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02255B - 电动马达和散热器风扇 - Google Patents

电动马达和散热器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02255B
CN112202255B CN202010644426.6A CN202010644426A CN112202255B CN 112202255 B CN112202255 B CN 112202255B CN 202010644426 A CN202010644426 A CN 202010644426A CN 112202255 B CN112202255 B CN 1122022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electric motor
pole
lamination
method compris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4442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02255A (zh
Inventor
马克西米利安·费拉
欧根·赫尔曼
桑尼·张
雅尼克·舒尔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zewalsburg Automotive Parts Europe
Original Assignee
Bozewalsburg Automotive Parts Europ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zewalsburg Automotive Parts Europe filed Critical Bozewalsburg Automotive Parts Europe
Publication of CN112202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22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022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22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24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ression or reduction of noise or vib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48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in slots
    • H02K3/487Slot-clos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6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consisting of a generally annular yoke with salient po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2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with liquid cooling
    • B60K1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adiators, radiator shutters, or radiator blin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18Arrangements or mounting of liquid-to-air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5/00Pumping cooling-air or liquid coolants
    • F01P5/02Pumping cooling-air; Arrangements of cooling-air pumps, e.g. fans or blowers
    • F01P5/04Pump-driv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8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 H02K1/185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to outer st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1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 H02K3/52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for generally annula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5/00Pumping cooling-air or liquid coolants
    • F01P5/02Pumping cooling-air; Arrangements of cooling-air pumps, e.g. fans or blowers
    • F01P5/04Pump-driving arrangements
