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裁剪辅助用负压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服装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服装裁剪辅助用负压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服装加工过程中,需要步骤最多的就是裁剪和缝纫,工作人员将准备好的布料放在工作台上进行操作,但是布料需要固定,用重物压住难免给操作带来不便,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且难以保证整块布料完全平整,容易造成服装报废。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负压夹持装置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8108860061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服装裁剪机布料负压夹持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部设有工作腔,本发明创新点在于利用负压拉动活塞的原理对布料进行夹持;装置主体是利用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工作腔配合压缩腔进行作业,通过控制压缩腔与第一支管或第二支管的连通,实现活塞在压缩腔内部的运动方式,当压缩腔内部压强减小时活塞会拉动拉杆带动压板向工作腔移动,压缩弹簧,然后压板与操作台配合能够对布料进行固定,当压缩腔内部压强开始增大,则弹簧会伸展,弹簧会将活塞推向远离工作腔的方向,压板对布料的挤压解除,抽气机是为了抽空压缩腔内部空气,制造负压状态,橡胶圈能够与活动挡板配合,防止空气泄漏,结构、原理较简单,有利于推广使用。
但现有技术通过吸盘吸附住布料之后对布料进行张紧和固定,但仅通过吸盘不能很好的固定布料,使得布料容易形成褶皱,降低布料的裁剪精度,降低布料裁剪的良品率,造成布料浪费。
为此,本发明提供服装裁剪辅助用负压夹持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通过吸盘吸附住布料之后对布料进行张紧和固定,但仅通过吸盘不能很好的固定布料,使得布料容易形成褶皱,降低布料的裁剪精度,降低布料裁剪的良品率,造成布料浪费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服装裁剪辅助用负压夹持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服装裁剪辅助用负压夹持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固连有工作台,工作台中部两侧开设的滑槽中滑动连接有立杆,立杆顶部通过横杆固连有吸盘;所述立杆底部开设的滑孔中滑动连接有活塞和活塞杆活塞下部的活塞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活塞杆底部与机架之间固连有一号气缸;所述立杆两侧与吸盘对应位置固连有伸缩杆,伸缩杆通过通气孔与滑孔连通;所述伸缩杆远离立杆的一端通过支座和转轴转动连接有导轮,导轮上套设有弹性带,弹性带两端均与立杆固连;工作时,现有技术通过吸盘吸附住布料之后对布料进行张紧和固定,但仅通过吸盘不能很好的固定布料,使得布料容易形成褶皱,降低布料的裁剪精度,降低布料裁剪的良品率,造成布料浪费;此时本发明通过吸盘对准布料之后,通过一号气缸向下拉动立杆,进而使得立杆带动吸盘吸附并压紧布料,之后活塞杆在一号气缸的作用下沿滑孔向下滑动,使得滑孔中产生的压缩空气经通气孔充入伸缩杆中,进而使得伸缩杆带动导轮向立杆两侧伸展,配合伸长的弹性带抚平并压紧布料,进一步增加布料的平整范围,减少布料褶皱,增加布料的裁剪精度和裁剪效率,增加布料的利用率。
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外周套设有毛毡套,毛毡套靠近活塞杆的一侧厚度大于另一侧;通过毛毡套吸附润滑油,增加活塞杆与滑孔之间的润滑,同时减少复位弹簧划伤活塞杆表面,增加活塞杆与滑孔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保证活塞杆的运动精度,减少润滑油通过活塞杆的损伤处泄漏。
优选的,所述活塞杆与一号气缸之间设有滑台和滑块,滑台与活塞杆固连,滑块与一号气缸顶部固连;所述滑块与滑台底部开设的梯形槽滑动连接;所述滑槽两侧开设有一组斜槽,斜槽底部向远离工作台中心的一侧倾斜;所述立杆上与斜槽对应位置固连有转销,转销与斜槽滑动连接;当一号气缸带动活塞杆和立杆向下滑动时,通过转销在斜槽中滑动,配合滑滑块在梯形槽中横向滑动,使得立杆向远离工作台中心的方向滑动,进而进一步对压紧后的布料进行张拉,进一步减少布料的褶皱,增加布料的裁剪精度。
优选的,所述活塞杆上与转销对应位置开设有一号孔,转销内沿轴线方向开设的二号孔一端与一号孔连通,另一端通过三号孔与斜槽连通;当活塞向下滑动时,滑孔中产生的一部分压缩空气经一号孔和二号孔之后从三号孔喷出,进而减少线头和=其他棉絮粘附在斜槽中,影响转销的正常滑动。
