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25211B - 举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举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25211B
CN112125211B CN202010972862.6A CN202010972862A CN112125211B CN 112125211 B CN112125211 B CN 112125211B CN 202010972862 A CN202010972862 A CN 202010972862A CN 112125211 B CN112125211 B CN 1121252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actuating
rod
transmission mechanism
gu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7286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25211A (zh
Inventor
王小旭
张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7286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252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25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252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252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252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7/00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 B66F7/06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with platforms supported by levers for vertical movement
    • B66F7/065Scissor linkages, i.e. X-configu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7/00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 B66F7/28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end stops, pivoting supporting members, sliding runners adjustable to load dimension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举升装置,包括:动力机构,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间隔设置于动力机构的相对两侧且均与动力机构驱动连接;第一举升执行机构和第二举升执行机构,第一举升执行机构同时与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驱动连接,第二举升执行机构同时与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驱动连接;以及举升平台,举升平台同时与第一举升执行机构和第二举升执行机构连接并能够升降运动。本方案仅需布置一台驱动机构即可同时驱动第一举升执行机构和第二举升执行机构同步升降运动,结构更加精简,控制方式简单,可有效降低成本,并且可保证动力传输的同步性,也即保证举升平台及其上的物品升降移动平稳可靠。

Description

举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升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举升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在许多行业中会经常碰到需要将低处的物品举升到高处存放,或是将高处的物品降落到低处以便使用的场景,而实现物品升降移动的使用较多的为剪刀叉机构,根据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不同,具体可分为液压驱动剪刀叉机构和电机丝杆螺母驱动剪刀叉机构,但不论是上述何种类型的剪刀叉机构,当所需举升和降落的货物体积大且载荷重,而导致需要使用到大面积的举升平台时,一般需要布置多套剪刀叉机构,而每个剪刀叉机构中均需要单独配置一台电机或气缸,如此会增加整个机构的结构复杂度和控制难度,并且造价和使用成本明显上升,各剪刀叉机构的动作同步性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举升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结构复杂,控制难度大,成本高,动作同步性差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举升装置,所述举升装置包括:
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用于输出举升动力或降落动力;
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间隔设置于所述动力机构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所述动力机构驱动连接;
第一举升执行机构和第二举升执行机构,所述第一举升执行机构同时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举升执行机构同时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驱动连接;以及
举升平台,所述举升平台同时与所述第一举升执行机构和所述第二举升执行机构连接并能够升降运动。
上述方案应用于对物品作举升或降落的工作场合中。具体而言,使用时物品直接放置在举升平台上;当需要举升物品至高处位置时,动力机构输出举升动力,举升动力同时驱动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动作,且第一传动机构同时带动第一举升执行机构以及第二传动机构同时带动第二举升执行机构作上升运动,举升平台被第一举升执行机构和第二举升执行机构顶推上升,实现将物品举升至高处位置。同理,当需要将位于高处位置的物品降落到低处位置时,动力机构输出降落动力,降落动力同时驱动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作相反动作,且第一传动机构同时带动第一举升执行机构以及第二传动机构同时带动第二举升执行机构作下降运动,举升平台被第一举升执行机构和第二举升执行机构带动降落,从而实现将物品由高处落至低处。相较于传统的电机剪叉机构或者气缸剪叉机构而言,本方案仅需布置一台驱动机构即可同时驱动第一举升执行机构和第二举升执行机构同步升降运动,结构更加精简,控制方式简单,可有效降低成本,并且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可保证动力传输的同步性,也即保证举升平台和放置在举升平台上的物品升降移动平稳可靠。
