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24431B - 副车架 - Google Patents

副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24431B
CN112124431B CN202011148241.2A CN202011148241A CN112124431B CN 112124431 B CN112124431 B CN 112124431B CN 202011148241 A CN202011148241 A CN 202011148241A CN 112124431 B CN112124431 B CN 1121244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plate
opening
subframe
low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4824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24431A (zh
Inventor
朱亚军
杨华平
严婷
鄢子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4824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244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24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244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244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244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1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suspension, e.g. of wheels or engine; sub-frames for mounting engine or suspen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副车架,属于车辆车身结构领域。该副车架包括三条横梁和两条纵梁,横梁和纵梁之间形成框架式的连接结构。副车架上设置有三个转向机安装结构,适于安装DP转向机。第一横梁上设置有悬置开口结构,具有较好的刚度,适于安装悬置拉杆。该副车架结构紧凑、重量轻,易于生产加工,整体具有较好的刚度,可以满足DP转向机的安装要求。而且悬置安装结构的强度较高,可以使副车架有效减小行驶过程中传递至车内的振动和噪声。

Description

副车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车身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副车架。
背景技术
副车架是车辆中重要的零部件,它是整车底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副车架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个是可以减少传递到车中的路面及动力总成的噪音和振动,提高人们的乘坐感受;另一个是用来作为底盘件的载体,使底盘零件先安装到副车架上,形成总成,再整体安装到车身上,便于整车装配。市场上的大部分乘用车,副车架都设计有开口结构用以安装悬置,悬置安装点处的结构对于动力总成的振动传递和结构强度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只有在副车架悬置安装点的开口处刚度达到较高的水平时,副车架才能有效的将动力总成的振动隔离,满足乘用车的隔振率的要求。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副车架悬置开口一般都是在副车架的XOY平面上,这类开口结构简单,悬置安装方便,不需要复杂的工具就可进行安装和拆卸。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在副车架的XOY平面上设置悬置开口会降低副车架结构的紧凑性,而且悬置开口切断了副车架横梁的截面,对副车架局部的强度和整体的弯曲刚度及弯曲模态都有较大的影响。当副车架要安装DP转向机时,副车架的横梁和纵梁要设置有大孔来安装DP转向机,DP转向机对悬置安装点刚度和副车架的整体模态有较高的要求。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副车架受力较大时,副车架的局部区域会出现应力集中,副车架易因强度不足而发生变形,导致车辆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副车架,可以增加副车架悬置安装点处的强度。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副车架,所述副车架结构包括:共同形成框架式连接结构的第一纵梁、第二纵梁、第三纵梁、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纵梁、第二纵梁和第三纵梁彼此间隔,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彼此间隔;
