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07861B - 剪刀 - Google Patents

剪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07861B
CN112207861B CN202010624722.XA CN202010624722A CN112207861B CN 112207861 B CN112207861 B CN 112207861B CN 202010624722 A CN202010624722 A CN 202010624722A CN 112207861 B CN112207861 B CN 1122078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housing
movable blade
guide portion
scisso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2472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07861A (zh
Inventor
中津康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ku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ku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ku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kuy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2078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78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078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78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BHAND-HELD CUTTING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6B13/00Hand shears; Scissors
    • B26B13/005Pocket or folding sciss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BHAND-HELD CUTTING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6B29/00Guards or sheaths or guides for hand cutting tools; Arrangements for guiding hand cutting tools
    • B26B29/04Guards or sheaths for scissors, e.g. combined with manicuring applianc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Knives (AREA)
  • Scissors And Nipp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消除动刃体的刃部与壳体的内表面过度摩擦这样的不良情况的剪刀。剪刀构成为能够使剪刀主体中的第一、第二刃部相对于壳体内突出没入,并且形成如下构成,剪刀主体具备:静刃体,具有第一刃部并且以能够相对于壳体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的方式被支承于壳体;动刃体,以能够相对于静刃体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静刃体并具有第二刃部并且在该第二刃部的后部具有动刃操作部;以及作为对第一、第二刃部向打开第一、第二刃部的方向施力的施力构件的螺旋弹簧,在壳体的内侧面设置有能够相对于壳体在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上引导动刃操作部的引导部。

Description

剪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剪刀。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构成为能够使剪刀主体中的第一、第二刃部相对于壳体内突出没入的剪刀(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这种剪刀主体中,动刃体与静刃体枢轴连接,使用弹簧对动刃体的刃部和静刃体的刃部向动刃体的刃部和静刃体的刃部打开的方向施力。因此,在使剪刀主体相对于壳体滑动移动的过程中,动刃体的刃部与壳体的内表面过度摩擦,而发生了损伤壳体或损害剪刀主体的顺畅的滑动移动这样的不良情况。
