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81204A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81204A
CN112181204A CN202011048776.2A CN202011048776A CN112181204A CN 112181204 A CN112181204 A CN 112181204A CN 202011048776 A CN202011048776 A CN 202011048776A CN 112181204 A CN112181204 A CN 1121812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display
blocking part
area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4877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81204B (zh
Inventor
张鹏
刘昕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ma AM OLE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ma AM OLE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ma AM OLE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4877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812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812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12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812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12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包括:基板,触控走线,信号线,封装层以及设置于非显示区的阻隔部,阻隔部包括第一阻隔部和第二阻隔部,封装层覆盖第一阻隔部且至少延伸至第一阻隔部与第二阻隔部之间,基板包括过孔,位于封装层边缘远离显示区的一侧且过孔与封装层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互不交叠,至少部分触控走线通过过孔与信号线电连接;减少了过孔工艺上实施的困难以及减少相邻触控走线之间由于光刻胶残留而导致的短路,提升显示面板品质,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器件具有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主动发光,低功耗等优点,在手机、平板、电视等,已在显示领域广泛应用。屏幕触控技术也经过了迭代的发展,目前一般采用外挂式的触控单元,但是为了减小显示面板的整体厚度,如今开发了集成于面板内部的触控单元,即将触控电路直接做在封装膜层上。
上述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中含有较多的触控电极,则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设置较多的触控走线与触控电极电连接,而目前显示面板的薄膜封装中,多采用有机无机叠加的封装方式,有机层目前常用的制作方法为喷墨打印,液态的有机物打印在面板上,然后利用紫外线进行固化;无机层主要负责阻挡水氧入侵。在内嵌式显示面板进行设计时,触控走线需设置于显示区外的非显示区,多层堆叠的封装层较厚,对触控走线信号传输设计造成一定阻碍,存在触控走线转接换线困难,因此急需解决触控走线信号传输设计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可以改善触控走线转接换线困难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显示区及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多条信号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
设置于非显示区的阻隔部,位于所述多条信号线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阻隔部包括第一阻隔部及第二阻隔部,所述第一阻隔部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所述第二阻隔部围绕所述第一阻隔部设置;
封装层,位于所述多条信号线远离所述基板一侧,所述封装层覆盖所述第一阻隔部且至少延伸至所述第一阻隔部与所述第二阻隔部之间;
多条触控走线,位于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
所述基板包括过孔,位于封装层边缘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且所述过孔与所述封装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互不交叠,至少部分所述触控走线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信号线电连接。
第二方面,基于以上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设置过孔位于封装层边缘远离显示区的一侧,且过孔与封装层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互不交叠,至少部分触控走线通过过孔与信号线电连接,即过孔避开封装层打孔,减少了过孔工艺上实施的困难,保证了触控走线良好导通;另一方面,通过对第一阻隔部和第二阻隔部进行差异化设计,使触控走线只跨过第一阻隔部,即使在第二阻隔部的两侧都存在较大段差,从而在刻蚀中出现光刻胶残留的情况,能够避免或者减少相邻触控走线之间出现短路,同时由于触控走线跨过第一阻隔部通过过孔直接与信号线电连接,减少了跨越阻隔部的数量,从而减小了台阶处其他膜层受到的应力,防止断线,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性能,提升面板的品质,改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相关技术中一种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提供的显示面板在沿剖面线A’-A1’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提供的显示面板在沿剖面线A’-A1’处剖面结构触控走线制作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提供的显示面板S区域的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提供的显示面板S区域的另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A-A1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B-B1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4提供的显示面板S区域的再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4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A-A1处再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2a为图11提供的显示面板S1区域的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b为图11提供的显示面板S1区域的另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1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F-F1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