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43072A - 支架式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支架式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43072A
CN112243072A CN201910648923.0A CN201910648923A CN112243072A CN 112243072 A CN112243072 A CN 112243072A CN 201910648923 A CN201910648923 A CN 201910648923A CN 112243072 A CN112243072 A CN 1122430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module
rotation
module
camera
st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4892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涂贤云
陈华
陈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OFilm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OFilm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OFilm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OFilm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4892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43072A/zh
Priority to US17/622,806 priority patent/US20220252965A1/en
Priority to PCT/CN2019/112078 priority patent/WO202100797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243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4307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6Accessories
    • G03B17/561Support related camera accessor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6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 F16M11/08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around a vertical axis, e.g. panoramic hea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6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 F16M11/12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in more than one direction
    • F16M11/126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in more than one direction for tilting and pan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6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 F16M11/12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in more than one direction
    • F16M11/1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in more than one direction with ball-j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5Control of camera direction for changing a field of view, e.g. pan, tilt or based on tracking of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45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two or more image sensors being of different type or operating in different modes, e.g. with a CMOS sensor for moving images in combination with a 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for still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架式摄像装置,包括:支架,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第二摄像模组,设于支架上且在上下方向间隔;第一、第二摄像模组相对于支架均具有左右转动及上下转动两种转动方式,第一摄像模组的左右转动的第一转动轴线与上下方向平行,第一摄像模组的上下转动的第二转动轴线与上下方向垂直;第二摄像模组的左右转动的第三转动轴线与上下方向平行,第二摄像模组的上下转动的第四转动轴线与上下方向垂直。第一、第二摄像模组的拍摄角度可以独立调节,能有效避免出现因客户或工作人员的位置偏离预设范围内的位置而不能完整录像的问题。

Description

支架式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支架式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银行、保险公司、市政大厅等地方办理业务时,需要采用具有双向录像功能的摄像装置对客户及工作人员分别进行录像,以对业务办理进行监控和把关。其中,摄像装置通常包括集成在一起且摄像端相背的第一摄像模组及第二摄像模组,第一摄像模组用于对工作人员进行录像,第二摄像模组用于对客户进行录像。但传统的摄像装置的角度调节功能较差,容易出现因客户或工作人员的位置偏离预设范围内的位置而不能完整录像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摄像装置的角度调节功能较差,容易出现因客户或工作人员的位置偏离预设范围内的位置而不能完整录像的问题,提供一种支架式摄像装置。
一种支架式摄像装置,包括:
支架,沿上下方向延伸;
第一摄像模组,设于所述支架上;以及
第二摄像模组,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摄像模组与所述第一摄像模组在上下方向上间隔;
其中,所述第一摄像模组相对于所述支架至少具有左右转动及上下转动两种转动方式,所述第一摄像模组的左右转动的第一转动轴线与上下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摄像模组的上下转动的第二转动轴线与上下方向垂直;
所述第二摄像模组相对于所述支架至少具有左右转动及上下转动两种转动方式,所述第二摄像模组的左右转动的第三转动轴线与上下方向平行,所述第二摄像模组的上下转动的第四转动轴线与上下方向垂直。
