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11117B - 点焊用电极收纳装置 - Google Patents

点焊用电极收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11117B
CN109311117B CN201780031973.3A CN201780031973A CN109311117B CN 109311117 B CN109311117 B CN 109311117B CN 201780031973 A CN201780031973 A CN 201780031973A CN 109311117 B CN109311117 B CN 1093111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passage
housing
lever member
spot w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319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11117A (zh
Inventor
中岛弘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dong Weld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dong Weld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dong Weld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dong Welding Machine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3111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11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111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11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24Features related to electrodes
    • B23K9/28Supporting devices for electrodes
    • B23K9/282Electrode holders not supplying shielding means to the electro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11/00Resistance welding; Severing by resistance heating
    • B23K11/10Spot welding; Stitch welding
    • B23K11/11Spot we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11/00Resistance welding; Severing by resistance heating
    • B23K11/30Features relating to electrodes
    • B23K11/3072Devices for exchanging or removing electrodes or electrode ti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12Automatic feeding or moving of electrodes or work for spot or seam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133Means for feeding electrodes, e.g. drums, rolls, motors
    • B23K9/1336Driv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Resistance Welding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点焊用电极收纳装置。该点焊用电极收纳装置中,收容壳(4)在内部具有多个将电极(10)直线状地收容的收容通路(R1),在收容壳(4)的一端形成有与收容通路(R1)连通的电极取出口(R2)。推压单元(5)将收容通路(R1)中收容的并设状态的多个电极(10)推向收容通路(R1)的一端侧。杠杆部件(6)通过摆动而在限制电极(10)从电极取出口(R2)取出的状态和将电极取出口(R2)开放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调节用螺旋弹簧(7)推压杠杆部件(6)而使其向一侧摆动。

Description

点焊用电极收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点焊用电极收纳装置,该点焊用电极收纳装置将例如汽车生产线中使用的点焊用电极在可安装于焊枪的柄(shank)上的状态下收纳好。
背景技术
以往,在汽车生产线中,通过点焊将多个压制成形件连接在一起以组装车架,该点焊通常由安装在工业用机器人臂前端的焊枪进行。
然而,通过焊枪的柄前端嵌合在电极的嵌合凹部中而将电极安装到焊枪的柄上。而且,由于电极会因反复进行点焊而损耗,所以需要定期更换。因此,为了在更换电极时高效率地将电极安装到焊枪的柄上,在例如汽车生产线中设置了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点焊用电极收纳装置。