1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E-E1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提供的显示面板S2区域的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5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C-C1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5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D-D1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图1为相关技术中一种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提供的显示面板在沿剖面线A’-A1’处剖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及图2所示,所示显示面板包括基板10’,基板10’包括显示区A’及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B’,设置于基板10’上的多条信号线20’;还包括设置于非显示区的阻隔部60’,阻隔部60’包括第一阻隔部61’和第二阻隔部62’,第一阻隔部61’围绕显示区A’设置,第二阻隔部62’围绕第一阻隔部61’设置;还包括覆盖显示区A’及非显示区阻隔部60’的封装层50’及设置在封装层50’远离基板10’一侧的触控层40’,与触控层40’电连接的触控走线70’从显示区延伸至非显示区,需要跨过第一阻隔部61’和第二阻隔部62’通过过孔71’电连接至信号线20’以实现触控功能。再结合图3所示,图3为图1提供的显示面板在沿剖面线A’-A1’处剖面结构触控走线制作示意图;触控走线70’由涂布在封装层50’表面的光刻胶80’经过图形化光刻形成,由于第一阻隔部61’和第二阻隔部62’两侧都存在高度差,刻蚀的过程中光刻胶80’曝光不完全,导致光刻胶80’在图3所示90’即91’、92’、93’的位置处残留,从而导致相邻触控走线70’短路,影响了显示面板的性能。
另外,由于过孔设置在无机封装层位置处,堆叠的无机层具有一定厚度,致使过孔工艺困难,从而导致触控走线导通不良的风险。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设置过孔位于封装层边缘远离显示区的一侧,且过孔与封装层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互不交叠,至少部分触控走线通过过孔与信号线电连接,即过孔避开封装层打孔,减少了过孔工艺上实施的困难,保证了触控走线良好导通;另一方面,通过对第一阻隔部和第二阻隔部进行差异化设计,使触控走线只跨过第一阻隔部,即使在第二阻隔部的两侧都存在较大段差,从而在刻蚀中出现光刻胶残留的情况,能够避免或者减少相邻触控走线之间出现短路,同时由于触控走线跨过第一阻隔部通过过孔直接与信号线电连接,减少了跨越阻隔部的数量,从而减小了台阶处其他膜层受到的应力,防止断线,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性能,提升面板的品质,改善用户体验。
具体的,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提供的显示面板S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A-A1处剖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4至图6所示,所示显示面板包括基板10,多条信号线20,有机发光结构30,触控单元40,封装层50,触控走线70;其中,基板10包括显示区A及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B,多条信号线20设置于基板10上,用于与触控走线电连接,向触控单元提供触控信号;有机发光结构30位于基板10的显示区A上,有机发光结构30可以包括像素驱动电路31和与像素驱动电路31电连接的有机发光单元32。像素驱动电路31可以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和电容,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金属层和源漏金属层,栅极金属层包括栅极313,源漏极金属层包括源极312和漏极314,以及使栅极313和源极312、漏极314之间绝缘的第一绝缘层315,使源极312、漏极314和有机发光单元32的第一电极323之间绝缘的第二绝缘层325。有机发光单元32可以包括第一电极323、第二电极324。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位于像素驱动电路31与有机发光单元32之间的平坦层325,位于相邻两个有机发光单元32之间的像素限定层321,还包括位于像素限定层321上支撑住(未示出)。
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非显示区的阻隔部60,阻隔部60位于多条信号线20远离基板10的一侧,阻隔部60包括第一阻隔部61和第二阻隔部62,第一阻隔部61围绕显示区A设置,第二阻隔部62围绕第一阻隔部61设置;封装层50,位于多条信号线20远离基板的一侧,封装层50覆盖显示区A及第一阻隔部61且至少延伸至第一阻隔部61与第二阻隔部62之间;示例性的,触控单元40位于封装层50远离基板10的一侧,触控单元40包括绝缘交叉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41、第二触控电极42及跨桥43,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啊41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触控电极42沿第二方向延伸,多条触控走线70位于封装层50远离基板10的一侧且与触控单元40电连接;基板10还包括过孔71,位于封装层边缘501远离显示区A的一侧且过孔71与封装层50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互不交叠,即将过孔71设置于封装层边缘的外侧,不在封装层上进行过孔71的设置,这样避免了过孔透过具有一定厚度的无机层工艺实施困难;至少部分触控走线70从显示区延伸至非显示区通过过孔71与信号线20电连接,实现触控信号的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仅以阻挡部为条形进行示例性说明,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对阻挡部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制。
可选的,请继续参考图6,封装层50沿远离基板10的方向至少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无机封装层51,第一有机封装层52和第二无机封装层53。封装层50用于保护有机发光结构30的有机发光单元32不受外部环境(水分、空气等)影响,其中,无机层主要是起阻隔水氧侵蚀的作用,有机层用于覆盖制作无机层时形成的颗粒和基板台阶,释放相邻无机层应力等。由于目前有机层的制作方法主要是喷墨打印(IJP),为了防止液态的有机物在打印过程中溢出,在非显示区B设置了阻隔部60,第一阻隔部61主要作用是阻挡有机层,第二阻挡部62主要是阻挡水汽或者氧气进入有机发光结构出现显示问题。具体的,所述第一有机封装层52覆盖所述显示区A并截止于所述第一阻隔部61朝向所述显示区A的一侧,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51和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52覆盖所述显示区A以及所述第一阻隔部61且至少延伸至所述第一阻隔部61与所述第二阻隔部62之间。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阻隔部阻挡有机层,即将有机层阻挡在第一阻隔部朝向显示区的一侧,封装层边缘至少延伸至第一阻隔部与第二阻隔部之间,由于无机层具有良好的阻水氧能力,不仅阻止了有机层被水氧入侵的路径,同时在第一阻隔部与第二阻隔部之间的封装边缘远离显示区的一侧设置过孔电连接触控走线与信号线,避免了过孔设置工艺困难的问题,同时避免了触控走线跨越第二个阻隔部,由于阻隔部存在段差,避免了从而在刻蚀中出现光刻胶残留的情况,能够避免或者减少相邻触控走线之间出现短路,同时由于触控走线跨过第一阻隔部通过过孔直接与信号线电连接,减少了跨越阻隔部的数量,从而减小了台阶处其他膜层受到的应力,防止断线,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性能,提升面板的品质,改善用户体验。