在上述支架式摄像装置中,第一摄像模组与第二摄像模组的拍摄角度可以独立调节,且第一摄像模组与第二摄像模组相对于支架均具有左右转动及上下转动两种转动方式。如此,可以使得支架式摄像装置的拍摄角度的调节更灵活。能有效避免出现因客户或工作人员的位置偏离预设范围内的位置而不能完整录像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动轴线与所述第四转动轴线平行,且所述第一摄像模组的像侧端与所述第二摄像模组的像侧端位于所述支架的相对的两侧。如此,非常便于对相对的两个拍摄对象分别拍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摄像模组相对于所述支架的最大左转动角度与最大右转动角度相同,所述第一摄像模组相对于所述支架的最大上转动角度与最大下转动角度相同;所述第二摄像模组相对于所述支架的最大左转动角度与最大右转动角度相同,所述第二摄像模组相对于所述支架的最大上转动角度与最大下转动角度相同。如此,非常便于对称设计连接摄像模组与支架的连接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摄像模组相对于所述支架的最大左转动角度与所述第二摄像模组相对于所述支架的最大左转动角度相同,所述第一摄像模组相对于所述支架的最大上转动角度与所述第二摄像模组相对于所述支架的最大上转动角度相同。如此,连接第一摄像模组与支架的连接结构可以与连接第二摄像模组与支架的连接结构相同,利于降低支架式摄像装置的设计开发成本,而且还可以使得两个拍摄对象的拍摄角度调节范围大致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式摄像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连接所述第一摄像模组与所述支架,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球形部及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球形部设于所述第一摄像模组与所述支架中的一者上,所述第一配合部设于所述第一摄像模组与所述支架中的另一者上;所述第一配合部开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柱形容置槽,所述第一球形部容置于所述圆柱形容置槽内,且所述第一球形部能在所述圆柱形容置槽内绕所述第一转动轴线左右转动及绕所述第二转动轴线上下转动。如此,非常便于实现第一摄像模组相对于支架具有左右转动及上下转动的转动方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还包括多个第一弧形阻尼部,多个所述第一弧形阻尼部沿周向间隔设于所述圆柱形容置槽的内壁上,且多个所述第一弧形阻尼部均与所述第一球形部抵触,以使得所述第一球形部与所述圆柱形容置槽之间具有预紧力,所述第一摄像模组通过所述第一球形部与所述第一弧形阻尼部绕所述第一转动轴线左右转动及绕所述第二转动轴线上下转动。如此,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可以使得支架式摄像装置的结构简单。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圆柱形容置槽的内壁开设有弧形槽,所述第一球形部上设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远离所述第一球形部的一端位于所述弧形槽内;其中,所述弧形槽两端的内壁分别为第一左限位部及第一右限位部,在所述第一摄像模组相对于所述支架绕所述第一转动轴线左右转动的过程中,当所述滑动部与所述第一左限位部抵触时,所述第一摄像模组处于最大左转动角度状态,当所述滑动部与所述第一右限位部抵触时,所述第一摄像模组处于最大右转动角度状态。如此,非常便于设置左右转动的角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一柱体,所述第一柱体连接所述第一摄像模组与所述第一球形部,所述第一配合部设于所述支架上;其中,所述第一配合部的前后边缘分别为第一下限位部及第一上限位部部,在所述第一摄像模组相对于所述支架绕所述第二转动轴线上下转动的过程中,当所述第一摄像模组与所述第一下限位部抵触时,所述第一摄像模组处于最大下转动角度状态,当所述第一摄像模组与所述第一上限位部部抵触时,所述第一摄像模组处于最大上转动角度状态。如此,非常便于设置上下转动的角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式摄像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连接所述第一摄像模组与所述支架,所述第二摄像模组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上。第二摄像模组套设于支架上,相对于第二摄像模组位于支架的一侧,可以使得整个支架式摄像装置的尺寸更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第二柱体、第二球形部以及第二弧形阻尼部,所述第二柱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摄像模组及所述支架连接,所述第二摄像模组套设于所述第二柱体上,所述第二球形部及所述第二弧形阻尼部位于所述第二摄像模组内,且所述第二球形部设于所述第二摄像模组与所述第二柱体中的一者上,所述第二弧形阻尼部设于所述第二摄像模组与所述第二柱体中的另一者上,所述第二球形部与所述第二弧形阻尼部抵触,以使得所述第二摄像模组与所述第二柱体之间具有预紧力,所述第二摄像模组通过所述第二球形部与所述第二弧形阻尼部绕所述第三转动轴线左右转动及绕所述第四转动轴线上下转动。如此,非常便于实现第二摄像模组相对于支架具有左右转动及上下转动的转动方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球形部设于所述第二柱体上,所述第二弧形阻尼部设于所述第二摄像模组上;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还包括转轴机构,所述转轴机构包括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固定于所述第二柱体远离所述第二球形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转轴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转轴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且能相对于所述第一转轴绕所述第三转动轴线左右转动,所述第二转轴的延伸方向与上下方向垂直,且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柱体的左右两侧,且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二摄像模组转动连接,并使得所述第二球形部与所述第二弧形阻尼部抵触,所述第二摄像模组能相对于所述第二转轴绕所述第四转动轴线上下转动。如此,非常便于实现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柱体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柱体与所述第二球形部相背的侧壁上开设有缺口,并形成第二左限位部与第二右限位部,所述第一转轴设于所述第二柱体内,并于所述缺口处露出,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二左限位部与所述第二右限位部的外侧;在所述第二摄像模组相对于所述支架绕所述第三转动轴线左右转动的过程中,当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左限位部抵触时,所述第二摄像模组处于最大左转动角度状态,当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右限位部抵触时,所述第二摄像模组处于最大右转动角度状态。如此,非常便于设置左右转动的角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机构还包括固定部及转动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二柱体内,并于所述缺口处露出,所述第一转轴穿设于所述固定部上,所述转动部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转动部穿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且所述转动部能相对于所述第一转轴绕所述第三转动轴线左右转动。