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19242B - 用于连接传送带的两端部的具有垫片的接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连接传送带的两端部的具有垫片的接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19242B
CN112119242B CN201980015026.4A CN201980015026A CN112119242B CN 112119242 B CN112119242 B CN 112119242B CN 201980015026 A CN201980015026 A CN 201980015026A CN 112119242 B CN112119242 B CN 1121192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ing
wings
conveyor belt
pair
spac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1502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19242A (zh
Inventor
B·塔韦尼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p Commercial Investment Co
Original Assignee
Fp Commercial Investment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p Commercial Investment Co filed Critical Fp Commercial Investment Co
Publication of CN112119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92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192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92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3/00Belt fastenings, e.g. for conveyor belts
    • F16G3/08Belt fastenings, e.g. for conveyor belts consisting of plates and screw-bolts or riv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3/00Belt fastenings, e.g. for conveyor bel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elt Conveyors (AREA)
  • Chain Conveyers (AREA)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连接至少一条纵向传送带的两端部的接合装置(10),该接合装置(10)至少包括第一接合板(18a)、第二接合板(18b)、紧固装置(24)以及可拆卸的垫片(48),其中,第一接合板(18a)和第二接合板(18b)配置成分别覆盖传送带(16)的端部的不同侧,紧固装置(24)用于将所述接合板(18a,18b)紧固在一起,垫片(48)适于插入由接合板(18a,18b)形成的第一对翼(20)的翼之间,以使得垫片(48)的定心孔(50)从接合面(P)偏移,从而释放第二对翼(22)之间限定的空间。

Description

用于连接传送带的两端部的具有垫片的接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纵向传送带的两端部的接合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简化起见,按照惯例,在本说明书中,传送带一词不仅具有传送带的含义,还有传动带的含义。
传送带(也称为带式输送机)用于运输不同的物料或不同的产品(如煤、矿石、工业或农产品)。
这些传送带包括由增强弹性体或增强合成材料制成的带,该带具有适当的长度和宽度,在安装前或安装后必须将该带的端部在包括返回辊和托辊的支撑和驱动装置上连接在一起。通常这些装置还包括张紧构件,目的是正确地张紧传送带。
已知一种接合装置,该接合装置包括从金属片上切下的一般U形夹片,所述夹片包括由接头连接的上板和下板。
夹片固定在跨越传送带两端部的两列中以进行连接,这样,接头突出,并且一列的夹片可以交错在其他列的接头之间。
连接杆和铰链杆通过交错的接头内部从而连接两端部,同时形成一种铰链。
用于将夹片紧固到传送带的端部的紧固装置包括杆式紧固件(如夹子、铆钉和螺钉)。