优选的,所述斜槽底部开设有回油孔,转销上回油孔对应为固连有与回油孔密封配合的插杆;所述回油孔底部通过油道与斜槽顶部连通;通过回油孔回收斜槽中的润滑油,之后插杆随转销向斜槽底部滑动时,插杆插入回油孔中,进而将回油孔中的润滑油挤压后经油道向上挤出,进而重新从斜槽顶部喷出后润滑转销,进一步保证转销的良好润滑,保证立杆的正常工作。
优选的,所述插杆靠近回油孔的一端固连有弹性的橡胶塞,橡胶塞直径略大于回油孔内径;通过直径略大于回油孔的橡胶塞,增加插杆与回油孔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减少回油孔中润滑油的泄漏,增加润滑油的循环利用效率。
优选的,所述导轮外周固连有环形的气囊;所述转轴内开设的空腔中固连有二号气缸;所述导轮与支座之间的转轴上开设的凹糟中设有一号切刀,一号切刀的刀刃朝向远离转轴轴心的一侧;所述一号切刀靠近支座的一端与转轴铰接,另一端通过连杆与二号气缸铰接;通过弹性带挤压气囊,使得气囊中产生的压缩空气经管道充入二号气缸中,进而使得二号气缸通过连杆推动一号切刀转动,使得一号切刀切断缠绕在转轴上的细线,进一步保证导轮的顺利转动,增加导轮对布料的滚动抚平效果。
优选的,所述一号切刀靠近支座的一顿开设有U形槽,支座上与U形槽对应位置固连有二号切刀;通过U形槽配合二号切刀,使得缠绕在转轴上的部分松散的细线在一号切刀转动后滑动到U形槽中,之后随着一号切刀的转动,使得二号切刀向U形槽中切割,进而进一步增加转轴上细线的切断清除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服装裁剪辅助用负压夹持装置,通过通过吸盘对准布料之后,通过一号气缸向下拉动立杆,进而使得立杆带动吸盘吸附并压紧布料,之后活塞杆在一号气缸的作用下沿滑孔向下滑动,使得滑孔中产生的压缩空气经通气孔充入伸缩杆中,进而使得伸缩杆带动导轮向立杆两侧伸展,配合伸长的弹性带抚平并压紧布料,进一步增加布料的平整范围,减少布料褶皱,增加布料的裁剪精度和裁剪效率,增加布料的利用率。
2.本发明所述的服装裁剪辅助用负压夹持装置,通过U形槽配合二号切刀,使得缠绕在转轴上的部分松散的细线在一号切刀转动后滑动到U形槽中,之后随着一号切刀的转动,使得二号切刀向U形槽中切割,进而进一步增加转轴上细线的切断清除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4是图2中A-A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5中C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机架1、工作台11、滑槽12、立杆13、吸盘14、滑孔15、活塞16、活塞杆17、复位弹簧18、一号气缸19、伸缩杆2、通气孔21、支座22、转轴23、导轮24、弹性带25、滑台3、滑块31、梯形槽32、斜槽33、转销34、一号孔35、二号孔36、三号孔37、回油孔4、插杆41、油道42、橡胶塞43、气囊26、二号气缸27、一号切刀28、连杆29、U形槽210、二号切刀2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服装裁剪辅助用负压夹持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固连有工作台11,工作台11中部两侧开设的滑槽12中滑动连接有立杆13,立杆13顶部通过横杆固连有吸盘14;所述立杆13底部开设的滑孔15中滑动连接有活塞16和活塞杆17活塞16下部的活塞杆17上套设有复位弹簧18,活塞杆17底部与机架1之间固连有一号气缸19;所述立杆13两侧与吸盘14对应位置固连有伸缩杆2,伸缩杆2通过通气孔21与滑孔15连通;所述伸缩杆2远离立杆13的一端通过支座22和转轴23转动连接有导轮24,导轮24上套设有弹性带25,弹性带25两端均与立杆13固连;工作时,现有技术通过吸盘14吸附住布料之后对布料进行张紧和固定,但仅通过吸盘14不能很好的固定布料,使得布料容易形成褶皱,降低布料的裁剪精度,降低布料裁剪的良品率,造成布料浪费;此时本发明通过吸盘14对准布料之后,通过一号气缸19向下拉动立杆13,进而使得立杆13带动吸盘14吸附并压紧布料,之后活塞杆17在一号气缸19的作用下沿滑孔15向下滑动,使得滑孔15中产生的压缩空气经通气孔21充入伸缩杆2中,进而使得伸缩杆2带动导轮24向立杆13两侧伸展,配合伸长的弹性带25抚平并压紧布料,进一步增加布料的平整范围,减少布料褶皱,增加布料的裁剪精度和裁剪效率,增加布料的利用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复位弹簧18外周套设有毛毡套,毛毡套靠近活塞杆17的一侧厚度大于另一侧;通过毛毡套吸附润滑油,增加活塞杆17与滑孔15之间的润滑,同时减少复位弹簧18划伤活塞杆17表面,增加活塞杆17与滑孔15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保证活塞杆17的运动精度,减少润滑油通过活塞杆17的损伤处泄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活塞杆17与一号气缸19之间设有滑台3和滑块31,滑台3与活塞杆17固连,滑块31与一号气缸19顶部固连;所述滑块31与滑台3底部开设的梯形槽32滑动连接;所述滑槽12两侧开设有一组斜槽33,斜槽33底部向远离工作台11中心的一侧倾斜;所述立杆13上与斜槽33对应位置固连有转销34,转销34与斜槽33滑动连接;当一号气缸19带动活塞杆17和立杆13向下滑动时,通过转销34在斜