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42232A - 电感器 - Google Patents

电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42232A
CN112242232A CN202010669228.5A CN202010669228A CN112242232A CN 112242232 A CN112242232 A CN 112242232A CN 202010669228 A CN202010669228 A CN 202010669228A CN 112242232 A CN112242232 A CN 1122422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rizontal direction
inductor
edge
terminal
ext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692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冈利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ki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in Corp filed Critical Toki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2422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422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01F17/043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with two, usually identical or nearly identical parts enclosing completely the coil (pot co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47Sheets; Strip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0Fastening or clamping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01F27/306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谋求电感器自身的低高度化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电磁特性的电感器。电感器(100)具有磁芯(200)和线圈(400)。磁芯(200)具有第一边缘(220)和第二边缘(250)。线圈(400)具有第一端子(410)、第二端子(490)、第一部位(430)、第二部位(470)、第三部位(450)、第一连结部(420)、第二连结部(480)、第一延伸部(440)以及第二延伸部(460)。第一部位(430)和第二部位(470)分别与第一边缘(220)分离且与第一边缘(220)平行,并在第一水平方向处于与第三部位(450)分离。在第二水平方向,第一部位(430)和第二部位(470)各自的尺寸小于第三部位(450)的尺寸。第三部位(450)与第二边缘(250)分离且平行于第二边缘(250)。

Description

电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磁芯和线圈的电感器。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电感器有一种专利文献1公开的电感器。具体而言,在专利文献1中,如图12所示公开了一种电感器892,其以卷绕轴为Z方向的方式卷绕的线圈894被埋设于磁芯896;此外如图13所示公开了一种电感器900,其在与Z方向正交的平面内展开的曲折状线圈910被埋设于磁芯920。此处,与图12的电感器892相比,图13的电感器900实现了电感器自身的低高度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972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谋求电感器自身的低高度化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电磁特性的电感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感器,作为第一电感器,
具有磁芯和线圈的电感器,
所述磁芯具有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
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在第一水平方向上处于相互分离的位置,
所述线圈具有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一部位、第二部位、第三部位、第一连结部、第二连结部、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
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在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正交的第二水平方向上处于相互分离的位置,
所述第一部位和所述第二部位分别与所述第一边缘分离且与所述第一边缘平行,并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处于与所述第三部位分离的位置,
在所述第二水平方向,所述第一部位和所述第二部位各自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三部位的尺寸,
所述第三部位与所述第二边缘分离且与所述第二边缘平行,
所述第一连结部连结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一部位,
所述第二连结部连结所述第二端子和所述第二部位,
所述第一延伸部连结所述第一部位和所述第三部位,
所述第二延伸部连结所述第二部位和所述第三部位,
所述第一部位、所述第二部位、所述第三部位、所述第一连结部、所述第二连结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埋设于所述磁芯。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感器,其作为第二电感器,如第一电感器所述,其中,
所述第一部位具有第一外侧端部和第一内侧端部,
所述第一连结部连结所述第一外侧端部和所述第一端子,
所述第二部位具有第二外侧端部和第二内侧端部,