已知采用通常由增强弹性体或增强合成材料制成的接合板将接合装置分别布置在传送带的端部的一侧和另一侧,并固定在其与连接相关的端部上。专利EP-0827575-B1和EP-1163459-B1中给出了此类接合板装置的示例。
这些装置包括一个上板和一个下板,它们限定了适合与传送带的相应端部啮合的间距。
已知接合装置是通过模塑或注塑生产并具有“H”形结构,其下部和上部的板由中心部分连接,这些板以单个整体形成。
这种“H”型结构需要制造尽可能多的、具有领域中常见的传送带厚度的模具,而且必须制造成非常小的列,这增加了成本价格、制造价格、储存价格和分销价格。
这个问题(即模具和模制产品的多样性必须与不同厚度的传送带相适应)通过在三个不同的部分生产接合装置得到了显著的解决:构成左上翼和右上翼板的第一板形成的单个整体、构成左下翼和右下翼的第二板形成的单个整体、以及与“H”形剖面的中间杆相对应的中间部分(该中间部分形成垫片)。
在这种结构中,可以单独制造两块上下板,并且每一块板都配置为适应它们所承受的力(压缩/牵引力)和相关应力。
传送带的端部的上下板的紧固通常采用铆钉、钉子、夹子或螺钉螺母等紧固装置。
文件EP-1163459-B1描述了上述类型的三个不同部分中的接合装置,该接合装置包括第一接合板和第二接合板,它们配置成每一个接合板覆盖传送带的端部的不同侧,以使得传送带垂直置于两个接合板之间。
两个接合板形成适合夹持传送带的第一端部的第一对翼和适合夹持传送带的第二端部的第二对翼,第一对翼和第二对翼布置在接合面的任一侧。
此外,接合装置包括用于将板紧固在一起的装置,以及垂直置于第一接合板和第二接合板之间以将板分开的可拆卸的垫片。
根据文件EP-1163459-B1,垫片由紧固装置中的一个沿纵向紧固在由两个接合板形成的组件的中心。
例如,通过接合装置紧固传送带的方式按顺序如下所述。
由接合板形成的第二对翼的两翼通过接合板的弹性变形间隔开,同时传送带的第二端部插入第二对翼的两翼之间。
传送带的第二端部通过紧固装置紧固在由接合板形成的第二对翼的两翼上。
从由接合板形成的第一对翼的翼之间拆卸垫片。
最后,传送带的第一端部插入由接合板形成的第一对翼的两翼之间,然后紧固到第一对翼的两翼上。
可以理解,传送带的第二端部必须尽可能地纵向朝向接合装置的中心插入,也就是说,最大限度地靠近布置在接合装置中心的垫片地插入。
此插入步骤同时需要重要的力以使得第二对翼的两翼分开,两翼由紧固垫片的紧固装置固定在一起,这使得操作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特别旨在解决这一缺点,并且因此涉及用于连接至少一条纵向传送带的两端部的接合装置,所述接合装置至少包括:
-第一接合板和第二接合板,该第一接合板和第二接合板配置成分别覆盖传送带的端部的不同侧,使得所述传送带垂直插入两个接合板之间,所述接合板形成适于夹持传送带的第一端部的第一对翼和适于夹持传送带的第二端部的第二对翼,所述第一对翼和第二对翼布置在接合面的任一侧,
-将上述接合板紧固在一起的装置,
-可拆卸的垫片,该垫片配置成在所述垫片的组装位置垂直插入第一接合板和第二接合板之间从而将所述板分开,并且限定一个定心孔,连接元件穿过该定心孔,该连接元件将垫片固定在接合板上,其特征在于垫片适于插入第一对翼之间,以使得垫片的定心孔从接合面偏移,从而释放第二对翼之间限定的空间。
垫片的偏心位置超出第二对翼有利于将传送带的第二端部插入第二对翼之间。
实际上,垫片的这种位置有利于通过弹性变形使第二对翼的翼产生间隔。
根据另一特征,接合面横向延伸到由第一接合板和第二接合板形成的组件的中心。
此特征使得通过接合装置来提高传送带的接合强度成为可能。
根据另一个特征,垫片适于完全布置在第一对翼的翼之间。
这一特征使垫片能够完全释放第二对翼之间限定的空间。
根据另一特征,所述紧固装置至少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接合板上的第一紧固元件、相关的安装在所述第二接合板上的第二紧固元件、将所述第一紧固元件连接到所述第二紧固元件上的连接元件,并且第一紧固元件包括定心部分,所述定心部分从第一接合板垂直突出并配置为与所述垫片的定心孔配合以定位所述垫片。
因此,紧固装置可实现垫片定心以及紧固两个接合板的双重功能。
根据另一特征,当垫片处于组装位置时,垫片具有面向第二对翼布置的止动面,并且该止动面至少部分地沿着接合面延伸,以形成沿着接合面的传送带的端部止动。
该特征使得传送带的第二端部能够插入到由第一接合板和第二接合板形成的组件的中心。
根据另一特征,所述垫片的止动面具有圆柱体的角度部分的形状,所述部分围绕所述垫片的定心孔延伸并且与所述接合面整体相切。
这一特征使得角度部分即使在轻微枢转的情况下也能保持与接合面相切。
根据另一特征,接合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紧固装置,第二紧固装置与第一紧固装置相邻,并且垫片限定了朝向第二紧固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布置的至少一个第一支承面,从而在垫片处于组装位置时,围绕着垫片的定心孔阻挡垫片。
根据另一特征,连接元件包括适于与所述第二紧固元件配合的头部以及适于与相关的紧固装置的所述第一紧固元件配合的锚定部分。
