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75116B - 聚氯乙烯悬浮聚合用分散剂配制升温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聚氯乙烯悬浮聚合用分散剂配制升温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75116B
CN112175116B CN202011070612.XA CN202011070612A CN112175116B CN 112175116 B CN112175116 B CN 112175116B CN 202011070612 A CN202011070612 A CN 202011070612A CN 112175116 B CN112175116 B CN 1121751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preparation tank
dispersing agent
circulat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7061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75116A (zh
Inventor
徐永华
杨秀玲
张洁
郭堂山
许涛
任杰
马宝明
朱建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Zhongtai Chemical Fukang Energy Co ltd
Xinjiang Zhongtai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Zhongtai Chemical Fukang Energy Co ltd
Xinjiang Zhongtai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Zhongtai Chemical Fukang Energy Co ltd, Xinjiang Zhongtai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Zhongtai Chemical Fukang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7061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751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751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751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751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751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4/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 C08F14/02Monomers containing chlorine
    • C08F14/04Monomers containing two carbon atoms
    • C08F14/06Vinyl chlor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90Heating or cooling systems
    • B01F35/92Heating or cooling systems for heating the outside of the receptacle, e.g. heated jackets or burn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12Polymerisation in non-solvents
    • C08F2/16Aqueous medium
    • C08F2/18Suspension polymeris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90Heating or cooling systems
    • B01F2035/99Hea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氯乙烯分散剂配制技术领域,是一种聚氯乙烯悬浮聚合用分散剂配制升温处理方法及装置,前者是将配制槽夹套及管道内水灌满,对配制槽夹套的循环水进行打循环后进行升温,将分散剂和纯水一同进入分散剂配制槽内进行搅拌,对配制槽升温至70℃至75℃后停止升温,并将配制槽温度降至10℃至30℃,后者包括第一分散剂配制槽、第二分散剂配制槽、蒸汽混合加热器、喷射器和循环管道加压泵。本发明通过在升温系统中增加管道循环加压泵及蒸汽混合加热器对夹套水进行循环升温,并设计远程仪表设施,实现自控升温,改变了传统使用蒸汽直接对配制槽升温的方式,降低了升温过程中配制槽的温度,可延长配制槽使用寿命、降低蒸汽用量。

Description

聚氯乙烯悬浮聚合用分散剂配制升温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氯乙烯分散剂配制技术领域,是一种聚氯乙烯悬浮聚合用分散剂配制升温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聚氯乙烯生产同行业生产用分散剂多采用冷配热熔的方式,将配制的分散剂升温至75℃左右后降温至室温使用,在行业上分散剂升温方式有内盘管蒸汽升温、外盘管夹套蒸汽升温,均采用蒸汽直接通入盘管中对分散剂进行加热以达到升温的目的,内盘管蒸汽升温方式因蒸汽温度高,分散剂在高温下易凝结成胶状物粘附在内盘管上易使分散剂变质,从而影响分散剂分散、保胶性能目前已很少使用;外盘管夹套升温目前行业上较为常见,但蒸汽直接通入夹套中升温存在设备长期高温、低温频繁切换运行以及蒸汽冲刷导致配制槽夹套容易泄漏,一是存在人员烫伤风险,二是设备泄漏导致分散剂变质而影响PVC产品质量,三是能耗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氯乙烯