如此,非常便于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与第二柱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所述第二球形部及所述第二弧形阻尼部沿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同一直线排布。如此,可以使得结构更稳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摄像模组内设置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开设有配合孔,所述第二配合部的数目为两个,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插于两个所述第二配合部的所述配合孔内,与所述第二配合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配合部能相对于所述第二转轴绕所述第四转动轴线上下转动。如此,非常便于第二转轴与第二摄像模组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弧形阻尼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二配合部之间,且所述第二弧形阻尼部与两个所述第二配合部沿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同一直线排布。如此,可以使得结构更稳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摄像模组内的安装座以及与所述安装座可拆卸连接的盖板,所述安装座的端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盖板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形成所述配合孔。如此,非常便于拆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摄像模组包括用于供所述第二柱体穿透的通道,所述通道两端分别为开设于所述第二摄像模组的外壳上的通孔,所述第二柱体的前后外壁分别为第二下限位部及第二上限位部部,在所述第二摄像模组相对于所述支架绕所述第四转动轴线上下转动的过程中,当所述第二摄像模组的所述通孔的内壁与所述第二下限位部抵触时,所述第二摄像模组处于最大下转动角度状态,当所述第二摄像模组的所述通孔的内壁与所述第二上限位部部抵触时,所述第二摄像模组处于最大上转动角度状态。如此,非常便于设置上下转动的角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摄像模组包括第一外壳及设于所述第一外壳内的第一摄像组件及第一麦克风;所述第二摄像模组包括第二外壳及设于所述第二外壳内的第二摄像组件及第二麦克风。如此,既能拍摄又能录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摄像模组还包括第一喇叭;所述第二摄像模组还包括第二喇叭。如此,可以使得摄像模组还具有语音功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摄像组件为两个,其中一个为可见光摄像组件,另一个为红外光摄像组件。如此,可以使得第二摄像模组的应用范围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架式摄像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支架式摄像装置的第一摄像模组的物侧端的正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支架式摄像装置的第二摄像模组的物侧端的正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第一摄像模组与第一连接结构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缺少部分第一连接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4的分解图;
图7为图1中的第一配合部与第一弧形阻尼部的正视图;
图8为图7沿E-E线的剖面图;
图9为图1所示的第二摄像模组的分解图;
图10为图9的部分分解图;
图11为图9的第一视角的部分分解图;
图12为图9的第二视角的部分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架式摄像装置10,该支架式摄像装置10包括支架12及设于支架12上的第一摄像模组14及第二摄像模组16。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12沿上下方向10a延伸,第一摄像模组14与第二摄像模组16在上下方向10a上间隔排布。如此,非常便于独立调节第一摄像模组14或第二摄像模组16的拍摄角度,也即当调节其中一个摄像模组的拍摄角度时,另外一个摄像模组的拍摄角度不受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上下方向10a、左右方向10b及前后方向10c两两垂直,前后方向10c是使用者与第一摄像模组14的物侧端14a或第二摄像模组16的物侧端16a正对时的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摄像模组14相对于支架12具有左右转动及上下转动两种转动方式。如此,可以使得支架式摄像装置10具有拍摄角度可调的功能。其中,第一摄像模组14的左右转动的第一转动轴线A与上下方向10a平行,第一摄像模组14的上下转动的第二转动轴线B与上下方向10a垂直。在一些实施例中,左右转动的第一转动轴线A与上下转动的第二转动轴线B均与第一摄像模组14的像侧端14a的端面平行,此时,上下转动的第二转动轴线B与左右方向10b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摄像模组16相对于支架12具有左右转动及上下转动两种转动方式。其中,第二摄像模组16的左右转动的第三转动轴线C与上下方向10a平行,第二摄像模组16的上下转动的第四转动轴线D与上下方向10a垂直。在一些实施例中,左右转动的第三转动轴线C与上下转动的第四转动轴线D均与第二摄像模组16的像侧端16a的端面平行,此时,上下转动的第四转动轴线D与左右方向10b平行。
也即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摄像模组14与第二摄像模组16相对于支架12均具有左右转动及上下转动两种转动方式。如此,可以使得支架式摄像装置10的拍摄角度的调节更灵活。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摄像模组14与第二摄像模组16中的一者相对于支架12固定,另一者相对于支架12具有左右转动及上下转动两种转动方式。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摄像模组14与第二摄像模组16中的一者相对于支架12具有左右转动或上下转动方式(一种转动方式),另一者相对于支架12具有左右转动及上下转动两种转动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摄像模组14相对于支架12的最大左转动角度与最大右转动角度相同。第一摄像模组14相对于支架12的最大上转动角度与最大下转动角度相同。如此,非常便于对称设计连接第一摄像模组14与支架12的连接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摄像模组16相对于支架12的最大左转动角度与最大右转动角度相同。第二摄像模组16相对于支架12的最大上转动角度与最大下转动角度相同。如此,非常便于对称设计连接第二摄像模组16与支架12的连接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转动轴线B与第四转动轴线C平行,此时,第一摄像模组14的像侧端14a与第二摄像模组16的像侧端16a可以位于支架12的同一侧,也可以位于支架12的相对的两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摄像模组14的像侧端14a与第二摄像模组16的像侧端16a位于支架12的相对的两侧。