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50402A - 一种基于重力进行升降的转运小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重力进行升降的转运小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50402A
CN112550402A CN202011580555.XA CN202011580555A CN112550402A CN 112550402 A CN112550402 A CN 112550402A CN 202011580555 A CN202011580555 A CN 202011580555A CN 112550402 A CN112550402 A CN 1125504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ssis
gravity
lifting
arm
hi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8055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晓方
胡家泉
贾玉龙
刘爽
王向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Wuhan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Wuhan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Wuhan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158055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504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504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504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3/00Hand carts having more than one axis carrying transport wheel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Equipment therefor
    • B62B3/02Hand carts having more than one axis carrying transport wheel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Equipment therefor involving parts being adjustable, collapsible, attachable, detachable or converti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7/00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 B66F7/06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with platforms supported by levers for vertical movement
    • B66F7/065Scissor linkages, i.e. X-configu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7/00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 B66F7/28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end stops, pivoting supporting members, sliding runners adjustable to load dimen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2203/00Grasping, holding, supporting the objects
    • B62B2203/10Grasping, holding, supporting the objects comprising lif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重力进行升降的转运小车,包括:底盘;升降组件,其包括置物架与两个用于升降所述置物架的剪叉机构,所述两个剪叉机构并列设置于所述底盘上并支撑所述置物架的两侧,所述两个剪叉机构之间连接有连接杆;回弹组件,所述回弹组件设置在所述两个剪叉机构之间,其包括固定部与伸缩部,所述固定部铰接在所述底盘上,所述伸缩部与所述连接杆铰接;其中,所述置物架受压下降时,所述剪叉机构动作并通过所述连接杆压缩所述回弹组件。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货物的重力作为升降的动力,免去了人工搬运的高强度劳动,工作效率高,同时没有运动范围的限制,适应各种工作环境且降低了制造、使用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重力进行升降的转运小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转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基于重力进行升降的转运小车。
背景技术
随着低成本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简易地低成本自动化工装工具的利用可以极大降低人员的劳动强度,并提高生产效率。仓储物流领域中,常常涉及到对成堆的物料进行搬运;而在搬运过程中,若物料存在一定的码垛高度,人工搬运时就会存在低处弯腰、高处垫脚的情况,人工劳动强度较大;且人工搬运过程中,人员会进行大量对搬运无效的动作,导致人员体力的浪费。