所述第二连结部连结所述第二外侧端部和所述第二端子,
所述第三部位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在所述第二水平方向,所述第一内侧端部位于比所述第一端部靠内侧的位置,
所述第一延伸部连结所述第一内侧端部和所述第一端部,
在所述第二水平方向,所述第二内侧端部位于比所述第二端部靠内侧的位置,
所述第二延伸部连结所述第二内侧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感器,其作为第三电感器,如第二电感器所述,其中,
所述第一延伸部沿着连结所述第一内侧端部和所述第一端部的第一直线延伸,或者以与所述第一直线相比向外侧隆起的方式延伸,
所述第二延伸部沿着连结所述第二内侧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的第二直线延伸,或者以与所述第二直线相比向外侧隆起的方式延伸,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感器,作为第四电感器,如第一至第三电感器的任一种电感器所述,其中,
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分别在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交叉的方向至少部分地延伸。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感器,作为第五电感器,如第一至第四电感器的任一种电感器所述,其中,
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相互平行地延伸。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电感器中,线圈的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分别与磁芯的第一边缘分离且与第一边缘平行,并在第一水平方向处于与线圈的第三部位分离的位置。另外,线圈的第三部位与磁芯的第二边缘分离且与第二边缘平行。由此,可以在谋求电感器自身的低高度化的同时谋求电磁特性的进一步提高。
另外,在本发明的电感器中,第一延伸部连结第一部位与第三部位,第二延伸部连结第二部位与第三部位,第一部位以及第二部位各自的第二水平方向的尺寸比第三部位的第二水平方向上的尺寸小。由此,在本发明的电感器中,由于能够确保第三部位、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所包围的区域在磁芯内大,所以构成为在对线圈通电时能够有效地磁化磁芯。因此,本发明的电感器可以谋求电磁特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感器的立体图。在图中,用虚线表示磁芯中被遮挡的部分。
图2是表示图1的电感器的俯视图。在图中,用虚线表示磁芯中被遮挡的部分。
图3是表示图1的电感器的主视图。在图中,用虚线表示磁芯中被遮挡的部分。
图4是表示图1的电感器的侧视图。在图中,用虚线表示磁芯中被遮挡的部分。
图5是表示图1的电感器中所包含的线圈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5的线圈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感器的立体图。在图中,用虚线表示磁芯中被遮挡的部分。
图8是表示图7的电感器的俯视图。在图中,用虚线表示磁芯中被遮挡的部分。
图9是表示比较例的电感器的立体图。在图中,用虚线表示磁芯中被遮挡的部分。
图10是表示图9的电感器的俯视图。在图中,用虚线表示磁芯中被遮挡的部分。
图11是表示实施例以及比较例的直流叠加特性的曲线图。
图12是表示专利文献1的电感器的立体图。在图中,用虚线表示磁芯中被遮挡的部分。
图13是表示专利文献1的另一个电感器的立体图。在图中,用虚线表示磁芯中被遮挡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感器100具有磁芯200和线圈400。
参照图2,本实施方式的磁芯200是压粉磁芯。更具体而言,磁芯200是将软磁性粉末和粘结剂压缩成型而成的。在此,磁芯200所含的软磁性粉末由实施了绝缘处理的铁系合金、铁氧体等构成。但是,本发明的磁芯200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能够通过利用粘接剂粘接多个磁性体等任意的制造方法来制造。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磁芯200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大致正方形柱形状。在沿着上下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磁芯200具有圆角矩形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下方向为Z方向。在此,将上方设为+Z方向,将下方设为-Z方向。磁芯200具有第一边缘220和第二边缘250。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边缘220是磁芯200在第一水平方向的一个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水平方向为X方向。第一边缘220构成磁芯200的圆角矩形的一边。更具体而言,第一边缘220构成磁芯200的圆角矩形的+X侧的一边。第一边缘220在第一水平方向处于第二边缘250的+X侧。第一边缘220沿着第二水平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水平方向为Y方向。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边缘250是磁芯200在第一水平方向的剩下的一个端部。第二边缘250构成磁芯200的圆角矩形的另外一边。更具体而言,第二边缘250构成磁芯200的圆角矩形的-X侧的一边。第二边缘250沿着第二水平方向延伸。
如图2所示,第一边缘220和第二边缘250在第一水平方向上处于相互分离的位置。另外,第一边缘220和第二边缘250相互平行地延伸。更具体而言,第一边缘220和第二边缘250沿第二水平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线圈400是铜制的1匝线圈。线圈400具有第一端子410、第一连结部420、第一部位430、第一延伸部440、第三部位450、第二延伸部460、第二部位470、第二连结部480以及第二端子490。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端子410向磁芯200的外部露出。第一端子410设置于磁芯200的圆角矩形的+Y侧的一边。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连结部420与上下方向正交。第一连结部420具有在第一水平方向延伸的平板形状。第一连结部420连结第一端子410和第一部位430。
