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99325B - 显像装置、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像装置、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99325B
CN112099325B CN202011111439.3A CN202011111439A CN112099325B CN 112099325 B CN112099325 B CN 112099325B CN 202011111439 A CN202011111439 A CN 202011111439A CN 112099325 B CN112099325 B CN 1120993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eloping
end member
image forming
forming apparatus
sid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114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99325A (zh
Inventor
田边真人
末重良宝
佐佐木辉彦
阿部宰
阿南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02634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94248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02593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46590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riority to CN20201111143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993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99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993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993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993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47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7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developer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7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G03G21/1821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mean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process cartridge, e.g. attachment, positioning of parts with each other, pressure/distance regul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7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G03G21/1825Pivotable subunit connec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42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 G03G21/1846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using a handle for carrying or pulling out of the main machine, legs of casing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42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 G03G21/185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the process cartridge being mounted parallel to the axis of the photosensitive memb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3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the developer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5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 G03G2221/1657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显像装置、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承载显像剂的显像剂承载体(25)、将显像剂承载体(25)可旋转地支撑的显像框体(39)、对显像框体(39)的显像剂承载体(25)的轴线方向的一端侧进行支撑的第一端部构件(37)、对显像框体(39)的显像剂承载体(25)的轴线方向的另一端侧进行支撑的另一端侧端部构件(38),第一端部构件(37)和另一端侧端部构件(38)相对于显像框体(39)能够分别独立地移动。

