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549C - 具有汽缸盖罩的两轮摩托车用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汽缸盖罩的两轮摩托车用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549C
CN1121549C CN 97119298 CN97119298A CN1121549C CN 1121549 C CN1121549 C CN 1121549C CN 97119298 CN97119298 CN 97119298 CN 97119298 A CN97119298 A CN 97119298A CN 1121549 C CN1121549 C CN 112154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head
cylinder
head cover
sidewall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711929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90152A (zh
Inventor
渥美友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901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01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54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4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16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f cylinders, e.g. single-cylinder eng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1/00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vehicles or for driving propellers;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gearing
    • F02B61/02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vehicles or for driving propellers;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gearing for driving 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7/00Casings, e.g. crankcases or frames
    • F02F7/006Camshaft or pushrod hou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02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ycles, e.g. six-stroke
    • F02B2075/022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ycles, e.g. six-stroke having less than six strokes per cycle
    • F02B2075/027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ycles, e.g. six-stroke having less than six strokes per cycle fou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24Cylinder heads
    • F02F2001/244Arrangement of valve stems in cylinder heads
    • F02F2001/245Arrangement of valve stems in cylinder heads the valve stems being orientated at an angle with the cylinder ax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可充分确保汽缸盖的散热性,并且能容易地进行火花塞的取下与汽缸盖的检查保养工作的发动机。该发动机27具有包括火花塞39的汽缸盖30,可拆装地安装于汽缸盖上部的左右汽缸盖罩75、76。汽缸盖罩具有从侧面覆盖汽缸盖上部的侧壁75a、76a;与侧壁的上端相连的上壁75b、76b;与侧壁及上壁的前端相连的前壁75c、76c。在汽缸盖罩之间,形成有向汽缸盖的前方、上方及后方敞开的开口部98。火花塞侧的汽缸盖罩具有向汽缸盖的侧面合拢地向下方延伸的伸出部77;伸出部具有为避开火花塞的火花塞导出口78及多个冷却片79。

Description

具有汽缸盖罩的两轮摩托车用发动机
本发明涉及装载于两轮摩托车上的发动机,特别是其汽缸盖周围的构造。
两轮摩托车中,发动机的形式由于受到商品化的左右而成为重要的因素。为此,使发动机露出摩托车外,即所谓的裸露型的两轮摩托车中,采用强调发动机存在的外观设计。
但是,最近,为对应于多样化的需要及市场的变化,将通用的发动机装载于不同形式的车体上,以图开发不同的车种。具体地说,对于市场所期望的既具有小排气量又能保证较好的乘车姿势的车种,是将排气量小的发动机装载在轴距长的那种车体上。
这种场合,对于小排气量的发动机,特别是为了在汽缸盖周围形成紧凑结构,将这种发动机装载于上述那种大型车体上,在汽缸盖与车体的燃料箱之间形成了大的间隙,从而在外观方面影响了车体与发动机之间的协调。
因此,以前的两轮摩托车是在汽缸盖上部安装可以明显看到发动机的汽缸盖罩。这种汽缸盖罩主要从侧面、前面及上面覆盖汽缸盖的上部;在从侧面可看见发动机的情况下,该汽缸盖罩的侧面具有比汽缸盖要大的形状。而且,由于存在汽缸盖罩,使得汽缸盖周围形成大的外观,使发动机的尺寸适于安装在车体上。
然而,由于上述汽缸盖罩覆盖遮蔽着汽缸盖的上部,使得该汽缸盖上部的散热性变差。因此,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多湿的情况下,由于汽缸盖过热,影响了发动机的性能。
而且,由于汽缸盖的上部由汽缸盖罩覆盖,在进行例如火花塞的检查、更换以及挺杆的调整等日常保养检查工作时,汽缸盖罩成了碍事的东西。为此,在进行保养检查工作时,需要从汽缸盖上取下汽缸盖罩,因此留有保养检查操作性方面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这样的一种两轮摩托车用的发动机,它即使在上述那种情况下,由于在汽缸盖周围设置有明显能看见的汽缸盖罩,也能充分确保汽缸盖的散热性,并且容易地进行火花塞的拆卸与汽缸盖周围的保养检查工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1所记载的两轮摩托车用发动机的特征是,装备着沿车宽方向具有向侧面突出的火花塞的汽缸盖、在该汽缸盖的上部可向外取下地安装的左右一对汽缸盖罩。而且,上述汽缸盖罩具有从侧面覆盖上述汽缸盖的上部的侧壁、与该侧壁上端相连的上壁、以及与该侧壁及上壁前端相连的前壁。所述的汽缸盖罩之间形成有向上述汽缸盖的前方、上方及后方敞开的开口部,并且在对应于上述火花塞位置一侧的汽缸盖罩上,具有与上述汽缸盖侧面相对地朝下方伸出的延伸部、该延伸部具有为避开上述火花塞而切成的火花塞导出口及多个冷却片。
通过这种构造,在覆盖汽缸盖上部的左右汽缸盖罩之间,由于形成有向汽缸盖前方、上方及后方敞开的开口部,使汽缸盖内的热气可通过开口部向外散出。而且,由于外界空气可通过该开口部流入汽缸盖与汽缸盖罩之间,使得汽缸盖罩内侧的通风性变好,汽缸盖上部的热气难以聚集。
此外,位于与火花塞对应一侧的汽缸盖罩,由于设置有包括冷却片的延伸部,增大了汽缸盖罩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该汽缸盖罩的散热性。而且,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汽缸盖罩安装在汽缸盖上,从该汽缸盖传递到汽缸盖罩上的热,通过冷却片向外散出,使得本来外观较好的汽缸盖罩可以作为汽缸盖的散热装置而加以灵活运用。
再者,在上述构造中,由于火花塞通过一侧的汽缸盖罩的导出口向外面露出,在进行火花塞拆卸时,不必取下汽缸盖罩。而且,仅取下该侧的汽缸盖罩,从火花塞到汽缸盖上部的这一范围向发动机侧面敞开很大,使得容易进行汽缸盖上部及火花塞周围的维修保养。
按照发明2,其特征是上述发明1所记载的汽缸盖罩的前壁上具有通气孔。
采用这种构造,在两轮摩托车行驶时,来自前方的行驶气流通过通气孔流入汽缸盖罩的内侧,该行驶气流通过左右汽缸盖罩之间的开口部排出到汽缸盖的后方。因此,可充分地确保汽缸盖罩与汽缸盖之间空间的通风性,将滞留在该处的热气排出到外面。
按照发明3,其特征是在从侧面可看见上述汽缸的情况下,上述发明1所记载的汽缸盖罩的侧壁具有比该汽缸盖上部的侧面形状还要大的形状。
采用这种构造,在从侧面可看见发动机的情况下,在汽缸盖的上部周围可得到大的外观。因此,可进行强调发动机的存在的外观设计。