根据另一特征,第一接合板和第二接合板相同且互补。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纵向传送带的两端部的接合装置的垫片,该接合装置至少包括:
-第一接合板和第二接合板,该第一接合板和第二接合板配置成分别覆盖传送带的端部的不同侧,使得所述传送带垂直插入两个接合板之间,所述接合板形成适于夹持传送带的第一端部的第一对翼和适于夹持传送带的第二端部的第二对翼,所述第一对翼和第二对翼布置在接合面的任一侧,
-第一紧固装置和第二紧固装置,第一紧固装置包括垂直突出的定心部分,第二紧固装置与第一紧固装置相邻,
垫片适于垂直插入第一接合板和所述第二接合板之间以将所述板分开,并且垫片至少限定:
-适于与所述定心部分配合以定位垫片的定心孔,
-第一支承面,第一支承面沿着定心孔的轴线在轴向平面内整体延伸,并且适于承载第二紧固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从而围绕垫片的定心孔枢转地阻挡垫片,以及
-止动面,所述止动面适于沿着接合面形成传送带的端部止动。
根据另一特征,止动面具有圆柱体的角度部分的形状,所述部分沿着垫片的定心孔的轴线延伸。
本发明最后涉及用于实施所述的接合装置的方法,所述接合装置包括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传送带,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在接合位置将传送带的第二端部插入由接合板形成的第二对翼的两翼之间的步骤,其中传送带的第二端部承载在垫片上,
-将传送带的第二端部紧固到第二对翼的两翼上的步骤,
-拆卸垫片的步骤,包括从由接合板形成的第一对翼的翼之间拆卸垫片,
-在接合位置将传送带的第一端部插入由接合板形成的第一对翼的两翼之间的步骤,以及
-将传送带的第一端部紧固到第一对翼的两翼上的步骤。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阅读以下详细描述时变得清楚,参考其中的附图以便理解: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接合装置的整体透视图,该装置连接传送带的两端部;
-图2是截断俯视图,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接合装置在组装位置的第一接合板和两个垫片;
-图3是沿着图2的3-3线的横截面图,其示出了第一接合板和第二接合板以及插在两板之间的垫片;
-图4是透视分解图,其示出了第一接合板和第二接合板以及插在两板之间的垫片;
-图5是透视图,其详细示出了图2的垫片;
-图6至图11示出了用于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接合装置的方法的步骤。
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为了使说明书和权利要求清晰,将参照附图中所示的三面体L、V、T,以非限制性的方式采用术语“纵向”、“垂直”和“横向”。
具体实施方式
在所有这些附图中,相同或类似的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构件或构件组。
此外,术语“上”、“下”、“垂直”及类似术语是指元件或部件的位置或方向,当接合板处于工作状态并在水平面上延伸时,应考虑该位置或该方向。
图1示出了用于连接纵向延伸的传送带16的第一端部12和第二端部14的接合装置10。
接合装置10包括图2中可见的第一下接合板18a和第二上接合板18b。
这些接合板18a、18b由柔性和弹性材料(例如由硫化橡胶、或由诸如聚氨酯的合成材料制成)制成,并且它们通常包括复合增强材料(通常为纺织型)。
如图1所示,接合板18a、18b配置成每一个都覆盖传送带16的端部的不同侧,从而使得传送带16垂直地插入两个接合板18a、18b之间。
接合板18a、18b形成第一对翼20和第二对翼22,该第一对翼夹持传送带16的第一端部12,该第二对翼夹持传送带16的第二端部14。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对翼20和第二对翼22布置在垂直于接合板18a、18b延伸的接合面P的任一侧,即,在根据本文描述的示例的垂直和横向平面上。
接合面P横向延伸到由第一接合板18a和第二接合板18b形成的组件的中心。
这样,一旦与传送带16的端部12、14组装在一起,由第一对翼20覆盖的第一端部12的纵向距离就等于接合板18a、18b的由第二对翼22覆盖的第二端部14的纵向距离。
这特征使得提高接合装置的强度成为可能。
此外,接合装置10包括第一列的紧固装置24和第二列的紧固装置24,第一列的紧固装置用于将第一对翼20紧固到传送带16的第一端部12上,第二列的紧固装置用于将第二对翼22紧固到传送带16的第二端部14上。
第一列的和第二列的紧固装置24分别包括三排紧固装置24,每一排包括多个横向对齐且规则间隔的紧固装置24。显然,行数可能会不同。
