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71248A - 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71248A
CN112171248A CN201911411391.5A CN201911411391A CN112171248A CN 112171248 A CN112171248 A CN 112171248A CN 201911411391 A CN201911411391 A CN 201911411391A CN 112171248 A CN112171248 A CN 1121712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plate
guide pin
refrigerant tube
horizontal direction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113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71248B (zh
Inventor
马场博文
西泽准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daka Seiki KK
Original Assignee
Hidaka Seiki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daka Seiki KK filed Critical Hidaka Seiki KK
Publication of CN1121712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712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712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712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4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其使相对于换热器安装端板的安装作业自动化。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具有:制冷剂管保持部;端板载置体,其以制冷剂管通孔与制冷剂管的轴线方向相对的状态载置端板;引导销保持体,其保持能贯穿被载置于端板载置体的端板的制冷剂管通孔的引导销;水平方向接近远离移动单元,其使端板载置体和引导销保持体接近远离移动;水平方向移动部,其使制冷剂管保持部和引导销保持体接近远离移动;高度方向移动单元,其能变更端板载置体和引导销保持体的相对高度位置;高度方向移动部,其能变更制冷剂管保持部和引导销保持体的相对高度位置;以及动作控制部,其至少分别对各接近远离移动单元和各移动部进行动作控制。

Description

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将端板自动地装配于换热器的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其中,该端板在将换热器安装于安装对象物时使用。
背景技术
空调等的换热器通过使供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管贯穿多片散热用翅片而形成。这样的换热器使用被称作端板(或管板)的零部件来固定于安装对象。关于安装有这样的端板的换热器的结构,公知一种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96505号公报)中公开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96505号公报(说明书段落0016-0023,图1―图4等)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为了连接多个换热部而使用了端板,但是,关于如何将这样的端板安装于换热器没有做出任何公开。在欲通过手工作业向换热器的制冷剂管安装端板的情况下,必须一边使形成于端板的制冷剂管通孔的位置分别相对于多根制冷剂管对位,一边进行安装,因此,存在相对于换热器安装端板的安装作业极其复杂这样的课题。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因此,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相对于换热器安装端板的安装作业自动化的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发明者进行了锐意研究,结果想到了以下的结构。