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72685A - 带框架保持器 - Google Patents

带框架保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72685A
CN112172685A CN201910584005.6A CN201910584005A CN112172685A CN 112172685 A CN112172685 A CN 112172685A CN 201910584005 A CN201910584005 A CN 201910584005A CN 112172685 A CN112172685 A CN 1121726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base body
tensioning
instrument
coupl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8400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72685B (zh
Inventor
李献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rman Enterpri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rman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rman Enterpri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rman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8400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72685B/zh
Priority to EP19187036.9A priority patent/EP3760487B1/en
Priority to DE202019005604.1U priority patent/DE202019005604U1/de
Publication of CN1121726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726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726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726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9/00Supplementary fittings on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e.g. luggage, sports gear or the like
    • B60R9/08Supplementary fittings on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e.g. luggage, sports gear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orts gear
    • B60R9/10Supplementary fittings on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e.g. luggage, sports gear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orts gear for cy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9/00Supplementary fittings on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e.g. luggage, sports gear or the like
    • B60R9/06Supplementary fittings on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e.g. luggage, sports gear or the like at vehicle front or rear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带框架保持器。用于连接两个物体特别是用于将自行车框架固定到自行车支架(2)的器械(10),包括:基部本体(11),限定纵向轴线(X);夹紧器件(20),布置在基部本体(11)的一个端部区域处,以便将基部本体(11)连接到第一物体特别是连接到自行车支架(2)的轭(9),夹紧器件(20)包括至少两个夹紧元件(21、22),夹紧元件在它们之间形成用于第一物体的接受器,且能够相对于彼此在打开位置和夹紧位置之间移动,在打开位置中,夹紧器件(20)能够被附接到第一物体或被从第一物体移除,在夹紧位置中,夹紧器件(20)以固定的方式绕第一物体接合。

Description

带框架保持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接两个物体特别是用于将自行车框架固定到自行车支架的器械,包括:基部本体,所述基部本体限定纵向轴线;夹紧器件,所述夹紧器件被布置在所述基部本体的一个端部区域处,以便将所述基部本体连接到第一物体特别是连接到自行车支架的轭,所述夹紧器件包括至少两个夹紧元件,所述至少两个夹紧元件在所述至少两个夹紧元件之间形成用于所述第一物体的接受器,并且所述至少两个夹紧元件能够相对于彼此在打开位置和夹紧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夹紧器件能够被附接到所述第一物体或被从所述第一物体移除,在所述夹紧位置中,所述夹紧器件以固定的方式绕所述第一物体接合;和张紧器件,所述张紧器件被布置在所述基部本体的另一个端部区域处,以便将所述基部本体连接到第二物体特别是自行车的所述框架,所述张紧器件相对于所述基部本体绕所述纵向轴线可旋转地安装,所述器械进一步包括致动装置,以便使所述夹紧元件相对于彼此在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夹紧位置之间移动。
背景技术
这种器械经常与用于后部附接到机动车辆(诸如汽车)的承载器一起使用。承载器通常被设计为自行车支架并且用于在车辆外侧运输自行车。传统的自行车支架包括支撑框架,其中例如用于接收自行车轮的型材轨道被附接到该支撑框架或能够被附接到该支撑框架,并且在该自行车支架的前端处包括连接器械,借助于该连接器械,自行车支架能够附接到传统的牵引钩的连接头。
为了附接自行车,它们通过它们的轮插入型材轨道中,并借助于合适的紧固件(例如张紧带)确保自行车免于松动。然而,当加速或制动设有这种自行车支架的车辆时,在被固定的自行车上施加了很大的力,因此仅在轮的区域中固定通常是不够的。出于这个原因,自行车支架通常具有轭,该轭从支撑框架竖直向上延伸。该轭通常由弯曲的管状型材制成,并且用于借助于合适的连接器件另外地支撑被插入型材轨道中的自行车的框架。以这种方式,确保了自行车充分地固定到自行车支架。