而且,在以往的剪刀中,即使在动刃体的刃部和静刃体的刃部相对于壳体没有完全突出的状态下,也能够使两刃部协作来进行切断作业。因此,不能说以往的剪刀可充分地确保使用者操作时的安全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7-442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着眼于以上那样的情况而做出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至少能够适当地消除动刃体的刃部与壳体的内表面过度摩擦这样的不良情况的剪刀。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即,本发明呈如下的构成。
技术方案1涉及的发明是一种剪刀,所述剪刀构成为能够使剪刀主体中的第一、第二刃部相对于壳体内突出没入,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刀主体具备:静刃体,具有所述第一刃部并且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壳体;动刃体,以能够相对于该静刃体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该静刃体并具有所述第二刃部并且在该第二刃部的后部具有动刃操作部;以及施力构件,对所述第一、第二刃部向打开所述第一、第二刃部的方向施力,在所述壳体的内侧面设置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在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上引导所述动刃操作部。
基于技术方案1所述的剪刀,在技术方案2涉及的发明中,所述引导部呈能够供设置于所述动刃操作部的凸部卡合的槽状、或者呈能够供设置于所述动刃操作部的凹部卡合的凸轨状。
基于技术方案2所述的剪刀,在技术方案3涉及的发明中,所述剪刀主体能够在所述第一、第二刃部从所述壳体突出的使用位置与所述第一、第二刃部没入所述壳体内的收纳位置之间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在所述使用位置处,即使在所述第一、第二刃部打开的状态下,所述动刃操作部的凸部或凹部也能够与所述引导部卡合。
基于技术方案1、2或3所述的剪刀,在技术方案4涉及的发明中,所述引导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左右的内侧面。
基于技术方案1、2、3或4所述的剪刀,在技术方案5涉及的发明中,所述剪刀主体能够在所述第一、第二刃部从所述壳体突出的使用位置与所述第一、第二刃部没入所述壳体内的收纳位置之间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所述引导部能够在所述使用位置处相对于所述壳体在上下方向上引导所述动刃操作部,并且能够在所述使用位置与所述收纳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壳体在前后方向上引导所述动刃操作部。
基于技术方案1、2、3、4或5所述的剪刀,在技术方案6涉及的发明中,所述剪刀主体能够在所述第一、第二刃部从所述壳体突出的使用位置与所述第一、第二刃部没入所述壳体内的收纳位置之间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所述静刃体具有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壳体卡合的锁定要素的静刃操作部,所述剪刀主体构成为,在所述使用位置和收纳位置中的至少一方处所述锁定要素与所述壳体卡合,而能够锁定所述剪刀主体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滑动移动。
发明的效果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至少能够适当地消除动刃体的刃部与壳体的内表面过度摩擦这样的不良情况的剪刀。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该实施方式的右视图。
图3是该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4是该实施方式的右视图。
图5是该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该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该实施方式的工作说明用的右视图。
图8是该实施方式的工作说明用的右视图。
图9是该实施方式的工作说明用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S…剪刀;
A…壳体;
B…剪刀主体;
3…静刃体;
4…动刃体;
6…螺旋弹簧(施力构件);
11…左引导部(引导部);
21…右引导部(引导部);
e1…左侧的凸部;
e2…右侧的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9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图7~9是剪刀S的工作说明用的右视图,为了便于进行说明,示出拆除了左壳体构件1而得到的视图。另外,在图9中,为了容易掌握设置于壳体A(右壳体构件2)的引导部(右引导部21)而由阴影来表示。
在该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应用于构成为能够使剪刀主体B中的第一、第二刃部H1、H2相对于壳体A内突出没入的剪刀S。剪刀S具备壳体A、和被支承于壳体A的剪刀主体B。