    • F01P2005/046Pump-driving arrangements with electrical pump driv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3/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windings
    • H02K2203/12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bobbins for supporting the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loads, e.g. with hand-held machine tools or f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马达和散热器风扇。电动马达具有能围绕沿轴向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支承的转子和具有定子齿的定子,定子齿在齿脚侧呈T形地扩宽,以形成沿周向方向(U)延伸的极凸舌(21),其中,极凸舌分别形成贴靠凸肩,其中,在相邻的定子齿之间分别形成有定子槽,并且在彼此面对的极凸舌之间分别形成槽缝,其中,设置有加固元件,加固元件被引入到相应数量的槽缝中,其中,加固元件沿径向方向借助贴靠凸肩保持在相邻的定子齿的彼此面对的极凸舌上,并且其中,加固元件在相应的贴靠区域中分别具有轮廓以用于降低与贴靠凸肩的接触面积。

Description

电动马达和散热器风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马达,其具有能围绕沿轴向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支承的转子和具有径向指向的定子齿的定子,定子齿具有呈T形扩宽的极凸舌。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这种电动马达的、尤其是用于机动车辆的散热器风扇。
背景技术
无刷电动马达包括能转动支承的转子(动子)和固定不动的定子。在此,定子具有径向地例如呈星形布置的定子齿,在定子齿之间分别形成有定子槽。在这些定子槽中容纳有形式为单个线圈的定子绕组,定子绕组尤其是由金属丝缠绕而成。彼此例如以星形连接或三角形连接方式互连的线圈被加载以交流电以用于产生旋转场。此外,转子还例如包括永磁体,永磁体的磁场与由线圈产生的定子的旋转场交互作用,从而使转子被转动驱动。
在此,转子以及定子可以分别构造为叠片组,尤其是以便避免涡流损耗。例如,由WO 2010/145841 A2公知有一种具有如下定子的电动马达,该定子可以由具有上下相叠地堆叠的单叠片的叠片组实施而成。该定子具有周侧的轭和径向向内凸出的偶数个定子齿。在此,沿周向方向每第二个定子齿没有绕组。此外,承载有绕组的定子齿还具有在内齿端部处沿周向方向凸出的极凸舌。
当这种具有带叠片组的定子的电动马达运行时,在特定的转速时可能激发定子的(固有)振动。换句话说,这是一种共振。这将不利地例如表现为噪声生成提高。此外,由于这些所激发的振动,提高了与定子处于连接中的部件的附加的负载和所伴随的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说明一种具有改善的声学特性的电动马达。此外,应说明一种具有这种电动马达的散热器风扇。
关于电动马达,根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本发明的特征来解决。关于散热器风扇方面,根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本发明的特征来得到满足。
为此,电动马达包括能围绕沿轴向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支承的转子和具有叠片组的定子,叠片组形成有定子的定子轭和从定子轭径向指向的定子齿,其中,定子齿在齿脚侧(自由端侧、极靴侧)呈T形扩宽以形成沿定子的周向方向延伸的极凸舌(齿尖)。
此外,在定子齿之间形成有所谓的定子槽以用于容纳定子绕组的线圈并且在彼此面对的极凸舌之间分别形成有槽缝。
极凸舌分别形成贴靠凸肩。尤其地,贴靠凸肩借助各自的极凸舌的贴靠面或贴靠轮廓形成。此外,设置有一定数量的加固元件,它们被引入到相应数量的槽缝中。加固元件在此沿径向方向借助由这些极凸舌形成的贴靠凸肩保持在相邻的定子齿的彼此面对的极凸舌上。
此外,加固元件或其中每个加固元件在针对各自的贴靠凸肩的贴靠区域中具有轮廓,这些轮廓用于降低与该贴靠凸肩的接触面积。尤其地,该轮廓用于降低与相应的极凸舌的叠片组的接触面积。
在此,一定数量的加固元件被理解为一个、两个或更多个加固元件。例如,加固元件沿周向方向被引入到每第二个槽缝中。但是优选地,加固元件的数量相应于槽缝的数量,从而将加固元件引入到每个槽缝中。
呈T形扩宽被理解为,定子齿在垂直于轴向方向的平面中具有T形的横截面。从定子轭沿径向方向延伸的定子齿在此形成T形状的竖直的T侧边(齿销),而沿周向方向(即垂直于轴向和径向方向)定向的极凸舌形成T形状的水平的T侧边(脚)。在此,水平的T侧边布置在自由端侧,也就是说布置在定子齿的面对转子或该转子与定子之间的间隙处。尤其地,水平的T侧边在此分别形成极靴。
加固元件除了所陈述的由于贴靠凸肩而形成的沿径向方向的形状锁合(Formschluss)之外,例如附加地还尤其是通过压入所引起的力锁合地(kraftchlüssig)和/或例如通过粘接所引起的材料锁合地(stoffschlüssig)与相应的极凸舌接合。
对定子的加固借助加固元件实现是特别有利的。本发明基于如下考虑,即,一个或多个加固元件在此尤其沿周向方向将力施加到定子齿上并且以这种方式施加到整个定子上,从而减弱了定子的振动并且/或者将固有振动的固有频率有针对性地移位、尤其是提高到预期不发生振动激发的频率范围内。总而言之,以该方式改善了电动马达的声学并防止了由于振动引起的磨损。
此外,本发明基于如下考虑,即,由塑料制成的加固元件对于在电动马达的运行中出现的温度没有足够的耐热性,从而无法进行或不足以进行阻尼和/或频移。此外,尤其地,由塑料制成的加固元件对于这种频移仍然没有足够的刚性。