从DE 10 2011 006 614 A已知这种连接器械。该已知的器械包括细长的基部本体,在其一个端部区域处布置有夹紧器件,该夹紧器件用于附接到自行车支架的轭,并且在其另一个端部区域处,布置有张紧器件,该张紧器件用于将基部本体连接到自行车的框架。夹紧器件包括两个夹紧元件,所述两个夹紧元件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夹紧位置之间相对于彼此移动,在打开位置中,夹紧器件可以附接到自行车支架的轭或从那里移除,在夹紧位置中,夹紧元件绕自行车支架的轭以固定的方式接合。杠杆设置在夹紧器件上以用于致动,该杠杆经由对应的运动学布置连接到夹紧元件。该器械进一步包括安全机构,该安全机构被设计成使得当自行车的框架被固定到张紧器件时不可能使夹紧元件朝向其打开位置移动。
尽管这种连接器械原则上已经证明了其价值,但是用于致动夹紧元件的杠杆难以抓握并且运动学布置特别是安全机构是复杂的,这被部分地认为是不利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基于以下任务,即设计用于连接两个物体的器械,使得它避免了上述缺点并且易于操作,特别是与稳健的设计相组合。
在上述类型的器械中,解决该任务在于:所述致动装置被设计成使得所述张紧器件绕所述基部本体的所述纵向轴线在关闭方向上的旋转使所述夹紧元件相对于彼此在它们的夹紧位置的方向上移动,并且所述张紧器件在与所述关闭方向相反的打开方向上的旋转使所述夹紧元件相对于彼此在它们的打开位置的方向上移动。
该设计基于以下考虑,即实现在被布置在基部本体的一端处的张紧器件和被布置在基部本体的另一端处的夹紧元件之间的运动学联接,使得通过转动张紧器件,夹紧元件能够在其打开位置的方向上或在其夹紧位置的方向上移动。当该器械已经被安装在自行车支架的轭上时,因为它延伸离开第一物体特别是自行车支架的轭,所以操作者能够容易地接近张紧器件。此外,不再必需为夹紧元件提供单独的致动元件,从而能够实现简单的运动学。
根据本发明的器械还可以具有对准机构,所述对准机构被设计成使得:当所述夹紧元件在它们的夹紧位置中时,所述张紧器件能够绕所述基部本体的所述纵向轴线在所述关闭方向上旋转,以便将所述张紧器件对准以附接到第二物体。换句话说,规定了张紧器件一方面用于通过在打开方向或关闭方向上将夹紧器件绕基部本体的纵向轴线旋转而致动夹紧器件,而另一方面,即使夹紧元件处于夹紧位置中,也能够同时改变张紧器件的旋转位置。具体来说,这是通过进一步在关闭方向上转动夹紧器件来实现的。这种对准机构是必需的,因为例如当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器械来支撑被插入在自行车支架中的自行车时,张紧器件必须适应于自行车框架的定向。例如,男士和女士自行车的不同之处在于男士自行车通常具有基本水平延伸的中央框架部,而女士自行车通常具有倾斜的中央框架部。因此这种对准机构对于灵活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器械是有意义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致动装置可以包括联接杆,所述联接杆在所述基部本体中在所述夹紧器件和所述张紧器件之间轴向可移位地延伸,并且以如下方式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张紧器件:所述张紧器件的旋转运动能够被转换成所述联接杆的平移运动,以便使所述夹紧元件在它们的夹紧位置的方向上或在它们的打开位置的方向上移动。换句话说,在夹紧器件和张紧器件之间的运动学连接通过将张紧器件的旋转运动转换成联接杆的平移运动而实现,使得联接杆能够将运动传递到被布置在基部本体的另一个端部区域处的夹紧器件。
优选地,张紧器件经由螺纹连接可操作地连接到联接杆。这种螺纹连接基本上是将旋转运动转换成平移运动的简单且有效的方式。与此相结合,当张紧器件转动时,联接杆能够轴向可移位地但以抗扭矩的方式安装在基部本体中,以便防止联接杆旋转。这确保了张紧器件的旋转运动仅被转换成联接杆的平移运动。联接杆在基部本体中的抗扭矩安装能够例如通过设置在联接杆中的滑键而实现,该滑键接合于在基部本体中形成的对应的沟槽中,或者通过延伸到基部本体中的对应的开口中的合适的截面轮廓实现。可替代地,还可以想到的是,联接杆可旋转地安装在基部本体中。在这种情况下,当张紧器件的旋转运动要被转换成联接杆的平移运动时,必须防止联接杆以某种其它方式转动。例如,这可以通过手动地抓持从基部本体突出的联接杆的一部分来完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对准机构包括联接装置,所述联接装置具有:内部联接元件,所述内部联接元件借助于螺纹连接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联接杆;和外部联接元件,所述外部联接元件以抗扭矩的方式连接到所述张紧器件,所述内部联接元件和所述外部联接元件彼此对应,使得:当所述夹紧元件在它们的夹紧位置外时,在所述张紧器件的旋转期间,所述内部联接元件和所述外部联接元件总是以抗扭矩的方式彼此联接,并且当所述夹紧元件在它们的夹紧位置中时,当所述张紧器件在所述打开方向上旋转时,所述内部联接元件和所述外部联接元件以抗扭矩的方式彼此联接,并且当所述张紧器件在所述关闭方向上旋转时,所述内部联接元件和所述外部联接元件彼此解除联接,使得当所述夹紧元件在它们的夹紧位置中时,所述张紧器件能够通过在所述关闭方向上的旋转而根据第二物体的定向对准。
该设计基于以下考虑,将一个联接元件连接到联接杆,并且以抗扭矩的方式将另一个联接元件连接到夹紧器件,使得可以在两个联接元件之间实现联接连接。意图是,只要夹紧元件处于夹紧位置外部,联接元件便一致地移动并且因此彼此联接。这是必要的,从而能够通过使张紧器件绕基部本体的纵向轴线转动而使夹紧元件在其夹紧位置的方向上和在其打开位置的方向上移动。如果,另一方面,夹紧元件在它们的夹紧位置中,则如果要将该器械从第一物体分离,则必须能够通过在夹紧器件的打开方向上转动夹紧器件而将夹紧元件移出夹紧位置。另一方面,如果夹紧元件在它们的夹紧位置中并且夹紧器件在关闭方向上进一步转动,则夹紧器件可以对准。在这种情况下,所述两个联接元件从彼此解除联接不增加由夹紧元件施加在第一物体上的夹紧力,但允许张紧器件对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规定内部联接元件和外部联接元件借助于合适的接合装置彼此接合。接合装置可以包括在内部联接元件上形成的齿部和在外部联接元件上形成的匹配齿部,它们可以特别地被形成为锯齿形轮廓。这种齿部是使两个联接元件彼此接触的简单方式。锯齿形轮廓设计确保了所述两个联接件总是在一个旋转方向上(目前在打开方向上)彼此联接,使得所述两个联接件执行相同的旋转运动。在另一个旋转方向上,在这种情况下,关闭方向,基本上所述两个联接元件也接合。然而,在联接元件之间的动量不是经由垂直于运动方向的齿面传递的,而是经由倾斜于运动方向的齿面传递的,使得当出现对应的反作用力时,就像当夹紧元件在它们的夹紧位置中时的情况那样,所述两个联接元件的相对移位沿着倾斜定向的齿面发生。然后齿短暂地脱离,使得所述两个联接元件从彼此解除联接。这允许当夹紧元件在它们的夹紧位置中时,夹紧器件在关闭方向上进一步转动。