目前,现有技术中也存在能够实现自动升降、转运的转运小车,其升降功能基本都是采用气缸或者电机来实现。而气缸或者电机需要通气或者通电,进而势必需要连接一些管路或者电缆,这些管路或者电缆在小车的运行过程中都会形成阻碍,限制小车的运动范围。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采用新的手段进行升降的转运小车,在实现物料的自动升降的同时,不受管路或者电缆对运动范围的限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重力进行升降的转运小车,以货物的重力作为升降的动力,免去了人工搬运的高强度劳动,工作效率高,同时没有运动范围的限制,适应各种工作环境且降低了制造、使用成本。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重力进行升降的转运小车,包括:
底盘;
升降组件,其包括置物架与两个用于升降所述置物架的剪叉机构,所述两个剪叉机构并列设置于所述底盘上并支撑所述置物架的两侧,所述两个剪叉机构之间连接有连接杆,以实现同步动作;
回弹组件,所述回弹组件设置在所述两个剪叉机构之间,其包括固定部与伸缩部,所述固定部铰接在所述底盘上,所述伸缩部与所述连接杆铰接;
其中,所述置物架受压下降时,所述剪叉机构动作并通过所述连接杆压缩所述回弹组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剪叉机构包括长度相等且相互交叉的第一臂杆与第二臂杆,所述第一臂杆与所述第二臂杆的长度中点处相互铰接;
其中,所述第一臂杆底部一端铰接在所述底盘上、顶部一端与所述置物架的下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二臂杆底部一端与所述底盘的上表面滑动接触、顶部一端铰接在所述置物架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臂杆顶部一端与所述第二臂杆底部一端分别垂直地连接有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上分别套设有第一滚动件与第二滚动件,所述第一滚动件、所述第二滚动件分别与所述置物架的下表面、所述底盘的上表面滚动接触。通过本实施方式,第一转轴与第一滚动件的配合、第二转轴与第二滚动件的配合,分别将第一臂杆的顶部一端与置物架的滑动接触、第二臂杆的底部一端与底盘的滑动接触转化为滚动接触,减小了接触面的摩擦力,保证接触面上的相对运动顺利进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置物架的下表面与所述底盘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的槽口分别朝向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的端部,且二者分别容纳所述第一滚动件与所述第二滚动件。通过本实施方式,第一滚动件与第二滚动件分别容纳于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中,此时第一滚动件与第二滚动件在竖直方向上均受到限位,保证了结构的升降组件与底盘之间配合结构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剪叉机构中的两个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二者相互靠近一侧的端部朝彼此延伸并连接为一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回弹组件包括:
套筒,所述套筒作为所述固定部;
弹簧,其设置于所述套筒中,所述弹簧能够沿所述套筒的轴线方向伸缩;
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作为所述伸缩部,其一端伸入至所述套筒中并能够压缩所述弹簧、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连接杆的长度中点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置物架与所述底盘之间且位于所述两个剪叉机构之间,其包括支撑杆与第三滚动件,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所述置物架铰接、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滚动件,所述第三滚动件与所述底盘的上表面滚动接触;
其中,所述支撑组件的长度等于所述置物架与所述底盘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在所述置物架升降时,所述第三滚动件能够在底盘上滚动。
通过本实施方式,货物放入置物架后,不会立即使置物架下降。其目的在于使转运操作人员在货物放置到置物架上后,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自主控制货物下降的时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底盘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滚动件配合的第三滑槽。通过本实施方式,第三滑槽用于对第三滚动件的滑动进行导向,防止第三滚动件在货物重力作用下发生滚动方向的偏移,保证了支撑组件结构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底盘一侧边缘设置有车架,所述车架垂直于所述底盘。通过本实施方式,转运小车的移动需要操作人员的推动,车架的设置即是方便转运操作人员对小车的推动。同时,车架对放入置物架上的货物也起到一侧的限位作用,防止小车移动过程中货物意外掉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置物架两侧分别设置有凸轮随动器,所述凸轮随动器能够在垂直方向上沿所述车架的表面滚动。通过本实施方式,升降组件上升与下降过程中,两个凸轮随动器可以沿竖直方向在车架的侧杆上滑动,对升降组件进行左右方向上的限位,避免升降组件左右晃动,保证了升降运动的平稳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车架两侧分别设置有油压缓冲器,所述油压缓冲器能够在所述置物架上升至靠近最高点时接触所述置物架的上表面。通过本实施方式,油压缓冲器起到在升降组件上升至最高点时的缓冲作用,抵消升降组件上升运动惯性带来的冲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底盘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在所述置物架下降至最低点时支撑所述置物架的支撑柱,部分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氮气弹簧。通过本实施方式,升降组件下降至最低点时,其置物架由底盘上的支撑柱稳定支撑,氮气弹簧起到在升降组件下降至最低点时的缓冲作用,抵消升降组件下降运动惯性带来的冲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置物架的上表面覆盖有盖板。通过本实施方式,盖板的设置对应货物底部的受力点,便于货物稳定的放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剪叉机构中还设置有拉簧,所述拉簧一端与所述第二臂杆底部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在所述底盘上的拉簧杆连接。通过本实施方式,拉簧在被拉伸后恢复形变时,能够将第一第二臂杆底部一端拉向第一臂杆底部一端,辅助回弹组件驱动剪叉结构反向动作来使置物架上升。