因此,加固元件特别优选地由金属或由合金形成或者具有金属或合金。借助于这些,使得定子的刚度得到足够提高,从而减少或避免了振动的激发。
在此,由于布置在针对各自的贴靠凸肩的贴靠区域中的加固元件的轮廓以及伴随地降低了加固元件与定子的叠片组的接触面积,使得避免了涡流或至少降低了涡流的形成。因此,有利地也改善了、即提高了电动马达的效率。
优选地,为此选择耐腐蚀的金属或相应的合金。例如,加固元件由诸如X5CrNi18-10的非磁性的且耐腐蚀的不锈钢形成。
适宜地,在将线圈例如借助于所谓的针状缠绕进行引入之后,将加固元件引入到相应的槽缝中。以该方式还能够实现的是,使绕组或执行缠绕的工具移动穿过槽缝。尤其地,因此不需要改变定子的叠片组。定子的叠片组因此可以使用迄今的方法和为此使用的(冲压)工具来制造。
根据有利的改进方案,叠片组由一定数量的单叠片形成。在此,每个单叠片都具有环形的轭区段和与轭区段一件式地、即整体成形的、径向指向的叠片齿,这些叠片齿在齿脚侧呈T形扩宽,以形成沿定子的周向方向延伸的叠片凸舌。定子轭由单叠片的轭区段形成,定子齿由单叠片的叠片齿形成,并且极凸舌由单叠片的叠片凸舌形成。
有利地,具有由一件式的单叠片形成的叠片组的这种定子以相对较小的花费制成并也能制成。例如,在呈所谓的星形轭设计的定子中,轭和定子齿在其制造中作为单个的部件从单叠片中冲出,并且随后必须彼此接合。在定子优选用一件式的单叠片成组的情况下则省去了该步骤,因此使得用于制造定子的方法和为此相应必要的工具是节省成本的。
根据有利的设计方案,极凸舌在自由端侧具有沿周向方向敞开且沿轴向方向延伸的槽,槽具有沿径向方向彼此间隔开的且彼此相对置的两个槽壁。两个槽壁中的一个沿一个径向方向形成针对加固元件的贴靠凸肩,而另一槽壁沿相反的径向方向形成针对加固元件的贴靠凸肩。
彼此平行定向的槽壁在借助在槽的位置处(在径向定位处上)的周向方向和轴线方向展开的平面中延伸。连接两个槽壁的槽底相应地在借助轴向方向和径向方向展开的平面中延伸。换句话说,槽分别沿周向方向被包括在定子齿中。
根据适当的改进方案,定子、优选仅是其叠片组具有注塑包封部,借助该注塑包封部形成其中一个槽壁。优选地,定子轭侧的槽壁借助注塑包封部形成,而转子侧的槽壁借助定子的叠片组形成。例如,定子的叠片组为了形成槽在极凸舌的面对轭的一侧上的极凸舌的周侧的端部具有尤其是呈L形的凹入部,从而借助凹入部形成槽底和其中一个槽壁、尤其是转子侧的槽壁。凹入部在此从注塑包封部中被留空或去除,以形成槽。
在适宜的设计方案中,加固元件实施为板或薄板,也就是说,实施为状板或薄板状的构件。尤其地,加固元件是呈矩形的。板的面式的侧在下文中被称为宽侧。与该宽侧邻接有两个彼此间隔开并且适宜地彼此平行地定向的第一窄侧,它们在下文中被称为纵向侧。尤其地,纵向侧在加固元件的装配状态下沿轴向方向延伸。加固元件因此以如下方式被引入到槽缝中,即,使得纵向侧被布置在极凸舌上。优选地,在此,宽侧以及相应的纵向侧(第一窄侧)具有与槽缝沿轴向方向的延展度相应的延展度(长度)。
与两个宽侧并与两个纵向侧邻接有两个彼此间隔开并且适宜地彼此平行地定向的第二窄侧,它们被称为在端侧的窄侧、横向侧或端侧。当加固元件处于装配状态时,它们从其中一个极凸舌延伸到形成槽缝的另一极凸舌。换句话说,在端侧的横向侧是如下那些窄侧,其不被构造成用于与极凸舌建立按照舌榫的方式进行的接合,并且其在加固元件处于装配状态时在电动马达中垂直于轴向方向地定向。
根据合适的设计方案,用于降低与贴靠凸肩的接触面积的轮廓借助面对各自的极凸舌的窄侧、即纵向侧的留空部或凹部形成。优选地,设置有多个这样的留空部或凹部。例如,替选地,轮廓借助凹陷部或借助成形的凸起部形成,其中,凹陷部或凸起部布置在各自的纵向侧上,并且附加地或替选地布置在各自的纵向侧的区域中的宽侧上。
如果在各自的极凸舌中构造有槽,则加固元件优选按照舌榫的方式安放在槽中并且以如此方式形状锁合地相对于径向方向接合。在此,在板状的加固元件的彼此相对置的纵向侧(第一窄侧)上分别布置有与槽互补的接合凸起部。替选地,板状的加固元件具有垂直于宽侧的延展度(厚度),其相应于槽的沿径向方向的延展度,从而使得加固元件的自由端部与槽接合。大多情况下适宜的是,允许压入配合尺寸。尤其地,在此,将留空部、凹陷部或凹入部引入到接合凸起部中或自由端部中以形成轮廓用以降低加固元件与定子的叠片组之间的接触面积。
加固元件例如通过如下方式来多件式地实施,即,设置有多个板状的部分。在此,它们的宽侧彼此面对,或者替选地,它们的横向侧(第二窄侧)彼此面对。因此,在装配状态下,加固元件的部分沿径向方向前后依次地布置或沿轴向方向上下相叠地布置。
然而优选地,加固元件一件式地并且对称地实施。特别优选地,加固元件相对于纵向轴线并相对于横向轴线镜像对称地实施。换句话说,加固元件优选相对于两个平面镜像对称地实施,这两个平面分别延伸穿过宽侧的中垂线并平行于纵向侧或平行于横向侧地延伸。由于对称性和一件式的实施方案,能够实现加固元件在不同的定向上的装配并且是相同的,并且因此是特别防错的。因此,有利地避免了加固元件具有错误定向的装配。因此,可以将加固元件用作散装物以节省成本地进行装配。
替选地,加固元件例如构造为混合件。因此这些混合件具有由金属或合金形成的、尤其是呈支柱状或桁架状的基体,这些基体被注塑包封。借助基体,使得定子的振动被减弱并且/或者使定子的固有振动的固有频率被有针对性地移位到预期不发生振动激发的频率范围内。塑料具有比基体更高的电阻,从而减少了整个加固元件的电阻并且进一步降低了涡电流。
在合适的设计方案中,加固元件由非磁性的材料形成。尤其地,这被理解为材料的磁导率小于5(μr<5),优选等于1(μr=1),并且电导率(sigma)小于40西门子/米(σ<40S·m-1),优选小于1.4西门子/米(σ=1.4S·m-1)。
与将磁性材料用于加固元件相比,以如此方式进行使得在极凸舌上没有磁性闭合,因此有利地不减少电动马达的有用功率。
根据适宜的设计方案,加固元件或其中每个加固元件设置有涂覆部以用于提高其电阻。以该方式进一步降低了涡电流和涡电流损耗。
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加固元件在其中至少一个(在端侧的)横向侧上具有接合轮廓以用于相对于轴向方向与各自的极凸舌形状锁合。优选地,两个在端侧的横向侧分别具有接合轮廓。
