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10979B - 一种提取茶皂素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取茶皂素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10979B
CN112110979B CN202011156367.4A CN202011156367A CN112110979B CN 112110979 B CN112110979 B CN 112110979B CN 202011156367 A CN202011156367 A CN 202011156367A CN 112110979 B CN112110979 B CN 1121109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saponin
tea
eluent
extraction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563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10979A (zh
Inventor
金慧鸣
黄天柱
谢妍祎
王慧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Zhongzhan Tea Oi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Zhongzhan Tea Oi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Zhongzhan Tea Oi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Zhongzhan Tea Oi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5636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109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109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09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109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09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JSTEROIDS
    • C07J63/00Steroids in which the cyclopenta(a)hydrophenanthrene skeleton has been modified by expansion of only one ring by one or two atoms
    • C07J63/008Expansion of ring D by one atom, e.g. D homo stero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H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NUCLEIC ACIDS
    • C07H1/00Process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ugar derivatives
    • C07H1/06Separation; Purification
    • C07H1/08Separation; Purification from natural produc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H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NUCLEIC ACIDS
    • C07H15/00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carbon or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hetero atoms of saccharide radicals
    • C07H15/20Carbocyclic rings
    • C07H15/24Condensed ring systems having three or more rings
    • C07H15/256Polyterpene radica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mpounds Of Unknown Constitution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Steroid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产物分离技术,公开了一种提取茶皂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茶粕原料与提取溶剂接触进行提取,收集提取液并进行干燥I得到茶皂素粗品;(2)将步骤(1)得到的所述茶皂素粗品与水混合得到茶皂素溶液,将所述茶皂素溶液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进行分离,再用洗脱剂洗脱并收集洗脱液,所述洗脱剂含有水和有机溶剂;(3)除去所述洗脱液中的有机溶剂后,与絮凝剂混合进行絮凝,固液分离并收集澄清液,将所述澄清液进行干燥II。本发明的提取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最终制得的茶皂素的纯度,而且能够提高茶皂素的得率。

