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57797B -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157797B CN112157797B CN202010971786.7A CN202010971786A CN112157797B CN 112157797 B CN112157797 B CN 112157797B CN 202010971786 A CN202010971786 A CN 202010971786A CN 112157797 B CN112157797 B CN 11215779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ement
- mixing machine
- tank
- conveying
-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823 mortar mix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9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5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1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5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4570 mortar (masonr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019 ag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049 f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615 ingredi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66 build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52 prim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913 cellulo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78 cellulos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329 compou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68 load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95 mi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05 post-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0 reinforc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54 steril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659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859 subli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2 subli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5/00—General arrangement or layout of plant ; Industrial outlines or plant install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3/00—Feeding the unshaped material to mould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Discharg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such moulds or apparatus
- B28B13/02—Feeding the unshaped material to mould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C—PREPARING CLAY; PRODUC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C7/00—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lay or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Supplying or proportioning the ingredients for mixing clay or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Discharging the mixture
- B28C7/04—Supplying or proportioning the ingredients
- B28C7/06—Supplying the solid ingredients, e.g. by means of endless conveyors or jigging convey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C—PREPARING CLAY; PRODUC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C7/00—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lay or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Supplying or proportioning the ingredients for mixing clay or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Discharging the mixture
- B28C7/04—Supplying or proportioning the ingredients
- B28C7/12—Supplying or proportioning liquid ingredi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C—PREPARING CLAY; PRODUC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C7/00—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lay or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Supplying or proportioning the ingredients for mixing clay or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Discharging the mixture