另外一方面,触控电极层包含的无机膜层(图中均未示意)也会覆盖并至少延伸至第二阻隔部,进一步对有机封装层进行保护,达到阻隔水氧的效果,保证显示品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阻隔部60包括拐角区和非拐角区,过孔71位于拐角区,如图4和图5所示。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提供的显示面板S区域的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所述拐角区即为显示面板中阻隔部走向发生转变的位置,例如图5中S区域的位置,相对相邻两直边S区域发生了方向的转变,那么相对应的非拐角区既是除拐角区以外的区域,例如与拐角区S区域相邻的两直边区域即为非拐角区,下文其他结构也有相对应的拐角区与非拐角区,定义方式类似,后文不再赘述。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图5为了示意相关结构的位置关系,对个别膜层结构透明化处理,只示意出了边缘位置,没有进一步进行填充以区分,比如显示区A及封装层等均示意了边缘位置,后文相似处理手法,也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5所示,目前产品对于窄边框的需求,下边框对于转孔换线也会占用一些空间,如此,将过孔71设置于拐角区可以充分利用边框拐角的区域进行换线。更进一步的,第一阻隔部61的拐角区为圆角,如此设置,可以为过孔71提供更大的空间,当触控走线比较密集时,可以设置更多的过孔71与信号线进行电连接以达到触控的目的,另外拐角区阻隔部设置为圆角,还可以减小拐角处应力,避免封装裂纹。
可选的,第二阻隔部62的拐角区为圆角,第二阻隔部62拐角区圆角半径R2小于第一阻隔部61拐角区处的圆角半径R1;请参考图6所示,图6为图4提供的显示面板S区域的另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第一阻隔部61和第二阻隔部62同时进行圆角设置,且进行圆角半径的差异化设置,一方面为过孔71的设置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另一方面与直角或者尖角相比,减少了拐角处应力避免封装裂纹。
进一步的,封装层边缘501包括拐角区和非拐角区,封装层边缘501位于第一阻隔部61和第二阻隔部62之间。请继续参考图5和图6并结合图7所示,图7为图4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A-A1处剖面结构示意图;封装层边缘501即封装层50在显示面板的正投影的最边界,设置封装层边缘501位于第一阻隔部61和第二阻隔部62之间可以保证过孔71位于封装层边缘501远离显示区A的一侧且过孔71与封装层50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互不交叠的同时,可以设置在第一阻隔部61和第二阻隔部62之间,即过孔71位于封装层边缘501与第二阻隔部62之间,减少了跨越阻隔部的数量,避免了由于刻蚀中出现光刻胶残留相邻触控走线之间出现短路的情况。
可选的,请继续参考图6所示,封装层边缘501在拐角区为圆角,且封装层边缘501的圆角半径R3大于第一阻隔部61拐角区处的圆角半径R1,如此设置,保证了过孔71的设置所需空间的同时,有利于降低封装层边缘拐角处的应力,防止封装层破裂而发生水、氧侵入的情况,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增加了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需要说明的是,封装层边缘501在拐角区的形状并不以此为限,只要能够满足过孔71的设置空间即可,例如可以是不规则的波浪形,也可以降低封装层边缘拐角处的应力,同时保证封装效果。
可选的,封装层非拐角区的第一无机封装层51和第二无机封装层53覆盖第二阻隔部62。如图8所示,图8为图4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B-B1处剖面结构示意图;即在不存在过孔71换线的位置,为了更好地保证封装效果,仍然使第一无机封装层51和第二无机封装层53覆盖第二阻隔部62,延长水汽,氧气路径,另一方面,下边框由于弯折裂纹风险较高,第一无机封装层51和第二无机封装层53覆盖第二阻隔部62,可以进一步避免裂纹延伸至显示区影响显示效果。
在一种的可选的实施例中,图9为图4提供的显示面板S区域的再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4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A-A1处再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9和图10所示,在拐角区可以不设置第二阻隔部62,并且仍然使第一无机封装层51和第二无机封装层53延伸至第二阻隔部62远离显示区A的一侧,如此设置延长了第一无机封装层51和第二无机封装层53的路径即延长了水氧路径,更好地保证了拐角区的封装效果,可以保证过孔71位于封装层边缘501远离显示区A的一侧且过孔71与封装层50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互不交叠,至少部分触控走线70从显示区延伸至非显示区通过过孔71与信号线20电连接,避免过孔工艺困难的同时减少了跨越阻隔部的数量,避免了由于刻蚀中出现光刻胶残留相邻触控走线之间出现短路的情况。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2a为图11提供的显示面板S1区域的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1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F-F1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1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E-E1处剖面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1、图12a及图13至图14所示,在非拐角区可以不设置第二阻隔部62,并且仍然使第一无机封装层51和第二无机封装层53延伸至第二阻隔部62远离显示区A的一侧,如此设置延长了第一无机封装层51和第二无机封装层53的路径即延长了水氧路径,更好地保证了拐角区的封装效果,可以保证过孔71位于封装层边缘501远离显示区A的一侧且过孔71与封装层50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互不交叠,至少部分触控走线70从显示区延伸至非显示区通过过孔71与信号线20电连接,避免过孔工艺困难的同时减少了跨越阻隔部的数量,避免了由于刻蚀中出现光刻胶残留相邻触控走线之间出现短路的情况。
可选的,如图12b所示,图12b为图11提供的显示面板S1区域的另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还可以将过孔位置的封装层边缘501进行一个内缩,即将孔位置的封装层边缘501设置在第一阻隔部61与第二阻隔部62之间,再将过孔71设置在封装层边缘501与第二阻隔部62之间,至少部分触控走线70从显示区延伸至非显示区通过过孔71与信号线20电连接,如此设置同样也可以避免过孔工艺困难的同时减少了跨越阻隔部的数量,避免了由于刻蚀中出现光刻胶残留相邻触控走线之间出现短路的情况,同时节约了边框。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5至图18所示,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5提供的显示面板S2区域的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7为图15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C-C1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8为图15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D-D1处剖面结构示意图。阻隔部60还可以包括第三阻隔部63,第三阻隔部63围绕第二阻隔部62设置,封装层非拐角区的第一无机封装层51和第二无机封装层53覆盖第三阻隔部63。具体地,为了进一步保证封装效果,以及避免下边框由于由于弯折导致的裂纹延伸的风险,还可以设置第三阻隔部63,第三阻隔部63围绕第二阻隔部62设置,同样,为了充分利用拐角区的空间,过孔设置于拐角区位于封装层边缘501远离显示区A的一侧且过孔71与封装层50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互不交叠,至少部分触控走线70从显示区延伸至非显示区通过过孔71与信号线20电连接。封装层边缘501同样设置于第一阻隔部61与第二阻隔部62之间,如图16所示,避免过孔工艺困难的同时减少了跨越阻隔部的数量,避免了由于刻蚀中出现光刻胶残留相邻触控走线之间出现短路的情况。而非拐角区的位置,第一无机封装层51和第二无机封装层53覆盖第三阻隔部63,增强封装效果,延长水氧入侵路径,保证显示品质。
