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14562A - 生产控制系统以及生产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生产控制系统以及生产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14562A
CN112114562A CN202010471812.XA CN202010471812A CN112114562A CN 112114562 A CN112114562 A CN 112114562A CN 202010471812 A CN202010471812 A CN 202010471812A CN 112114562 A CN112114562 A CN 1121145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ion
substrate
workpiece
production control
insp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7181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西田裕吉
中居厚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1145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45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4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fault tolerance, reliability of production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5/00Screen printers
    • B41F15/08Machines
    • B41F15/12Machines with auxiliary equipment, e.g. for drying printe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3/00Indicating, counting, warning,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B41F33/0036Devices for scanning or checking the printed matter for quality control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1From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till monitoring
    • G05B2219/31088Network communication between supervisor and cell, machine grou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控制系统以及生产控制方法。生产控制系统具有:生产信息取得部,从识别部取得被重新投入到多个生产设备之一的工件的识别码;检查信息取得部,取得工件的检查信息;维修信息取得部,取得工件的维修信息;和投入口判断部,基于识别码、检查信息以及维修信息,判断工件被重新投入的投入口的正误。

Description

生产控制系统以及生产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控制对工件进行操作或者检查的多个生产设备的生产控制系统以及生产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将印刷装置或部件安装装置等的多个生产设备连结而构成的生产线即部件安装线中,将从上游侧搬入的工件即基板向下游侧依次搬运并且执行焊料印刷、部件搭载等的操作工序,生产在基板安装部件的安装基板。在部件安装线设置有检查装置,将各操作工序后的基板作为对象,对规定的检查项目进行操作结果的优劣判定(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部件安装线中,若判定为需要通过检查装置来进行基板的修正(维修),则执行线下修正处理,该执行线下修正处理从设置于检查装置的下游侧的基板接受装置提取基板,在进行了必要的修正操作后将该基板重新投入到设置于该检查装置的上游侧的基板接受装置。在线下修正处理中,若判定为需要基板的修正,则确定提取基板的基板接受装置和重新投入基板的基板接受装置。并且,仅被确定的基板接受装置的门部件的锁机构被解除并进行基板的取出,成为能够进行重新投入的状态。由此,可防止错误地提取不同的基板,错误地将基板重新投入到不同的基板接受装置。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9-21466号公报
通过检查装置而被判定为需要确认并从部件安装线提取的基板需要根据之后的维修操作的内容、被提取起的经过时间等的各种状况的变化,改变重新开始生产的场所,中止生产的重新开始。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将从部件安装线提取的基板重新投入到部件安装线的位置是固定的,因此为了根据提取后的各种状况而适当地重新开始生产,存在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行控制以使得能够将进行了维修操作的工件重新投入到生产线并适当地重新开始生产的生产控制系统以及生产控制方法。
本公开的生产控制系统控制对工件进行操作或者检查的多个生产设备,多个生产设备之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对附于工件的识别码进行识别的识别部。
生产控制系统具有:
生产信息取得部,从识别部取得重新投入到多个生产设备之一的工件的识别码;
检查信息取得部,取得工件的检查信息;
维修信息取得部,取得工件的维修信息;和
投入口判断部,基于识别码、检查信息以及维修信息,判断工件被重新投入的投入口的正误。
本公开的生产控制方法控制多个生产设备,所述生产设备具有对附于被投入的工件的识别码进行识别的识别部,并对工件进行操作或者检查,多个生产设备之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对附于工件的识别码进行识别的识别部。
生产控制方法具备:
从识别部取得被重新投入到多个生产设备之一的工件的识别码;
取得工件的检查信息;
取得工件的维修信息;和
基于识别码、检查信息以及维修信息,判定工件被重新投入的投入口的正误。