第一列的紧固装置24分别包括第一紧固元件26、第二紧固元件28和通过传送带16将第一紧固元件26连接到第二紧固元件28上的垂直连接元件30。
连接元件30由从头部32垂直延伸到形成螺纹锚定部分34的主体的螺钉构成。
第一紧固元件26具有至少部分嵌入第一接合板18a中的插口形状。
第一紧固元件26包括环形法兰36,其轴向承载在第一下接合板18a的下表面38上。
此外,第一紧固元件26包括位于两个接合板18a、18b之间的管状部分40,该管状部分限定垂直的螺纹孔42,并从第一接合板18a的上表面面44垂直突出。该垂直突出还覆盖有形成接合板的硫化材料,使得从接合板的下表面垂直突出的每个管状部分40均由硫化橡胶覆盖,从而嵌入相关的接合板中。
螺纹孔42与连接元件30的锚定部分34配合。
第二紧固元件28具有垫圈的形状,所述垫圈嵌入第二上接合板18b中,并且限定用于连接件30的通孔和容纳连接件30的头部32的位置46。
因此,第一列的紧固装置24使得能够将第一对翼20夹在传送带16的第一端部12上。
类似地,第二列的紧固装置24与上述的紧固装置24相同,但二者布置相反。
实际上,参考图3,第二列的每个紧固装置24的第一紧固元件26安装在第二上接合板18b上,第二紧固元件28安装在第一下接合板18a上。
第一接合板18a和第二接合板18b相同,并且它们围绕垂直轴成角度地偏移半圈。
紧固装置24的这种倒置是特别有利的,因为这极大地简化了操作员的接合板的安装,因为通过将接合板紧固到传送带的一端部,紧固装置24(特别是连接元件30)对于传送带的相同端部具有相似的取向,并且操作员无需改变取向以将这些连接元件放置在该相同端部上。实际上,第一和第二紧固元件26、28的垂直对准决定了接合装置30的方向,尤其是从头部32垂直延伸到形成螺纹锚定部分34的主体上的螺钉。
还应注意的是,第一列的和第二列的紧固装置24由中间区域纵向间隔开,该中间区域基本上与没有紧固装置24的接合面P一致,即,在该区域中,接合装置10不包括紧固装置24。这提高了接合装置10在该点的弹性并提高了其机械强度。事实上,位于接合装置10的中心的一排的紧固装置24可以在较小程度上有助于初期断裂。
根据本发明,接合装置10包括两个可拆卸的垫片48,它们分别垂直地插入第一接合板18a和第二接合板18b之间,以将板分开。
如图3所示,每个垫片48配置为插在第一对翼20的翼之间,并且从接合面P偏移,以释放第二对翼22之间限定的空间。
表述“从接合面P偏移”是指接合面P与垫片48不正割。
换言之,每个垫片48相对于由两个接合板18a、18b形成的组件的中心纵向偏移,并且每个垫片48均从第二对翼22之间限定的空间中释放出来。
为此,参考图3,每个垫片48限定一个定心孔50,该定心孔沿着垂直轴A延伸并适于与从形成定心部分52的第一紧固元件26突出的管状部分40配合,以定位垫片48。
另外,每个垫片48由上表面54和下表面56垂直限定,上表面54和下表面56分别垂直承载在第二接合板18b的下表面58和第一接合板18a的上表面44上。
根据图2至图5,每个垫片48均具有止动面60,该止动面面向第二对翼22并部分地沿着接合面P延伸,以在垫片处于组装位置时,沿着接合面P形成传送带16的第二端部14的端部止动(即,抵抗传送带16的第二端部14与该接合面P接触并与之接合的止动)。
更具体地说,如图2所示,每个垫片48的止动面60具有圆柱体的角度部分的形状,该部分围绕相关垫片48的定心孔50的轴A延伸,并且与接合面P整体相切。
另外,每个垫片48限定第一支承面62和第二支承面64,它们各自沿相关的定心孔50的轴A轴向地延伸。
参考图2,第一支承面62和第二支承面64分别面向第一紧固装置和第二紧固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布置,第一支承面62和第二支承面64横向相对,并且在横向上与承载垫片48的紧固装置24相邻,从而在垫片处于组装位置时围绕垫片48的定心孔50枢转地阻挡垫片48。
每个垫片48的第一支承面62和第二支承面64抵靠相关的第一紧固元件26的突出的管状部分40,此处该部分覆盖有硫化材料。
除了枢转地阻挡每个垫片48外,支承面62、64使传送带16的端部施加在相关的垫片48上的纵向推力得以分散。
以非限制性的方式,垫片的每个支承面62、64可以限定间隙(未示出),该间隙有利于放置每个垫片48,并且当传送带的端部纵向支承垫片48时,该间隙由弹性变形填充。
需要注意的是,以补充或替代的方式,垫片48可以具有支承面,该支承面也沿着定心孔50的轴线在轴向平面内延伸,并且适于承载相邻的紧固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以围绕垫片48的定心孔50枢转地阻挡垫片48,与第一紧固装置相邻的紧固装置位于另一排紧固装置上,而不一定是横向的。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实现先前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接合装置10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放置每个垫片48的前一步骤,如图6所示,其包括使每个垫片48的定心孔50和与每个垫片48相关的紧固装置24的定心部分52相配合,从而使得每个垫片的止动面60与横向接合面P相切。
