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58269A - 一种折叠载物履带车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载物履带车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58269A
CN112158269A CN202010965082.9A CN202010965082A CN112158269A CN 112158269 A CN112158269 A CN 112158269A CN 202010965082 A CN202010965082 A CN 202010965082A CN 112158269 A CN112158269 A CN 1121582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ying plate
plate
carrying
crawler
f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6508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磊
董育伟
彭荣博
杨天杰
周灵玉
贺玉洁
何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96508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582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582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82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6Endless track vehicles with tracks without ground wheels
    • B62D55/075Tracked vehicles for ascending or descending stairs, steep slopes or vertical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1/00Steering non-deflectable wheels; Steering endless tracks or the like
    • B62D11/02Steering non-deflectable wheels; Steering endless tracks or the like by differentially driving ground-engaging elements on opposite vehicle sides
    • B62D11/04Steering non-deflectable wheels; Steering endless tracks or the like by differentially driving ground-engaging elements on opposite vehicle sides by means of separate power sour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6Endless track vehicles with tracks without ground wheels
    • B62D55/065Multi-track vehicles, i.e. more than two tra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18Tracks
    • B62D55/26Ground engaging parts or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载物履带车及其使用方法,属于运载工具领域。它包括载物板;安装箱,其有两个,分别固定连接于前端载物板和后端载物板的安装面上;驱动单元,其为折叠载物履带车载物搬运提供驱动力;履带轮,其运动方向同载物板长度方向,在驱动单元驱动下运动;前端载物板和后端载物板可于安装面处绕中部载物板相向折叠;还包括限位板,在前端载物板和后端载物板折叠到位后,限位板将前端载物板和后端载物板固定。本发明有展开折叠两种状态,展开状态下结构扁平,高度、宽度方向占用空间小,通过履带轮可承载货物进行爬楼运输,宽敞及狭小的楼梯间环境中均能适用,折叠状态下为紧凑的箱体结构,占地空间小,存放及移动转移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载物履带车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运载工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折叠载物履带车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无电梯、低楼层场景中,货物运输通常通过人力搬运,对于货物量较大,或者货物较重的情况,人力搬运不再适用。