该电极收纳装置包括内部具有收容通路的方筒形(square tubular)收容壳(housing case),收容通路中能够以在与电极中心轴正交的方向上直线状地、且嵌合凹部朝同一方向开口地并设多个电极的状态收容该电极。在收容通路的一端形成有用于从收容通路中取出电极的电极取出口,而在收容通路的另一端侧设置有推压单元,该推压单元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将该收容通路中收容的一个电极或并设状态的多个电极推向收容通路的一端侧。在收容通路的一端侧配设有取出限制部件,该取出限制部件可在与收容壳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该取出限制部件在因螺旋弹簧的作用力而向一侧移动的状态下将电极取出口的一部分遮挡,从而限制从电极取出口取出电极,另一方面,该取出限制部件在抵抗螺旋弹簧的作用力而向另一侧移动的状态下将电极取出口开放,从而允许从电极取出口取出电极。而且,如果将柄前端嵌合在并设于收容通路内的各电极中与取出限制部件接触的电极的嵌合凹部内,并且使该电极朝着电极取出口移动,则取出限制部件抵抗螺旋弹簧的作用力而向另一侧移动,从而从开放的电极取出口取出电极。然后,与取出的电极相邻的电极在推压单元的弹簧力作用下向收容通路的一端侧移动,并且与在螺旋弹簧的作用力下向一侧移动的取出限制部件接触,从而限制从电极取出口取出该电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3-5141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如上所述的电极收纳装置中,每当反复从电极取出口取出电极时,取出限制部件就会移动。因此,尽管期望极力减少尘埃等引起的取出限制部件的可动部分工作故障的发生,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完无与之相关的具体的记载。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反复使用也不会发生工作故障的点焊用电极收纳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采用杠杆形状的部件作为限制电极取出的部件。
具体而言,以可收纳多个点焊用电极的点焊用电极收纳装置为对象,采用以下解决方案。
即,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点焊用电极收纳装置特征在于包括:收容壳,其内部具有收容通路,该收容通路能够以在与上述电极中心轴正交的方向上直线状地、并且嵌合于焊枪柄前端的嵌合凹部朝同一方向开口地并设多个上述电极的状态收容该电极,在收容壳的一端形成有与该收容通路连通的电极取出口;推压机构,其将上述收容通路中收容状态的一个电极或者并设状态的多个电极推向上述收容通路的一端侧;杠杆部件(levermember),其由上述收容壳所支撑而可绕摆动轴心摆动,上述摆动轴心沿着与上述收容通路中收容状态的上述电极的中心轴相同的方向延伸,上述杠杆部件的形态可变为摆动到一侧且前端侧将上述电极取出口的一部分遮挡的第一形态、以及摆动到另一侧且前端侧将上述电极取出口开放的第二形态;以及第一施力机构,其推压该杠杆部件而使其向一侧摆动。
第二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杠杆部件和上述第一施力机构配设在上述收容壳的内部。
第三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二方面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杠杆部件配置成前端部分位于上述收容通路的电极取出口侧,并且摆动轴心侧位于上述收容通路的里侧。
第四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三方面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杠杆部件上设置有通路形成面部,该通路形成面部沿着上述收容通路的延长方向延伸,构成该收容通路的内侧面的一部分。
第五方面的发明是在第四方面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通路形成面部上上述杠杆部件的前端侧形成有与上述电极的外周面相对应的弯曲面。
第六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一至第五方面的任一方面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收容通路包括:第一通路部,其朝着上述收容壳的长度方向一端直线状延伸;以及第二通路部,其从该第一通路部的延出端朝着与该第一通路部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在其延出端侧开口,该第二通路部的延出端上的开口部分成为上述电极取出口。
第七方面的发明是在第六方面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杠杆部件配设于上述收容通路的一端侧,上述杠杆部件的摆动轴位于上述第一通路部的延出端并且呈沿着上述第二通路部的延长方向从上述摆动轴延伸至上述电极取出口的形状。
第八方面的发明是在第六或第七方面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推压机构配置在上述收容通路中,并且包括可沿上述第一通路部进退的滑块(slider)、以及在前进方向上推动该滑块的第二施力机构,在上述滑块的前方设置有推压部件,该推压部件可绕转动轴心转动地轴支撑在上述滑块上,该转动轴心在与上述收容通路中收容状态的上述电极的中心轴同一方向上延伸。