所述第一纵梁上设置有第一转向机安装结构;
所述第一横梁上设置有悬置开口结构和第二转向机安装结构;
所述第二纵梁上设置有第三转向机安装结构;
所述悬置开口结构包括悬置开口上板、悬置开口下板和悬置加强板,所述悬置加强板分别与所述悬置开口上板和所述悬置开口下板相连。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横梁包括上下相连的副车架上片体和副车架下片体;
所述副车架上片体上形成有副车架凹面,用于预留变速箱安装空间,所述副车架上片体的边缘设置有副车架上片体翻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副车架上片体上形成有所述悬置开口上板,所述悬置开口上板的上表面高于所述副车架上片体其他部分的上表面;
所述副车架下片体上形成有所述悬置开口下板。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悬置开口上板包括:上板横向加强筋、上板沉台和悬置口翻边;
所述上板沉台的横截面为圆形,圆心位置设置有上板悬置安装孔,所述上板沉台位于所述上板横向加强筋的中部,所述悬置口翻边与所述悬置开口上板相连,位于所述悬置开口上板和所述悬置开口下板形成的开口结构的上边缘;
所述悬置开口下板包括:下板横向加强筋、下板凸台、下板弧形加强筋、悬置加强板纵向长孔和悬置加强板横向长孔;
所述下板凸台的横截面为圆形,圆心位置设置有下板悬置安装孔,所述下板凸台位于所述下板横向加强筋的中部,所述下板弧形加强筋为弧形凹陷结构,设置在所述下板凸台和所述悬置加强板横向长孔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悬置加强板为拱形结构,所述悬置加强板的下边缘设置有两个悬置加强板纵向翻边和一个悬置加强板横向翻边,所述悬置加强板纵向翻边和悬置加强板横向翻边均向所述拱形结构的内侧伸出,用于与所述悬置开口下板相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板悬置安装孔与所述下板悬置安装孔的直径相同,所述上板悬置安装孔与所述下板悬置安装孔圆心在同一垂直轴线上,能够适于安装悬置拉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两个所述悬置加强板纵向翻边的长度等同或略超过两个所述悬置加强板纵向长孔的长度,所述悬置加强板横向翻边的长度等同或略超过所述悬置加强板横向长孔的长度相。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转向机安装结构、第二转向机安装结构和第三转向机安装结构具有相同的内部结构;
所述第二转向机安装结构包括:第二转向机上片体安装孔、第二转向机安装套管和第二转向机下片体安装孔;
第二转向机上片体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副车架上片体上,所述第二转向机下片体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副车架下片体上;
所述第二转向机安装套管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向机上片体安装孔和所述第二转向机下片体安装孔之间;
所述第一转向机安装结构、所述第二转向机安装结构和第三转向机安装结构适于安装DP转向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转向机安装套管(8b2)的上部设置有内螺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副车架的结构是由三条纵梁和两条横梁形成的框架式连接结构,此结构能够保证副车架具有较大的刚度,进而可以有效地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路面和动力总成传递至车内的噪声和振动,提高了车内乘客的乘坐体验和舒适程度。此副车架结构紧凑,重量轻,生产时所需的冲压工艺较为简单,焊接难度低,易于实现全自动生产加工。副车架中的悬置开口结构设置有悬置加强板,可以增加悬置开口处的强度,使副车架可以有效隔离动力总成的噪声和振动。副车架上设置有三个转向机安装结构,此结构可以满足DP转向机的安装要求,提升了整车的转向精度和驾驶员在驾驶时的操控体验。而且此转向机安装结构也起到了对副车架的支撑作用,可以加强副车架及其悬置开口结构的强度。
悬置开口结构中设置有多个加强筋以及上板沉台和下板凸台,此结构既能够适配于安装悬置拉杆,也能够增加副车架以及悬置开口结构的强度。
转向机安装套管设置在上下两个安装孔之间,使转向机安装套管不仅适于安装DP转向机,也能够在副车架结构中形成支撑,增加副车架的刚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副车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副车架悬置开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副车架的悬置拉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悬置开口上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悬置开口下板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悬置加强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
1-第一纵梁;
2-第二纵梁;
3-第三纵梁;