如此,非常便于对相对的两个拍摄对象分别拍摄,例如,在银行办理业务时,客户与工作人员(两个拍摄对象)相对坐着,将支架式摄像装置10放置于客户与工作人员之间,第一摄像模组14的像侧端14a与工作人员正对,用于拍摄工作人员,第二摄像模组16的像侧端16a与客户正对,用于拍摄客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摄像模组14相对于支架12的最大左转动角度与第二摄像模组16相对于支架12的最大左转动角度相同,第一摄像模组14相对于支架12的最大右转动角度与第二摄像模组16相对于支架12的最大右转动角度相同。第一摄像模组14相对于支架12的最大上转动角度与第二摄像模组16相对于支架12的最大上转动角度相同,第一摄像模组14相对于支架12的最大下转动角度与第二摄像模组16相对于支架12的最大下转动角度相同。如此,连接第一摄像模组14与支架12的连接结构可以与连接第二摄像模组16与支架12的连接结构相同,利于降低支架式摄像装置10的设计开发成本(设计两个不同的连接结构会增加设计开发成本),而且还可以使得两个拍摄对象的拍摄角度调节范围大致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摄像模组14相对于支架12的最大左转动角度与最大右转动角度均为45°,第一摄像模组14相对于支架12的最大上转动角度与最大下转动角度均为5°。第二摄像模组16相对于支架12的最大左转动角度与最大右转动角度均为45°,第二摄像模组16相对于支架12的最大上转动角度与最大下转动角度均为5°。如此,既能满足对相对的两个拍摄对象的拍摄角度的调节需求,又能避免因更大范围的拍摄角度调节而带来的设计成本增加。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3所示,支架式摄像装置10还包括第一连接结构18,第一连接结构18连接第一摄像模组14与支架12。如图4及图5所示,第一连接结构18包括第一球形部100及第一配合部200,第一球形部100设于第一摄像模组14与支架12中的一者上,第一配合部200设于第一摄像模组14与支架12中的另一者上。
第一配合部200开设有沿上下方向10a延伸的圆柱形容置槽202,第一球形部100容置于圆柱形容置槽202内。第一球形部100能在圆柱形容置槽202内绕第一转动轴线A左右转动及绕第二转动轴线B上下转动。如此,非常便于实现第一摄像模组14相对于支架12具有左右转动及上下转动的转动方式,还能使得第一球形部100与圆柱形容置槽202在上下方向10a上的位置相对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8所示,第一连接结构18还包括多个第一弧形阻尼部300,多个第一弧形阻尼部300沿周向间隔设于圆柱形容置槽202的内壁上,且多个第一弧形阻尼部300均与第一球形部100抵触,以使得第一球形部100与圆柱形容置槽202之间具有预紧力,通过第一弧形阻尼部300能够对第一球形部100施加一定的预紧力,也即能使得第一球形部100在圆柱形容置槽202内绕第一转动轴线A左右转动及绕第二转动轴线B上下转动的过程中不会由于重力等较轻的外力发生转动,而在手动或者机械控制转动后可以在转动完成后的位置维持稳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弧形阻尼部300为阻尼硅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弧形阻尼部300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第一弧形阻尼部300关于第一转动轴线A对称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圆柱形容置槽202的内壁开设有弧形槽210,第一球形部100上设有滑动部110,滑动部110远离第一球形部100的一端位于弧形槽210内。其中,弧形槽210两端的内壁分别为第一左限位部212及第一右限位部214,在第一摄像模组14相对于支架12绕第一转动轴线A左右转动的过程中,当滑动部110与第一左限位部212抵触时,第一摄像模组14处于最大左转动角度状态,当滑动部110与第一右限位部214抵触时,第一摄像模组14处于最大右转动角度状态。
在上述结构中,滑动部110与弧形槽210配合,不仅利于控制左右转动的转动角度范围,还利于第一球形部100与圆柱形容置槽202在上下方向10a上的位置相对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部110的上下外壁分别与弧形槽210上下内壁接触,也即滑动部110在上下方向10a上的外径与弧形槽210在上下方向10a上的内径大致相同,从而更利于第一球形部100与圆柱形容置槽202在上下方向10a上的位置相对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弧形槽210的数目为两个,两个弧形槽210关于第一转动轴线A对称设置。滑动部110为两个,两个滑动部110关于第一转动轴线A对称设置,且两个弧形槽210的排布方向与两个第一弧形阻尼部300的排布方向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18还包括第一柱体400,第一柱体400连接第一摄像模组14与第一球形部100,第一配合部200设于支架12上。其中,第一配合部200的前后边缘分别为第一下限位部220及第一上限位部230,在第一摄像模组14相对于支架12绕第二转动轴线B上下转动的过程中,当第一摄像模组14与第一下限位部220抵触时,第一摄像模组14处于最大下转动角度状态,当第一摄像模组14与第一上限位部部230抵触时,第一摄像模组14处于最大上转动角度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6所示,第一柱体400、第一球形部100及第一配合部200均为中空结构,且第一柱体400、第一球形部100、滑动部110及第一配合部200均由对称的两部分可拆卸拼接形成。如此,非常便于拆装,而且便于第一摄像模组14利用中空结构走线、布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摄像模组14包括第一物侧端14a及与第一物侧端14a相对的第一像侧端14b。第一摄像模组14包括第一外壳,第一外壳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物侧壳体单元510及第二像侧壳体单元520,第一物侧壳体单元510与第二像侧壳体单元520沿第一物侧端14a至第一像侧端14b的方向排布。第一柱体400的对称的两部分分别为物侧柱体单元410及像侧柱体单元420,物侧柱体单元410与像侧柱体单元420沿第一物侧端14a至第一像侧端14b的方向排布。第一球形部100的对称的两部分分别为物侧球形单元120及像侧球形单元130,物侧球形单元120与像侧球形单元130沿第一物侧端14a至第一像侧端14b的方向排布。滑动部110的对称的两部分分别为物侧滑动单元112及像侧滑动单元114,物侧滑动单元112与像侧滑动单元114沿第一物侧端14a至第一像侧端14b的方向排布。
其中,第一物侧壳体单元510、物侧柱体单元410、物侧球形单元120及物侧滑动单元112一体成型,第二像侧壳体单元520、像侧柱体单元420、像侧球形单元130及像侧滑动单元114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及图8所示,第一配合部200的对称的两部分沿前后方向10c排布,第一配合部200的对称的两部分分别为前配合单元240与后配合单元250。弧形槽210的两端分别位于前配合单元240与后配合单元25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柱体400、第一球形部100、第一配合部200及支架12均为中空结构,第一摄像模组14、第一柱体400、第一球形部100、第一配合部200及支架12依次连通,以用于供第一摄像模组14走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及图8所示,第一弧形阻尼部300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第一弧形阻尼部300分别设于前配合单元240与后配合单元250上,且两个第一弧形阻尼部300沿前后方向10c排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摄像模组14还包括设于第一外壳内的第一镜头组件53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镜头组件530为可见光摄像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摄像模组14还包括设于第一外壳内的第一麦克风540。