关于剪刀S,通过使用手指(例如拇指)来操作动刃体4的动刃操作部42,能够在收纳位置(N)与使用位置(U)之间使剪刀主体B相对于壳体A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并且,通过在使用位置(U)处使动刃操作部42克服作为施力构件的螺旋弹簧6的施加力而向下方移动,能够执行基于第一、第二刃部H1、H2的协作的纸张等的切断。
剪刀主体B能够在第一、第二刃部H1、H2从壳体A向外部突出的使用位置(U)与第一、第二刃部H1、H2没入壳体A内的收纳位置(N)之间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剪刀主体B构成为,为了在使用位置(U)处通过第一、第二刃部H1、H2的协作来切断纸张等切断对象物(未图示),具有第二刃部H2的动刃体4能够相对于具有第一刃部H1的静刃体3旋转。
以下,对剪刀S的各构成详细地进行说明。
壳体A为合成树脂制。壳体A具备左右的侧壁a1、将左右的侧壁a1的下端部之间相连的下壁a2、将左右的侧壁a1的后端部之间相连的后壁a3、以及将左右的侧壁a1的上端部之间相连的前上壁a4及后上壁a5。在壳体A的内部形成有能够收容剪刀主体B的收容空间sp。
在壳体A的前部形成有向前开口而使收容空间sp与外部空间连通的前开口部k1。在壳体A的上部形成有向上开口而使收容空间sp与外部空间连通的上开口部k2。前开口部k1被设定为第一、第二刃部H1、H2能够通过并且在剪刀主体B位于使用位置(U)的情况下动刃体4能够相对于静刃体3交叉(第一、第二刃部H1、H2能够打开)的大小。上开口部k2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从前端部到后端部被设定为大致相同的左右宽度尺寸以使得动刃操作部42能够在该上开口部k2内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上开口部k2被设定为动刃操作部42能够在前后方向上进退的大小。
壳体A使呈大致左右对开(日文:半割)构造的左壳体构件1与右壳体构件2连结而成。
左壳体构件1具备:安装用突起t1,位于前端部的上下、及后端部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并朝向右壳体构件2侧突出设置;和缘突部t2,位于构成后上壁a5、后壁a3以及下壁a2的部位的内侧端缘并朝向右壳体构件2侧突出设置。另一方面,右壳体构件2具备:嵌合孔h1,位于前端部的上下、及后端部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并能够供安装用突起t1内嵌;和嵌合槽h2,位于构成后上壁a5、后壁a3以及下壁a2的部位的内侧端缘并能够供缘突部t2内嵌。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剪刀S通过在将剪刀主体B定位在左壳体构件1和右壳体构件2中的任一方的内侧面之后,将另一方的壳体构件接合于一方的壳体构件来制作。
接着,对左壳体构件1进行说明。
在左壳体构件1的内侧面,设置有作为能够相对于壳体A在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上引导剪刀主体B的动刃操作部42的引导部的左引导部11。左引导部11呈能够供设置于动刃操作部42处的左侧的凸部e1卡合的槽状。左引导部11具备:上下方向引导部分11a,在前端部处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引导动刃操作部42的方式沿上下方向延伸;和前后方向引导部分11b,从上下方向引导部分11a的下端朝向后方呈大致直线状地延伸。为了顺利地进行对收纳位置(N)处的壳体A的锁定或锁定解除,前后方向引导部分11b的后端部11be的上下宽度被设定得比其他部分的上下宽度宽以使得能够容许动刃操作部42的些许的上下移动。
另外,左壳体构件1在内侧面中的比左引导部11靠下方的位置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呈直线状地延伸的左引导槽12。左引导槽12形成能够供设置于剪刀主体B的静刃操作部32的左被引导突出部g1卡合的部位。通过使设置于静刃操作部32的左被引导突出部g1与左引导槽12卡合,静刃体3能够相对于壳体A稳定地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
在左壳体构件1中,在内侧面中的左引导部11与左引导槽12之间突出设置有止回突起13,所述止回突起13能够供设置于静刃操作部32的作为锁定要素的前边的锁定用突起t3卡合。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剪刀主体B位于使用位置(U)的情况下,前边的锁定用突起t3与止回突起13能够卡合。通过使前边的锁定用突起t3与止回突起13卡合,能够锁定使用位置(U)处的剪刀主体B的向后移动。
继而,对右壳体构件2详细地进行说明。
在右壳体构件2的内侧面,设置有作为能够相对于壳体A在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上引导剪刀主体B的动刃操作部42的引导部的右引导部21。右引导部21呈能够供设置于动刃操作部42处的右侧的凸部e2卡合的槽状。右引导部21具备:上下方向引导部分21a,在前端部处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引导动刃操作部42的方式沿上下方向延伸;和前后方向引导部分21b,从上下方向引导部分21a的下端朝向后方呈大致直线状地延伸。为了顺利地进行对收纳位置(N)处的壳体A的锁定或锁定解除,前后方向引导部分21b的后端部21be的上下宽度被设定得比其他部分的上下宽度宽以使得能够容许动刃操作部42的些许的上下移动。