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举升装置还包括机架,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驱动件、驱动轴、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间隔相对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上,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驱动轴驱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靠近所述第一支撑座设置并与所述驱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靠近所述第二支撑座设置并与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均包括施动板、第一施动杆、第二施动杆、第一导板、第二导板、第一施动轮和第二施动轮,所述施动板相对静止地套装于所述驱动轴上,所述第一施动杆和所述第二施动杆间隔设置于所述施动板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第一施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施动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施动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施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施动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施动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施动轮与所述第一举升执行机构传动连接并可滚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板上,所述第二施动轮与所述第二举升执行机构传动连接并可滚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导板上,所述第一施动轮和所述第二施动轮均可作靠近或远离所述施动板的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板设有第一导槽,所述第一施动轮滚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槽内;所述第二导板设有第二导槽,所述第二施动轮滚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导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举升执行机构和所述第二举升执行机构均包括第一剪叉模组和第二剪叉模组,所述第一剪叉模组和所述第二剪叉模组均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剪叉杆和第二剪叉杆,所述第一剪叉杆包括第一固定端和第一可动端,所述第二剪叉杆包括第二固定端和第二可动端,所述举升平台的下沿开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导滑孔和第二导滑孔,所述第一固定端固定铰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可动端滑动插置于所述第一导滑孔内,所述第二可动端与所述第一施动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端固定铰接于所述举升平台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板和所述第二导板均布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端靠近所述施动板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板布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端靠近所述施动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导板布置于所述所述第一固定端远离所述施动板的一侧;或者
所述第二导板布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端靠近所述施动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导板布置于所述所述第一固定端远离所述施动板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举升执行机构和所述第二举升执行机构还均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举升执行机构中和所述第二举升执行机构中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固定端,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举升执行机构中和所述第二举升执行机构中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二可动端,所述第三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举升执行机构中和所述第二举升执行机构中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二固定端,所述第四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举升执行机构中和所述第二举升执行机构中相对的两个第一活动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举升执行机构设置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第一举升执行机构间隔并排布置并均与所述第一施动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举升执行机构设置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第二举升执行机构间隔并排布置并均与所述第二施动杆传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设置为电机,所述电机内置有电磁抱闸。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举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举升装置处于收缩状态的结构图;
图3为图2处于举升状态的结构图;
图4为图1中动力机构的布置结构图;
图5举升装置中同时布置至少两个第一举升执行机构和至少两个第二举升执行机构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中第一举升执行机构与第二举升执行机构同步升降的结构布置图;
图7为本发明中第一举升执行机构与第二举升执行机构一个上升而另一个下降的结构布置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举升装置;10、动力机构;11、驱动件;12、驱动轴;13、第一支撑座;14、第二支撑座;20、第一传动机构;30、第二传动机构;40、第一举升执行机构;50、第二举升执行机构;50a、第一剪叉模组;50b、第二剪叉模组;51a、第一剪叉杆;511a、第一固定端;512a、第一可动端;51b、第二剪叉杆;511b、第二固定端;512b、第二可动端;50c、第一连杆;50d、第二连杆;50e、第三连杆;60、举升平台;61、第一导滑孔;62、第二导滑孔;70、机架;80、施动板;90、第一施动杆;90a、第二施动杆;90b、第一导板;91b、第一导槽;90c、第二导板;91c、第二导槽;90d、第一施动轮;90e、第二施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展示的一种举升装置100,其可应用于各种工作场合中,实现对物品、人、设备等升降传送。例如在仓储行业中,使用该举升装置100,能够将位于地面上的物品举升至货架高处位置的货位内存放,或是将货架高处位置的货位内的物品降落至地面。或者,在演出现场,该举升装置100可构成舞台的一部分,也即将舞台台面安装在举升装置100上,配合不同演出需要实现对舞台台面的升降变化,提升演出效果等。