如此,第一摄像模组14既具有拍摄功能,又具有录制声音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摄像模组14还包括设于第一外壳内的喇叭。如此,可以使得第一摄像模组14还具有语音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镜头组件530、第一麦克风540、第一喇叭等均集成于第一主板55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述,支架式摄像装置10还包括第二连接结构19,第二连接结构19连接第一连接结构18与支架12,第二摄像模组16套设于第二连接结构19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部200远离第一球形部100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结构19连接。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结构19为中空结构,第一配合部200远离第一球形部100的一端插入第二连接结构19内(也即第一配合部200与第二连接结构19通过轴孔配合),并通过侧面的螺钉19a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12为中空结构,第二连接结构19远离第一连接结构18的一端插入支架12内,(也即第二连接结构19与支架12通过轴孔配合),并通过侧面的螺钉19b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11所示,第二连接结构19包括第二柱体600、第二球形部700以及第二弧形阻尼部800。第二柱体60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配合部200及支架12连接。第二摄像模组16套设于第二柱体600上,第二球形部700及第二弧形阻尼部800位于第二摄像模组16内,且第二球形部700设于第二摄像模组16与第二柱体600中的一者上,第二弧形阻尼部800设于第二摄像模组16与第二柱体600中的另一者上。第二球形部700与第二弧形阻尼部800抵触,以使得第二摄像模组16与第二柱体600之间具有预紧力,第二摄像模组16通过第二球形部700与第二弧形阻尼部800绕第三转动轴线C左右转动及绕第四转动轴线D上下转动。如此,非常便于实现第二摄像模组16相对于支架12具有左右转动及上下转动的转动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弧形阻尼部800为阻尼硅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球形部700设于第二柱体600上,第二弧形阻尼部800设于第二摄像模组16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结构19还包括转轴机构900。转轴机构900包括第一转轴910及第二转轴920。第一转轴910固定于第二柱体600远离第二球形部700的一侧,且第一转轴910沿上下方向10a延伸,即第一转轴910轴向与上下方向10a平行。第二转轴920套设于第一转轴910上,且能相对于第一转轴910绕第三转动轴线C左右转动。第二转轴920的延伸方向与上下方向10a垂直,且第二转轴920的两端延伸至第二柱体600的左右两侧,且第二转轴920的两端均与第二摄像模组16转动连接,并使得第二球形部700与第二弧形阻尼部800抵触。第二摄像模组16能相对于第二转轴920绕第四转动轴线D上下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柱体600为中空结构,第二柱体600与第二球形部700相背的侧壁上开设有缺口610,并形成第二左限位部612与第二右限位部614。第一转轴910设于第二柱体600内,并于缺口610处露出。第二转轴920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二左限位部612与第二右限位部614的外侧。在第二摄像模组16相对于支架12绕第三转动轴线C左右转动的过程中,当第二转轴920与第二左限位部612抵触时,第二摄像模组16处于最大左转动角度状态,当第二转轴920与第二右限位部614抵触时,第二摄像模组16处于最大右转动角度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轴机构900还包括固定部930及转动部940。固定部930固定于第二柱体600内,并于缺口610处露出。第一转轴910穿设于固定部930上。转动部940设于第二转轴920上。转动部940穿设于第一转轴910上,且转动部940能相对于第一转轴910绕第三转动轴线C左右转动。如此,非常便于安装第一转轴910及第二转轴920。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部940为两个,固定部930位于两个转动部940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第二摄像模组16内还设置有第二配合部810,第二配合部810开设有配合孔812。第二配合部810的数目为两个,第二转轴920的两端分别插于两个第二配合部810的配合孔812内,与第二配合部810转动连接。第二配合部810能相对于第二转轴920绕第四转动轴线D上下转动。如此,能使得结构更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弧形阻尼部800位于两个第二配合部810之间,且第二弧形阻尼部800与两个第二配合部810沿与上下方向10a垂直的第一直线排布。固定部930与第二球形部700沿与上下方向10a垂直的第二直线排布,第二直线与第一直线相交。如此,可以使得结构更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配合部810包括设于第二摄像模组16内的安装座814以及与安装座814可拆卸连接的盖板816,安装座814的端面开设有第一凹槽8142,盖板816开设有第二凹槽8162,第一凹槽8142与第二凹槽8162配合形成配合孔812。如此,非常便于拆装。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座814与盖板816通过螺钉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第二摄像模组16包括第二物侧端16a及与第二物侧端16a相对的第二像侧端16b。第二摄像模组16还包括第二外壳,第二外壳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二物侧壳体单元820及第二像侧壳体单元830。第二物侧壳体单元820与第二像侧壳体单元830沿第二物侧端16a至第二像侧端16b的方向排布。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弧形阻尼部800及第二配合部810均设于第二像侧壳体单元83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摄像模组16还包括设于第二外壳内的第二镜头组件84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镜头组件840的数目为两个,分别为可见光摄像组件及红外光摄像组件,红外补光灯850为红外光摄像组件提供红外光。如此,可以使得第二摄像模组16的应用范围更广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摄像模组16还包括设于第二外壳内的第二麦克风860。如此,第二摄像模组16既具有拍摄功能,又具有录制声音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摄像模组16还包括设于第二外壳内的第二喇叭870。如此,可以使得第二摄像模组16还具有语音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镜头组件840、红外补光灯850、第二麦克风860、第二喇叭870等均集成于第二主板88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第二摄像模组16包括用于供第二柱体600穿透的通道870,通道两端分别为开设于第二外壳上的通孔872。