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707A - 用作抗癌剂和抗原生动物剂的不饱和氨基化合物 - Google Patents

用作抗癌剂和抗原生动物剂的不饱和氨基化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707A
CN1121707A CN94191922A CN94191922A CN1121707A CN 1121707 A CN1121707 A CN 1121707A CN 94191922 A CN94191922 A CN 94191922A CN 94191922 A CN94191922 A CN 94191922A CN 1121707 A CN1121707 A CN 11217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compound
salt
group
alk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41919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弗赖
J·施坦尼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vartis AG
Original Assignee
Ciba Geigy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ba Geigy AG filed Critical Ciba Geigy AG
Publication of CN1121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7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11/00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 C07C211/01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hav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 C07C211/20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hav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of an acyclic unsaturated carbon skeleton
    • C07C211/22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hav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of an acyclic unsaturated carbon skeleton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amino groups bound to the carbon skelet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11/00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 C07C211/01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hav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 C07C211/20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hav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of an acyclic unsaturated carbon skeleton
    • C07C211/23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hav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of an acyclic unsaturated carbon skeleton the carbon skeleton containing carbon-to-carbon triple bonds

Landscapes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Oncology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Vir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Pyrrole Compounds (AREA)
  • Hydrogenated Pyridines (AREA)
  • Steroid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其中R1和R2各自选自(前提是R1和R2中最多只能有一个是甲基)未取代或被一个或多个氟原子取代(但取代不能在R1或R2中与N原子键合的C原子上)的低级烷基;低级链烯基、(双键不在R1或R2中与N原子键合的C原子上);低级炔基(三键不在R1或R2中与N原子键合的C原子上);环烷基;以及环烷基-低级烷基。所有这些化合物都具有抵抗对细胞内多胺浓度降低敏感的疾病(例如肿瘤或原生动物感染)的药物学活性。

Description

用作抗癌剂和抗原生动物剂的不饱和氨基化合物
本发明涉及N1,N14-双取代的四氮杂十四碳-7-烯及其盐类、合成这些化合物的方法、包含这些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这些化合物在治疗人或动物体或制备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
一段时间以来,多胺,如精胺、亚精胺及其类似物的生物学特性(尤其是在细胞增殖方面),已成为深入研究的课题。早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分裂期的细胞(例如癌细胞中)中存在着高于稳态的细胞的多胺。
这些现象的观察使人们识别到多胺对细胞增殖的必需性。
影响细胞中多胺水平的概念因此而应用于化学治疗,如癌症治疗。
令人惊奇的是发现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可应用于药物学方面的特别有价值的性质。
本发明的化合物为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盐类:
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选自未取代或被1个或多个氟原子取代(但取代不在R1或R2中与N原子键合的C原子上)的低级烷基、低级链烯基(其中双键不在R1或R2中与N原子键合的C原子上)、低级炔基(其中的三键不在R1或R2中与N原子键合的C原子上)、环烷基以及环烷基-低级烷基,前提是两个取代基团R1和R2中最多只有一个是甲基。
在本申请书的全文中,前后所使用的一般术语优选具有以下的含义:
低级烷基含最多不超过7个碳原子,可以是直链或支链,优选为甲基或特别是C2-C7烷基(如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新戊基、正己基或正庚基),尤其是甲基或更特别是C2-C4烷基(如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或异丁基),特别优选乙基和丙基(例如正丙基)。
这些基团优选未取代,但也可以被一个或多个(最好不超过3个)氟原子取代(如:2,2,2-三氟乙基)。氟原子不键在式I所示的R1或R2中与N原子键合的C原子上。
低级链烯基含3-7个C原子,优选3或4个C原子(如烯丙基或烯丁基)。
低级链炔基含3-7个C原子,优选3或4个C原子(如丙炔-2-基或2-丁炔-1-基)。
在低级链烯基和低级链炔基中,不饱和键不能在R1或R2中与N原子键合的C原子上,否则形成的化合物不稳定。
环烷基优选含3-7个碳原子,尤其是3-5个C原子,特别优选环丙基或环丁基。
环烷基-低级烷基中特别包含3-5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尤其是环丙基或环丁基),以及优选上面定义中的低级烷基(特别是C1-C3烷基,如:甲基、乙基、正丙基或异丙基,特别是C1-C2烷基)。优选2-环丙基乙基、环丁基甲基或特别优选环丙基甲基。
由于式I所示化合物为碱性,它们所形成的盐是酸加成盐,但也可以是混合盐。
盐特指可药用盐,即无毒性的式I所示化合物的盐,也即与无毒性(在所述剂量)的酸性阴离子加合的相应盐。
这样的盐例如由式I所示化合物与无机酸形成,例如与卤酸(如盐酸或氢溴酸)、硫酸或磷酸形成;或者与有机羧酸、磺酸、硫代酸、膦酸或N-取代的氨基磺酸形成,例如乙酸、丙酸、乙醇酸、琥珀酸、马来酸、羟基马来酸、甲基马来酸、富马酸、苹果酸、酒石酸、葡糖酸、葡糖二酸、葡糖醛酸、柠檬酸、苯甲酸、肉桂酸、扁桃酸、水杨酸、4-氨基水杨酸、2-苯氧基苯甲酸、2-乙酰氧基苯甲酸、双羟萘酸、尼克酸或异烟酸形成;也可以与氨基酸形成,例如与参与自然界蛋白质合成的20种α氨基酸(如谷氨酸或精氨酸)形成;还可以与甲磺酸、乙磺酸、2-羟基乙磺酸、乙烷-1,2-二磺酸,苯磺酸、4-甲基苯磺酸、萘-2-磺酸、萘-1,5-二磺酸、2-或3-磷酸甘油酯、葡糖-6-磷酸、N-环己基氨基磺酸形成(形成环己烷氨基磺酸酯);或者与其它酸性有机化合物形成,如与抗坏血酸形成。碳酸盐或碳酸氢盐也可能形成。
混合盐包括例如式I所示化合物与具有不同解离常数的酸根的二或三元酸(如柠檬酸或磷酸)反应生成的盐,其中,多元酸的1或2个质子被阳离子(如碱金属阳离子,例如Na+或K+)取代,这样,相应的盐中包含有相应的阳离子,也含有式I所示的化合物及相应的酸性阴离子。
“化合物”和“盐”的术语中还包括个别的化合物和个别的盐。
在分离或纯化过程中,可能用到不可药用的盐,如苦味酸盐或高氯酸盐。只有可药用的非毒性的盐用于治疗,因此优选这些盐。
式I所示化合物的中心双键总是E(=反式)式取向。如果R1和R2基团中的1个或2个存在不对称碳原子,则相应的化合物可能存在异构混合物(如非对映异构的混合物或外消旋物)形式,或者纯化形式。
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特别有用的药理性质。具体地说,令人惊奇地发现:式I所示的化合物能导致细胞内自然多胺(如腐胺、精胺和亚精胺)的浓度降低,从而引起细胞分裂的减慢或受抑制,特别是能减缓或终止处于生长期(尤其是迅速生长期)组织的生长。
细胞内多胺(特别是腐胺、精胺和/或亚精胺)浓度降低可能主要基于这样的事实:式I化合物降低多胺生物合成的生物合成酶、鸟氨酸脱羧酶(ODC)和/或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的活性。或者说,式I化合物可导致自然多胺的加速代谢分解,例如,诱导亚精胺-精氨-乙酰基-转运酶,甚至可重复诱导。
细胞内多胺的浓度的降低可以用如下实验证明(见C.W.Porteret a1.,Cancer Res.45,2050-2057(1985)):
小鼠腹水L1210白血病细胞培养在RPMI-1640培养基[每升培养中含100mg Ca(NO3)2、400mg KCl、100mg MgSO4·7H2O、6000mg NaCl、2000mg NaHCO3、801mg Na2HPO4、242mgL-Arg·HCl、50mg L-Asn、20mg L-Asp、50mg L-Lys、300mg L-Gln、20mg L-Glu、10mg Gly、18.2mg L-His·HCl·H2O、20mg L-羟基脯氨酸、50mg L-Leu、40mg L-Lys·HCl、15mg L-Met、15mg L-Phe、20mg L-Pro、30mg L-Ser、20mg L-Thr、5mg L-Trp、20mg L-Tyr、20mg L-Val,1mg 1-氨基苯甲酸、0.2mg生物素、3mg盐酸胆碱、1mg维生素Bc、35mg肌醇、1mg维生素PP、0.25mg泛酸钙盐、1mg盐酸吡哆素、0.2mg维生素B2、1mg盐酸硫胺素(维生素B1)、0.005mg维生素B12、2000mg葡萄糖、1mg谷胱苷肽和5mg酚红,还含2%的4-(2-羟乙基)-1-哌嗪乙磺酸/3-(N-吗啉)-丙磺酸,1mM氨基胍和10%的胎牛血清(Collaborative Research Inc.,Lexington,MA)1中。在37℃和湿润的5%CO2气氛中,将细胞培养在玻璃培养管(2ml)或25或75cm2(总体积分别为15或50ml)的组织培养瓶中。当细胞处于指数生长期(0.5-1×105/ml)时,用式I所示化合物或0.1mM亚精胺(无相应化合物的对照)处理。用电子粒计数法(ZFCoulter计数器,Coulter电子公司,Hialeah,FL)测量细胞数,并间或用血细胞计数器证实结果,用苔盼蓝(0.5%非缓冲0.9%的生理盐水中)排滁测量法计数活细胞数。
为测定多胺,将细胞样品用冰冷的PBS[磷酸缓冲液,每升含:8000mg NaCl、200mg KCl、1150mg Na2HPO4·2H2O,200mg KH2PO4100mg MgCl2·H2O、200mg MgSO4·H2O、和CaCl2,pH7.2]洗两次,并分取每等分107个细胞测量多胺。使细胞形成小球,用小棉签小心吸去PBS上清液,然后加入0.5ml 0.6M的高氯酸,4℃保温30分钟后离心(1200g,3分钟)。取上清液冻存于-20℃,用于HPLC分析。HPLC分析时,将50μl高氯酸抽提的样品注入2.8mm直径的玻璃毛细管柱(填充2cm高的TLC-4A阳离子交换树脂(Durrum化学试剂公司,Palo Alto,CA)中分离多胺。柱体温度用循环水浴保持在65℃,洗脱的起始柱压为34.45巴,流速为16ml/小时,洗脱过程中逐步减少洗脱缓冲液的离子强度。将柱依次用缓冲液1[含0.2M的硼酸、0.5M NaCl、0.03%的Brij35(聚氧乙烯单月桂基醚,乙烯氧基的数目约为23,Pierce化学公司,Rockford,IL)和0.0001%的辛酸,用饱和KOH调pH到6.0]冲洗4分钟、缓冲液2(含0.2M硼酸、2.15M NaCl、0.03%Brij35和0.0001%辛酸,pH同上)冲洗6分钟,缓冲液3(含0.2M硼酸、2.9M NaCl和0.0001%的辛酸,pH同上)冲洗6分钟(在注入下一个样品前,先用缓冲液1将柱平衡10分钟)。最后用0.05%邻-苯二醛(Durrum ChemicalCorp)的0.4M硼酸缓冲液(pH10.4)/1mM 2-巯基乙醇/0.09%Brij35的溶液洗脱,邻苯二醛流速为8ml/小时,使得到的洗脱物经过流动测量装置(Fluoro-Monitor,美国仪器公司,SilverSpring,MD)的流槽(flow cell),用固定激发波长360nm和发射波长570nm,测量其中的多胺含量。测量数据用Hewlett-Packard3385A型自动系统分析处理。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腐胺、精胺和盐酸亚精胺)的系统误差低于5%。HLPC系统的灵敏度约为50pmol/50μl样品(106个细胞)。
用该方法可以观察到用本发明的式I所示化合物降低细胞中多胺水平。特别是当式I所示化合物的浓度在5-50μM之间,例如10μM时,腐胺、精胺和亚精胺的平均水平各自降低到对照组水平的50%以下。腐胺和亚精胺只有对照组的1-40%,精胺只有20-70%。