优选地,齿部和匹配齿部被形成在两个联接元件的相互指向的端面上。作为结果,当对准张紧器件时——当夹紧元件在它们的夹紧位置中时——所述两个联接元件在倾斜定向的齿面上的运动伴随着所述两个联接元件相对于彼此的轴向移位。
齿部和匹配齿部优选地在环形区域上延伸,相对于所述基部本体的所述纵向轴线同心地形成所述环形区域。另外,齿部和匹配齿部的齿能够在径向方向上沿直线延伸。该设计还确保所述两个联接元件始终彼此同心地布置,并且内部联接元件到联接杆的螺纹连接或外部联接元件到张紧器件的附接确保对应的部件始终相对于彼此定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由压力装置将所述内部联接元件和所述外部联接元件沿轴向彼此压靠。这确保了:尽管在闭合方向上的动量是经由倾斜定向的齿面传递的,只要夹紧元件在它们的夹紧位置外——所述两个联接元件便被联接在一起。作为经由倾斜定向的齿面传递扭矩的结果,压缩力抵消了所述两个联接元件相对于彼此轴向移位的趋势。如果,另一方面,夹紧元件被夹紧在其夹紧位置中,则压缩力克服了起作用的夹紧力,使得联接元件能够抵抗由压力装置产生的压缩力而相对于彼此轴向移位。作为结果,能够使所述两个联接元件相对于彼此旋转,并且从而使张紧器件对准。
有利地,所述压力装置包括弹簧特别是螺旋压缩弹簧,以便将所述内部联接元件和所述外部联接元件彼此压靠。使用这种弹簧,通过关于弹簧常数来选择弹簧,或者如果有必要的话,借助于可用的调节装置(借助于该调节装置,可以调节弹簧的预张力)使得能够精确地预设将被施加的压缩力,通过该压缩力将所述两个联接元件彼此压靠。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联接装置还包括引导衬套,所述引导衬套被螺接到所述联接杆上,并且所述内部联接元件被可轴向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引导衬套上。联接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外壳元件,所述外壳元件接收所述内部联接元件,被固定地连接到所述引导衬套且包括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与所述内部联接元件的合适的匹配装置接合,使得所述内部联接元件以抗扭矩的方式连接到所述外壳元件,但是所述内部联接元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壳元件轴向移位。螺接到联接杆上的引导衬套允许联接装置被设计成使得内部联接元件不直接螺接到联接杆上。外壳元件被固定地连接到引导衬套,外壳元件包围内部联接元件并且因此限定内部空间,在该内部空间中,内部联接元件被可轴向移动地安装但是以抗扭矩的方式固定到引导衬套和外壳元件的单元,该外壳元件允许一体的构造,使得联接装置能够被设置为预组装单元。这大大简化了根据本发明的器械的组装。
引导装置可以包括分布在周边上的多个特别是四个径向突出的突起,并且匹配装置可以包括与这些突起接合的轴向延伸的沟槽。这在外壳元件和内部联接元件之间形成轴-轴环连接,同时保证了内部联接元件相对于外壳元件的轴向移动性。
用于将内部联接元件和外部联接元件彼此压靠的弹簧优选地被支撑抵靠所述外壳元件和所述内部联接元件。
优选地,所述外部联接元件包括用于附接到所述张紧器件的连接装置。特别地,该连接装置可以包括用于紧固螺钉的孔,借助于所述紧固螺钉,能够将所述外部联接元件螺接到所述张紧器件特别是螺接到所述张紧器件的基础本体。这能够实现与张紧器件的稳健扭转的且轴向刚性的连接,这使得能够传递对应的扭矩。
当所述夹紧元件在它们的夹紧位置中时,优选地将所述张紧器件和至少一个夹紧元件抵靠所述基部本体夹紧。因此,通过抵靠基部本体支撑以及相关联的摩擦力,同时确保夹紧元件免于无意释放。
有利地,联接杆被以抗扭矩的方式连接到压力元件,所述压力元件能够以抗扭矩的方式与至少一个夹紧元件形成接合,以便将所述张紧器件和所述至少一个夹紧元件抵靠所述基部本体夹紧。压力元件可以被布置在联接杆的一端处并且从其径向突出,以便与夹紧元件接合。具体地,该至少一个夹紧元件可以具有加深部特别是呈V形的加深部,所述压力元件能够与所述加深部形成接合。在这种情况下,压力元件具有与V形加深部对应的匹配轮廓。当压力元件与加深部接合时,V形加深部还防止联接杆绕基部本体的纵向轴线的无意旋转。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夹紧元件可以作为固定夹紧元件被固定地布置在所述基部本体上,并且另一个夹紧元件被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固定夹紧元件上。特别地,枢转夹紧元件的回转轴线可以相对于基部本体的纵向轴线偏斜。这允许将枢转夹紧元件回转出以将该器械附接到第一物体(诸如自行车支架的轭)。
优选地,两个夹紧元件均具有用于与第一物体接触的接触表面。具体地,接触表面可以大致被形成为圆筒的壳体的部分区段。接触表面可以具有摩擦增强表面,例如借助于橡胶插入件或借助于合适的特别是连续的涂层。这使得能够稳定地附接到第一物体特别是自行车支架的轭。
为了将固定夹紧元件连接到基部本体,基部本体可以具有凹部特别是环形凹部,所述基部本体延伸到所述凹部中,所述基部本体特别地被结合到所述固定夹紧元件。这种凹部使得能够实现能够传递相对高的弯曲力矩的稳健设计。原则上,还可以想到将基部本体焊接或钎焊到固定夹紧元件,或者使用力锁合压力连接来连接它,或者使用螺纹连接将固定夹紧元件螺接到基部本体上。
张紧器件可以包括:基础本体,所述基础本体设有用于所述第二物体特别是用于自行车的所述框架的抵接表面;和张紧元件,所述张紧元件被连接到所述基础本体,并且以使得所述第二物体能够在所述张紧元件和所述基础本体的所述抵接表面之间张紧的方式形成所述张紧元件。具体地,张紧元件可以被形成为张紧带,所述张紧带在它的一个端部区域处被连接到所述基础本体特别是铰接连接到所述基础本体,并且所述张紧带可以在它的自由端部区域处包括齿部,所述张紧带能够借助于所述齿部被闭锁在对应的闭锁机构中,所述闭锁机构被紧固到所述张紧器件的所述基础本体。
因此,例如,自行车的框架能够通过以下本身已知的方式在张紧器件上张紧:通过使框架与抵接表面形成接触,通过张紧带的自由端绕自行车框架放置张紧带并且利用在张紧带上形成的齿部将张紧带闭锁在对应的闭锁机构中。
张紧器件也可以包括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被设计成防止所述张紧元件的无意打开。具体地,锁定机构可以包括可用钥匙操作的锁。这防止例如:在振动(诸如当在自行车支架上使用该器械时当驶过在地面上的隆起时可能发生的振动)的情况下,张紧器件意外松开,从而将不再提供对放置在自行车支架上的自行车的充分的紧固。另外,如果例如具有这种自行车支架的机动车辆被放置在停车场上,则能够用钥匙操作的锁是一种防盗器件。锁定机构不仅防止张紧元件的无意打开,而且还防止夹紧器件被从第一物体释放,因为只要第二物体在张紧元件和基础本体的抵接表面之间被张紧,那么张紧器件就不能绕基部本体的纵向轴线旋转。
优选地,基部本体被形成为管状构件并且在其面向张紧器件的端部处包括有止挡端面,当夹紧元件在它们的夹紧位置中时,张紧器件抵靠该止挡端面停止。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进一步细节参考了从属权利要求以及附图和所示实施例的对应的描述。在图中示出:
图1是自行车支架的透视图,该自行车支架附接到具有根据本发明的两个器械的机动车辆的后部;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器械的透视图;