4-第一横梁,41-副车架上片体,411-副车架凹面,412-副车架上片体翻边, 42-副车架下片体;
5-第二横梁;
6-纵向加强板,61-加强板孔;
7-悬置开口结构,71-悬置开口上板,711-上板横向加强筋,712-上板沉台,713-上板悬置安装孔,714-悬置口翻边,72-悬置开口下板,721-下板横向加强筋,722-下板凸台,723-下板悬置安装孔,724-下板弧形加强筋,725-悬置加强板纵向长孔,726-悬置加强板横向长孔,73-悬置加强板,731-悬置加强板纵向翻边,732-悬置加强板横向翻边;
8a-第一转向机安装结构,8b-第二转向机安装结构,8b1-第二转向机上片体安装孔,8b2-第二转向机安装套管,8b3-第二转向机下片体安装孔,8c-第三转向机安装结构,8c1-第三转向机上片体安装孔,8c2-第三转向机安装套管,8c3- 第三转向机下片体安装孔;
9-悬置拉杆,91-悬置拉杆通孔。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之前,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 X方向为车辆的车长方向,Y方向为车辆的车宽方向,Z方向为车辆的车高方向,下述“上”、“下”、“左”、“右”方向指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副车架以图1 为参照时的方向,仅仅用来清楚地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副车架结构,并不具有限定本申请保护范围的意义。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实施例所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均具有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在对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之前,对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一些术语进行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DP转向机”是一种具有更高精度和更好操控体验的转向机,此种转向机对于副车架和转向机安装机构的刚度有较高的要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副车架,如图1-2所示,副车架包括:共同形成框架式连接结构的第一纵梁1、第二纵梁2、第三纵梁3、第一横梁4和第二横梁5,第一纵梁1、第二纵梁2和第三纵梁3彼此间隔,第一横梁4和第二横梁5彼此间隔;第一纵梁1上设置有第一转向机安装结构8a;第一横梁4上设置有悬置开口结构7和第二转向机安装结构8b;第二纵梁2上设置有第三转向机安装结构8c;悬置开口结构7包括悬置开口上板71、悬置开口下板72和悬置加强板73,悬置加强板73分别与悬置开口上板71和悬置开口下板72相连。
此副车架的三条纵梁和两条横梁形成的框架式连接结构能够使它具有更好的刚度,可以有效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路面和动力总成传递至车内的噪音和振动。其中第一横梁4上设置有悬置开口结构7,如图2-3所示,悬置拉杆9适于安装在悬置开口结构7中,悬置开口结构7保证了悬置拉杆9安装的刚度和疲劳强度,并且此开口结构不会影响副车架的整体模态。副车架上设置有三个转向机安装结构,此结构可以满足DP转向机的安装要求,提升了整车的转向精度和驾驶员在驾驶时的操控体验。
为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横梁4和第二横梁5设置在第一纵梁1和第三纵梁3之间,第一横梁4和第二横梁5之间设置有第二纵梁2,第二纵梁2的长度小于第一纵梁1和第三纵梁3,且第二纵梁2与第三纵梁3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纵梁2与第一纵梁1之间的距离。第一横梁4设置有悬置开口结构7,用于安装悬置拉杆9,并保证悬置拉杆9安装的刚度。第一转向机安装结构8a设置在第一纵梁1上,第二转向机安装结构8b设置在第一横梁4上,第三转向机安装结构8c设置在第二纵梁2上,适于安装DP转向机。
为了增加副车架整体的刚度,如图1和图5所示,第一横梁4和第二横梁 5之间设置有纵向加强板6,纵向加强板6的两端上表面分别与第一横梁4和第二横梁5的下表面相焊接。在纵向加强板6上设置有加强板孔61,在保证纵向加强板6强度的前提下,加强板孔61可以减小纵向加强板6的重量,减小对于副车架轻量化的影响。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3所示,为了在副车架上安装悬置拉杆9,需要在副车架的第一横梁4上悬置开口结构7。具体的,第一横梁4包括副车架上片体41和副车架下片体42,本申请将切割开口设置在第一横梁4的YOZ平面上,即在副车架上片体41上。在切割开口内,悬置开口结构7包括悬置开口上板 71、悬置开口下板72和悬置加强板73。副车架上片体41上形成有悬置开口上板71,且悬置开口上板71的上表面高于副车架上片体41其他部分的上表面。副车架下片体42上形成有悬置开口下板72。悬置加强板73设置在置开口上板 71与悬置开口下板72之间,并且与悬置开口上板71和悬置开口下板72相连,用于提高悬置开口结构7的局部刚度。在第一横梁4右侧接近第三纵梁3的位置,副车架上片体41形成有副车架凹面411,用于预留变速箱安装空间。