-发明的效果-
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杠杆部件利用摆动动作将电极取出口切换成关闭状态和开放状态,这样的结构与通过例如在收容壳或取出限制部件上加工导向槽并使取出限制部件相对于收容壳滑动从而将电极取出口切换成关闭状态和开放状态的结构相比,尘埃等难以积存在电极取出口周围,因此能够尽可能地减少尘埃等引起的装置的工作故障。
在第二方面的发明中,由于杠杆部件和第一施力机构难以从收容壳的外侧观察到,因此装置整体的外观良好,可使装置具有优异的设计性。另外,由于杠杆部件和第一施力机构位于收容壳的内部,因此即使其他机器或工具装置与点焊用电极收纳装置接触,也会在与杠杆部件或第一施力机构的可动部分接触之前先接触收容壳,从而能够防止由于其他机器或工具直接接触杠杆部件和第一施力机构而导致杠杆部件和第一施力机构无法移动的情况。
在第三方面的发明中,如果将与杠杆部件接触的电极拉向电极取出口侧,则杠杆部件抵抗第一施力机构的作用力而摆动,将电极取出口开放。由此,可以平稳地将电极从收容通路中取出。另一方面,将电极从电极取出口中取出后,与已取出的电极相邻的电极在推压机构的推压力下就要从电极取出口弹出,但在第一施力机构的作用力下杠杆部件边朝着与收容通路中各电极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摆动边将电极取出口关闭,因此能够可靠地在该电极取出口之前制止与已取出的电极相邻的电极从电极取出口弹出。
在第四方面的发明中,从电极取出口取出电极时,杠杆部件的通路形成面部平稳地将各电极引导至电极取出口侧。因此,可以利用该杠杆部件平稳地使各电极移动至电极取出口而不会使杠杆部件周围的结构复杂化,从而能够降低点焊用电极收纳装置1的成本。
在第五方面的发明中,如果在将电极从电极取出口中取出后,与该电极相邻的电极在推压机构的推压力下移动至电极取出口,则移动至电极取出口的电极的外周面嵌入在第一施力机构的作用力下摆动的杠杆部件的弯曲面内。因此,能够可靠地使下一个要从电极取出口取出的电极停止在电极取出口之前的规定位置上
在第六方面的发明中,由于用于取出电极的电极取出口未在推压机构的推压力所施加的方向上打开,因此将电极从电极取出口取出后,不会发生与已取出的电极相邻的电极在推压机构的推压力所施加的方向上移动而因惯性从电极取出口弹出的情况,能够可靠地从电极取出口一个一个地取出电极。另外,由于可以使推压机构的推压力为较强力,因此即使推压单元的推压力因反复使用而逐渐下降,也能够选择具有足以使并设状态的各电极移动至电极取出口的推压力的推压机构,从而能够可靠地使电极移动至电极取出口。
在第七方面的发明中,由于杠杆部件在与收容壳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尺寸较长,所以杠杆部件的刚性提高。因此,可形成即使在电极的取出操作中杠杆部件反复摆动,也不易发生变形和破损的装置。
在第八方面的发明中,当滑块前进而到达第一通路部的延出端附近时,推压部件在第二施力机构的作用力下相对于滑块转动,进入第二通路部中。因此,能够可靠地使位于第二通路部中的电极移动至电极取出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点焊用电极收纳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沿图1中II箭头截取的视图。
图3是图1中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IV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V部分的放大图。
图6对应于图5,示出将收容通路中收容的最后一个电极从电极取出口取出的状态。
图7是图3中VII-VII线的剖视图。
图8是图1中VIII-VIII线的剖视图。
图9对应于图8,示出在收容通路内收容电极过程中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予说明,以下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本质上仅为示例。
图1和图2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点焊用电极收纳装置1。该电极收纳装置1配置在汽车生产线中车身装配通路的侧方,以可将点焊用电极10安装于焊接机器人所握持的焊枪的柄11(参照图5)上的形态收纳有多个该电极10。
电极收纳装置1包括直线状延伸的装置主体2,该装置主体2具有呈近似矩形筒状的收容壳4。
该收容壳4包括位于该收容壳4的背面侧的截面为U字形的壳主体41、以及位于收容壳4的表面侧的近似长方形板状的罩体42,如图3所示,在壳主体41的长度方向一端侧形成有向侧方突出的突出部41a。
在壳主体41的内部形成有凹条槽40,该凹条槽40朝着收容壳4的表面侧开口,并且沿着该收容壳4的长度方向延伸,俯视呈近似L字形。
该凹条槽40包括第一通路部40a和第二通路部40b,第一通路部40a朝着收容壳4的长度方向一端直线状延伸,第二通路部40b从该第一通路部40a的延出端朝着与该第一通路部40a交叉的方向延伸,第二通路部40b的延出端在上述突出部41a的突出面上开口,在突出部41a的突出面上开口的第二通路部40b的延出端构成本发明的电极取出口R2。
如图3所示,在第一通路部40a的内侧面上与第二通路部40b连续的部分设置有朝向电极取出口R2侧突出的俯视呈近似三角形的尖锐突出部40e,该尖锐突出部40e所呈形状为:在沿着第一通路部40a的方向上的厚度随着靠近顶端逐渐变薄。
在尖锐突出部40e上收容壳4的长度方向另一端侧形成有弯曲导向面40f,该弯曲导向面40f随着靠近第一通路部40a的延出端侧平缓地弯曲而逐渐过渡至第二通路部40bの延出端侧。