通过本公开,能够进行控制以使得将进行了维修操作的工件重新投入到生产线并适当地重新开始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部件安装系统的结构说明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部件安装系统所具备的检查装置与输送机的结构说明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部件安装系统所具备的检查装置与输送机的结构说明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部件安装系统所具备的维修线的结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部件安装系统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部件安装系统中使用的重新投入信息的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维修辅助处理中显示的维修辅助画面的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维修辅助处理中显示的重新投入辅助画面的例子的图。
图9是实施方式的基板提取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实施方式的基板重新投入处理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 部件安装系统(生产控制系统)
2 通信网络
3 生产管理装置
4 读取器
4a 读取部
4b 显示画面
5 显示部
6、13 开闭盖(投入口)
7 开闭盖锁部
8 开闭盖检测部
9 搬运输送机
10 基板检测部
11 检查头(识别部)
12 显示部
14 开闭盖锁部
15 开闭盖检测部
16 搬运输送机
17 基板检测部
18 操作台
19 主体
20 显示器
21 键盘
22 检查信息比对部
23 重新投入口确定部
24 辅助显示处理部
25 无线通信部
30 信息处理装置
31 存储装置
32 显示部
33 基板定位信息
34 基板信息
35 检查信息
36 维修信息
37 生产程序信息
38 重新投入口信息
39 生产信息取得部
40 检查信息取得部
41 维修信息取得部
42 时间管理部
43 投入口判断部
44 搬运判断部
45 显示处理部
50 编号
51 最新读取位置
52 不合格面
53 不合格检测位置
54 维修结果
55 重新投入口
60 维修辅助画面
61 显示框
62 显示框
63 显示框
64 输入框
64a 单选按钮
65 按钮
70 重新投入辅助画面
71 显示框
72 显示框
73 显示框
74 按钮
B 基板(工件)
Ba 单独基板
C 识别码
D 部件
L1 部件安装线
L2 模块组装线
L3 维修线
M1 装载机
M2 第1输送机(反转装置)
M3 印刷装置
M4 印刷检查装置
M5 输送机
M6 部件安装装置
M8 部件安装装置
M9 输送机
M10 安装检查装置(生产设备)
M11 输送机
M12 回流装置
M13 输送机
M14 回流后检查装置
M15 输送机
M16 卸载机
M17 装载机
M18 输送机
M19 异形部件装配装置
M20 输送机
M21 装配检查装置
M22 输送机
M23 装置
M24 输送机
M25 外观检查装置
M26 目视观察辅助装置
M27 基板分割装置
M28 卸载机
M29 维修辅助装置
R1 上方读取部(识别部)
R2 下方读取部(识别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以下所述的结构、形状等是用于说明的示例,根据生产控制系统、生产线、生产设备的规格,能够适当地变更。以下,作为生产线,以将部件安装于基板并生产安装基板的部件安装线、模块组装线为例进行说明。以下,在全部附图中对对应的要素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1,对作为生产控制系统的部件安装系统1的结构进行说明。部件安装系统1是通过通信网络2来连接部件安装线L1、模块组装线L2、维修线L3并通过生产管理装置3来进行控制并管理的结构。部件安装线L1构成为包含多个生产设备,具有在基板(工件)安装部件并生产安装基板的功能。模块组装线L2构成为包含多个生产设备,具有在安装基板装配异形部件并生产模块的功能。
在维修线L3中,执行针对部件安装线L1或者模块组装线L2中被判定为检查不合格并被提取的基板、安装基板的维修操作。从各个生产设备向作为计算机的生产管理装置3发送对基板的操作位置进行确定的信息、在基板实施的操作的信息等。此外,生产管理装置3中,存储当前适用于部件安装线L1、模块组装线L2的生产程序的信息等。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维修操作除了包含针对安装基板、堆积于安装基板的焊料、安装于焊料的部件的至少一个调整、去除等的直接操作,也包含再检查、目视观察确认等并非针对安装基板直接操作的操作。
在图1中,在部件安装线L1,从基板搬运方向的上游侧(纸面左侧)向下游侧(纸面右侧),串联连结装载机M1、第1输送机M2、印刷装置M3、印刷检查装置M4、第2输送机M5、部件安装装置M6~M8、第3输送机M9、安装检查装置M10、第4输送机M11、回流装置M12、第5输送机M13、回流后检查装置M14、第6输送机M15、卸载机M16等的生产设备。
在模块组装线L2,从基板搬运方向的上游侧向下游侧,串联连结装载机M17、第7输送机M18、异形部件装配装置M19、第8输送机M20、装配检查装置M21、第9输送机M22,局部焊接装置M23、第10输送机M24、外观检查装置M25、目视观察辅助装置M26、基板分割装置M27、卸载机M28等的生产设备。在维修线L3,设置维修辅助装置M29。另外,模块组装线L2也可以是使设备的至少一部分独立并不具备输送机而通过人或无人搬运车(AGV)来搬运基板的结构。
在图1中,装载机M1、M17向下游侧的生产设备提供基板B,或者向基板B提供安装有部件D(参照图3、图4)的安装基板。以下,除了特别区分的情况,包含安装基板、印刷有焊料的生产中途的状态,简称为基板B。印刷装置M3执行在基板B丝网印刷部件接合用的焊料的焊料印刷操作。印刷检查装置M4执行对印刷于基板B的焊料的状态进行检查的印刷检查操作。部件安装装置M6~M8执行在印刷有焊料的基板B安装部件D的部件安装操作。
安装检查装置M10执行对搭载于基板B的部件D的状态进行检查的安装检查操作。回流装置M12执行在加热基板B从而使焊料熔解后使其固化、将基板B的电极与部件D的端子焊料接合的回流操作。回流后检查装置M14执行对回流后的基板B中的部件D、基板B的状态进行检查的回流后检查操作。卸载机M16、M28对从上游侧搬运的基板B进行回收。
在图1中,异形部件装配装置M19执行在基板B装配(插入)插头、连接器等的异形部件的异形部件装配操作。装配检查装置M21执行对基板B的被装配的异形部件的状态进行检查的装配检查操作。局部焊接装置M23执行仅在装配于基板B的异形部件的端子浸渍熔解的焊料并进行焊接的局部焊接操作。外观检查装置M25执行对局部焊接后的基板B中的异形部件的状态进行检查的外观检查操作。
目视观察辅助装置M26搬运基板B以使得操作者取出装配有异形部件的基板B并容易目视观察检查,显示外观检查装置M25的检查结果,执行用于操作者输入目视观察检查的结果的目视观察辅助。基板分割装置M27在基板B由多个单独基板Ba(参照图4)构成的多倒角基板的情况下,执行将基板B切割为单独基板Ba的基板分割操作。
在图1中,第1输送机M2、第2输送机M5、第3输送机M9、第4输送机M11、第5输送机M13、第6输送机M15、第7输送机M18、第8输送机M20、第9输送机M22、第10输送机M24(以下,简称为“基板插拔输送机”。)执行将从上游侧的生产设备搬出的基板B向下游侧的生产设备搬运的基板搬运处理。此外,基板插拔输送机执行将生产中的基板B从部件安装线L1或者模块组装线L2的中途提取的基板提取处理、将提取的基板B重新投入到部件安装线L1或者模块组装线L2的基板重新投人处理。