作为多胺抗代谢物,式I所示化合物的抗增殖性质可以通过例如对人T24膀胱细胞癌增殖的抑制作用证明。将癌细胞(1000-1500个)转移到96微孔板中,在37℃和5%CO2气氛的培养箱里,在含5%胎牛血清的Eagel基本培养基(见:Eagel,H.Science130,c1432-1437(1959))中培养过夜。在第1天加入系列稀释度的检测化合物,继续培养5天(其间,对照培养液经历至少4个分裂期)。然后,将细胞用3.3%(W/V,(重量/体积))戊二醛水溶液固定、水洗用0.05%(W/V)亚甲蓝水溶液染色,洗涤后,用3%(W/V)的盐酸水溶液除去染料。最后在665nm波长下(用Titertek Multiskan分光光度计)测量每孔光密度(OD),每孔的光密度值与细胞数成正比,用计算机系统按如下公式计算IC50值:
Figure A9419192200141
IC50值定义为:在最后培养期间,每孔细胞数为对照组细胞数的50%时的活性成分浓度。
对式I所示化合物,实验所得IC50值一般在2×10-4-5××10-8M范围内,大多的在3×10-5-10-7范围内。
因此,式I所示化合物特别适用于(对症或预防性)治疗对细胞中多胺浓度降低有响应的疾病(如增殖疾病,尤其是良性和恶性肿瘤)。它们能使肿瘤退化,也能防止肿瘤细胞的扩散(转移)及微转换酶的生长。此外,它们还能用于治疗例如原生动物(如锥虫病,疟疾)的感染或卡氏肺囊虫引起的肺炎。
式I所示化合物可用作多胺抗代谢物,可单独使用,或与其它药物活性物质一起使用。例如可以和(a)一种或多种多胺生物合成酶抑制剂(如鸟氨酸脱羧酶或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b)蛋白质激酶C抑制剂;(c)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d)细胞分裂素;(e)负生长调节素;(f)芳香酶抑制剂;(g)抗雌激素或(h)常规细胞趋化活性剂等结合。
优选的式I所示化合物及其盐类中,R1和R2各自可以分别选自:C2-C7烷基,特别是C2-C4烷基(如乙基、正丙基、异丙基、异丁基或正丁基);C3-C7链烯基(其中双键不能在R1或R2中与N原子键合的C原子上),特别是C3-C4链烯基(如烯丙基);C3-C7炔基(其中三键不能在R1或R2中与N原子键合的C原子上),特别是C3-C4炔基(如炔丙基;C3-C5环烷基-C1-C2烷基,特别是C3-C4环烷基甲基(如环丙基甲基);以及C3-C5环烷基(如环丙基和环丁基)。
更优选的式I所示化合物及其盐类中,R1和R2各自可以分别选自C2-C4烷基(如乙基、正丙基、正丁基、异丁基);C3-C4链烯基(其中双键不能在R1或R2中与N原子键合的C原子上,例如烯丙基或烯丁基);C3-C4炔基(其中三键不能在R1或R2中与N原子键合的C原子上,例如炔丙基);以及C3-C4环烷基甲基,例如环丙基甲基,特别是在R1和R2碳原子总数不超过6的情况下。
特别优选的式I所示化合物及其盐类中,R1和R2各自可以分别选自: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和烯丙基,特别是R1、R2的碳原子总数为4、5或6的那些化合物。
更特别优选的式I所示化合物及其盐类中,R1为乙基,R2选自乙基、正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和烯丙基。
最优选的是实施例中所述的式I所示化合物及其盐类,特别是其中R1和R2两个基团的碳原子总数为4-6个的那些化合物,尤其是其中的R1和R2都不是低级炔基和R1和R2各自通过亚甲基(-CH2-)连接的那些化合物。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按照本领域公知的方法制备,例如通过下列方法:
a)式II所示的氨基化合物用式III所示化合物亲核取代,并除去存在的保护基团:其中,R2与式I所示化合物中的定义相同,且不参与反应的任何官能团必要时为被保护形式;
      R1-X                (III)
其中,R1与式I所示化合物中的定义相同,X为一个离核的离去基团,其中R1和R2中仅有一个为甲基;
或者,
b)制备其中R1和R2相同且各自为式I所示化合物中定义的那些基团中的一个,但不是甲基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时,式IV所示二胺用式V所示化合物亲核取代,并除去存在的保护基团;
其中,任何不参与反应的官能团必要时为被保护形式;
      Rx-X                  (V)
其中,Rx具有式I所示化合物中R1或R2的意义,但不是甲基,X是一个离核的离去基团;
或者,
c)制备其中R1和R2为通过属于所述基团中的亚甲基(-CH2)连接的互相独立的基团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时,使式VI的二酰胺进行两个酰胺基的选择性还原,并且必要时除去存在的保护基;
Figure A9419192200162
其中,R1′和R2′各自分别独立,扣除上面提到的亚甲基,它是上述最后定义的R1和R2基团的补足部分,不参与反应的任何官能团必要时为被保护形式;
或者,
d)使式VI所示的六氢嘧啶衍生物与式VIII的烯烃反应;亲核取代两个离核的离去基团,并除去存在的保护基团;
Figure A9419192200171
其中,Rx是式I中所定义的R1和R2中的一个,Y是二价保护基团;
Figure A9419192200172
其中,Q和Q′各自独立,分别为离核的离去基团;
并且,可以按需要将得到的式I所示化合物的自由化合物转变为其盐,或将得到的式I化合物的盐转变为自由化合物或其另一种盐,和/或将得到的异构体混合物分离为单一异构体。
下面是优选方法的更详细描述。除非特别说明,则R1和R2式I所示化合物的定义。
方法a)(烷基化):在式II所示的起始反应原料中,所有氮原子均优选处于单保护形式,以使将被R1取代的H原子仍然存在,这样,四个氮原子各自键合到一个保护基团上,而不是键合到将不反应的式II所示四个氢原子中的一个上。
这些保护基团为在除去时可不发生式II所示分子的中心双键的还原的保护基团。
在反应起始原料中要避免还原的官能团(即氨基、亚氨基和羟基)的保护基团特别包括那些在肽化合物、头苞菌素、青霉素及核酸衍生物合成中所用到的保护基团(传统的保护基团),它们可能已经存在于前体中并旨在阻止这些官能团发生不希望进行的二级反应(如酰化、酯化、氧化、溶剂化等)。保护基团的一个特性是很容易除去(即不会发生不希望的二级反应),例如通过溶剂分解、还原(同时,可能存在的双键或三键不会被还原)、光解或酶催化(在生理条件下)等。保护基团的另一个特性是它们不存在于终产物中。
关于这些保护基团,用这些保护基团对官能团进行保护以及这些保护基团的除去,都有详细的描述,例如,可以参考一些标准文献,如:J.F.W.McOmie.“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Chemistry”Plenum Press,London and New York 1973;Th.W.Greene,“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Wiley,New York 1981;“The Peptides”,Vol.3(E,Grossand J.Meienhofer,eds),Academic Press,London and NewYork 1981;“Methoden der organischen Chemie”,Houben-Weyl,4thedition,Vol.15/I,Georg Thieme Verlag,Stuttgart 1974;H.-D.Jakubke and H.Jescheit,“Aminosauren,Peptide,Protein”,Verlag Chemie,Weinheim,Deerfield Beach andBasle 1982。
氨基或亚氨基可以是用一个单价的氨保护基团进行保护,例如:以酰氨基、芳甲氨基、2-酰基低级链-1-烯氨基或甲硅烷氨基等形式存在。也可在两个相邻的氮原子间形成桥联的二价保护基团。
以下所说的“氨基”保护基团应理解为同时也是亚胺基的保护基团。
在酰氨基团中,酰基可以是例如多达18个碳原子的有机羧酸的酰基,尤其是未取代或被卤素或芳基取代的低级烷羧酸的酰基;或是未取代或被卤素、低级烷氧基或硝基等取代的苯甲酸的酰基;或者优选是碳酸半酯的酰基。这些酰基基团优选为低级烷酰基,例如甲酰基、乙酰基、丙酰基或新戊酸基;卤代低级烷酰基,例如2-卤(如2-氯、2-溴、2-碘、2,2,2-三氟或2,2,2-三氯)乙酰;未取代或被卤素、低级烷氧基或硝基取代的苯甲酰基,例如苯甲酰基、4-氯苯甲酰基、4-甲氧基苯甲酰基或4-硝基苯甲酰基;低级烷氧羰基,优选在低级烷基1-位分支或在1-或2-位适当取代的低级烷氧羰基,例如叔-低级烷氧羰基(如叔-丁氧基羰基);含1、2或3个芳基,其中芳基为未取代或被单或多个低级烷基(尤其是叔低级烷基(如叔丁基))、低级烷氧基(如甲氧基)、羟基、卤素(如氯)和/或硝基取代的苯基的芳基甲氧基羰基,例如苄氧羰基、4-硝基苄氧羰基、二苯甲氧羰基、9-芴基甲氧羰基或二(4-甲氧苯基)甲氧羰基,其中芳酰基优选为未取代或被卤素(如溴)取代的苯甲酰基的芳酰基甲氧基羰基,如苯甲酰甲氧羰基;2-卤代-低级烷氧羰基,例如2,2,2-三氯乙氧羰基、2-溴乙氧羰基或2-碘乙氧羰基;2-(三取代的甲硅烷基)-低级烷氧羰基,例如2-三低级烷基甲硅烷基-低级烷氧羰基(如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羰基或2-(二正丁基-甲基甲硅烷基)乙氧羰基或者三芳基甲硅烷基-低级烷氧羰基,例如2-三苯基甲硅烷基乙氧羰基。特别重要的氨基(和亚氨基)酰基保护基团是适宜的有机磺酸基,如芳基磺酸基团[尤其是苯基-或低级烷基苯-磺酸基团(如苯-或甲苯-磺酰)],或芳基-低级烷基磺酰基团[尤其是苯-或低级烷基苯磺酰基团(如苄基-或4-甲基苄基-磺酰基)],和/或适当的有机磷酰基团,如二芳基氧膦基[特别是二苯基氧膦基([Phe]2(P=0)]或更特别是二(低级烷氧基)磷酰基(如二乙氧基磷酰基([H3C-CH2O-]-(P=O)-))。
在芳基甲基氨基基团中(如单、双或三芳基甲基氨基),芳基特别是未取代或取代的苯基。这些基团例如:苄基-、二苯基-、甲基-或特别是三苯甲游基氨基。
可用作氨基保护基团的2-酰基低级链烯-1-基中的酰基可以是,例如低级烷基羧酸、未取代或被低级烷基(如甲基或叔丁基)、烷氧基(如甲氧基)、卤素(如氯)和/或硝基取代的苯甲酸、或特别是碳酸半酯(如碳酸低级烷半酯)中的相应基团。对应的保护基团特别是1-低级链烷酰基-低级链-1-烯-2-基[例如1-低级烷酰基-丙-1-烯-2-基(如1-乙酰基-丙-1-烯-2-基)]或低级烷氧羰基-低级链-1-烯-2-基[例如低级烷氧羰基-丙-1-烯-2-基(如1-乙氧基羰基-丙-1-烯-2-基)]。
甲硅烷基氨基是,例如三低级甲硅烷基氨基(如三甲基甲硅烷基氨基或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氨基),其中的硅原子可仅被1或2个低级烷基(如甲基)、或被氨基或第二个式I所示的分子的羧基取代。具有这类保护基团的化合物可以用对应的氯硅烷(如二甲基氯硅烷)作为甲硅烷基化试剂制备。
优选的氨基保护基团为低级烷氧基羰基、苯基-低级烷氧基羰基、芴基-低级烷氧基羰基、4-低级烷基苯磺酰基、二(低级烷氧基)磷酰基、2-低级链烷酰基-低级链-1-烯-2-基或低级烷氧羰基-低级链-1-烯-2-基,特别优选的是叔丁氧基羰基、甲苯磺酰基和/或二乙氧基磷酰基。
还优选二价氨基保护基团(优选桥联两个相邻的N原子(如N1和N5或N10与N14之间),例如未取代或单或双取代的亚甲基,例如1-低级烷氧基(如甲氧基或乙氧基)-低级亚烷基(如亚乙基或1-亚正丁基)(如-C(CH3)(OC2H5)-;特别是单或双-低级烷基-或苯基-亚甲基,例如:-C(CH3)2-或-CH(苯基)-;优选的是亚甲基(-CH2-)。
在式III所示的反应起始原料中,X优选为离核基团,优选芳基磺酰氧基(如甲苯磺酰氧基)和低级链烷磺酰氧基(如甲磺酰氧基),更优选的是卤素(如氯、溴或碘),最优选的是溴或碘。
反应优选在强碱存在下进行,强碱例如碱金属氢化物(如氢化钠或氢化钾)、碱金属氨化物(如氨化钠)或碱金属二-低级烷基氨化物(如二异丙基氨化锂),特别优选在氢化钠或氢化钾存在下进行。强碱可以例如油分散液形式或在油[如液态烃(如己烷)]萃取后加入,加入量为与式II所示化合物等摩尔或过量(如1-20倍,优选2-20倍);优选温度为-10℃到反应混合物的回流温度,特别优选约5-约40℃(如室温)或从10℃到回流温度(当反应起始原料中含磷酰保护的氨基基团时)(如20-80℃)];溶剂为非质子传递溶剂,特别是极性溶剂,例如酰胺(如二甲基甲酰胺、二乙基甲酰胺、1,3-二甲基-3,4,4,6-四氢-2(1H)-嘧啶酮(DMPU)或六甲基磷酰三胺、芳烃(如甲苯或苯(优选存在相转移催化剂,如四-低级烷卤化铵[如四(丁基)-溴化铵]),或者这些溶剂的混合物;存在或不存在保护气体(如氩气或氮气)。当用碱金属氨化物作为碱时,反应中生成的氨优选通过真空(如0.1-100托,优选0.5-10托)除去。
优选的式III所示化合物的用量与式II所示化合物等摩尔或过量,特别优选1-20倍式II所示化合物的摩尔量,最优选2-10倍式II所示化合物的摩尔量。
当将要被R1烷化的N原子上的保护基团为有机磺酸基时,例如芳基磺酰基[特别是苯磺酰基或低级烷基苯磺酰基(如苯-或苄磺酰基)]或芳基-低级烷基磺酰基[特别是苯-或低级烷基苯磺酰基(如苄-或4-甲基苯磺酰基)时,用式III所示化合物进行的烷基化优选在弱碱[如金属氢氧化物或碳酸盐,特别是碱金属(如钠或钾)的氢氧化物或碱土金属或碱金属(如钠或钾)的碳酸盐]存在下,优选在上述溶剂[特别是卤代烃(如二氯甲烷或氯仿),最优选羧酰胺(如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乙酰胺)中,在所述温度,以及优选在保护气体(如氮或氩气)气氛中进行。
有关保护基团的除去可以按如下方法进行:
被保护的氨基或亚氨基基团,可以根据保护基团的性质,用本领域公知的不同的方法除去。优选用溶剂分解或选择性还原的方法,例如前文中描述的标准著作中所述及的那些。低级烷氧羰基氨基(如叔丁氧基羰基氨基)、芳基甲氧基羰基氨基[如(未取代或取代的)苄氧羰基氨基]或二(低级烷氧基)磷酰基可以在极性溶剂[如水、醇(例如低级烷醇、如甲醇或乙醇)、羧酸(如乙酸)、或醚(优选环醚,例如四氢呋喃或二噁烷(优选用于除去二低级烷氧基磷酰基))或2或多种溶剂的混合物,特别优选水合醇(如水/甲醇混合)溶剂]中,在酸存在下除去,例如无机酸[如氢卤酸(如盐酸或氢溴酸)、硫酸或磷酸,特别优选盐酸];而2-卤代-低级烷氧基羰基氨基(任选在2-溴-低级烷氧基羰基氨基转变为2-碘-低级烷氧基羰基氨基以后)、芳酰基甲氧基羰基氨基或4-硝基苄氧基羰基氨基例如可以在适当的羧酸(如水合醋酸)存在下通过用适当的还原剂(如锌)处理除去。芳酰基甲氧基羰基氨基也可以用亲核试剂,优选成盐试剂(如苯硫酚钠)处理除去,而4-硝基苄氧基羰基氨基也可以用连二亚硫酸的碱金属盐(如连二亚硫酸钠)处理除去。未取代或取代的二苯基甲氧基羰基氨基、叔-低级烷氧基羰基氨基或2-(三取代的甲硅烷基)-低级烷氧基羰基氨基(如2-三低级烷基甲硅烷基-低级烷氧基羰基氨基)可以通过用适当的酸(如甲酸或三氟乙酸)处理除去;而未取代或取代的三芳基甲基氨基或甲酰氨基可以例如在无水或有水条件下,用酸[例如无机酸(如盐酸)或有机酸(如甲酸、乙酸或三氟乙酸)]处理除去;甲硅烷基氨基形式保护的氨基基团可以通过例如水解或醇解脱保护。2-卤乙代酰基(如2-氯乙酰基)保护的氨基可以先用硫脲(在碱性存在下)或用硫醇盐(如碱金属硫醇盐)(在硫脲存在下)处理,然后溶剂分解(如醇解或水解)得到取代的产物而脱保护。2-(三取代的甲硅烷基)-低级烷氧基羰基(如2-三-低级烷基甲硅烷基-低级烷氧基羰基)保护的氨基也可以在非质子传递的极性溶剂(如二甲基亚砜或N,N-二甲基乙酰胺)存在下,在存在或不存在大环多醚(冠醚)的情况下,用产生氟阴离子的氢氟酸盐[例如碱金属氟化物(如氟化钠或氟化钾)或用有机四价碱的氟化物(例如四-低级烷基氟化铵或三-低级烷基芳基-低级烷基氟化铵(如四乙基氟化铵或四丁基氟化铵)]处理转变为自由氨基(或亚氨基)。同样的,直接与杂原子(如氮原子)键合的甲硅烷基(如三甲基甲硅烷基),可以用氟离子除去。二芳基氧膦基(如二苯基氧膦基)保护的氨基可以在路易斯酸[特别是醚合三氟化硼(如乙醚合或甲醚合三氟化硼)]存在下,在适当溶剂[例如醇(如甲醇或乙醇)、卤代烃(如氯仿或二氯甲烷)、醚(如二甲醚或二乙醚)]或溶剂的混合物如甲醇/二氯甲烷/二甲或二乙醚)中,在优选的-10℃到回流温度(特别优选0-室温)的温度,优选在保护气氛(如N2)中转变为自由氨基形式。