另外,副车架上片体41的下边缘设置有副车架上片体翻边412,副车架上片体41和副车架下片体42通过副车架上片体翻边41进行搭接焊连接,此结构既能够提高副车架及的强度,也可以降低对副车架上片体41和副车架下片体42尺寸精度的要求,便于进行焊接。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悬置开口上板71包括:上板横向加强筋711、上板沉台712和悬置口翻边714。其中上板横向加强筋711的长度方向与Y轴平行,局部结构向下方凹陷,向下凹陷的底部上表面与副车架上片体41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上板沉台712的横截面为圆形,位于上板横向加强筋711的中部。上板沉台712将上板横向加强筋711分割为左、右两个部分,上板横向加强筋711左、右两部分的横截面形状均为矩形。在悬置开口上板71的上表面,上板沉台712的直径大于上板横向加强筋711的宽度。上板沉台712的凹陷的深度大于上板横向加强筋711,并且随着沉台深度的增加,上板沉台712的直径逐渐减小,并在底部形成圆形平面。上板沉台712的圆心位置设置有上板悬置安装孔713,孔的直径与悬置拉杆通孔91相同。悬置口翻边714与悬置开口上板71相连,位于悬置开口上板71和悬置开口下板72之间形成的开口结构的上边缘,能够增加悬置开口结构7的刚度。
相对应的,如图5所示,悬置开口下板72包括:下板横向加强筋721、下板凸台722、下板弧形加强筋724、悬置加强板纵向长孔725和悬置加强板横向长孔726。其中下板凸台722位于下板横向加强筋721的中部,将下板横向加强筋721分为左右两个部分。下板横向加强筋721为向上凸起的结构,板横向加强筋721左、右两部分的横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两个梯形凸起靠近下板凸台722的一侧为梯形的长边。下板凸台722的横截面为圆形,在悬置开口下板 72的下表面,下板凸台722的直径大于下板横向加强筋721的梯形结构的长边长度。随着凸台高度的增加,下板凸台722的直径逐渐减小,并在其顶部形成圆形平面。下板凸台722的圆心位置设置有下板悬置安装孔723,下板悬置安装孔723的直径与上板悬置安装孔713和悬置拉杆通孔91的直径相同,并且两个悬置安装孔的圆心在同一垂直轴线上,能够适于安装悬置拉杆9。此外,下板弧形加强筋724设置在下板凸台722和悬置加强板横向长孔726之间,为弧形凹陷结构,长度小于下板横向加强筋721的长度。两个悬置加强板纵向长孔725位于下板横向加强筋721的左、右两侧,悬置加强板纵向长孔725和悬置加强板横向长孔726为细长形状的通孔,三个通孔组合的形状适配于悬置加强板73的形状,便于悬置开口下板72与悬置加强板73相连接。
相对应的,如图6所示,悬置加强板73为拱形结构,其下边缘设置有两个悬置加强板纵向翻边731和一个悬置加强板横向翻边732。悬置加强板纵向翻边731和悬置加强板横向翻边732均向拱形结构的内侧伸出,用于与悬置开口下板72相连接。如图2所示,悬置加强板73位于悬置开口上板71和悬置开口下板72之间,其中悬置加强板纵向翻边731和悬置加强板横向翻边732的位置分别对应悬置加强板纵向长孔725和悬置加强板横向长孔726,并且两个悬置加强板纵向翻边731的长度等同或略超过两个悬置加强板纵向长孔725的长度,悬置加强板横向翻边732的长度等同或略超过悬置加强板横向长孔726的长度,用于实现悬置加强板73和悬置开口下板72之间的塞焊连接。而悬置加强板73 的上边缘的形状适配于悬置开口上板71的形状,使悬置加强板73和悬置开口上板71之间可以进行对接焊连接。
在悬置拉杆9安装于悬置开口结构7内时,悬置拉杆通孔91适于与上板悬置安装孔713和下板悬置安装孔723重合,螺栓穿过上述的三个孔将悬置拉杆 9固定在副车架上。其中上板悬置安装孔713和下板悬置安装孔723之间的距离与悬置拉杆9的厚度相同,上板沉台712底部的圆形平面和下板凸台722顶部的圆形平面可以和悬置拉杆通孔91周围的平面相接触,使悬置拉杆9可以紧密牢固地固定在副车架上。
此外,如图1、图2、图4、图5所示,副车架的第一纵梁1上设置有第一转向机安装结构8a,第一横梁4上设置有第二转向机安装结构8b,第二纵梁2 上设置有第三转向机安装结构8c,三个转向机安装结构具有相同的内部结构,可以安装DP转向机。第二转向机安装结构8b包括:第二转向机上片体安装孔 8b1、第二转向机安装套管8b2和第二转向机下片体安装孔8b3。第二转向机安装套管8b2设置在第二转向机上片体安装孔8b1和第二转向机下片体安装孔 8b3之间。第三转向机安装结构8c包括:第三转向机上片体安装孔8c1、第三转向机安装套管8c2和第三转向机下片体安装孔8c3。第三转向机安装套管8c2 设置在第三转向机上片体安装孔8c1和第三转向机下片体安装孔8c3之间。
进一步地,第二转向机上片体安装孔8b1位于副车架上片体41上,位于悬置开口上板71的左侧,第三转向机上片体安装孔8c1位于第二纵梁2上表面靠近第一横梁4的位置。第二转向机下片体安装孔8b3和第三转向机下片体安装孔8c3设置在副车架下片体42上,三个转向机下片体安装孔均为向上凸起的结构,底部的直径大于三个转向机上片体安装孔的直径,且孔的直径从下至上逐渐减小,直至与三个转向机上片体安装孔的直径相同。第二转向机安装套管8b2 的外径与第二转向机上片体安装孔8b1的直径和第二转向机下片体安装孔8b3 的最小直径相同,第二转向机安装套管8b2满焊在第二转向机上片体安装孔8b1 和第二转向机下片体安装孔8b3之间。相对应的,第三转向机安装套管8c2的外径与第三转向机上片体安装孔8c1的直径和第三转向机下片体安装孔8c3的最小直径相同,第三转向机安装套管8c2满焊在第三转向机上片体安装孔8c1 和第三转向机下片体安装孔8c3之间。第二转向机安装结构8b和第三转向机安装结构8c的位置接近悬置开口结构7,转向机安装套管起到了对副车架的支撑作用,可以加强副车架及其悬置开口结构的强度。