图3是图2中的器械的纵向截面视图;
图4是图2中的器械的侧视图,其中夹紧元件处于打开位置中;
图5是图2中的器械的侧视图,其中夹紧元件在它们的夹紧位置中;
图6是图2中的器械在联接装置的区域中的详细截面视图;
图7是图2中的器械的联接装置的局部剖切透视图。
图8是图2中的器械的引导衬套的透视图;
图9是图2中的器械的外壳元件的透视图;
图10是图2中的器械的内部联接元件的透视图。
图11是图2中的器械的外部联接元件的透视图;
图12是图2中的器械的张紧器件的详细截面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 机动车辆
2 自行车支架
3 支撑框架
4 连接器件
5 型材轨道
6 轮
7 自行车
8 张力带
9 轭
10 器械
11 基部本体
12 张紧器件
13 基础本体
14 张紧带
15 抵接表面
16 抵接构件
17 齿部
18 闭锁机构
19 锁
20 夹紧器件
21 固定夹紧元件
22 可枢转夹紧元件
23 凹部
24 接触表面
25 致动装置
26 联接杆
27 压力元件
28 加深部
29 引导衬套
30 通道开口
31 六边形轮廓
32 外壳元件
33 内部空间
34 内部联接元件
35 突起
36 沟槽
37 齿部
38 匹配齿部
39 外部联接元件
40 孔
41 螺旋压缩弹簧
X 纵向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机动车辆1,机动车辆1具有后部安装的自行车支架2,自行车支架2具有支撑框架3并且在自行车支架2的前端处具有用于附接到机动车辆1的拖车联接器的连接器件4。两根型材轨道5从支撑框架3的每一侧突出。自行车7的轮6位于所述两根前型材轨道5中并且借助于张紧带8被紧固到所述两根前型材轨道5。
由弯曲管状型材制成的竖直延伸的轭9也被装配在支撑框架3的前端区域中。在轭9的上端处,有两个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将自行车框架固定到自行车支架的器械10。一个器械10被连接到自行车7的框架,而另一个器械10不使用,而是被竖直地悬挂在轭9上。
图2和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连接两个物体(目前用于将自行车7的框架固定到自行车支架2的轭9)的器械10。器械10包括限定纵向轴线X的管状基部本体11,该基部本体11由金属材料制成,具体来说出于重量的原因由铝合金制成。
张紧器件12被布置在基部本体11的在图2和图3的右手侧上的一个端部区域处,以便将基部本体11连接到自行车7的框架。张紧器件12被安装成使得它能够绕基部本体11的纵向轴线X旋转。
张紧器件12具有:基础本体13;和张紧元件,该张紧元件连接到基础本体13并被设计为柔性张紧带14。基础本体13设有用于自行车7的框架的抵接表面15。如能够详细地在图6和图12中看到,抵接表面15由被螺接到基础本体13的抵接构件16形成。柔性张紧带14在它的一端处被铰接地连接到基础本体13并且在它的自由端处具有齿部17,借助于该齿部17,张紧带14能够被闭锁到闭锁机构18中,闭锁机构18也被紧固到基础本体13,如图12中所示。张紧器件进一步包括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具有钥匙操作的锁19。这防止了张紧带14的无意打开。
在基部本体11的另一端处,在图2和图3中在左手侧上,夹紧器件20被布置成将基部本体11与自行车支架2的轭9连接。夹紧器件20包括两个夹紧元件21、22,其中一个夹紧元件21作为固定夹紧元件被固定到基部本体11,并且另一个夹紧元件22被可枢转地安装在固定夹紧元件21上。固定夹紧元件21具有用于附接到基部本体11的环形凹部,基部本体11延伸到该环形凹部中。基部本体11和固定夹紧元件21被结合在一起。
所述两个夹紧元件21、22在它们之间形成用于轭9的接受器,并且所述两个夹紧元件21、22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夹紧位置之间相对于彼此移动,在打开位置中,夹紧器件20能够被附接到轭9或被从轭9移除,在夹紧位置中,夹紧器件20以固定的方式绕轭9接合。
两个夹紧元件21、22均具有用于接触自行车支架2的轭9的接触表面24,其中接触表面24大致被形成为与轭9的外部轮廓对应的圆筒的壳体的部分区段。
为了使夹紧元件21、22相对于彼此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器械10进一步包括致动装置25,致动装置25被布置成使得张紧器件12绕纵向轴线X在关闭方向上的旋转使得可枢转的夹紧元件22在夹紧位置的方向上移动,并且张紧器件12在与关闭方向相反的打开方向上的旋转使夹紧元件22在打开位置的方向上移动。
具体来说,致动装置25包括联接杆26,联接杆26在夹紧器件20和张紧器件12之间在基部本体11中轴向可移位地延伸。联接杆26经由螺纹连接可操作地连接到张紧器件,使得张紧器件12的旋转运动可以被转换成联接杆26的平移运动。在联接杆26的与夹紧器件20面对的端部处,联接杆26被以抗扭矩的方式连接到压力元件27。该压力元件27能够与可枢转夹紧元件22的V形加深部接合,以将可枢转夹紧元件22移动到如图5中所示的夹紧位置。
器械10进一步包括对准机构,该对准机构被设计成使得:当所述两个夹紧元件21、22在它们的夹紧位置中时,张紧器件12能够绕基部本体11的纵向轴线X在关闭方向上旋转。因此,张紧器件12能够根据自行车框架的定向而对准。为此目的,对准机构包括在图6至图11中详细示出的联接装置。
联接装置包括引导衬套29,该引导衬套29被螺接到联接杆26上。图8中所示的引导衬套29作为单独的构件具有:带有内螺纹的通道开口30,以容纳联接杆26;以及在一个端部区域中的外六边形轮廓31。
借助于该六边形轮廓31,引导衬套被以抗扭矩且轴向固定的方式连接到在图9中详细示出的外壳元件32。外壳元件32限定内部空间33,在该内部空间33中,内部联接元件34被接收且以抗扭矩的方式连接到外壳元件32,但是能够相对于外壳元件32轴向移位。
为此目的,外壳元件32具有呈四个周向分布的径向突出的突起35的形式的引导装置,这些突起35接合到在内部联接元件34中形成的呈轴向延伸的沟槽36的形式的对应的匹配装置中。借助于这种布置,内部联接元件34经由螺纹连接被间接地连接到联接杆26。
内部联接元件34具有齿部37,齿部37在一个端面处具有锯齿形轮廓。各个齿在径向方向上在环形区域上延伸,该环形区域与基部本体11的纵向轴线X同心地形成。
齿部37与外部联接元件39的对应的匹配齿部38啮合,该外部联接元件39以抗扭矩的方式连接到张紧器件12的基础本体13。因此,在图11中详细示出的外部联接元件39具有对应的连接装置,该对应的连接装置包括用于紧固螺钉的孔40,借助于这些紧固螺钉,能够将外部联接元件39螺接到张紧器件12的基础本体13。
联接装置进一步包括螺旋压缩弹簧41,借助于该螺旋压缩弹簧41将内部联接元件34和外部联接元件39彼此压靠。螺旋压缩弹簧41抵靠外壳元件32和内部联接元件34被支撑。
借助于这种布置,实现了内部联接元件34和外部联接元件39以如下方式彼此对应:当夹紧元件21、22在它们的夹紧位置外时,当张紧器件12绕基部本体11的纵向轴线X转动时,内部联接元件34和外部联接元件39总是以抗扭矩的方式彼此联接。当夹紧元件21、22在它们的夹紧位置中时,当张紧器件12在打开方向上旋转时,所述两个联接元件34、39以抗扭矩的方式彼此联接,并且当张紧器件12在关闭方向上旋转时,所述两个联接元件34、39从彼此解除联接。这使得当夹紧元件21、22在它们的夹紧位置中时,能够根据自行车框架的定向通过在关闭方向上转动张紧器件12来对准张紧器件12。