现有的一些厂家设计了爬楼机运载货物爬楼搬运,虽然节约了一部分人力物力,但是大多数爬楼机仍然不能摆脱人力,只能提供辅助省力作用,且一些爬楼机占地体积大,不爬楼搬运时移动较困难,在一些狭小的楼梯环境难以适用,且一些爬楼机在楼梯间转完困难,难以推广使用。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08357545 A;公开日:2018年8月3日;公开了一种折叠式爬楼机,包括:支架组件,支架组件上设有载物板;爬楼机构,设置在支架组件的下部,位于与载物板相对的一侧;驱动装置,设置在支架组件上,用于驱动所述爬楼机构运动;支架组件包括用于安装所述载物板、爬楼机构和驱动装置的固定架和设置在固定架上端的活动架,活动架通过第一转动锁紧机构设置在固定架上以使得活动架能够相对固定架折叠后固定。该申请案的爬楼机虽然具有折叠功能,方便非使用状态时的移动,但是该设备存在使用状态占地空间过大的问题,且使用时需要人工扶持。
另,中国专利公开号:CN 204871105 U;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公开了一种载货爬楼车,包括主框架、驱动组件,主框架底部设有过渡轮,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架、履带、驱动马达,驱动架底部与主框架底部铰接,主框架上设有角度调节架,主框架上设有电源,主框架上设有把手和控制开关;主框架站立时,过渡轮底部低于履带最低点,履带后侧面露出过渡轮后侧面;主框架底部设有托架,托架底部设有万向轮,万向轮底部高度低于过渡轮底部。该申请案的爬楼车具有可折叠功能,且楼梯间易于转完,但也存在使用状态占地空间过大的问题,且使用时需要人工扶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折叠载物履带车,该装置包括:
载物板,其由前端载物板、中部载物板和后端载物板依次铰接构成,载物板上表面为载物面,下表面为安装面;
安装箱,其为中空箱体,有两个,分别固定连接于前端载物板和后端载物板的安装面上;
驱动单元,其置于安装箱中,为折叠载物履带车载物搬运提供驱动力;
履带轮,其连接于安装箱两侧,并与驱动单元传动连接,履带轮运动方向同载物板长度方向,在驱动单元驱动下运动;
前端载物板和后端载物板可于安装面处绕中部载物板相向折叠;还包括,
限位板,其一端与前端载物板端部铰接,在前端载物板和后端载物板折叠到位后,限位板将前端载物板和后端载物板固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折叠载物履带车,可选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电池,其置于安装箱中为驱动单元驱动提供电能;
步进电机,其置于安装箱中,与电池电连接,步进电机输出端与履带轮的传动轴传动连接;
所述步进电机有四个,每个安装箱内部两侧各设有一个步进电机;
所述履带轮有四个,分别与每个步进电机传动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折叠载物履带车,可选地,驱动单元的步进电机长度方向沿载物板长度方向布置,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与履带轮的传动轴通过锥齿轮机构传动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折叠载物履带车,可选地,所述履带轮的履带表面间隔凸起形成有凸块。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折叠载物履带车,可选地,前端载物板、中部载物板和后端载物板间通过合页铰接,合页安装于载物板的安装面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折叠载物履带车,可选地,还包括推杆,其有两个,分别与不同安装箱连接,每个推杆一端与中部载物板的安装面铰接,另一端与对应安装箱外壁面铰接;推杆呈压缩状态,提供推力。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折叠载物履带车,可选地,还包括滚轮机构,其包括:
滚轮方孔,其贯穿开设于中部载物板上;
滚轮安装架,其固定连接于中部载物板的安装面;
滚轮,其安装于滚轮安装架上,滚轮一部分穿过滚轮方孔并伸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折叠载物履带车,可选地,所述限位板包括:
铰接端,其铰接于前端载物板远离中部载物板的端部两侧;
板体,其一端与铰接端固定连接,板体可绕铰接端转动;
卡孔,其为开设于板体另一端的通孔,卡孔形状与后端载物板高度方向的形状相匹配;
前端载物板和后端载物板折叠到位后,板体转动,卡孔与后端载物板端部配合卡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折叠载物履带车,可选地,所述限位板上表面设有拉杆,其一端与限位板上表面铰接;
所述限位板上表面对应拉杆转动轨迹位置处开设有拉杆槽,拉杆可容纳内置与拉杆槽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折叠载物履带车,可选地,还包括挡板,其包括:
连接臂,其一端铰接于后端载物板远离中部载物板的端部两侧;
凸板,其于连接臂另一端连接,凸板沿载物板载物面的方向形成有凸起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有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折叠载物履带车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A、载物