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重力进行升降的转运小车,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备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重力进行升降的转运小车,基于货物的重力进行升降,替代了人工将货物从高处搬运至低处,免去了人员低处弯腰、高处垫脚的高强度劳动,货物转运效率高。并且,小车完全以货物的重力作为升降的动力,无需额外设置动力源,没有运动范围的限制,适应各种工作环境且降低了制造、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转运小车的整体结构在一个方位上的示意图;
图2显示了本发明的转运小车的整体结构在另一个方位上的示意图;
图3显示了图1中隐藏部分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了图1所示结构正面的正投影视图;
图5显示了本发明的转运小车的底盘与车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了本发明的转运小车的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显示了本发明的转运小车的回弹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显示了本发明的转运小车的回弹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显示了本发明的转运小车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
附图标记:
10-底盘,11-第二滑槽,12-第三滑槽,13-支撑柱,131-氮气弹簧,20-升降组件,21-置物架,211-第一滑槽,212-盖板,213-凸轮随动器,22-剪叉机构,221-第一臂杆,222-第二臂杆,23-连接杆,30-回弹组件,31-套筒,32-伸缩杆,33-弹簧,40-第一转轴,41-第一滚动件,50-第二转轴,51-第二滚动件,60-支撑组件,61-支撑杆,62-第三滚动件,70-车架,71-油压缓冲器,80-拉簧,81-拉簧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重力进行升降的转运小车,包括:
底盘10;
升降组件20,其包括置物架21与两个用于升降置物架21的剪叉机构22,两个剪叉机构22并列设置于底盘10上并支撑置物架21的两侧,两个剪叉机构22之间连接有连接杆23,以实现同步动作;
回弹组件30,回弹组件30设置在两个剪叉机构22之间,其包括固定部与伸缩部,固定部铰接在底盘10上,伸缩部与连接杆23铰接;
其中,置物架21受压下降时,剪叉机构22动作并通过连接杆23压缩回弹组件30。
具体地,如附图所示,本发明的转运小车中,两个剪叉机构22设置在底盘10上并分别位于底盘10的两侧,置物架21整体放置在两个剪叉机构22上并由两个剪叉机构22支撑,底盘10的底部设置有滚轮。
本发明的转运小车在进行货物转运时,货物放置在升降组件20的置物架21上,升降组件20受到货物的重力作用。在货物的重力作用下,置物架21受压下降;此时,剪叉机构22同样受到货物的重力作用,进而其产生动作且交叉角度发生改变,从而带动置物架21下降。置物架21下降时,由于剪叉机构22的交叉角度改变,两个剪叉机构22之间的连接杆23的高度随之下降,连接杆23高度下降的同时,其压缩回弹组件30的伸缩部至固定部中,实现对回弹组件30的压缩;回弹组件30压缩的同时对置物架21的下降进行缓冲,使其缓慢下降。当置物架21下降至最低点时,转移置物架21上的货物。当置物架21上的货物转移走后,升降组件20失去货物重力的压迫,同时回弹组件30的伸缩端受到由货物重力带来的压力消失,进而回弹组件30的伸缩端在其回弹力作用下伸出,回弹力作用在连接杆23上,使连接杆23的高度上升。由此,在回弹组的回弹力作用下,剪叉机构22反向动作并使置物架21的高度上升至初始的最高点。而后可以重复上述步骤进行下一个货物的转运。
需要说明的是,升降组件20中置物架21的初始最高点的高度与下降后的最低点高度均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可以通过控制剪叉机构22中臂杆的长度。第一臂杆221与第二臂杆222的交叉角度。
通过上述步骤,本发明的转运小车在装入货物时,升降组件20能够在货物的重力作用下缓慢下降,并压缩回弹组件30为之后的上升积蓄动力,货物下降至升降组件20的最低点后进行转移;货物转以后,升降组将能够在回弹组件30的作用下上升并进行复位,以此进行下一个货物的转运。
本发明的转运小车基于货物的重力进行升降,替代了人工将货物从高处搬运至低处,免去了人员低处弯腰、高处垫脚的高强度劳动,货物转运效率高。并且,小车完全以货物的重力作为升降的动力,无需额外设置动力源,没有运动范围的限制,适应各种工作环境。
优选地,底盘10一侧边缘设置有车架70,车架70垂直于底盘10。
具体地,转运小车的移动需要操作人员的推动,车架的设置即是方便转运操作人员对小车的推动。同时,车架对放入置物架上的货物也起到一侧的限位作用,防止小车移动过程中货物意外掉落。
在一个实施例中,剪叉机构22包括长度相等且相互交叉的第一臂杆221与第二臂杆222,第一臂杆221与第二臂杆222的长度中点处相互铰接;
其中,第一臂杆221底部一端铰接在底盘10上、顶部一端与置物架21的下表面滑动接触,第二臂杆222底部一端与底盘10的上表面滑动接触、顶部一端铰接在置物21架上。