此外,第1输送机M2具有将从上游侧的生产设备接受的基板B上下反转的反转机构。第1输送机M2在从上游侧的生产设备搬出的基板B的背面是安装部件D的操作对象面的情况下,使反转机构进行工作并使基板B上下反转。即,第1输送机M2也是通过反转机构来反转基板B(工件)的反转装置。
在图1中,在部件安装系统1中,使用具备读取部4a的读取器4(移动终端),该读取部4a对付于基板B的条形码、二维码等识别码C(参照图3、图4)进行识别。被识别的识别码C通过无线而被发送给生产设备或者生产管理装置3。此外,读取器4通过无线来接收从生产设备或者生产管理装置3发送的各种信息,显示于显示画面4b。读取器4除了操作者携带,也在生产设备的附近被配备多个(参照图2、图4)。
另外,图1表示在一台生产管理装置3分别具备一条部件安装线L1、模块组装线L2、维修线L3的部件安装系统1,但部件安装系统1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部件安装系统1也可以是在一台生产管理装置3具备两条以上的部件安装线L1、模块组装线L2、维修线L3的结构。此外,部件安装系统1也可以是在两条以上的部件安装线L1具备一条共用的模块组装线L2和维修线L3的构造,也可以是不具备模块组装线L2的结构,也可以是具备一条以上的模块组装线L2并不具备部件安装线L1的结构。
此外,部件安装系统1在具备两条以上的部件安装线L1或者模块组装线L2的情况下,可以按照每个生产线配置执行生产线的信息收集、生产管理的线控计算机,生产管理装置3是经由线控计算机来控制生产线的结构。此外,图1是将部件安装线L1中安装了部件的基板B从卸载机M16取出、操作者或者搬运机器人移送到模块组装线L2的装载机M17的构造,但也可以是将部件安装线L1与模块组装线L2连结并使安装了部件D的基板B直接移动(搬运)的结构。
接下来,参照图2、图3,说明印刷检查装置M4、安装检查装置M10、回流后检查装置M14、装配检查装置M21、外观检查装置M25等的检查装置的结构。印刷检查装置M4、安装检查装置M10、回流后检查装置M14、装配检查装置M21、外观检查装置M25除了检查对象分别是焊料印刷后的基板B、部件装配后的基板B、回流后的基板B、异形部件装配后的基板B、局部焊接后的基板B以外,是相同的结构。以下,以安装检查装置M10为例来进行说明。
在安装检查装置M10中,在操作者进行操作的前面,配置对基于安装检查装置M10的检查结果等的各种信息进行显示的显示部5。安装检查装置M10在前面具备开闭盖6,在内部具备开闭盖锁部7、开闭盖检测部8。若开闭盖6为关闭的状态且开闭盖锁部7为锁定状态,则开闭盖6被锁定为不打开。此外,若开闭盖锁部7为非锁定状态,则操作者能够对开闭盖6自由开闭。开闭盖检测部8是微型开关等的传感器,对开闭盖6是闭合状态(闭状态)还是打开状态(开状态)进行检测。
在安装检查装置M10的内部,配置一对搬运输送机9。搬运输送机9接受从上游侧的第3输送机M9搬出的基板B,搬运到检查操作位置P1,并将检查后的基板B搬出到下游侧的第4输送机M11。在搬运输送机9,配置对搬运到检查操作位置P1的基板B进行检测的光传感器等的基板检测部10。在搬运输送机9使墓板B停止于检查操作位置P1时,若基板检测部10对被搬运的基板B进行检测则基板B的搬运停止。
操作者能够将开闭盖6打开,将停止于检查操作位置P1的基板B从搬运输送机9提取。此外,能够将维修结束的基板B重新投入到检查操作位置P1。即,安装检查装置M10中的检查操作位置P1是能够进行基板B的提取、重新投入的提取操作位置,开闭盖6是将基板B重新投入的投入口。
在图3中,在安装检查装置M10的内部,设置检查头11。检查头11除了对搭载于基板B的部件D的状态进行检查的照相机、三维(3D)传感器,还具备拍摄用的照明等。安装检查装置M10基于检查头11的检查结果,判断有无部件D、部件D的安装状态。检查头11对附于基板B的识别码C进行识别。即,检查头11是对附于基板B(工件)的识别码C进行识别的识别部。是否需要维修等的检查结果、被识别的识别码C被发送给生产管理装置3。
接下来,参照图2、图3,对基板插拔输送机的结构进行说明。基板插拔输送机是相同的结构。以下,以第4输送机M11为例来进行说明。在第4输送机M11中,在操作者进行操作的前面,配置显示第4输送机M11中的基板提取处理、基板重新投入处理的指示等各种信息的显示部12。
在图3中,第4输送机M11在上表面具备开闭盖13,在内部具备开闭盖锁部14、开闭盖检测部15。开闭盖13、开闭盖锁部14、开闭盖检测部15的功能与安装检查装置M10所具备的开闭盖6、开闭盖锁部7、开闭盖检测部8相同,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第4输送机M11的内部,配置一对搬运输送机16。搬运输送机16接受从上游侧的安装检查装置M10搬出的基板B,搬运到提取操作位置P2,将处于提取操作位置P2的基板B向下游侧的回流装置M12搬出。在搬运输送机16,配置对搬运到提取操作位置P2的基板B进行检测的光传感器等的基板检测部17。
在搬运输送机16使基板B停止于提取操作位置P2时,若基板检测部17对被搬运的基板B进行检测则基板B的搬运停止。搬运输送机16在不进行基板提取处理、基板重新投入处理的情况下,在不使从安装检查装置M10接受的基板B停止于提取操作位置P2的情况下向回流装置M12搬出。操作者能够将开闭盖13打开,将停止于提取操作位置P2的基板B从搬运输送机16提取,并重新投入。即,开闭盖13是将基板B重新投入的投入口。
在第4输送机M11的内部,配置对附于基板B的表面的识别码C进行识别的上方读取部R1、和对附于基板B的背面(或者,被反转的基板B的表面)的识别码C进行识别的下方读取部R2。即,上方读取部R1以及下方读取部R2是对附于基板B(工件)的识别码C进行识别的识别部。被上方读取部R1或者下方读取部R2识别的识别码C经由通信网络2而被发送给生产管理装置3。
在图1中,印刷装置M3、部件安装装置M6~M8、异形部件装配装置M19具备具有操作位置的搬运输送机、开闭盖、开闭盖锁部、对附于基板B的识别码C进行识别的识别部(照相机),能够进行基板B的提取、重新投入。并且,部件安装线L1、模块组装线L2之中的基板插拔输送机、检查装置、印刷装置M3、部件安装装置M6~M8、异形部件装配装置M19是能够从生产线(部件安装线L1、模块组装线L2)提取基板B(工件)的提取场所,也是具有能够重新投入基板B的投入口(生产设备的开闭盖)的重新投入场所。
接下来,参照图2、图3,以第4输送机M11为例,说明作为提取场所的生产设备中的提取处理。在提取对象的基板B处于提取操作位置P2的状态下,若操作者操作显示于显示部12的“运转停止”按钮(省略图示),则第4输送机M11向上游侧的生产设备(安装检查装置M10)发送基板B的搬出禁止指令,将开闭盖锁部14设为非锁定状态(解除安全装置)。接下来,第4输送机M11在显示部12显示运转停止的内容。
若操作者将开闭盖13打开并提取处于提取操作位置P2的基板B后将开闭盖13关闭,则开闭盖检测部15对开闭盖13的关闭状态进行检测。在该状态下,若操作者操作显示于显示部12的“运转开始”按钮(省略图示),则第4输送机M11将开闭盖锁部14设为锁定状态(将安全装置有效化),向上游侧的生产设备发送基板B的搬出开始指令并使运转重新开始。
接下来,参照图2、图3,以第4输送机M11为例,说明作为重新投入场所的生产设备中的重新投入处理。若操作者操作显示于显示部12的“运转停止”按钮(省略图示),则第4输送机M11向上游侧的生产设备发送基板B的搬出禁止指令。若将处于提取操作位置P2的基板B向下游侧搬出并且提取操作位置P2空出,则第4输送机M11将开闭盖锁部14设为非锁定状态。接下来,第4输送机M11在显示部12显示进行了重新投入处理的意思。