a1、展开:将折叠状态下的折叠载物履带车的限位板脱离与后端载物板的连接,前端载物板与后端载物板在在推杆的作用下展开至与中部载物板处于同一平面;将限位板转动至与前端载物板的载物面贴合,将挡板向后端载物板的载物面转动;
a2、放置货物:将货物放置在前端载物板、中部载物板和后端载物板构成的载物板载物面上;
a3、载运:启动折叠载物履带车的驱动单元,驱动履带轮转动,带动折叠载物履带车移动,前端载物板朝向行进方向前方,需要转弯时,弯道内侧的两个步进电机减速,弯道外侧的两个步进电机加速,利用内外侧履带轮的差速完成转弯;
B、闲置
b1、折叠:将展开的载物板载物面上的货物取下,将挡板反向转动复位至后端载物板侧面,前端载物板与后端载物板于安装面处绕中部载物板相向折叠,折叠至前端载物板与中部载物板夹角为直角,且后端载物板与中部载物板夹角为直角;
b2、固定:将限位板绕前端载物板的安装面方向转动,至限位板的卡孔与后端载物板配合卡接,中部载物板的载物面朝向地面,滚轮与地面接触。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折叠载物履带车,有展开折叠两种状态,展开状态下结构扁平,高度方向占用空间小,宽度方向占用空间小,通过履带轮可承载货物进行爬楼运输,宽敞及狭小的楼梯间环境中均能适用,折叠状态下为紧凑的箱体结构,占地空间小,存放及移动转移方便;
(2)本发明的折叠载物履带车,四个步进电机分别对四个履带轮进行驱动,当楼梯间需要转弯时,通过不同步进电机输出不同的转速扭矩,通过差速法即可完成折叠载物履带车的转弯操作,方便容易;
(3)本发明的折叠载物履带车,驱动单元的步进电机长度方向沿载物板长度方向布置,节约安装箱宽度方向的空间,确保了折叠载物履带车能同样适用于狭窄的楼梯环境下,同时设置锥齿轮机构确保步进电机能与履带轮顺利传动;
(4)本发明的折叠载物履带车,履带轮的履带表面设置有凸块,保证折叠载物履带车上下楼动作能稳定进行;
(5)本发明的折叠载物履带车,前端载物板、中部载物板和后端载物板间通过合页铰接,限制了前端载物板及后端载物板只能朝向安装面的方向转动,防止展开状态时的载物板结构不稳定;
(6)本发明的折叠载物履带车,通过设置推杆提供推力,一方面保持了展开状态下载物板结构的稳定,一方面在承载大重量货物时能保证载物板的结构强度;
(7)本发明的折叠载物履带车,通过滚轮机构的设置,在折叠状态下,滚轮与地面接触,方便叠状态下折叠载物履带车的移动;
(8)本发明的折叠载物履带车,限位板的结构设计,在展开状态下,贴合在前端载物板的载物面,不会影响正常载物,折叠状态下,限位板配合推力机构,确保了折叠状态下折叠载物履带车结构状态的稳定性;
(9)本发明的折叠载物履带车,通过拉杆的设置,折叠状态下的折叠载物履带车如同行李箱一般,可以拉动移动;
(10)本发明的折叠载物履带车,挡板的设置在进行爬楼载物时,挡板及其上的凸起结构可有效阻挡货物,防止其在上楼过程中落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折叠载物履带车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折叠载物履带车折叠状态下仰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折叠载物履带车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折叠载物履带车展开状态下仰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打开安装箱端盖时折叠载物履带车展开状态下仰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中部载物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实施例9的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限位板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履带轮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实施例10的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卡扣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载物板;10、中部载物板;11、前端载物板;12、后端载物板;
2、安装箱;20、端盖;
3、驱动单元;30、电池;31、步进电机;32、锥齿轮机构;
4、履带轮;40、左前轮;41、右前轮;42、左后轮;43、右后轮;
5、限位板;50、铰接端;51、板体;52、卡孔;53、拉杆;54、拉杆槽;
6、推杆;
7、滚轮机构;70、滚轮方孔;71、滚轮安装架;72、滚轮;
8、挡板;80、连接臂;800、卡扣槽;801、卡扣件;81、凸板;
100、合页;