Description

一种提取茶皂素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产物分离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提取茶皂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茶皂素,又名茶皂苷,是一类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类皂苷的混合物,具有抑制酒精吸收和保护胃肠道、抗高血压、抗渗消炎等生理活性,也是一种天然的表面活性剂。茶皂素是我国优势植物资源,存在于油茶籽饼粕中,被广泛应用于建材、化工、生物医药及食品等行业。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作物,其种植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种植规模也在逐年增加,因此茶皂素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前景。采取合理高效的提取工艺得到高纯度的茶皂素,可最大程度的发挥茶皂素的价值潜能,对生物医药、日化等行业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推动意义。
目前,茶皂素的提取纯化工艺主要采用重结晶法和吸附法。重结晶法主要根据茶皂素在含水乙醇中的溶解度高于多糖和蛋白类等杂质,以及在含水乙醇中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迅速下降的特点进行茶皂素纯化,但此方法不适合工业化生产且得率偏低;吸附法主要是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茶皂素进行纯化,大孔吸附树脂具有操作成本低、溶剂耗费少、工作强度小、容易再生等优点,但对目标产物中存在的黄酮和色素等物质的分离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得率偏低、分离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提取茶皂素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取茶皂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茶粕原料与提取溶剂接触进行提取,收集提取液并进行干燥I得到茶皂素粗品;
(2)将步骤(1)得到的所述茶皂素粗品与水混合得到茶皂素溶液,将所述茶皂素溶液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进行分离,再用洗脱剂洗脱并收集洗脱液,所述洗脱剂含有水和有机溶剂;
(3)除去所述洗脱液中的有机溶剂后,与絮凝剂混合进行絮凝,固液分离并收集澄清液,将所述澄清液进行干燥II。
优选地,步骤(1)中,将茶粕原料与提取溶剂接触进行提取的方式为:在超声条件下,将茶粕原料与提取溶剂混合进行浸提,并经固液分离得到所述提取液,所述固液分离的方式优选为过滤;
将茶粕原料与提取溶剂接触进行提取的条件至少满足:时间为2-4h、温度为60-75℃;
所述提取溶剂含有低级脂肪醇,所述低级脂肪醇选自C1-C4的一元醇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甲醇和/或乙醇;
优选地,所述提取溶剂为低级脂肪醇以浓度为40-80体积%的水溶液的形式使用。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茶粕原料的制备过程包括:将茶粕经干燥III、粉碎和过筛处理得到茶粕粉,将所述茶粕粉进行索氏提取法脱脂、干燥IV。
优选地,所述干燥III和所述干燥IV的温度各自独立地为50-70℃;所述过筛的过程包括:将经所述粉碎的茶粕过筛,得到粒径小于或等于0.55mm的茶粕粉。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干燥I的过程包括:将所述提取液通过旋转蒸发成浸膏状,再经冷冻干燥得到所述茶皂素粗品。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大孔吸附树脂选自型号为AB-8、ADS-17和XAD 1600N中的至少一种大孔吸附树脂;
所述洗脱剂中的有机溶剂选自C1-C4的一元醇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甲醇和/或乙醇;
优选地,所述洗脱剂中的有机溶剂与水的体积比为1.5-4:1。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茶皂素粗品与水混合时两者的质量比为8-15:100;