槽33中滑动,配合滑滑块31在梯形槽32中横向滑动,使得立杆13向远离工作台11中心的方向滑动,进而进一步对压紧后的布料进行张拉,进一步减少布料的褶皱,增加布料的裁剪精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活塞杆17上与转销34对应位置开设有一号孔35,转销34内沿轴线方向开设的二号孔36一端与一号孔35连通,另一端通过三号孔37与斜槽33连通;当活塞16向下滑动时,滑孔15中产生的一部分压缩空气经一号孔35和二号孔36之后从三号孔37喷出,进而减少线头和=其他棉絮粘附在斜槽33中,影响转销34的正常滑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斜槽33底部开设有回油孔4,转销34上回油孔4对应为固连有与回油孔4密封配合的插杆41;所述回油孔4底部通过油道42与斜槽33顶部连通;通过回油孔4回收斜槽33中的润滑油,之后插杆41随转销34向斜槽33底部滑动时,插杆41插入回油孔4中,进而将回油孔4中的润滑油挤压后经油道42向上挤出,进而重新从斜槽33顶部喷出后润滑转销34,进一步保证转销34的良好润滑,保证立杆13的正常工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插杆41靠近回油孔4的一端固连有弹性的橡胶塞43,橡胶塞43直径略大于回油孔4内径;通过直径略大于回油孔4的橡胶塞43,增加插杆41与回油孔4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减少回油孔4中润滑油的泄漏,增加润滑油的循环利用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轮24外周固连有环形的气囊26;所述转轴23内开设的空腔中固连有二号气缸27;所述导轮24与支座22之间的转轴23上开设的凹糟中设有一号切刀28,一号切刀28的刀刃朝向远离转轴23轴心的一侧;所述一号切刀28靠近支座22的一端与转轴23铰接,另一端通过连杆29与二号气缸27铰接;通过弹性带25挤压气囊26,使得气囊26中产生的压缩空气经管道充入二号气缸27中,进而使得二号气缸27通过连杆29推动一号切刀28转动,使得一号切刀28切断缠绕在转轴23上的细线,进一步保证导轮24的顺利转动,增加导轮24对布料的滚动抚平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一号切刀28靠近支座22的一顿开设有U形槽210,支座22上与U形槽210对应位置固连有二号切刀211;通过U形槽210配合二号切刀211,使得缠绕在转轴23上的部分松散的细线在一号切刀28转动后滑动到U形槽210中,之后随着一号切刀28的转动,使得二号切刀211向U形槽210中切割,进而进一步增加转轴23上细线的切断清除效果。
工作时,通过吸盘14对准布料之后,通过一号气缸19向下拉动立杆13,进而使得立杆13带动吸盘14吸附并压紧布料,之后活塞杆17在一号气缸19的作用下沿滑孔15向下滑动,使得滑孔15中产生的压缩空气经通气孔21充入伸缩杆2中,进而使得伸缩杆2带动导轮24向立杆13两侧伸展,配合伸长的弹性带25抚平并压紧布料,进一步增加布料的平整范围,减少布料褶皱,增加布料的裁剪精度和裁剪效率,增加布料的利用率;通过毛毡套吸附润滑油,增加活塞杆17与滑孔15之间的润滑,同时减少复位弹簧18划伤活塞杆17表面,增加活塞杆17与滑孔15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保证活塞杆17的运动精度,减少润滑油通过活塞杆17的损伤处泄漏;当一号气缸19带动活塞杆17和立杆13向下滑动时,通过转销34在斜槽33中滑动,配合滑滑块31在梯形槽32中横向滑动,使得立杆13向远离工作台11中心的方向滑动,进而进一步对压紧后的布料进行张拉,进一步减少布料的褶皱,增加布料的裁剪精度;当活塞16向下滑动时,滑孔15中产生的一部分压缩空气经一号孔35和二号孔36之后从三号孔37喷出,进而减少线头和=其他棉絮粘附在斜槽33中,影响转销34的正常滑动;通过回油孔4回收斜槽33中的润滑油,之后插杆41随转销34向斜槽33底部滑动时,插杆41插入回油孔4中,进而将回油孔4中的润滑油挤压后经油道42向上挤出,进而重新从斜槽33顶部喷出后润滑转销34,进一步保证转销34的良好润滑,保证立杆13的正常工作;通过直径略大于回油孔4的橡胶塞43,增加插杆41与回油孔4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减少回油孔4中润滑油的泄漏,增加润滑油的循环利用效率;通过弹性带25挤压气囊26,使得气囊26中产生的压缩空气经管道充入二号气缸27中,进而使得二号气缸27通过连杆29推动一号切刀28转动,使得一号切刀28切断缠绕在转轴23上的细线,进一步保证导轮24的顺利转动,增加导轮24对布料的滚动抚平效果;通过U形槽210配合二号切刀211,使得缠绕在转轴23上的部分松散的细线在一号切刀28转动后滑动到U形槽210中,之后随着一号切刀28的转动,使得二号切刀211向U形槽210中切割,进而进一步增加转轴23上细线的切断清除效果。
上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为基准,按照人物观察视角为标准,装置面对观察者的一面定义为前,观察者左侧定义为左,依次类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