按照发明4,其特征是上述发明3所记载的汽缸盖具有沿其外周面缸轴的圆周方向延伸,并且在上述缸轴方向间隔开而突出设置的多个冷却片,而且,上述汽缸盖罩的前壁与侧壁具有与上述汽缸盖的最上部位的冷却片大致平行地延伸的下缘部,该前壁及侧壁的下缘部与上述最上部位的冷却片的外周缘部邻接。
按照这种构造,由于存在冷却片,可更明显地看到汽缸盖。而且,由于汽缸盖罩是以与汽缸盖的最上部位的冷却片连续的方式配置,提高了该汽缸盖罩与汽缸盖的一体感。此外,通过在汽缸盖罩上施行镀铬处理与研磨处理,可使该汽缸盖罩得到与汽缸盖同样地精美加工,汽缸盖罩作为影响发动机外观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被积极地采用,更进一步提高了发动机的外观。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两轮摩托车的侧面图;
图2为表示发动机的汽缸盖罩与车架的下管及前叉的位置关系的正面图;
图3为表示具有汽缸盖罩的发动机的一剖视正面图;
图4为发动机的剖面图;
图5为具有汽缸盖罩的发动机的平面图;
图6为具有汽缸盖罩的发动机的左侧面图;
图7为具有汽缸盖罩的发动机的右侧面图;
图8为表示对应于汽缸盖的汽缸盖罩的安装结构的剖视平面图;
图9为表示将汽缸盖罩安装在汽缸盖上的状态的右侧面图;
图10为沿图6的A-A线的剖视图;
图11为沿图7的B-B线的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表示一种美国式的两轮摩托车。该两轮摩托车1的车架2具有头管3、与该头管3连为一体的主管4、以及与头管3连为一体的下管5。
主管4的前半部分4a从头管3向后方倾斜向下呈直线状地延伸。主管4的后半部分4b从上述前半部分4a的后端部向下延伸。
下管5从头管3向下延伸。该下管5与主管4的后半部分4b大致平行地配置,该下管5的上部与主管4的前半部分4a的后端部之间通过拉管6连接。此外,下管5的下端部上连接有左右一对后拉杆7(图中只示出了一侧的)。
后拉杆7具有前半部分7a与后半部分7b。后拉杆7的前半部分7a从下管5的下端部向后方延伸。后拉杆7的前半部分7a的后端部通过横臂7c相互连接,在该横臂7c上连接有上述主管4的后半部分4b。后拉杆7的后半部分7b从上述横臂7c的后端部向后方倾斜向上伸出。
主管4的前半部分4a的后端部上连接有左右一对座椅导轨8(图中仅示出了一侧的)。座椅导轨8从主管4向后方倾斜向下呈直线状延伸,在从侧面可看见车架2的情况下,其与主管4的前半部分4a在大致同一直线的位置上。而且,该座椅导轨8的后端部连接在后拉杆7的后半部分7b上。
如图1及图2所示,车架2的头管3上支承有前叉10。前叉10在车宽方向分开的配置有左右一对叉管11a与11b,具有将所述叉管11a与11b的上部连接的一对托架12a与12b,这对托架12a与12b由图中未示出的转向轴支承于头管3上。而且,如图2所示,在从前方观看两轮摩托车的情况下,下管5设置在上述叉管11a与11b之间,该叉管11a与11b的下端部上支承有前轮13。
如图1所示,主管4的前半部分4a上支承有燃料箱15。该燃料箱15的后面配置有座椅16。座椅16支承在上述座椅导轨8及后拉杆7的后半部分7b的上部。
后拉杆7的后半部分7b的下部分别安装有一后托架18。该后托架18上通过转轴19可转动地支承着后臂20。后臂20向车架2的后方延伸,该后臂20的后端部上支承着后轮21。
后臂20的后端部上面安装稳定杆22。稳定杆22从后臂20的后端部上面向前方倾斜向上延伸。该稳定杆22的前端部通过支承杆23支承在后臂20的前半部上。而且,在从侧面可看见车架的情况下,稳定杆22与座椅导轨8在大致同一直线的位置上。
而且,车架2上装载有四冲程气冷单缸发动机27。该发动机27配置在由车架2的主管4、下管5及后拉杆7的前半部分17a围成的空间内。发动机27具有曲轴箱28、从该曲轴箱向上延伸的汽缸体29及连接于该汽缸体29上端的汽缸盖30。
曲轴箱28支承在后拉杆7的前端部及主管4的后半部分4b的下端部上。该曲轴箱28的内部容纳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曲轴(图中未示出)。
如图3及图4所示,汽缸体29具有一个汽缸29a,该汽缸29a内容纳有一活塞31。该汽缸体29的外周面上,一体形成有多个散热冷却片32。冷却片32沿汽缸体29的圆周方向延伸,同时在上述汽缸体29的缸轴S方向存在着间隔地、大致平行地配置。
汽缸盖30具有向汽缸体29合拢的汽缸盖盖体35、及从该盖体35向上突出的凸轮轴容纳部分3 6。盖体35上形成有构成燃烧室的凹部37、与该凹部37相连的火花塞安装座38。火花塞安装座38相对于通过燃烧室中心的缸轴S偏心地设置,同时露出于汽缸盖30的右侧方。该火花塞安装座38上,插有火花塞39。
火花塞39相对于缸轴S倾斜,并且向汽缸盖30的右侧方向突出。该火花塞39上,戴有火花塞帽40,该火花塞帽40具有高压点火电线40a。火花塞帽40设置在汽缸盖30的凸轮轴容纳部分36的右侧方。
如图4所示,汽缸盖30的盖体35,具有与凹部37相连的吸气口42及排气43。所述的吸气口42与排气口43,夹着缸轴S在汽缸盖30的前后方向并列地配置。