例如,在端侧的横向侧中的第一个上的接合轮廓被构造为另外的贴靠凸肩,从而使加固元件被定固以防止沿从第一横向侧向另一第二横向侧的方向脱离,即防止沿轴向方向脱离。例如,第二横向侧附加地具有相对于该侧垂直凸出的锁钩或卡钩,其与相对应的轮廓锁止,其中,该轮廓尤其布置或成形在定子的注塑包封部上。
适宜地,接合轮廓构造为卡栓,其在装配状态下与各自的极凸舌形成轴向的反卡。例如,这些卡栓在不锈钢变体中的加固元件的实施方案中垂直于相应的在端侧的窄侧。在将加固元件引入到槽缝中之后,将卡栓沿周向方向折弯以构成轴向的反卡。在塑料变体中,加固元件的卡栓例如在端部侧地沿周向方向彼此离开地倾斜。在装配过程中,卡栓弹簧弹性地(相对彼此)弯曲或被压弯,从而在完全引入时,这些卡栓至少利用轴向指向的部件从后面抓持定子齿的相应的极凸舌。
优选地,附加地,容纳加固元件的槽沿轴向方向是不贯通的。在此,槽在其相对于轴向方向的其中一个端部侧上具有针对加固元件的贴靠部。于是,在装配过程中,加固元件从另一端部侧被引入到槽中。例如,接合轮廓在此从后面嵌接该贴靠部,从而相对可靠地构成沿轴向方向的形状锁合。
因此,加固元件由于形状锁合而被定固以防止松动,这在运行电动马达时针对使用者的安全性方面以及用于避免电动马达或布置在电动马达附近的其他部件损坏是特别有利的。
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加固元件设有至少一个通到各自的定子槽中的贯通开口。尤其地,加固元件具有实施为留空部或借助孔引入的贯通开口,贯通开口是贯通的并且垂直于加固元件的宽侧地延伸。优选地,加固元件具有多个这样的贯通开口。贯通开口例如是圆形的、长孔状的或狭缝形的。借助贯通开口,一方面能够实现空气通过加固元件的循环,并且因此改善了冷却。此外,可以便于通过这些贯通开口将可能已经进入到电动马达中的灰尘颗粒或水从定子槽中排出。另一方面,贯通开口用于减少或避免涡电流损耗。
根据有利的构造方案,尤其是机动车辆的散热器风扇具有其中一个上述变型方案中的电动马达,该电动马达尤其旋转驱动风扇叶轮。尤其地,在此,散热器风扇的根据本发明的电动马达具有与定子槽的数量相应数量的加固元件,这些加固元件借助布置在定子齿的极凸舌上的贴靠凸肩保持在相应的槽缝中。在此,加固元件在相应的贴靠区域中分别具有轮廓,基于轮廓降低了与贴靠凸肩的接触面积。尤其地,极凸舌还在自由端侧具有沿周向方向敞开并且沿轴向方向延伸的槽,该槽具有两个沿径向方向彼此间隔开并且彼此相对置的槽壁,其中,例如其中一个槽壁借助定子的注塑包封部形成。特别有利地,借助加固元件改善了散热器风扇的声学特性。因此,在散热器风扇运行时,实现了被认为比较舒适的声学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其中:
图1以分解图示出具有电动马达的散热器风扇,电动马达具有被构造为内动子的转子和定子,定子的定子齿径向地面对转子延伸,其中,定子齿在自由端侧扩宽以形成极凸舌;
图2a、b以俯视图或立体图的放大截段示出定子的叠片组,该叠片组由一定数量的单叠片形成,其中,单叠片分别具有轭区段,整体地成形在轭区段的定子齿从这些轭区段径向延伸;
图3以立体图示出具有叠片组并且具有注塑包封部的定子,其中,在极凸舌之间形成的槽缝中分别引入加固元件以用于加固定子并且借助极凸舌所形成的贴靠凸肩保持;
图4以放大的比例示出图3的区域IV,其中,加固元件在其横向侧上分别具有构造为卡栓的接合轮廓,其在装配状态下与极凸舌构成轴向的反卡;
图5示出根据图4的定子,其中去除了加固元件,其中,定子在极凸舌的区域中具有沿周向方向敞开的用于容纳加固元件的槽;
图6a、b以立体图或俯视图示出加固元件,该加固元件具有引入其宽侧中的贯通开口、垂直于横向侧竖立出的卡栓和与该横向侧邻接的纵向侧,纵向侧具有用于降低与贴靠凸肩的接触面积的轮廓;并且
图7示出穿过定子的横截面,其具有加固元件的两个另外的替选地引入到相应的槽缝中的设计方案,其中,定子齿的极凸舌分别用作用于加固元件的贴靠凸肩。
在所有附图中,彼此相应的部分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分解图示出了散热器风扇1,该散热器风扇尤其被设置成用于在未示出的机动车辆中的应用,该散热器风扇具有电动马达2,电动马达具有转子4和定子6。转子4能借助轴销8围绕转动轴线D旋转地支承,其中,转动轴线D沿轴向方向A延伸。轴销8在此借助轴承10支承,这些轴承分别布置在轴销8的端部侧上。在附图中,转子4构造为内动子,也就是说,定子6在相对于垂直于轴向方向A延伸的径向方向R的外侧包括转子4。然而,在未更详细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电动马达2的变型方案中,转子4被构造为外动子。下面所论述的实施方案在此都以类似方式适用。
转子4与风扇叶轮11处于驱动连接中。该风扇叶轮在其外周上具有空气导引叶片12,为了更好地总览的目的这些空气导引叶片仅以截段的方式示出。风扇叶轮11具有紧固在电动马达2的转子4上的中央的罩13。
在电动马达2的远离风扇叶轮11的端侧上具有马达支架14,该马达支架具有用于紧固散热器风扇的凸缘15。马达支架14在其远离风扇叶轮11的侧上具有用于马达电子装置17的电子装置匣16,该电子装置匣在装配状态下借助电子装置匣盖18覆盖。
定子6具有基本上呈空心柱体形的定子轭19。定子轭的定子齿20从该定子轭朝转子4径向地延伸。定子齿在此在自由端侧、即在面对转子4的端部上沿相对于定子6的周向方向U、换句话说垂直于轴向方向A并垂直于径向方向R地扩宽以形成极凸舌21。因此,定子齿20在垂直于轴向方向A的平面中形成T形状,其水平的T侧边借助极凸舌21形成。
在此,定子6具有在图2a和2b中示出的叠片组22以及包围叠片组22的(塑料周侧面)注塑包封部23。在此,定子齿20在面对转子4的侧上未设置有注塑包封部23。经扩宽的定子齿20构造为极靴。
在相邻的定子齿20之间分别形成有定子槽24,在定子槽中容纳有定子绕组的线圈25。定子绕组在此借助联接部26相应地被通电以用于产生旋转场。形成在极凸舌21之间的并且沿径向方向R将相应的定子槽24与形成在转子4与定子6之间的气隙连接起来的狭缝形的开口在此被称为槽缝30。换句话说,在彼此面对的极凸舌21之间分别形成有槽缝30。