- B28C7/16—Discharge means, e.g. with intermediate storage of fresh concre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reparation Of Clay, And Manufacture Of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该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包括:混配布料平台、混配机、水泥供料装置、加料装置、加液装置以及加砂装置;混配机与混配布料平台固定连接,混配机的下侧设有浇筑空间;水泥供料装置与混配机连接,用于储存水泥和向混配机输送水泥;加料装置与混配机连接,用于向混配机输送原料;加液装置与混配机连接,用于向混配机输送液体;加砂装置,与混配机连接,用于向混配机输送湿砂;实现了水泥、水、湿砂等多种物料的自动添加,进一步提高了砂浆混配的自动化程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砂浆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
背景技术
采用传统施工方法进行住房建设存在诸多问题:现场施工条件差、管理难度大。工程质量难以保证,施工安全事故频发,现场建筑材料和水、电资源浪费严重,而且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熟练和半熟练技术工人越来越缺乏,人工成本逐年增加,人员流动性大,迫使工程成本增大;工程项目竣工后,后期的维护、保修工程量大,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归根结底中国的住宅生产方式存在着建设成本偏高、资源消耗大、建筑质量低和使用年限短等突出问题。
装配式建筑材料是由钢筋混泥土预制件制成,目前,国内的装配式房屋建筑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此种建筑方式更加的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能够大大的节省建筑的建造时间和成本,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但是,现有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实现了水泥、水、湿砂等多种物料的自动添加,进一步提高了砂浆混配的自动化程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包括:
混配布料平台;
混配机,与所述混配布料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混配机的下侧设有浇筑空间;
水泥供料装置,与所述混配机连接,用于储存水泥和向所述混配机输送水泥;
加料装置,与所述混配机连接,用于向所述混配机输送原料;以及
加液装置,与所述混配机连接,用于向所述混配机输送液体;
加砂装置,与所述混配机连接,用于向所述混配机输送湿砂;
其中,所述加砂装置包括喂料斗、输送单元和砂配料秤,所述喂料斗与所述输送单元连接,所述输送单元与所述砂配料秤连接,所述砂配料秤与所述混配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单元包括顺次连接的喂料输送机、斜输送机和平输送机,所述喂料输送机与所述喂料斗连接,所述平输送机与所述砂配料秤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单元还包括过渡斗,所述斜输送机通过所述过渡斗与所述平输送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水泥供料装置包括水泥仓、水泥输送机、水泥配料秤、压送罐和水泥输送管路;所述水泥仓通过水泥输送机与所述水泥配料秤连接,所述水泥配料秤位于所述压送罐的上侧,且所述水泥配料秤与所述压送罐连接,所述压送罐通过水泥输送管路与所述混配机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辅助输送装置,所述辅助输送装置与气源连接,所述辅助输送装置与所述水泥输送管路具有至少一个连接点,用于向所述混配机方向吹送水泥。
进一步地,所述加液装置包括液体添加剂罐、称重罐和排液泵,所述液体添加剂罐位于所述称重罐的上侧,且所述液体添加剂罐与所述称重罐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排液泵的吸入口与所述称重罐连接,所述排液泵的排出口与所述混配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料装置包括小配料秤和至少一个加料壳体,所述加料壳体通过输送机与所述小配料秤连接,所述小配料秤与所述混配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小配料秤位于所述混配机的上侧。
进一步地,所述混配系统还包括小投料斗,所述小投料斗与所述混配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平台支架包括多根立柱、所述第一操作台和第二操作台,所述第二操作台位于所述第一操作台的上侧,所述第一操作台和所述第二操作台分别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效果:混配机与所述混配布料平台固定连接,混配机的下侧设有浇筑空间;水泥供料装置与混配机连接,用于储存水泥和向混配机输送水泥;加料装置与混配机连接,用于向混配机输送原料;以及加液装置与混配机连接,用于向混配机输送液体;通过混配布料平台、混配机、水泥供料装置、加料装置、加液装置以及加砂装置的配合作业,实现了水泥、水、湿砂等多种物料的自动添加,进一步提高了砂浆混配的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的水泥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的混配布料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的加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中的加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左视图;
图7为图6中的局部放大图B;
图8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中的加料装置中盖板呈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中的加料装置中盖板呈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中的加液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中的加液装置的控制原理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中的分流器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中的加液装置中分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中分散装置的正视图;
图1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中分散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中分散装置的侧视图;