第二柱体600的前后外壁分别为第二下限位部620及第二上限位部部630,在第二摄像模组16相对于支架12绕第四转动轴线D上下转动的过程中,当第二摄像模组16的通孔872的内壁与第二下限位部620抵触时,第二摄像模组16处于最大下转动角度状态,当第二摄像模组16的通孔872的内壁与第二上限位部部630抵触时,第二摄像模组16处于最大上转动角度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支架12为中空结构。第一摄像模组14的信号传输线经由第一柱体400传输至第二柱体600内,再由缺口610(上半部)处进入第二摄像模组16内,绕过固定部930及转动部940后,再由缺口610(下半部)处进入第二柱体600内,最终由第二柱体600进入支架12内。第二摄像模组16的信号传输线经由缺口610(下半部)处进入第二柱体600内,最终由第二柱体600进入支架12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当第一连接结构18、第二连接结构19及支架12构成整体被定为支架12a时,第一摄像模组14设于支架12a的上端,第二摄像模组16穿设于支架12a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6)

1.一种支架式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沿上下方向延伸;
第一摄像模组,设于所述支架上;以及
第二摄像模组,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摄像模组与所述第一摄像模组在上下方向上间隔;
其中,所述第一摄像模组相对于所述支架至少具有左右转动及上下转动两种转动方式,所述第一摄像模组的左右转动的第一转动轴线与上下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摄像模组的上下转动的第二转动轴线与上下方向垂直;
所述第二摄像模组相对于所述支架至少具有左右转动及上下转动两种转动方式,所述第二摄像模组的左右转动的第三转动轴线与上下方向平行,所述第二摄像模组的上下转动的第四转动轴线与上下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式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轴线与所述第四转动轴线平行,且所述第一摄像模组的像侧端与所述第二摄像模组的像侧端位于所述支架的相对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式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式摄像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连接所述第一摄像模组与所述支架,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球形部及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球形部设于所述第一摄像模组与所述支架中的一者上,所述第一配合部设于所述第一摄像模组与所述支架中的另一者上;
所述第一配合部开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柱形容置槽,所述第一球形部容置于所述圆柱形容置槽内,且所述第一球形部能在所述圆柱形容置槽内绕所述第一转动轴线左右转动及绕所述第二转动轴线上下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式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还包括多个第一弧形阻尼部,多个所述第一弧形阻尼部沿周向间隔设于所述圆柱形容置槽的内壁上,且多个所述第一弧形阻尼部均与所述第一球形部抵触,以使得所述第一球形部与所述圆柱形容置槽之间具有预紧力,所述第一摄像模组通过所述第一球形部与所述第一弧形阻尼部绕所述第一转动轴线左右转动及绕所述第二转动轴线上下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式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容置槽的内壁开设有弧形槽,所述第一球形部上设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远离所述第一球形部的一端位于所述弧形槽内;
其中,所述弧形槽两端的内壁分别为第一左限位部及第一右限位部,在所述第一摄像模组相对于所述支架绕所述第一转动轴线左右转动的过程中,当所述滑动部与所述第一左限位部抵触时,所述第一摄像模组处于最大左转动角度状态,当所述滑动部与所述第一右限位部抵触时,所述第一摄像模组处于最大右转动角度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式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一柱体,所述第一柱体连接所述第一摄像模组与所述第一球形部,所述第一配合部设于所述支架上;
其中,所述第一配合部的前后边缘分别为第一下限位部及第一上限位部部,在所述第一摄像模组相对于所述支架绕所述第二转动轴线上下转动的过程中,当所述第一摄像模组与所述第一下限位部抵触时,所述第一摄像模组处于最大下转动角度状态,当所述第一摄像模组与所述第一上限位部部抵触时,所述第一摄像模组处于最大上转动角度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式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式摄像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连接所述第一摄像模组与所述支架,所述第二摄像模组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架式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第二柱体、第二球形部以及第二弧形阻尼部,所述第二柱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摄像模组及所述支架连接,所述第二摄像模组套设于所述第二柱体上,所述第二球形部及所述第二弧形阻尼部位于所述第二摄像模组内,且所述第二球形部设于所述第二摄像模组与所述第二柱体中的一者上,所述第二弧形阻尼部设于所述第二摄像模组与所述第二柱体中的另一者上,所述第二球形部与所述第二弧形阻尼部抵触,以使得所述第二摄像模组与所述第二柱体之间具有预紧力,所述第二摄像模组通过所述第二球形部与所述第二弧形阻尼部绕所述第三转动轴线左右转动及绕所述第四转动轴线上下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架式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球形部设于所述第二柱体上,所述第二弧形阻尼部设于所述第二摄像模组上;
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还包括转轴机构,所述转轴机构包括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固定于所述第二柱体远离所述第二球形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转轴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转轴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且能相对于所述第一转轴绕所述第三转动轴线左右转动,所述第二转轴的延伸方向与上下方向垂直,且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柱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二摄像模组转动连接,并使得所述第二球形部与所述第二弧形阻尼部抵触,所述第二摄像模组能相对于所述第二转轴绕所述第四转动轴线上下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架式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柱体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柱体与所述第二球形部相背的侧壁上开设有缺口,并形成第二左限位部与第二右限位部,所述第一转轴设于所述第二柱体内,并于所述缺口处露出,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二左限位部与所述第二右限位部的外侧;
