上升或下降,在获取离地高度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动力机构带动两个激光传感器同向转动90°,将在转动后一激光传感器的发射端对准的另一激光传感器的尾部处设置接收器,在安装座朝向测试道一侧的侧壁上设置距离传感器,由控制系统在收到接收器的断开信号后再次收到连通信号时获取距离传感器的纵向距离值,由控制系统将纵向距离值作为离地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托底模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升降机构带动水平杆上升,在控制系统受到断开信号后控制升降机构带动水平杆停止上升,由控制系统控制升降机构带动水平杆下降并在再次收到连通信号时停止下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托底模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通过水平杆与升降机构间的旋转机构带动水平杆旋转,由控制系统在获取到纵向距离值后控制旋转机构带动水平杆转动90°,重复测量的值作为横向距离值,又控制系统将纵向距离值和横向距离值取小作为离地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托底模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将升降机构设置到凹槽中的滑座上调节位置。
CN202011112032.2A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新能源汽车托底模拟测试方法 Active CN1122549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12032.2A CN112254916B (zh)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新能源汽车托底模拟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12032.2A CN112254916B (zh)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新能源汽车托底模拟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54916A true CN112254916A (zh) 2021-01-22
CN112254916B CN112254916B (zh) 2023-01-24

Family

ID=74244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12032.2A Active CN112254916B (zh)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新能源汽车托底模拟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5491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3032A (zh) * 2021-03-30 2021-07-09 芜湖奇达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电池包托底试验台架及试验方法
CN114354480A (zh) * 2021-12-27 2022-04-15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底部剐蹭试验装置
CN115932609A (zh) * 2023-03-15 2023-04-07 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方法、装置与平台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5309A (zh) * 2016-03-25 2016-06-15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碰撞测试装置以及测试方法
CN107402136A (zh) * 2017-07-06 2017-11-28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模拟电动汽车电池包底部碰撞的试验装置
CN111257010A (zh) * 2020-02-18 2020-06-09 清华大学 汽车托底试验装置
CN111551336A (zh) * 2020-04-23 2020-08-18 速贝卓(长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车电池包模拟碰撞测试装置
US20200313245A1 (en) * 2017-12-18 2020-10-01 Tsinghua University Power battery pack safet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 and control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5309A (zh) * 2016-03-25 2016-06-15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碰撞测试装置以及测试方法
CN107402136A (zh) * 2017-07-06 2017-11-28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模拟电动汽车电池包底部碰撞的试验装置
US20200313245A1 (en) * 2017-12-18 2020-10-01 Tsinghua University Power battery pack safet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 and control method
CN111257010A (zh) * 2020-02-18 2020-06-09 清华大学 汽车托底试验装置
CN111551336A (zh) * 2020-04-23 2020-08-18 速贝卓(长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车电池包模拟碰撞测试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3032A (zh) * 2021-03-30 2021-07-09 芜湖奇达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电池包托底试验台架及试验方法
CN113093032B (zh) * 2021-03-30 2024-03-19 芜湖奇达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电池包托底试验台架及试验方法
CN114354480A (zh) * 2021-12-27 2022-04-15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底部剐蹭试验装置
CN114354480B (zh) * 2021-12-27 2024-01-23 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底部剐蹭试验装置
CN115932609A (zh) * 2023-03-15 2023-04-07 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方法、装置与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54916B (zh) 2023-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54916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托底模拟测试方法
CN102661841A (zh) 汽车碰撞用假人髋关节标定系统及方法
CN104764577A (zh) 一种轮胎径向冲击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CN108225666B (zh) 一种用于平板式制动检验平台的检定装置
CN113465943A (zh) 一种汽车子系统碰撞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4964686A (zh) 检测桥梁防撞装置性能的水平冲击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3389214A (zh) 利用无人驾驶技术的汽车碰撞试验方法
CN115265993A (zh) 一种电池包飞毯侧面柱碰撞试验方法及试验系统
CN212827962U (zh) 电动汽车充电控制装置及电动汽车充电弓系统
CN103754187B (zh) 一种车辆用安全锤保持装置
JP6177626B2 (ja) 道路検査装置
CN211468096U (zh) 一种挂车车载称重装置
KR102176563B1 (ko) 자동차 충돌시험장치
CN113865849A (zh) 一种电梯层门强度测试系统
CN208043421U (zh) 一种新型汽车保险杠碰撞测试装置
CN108426671B (zh) 一种制动检验平台用检定装置
CN219015650U (zh) 一种汽车驻车制动性能测试装置
CN217260716U (zh) 小天体探测附着机构地面多模式力混合测试平台
CN218743347U (zh) 一种利用轮廓的轮胎寿命监测装置
CN205474748U (zh) 一种路面弯沉检测装置
CN218381616U (zh) 一种检测线前轮阻挡移动装置
CN219869631U (zh) 一种公路工程的质量自动检测设备
CN213874913U (zh) 受电弓压力测试装置及受电弓压力测试系统
CN218566449U (zh) 一种路面断面测试装置
CN220773250U (zh) Acc标定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