400、传动轴;401、从动轴;402、轴承座;403、履带;404、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上”、“下”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绝对位置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位置部分,“一端”、“另一端”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任何顺序或者重要性,而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折叠载物履带车,包括:
载物板1,其由前端载物板11、中部载物板10和后端载物板12依次铰接构成,载物板1上表面为载物面,下表面为安装面;
安装箱2,其为中空箱体,有两个,分别固定连接于前端载物板11和后端载物板12的安装面上;
驱动单元3,其置于安装箱2中,为折叠载物履带车载物搬运提供驱动力;
履带轮4,其连接于安装箱2两侧,并与驱动单元3传动连接,履带轮4运动方向同载物板1长度方向,在驱动单元3驱动下运动;
前端载物板11和后端载物板12可于安装面处绕中部载物板10相向折叠;还包括,
限位板5,其一端与前端载物板11端部铰接,在前端载物板11和后端载物板12折叠到位后,限位板5将前端载物板11和后端载物板12固定。
现有的爬楼载物车普遍存在高度方向、宽度方向占用体积过大的问题,导致其无法在狭小楼梯环境中适用,且庞大的结构,在非使用状态下的转移、存放均成了难题,造成诸多不便,针对此,本实施例设计了一种折叠载物履带车。
本实施例的折叠载物履带车,有两种状态,折叠状态和载物状态,折叠状态如图1所示,为非使用状态下折叠载物履带车的表现结构,展开状态如图3所示,为载物状态下折叠载物履带车的表现结构。
以展开状态为例进行结构说明,展开状态下的载物板1为平板,由处于同一平面位置的前端载物板11、中部载物板10和后端载物板12组成,前端载物板11一端与中部载物板10一端铰接,另一端可绕铰接处进行转动,后端载物板12一端与中部载物板10另一端铰接,另一端可绕铰接处进行转动,以图3所示结构状态为例,载物板1的上表面为载物面,使用时需搬运的货物及放置于此面,下表面为安装面,即如图4所示的一面,安装箱2、履带轮4等机构均置于此面,进行载物搬运时,安装面朝下;安装箱2为中空箱体,两个安装箱2分别连接在前端载物板11和后端载物板12的安装面上,安装箱2一端与安装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上设有可开合的端盖20,方便安装箱2内驱动单元3的拆装维护,如图5所示,透过打开的端盖20可看到安装箱2内的驱动单元3的结构;履带轮4则设于安装箱2左右两侧,在驱动单元3的驱动下,履带轮4启动,带动折叠载物履带车沿载物板1长度方向移动,从而进行货物的运输。
以折叠状态为例进行结构说明,前端载物板11和后端载物板12均可折叠,沿着安装面的方向,前端载物板11和后端载物板12相向靠近进行折叠,展开状态时载物板1安装面至履带轮4底面的距离为履带车底盘高度,中部载物板10的长度大于两倍的履带车底盘高度,可保证前端载物板11及后端载物板12折叠至与中部载物板10呈直角状态下,前端载物板11上的履带轮4与后端载物板12上的履带轮4相互之间不会碰撞干涉,方便限位板5对前后载物板进行固定限位,当折叠至前端载物板11和后端载物板12相互平行,且相邻相连的两板互为直角时即为折叠到位状态,于前端载物板11端部设有限位板5,当折叠到位后,转动限位板5,通过卡扣、卡接、锁紧等连接方式将前端载物板11和后端载物板12的端部固定,从而保持折叠状态的结构稳定。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折叠载物履带车,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单元3包括:
电池30,其置于安装箱2中为驱动单元3驱动提供电能;
步进电机31,其置于安装箱2中,与电池30电连接,步进电机31输出端与履带轮4的传动轴400传动连接;
所述步进电机31有四个,每个安装箱2内部两侧各设有一个步进电机31;
所述履带轮4有四个,分别与每个步进电机31传动连接。
如图5所示,可看到安装箱2内部的驱动单元3结构,电池30给安装箱2内的两个步进电机31供电,电池30可充电、可更换,方便不同情况下的使用,本实施例的步进电机31采用混合式行星减速步进电机,每个安装箱2内置有两个步进电机31对应两个履带轮4,四个步进电机31分别对对应的履带轮4提供动力,在普通直线移动或爬楼梯时,各步进电机31输出的转速扭矩相同,当楼梯间转完时,通过不同步进电机31输出不同的速度,差速达到折叠载物履带车转弯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四个履带轮4分别为左前轮40、右前轮41、左后轮42和右后轮43,位置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当需要左转时,左前轮40和左后轮42对应的步进电机31输出减速,右前轮41和右后轮43对应的步进电机31输出加速,从而使折叠载物履带车完成左转动作,右转动作则相反操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折叠载物履带车,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驱动单元3的步进电机31长度方向沿载物板1长度方向布置,步进电机31的输出端与履带轮4的传动轴400通过锥齿轮机构32传动连接。
如图5中所示,通过本实施例的步进电机31布置方式,可以在安装箱2宽度方向上节约安装空间,安装箱2内驱动单元3的结构紧凑,进而确保了本发明的折叠载物履带车不会在宽度方向上占用过大空间,对于狭窄的楼梯环境下,使得本发明的折叠载物履带车同样能顺利适用。