如果根据本发明的器械10将被附接到图1中所示的自行车支架,则必须首先使夹紧元件21、22进入其打开位置中,如图4中所示。为此,将张紧器件在它的打开方向上转动,直到压力元件27从基部本体11突出至使压力元件27不与可枢转的夹紧元件22的V形加深部28接合。然后,可枢转的夹紧元件22能够被打开至使得夹紧器件20能够被放置在轭9上。
然后,张紧器件12在它的关闭方向上转动,直到压力元件27已经接合到可枢转的夹紧元件22的V形加深部28中,并且可枢转的夹紧元件22已经进入它的夹紧位置中。因此,所述两个夹紧元件21、22通过将自行车支架2的轭9固定而抓持轭9,如图5中所示。
在张紧器件12能够被附接到自行车的框架之前,它必须根据该框架的定向对准。为此目的,即使夹紧元件21、22已经在它们的夹紧位置中,张紧器件也能够在关闭方向上进一步转动。由于齿部37和匹配齿部38的锯齿形轮廓,当夹紧元件21、22在它们的夹紧位置中时,内部联接元件34能够克服由螺旋压缩弹簧41产生的力而相对于外部联接元件39轴向移位。张紧器件12在它的关闭方向上进一步转动。这允许张紧器件与自行车框架的定向对准。

Claims (31)

1.用于连接两个物体特别是用于将自行车框架固定到自行车支架(2)的器械(10),包括:
基部本体(11),所述基部本体(11)限定纵向轴线(X);
夹紧器件(20),所述夹紧器件(20)被布置在所述基部本体(11)的一个端部区域处,以便将所述基部本体(11)连接到第一物体特别是连接到自行车支架(2)的轭(9),所述夹紧器件(20)包括至少两个夹紧元件(21、22),所述至少两个夹紧元件(21、22)在所述至少两个夹紧元件(21、22)之间形成用于所述第一物体的接受器,并且所述至少两个夹紧元件(21、22)能够相对于彼此在打开位置和夹紧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夹紧器件(20)能够被附接到所述第一物体或被从所述第一物体移除,在所述夹紧位置中,所述夹紧器件(20)以固定的方式绕所述第一物体接合;和
张紧器件(12),所述张紧器件(12)被布置在所述基部本体(11)的另一个端部区域处,以便将所述基部本体(11)连接到第二物体特别是自行车(7)的所述框架,所述张紧器件(12)相对于所述基部本体(11)绕所述纵向轴线(X)可旋转地安装,
所述器械(10)进一步包括致动装置(25),以便使所述夹紧元件(21、22)相对于彼此在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夹紧位置之间移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装置(25)被设计成使得所述张紧器件(12)绕所述基部本体(11)的所述纵向轴线(X)在关闭方向上的旋转使所述夹紧元件(21、22)相对于彼此在它们的夹紧位置的方向上移动,并且所述张紧器件(12)在与所述关闭方向相反的打开方向上的旋转使所述夹紧元件(21、22)相对于彼此在它们的打开位置的方向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械(10),其特征在于所述器械(10)进一步包括对准机构,所述对准机构被设计成使得:当所述夹紧元件(21、22)在它们的夹紧位置中时,所述张紧器件(12)能够绕所述基部本体(11)的所述纵向轴线(X)在所述关闭方向上旋转,以便将所述张紧器件(12)对准以附接到第二物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器械(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装置包括联接杆(26),所述联接杆(26)在所述基部本体(11)中在所述夹紧器件(20)和所述张紧器件(12)之间轴向可移位地延伸,并且以如下方式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张紧器件(12):所述张紧器件(12)的旋转运动能够被转换成所述联接杆(26)的平移运动,以便使所述夹紧元件(21、22)在它们的夹紧位置的方向上或在它们的打开位置的方向上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器械(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器件(12)经由螺纹连接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联接杆(26)。
5.根据权利要求2和权利要求4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准机构包括联接装置,所述联接装置具有:
内部联接元件(34),所述内部联接元件(34)借助于螺纹连接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联接杆(26);和
外部联接元件(39),所述外部联接元件(39)以抗扭矩的方式连接到所述张紧器件(12),
所述内部联接元件(34)和所述外部联接元件(39)彼此对应,使得:
当所述夹紧元件(21、22)在它们的夹紧位置外时,在所述张紧器件(12)的旋转期间,所述内部联接元件(34)和所述外部联接元件(39)总是以抗扭矩的方式彼此联接,并且
当所述夹紧元件(21、22)在它们的夹紧位置中时,当所述张紧器件(12)在所述打开方向上旋转时,所述内部联接元件(34)和所述外部联接元件(39)以抗扭矩的方式彼此联接,并且当所述张紧器件(12)在所述关闭方向上旋转时,所述内部联接元件(34)和所述外部联接元件(39)彼此解除联接,
使得当所述夹紧元件(21、22)在它们的夹紧位置中时,所述张紧器件(12)能够通过在所述关闭方向上的旋转而根据第二物体的定向对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器械(1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联接元件(34)和所述外部联接元件(39)借助于合适的接合装置彼此接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器械(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装置包括在所述内部联接元件(34)上形成的齿部(37)和在所述外部联接元件(39)上形成的匹配齿部(3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器械(10),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部(37)和所述匹配齿部(38)具有锯齿形轮廓。