从图3可知,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部位430与上下方向正交。如图6所示,第一部位430具有在第二水平方向延伸的平板形状。第一部位430在第二水平方向位于第二部位470的+Y侧。如图2所示,第一部位430与第一边缘220分离且与第一边缘220平行。更具体而言,第一部位430在整个长度上与第一边缘220分离且与第一边缘220平行。第一部位430在第一水平方向处于与第三部位450分离。第一部位430具有第一外侧端部432和第一内侧端部436。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外侧端部432是在第二水平方向的第一部位430的外端。即,第一外侧端部432是第二水平方向的第一部位430的+Y端。第一外侧端部432通过第一连结部420与第一端子410连结。即,第一连结部420连结第一外侧端部432和第一端子410。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内侧端部436是在第二水平方向的第一部位430的内端。即,第一内侧端部436是在第二水平方向的第一部位430的-Y端。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延伸部440与上下方向正交。第一延伸部440具有沿与第一水平方向及第二水平方向两者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平板形状。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第一延伸部440只要在与第一水平方向交叉的方向至少部分地延伸即可。第一延伸部440连结第一部位430和第三部位450。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三部位450与上下方向正交。第三部位450具有在第二水平方向延伸的平板形状。如图2所示,第三部位450与第二边缘250分离且与第二边缘250平行。更具体而言,第三部位450在整个长度上与第二边缘250分离且与第二边缘250平行。如图6所示,在第二水平方向,第三部位450的尺寸S3大于第一部位430的尺寸S1。即,在第二水平方向,第一部位430的尺寸S1小于第三部位450的尺寸S3。第三部位450具有第一端部452和第二端部456。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端部452是在第二水平方向的第三部位450的一个外端。即,第一端部452是第三部位450的+Y端。第一端部452通过第一延伸部440与第一内侧端部436连结。即,第一延伸部440连结第一内侧端部436和第一端部452。在第二水平方向,第一端部452位于第一内侧端部436的外侧。即,在第二水平方向,第一内侧端部436位于第一端部452的内侧。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延伸部440沿着连结第一内侧端部436与第一端部452的第一直线L1延伸。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第一延伸部440也可以沿着连结第一内侧端部436与第一端部452的第一直线L1延伸,或者以与第一直线L1相比向外侧隆起的方式延伸。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端部456是在第二水平方向的第三部位450的剩下一个外端。即,第二端部456是第三部位450的-Y端。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延伸部460与上下方向正交。第二延伸部460在与第一水平方向及第二水平方向两者交叉的方向延伸。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第二延伸部460只要在与第一水平方向交叉的方向至少部分地延伸即可。如图6所示,第二延伸部460与第一延伸部440不平行。第二延伸部460在与第一延伸部440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第二延伸部460连结第二部位470和第三部位450。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部位470与上下方向正交。第二部位470具有在第二水平方向延伸的平板形状。如图6所示,第二部位470位于第二水平方向的第一部位430的-Y侧。如图2所示,第二部位470与第一边缘220分离且与第一边缘220平行。更具体而言,第二部位470在整个长度上与第一边缘220分离且与第一边缘220平行。第二部位470在第一水平方向处于与第三部位450分离。再如图6所示,在第二水平方向,第二部位470的尺寸S2小于第三部位450的尺寸S3。在第二水平方向,第一部位430与第二部位470的间隔D小于第三部位450的尺寸S3。第二部位470具有第二内侧端部472和第二外侧端部476。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内侧端部472是第二部位470的第二水平方向的内端。即,第二内侧端部472是第二部位470的第二水平方向的+Y端。第二内侧端部472通过第二延伸部460与第二端部456连结。即,第二延伸部460连结第二内侧端部472和第二端部456。在第二水平方向,第二内侧端部472位于第二端部456的内侧。
如图6所示,第二延伸部460沿着连结第二内侧端部472与第二端部456的第二直线L2延伸。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第二延伸部460也可以沿着连结第二内侧端部472与第二端部456的第二直线L2延伸,或者以与第二直线L2相比向外侧隆起的方式延伸。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外侧端部476是第二部位470的第二水平方向的外端。即,第二外侧端部476是第二部位470的第二水平方向的-Y端。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连结部480与上下方向正交。第二连结部480具有在第一水平方向延伸的平板形状。如图6所示,第二连结部480连结第二端子490和第二部位470。更具体而言,第二连结部480连结第二外侧端部476和第二端子490。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端子490朝向磁芯200的外部露出。第二端子490设置在磁芯200的圆角矩形的-Y侧的一边。第一端子410和第二端子490在与第一水平方向正交的第二水平方向相互分离的位置。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感器100中,第一部位430、第二部位470、第三部位450、第一连结部420、第二连结部480、第一延伸部440以及第二延伸部460位于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同一平面上。