具体地,如附图图1与图6所示,两个剪叉机构22的结构及设置方位完全相同,剪叉机构22中的第一臂杆221与第二臂杆222相互交叉为X形,第一臂杆221与第二臂杆222的长度相同且长度中点处相互铰接。其中,第一臂杆221的底部一端与第二臂杆222的顶部一端位于同一侧且分别铰接于底盘10以及置物架21上,该端仅能绕铰接中心旋转一定角度;第一臂杆221的顶部一端与第二臂杆222的底部一端位于同一侧且分别与底盘10以及置物架21滑动接触,在置物架21升降时,该端能在对应部件表面滑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臂杆221顶部一端与第二臂杆222底部一端分别垂直地连接有第一转轴40与第二转轴50,第一转轴40与第二转轴50上分别套设有第一滚动件41与第二滚动件51,第一滚动件41、第二滚动件51分别与置物架21的下表面、底盘10的上表面滚动接触。
具体地,如附图图2与图6所示,第一转轴40与第一滚动件41的配合、第二转轴50与第二滚动件51的配合,分别将第一臂杆221的顶部一端与置物架21的滑动接触、第二臂杆222的底部一端与底盘10的滑动接触转化为滚动接触,减小了接触面的摩擦力,保证接触面上的相对运动顺利进行。
优选地,两个剪叉机构22中的两个第二转轴50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二者相互靠近一侧的端部朝彼此延伸并连接为一体。
具体地,两个剪叉机构22中的两个第二转轴50连接为一体,形成一根主轴,两个剪叉机构22中的两个第二滚动件51分别位于该主轴的两端。
进一步地,为了增加第一臂杆与置物架之间配合的稳定性,优选地,在第一转轴的两端均设置第一滚动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置物架21的下表面与底盘10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滑槽211与第二滑槽11,第一滑槽211与第二滑槽11的槽口分别朝向第一转轴40与第二转轴50的端部,且二者分别容纳第一滚动件41与第二滚动件51。
具体地,如附图图1至图3所示,第一转轴40的端部由第一滑槽211的槽口伸入至第一滑槽211中、第二转轴50的端部由第二滑槽11的槽口伸入至第二滑槽11中,进而第一滚动件41与第二滚动件51分别容纳于第一滑槽211与第二滑槽11中,此时第一滚动件41与第二滚动件51在竖直方向上均受到限位,保证了结构的升降组件20与底盘10之间配合结构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回弹组件30包括:
套筒31,套筒31作为固定部;
弹簧33,其设置于套筒31中,弹簧33能够沿套筒31的轴线方向伸缩;
伸缩杆32,伸缩杆32作为伸缩部,其一端伸入至套筒31中并能够压缩弹簧33、另一端铰接在连接杆23的长度中点处。
具体地,如附图图7与图8所示,套筒31作为固定部,其一端与底盘10铰接、另一端的端面供伸缩杆32插入,伸缩杆32位于套筒31内部的一端端面与弹簧33接触,伸缩杆32受压时朝移动来压缩弹簧33。伸缩杆32铰接在连接杆23的长度中点处,是为了保证通过连接杆23向两个剪叉机构22施力的均匀性。
需要说明的是,伸缩杆32随着置物架21升降而伸缩过程中,回弹组件30会绕套筒31与底盘10的铰接点旋转一定角度,进而其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会变化。具体来说,置物架21上升,则回弹组件30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增大;置物架21下降,则回弹组件30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减小。故需要避免回弹组件30的死点,即置物架21下降至最低点时,需要控制回弹组件30与水平面之间的最小夹角大于0°,且该最小夹角越大越好,故需要控制回弹组件30与底盘10、升降组件20之间的安装角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组件60,支撑组件60设置于置物架21与底盘10之间且位于两个剪叉机构22之间,其包括支撑杆61与第三滚动件62,支撑杆61一端与置物架21铰接、另一端连接第三滚动件62,第三滚动件62与底盘10的上表面滚动接触;
其中,支撑组件60的长度等于置物架21与底盘10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在置物架21升降时,第三滚动件62能够在底盘10上滚动。
具体地,如附图图1、图4以及图9所示,支撑组件60设置在置物架21与底盘10之间,其长度等于置物架21与底盘10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故在置物架21上升至最高点时,支撑组件60的支撑杆61呈竖直状态,分别垂直置物架21与底盘10。此时,将货物放置在置物架21上,由于货物的重力与支撑组件60的支撑力位于一条直线上,受力平衡,置物架21受到支撑组件60的稳定支撑而不会下降。需要控制货物下降时,操作人员沿第三滚动件62的滚动方向,对支撑杆61稍微施加一个水平方向上的力,该水平方向上的力打破了货物与支撑组件60之间的受力平衡状态,进而第三滚动件62产生滚动,支撑杆61在货物重力作用下逐渐被放倒,货物与置物架21顺利下降。
支撑组件60的设置,使货物放入置物架21后,不会立即使置物架21下降。其目的在于使转运操作人员在货物放置到置物架21上后,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自主控制货物下降的时机。为了方便操作人员对支撑组件60的操作,优选地,将支撑组件60设置在靠近底盘10边缘的位置,最好是靠近车架70一侧的边缘的位置。
优选地,底盘10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第三滚动件62配合的第三滑槽12。
具体地,第三滑槽12用于对第三滚动件62的滑动进行导向,防止第三滚动件62在货物重力作用下发生滚动方向的偏移,保证了支撑组件60结构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置物架21两侧分别设置有凸轮随动器213,凸轮随动器213能够在垂直方向上沿车架70的表面滚动。
具体地,升降组件20上升与下降过程中,两个凸轮随动器213可以沿竖直方向在车架70的侧杆上滑动,对升降组件20进行左右方向上的限位,避免升降组件20左右晃动,保证了升降运动的平稳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车架70两侧分别设置有油压缓冲器71,油压缓冲器71能够在置物架21上升至靠近最高点时接触置物架21的上表面。
具体地,油压缓冲器71起到在升降组件20上升至最高点时的缓冲作用,抵消升降组件20上升运动惯性带来的冲击。