悬浮聚合用分散剂配制升温处理方法及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分散剂配制升温过程中现有存在设备使用寿命短、能耗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聚氯乙烯悬浮聚合用分散剂配制升温处理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打开第一分散剂配制槽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的夹套的热水上水管线上的所有的阀门和第一分散剂配制槽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的夹套出口高点自力式泄压阀,将第一分散剂配制槽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的夹套及管道内水灌满;第二步,在第一分散剂配制槽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的夹套及管道内水灌满状况下,启动循环管道加压泵,对第一分散剂配制槽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的夹套的循环水进行打循环;第三步,打开蒸汽混合加热器进口蒸汽调节阀,通过蒸汽混合加热器分别对第一分散剂配制槽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的夹套的循环水进行升温,在升温过程中,夹套系统多余的水从第一分散剂配制槽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的的夹套出口高点自力式泄压阀排至循环水回水总管中;第四步,设定配制水量,分别打开第一分散剂配制槽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的第一纯水管线和第二纯水管线上的阀门,用喷射器将顶部倒入的配方量分散剂、第一纯水管线和第二纯水管线内的纯水混合后一同分别进入第一分散剂配制槽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内,启动第一分散剂配制槽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内的搅拌器进行搅拌;第五步,利用升温后的第一分散剂配制槽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的夹套的热水对第一分散剂配制槽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升温,使第一分散剂配制槽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的温度升温至70℃至75℃;第六步,关闭蒸汽混合加热器进口蒸汽调节阀,停止对第一分散剂配制槽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升温,并打开第一分散剂配制槽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的夹套的第一循环水上水管线、第二循环水上水管线、第一循环水回水管线和第二循环水回水管线上的所有阀门,利用循环水将分散剂配制槽温度降至10℃至30℃,即完成聚氯乙烯悬浮聚合用分散剂配制升温过程。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之一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循环管道加压泵出口压力为0.3MPa至0.4MPa、循环管道加压泵出口流量在120m3/h至160m3/h、循环管道加压泵出口温度为70℃至80℃。
上述第五步中,配制槽夹套的循环水对配制槽升温时间为2小时至3小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实施聚氯乙烯悬浮聚合用分散剂配制升温处理方法的装置,包括第一分散剂配制槽、第二分散剂配制槽、蒸汽混合加热器、喷射器和循环管道加压泵,第一分散剂配制槽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夹套,第一分散剂配制槽顶部进料口固定连通有第一纯水管线,第二分散剂配制槽顶部进料口固定连通有第二纯水管线,第一纯水管线和第二纯水管线上均固定安装有喷射器,第一分散剂配制槽的夹套进水口与循环管道加压泵出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一热水上水管线,第一热水上水管线与第二分散剂配制槽的夹套进水口之间连通有第二热水上水管线,第一分散剂配制槽的夹套出水口固定连通有第一循环水回水管线,第二分散剂配制槽的夹套出水口与第一循环水回水管线之间连通有第二循环水回水管线,第二循环水回水管线与第一分散剂配制槽之间的第一循环水回水管线与蒸汽混合加热器进水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一热水回水管线,第一热水回水管线与第二循环水回水管线之间连通有第二热水回水管线,蒸汽混合加热器进汽口固定连通有蒸汽管线,蒸汽混合加热器出水口与循环管道加压泵进口之间固定连通有出热水管线,第一分散剂配制槽与第二热水上水管线之间的第一热水上水管线上连通有第一循环水上水管线,第一循环水上水管线与第二热水上水管线之间连通有第二循环水上水管线,第一热水回水管线与第一分散剂配制槽之间的第一循环水回水管线上固定连通有第一泄压管线,第二热水回水管线与第二分散剂配制槽之间的第二循环水回水管线与第一泄压管线之间连通有第二泄压管线。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之二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第一循环水回水管线与第二泄压管线之间的第一泄压管线、第二泄压管线上均固定安装有自力式泄压阀,自力式泄压阀前后的第一泄压管线和第二泄压管线上均连通有旁路管线。
上述第一分散剂配制槽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底部均设置有远传温度计和远传液位计。
上述蒸汽管线上固定安装有蒸汽调节阀,且蒸汽调节阀前后的蒸汽管线上均串接有阀门。