另外,右壳体构件2在内侧面中的比右引导部21靠下方的位置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呈直线状地延伸的右引导槽22。右引导槽22形成能够供设置于剪刀主体B的静刃操作部32的右被引导突出部g2卡合的部位。通过将设置于静刃操作部32的右被引导突出部g2与右引导槽22卡合,静刃体3能够相对于壳体A稳定地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
在右壳体构件2中,在构成后上壁a5的部位的前端部分突出设置有卡合突起23,所述卡合突起23能够供在动刃操作部42的后端部呈L字状地突出设置的后边的锁定用突起e3卡合。在该实施方式中,剪刀主体B在收纳位置(N)处后边的锁定用突起e3与卡合突起23能够卡合。通过使后边的锁定用突起e3与卡合突起23卡合,能够锁定收纳位置(N)处的剪刀主体B的向前移动。
接着,对剪刀主体B进行说明。
剪刀主体B具备:具有第一刃部H1的静刃体3、具有第二刃部H2的动刃体4、将静刃体3和动刃体4枢轴支承为能够相对旋转的枢轴支承构件5、以及作为对第一、第二刃部H1、H2向打开第一、第二刃部H1、H2的方向施力的施力构件的螺旋弹簧6。
静刃体3以能够相对于壳体A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的方式被支承于壳体A。静刃体3具备在前部具有第一刃部H1而成的金属制的静刃构件31、和在静刃构件31的后端部通过嵌件成形而安装的合成树脂制的静刃操作部32。
静刃操作部32设置于比第一刃部H1靠后的位置。在静刃操作部32中的下部的两侧部,设置有能够与设置于壳体A的左引导槽12及右引导槽22卡合的左右的被引导突出部g1、g2。
静刃操作部32在比左被引导突出部g1靠上方的位置,具备作为能够与设置于壳体A的左壳体构件1的止回突起13卡合的锁定要素的前边的锁定用突起t3。
动刃体4经由枢轴支承构件5以能够相对于静刃体3相对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静刃体3。动刃体4与通过枢轴支承构件5而枢轴连接的静刃体3一起以能够相对于壳体A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的方式被支承于壳体A。动刃体4具备在前部具有第二刃部H2而成的金属制的动刃构件41、和在动刃构件41的后端部通过嵌件成形而安装的合成树脂制的动刃操作部42。
动刃操作部42设置于比第二刃部H2靠后的位置。动刃操作部42具备:动刃操作部主体42a,呈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块状并将上表面作为供使用者的手指抵接的抵接面m;左侧的凸部e1及右侧的凸部e2,突出设置于动刃操作部主体42a中的前端部的下部并与设置于壳体A的左右的引导部11、21卡合;以及后边的锁定用突起e3,从动刃操作部主体42a中的后端部朝向后方呈L字状地突出设置并能够与设置于壳体A的卡合突起23卡合。
静刃体3与动刃体4在第一、第二刃部H1、H2的后部处通过枢轴支承构件5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连结。即,静刃体3中的第一刃部H1与静刃操作部32之间的部分、和动刃体4中的第二刃部H2与动刃操作部42之间的部分彼此通过在圆筒构件51的两端部设置凸缘部52而成的枢轴支承构件5而被枢轴连接。
螺旋弹簧6位于比枢轴支承构件5靠后的位置,并且配设在静刃体3与动刃体4之间。关于螺旋弹簧6,下端部被支承于静刃操作部32的前上部,上端部被支承于动刃操作部42的前下部。螺旋弹簧6总是施加能够使第一刃部H1和第二刃部H2向第一刃部H1和第二刃部H2打开的方向即互相分离的方向转动的施加力。
继而,参照图7~9对剪刀主体B相对于壳体A的滑动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在剪刀主体B处于收纳位置(N)时,设置于动刃操作部42的后边的锁定用突起e3与设置于壳体A的卡合突起23卡合,从而限制了剪刀主体B相对于壳体A的向前移动。此外,使用者通过一边克服螺旋弹簧6的施加力而向下方按压处于收纳位置(N)的剪刀主体B的动刃操作部42一边向前方移动该动刃操作部42,从而能够解除后边的锁定用突起e3与卡合突起23的卡合。此外,此时,设置于动刃操作部42的左侧及右侧的凸部e1、e2位于设置于壳体A的左右的引导部11、21的后端部11be、21be,所以容许用于解除后边的锁定用突起e3与卡合突起23的卡合的动刃操作部42的向下方的移动。
在使剪刀主体B从图7所示的收纳位置(N)朝向图8所示的使用位置(U)滑动移动时,通过使设置于动刃操作部42的左侧及右侧的凸部e1、e2与设置于壳体A的左右的引导部11、21卡合,从而规定了动刃体4相对于静刃体3的姿势。
即,在剪刀主体B在收纳位置(N)与使用位置(U)之间移动时,由于设置于动刃操作部42的左侧及右侧的凸部e1、e2与设置于壳体A的前后方向引导部分11b、21b卡合,所以剪刀主体B保持与位于收纳位置(N)的情况大致同样的姿势,即,第一、第二刃部H1、H2未打开(互相重叠)的姿势(参照在图9中由实线所示的剪刀主体B)。
在图8所示的使用位置(U)处,设置于动刃操作部42的左侧及右侧的凸部e1、e2与设置于壳体A的上下方向引导部分11a、21a卡合,所以剪刀主体B的动刃体4可以采取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相对于静刃体3旋转的状态。动刃体4在无负荷状态下受到螺旋弹簧6的施加力而能够向第一、第二刃部H1、H2打开的方向、和静刃操作部32与动刃操作部42互相分离的方向移动。