磺酰胺形式保护的氨基优选用酸水解转变为自由氨基,例如,在醇(特别优选芳香醇,如苯酚)中,在存在或不存在羧酸[例如低级烷酸(如乙酸)]的条件下,在优选的60℃到回流的温度下,在例如无机酸[如特别是氢卤酸(如氢溴酸)]存在下进行酸水解,或者用浓硫酸进行酸水解。
二(低级烷氧基)磷酰基保护的氨基优选用酸水解转变为自由氨基,例如,在醚(特别是环醚,如四氢呋喃)中,在优选的-10℃到反应混合的回流温度(例如从约0℃到约室温)下在例如氢卤酸[如溴化氢或特别是氯化氢(优选以气体形式引入)]存在下进行酸水解。
通过桥连两个相邻氮原子的二价保护基团保护的N原子优选用酸解裂化脱保护,例如,用无机酸[例如氢卤酸(如盐酸或氢溴酸)酸解,或在诺文葛尔反应相似的温和条件下酸解,例如,在存在叔氮碱(如吡啶)条件下,用丙二酸或氰基乙酸酸解(见例如Nagarajanet al.,J.Org.Chem.50,5735-5737(1985))。
被保护基团脱保护的优选温度为-80℃到回流温度,特别优选-20℃到50℃或80-110℃,例如,0-35℃(如0℃到室温范围),或大约在回流温度。
当存在多个被保护基团时,保护基团可以按需要选择,使得可同时除去一个以上这类基团。反之,也可以这样选择这些基团,使得并非所有基团都能同时除去,但可按需要顺序除去,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得到相应的中间物。
需要制备被保护形式的式II所示反应原料时,氨基和/或亚氨基保护基团的引入可以按照本领域公知的方法(例如前文所述的标准著作所述)进行,也可以分步进行或优选用一步方法。
引入碳酸半酯的酰基保护基团(如低级烷氧基羰基)时,特别适当的有对称或混合的碳酸酐,例如,二低级烷基二碳酸酯(如二叔丁基二碳酸酯)、或低级烷氧基羧酸叠氮物(如叔丁氧羧酸叠氮物)、或其它活化的碳酸半酯衍生物[例如咪唑交酯(imidazolide),如低级烷氧基-(如叔丁氧基羧酸-1-咪唑交酯)]或特别是2-(叔丁氧基羰基氧基亚氨基)-2-苯乙腈。
引入有机磺酰基时,例如芳基磺酰基团[特别是苯-或低级烷基苯磺酰基(如苯磺酰基或甲苯磺酰基)]或芳基-低级烷基磺酰基[特别是苯-或低级烷基苯磺酰基(如苄-或4-甲基苄磺酰基)],可以适当采用对应的磺酰卤化物[如磺酰氯或溴(如甲苯磺酰氯)]。
引入适当的有机磷酰基时,例如二芳基氧膦基(特别是二苯基氧膦基)或更特别是二(低级烷氧基)磷酰基(如二乙氧基磷酰基),可以采用与相应的磷酰卤化物,例如氯化物[如二苯氧膦基氯(见:Osborn,H.M.I.,et al.,Synlett 2,145-147(1994))或碘化物[如二低级烷氧基磷酰碘(例如可以在支持电解质中(例如四-低级烷基卤化铵(如四乙基溴化铵))中,用电化学的方法在铂电极上原位电解乙腈制备。见:J.Gen.Chem.(USSR)62,370(1992));或(引入二(低级烷氧基)磷酰基时)由相应的亚磷酸盐,例如二(低级烷基)亚磷酸盐(特别是二乙基亚磷酸盐)引入。反应在基本无水的条件下,例如在脱水无机盐(如碳酸钾)和能被相转移催化剂从固体形式转化为有机溶液的碱(如碳酸氢钾)(相对于要保护的碱基,优选过量(例如2-到20-倍摩尔过量)存在下、在适当的有机溶剂(例如卤代烃(如二氯甲烷或四氯化碳))或溶剂混合物中、在优选的0-40℃温度(如约10到约30℃)、在相转移催化剂[例如四-低级烷基卤化烷(如四-(正丁基)溴化铵)]存在下,通过相转移催化完成(见:J.Org.Chem.56.4904-4907(1991));反应也可没有转移催化剂。
引入二价氨基保护基团,例如未取代或单取代或双取代的亚甲基(如1-低级烷氧基(如甲氧基或乙氧基)-低级亚烷基(如亚乙基或1-亚丁基(如-C(CH3)(OC2H5)-))时,采用传统的方法;特别引入单-或双-低级烷基或苯基-亚甲基时,例如-C(CH3)2-或-CH(苯基),特别是-CH2-时,可以用其中有氧代基而无如上所示两个键的醛或酮,例如苯甲醛或特别是丙酮或更特别是甲醛。
引入反应在常规条件下、优选在溶剂,例如羧酰胺(如二甲基-或二乙基甲酰胺)、氯代烃(如四氯化碳、氯仿或二氯甲烷)或醚[例如环醚(如四氢呋喃)]或这些溶剂的混合溶剂中进行;当引入磺酰基时要附加水(两相系统),而当引入不取代或单、双取代亚的甲甲基时,也要按需要添加或排除水[此时,水中可能含有碱,例如碱金属氢氧化物(如钠或钾的氢氧化物)];如果需要,反应还需有保护气体[如氮或氩气)以及碱(例如叔氮碱(如三乙胺、吡啶或4-二甲基氨基吡啶)]或吗啉或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铵或碱金属氢氧化物(如钠或钾氢氧化物)]存在。
优选的反应温度为10-50℃,特别优选0-30℃。
注明处,在每种情况下所具体提到的反应条件都是优选的。
式II所示的反应起始原料可以优选通过使式IV所示化合物[与式II化合物相似地保护(如上描述),其中,所有4个氮原子都被保护,但有一个氢原子键合到至少在R2引入处反应的氮上]与式IX所示的化合物
           R2-X               (IX)
(其中,R2与式I化合物中相同定义,而X按照与III中相同的定义),在与步骤a)中描述的相同条件下反应;通过(如果需要)除去R1连接的末端氮原子上的一些保护基团,或通过除去所有保护基团后再引入按照式II化合物描述的相同的保护基团得到相应的式II所示的化合物。上述被保护的式II所示化合物也可以方法b)的二级产物形式分离出。
方法a)的变体可以特别适用于R1和R2各自不同的基团的引入,从而得到非对称的式I所示化合物,或用于空间受阻基团(如异丁基或异丙基)的引入。
方法b)(烷基化):在式IV所示的起始反应原料中,所有氮原子均优选处于单保护形式,以使将被R1取代的H原子和R2仍然存在,这样,四个氮原子各自键合至一个保护基团,而不是键合至不反应的式IV所示的四个氢原子中的一个。
在式V所示化合物中,X按照与上面式III所示化合物相同定义。
保护基团、反应条件(包括反应起始原料的摩尔比)、除去保护基团和引入保护基团,优选方法a)中所述的相似方法,只是用式IV所示化合物代替式II所示化合物,用式V所示化合物代替式III所示化合物。
反应特别适用于引入R1和R2相同的基团,此时得到对称取代的式I所示化合物。
式II所示化合物可以该反应的二级产物(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得到相当大量的二级产物)中形式得到,并可用方法a)中描述的方法分离,使用。这是优选的用于制备非对称的式I所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非保护形式的式IV所示反应起始原料是已知的,可按本领域公知的方法(例如,通过用氨基氮原子被保护的3-氨基丙胺与反式-1,4-二氯-2-丁烯反应,随后除去保护基团)制备,也可购得(如:从Carbolabs,Inc.,New Haven,CT,USA或Ames Laboratories,Inc.,Milford,CT,USA)。
方法c)(酰胺还原):在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但不是上面提到的亚甲基(它是上述定义的R1和R2的补充部分),且不参与反应的任何功能官能团(如果需要)是被保护形式的式VI所示二酰胺中,R1′-(C=0)-和R2′-(C=0)-各自独立可以分别为未取代的C1-C5烷基-(C=0)-(通过亚甲基产生C1-C7烷基R1或R2),其中的烷基也可能被氟(最多达三个氟原子)取代;C2-C5链烯基-(C=0)-(通过亚甲基产生C3-C7链烯基R1或R2),优选C2-C3链烯基-(C=0)-(如乙烯基-(C=0)-或烯丙基-(C=0)-;C2-C6炔基-(C=0)-(通过亚甲基产生C3-C7链炔基R1或R2),特别是C2-C3炔基(如炔乙基-或炔丙-1-基)-(C=0)-;或环烷基-C1-C6烷基-(C=0)-(通过亚甲基产生环烷基-C2-C7烷基R1或R2);或环烷基-(C=0)-,其中环烷基特别是3-5个碳原子的环烷基,特别是环丙基或环丁基;而C1-C6烷基(如果存在)优选按照上面的定义,特别是C1-C2烷基(如甲基或乙基),尤其是甲基,例如环丙基-甲基-(C=0)-和环丁基-(C=0)-,或更特别是环丙基-(C=0)-。
R1′和R2′这两个基团可以不同,或相同。产生的R1和R2基团在键合碳原子上没有分支。
两个酰胺基可以选择性地进行同时或分步还原。“选择性”意味着还原剂不同时还原中心双键和其他的烯键或碳-碳叁键,但在相应条件下,可在还原酰胺基的同时(在同一步骤中)除去可除去的保护基。适宜的还原剂为某些复合氢化物,例如NaAl(OCH2CH2OCH3)2H2[=二氢-双(2-甲氧基乙氧基)铝酸钠](可以以芳香烃(如甲苯)的溶液形式加入反应体系)或氢化锂铝[优选用醚,例如环醚(如二噁烷或四氢呋喃)或二-低级烷醚(如二乙醚)作为溶剂],反应在加热条件下,例如在回流温度(在二乙醚或四氢呋喃情况下或低于回流温度(如20-35℃)进行。
由于该方法可能出现二级反应,因此优选方法a)、b)或d)。
保护基团及其引入和除去优选按方法a)中的描述进行。优选的保护基团是上面提到的(选自未取代或单取代或二取代的亚甲基)二价保护基团,特别优选亚甲基,它们按上面描述的方法引入,在N1和N5及N10和N14间形成桥键。
式VI所示的反应起始原料可以按照本领域公知的方法制备,具体地说使式VI’所示的化合物
Figure A9419192200291
[其中,R1’和R2’按照上述定义,而Y为上述的二价氨基保护基团,特别是亚甲基(它们为优选的式VI所示化合物)]可以由相应的前体(其中有氢原子而无一个或两个R1-(C=0)-和R2-(C=0)-基团,其它基团按最后的定义)通过先后与式X所示的羧酸
R1’-(C=O)-OH                            (X)
和(特别是当式VI化合物中R1′和R2′不同时)式XI所示的羧酸
R2’-(C=O)-OH                               (XI),
(其中,R1′和R2′各自按式VI所示化合物中定义)反应制备,或优选与式X和(适宜时)与式XI所示化合物的活性衍生物在制备酰胺的常规条件下反应制备。
活性酸衍生物特别是相应的R1′-(C=0)-O-(C=0)-R1′和R2′-(C=0)-O-(C=0)-R2′的对称酸酐,或也可以是不对称酸酐,特别是酰氯、酰基叠氮或与醋酸的混合酸酐,或也可以是羟基丁二酰亚胺衍生物,它们都能按照公知的方法制备或购得。
作为酰基化剂的式X或XI的羧酸衍生物也能现场合成。例如:N,N′-二取代的脒基酯,可以在适宜的N,N′-二取代的碳化二亚胺(如N,N′-环己基碳化二亚胺)存在时,用式IV的反应起始原料和用作酰基化剂的酸的混合物现场合成。此外,用作酰基化剂的酸的氨基或酰氨基酯可在待酰化的式IV的反应起始原料存在下,通过在N,N′-二取代的碳化二亚胺(如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N-羟基酰亚胺(如N-羟基丁二酰亚胺)存在下,在存在或不存在适当的碱(如4-二甲氨基吡啶)时,使相应的酸和氨基起始原料的反应混合物反应合成。再者,活化可以通过与N,N,N′,N′-四烷基uronium化合物(如O-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uronium六氟磷酸盐、0-(1,2-二氢-2-氧代-1-吡啶基)-N,N,N′,N′-四甲基uronium四氟硼酸盐或0-(3,4-二氢-4-氧代-1,2,3-苯并三唑啉-3-基)-N,N,N′,N′-四甲基uronium四氟硼酸盐)反应当即进行。最后,式X或XI的羧酸磷酰酐可在磺酸酐(如4-甲苯磺酸酐)(最好还存在添加物(如N-羟基苯并三唑))时,通过烷基磷酰胺(如六甲基磷酰三胺)与盐[例如四氟硼酸盐(如四氟硼酸钠)]或六甲基磷酰三胺的另一种衍生物[如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二甲基氨基)鏻六氟化物]反应当即合成。
酰化反应优选在惰性非质子传递溶剂中[特别优选在无水溶剂或混合溶剂中,例如在羧酰胺(如甲酰胺或二甲基甲酰胺)、卤代烃(如二氯甲烷、四氯化碳或氯苯),酮(如丙酮)、环醚(如四氢呋喃)、酯(如乙酸乙酯)或腈(如乙腈)中或在它们的混合溶剂中],在低温或高温(如约-40℃到约100℃,优选约-10℃到约+50℃,在用芳基磺酸酯的情况下,约+100℃到200℃),以及在惰性气体(如氮或氩气)中进行。
含水的例如醇(如乙醇)或芳烃(如苯或甲苯)溶剂也可。
反应优选在叔氮碱(例如吡啶或三乙胺,以及4-二甲基氨基吡啶或N-甲基吗啉)存在下进行。所说的碱(特别是吡啶)可以代替溶剂(特别是当对称酐用作酸的活性衍生物时)使用(此时所用酸酐优选(相对于要酰化的胺)过量(特别优选1.2到10倍)的摩尔量)。
式VI′所示化合物的前体(其中存在代替1个或2个R1-(C=0)-和R2-(C=0)-的氢原子,其余基团按照定义)可以通过在方法a)的变体的详细描述的条件下将二价氨基保护基团Y引入到式IV化合物中而得,如其中所述最好用甲醛以便引入两个亚甲基保护基团。
方法d)(亲核取代):在式VII所示化合物中,二价保护基团Y特别是未取代或单取代或双取代的亚甲基[例如1-低级烷氧基(如甲氧基或乙氧基)-低级亚烷基(如亚乙基或1-正亚丁基),如-C(CH3)(OC2H5)-,特别是-C(CH3)2-或-CH(苯基)-],特别优选亚甲基(-CH2-)。
式VIII所示化合物中,Q和Q′为离核离去基团,优选按照上面式III所示化合物中X的定义,特别是卤素(如溴或碘)。Q和Q′最好相同。
优选用相对于式VIII所示化合物2倍或更多倍(特别优选2-10倍)过量的式VII所示化合物,主要得到Y保护的式I所示化合物(其中的R1和R2相同)。不过,也可能先取代Q基团,然后在得到的单六氢嘧啶中间体中,分离之或进一步处理使基团Q′与不同的式VII所示的化合物(其中Rx和/或Y对于已经起反应的式VII所示化合物而言有不同的含义)反应。例如,可以得到其中R1和R2各不相同的式I所示化合物。这时,过量也不是绝对必要的,即相对于式VIII化合物,两种式VII所示化合物中的任何一种可以用1-10倍(特别是1-5倍)过量。
反应在亲核取代的常规条件下进行,优选质子惰性溶剂[如酮(例如二低级烷基酮(如丙酮))、腈(例如低级烷基腈(如乙腈))、羧酰胺(例如二低级烷基-低级烷酰胺(如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乙酰胺))、二-低级烷基亚砜(例如二甲基亚砜)]、DMPU、六甲基磷酰三胺或醚[例如二低级烷基醚(如二乙醚)或环醚(如四氢呋喃或二噁烷)]或质子溶剂[如醇,特别是低级烷醇(如甲醇或乙醇)],或其中的两种或多种溶剂的混合溶剂。
式VII反应起始原料优选在与方法a)中描述的有关这些保护基团引入的相同的优选条件下(例如用与Okada,J.等在Chem.Pharm.Bull.28(11),3310-3314(1980)中描述的方法),通过使对应的N-Rx-取代的三亚甲基二胺与适用于引入二价保护基Y的醛或酮(例如特别是甲醛或丙酮)的闭环作用而制备,醛或酮用于引入二价保护基团Y。
盐的转换和异构物分离
式I所示化合物的盐转换为不同形式的盐的反应可以在例如溶剂中进行,这些溶剂特别是有机溶剂,特别优选极性有机溶剂,更特别优选酯[例如低级链烷酰基-低级烷基酯(如乙酸乙酯)]、酰胺[例如N,N-二低级烷基-低级链烷酰胺(如二甲基甲酰胺)]、醇(例如羟基低级烷(如甲醇、乙醇、乙二醇或甘油)]、芳香醇(如苯酚)或二甲基亚砜。体系中可以存在或不存在水,优选有水或用水本身作为溶剂。特别优选在醇(如上述羟基低级烷)、水和醇的混合溶剂或水本身中反应。
转换反应可以在例如自由溶液中进行,但也可以通过柱层析(如凝胶过滤)、离子交换剂或经半透膜用透析的方法完成。