可选的,请继续参考图4,图11和图15所示,非显示区B还包括绑定区C,绑定区C包括驱动芯片C1,驱动芯片C1通过导电金球粒子与显示面板上的绑定垫压合导通,信号线20与绑定垫电连接,至少部分触控走线70从显示区延伸至非显示区通过过孔71与信号线20电连接实现触控的控制。过孔71位于靠近绑定区C的一侧,如此设置,一方面是显示面板的上边框一般会设置电容补偿弥补显示面板的显示差异问题,如果在上边框进行过孔转接换线不仅会导致边框进一步增大,而且可能还会带来信号干扰的风险。另一方面,目前驱动芯片C1主要是设置于显示面板的下边框,在靠近绑定区的位置设置过孔转接换线可以减少触控走线的环绕路径,从而进一步节省边框。
可选的,以上任意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阻隔部的高度为H1,第二阻隔部的高度为H2,其中H1大于H2。具体的,请再次参考图7为例,图7为图4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A-A1处剖面结构示意图,即第一阻隔部61的高度大于第二阻隔部62的高度,由于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有机封装层的覆盖范围在第一阻隔部61的范围内,当沉积有机封装层时,对应的掩膜板会遮住第一阻隔部61相对有机发光结构以外的区域,也就是说有机封装层对应的掩膜板会覆盖在第二阻隔部62上,当第一阻隔部的高度61高于第二阻隔部62的高度时,第二阻隔部62不容易将掩膜板顶起,从而避免了掩膜板与第一阻隔部61结合不够紧密而导致有机封装层材料外溢的风险,使有几组隔层完全限定在第一阻隔部61之内,如此设置对于拐角区而言,当过孔设置于位于封装层边缘501远离显示区A的一侧且过孔71与封装层50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互不交叠,至少部分触控走线70从显示区延伸至非显示区通过过孔71与信号线20电连接时,由于封装层边缘501延伸至第一阻隔部61和第二阻隔部62之间,即仅有的第一阻隔部61就可以保证拐角区的封装效果,触控电极层包含的无机膜层(图中均未示意)也会覆盖并至少延伸至第二阻隔部,进一步对有机封装层进行保护,达到阻隔水氧的效果,保证拐角区显示品质。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发明以阻隔部60截面形状为梯形形状进行示例性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阻隔部60截面形状还可以是阶梯状梯形,矩形,半圆形或者半椭圆形。阻隔部60可由有机材料组成,如光刻胶类,丙烯基类聚合物,聚酰亚胺类聚合物,聚酰胺类聚合物,硅氧烷类聚合物等。也可以由无机材料组成,如氧化硅(SiOX),氮化硅(SiNX),氮氧化硅(SiOXNX)等。上述材料可以通过旋涂工序,印刷工序,溅射工序等。阻隔部60的材料不限于一种,可以使多种材料堆叠而成,具体的,可以利用显示面板形成过程中,阻隔部60可以利用这些膜层中的一层或者多层来形成。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具体的,请参考图19,图19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9提供的显示装置100包括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图19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来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还可以是手表,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本发明对比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有益效果,具体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面板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过孔位于封装层边缘远离显示区的一侧,且过孔与封装层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互不交叠,至少部分触控走线通过过孔与信号线电连接,即过孔避开封装层打孔,减少了过孔工艺上实施的困难,保证了触控走线良好导通;另一方面,通过对第一阻隔部和第二阻隔部进行差异化设计,使触控走线只跨过第一阻隔部,即使在第二阻隔部的两侧都存在较大段差,从而在刻蚀中出现光刻胶残留的情况,能够避免或者减少相邻触控走线之间出现短路,同时由于触控走线跨过第一阻隔部通过过孔直接与信号线电连接,减少了跨越阻隔部的数量,从而减小了台阶处其他膜层受到的应力,防止断线,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性能,提升面板的品质,改善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显示区及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多条信号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
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的阻隔部,位于所述多条信号线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阻隔部包括第一阻隔部及第二阻隔部,所述第一阻隔部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所述第二阻隔部围绕所述第一阻隔部设置;
封装层,位于所述多条信号线远离所述基板一侧,所述封装层覆盖所述第一阻隔部且至少延伸至所述第一阻隔部与所述第二阻隔部之间;
多条触控走线,位于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
所述基板包括过孔,位于封装层边缘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且所述过孔与所述封装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互不交叠,至少部分所述触控走线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信号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装层沿远离所述基板的方向至少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无机封装层,第一有机封装层和第二无机封装层;