在将垫片48放置在第一接合板18a上后,第二接合板18b与第一接合板18a匹配(如图7所示),然后,将与垫片48相关的两个紧固装置24的连接元件30拧到相关的第一紧固元件26上,从而将第一对翼20的翼夹持在垫片48上。
另外,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传送带16的第二端部14在接合位置插入在由接合板18a、18b形成的第二对翼22的两翼之间(如图8所示),其中传送带16的第二端部14纵向地承载在每个垫片48上。
传送带16的第二端部14的插入通过使第二对翼22的弹性变形的翼移开来进行。
要注意的是,每个垫片48的定心孔50和紧固垫片48的连接元件30的定心孔50相对于接合面P的偏移位置有利于第二对翼22的翼的间隔,因此这有利于将传送带16的第二端部14插入到接合面P(即,基本上到由两个接合板18a、18b形成的组件的中心)。
插入传送带16的第二端部14的步骤之后是借助第二列的紧固装置24将传送带16的第二端部14紧固到第二对翼22的两翼上的步骤(如图9所示)。
在已经紧固了传送带16的第二端部14的全部或部分之后,该方法包括拆卸垫片48的步骤(如图10所示),该步骤包括拧松固定两个垫片48的连接元件30并拆卸由接合板18a、18b形成的第一对翼20的翼之间形成的垫片。
拆卸步骤之后是将传送带16的第一端部12在接合位置插入由接合板18a、18b形成的第一对翼20的两翼之间,其中传送带16的第一端部12可以接触到接合面P。
最后,参考图11,该方法包括将传送带16的第一端部12紧固到第一对翼20的两翼上的步骤。
以上作为示例描述了本发明。应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执行本发明的不同替代实施例,但是不会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0)

1.用于连接至少一条纵向传送带(16)的两端部(12,14)的接合装置(10),该接合装置(10)至少包括:
-第一接合板(18a)和第二接合板(18b),该第一接合板和第二接合板配置成分别覆盖传送带(16)的端部的不同侧,使得所述传送带(16)垂直插入两个接合板(18a,18b)之间,所述接合板(18a,18b)形成适于夹持传送带(16)的第一端部(12)的第一对翼(20)和适于夹持传送带(16)的第二端部(14)的第二对翼(22),所述第一对翼(20)和第二对翼(22)布置在接合面(P)的任一侧,接合面(P)横向延伸到由第一接合板(18a)和第二接合板(18b)形成的组件的中心,
-用于将上述接合板(18a,18b)紧固在一起的紧固装置(24),
-可拆卸的垫片(48),垫片(48)配置成垂直插入第一接合板(18a)和第二接合板(18b)之间以将所述接合板分开,并限定定心孔(50),定心孔(50)布置成由连接元件(30)穿过,连接元件(30)将垫片(48)固定在接合板(18a,18b)上,
其特征在于,垫片(48)适于插入第一对翼(20)之间,以使得垫片(48)的定心孔(50)从接合面(P)偏移,从而释放第二对翼(22)之间限定的空间,当垫片(48)处于组装位置时,垫片(48)具有面向第二对翼(22)布置的止动面(60),并且该止动面至少部分地沿着接合面(P)延伸,以形成沿着接合面(P)的传送带(16)的端部止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装置(10),其特征在于,垫片(48)适于完全布置在第一对翼(20)的翼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合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24)至少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接合板(18a)上的第一紧固元件(26)、相关的安装在所述第二接合板(18b)上的第二紧固元件(28)、将所述第一紧固元件(26)连接到所述第二紧固元件(28)上的连接元件(30),并且第一紧固元件(26)包括定心部分(52),所述定心部分从第一接合板(18a)垂直突出并配置为与所述垫片(48)的定心孔(50)配合以定位所述垫片(4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48)的止动面(60)具有圆柱体的角度部分的形状,所述角度部分围绕所述垫片的定心孔(50)延伸并且与所述接合面(P)整体相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紧固装置,第二紧固装置与第一紧固装置相邻,并且垫片(48)限定了朝向第二紧固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布置的至少一个第一支承面(62),从而在垫片(48)处于组装位置时,围绕着垫片(48)的定心孔(50)阻挡垫片(48)。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合装置(10),其特征在于,连接元件(30)包括适于与所述第二紧固元件(28)配合的头部(32)以及适于与相关的紧固装置(24)的所述第一紧固元件(26)配合的锚定部分(3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装置(10),其特征在于,第一接合板(18a)和第二接合板(18b)相同且互补。