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器械(10),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部(37)和所述匹配齿部(38)被形成在所述内部联接元件(34)和所述外部联接元件(39)的相互指向的端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器械(10),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部(37)和所述匹配齿部(38)在环形区域上延伸,相对于所述基部本体(11)的所述纵向轴线(X)同心地形成所述环形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器械(10),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部(37)的齿和所述匹配齿部(38)的齿在径向方向上沿直线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6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器械(10),其特征在于由压力装置将所述内部联接元件(34)和所述外部联接元件(39)沿轴向彼此压靠。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器械(1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装置包括弹簧特别是螺旋压缩弹簧(41),以便将所述内部联接元件(34)和所述外部联接元件(39)彼此压靠。
14.根据权利要求5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器械(10),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装置包括引导衬套(29),所述引导衬套(29)被螺接到所述联接杆(26)上,并且所述内部联接元件(34)被可轴向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引导衬套(29)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器械(10),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装置进一步包括外壳元件(32),所述外壳元件(32)接收所述内部联接元件(34),被固定地连接到所述引导衬套(29)且包括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与所述内部联接元件(34)的合适的匹配装置接合,使得所述内部联接元件(34)以抗扭矩的方式连接到所述外壳元件(32),但是所述内部联接元件(34)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壳元件(34)轴向移位。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器械(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包括分布在周边上的多个特别是四个径向突出的突起(35),并且所述匹配装置包括与这些突起(35)接合的轴向延伸的沟槽(36)。
17.根据权利要求13和权利要求15或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器械(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41)被支撑抵靠所述外壳元件(32)和所述内部联接元件(34)。
18.根据权利要求5至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器械(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联接元件(39)包括用于附接到所述张紧器件(12)的连接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器械(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用于紧固螺钉的孔(40),借助于所述紧固螺钉,能够将所述外部联接元件(39)螺接到所述张紧器件(12)特别是螺接到所述张紧器件(12)的基础本体(13)。
20.根据权利要求3至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器械(10),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夹紧元件(21、22)在它们的夹紧位置中时,经由所述联接杆(26)将所述张紧器件(12)和至少一个夹紧元件(22)抵靠所述基部本体(11)夹紧。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器械(10),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杆(26)被以抗扭矩的方式连接到压力元件(27),所述压力元件(27)能够以抗扭矩的方式与至少一个夹紧元件(22)形成接合,以便将所述张紧器件(12)和所述至少一个夹紧元件(22)抵靠所述基部本体(11)夹紧。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器械(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夹紧元件(22)具有加深部特别是呈V形的加深部,所述压力元件(27)能够与所述加深部形成接合。
2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器械(10),其特征在于:一个夹紧元件(21)作为固定夹紧元件(21)被固定地布置在所述基部本体(11)上,并且另一个夹紧元件(22)被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固定夹紧元件(21)上。
2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器械(10),其特征在于两个夹紧元件(21、22)均具有用于与第一物体接触的接触表面(24)。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器械(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表面(24)大致被形成为圆筒的壳体的部分区段。
26.根据权利要求23至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器械(1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紧元件(21)具有凹部(23)特别是环形凹部,所述基部本体(11)延伸到所述凹部(23)中,所述基部本体(11)特别地被结合到所述固定夹紧元件(21)。