反应可以在存在或不存在保护气体(如氮气或氩气)的条件下,在所述溶液的凝固点到沸点之间的温度[优选0-50℃,特别优选20-40℃(如室温)]进行。
式I所示化合物与适当或过量的成盐酸反应生成盐。单一成分所用的摩尔比优选对应于式I所示的碱和生成的盐中酸的摩尔比例。
所形成的盐本身沉淀或在冷却后沉淀,或加入溶剂(优选非极性溶剂,例如醚(如二乙醚)或水)后沉淀,并/或通过蒸发部分或完全浓缩得到。
反应也可以用式I所示的自由碱(可例如用式I的碱的酸盐作原料制备)进行,用碱(例如羟基碱[如碱金属氢氧化物(如NaOH或KOH)])或带OH-电荷的离子交换剂(如OH-形式的Amberlite-IRA-400),在存在或不存在上述定义中的有机溶剂的水溶液中进行,转换为自由碱,然后按上面描述的方法转换自由碱。
式I所示化合物的自由碱优选按照上述方法制备,也可以用层析法(凝胶过滤或离子交换)制备。
根据本发明得到的异构体混合物可以用本领域公知的方法分离为单一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可以用例如在多相溶剂混合物分配、重结晶和/或层析分离(如硅胶)的方法分离;而外消旋物可以通过例如与旋光纯的盐形成试剂生成盐和分离得到的非对映体的方式进行分离,例如通过分级结晶或旋光活性物柱层析分离得到。
总的工艺条件
以下所述适用于前后所述的所有方法:
除非特殊的合成方法所需,反应起始原料一般是已知的,能按照本领域公知的方法制备和/或购得。
鉴于式I所示的化合物和它们的盐,以及自由形式和其盐形式的反应起始原料之间的密切关系,在本文的前后提及自由化合物或它们的盐(适宜和方便时)都应理解为也指相应的盐或自由化合物。
上述的所有步骤可以在本领域公知的反应条件下进行,优选在那些已具体述及的条件下进行,存在或不存在那些溶剂或稀释剂(优选对所用试剂惰性且是它们的溶剂),存在或不存在催化剂、缩合剂或中和剂,例如离子交换剂[如阳离子(例如H+形式)交换剂],这取决于反应和/或反应物的性质,反应温度为低温、常温或高温[例如约-100℃-约190℃,优选-80℃-约150℃(如-80-60℃、室温、-20-40℃或回流温度)];反应压力为大气压或在封闭容器中;和/或在惰性气体(如氩气或氮气)中进行反应。
在反应所有阶段,形成的异构体混合物可以(例如用“盐的转换和异构体分离”中所描述的方法)分离为单一的异构体(例如非对映异构体或对映体)或任何期望的异构体混合物[例如外消旋体或非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
可选用作适合任何具体反应的溶剂(除非在方法的描述中另外说明)包括:例如水;酯(例如低级烷基-低级烷链酸酯(如乙酸乙酯)];醚[例如脂族醚(如二乙醚)或环醚(如四氢呋喃)];液态芳香烃(例如苯或甲苯)];醇(例如甲醇、乙醇或1-或2-丙醇);腈(例如乙腈);卤代烃(如二氯甲烷);酰胺(例如二甲基甲酰胺);碱[例如杂环氮碱(如吡啶)];羧酸酐[例如低级链烷酸酐(如乙酐)];环状、直链或支链烃(例如环己烷、己烷或戊烷);或这些溶剂的混合物(如水溶液)。这类溶剂混合物也能用于,例如层析或分配等后处理。
化合物[包括它们的盐]也可以水合形式得到,或者它们的晶体可例如包括用于结晶的溶剂。
如果需要,保护的反应起始原料可以用于所有步骤,并且可以在反应适当步骤除去保护基团。
本发明还涉及这样的方法形式,其中在反应的任何步骤中所得到的中间产物用作反应起始原料并完成余下步骤;或在反应条件下生成反应原料或以衍生物形式(例如保护形式或盐形式)使用,或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化合物在所述条件下得到并当即处理。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优选使用能产生开始描述的极有价值的式I所示化合物的反应起始原料。特别优选与实施例中所述的反应条件相似的反应条件。
药物组合物及其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包含式I所示的化合物作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特别优选用于经肠,尤其是经口和胃肠外给药的组合物。组合物包含独立的或优选与可药用载体在一起的活性成分。活性成分的剂量依所需治疗的疾病及种属,其年龄、体重及个体状况以及给药的方式而定。
优选这样一种药物组合物它适用于对患有对细胞内自然多胺(例如腐胺、精胺和亚精胺)浓度降低敏感的疾病[尤其是前面提到的疾病(如肿瘤或原生动物感染)]的温血动物(特别是人)给药,药物组合物中包含至少一种可药用载体结合在一起的治疗所述疾病的有效剂量的式I所示化合物或它们的盐类。
药物组合物包含约5%-约95%的活性成分,一次剂量的剂型优选包含约20%-约90%的活性成分,不是一次剂量的剂型优选包含约5%-约20%的活性成分。单剂量剂型(例如糖衣丸、片剂或胶囊)包含约0.05克到约1.5克的活性成分。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按本领域公知的方法(如传统的混合、粒化、调和、溶解或冻干的方法)制备。例如口服给药的药物组合物可将活性成分与一种或多种固体载体结合,任选粒化所得的混合物,并加工混合物或粒状物,如果需要和/或适宜,另加赋形剂制成片剂或糖衣丸。
合适的载体特别是填料[例如糖(如乳糖、蔗糖、甘露糖或山梨醇)、纤维素制剂和/或磷酸钙(如磷酸三钙或磷酸氢钙)];也可以是粘合剂[例如淀粉(如玉米、小麦、谷物或土豆的淀粉)、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或多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或(如果必要)分解剂[例如上面提到的淀粉和羧甲基淀粉、交连多聚乙烯吡咯烷酮、藻酸或藻酸盐(如藻酸钠)]。其他赋形剂特别是流量调节剂和润滑剂[例如硅酸、滑石、硬脂酸及其盐(如硬脂酸镁或钙)、和/或聚乙二醇或其衍生物]。
糖衣丸可有适宜的肠衣,特别是使用浓的糖溶液,糖溶液可包括涂胶、滑石、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和/或二氧化钛、或适当有机溶剂或溶剂混合物中的涂渍溶液,或用于制备肠衣时,适当的纤维素溶液,如乙酰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药丸或糖衣中也可以加入颜料或色素,例如可用来辨别或指示活性成分的不同剂量。
口服给药的药物组合物也可以是硬胶囊及包含明胶和增塑剂(如甘油或山梨醇)的软封闭胶囊。硬胶囊可以包含颗粒[例如与填料(如玉米淀粉)、粘合剂和/或润滑剂(如滑石或硬脂酸镁),以及适当的稳定剂一起配成的混合物]形式的活性成分。在软胶囊中,活性成分优选溶解或悬浮在适当液体赋形剂[例如水溶液、脂肪油(如芝麻油、乙二醇或丙二醇类型的脂肪酸酯[例如Lauroglycol(以两个异构体结构的混合物形式存在的1,2-丙二醇单月桂酸酯;GattefosséS.A.,圣普里斯特,法国)Gelucire(脂肪酸的甘油酯和偏多聚甘油酯;GattefosséS.A.,圣普里斯特,法国),或芝麻油]、石蜡油或液态聚乙二醇(如PEG300或400(Fluka,瑞士)]中,同样,也可以添加适当的稳定剂或可药用的去污剂。
其他口服剂型是,例如,用常规方法制备的包含活性成分(如分散形式)的糖浆,活性成分的浓度约为5%-20%,优选10%或给药(例如5或10ml)时提供适宜单剂的类似浓度。也可以是,例如,用于冲服(如用牛奶)的粉末或浓缩液。浓缩物也可以按一次给药的剂量包装。
适用于直肠给药的药物组合物是,例如,包含与栓剂碱(如天然或人工合成的三酸甘油酯、石蜡烃、聚乙二醇或高级链烷醇)一起的活性成分的栓剂。
用于非经肠给药时,特别优选水溶性形式(如水溶性盐形式)的活性成分的水溶液形式,或包含增粘剂(例如羧甲基纤维素钠、山梨醇和/或糊精)和稳定剂(如果需要)的注射用水合悬浮液形式。与适当的赋形剂一起使用的活性成分也可以是冻干物形式,并在注射给药之前加入适当溶剂制成溶液。
用于例如非经肠给药的溶液也可用于输注。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疾病(特别是对多胺的细胞内浓度降低敏感的疾病)的治疗方法。本发明的化合物可预防性或治疗性地对需要这种治疗的温血动物(如入)给药剂量优选对所述疾病有效,优选本发明化合物以药物组合物形式使用。对一个体重约70公斤的人,用本发明化合物进行治疗时,日剂量为1-8000mg(例如约0.1g到约7g),优选约0.5g到约5g。
以下的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限定其范围。
温度用摄氏度(℃)表示,未注明温度的反应在室温进行。Rf值通过薄层层析(TLC)在薄层硅胶板上测定,指示所述物质与洗脱前沿的渗透扩散关系。
除非特别说明,溶剂和洗脱液均按体积比给出。
所用的其它简称和缩写有如下的含义:
    BOC            叔丁氧基羰基
    DMF            二甲基甲酰胺
    h              小时
    min            分钟
    THF            四氢呋喃
质子核磁共振光谱(1H-NMR)的值以四甲基硅烷作内标的ppm(百万分之一)值,其中,s=单峰、d=双峰、t=三峰、q=四峰、Rm=多峰、dd=重双峰。
实施例1:(E)-1,14-二丙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的四盐酸盐
1.26g(1.84mmol)的(E)-1,14-二丙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和19ml3N甲醇盐酸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5小时,然后用19ml的乙醚稀释,过滤。过滤残留物用乙醚洗涤,经高真空100℃干燥,最后得到晶体状的标题化合物(熔点>260℃)1H-NMR(D2O):δ0.95(t,6H);1.62-1.75(m,4H);2.05-2.16(m,4H);3.02(t,4H);3.11-3.18(m,8H);3.76(d,4H);6.04-6.06(m,2H)。
反应起始原料按下述方法制备:
a)(E)-1,14-二丙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和(E)-1-丙基-1,5,10,1 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
向1.5g(2.5mmol)(E)-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的DMF(20ml)溶液中,边搅拌边加入0.22g(5.5mmol)的氢化钠分散液(约60%),室温下搅拌1小时后冷却至10℃,加入0.5ml(5.5mmol)的丙基溴,反应在室温再继续搅拌20小时,然后真空蒸发浓缩,残留物在乙酸乙酯和水中分配,乙酸乙酯相用水和盐水洗涤,经硫酸钠干燥后,真空蒸发浓缩,树脂状残留物用乙酸乙酯-己烷(1∶3)经0.04-0.063mm大小颗粒的硅胶闪层析纯化,含有产物的部分经蒸发浓缩,最后得到无色树脂状的1,14-二丙基的标题化合物(Rf值=0.57[硅胶/乙酸乙酯∶己烷(1∶1)])和1-丙基的标题化合物(Rf=0.46[硅胶/乙酸乙酯∶己烷(1∶1)])。
b)(E)-1,14-二丙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也可以这样合成:
向1.5g(2.5mmol)(E)-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的DMF(20ml)溶液中,边搅拌边加入0.4g(10mmol)的氢化钠分散液(约60%),室温搅拌15分钟后加入0.91ml(10mmol)的溴丙烷,反应继续在室温下搅拌41小时,以下按与1a)相同的步骤处理,最后得到无色树脂状的标题化合物,其Rf=0.57[硅胶/乙酸乙酯∶己烷(1∶1)]。
c)(E)-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
向冷却至5℃的5.01g(25mmol)的(E)-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溶于50ml的THF形成的溶液中,搅拌下2小时内缓慢滴加溶有25.86g(105mmol)2-(BOC-氧基亚氨基)-2-苯基乙腈(Fluka,瑞士)的THF(70ml)溶液。室温下继续搅拌16小时,然后真空蒸发浓缩,残留物用乙酸乙酯-己烷(1∶3)经0.04-0.063mm大小颗粒的硅胶进行闪层析纯化,含有产物的部分经蒸发浓缩得到无色树脂状的标题化合物,Rf=0.33[硅胶/乙酸乙酯∶己烷(1∶1)]。
实施例2:(E)-1,14-二烯丙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的四盐酸盐
按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只是反应起始原料用0.81g(1.19mmol)(E)-1,14-二烯丙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和12ml 3N甲醇盐酸,得到的标题化合物,熔点>260℃,1H-NMR(D2O):δ2.02-2.17(m,4H);3.12-3.19(m,8H);3.69(d,4H);3.77(d,4H);5.48-5.55(m,4H);5.83-5.97(m,2H);6.05-6.07(m,2H)。
起始反应原料按下述方法制备:
a)(E)-1,14-二烯丙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和(E)-1-烯丙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
搅拌下,向含有1.8g(3mmol)(E)-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的DMF(25ml)溶液中加入0.48g(12mmol)的氢化钠分散液(约60%),15分钟后,加入1.02ml(12mmol)的烯丙基溴,反应先在室温搅拌15小时,再在40℃继续搅拌20小时,然后冷却至25℃,补加0.24g(6mmol)的氢化钠分散液(约60%)和0.51ml(6mmol)的烯丙基溴后,反应混合物继续在40℃搅拌20小时,并真空蒸发浓缩。按与实施例1a)相同的步骤进行后处理,最后得到粘性油状的1,14-二丙烯基的标题化合物(Rf值=0.57[硅胶/乙酸乙酯∶己烷(1∶1)])和1-烯丙基的标题化合物(Rf=0.46[硅胶/乙酸乙酯∶己烷(1∶1)])。
实施例3:(E)-1,14-二丁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的四盐酸盐
按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只是起始反应原料用1.56g(2.19mmol)的(E)-1,14-二丁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和24ml的3N甲醇盐酸,最后得到标题化合物,熔点>260℃,1H-NMR(D2O):δ0.91(t,6H);1.32-1.44(m,4H);1.60-1.70(m,4H);2.05-2.16(m,4H);3.03-3.18(m,12H);3.77(d,4H);6.04-6.07(m,2H)。
起始反应原料按下述方法制备:
a)(E)-1,14-二丁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和(E)-1-丁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