在所述第二摄像模组相对于所述支架绕所述第三转动轴线左右转动的过程中,当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左限位部抵触时,所述第二摄像模组处于最大左转动角度状态,当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右限位部抵触时,所述第二摄像模组处于最大右转动角度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架式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机构还包括固定部及转动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二柱体内,并于所述缺口处露出,所述第一转轴穿设于所述固定部上,所述转动部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转动部穿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且所述转动部能相对于所述第一转轴绕所述第三转动轴线左右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架式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所述第二球形部及所述第二弧形阻尼部沿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同一直线排布。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架式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摄像模组内设置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开设有配合孔,所述第二配合部的数目为两个,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插于两个所述第二配合部的所述配合孔内,与所述第二配合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配合部能相对于所述第二转轴绕所述第四转动轴线上下转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支架式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阻尼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二配合部之间,且所述第二弧形阻尼部与两个所述第二配合部沿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同一直线排布;及/或
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摄像模组内的安装座以及与所述安装座可拆卸连接的盖板,所述安装座的端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盖板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形成所述配合孔。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架式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摄像模组包括用于供所述第二柱体穿透的通道,所述通道两端分别为开设于所述第二摄像模组的外壳上的通孔,所述第二柱体的前后外壁分别为第二下限位部及第二上限位部部,在所述第二摄像模组相对于所述支架绕所述第四转动轴线上下转动的过程中,当所述第二摄像模组的所述通孔的内壁与所述第二下限位部抵触时,所述第二摄像模组处于最大下转动角度状态,当所述第二摄像模组的所述通孔的内壁与所述第二上限位部部抵触时,所述第二摄像模组处于最大上转动角度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式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模组包括第一摄像组件,所述第一摄像组件为可见光摄像组件;及/或
所述第二摄像模组包括第二摄像组件,所述第二摄像组件为两个,其中一个为可见光摄像组件,另一个为红外光摄像组件。
CN201910648923.0A 2019-07-18 2019-07-18 支架式摄像装置 Withdrawn CN1122430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48923.0A CN112243072A (zh) 2019-07-18 2019-07-18 支架式摄像装置
US17/622,806 US20220252965A1 (en) 2019-07-18 2019-10-21 Bracket-type camera device
PCT/CN2019/112078 WO2021007972A1 (zh) 2019-07-18 2019-10-21 支架式摄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48923.0A CN112243072A (zh) 2019-07-18 2019-07-18 支架式摄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43072A true CN112243072A (zh) 2021-01-19

Family

ID=74167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48923.0A Withdrawn CN112243072A (zh) 2019-07-18 2019-07-18 支架式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52965A1 (zh)
CN (1) CN112243072A (zh)
WO (1) WO20210079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7777B (zh) * 2021-10-22 2023-07-14 深圳市微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方位多角度转动的室内监控摄像头
CN117249355B (zh) * 2023-11-20 2024-02-09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基于视觉的无线电测向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02786U (zh) * 2010-11-24 2011-07-20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摄像头固定支架
CN202563240U (zh) * 2012-05-18 2012-11-28 深圳市维尚视界立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双摄像头三维成像旋转拍摄装置
CN205545604U (zh) * 2016-04-18 2016-08-31 四川博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客户认证的录音录像双摄像头
CN206212145U (zh) * 2016-12-06 2017-05-31 广州诺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监控摄像头