盖体35上,支承着使吸气口42开闭的吸气阀44和使排气口43开闭的排气阀45。凸轮轴容纳部分36的内部构成动阀箱46。该动阀箱46内配置有一凸轮轴47和一对摇臂48a与48b,其中凸轮轴47上具有吸气凸轮47a与排气凸轮47b。
摇臂48a、48b分别装有与吸气凸轮47a及排气凸轮47b接触的凸轮跟踪器49、向吸气阀44的挺杆端部44a及排气阀45的挺杆端部45a合拢的阀驱动端部50。摇臂48a、48b的阀驱动端部50上,通过锁止螺母51拧入调整螺杆52。该调整螺杆52的前端分别与上述挺杆端部44a、45a接触。
而且,这种四冲程发动机27中,上述挺杆端部44a、45a与调整螺杆52的前端之间设置预定的挺杆间隙。该挺杆间隙的调整操作是通过将锁止螺母51拧松,改变调整螺杆52的进入量来进行的。
如图4及图5所示,汽缸盖30的凸轮轴容纳部分36上,与动阀箱46相连的一对挺杆调整孔55a、55b敞开着。挺杆调整孔55a、55b向摇臂48a、48b的阀驱动端部50合拢。挺杆调整孔55a、55b通过可取下的挺杆盖56a、56b覆盖。所述的挺杆盖56a、56b设置在凸轮轴容纳部分36的前、后位置。
因此,挺杆间隙的调整操作是,将挺杆盖56a、56b取下,通过挺杆调整孔55a、55b使摇臂48a、48b的锁止螺母51及调整螺杆52露出外侧而进行的。
如图3所示,在凸轮轴容纳部分36的左侧面,形成有与动阀箱46相连的开口部57。开口部57由可取下的凸轮盖58覆盖。凸轮盖58为图6所示的圆盘状,该凸轮盖58的上部一体地形成有向上突出的一对支持片59a、59b。支持片59a、59b比凸轮轴容纳部分36的上面还要向上突出,并在该凸轮轴36的前后方向相互分离配置。
如图3及图6所示,盖体35的外周面上,一体地形成有多个冷却片61。冷却片61沿盖体35的圆周方向延伸、并且在上述缸轴S的方向具有间隙地配置。而且,该冷却片61设置到上述火花塞安装座38对应的位置。
凸轮轴容纳部分36的左侧面上,一体地形成有多个冷却片62。冷却片62与盖体35的冷却片61平行,并且在上述缸轴S的方向具有间隔地配置。而且,大致上方的冷却片62沿汽缸盖30的前后方向的长度较长,并且朝该汽缸盖30的侧面突出的长度较长。
因此,如图6所示,在发动机27的左侧,随着从汽缸体29进入汽缸盖30,含有冷却片32、61及62的发动机27的轮廓依次增大。
此外,由于凸轮轴容纳部分36的冷却片62设置到对应于开口部57的位置,覆盖该开口部的凸轮盖58具有与冷却片62相连的冷却片63。
如图5所示,汽缸盖30通过4个缸盖螺栓64a~64d连接到汽缸体29上。缸盖螺栓64a~64d配置在汽缸29a周围位置、这些缸盖螺栓64a~64d的头部65露出在凸轮轴容纳部分36的上面。
而且,汽缸盖30被悬架在上述车架2的拉管6上。即,如图5、6及8所示,凸轮轴容纳部分36的上面突设有悬架用的基座部66。该基座部66位于拉管6的下方位置,该拉管6上螺纹连接有一对悬架托架67a、67b。悬架托架67a、67b从拉管6相互平行地向下延伸,在所述的悬架托架67a、67b的下端部之间,上述基座部66通过悬架螺栓68连接起来。
如图4所示,汽缸盖30的吸气42向盖体35的后面开口。该吸气口35的开口端上连接有化油器70。汽缸盖30的排气口43向盖体35的前面开口。该排气口43的开口端上连接有排气管71。排气管71通过发动机27的下方导至后方,并与消音器72相连。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两轮摩托车1,随着市场的要求,其发动机27装载在一个具有较大尺寸的车架2上,由图1可清楚地看出,前轮13与后轮21之间的轴距比发动机27的大小还要大。如图1及2所示,汽缸盖30上安装有能明显看到发动机27的第一与第二汽缸盖罩75、76。
图1及图2的汽缸盖罩75、76是用例如铝合金压铸形成的,它们从左右侧覆盖遮蔽上述汽缸盖30的凸轮轴容纳部分36的上部。
如图5及图6所示,汽缸盖30的左侧位置的第一个汽缸盖罩75,具有成一体的侧壁75a、上壁75b、前壁75c及后壁75d。侧壁75a从左侧方向覆盖凸轮轴容纳部分36的上部。在从左侧方向可看见汽缸盖30的情况下,侧壁75a具有比上述凸轮轴容纳部分36上部的侧面形状还要大的形状,该侧壁75a具有与凸轮轴容纳部分36的最上部位的冷却片62平行地延伸的下缘部75e。该下缘部75e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形成比最上部位的冷却片62长。
上壁75b从侧壁75a的上端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延伸,从上方覆盖上述凸轮轴容纳部分36。上壁75b随着进入后方而向下方向倾斜。而且,该上壁75b具有用于避开上述挺杆盖56a、56b及缸盖螺栓64c、64d以及悬架用的基座部66的切口76f。
前壁75c连接于侧壁75a、上壁75b的前端,并从前方覆盖上述凸轮轴容纳部分36的上部。该前壁75c如图3所示,具有连接于侧壁75a的下缘部75e的下缘部75g。该下缘部75g与凸轮轴容纳部分36的最上部位的冷却片62平行延伸。