搅拌下,向含有1.8g(3mmol)(E)-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的DMF(25ml)溶液中加入0.48g(12mmol)的氢化钠分散液(约60%),5分钟后,加入1.29ml(12mmol)的丁基溴,反应在室温搅拌60小时后,补加0.24g(6mmol)的氢化钠分散液(约60%)和0.645ml(6mmol)的溴丁烷,继续在室温搅拌24小时,然后真空蒸发浓缩。以下按与实施例1a)相同的步骤进行后处理,最后得到无色油状的1,14-二丁基标题化合物(Rf值=0.62[硅胶/乙酸乙酯∶己烷(1∶1)])和1-丁基标题化合物(Rf=0.49[硅胶/乙酸乙酯∶己烷(1∶1)])。
实施例4:(E)-1,14-二炔丙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的四盐酸盐
按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只是反应起始原料用0.97g(1.43mmol)的(E)-1,1 4-二炔丙基-1,5,1 0,1 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和15ml 3N的甲醇盐酸进行反应,得到的粗产物用乙醇/水重结晶,最后得到标题化合物,熔点>260℃,1H-NMR(D2O):δ2.07-2.19(m,4H);3.10(t,2H);3.15-3.30(m,8H);3.77(d,4H);3.96(d,4H);6.05-6.07(m,2H)。
反应起始原料按下述方法制备:
a)(E)-1,14-二炔丙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和(E)-1-炔丙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
将1.8g(3mmol)(E)-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溶于25ml的DMF中,搅拌下加入0.48g(12mmol)的氢化钠分散液(约60%),10分钟后,加入0.9ml(12mmol)的溴丙炔,反应混合物在室温搅拌15小时后,补加0.24g(6mmol)的氢化钠分散液(约60%)和0.45ml(6mmol)的溴丙炔,反应在室温下继续搅拌15小时,然后真空蒸发浓缩。以下按与实施例1a)相同的步骤进行后处理,最后得到树脂状的1,14-二炔丙基标题化合物(Rf=0.55[硅胶/乙酸乙酯∶己烷(1∶1)])和1-炔丙基标题化合物(Rf=0.44[硅胶/乙酸乙酯∶己烷(1∶1)])。
实施例5:(E)-1,14-二乙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的四盐酸盐
按与实施例1相同的合成方法,只是反应起始原料用1.97g(3mmol)的(E)-1,14-二乙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和30ml 3N的甲醇盐酸,并向反应体系中补加50ml的乙醚,过滤后得到标题化合物,熔点>260℃,1H-NMR(D2O):δ1.28(t,6H);2.04-2.15(m,4H);3.08-3.19(m,12H);3.76(d,4H);6.04-6.07(m,2H)。
起始反应原料按下述方法制备:
a)(E)-1,14-二乙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和(E)-1-乙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
搅拌下,将0.62g(15.5mmol)的氢化钠分散液(约60%)加入到4.22g(7.02mmol)(E)-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的DMF(50ml)溶液中,室温下搅拌反应15分钟后,加入0.576ml(7.72mmol)溴乙烷,反应在室温继续搅拌15小时,然后真空蒸发浓缩。残留物在乙酸乙酯和水中分配,乙酸乙酯相用水和盐水洗涤,经硫酸钠干燥和真空蒸发浓缩,油状残留物用乙酸乙酯-己烷(1∶4和1∶3)混合液经0.04-0.063mm颗粒大小的硅胶闪层析纯化,蒸发浓缩含有产物的部分,得到油状的1,14-二乙基标题化合物(Rf=0.50[硅胶/乙酸乙酯∶己烷(1∶1)])和1-乙基标题化合物(Rf=0.42[硅胶/乙酸乙酯∶己烷(1∶1)])。
实施例6:(E)-1-烯丙基-14-乙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的四盐酸盐
0.28g(0.418mmol)(E)-1-烯丙基-14-乙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和6ml3N甲醇盐酸的混合物在室温搅拌6小时后加入10ml乙醚,以下按与实施例1相同步骤进行后处理,最后得到标题化合物,熔点>260℃,1H-NMR(D2O):δ1.28(t,3H);2.05-2.17(m,4H);3.07-3.19(m,10H);3.69(d,2H);3.77(d,4H);5.49-5.55(m,2H);5.84-5.98(m,1H);6.04-6.07(m,2H)。
反应起始原料按下述方法制备:
a)(E)-1-烯丙基-14-乙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向搅拌的0.272g(0.424mmol)(E)-1-烯丙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见实施例2a)的DMF(4ml)溶液中加入0.034g(0.85mmol)的氢化钠分散液(约60%),5分钟后,加入0.069ml(0.85mmol)的碘乙烷,反应在室温继续搅拌15小时,然后补加0.017g(0.425mmol)的氢化钠分散液(约60%)和0.034ml(0.421mmol)的碘乙烷,反应混合物继续在20℃搅拌96小时后真空蒸发浓缩。以下步骤与实施例1a)相同,只是闪层析纯化时用乙酸乙酯-己烷(1∶2),最后得到标题化合物Rf=0.55[硅胶/乙酸乙酯∶己烷(1∶1)]。
实施例7:(E)-1-乙基-14-甲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的四盐酸盐
0.32g(0.498mmol)(E)-1-乙基-14-甲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和6ml3N甲醇盐酸的混合物在室温搅拌15小时后加入10ml乙醚,以下按与实施例1相同步骤进行后处理,最后得到标题化合物,熔点>260℃,1H-NMR(D2O):δ1.28(t,3H);2.03-2.17(m,4H);2.74(s,3H);3.07-3.19(m,10H);3.77(d,4H);6.04-6.07(m,2H)。
反应起始原料按下述方法制备:
a)(E)-1-乙基-14-甲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
向搅拌的0.46g(0.73mmol)(E)-1-乙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见实施例5a)的DMF(6ml)溶液中加入0.059g(1.47mmol)的氢化钠分散液(约60%),5分钟后,加入0.092ml(1.47mmol)的碘甲烷,反应在室温继续搅拌15小时,然后补加0.029g(0.725mmol)的氢化钠分散液(约60%)和0.045ml(0.721mmol)的碘甲烷,反应混合物继续在20℃搅拌96小时后,真空蒸发浓缩,除闪层析纯化时用乙酸乙酯-己烷(1∶2)外,余下步骤与实施例1a)相同,最后得到标题化合物Rf=0.42[硅胶/乙酸乙酯∶己烷(1∶1)]。
实施例8:(E)-1-丁基-14-乙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的四盐酸盐
0.3g(0.438mmol)(E)-1-丁基-14-乙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和6ml 3N甲醇盐酸的混合物在室温搅拌15小时后加入10ml乙醚,以下按与实施例1相同步骤完成,最后得到标题化合物,熔点>260℃,1H-NMR(D2O):δ0.91(t,3H);1.27(t,3H);1.32-1.45(m,2H);2.05-2.16(m,4H);3.03-3.19(m,12H);3.77(d,4H);6.04-6.07(m,2H)。
反应起始原料按如下方法制备:
a)(E)-1-丁基-14-乙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
向搅拌的0.46g(0.73mmol)(E)-1-乙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见实施例5a)的DMF(6ml)溶液中,加入0.059g(1.47mmol)的氢化钠分散液(约60%),室温下搅拌5分钟后,加入0.159ml(1.47mmol)的溴丁烷,反应混合物继续在20℃搅拌15小时,然后真空蒸发浓缩,以下按与实施例1a)相同的步骤完成,最后得到标题化合物,Rf=0.56[硅胶/乙酸乙酯∶己烷(1∶1)]。
实施例9:(E)-1-乙基-14-丙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的四盐酸盐
0.5g(0.745mmo1)(E)-1-乙基-1 4-丙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和10ml 3N甲醇盐酸的混合物在室温搅拌15小时后加入20ml乙醚,以下按与实施例1的相同步骤完成,最后得到标题化合物,熔点>260℃,1H-NMR(D2O):δ0.96(t,3H);1.28(t,3H);1.63-1.76(m,2H);2.05-2.16(m,4H);2.97-3.18(m,1 2H);3.77(d,4H);6.04-6.07(m,2H)。
反应起始原料按如下方法制备:
a)(E)-1-乙基-1 4-丙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
向搅拌的0.4g(0.622mmol)(E)-1-丙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见实施例1a)的DMF(6ml)溶液中加入0.05g(1.25mmol)的氢化钠分散液(约60%),室温下搅拌5分钟后,加入0.093ml(1.25mmol)的溴乙烷,反应混合物在20℃搅拌36小时后真空蒸发浓缩,余下步骤与实施例1a)相同,最后得到标题化合物Rf=0.55[硅胶/乙酸乙酯∶己烷(1∶1)]。
实施例10:(E)-1,14-二乙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的四氢溴酸盐和(E)-1,14-二乙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的四盐酸盐
将2.8g(3.2mmol)(E)-1,14-二乙基-1,5,10,14-四甲苯磺酰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2.8g(29.75mmol)苯酚及18.2ml氢溴酸(约33%的冰醋酸溶液)的混合物在回流条件下加热8小时,然后冰浴冷却,过滤,得到的结晶体分别用乙醇/乙醚(1∶1)和乙醚洗涤,最后经70℃高真空干燥,得到标题化合物(四氢溴酸盐),熔点>260℃,1H-NMR(D2O):δ1.23(t,6H);1.98-2.14(m,4H);3.02-3.16(m,12H);3.73(d,4H);6.01-6.04(m,2H)。
转换成四盐酸盐时,将0.91g(1.57mmol)的(E)-1,14-二乙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的四氢溴酸盐溶于2ml水中,经装有Amberlite-IRA-400离子交换剂的柱进行层析(OH-型,主要成分为具有季铵官能团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聚合物的强碱离子交换剂),用水洗脱,包含产物的部分用2N的盐酸酸化到pH2左右,并真空蒸发浓缩。残留物经乙醇/水重结晶得到标题化合物,熔点>260℃,1H-NMR(D2O):δ1.26(t,6H);2.05-2.14(m,4H);3.06-3.17(m,12H);3.76(d,4H);6.04-6.06(m,2H)。
反应起始原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a)(E)-1,14-二乙基-1,5,10,14-四甲苯磺酰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和(E)-1-乙基-1,5,10,14-四甲苯磺酰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
向搅拌的30g(0.0367mol)(E)-1,5,10,14-四甲苯磺酰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的DMF(100ml)溶液中加入25.4g(0.1838mol)的无水碳酸钾和7.1ml(0.0951mol)的溴乙烷,反应在70℃搅拌22小时后补加2.36ml(0.0316mol)的溴乙烷,反应体系继续在70℃搅拌12小时,然后冷至室温过滤,滤液经真空蒸发浓缩,残余物用甲苯-乙酸乙酯(10∶1和5∶1)及乙酸乙酯-己烷(1∶1)在0.04-0.063mm颗粒大小的硅胶上进行闪层析纯化两次,最后得到油状的1,14-二乙基的标题化合物(Rf=0.75[硅胶/二氯甲烷∶甲醇(50∶1)])和1-乙基标题化合物。[Rf=0.65[硅胶/二氯甲烷∶甲醇(50∶1)])。
b)(E)-1,5,10,14-四甲苯磺酰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
室温下,在氮气氛中,向搅拌的10.02g(0.05mol)(E)-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的2N氢氧化钠(100ml,0.2mol)溶液中,滴加含38.13g(0.2mol)对甲苯磺酰氯的二氯甲烷(300ml)溶液。反应混合物在室温继续搅拌2小时,分出有机相,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水洗涤,经硫酸钠干燥和蒸发浓缩,残留物用乙酸乙酯-己烷(1∶1)在0.04-0.063mm颗粒大小的硅胶上闪层析纯化,包含产物的部分通过蒸发得到非晶形残留物状的标题化合物(Rf=0.51[硅胶/二氯甲烷∶甲醇(50∶1)]。
实施例11:(E)-1,14-二乙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的四盐酸盐
将0.18g(0.642mmol)(E)-1,4-双(3-乙基-六氢嘧啶-1-基)丁-2-烯、2.5ml甲醇和2.56ml(5.12mmol)2N盐酸的混合物加热回流72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加入10ml甲醇,此后标题化合物以晶体形式沉淀。所得沉淀用甲醇和乙醚洗涤后,120℃高真空干燥,熔点>120℃,1H-NMR(D2O):δ1.27(t,6H);2.04-2.15(m,4H);3.07-3.18(m,12H);3.77(d,4H);6.04-6.06(m,2H)。
反应起始原料的合成方法如下:
a)(E)-1,4-双(3-乙基-六氢嘧啶-1-基)丁-2-烯