即,本发明是一种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用于在形成于端板的制冷剂管通孔的位置将所述端板装配于所述制冷剂管,所述端板在将使制冷剂管贯穿处于层叠的状态的散热用翅片而制成的换热器安装于安装对象物时使用,该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具有:制冷剂管保持部,其保持所述制冷剂管;端板载置部,其至少具有端板载置体、引导销保持体、高度方向移动单元和水平方向接近远离移动单元,该端板载置体以所述制冷剂管通孔与由制冷剂管保持部保持的所述制冷剂管的轴线方向相对的状态载置所述端板,该引导销保持体保持能够贯穿被载置于所述端板载置体的所述端板的所述制冷剂管通孔的引导销,该高度方向移动单元能够至少变更所述端板载置体与所述引导销保持体的相对高度位置,该水平方向接近远离移动单元使所述端板载置体和所述引导销保持体沿水平方向进行接近远离移动;水平方向移动部,其使所述制冷剂管保持部和所述端板载置部中的至少一者沿水平方向移动;以及动作控制部,其至少对所述高度方向移动单元、所述水平方向接近远离移动单元以及所述水平方向移动部进行动作控制,所述动作控制部通过分别执行如下的处理,将所述端板装配于由所述制冷剂管保持部保持的所述制冷剂管,所述处理为:在所述端板载置于所述端板载置体之后,使所述水平方向接近远离移动单元工作,通过使所述端板载置体和所述引导销保持体接近,使所述引导销贯穿所述端板的所述制冷剂管通孔;使所述水平方向移动部工作,将所述引导销的端头部向所述制冷剂管的端头部插入,并且使所述制冷剂管在所述制冷剂管通孔的位置贯穿被所述引导销贯穿的所述端板;使所述高度方向移动单元工作,使所述端板载置体和所述引导销保持体的相对高度位置变化;以及使所述水平方向移动部工作,使所述引导销保持体和所述制冷剂管保持部彼此远离。
由此,能够将端板自动地装配于组装换热器之前的(层叠散热用翅片之前的)制冷剂管。另外,也能够在沿着制冷剂管层叠散热用翅片之后将端板自动地装配于制冷剂管。
另外,也能够设为如下的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用于在形成于端板的制冷剂管通孔的位置将所述端板装配于所述制冷剂管,所述端板在将使制冷剂管贯穿处于层叠的状态的散热用翅片而制成的换热器安装于安装对象物时使用,该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具有:制冷剂管保持部,其保持所述制冷剂管;端板载置部,其至少具有端板载置体、引导销保持体、高度方向移动单元和水平方向接近远离移动单元,该端板载置体以所述制冷剂管通孔与由制冷剂管保持部保持的所述制冷剂管的轴线方向相对的状态载置所述端板,该引导销保持体保持能够贯穿被载置于所述端板载置体的所述端板的所述制冷剂管通孔的引导销,该高度方向移动单元能够至少变更所述端板载置体与所述引导销保持体的相对高度位置,该水平方向接近远离移动单元使所述端板载置体和所述引导销保持体沿水平方向进行接近远离移动;水平方向移动部,其使所述制冷剂管保持部和所述端板载置部中的至少一者沿水平方向移动;高度方向移动部,其使所述端板载置部沿高度方向移动;以及动作控制部,其至少对所述高度方向移动单元、所述水平方向接近远离移动单元、所述水平方向移动部以及所述高度方向移动部进行动作控制,所述动作控制部通过执行如下处理,将所述端板装配于由所述制冷剂管保持部保持的所述制冷剂管,所述处理为:使所述高度方向移动部工作,使所述端板载置部的高度位置和所述制冷剂管保持部的高度位置匹配;在所述端板载置于所述端板载置体之后,使所述水平方向接近远离移动单元工作,通过使所述端板载置体和所述引导销保持体接近,使所述引导销贯穿所述端板的所述制冷剂管通孔;使所述水平方向移动部工作,将所述引导销的端头部向所述制冷剂管的端头部插入,并且使所述制冷剂管在所述制冷剂管通孔的位置贯穿被所述引导销贯穿的所述端板;使所述高度方向移动单元工作,使所述端板载置体和所述引导销保持体的相对高度位置变化;使所述水平方向移动部工作,使所述引导销保持体和所述制冷剂管保持部彼此远离;使所述高度方向移动部工作,使所述端板载置部的高度位置和所述制冷剂管保持部的高度位置不同;以及使所述水平方向移动部工作,使所述制冷剂管保持部沿水平方向移动。
由此,能够将端板自动地装配于组装换热器之前的(层叠散热用翅片之前的)制冷剂管。另外,也能够在沿着制冷剂管层叠散热用翅片之后将端板自动地装配于制冷剂管。并且,能够将安装有端板的制冷剂管或换热器自动地向下一工序送出,能够连续地制造换热器。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端板载置体在所述引导销的轴线方向上的内侧尺寸形成为比所述端板在所述引导销的轴线方向上的宽度尺寸长。
由此,即使在端板载置于端板载置体的载置位置从预定位置稍微偏离或者端板的尺寸精度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将引导销向形成于端板的制冷剂管通孔插入时,使载置于端板载置体的端板的姿态适当变化。由此,与过度地矫正了端板的载置位置、端板的载置姿态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使引导销贯穿端板时的成功率。
另外,优选的是,在所述端板载置体的底板形成有沿板厚方向贯通的贯通孔,该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还具有端板支承体,该端板支承体以能够贯穿所述贯通孔的尺寸形成,并且设为能够在所述贯通孔的位置相对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突出没入,该端板支承体支承所述端板。
由此,即使在载置于端板载置体的端板的载置状态不稳定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端板载置部的端板的载置状态稳定,能够提高使制冷剂管贯穿端板的贯穿作业的效率。
发明的效果
通过采用本发明的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的结构,能够将端板自动地装配于组装换热器之前的(层叠散热用翅片之前的)制冷剂管。另外,也能够在沿着制冷剂管层叠散热用翅片之后将端板自动地装配于制冷剂管。由于能够这样将安装于换热器的端板自动地安装于制冷剂管,因此,能够有效率地进行换热器的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的端板装配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5是表示相对于端板装配部装配端板的装配状态的变形例的放大侧视图。