请继续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举升装置100具体包括:机架70、动力机构10、第一传动机构20、第二传动机构30、第一举升执行机构40、第二举升执行机构50以及举升平台60。
机架70设置为方形的框架结构,采用方钢、槽钢等现有结构件拼接或焊接制成,成型方式简单,结构强度高,耐用性好。根据实际需要,机架70可设计为移动式或者固定式的。本实施例中,机架70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式的撑脚,可保证举升装置100稳固放置在工作场地,可靠性更好。
动力机构10、第一传动机构20、第二传动机构30、第一举升执行机构40、第二举升执行机构50和举升平台60分别直接或间接安装在机架70上,使得整个举升装置100的结构紧凑,整体性佳。
所述动力机构10用于输出举升动力或降落动力;所述第一传动机构20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30间隔设置于所述动力机构10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所述动力机构10驱动连接;所述第一举升执行机构40同时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20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30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举升执行机构50同时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20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30驱动连接;所述举升平台60同时与所述第一举升执行机构40和所述第二举升执行机构50连接并能够升降运动。
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综上,实施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方案应用于对物品作举升或降落的工作场合中。具体而言,使用时物品直接放置在举升平台60上;当需要举升物品至高处位置时,动力机构10输出举升动力,举升动力同时驱动第一传动机构20和第二传动机构30动作,且第一传动机构20同时带动第一举升执行机构40以及第二传动机构30同时带动第二举升执行机构50作上升运动,举升平台60被第一举升执行机构40和第二举升执行机构50顶推上升,实现将物品举升至高处位置。同理,当需要将位于高处位置的物品降落到低处位置时,动力机构10输出降落动力,降落动力同时驱动第一传动机构20和第二传动机构30作相反动作,且第一传动机构20同时带动第一举升执行机构40以及第二传动机构30同时带动第二举升执行机构50作下降运动,举升平台60被第一举升执行机构40和第二举升执行机构50带动降落,从而实现将物品由高处落至低处。相较于传统的电机剪叉机构或者气缸剪叉机构而言,本方案仅需布置一台驱动机构即可同时驱动第一举升执行机构40和第二举升执行机构50同步升降运动,结构更加精简,控制方式简单,可有效降低成本,并且第一传动机构20和第二传动机构30可保证动力传输的同步性,也即保证举升平台60和放置在举升平台60上的物品升降移动平稳可靠。
请继续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机构10包括驱动件11、驱动轴12、第一支撑座13和第二支撑座14,所述第一支撑座13和所述第二支撑座14间隔相对设置于所述机架70上,所述驱动轴12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撑座13和第二支撑座14上,所述驱动件11与所述驱动轴12驱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20靠近所述第一支撑座13设置并与所述驱动轴1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30靠近所述第二支撑座14设置并与所述驱动轴12的另一端连接。
转轴能够通过第一支撑座13和第二支撑座14稳固安装在机架70上,使得当驱动件11驱动驱动轴12动作时,驱动轴12能够在第一支撑座13和第二支撑座14上平稳可靠旋转。在此基础上,由于第一传动机构20和第二传动机构30均与驱动轴12存在连接关系,例如实现方式可以是螺接、卡扣连接等,使得驱动轴12的旋转动力可同步传递给第一传动机构20和第二传动机构30,进而保证第一举升执行机构40和第二举升执行机构50的升降同步性。
可选地,第一支撑座13和第二支撑座14可以是轴承座,能够实现对驱动轴12的安装定位和旋转支撑。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驱动件11具体采用电机,例如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等,并且电机内置有电磁抱闸。当第一举升执行机构40和第二举升执行机构50顶升举升平台60上升到高处位置后,电磁抱闸自动抱紧,驱动轴12的自由度被可靠限制,使得即便物品的重量很大,举升平台60也不会下压驱动转轴发生旋转松动,保证了第一举升执行机构40和第二举升执行机构50的刚度,使物品能够准确保持在所需高度位置。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6,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机构20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30均包括施动板80、第一施动杆90、第二施动杆90a、第一导板90b、第二导板90c、第一施动轮90d和第二施动轮90e,所述施动板80相对静止地套装于所述驱动轴12上,所述第一施动杆90和所述第二施动杆90a间隔设置于所述施动板80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第一施动杆90的一端与所述施动板80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施动轮90d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施动杆90a的一端与所述施动板80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施动轮90e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施动轮90d与所述第一举升执行机构40传动连接并可滚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板90b上,所述第二施动轮90e与所述第二举升执行机构50传动连接并可滚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导板90c上,所述第一施动轮90d和所述第二施动轮90e均可作靠近或远离所述施动板80的运动。
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初始状态时,施动板80处于竖直状态,即第一施动杆90和第二施动杆90a与施动板80的铰接处处于上下布置关系,此时第一举升执行机构40和第二举升执行机构50处于收缩(下降)状态。需要使用时,首先将物品放置到举升平台60上,紧接着气动电机,电机电动驱动轴12旋转,驱动轴12带动施动板80由竖直位姿旋转至水平位姿,第一施动杆90和第二施动杆90a此时受到施动板80向两个方向的推力;此时第一施动轮90d和第二施动轮90e分别在对应的第一导板90b和第二导板90c上滚动远离施动板80,也即第一施动轮90d逐渐靠近第一举升执行机构40,且第二施动轮90e逐渐靠近第二举升执行机构50,第一施动轮90d对第一举升执行机构40产生挤压推力,第二施动轮90e对第二举升执行机构50产生挤压推力,第一举升执行机构40和第二举升执行机构50由收缩状态逐渐转变至竖直方向的伸展状态,使得举升平台60能够被举升上移,实现对物品的举升作业。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物品降落的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反,在此不作赘述。