若操作者将开闭盖13(投入口)打开并在提取操作位置P2载置重新投入的基板B后将开闭盖13关闭,则开闭盖检测部15对开闭盖13的关闭状态进行检测,基板检测部17检测被重新投入的基板B。在该状态下,若操作者操作显示于显示部12的“运转开始”按钮,则第4输送机M11将开闭盖锁部14设为锁定状态,向上游侧的生产设备发送基板B的搬出开始指令并使运转重新开始。
接下来,参照图4,说明维修线L3。在维修线L3所具备的操作台18上,载置与通信网络2连接的维修辅助装置M29和读取器4。维修辅助装置M29构成为包含:作为计算机的主体19、作为显示装置的显示器20、作为输入装置的键盘21。另外,作为输入装置,也可以具备鼠标等的指示设备。
在操作台18上,被安装检查装置M10判定为检查不合格并从部件安装线L1取出的基板B为了进行维修操作而被载置。载置于操作台18的基板B是单独基板Ba形成为纵3行(A~C)、横3列(1~3)的多倒角基板,附图中搭载于右上(A3)的单独基板Ba的部件D的位置从规定位置偏离。另外,维修辅助装置M29除了基于操作者的维修操作以外,也可以是具备能够进行多关节机器人、并联机器人等的通用的动作的操作部、对基板B的状态进行识别的识别部、根据基板B的状态和检查结果来确定维修位置并控制操作部的控制部、对操作部所操作的内容进行存储的存储部的至少一部分的结构。
接下来,参照图5,说明部件安装系统1的控制系统的结构。这里,说明与部件安装线L1的基板提取处理以及基板重新投入处理、维修线L3的维修辅助处理有关系的结构。
生产管理装置3具备信息处理装置30、存储装置31、显示部32。在存储装置31中,存储基板定位信息33、提取基板信息34、检查信息35、维修信息36、生产程序信息37、重新投入口信息38等。信息处理装置30作为内部处理部,具备生产信息取得部39、检查信息取得部40、维修信息取得部41、时间管理部42、投入口判断部43、搬运判断部44、显示处理部45。另外,生产管理装置3也可以不必由一个计算机构成,而由多个装备构成。例如,也可以经由服务器而在云中具备存储装置、内部处理部的全部、或者一部分。
在图5中,显示部32是液晶面板等的显示装置,对存储装置31所存储的各种数据、报告信息等进行显示。生产信息取得部39从生产设备取得与通过第4输送机M11的上方读取部R1、下方读取部R2等生产设备所具备的识别部而识别的识别码C有关的信息。在生产设备中,除了从上游侧接受基板B的定时,在基板B被向生产设备重新投入的定时对识别码C进行识别并发送给生产管理装置3。这样,生产信息取得部39取得重新投入到生产设备的基板B(工件)的识别码C。
被取得的识别码C与基板B的所在地(生产设备)建立关联并作为基板定位信息33而存储于存储装置31。此外,从部件安装线L1或者模块组装线L2提取的基板B的识别码C与被提取的生产设备(提取场所)、被提取的时刻、被提取时应用的生产程序的信息等建立关联并作为提取基板信息34而存储于存储装置31。
并且,在部件安装线L1或者模块组装线L2中基板B向下游侧搬出的定时(或者,下游侧的生产设备接受基板B的定时)、基板B被提取的定时、基板B被重新投入的定时,基板定位信息33被更新。另外,若基板B被向不具有识别部的生产设备、虽具有识别部但不对识别码C进行识别的生产设备搬运,则生产信息取得部39基于从该生产设备取得的接受了基板B的信息,使基板定位信息33的基板B的所在地更新。即,基板定位信息33被更新,以使得下游侧的生产设备继承被上游侧的生产设备识别的最新的识别码C的信息。
在图5中,在生产程序信息37中,存储当前时间点适用于部件安装线L1以及模块组装线L2的生产程序的信息等。通过对提取基板信息34中包含的被提取的基板B的生产程序与生产程序信息37中包含的当前的生产程序进行比较,能够判断部件安装线L1以及模块组装线L2中是否(生产程序相同)(生产程序不同)生产与被提取的基板B相同的工件组。
检查信息取得部40从安装检查装置M10等的检查装置取得基板B的检查结果,作为检查信息35而存储于存储装置31。即,检查信息取得部40取得基板B(工件)的检查信息35。维修信息取得部41从维修辅助装置M29取得后述的基板B的维修操作的结果,作为维修信息36而存储于存储部。即,维修信息取得部41取得基板B(工件)的维修信息36。
时间管理部42针对在基板B印刷焊料到回流操作结束的限制时间、从保管库取出到回流操作结束的限制时间被设定的吸湿部件等存在到规定的操作结束为止的限制时间的基板B,在其操作后计算生产结束期限,与该基板B的识别码C建立关联并使基板定位信息33或者提取基板信息34中存储生产结束期限。即,时间管理部42对基板B(工件)的生产结束期限进行管理。
在图5中,投入口判断部43在维修操作结束的基板B被重新投入到生产设备并通过识别部识别了识别码C之后,基于识别码C、检查信息35、维修信息36、重新投入口信息38,判断基板B(工件)被重新投入的投入口(生产设备的开闭盖)的正误。重新投入口信息38中,识别码C、检查信息35、维修信息36的组合所对应的投入口(生产设备)被指定。此外,投入口判断部43在判断为被重新投入的投入口错误的情况下,确定正确的投入口。
这里,参照图6,对重新投入口信息38的例子进行说明。图6所示的重新投入口信息38中,基板B的识别码C仅被基板插拔输送机以及目视观察辅助装置M26所具备的上方读取部识别。即,基板B被重新投入的生产设备仅是基板插拔输送机以及目视观察辅助装置M26。重新投入口信息38中,按照每个编号50,存储最新读取位置51、不合格面52、不合格检测位置53、维修结果54、重新投入口55。最新读取位置51是对最后识别基板B的识别码C的生产设备进行确定的信息。不合格面52是对通过检查装置判定为不合格的基板B的面是“表面”还是“背面”进行确定的信息。
不合格检测位置53是对检测出基板B的检查不合格的检测装置进行确定的信息。即,“印刷检查”表示印刷检查装置M4中检测到不合格。“安装检查”表示安装检查装置M10中检测到不合格。“装配检查”表示装配检查装置M21中检测到不合格。“外观检查”表示外观检查装置M25中检测到不合格。维修结果54是对针对不合格的基板B而制作的维修操作的内容进行确定的信息。即,“焊料清扫”表示印刷于基板B的焊料的去除被执行为维修操作。“部件去除”表示安装(装配)于基板B的部件或者异形部件的去除被执行为维修操作。“位置调整”表示安装(装配)于基板B的部件或者异形部件的位置偏移的修正被执行为维修操作。
此外,“合格”表示经过目视观察确认的结果而判定为合格,或者不合格是具有多面的基板的一部分的单独基板Ba且确定以后跳过不合格的单独基板Ba的操作并重新开始生产。重新投入口55表示通过最新读取位置51、不合格面52、不合格检测位置53、维修结果54的组合而决定的基板B被重新投入的生产设备(投入口)之中最下游侧的生产设备。
投入口判断部43根据取得的识别码C的基板B的检查信息35和维修信息36来确定不合格检测位置53和维修结果54,在基板B被重新投入的生产设备与不合格检测位置53和维修结果54的组合所对应的重新投入口55(生产设备)相同,或者处于比重新投入口55更靠上游侧的情况下,判断为投入口正确。另外,重新投入口信息38并不限定于本例,可以对应于部件安装线L1以及模块组装线L2的结构、维修操作的内容等来适当地创建。
图6中,在编号50为“1”的不合格面52是“表面”、不合格检测位置53是“印刷检查”、维修结果54是“焊料清扫”的情况下,为了在重新投入后在基板B丝网印刷焊料,重新投入口55被指定为比印刷装置M3更靠上游侧的第1输送机M2。在编号50为“2”的不合格面52是“表面”、不合格检测位置53是“印刷检查”、维修结果54是“合格”的情况下,为了重新投入后将基板B直接流向下个工序,重新投入口55被指定为比印刷检查装置M4更靠下游侧的第2输送机M5。
在编号50为“5”的不合格面52是“表面”、不合格检测位置53是“安装检查”、维修结果54是“部件去除”的情况下,为了重新投入后重新安装从基板B去除的部件D,重新投入口55被指定为比部件安装装置M6~M8更靠上游侧的第2输送机M5。