为了使三个转向机安装结构的刚度适于安装DP转向机,第二转向机安装套管8b2和第三转向机安装套管8c2的上部的内径均小于下部的内径,且第二转向机安装套管8b2和第三转向机安装套管8c2的上部设置有内螺纹,可以通过螺栓安装DP转向机,并保证DP转向机的安装刚度。第二转向机安装套管 8b2的上表面安装后高于第二转向机上片体安装孔8b1的上表面。同样的,第三转向机安装套管8c2的上表面安装后高于第三转向机上片体安装孔8c1的上表面。第二转向机安装套管8b2和第三转向机安装套管8c2的下表面在安装后低于副车架下片体42的下表面。
在车辆生产过程中,悬置加强板73先与悬置开口上板71满焊,再将悬置加强板73与悬置开口下板72进行塞焊连接。具体为两个悬置加强板纵向翻边 731与两个悬置加强板纵向长孔725相塞焊,悬置加强板横向翻边732与悬置加强板横向长孔726相塞焊。此种焊接方法对悬置加强板73尺寸的要求较低,焊缝美观,易于实现全自动化生产,有利于提高副车架的生产效率。在悬置加强板73焊接完成后,再进行副车架上片体41和副车架下片体42之间的焊接,由于副车架的副车架上片体41的边缘设置有副车架上片体翻边412,此处用搭接焊的工艺焊接副车架上片体41和副车架下片体42,使焊接更加牢固,同时也能够增加副车架和悬置安装结构7的强度。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副车架,由三条纵梁和两条横梁形成的框架式连接结构,两条横梁之间设置有纵向加强板6。此副车架能够有效地减小车辆行驶过程中路面和动力总成传递至车内的噪声和振动,提高了车内乘客的乘坐体验和舒适程度。此副车架结构紧凑,重量轻,生产时所需的冲压工艺较为简单,易于加工。副车架中的悬置开口结构7设置有多个加强筋结构,包括上板横向加强筋711、上板沉台712、下板横向加强筋721、下板凸台722和下板弧形加强筋724,可以增加悬置开口结构7的强度。悬置开口上板71与悬置开口下板72之间形成的开口位于第一横梁4的YOZ平面,减小了此开口的面积,降低了此开口对于副车架和悬置安装结构7刚度的影响,使副车架可以有效隔离噪声和振动。副车架中设置有多个翻边结构,包括副车架上片体翻边412、悬置口翻边714、悬置加强板纵向翻边731和悬置加强板横向翻边732,其中副车架上片体翻边412和悬置口翻边714位于第一横梁4上,此翻边结构既可以降低副车架上片体41和副车架下片体42的尺寸精度要求,易于加工,又能够提高副车架及其悬置安装点的强度。悬置加强板纵向翻边731和悬置加强板横向翻边732位于悬置加强板73的下部,此翻边结构能够与悬置加强板纵向长孔 725和悬置加强板横向长孔726相对应,不但便于以塞焊焊接的工艺方法连接悬置开口下板72和悬置加强板73,而且提高了悬置开口结构7的强度。副车架上设置有三个转向机安装结构,可以安装DP转向机并满足DP转向机的安装要求,提升了整车的转向精度和驾驶员在驾驶时的操控体验。而且转向机安装结构中的转向机安装套管起到了对副车架的支撑作用,可以加强副车架整体的强度。其中第二转向机安装结构8b和第三转向机安装结构8c的位置接近悬置开口结构7,对应的第二转向机安装套管8b2和第三转向机安装套管8c2增加了对悬置开口结构7的支撑,提高了悬置开口结构7的强度。
另外,上板沉台712和下板凸台722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悬置拉杆通孔91 的上下表面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上板悬置安装孔713、下板悬置安装孔723和悬置拉杆通孔91的直径可以为M10、M12、M14多个尺寸,在满足悬置拉杆9 安装 要求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调整。三个转向机安装结构中,转向机安装套管的内螺纹孔的直径可以安装DP转向机时所需螺栓的直径进行调整。三个转向机安装套管的下表面低于三个转向机安装结构所在的横梁和纵梁的下表面,且三个转向机安装套管的下表面与三个梁的下表面的间距可以是10mm,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零件尺寸和装配情况进行调整。
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本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9)

1.一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包括:共同形成框架式连接结构的第一纵梁(1)、第二纵梁(2)、第三纵梁(3)、第一横梁(4)和第二横梁(5),所述第一纵梁(1)、第二纵梁(2)和第三纵梁(3)彼此间隔,所述第一横梁(4)和第二横梁(5)彼此间隔;
所述第一纵梁(1)上设置有第一转向机安装结构(8a);
所述第一横梁(4)上设置有悬置开口结构(7)和第二转向机安装结构(8b);
所述第二纵梁(2)上设置有第三转向机安装结构(8c);
所述悬置开口结构(7)包括悬置开口上板(71)、悬置开口下板(72)和悬置加强板(73),所述悬置加强板(73)分别与所述悬置开口上板(71)和所述悬置开口下板(72)相连;
所述悬置开口上板(71)包括:上板横向加强筋(711)、上板沉台(712)和悬置口翻边(714);
所述上板沉台(712)的横截面为圆形,圆心位置设置有上板悬置安装孔(713),所述上板沉台(712)位于所述上板横向加强筋(711)的中部,所述悬置口翻边(714)与所述悬置开口上板(71)相连,位于所述悬置开口上板(71)和所述悬置开口下板(72)之间形成的开口结构的上边缘;