Description

显像装置、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专利申请是申请号为201710109755.9、申请日为2017年02月28日、发明名称为“显像装置、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形成于感光鼓的静电潜像显像且能够相对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装拆的显像装置、在感光鼓上形成显像剂像且能够相对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装拆的处理盒。另外,本发明涉及采用电子照相技术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的是利用电子照相技术在片材等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图像形成装置,例如有打印机(激光束打印机、LED打印机等)、复印机、传真装置、文字处理机、复合机(多功能打印机)等。
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首先,通过带电辊使感光鼓均匀地带电。并且,通过将带电了的感光鼓有选择地曝光,在感光鼓上形成静电像。形成在感光鼓上的静电像通过显像装置作为调色剂像被显像。并且,形成在感光鼓上的调色剂像被转印到记录用纸或塑料片材等记录介质上。然后,被转印到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像通过加热、加压而使得调色剂像在记录介质上定影。这样,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能容易进行图像形成装置内的部件的维护,将感光鼓、带电辊、显像装置等作为盒而一体化。另外,在处理盒中,已知的是具有感光鼓的清洁盒、作为具有显像机构的显像装置的显像盒、供给显像剂的调色剂盒等构成。
在此,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显像盒能够相对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进行装拆。显像盒具有:将显像辊可旋转地支撑的第1框体;将显像辊的长度方向上的第1框体的两端部可转动地支撑的第2框体。并且,在显像盒被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上的状态下,显像盒的第2框体被定位,第1框体能够转动。由此,显像辊能够相对感光鼓抵接、离开。
但是,在日本特开2013-182036号所公开的技术中,将显像辊的长度方向上的第1框体的两端部可转动地支撑的第2框体作为一个构件而构成。从而,由于在第2框体上配置将对第1框体的两端部的进行支撑部分连接的部分,因而需要加大显像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作为显像装置的显像盒大型化。
本发明的显像装置具有以下构成。
一种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显像剂承载体;
将上述显像剂承载体可旋转地支撑的显像框体;
在上述显像剂承载体的轴线方向上支撑上述显像框体的一端部的一端侧端部构件;以及
在上述显像剂承载体的轴线方向上支撑上述显像框体的另一端部的另一端侧端部构件,
上述一端侧端部构件和上述另一端侧端部构件能够相对于上述显像框体分别独立地旋转。
本发明的显像装置具有以下构成。
一种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显像剂承载体;
将上述显像剂承载体可旋转地支撑的显像框体;
构成为在上述显像剂承载体的轴线方向上支撑上述显像框体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中的一方且不支撑上述显像框体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中的另一方的端部构件,该端部构件能够相对上述显像框体旋转;
限制上述端部构件旋转的限制构件;以及
能够与上述限制构件卡合的被限制部,
上述限制构件能够移动到与上述被限制部卡合而限制上述端部构件旋转的位置以及解除与上述被限制部的卡合而上述端部构件能旋转的位置。
本发明的处理盒具有以下构成。
一种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具有:
上述显像装置;以及
相对上述显像剂承载体抵接和离开的像承载体,
由上述显像装置在上述像承载体上形成显像剂像,并且构成为能够相对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进行装拆。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以下构成。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上述显像装置;以及
相对上述显像剂承载体抵接和离开的像承载体,
使用由上述显像装置形成在上述像承载体上的显像剂像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以下构成。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上述显像装置;以及
对相对上述显像剂承载体抵接和离开的像承载体进行清洁的清洁装置,
上述显像装置和上述清洁装置能够分别相对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进行装拆。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以下构成。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上述显像装置;以及
具有相对上述显像剂承载体抵接和离开的像承载体的感光装置,