所述分离和洗脱的条件至少满足:所述茶皂素溶液的流速为1.5-2.5BV/h,所述洗脱剂的流速为1.5-2.5BV/h,所述大孔吸附树脂、茶皂素溶液和洗脱剂的体积比为1:6-7:4.5-5.5。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絮凝剂含有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甲壳素,其中,所述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甲壳素的质量比为2-4:1-3:1。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除去有机溶剂后的洗脱液中的茶皂素与所述絮凝剂的质量比为100:0.2-0.5。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絮凝的过程包括:将所述除去有机溶剂后的洗脱液与絮凝剂混合搅拌3-8min、再静置1-2h;所述固液分离的方法为离心分离,所述离心分离的转速为2500-3500rpm;所述干燥II采用冷冻干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提取茶皂素的方法利用提取溶剂从茶粕中提取茶皂素后,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有效去除茶皂素粗品中的小分子物质,再利用絮凝剂除去洗脱液中的蛋白质、有机酸、单宁、黄酮及部分色素等大分子杂质,不仅能够提高最终制得的茶皂素的纯度,而且能够提高茶皂素的得率;
2、本发明中采用壳聚糖与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甲壳素复配作为絮凝剂,对洗脱液中的大分子杂质具有良好的沉降效果,沉降效率高,安全性高,与大孔吸附树脂的纯化过程相配合,能够显著提高茶皂素的纯度。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取茶皂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茶粕原料与提取溶剂接触进行提取,收集提取液并进行干燥I得到茶皂素粗品;
(2)将步骤(1)得到的所述茶皂素粗品与水混合得到茶皂素溶液,将所述茶皂素溶液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进行分离,再用洗脱剂洗脱并收集洗脱液,所述洗脱剂含有水和有机溶剂;
(3)除去所述洗脱液中的有机溶剂后,与絮凝剂混合进行絮凝,固液分离并收集澄清液,将所述澄清液进行干燥II。
根据本发明,利用提取溶剂从茶粕中提取茶皂素后,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有效去除茶皂素粗品中的小分子物质,再利用絮凝剂除去含有茶皂素的洗脱液中的蛋白质、有机酸、单宁、黄酮及部分色素等大分子杂质,不仅能够提高最终制得的茶皂素的纯度,而且能够提高茶皂素的得率。
根据本发明,步骤(1)中,将茶粕原料与提取溶剂接触的目的是将茶皂素溶解到提取溶剂中,优选情况下,将茶粕原料与提取溶剂接触进行提取的方式为:在超声条件下,将茶粕原料与提取溶剂混合进行浸提,并经固液分离得到所述提取液,所述固液分离的方式优选为过滤。发明人发现,在该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下,超声波产生的机械作用、空穴作用及热效应可以破坏茶粕原料的细胞壁,能够有效缩短提取时间,减少提取溶剂的使用,降低提取温度,较大程度提高茶皂素的品质及产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容易理解的是,一次提取可能还不能足以将茶粕原料中的茶皂素进行充分提取,因此,为了充分利用原料,优选地,所述提取的次数为2-5次,并将每次得到的提取液合并后进行干燥I得到茶皂素粗品。
本发明对茶粕原料与提取溶剂接触进行提取的条件没有特别的限定,只要能够使得至少部分的茶皂素溶解再提取溶剂中,得到提取液即可,例如,所述提取的条件包括提取的时间和提取的温度。优选情况下,提取的条件至少满足:时间为2-4h、温度为60-75℃。发明人发现,在该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下,有利于提高茶粕原料中茶皂素在提取溶剂中的溶出度,提高提取的得率。
根据本发明,步骤(1)中所述提取溶剂含有低级脂肪醇,所述低级脂肪醇选自C1-C4的一元醇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可以为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叔丁醇,优选为甲醇和/或乙醇。提取溶剂中的低级脂肪醇可以是以纯态使用,也可以是以水溶液的形式使用,只要能够将茶皂素提取出来即可,优选情况下,所述提取溶剂为低级脂肪醇以浓度为40-80体积%的水溶液的形式使用。发明人发现,在该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下,有利于提高茶皂素在提取溶剂中的溶解性,便于提取溶剂对茶皂素的提取。
根据本发明,步骤(1)中所述茶粕原料的制备过程包括:将茶粕经干燥III、粉碎和过筛处理得到茶粕粉,将所述茶粕粉进行索氏提取法脱脂、干燥IV。发明人发现,在该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下,能够减小茶粕原料的粒径,增加茶粕原料中的茶皂素在提取溶剂中的溶出度,提高提取的速率和得率。优选情况下,所述干燥III和所述干燥IV的温度各自独立地为50-70℃;所述过筛的过程包括:将经所述粉碎的茶粕过筛,得到粒径小于或等于0.55mm的茶粕粉。具体地,过筛可以选用30目筛网或者其他粒径小于0.55mm的筛网,例如32目、35目、40目、42目、45目、48目、50目等。