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感器100中,第一部位430、第二部位470、第三部位450、第一连结部420、第二连结部480、第一延伸部440以及第二延伸部460埋设于磁芯200。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7和图8,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感器100A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感器100(参照图1)相同的结构。所以,在图7和图8所示的结构要素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另外,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方位及方向,在以下使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表达。
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感器100A具有磁芯200和线圈400A。在此,本实施方式的磁芯20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感器100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8所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圈400同样地,本实施方式的线圈400A是铜制的1匝线圈。更具体而言,线圈400A具有第一端子410、第二端子490、第一部位430、第二部位470、第三部位450、第一连结部420、第二连结部480、第一延伸部440A以及第二延伸部460A。在此,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延伸部440A以及第二延伸部460A以外的结构要素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圈400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延伸部440A具有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平板形状。第一延伸部440A连结第一部位430和第三部位450。更具体而言,第一延伸部440A连结第一内侧端部436和第一端部452。
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延伸部440A以与连结第一内侧端部436和第一端部452的第一直线L1A相比向外侧隆起的方式延伸。第一延伸部440A具有直线部442和倾斜部445。
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直线部442与上下方向正交。直线部442具有在第一水平方向延伸的平板形状。直线部442与第三部位450的第一端部452连结。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倾斜部445与上下方向正交。如图8所示,倾斜部445具有与第一水平方向及第二水平方向两者交叉的平板形状。倾斜部445与直线部442连结。倾斜部445与第一部位430的第一内侧端部436连结。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延伸部460A具有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平板形状。如图8所示,第二延伸部460A与第一延伸部440A不平行。第二延伸部460A连结第二部位470和第三部位450。更具体而言,第二延伸部460A连结第二内侧端部472和第二端部456。
如图8所示,第二延伸部460A以与连结第二内侧端部472和第二端部456的第二直线L2A相比向外侧隆起的方式延伸。第二延伸部460A具有直线部462和倾斜部465。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直线部462与上下方向正交。直线部462具有在第一水平方向延伸的平板形状。直线部462与第三部位450的第二端部456连结。如图8所示,第二延伸部460A的直线部462与第一延伸部440A的直线部442相互平行。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倾斜部465与上下方向正交。如图8所示,倾斜部445具有与第一水平方向及第二水平方向两者交叉的平板形状。第二延伸部460A的倾斜部465与第一延伸部440A的倾斜部445不平行。第二延伸部460A的倾斜部465在与第一延伸部440A的倾斜部445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倾斜部465与直线部462连结。倾斜部465与第二部位470的第二内侧端部472连结。
参照图7,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感器100A中,第一部位430、第二部位470、第三部位450、第一连结部420、第二连结部480、第一延伸部440A以及第二延伸部460A位于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同一平面上。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感器100A中,第一部位430、第二部位470、第三部位450、第一连结部420、第二连结部480、第一延伸部440A以及第二延伸部460A埋设于磁芯200。
(直流叠加特性)
参照图11,对实施例的电感器100(参照图1)以及比较例的电感器700(参照图9以及图10)的直流叠加特性的测定结果进行说明。
参照图1、图2和图6,实施例的电感器100由以下方式制作。首先,关于线圈400,从一张铜板(厚度0.2mm)冲裁而制作出作为基础的坯料。以将线圈400中相当于第一端子410及第二端子490以外的部分埋设于软磁性粉末中的方式,将该制作出的坯料临时放置于软磁性粉末中,在此基础上通过从上下进行加压成型,制作出埋设有宽度0.3mm的线圈400的一部分的磁芯200。在此,磁芯200是第一水平方向的尺寸为4mm、第二水平方向的尺寸为4mm、上下方向的尺寸为1.2mm的大致正方形柱体。另外,第一部位430在第二水平方向的尺寸S1为1.5mm,第二部位470在第二水平方向的尺寸S2为1.5mm,第三部位450在第二水平方向的尺寸S3为3.3mm。即,在第二水平方向,第一部位430和第二部位470各自的尺寸S1、S2小于第三部位450的尺寸S3。进而,在第二水平方向,第一部位430与第二部位470在第二水平方向的间隔D为0.3mm。即,在第二水平方向,第一部位430和第二部位470的间隔D小于第三部位450的尺寸S3。除此之外,第一部位430和第二部位470分别与磁芯200的第一边缘220分离0.3mm,第三部位450与磁芯200的第二边缘250分离0.3mm。进而,第一部位430、第一延伸部440、第三部位450、第二延伸部460及第二部位470配置在磁芯200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在对磁芯200进行加压成型之后,将向外部露出的相当于坯料的第一端子410和第二端子490的部分向下方弯折,形成分别在第一水平方向的尺寸为1.6mm的第一端子410和第二端子490,完成了电感器100。