在壳主体41的各侧壁上形成有沿着第一通路部40a延伸的一对相向的狭缝状导孔(slot-shaped guide hole)41b,在该各导孔41b上收容壳4的长度方向另一端侧的端部,朝向上述凹条槽40的开口侧凹陷而形成有挂锁凹部41c(latching recess)。
另外,如图7所示,凹条槽40的底面包括:沿着该凹条槽40的延长方向延伸的带状平坦底面40c、以及从该平坦底面40c的两个缘部彼此离开而延伸的一对倾斜面40d,两个倾斜面40d形成为:在将电极10从凹条槽40的顶端侧收容到凹条槽40中时(参照图7中实线表示的电极10),两个倾斜面40d与电极10的顶端面接触,使得电极10的基端不会从凹条槽40中弹出,另一方面,在将电极10从其基端侧收容到凹条槽40中时(参照图7中双点划线表示的电极10),两个倾斜面40d与电极10的基端接触,使得电极10的顶端面不会从凹条槽40中弹出。
如图2所示,在壳主体41的底面上,在沿着第一通路部40a的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形成有一对沿着第二通路部40b延伸的导向槽41d。
罩体42截面呈U字形,在其长度方向一端侧形成有朝着侧方开口的第一切口凹部42a。
另外,在罩体42的长度方向另一端侧的各侧端缘部,在与罩体42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间隔开形成有朝着下方开口的一对第二切口凹部42b。
进而,在罩体42的长度方向一端附近的表面上形成有定位凹部42c。
而且,罩体42能够覆盖上述凹条槽40的开口部分安装在壳主体41上,如图3所示,在安装于壳主体41上的罩体42与凹条槽40之间所形成的空间构成本发明的收容通路R1。
另外,在将罩体42安装到壳主体41上的状态下,第一切口凹部42a对应于第二通路部40b的延出端侧,如图1所示,第一切口凹部42a与电极取出口R2连续。
进而,如图2所示,在将罩体42安装在壳主体41上的状态下,第二切口凹部42b对应于各导孔41b的挂锁凹部41c。
而且,在收容通路R1中,能够以在与电极10中心轴正交的方向上直线状地、并且嵌合于柄11前端上的嵌合凹部10a(参照图7)朝着同一方向开口地并设多个电极10的状态收容该电极10。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收容壳4的长度方向另一端侧设置有推压单元5(推压机构)。
该推压单元5包括配置在收容通路R1中的块状滑块51,该滑块51可沿第一通路部40a进退。
如图8和图9所示,在滑块51的前侧部分形成有在与第一通路部40a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狭缝(slot)51a。
在该滑块51的前方设置有侧视呈近似T字形的推压部件52。
该推压部件52包括:具有与电极10相同形状的吊钟状部52a、以及从该吊钟状部52a的中间部朝向滑块51的狭缝51a延伸出的延出部52b,该延出部52b由螺栓B1轴支撑在滑块51的前侧部分,使得推压部件52可在沿着第二通路部40b的方向上转动。
即,推压部件52被轴支撑在滑块51上以可绕转动轴心C2转动,该转动轴心C2在与收容通路R1中收容状态的电极10的中心轴同一方向上延伸。
如图3所示,在吊钟状部52a的外周面上延出部52b的相反侧,朝向电极取出口R2侧形成有平坦面52c。
另外,在滑块51的各个侧面的中间部设置有一对突起51b,该一对突起51b在与第一通路部40a正交的方向上且朝着相互离开的方向突出。
各突起51b嵌插在各导孔41b中,该各导孔41b在滑块51前进、后退时,引导各突起51b。
进而,如图9所示,滑块51形成为:若该滑块51后退并向凹条槽40的开口侧移动而使各突起51b挂锁在各挂锁凹部41c内,则滑块51从凹条槽40的开口部分弹出。
另外,如图3和图4所示,推压单元5包括有底圆筒状的筒罩53,该筒罩53的开口周缘固定在上述收容壳4的长度方向另一端。
在筒罩53的内部形成有朝着收容壳4侧开口的中空部53a,在该中空部53a内配设有带有伸缩机构的伸缩杆54。
该伸缩杆54的前端固定在滑块51的后端面中央部分,若该滑块51前进、后退,则伸缩杆54在沿着上述第一通路部40a的方向上伸缩。
另外,在筒罩53的中空部53a内配设有推压用螺旋弹簧55(第二施力机构),该推压用螺旋弹簧55处于卷绕安装在伸缩杆54上的状态。
推压用螺旋弹簧55的一端抵接于滑块51的后端,而另一端抵接于筒罩53的底面,朝着前进方向推动滑块51。
即,推压单元5形成为:将收容通路R1中收容状态的一个或多个电极10推向上述收容通路R1的一端侧。
在收容通路R1的一端侧配设有杠杆部件6,该杠杆部件6的形状为从第一通路部40a的延出端沿着第二通路部40b的延长方向延伸至电极取出口R2。
即,杠杆部件6配设在收容壳4的内部。
杠杆部件6的前端部分位于收容通路R1的电极取出口R2侧,并且基端侧位于收容通路R1的里侧。
如图5和图6所示,杠杆部件6的基端侧由摆动轴60可摆动地支撑在收容壳4中,摆动轴60的摆动轴心C1在与收容通路R1中收容状态的电极10的中心轴相同的方向上延伸。
在杠杆部件6的前端设置有朝着收容壳4的长度方向另一端侧突出的爪部6a,该爪部6a所呈的形状为:在沿着第二通路部40b的方向上的厚度随着靠近顶端而逐渐变薄。
另一方面,在杠杆部件6上爪部6a的相反侧形成有弹簧用凹部6b。
在杠杆部件6上收容壳4的长度方向另一端侧形成有沿着第二通路部40b(收容通路R1)的延长方向延伸的通路形成面部6c。
在该通路形成面部6c上杠杆部件6的前端侧形成有与电极10的外周面相对应的弯曲面6d,该弯曲面6d与爪部6a的顶端部分连续。
另外,在杠杆部件6基端侧上的通路形成面部6c与弯曲导向面40f齐平,通路形成面部6c构成形成第二通路部40b的内侧面的一部分。