图6是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的、相对于换热器装配端板的装配方法的概略工序图。
图7是表示接着图4的状态的端板装配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8是表示接着图7的状态的端板装配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9是表示接着图8的状态的端板装配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10是表示接着图9的状态的端板装配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11是表示接着图10的状态的端板装配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12是表示接着图11的状态的端板装配部的放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100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100具有端板载置体10、引导销保持体20、制冷剂管保持部30、水平方向接近远离移动单元40和水平方向移动部50、高度方向移动单元60和高度方向移动部70以及对它们进行动作控制的动作控制部80。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100能够分为如下三个部分:端板载置部90,其具有端板载置体10、引导销保持体20、制冷剂管保持部30、水平方向接近远离移动单元40以及高度方向移动单元60;高度方向移动部70,其使端板载置部90沿高度方向移动;以及水平方向移动部50,其使端板载置部90沿水平方向移动。
接着说明端板载置部90。端板载置部90借助安装转接件(日文:取付アダプタ)72与高度方向移动部70相连结。该安装转接件72具有:第1转接件72A,其使端板载置部90连结于作为高度方向移动部70的的一部分的流体缸70A的伸缩杆;以及第2转接件72B,其使端板载置部90连结于作为高度方向移动部70的一部分的引导杆70B。引导杆70B的下侧端部利用连结构件70C连结起来,维持引导杆70B彼此始终平行。
另外,端板载置部90与高度方向移动部70一同借助水平方向基座73与水平方向移动部50相连结。在水平方向基座73分别固定有流体缸70A的主体和供引导杆70B贯穿的套筒70D。水平方向移动部50具有均在水平方向上彼此平行地配设的驱动侧水平方向移动部50A和从动侧水平方向移动部50B,在驱动侧水平方向移动部50A配设有作为驱动源的驱动马达50C。水平方向基座73架设于驱动侧水平方向移动部50A与从动侧水平方向移动部50B之间。通过动作控制部80分别控制水平方向移动部50和高度方向移动部70的动作,能够使端板载置部90沿高度方向和水平方向移动。
接着,分别说明端板载置部90的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端板载置体10具有:底板12,其载置端板T,在该端板T上沿着长边方向空开所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制冷剂管通孔TH;以及立起壁14,其从底板12的长边方向上的端缘分别立起。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底板12的短边方向(引导销21的轴线方向)上的尺寸(端板载置体10的内侧尺寸)形成为比端板T的短边方向(引导销21的轴线方向)上的宽度尺寸大的底板12。通过采用这样的端板载置体10的形态,在载置于端板载置体10的端板T与立起壁14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成为使后述的引导销21贯穿端板T时的恰当的空隙,能够一边吸收两者的尺寸差,一边将引导销21向端板T插入。由此,在如下的方面是便利的,即,与过度地矫正了端板T相对于端板载置体10的载置位置或端板T相对于端板载置体10的载置姿态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使引导销21贯穿端板T时的成功率。
本实施方式的立起壁14具有引导销回避部14A,以使由引导销保持体20保持的引导销21能够在形成于端板T的制冷剂管通孔TH的位置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在引导销21往复运动的部分所形成的缺口部用作引导销回避部14A,但并不限定于该方式。若使立起壁14的高度尺寸形成为比端板T的制冷剂管通孔TH的高度低,则也能够采用省略了引导销回避部14A的结构的立起壁14。
另外,也可以是,在底板12形成有1处沿底板12的板厚方向贯通的贯通孔12A,或者在底板12的长边方向(与引导销的轴线在水平面内正交的方向)上空开所需间隔地形成有多处沿底板12的板厚方向贯通的贯通孔12A,并设置端板支承体16,该端板支承体16以小于等于贯通孔12A的内径尺寸形成,贯穿贯通孔12A,并且能够相对于底板12的上表面突出没入。在使端板支承体16沿高度方向移动时,能够利用安装于端板载置体10的端板支承体用流体缸18的伸缩动作来实现。端板支承体用流体缸18的伸缩基于在未图示的存储部中存储的动作控制程序,由动作控制部80进行动作控制。作为这样的动作控制部80,能够合适地使用通常称作CPU的中央运算装置。