图17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中除尘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中除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中加料装置的示意图及粉尘止逆装置局部放大图;
图20为图17中的局部放大视图A;
图2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中除尘系统的排灰组件打开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中综合供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砂浆混配系统;
200-水泥供料装置,201-水泥仓,202-水泥输送机,203-水泥配料秤,204-压送罐,205-水泥输送管路;
400、400a、400b、400c-加料装置,409a、409b、409c-输送机,401-加料壳体,401a-排出管,401b-罐体部,401c-锥体部,402-盖板,403-除尘口,404-支撑件,405-振动器,406-流化器,407-阀门,408-搅动组件,408a-搅动轴,408a1-螺纹孔,408b-搅动杆,408b1-连接部,408b2-弯折部,408c-第一链轮,409-输送机,409a-第二链轮,410-除尘装置,411-动力元件,412-维修孔,413-遮挡板;
500-加液装置,510-液体添加剂罐,511-第一液位开关,512-第二液位开关,513-第一过滤器,514-连接管,515-阀门,516-加液孔,520-称重罐,521-称重传感器,522-支撑耳,530-支架,540-第二过滤器,550-排液泵,560-控制器,570-分流器,571-环形管体,572-流出口,573-流入口;
600-分散装置,601-盖体,602-壳体,603-第一转轴,604-第一分散器,605-第一分散杆,606-传动箱,607-第一伞齿轮,608-第二分散器,609-第二分散杆,610-动力元件,611-第一传动齿轮,612-第二传动齿轮,613-支撑轴,614-第三传动齿轮,615-第二转轴,616-第二伞齿轮,617-支座;
700-混配布料平台,701-平台支架,702-立柱,703-第一操作台,704-第二操作台,705-浇筑空间,706-小配料秤,707-混配机,708-小投料斗;
800-除尘装置;800-除尘器,801-除尘器,801a-斜孔,801b-排灰件,801c-排灰口,802-输气管路,803-排风管路,804-吸尘管路,8041-第一支管,8042-第二支管,805-第一阀门,806-第二阀门,807-第三阀门,808-第四阀门,809-粉尘止逆装置,809a-活动件,809b-固定件,809c-凹槽,809d-凸台,809e-销轴,810-排灰装置,810a-顶帽,810b-连接轴,810c-复位弹簧,810d-手柄;
900-辅助输送装置,901-连接点;
1000-中间仓,10001-仓顶除尘器;
1201-空压机,1202-第一过滤器,1203-第一储气罐,1204-第二过滤器,1205-冷冻干燥机,1206-第一阀门,1207-第二阀门,1208-第三阀门,1209-第三过滤器,1210-第二储气罐,1211-第三储气罐,1212-第四阀门,1213-第五阀门,1214-地沟。
1300-加砂装置,1301-喂料斗,1302喂料输送机,1303-斜输送机,1304-过渡斗,1305-平输送机,1306-砂配料秤。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解释以下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案,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清楚。
参考图1所示,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100,其中,混配机707与混配布料平台700固定连接,混配机707的下侧设有浇筑空间705;水泥供料装置200与混配机707连接,用于储存水泥和向混配机707输送水泥;加料装置400与混配机707连接,用于向混配机707输送原料;以及加液装置500与混配机707连接,用于向混配机707输送液体;加砂装置1300,与所述混配机707连接,用于向所述混配机707输送湿砂。
本发明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100通过混配布料平台700、混配机707、水泥供料装置200、加料装置400、加液装置500以及加砂装置的1300配合作业,实现了水泥、水、湿砂等多种物料的自动添加,进一步提高了砂浆混配的自动化程度。
所述加砂装置707包括喂料斗1301、输送单元和砂配料秤1306,所述喂料斗1301与所述输送单元连接,所述输送单元与所述砂配料秤1306连接,所述砂配料秤1306与所述混配机707连接。
所述输送单元包括顺次连接的喂料输送机1301、斜输送机1303和平输送机1305。喂料输送机1301用于将喂料斗1301排出口的湿砂排出至斜输送机1303,斜输送机1303将湿砂进一步输送至过渡料斗1304。过渡料斗1304将湿砂输送至平输送机1305,所述平输送1305将湿砂输送至砂配料秤1306,砂配料秤1306位于混配机707的上侧,将湿砂进行称量和向混配机707内添加湿砂。
其中,上述过渡斗1304可以为双出口过渡斗,用于将湿砂输送向两台不同的混配机,从而能够进一步地提高生产效率。
水泥供料装置200包括水泥仓201、水泥输送机202、水泥配料秤203、压送罐204和水泥输送管路205;水泥仓201底部设有通孔,水泥输送机202的一端与水泥仓201底部的通孔螺栓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水泥配料秤203螺栓固定连接,水泥配料秤203位于压送罐204的上侧,压力罐204上侧设有与水泥配料秤203底部相配合的通孔,且水泥配料秤203与压送罐204螺栓固定连接,水泥从水泥仓通过水泥输送机202进入水泥配料秤203中,称重后通过水泥配料秤203底部进入到压送罐204内,水泥输送管路205的一端与压力罐204螺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混配机707螺栓固定连接,压送罐204通过水泥输送管路205将水泥输送到混配机707内。
砂浆混配系统100还包括辅助输送装置900,所述辅助输送装置900与气源法兰固定连接,辅助输送装置900与水泥输送管路205具有至少一个连接点901,用于向混配机707方向吹送水泥。可以有多个连接点901分布在水泥输送管路205的多个位置。优选地,在水泥输送路205的折弯处设置连接点901,方便吹动水泥进入混配机707内。
加液装置500包括液体添加剂罐510、称重罐520和排液泵550,液体添加剂罐510位于称重罐520的上侧,且液体添加剂罐510与称重罐520通过管路连接,排液泵550的吸入口与称重罐520连接,排液泵的排出口与混配机707连接,液体添加剂罐510与第二操作台70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称重罐520与第一操作台70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液体添加剂罐510位于称重罐520的上侧,且液体添加剂罐510与称重罐520通过管路法兰固定连接,排液泵550的吸入口与称重罐520法兰固定连接,排液泵550的排出口与混配机707法兰固定连接,混配机707需要注入液体时,缓存在液体添加剂罐510的液体,通过管道流入称重罐520内,称重罐520根据称重数据将称重后的液体通过排液泵550排入到混配机707内。