图2a、b示出了定子6的叠片组22,该叠片组由一定数量的单叠片32形成。其中每个单叠片具有环形的轭区段34和与该轭区段成一件式的、即整体的叠片齿36,叠片齿从轭区段34径向地向轭区段的中心点、换句话说向内延伸。在齿脚侧(自由端侧、内侧),叠片齿36沿定子6的周向方向U扩宽以形成叠片凸舌38,从而使叠片齿36呈T形地构成。单叠片32彼此接合成叠片组22,其中,定子轭19由单叠片32的轭区段34形成,定子齿20由叠片齿36形成,而极凸舌21由叠片凸舌38形成。
图3中示出了定子6,其具有叠片组22以及包围叠片组22的注塑包封部23。在此,在其中每个槽缝30中分别引入加固元件42。极凸舌21在此分别形成针对加固元件42的贴靠凸肩43。换句话说,这些加固元件沿径向方向R借助贴靠凸肩43保持在相邻的定子齿20的彼此面对的极凸舌21上,其中,贴靠肩部43借助相应的极凸舌21形成。由于加固元件42,使得定子6的声学特性被改变。尤其地,降低了定子6的振动激发,相对强烈地减弱了可能被激发的振动,并且/或者将定子6的振动的(固有)频移到预期不发生振动激发的范围内。
图4和图5以根据图3的放大截段示出了相邻的定子齿20,在其极凸舌21之间形成有槽缝30。在此,在图5中未进一步示出加固元件42,以便能更清楚看出地示出相对于极凸舌21的周向方向U的自由端部。定子6在极凸舌21的自由端侧的区域中具有沿周向方向U敞开并且沿轴向方向A延伸的槽44。在此,槽44的沿周向方向U延伸的槽壁46分别形成针对加固元件42的贴靠凸肩43。在电动马达2的装配过程中,加固元件42分别被引入到相应的槽44中,从而因此使加固元件42沿径向方向R形状锁合地借助由槽壁46形成的贴靠凸肩43保持在槽缝30中。
为了形成槽44,叠片组22在极凸舌21相对于周向方向U自由端侧上在面对定子轭19的侧上具有凹入部。极凸舌21的凹入部的与定子轭相对置的侧在此形成更靠近气隙的槽壁46,并且因此形成相应的贴靠凸肩43。如在图5中能比较清楚地看出地示出,在此,注塑包封部23形成靠近定子轭19的槽壁46,而靠近形成在定子6与转子4之间的气隙的槽壁46由相应的定子齿20的叠片组形成。在此,槽44沿轴向方向A是不贯通的。槽在其其中一个端部侧上具有在下文中被称为贴靠部48的另外的槽壁,该另外的槽壁在垂直于轴向方向A的平面中延伸。该另外的槽壁与加固元件42形成形状锁合,以防止加固元件42沿轴向方向从槽44的敞开的端侧向贴靠部48脱离。
被实施为呈矩形的板的加固元件42的被称为宽侧50的面式的侧与板的被称为纵向侧52或横向侧54的侧邻接。在图6a和6b中以放大比例在立体图中或在宽侧50的俯视图中示出了加固元件42。在此加固元件42具有垂直于宽侧50的延展度(厚度),其相应于槽壁46之间的间距。此外,宽侧50和也被称为窄侧的纵向侧52具有延展度(长度),其基本上相应于槽44沿轴线方向A的延展度。也被称为在端侧的窄侧并与纵向侧52和宽侧50邻接的两个横向侧54分别具有接合轮廓56,该接合轮廓又被构造为两个卡栓。这些卡栓在装配状态下从后面嵌接相应的定子齿16的极凸舌21,从而相对于轴向方向A形成形状锁合。
加固元件42由金属或合金形成,在此示例性地由非磁性的不锈钢形成。在初次装配之前,卡栓垂直于在端侧的窄侧54地凸出。在装配过程中,卡栓沿周向方向U折弯以建立形状锁合。
加固元件42在此一件式且对称地实施。在此,加固元件42相对于穿过宽侧50的中垂线并平行于横向侧54延伸的平面镜像对称地实施,并且同样相对于穿过宽侧50的中垂线并平行于纵向侧52形成的平面镜像对称地实施。
此外,加固元件42具有贯通开口58,这些贯通开口被实施为引入到宽侧50中的贯通的孔。在装配状态下,它们连通相应的定子槽44。借助贯通开口58减少了涡电流损耗。此外,贯通开口58能够实现空气循环,尤其是用于冷却。
此外,加固元件42在相应的贴靠区域中分别具有轮廓59,以用于降低与贴靠凸肩43的接触面积并且因此用于降低与叠片组22的接触面积。轮廓59在此借助由各自的纵向侧52的两个槽59a形成。换句话说,将凹部59a引入到加固元件42的各自的纵向侧52中。
根据未进一步示出的加固元件42的替选方案,该加固元件附加地设有涂覆部,该涂覆部提高了加固元件42的电阻。
图7示出了穿过定子6的横截面的俯视图,其具有垂直于轴向方向A延伸的剖平面。在此,示出了加固元件42的两个另外的替选的设计方案,它们沿径向方向借助由极凸舌32形成的贴靠凸肩43被保持。这两个变型方案中的第一个在此具有沿径向方向R延伸的接片60,该接片贴靠在定子轭19上。因此,在该变型方案中,加固元件42具有T形的横截面,其水平的T侧边62贴靠在借助于极凸舌32形成的贴靠凸肩43上,而竖直的T侧边64支撑在定子轭19上。该加固元件42被压入到相应的定子槽24中并且在那里例如借助(超声波)焊接来材料锁合地接合。
图7的加固元件42的第二替选的变型方案在所示的剖平面中具有基本上呈H形的横截面。该变型方案的加固元件42的竖直的H侧边66包围了相邻定子齿20的由极凸舌32形成的贴靠凸肩43。竖直的H侧边66之间的间距在此以如下方式选择,即,允许压入配合尺寸。换句话说,加固元件42通过压入来力锁合地保持在贴靠凸肩43上。附加地,该加固元件借助粘合剂或替选地借助(超声波)焊接而材料锁合地被接合到贴靠凸肩43上。在此,伸入气隙中的竖直的H侧边66与另一竖直的H侧边66相比在沿着水平的H侧边的一个方向上,即在装配状态下沿径向方向R具有更小的延展度。
此外,虚线示出了在与图7的剖平面平行且间隔开的剖平面中的各自的加固元件42的表面68在贴靠凸肩43的区域中的走向。在该剖平面中,加固元件42在此不贴靠极凸舌21或不贴靠贴靠凸肩43。因此,在该平面中避免了加固元件42与叠片组22的接触。因此,降低了与定子6的叠片组22的接触(接触面积),并且因此降低了在电动马达2的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涡电流。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题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从中推导出本发明的其他的变型方案。尤其地,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题的情况下,结合实施例描述的所有单个特征也可以以其他方式彼此组合。