在氮气氛中,1.07g(9.37mmol)1-乙基-六氢嘧啶(Chem.Pharm.Bul.28,3310(1980))、0.5g(2.34mmol)反式-1,4-二溴-2-丁烯和10ml乙腈的混合物于80℃加热搅拌16小时后,真空蒸发浓缩,残留物在2N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氯甲烷中分配,二氯甲烷相用盐水洗涤,经硫酸钠干燥和真空蒸发浓缩,残留物用二氯甲烷-甲醇(9∶1)和二氯甲烷-甲醇-浓氨水(90∶10∶0.5)在0.04-0.063mm颗粒大小的硅胶上进行闪层析纯化,最后得到油状的标题化合物,Rf=0.63[硅胶/二氯甲烷∶甲醇∶浓氨水(40∶10∶1)]。
实施例12:(E)-1-烯丙基-14-炔丙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的四盐酸盐
0.22g(0.324mmol)(E)-1-烯丙基-1 4-炔丙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和3.3ml 3N甲醇盐酸的混合物按与实施例8相同的方法反应,最后得到标题化合物,熔点>260℃,1H-NMR(D2O):δ2.07-2.19(m,4H);3.02(t,1H);3.08-3.34(m,8H);3.69(d,2H);3.77(d,4H);3.96(d,2H);5.48-5.55(m,2H);5.84-5.97(m,1H);6.04-6.07(m,2H)。
反应起始原料按如下方法制备:
a)(E)-1-烯丙基-14-炔丙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
向搅拌的0.6g(0.936mmol)(E)-1-烯丙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见实施例2a)的DMF(8ml)溶液中加入0.075g(1.875mmol)的氢化钠分散液(约60%),5分钟后,加入0.141ml(1.872mmol)的炔丙基溴,反应混合物在室温搅拌15小时后,补加0.0375g(0.937mmol)的氢化钠分散液(约60%)和0.071ml(0.94mmol)的炔丙基溴,在20℃继续搅拌96小时,然后真空蒸发浓缩,余下步骤与实施例1a)相同,最后得到标题化合物,Rf=0.44[硅胶/乙酸乙酯∶己烷(2∶3)]。
实施例13:(E)-1-烯丙基-14-丙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的四盐酸盐
0.55g(0.805mmol)(E)-1-烯丙基-14-丙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和8.2ml3N甲醇盐酸的混合物按与实施例8相同的方法反应,最后得到标题化合物,熔点>260℃,1H-NMR(D2O):δ0.97(t,3H);1.63-1.76(m,2H);2.05-2.16(m,4H);3.02(t,2H);3.11-3.19(m,8H);3.69(d,2H);3.77(d,4H);5.48-5.55(m,2H);5.83-5.98(m,1H);6.04-6.07(m,2H)。
反应起始原料按如下方法制备:
a)(E)-1-烯丙基-14-丙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
向搅拌的0.7g(1.092mmol)(E)-1-烯丙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见实施例2a)的DMF(9.4ml)溶液中加入0.087g(2.175mmol)的氢化钠分散液(约60%),5分钟后,加入0.212ml(2.176mmol)的丙基碘,反应混合物在室温搅拌15小时后,补加0.043g(1.075mmol)的氢化钠分散液(约60%)和0.106ml(1.088mmol)的丙基碘,20℃继续搅拌96小时,然后真空蒸发浓缩,余下步骤与实施例1a)相同,最后得到油状的标题化合物,Rf=0.46[硅胶/乙酸乙酯∶己烷(2∶3)]。
实施例14:(E)-1-烯丙基-14-甲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的四盐酸盐
0.6g(0.916mmol)(E)-1-烯丙基-14-甲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和9ml3N甲醇盐酸的混合物按与实施例8相同的方法反应,最后得到标题化合物,熔点>260℃,1H-NMR(D2O):δ2.07-2.17(m,4H);2.73(s,3H);3.1 2-3.19(m,8H);3.69(d,2H);3.77(d,4H);5.48-5.55(m,2H);5.83-5.98(m,1H);6.04-6.07(m,2H)。
反应起始原料按如下方法制备:
a)(E)-1-烯丙基-14-甲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
向搅拌的0.6g(0.936mmol)(E)-1-烯丙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见实施例2a)的DMF(8ml)溶液中加入0.075 g(1.875mmol)的氢化钠分散液(约60%),5分钟后,加入0.117ml(1.875mmol)的甲基碘,反应混合物在室温搅拌15小时后,补加0.075g(1.875mmol)的氢化钠分散液(约60%)和0.117ml(1.875mmol)的甲基碘,20℃继续搅拌96小时,然后真空蒸发浓缩,除闪层析步骤用乙酸乙酯(1∶2)外,余下步骤与实施例1a)相同,最后得到标题化合物,Rf=0.36[硅胶/乙酸乙酯∶己烷(2∶3)]。
实施例15:(E)-1-异丙基-14-丙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的四盐酸盐
0.24g(0.35mmol)(E)-1-异丙基-14-丙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和4ml3N甲醇盐酸的混合物室温搅拌4小时后,用乙醚稀释。以下按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完成,最后得到标题化合物,熔点>260℃,1H-NMR(D2O):δ0.97(t,3H);1.32(d,6H);1.63-1.76(m,2H);2.04-2.17(m,4H);3.02(t,2H);3.12-3.19(m,8H);3.37-2.49(m,1H);3.78(d,4H);6.05-6.07(m,2H)。
反应起始原料按如下方法制备:
a)(E)-1-异丙基-14-丙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
向搅拌的0.338g(0.526mmol)(E)-1-异丙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的DMF(5ml)溶液中加入0.042g(1.05mmol)的氢化钠分散液(约60%),室温下搅拌5分钟后,加入0.103ml(1.05mmol)的丙基碘,反应混合物在20℃搅拌16小时,然后真空蒸发浓缩,除闪层析步骤用乙酸乙酯-己烷(1∶3)和乙酸乙酯-己烷(1∶2)外,余下步骤与实施例1a)相同,最后得到标题化合物,Rf=0.51[硅胶/乙酸乙酯∶己烷(2∶3)]。
b)(E)-1-异丙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
向搅拌的1.5g(2.5mmol)(E)-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的DMF(20ml)溶液中加入0.4g(10mmol)的氢化钠分散液(约60%),15分钟后,加入1ml(10mmol)的异丙基碘,室温下继续搅拌16小时,然后补加0.4g(10mmol)的氢化钠分散液(约60%)和1ml(10mmol)的异丙基碘,反应混合物分别在20℃和50℃各搅拌24小时,真空蒸发浓缩,除闪层析步骤用乙酸乙酯-己烷(1∶3)和乙酸乙酯-己烷(1∶2)外,余下步骤与实施例1a)相同,最后得到标题化合物,Rf=0.37[硅胶/乙酸乙酯∶己烷(2∶3)]。
实施例16:(E)-1,14-双-环丙基甲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的四盐酸盐
1.5g(2.116mmol)(E)-1,4-双-环丙基甲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和23ml 3N甲醇盐酸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然后加入20ml的乙醚。以下按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进行,最后得到标题化合物,熔点>260℃,1H-NMR(D2O):δ0.33-0.38(m,4H);0.65-0.71(m,4H);1.00-1.14(m,2H);2.05-2.16(m,4H);2.96(d,4H);3.13-3.19(m,8H);3.77(d,4H);6.04-6.07(m,2H)。
反应起始原料按如下方法制备:
a)(E)-1,4-双-环丙基甲基-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
室温下,向搅拌的1.5g(2.5mmol)(E)-1,5,10,14-四-BOC-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的DMF(21.5ml)溶液中加入0.4g(10mmol)的氢化钠分散液(约60%),搅拌15分钟后,加入1.06ml(10mmol)的溴甲基环丙烷(约90%),反应混合物在室温继续搅拌90小时。以下按与实施例1a)相同的步骤完成,最后得到无色树脂状的标题化合物,Rf=0.47[硅胶/乙酸乙酯∶己烷(2∶3)]。
实施例17:(E)-1,14-双-丙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的四盐酸盐
0.265g(0.859mmol)(E)-1,4-双(3-丙基六氢嘧啶-1-基)丁-2-烯、3ml甲醇和3.4ml(6.8mmol)2 N盐酸的混合物在回流温度加热19小时,然后真空蒸发浓缩。残留物经用甲醇/水重结晶后,得到标题化合物,熔点>260℃,1H-NMR(D2O):δ0.96(t,6H);1.62-1.76(m,4H);2.05-2.16(m,4H);3.02(t,4H);3.11-3.18(m,8H);3.77(d,4H);6.03-6.06(m,2H)。
反应起始原料按如下方法制备:
a)(E)-1,4-双(3-丙基-六氢嘧啶-1-基)丁-2-烯
在氮气氛中,0.68g(17.9mmol)氢化锂铝,10ml二噁烷和1g(2.97mmol)(E)-1,4-二(3-丙酰六氢嘧啶-1-基)丁-2-烯的混合物于100℃加热搅拌15小时,然后在冰浴中冷却至0℃。依次向反应体系中滴加0.53ml水和2ml四氢呋喃的混合物、0.53ml的1N氢氧化钠溶液和1.1ml的水(小心保持温度不超过15℃)。混合物继续在室温搅拌1小时。过滤,滤渣用四氢呋喃洗涤,滤液经真空蒸发浓缩,油状的残留物用二氯甲烷-甲醇(10∶1)和二氯甲烷-甲醇-浓氨水(100∶10∶0.5)在0.04-0.063mm颗粒大小的硅胶上进行闪层析纯化,蒸发浓缩包含产物的部分,最后得到油状标题化合物,Rf=0.56[硅胶/二氯甲烷∶甲醇∶浓氨水(150∶50∶1)]。
b)(E)-1,4-双(3-丙酰六氢嘧啶-1-基)丁-2-烯
在0℃,向搅拌的1.77g(7.89mmol)(E)-1,4-双(六氢嘧啶-1-基)丁-2-烯和10ml吡啶混合溶液中加入5ml(38.8mmol)的丙酸酐,反应混合物在室温继续搅拌1小时。然后真空蒸发浓缩,油状残留物在15%的氢氧化钠溶液和乙酸乙酯中分配。有机相用盐水洗涤,并用硫酸钠干燥,真空蒸发,得到油状的标题化合物,Rf=0.77[硅胶/二氯甲烷∶甲醇∶浓氨水(40∶10∶1)]。
c)(E)-1,4-双(六氢嘧啶-1-基)丁-2-烯
搅拌下,向冷至0℃的10g(49.9mmol)(E)-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的水(25ml)溶液中缓慢滴加7.6ml(99.8mmol)甲醛(约36.5%的水溶液)和10ml水的混合物,加完后(1小时),反应混合物继续在0℃搅拌2小时,然后升温至室温继续搅拌5小时。真空蒸发浓缩。油状残留物用二氯甲烷-甲醇-浓氨水(100∶10∶0.5)和二氯甲烷-甲醇-浓氨水(50∶10∶1)在0.04-0.063mm颗粒大小的硅胶上进行闪层析纯化,蒸发浓缩包含产物的部分,而残留物在高真空和85℃升华,最后得到标题化合物,熔点为125-127℃。
实施例18:(E)-1,14-双-丙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的四盐酸盐
搅拌下,向冰浴中冷却的2.4g(约0.00831mol)二氢-双(2-甲氧基乙氧基)铝酸钠(约70%的甲苯溶液,Fluka,Buchs,瑞士)的THF(10ml)溶液中加入0.25g(0.0008mol)(E)-1,14-双-丙酰-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反应混合物在回流温度加热2小时后用冰浴冷却,依次加入2.4ml的30%氢氧化钠溶液、10ml THF和3g无水硫酸镁,过滤,并用THF洗涤滤渣,滤液经真空蒸发浓缩,油状残留物溶于15ml乙醇,并加入1ml的4N盐酸,形成的晶状物过滤,最后用甲醇/水重结晶两次,得到标题化合物,熔点>260℃,1H-NMR(D2O):δ0.96(t,6H);1.63-1.76(m,4H);2.05-2.16(m,4H);3.02(t,4H);3.11-3.18(m,8H);3.77(d,4H);6.04-6.07(m,2H)。
反应起始原料按如下方法制备:
a)(E)-1,14-双-丙酰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
1.84g(0.005468mol)(E)-1,14-双(3-丙酰基六氢嘧啶-1-基)丁-2-烯(实施例17b)、44ml甲醇、2.74ml(0.03405mol)吡啶和4.11g(0.03949mol)丙二酸的混合物在回流温度加热2小时,然后真空蒸发浓缩。向油状残留物中加入10ml30%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乙酸乙酯彻底萃取,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真空蒸发浓缩至体积约25ml左右。过滤晶状沉淀物,用乙腈重结晶,得到标题化合物,熔点>82-84℃。
实施例19:(E)-1,14-双-乙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的四盐酸盐
将0.5g(0.624mmol)(E)-1,14-双-乙基-1,5,10,14-四-二乙氧基磷酰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溶于5ml THF中,在0-5℃向溶液中通入氯化氢气体约45分钟,反应混合物在室温搅拌20小时,加入15ml乙醚,过滤,晶状沉淀用乙醚洗涤,经高真空干燥,得到标题化合物,熔点>260℃,1H-NMR(D2O):δ1.28(t,6H);2.05-2.16(m,4H);3.08-3.19(m,12H);3.77(d,4H);6.05-6.07(m2H)。
反应起始原料按如下方法制备:
a)(E)-1,14-双-乙基-1,5,10,14-四-二乙氧基磷酰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