步进电机31长度方向沿载物板1长度方向布置,其输出端也朝向载物板1长度方向,履带轮4行进方向沿载物板1长度方向,其传动轴400方向朝向载物板1宽度方向,因此,本实施例设置了锥齿轮机构32,一锥齿轮与步进电机31输出端传动连接,另一锥齿轮垂直与前一锥齿轮,并与履带轮4的传动轴400传动连接,通过锥齿轮机构32进行垂直方向的传动,从而使得步进电机31能与履带轮4顺利传动连接,进行传动。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折叠载物履带车,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履带轮4的履带403表面间隔凸起形成有凸块404。
如图10所示,履带轮4包括有传动轴400、从动轴401、轴承座402和履带403,传动轴400和从动轴401安装在轴承座402上,轴承座402安装在安装箱2两侧,履带403与传动轴400及从动轴401传动连接,本实施例在履带403外表面间隔凸起形成有凸块404,当本发明的折叠载物履带车在上楼梯时,履带403转动,凸块404与楼梯台阶的凸檐接触干涉,从而保证能稳定上楼,不易出现打滑现象,下楼时,凸块404与楼梯台阶的凸檐接触干涉,避免折叠载物履带车打滑滑落。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折叠载物履带车,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前端载物板11、中部载物板10和后端载物板12间通过合页100铰接,合页100安装于载物板1的安装面上。
如图4和图5所示,通过合页100结构进行中部载物板10和前后端载物板的铰接连接,确保转动灵活性的同时,限制了前端载物板11及后端载物板12只能朝向安装面的方向转动,防止展开状态时的载物板1结构不稳定。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折叠载物履带车,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推杆6,其有两个,分别与不同安装箱2连接,每个推杆6一端与中部载物板10的安装面铰接,另一端与对应安装箱2外壁面铰接;推杆6呈压缩状态,提供推力。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推杆6为弹性推杆,呈压缩状态安装于指定位置,可于展开状态时,对前端载物板11、中部载物板10及后端载物板12提供推力,一方面保持了展开状态下载物板1结构的稳定,一方面在承载大重量货物时能保证载物板1的结构强度。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折叠载物履带车,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滚轮机构7,其包括:
滚轮方孔70,其贯穿开设于中部载物板10上;
滚轮安装架71,其固定连接于中部载物板10的安装面;
滚轮72,其安装于滚轮安装架71上,滚轮72一部分穿过滚轮方孔70并伸出。
滚轮机构7如图6中所示,滚轮机构7的滚轮72安装于中部载物板10的安装面上,一部分滚轮72通过滚轮方孔70从中部载物板10的载物面伸出,当折叠载物履带车处于折叠状态时,如图1和图2所示,中部载物板10的载物面朝外,将中部载物板10载物面朝向地面放置,滚轮72与地面接触,方便折叠状态下本发明的折叠载物履带车的移动。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折叠载物履带车,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板5包括:
铰接端50,其铰接于前端载物板11远离中部载物板10的端部两侧;
板体51,其一端与铰接端50固定连接,板体51可绕铰接端50转动;
卡孔52,其为开设于板体51另一端的通孔,卡孔52形状与后端载物板12高度方向的形状相匹配;
前端载物板11和后端载物板12折叠到位后,板体51转动,卡孔52与后端载物板12端部配合卡接。
在展开状态下,铰接端50转动,带动板体51与前端载物板11的载物面贴合,如图3中的限位板5位置所示,在折叠状态下,铰接端50反向转动,转动至后端载物板12的端部伸入卡孔52中,在推杆6推力的作用下,后端载物板12与卡孔52孔壁抵紧,由此,确保了折叠状态下本发明结构状态的稳定性。
实施例9
本实施例的折叠载物履带车,在实施例8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板5上表面设有拉杆53,其一端与限位板5上表面铰接;
所述限位板5上表面对应拉杆53转动轨迹位置处开设有拉杆槽54,拉杆53可容纳内置与拉杆槽54中。
如图7和图8所示,限位板5上表面即为限位板5打开至与载物板1同一水平面时,与载物面同朝向的面,与限位板5上表面铰接一拉杆53,当本发明的折叠载物履带车处于折叠状态下时,中部载物板10的载物面朝向地面,限位板5位于折叠载物履带车顶端,其上表面朝上,打开拉杆53,通过拉杆53拖动折叠载物履带车移动,如同行李箱一般,方便不使用状态时本发明的移动。