8.一种用于纵向传送带(16)的两端部的接合装置(10)的垫片(48),接合装置(10)至少包括:
-第一接合板(18a)和第二接合板(18b),该第一接合板(18a)和第二接合板(18b)配置成分别覆盖传送带(16)的端部的不同侧,使得所述传送带(16)垂直插入两个接合板(18a,18b)之间,所述接合板(18a,18b)形成适于夹持传送带(16)的第一端部(12)的第一对翼(20)和适于夹持传送带(16)的第二端部(14)的第二对翼(22),所述第一对翼(20)和第二对翼(22)布置在接合面(P)的任一侧,
-第一紧固装置和第二紧固装置,第一紧固装置包括垂直突出的定心部分(52),第二紧固装置与第一紧固装置相邻,
垫片(48)适于垂直插入第一接合板(18a)和所述第二接合板(18b)之间以将所述接合板分开,并且垫片(48)至少限定:
-适于与所述定心部分(52)配合以定位垫片(48)的定心孔(50),
-第一支承面(62),第一支承面沿着定心孔(50)的轴线在轴向平面内整体延伸,并且适于承载第二紧固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从而围绕垫片(48)的定心孔(50)枢转地阻挡垫片(48),以及
-止动面(60),所述止动面适于沿着接合面(P)形成传送带(16)的端部止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垫片(48),其特征在于,止动面(60)具有圆柱体的角度部分的形状,所述角度部分沿着垫片(48)的定心孔(50)的轴线延伸。
10.一种用于实施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接合装置(10)的方法,所述接合装置(10)包括具有第一端部(12)和第二端部(14)的传送带(16),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至少包括:
-在接合位置将传送带(16)的第二端部(14)插入由接合板(18a,18b)形成的第二对翼(22)的两翼之间的步骤,其中传送带(16)的第二端部(14)承载在垫片(48)上,
-将传送带(16)的第二端部(14)紧固到第二对翼(22)的两翼上的步骤,
-拆卸垫片(48)的步骤,包括从由接合板(18a,18b)形成的第一对翼(20)的翼之间拆卸垫片(48),
-在接合位置将传送带(16)的第一端部(12)插入由接合板(18a,18b)形成的第一对翼(20)的两翼之间的步骤,以及
-将传送带(16)的第一端部(12)紧固到第一对翼(20)的两翼上的步骤。
CN201980015026.4A 2018-02-22 2019-02-22 用于连接传送带的两端部的具有垫片的接合装置 Active CN1121192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8/51535 2018-02-22
FR1851535A FR3078129B1 (fr) 2018-02-22 2018-02-22 Dispositif de jonction a entretoise pour relier les deux extremites d’une bande transporteuse
PCT/FR2019/050408 WO2019162630A1 (fr) 2018-02-22 2019-02-22 Dispositif de jonction a entretoise pour relier les deux extrémités d'une bande transporteus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9242A CN112119242A (zh) 2020-12-22
CN112119242B true CN112119242B (zh) 2022-05-17

Family

ID=63209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15026.4A Active CN112119242B (zh) 2018-02-22 2019-02-22 用于连接传送带的两端部的具有垫片的接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25)

Country Link
US (1) US11378156B2 (zh)
EP (1) EP3755922B1 (zh)
JP (1) JP7324211B2 (zh)
CN (1) CN112119242B (zh)