上述第一热水上水管线与第二循环水上水管线之间的第一循环水上水管线、第二热水上水管线与第一循环水上水管线之间的第二循环水上水管线、第二热水上水管线与第一循环水上水管线之间的第一热水上水管线、第一热水上水管线与第二循环水上水管线之间的第二热水上水管线、第一热水回水管线、第二热水回水管线、第一热水回水管线与第二循环水回水管线之间的第一循环水回水管线、第二热水回水管线与第一循环水回水管线之间的第二循环水回水管线上均固定安装有气动开关阀。
上述循环管道加压泵与第二热水上水管线之间的第一热水上水管线上依次固定安装有热水温度计和热水流量计。
上述第一分散剂配制槽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内均固定安装有搅拌器。
本发明通过在升温系统中增加管道循环加压泵及蒸汽混合加热器对夹套水进行循环升温,并设计远程仪表设施,实现自控升温,改变了传统使用蒸汽直接对配制槽升温的方式,降低了升温过程中配制槽的温度,可延长配制槽使用寿命、降低蒸汽用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第一分散剂配制槽,2为第二分散剂配制槽,3为蒸汽混合加热器,4为循环管道加压泵,5为第一循环水上水管线,6为第二循环水上水管线,7为蒸汽管线,8为第一热水上水管线,9为第二热水上水管线,10为第一热水回水管线,11为第一循环水回水管线,12为第二热水回水管线,13为第二循环水回水管线,14为第一纯水管线,15为第二纯水管线,16为远传温度计,17为远传液位计,18为搅拌器,19为热水温度计,20为热水流量计,21为蒸汽调节阀,22为气动开关阀,23为自力式泄压阀,24为旁路管线,25为喷射器,26为第一泄压管线,27为第二泄压管线,28为出热水管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发明中所提到各种化学试剂和化学用品如无特殊说明,均为现有技术中公知公用的化学试剂和化学用品。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该聚氯乙烯悬浮聚合用分散剂配制升温处理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打开第一分散剂配制槽1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2的夹套的热水上水管线上的所有的阀门和第一分散剂配制槽1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2的夹套出口高点自力式泄压阀23,将第一分散剂配制槽1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2的夹套及管道内水灌满;第二步,在第一分散剂配制槽1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2的夹套及管道内水灌满状况下,启动循环管道加压泵4,对第一分散剂配制槽1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2的夹套的循环水进行打循环;第三步,打开蒸汽混合加热器3进口蒸汽调节阀21,通过蒸汽混合加热器3分别对第一分散剂配制槽1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2的夹套的循环水进行升温,在升温过程中,夹套系统多余的水从第一分散剂配制槽1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2的的夹套出口高点自力式泄压阀23排至循环水回水总管中;第四步,设定配制水量,分别打开第一分散剂配制槽1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2的第一纯水管线14和第二纯水管线15上的阀门,用喷射器25将顶部倒入的配方量分散剂、第一纯水管线14和第二纯水管线15内的纯水混合后一同分别进入第一分散剂配制槽1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2内,启动第一分散剂配制槽1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2内的搅拌器18进行搅拌;第五步,利用升温后的第一分散剂配制槽1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2的夹套的热水对第一分散剂配制槽1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2升温,使第一分散剂配制槽1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2的温度升温至70℃至75℃;第六步,关闭蒸汽混合加热器3进口蒸汽调节阀21,停止对第一分散剂配制槽1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2升温,并打开第一分散剂配制槽1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2的夹套的第一循环水上水管线5、第二循环水上水管线6、第一循环水回水管线11和第二循环水回水管线13上的所有阀门,利用循环水将分散剂配制槽温度降至10℃至30℃,即完成聚氯乙烯悬浮聚合用分散剂配制升温过程。
本发明通过在升温系统中增加循环管道加压泵4及蒸汽混合加热器3对夹套水进行循环升温,可实现单个分散剂配制槽同时升温操作,也可通过阀门的切换,满足两个分散剂配制槽升温操作,也可实现一个分散剂配制槽在进行升温操作时另一个分散剂配制槽进行降温操作,方便、安全。
实施例2: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循环管道加压泵4出口压力为0.3MPa至0.4MPa、循环管道加压泵4出口流量在120m3/h至160m3/h、循环管道加压泵4出口温度为70℃至80℃。
实施例3: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第五步中,配制槽夹套的循环水对配制槽升温时间为2小时至3小时。