本实施方式的端板载置体10和引导销保持体20能够利用水平方向接近远离移动单元40来使彼此的间隔距离接近远离。在此,作为水平方向接近远离移动单元40,使用了流体缸。使作为水平方向接近远离移动单元40的流体缸的伸缩部与端板载置体10相连结,预先使引导销保持体20与流体缸彼此独立,通过动作控制部80使流体缸驱动,能够使端板载置体10和引导销保持体20接近远离移动。此外,动作控制部80基于在未图示的存储部中预先存储的动作控制程序,来控制作为水平方向接近远离移动单元40的流体缸的伸缩动作。
并且,在端板载置体10安装有高度方向移动单元60,端板载置体10在端板载置部90中,能够进行与端板载置部90整体的高度方向的动作彼此独立的高度方向的移动。另外,引导销保持体20直接安装于端板载置部90。即,利用高度方向移动单元60能够变更端板载置体10的高度,从而能够变更端板载置体10与引导销保持体20的相对高度位置。作为这样的高度方向移动单元60,能够例示流体缸。高度方向移动单元60的动作(流体缸的伸缩动作)由动作控制程序和动作控制部80控制。
制冷剂管保持部30将制冷剂管31以水平状态保持,以便将供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管31向端板T的制冷剂管通孔TH插入,并且,制冷剂管保持部30以制冷剂管31的流路截面与形成于端板T的制冷剂管通孔TH相对的状态保持制冷剂管31。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管保持部30如图2所示,具有在制冷剂管31的长边方向上的两处保持制冷剂管31的两个保持体32。该两个保持体32设为,能够利用未图示的水平方向移动机构,以与端板载置部90彼此独立的状态分别沿水平方向移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管保持部30利用由动作控制部80进行动作控制的未图示的装载机适当供给制冷剂管31。通过采用这样的制冷剂管保持部30的结构,制冷剂管保持部30能够相对于引导销保持体20进行接近远离移动。此外,也可以是,将制冷剂管保持部30固定,驱动水平方向接近远离移动单元40或水平方向移动部50,从而使引导销保持体20相对于制冷剂管保持部30进行接近远离移动。
接着,基于图4~图12来说明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100的、相对于换热器装配端板的装配方法。图6是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的、相对于换热器装配端板的装配方法的概略工序图。
操作者将在与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100相连接的个人计算机等的存储部中所安装的动作控制程序启动(步骤1)。接着,由操作者或未图示的端板供给用机器人如图4所示那样将端板T载置于端板载置体10(步骤2)。端板T有时也以图5所示那样的状态载置于端板载置体10,在处于这样的载置状态的情况下,动作控制部80执行使端板支承体用流体缸18伸长的处理,能够使端板支承体16从底板12的上表面突出,使端板T处于稳定的状态。当然,端板支承体16的配设位置设为不与引导销21的位置相干扰。作为端板T相对于端板载置体10的载置状态的检测方法,能够使动作控制部80基于由图像识别装置、沿着底板12的短边方向在底板12的上表面配设有多处的接触传感器等(未图示)检测出的检测信号来判断。
当利用配设于端板载置体10的未图示的传感器等检测到端板T相对于端板载置体10的底板12的载置,并将检测信号发送到动作控制部80时,动作控制部80执行使水平方向接近远离移动单元40工作的(缩短)的处理(步骤3)。由此,端板载置体10接近引导销保持体20,如图7所示那样,将从引导销回避部14A进入到立起壁14的内侧空间的引导销21向端板T的制冷剂管通孔TH插入(步骤4)。
接着,动作控制部80执行如下的处理,即,如图8所示,使水平方向移动部50的驱动马达50C工作,如图中的箭头A所示那样使引导销保持体20与端板载置部90一同接近制冷剂管保持部30,使贯穿端板T的引导销21的端头部向保持于制冷剂管保持部30的制冷剂管31的端头部(开口端面)插入(步骤5)。由此,处于引导销21的轴线和制冷剂管31的轴线配置在同一轴线上的状态。接着,动作控制部80执行如下的处理,即,如图9所示,使水平方向接近远离移动单元40驱动(伸长)来使端板载置体10接近制冷剂管保持部30,使制冷剂管31贯穿被引导销21贯穿的端板T(步骤6)。
接着,动作控制部80执行如下的处理,即,如图10所示,使高度方向移动单元60驱动(缩短)来变更端板载置体10与引导销保持体20的相对高度位置,使端板载置体10向比引导销保持体20低的位置移动(退避),从而使被制冷剂管31贯穿的端板T远离端板载置体10(步骤7)。接着,动作控制部80执行如下的处理,即,如图11所示,使水平方向移动部50的驱动马达50C工作,如图中的箭头B所示那样使端板载置部90远离制冷剂管保持部30(步骤8)。由此,端板T相对于端板载置部90独立,被转移到制冷剂管31。
接着,动作控制部80执行如下的处理,即,如图12所示,使高度方向移动部70工作(缩短),如图中的箭头C所示那样变更端板载置部90和制冷剂管保持部30的相对高度位置,使端板载置部90向比制冷剂管保持部30靠下方侧的位置退避(步骤9)。这样,安装有端板T的制冷剂管31通过动作控制部80使未图示的水平移动机构工作而与制冷剂管保持部30一同沿水平方向远离端板载置部90,被向下一个工序送出(步骤10)。并且,动作控制部80在执行步骤10之后,执行确认是否有应处理的端板T或制冷剂管31的处理(步骤11),在有任一者的情况(“是”路径)下,恢复为步骤2的能够在端板载置体10载置端板T的状态,然后重复执行直到步骤10的处理。当准备的端板T或制冷剂管31中的任一者完成(步骤11的“否”路径)时,由操作者或动作控制部80进行动作控制程序的暂时停止,完成相对于制冷剂管31安装端板T的安装处理(结束)。