而且,杠杆部件6通过绕着摆动轴心C1进行朝着爪部6a的突出侧(一侧)摆动的摆动动作和朝着爪部6a的相反侧(另一侧)摆动的摆动动作,在将电极取出口R2的一部分遮挡的状态(第一形态)与将电极取出口R2开放的状态(第二形态)之间进行切换。
即,杠杆部件6在移动至一侧的状态下将电极取出口R2的一部分遮挡而限制从电极取出口R2取出电极10,另一方面,在移动至另一侧的状态下将电极取出口R2开放而能够从电极取出口R2取出电极10。
在弹簧用凹部6b中收容有调节用螺旋弹簧(regulating coil spring)7(第一施力机构),该调节用螺旋弹簧7对杠杆部件6施力,使得杠杆部件6的前端侧摆动至爪部6a的突出侧(一侧)。
即,调节用螺旋弹簧7配设在收容壳4的内部。
如图1所示,装置主体2通过截面为U字形的支架8安装在电极头修磨器3(被安装体)的一侧面上。
支架8包括固定在电极头修磨器3上的固定板部81、以及离开电极头修磨器3从固定板部81的上缘部和下缘部彼此平行延伸的上板部82和下板部83。
由固定板部81、上板部82和下板部83所围的部分构成本发明的安装凹部8a,在该安装凹部8a内可安装上述收容壳4。
在上板部82的中央安装有分度销(index plunger)9。
另外,下板部83的与上板部82相对的面构成本发明的导向面83a,如图2所示,在该导向面83a上形成有一对可嵌合于各导向槽41d中的突条部83b。
如果在将分度销9拉起的状态下将各导向槽41d对准突条部83b,并使收容壳4沿着导向面83a移动,则各突条部83b嵌合在各导向槽41d中。而且,通过将分度销9的销9a嵌入罩体42的定位凹部42c中,收容壳4即安装到安装凹部8a中。因此,收容壳4在支架8上的安装操作简单,并且能够准确地确定收容壳4相对于支架8的位置。
应予说明,如果将各导向槽41d的宽度尺寸设定为不同的值,则可以消除收容壳4对安装凹部8a的安装方向的误差等。
接着,对从电极收纳装置1中取出电极10的操作进行详述。
首先,移动焊接机器人所握持的焊枪,使该焊枪的柄11的前端对着罩体42的第一切口凹部42a。
接着,使焊枪的柄11朝向第一切口凹部42a移动。这样一来,如图5所示,在电极10的外周面嵌入杠杆部件6的弯曲面6d中的状态下,柄11的前端嵌合于与爪部6a接触的电极10的嵌合凹部10a中。
随后,移动焊枪,使得安装于柄11前端的电极10移动至第二通路部40b的延出端侧。这样一来,杠杆部件6抵抗调节用螺旋弹簧7的作用力而摆动到爪部6a的突出方向的相反侧,电极取出口R2开放,电极10从电极取出口R2取出。
然后,如果安装在柄11上的电极10通过电极取出口R2,则杠杆部件6在调节用螺旋弹簧7的作用力下朝着爪部6a的突出方向摆动而将电极取出口R2的一部分遮挡。
而且,收容通路R1中并设的多个电极10在推压单元5的弹簧力作用下移动至收容通路R1的一端侧,与已从电极取出口R2中取出的电极10相邻的电极10的外周面嵌入杠杆部件6的弯曲面6d并与爪部6a接触,成为允许下一电极10取出的状态。
如图6所示,若反复从电极取出口R2取出收容通路R1中收容的各电极10,则收容通路R1中收容的电极10变为一个。此时,滑块51在推压用螺旋弹簧55的推压下到达第一通路部40a的延出端附近,推压部件52在弯曲导向面40f和通路形成面部6c的引导下相对于滑块51转动而进入第二通路部40b中。因此,能够使位于第二通路部40b中的电极10可靠地移动至电极取出口R2。
接着,对将电极10收容在收容壳4的收容通路R1中的收容操作进行详述。
首先,操作者将罩体42从壳主体41上取下后,抓住滑块51的两个突起51b并抵抗推压用螺旋弹簧55的作用力使滑块51后退。
如果两个突起51b到达两个导孔41b在滑块51后退侧的端部,则操作者将滑块51移动至凹条槽40的开口侧。这样一来,如图9所示,各突起51b进入各挂锁凹部41c,并且滑块51从凹条槽40的开口弹出。
随后,操作者的手从两个突起51b移开。这样一来,在推压用螺旋弹簧55的弹簧力作用下,两个突起51b挂锁在两个挂锁凹部41c中。因此,操作者可以用双手进行将各电极10收容到凹条槽40中的操作,能够缩短将各电极10收容到凹条槽40中的收容操作所需的时间。
在将多个电极10收容到凹条槽40中后,操作者将罩体42安装在壳主体41上。这样一来,如图8所示,滑块51上从凹条槽40的开口部分弹出的部分与罩体42接触,由此突起51b脱离挂锁凹部41c,使得推压用螺旋弹簧55的弹簧力施加到收容在收容通路R1中的电极10上。因此,无需分别进行将罩体42安装在壳主体41上的操作和将突起51b从挂锁凹部41c移开的操作,进一步简化操作者将各电极10收容到收容通路R1中的收容操作。
另外,如果在将罩体42从壳主体41取下并使滑块51后退的状态下将各电极10插入凹条槽40中,然后将罩体42安装在壳主体41上,则各电极10以并设状态收容在收容壳4的收容通路R1中。因此,可以容易地进行将各电极10收容在收容壳4的收容通路R1中的收容操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杠杆部件6利用摆动动作将电极取出口R2切换成关闭状态和开放状态,这样的结构与通过例如在收容壳4或限制取出的取出限制部件上加工导向槽并使取出限制部件相对于收容壳4滑动从而将电极取出口R2切换成关闭状态和开放状态的结构相比,尘埃等难以积存在电极取出口R2周围,因此能够尽可能地减少尘埃等引起的电极收纳装置1的工作故障。
另外,由于杠杆部件6和调节用螺旋弹簧7位于收容壳4的内部,所以难以从收容壳4的外侧观察到。因此,装置整体的外观良好,可使点焊用电极收纳装置1具有优异的设计性。
此外,由于杠杆部件6和调节用螺旋弹簧7位于收容壳4的内部,因此即使其他机器或工具与点焊用电极收纳装置1接触,也会在与杠杆部件6和调节用螺旋弹簧7的可动部分接触之前先接触收容壳4,从而能够防止由于其他机器或工具直接接触杠杆部件6和调节用螺旋弹簧7而导致杠杆部件6和调节用螺旋弹簧7无法移动的情况。