后壁75d连接于侧壁75a及上壁75b的后端上。后壁75d位于上述凸轮轴容纳部分36上部的后方位置。该后壁75d随着进入下方而向后方伸出倾斜。
而且,侧壁75a的下缘部75e及前壁75c的下缘部75g,仅仅在凸轮轴容纳部分36的最上部位的冷却片62的外周缘部的外侧,沿该外周缘部配置。这样,提高了第一汽缸盖罩75与汽缸盖30的一体感。
如图5及图7所示,汽缸盖30右侧位置的第二汽缸盖罩76具有成一体的侧壁76a、上壁76b、前壁76c及后壁76d。侧壁76a从右侧方向覆盖凸轮轴容纳部分36的上部。在从右侧方向可看见汽缸盖30的情况下,侧壁76a具有比上述凸轮轴容纳部分36上部的侧面形状还要大的形状。该侧壁76a具有位于上述火花塞39及火花塞帽40上方位置的下缘部76e。
上壁76b从侧壁76a的上端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并从上方覆盖上述凸轮轴容纳部分36。该上壁76b还具有为避开上述挺杆盖56a、56b及悬架用的基座部66与悬架螺栓68的切口76f。
前壁76c连接于侧壁76a及上壁76b的前端上,并从前方覆盖上述凸轮轴容纳部分36的上部。该前壁76c具有连接于侧壁76a的下缘部76e上的下缘部76g。
后壁76d连接于侧壁76a及上壁76b的后端上。该后壁76d位于上述凸轮轴容纳部分36的上部后方位置。
如图11所示,第二个汽缸盖罩76的侧壁76a的下缘部76e上,形成有朝向凸轮轴容纳部分36,在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底壁76h。该底壁76h的前端上形成有向下延伸的伸出部77。由图3及图7可清楚地看出,伸出部77形成为向盖体35与凸轮轴容纳部分36的右侧面合拢的板状,并且该伸出部77的上部绕到凸轮轴容纳部分36的前方及后方。
伸出部77在向上述火花塞39合拢的位置,具有为避开火花塞39而切成的火花塞导出口78。火花塞导出口78连接到上述火花塞安装座38上,并且火花塞帽40经该火花塞导出口78突出。
在伸出部77的外周面上,一体地形成有多个冷却片79。冷却片79与汽缸体29的冷却片32平行,并且在上述缸轴S的方向存在间隙地配置,该冷却片79设置到对应于火花塞导出口78的位置。此外,仅仅上方的冷却片79沿汽缸盖30的前后方向的长度较长,并且向该汽缸盖30的侧面突出的长度较长。
因此,如图7所示,在发动机27的右侧,随着从汽缸体29进入汽缸盖30,含有冷却片32与79的发动机27的轮廓依次变大,最上部位的冷却片79的外周缘部与第二汽缸盖76的侧壁76a的下缘部76e及前壁76c的下缘部76g邻接。而且,所述的下缘部76e、76g仅仅在最上部位的冷却片79的外周缘部外侧,沿着该外周缘部配置。
第一及第二个汽缸盖75、76的侧壁75a、76a、上壁75b、76b、前壁75c、76c及后壁75d、76d的表面上,为得到良好的外观而施行抛光研磨处理。因此,侧壁75a、76a、上壁75b、76b、前壁75c、76c及后壁75d、76d分别被加工成光滑的表面,该第一及第二汽缸盖罩75、76作为发动机27外观的主要因素而被积极地采用。
如图8及图10所示,第一汽缸盖罩75支持在上述凸轮盖58上。第一汽缸盖罩75的侧壁75a位于凸轮盖38的支持片59a、59b的侧面位置,并且该该侧壁75a上形成有一对支承凹部80a、80b。支承凹部80a、80b配置在上述支持片59a、59b的对应位置,并且沿侧壁75a的前后方向相互分开。
支承凹部80a、80b的终端面上,安装有橡胶制成的垫圈81。各垫圈81的中心部位,通过套筒82插入固定罩的螺栓83。该螺栓83从第一汽缸盖罩75的侧面拧入凸轮盖58的支持片59a、59b内。
因此,当安装上螺栓83时,垫圈81被压紧在支持片59a、59b上,使得第一汽缸盖罩75被防振地支承在支持片59a、59b上。
如图8、9及11所示,第二汽缸盖罩76支承在凸轮轴容纳部分36上。在凸轮轴容纳部分36的上面,安装有板金制成的托架85。托架85一体地具有本体85a、与该本体85a相连的第一及第二支承支柱85b、85c。
本体85a在向第二汽缸盖罩76的侧壁76a合拢的位置沿前后方向延伸。该本体85a上连接有一对螺母86。螺母86在本体85a的前后方向相互分开配置。
第一与第二支承支柱85b、85c从本体85a的前端及后端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位于本体85a前端位置的第一支承支柱85b导向凸轮轴容纳部分36的前端右侧部的缸盖螺栓64a的上方。在这种情况中,如图11所示,缸盖螺栓64a的头部65的高度尺寸,形成比其它缸盖螺栓64b~64d的头部65要大,并且在该缸盖螺栓64a的头部65上面叠合有第一支承支柱85b。而且,第一支承支柱85b上,插入固定螺栓87,该固定螺栓87拧入上述钢螺栓64a的头部65上。因此,第一支承支柱85b固定安装在缸盖螺栓64a上。