根据本发明,步骤(1)中所述干燥I的过程包括:将所述提取液通过旋转蒸发成浸膏状,再经冷冻干燥得到所述茶皂素粗品。发明人发现,在该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下,有利于在干燥过程中提高茶皂素的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大孔吸附树脂选自型号为AB-8、ADS-17和XAD1600N中的至少一种大孔吸附树脂。大孔吸附树脂是以苯乙烯和丙酸酯为单体,加入乙烯苯为交联剂,甲苯、二甲苯为致孔剂,它们相互交联聚合形成了多孔骨架结构,因此其中可能残留有未聚合的单体以及其他添加剂,因此,为了避免这些物质对分离过程造成影响并提高分离产物的纯度,在将上述滤液首次使用新的大孔吸附树脂柱进行分离之前,优选将该大孔吸附树脂柱中填充的大孔吸附树脂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的方法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各种方法进行。例如,AB-8的预处理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用2倍体积的95%乙醇浸泡树脂24h溶胀,然后用95%乙醇洗至洗出液加适量水无白色浑浊出现为止,再用去离子水淋洗至洗出液无醇味,转入酸碱处理,用体积分数为5%的HCl溶液浸泡24h,然后用去离子水洗至pH值为中性,接着用体积分数5%的NaOH溶液浸泡24h,最后用去离子水洗至pH值为中性,浸泡于去离子水中备用。
根据本发明,所述洗脱剂中的有机溶剂选自C1-C4的一元醇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可以为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叔丁醇,优选为甲醇和/或乙醇。优选情况下,所述洗脱剂中的有机溶剂与水的体积比为1.5-4:1。发明人发现,在该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下,能够更具选择性地将茶皂素从大孔吸附树脂中洗脱,提高茶皂素的得率。
根据本发明,步骤(2)中所述茶皂素粗品与水混合时两者的质量比为8-15:100。发明人发现,在该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下,有利于简化大孔吸附树脂柱进行分离的操作。
本发明对步骤(2)中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进行分离的条件没有特别地限定,一般地,所述分离的条件包括温度、吸附树脂柱中吸附树脂的用量、滤液的流速和洗脱剂的流速。所述分离和洗脱的条件至少满足:所述茶皂素溶液的流速为1.5-2.5BV/h,所述洗脱剂的流速为1.5-2.5BV/h,所述大孔吸附树脂、茶皂素溶液和洗脱剂的体积比为1:6-7:4.5-5.5。
根据本发明,步骤(3)中所述絮凝剂含有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甲壳素,其中,所述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甲壳素的质量比为2-4:1-3:1。发明人发现,在该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下,絮凝剂对洗脱液中的大分子杂质具有良好的沉降效果,沉降效率高,安全性高。优选情况下,步骤(3)中所述除去有机溶剂后的洗脱液中的茶皂素与所述絮凝剂的质量比为100:0.2-0.5。
本发明中,除去所述洗脱液中的有机溶剂的过程可以采用旋转蒸发的方式。根据本发明,步骤(3)中所述絮凝的过程包括:将所述除去有机溶剂后的洗脱液与絮凝剂混合搅拌3-8min、再静置1-2h;所述固液分离的方法为离心分离,所述离心分离的转速为2500-3500rpm;所述干燥II采用冷冻干燥。发明人发现,在该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下,有利于提高絮凝过程中除去洗脱液中杂质的效率。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中,茶皂素的纯度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得;茶粕原料购于湖南林之神林韵油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其余原料为市售品。
絮凝剂溶液的配制方法为:用体积分数为1%的醋酸溶液配制质量分数为0.1%的壳聚糖溶液,静置24h后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甲壳素,得到絮凝剂溶液。
实施例1
(1)将茶粕经60℃恒温烘干至恒重,粉碎过50目筛,得到粒径小于0.27mm的茶粕粉,将茶粕粉进行索氏提取法脱脂后,经60℃恒温烘干至恒重得到茶粕原料;
(2)将100g步骤(1)得到的茶粕原料与2L乙醇-水溶液(乙醇含量为60体积%)混合,在70℃水浴条件下,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3h后,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重复提取2次,合并3次提取的滤液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通过旋转蒸发成浸膏状,再经冷冻干燥得到茶皂素粗品;