另外,除了仅线圈800的形状不同以外,与上述实施例的电感器100同样地制作出比较例的电感器700。
更具体而言,参照图9和图10,比较例的电感器700具有磁芯200和线圈800,该比较例的电感器700的磁芯200具有与实施例的电感器100的磁芯200相同的结构。另外,线圈800具有第一端子810、第二端子890、第一部位830、第二部位870、第三部位850、第一连结部820、第二连结部880、第一延伸部840以及第二延伸部860,在这些结构要素中,第一端子810、第二端子890、第一连结部820以及第二连结部880具有与实施例的电感器100的线圈400的第一端子410、第二端子490、第一连结部420以及第二连结部480相同的结构。另外,在线圈800中,第一部位830和第二部位870在第二水平方向的尺寸为1.3mm,第三部位850在第二水平方向的尺寸为1.3mm。即,在第二水平方向,第一部位830和第二部位870各自的尺寸等于第三部位850的尺寸。进而,第一部位830和第二部位870分别与磁芯200的第一边缘220分离0.3mm,第三部位450与磁芯200的第二边缘250分离0.3mm。除此之外,第一部位830、第一延伸部840、第三部位850、第二延伸部860以及第二部位870配置在磁芯200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
参照图9和图10,第一部位830具有第一外侧端部832和第一内侧端部836。第二部位870具有第二外侧端部876和第二内侧端部872。第三部位850具有第一端部852和第二端部856。与实施例的电感器100不同,在第二水平方向,第一内侧端部836位于与第一端部852相同的位置,第二内侧端部872位于与第二端部856相同的位置。第一延伸部840连结第一内侧端部836与第一端部852,第二延伸部860连结第二内侧端部872与第二端部856。与实施例的电感器100的线圈400的第一延伸部440及第二延伸部460不同,第一延伸部840及第二延伸部860分别沿着第一水平方向延伸。即,第一延伸部840及第二延伸部860在整个长度上相互平行地延伸。
图11表示实施例的电感器100和比较例的电感器700的直流叠加特性的测定结果。由此可知,在实施例的电感器100中,L值减少20%的饱和电流值为33A,与此相对地,在比较例的电感器700中,L值减少20%的饱和电流值为30A,与比较例的电感器700相比,实施例的电感器100的直流叠加特性更优异。
以上,列举实施方式具体地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变更。
本实施方式的电感器100、100A的磁芯200具有大致正方形柱形状,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即,只要线圈400、400A的第一部位430和第二部位470沿着磁芯200的第一边缘220,线圈400、400A的第三部位450沿着芯200的第二边缘250,芯200也可以为圆柱形状等。
本实施方式的电感器100、100A的线圈400、400A是1匝线圈,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即,线圈400、400A可以是多匝线圈。具体地,线圈400、400A可以构成为将第三部位450分割成两个部分,并追加从分割出的端部朝向内侧的环。
本实施方式的电感器100A的线圈400A具有倾斜部445、465,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即,电感器100A的线圈400A也可以代替倾斜部445、465而具有两个连接部,所述两个连接部在沿着上下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分别具有阶梯形状,在整个长度上不相互平行地延伸。
附图标记说明
100、100A:电感器
200:磁芯
220:第一边缘
250:第二边缘
400、400A:线圈
410:第一端子
420:第二连结部
430:第一部位
432:第一外侧端部
436:第一内侧端部
440、440A:第一延伸部
442:直线部
445:倾斜部
450:第三部位
452:第一端部
456:第二端部
460、460A:第二延伸部
462:直线部
465:倾斜部
470:第二部位
472:第二内侧端部
476:第二外侧端部
480:第二连结部
490:第二端子
700:电感器
800:线圈
810:第一端子
820:第一连结部
830:第一部位
832:第一外侧端部
836:第一内侧端部
840:第一延伸部
850:第三部位
852:第一端部
856:第二端部
860:第二延伸部
870:第二部位
872:第二内侧端部
876:第二外侧端部
880:第二连结部
890:第二端子
D:间隔
L1、L1A:第一直线
L2、L2A:第二直线
S1:尺寸
S2:尺寸
S3:尺寸

Claims (5)

1.一种电感器,具有磁芯和线圈,
所述磁芯具有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
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在第一水平方向处于相互分离的位置,
所述线圈具有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一部位、第二部位、第三部位、第一连结部、第二连结部、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
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在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正交的第二水平方向处于相互分离的位置,
所述第一部位和所述第二部位分别与所述第一边缘分离且与所述第一边缘平行,并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处于与所述第三部位分离的位置,
在所述第二水平方向,所述第一部位和所述第二部位各自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三部位的尺寸,
所述第三部位与所述第二边缘分离且与所述第二边缘平行,
所述第一连结部连结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一部位,
所述第二连结部连结所述第二端子和所述第二部位,
所述第一延伸部连结所述第一部位和所述第三部位,