进一步地,在限位板5上表面设有拉杆槽54,展开状态下,限位板5上表面贴合于前端载物板11载物面,拉杆53置于拉杆槽54中,不会阻碍限位板5与前端载物板11的贴合。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的折叠载物履带车,在实施例9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挡板8,其包括:
连接臂80,其一端铰接于后端载物板12远离中部载物板10的端部两侧;
凸板81,其于连接臂80另一端连接,凸板81沿载物板1载物面的方向形成有凸起结构。
本发明的挡板8如图9所示,连接臂80与后端载物板12端部铰接,凸板81可绕铰接位置转动,本实施例的连接臂80为弹性件,在折叠状态下,弹性的连接臂80伸长,并使得挡板8套接于后端载物板12端面上,如图1和图2中所示位置,在展开状态下,转动连接臂80,连接臂80从伸长状态下收回,置于后端载物板12端部上,在进行爬楼载物时,挡板8及其上的凸起结构可有效阻挡货物,防止其在上楼过程中落下。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的折叠载物履带车,在实施例10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的挡板8结构如图11和图12所示,挡板8包括连接臂80和凸板81,连接臂80与后端载物板12的铰接处开设有卡扣槽800,卡扣槽800有两处,分别对应折叠状态下连接臂80位置及展开状态下连接臂80位置,还配有卡扣件801,卡扣件801安装于后端载物板12上,与连接臂80的铰接处,卡扣件801如图12所示,设有卡尖,能与卡扣槽800配合卡接,卡扣件801上设有弹簧,对卡尖提供接近卡扣槽800的力,卡扣件801可从外部施力压缩弹簧使其脱离与卡扣槽800的卡接。
通过本实施例的结构,折叠状态及展开状态下,均可通过卡扣件801与卡扣槽800的配合,使其稳定保持在既定位置处。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的折叠载物履带车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A、载物
a1、展开:将折叠状态下的折叠载物履带车的限位板5脱离与后端载物板12的连接,前端载物板10与后端载物板12在在推杆6的作用下展开至与中部载物板11处于同一平面;将限位板5转动至与前端载物板10的载物面贴合,将挡板8向后端载物板12的载物面转动;
a2、放置货物:将货物放置在前端载物板10、中部载物板11和后端载物板12构成的载物板1载物面上;
a3、载运:启动折叠载物履带车的驱动单元3,驱动履带轮4转动,带动折叠载物履带车移动,前端载物板10朝向行进方向前方,需要转弯时,弯道内侧的两个步进电机31减速,弯道外侧的两个步进电机31加速,利用内外侧履带轮4的差速完成转弯;
B、闲置
b1、折叠:将展开的载物板1载物面上的货物取下,将挡板8反向转动复位至后端载物板12侧面,前端载物板10与后端载物板12于安装面处绕中部载物板11相向折叠,折叠至前端载物板10与中部载物板11夹角为直角,且后端载物板12与中部载物板11夹角为直角;
b2、固定:将限位板5绕前端载物板10的安装面方向转动,至限位板5的卡孔与后端载物板12配合卡接,中部载物板11的载物面朝向地面,滚轮72与地面接触。
本实施例的折叠载物履带车的使用方法,载物状态时,可将折叠载物履带车展开,展开状态下结构扁平,高度方向占用空间小,宽度方向占用空间小,货物放置在载物板1载物面上,通过步进电机31驱动履带轮4移动、爬楼等,其中前端载物板10朝向前进方向,后端载物板12朝向反向,在进行爬楼时,后端载物板12端部的挡板8能有效阻挡货物防止滑落,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中通过控制转弯时内外两侧的步进电机31的转速不同,利用差速法完成转弯操作,方便容易;当折叠载物履带车需要进入闲置状态时,卸下载物板1载物面上的货物,将挡板8反向转动复位,前端载物板10和后端载物板12转动折叠后通过限位板5限位固定,此时的折叠载物履带车为紧凑的的箱体结构,占地空间小,且中部载物板11的载物面朝向地面,滚轮机构7的滚轮72与地面接触,使得闲置状态下的存放及移动均很方便。
本发明所述实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折叠载物履带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物板,其由前端载物板、中部载物板和后端载物板依次铰接构成,载物板上表面为载物面,下表面为安装面;
安装箱,其为中空箱体,有两个,分别固定连接于前端载物板和后端载物板的安装面上;
驱动单元,其置于安装箱中,为折叠载物履带车载物搬运提供驱动力;
履带轮,其连接于安装箱两侧,并与驱动单元传动连接,履带轮运动方向同载物板长度方向,在驱动单元驱动下运动;
前端载物板和后端载物板可于安装面处绕中部载物板相向折叠;还包括,
限位板,其一端与前端载物板端部铰接,在前端载物板和后端载物板折叠到位后,限位板将前端载物板和后端载物板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载物履带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电池,其置于安装箱中为驱动单元驱动提供电能;
步进电机,其置于安装箱中,与电池电连接,步进电机输出端与履带轮的传动轴传动连接;
所述步进电机有四个,每个安装箱内部两侧各设有一个步进电机;