CN208547795U (zh) * 2018-07-26 2019-02-26 广东安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成像设备的镜头角度调节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26094B1 (en) * 2000-01-19 2004-04-27 Ncr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 format image capture for use in retail transactions
KR200252095Y1 (ko) * 2001-08-01 2001-11-23 김경근 Pc 카메라용 구동장치
CN204681464U (zh) * 2015-05-21 2015-09-30 北京鑫万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双辅助场景采集摄像头的多功能影像采集平台
CN105721812A (zh) * 2016-02-04 2016-06-29 杭州百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双摄像头金融摄像台及其安全视频记录方法
CN205545543U (zh) * 2016-02-04 2016-08-31 杭州百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双摄像头金融摄像台
CN206272716U (zh) * 2016-12-08 2017-06-20 中电长城(长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双摄像头摄像结构
CN106506926A (zh) * 2016-12-08 2017-03-15 中电长城(长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双摄像头摄像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06341304U (zh) * 2016-12-29 2017-07-18 广东光阵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柜面双摄像头拍摄仪
CN206450950U (zh) * 2017-01-20 2017-08-29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轴调节机构及摄像机
CN207367271U (zh) * 2017-07-20 2018-05-15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银行业务处理设备
CN111835939B (zh) * 2019-04-16 2022-06-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摄像头结构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02786U (zh) * 2010-11-24 2011-07-20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摄像头固定支架
CN202563240U (zh) * 2012-05-18 2012-11-28 深圳市维尚视界立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双摄像头三维成像旋转拍摄装置
CN205545604U (zh) * 2016-04-18 2016-08-31 四川博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客户认证的录音录像双摄像头
CN206212145U (zh) * 2016-12-06 2017-05-31 广州诺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监控摄像头
CN208547795U (zh) * 2018-07-26 2019-02-26 广东安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成像设备的镜头角度调节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252965A1 (en) 2022-08-11
WO2021007972A1 (zh) 2021-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78727B2 (ja) 回動機能付きカメラを備えた情報端末装置
US8475059B2 (en) Image capturing device with lens cover and folding support
US7616976B2 (en) Clamshell-type mobile phone with camera
KR20020094587A (ko) 카메라를 구비한 휴대전화기
US7554595B2 (en) Mobile terminal having rotatable camera and swivel hinge structure
JPH05300499A (ja) テレビ電話装置
CN112243072A (zh) 支架式摄像装置
US9690173B1 (en) Rotating mount
JP2005198277A (ja) 携帯端末機
CN210629622U (zh) 支架式摄像装置
JP2003018276A (ja) 携帯通信端末
JP2008070551A (ja) 頭部装着型ディスプレイ
CN210831200U (zh) 支架式摄像装置
KR20150124557A (ko) 휴대용 전자기기를 위한 카메라용 액세서리
JP3669244B2 (ja) 撮像装置
KR101414617B1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
US7542671B2 (en) Omni directional photographing device
JP5641973B2 (ja) 通話機器におけるカメラユニット取付構造
CN217951770U (zh) 摄像头和会议系统
CN214098053U (zh) 成像装置和具有其的一体机
KR20100064552A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
KR101240529B1 (ko) 입체영상 촬영용 휴대폰 장착리그
US11042036B2 (en) Device mount for mixed-reality capture
KR20070076349A (ko) 렌즈 어셈블리
CN207677887U (zh) 视频通话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30096 No.699 Tianxiang North Avenue, Nanchang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Jiangxi OMS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330096 No.699 Tianxiang North Avenue, Nanchang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OFilm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330096 No.699 Tianxiang North Avenue, Nanchang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OFilm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30029 No. 1189 Jingdong Avenue, Nanchang high tech Zone, Jiangxi

Applicant before: NANCHANG OFILM BIO-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19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