(3)将20g步骤(2)得到的茶皂素粗品与200g水混合得到茶皂素溶液,将茶皂素溶液以2BV/h的流速通过AB-8大孔吸附树脂柱(树脂柱中树脂量为30mL)进行分离,用135mL蒸馏水冲洗树脂柱,再用150mL乙醇-水溶液(乙醇含量为70体积%)以2BV/h的流速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
(4)将步骤(3)得到的洗脱液中经旋转蒸发除去乙醇后用蒸馏水稀释至茶皂素的含量为1质量%,按茶皂素水溶液体积的3%加入絮凝剂溶液(絮凝剂溶液中壳聚糖的含量为0.1质量%、羧甲基纤维素钠0.067质量%和甲壳素0.033质量%),搅拌5min,室温下静置1.5h,在3000r/min下离心后收集澄清液,将澄清液进行冷冻干燥得到茶皂素。
实施例2
(1)将茶粕经70℃恒温烘干至恒重,粉碎过30目筛,得到粒径小于0.55mm的茶粕粉,将茶粕粉进行索氏提取法脱脂后,经70℃恒温烘干至恒重得到茶粕原料;
(2)将100g步骤(1)得到的茶粕原料与2L甲醇-水溶液(甲醇含量为40体积%)混合,在75℃水浴条件下,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2h后,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重复提取3次,合并4次提取的滤液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通过旋转蒸发成浸膏状,再经冷冻干燥得到茶皂素粗品;
(3)将16g步骤(2)得到的茶皂素粗品与200g水混合得到茶皂素溶液,将茶皂素溶液以1.5BV/h的流速通过ADS-17大孔吸附树脂柱(树脂柱中树脂量为33mL)进行分离,用135mL蒸馏水冲洗树脂柱,再用150mL甲醇-水溶液(甲醇含量为60体积%)以1.5BV/h的流速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
(4)将步骤(3)得到的洗脱液中经旋转蒸发除去甲醇后用蒸馏水稀释至茶皂素的含量为1质量%,按茶皂素水溶液体积的2%加入絮凝剂溶液(絮凝剂溶液中壳聚糖的含量为0.1质量%、羧甲基纤维素钠0.05质量%和甲壳素0.05质量%),搅拌3min,室温下静置2h,在3500r/min下离心后收集澄清液,将澄清液进行冷冻干燥得到茶皂素。
实施例3
(1)将茶粕经50℃恒温烘干至恒重,粉碎过40目筛,得到粒径小于0.38mm的茶粕粉,将茶粕粉进行索氏提取法脱脂后,经50℃恒温烘干至恒重得到茶粕原料;
(2)将100g步骤(1)得到的茶粕原料与2L乙醇-水溶液(乙醇含量为80体积%)混合,在60℃水浴条件下,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4h后,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重复提取2次,合并3次提取的滤液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通过旋转蒸发成浸膏状,再经冷冻干燥得到茶皂素粗品;
(3)将30g步骤(2)得到的茶皂素粗品与200g水混合得到茶皂素溶液,将茶皂素溶液以2.5BV/h的流速通过AB-8大孔吸附树脂柱(树脂柱中树脂量为29mL)进行分离,用135mL蒸馏水冲洗树脂柱,再用155mL乙醇-水溶液(乙醇含量为80体积%)以2.5BV/h的流速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
(4)将步骤(3)得到的洗脱液中经旋转蒸发除去乙醇后用蒸馏水稀释至茶皂素的含量为1质量%,按茶皂素水溶液体积的5%加入絮凝剂溶液(絮凝剂溶液中壳聚糖的含量为0.1质量%、羧甲基纤维素钠0.075质量%和甲壳素0.025质量%),搅拌8min,室温下静置1h,在2500r/min下离心后收集澄清液,将澄清液进行冷冻干燥得到茶皂素。
实施例4
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提取茶皂素,不同的是,絮凝剂溶液中仅含有壳聚糖,其中壳聚糖的含量为0.1质量%。
实施例5
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提取茶皂素,不同的是,大孔吸附树脂的型号为ADS-2。
对比例1
(1)将茶粕经50℃恒温烘干至恒重,粉碎过40目筛,得到粒径小于0.38mm的茶粕粉,将茶粕粉进行索氏提取法脱脂后,经50℃恒温烘干至恒重得到茶粕原料;
(2)将100g步骤(1)得到的茶粕原料与2L乙醇-水溶液(乙醇含量为80体积%)进行,在60℃水浴条件下,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4h后,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重复提取2次,合并3次提取的滤液得到提取液;
(3)将步骤(2)得到的提取液中加入0.3质量%的5ppmZTC 1+1天然澄清剂和3质量%的硅藻土助滤剂,经滤膜粗滤、精滤除去沉淀物,得到澄清液;
(4)将步骤(3)得到的澄清液以2.5BV/h的流速通过AB-8大孔吸附树脂柱(树脂柱中树脂量为30mL)进行分离,用135mL蒸馏水冲洗树脂柱,再用155mL乙醇-水溶液(乙醇含量为80体积%)以2.5BV/h的流速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将洗脱液进行冷冻干燥得到茶皂素。
对比例2