附图标记列表
1 散热器风扇
2 电动马达
4 转子
6 定子
8 轴销
10 轴承
11 风扇轮
12 空气导引叶片
13 罩
14 马达支架
15 凸缘
16 电子装置匣
17 马达电子装置
18 电子装置匣盖
19 定子轭
20 定子齿
21 极凸舌
22 叠片组
23 注塑包封部
24 定子槽
25 线圈
26 联接部
30 槽缝
32 单叠片
34 轭区段
36 叠片齿
38 叠片凸舌
42 加固元件
43 贴靠凸肩
44 槽
46 槽壁
48 贴靠部
50 宽侧
52 纵向侧/第一窄侧
54 横向侧/第二窄侧
56 接合轮廓
58 贯通开口
59 轮廓
59a 凹部
60 接片
62 水平的T侧边
64 竖直的T侧边
66 竖直的H侧边
68 表面
A 轴向方向
D 转动轴线
R 径向方向
U 周向方向

Claims (14)

1.电动马达(2),其具有能围绕沿轴向方向(A)延伸的转动轴线(D)转动支承的转子(4)和具有叠片组(22)的定子(6),所述叠片组(22)形成所述定子(6)的定子轭(19)和从所述定子轭径向指向的定子齿(20),
-其中,所述定子齿(20)在齿脚侧呈T形地扩宽,以形成沿所述定子(6)的周向方向(U)延伸的极凸舌(21),
-其中,所述极凸舌(21)分别形成有贴靠凸肩(43),
-其中,在相邻的定子齿(20)之间分别形成有用于容纳定子绕组的线圈(25)的定子槽(24),并且在彼此面对的极凸舌(21)之间分别形成有槽缝(30),
-其中,设置有一定数量的加固元件(42),所述加固元件为了加固定子在贴靠凸肩(43)处通过压入而力锁合及形状锁合地被保持到相应数量的槽缝(30)中,
-加固元件(42)由金属或合金形成,
-其中,所述加固元件(42)沿径向方向(R)借助所述贴靠凸肩(43)保持在相邻的定子齿(20)的彼此面对的极凸舌(21)上,
-其中,所述加固元件(42)在相应的贴靠区域中分别具有轮廓(59)以用于降低与所述贴靠凸肩(43)的接触面积,
-所述加固元件(42)的轮廓(59)借助面对各自的极凸舌(21)的其中一个窄侧(52)的留空部或凹部(59a)形成,并且
-所述加固元件(42)或其中每个加固元件设有涂覆部以用于提高所述加固元件的电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马达(2),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叠片组(22)由一定数量的单叠片(32)形成,
-其中,每个单叠片(32)具有环形的轭区段(34),并且具有与所述轭区段一件式的、径向指向的叠片齿(36),所述叠片齿在齿脚侧呈T形扩宽以形成沿所述定子(6)的周向方向(U)延伸的叠片凸舌,并且
-其中,所述定子轭(34)由单叠片(32)的轭区段(34)形成,所述定子齿(20)由所述单叠片(32)的叠片齿(36)形成,并且所述极凸舌(21)由所述单叠片(32)的叠片凸舌(38)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马达(2)
其特征在于,
所述极凸舌(21)在自由端侧具有沿周向方向(U)敞开且沿轴向方向(A)延伸的槽(44),其中,所述加固元件(42)的各自的贴靠凸肩(43)由所述槽(44)的其中一个槽壁(46)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马达(2),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6)具有注塑包封部(23),借助所述注塑包封部形成所述槽(44)的其中一个槽壁(46)。
5.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马达(2),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固元件(42)被实施为呈板状或薄板状的构件,并且/或者
-所述加固元件(42)由非磁性的材料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马达(2),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固元件(42)在至少一个端侧的窄侧(54)上具有接合轮廓(56),以用于相对于轴向方向(A)与各自的极凸舌(21)形状锁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马达(2),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合轮廓(56)构造为卡栓,所述卡栓在装配状态下与所述极凸舌(21)构成反卡。
8.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马达(2),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固元件(42)设有至少一个通到各自的定子槽(24)的贯通开口(58)。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马达(2),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的叠片组(22)具有注塑包封部(23),借助所述注塑包封部形成所述槽(44)的其中一个槽壁(46)。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马达(2),
其特征在于,
所述构件是呈矩形的。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马达(2),
其特征在于,
所述构件相对于纵向轴线和横向轴线镜像对称。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马达(2),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合轮廓(56)构造为卡栓,所述卡栓在装配状态下与所述极凸舌(21)利用轴向的反卡部件构成反卡。