图6中,在编号50为“6”的不合格面52是“表面”、不合格检测位置53是“安装检查”、维修结果54是“部件调整”的情况下,为了重新投入后从安装检查装置M10中的安装检查操作重新开始生产,重新投入口55被指定为第3输送机M9。即,被重新投入的基板B(工件)的维修操作为安装于基板B的部件D的位置调整的情况下,投入口判断部43将对部件D的位置进行检查的生产设备(安装检查装置M10)或者比该生产设备更靠上游的投入口(第3输送机M9)判断为正确。
在编号50为“9”的不合格面52是“背面”、不合格检测位置53是“安装检查”、维修结果54是“部件调整”的情况下,为了重新投入后对附于基板B的表面的识别码C进行识别,在上下反转后从安装检查装置M10中的安装检查操作重新开始生产,重新投入口55被指定为作为反转装置的第1输送机M2。即,对在与操作对象面(背面)相反的面(表面)附有识别码C的基板B(工件)进行操作的情况下,投入口判断部43将反转装置(第1输送机M2)或者比反转装置更靠上游侧的投入口判断为正确。
这样,在编号50为“9”等的情况下,操作对象面为背面且将基板B重新投入的生产设备为反转装置(第1输送机M2)或者比其更靠上游侧的情况下,第1输送机M2中被反转的基板B在比重新开始生产的生产设备(安装检查装置M10)更靠上游侧的生产设备(印刷装置M3、印刷检查装置M4、部件安装装置M6~M8)中不被操作而直接被向下游侧搬运。
图5中,搬运判断部44基于提取基板信息34中包含的被重新投入的基板B(工件)的生产结束期限,判断被重新投入的工件的搬运的可否。具体而言,搬运判断部44计算到被重新投入的基板B的生产结束期限所被设定的工序为止的所需时间。并且,搬运判断部44在估计出操作比生产结束期限早结束的情况下,判断为能够搬运,在估计出操作在生产结束期限内未结束的情况下,判断为不能搬运。由此,能够防止对赶不上生产结束期限的基板B进行操作的浪费、由于超过生产结束期限的操作而潜在品质不良。
此外,搬运判断部44基于生产没备所生产的工件组,判断被重新投入的基板B(工件)的搬运的可否。具体而言,搬运判断部44对提取基板信息34中包含的被重新投入的基板B的被应用的生产程序与生产程序信息37中包含的当前的生产程序进行比较,判断与被重新投入的基板B相同的工件组是否被生产。并且,搬运判断部44在相同的工件组的情况下判断为能够搬运,在不同的工件组的情况下判断为不能搬运。
由此,在多个生产线(部件安装线L1、模块组装线L2)中并行生产相同的工件组、在进行提取的基板B的维修操作的期间进行了一部分的生产线中生产的工件组的变更(设置变化)的情况下,能够防止错误地重新投入到被变更的生产线并重新开始生产的不良情况。相反地,即使在重新投入到与提取的生产线不同的生产线的情况下,若是适当的工件组则也能够重新开始生产,部件安装系统1中能够灵活地进行生产管理。
图5中,显示处理部45在基板B(工件)被重新投入到错误的投入口(生产设备)的情况下,使显示部32显示正确的投入口。即,若投入口判断部43判断为被重新投入的投入口错误并确定正确的投入口,则显示处理部45使显示部32显示正确的投入口。此外,显示处理部45在不能进行被重新投入的基板B(工件)的搬运的情况下,使显示部32显示该意思。即,若搬运判断部44判断为不能进行被重新投入的基板B的搬运,则显示处理部45在显示部32显示不能进行被重新投入的基板B的生产重新开始的理由和从生产设备取出的意思。另外,显示处理部45除了生产管理装置3所具备的显示部32,也可以也在生产设备所具备的显示部、读取器4所具备的显示画面4b(显示部)进行显示。
接下来,参照图4~5、图7~8,说明维修线L3的结构和针对被判定为维修线L3中的检查不合格的基板B(以下,称为“维修对象基板”。)的维修操作。图5中,维修线L3具备维修辅助装置M29和读取器4。维修辅助装置M29除了显示器20、键盘21,还具备检查信息比对部22、重新投入口确定部23、辅助显示处理部24、无线通信部25。无线通信部25是无线通信装置,通过无线来与读取器4之间进行数据的收发。另外,读取器4也可以通过有线来与维修辅助装置M29连接。此外,读取器4也可以经由生产管理装置3所具备的无线通信装置以及通信网络2来与维修辅助装置M29进行数据的收发。
图4中,在维修操作中,操作者通过读取器4来识别附于在操作台18载置的维修对象基板的识别码C。若取得维修对象基板的识别码C,则检查信息比对部22对生产管理装置3比对识别码C并取得基板B的检查信息35。若维修对象基板的检查信息35被取得,则辅助显示处理部24基于取得的检查信息35,使显示器20显示对基于操作者的维修操作进行辅助的维修辅助画面。
这里,参照图7,对显示于显示器20的维修辅助画面60进行说明。在维修辅助画面60,显示“基板名”显示框61、“检查工序”显示框62、“不合格内容”显示框63、“维修内容”输入框64、“确定”按钮65。在“基板名”显示框61,显示根据识别码C而确定的维修对象基板的基板名(B8064)。在“检查工序”显示框62,显示检查信息35中包含的维修对象基板被判定为检查不合格的检查工序(检查装置)。
在“不合格内容”显示框63,显示检查信息35中包含的维修对象基板的检查不合格的内容。在本例中,作为不合格内容,显示维修对象基板的右上的位置为“A3”的单独基板Ba处搭载的部件名为“D053”的部件D的位置偏离。操作者在维修操作的执行后,使用键盘21等的输入装置而在“维修内容”输入框64输入维修操作的内容(维修内容)。具体而言,通过选择“维修内容”输入框64中显示的单选按钮64a,输入维修内容。
在本例中,作为维修内容,“焊料清扫”“部件去除”“部件位置调整”“不合格跳过”“合格”作为选项而被显示。“焊料清扫”是被印刷于维修对象基板的焊料的去除,“部件去除”是被安装(装配)于维修对象基板的部件或者异形部件的去除,“部件位置调整”是被安装(装配)于维修对象基板的部件或者异形部件的位置偏移的修正。此外,“不合格跳过”在维修对象基板是多面基板的情况下确定为以后跳过不合格的单独基板Ba的操作的情况下被选择,“合格”在目视观察确认的结果而维修对象基板判断为合格的情况下被选择。另外,维修内容并不限定于这些,可适当地追加、削除。
图7中,作为维修内容,选择“部件位置调整”。若操作者操作“确定”按钮65,则被选择的维修内容被输入到维修辅助装置M29,并且也被发送给生产管理装置3并作为维修信息36而存储于存储装置31。若维修内容被输入,则重新投入口确定部23基于维修对象基板的识别码C、检查信息35、被输入的维修内容、重新投入口信息38,确定重新投入维修对象基板的重新投入口(生产设备)的候选。辅助显示处理部24基于被确定的重新投入口,使包含重新投入口的辅助维修对象基板的重新投入的信息作为图8所示的重新投入辅助画面70而显示于显示器20。
此外,被输入的维修内容与基板B关联并进行履历管理。例如,在实施了通过检查机而被判断为检查不合格的基板B所对应的维修处理后,重新投入并再次被判断为检查不合格的情况下,若关联了维修内容,则能够容易判别是否为过去的不合格所导致的不合格,能够容易进行不合格原因分析。
这里,参照图8,说明显示于显示器20的重新投入辅助画面70。在重新投入辅助画面70,显示“基板名”显示框71、“检查工序”显示框72、“重新投入场所”显示框73、“了解”按钮74。“基板名”显示框71和“检查工序”显示框72与维修辅助画面60的“基板名”显示框61和“检查工序”显示框62相同。在“重新投入场所”显示框73,显示通过重新投入口确定部23而确定的重新投入口(生产设备的开闭盖)。
另外,重新投入辅助画面70也可以不显示于显示器20,而显示于操作者所持的移动终端、生产线所被配置的生产车间中具备的灯具、或者生产管理装置3、生产设备具备的显示部,或者也可以重复显示于上述任意。