所述履带轮有四个,分别与每个步进电机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载物履带车,其特征在于:驱动单元的步进电机长度方向沿载物板长度方向布置,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与履带轮的传动轴通过锥齿轮机构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折叠载物履带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轮的履带表面间隔凸起形成有凸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折叠载物履带车,其特征在于:前端载物板、中部载物板和后端载物板间通过合页铰接,合页安装于载物板的安装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折叠载物履带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杆,其有两个,分别与不同安装箱连接,每个推杆一端与中部载物板的安装面铰接,另一端与对应安装箱外壁面铰接;推杆呈压缩状态,提供推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折叠载物履带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滚轮机构,其包括:
滚轮方孔,其贯穿开设于中部载物板上;
滚轮安装架,其固定连接于中部载物板的安装面;
滚轮,其安装于滚轮安装架上,滚轮一部分穿过滚轮方孔并伸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折叠载物履带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包括:
铰接端,其铰接于前端载物板远离中部载物板的端部两侧;
板体,其一端与铰接端固定连接,板体可绕铰接端转动;
卡孔,其为开设于板体另一端的通孔,卡孔形状与后端载物板高度方向的形状相匹配;
前端载物板和后端载物板折叠到位后,板体转动,卡孔与后端载物板端部配合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折叠载物履带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板,其包括:
连接臂,其一端铰接于后端载物板远离中部载物板的端部两侧;
凸板,其于连接臂另一端连接,凸板沿载物板载物面的方向形成有凸起结构。
10. 一种折叠载物履带车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折叠载物履带车,步骤如下:
A、载物
a1、展开:将折叠状态下的折叠载物履带车的限位板脱离与后端载物板的连接,前端载物板与后端载物板在在推杆的作用下展开至与中部载物板处于同一平面;将限位板转动至与前端载物板的载物面贴合,将挡板向后端载物板的载物面转动;
a2、放置货物:将货物放置在前端载物板、中部载物板和后端载物板构成的载物板载物面上;
a3、载运:启动折叠载物履带车的驱动单元,驱动履带轮转动,带动折叠载物履带车移动,前端载物板朝向行进方向前方,需要转弯时,弯道内侧的两个步进电机减速,弯道外侧的两个步进电机加速,利用内外侧履带轮的差速完成转弯;
B、闲置
b1、折叠:将展开的载物板载物面上的货物取下,将挡板反向转动复位至后端载物板侧面,前端载物板与后端载物板于安装面处绕中部载物板相向折叠,折叠至前端载物板与中部载物板夹角为直角,且后端载物板与中部载物板夹角为直角;
b2、固定:将限位板绕前端载物板的安装面方向转动,至限位板的卡孔与后端载物板配合卡接,中部载物板的载物面朝向地面,滚轮与地面接触。
CN202010965082.9A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折叠载物履带车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21582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65082.9A CN112158269A (zh)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折叠载物履带车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65082.9A CN112158269A (zh)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折叠载物履带车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8269A true CN112158269A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58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65082.9A Pending CN112158269A (zh)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折叠载物履带车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5826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4167A (zh) * 2021-12-31 2022-04-26 浙江警察学院 一种可适应楼梯和不同地形的无人巡逻车