位于本体85a的后端位置的第二支承支柱85c,通过凸轮轴容纳部分36的后端右侧部的缸盖螺栓64b的上方而向上述悬架螺栓68延伸。该第二支承支柱85c的前端部,叠合在悬架螺栓68的头部68a上。而且,第二支承支柱85c的前端部上,插入有其它的固定螺栓88,该固定螺栓88拧入悬架螺栓68的头部68a上。因此,第二支承支柱85c固定安装在悬架螺栓68上。
如图11所示,第二汽缸盖罩76的侧壁76a向托架85的本体85a合拢。侧壁76a上形成有一对支承凹部90a、90b。所述的支承凹部90a、90b配置在上述螺母86的对应位置,并且在侧壁76a的前后方向相互分开。
支承凹部90a、90b的终端面上安装有由橡胶制成的垫圈91。各垫圈91的中心部位,通过套筒92插入固定罩的螺栓93。该螺栓93从第二汽缸盖罩76的侧面拧入托架85的螺母86内。
因此,当安装上螺栓93时,垫圈91被压紧在托架85的本体85a上,使得第二汽缸盖罩76被防振地支承在托架85上。
如图9所示,托架85的本体85a具有一对向下方向延伸的支持片95a、95b。支持片95a、95b在本体85a的前后方向相互分离地配置。支持片95a、95b的下端部向上述伸出部77的上部内面合拢,并且该支持片95a、95b的下端部上分别安装有由橡胶制成的阻尼件96。阻尼件96接触于伸出部77的上部内面,弹性地保持该伸出部77。
如图3及图5所示,在将第一与第二汽缸盖罩75、76安装于汽缸盖30上的状态中,所述的汽缸盖罩75、76在汽缸盖30的左右方向相互分开地配置。因此,在汽缸盖罩75、76之间,形成了沿汽缸盖30的前方、上方及后方连续地敞开的开口部98。该开口部98分别连接到汽缸盖30与第一及第二汽缸盖罩75、76之间的空间。而且,该开口部98的前方,设置有从上述头管3向下延伸的下管5。
第一及第二汽缸盖罩75、76的前壁75c、76c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100、101。通气孔100、101形成为沿汽缸盖30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切槽形,并且在上述前壁75c、76c的高度方向并列地配置。该通气孔100、101向凸轮轴容纳部分36的上部前面合拢。因此,在两轮摩托车行驶时,来自前方的行驶气流通过通气孔100、101流入汽缸盖罩75、76内侧的空间内。
如图1所示,含有上述头管3与主管4及下管5的连接部的车架2的前端部,由燃料箱15所覆盖,并且位于该燃料箱15的前方位置。该车架2的前端部通过由合成树脂制成的车架盖105覆盖。车架盖105的前端部一边沿下管5向下方向延伸、一边朝发动机27的汽缸盖30弯曲成圆弧状。
车架盖105的左右侧面上,配置有一对装饰盖106a、106b。在从侧面可看见两轮摩托车1的情况下,装饰盖106a、106b沿燃料箱15与发动机27的第一及第二汽缸盖罩75、76之间的前后方向延伸,并从侧面覆盖遮蔽上述拉管6。
由图2可清楚地看出,装饰盖106a、106b在发动机27的第一与第二汽缸盖罩75、76的上方,向车架盖105的左右侧面张出,并且该装饰盖106a、106b的前端部,沿上述车架盖105-的前端部呈圆弧状地弯曲。连接于该前端部的装饰盖106a、106b的下面,与上述车架盖105的下面协同,构成在两轮摩托车1行驶时,用来使来自前方的行驶气流在第一与第二汽缸盖罩75、76上被导引的导引面,并且导引比发动机27的汽缸盖30要多的行驶气流。
此外,装饰盖106a、106b的上缘与下缘,被弯曲成光滑的波状,且其后半部分连接到燃料箱15上。而且,装饰盖106a、106b将燃料箱15与发动机27的第一与第二汽缸盖罩75、76之间平滑地连接起来,从而保持了两轮摩托车1的东洋式的外观。
通过这种构造,在发动机27的汽缸盖30上,安装覆盖所述凸轮轴容纳部分36上部的第一与第二汽缸盖罩75、76,从而得到比汽缸盖30更大的外观。此外,也不限于将发动机27装载在轴距长的车架上,在明显看到发动机27时,也可以强调该发动机27的存在,使车架2与发动机在外观面方面协调一致。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与第二汽缸盖罩75、76在汽缸盖30的左右方向相互分开,并且在该汽缸盖罩75、76之间,形成有在汽缸盖30的前方、上方及后方连续地敞开的开口部98。因此,在发动机27运转中,汽缸盖30的热通过上述开口部98散到外面。
而且,在两轮摩托车行驶中,来自前方的行驶气流通过开口部98的前端,流入汽缸盖30与第一及第二汽缸盖罩75、76之间的空间内,该行驶气流从开口部98的后端向汽缸盖30的后方排出。因此,在汽缸盖30中,由第一及第二汽缸盖罩75、76覆盖的部分的通风性良好,在汽缸盖30上部难以滞留热气。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第一及第二汽缸盖罩75、76的前壁75c、76c上分别形成有通气孔100、101,因此来自前方的行驶气流直接传导到凸轮轴容纳部分36的前面。因此,尽管迎向该开口部98的行驶气流受到下管5的遮挡,也可有效地冷却包含有凸轮轴容纳部分36的汽缸盖30的上部,汽缸盖30的散热性不至于低下。