13.散热器风扇(1),所述散热器风扇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马达(2)。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散热器风扇(1),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器风扇是用于机动车辆的散热器风扇。
CN202010644426.6A 2019-07-08 2020-07-07 电动马达和散热器风扇 Active CN1122022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9210028.7 2019-07-08
DE102019210028.7A DE102019210028A1 (de) 2019-07-08 2019-07-08 Elektromotor und Kühlerlüft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02255A CN112202255A (zh) 2021-01-08
CN112202255B true CN112202255B (zh) 2023-08-04

Family

ID=71096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44426.6A Active CN112202255B (zh) 2019-07-08 2020-07-07 电动马达和散热器风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539265B2 (zh)
EP (1) EP3764513B1 (zh)
CN (1) CN112202255B (zh)
DE (1) DE102019210028A1 (zh)
MA (1) MA5387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6061B (zh) * 2021-09-10 2022-03-18 合肥恒大江海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子槽楔及应用该定子槽楔的湿定子潜水电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58681A (en) * 1990-06-29 1993-11-0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agnetic slot wedges for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JP2009189145A (ja) * 2008-02-06 2009-08-20 Oriental Motor Co Ltd 電動機の固定子および電動機の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WO2010145841A2 (de) * 2009-06-20 2010-12-23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Würzburg Stator für einen elektromotor
CN103726270A (zh) * 2012-09-12 2014-04-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洗衣机
CN104348269A (zh) * 2013-07-24 2015-02-11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修平电机中的凸极转子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43622A (en) * 1963-08-15 1966-03-29 Gen Electric Retainer for conductors in slots
US5252877A (en) * 1990-06-29 1993-10-1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lot insulating magnetic wedges
JP3603784B2 (ja) * 2000-12-14 2004-12-2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US7154205B2 (en) * 2005-03-16 2006-12-2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e-tightenable stator body wedge system
FR2910196B1 (fr) * 2006-12-14 2009-07-24 Mecanique Magnetique Sa Soc D Machine electrique chemisee ou surmoulee
US8125114B2 (en) * 2009-11-24 2012-02-2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Dynamoelectric machine locking wedge for maintaining a winding in a slot
DE202012000842U1 (de) * 2012-01-26 2012-02-03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Rotor für eine rotierende elektrische Maschine und Elektromotor