所述混配机707为双螺带高效搅拌机,双螺带高效搅拌机搅拌过程两轴相向转动,叶片产生的搅拌力,使搅拌进物料在保证剧烈径向运动的同时,轴向推动加剧,使物料在短时间内充分搅拌,使搅拌更加均匀、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砂浆混配系统还包括分散装置,分散装置600与第二操作台70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分散装置600与混配机707通过法兰管路连接。
加料装置400包括小配料秤706和至少一个加料壳体。优选地,加料壳体为三个加料壳体,分别为备用加料壳体400a、纤维素加料壳体400b和胶粉加料壳体400c,三个加料壳体分别与第二操作台70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三个加料壳体底部分别连接三个输送机(409a、409b、409c)。优选地,三个输送机均为绞龙输送机,绞龙输送机将加料壳体内的物料传输到小配料秤706内,小配料秤706内与混配机70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小配料秤706位于混配机707的上侧,小配料秤706的下方出料口正对混配机707上方的开口,使物料落入混配机707内。
混配系统还包括小投料斗708,小投料斗708与混配机707通过螺栓连接。如需要投放小料,打开现场小料投料斗708进行投料,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平台支架701包括多根立柱702,第一操作台703和第二操作台704分别与立柱702固定连接,第一操作台703和第二操作台704分别于立柱702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优选地。立柱702为工字钢,工字钢翼缘宽,侧向刚度大,抗弯能力强,有效的提高了平台的结构强度。
以下对本发明的砂浆混配系统的组成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加料装置]
如图5至图9所示,加料装置400包括加料壳体401、搅动组件408和输送机409。其中,加料壳体401用于容纳添加剂等物料,输送机409安装于加料壳体401的底部,输送机409用于将加料壳体401内的添加剂等物料输送至混合机内。
具体地,加料壳体401内部设置有容置空间,加料壳体401包括罐体部401b和锥体部401c,锥体部401c形成在罐体部401b的下侧,锥体部401c的下侧设有与锥体部401c连通的排出管401a。输送机409与加料壳体401下侧的排出管401a连接。
搅动组件408包括搅动轴408a,搅动轴408a贯穿排出管401a且搅动轴408a与排出管401a可转动连接。优选地,搅动轴408a通过轴承与排出管401a可转动连接。搅动轴408a位于排出管401a内的部分上设有多个搅动杆408b,搅动杆408b的一端与搅动轴408a连接、另一端沿着搅动轴408a的径向方向延伸。当搅动轴408a转动时,搅动轴408a上的多个搅动杆408b随之转动,搅动杆408b可以搅动输送机409入口上侧的物料,避免物料出现“架桥”现象。
在搅动轴408a位于排出管401a外侧的部分设固定有第一链轮408c,在输送机409的端部设有驱动输送机409的第二链轮409a。该加料装置还包括动力元件411,该动力元件411例如可以为电动机。在动力元件411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驱动链轮,驱动链轮、第一链轮408c和第二链轮409a通过链条传动连接,从而动力元件411可以驱动搅动组件408和输送机409同步运转。
搅动杆408b与搅动轴408a螺纹连接。在搅动杆408b的端部加工有外螺纹,在搅动杆408b上加工有径向的螺纹孔408a1。通过该外螺纹与螺纹孔408a1连接实现搅动杆408b和搅动轴408a的连接,便于加工,制造成本低而且安装便利。
多个搅动杆408b呈螺旋状排列于搅动轴408a上,在搅动轴408a的长度方向上能够均匀地搅动物料。
搅动杆408b包括连接部408b1和弯折部408b2,连接部408b1的一端与搅动轴408a连接、另一端与弯折部408b2连接,弯折部408b2与连接部408b1之间具有夹角。一方面弯折部408b2增大了搅动杆408b的作用范围,另一方面通过操作该弯折部408b2能够将搅动杆408b安装至搅动轴408a上。
加料壳体401的上侧设有加料口,加料口处设置有盖板402,盖板402与加料壳体401可转动连接。在盖板402与加料壳体401之间还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支撑件,该支撑件例如可以为气弹簧,当盖板402打开时支撑件能够对盖板402起到支撑作用,便于操作人员向加料壳体401内加入物料。
加料壳体401的顶部设有除尘口403,除尘口403与除尘装置410连接。上述除尘装置410例如可以包括风机和除尘器,通过风机将容纳空间中弥散的粉尘排出加料壳体401,通过除尘器将粉尘过滤,从而避免操作人员打开盖板402时吸入粉尘。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加料装置400还包括遮挡板413,遮挡板413与盖板402固定连接,并且遮挡板413与盖板402之间具有夹角。如图4所示,当盖板402呈关闭状态时,该遮挡板413的位置适于其封闭除尘口403,此时,除尘装置不工作。如图5所示,当盖板402呈打开状态时,该遮挡板413的位置适于其打开除尘口403并且未封闭加料口,避免其对加入物料造成不利影响。在图5中,除尘装置工作,气流沿着箭头所示出的路径流动,从而加料壳体401内的粉尘不能够从加料壳体401的加料口弥散出来。
另外,在椎体部的壁上还可以设置振动器405和流化器406,从而进一步地有利于物料的排出。在排出管401a上可以安装阀门407,从而在需要的时候关闭排出管401a。
在输送机409的外壳底部对应于排出管401a的位置还可以设置一维修孔412,该维修孔412的下端安装法兰,在需要维修或者清理时打开该法兰。
[加液装置]
如图10至图13所示,加液装置500包括液体添加剂罐510、称重罐520和支架530。液体添加剂罐510与支架530固定连接,称重罐520通过称重传感器521与支架530连接。支架530用于为液体添加剂罐510和称重罐520提供支撑,同时也可以为操作人员提供行走和便于操作设备的平台。称重罐520及称重传感器521用于称量每次向混合机中加入的液体量。
液体添加剂罐510位于称重罐520的上方,液体添加剂罐510和称重罐520通过连接管514连接。液体添加剂罐510用于存储液体添加剂。优选地,液体添加剂罐510的容积略大于称重罐520的容积。在液体添加剂罐510和称重罐520之间的管路上设有阀门515,打开该阀门515时液体添加剂罐510内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能够自动流向称重罐520;当称重罐520内的液体重量达到设定值时关闭该阀门515,停止向称重罐520输送液体。
该加液装置还包括控制器560、第一液位开关511和第二液位开关512,控制器560分别与第一液位开关511、第二液位开关512、阀门515连接。第一液位开关511设于液体添加剂罐510的顶部,第二液位开关512设于液体添加剂罐510的底部。第一液位开关511和第二液位开关512优选为浮球开关。液体添加剂罐510的顶部还设有加液孔516,加液孔516与供液装置(未图示)连接,该供液装置例如可以为水泵。供液装置用于向液体添加剂罐510补充液体。控制器560与供液装置连接,控制器560被设置为当第一液位开关511检测到液面变化时控制供液装置停止向加液孔516供液,当第二液位开关512检测到液面变化时启动向加液孔516供液。
称重传感器521为多个,多个称重传感器521围绕称重罐520均匀布设,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优选地,称重罐520的外轮廓围绕称重罐520均匀设置有多个支撑耳522,支撑耳522与称重传感器521一一对应。作为优选的实施例,称重传感器521的数量为3个,并且均匀布置在称重罐520的周围。各个称重传感器521分别与控制器560连接,控制器560能够通过累加各个传感器所测得的重量值即得到称重罐520内液体的精确重量。