另外,如果将与杠杆部件6接触的电极10拉向电极取出口R2侧,则杠杆部件6抵抗调节用螺旋弹簧7的作用力而摆动,将电极取出口R2开放。由此,可以平稳地将电极10从收容通路R1中取出。另一方面,将电极10从电极取出口R2中取出后,与已取出的电极10相邻的电极10在推压单元5的推压力下就要从电极取出口R2弹出,但在调节用螺旋弹簧7的作用力下杠杆部件6边朝着与收容通路R1中各电极10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摆动边将电极取出口R2关闭,因此能够可靠地在该电极取出口R2之前制止与已取出的电极10相邻的电极10从电极取出口R2弹出。
此外,从电极取出口R2取出电极10时,杠杆部件6的通路形成面部6c平稳地将各电极10引导至电极取出口R2侧。因此,可以利用该杠杆部件6平稳地将各电极10移动至电极取出口R2而不会使杠杆部件6周围的结构复杂化,从而能够降低点焊用电极收纳装置1的成本。
另外,如果在将电极10从电极取出口R2中取出后,与该电极10相邻的电极10在推压单元5的推压力下移动至电极取出口R2,则移动至电极取出口R2的电极10的外周面嵌入在调节用螺旋弹簧7的作用力下摆动的杠杆部件6的弯曲面6d内。因此,能够可靠地使下一个要从电极取出口R2取出的电极10停止在电极取出口R2之前的规定位置上。
此外,由于用于取出电极10的电极取出口R2未在推压单元5的推压力所施加的方向上打开,因此将电极10从电极取出口R2取出后,不会发生与已取出的电极10相邻的电极10在推压单元5的推压力所施加的方向上移动而因惯性从电极取出口R2弹出的情况,能够可靠地从电极取出口R2一个一个地取出电极10。
另外,由于可以使推压单元5的推压力为较强力,因此即使推压单元5的推压力因反复使用而逐渐下降,也能够选择具有足以使并设状态的各电极10移动至电极取出口R2的推压力的推压单元,从而能够可靠地使电极10移动至电极取出口R2。
此外,由于杠杆部件6在与收容壳4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尺寸较长,所以杠杆部件6的刚性提高。因此,可形成即使在电极10的取出操作中杠杆部件6反复摆动,也不易发生变形和破损的电极收纳装置1。
另外,推压单元5的推压机构是包括滑块51、推压部件52和推压用螺旋弹簧55的简单结构,而且由价格低廉的部件组合而成,因此能够降低电极收纳装置1的成本。
此外,将电极10收容在壳主体41的凹条槽40中时,即使将电极10从其基端侧收容在凹条槽40中,也会由于从凹条槽40弹出的电极10的顶端侧而无法将罩体42安装在壳主体41上。因此,操作者能够知晓电极10在凹条槽40中的收容方式错误,从而能够防止在各电极10被错误地收容在凹条槽40中的状态下使电极收纳装置1工作的情况。
应予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当杠杆部件6在爪部6a的突出方向上摆动时,爪部6a遮挡电极取出口R2的一部分,但是也可以是遮挡电极取出口R2的整个区域的结构。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形成了倾斜面40d以使电极10在凹条槽40中的收容方式正确,但是只要将电极10从其基端侧收容在凹条槽40中时电极10的顶端面从凹条槽40弹出,则也可以在凹条槽40的底面形成弯曲面来代替倾斜面40d。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各导向槽41d形成在壳主体41上,嵌合于各导向槽41d中的各突条部83b形成在支架8上,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各导向槽41d可以形成在支架8上,嵌合于各导向槽41d中的各突条部83b可以形成在壳主体41上。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适合于点焊用电极收纳装置,该点焊用电极收纳装置将例如汽车生产线中使用的点焊用电极在可安装于焊枪的柄上的状态下收纳好。
-符号说明-
1:点焊用电极收纳装置
3:电极头修磨器(被安装体)
4:收容壳
5:推压单元(推压机构)
6:杠杆部件
6c:通路形成面部
6d:弯曲面
7:调节用螺旋弹簧(第一施力机构)
10:电极
10a:嵌合凹部
11:柄
40a:第一通路部
40b:第二通路部
51:滑块
52:推压部件
55:推压用螺旋弹簧(第二施力机构)
60:摆动轴
C1:摆动轴心
R1:收容通路
R2:电极取出口

Claims (11)

1.一种可收纳多个点焊用电极的点焊用电极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点焊用电极收纳装置包括:
收容壳,其内部具有收容通路,该收容通路能够以在与所述电极中心轴正交的方向上直线状地、并且嵌合于焊枪柄前端的嵌合凹部朝同一方向开口地并设多个所述电极的状态收容该电极,在收容壳的一端形成有与该收容通路连通的电极取出口;
推压机构,其将所述收容通路中收容状态的一个电极或者并设状态的多个电极推向所述收容通路的一端侧;
杠杆部件,其由所述收容壳所支撑而可绕摆动轴心摆动,所述摆动轴心沿着与所述收容通路中收容状态的所述电极的中心轴相同的方向延伸,所述杠杆部件的形态可变为摆动到一侧且前端侧将所述电极取出口的一部分遮挡的第一形态、以及摆动到另一侧且前端侧将所述电极取出口开放的第二形态;以及
第一施力机构,其推压该杠杆部件而使其向一侧摆动,