实施例4:如附图1所示,该实施聚氯乙烯悬浮聚合用分散剂配制升温处理方法的装置,包括第一分散剂配制槽1、第二分散剂配制槽2、蒸汽混合加热器3、喷射器25和循环管道加压泵4,第一分散剂配制槽1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2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夹套,第一分散剂配制槽1顶部进料口固定连通有第一纯水管线14,第二分散剂配制槽2顶部进料口固定连通有第二纯水管线15,第一纯水管线14和第二纯水管线15上均固定安装有喷射器25,第一分散剂配制槽1的夹套进水口与循环管道加压泵4出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一热水上水管线8,第一热水上水管线8与第二分散剂配制槽2的夹套进水口之间连通有第二热水上水管线9,第一分散剂配制槽1的夹套出水口固定连通有第一循环水回水管线11,第二分散剂配制槽2的夹套出水口与第一循环水回水管线11之间连通有第二循环水回水管线13,第二循环水回水管线13与第一分散剂配制槽1之间的第一循环水回水管线11与蒸汽混合加热器3进水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一热水回水管线10,第一热水回水管线10与第二循环水回水管线13之间连通有第二热水回水管线12,蒸汽混合加热器3进汽口固定连通有蒸汽管线7,蒸汽混合加热器3出水口与循环管道加压泵4进口之间固定连通有出热水管线28,第一分散剂配制槽1与第二热水上水管线9之间的第一热水上水管线8上连通有第一循环水上水管线5,第一循环水上水管线5与第二热水上水管线9之间连通有第二循环水上水管线6,第一热水回水管线10与第一分散剂配制槽1之间的第一循环水回水管线11上固定连通有第一泄压管线26,第二热水回水管线12与第二分散剂配制槽2之间的第二循环水回水管线13与第一泄压管线26之间连通有第二泄压管线27。
根据需要,本发明中,循环管道加压泵4进口的出热水管线可为金属软连接,并可在循环管道加压泵4进口固定安装取样口,在取样口固定连通取样管,可通过阀门随时取样。还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在所述管线上固定安装阀门。
在实际生产中,可在喷射器25上方设置加入分散剂的漏斗,利用漏斗下方的喷射器25将分散剂同配制纯水一同进入分散剂配制槽内。
实施例5:如附图1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第一循环水回水管线11与第二泄压管线27之间的第一泄压管线26、第二泄压管线27上均固定安装有自力式泄压阀23,自力式泄压阀23前后的第一泄压管线26和第二泄压管线27上均连通有旁路管线24。
实施例6: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第一分散剂配制槽1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2底部均设置有远传温度计16和远传液位计17。
实施例7:如附图1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蒸汽管线7上固定安装有蒸汽调节阀21,且蒸汽调节阀21前后的蒸汽管线7上均串接有阀门。
实施例8:如附图1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第一热水上水管线8与第二循环水上水管线6之间的第一循环水上水管线5、第二热水上水管线9与第一循环水上水管线5之间的第二循环水上水管线6、第二热水上水管线9与第一循环水上水管线5之间的第一热水上水管线8、第一热水上水管线8与第二循环水上水管线6之间的第二热水上水管线9、第一热水回水管线10、第二热水回水管线12、第一热水回水管线10与第二循环水回水管线13之间的第一循环水回水管线11、第二热水回水管线12与第一循环水回水管线11之间的第二循环水回水管线13上均固定安装有气动开关阀22。
根据需要,通过安装气动开关阀22及蒸汽调节阀21,与夹套总管温度设计自控回路实现自动化升温操作,实现了可满足单个配制槽同时升温操作,也可满足两个配制槽升温操作,也可实现一个配制槽升温操作另一个配制槽降温操作。
实施例9:如附图1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循环管道加压泵4与第二热水上水管线9之间的第一热水上水管线8上依次固定安装有热水温度计19和热水流量计20。
实施例10:如附图1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第一分散剂配制槽1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2内均固定安装有搅拌器18。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在升温系统中增加管道循环加压泵及蒸汽混合加热器3对夹套水进行循环升温,并设计远程仪表设施,实现自控升温,改变了传统使用蒸汽直接对配制槽升温的方式,降低了升温过程中配制槽的温度,可延长配制槽使用寿命、降低蒸汽用量。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Claims (10)

1.一种聚氯乙烯悬浮聚合用分散剂配制升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打开第一分散剂配制槽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的夹套的热水上水管线上的所有的阀门和第一分散剂配制槽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的夹套出口高点自力式泄压阀,将第一分散剂配制槽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的夹套及管道内水灌满;第二步,在第一分散剂配制槽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的夹套及管道内水灌满状况下,启动循环管道加压泵,对第一分散剂配制槽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的夹套的循环水进行打循环;第三步,打开蒸汽混合加热器进口蒸汽调节阀,通过蒸汽混合加热器分别对第一分散剂配制槽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的夹套的循环水进行升温,在升温过程中,夹套系统多余的水从第一分散剂配制槽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的的夹套出口高点自力式泄压阀排至循环水回水总管中;第四步,设定配制水量,分别打开第一分散剂配制槽