在称重罐520的下侧出口设有排液泵550,该排液泵550的吸入口与称重罐520的下侧出口连接,排液泵550的排出口可以与混合机连接。排液泵550用于将称重罐520内的液体输送入混合机内与其他物料混合成为混凝土。
在液体添加剂罐510与称重罐520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过滤器513;在称重罐520与排液泵550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过滤器540。第一过滤器513和第二过滤器540用于过滤掉液体内大颗粒的杂质。优选地,第一过滤器513和第二过滤器540采用Y型过滤器,便于清理其所过滤的杂质。
另外,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从液体添加剂罐510向称重罐520中加入液体时,液体下落的冲击力对于称重传感器521有一定影响,影响称重传感器所称重量的精确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称重罐520的测量精度,如图3和图4所示,称重罐520的内部上侧设有分流器570,分流器570包括水平设置的环形管体571,环形管体571的上侧设有流入口573,连接管514与该流入口573连接。环形管体571的下侧设有多个向下排液的流出口572并且流出口572在环形管体571的圆周方向均向顺时针侧倾斜(也可以均向逆时针侧倾斜)。从流出口572流出的水流以倾斜地注入称重罐520内,一方面减小了液体下落的冲击力,另一方面使称重罐520内的液体形成旋流,有利于添加剂均匀地溶解于液体内。
流出口572向环形管体571的径向外侧方向倾斜,流出口572喷射出的液体与称重罐520的内壁表面接触,沿着内壁表面旋转下落,进一步减小了对称重传感器521的影响。
[分散装置]
参考图14至图16所示,分散装置600包括壳体602、第一分散单元和第二分散单元。其中,第一分散单元包括水平延伸的第一分散器604,第一分散器604位于壳体602的内侧且与壳体602可转动连接。第二分散单元位于壳体602的内部且设于第一分散单元的下侧。第二分散单元包括竖向延伸的第二分散器608,第二分散器608与壳体602可转动连接,通过第一分散器604的横向水平转动和第二分散器608的竖向转动对纤维进行充分的分散,方便纤维在混凝土中均匀分散,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
第一分散器604上设有多个径向延伸的第一分散杆605,第一分散杆605固定于第一分散器604的外表面,且沿着第一分散器604的径向方向延伸。优选地,第一分散器605为圆柱型。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分散器604上的第一分散杆605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包括第一分散杆605的材质、形状、长度、粗细以及固定方式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取组合。
第二分散器608上设有多个径向延伸的第二分散杆609,第二分散杆609固定于第二分散器608的外表面,且沿着第二分散器608的径向方向延伸。优选地,第二分散器608为圆柱型。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分散器608上的第二分散杆609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包括第一分散杆609的材质、形状、长度、粗细以及固定方式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取组合。
分散装置还包括盖体601,盖体601位于壳体602的上侧,且与所述壳体枢接,盖体601一侧通过转轴枢接与壳体602的一侧,另一侧通过快锁件可拆卸连接(例如扁嘴搭扣锁件)。
分散装置还包括动力元件610,动力元件610与壳体602固定连接,动力元件610的输出轴分别与第一分散器604、第二分散器608传动连接,动力元件610外壁与支座617焊接,支座617与动力元件610螺栓固定连接,动力元件610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分散器604、第二分散器608齿轮传动连接。
第一分散单元包括多个第一分散器604和/或第二分散单元包括多个第二分散器608。具体地,壳体602内第一分散单元包括在水平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分散器604。第二分散器608包括多个第二分散器608。多个第一分散器604相互交错重叠,多个第二分散器相互交错重叠,从而可以在第一分散器604及第二分散器608转动的过程中,提高纤维的分散效果。
第一分散单元包括第一转轴603,第一转轴603与壳体602可转动连接,第一分散器604与第一转轴603固定连接;动力元件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603一端传动连接,壳体602开设有贯穿壳体602两侧壁面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镶嵌有深沟球轴承,第一转轴603的另一端穿设在轴承内,与壳体602可转动连接。
第二分散单元包括第二转轴615,第二转轴615与壳体602可转动的连接;壳体602位于第一分散单元下侧靠近动力元件的一侧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镶嵌有深沟球轴承,第二转轴615的穿过第二通孔与壳体602可转动连接,动力元件通过第一齿轮组件与第二转轴615的一端传动连接,第二转轴615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齿轮组件与第二分散器608传动连接。
第一齿轮组件包括第一传动齿轮611、第二传动齿轮612和第三传动齿轮614,第一传动齿轮611套设在第一转轴603上,第一传动齿轮611与第一转轴603同轴且固定连接;第二传动齿轮612与壳体602可转动连接,壳体602靠近动力元件的一侧位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设有第三通孔,支撑轴613的一端与第三通孔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传动齿轮612同轴且固定连接,第三传动齿轮614与第二转轴615同轴且固定连接,第一传动齿轮611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612,第二传动齿轮612与第三传动齿轮614啮合。
第二齿轮组件包括传动箱606和设于传动箱606内的第一伞齿轮607、第二伞齿轮616,传动箱606与壳体602螺栓固定连接,第一伞齿轮607与第二分散器608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分散器608的上端穿过传动箱606的下端面与第一伞齿轮607固定连接,第二分散器608与传动箱606可转动连接,第二伞齿轮616套设在第二转轴615上,第二伞齿轮616与第二转轴615同轴且固定连接,第一伞齿轮607与第二伞齿轮616啮合,当第二转轴615转动时,第二伞齿轮616随之旋转,与第二伞齿轮616相啮合的第一伞齿轮607旋转,带动第二分散器608转动。
分散装置的工作原理为:该装置工作时,在驱动单元610的带动下,第一分散器604横向水平旋转,套设在第一分散器603上的第一传动齿轮611带动第二传动齿轮612转动,第三传动齿轮614随之旋转,带动第二伞齿轮616旋转,第二伞齿轮616带动第一伞齿轮607旋转,第一伞齿轮607带动第二分散器608旋转,通过第一分散器604的横向水平转动和第二分散器608的竖向转动对纤维进行充分的分散,方便纤维在混凝土中均匀分散,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