向搅拌的0.745g(1mmol)(E)-1,5,10,14-四-二乙氧基磷酰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的DMF(5ml)溶液中加入0.16g(4mmol)的氢化钠分散液(约60%),反应混合物在室温搅拌10分钟后,加入0.3ml(4mmol)的乙基溴,反应混合物在20℃继续搅拌2小时,然后真空蒸发浓缩。油状残留物在乙酸乙酯和冰水中分配,用水和盐水洗涤乙酸乙酯相,经硫酸钠干燥和真空蒸发浓缩后,残留物用二氯甲烷-甲醇混合物(49∶1和9∶1)在0.04-0.063mm颗粒大小的硅胶上进行闪层析纯化,蒸发浓缩包含产物的部分,最后得到的无色油状标题化合物,Rf=0.34[硅胶,二氯甲烷∶甲醇(2∶3)洗脱]。
b)(E)-1,5,10,14-四-二乙氧基磷酰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
在10-15℃,搅拌下将12.4g(89.8mmol)二乙基亚磷酸酯的四氯化碳(18ml)溶液滴加到由3g(14.96mmol)(E)-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18g(179.8mmol)碳酸氢钾、24.85g(179.8mmol)碳酸钾、1.45g(4.5mmol)溴化四丁基铵和70ml二氯甲烷组成的混合物中,反应混合物在室温搅拌90小时后,过滤,滤液用水洗涤,有机相用硫酸钠干燥和真空蒸发浓缩。油状残留物用二氯甲烷-甲醇(49∶1和9∶1)在0.04-0.063mm颗粒大小的硅胶上进行闪层析纯化,蒸发浓缩包含产物的部分,最后得到油状标题化合物,Rf=0.28[硅胶,乙酸乙酯∶甲醇(9∶1)洗脱液]。
实施例20:(E)-1,14-双-烯丙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的四盐酸盐
将37.45g(E)-1,14-双-烯丙基-1,5,10,14-四-二乙氧基磷酰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粗产物溶于170ml THF中,在5℃向溶液中通入氯化氢气体直至饱和,反应混合物在室温搅拌15小时,所得悬浮液中加入250ml乙醚,过滤,滤渣用少量乙醇和乙醚洗涤,用乙醇/水(活性碳处理)重结晶并在120℃高真空干燥,得到标题化合物,熔点>260℃,1H-NMR(D2O):δ2.06-2.17(m,4H);3.13-3.19(m,8H);3.69(d,4H);3.78(d,4H);5.49-5.55(m,4H);5.84-5.98(m,2H);6.05-6.07(m,2H)。
反应起始原料按如下方法制备:
a)(E)-1,5,10,14-四-二乙氧基磷酰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
在10-15℃,向搅拌的15.02 g(0.075mol)(E)-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63.08g(0.63mol)碳酸氢钾、87.07g(0.63mol)碳酸钾、5.093g(0.0158mol)溴化四丁基铵和350ml二氯甲烷溶液中滴加43.5g(0.315mol)二乙基亚磷酸酯的四氯化碳(90ml)溶液,反应混合物在室温搅拌87小时后在20℃静置63小时,过滤,滤液用水洗涤,有机相用硫酸钠干燥并真空蒸发浓缩。得到黄色油状的(E)-1,5,10,14-四-二乙氧基磷酰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粗产物,Rf=0.28[硅胶/二氯甲烷∶甲醇(9∶1)],直接于下一步使用。
b)(E)-1,14-二-烯丙基-1,5,10,14-四-二乙氧基磷酰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将51.3 g(E)-1,5,10,14-四-二乙氧基磷酰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粗产物溶于DMF(100ml)中,分批加入8.27g(0.2067mol)的氢化钠分散液(约60%),反应混合物在20℃搅拌15分钟后,滴加入17.49ml(0.2067mol)的烯丙基溴,反应混合物继续在室温搅拌15小时。然后真空蒸发浓缩。残留物在乙酸乙酯和冰水中分配,连续用20%柠檬酸、2N碳酸钠溶液和盐水洗涤乙酸乙酯相,经硫酸钠干燥和真空蒸发浓缩后,得到黄色油状的(E)-1,14-二烯丙基-1,5,10,14-四-二乙氧基磷酰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粗产物,Rf=0.38[硅胶/二氯甲烷∶甲醇(9∶1)]
实施例21:胶囊
每个胶囊包含1g活性成分(例如实施例1-20的酸加成盐),按如下配方制备:
组成(用于1250个胶囊):
    活性成分                    1250g
    滑石                        180g
    小麦淀粉                    120g
    硬脂酸镁                    80g
    乳糖                        20g
粉末通过0.6mm大小筛眼的筛并混匀后,用胶囊填装机将1.32g一份的混合物装入透明胶囊中。
实施例22:小鼠腹水L1210白血病细胞中腐胺、精胺和亚精胺水平
用前文中详细描述的与Porter等相同的方法,测量在标题化合物给出(表中)浓度(μM)时,腐胺(PU)、亚精胺(SPD)和精胺(SPM)的含量(分别为未添加式I所示化合物的对照组%值)结果如下(48小时保温):实施例          %PU    %SPD     %SPM     测量化合物的浓度(μM)1,17,18       9.4      12         67            102,20          16         3.1       36            105,10,11,19   4.1       2.1       30             56               4.1       2.1       12            108               4.8       0.2       4.0           109               6.9       2.0       19            1013              0         1.3       25            1016              12        24        62            10
实施例23:人T24膀胱癌细胞生长的抑制
用抑制人T24膀胱癌细胞在Eagle基本培养基中生长的方法(见前文),测量结果如下(以IC50表示,IC50=在最后培养阶段,每孔培养细胞数为对照培养液细胞数的50%时的活性成分浓度):
    实施例编号的化合物             IC50(μM)
      1,17,18                      0.64
      2,20                          0.6
      3                              8.2
      6                              3
      8                              0.55
      9                              1.1
      13                             2.14
      16                             0.92

Claims (31)

1.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Figure A9419192200021
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选自未取代或被1个或多个氟原子取代(但取代不在R1或R2中与N原子键合的C原子上)的低级烷基、低级链烯基(其中双键不在R1或R2中与N原子键合的C原子上)、低级炔基(其中的三键不在R1或R2中与N原子键合的C原子上)、环烷基以及环烷基-低级烷基,前提是两个取代基团R1和R2中最多只有一个是甲基。
2.按权利要求1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盐,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选自C2-C7烷基;C3-C7链烯基,其中双键不在R1或R2中与N原子键合的C原子上;C3-C7炔基,其中三键不在R1或R2中与N原子键合的C原子上;C3-C5环烷基;以及C3-C5环烷基-C1-C2烷基。
3.按权利要求1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盐,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选自C2-C4烷基;C3-C4链烯基,其中双键不在R1或R2中与N原子键合的C原子上;C3-C4炔基,其中三键不在R1或R2中与N原子键合的C原子上;C3-C4环烷基甲基。
4.按权利要求1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盐,其中R1和R2两个基团的碳原子总数不超过6个时,R1和R2各自独立,选自C2-C4烷基;C3-C4链烯基,其中双键不在R1或R2中与N原子键合的C原子上;C3-C4炔基,其中三键不在R1或R2中与N原子键合的C原子上;C3-C4环烷基甲基。
5.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盐,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选自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和烯丙基。
6.按权利要求5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盐,其中R1和R2两个基团的碳原子总数为4、5或6个。
7.按权利要求1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盐,其中R1为乙基,R2选自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和烯丙基。
8.按权利要求1的式I所示的(E)-1,14-二-丙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或其盐。
9.按权利要求1的式I所示的(E)-1,14-二烯丙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或其盐。
10.按权利要求1的式I所示的(E)-1,14-二丁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或其盐。
11.按权利要求1的式I所示的(E)-1,14-二炔丙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或其盐。
12.按权利要求1的式I所示的(E)-1,14-二乙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或其盐。
13.按权利要求1的式I所示的(E)-1-烯丙基-14-乙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或其盐。
14.按权利要求1的式I所示的(E)-1-乙基-14-甲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或其盐。
15.按权利要求1的式I所示的(E)-1-丁基-14-乙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或其盐。
16.按权利要求1的式I所示的(E)-1-乙基-14-丙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或其盐。
17.按权利要求1的式I所示的(E)-1-烯丙基-14-炔丙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或其盐。
18.按权利要求1的式I所示的(E)-1-烯丙基-14-丙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或其盐。
19.按权利要求1的式I所示的(E)-1-烯丙基-14-甲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或其盐。
20.按权利要求1的式I所示的(E)-1-异丙基-14-丙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或其盐。
21.按权利要求1的式I所示的(E)-1,14-二环丙基甲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或其盐。
22.按权利要求1的式I所示的(E)-1,14-二丙基-1,5,10,14-四氮杂十四-7-烯或其盐。
23.用于药物治疗人或动物身体的方法中的权利要求1-22中的任何一项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24.权利要求1-22中的任何一项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盐在制备治疗对细胞中多胺的浓度降低敏感的疾病的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
25.包含权利要求1-22中的任何一项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这种化合物(至少有一个成盐基团)的可药用盐和可药用载体的药物组合物。
26.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提到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这种化合物(至少有一个成盐基团)的可药用盐在治疗肿瘤或原生动物感染中的应用。
27.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提到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这种化合物(至少有一个成盐基团)在治疗对细胞中多胺浓度降低敏感的疾病中的应用。
28.治疗患有对细胞内多胺浓度降低敏感的疾病的温血动物的方法,包括以有效降低细胞内多胺浓度的剂量对需要这种治疗的温血动物给予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提到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
29.治疗患有对细胞内多胺浓度降低敏感的肿瘤的温血动物的方法,包括以有效治疗这些疾病的量对需要这种治疗的温血动物给予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提到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
30.适用于对温血动物给药,用于治疗对细胞内多胺浓度降低敏感的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包含有效抗逆病毒量的权利要求1-22中任何一项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这种化合物(存在有成盐基团)的可药用盐和可药用的载体。
31.制备权利要求1的式I所示化合物的方法,包括:
a)式II所示的氨基化合物用式III所示化合物亲核取代,并除去存在的保护基团:
Figure A9419192200051
其中,R2与式I所示化合物中的定义相同,且不参与反应的任何官能团必要时为被保护形式;
      R1-X                (III)
其中,R1与式I所示化合物中的定义相同,X为一个离核的离去基团,其中R1和R2中仅有一个为甲基;
或者,
b)制备其中R1和R2相同且各自为式I所示化合物中定义的那些基团中的一个,但不是甲基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时,式IV所示二胺用式V所示化合物亲核取代,并除去存在的保护基团;
Figure A9419192200061
其中,任何不参与反应的官能团必要时为被保护形式;
      Rx-X                  (V)
其中,Rx具有式I所示化合物中R1或R2的意义,但不是甲基,X是一个离核的离去基团;
或者,
c)制备其中R1和R2为通过属于所述基团中的亚甲基(-CH2)连接的互相独立的基团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时,使式VI的二酰胺进行两个酰胺基的选择性还原,并且必要时除去存在的保护基;
Figure A9419192200062
其中,R1′和R2′各自分别独立,扣除上面提到的亚甲基,它是上述最后定义的R1和R2基团的补足部分,不参与反应的任何官能团必要时为被保护形式;
或者,
d)使式VII所示的六氢嘧啶衍生物与式VIII的烯烃反应;亲核取代两个离核的离去基团,并除去存在的保护基团;其中,Rx是式I中所定义的R1和R2中的一个,Y是二价保护基团;
其中,Q和Q′各自独立,分别为离核的离去基团;
并且,可以按需要将得到的式I所示化合物的自由化合物转变为其盐,或将得到的式I化合物的盐转变为自由化合物或其另一种盐,和/或将得到的异构体混合物分离为单一异构体。
CN94191922A 1993-12-27 1994-12-14 用作抗癌剂和抗原生动物剂的不饱和氨基化合物 Pending CN112170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H387693 1993-12-27
CH3876/93-9 1993-12-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707A true CN1121707A (zh) 1996-05-01

Family

ID=4265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4191922A Pending CN1121707A (zh) 1993-12-27 1994-12-14 用作抗癌剂和抗原生动物剂的不饱和氨基化合物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1) US5627215A (zh)
EP (1) EP0686143B1 (zh)
JP (1) JPH08507548A (zh)
CN (1) CN1121707A (zh)
AT (1) ATE169614T1 (zh)
AU (1) AU690618B2 (zh)
BR (1) BR9405892A (zh)
CA (1) CA2155095A1 (zh)
DE (1) DE69412467T2 (zh)
DK (1) DK0686143T3 (zh)
ES (1) ES2119371T3 (zh)
NZ (1) NZ277503A (zh)
WO (1) WO199501809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2013A (zh) * 2011-03-30 2011-10-12 广东中科药物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多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8174207B2 (en) 2004-08-31 2012-05-08 Lg Display Co., Ltd. Lamp and driving device for backlight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84232B1 (en) * 1986-12-02 2001-02-06 University Of Florida Analogs of biologically active, naturally occurring polyamines,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treatment
WO1998017624A1 (en) * 1996-10-18 1998-04-30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Conformationally restricted polyamines and their use as antineoplastic agents
US5889061A (en) 1997-10-15 1999-03-30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Conformationally restricted polyamines
WO2000066175A2 (en) * 1999-04-30 2000-11-09 Slil Biomedical Corporation Conjugates as therapies for cancer and prostate diseases
US6649587B1 (en) 1999-04-30 2003-11-18 Slil Biomedical Corporation Polyamine analog conjugates and quinone conjugates as therapies for cancers and prostate diseases
ATE335719T1 (de) * 1999-04-30 2006-09-15 Cellgate Inc Polyamine und ihre therapeutische verwendung
US6482943B1 (en) * 1999-04-30 2002-11-19 Slil Biomedical Corporation Quinones as disease therapies
EP1337504A4 (en) * 2000-11-08 2005-10-05 Cellgate Inc NOVEL AMINO ACID CONJUGATES AND POLYAMINE ANALOGUES USEFUL AS ANTICANCING AGENTS
US20030130356A1 (en) 2001-10-16 2003-07-10 Slil Biomedical Corporation Oligoamine compounds and derivatives thereof for cancer therapy
EP1453787A1 (en) 2001-12-07 2004-09-08 SLIL Biomedical Corporation Cycloalkyl substituted polyamines for cancer therapy and methods of synthesis therefor
CN1642902A (zh) * 2002-02-07 2005-07-20 威斯康星校友研究基金会 与癌治疗联合使用的聚胺化合物及组合物
WO2005014524A2 (en) * 2003-08-07 2005-02-17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Amino thiol compounds and compositions for use in conjunction with cancer therapy
KR20080088570A (ko) * 2005-08-10 2008-10-02 더 존스 홉킨스 유니버시티 항기생충 및 항암 치료제 및 라이신-특이적인 디메틸라제억제제로 유용한 폴리아민
US20130102556A1 (en) * 2010-02-02 2013-04-25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Use of N1,N4-bis[3-(Ethylamino)Propyl]-2-Butene-1,4-Diamine Compounds in Combination with Epigenetic-Acting Pharmaceuticals for Enhanced Cancer Therapy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91290A (en) * 1957-03-20 1961-07-04 Us Vitamin Corp Nu-alkylamino-alpha-hydroxy-alkanoic acid amides
US4278605A (en) * 1980-06-30 1981-07-14 American Cyanamid Company Heteroalkylenebisanthraquinones
CA1305425C (en) * 1986-12-02 1992-07-21 Raymond J. Bergeron Anti-neoplastic spermine derivative
US5091576A (en) * 1986-12-02 1992-02-25 University Of Florida Anti-neoplastic, anti-viral or anti-retroviral spermine derivatives
ZA88600B (en) * 1987-02-03 1988-07-28 Merrell Dow Pharmaceuticals Inc. Novel polyamine derivatives
US4935449A (en) * 1988-08-04 1990-06-19 Merrell Dow Pharmaceuticals Inc. N-2,3-butadienyl tri- and tetraaminoalkane derivatives
JPH02118405A (ja) * 1988-10-27 1990-05-02 Nec Yamagata Ltd 微小寸法測定装置
GB9115375D0 (en) * 1991-07-17 1991-09-04 Salutar Inc Compounds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74207B2 (en) 2004-08-31 2012-05-08 Lg Display Co., Ltd. Lamp and driving device for backlight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CN102212013A (zh) * 2011-03-30 2011-10-12 广东中科药物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多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2129859A1 (zh) * 2011-03-30 2012-10-04 广东中科药物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多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502201A (zh) * 2011-03-30 2014-01-08 广东中科药物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多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1995018091A1 (en) 1995-07-06
NZ277503A (en) 1997-07-27
DK0686143T3 (da) 1999-05-17
BR9405892A (pt) 1995-12-12
CA2155095A1 (en) 1995-07-06
DE69412467D1 (de) 1998-09-17
EP0686143B1 (en) 1998-08-12
AU1274495A (en) 1995-07-17
ES2119371T3 (es) 1998-10-01
EP0686143A1 (en) 1995-12-13
JPH08507548A (ja) 1996-08-13
AU690618B2 (en) 1998-04-30
US5627215A (en) 1997-05-06
DE69412467T2 (de) 1999-01-28
ATE169614T1 (de) 1998-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707A (zh) 用作抗癌剂和抗原生动物剂的不饱和氨基化合物
CN1293059C (zh) 新的羧酸衍生物,其制备和应用
CN1020194C (zh) 二氟核苷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139592C (zh) 喜树碱衍生物,其制备用途以及中间体
CN1036772A (zh) 酚取代的偕二膦酸酯衍生物,它们的制备方法和含有它们的药用组合物
CN1205328A (zh) 磺酰氨基羧酸
CN86101475A (zh) 吡啶并[2,3-d]嘧啶衍生物的制备和应用
CN1055537A (zh) 3,5-双取代-2-异唑烷和异唑、其制备方法,含有该成分的制剂及其应用
CN1082964C (zh) 手性的双膦类化合物
CN1511137A (zh) 疏水性多胺类似物及其使用方法
CN1798744A (zh) 作为nmda/nr2b拮抗剂的3-氟-哌啶化合物
CN1206213C (zh) N-芳基磺酰氨基酸ω-酰胺
CN100344647C (zh) 磷酸化肽的标记方法及选择吸附方法,使用于该方法的配位化合物、该配位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及该配位化合物的原料化合物
CN1575282A (zh) 内酰胺化合物
CN1271342A (zh) 裂-乳胱氨酸-β-内脂及其类似物的合成
CN1069969A (zh) 作为兴奋性氨基酸神经递质拮抗剂的合成芳基多胺
CN1167710C (zh) 吡咯烷羰基氨基环状二硫化物
CN1071915A (zh) 作为兴奋性氨基酸神经传递素拮抗药的合成杂芳基多胺
CN1200729A (zh) 用作止痛剂的旋光苯基嘧啶衍生物
CN1671723A (zh) 新的偕二氟化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272340C (zh) 齐墩果酸偶联衍生物及其药物用途
CN1649591A (zh) 可用作hiv逆转录酶抑制剂的三环化合物
CN1028997C (zh) 新蒽环型药物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允许的酸加成盐的制法
CN101058573A (zh) 2-腙代三嗪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以该化合物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18476C (zh) 抗病毒蛋白酶抑制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