容易理解的,上述的施动板80、第一施动杆90、第二施动杆90a、第一施动轮90d、第二施动轮90e构成曲柄滑块机构,结构组成简单,动作可靠性高。
请继续参阅图6,由于某些场合下所需举升的物品重量很大,再加上举升平台60的自重,使得个举升执行机构、各传动机构的受力很大,这些机构在进行移动过程中容易产生颤振等不可靠现象而影响到物品升降移动的稳定性。针对于此,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导板90b设有第一导槽91b,所述第一施动轮90d滚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槽91b内;所述第二导板90c设有第二导槽91c,所述第二施动轮90e滚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导槽91c内。
第一导槽91b和第二导槽91c可分别对第一施动轮90d和第二施动轮90e的左右移动(也即靠近或远离施动板80的移动)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并借助两个施动轮与槽壁的抵接关系可一定程度增加第一施动杆90和第二施动杆90a的刚度,确保对举升平台60及其上的物品推升可靠。
请继续参阅图6,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从基础上,所述第一导板90b和所述第二导板90c均布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端511a靠近所述施动板80的一侧。也即本实施例中较佳的所述第一导板90b和所述第二导板90c均直接贴近所述施动板80设置。将第一导板90b和第二导板90c同时贴近施动板80布置,其构成了第一举升执行机构40和第二举升执行机构50能够同步上升或下降的必要和基础条件,能够保证举升平台60平稳升降。
请继续参阅图7,当然,对于某些特殊场合,例如舞台演出时,要求部分舞台台面作上升移动的同时部分舞台台面同步作下降移动,针对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板90b布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端511a靠近所述施动板80的一侧,所述第二导板90c布置于所述所述第一固定端511a远离所述施动板80的一侧;或者所述第二导板90c布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端511a靠近所述施动板80的一侧,所述第一导板90b布置于所述所述第一固定端511a远离所述施动板80的一侧。
采用上述结构布置,可使第一施动杆90和第二施动杆90a移动方向相反,进而实现第一举升执行机构40和第二举升执行机构50一个上升的同时而另一个下降;此时,举升平台60分为独立的两块平台单元,与第一举升执行机构40连接的一块平台单元便可实现上升,而与第二举升执行机构50连接的另一块平台单元则可实现下降,从而满足用户同一时间内借助举升装置100驱动不同的物品分别上升和下降的使用需求。
请继续参阅图1,此外,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举升执行机构40和所述第二举升执行机构50均包括第一剪叉模组50a和第二剪叉模组50b,所述第一剪叉模组50a和所述第二剪叉模组50b均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剪叉杆51a和第二剪叉杆51b,所述第一剪叉杆51a包括第一固定端511a和第一可动端512a,所述第二剪叉杆51b包括第二固定端511b和第二可动端512b,所述举升平台60的下沿开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导滑孔61和第二导滑孔62,所述第一固定端511a固定铰接于所述机架70上,所述第一可动端512a滑动插置于所述第一导滑孔61内,所述第二可动端512b与所述第一施动轮90d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端511b固定铰接于所述举升平台60上。
当举升平台60处于收缩状态时,此时第一剪叉杆51a与第二剪叉杆51b在高度方向上贴合,横向长度最大。而受到第一施动轮90d和第二施动轮90e分别顶推时,第一剪叉杆51a与第二剪叉杆51b发生相向旋转,此时横向长度逐渐缩短,而高度方向上的长度逐渐变长,举升平台60在第一剪叉杆51a和第二剪叉杆51b竖立的过程中被逐渐举升升高,即可实现对物品的举升。而将物品降落时,动作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反,在此不作赘述。
容易理解的,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滑孔61和第二导滑孔62在水平横向上延伸,提供了第一剪叉杆51a进行旋转的移动行程,同时在孔壁的约束作用下,能够一定程度保证第一剪叉杆51a升降旋转平稳。
请继续参阅图1,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举升执行机构40和所述第二举升执行机构50还均包括第一连杆50c、第二连杆50d、第三连杆50c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一连杆50c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举升执行机构40中和所述第二举升执行机构50中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固定端511a,所述第二连杆50d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举升执行机构40中和所述第二举升执行机构50中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二可动端,所述第三连杆50c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举升执行机构40中和所述第二举升执行机构50中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二固定端511b,所述第四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举升执行机构40中和所述第二举升执行机构50中相对的两个第一活动端。
通过加装第一连杆50c、第二连杆50d、第三连杆50c和第四连杆(未示出),可对相应的第一固定端511a、第一可动端512a、第二固定端511b和第二可动端512b形成支撑和加固效果,增强第一剪叉模组50a和第二剪叉模组50b的结构刚度,保证在重载条件下第一剪叉杆51a、第二插杆在所在平面内旋转而不发生颤振和晃动,提升举升平台60的升降移动可靠性与平稳性。
此外需要说明是,当要求举升的物品体积很大,或是同一时间对多个横向排列的物品同步举升时,则相应要求举升平台60的台面(即面积)相应增大,以保证有足够的地方支撑物品。
请继续参阅图5,此时,为了保证对更大面积的举升平台60支撑可靠,就需要相应增加支撑点数量,也即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举升执行机构40设置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第一举升执行机构40间隔并排布置并均与所述第一施动杆90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举升执行机构50设置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第二举升执行机构50间隔并排布置并均与所述第二施动杆90a传动连接。如此一来,当第一施动杆90和第二施动杆90a被驱动后,各第一举升执行机构40和各第二举升执行机构50能够被同步驱动而同步完成上升或下降运动,实现对大面积举升平台60和重载物品的可靠升降驱动。