AU (1) AU2019223289A1 (zh)
BR (1) BR112020017050B1 (zh)
CA (1) CA3091320A1 (zh)
CL (1) CL2020002127A1 (zh)
CO (1) CO2020010175A2 (zh)
EA (1) EA038682B1 (zh)
ES (1) ES2917216T3 (zh)
FR (1) FR3078129B1 (zh)
HU (1) HUE058732T2 (zh)
IL (1) IL276851B2 (zh)
MA (1) MA51912B1 (zh)
MX (1) MX2020008655A (zh)
PE (1) PE20201369A1 (zh)
PH (1) PH12020551289A1 (zh)
PL (1) PL3755922T3 (zh)
PT (1) PT3755922T (zh)
SA (1) SA520412676B1 (zh)
SI (1) SI3755922T1 (zh)
UA (1) UA126827C2 (zh)
WO (1) WO2019162630A1 (zh)
ZA (1) ZA2020052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77516B2 (ja) * 2019-09-10 2023-11-10 株式会社イシダ 搬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46311A (en) * 1945-08-01 1948-08-03 Goodrich Co B F Power-transmission belt
DE2039608A1 (de) * 1970-08-10 1972-02-17 Lachmann Hans Peter Dr Ing Verbindungselement zum Verbinden zweier Enden eines Foerdergurtes
FR2706964B1 (zh) * 1993-06-21 1995-09-01 Aser Sarl
FR2743611B1 (fr) 1996-01-17 1998-03-13 Aser Sarl Dispositif de jonctionnement perfectionne pour bande transporteuse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FR2803836B1 (fr) 2000-01-19 2002-03-22 Aser Sarl Dispositifs de jonction pour bandes transporteuses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ceux-ci et procede de montage de ceux-ci sur une bande transporteuse
TW512190B (en) * 2000-04-11 2002-12-01 Textilma Ag Narrow fabric needle loom for producing a strip-shaped tissue and corresponding strip-shaped tissue
JP4905922B2 (ja) 2006-04-03 2012-03-2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コンベヤベルトの簡易接合方法
CN201599361U (zh) * 2009-04-20 2010-10-06 许银戌 易拆卸皮带钉
DE102009044080A1 (de) 2009-09-23 2011-04-21 Contitech Transportbandsysteme Gmbh Stahlseilfördergurt mit einem Verbindungsscharnier zum Koppeln zweier Gurtenden
WO2014128042A1 (en) * 2013-02-21 2014-08-28 Nv Bekaert Sa A splicing method for splicing the ends of a conveyor belt
DE102013110027B3 (de) * 2013-09-12 2015-01-22 Sig Technology Ag Synchronriemen mit Riemenschloss
FR3025576B1 (fr) 2014-09-04 2017-04-21 Aser Sarl Dispositif de jonction pour bande transporteuse
AU2016332073B2 (en) * 2015-10-01 2021-05-06 Hendrik August Frederik Wilheim PIETERSE Method and device for splicing a conveyor bel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24211B2 (ja) 2023-08-09