2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器械(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器件(12)包括:基础本体(13),所述基础本体(13)设有用于所述第二物体特别是用于自行车(7)的所述框架的抵接表面(15);和张紧元件(14),所述张紧元件(14)被连接到所述基础本体(13),并且以使得所述第二物体能够在所述张紧元件(14)和所述基础本体(13)的所述抵接表面(15)之间张紧的方式形成所述张紧元件(14)。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器械(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元件(14)被形成为张紧带(14),所述张紧带(14)在它的一个端部区域处被连接到所述基础本体(13)特别是铰接连接到所述基础本体(13),并且所述张紧带(14)在它的自由端部区域处包括齿部(17),所述张紧带(14)能够借助于所述齿部(17)被闭锁在对应的闭锁机构(18)中,所述闭锁机构(18)被紧固到所述张紧器件(12)的所述基础本体(13)。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器械(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器件(12)进一步包括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被设计成防止所述张紧元件(14)的无意打开。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器械(1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可用钥匙操作的锁(19)。
3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器械(1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本体(11)被形成为管状构件,并且所述基部本体(11)在它的与所述张紧器件(12)面对的端部处包括止挡端面,当所述夹紧元件(21、22)在它们的夹紧位置中时,所述张紧器件(12)抵靠所述止挡端面而停止。
CN201910584005.6A 2019-07-01 2019-07-01 带框架保持器 Active CN1121726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84005.6A CN112172685B (zh) 2019-07-01 2019-07-01 带框架保持器
EP19187036.9A EP3760487B1 (en) 2019-07-01 2019-07-18 Strap frame holder
DE202019005604.1U DE202019005604U1 (de) 2019-07-01 2019-07-18 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zweier Gegenständ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84005.6A CN112172685B (zh) 2019-07-01 2019-07-01 带框架保持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72685A true CN112172685A (zh) 2021-01-05
CN112172685B CN112172685B (zh) 2024-03-15

Family

ID=67438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84005.6A Active CN112172685B (zh) 2019-07-01 2019-07-01 带框架保持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760487B1 (zh)
CN (1) CN112172685B (zh)
DE (1) DE202019005604U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0120155B4 (de) 2020-07-30 2023-06-22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Halteeinrichtung
TWM616015U (zh) * 2021-04-28 2021-08-21 高鐵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攜車架夾持自行車之抓臂結構
DE102021204561A1 (de) 2021-05-05 2022-11-10 Atera Gmbh Linearspannsystem für eine Fahrradträgerkomponente sowie Klemmstütze für einen Fahrradträger mit einem derartigen Linearspannsystem
CN117944580A (zh) 2022-10-21 2024-04-30 杭州嘉迈机械有限公司 用于将自行车车架固定到自行车托架的装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39635A2 (en) * 2002-10-31 2004-05-13 Fabio Pedrini Vehicle-mounted equipment carrier
US20070235487A1 (en) * 2004-11-01 2007-10-11 Thule Sweden Ab Anti-sway arrangement for cargo on a load carrier
EP2212156A1 (en) * 2007-11-21 2010-08-04 Thule Sweden AB Bicycle support assembly for use with a load carrier for vehicles
TWM477974U (zh) * 2013-11-19 2014-05-11 Jyin Sheng Co Ltd 自行車之叉式安裝座
DE202014102320U1 (de) * 2014-05-16 2014-06-06 Thule Sweden Ab Fahrradrahmenadapter
DE102013211404B3 (de) * 2013-06-18 2014-06-26 Uebler Gmbh Haltevorrichtung zum Halten eines Fahrrads
DE202014101765U1 (de) * 2014-04-14 2015-07-17 Carman Enterprise Co., Ltd. Befestigungsstrebe zum Sichern eines Fahrrads auf Fahrradträgern
EP2985185A1 (de) * 2014-08-12 2016-02-17 WESTFALIA - Automotive GmbH Fahrradträger
CN205186017U (zh) * 2015-09-24 2016-04-27 杭州嘉迈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能指示扭力范围的固定夹
CN106458102A (zh) * 2014-02-18 2017-02-22 C.P.维特有限公司 支撑杆和自行车承载架
CN108883730A (zh) * 2016-02-17 2018-11-23 威斯特伐利亚汽车有限公司 负荷载体联结器