换言之,剪刀主体B只要不位于使用位置(U),动刃操作部42就不能被左右的引导部11、21以能够上下移动的方式引导。
剪刀主体B在使用位置(U)处受到使用者对动刃操作体42的操作力而能够切断纸张等切断对象物。此外,剪刀主体B在利用第一、第二刃部H1、H2来切断切断对象物时,能够接受来自该切断对象物的应力而被向后方施力,但由于设置于动刃操作部42的左侧及右侧的凸部e1、e2与设置于壳体A的上下方向引导部分11a、21a卡合,所以限制了剪刀主体B向后方的移动。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剪刀S构成为能够使剪刀主体B中的第一、第二刃部H1、H2相对于壳体A内突出没入。并且,剪刀主体B具备:静刃体3,具有第一刃部H1并且以能够相对于壳体A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的方式被支承于壳体A;动刃体4,以能够相对于静刃体3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静刃体3并具有第二刃部H2并且在该第二刃部H2的后部具有动刃操作部42;以及作为对第一、第二刃部H1、H2向打开第一、第二刃部H1、H2的方向施力的施力构件的螺旋弹簧6。在壳体A的内侧面,设置有作为能够相对于壳体A在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上引导动刃操作部42的引导部的左右的引导部11、21。
因此,能够提供可适当地抑制动刃体4中的第二刃部H2受到螺旋弹簧6的施加力而与壳体A的内表面过度摩擦的情况的剪刀S。
也就是说,设置于壳体A的左右的内侧面的左右的引导部11、21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壳体A在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上适当地引导动刃操作部42。因此,动刃体4中的第二刃部H2难以与壳体A过度摩擦。因此,如果是本实施方式的剪刀S,则可适当地消除由受到螺旋弹簧6的施加力的动刃体4的第二刃部H2损伤壳体A的内表面、或损害剪刀主体B的顺畅的前后方向上的滑动移动这样的不良情况。
而且,左右的引导部11、21构成为,在静刃体3中的第一刃部H1和动刃体4中的第二刃部H2相对于壳体A没有完全突出的状态(即,将到达使用位置(U)之前的状态)下,无法进行基于剪刀主体B的切断作业,所以可充分地确保使用者的安全的操作。
左右的引导部11、21呈能够供设置于动刃操作部42的左侧的凸部e1及右侧的凸部e2卡合的槽状。因此,左右的引导部11、21形成能够将动刃操作部42在预定的轨道上引导的合适的构成。
剪刀主体B能够在第一、第二刃部H1、H2从壳体A突出的使用位置(U)与第一、第二刃部H1、H2没入壳体A内的收纳位置(N)之间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并且,在使用位置(U)处,即使在第一、第二刃部H1、H2打开的状态下,动刃操作部42中的左侧的凸部e1及右侧的凸部e2也能够与呈槽状的左右的引导部11、21卡合。因此,即使剪刀主体B的第一、第二刃部H1、H2成为能够切断纸张等的打开状态,也可适当地抑制剪刀主体B相对于壳体A后退的情况。
在壳体A的左右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左右的引导部11、21。因此,能够在壳体A内平衡良好地引导动刃操作部42。
左右的引导部11、21能够仅在使用位置(U)处相对于壳体A在上下方向上引导动刃操作部42,并且能够在使用位置(U)与收纳位置(N)之间相对于壳体A在前后方向上引导动刃操作部42。因此,左右的引导部11、21能够适当地引导动刃操作部42的位置,能够采取动刃体4与壳体A不会过度摩擦且第一、第二刃部H1、H2仅在使用位置(U)处能够进行切断的状态。
静刃体3具有设置有作为能够与壳体A卡合的锁定要素的前边的锁定用突起t3的静刃操作部32。并且,剪刀主体B构成为,在使用位置(U)处前边的锁定用突起t3与壳体A的止回突起13卡合,而能够锁定剪刀主体B相对于壳体A向后方的滑动移动。因此,使用位置(U)处的剪刀主体B难以相对于壳体A向后方移动,所以使用位置(U)处的剪刀主体B能够稳定并适当地进行切断作业。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上详细说明的实施方式。
设置于壳体的引导部只要设置于壳体的左右的内侧面中的任一方即可,被该引导部引导的动刃操作部的被引导部分只要仅设置于对应的一方侧即可。
设置于壳体的内侧面的引导部不限于呈能够供设置于动刃操作部的凸部卡合的槽状。例如,设置于壳体的内侧面的引导部也可以呈能够供设置于动刃操作部的凹部或凸部卡合的凸轨状。另外,设置于壳体的内侧面的引导部不限于槽状,也可以呈能够供设置于动刃操作部的凸部卡合的狭缝状。
设置于静刃操作部的锁定要素不限于突起,也可以是能够供设置于壳体侧的突起嵌合的凹部。另外,设置于静刃操作部的锁定要素不限于在使用位置处能够与壳体卡合的要素,也可以是在收纳位置处能够与壳体卡合的要素。
此外,各部的具体的构成也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Claims (5)

1.一种剪刀,所述剪刀构成为能够使剪刀主体中的第一、第二刃部相对于壳体内突出没入,其特征在于,
所述剪刀主体具备:静刃体,具有所述第一刃部并且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壳体;动刃体,以能够相对于该静刃体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该静刃体并具有所述第二刃部并且在该第二刃部的后部具有动刃操作部;以及施力构件,对所述第一、第二刃部向打开所述第一、第二刃部的方向施力,