所述悬置开口下板(72)包括:下板横向加强筋(721)、下板凸台(722)、下板弧形加强筋(724)、悬置加强板纵向长孔(725)和悬置加强板横向长孔(726);
所述下板凸台(722)的横截面为圆形,圆心位置设置有下板悬置安装孔(723),所述下板凸台(722)位于所述下板横向加强筋(721)的中部,所述下板弧形加强筋(724)为弧形凹陷结构,设置在所述下板凸台(722)和所述悬置加强板横向长孔(726)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4)包括上下相连的副车架上片体(41)和副车架下片体(42);
所述副车架上片体(41)上形成有副车架凹面(411),用于预留变速箱安装空间,所述副车架上片体(41)的边缘设置有副车架上片体翻边(4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上片体(41)上形成有所述悬置开口上板(71),所述悬置开口上板(71)的上表面高于所述副车架上片体(41)其他部分的上表面;
所述副车架下片体(42)上形成有所述悬置开口下板(7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加强板(73)为拱形结构,所述悬置加强板(73)的下边缘设置有两个悬置加强板纵向翻边(731)和一个悬置加强板横向翻边(732),所述悬置加强板纵向翻边(731)和所述悬置加强板横向翻边(732)均向所述拱形结构的内侧伸出,用于与所述悬置开口下板(72)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悬置安装孔(713)与所述下板悬置安装孔(723)的直径相同,所述上板悬置安装孔(713)与所述下板悬置安装孔(723)圆心在同一垂直轴线上,能够适于安装悬置拉杆(9)。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悬置加强板纵向翻边(731)的长度等同或略超过两个所述悬置加强板纵向长孔(725)的长度,所述悬置加强板横向翻边(732)的长度等同或略超过所述悬置加强板横向长孔(726)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机安装结构(8a)、第二转向机安装结构(8b)和第三转向机安装结构(8c)具有相同的内部结构;
所述第二转向机安装结构(8b)包括:第二转向机上片体安装孔(8b1)、第二转向机安装套管(8b2)和第二转向机下片体安装孔(8b3);
所述第二转向机上片体安装孔(8b1)设置在所述副车架上片体(41)上,所述第二转向机下片体安装孔(8b3)设置在所述副车架下片体(42)上;
所述第二转向机安装套管(8b2)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向机上片体安装孔(8b1)和所述第二转向机下片体安装孔(8b3)之间;
所述第一转向机安装结构(8a)、所述第二转向机安装结构(8b)和第三转向机安装结构(8c)适于安装DP转向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向机安装套管(8b2)的上部设置有内螺纹。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其中任一项所述的副车架。
CN202011148241.2A 2020-10-23 2020-10-23 副车架 Active CN1121244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48241.2A CN112124431B (zh) 2020-10-23 2020-10-23 副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48241.2A CN112124431B (zh) 2020-10-23 2020-10-23 副车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24431A CN112124431A (zh) 2020-12-25
CN112124431B true CN112124431B (zh) 2021-09-28

Family

ID=73854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48241.2A Active CN112124431B (zh) 2020-10-23 2020-10-23 副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244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23031A (zh) * 2021-01-07 2021-04-09 宁波可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前副车架总成
JP2022152260A (ja) * 2021-03-29 2022-10-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サブフレーム
CN115352526B (zh) * 2022-09-02 2024-05-14 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平台化副车架和车辆