此外,在以上的处理流程中,示出了在使制冷剂管31贯穿被层叠起来的散热用翅片(未图示)之前的状态下安装端板T的步骤,但是,在使散热用翅片层叠于安装有端板T的制冷剂管31之后安装端板T的情况下,或者在使制冷剂管31贯穿被层叠起来的散热用翅片之后安装端板T的情况下,能够与上述步骤同样地进行,因此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如以上那样,将端板T安装于贯穿被层叠起来的散热用翅片的制冷剂管31(换热器),从而能够将换热器安装于安装对象物(作为一个例子为空调的室外机的壳体)。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的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100和使用了该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100的、相对于制冷剂管31安装端板T的安装方法,但本发明的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100和使用了该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100的、相对于制冷剂管31安装端板T的安装方法并不限定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的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100中,在水平方向接近远离移动单元40以及高度方向移动单元60和高度方向移动部70中,都例示了流体缸,但并不限定于流体缸,也能够采用其他公知的结构。
另外,说明了本实施方式的水平方向移动部50使端板载置部90沿水平方向移动的方式,但并不限定于该方式。在水平方向移动部50使制冷剂管保持部30沿水平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动作。在该情况下,能够省略像本实施方式这样用于使制冷剂管保持部30沿水平方向移动的水平方向移动机构的结构。水平方向移动部50只要能够使端板载置部90或制冷剂管保持部30中的至少一者沿水平方向移动即可。
另外,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如下的方式,即,在步骤10中,通过动作控制部80使未图示的水平移动机构工作,使制冷剂管31与制冷剂管保持部30一同沿水平方向远离端板载置部90,该水平方向既可以是制冷剂管31的轴线方向(图12的左右方向),也可以是制冷剂管31的排列方向(相对于图12的纸面的进深方向)。
另外,也能够采用将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的各种变形例彼此适当组合而成的结构。

Claims (4)

1.一种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用于在形成于端板的制冷剂管通孔的位置将所述端板装配于所述制冷剂管,所述端板在将使制冷剂管贯穿处于层叠的状态的散热用翅片而制成的换热器安装于安装对象物时使用,
该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具有:
制冷剂管保持部,其保持所述制冷剂管;
端板载置部,其至少具有端板载置体、引导销保持体、高度方向移动单元和水平方向接近远离移动单元,该端板载置体以所述制冷剂管通孔与由制冷剂管保持部保持的所述制冷剂管的轴线方向相对的状态载置所述端板,该引导销保持体保持能够贯穿被载置于所述端板载置体的所述端板的所述制冷剂管通孔的引导销,该高度方向移动单元能够至少变更所述端板载置体与所述引导销保持体的相对高度位置,该水平方向接近远离移动单元使所述端板载置体和所述引导销保持体沿水平方向进行接近远离移动;
水平方向移动部,其使所述制冷剂管保持部和所述端板载置部中的至少一者沿水平方向移动;以及
动作控制部,其至少对所述高度方向移动单元、所述水平方向接近远离移动单元以及所述水平方向移动部进行动作控制,
所述动作控制部通过分别执行如下的处理,将所述端板装配于由所述制冷剂管保持部保持的所述制冷剂管,所述处理为:
在所述端板载置于所述端板载置体之后,使所述水平方向接近远离移动单元工作,通过使所述端板载置体和所述引导销保持体接近,使所述引导销贯穿所述端板的所述制冷剂管通孔;
使所述水平方向移动部工作,将所述引导销的端头部向所述制冷剂管的端头部插入,并且使所述制冷剂管在所述制冷剂管通孔的位置贯穿被所述引导销贯穿的所述端板;
使所述高度方向移动单元工作,使所述端板载置体和所述引导销保持体的相对高度位置变化;以及
使所述水平方向移动部工作,使所述引导销保持体和所述制冷剂管保持部彼此远离。
2.一种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用于在形成于端板的制冷剂管通孔的位置将所述端板装配于所述制冷剂管,所述端板在将使制冷剂管贯穿处于层叠的状态的散热用翅片而制成的换热器安装于安装对象物时使用,
该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具有:
制冷剂管保持部,其保持所述制冷剂管;