US11378156B2 (en) 2022-07-05
EP3755922A1 (fr) 2020-12-30
PH12020551289A1 (en) 2021-07-12
ES2917216T3 (es) 2022-07-07
MA51912B1 (fr) 2022-06-30
WO2019162630A1 (fr) 2019-08-29
CN112119242A (zh) 2020-12-22
FR3078129B1 (fr) 2020-05-29
CL2020002127A1 (es) 2021-01-04
MX2020008655A (es) 2020-12-09
CO2020010175A2 (es) 2020-11-10
US20210239182A1 (en) 2021-08-05
ZA202005280B (en) 2021-07-28
IL276851A (en) 2020-10-29
FR3078129A1 (fr) 2019-08-23
AU2019223289A1 (en) 2020-10-08
BR112020017050B1 (pt) 2023-12-26
JP2021515147A (ja) 2021-06-17
EA202091703A1 (ru) 2020-11-17
PE20201369A1 (es) 2020-11-30
IL276851B2 (en) 2023-06-01
SI3755922T1 (sl) 2022-08-31
SA520412676B1 (ar) 2022-09-12
UA126827C2 (uk) 2023-02-08
PT3755922T (pt) 2022-06-09
BR112020017050A2 (pt) 2020-12-15
PL3755922T3 (pl) 2022-06-27
EA038682B1 (ru) 2021-10-04
HUE058732T2 (hu) 2022-09-28
MA51912A (fr) 2021-05-26
CA3091320A1 (fr) 2019-08-29
EP3755922B1 (fr) 2022-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96125B2 (en) Belt attachment device and method
CN112119242B (zh) 用于连接传送带的两端部的具有垫片的接合装置
CN113195937B (zh) 用于缆线输送带的紧固件
CA2836310C (en) Belt having a releasable end connection
US20110221105A1 (en) Leaf spring attachment
JPS63190911A (ja) 取付装置を有する板ばねクランプ
KR19990013802A (ko) 가이드 레일 스플라이스
US20040216987A1 (en) Load bearing assembly for a conveying belt and a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load bearing assembly
US4637595A (en) Leaf spring assembly
CN115151739A (zh) 用于传送带拼接和相关拼接部的附接框架
US4451097A (en) Track section including flexors
US6851549B1 (en) Product capturing chain construction
US11378155B2 (en) Junction device for conveyor belts
KR101955810B1 (ko) 컨베이어용 드럼
KR101955811B1 (ko) 컨베이어용 드럼 제작방법
KR20070019015A (ko) 자동문 안내레일 및 이를 위한 지지부재와 고정장치
US20040251741A1 (en) End connectors for crawler chains
CN111867923A (zh) 用于将履带链的履带链机构固定在履带链的履带上的装置
CN217321913U (zh) 一种橡胶传送带
KR101784464B1 (ko) 체결 부위의 강도가 보강된 차선분리대용 보강 브래킷
KR20180126931A (ko) 보강근의 기계식 커플러
RU2647410C1 (ru) Эластичная гусениц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KR20190133221A (ko) 엘리베이터 스트립 결합 단부 종단부
CN112392913A (zh) 用于输送带的无端连接的夹紧连接件
GB2417434A (en) A construction element for use in building models and shap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