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的第一纯水管线和第二纯水管线上的阀门,用喷射器将顶部倒入的配方量分散剂、第一纯水管线和第二纯水管线内的纯水混合后一同分别进入第一分散剂配制槽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内,启动第一分散剂配制槽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内的搅拌器进行搅拌;第五步,利用升温后的第一分散剂配制槽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的夹套的热水对第一分散剂配制槽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升温,使第一分散剂配制槽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的温度升温至70℃至75℃;第六步,关闭蒸汽混合加热器进口蒸汽调节阀,停止对第一分散剂配制槽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升温,并打开第一分散剂配制槽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的夹套的第一循环水上水管线、第二循环水上水管线、第一循环水回水管线和第二循环水回水管线上的所有阀门,利用循环水将分散剂配制槽温度降至10℃至30℃,即完成聚氯乙烯悬浮聚合用分散剂配制升温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氯乙烯悬浮聚合用分散剂配制升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循环管道加压泵出口压力为0.3MPa至0.4MPa、循环管道加压泵出口流量在120m3/h至160m3/h、循环管道加压泵出口温度为70℃至8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氯乙烯悬浮聚合用分散剂配制升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五步中,配制槽夹套的循环水对配制槽升温时间为2小时至3小时。
4.一种实施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氯乙烯悬浮聚合用分散剂配制升温处理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分散剂配制槽、第二分散剂配制槽、蒸汽混合加热器、喷射器和循环管道加压泵,第一分散剂配制槽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夹套,第一分散剂配制槽顶部进料口固定连通有第一纯水管线,第二分散剂配制槽顶部进料口固定连通有第二纯水管线,第一纯水管线和第二纯水管线上均固定安装有喷射器,第一分散剂配制槽的夹套进水口与循环管道加压泵出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一热水上水管线,第一热水上水管线与第二分散剂配制槽的夹套进水口之间连通有第二热水上水管线,第一分散剂配制槽的夹套出水口固定连通有第一循环水回水管线,第二分散剂配制槽的夹套出水口与第一循环水回水管线之间连通有第二循环水回水管线,第二循环水回水管线与第一分散剂配制槽之间的第一循环水回水管线与蒸汽混合加热器进水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一热水回水管线,第一热水回水管线与第二循环水回水管线之间连通有第二热水回水管线,蒸汽混合加热器进汽口固定连通有蒸汽管线,蒸汽混合加热器出水口与循环管道加压泵进口之间固定连通有出热水管线,第一分散剂配制槽与第二热水上水管线之间的第一热水上水管线上连通有第一循环水上水管线,第一循环水上水管线与第二热水上水管线之间连通有第二循环水上水管线,第一热水回水管线与第一分散剂配制槽之间的第一循环水回水管线上固定连通有第一泄压管线,第二热水回水管线与第二分散剂配制槽之间的第二循环水回水管线与第一泄压管线之间连通有第二泄压管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循环水回水管线与第二泄压管线之间的第一泄压管线、第二泄压管线上均固定安装有自力式泄压阀,自力式泄压阀前后的第一泄压管线和第二泄压管线上均连通有旁路管线。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分散剂配制槽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底部均设置有远传温度计和远传液位计。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蒸汽管线上固定安装有蒸汽调节阀,且蒸汽调节阀前后的蒸汽管线上均串接有阀门。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热水上水管线与第二循环水上水管线之间的第一循环水上水管线、第二热水上水管线与第一循环水上水管线之间的第二循环水上水管线、第二热水上水管线与第一循环水上水管线之间的第一热水上水管线、第一热水上水管线与第二循环水上水管线之间的第二热水上水管线、第一热水回水管线、第二热水回水管线、第一热水回水管线与第二循环水回水管线之间的第一循环水回水管线、第二热水回水管线与第一循环水回水管线之间的第二循环水回水管线上均固定安装有气动开关阀。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循环管道加压泵与第二热水上水管线之间的第一热水上水管线上依次固定安装有热水温度计和热水流量计。
10.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分散剂配制槽和第二分散剂配制槽内均固定安装有搅拌器。