上述显像装置和上述感光装置能够分别相对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进行装拆。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实施例描述而变得明了(参照附图)。
附图说明
图1A、图1B是说明近前侧端部构件和近前限制构件的构成的图。
图2是实施例1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1所涉及的鼓盒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实施例1所涉及的鼓盒的概略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1所涉及的显像盒的概略剖视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将显像盒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的图。
图7是实施例1所涉及的显像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实施例1所涉及的从进深侧端部构件侧观看的显像盒的外观图。
图9A、图9B是实施例1所涉及的进深侧端部构件侧的显像盒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处于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的显像盒的图。
图11是实施例1所涉及的显像盒的变型例。
图12是表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显像盒被定位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状态的图。
图13是实施例1所涉及的显像盒的立体图以及剖视图。
图14是以往的显像盒的立体图以及剖视图。
图15A、图15B是实施例2所涉及的进深侧端部构件的部分剖视图。
图16是实施例2所涉及的近前侧端部构件的外观立体图。
图17A、图17B是实施例2所涉及的近前侧限制构件的外观立体图。
图18A、图18B是实施例2所涉及的进深侧端部构件的外观立体图。
图19是实施例3所涉及的防脱构件的概略剖视图。
图20是实施例3所涉及的显像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21A、图21B是实施例3所涉及的进深侧端部构件的概略剖视图。
图22是表示显像盒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形的图。
图23是实施例5所涉及的显像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24是实施例5所涉及的从进深侧端部构件侧观看的显像盒的外观图。
图25A、图25B是实施例5所涉及的进深侧端部构件侧的显像盒的剖视图。
图26是表示实施例5所涉及的将显像盒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的图。
图27A、图27B、图27C是说明实施例5所涉及的显像盒的安装的图。
图28是表示实施例5所涉及的显像盒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形的图。
图29是表示实施例5所涉及的显像盒安装于装置主体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加以例示。其中,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构成部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它们的相对配置等应根据适用发明的装置的构成、各种条件等进行适当变更,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成>
首先,利用图2来说明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100(以下记作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整体构成。如图2所示那样,4个感光鼓盒9(以下记作鼓盒9)(9Y~9K)和4个显像装置4(以下记作显像盒4)(4Y~4K)通过安装构件(未图示)被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在此,在将鼓盒9和显像盒4插入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方向上,将上游侧定义为近前侧,将下游侧定义为进深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像盒是与具备感光体鼓的鼓盒分体的构成,能够分别相对图像形成装置100进行装拆,在后详述。
在图2中,鼓盒9和显像盒4在图像形成装置100内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地并列设置。另外,在各鼓盒9中,设置有作为像承载体的电子照相感光鼓1(以下称为感光鼓1)(1a、1b、1c、1d)、配置在感光鼓1周围的作为带电构件的带电辊2(2a、2b、2c、2d)。另外,在各鼓盒9中,设置有作为清扫构件的清洁构件6(6a、6b、6c、6d)等处理机构。在此,在各鼓盒9中,感光鼓1、带电辊2和清洁构件6等处理机构一体地构成。
另外,在各显像盒4(4Y~4K)中,一体地设置有作为显像剂承载体的显像辊25(25a~25d)、作为显像剂限制构件的显像刮刀35(35a~35d)等处理机构。带电辊2使感光鼓1的表面均匀地带电,显像辊25将形成在感光鼓1上的潜像(静电潜像)通过显像剂(以下称为调色剂)显像。即,显像辊25承载用于将形成在感光鼓1上的静电潜像显像的作为显像剂的调色剂。并且,清洁构件6在形成在感光鼓1的作为显像剂像的调色剂像被转印到记录介质S上之后将残留在感光鼓1上的作为显像剂的调色剂除去。