在一个实施例中,底盘10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在置物架21下降至最低点时支撑置物架21的支撑柱13,部分支撑柱13上设置有氮气弹簧131。
具体地,升降组件20下降至最低点时,其置物架21由底盘10上的支撑柱13稳定支撑,氮气弹簧131起到在升降组件20下降至最低点时的缓冲作用,抵消升降组件20下降运动惯性带来的冲击。
在一个实施例中,置物架21的上表面覆盖有盖板212。
具体地,盖板212的设置便于货物稳定的放置。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盖板212设置为如附图图1所示的分体式,盖板212包括两个或多个板体,对应货物底部的受力点,这样可以减小盖板212的体积与重量,进而减轻升降组件20的自重;也可以将盖板212设置为一整个板体,进一步提高货物放置的稳定性,适应底部的受力点位置不同的各种货物。
在一个实施例中,剪叉机构22中还设置有拉簧80,拉簧80一端与第二臂杆222底部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在底盘10上的拉簧杆81连接。
具体地,如附图图3所示,置物架21在货物放入进行下降时,拉簧80在置物架21下降、剪叉机构22向下动作过程中被拉长而具有拉力。当货物转移出置物架21后,拉簧80在自身的拉力作用下恢复形变,进而将第一第二臂杆222底部一端拉向第一臂杆221底部一端,辅助回弹组件30驱动剪叉结构反向动作来使置物架21上升。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底”、“顶”、“前”、“后”、“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虽然在本文中参照了特定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的布置,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不同于原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方式来结合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和本文中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单独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使用在其他所述实施例中。

Claims (14)

1.一种基于重力进行升降的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
升降组件,其包括置物架与两个用于升降所述置物架的剪叉机构,所述两个剪叉机构并列设置于所述底盘上并支撑所述置物架的两侧,所述两个剪叉机构之间连接有连接杆,以实现同步动作;
回弹组件,所述回弹组件设置在所述两个剪叉机构之间,其包括固定部与伸缩部,所述固定部铰接在所述底盘上,所述伸缩部与所述连接杆铰接;
其中,所述置物架受压下降时,所述剪叉机构动作并通过所述连接杆压缩所述回弹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重力进行升降的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机构包括长度相等且相互交叉的第一臂杆与第二臂杆,所述第一臂杆与所述第二臂杆的长度中点处相互铰接;
其中,所述第一臂杆底部一端铰接在所述底盘上、顶部一端与所述置物架的下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二臂杆底部一端与所述底盘的上表面滑动接触、顶部一端铰接在所述置物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重力进行升降的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杆顶部一端与所述第二臂杆底部一端分别垂直地连接有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上分别套设有第一滚动件与第二滚动件,所述第一滚动件、所述第二滚动件分别与所述置物架的下表面、所述底盘的上表面滚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重力进行升降的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架的下表面与所述底盘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的槽口分别朝向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的端部,且二者分别容纳所述第一滚动件与所述第二滚动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基于重力进行升降的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剪叉机构中的两个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二者相互靠近一侧的端部朝彼此延伸并连接为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重力进行升降的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组件包括:
套筒,所述套筒作为所述固定部;
弹簧,其设置于所述套筒中,所述弹簧能够沿所述套筒的轴线方向伸缩;
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作为所述伸缩部,其一端伸入至所述套筒中并能够压缩所述弹簧、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连接杆的长度中点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基于重力进行升降的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置物架与所述底盘之间且位于所述两个剪叉机构之间,其包括支撑杆与第三滚动件,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所述置物架铰接、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滚动件,所述第三滚动件与所述底盘的上表面滚动接触;