CN109641558A (zh) * 2016-06-05 2019-04-16 雅捷马产品公司 直立自行车承载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006614B4 (de) 2011-03-31 2018-04-05 Atera Gmbh Abstandsstütze für ein Trägersystem für ein Kraftfahrzeug sowie Trägersystem
DE102018104817B3 (de) * 2018-03-02 2019-03-28 Uebler Gmbh Abstandshalter für einen Träger für ein Kraftfahrzeug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39635A2 (en) * 2002-10-31 2004-05-13 Fabio Pedrini Vehicle-mounted equipment carrier
US20070235487A1 (en) * 2004-11-01 2007-10-11 Thule Sweden Ab Anti-sway arrangement for cargo on a load carrier
EP2212156A1 (en) * 2007-11-21 2010-08-04 Thule Sweden AB Bicycle support assembly for use with a load carrier for vehicles
CN101855107A (zh) * 2007-11-21 2010-10-06 北部瑞典公司 用于与车辆运输工具一起使用的自行车支撑组件
DE102013211404B3 (de) * 2013-06-18 2014-06-26 Uebler Gmbh Haltevorrichtung zum Halten eines Fahrrads
TWM477974U (zh) * 2013-11-19 2014-05-11 Jyin Sheng Co Ltd 自行車之叉式安裝座
CN106458102A (zh) * 2014-02-18 2017-02-22 C.P.维特有限公司 支撑杆和自行车承载架
DE202014101765U1 (de) * 2014-04-14 2015-07-17 Carman Enterprise Co., Ltd. Befestigungsstrebe zum Sichern eines Fahrrads auf Fahrradträgern
DE202014102320U1 (de) * 2014-05-16 2014-06-06 Thule Sweden Ab Fahrradrahmenadapter
EP2985185A1 (de) * 2014-08-12 2016-02-17 WESTFALIA - Automotive GmbH Fahrradträger
CN205186017U (zh) * 2015-09-24 2016-04-27 杭州嘉迈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能指示扭力范围的固定夹
CN108883730A (zh) * 2016-02-17 2018-11-23 威斯特伐利亚汽车有限公司 负荷载体联结器
CN109641558A (zh) * 2016-06-05 2019-04-16 雅捷马产品公司 直立自行车承载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72685B (zh) 2024-03-15
DE202019005604U1 (de) 2021-03-02
EP3760487A1 (en) 2021-01-06
EP3760487B1 (en) 2021-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72685B (zh) 带框架保持器
US6789815B2 (en) Stowable-lock, convertible-pintle hitch
US8801322B2 (en) Universal hitch with integral articulation, clamping and locking
US6948878B1 (en) Locking quick release device
US7475615B2 (en) Self-adjusting parking brake actuator for vehicles
US20070262563A1 (en) Hitch pin securing system for receiver mounted assemblies
US6131938A (en) Wobble and rattle resistant receiver hitch
US9150068B2 (en) Trailer coupling
US8202017B2 (en) Universal hitch with integral articulation, clamping and locking
US7735849B1 (en) Compact fifth wheel locking mechanism
US20060193684A1 (en) Safety device for locking an adjustable connecting piece
US10005329B2 (en) Captive pin apparatus for retention of a drawbar in a trailer hitch receiver
EP3838679B1 (en) Wheel holder for a vehicle
EP1170178A2 (en) Rack applicable to the tow hook of a car and the like
CA2516165A1 (en) A coupling apparatus for tractive vehicles
US9994274B2 (en) Fixing system
US7618077B2 (en) Windshield wiper device
US20030062705A1 (en) Bicycle trailer hitch
EP4357199A1 (en) Device for fixing a bicycle frame to a bike carrier
ATE217674T1 (de) Toleranzausgleich für eine kraftübertragende verbindung zwischen einem handgriff und einem schlossauslösehebel
US8381613B2 (en) Parking brake cable and adjust system having no lost cable travel
EP3446923B1 (en) Bike carrier
US5489112A (en) Hitch mount
CA2324762C (en) Clamp assembly for pick-up truck topper
EP3772434B1 (en) Rear load carri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