另外,在鼓盒9和显像盒4的下方,设置有通过基于图像信息将感光鼓1有选择地曝光而在感光鼓1上形成静电潜像的作为曝光装置的扫描器单元3。并且,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下部,安装有收纳了记录介质S的箱17。并且,设置有以记录介质S经过2次转印辊69和定影部74朝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上方被搬送的方式搬送记录介质S的记录介质搬送机构。具体来讲,作为记录介质搬送机构,设置有将箱17内的记录介质S逐张分离输送的输送辊54、对所输送的记录介质S进行搬送的搬送辊对76。另外,作为记录介质搬送机构,设置有用于获取形成在感光鼓1上的静电潜像与记录介质S的同步的校准辊对55。
另外,在鼓盒9和显像盒4的上方,设置有用于使形成在感光鼓1(1a、1b、1c、1d)上的调色剂像转印的中间转印单元5,作为中间转印机构。中间转印单元5具有驱动辊56、从动辊57、配置在与各色的感光鼓1相向的位置上的1次转印辊58(58a、58b、58c、58d)、配置在与2次转印辊69相向的位置上的相向辊59。另外,作为中间转印体的转印带14由驱动辊56、从动辊57、1次转印辊58和2次转印辊69张挂。并且,转印带14一边与所有的感光鼓1相向和接触一边循环移动。并且,通过对1次转印辊58(58a、58b、58c、58d)施加电压,作为显像剂像的调色剂像被从感光鼓1一次转印到转印带14上。
如上述那样,各感光鼓1旋转,并且通过带电辊2而均匀地带电,进而通过扫描器单元3有选择地曝光。由此,在感光鼓1上形成静电潜像。该静电潜像由显像辊25显像。由此,在各感光鼓1上形成各色调色剂像。并且,与这样的调色剂像的形成同步地,校准辊对55将记录介质S搬送到相向辊59和2次转印辊69经由转印带14抵接的2次转印位置。
并且,通过对2次转印辊69施加转印偏置电压,转印带14上的各色调色剂像被2次转印到记录介质S上。被转印了彩色的作为显像剂像的调色剂像的记录介质S通过定影部74被加热、加压。由此,调色剂像在记录介质S上定影。然后,记录介质S通过排出辊72被排出到排出部75。另外,定影部74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上部。
<鼓盒的构成>
接着,利用图3和图4对本实施例所涉及的鼓盒9进行说明。图3是鼓盒9(9Y、9M、9C、9K)的外观立体图。另外,鼓盒9Y~9K的构成相同。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上述那样,在鼓盒9和显像盒4的插入方向上,将上游侧定义为近前侧,将下游侧定义为进深侧。另外,图4是鼓盒9的概略剖视图。
在鼓盒9(9Y、9M、9C、9K)中的清洁框体27上,感光鼓1旋转自如地由鼓近前轴承10和鼓进深轴承11支撑。另外,在感光鼓1的旋转中心轴线方向的一端侧,设置有鼓连接器16和法兰(未图示)。在感光鼓1的周围,如上述那样,设置有带电辊2和清洁构件6。
清洁构件6由橡胶刮刀7和清洁支撑构件8构成。橡胶刮刀7的末端部7a配置成在感光鼓1的旋转方向的反方向与感光鼓1抵接。并且,被清洁构件6从感光鼓1的表面除去了的残留调色剂下落到除去调色剂室27a。另外,感光鼓1与防止调色剂从除去调色剂室27a泄漏的刮擦片材21抵接。并且,从主体驱动马达(未图示)向鼓盒9传递驱动力,从而感光鼓1对应于图像形成动作地旋转驱动。另外,带电辊2经由带电辊轴承28可旋转地安装于鼓盒9,由带电辊加压构件33朝向感光鼓1加压。带电辊2从动于感光鼓1而旋转。
<显像盒的构成>
接着,使用图5和图7对作为显像装置的显像盒4的构成进行说明。图5是作为显像装置的显像盒4(4Y、4M、4C、4K)的概略剖视图。另外,图7是显像盒4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收纳黄色的作为显像剂的调色剂的显像盒4Y、收纳品红色的调色剂的显像盒4M和收纳青色的调色剂的显像盒4C是相同的构成。进而,收纳黑色的调色剂的显像盒4K的构成也相同。
在此,作为显像装置的显像盒4具有与感光鼓1接触且朝箭头B方向旋转的显像辊25、与显像辊25接触且旋转的作为供给构件的调色剂供给辊34。另外,显像盒4具有限制显像辊25上的调色剂(调色剂层的厚度)的显像刮刀35、调色剂搬送构件36。在此,所谓显像装置是指用于通过显像剂将形成在感光体鼓上的静电潜像显像的装置,由显像机构和支撑它的显像框体以及上述显像机构的相关部件等构成。并且,作为显像机构的例子,列举有显像辊、涂敷辊、显像刮刀等。进而,作为显像装置的显像盒4具有对显像辊25、调色剂供给辊34、显像刮刀35和调色剂搬送构件36进行支撑的显像框体31。
显像框体31具有配置显像辊25的显像室31c、设在显像室31c的下方的调色剂收容室31a。并且,调色剂收容室31a和显像室31c由隔壁31d分隔开。另外,在隔壁31d上设置有将调色剂收容室31a与显像室31c连通的开口部31b。并且,如上述那样,在显像框体31的调色剂收容室31a中,设置有用于搅拌所收纳的作为显像剂的调色剂且经由开口部31b向显像室31c搬送调色剂的调色剂搬送构件36。
如图7所示那样,显像辊25和调色剂供给辊34在显像辊25的轴线方向的两端侧,旋转自如地被显像近前轴承12和显像进深轴承13支撑。即,显像近前轴承12和显像进深轴承13是作为轴支撑构件或是显像框体31的一部分的显像近前轴承12和显像进深轴承13。另外,在调色剂供给辊34的进深侧端部设置有显像连接器23(驱动承接部)。另外,在调色剂供给辊34的近前侧端部设置有调色剂供给齿轮30。在显像辊25的近前侧端部设置有与调色剂供给齿轮30啮合的显像齿轮29。因而,从主体驱动马达(未图示)向显像连接器23传递驱动力,从而调色剂供给辊34和显像辊25对应于图像形成动作地旋转驱动。