CN202011070612.XA 2020-10-09 2020-10-09 聚氯乙烯悬浮聚合用分散剂配制升温处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1751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70612.XA CN112175116B (zh) 2020-10-09 2020-10-09 聚氯乙烯悬浮聚合用分散剂配制升温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70612.XA CN112175116B (zh) 2020-10-09 2020-10-09 聚氯乙烯悬浮聚合用分散剂配制升温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75116A CN112175116A (zh) 2021-01-05
CN112175116B true CN112175116B (zh) 2022-09-30

Family

ID=73947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70612.XA Active CN112175116B (zh) 2020-10-09 2020-10-09 聚氯乙烯悬浮聚合用分散剂配制升温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751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23117B (zh) * 2023-10-26 2024-01-23 天津渤化化工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聚乙烯醇分散剂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26741A2 (en) * 1991-07-05 1993-02-10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Reactor system for suspension polymerisation of vinyl chloride
CN106279477A (zh) * 2016-08-08 2017-01-04 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pvc的生产方法及生产装置
CN209508114U (zh) * 2018-11-23 2019-10-18 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 一种氯乙烯聚合引发剂加入系统
CN110760020A (zh) * 2019-11-25 2020-02-07 长治市霍家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pvc树脂的聚合装置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26741A2 (en) * 1991-07-05 1993-02-10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Reactor system for suspension polymerisation of vinyl chloride
CN106279477A (zh) * 2016-08-08 2017-01-04 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pvc的生产方法及生产装置
CN209508114U (zh) * 2018-11-23 2019-10-18 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 一种氯乙烯聚合引发剂加入系统
CN110760020A (zh) * 2019-11-25 2020-02-07 长治市霍家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pvc树脂的聚合装置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悬浮法PVC聚合釜热水进料技术比较;陈淑艳等;《聚氯乙烯》;20071231(第11期);第15-1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75116A (zh) 2021-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75116B (zh) 聚氯乙烯悬浮聚合用分散剂配制升温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03075937U (zh) 反应釜冷却水循环装置
CN104667855A (zh) 一种反应釜导热油输送系统
CN111459209A (zh) 一种tcu温度控制系统及tcu温度控制方法
CN213388464U (zh) 聚氯乙烯悬浮聚合用分散剂配制升温处理装置
CN210570205U (zh) 一种精确控制热反应温度的反应器系统
CN201148408Y (zh) 水性聚氨酯聚合反应多釜连续生产装置
CN210186894U (zh) 一种添加剂配制系统
CN213611308U (zh) 一种反应釜自动化温控系统
CN113663616B (zh) 一种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
CN214233911U (zh) 一种比例混合装置
CN211529021U (zh) 一种tcu温度控制系统
CN204429279U (zh) 一种反应釜导热油输送系统
CN212142558U (zh) 连续生产系统
CN214088360U (zh) 一种本体法氯乙烯聚合种子制备装置
CN207929172U (zh) 微量定量控制的石油树脂连续聚合设备
CN203668283U (zh) 一种聚合釜半管升温装置
CN112225838B (zh) 一种本体法氯乙烯聚合种子制备方法及装置
CN202058360U (zh) 间歇反应实训装置
CN220861463U (zh) 一种柴油流动改进剂生产系统
CN201151703Y (zh) 一种聚酯生产中第二酯化釜加热装置
CN214210518U (zh) 一种1,5-己二酰氯生产用反应装置
CN211612723U (zh) 一种反应釜的温控系统
CN204644190U (zh)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的热能循环生产线
CN220573410U (zh) 一种消光树脂生产消光剂加入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