[除尘装置]
如图17至图20所示,除尘装置800包括除尘器801、输气管路802和吸尘管路804,输气管路802一端与气源连接,另一端与除尘器801一端连接,除尘器801的另一端与吸尘管路804连接;其中吸尘管路804用于将砂浆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吸取到除尘器内;输气管路802用于向除尘器801供气,通过吸尘管路804将砂浆生产线上各个设备产生的粉尘吸取到除尘器801的过滤单元(例如滤芯)上,在通过输气管路802向除尘器输送压缩气体清理过滤单元,这样有效地降低了除尘设备的数量,降低了设备对车间的空间占有,节省了投资成本。
除尘器801的进气端与输气管路802法兰固定连接,除尘器801的吸气端与吸尘管路804法兰固定连接,除尘器采用了圆筒形的不锈钢筒体,垂直插入式的滤芯可选用多种不同类型的过滤材料,并配备了全自动控制的脉冲反吹清理系统,粉尘由进气端进入除尘器801筒体内,由于惯性或者引风机的吸尘原理,将粉尘吸附在除尘器801内的除尘布袋上,随着时间的增加除尘布袋的粉尘越来越多,然后对布袋进行清灰,清灰时由脉冲控制仪顺序触发各控制阀并开启脉冲阀,输气管路802内的压缩空气由除尘器801的进气端喷射到各相应的布袋内,布袋瞬间急剧膨胀,使积附在布袋(滤筒)表面的粉尘脱落,布袋得到再生,粉尘落入储灰室内。
除尘器801顶端侧壁设有排气管道803,经过除尘器801过滤的空气通过顶部的排气管道803排出,排风管道803顶端设置风帽,防止雨水落入除尘器801内。
吸尘管路804包括:第一支管8041和第二支管8042,第一支管8041上的四个分支上分别设有第一阀门805、第二阀门806、第三阀门807和第四阀门808;第二支管8042与加料装置固定连接,优选地,第一阀门805、第二阀门806、第三阀门807和第四阀门808均为气动风阀,气动风阀采用上装式结构,在高压、大口径条件下减少了阀体自身的连接螺栓,增强了阀门的可靠性且能克服系统自重对阀门正常工作的影响。
第一阀门805与水泥配料秤203法兰固定连接,除尘器801通过第一阀门805将水泥配料秤203内的粉尘通过第二阀门806与压送罐204法兰固定连接,第三阀门807与小投料斗708法兰固定连接,第四阀门808与小配料秤法兰固定连接,当砂浆的原材料都进入混配机707内后,开启除尘器801,打开第一阀门805、第二阀门806、第三阀门807和第四阀门808,将水泥配料秤203、压送罐204、小投料斗708和小配料秤内的粉尘吸入到除尘器801内,在进行清理,这样有效的降低了除尘设备的数量,降低了设备对车间的空间占有,节省了投资成本。
加料壳体401与第二支管8042通过法兰固定,三个加料壳体401与第二支管8042串联在一起。加料壳体401顶端设有吸尘口400d,吸尘口400d与第二支管8042法兰固定连接。
吸尘口400d内设有粉尘止逆装置809,粉尘止逆装置809包括活动件809a、固定件809b和销轴809e,活动件809a与固定件809b通过销轴809e铰接,固定件809b底部设有凸台809d,活动件809a底部设有与凸台809d相配合的凹槽809c,凸台809b用来限制活动件809a的转动方向,使活动件809a只能以销轴809e为中心向上开合,吸尘口400d内壁与固定件809b卡接固定,当吸取加料壳体401内的粉尘时,粉尘止逆装置400d的活动件809a随着除尘器801的吸力,活动件809a向上开启,粉尘随之被吸出;当粉尘清理完成后,关闭除尘器801,止逆装置400d1的活动件809a随着重力作用落下,该结构简单,可有效的防止管道内的粉尘反流回加料壳体401内,对设备造成二次污染。
除尘器801底部设有排灰件801b,排灰件801b与排灰组件810可滑动连接,排灰组件810包括复位弹簧810c和顶帽810a,顶帽810a与排灰件801b可滑动连接,顶帽810a为圆锥体形状,排灰件801b设有与顶帽810a可滑动连接的斜孔801a,复位弹簧810c的一端与排灰件801b相抵、另一端与手柄810d相抵,用于提供使顶帽810a向除尘器801内侧伸出的弹性力。
排灰装置还包括连接轴810b手柄810d。连接轴810b的一端与顶帽810a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手柄810d螺纹连接,顶帽810a的边缘采用内锥式设计与斜孔801a为锥度孔滑动配合,连接轴810b外径小于复位弹簧810c的内径,复位弹簧810c套装在连接轴810b上,复位弹簧810c的一端可与排灰件801b相抵、另一端与手柄810d相抵。具体地,复位弹簧810c可选用圆柱形的压缩等节距弹簧,需要排灰时,推动手柄810d,使手柄810d压缩复位弹簧810c,连接轴810b带动顶帽810a向上滑动,此时除尘器801底部的灰尘随着顶帽810a与斜孔801a的间隙流入排灰件801b内,排灰件801b一侧设有排灰口801c,灰尘通过排灰口801c排出到灰尘运送车内将其运走,松开手柄810d,复位弹簧810c自动恢复原状,将顶帽810a带入斜孔801a内,此结构简单方便,达到快速排灰和封闭排灰口的功能。
开启除尘器801,打开第一支管8041上的第一阀门805、第二阀门806、第三阀门807和第四阀门808,将水泥配料秤203、压送罐204、小投料斗708和小配料秤内的粉尘吸入到除尘器801内,同时第二支管8042将加料壳体401内的粉尘吸入到除尘器801内,由于惯性或者引风机的吸尘原理,将粉尘吸附在除尘器801内的除尘布袋上,随着时间的增加除尘布袋的粉尘越来越多,然后对布袋进行清灰,清灰时由脉冲控制仪顺序触发各控制阀并开启脉冲阀,输气管路802内的压缩空气由除尘器801的进气端喷射到各相应的布袋内,布袋瞬间急剧膨胀,使积附在布袋(滤筒)表面的粉尘脱落,布袋得到再生,粉尘落入储灰室内。
[综合供气系统]
如图22所示,综合供气系统1200包括空压机1201、第一储气罐1203、第二储气罐1210和第三储气罐1211,空压机1201与第一储气罐1203连接,第一储气罐1203通过第一支管路与第二储气罐1210连接,第一储气罐1203通过第二支管路与第三储气罐1211连接;其中,第二储气罐1210用于向水泥输送系统供气,第三储气罐1211用于向控制阀门和仓顶除尘器1001(位于中间仓1000的顶部)供气,将第一储气罐1203通过管路分成用于向水泥输送系统供气的第二储气罐1210和用于向控制阀门和除尘器供气的第三储气罐1211,实现了水泥输送系统、控制阀门和除尘装置800的单独供气,解决了因水泥输送系统的用气量较大,容易对控制阀门和除尘器的正常工作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
第一储气罐1203与冷冻干燥机1205连接,冷冻干燥机1205分别与第二储气罐1210和第三储气罐1211连接,冷冻干燥机1205是为了脱除物料中的水分或其他湿份,利用低温使物料中的水分或湿份形成冰晶,然后经过升华,脱除其中的水或其他湿份,通过该结构可去除空气里的水蒸汽得到纯净、干燥的空气,避免了潮湿的空气对物料的污染。
冷冻干燥机1205的进气口设有第一阀门1206,冷冻干燥机1205的出气口设有第二阀门1207,第一阀门1206的流入端通过管路与第三阀门1208的流入端法兰固定连接,第三阀门1208的流出端通过管路与第二阀门1207的流出端法兰固定连接,优选地,第一阀门1206、第二阀门1207和第三阀门108为电动气阀,加装在各个区域内的输送管道上,有打开和关闭状态信号输出。
第一支管路上串接有第四阀门1212;第二支管路上串接有第五阀门1213,第四阀门1212用来控制进入第二储气罐进气量,第五阀门1213用于控制第三储气罐1211的进气量,优选地,第四阀门1212和第五阀门1213为电动气阀,加装在各个区域内的输送管道上,有打开和关闭状态信号输出。
第二储气罐1210的容积与第三储气罐1211的容积不同,储气罐贮存压缩空气。它的尺寸大小由压缩机的容量来决定,储气罐的容积愈大,压缩机运行时间间隔就愈长,根据用气量的多少来选用容积不同的储气罐。