本例中,图6所示的重新投入口信息38的编号50相当于“6”,为了从安装检查重新开始维修对象基板的生产,在“重新投入场所”显示框73,作为重新投入口,显示安装检查装置M10或者比安装检查装置M10更靠上游侧的第3输送机M9。若操作者操作“了解”按钮74,则显示器20的显示转移至用于辅助下一个维修对象基板的维修操作的画面。
这样,生产控制系统具备:取得被重新投入到生产设备的工件(基板B)的识别码C的生产信息取得部39、取得工件的检查信息35的检查信息取得部40、取得工件的维修信息36的维修信息取得部41。进一步地,生产控制系统具备投入口判断部43,其基于识别码C、检查信息35以及维修信息36,判断工件所被重新投入的投入口(生产设备的开闭盖)的正误。部件安装系统1是控制对工件进行操作或者检查的多个生产设备的生产控制系统。由此,能够进行控制以使得能够将进行了维修操作的工件重新投入到生产线(部件安装线L1、模块组装线L2)并适当地重新开始生产。
另外,上述的生产控制系统的生产管理装置3具备生产信息取得部39、检查信息取得部40、维修信息取得部41、投入口判断部43,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取代生产管理装置3而是将部件安装线L1、模块组装线L2统一控制的线控计算机具备生产信息取得部39、检查信息取得部40、维修信息取得部41、投入口判断部43的结构。此外,生产设备也可以是具备上述的结构,例如,基板插拔输送机也可以具备生产信息取得部39、检查信息取得部40、维修信息取得部41、投入口判断部43。
接下来,沿着图9的流程,说明从生产线(部件安装线L1、模块组装线L2)提取检查不合格的基板B的基板提取处理(生产控制方法)。以下,通过利用安装检查装置M10来进行基板B的安装检查、从第4输送机M11提取基板B的例子来进行说明。首先,安装检查装置M10对安装于基板B的部件D的状态进行检查(ST1)。在检查结果为合格的情况下(ST2中为是),安装检查装置M10将该基板B向第4输送机M11搬出后,第4输送机M11将该基板B向下游侧的回流装置M12搬出。
在检查结果不合格的情况下(ST2中为否),安装检查装置M10将该基板B向作为提取场所的第4输送机M11搬出(ST3)。若该基板B被向第4输送机M11的提取操作位置P2搬运,则第4输送机M11中执行提取处理(ST4)。即,向安装检查装置M10发送搬出禁止指令后,将开闭盖13的安全装置解除。若操作者将开闭盖13打开并取出基板B后将开闭盖13关闭并指示运转重新开始,则将开闭盖13的安全装置有效化,向安装检查装置M10发送搬运重新开始指令并使运转重新开始。
接下来,沿着图10的流程,说明将基板B重新投入到生产线(部件安装线L1、模块组装线L2)的基板重新投入处理(生产控制方法)。以下,通过将维修线L3中进行了部件位置调整的基板B(参照图7)重新投入到第3输送机M9的例子来进行说明。首先,操作者向第3输送机M9指示重新投入处理。由此,第3输送机M9中执行重新投入处理(ST11)。即,若向部件安装装置M8发送搬出禁止指令后提取操作位置P2成为空,则将开闭盖13的安全装置解除。
若操作者将开闭盖13打开并投入基板B后将开闭盖13关闭并指示运转重新开始,则将开闭盖13的安全装置有效化,向安装检查装置M10发送搬运重新开始指令并使运转重新开始。接下来,生产信息取得部39取得被重新投入到第3输送机M9(生产设备)的基板B(工件)的识别码C(ST12),检查信息取得部40取得被重新投入的基板B的检查信息35(ST13),维修信息取得部41取得被重新投入的基板B的维修信息36(ST14)。
图10中,接下来,投入口判断部43基于识别码C、检查信息35、维修信息36、重新投入口信息38,判定基板B(工件)被重新投入的投入口(生产设备的开闭盖)的正误(ST15)。在基板B被重新投入到错误的投入口的情况下(ST15中为否),显示处理部45使显示部32显示正确的投入口(ST16)。在投入口正确的情况下(ST15中为是),搬运判断部44基于部件安装线L1的生产设备所生产的工件组(生产程序),判断被重新投入的基板B的搬运的可否(ST17)。
此外,搬运判断部44基于提取基板信息34中包含的被重新投入的基板B的生产结束期限,判断被重新投入的基板B的搬运的可否(ST18)。若(ST17)和(ST18)中都判断为能够搬运(ST17中为是,并且ST18中是),则被重新投入的基板B的部件安装线L1中的生产被重新开始(ST19)。若(ST17)或者(ST18)的任意一个中判断为不能搬运(ST17中为否,或者ST1 8中为否),即,不能进行被重新投入的基板B的搬运的情况下,显示处理部45使显示部32显示该意思(ST20)。
这样,基板重新投入处理包含:取得被重新投入到生产设备(第3输送机M9)的工件(基板B)的识别码C(ST12),取得被重新投入的工件的检查信息35(ST13),取得被重新投入的工件的维修信息36(ST14),基于识别码C、检查信息35、维修信息36,判定工件被重新投入的投入口(生产设备的开闭盖)的正误(ST15)。该基板重新投入处理是控制对工件进行操作或者检查的多个生产设备的生产控制方法。由此,能够进行控制以使得能够将进行了维修操作的工件重新投入到生产线(部件安装线L1、模块组装线L2)并适当地重新开始生产。
另外,若能够取得维修信息36,则也可以不经由维修辅助装置M29地重新投入基板B。例如,在通过检查装置等进行检查不合格的判定后,通过基于操作者的目视观察确认、再检查而判断为没有问题的情况下,通过读取器4、生产设备中具备的输入部、或操作者所持的移动终端来确定基板B,输入基板B没有问题,存储于存储装置31。并且,在基于被输入的维修信息36而显示的重新投入之前,使基板B重新投入到生产线。
另外,上述中,作为生产线,以在基板B安装部件D的部件安装线L1和在安装基板装配异形部件的模块组装线L2为例说明生产控制系统,但生产线并不限定于这些。例如,生产线也可以是制造半导体的半导体生产线,也可以是组装电气设备的组装生产线,也可以是生产食品加工产品的食品加工线。即,本实施例的“工件”除了基板以外,也可以是半导体、电气设备、食品加工产品。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的生产控制系统以及生产控制方法具有能够进行控制以使得能够将进行了维修操作的工件重新投入到生产线并适当重新开始生产的效果,在将部件安装于基板的领域有用。

Claims (16)

1.一种生产控制系统,控制对工件进行操作或者检查的多个生产设备,所述多个生产设备之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对附于所述工件的识别码进行识别的识别部,
所述生产控制系统具备:
生产信息取得部,从所述识别部取得被重新投入到所述多个生产设备之一的所述工件的识别码;
检查信息取得部,取得所述工件的检查信息;
维修信息取得部,取得所述工件的维修信息;和
投入口判断部,基于所述识别码、所述检查信息以及所述维修信息,判断所述工件被重新投入的投入口的正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生产控制系统还具备:显示处理部,在所述工件被重新投入到错误的投入口的情况下,使显示部显示正确的投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生产控制系统还具备:
时间管理部,管理所述工件的生产结束期限;和
搬运判断部,基于被重新投入的所述工件的生产结束期限,判断被重新投入的所述工件的搬运的可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生产控制系统还具备:搬运判断部,基于所述生产设备的生产程序,判断被重新投入的所述工件的搬运的可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生产控制系统还具备:显示处理部,在不能进行被重新投入的所述工件的搬运的情况下,使显示部显示该意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生产设备具有将所述工件反转的反转装置,