所述第二延伸部连结所述第二部位和所述第三部位,
所述第一部位、所述第二部位、所述第三部位、所述第一连结部、所述第二连结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以及所述第二延伸部埋设于所述磁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中,
所述第一部位具有第一外侧端部和第一内侧端部,
所述第一连结部连结所述第一外侧端部和所述第一端子,
所述第二部位具有第二外侧端部和第二内侧端部,
所述第二连结部连结所述第二外侧端部和所述第二端子,
所述第三部位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在所述第二水平方向,所述第一内侧端部位于比所述第一端部靠内侧的位置,
所述第一延伸部连结所述第一内侧端部和所述第一端部,
在所述第二水平方向,所述第二内侧端部位于比所述第二端部靠内侧的位置,
所述第二延伸部连结所述第二内侧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器,其中,
所述第一延伸部沿着连结所述第一内侧端部和所述第一端部的第一直线延伸,或者以与所述第一直线相比向外侧隆起的方式延伸,
所述第二延伸部沿着连结所述第二内侧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的第二直线延伸,或者以与所述第二直线相比向外侧隆起的方式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感器,其中,
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分别在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交叉的方向至少部分地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感器,其中,
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相互平行地延伸。
CN202010669228.5A 2019-07-18 2020-07-13 电感器 Pending CN11224223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32807 2019-07-18
JP2019132807A JP2021019042A (ja) 2019-07-18 2019-07-18 インダ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42232A true CN112242232A (zh) 2021-01-19

Family

ID=74170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69228.5A Pending CN112242232A (zh) 2019-07-18 2020-07-13 电感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020356A1 (zh)
JP (2) JP2021019042A (zh)
CN (1) CN112242232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64945U (zh) * 1977-10-18 1979-05-08
JPS5464945A (en) * 1977-11-01 1979-05-25 Tokyo Electric Co Ltd Electronic cash register
JP3218444B2 (ja) * 1993-01-19 2001-10-15 株式会社トーキン チップ型積層インダクタ
JP2000200873A (ja) * 1999-01-06 2000-07-18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集積磁気素子
JP2008041973A (ja) * 2006-08-08 2008-02-21 Sumida Corporation 低背型インダクタ
KR102464202B1 (ko) * 2016-08-31 2022-11-04 비쉐이 데일 일렉트로닉스, 엘엘씨 낮은 직류 저항을 갖는 고전류 코일을 구비한 인덕터
JP7042391B2 (ja) * 2016-11-10 2022-03-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インダクター
US10763020B2 (en) * 2017-01-30 2020-09-01 Taiyo Yuden Co., Ltd. Coil ele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015292A (ja) 2024-02-01
US20210020356A1 (en) 2021-01-21
JP2021019042A (ja) 2021-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47458B2 (en) Coil component
EP1763044B1 (en) Inductor
KR100831385B1 (ko) 인덕터
US8736412B2 (en) Magnetic element
KR20120011875A (ko) 표면 실장 자성 부품 및 그 제작 방법
EP2665070B1 (en) Surface mount inductor
US20060082948A1 (en)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filter
JP2011243703A (ja) コイル封入圧粉磁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054149B2 (en) Monolithic inductor
JP2016207941A (ja) コイル部品
CN112242232A (zh) 电感器
JPH0718417U (ja) インダクタンス部品
US8902032B2 (en) Induction device
JP5192582B1 (ja) チョークコイル
US20060267716A1 (en) Inductor and base thereof
JP5247083B2 (ja) 磁性素子
JP4735098B2 (ja) トランス
JP4838621B2 (ja) トランスの製造方法
CN112786282A (zh) 电感器
CN112071581A (zh) 磁性元件
JP6565705B2 (ja) 表面実装インダクタ
JP2008235459A (ja) 小型昇圧トランス
JP3230401U (ja) コイル部品
JP2006032559A (ja) コイル部品
JP7189657B2 (ja) コイル部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