其中,所述第一有机封装层覆盖所述显示区并截止于所述第一阻隔部朝向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和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覆盖所述显示区以及所述第一阻隔部且至少延伸至所述第一阻隔部与所述第二阻隔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隔部包括拐角区和非拐角区,所述过孔位于所述拐角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阻隔部的拐角区为圆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阻隔部的拐角区为圆角,所述第二阻隔部拐角区圆角半径小于所述第一阻隔部拐角区处圆角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装层边缘包括拐角区和非拐角区,在拐角区所述封装层边缘位于所述第一阻隔部与所述第二阻隔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装层边缘在拐角区为圆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装层非拐角区的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和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覆盖所述第二阻隔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隔部还包括第三阻隔部,所述第三阻隔部围绕所述第二阻隔部设置,所述封装层非拐角区的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和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覆盖所述第三阻隔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显示区还包括绑定区,所述过孔位于靠近所述绑定区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阻隔部的高度为H1,所述第二阻隔部的高度为H2,其中H1大于H2。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011048776.2A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1812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8776.2A CN112181204B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8776.2A CN112181204B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1204A true CN112181204A (zh) 2021-01-05
CN112181204B CN112181204B (zh) 2024-01-26

Family

ID=73946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48776.2A Active CN112181204B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81204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2121A (zh) * 2021-01-20 2021-04-30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设备
CN113113459A (zh) * 2021-04-06 2021-07-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Oled显示器件及oled显示装置
CN113900542A (zh) * 2021-10-08 2022-01-0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90904A (zh) * 2021-10-26 2022-01-2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005364A (zh) * 2021-10-29 2022-02-01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335087A (zh) * 2021-12-17 2022-04-1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WO2022198448A1 (zh) * 2021-03-23 2022-09-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面板
WO2023279255A1 (zh) * 2021-07-06 2023-01-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079564A1 (en) * 2014-09-16 2016-03-1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ing display apparatus
CN106803514A (zh) * 2017-02-22 2017-06-0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触控的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CN106951125A (zh) * 2017-03-30 2017-07-1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206650080U (zh) * 2017-04-25 2017-11-17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874256A (zh) * 2018-06-29 2018-11-2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180373360A1 (en) * 2017-06-21 2018-12-2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20190095007A1 (en) * 2017-09-26 2019-03-28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US20190179466A1 (en) * 2017-12-11 2019-06-13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with intergrated touch screen
CN110196656A (zh) * 2019-05-16 2019-09-03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00168670A1 (en) * 2018-11-28 2020-05-28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evice
CN111666000A (zh) * 2020-07-30 2020-09-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20200388788A1 (en) * 2018-11-07 2020-12-10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079564A1 (en) * 2014-09-16 2016-03-1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ing display apparatus
CN106803514A (zh) * 2017-02-22 2017-06-0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触控的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CN106951125A (zh) * 2017-03-30 2017-07-1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206650080U (zh) * 2017-04-25 2017-11-17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180373360A1 (en) * 2017-06-21 2018-12-2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20190095007A1 (en) * 2017-09-26 2019-03-28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US20190179466A1 (en) * 2017-12-11 2019-06-13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with intergrated touch screen