第二储气罐1210的容积大于第三储气罐1211的容积,优选地,第二储气罐1210为6立方容量的储气罐,第三储气罐1211为2立方容量储气罐,第二储气罐1210用于向水泥输送系统供气,需要大量的气体,为保证水泥输送的流畅性,固第二储气罐1210选用6立方容量的储气罐;第三储气罐1211用于控制阀门和除尘器供气,需求用气量较少,故选用2立方容量的储气罐。
综合供气系统还包括地沟1214,第一储气罐1203、第二储气罐1210和第三储气罐1211的排污口分别与地沟1214连接,空气经过空压机1201的进气口采集,经过空压机1201的机头压缩后,从空压机1201的出气口喷射进入第一储气罐1203内,然后经管路进入第二储气罐1210和第三储气罐1211内。由于进气口采集的空气与作功后出气口喷射出压缩空气存在温度差,必然析出大部份冷凝水同时含少量的油及杂质,沉降后经储气罐的排污口排出到地沟1214,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空压机1201与第一储气罐1203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过滤器1202,由空压机1201产生的压缩空气是不纯净的。这是因为空压机1201本身含有润滑油,在进行压缩工作时,必然有部分润滑油混入到压缩空气中去。另外自然界的空气本身含有一些固体颗粒及水份等,当在气动回路中直接使用这种未经净化处理的气体,会给气动回路带来一些故障,损坏气动元件,降低元件使用寿命,生产效率下降,甚至造成事故。因此,经过空压机1201压缩空气的后处理设备净化这些压缩气体以获得纯净的压缩气体是气压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第一储气罐1203与冷冻干燥机1205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过滤器1204;第二过滤器1204具有最小的压力降和油雾分离能力,它使管道内清除灰尘、水份和油;根据用气质量要求不同配备过滤器的数量及接入压缩空气系统的位置也不同。基本的配置是过滤精度为3μm、1μm、0.01μm的精度。此外还可选用一些满足特殊要求的过滤器的使用,如“除油过滤器”、“除菌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等等。
冷冻干燥机1205与第三过滤器1209法兰固定连接,第三过滤器1209分别与第一支管路、第二支管路连接,压缩空气在使用过程中只要有温度的变化就会有水份的析出。冷冻干燥机1205的使用可以减少压缩空气中的水份,使空气更加纯净,使压缩空气达到使用的要求。
综合供气系统的工作原理为:空气经过空压机1201的进气口采集,经过空压机1201压缩后,从空压机1201的出气口喷射经过第一过滤器1202过滤后,进入第一储气罐1203内,然后由管道经过第二过滤器1204过滤后,进入冷冻干燥机1205使压缩空气达到使用的要求后,经过第三过滤器1209过滤后,分别进入第二储气罐1210和第三储气罐1211,第二储气罐1210的空气经过管道送至压送罐204和辅助输送管道900内,水泥仓201内的水泥通过水泥输送机202进入水泥输送管道205内,辅助输送管路900一端与气源连接,另一端与水泥输送管路205连接,用于向水泥输送管路205内输送助吹气流,助吹气流的流向与水泥输送管路205内水泥的输送方向相同;助吹气流将水泥输送管路205内水泥吹入中间仓1000内,水泥通过中间仓1000的底部管道的进入混配机707内,同时加料装置400将原料输送到混配机707内;以及加液装置500将液体输送到混配机707内;经过混配机707搅拌的物料在浇筑空间705内排出砂浆制作预制构件。
本发明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的工作原理为:混配机707、加料装置400、加液装置500分别与混配布料平台700固定连接,混配机707的下侧设有浇筑空间;水泥供料装置200与混配机707连接,开启水泥供料装置200将水泥输送到混配机707内;同时加料装置400将原料输送到混配机707内;以及加液装置500将液体输送到混配机707内;加砂装置用于向混配机707内添加湿砂;经过混配机707搅拌的物料在浇筑空间705内排出砂浆,从而进行布料。该系统通过混配布料平台700、混配机707、水泥供料装置200、加料装置400、加液装置500及加砂装置1300的同步配合作业,实现了水泥、水、湿砂等多种物料的自动添加,进一步提高了砂浆混配的自动化程度。
参考本申请的优选技术方案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然而,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上述公开内容的基础上做出任何改造、修饰以及变动。本申请包括上述具体实施方案及其任何等同形式。
Claims (8)
1.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混配布料平台;
混配机,与所述混配布料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混配机的下侧设有浇筑空间;
水泥供料装置,与所述混配机连接,用于储存水泥和向所述混配机输送水泥;
加料装置,与所述混配机连接,用于向所述混配机输送原料;
加液装置,与所述混配机连接,用于向所述混配机输送液体;以及
加砂装置,与所述混配机连接,用于向所述混配机输送湿砂;
所述加料装置包括小配料秤和至少一个加料壳体,所述加料壳体通过输送机与所述小配料秤连接,所述小配料秤与所述混配机连接;
所述加料壳体的上侧设有加料口,所述加料口处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加料壳体可转动连接;
所述加料壳体的顶部设有除尘口,所述除尘口与除尘装置连接;
所述加料装置还包括遮挡板,所述遮挡板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并且所述遮挡板与所述盖板之间具有夹角;当所述盖板呈关闭状态时,所述遮挡板的位置适于其封闭除尘口;当所述盖板呈打开状态时,所述遮挡板的位置适于其打开除尘口并且未封闭加料口;
所述砂浆混配系统还包括分散装置,分散装置与第二操作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分散装置与混配机通过法兰管路连接;
所述加液装置包括液体添加剂罐、称重罐和排液泵,所述液体添加剂罐位于所述称重罐的上侧,且所述液体添加剂罐与所述称重罐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排液泵的吸入口与所述称重罐连接,所述排液泵的排出口与所述混配机连接;
所述称重罐的内部上侧设有分流器,分流器包括水平设置的环形管体,环形管体的上侧设有流入口,连接管与该流入口连接,环形管体的下侧设有多个向下排液的流出口并且流出口在环形管体的圆周方向均向同一个方向倾斜;