JP5939446B2 (ja) * 2013-03-29 2016-06-2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固定子及びその固定子を備えた回転電機並びにその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EP3042442A1 (en) * 2013-09-06 2016-07-13 GE Aviation Systems LLC Rotor assembly for an electric machine
US9614406B2 (en) * 2013-09-16 2017-04-04 Nidec Motor Corporation Wedge for stator having overmolded insulation
SE540148C2 (sv) * 2015-04-23 2018-04-10 Bae Systems Haegglunds Ab Enhet innefattande kylorgan och hållarorgan avsedd för placering mellan statortänder
DE102018200598A1 (de) * 2018-01-15 2019-07-18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Würzburg Elektromotor und Kühlerlüft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58681A (en) * 1990-06-29 1993-11-0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agnetic slot wedges for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JP2009189145A (ja) * 2008-02-06 2009-08-20 Oriental Motor Co Ltd 電動機の固定子および電動機の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WO2010145841A2 (de) * 2009-06-20 2010-12-23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Würzburg Stator für einen elektromotor
CN103726270A (zh) * 2012-09-12 2014-04-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洗衣机
CN104348269A (zh) * 2013-07-24 2015-02-11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修平电机中的凸极转子的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9210028A1 (de) 2021-01-14
US20210013771A1 (en) 2021-01-14
EP3764513B1 (de) 2023-06-07
US11539265B2 (en) 2022-12-27
EP3764513A1 (de) 2021-01-13
MA53879A (fr) 2021-08-18
CN112202255A (zh) 2021-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8527B (zh) 电动马达和冷却器风扇
JP5096705B2 (ja) クローティース型同期機
JP5263253B2 (ja) マルチ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
US20070132335A1 (en) Rotor assembly having a reduced back portion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9385567B2 (en)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WO2008153171A1 (ja) 回転電機
EP2619456B1 (en) Electric motor-driven compressor for vehicle
EP3952062A1 (en) Stator and motor comprising said stator
JP5920637B2 (ja)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
KR100668946B1 (ko) 브러시리스 dc 모터
KR19980083330A (ko) 영구자석 매립형 회전자 구조
EP1803208A2 (en) Motor rotor
CN112202255B (zh) 电动马达和散热器风扇
JP3616338B2 (ja) 電動機の回転子
KR20210006220A (ko) 고정자 어셈블리용 웨지부재 및 헤어핀 권선모터의 고정자 어셈블리
KR20050116677A (ko) 브러시리스 직류 모터
WO2016121616A1 (ja) 電動圧縮機
JP2004229472A (ja) 固定子
JP2011004529A (ja) Ipmモータ用ロータとipmモータ
CN110797998B (zh) 转子和马达
JP7179608B2 (ja) 軸流ファン
KR20060058511A (ko) 브러시리스 직류모터
JP2018107957A (ja) 空調用ブロアモータユニット
CN114189078A (zh) 转子铁芯及其制造方法、转子结构、电机和电器设备
CN116868481A (zh) 旋转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