CN108874256A (zh) * 2018-06-29 2018-11-2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00388788A1 (en) * 2018-11-07 2020-12-10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00168670A1 (en) * 2018-11-28 2020-05-28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evice
CN110196656A (zh) * 2019-05-16 2019-09-03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666000A (zh) * 2020-07-30 2020-09-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2121A (zh) * 2021-01-20 2021-04-30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设备
CN112732121B (zh) * 2021-01-20 2023-04-2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设备
WO2022198448A1 (zh) * 2021-03-23 2022-09-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13113459A (zh) * 2021-04-06 2021-07-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Oled显示器件及oled显示装置
WO2023279255A1 (zh) * 2021-07-06 2023-01-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900542A (zh) * 2021-10-08 2022-01-0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00542B (zh) * 2021-10-08 2023-09-2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90904A (zh) * 2021-10-26 2022-01-2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005364A (zh) * 2021-10-29 2022-02-01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335087A (zh) * 2021-12-17 2022-04-1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CN114335087B (zh) * 2021-12-17 2022-11-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WO2023108726A1 (zh) * 2021-12-17 2023-06-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1204B (zh) 2024-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8120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573833B2 (en) Flexible display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N110212113B (zh) 电致发光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CN113078195B (zh)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TWI644425B (zh)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KR20200046221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를 제조하기 위한 마스크
EP4220361A2 (en) Touch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touch display substrat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13826210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2805771B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3066832A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784573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13471257B (zh)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WO2021081765A1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20210313544A1 (en) Display device
KR20190044016A (ko)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WO2021081987A1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20110116029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215895422U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190055574A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CN114430014A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JP2018180469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23523662A (ja) 表示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表示装置
CN113157140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23538158A (ja) 表示パネル、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KR20190073919A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28

Address after: No.8, liufangyuan Henglu,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pplicant after: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Shanghai Branch

Address before: Room 509, building 1, No. 6111, Longdong Avenu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1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TIANMA AM-OLED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