有必要说明的是,为了适配施动板80的旋转动作,本实施例中第一施动杆90和第二施动杆90a至少需要设计为两段式结构。具体而言,当本实施例中第一举升执行机构40和第二举升执行机构50均为两个时,第一施动杆90和第二施动杆90a均包括两段杆体。其中靠近施动板80的第一举升执行机构40中的第一施动杆90,其包括的两段杆体的其中一端同时与第一施动轮90d铰接,靠近施动板80的第二举升执行机构50中的第二施动杆90a,其包括的两段杆体的其中一端同时与第二施动轮90e铰接。如此便能够保证当施动板80由水平姿态转动为竖直姿态时,靠近施动板80的一段杆体可以相对另一段杆体进行旋转而处于倾斜姿态,两段杆体不相互发生干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装置包括:
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用于输出举升动力或降落动力;
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间隔设置于所述动力机构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所述动力机构驱动连接;
第一举升执行机构和第二举升执行机构,所述第一举升执行机构同时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举升执行机构同时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驱动连接;以及
举升平台,所述举升平台同时与所述第一举升执行机构和所述第二举升执行机构连接并能够升降运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均包括施动板、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所述第一举升执行机构和所述第二举升执行机构均包括第一剪叉模组,所述第一剪叉模组包括第一剪叉杆,所述第一剪叉杆包括第一固定端,所述第一导板布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端靠近所述施动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导板布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端远离所述施动板的一侧;或者所述第二导板布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端靠近所述施动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导板布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端远离所述施动板的一侧;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置为电机,所述电机内置有电磁抱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装置还包括机架,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驱动轴、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间隔相对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上,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驱动轴驱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靠近所述第一支撑座设置并与所述驱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靠近所述第二支撑座设置并与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均包括第一施动杆、第二施动杆、第一施动轮和第二施动轮,所述施动板相对静止地套装于所述驱动轴上,所述第一施动杆和所述第二施动杆间隔设置于所述施动板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第一施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施动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施动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施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施动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施动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施动轮与所述第一举升执行机构传动连接并可滚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板上,所述第二施动轮与所述第二举升执行机构传动连接并可滚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导板上,所述第一施动轮和所述第二施动轮均可作靠近或远离所述施动板的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板设有第一导槽,所述第一施动轮滚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槽内;所述第二导板设有第二导槽,所述第二施动轮滚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导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举升执行机构和所述第二举升执行机构均包括第二剪叉模组,所述第一剪叉模组和所述第二剪叉模组均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剪叉杆和第二剪叉杆,所述第一剪叉杆包括第一可动端,所述第二剪叉杆包括第二固定端和第二可动端,所述举升平台的下沿开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导滑孔和第二导滑孔,所述第一固定端固定铰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可动端滑动插置于所述第一导滑孔内,所述第二可动端与所述第一施动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端固定铰接于所述举升平台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板和所述第二导板均布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端靠近所述施动板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装置还包括机架,所述动力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举升执行机构、所述第二举升执行机构和所述举升平台分别直接或间接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举升执行机构和所述第二举升执行机构还均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举升执行机构中和所述第二举升执行机构中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固定端,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举升执行机构中和所述第二举升执行机构中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二可动端,所述第三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举升执行机构中和所述第二举升执行机构中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二固定端,所述第四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举升执行机构中和所述第二举升执行机构中相对的两个第一活动端。