其中,所述支撑组件的长度等于所述置物架与所述底盘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在所述置物架升降时,所述第三滚动件能够在底盘上滚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重力进行升降的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滚动件配合的第三滑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重力进行升降的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一侧边缘设置有车架,所述车架垂直于所述底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重力进行升降的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架两侧分别设置有凸轮随动器,所述凸轮随动器能够在垂直方向上沿所述车架的表面滚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重力进行升降的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两侧分别设置有油压缓冲器,所述油压缓冲器能够在所述置物架上升至靠近最高点时接触所述置物架的上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基于重力进行升降的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在所述置物架下降至最低点时支撑所述置物架的支撑柱,部分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氮气弹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重力进行升降的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架的上表面覆盖有盖板。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重力进行升降的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机构中还设置有拉簧,所述拉簧一端与所述第二臂杆底部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在所述底盘上的拉簧杆连接。
CN202011580555.XA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基于重力进行升降的转运小车 Pending CN1125504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80555.XA CN112550402A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基于重力进行升降的转运小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80555.XA CN112550402A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基于重力进行升降的转运小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50402A true CN112550402A (zh) 2021-03-26

Family

ID=75033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80555.XA Pending CN112550402A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基于重力进行升降的转运小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5040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49241A (zh) * 2022-11-26 2023-03-28 陈涛涛 一种汽车剪式举升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49241A (zh) * 2022-11-26 2023-03-28 陈涛涛 一种汽车剪式举升机
CN115849241B (zh) * 2022-11-26 2024-05-17 陈涛涛 一种汽车剪式举升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22513A (en) Scissor lift
CN214001735U (zh) 一种基于重力进行升降的转运小车
CN212558227U (zh) 一种输送定位装置
CN112125211B (zh) 举升装置
JP2023540634A (ja) 搬送装置、倉庫物流システム及びパレット搬送方法
CN112550402A (zh) 一种基于重力进行升降的转运小车
CN105996458A (zh) 一种图书搬运书车
CN218618433U (zh) 一种感应式升降仓储平台
CN217076189U (zh) 一种可移动的机械吸盘装置
CN113697493B (zh) 一种袋装物料搬运输送装置
CN111776307B (zh) 一种套装组合餐具装箱机构
CN110775360B (zh) 一种柔性周转箱二维尺寸调整装置
CN114013898A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用自动化仓储系统
KR20100066048A (ko) 이송대차
CN208439496U (zh) L式送箱包装输送机
CN220840226U (zh) 一种搬运机器人高度调节装置
CN219860395U (zh) 一种高速物料调度系统用升降搬运装置
JP4293010B2 (ja) 昇降機能付き台車
CN219750765U (zh) 搬运机器人和具有其的仓储系统
KR20210034824A (ko) 유압 조절형 다단 하중조절 대차
CN217893077U (zh) 一种带有限位结构的agv小车
WO2023178692A1 (zh) 锁定机构、搬运机器人及仓储系统
CN219906844U (zh) 搬运机器人
CN218578702U (zh) 一种快递装卸滑道
CN214218043U (zh) 可平移的升降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