由于位于火花塞39侧位置的第二汽缸盖罩76,具有带有冷却片79的伸出部77,增大了该启动汽缸盖罩76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第二汽缸盖罩76的散热性良好。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第二汽缸盖罩76,汽缸盖30的热通过螺栓93直接传递,或者传递该汽缸盖30的辐射热,该汽缸盖30的热通过冷却片79而被积极地散掉。结果,通过将本来用于提高发动机27之外观的第二汽缸盖罩76,作为汽缸盖30的散热装置加以灵活运用,特别是在由于存在火花塞39而减少了冷却片62的情况下,也提高了散热性较差的汽缸盖30的右侧部的散热性。
而且,由于上述伸出部77具有为避开火花塞39与火花塞帽40的火花塞导出口78,在将火花塞39从火花塞安装座38取下,或者安装到火花塞安装座38上时,不必从汽缸盖30取下第二汽缸盖罩76。
再者,在松开螺栓93将第二汽缸盖罩76从汽缸盖30上取下时,从火花塞39周围到凸轮轴容纳部分36的扩大的范围向发动机27的右侧面敞开,因而可进行挺杆盖56a、56b的取下操作。此外,可使摇臂48a、48b的锁止螺母51及调整螺杆52方便地露出,因而容易进行挺杆间隙的调整操作。
而且,支承第二汽缸盖罩76的托架85,由于分别连接在缸盖螺栓64a的头部与悬架螺栓68的头部68a上,因此不必在凸轮轴容纳部分36上形成挡住托架85的特别的凸起部。
此外,当通过缸盖螺栓64a将托架85的支承支柱85b都连接固定在凸轮轴容纳部分36上时,该缸盖螺栓64a的紧固扭矩容易受到由板金制成的支承支柱85b的平面度的影响,在另外三个缸盖螺栓64b~64d的紧固扭矩之间具有发生误差之虞。
然而,采用上述构造,由于托架85的支承支柱85b,以规定的扭矩,通过固定于缸盖螺栓64a的头部65上的专用固定螺栓87紧固在汽缸盖30上,因此可防止缸盖螺栓64a的紧固扭矩的变化,使四个缸盖螺栓64a~64d的紧固扭矩均匀。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第一与第二汽缸盖罩由铝合金压铸而成,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这种汽缸盖罩作为板金制成的部件,在其表面上施行镀铬处理是良好的。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发动机,不限于气冷发动机,不用说其也适用于水冷发动机。
在上面详细描述的本发明中,汽缸盖的热气可通过汽缸盖罩之间的开口部向外面散出。而且,由于通过该开口部,外界空气流入汽缸盖与汽缸盖罩之间,使得汽缸盖罩内侧的通风性良好,并且汽缸盖上部的热气难以聚集。
此外,由于在火花塞侧位置处的汽缸盖罩,具有包含冷却片的伸出部,因此增大了汽缸盖罩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该汽缸盖罩的散热性。而且,从汽缸盖传递到汽缸盖罩上的热通过冷却片而散到外面,使本来用作提高外观的汽缸盖罩也活用为汽缸盖的散热装置。
再有,在进行火花塞的取下操作时,不必从汽缸盖上取下汽缸盖罩,并且仅需取下该侧的汽缸盖罩,从火花塞到汽缸盖上部的范围就向发动机的侧面扩大地敞开,因此容易进行汽缸盖上部及火花塞周围的调整操作,使发动机的维修保养性良好。

Claims (4)

1.一种两轮摩托车用的发动机,它具有沿车宽方向向侧面突出的火花塞的汽缸盖;可安装于该汽缸盖的上部的左右一对汽缸盖罩;其特征是:
上述汽缸盖罩具有从侧面覆盖上述汽缸盖的上部的侧壁、连接于该侧壁上端的上壁、与所述的侧壁及上壁的前端相连的前壁;
在所述的汽缸盖罩之间,形成朝上述汽缸盖的前方、上方及后方敞开的开口部;以及-在对应于上述火花塞侧位置的一汽缸盖罩上,具有与上述汽缸盖的侧面相对地向下方向延伸的伸出部,该伸出部具有为避开上述火花塞而切成的火花塞导出口及多个冷却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摩托车用的发动机,其特征是:
在上述汽缸盖罩的前壁上形成有通气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摩托车用的发动机,其特征是:
在从侧面可看见上述汽缸盖的情况下,上述汽缸盖罩的侧壁具有比该汽缸盖上壁的侧面形状还要大的形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轮摩托车用的发动机,其特征是:
上述汽缸盖具有沿其外周面沿缸轴的圆周方向延伸,并且在上述缸轴的方向存在间隔地突出设置的多个冷却片,而且,上述汽缸盖罩的前壁与侧壁具有与上述汽缸盖的最上部位的冷却片大致平行地延伸的下缘部,所述的前壁及侧壁的下缘部与上述最上部位的冷却片的外周缘部邻接。