在所述壳体的内侧的左侧侧面或右侧侧面的至少任意一方的侧面设置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在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上引导所述动刃操作部,
所述引导部呈能够供设置于所述动刃操作部的凸部卡合的槽状或狭缝状,具备:上下方向引导部分,在所述动刃操作部的旋转轨道上在上下方向呈圆弧状地延伸;和前后方向引导部分,从该上下方向引导部分的下端朝向后方呈大致直线状地延伸,或者,所述引导部呈能够供设置于所述动刃操作部的凹部卡合的凸轨状,具备:上下方向引导部分,在所述动刃操作部的旋转轨道上在上下方向呈圆弧状地延伸;和前后方向引导部分,从该上下方向引导部分的下端朝向后方呈大致直线状地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刀,其特征在于,
所述剪刀主体能够在所述第一、第二刃部从所述壳体突出的使用位置与所述第一、第二刃部没入所述壳体内的收纳位置之间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
在所述使用位置处,即使在所述第一、第二刃部打开的状态下,所述动刃操作部的凸部或凹部也能够与所述引导部的所述上下方向引导部分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刀,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左右的内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刀,其特征在于,
所述剪刀主体能够在所述第一、第二刃部从所述壳体突出的使用位置与所述第一、第二刃部没入所述壳体内的收纳位置之间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
所述引导部的所述上下方向引导部分能够在所述使用位置处相对于所述壳体在上下方向上引导所述动刃操作部,并且所述引导部的所述前后方向引导部分能够在所述使用位置与所述收纳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壳体在前后方向上引导所述动刃操作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刀,其特征在于,
所述剪刀主体能够在所述第一、第二刃部从所述壳体突出的使用位置与所述第一、第二刃部没入所述壳体内的收纳位置之间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
所述静刃体具有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壳体卡合的锁定要素的静刃操作部,
所述剪刀主体构成为,在所述使用位置和收纳位置中的至少一方处所述锁定要素与所述壳体卡合,而能够锁定所述剪刀主体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滑动移动。
CN202010624722.XA 2019-07-10 2020-07-02 剪刀 Active CN1122078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28784 2019-07-10
JP2019128784A JP7375348B2 (ja) 2019-07-10 2019-07-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07861A CN112207861A (zh) 2021-01-12
CN112207861B true CN112207861B (zh) 2024-04-19

Family

ID=74059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24722.XA Active CN112207861B (zh) 2019-07-10 2020-07-02 剪刀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375348B2 (zh)
CN (1) CN112207861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18179A (en) * 1934-04-05 1934-10-19 Willem Hendrik Meijer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cissor and other implement combination
JPH0716767U (ja) * 1993-08-31 1995-03-20 石根 石田 切断具
AU2009304582A1 (en) * 2008-10-16 2010-04-22 Fackelmann Housewares Ip Pty Ltd Scissors and sharpening arrangement
JP5647324B1 (ja) * 2013-11-08 2014-12-24 株式会社カミオジャパン 刃部収納式鋏
CN105216017A (zh) * 2015-10-31 2016-01-06 重庆大嘉富食品有限公司 限位剪刀
JP2017006194A (ja) * 2015-06-17 2017-01-12 プラス株式会社