(1)将已提油后的茶粕进行超微粉碎并过500目筛,称取100g茶粕粉末,与800mL蒸馏水混合,在恒温60℃的条件下,调节超声频率为20kHz,超声功率为400w,超声辅助浸提20min,浸提完成后,离心分离,残渣再按上述方法加水300ml浸提一次,合并两次浸提液;
(2)按步骤(1)得到的浸提液的5%加入絮凝剂,静置澄清,除去沉淀物,得到茶皂素提取液;
(3)按体积比1:0.5的比例向步骤(2)得到的茶皂素提取液中加入95%的乙醇,搅拌均匀,在恒温50℃的条件下静置2h,离心分离得茶皂素萃取液,利用旋转蒸发仪对茶皂素萃取液进行浓缩处理,回收乙醇试剂,将浓缩液絮凝后脱色,然后再进行干燥处理,得到茶皂素。
测试例
分别检测实施例1-实施例5和对比例1-对比例2制备得到的茶皂素的质量、纯度和提取率,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2742887290000111
通过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1-实施例5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提取方法得到的茶皂素的质量和纯度均明显优于对比例1-对比例2得到的茶皂素的质量和纯度,相应地,实施例1-实施例5提取过程中茶皂素的提取率也明显高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茶皂素提取率;通过实施例2与实施例4对比可看出,采用含有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甲壳素复配作为絮凝剂,对洗脱液中的大分子杂质具有更好的沉降效果,有利于提高茶皂素的纯度。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提取茶皂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茶粕原料与提取溶剂接触进行提取,收集提取液并进行干燥I得到茶皂素粗品;
(2)将步骤(1)得到的所述茶皂素粗品与水混合得到茶皂素溶液,将所述茶皂素溶液利用AB-8大孔吸附树脂柱进行分离,再用洗脱剂洗脱并收集洗脱液,所述洗脱剂含有水和有机溶剂;
(3)除去所述洗脱液中的有机溶剂后,与絮凝剂混合进行絮凝,固液分离并收集澄清液,将所述澄清液进行干燥II;所述絮凝剂由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甲壳素组成,其中,所述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甲壳素的质量比为2-4:1-3:1;
步骤(1)中,将茶粕原料与提取溶剂接触进行提取的方式为:在超声条件下,将茶粕原料与提取溶剂混合进行浸提,并经固液分离得到所述提取液;
将茶粕原料与提取溶剂接触进行提取的条件至少满足:温度为60-75℃、时间为2-4h;
所述提取溶剂含有低级脂肪醇,所述低级脂肪醇选自C1-C4的一元醇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固液分离的方式为过滤,所述低级脂肪醇为甲醇和/或乙醇;
所述提取溶剂为低级脂肪醇以浓度为40-80体积%的水溶液的形式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茶粕原料的制备过程包括:将茶粕经干燥III、粉碎和过筛处理得到茶粕粉,将所述茶粕粉进行索氏提取法脱脂、干燥IV。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III和所述干燥IV的温度各自独立地为50-70℃;
所述过筛的过程包括:将经所述粉碎的茶粕过筛,得到粒径小于或等于0.55mm的茶粕粉。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干燥I的过程包括:将所述提取液通过旋转蒸发成浸膏状,再经冷冻干燥得到所述茶皂素粗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洗脱剂中的有机溶剂选自C1-C4的一元醇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脱剂中的有机溶剂为甲醇和/或乙醇,所述洗脱剂中的有机溶剂与水的体积比为1.5-4:1。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茶皂素粗品与水混合时两者的质量比为8-15:100;
所述分离和洗脱的条件至少满足:所述茶皂素溶液的流速为1.5-2.5BV/h,所述洗脱剂的流速为1.5-2.5BV/h,所述大孔吸附树脂、茶皂素溶液和洗脱剂的体积比为1:6-7:4.5-5.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除去有机溶剂后的洗脱液中的茶皂素与所述絮凝剂的质量比为100:0.2-0.5。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絮凝的过程包括:将所述除去有机溶剂后的洗脱液与絮凝剂混合搅拌3-8min、再静置1-2h;所述固液分离的方法为离心分离,所述离心分离的转速为2500-3500rpm;所述干燥II采用冷冻干燥。
CN202011156367.4A 2020-10-26 2020-10-26 一种提取茶皂素的方法 Active CN1121109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56367.4A CN112110979B (zh) 2020-10-26 2020-10-26 一种提取茶皂素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56367.4A CN112110979B (zh) 2020-10-26 2020-10-26 一种提取茶皂素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0979A CN112110979A (zh) 2020-12-22