CN 97119298 1996-09-06 1997-09-06 具有汽缸盖罩的两轮摩托车用发动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154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36630/96 1996-09-06
JP23663096A JP3634926B2 (ja) 1996-09-06 1996-09-06 ヘッドカバーを有する自動二輪車用エンジン
JP236630/1996 1996-09-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0152A CN1190152A (zh) 1998-08-12
CN1121549C true CN1121549C (zh) 2003-09-17

Family

ID=17003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711929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1549C (zh) 1996-09-06 1997-09-06 具有汽缸盖罩的两轮摩托车用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634926B2 (zh)
CN (1) CN1121549C (zh)
TW (1) TW3607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83162A (ja) * 2001-09-10 2003-03-19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用エンジン
JP4602235B2 (ja) * 2005-11-30 2010-12-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と自動二輪車
CN101126359B (zh) * 2006-08-18 2012-07-25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非金属汽缸头盖
JP5246301B2 (ja) * 2011-06-14 2013-07-2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方向性結合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0152A (zh) 1998-08-12
TW360747B (en) 1999-06-11
JPH1082346A (ja) 1998-03-31
JP3634926B2 (ja) 2005-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90728A (zh) 摩托车的排气控制系统
CN1751956A (zh) 鞍乘型车辆
CN1224113A (zh) 轻便型发电机
CN1497162A (zh) 低层车的空气清洁器和进气结构
CN1342583A (zh) 机动两轮车
CN1093809C (zh) 小型摩托车
CN1073036C (zh) 摩托车车体侧部处理结构
CN1607158A (zh) 机动两轮车及机动两轮车用发动机
CN1073035C (zh) 小型摩托车的车架
CN1121549C (zh) 具有汽缸盖罩的两轮摩托车用发动机
CN1074503C (zh) 发动机的泵配置结构
CN1236941C (zh) 车辆的前照灯安装构造
CN1113771C (zh) 动力装置的冷却装置
CN1091706C (zh) 摩托车的座位装置
CN1460622A (zh) 小轮摩托车型车辆
CN1500983A (zh) 4冲程式发动机
CN1111484C (zh) 摩托车的转向装置
CN1439551A (zh) 机动两轮车的电瓶配置结构
JPH1067371A (ja) スクータ型車両
CN1251901C (zh)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冷却水配管配置构造
CN1131809C (zh)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
JP4149723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バッテリ配置構造
CN1579869A (zh) 摩托车
JP3261341B2 (ja) スクータ型車両
CN1289793C (zh) 发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917

Termination date: 201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