在与操作对象面相反的面附有所述识别码的所述工件被操作的情况下,所述投入口判断部将所述反转装置或者比所述反转装置更靠上游的投入口判断为正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生产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工件是基板,
所述多个生产设备具有:将部件安装于所述基板的部件安装装置、和对所述基板或安装于所述基板的部件进行检查的检查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产控制系统,其中,
在被重新投入的所述工件的维修是安装于基板的部件的位置调整的情况下,所述投入口判断部将对所述部件的位置进行检查的所述生产设备或者比所述生产设备更靠上游的投入口判断为正确。
9.一种生产控制方法,控制多个生产设备,所述生产设备具有对附于被投入的工件的识别码进行识别的识别部,并对所述工件进行操作或者检查,所述多个生产设备之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对附于所述工件的识别码进行识别的识别部,
所述生产控制方法具备:
从所述识别部取得被重新投入到所述多个生产设备之一的所述工件的识别码;
取得所述工件的检查信息;
取得所述工件的维修信息;和
基于所述识别码、所述检查信息以及所述维修信息,判定所述工件被重新投入的投入口的正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产控制方法,其中,
在所述工件被重新投入到错误的投入口的情况下,使显示部显示正确的投入口。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产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生产控制方法还包含:管理所述工件的生产结束期限,基于被重新投入的所述工件的生产结束期限,判断被重新投入的所述工件的搬运的可否。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产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生产控制方法还包含:基于所述生产设备的生产程序,判断被重新投入的所述工件的搬运的可否。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生产控制方法,其中,
在不能进行被重新投入的所述工件的搬运的情况下,使显示部显示该意思。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产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生产设备具有将所述工件反转的反转装置,
在与操作对象面相反的面附有所述识别码的所述工件被操作的情况下,将所述反转装置或者比所述反转装置更靠上游的投入口判断为正确。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产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工件是基板,
所述多个生产设备具有:将部件安装于所述基板的部件安装装置、和对所述基板或安装于所述基板的部件进行检查的检查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生产控制方法,其中,
在被重新投入的所述工件的维修是装配于基板的部件的位置调整的情况下,将对所述部件的位置进行检查的所述生产设备或者比所述生产设备更靠上游的投入口判断为正确。
CN202010471812.XA 2019-06-21 2020-05-28 生产控制系统以及生产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211456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15217A JP7345081B2 (ja) 2019-06-21 2019-06-21 生産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生産制御方法
JP2019-115217 2019-06-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4562A true CN112114562A (zh) 2020-12-22

Family

ID=73799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71812.XA Pending CN112114562A (zh) 2019-06-21 2020-05-28 生产控制系统以及生产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345081B2 (zh)
CN (1) CN112114562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6869A (zh) * 2006-01-11 2009-01-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子器件组装系统及电子器件组装方法
JP2009021466A (ja) * 2007-07-13 2009-01-29 Panasonic Corp 電子部品実装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子部品実装方法
CN101655918A (zh) * 2009-09-04 2010-02-24 重庆大学 基于rfid与条码融合的精细化生产系统和生产方法
US20100256793A1 (en) * 2009-04-06 2010-10-07 Toyota Motor Engineet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part abnormality in a manufacturing assembly line
JP2012028655A (ja) * 2010-07-26 2012-02-09 Hitachi High-Tech Instruments Co Ltd 電子部品実装ラインの管理方法及びその管理システム
WO2012165276A1 (ja) * 2011-05-31 2012-12-06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対基板作業支援装置および対基板作業支援方法
CN103369858A (zh) * 2012-04-02 2013-10-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子元件安装系统
CN103391705A (zh) * 2012-05-08 2013-11-1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子元件安装系统及其中的生产履历信息生成方法