CN112110979B true CN112110979B (zh) 2022-12-13

Family

ID=73794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56367.4A Active CN112110979B (zh) 2020-10-26 2020-10-26 一种提取茶皂素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109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1155A (zh) * 2021-03-18 2021-07-02 广州妙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从油茶籽中提取茶皂素的方法
CN113502196B (zh) * 2021-06-19 2023-05-09 广东菁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温和不刺激皂苷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3801172B (zh) * 2021-09-14 2022-09-06 广州市润研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患子皂苷水提取液中蛋白质的分离方法
CN115286681B (zh) * 2022-08-04 2023-06-16 湖南朗林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茶皂素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15735926A (zh) * 2022-09-26 2023-03-07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具备抑菌效果的茶多酚、茶皂素及其复配液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598A (zh) * 1995-10-25 1997-04-30 西南石油学院 一种提取精制茶皂素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598A (zh) * 1995-10-25 1997-04-30 西南石油学院 一种提取精制茶皂素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史高峰等."茶皂素提取纯化工艺和含量测定研究进展".《粮油加工》.2010,(第9期),第37-4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0979A (zh) 2020-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10979B (zh) 一种提取茶皂素的方法
CN105294790B (zh) 一种从甜叶菊中提取高纯度甜叶菊糖苷的方法
CN105816518B (zh) 一种核桃青皮酚类天然抗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684128B (zh) 一种黄精多糖的提取精制方法
CN103305492B (zh) 一种医药级菠萝蛋白酶的提取方法
CN104448020A (zh) 一种香菇多糖的提取纯化方法
CN111303107B (zh) 一种从藤茶中提取二氢杨梅素的方法
CN104876824A (zh) 一种从咖啡豆中分离纯化绿原酸的工艺
CN109402073B (zh) 一种大蒜中多种生物活性成分的集成提取方法
CN113980153B (zh) 一种高粘度桃胶多糖的提取方法
CN108218948B (zh) 一种七叶皂苷钠的制备方法
CN109369733B (zh) 一种从苦荞叶中同时提取多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13577165B (zh) 一种用于山茶花多酚的提取方法
CN110437290A (zh) 一种甜菊糖苷提取、分离和纯化方法
CN110917240B (zh) 一种从青钱柳中分离多种有效成分的连续化方法
CN111362860B (zh) 一种从发酵液中提取色氨酸的方法
CN105463040A (zh) 一种提高低聚木糖产率的方法
CN115820778B (zh) 工业化生产富含海参多糖的海参多肽的方法
CN109320569A (zh) 一种从黄芩中提取高纯度黄芩苷的方法
CN105851458A (zh) 鲍内脏抗氧化肽的制备方法
CN114230542A (zh) 一种从新鲜茶叶中提取egcg的方法
CN113061155A (zh) 一种从油茶籽中提取茶皂素的方法
CN110054704B (zh) 采用硫酸铵及ctab沉淀结合大孔树脂精制凉粉草多糖的方法
CN112022935A (zh) 一种纯化回收葡萄渣多酚的方法
CN111978366A (zh) 一种从葫芦巴中提取薯蓣皂苷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