端板载置部,其至少具有端板载置体、引导销保持体、高度方向移动单元和水平方向接近远离移动单元,该端板载置体以所述制冷剂管通孔与由制冷剂管保持部保持的所述制冷剂管的轴线方向相对的状态载置所述端板,该引导销保持体保持能够贯穿被载置于所述端板载置体的所述端板的所述制冷剂管通孔的引导销,该高度方向移动单元能够至少变更所述端板载置体与所述引导销保持体的相对高度位置,该水平方向接近远离移动单元使所述端板载置体和所述引导销保持体沿水平方向进行接近远离移动;
水平方向移动部,其使所述制冷剂管保持部和所述端板载置部中的至少一者沿水平方向移动;
高度方向移动部,其使所述端板载置部沿高度方向移动;以及
动作控制部,其至少对所述高度方向移动单元、所述水平方向接近远离移动单元、所述水平方向移动部以及所述高度方向移动部进行动作控制,
所述动作控制部通过执行如下处理,将所述端板装配于由所述制冷剂管保持部保持的所述制冷剂管,所述处理为:
使所述高度方向移动部工作,使所述端板载置部的高度位置和所述制冷剂管保持部的高度位置匹配;
在所述端板载置于所述端板载置体之后,使所述水平方向接近远离移动单元工作,通过使所述端板载置体和所述引导销保持体接近,使所述引导销贯穿所述端板的所述制冷剂管通孔;
使所述水平方向移动部工作,将所述引导销的端头部向所述制冷剂管的端头部插入,并且使所述制冷剂管在所述制冷剂管通孔的位置贯穿被所述引导销贯穿的所述端板;
使所述高度方向移动单元工作,使所述端板载置体和所述引导销保持体的相对高度位置变化;
使所述水平方向移动部工作,使所述引导销保持体和所述制冷剂管保持部彼此远离;
使所述高度方向移动部工作,使所述端板载置部的高度位置和所述制冷剂管保持部的高度位置不同;以及
使所述水平方向移动部工作,使所述制冷剂管保持部沿水平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板载置体在所述引导销的轴线方向上的内侧尺寸形成为比所述端板在所述引导销的轴线方向上的宽度尺寸长。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端板载置体的底板形成有沿板厚方向贯通的贯通孔,该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还具有端板支承体,该端板支承体以能够贯穿所述贯通孔的尺寸形成,并且设为能够在所述贯通孔的位置相对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突出没入,该端板支承体支承所述端板。
CN201911411391.5A 2019-07-01 2019-12-31 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 Active CN1121712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22674 2019-07-01
JP2019122674A JP7266292B2 (ja) 2019-07-01 2019-07-01 熱交換器用端板セット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71248A true CN112171248A (zh) 2021-01-05
CN112171248B CN112171248B (zh) 2023-07-18

Family

ID=73919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11391.5A Active CN112171248B (zh) 2019-07-01 2019-12-31 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266292B2 (zh)
CN (1) CN11217124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20222A1 (fr) * 1979-05-14 1980-12-10 SAUNIER DUVAL EAU CHAUDE CHAUFFAGE S.D.E.C.C. - Société anonyme Machine automatique d'assemblage d'ailettes particulièrement pour échangeurs de chaleur ou radiateurs
AU1658197A (en) * 1997-03-26 1998-10-01 Calsonic Corporation Temporary assembling unit for heat exchanger core
US6530144B1 (en) * 1999-10-27 2003-03-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assembling a heat exchanger
CN101329122A (zh) * 2007-06-11 2008-12-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KR20090021497A (ko) * 2007-08-27 2009-03-04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열교환기 자동조립장치
CN102886667A (zh) * 2011-07-22 2013-01-23 常州市西屋自动化有限公司 换热器的翅片侧向装配工装