所述收容通路的底面包括:沿着该收容通路的延长方向延伸的带状平坦底面、以及从该平坦底面的两个缘部彼此离开而延伸的一对倾斜面,两个倾斜面设定于在所述电极的顶端侧位于所述收容通路的底面侧的状态下能够将所述电极收容在所述收容通路中的位置处,并且设定于在所述电极的基端侧位于所述收容通路的底面侧的状态下不能将所述电极收容在所述收容通路中的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焊用电极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杠杆部件和所述第一施力机构配设在所述收容壳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焊用电极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杠杆部件配置成前端部分位于所述收容通路的电极取出口侧,并且摆动轴心侧位于所述收容通路的里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点焊用电极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杠杆部件上设置有通路形成面部,该通路形成面部沿着所述收容通路的延长方向延伸,构成该收容通路的内侧面的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点焊用电极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通路形成面部上所述杠杆部件的前端侧形成有与所述电极的外周面相对应的弯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点焊用电极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容通路包括:第一通路部,其朝着所述收容壳的长度方向一端直线状延伸;以及第二通路部,其从该第一通路部的延出端朝着与该第一通路部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在其延出端侧开口,
该第二通路部的延出端上的开口部分成为所述电极取出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点焊用电极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杠杆部件配设于所述收容通路的一端侧,所述杠杆部件的摆动轴位于所述第一通路部的延出端并且所述杠杆部件呈沿着所述第二通路部的延长方向从所述摆动轴延伸至所述电极取出口的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焊用电极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压机构包括:配置成可在所述收容通路中进退的滑块;顶端固定在所述滑块上,通过该滑块的进退动作而沿着所述收容通路伸缩的带有伸缩机构的伸缩杆;以及在前进方向上推动所述滑块的第二施力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点焊用电极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施力机构是卷绕在所述伸缩杆上的推压用螺旋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点焊用电极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滑块的前方设置有推压部件,所述推压部件被轴支撑在所述滑块上以可绕转动轴心转动,该转动轴心在与所述收容通路中收容状态的所述电极的中心轴同一方向上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点焊用电极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压机构包括筒罩,所述筒罩具有在所述收容壳侧开口的中空部,所述筒罩的开口周缘固定在所述收容壳的长度方向另一端,
在所述中空部内配设有所述伸缩杆和所述推压用螺旋弹簧。
CN201780031973.3A 2016-12-12 2017-09-21 点焊用电极收纳装置 Active CN1093111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40139 2016-12-12
JP2016-240139 2016-12-12
PCT/JP2017/034094 WO2018110020A1 (ja) 2016-12-12 2017-09-21 スポット溶接用電極格納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1117A CN109311117A (zh) 2019-02-05
CN109311117B true CN109311117B (zh) 2021-07-09

Family

ID=62558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31973.3A Active CN109311117B (zh) 2016-12-12 2017-09-21 点焊用电极收纳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117211B2 (zh)
EP (1) EP3552751B1 (zh)
JP (1) JP6759361B2 (zh)
CN (1) CN109311117B (zh)
CA (1) CA3024981C (zh)
MX (1) MX2018014568A (zh)
WO (1) WO20181100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33605B2 (ja) * 2019-11-18 2023-08-25 株式会社キョクトー チップドレッサー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0025A (zh) * 2001-09-27 2006-12-20 美克司公司 打钉器的钉盒
JP4450376B2 (ja) * 2004-09-03 2010-04-14 新光機器株式会社 チップチェンジャー用マガジンラック