CN206717918U (zh) * 2016-12-08 2017-12-08 彭月桂 一种伸缩式剪刀
CN107598983A (zh) * 2017-09-29 2018-01-19 贵州亘蓝母图民族布艺蜡染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水族蜡染加工用裁剪装置
CN207630076U (zh) * 2017-12-21 2018-07-20 关开莹 一种便携式剪刀
CN208375337U (zh) * 2018-05-30 2019-01-15 广州甘石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剪刀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8878Y2 (zh) * 1985-09-19 1990-08-02
JP5512486B2 (ja) * 2010-10-12 2014-06-04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ケース付き鋏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18179A (en) * 1934-04-05 1934-10-19 Willem Hendrik Meijer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cissor and other implement combination
JPH0716767U (ja) * 1993-08-31 1995-03-20 石根 石田 切断具
AU2009304582A1 (en) * 2008-10-16 2010-04-22 Fackelmann Housewares Ip Pty Ltd Scissors and sharpening arrangement
JP5647324B1 (ja) * 2013-11-08 2014-12-24 株式会社カミオジャパン 刃部収納式鋏
JP2017006194A (ja) * 2015-06-17 2017-01-12 プラス株式会社
CN105216017A (zh) * 2015-10-31 2016-01-06 重庆大嘉富食品有限公司 限位剪刀
CN206717918U (zh) * 2016-12-08 2017-12-08 彭月桂 一种伸缩式剪刀
CN107598983A (zh) * 2017-09-29 2018-01-19 贵州亘蓝母图民族布艺蜡染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水族蜡染加工用裁剪装置
CN207630076U (zh) * 2017-12-21 2018-07-20 关开莹 一种便携式剪刀
CN208375337U (zh) * 2018-05-30 2019-01-15 广州甘石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剪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75348B2 (ja) 2023-11-08
JP2021013478A (ja) 2021-02-12
CN112207861A (zh) 2021-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99800B2 (ja) 引き込み可能な髭剃り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そうしたハンドルのためのカミソリハンドルを有するカミソリ
US8938883B2 (en) Cutting implements
EP1597029B1 (en) Shaving implement
US10500740B1 (en) Switchblade
US9770833B2 (en) Knife
US11607818B1 (en) Pocket knife
EP0885697B1 (en) Razor providing pivoting and swivelling razor head support
US20060005397A1 (en) Folding tool with blade locking mechanism
JP4777123B2 (ja) ロック装置
JP3219522U (ja) 蓋体開閉装置
US10632632B1 (en) Arm blade engagement lock for folding knife
GB2362849A (en) Unitary spring clip for retaining a razor cartridge on a handle
JP2008229076A (ja) カッターナイフ
CN112207861B (zh) 剪刀
US9808940B1 (en) Folding knife with blade open assisting function
CN109664335B (zh) 刀具
CN117325217A (zh) 实用刀片和组合刀片夹
JP5233008B2 (ja) カッターナイフ
CN117584177A (zh) 带切割器功能的剪刀
JPH10235032A (ja) はさみ
CN108602195B (zh) 剪刀
CN109311117B (zh) 点焊用电极收纳装置
JP4972017B2 (ja) 蓋体の開閉機構
CN117584178A (zh) 切割器
JP6025506B2 (ja) カミソリハンド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