CN108422164A (zh) * 2018-01-30 2018-08-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换热器的装配机构及装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81771B2 (ja) * 1994-07-19 2000-08-28 京進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のヘアピン管挿通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FR2744205B1 (fr) * 1996-01-26 1998-04-17 Anjou Piscine Service Echangeur de chaleur et machine pour le montage d'un tel echangeur
JP2010284684A (ja) 2009-06-11 2010-12-24 Ihi Corp 熱交換器用伝熱管挿入方法及び熱交換器用伝熱管挿入装置
JP4991904B2 (ja) 2010-04-26 2012-08-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熱交換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20222A1 (fr) * 1979-05-14 1980-12-10 SAUNIER DUVAL EAU CHAUDE CHAUFFAGE S.D.E.C.C. - Société anonyme Machine automatique d'assemblage d'ailettes particulièrement pour échangeurs de chaleur ou radiateurs
AU1658197A (en) * 1997-03-26 1998-10-01 Calsonic Corporation Temporary assembling unit for heat exchanger core
US6530144B1 (en) * 1999-10-27 2003-03-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assembling a heat exchanger
CN101329122A (zh) * 2007-06-11 2008-12-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KR20090021497A (ko) * 2007-08-27 2009-03-04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열교환기 자동조립장치
CN102886667A (zh) * 2011-07-22 2013-01-23 常州市西屋自动化有限公司 换热器的翅片侧向装配工装
CN108422164A (zh) * 2018-01-30 2018-08-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换热器的装配机构及装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71248B (zh) 2023-07-18
JP7266292B2 (ja) 2023-04-28
JP2021008004A (ja) 2021-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21051B (zh) 用于将嵌装套圈固定在杆上的套圈的插入和嵌装装置
KR20100008854U (ko) 파이프 자동 피어싱 머신
JP6564033B2 (ja) 熱交換器用フィンへの扁平チューブ挿入装置
CN112171248A (zh) 换热器用端板的装配装置
KR20170049072A (ko) 튜브 확관기
JPH03180224A (ja) 拡管装置
JP6288466B2 (ja) 環状部品に軸状部品を挿入する組み立て装置
JP4919952B2 (ja) 導管内部品移動許容装置
CN112589298B (zh) 电池治具与焊接装置
WO2016203593A1 (ja) 熱交換器用フィンへの扁平チューブ挿入装置
JP2003136162A (ja) 拡管装置
CN111453638B (zh) 一种侧推千斤顶的深孔活塞杆及其加工方法和应用
JP2003145234A (ja) 拡管装置
US11897069B2 (en) Device for stabilizing a workpiece in a machine tool
CN212364136U (zh) 一种空调构件检测辅助定位装置及检测设备
JP7065008B2 (ja) X-y駆動機構及びそれを備えた作業システム
JP2005246559A (ja) 位置決めクランプ装置
CN111595869A (zh) 一种空调构件检测辅助定位装置及检测设备
US10974307B2 (e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ipulating a workpiece
CN113492302B (zh) 棒体排列装置
CN216781635U (zh) 用于辅助发动机气门安装的工装
CN114194755B (zh) 一种焊环分配组件及应用该分配组件的焊环安装机
GB2505303A (en) Tube finning machine
CN218556033U (zh) 一种焊丝夹丝装置
CN210938139U (zh) 多功能交换台的工作台定位工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