CN114643886A (zh) * 2022-02-23 2022-06-21 淮阴工学院 一种续航型新能源汽车移动服务站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58309A (en) * 1990-12-06 1992-10-27 Quigg Robert T Stair climbing apparatus for collapsible wheelchair
CN204124275U (zh) * 2014-09-18 2015-01-28 东莞市智网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代步机
CN205971665U (zh) * 2016-06-07 2017-02-22 重庆浪尖渝力科技有限公司 折叠状态稳固的折叠车
CN208198509U (zh) * 2018-05-23 2018-12-07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手推车
CN209757175U (zh) * 2019-03-18 2019-12-10 黄礼强 折叠手推车
CN210138252U (zh) * 2019-04-25 2020-03-13 营口理工学院 智能轮椅
CN210144204U (zh) * 2019-04-11 2020-03-17 罗雅文 一种多功能折叠桌椅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58309A (en) * 1990-12-06 1992-10-27 Quigg Robert T Stair climbing apparatus for collapsible wheelchair
CN204124275U (zh) * 2014-09-18 2015-01-28 东莞市智网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代步机
CN205971665U (zh) * 2016-06-07 2017-02-22 重庆浪尖渝力科技有限公司 折叠状态稳固的折叠车
CN208198509U (zh) * 2018-05-23 2018-12-07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手推车
CN209757175U (zh) * 2019-03-18 2019-12-10 黄礼强 折叠手推车
CN210144204U (zh) * 2019-04-11 2020-03-17 罗雅文 一种多功能折叠桌椅
CN210138252U (zh) * 2019-04-25 2020-03-13 营口理工学院 智能轮椅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4167A (zh) * 2021-12-31 2022-04-26 浙江警察学院 一种可适应楼梯和不同地形的无人巡逻车
CN114643886A (zh) * 2022-02-23 2022-06-21 淮阴工学院 一种续航型新能源汽车移动服务站
CN114643886B (zh) * 2022-02-23 2024-02-09 淮阴工学院 一种续航型新能源汽车移动服务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58269A (zh) 一种折叠载物履带车及其使用方法
DE102013003484A1 (de) Zusammenklappbarer Roller
CN113400326B (zh) 移动机器人组件和移动机器人作业系统
CN219969851U (zh) 一种无人驾驶配送车
CN204916846U (zh) 方便货物转运的取料机
CN211169727U (zh) 一种多功能移动式装卸举升车
CN212150452U (zh) 混凝土输送机和混凝土输送系统
CN112298303A (zh) 一种稳定支撑型电动爬楼拉货车
US11976493B2 (en) Vehicle, and parking facility for same
CN107859389A (zh) 双层停车位
JP3393810B2 (ja) 模型実験装置のための移送運搬装置
CN214028369U (zh) 一种重载车
RU2646019C1 (ru) Ручная тележка и погрузоразгрузочный механизм
CN220465523U (zh) 一种后开门的电动推车
CN212289934U (zh) 一种围栏运载车
CN205417948U (zh) 微型折叠电动车
CN113942801B (zh) 货物搬运装置
CN212047536U (zh) 一种爬升支架结构及运载装置
CN219192237U (zh) 一种可折叠伸缩式手推平板车
CN220374597U (zh) 一种助力式搬运车
CN215798285U (zh) 一种全地形使用的手动叉车
CN217170705U (zh) 一种折叠式便携电动手推车
CN212387179U (zh) 一种楼梯运输装置
CN217396597U (zh) 一种分体式推拉扶手
CN220662383U (zh) 一种新型车厢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