CN115352528A (zh) * 2022-09-16 2022-11-18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前副车架及其车辆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40200A (ja) * 2007-08-08 2009-02-26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JP2012062057A (ja) * 2011-12-27 2012-03-29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前部構造
CN204355147U (zh) * 2014-12-26 2015-05-27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副车架结构及车辆
CN205186286U (zh) * 2015-11-20 2016-04-27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带焊接螺纹套管的副车架
CN205916194U (zh) * 2016-07-13 2017-02-01 北京长安汽车工程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副车架及其后悬置安装结构
CN107985411A (zh) * 2017-12-15 2018-05-04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轻量化前副车架结构
CN209126804U (zh) * 2018-09-30 2019-07-19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前副车架及车辆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40200A (ja) * 2007-08-08 2009-02-26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JP2012062057A (ja) * 2011-12-27 2012-03-29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前部構造
CN204355147U (zh) * 2014-12-26 2015-05-27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副车架结构及车辆
CN205186286U (zh) * 2015-11-20 2016-04-27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带焊接螺纹套管的副车架
CN205916194U (zh) * 2016-07-13 2017-02-01 北京长安汽车工程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副车架及其后悬置安装结构
CN107985411A (zh) * 2017-12-15 2018-05-04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轻量化前副车架结构
CN209126804U (zh) * 2018-09-30 2019-07-19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前副车架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24431A (zh) 2020-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24431B (zh) 副车架
CN107323527B (zh) 车辆及其后副车架、后副车架的制造方法
JP4119919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ブラケット
CN211519682U (zh) 车辆前地板总成及横梁
CN109159819A (zh) 新能源汽车轻型前副车架
CN212579544U (zh) 汽车悬架的控制臂、悬架和汽车
CN111806574B (zh) 一种仪表板横梁装配结构及具有该装配结构的汽车
CN211943495U (zh) 一种新型钢制框式前副车架
CN212332771U (zh) 一种电动车前副车架
CN107585211A (zh) 一种轿车组合式车架
CN208530693U (zh) 副车架及汽车
CN208021549U (zh) 一种轿车组合式车架
CN104875596A (zh)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装置
CN210634636U (zh) 一种汽车副车架车身安装点加强结构
CN108791515B (zh) 汽车仪表板管梁总成的左端结构
CN209037666U (zh) 新能源汽车轻型前副车架
CN217022662U (zh) 能同时兼顾多种配置车型的铝合金前副车架
CN219707104U (zh) 车架和车辆
CN216424001U (zh) 一种新能源车型减震器座加强结构
CN220430284U (zh) 副车架总成和车辆
CN214728009U (zh) 一种加强结构的商用车摆臂安装支架
CN220923742U (zh) 前减震器安装座构造
CN214001826U (zh) 车身悬置安装结构和车辆
CN220262764U (zh) 一种转向架构架的侧梁组成、转向架的构架以及轨道车辆
CN217730558U (zh) 商用车前独立悬架用副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