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任一项所述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举升执行机构设置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第一举升执行机构间隔并排布置并均与所述第一施动杆传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举升执行机构设置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第二举升执行机构间隔并排布置并均与所述第二施动杆传动连接。
CN202010972862.6A 2020-09-16 2020-09-16 举升装置 Active CN1121252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72862.6A CN112125211B (zh) 2020-09-16 2020-09-16 举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72862.6A CN112125211B (zh) 2020-09-16 2020-09-16 举升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25211A CN112125211A (zh) 2020-12-25
CN112125211B true CN112125211B (zh) 2022-03-04

Family

ID=73845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72862.6A Active CN112125211B (zh) 2020-09-16 2020-09-16 举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252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8943A (zh) * 2021-11-26 2022-03-08 中泊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停放的剪力举升装置
CN114261670B (zh) * 2021-11-30 2024-05-17 华晓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链式举升输送一体设备
CN114645628A (zh) * 2022-03-22 2022-06-21 北京长征天民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冗余升降装置
CN115215028B (zh) * 2022-07-06 2023-01-31 青岛宝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仓储用四向车的顶托板举升机构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7230A (zh) * 2014-02-27 2014-05-14 张家港市华机环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输送lng气瓶的双剪叉式升降平台
CN108736817A (zh) * 2018-07-11 2018-11-02 奔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24563A1 (de) * 1988-07-19 1990-02-08 Delu Luftkissen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anheben und abstuetzen schwerer grossraeumiger lasten, insbesondere von schienengebundenen wagons auf mehreren vorgegebenen arbeitshoehen
CN102050405B (zh) * 2011-01-18 2012-11-28 中国人民解放军95989部队 一种剪叉式举升装置
CN102633089A (zh) * 2012-04-20 2012-08-15 李明全 一种板材上料装置
CN103112798A (zh) * 2012-11-09 2013-05-22 无锡市洪成造纸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式驱动丝杠升降台
CN105460855B (zh) * 2015-11-30 2017-10-03 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剪叉式升降机的故障自检装置
CN106904555A (zh) * 2017-03-25 2017-06-30 山东交通学院 一种电液螺旋伺服驱动剪叉式重型升降台
CN209161418U (zh) * 2018-11-30 2019-07-26 昆山普罗虎贲升降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大载重同步双驱动剪叉式升降台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7230A (zh) * 2014-02-27 2014-05-14 张家港市华机环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输送lng气瓶的双剪叉式升降平台
CN108736817A (zh) * 2018-07-11 2018-11-02 奔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25211A (zh) 2020-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25211B (zh) 举升装置
JPH032456Y2 (zh)
US20120313059A1 (en) Laboratory jack
US20140374680A1 (en) Screw-driven lifting platform
US7883448B2 (en) Side-supporting type folding mechanism for a treadmill
US8496090B2 (en) Vehicle elevator and lift therein
US20040000664A1 (en) Scissor lift mechanism
JP5983752B2 (ja) スタッカクレーン
KR20210138703A (ko) 로드 핸들링 디바이스
JP2023540634A (ja) 搬送装置、倉庫物流システム及びパレット搬送方法
CN101032974A (zh) 一种手推车
JP2007302476A (ja) アームスライド式昇降装置
JP6117727B2 (ja) 昇降台装置
CN111622691B (zh) 一种翻料机构以及采用其的动力猫道云梁及其动力猫道
JP3018710U (ja) リフト付台車
CN111332978A (zh) 一种仓储用升降装置
CN217867940U (zh) 一种同步顶升机构及具有其的agv小车
US4068825A (en) Double parallelogram jack
CN210012541U (zh) 顶升装置
EP2127701B1 (en) Side-supporting type folding mechanism for a treadmill
KR102236143B1 (ko) 유압 조절형 다단 하중조절 대차
CN211688086U (zh) 用于机器人的连杆升降机构及仓储移动机器人
CN114057137A (zh) 一种利用货架承重的叉车头及三向叉车
CN112550402A (zh) 一种基于重力进行升降的转运小车
CN220078526U (zh) 一种受力均衡的升降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