所述分散装置包括壳体、第一分散单元和第二分散单元,其中,第一分散单元包括水平延伸的第一分散器,第一分散器位于壳体的内侧且与壳体可转动连接,第二分散单元位于壳体的内部且设于第一分散单元的下侧,第二分散单元包括竖向延伸的第二分散器,第二分散器与壳体可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砂装置包括喂料斗、输送单元和砂配料秤,所述喂料斗与所述输送单元连接,所述输送单元与所述砂配料秤连接,所述砂配料秤与所述混配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单元包括顺次连接的喂料输送机、斜输送机和平输送机,所述喂料输送机与所述喂料斗连接,所述平输送机与所述砂配料秤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供料装置包括水泥仓、水泥输送机、水泥配料秤、压送罐和水泥输送管路;所述水泥仓通过水泥输送机与所述水泥配料秤连接,所述水泥配料秤位于所述压送罐的上侧,且所述水泥配料秤与所述压送罐连接,所述压送罐通过水泥输送管路与所述混配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输送装置,所述辅助输送装置与气源连接,所述辅助输送装置与所述水泥输送管路具有至少一个连接点,用于向所述混配机方向吹送水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配布料平台包括平台支架,所述平台支架包括多根立柱、第一操作台和第二操作台,所述第二操作台位于所述第一操作台的上侧,所述第一操作台和所述第二操作台分别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尘系统,所述除尘系统包括除尘器、输气管路和吸尘管路,所述输气管路一端与气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除尘器连接,所述除尘器与所述吸尘管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综合供气系统,所述综合供气系统包括空压机、第一储气罐、第二储气罐和第三储气罐,所述空压机与所述第一储气罐连接,所述第一储气罐通过第一支管路与所述第二储气罐连接,所述第一储气罐通过第二支管路与所述第三储气罐连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053180 | 2020-06-05 | ||
CN202010505318 | 2020-06-0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157797A CN112157797A (zh) | 2021-01-01 |
CN112157797B true CN112157797B (zh) | 2022-04-05 |
Family
ID=73858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971786.7A Active CN112157797B (zh) | 2020-06-05 | 2020-09-16 |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15779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57817B (zh) * | 2020-06-05 | 2022-04-05 | 新蔚来智能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发泡混凝土混配系统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27246A (zh) * | 2017-02-25 | 2017-06-13 | 天津金隅混凝土有限公司 | 混凝土生产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676862B2 (en) * | 1999-09-15 | 2004-01-13 | Advanced Building Systems, Inc. | Method for forming lightweight concrete block |
GB2521879B (en) * | 2014-03-21 | 2016-02-10 | Bacement Ltd | A method of forming concrete |
CN104626360B (zh) * | 2014-12-31 | 2017-06-06 |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湿拌砂浆搅拌泵车及其货箱 |
CN105058588B (zh) * | 2015-08-05 | 2018-12-18 | 成都市松川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混凝土的集中除尘系统 |
CN204819955U (zh) * | 2015-08-07 | 2015-12-02 | 江苏沃尔夫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高精度的干混砂浆生产线智能化电气控制系统 |
CN207344857U (zh) * | 2017-10-26 | 2018-05-11 | 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除尘系统 |
CN110936501A (zh) * | 2019-12-06 | 2020-03-31 | 陕西三方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砂浆生产一体机及其生产方法 |
-
2020
- 2020-09-16 CN CN202010971786.7A patent/CN11215779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27246A (zh) * | 2017-02-25 | 2017-06-13 | 天津金隅混凝土有限公司 | 混凝土生产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157797A (zh) | 2021-01-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157797B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砂浆混配系统 | |
CN210545013U (zh) | 一种树脂生产用的自动投料装置 | |
CN201390537Y (zh) | 一种螺旋物料输送机 | |
CN113244832A (zh) | 一种化工填料粉碎搅拌装置 | |
CN216170750U (zh) | 一种干粉砂浆回收装置 | |
CN220659128U (zh) | 一种铸造行业型砂定量配比装置 | |
CN112157817B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发泡混凝土混配系统 | |
CN208329523U (zh) | 一种砂浆喷涂机 | |
CN114166690B (zh) | 一种混凝土拌合物容重检测装置 | |
CN112473507B (zh) | 一种大流量快速钻井液配制系统 | |
CN213050756U (zh) | 一种碳酸钙加工用自动下料装置 | |
CN210846106U (zh) | 一种沥青拌合站冷骨料除尘设备 | |
CN213352967U (zh) | 一种发泡混凝土混配除尘系统 | |
CN208118118U (zh) | 一种混凝土搅拌除尘装置 | |
CN207480886U (zh) | 一种搅拌机 | |
CN112642360A (zh) | 一种发热覆盖剂生产用原料计量配比装置 | |
CN206168936U (zh) | 用于石油石化、煤化工行业含重金属飞灰的处理装置 | |
CN220945969U (zh) | 一种干混砂浆储料罐 | |
CN206455815U (zh) | 一种卧式水泥浆搅拌系统 | |
CN221453549U (zh) | 一种砂石分离机 | |
CN110788991A (zh) | 一种干粉砂浆生产装置 | |
CN220899752U (zh) | 一种用于钻井泥浆无害化处理的搅拌装置 | |
CN221385961U (zh) | 一种离心萃取机用混合进料装置 | |
CN220267718U (zh) | 一种供料装置 | |
CN215848904U (zh) | 一种污染小的冷骨料配料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