CN101873906A (zh) * 2007-09-10 2010-10-27 新光机器株式会社 点焊机用电极触头的存储盒
CN102686353A (zh) * 2009-12-17 2012-09-19 布劳尔系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电极帽的储藏匣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36189U (zh) * 1977-08-17 1979-03-09
JPS5728730Y2 (zh) 1978-03-10 1982-06-23
JPS591509A (ja) 1982-05-21 1984-01-06 Daicel Chem Ind Ltd 重合性高分子の製造方法
JPS591509U (ja) * 1982-06-29 1984-01-07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バイトホルダ
JPH0615886U (ja) * 1992-07-22 1994-03-01 小原株式会社 チップチェンジャ
JP5184956B2 (ja) * 2008-04-25 2013-04-17 清二 石川 電極チップの取外し装置及び電極チップの交換装置、並びに電極チップの取外しシステム及び電極チップの交換システム
ITTO20130746A1 (it) * 2013-09-13 2015-03-14 Sinterleghe S R L Dispositivo di alimentazione per capsule elettrodo.
KR101672363B1 (ko) * 2015-09-07 2016-11-03 한국티앤엠(주) 용접 팁 카트리지 자동 충전 장치
CA2986291C (en) 2017-05-15 2018-10-16 Kotaro Nakajima Spot welding electrode hous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0025A (zh) * 2001-09-27 2006-12-20 美克司公司 打钉器的钉盒
JP4450376B2 (ja) * 2004-09-03 2010-04-14 新光機器株式会社 チップチェンジャー用マガジンラック
CN101873906A (zh) * 2007-09-10 2010-10-27 新光机器株式会社 点焊机用电极触头的存储盒
CN102686353A (zh) * 2009-12-17 2012-09-19 布劳尔系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电极帽的储藏匣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59361B2 (ja) 2020-09-23
US20190091792A1 (en) 2019-03-28
US11117211B2 (en) 2021-09-14
WO2018110020A1 (ja) 2018-06-21
CN109311117A (zh) 2019-02-05
EP3552751A1 (en) 2019-10-16
EP3552751B1 (en) 2023-12-13
CA3024981C (en) 2020-10-27
CA3024981A1 (en) 2018-06-21
JPWO2018110020A1 (ja) 2019-04-25
MX2018014568A (es) 2019-06-13
EP3552751A4 (en) 2020-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68447B1 (en) Utility knife
JP5090889B2 (ja) ミクロトームのナイフホルダのための、ミクロトーム刃部交換装置、及びミクロトーム
US6782785B2 (en) Cutter cassette and cutting device
JP5164225B2 (ja) スポット溶接機用電極チップのマガジン
US8689450B2 (en) Knife having a reversible carriage
US20090223063A1 (en) Dual bladed utility knife
CN109311117B (zh) 点焊用电极收纳装置
EP3427884B1 (en) Electrode storage device for spot welding
US20040177738A1 (en) Cutter cassette and cutting device
US7453048B2 (en) Direction change device for motor vehicle
CN107542326B (zh) 滑动钥匙
JP4450376B2 (ja) チップチェンジャー用マガジンラック
US20050246901A1 (en) Reciprocating power tool
JP3863837B2 (ja) サイドロック装置
KR940004580A (ko) 테이프 카트리지
JP2018094581A (ja) スポット溶接用電極格納装置
US20100132199A1 (en) Cutting knife
JP4976193B2 (ja) 工具マガジンにおける手動工具着脱装置
JP3940370B2 (ja) サイドロック装置
JP6620259B1 (ja) 金型
CN209970617U (zh) 一种销钉取装器
JP4208302B2 (ja) 顕微鏡の標本保持装置
KR200232089Y1 (ko) 커터용 칼 카트리지
JP2009119585A (ja) 打ち込み機のマガジ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