JP2014022681A (ja) * 2012-07-23 2014-02-03 Fuji Mach Mfg Co Ltd 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JP2016174193A (ja) * 2016-07-07 2016-09-29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基板再投入支援システム
CN109152328A (zh) * 2017-06-19 2019-01-0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安装基板制造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26800A (ja) * 1991-04-26 1992-11-16 Sharp Corp プリント配線基板検査装置
JP5201115B2 (ja) 2009-10-08 2013-06-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WO2015122011A1 (ja) 2014-02-17 2015-08-20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対基板作業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6869A (zh) * 2006-01-11 2009-01-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子器件组装系统及电子器件组装方法
JP2009021466A (ja) * 2007-07-13 2009-01-29 Panasonic Corp 電子部品実装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子部品実装方法
US20100256793A1 (en) * 2009-04-06 2010-10-07 Toyota Motor Engineet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part abnormality in a manufacturing assembly line
CN101655918A (zh) * 2009-09-04 2010-02-24 重庆大学 基于rfid与条码融合的精细化生产系统和生产方法
JP2012028655A (ja) * 2010-07-26 2012-02-09 Hitachi High-Tech Instruments Co Ltd 電子部品実装ラインの管理方法及びその管理システム
WO2012165276A1 (ja) * 2011-05-31 2012-12-06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対基板作業支援装置および対基板作業支援方法
CN103369858A (zh) * 2012-04-02 2013-10-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子元件安装系统
CN103391705A (zh) * 2012-05-08 2013-11-1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子元件安装系统及其中的生产履历信息生成方法
JP2014022681A (ja) * 2012-07-23 2014-02-03 Fuji Mach Mfg Co Ltd 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JP2016174193A (ja) * 2016-07-07 2016-09-29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基板再投入支援システム
CN109152328A (zh) * 2017-06-19 2019-01-0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安装基板制造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45081B2 (ja) 2023-09-15
JP2021002573A (ja) 2021-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44168B2 (en) Part-mounting, inspecting and repairing method
CN111359912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smt生产线智能化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4690007A (zh) 一种人机结合的磁芯在线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
CN111586976B (zh) 一种在线修理pcb板的检修设备及其检修方法
JP2010188459A (ja) 部品キットを用いた生産システム
CN109152327B (zh) 设备要素保养管理系统以及设备要素保养管理方法
CN108174523A (zh) 一种pcb外观在线检修设备及检修方法
JP2007147354A (ja) 検査機、検査方法および実装ライン
JP2007157817A (ja) 実装ライン、実装方法および実装機
JP6008633B2 (ja) 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JP2013214588A (ja) 電子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WO2010007748A1 (ja) 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CN112114562A (zh) 生产控制系统以及生产控制方法
JP2006349540A (ja) 目視検査支援システム
JP2007123503A (ja) 検査搬送機、検査確認方法および実装ライン
CN115461190A (zh) 组装系统
JP6034020B2 (ja) 電子部品装着方法及び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JP2009123891A (ja) 基板検査装置および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JP2001353341A (ja) 遊技機検査装置
KR102049563B1 (ko) Pcb 제조 공정에서의 기판 겹침 검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2055532A (zh) 再投入支援装置
JP2009021466A (ja) 電子部品実装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子部品実装方法
CN109152323B (zh) 设备要素修理管理系统以及设备要素修理管理方法
JPH05308187A (ja) ハンダ付け検査修正装置
JP7386390B2 (ja) 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