另外,在显像齿轮29和调色剂供给齿轮30的外侧设置有齿轮罩20。即,齿轮罩20是作为显像框体31的一部分的齿轮罩20。在此,将以上所说明的显像框体31的构成作为显像单元39。在显像框体31的显像辊25的轴线方向的一端部、另一端部,设置有近前侧端部构件37(与一端侧端部构件或者第一端部构件对应)和进深侧端部构件38(另一端侧端部构件或者第二端部构件对应)。即,在显像辊25的轴线方向上的显像单元39的两端部的一端侧设置有近前侧端部构件37。另外,在显像辊25的轴线方向上的显像单元39的两端部的另一端侧设置有进深侧端部构件38。在进深侧端部构件38上,设置有与设在显像进深轴承13上的作为进深侧支撑轴的凸起13a(与另一端侧卡合部对应)卡合的作为进深侧被支撑孔的吊孔38a(与另一端侧被卡合部对应)。另外,在近前侧端部构件37上,设置有与设在齿轮罩20上的作为近前侧支撑轴的凸起20a(与一端侧卡合部对应)卡合的作为近前侧被支撑孔的吊孔37a(与一端侧被卡合部对应)。另外,凸起20a从齿轮罩20朝近前侧端部构件37的方向突出地设置。近前侧端部构件37以及进深侧端部构件38可旋转地安装在将显像进深轴承13的凸起13a以及齿轮罩20的凸起20a连结的轴Y(与旋转中心轴线对应)上。即,近前侧端部构件37和进深侧端部构件38以经过显像进深轴承13的凸起13a以及齿轮罩20的凸起20a的旋转中心轴线Y(与第一旋转中心轴线对应)为中心可旋转地被安装。该旋转中心轴线Y在显像辊25的轴线方向延伸。旋转中心轴线Y优选与显像辊25的轴线方向平行的方向。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凸起13a与凸起20a同心,所以旋转中心轴线Y在进深侧和近前侧一致。从而,显像单元39能够以将凸起13a与凸起20a连结的一个旋转中心轴线Y为中心进行转动。进而,近前侧端部构件37构成为,将显像单元39的显像辊25的轴线方向的一端侧可转动地支撑,而不支撑显像单元39的显像辊25的轴线方向的另一端侧。进深侧端部构件38构成为,将显像单元39的显像辊25的轴线方向的另一端侧可转动地支撑,而不支撑显像单元39的显像辊25的轴线方向的一端侧。即,近前侧端部构件37和进深侧端部构件38构成为,在显像辊25的轴线方向上,支撑显像框体31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中的任意一方,不支撑显像框体31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中的另一方。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近前侧端部构件37和进深侧端部构件38相对于显像框体31分别独立地自如旋转。即,如图所示那样,近前侧端部构件37能够相对于显像框体31和进深侧端部构件38旋转。进深侧端部构件38能够相对于显像框体31和近前侧端部构件37旋转。换言之,在近前侧端部构件37相对于显像框体31旋转时,进深侧端部构件38能够相对于显像框体31和近前侧端部构件37停止。另外,在进深侧端部构件38相对于显像框体31旋转时,近前侧端部构件37能够相对于显像框体31和进深侧端部构件38停止。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显像框体31相对于近前侧端部构件37取得多个位置。并且,该多个位置中的一个位置是由调色剂在记录介质S上形成图像的显像位置。
<装拆鼓盒9和显像盒4的构成>
接着,利用图6对将鼓盒9和显像盒4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上的构成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鼓盒9(9Y、9M、9C、9K)和显像盒4(4Y、4M、4C、4K)被插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开口部101(101a、101b、101c、101d)中。在此,在本实施例中,在感光鼓1的轴线方向(优选为平行方向),从近前侧朝进深侧沿图6的箭头F的方向将鼓盒9插入。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将显像盒4向装置主体100的开口部101(101a、101b、101c、101d)插入的方向是与感光体1的轴线方向平行的方向(箭头F的方向)。换言之,在显像辊25的轴线方向(优选为平行方向),从近前侧朝向进深侧沿图6的箭头F的方向将显像盒4插入。另外,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例中,在鼓盒9和显像盒4被插入的方向上,将上游侧定义为近前侧,将下游侧定义为进深侧。
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上侧设置有主体安装上引导部103(103a、103b、103c、103d)。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下侧设置有主体安装下引导部102(102a、102b、102c、102d)。该主体安装上引导部103和主体安装下引导部102分别形成为沿着鼓盒9的箭头F方向(感光鼓1的轴线方向)延伸的形状。并且,在箭头F方向的近前侧将鼓盒9放置到主体安装下引导部102,朝向箭头F方向使鼓盒9沿着主体安装上引导部103和主体安装下引导部102移动。这样,将鼓盒9插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中。
另外,在装置主体内的上侧设置有主体安装上引导部104(与第一引导部对应),在下侧设置有主体安装下引导部105(与第二引导部对应)。该主体安装上引导部104和主体安装下引导部105分别形成为沿着显像盒4的插入方向F延伸的引导形状。将作为显像装置的显像盒4插入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情况也与鼓盒9同样。也就是,在箭头F方向(显像辊25的轴线方向)的近前侧,将显像盒4放置在设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上侧的主体安装上引导部105和设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下侧的主体安装下引导部104上。并且,朝向箭头F方向使显像盒4沿着主体安装上引导部105和主体安装下引导部104移动。
具体来讲,如图7所示那样,在近前侧端部构件37上,设置有被设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的作为第一引导部的主体安装上引导部105所引导的作为第三被引导部的被引导部37k(也与一端侧被引导部对应)。另外,在近前侧端部构件37上,设置有被设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的作为第二引导部的主体安装下引导部104所引导的作为第四被引导部的被引导部37h(也与一端侧被引导部对应)。另一方面,在进深侧端部构件38上,设置有被作为第一引导部的主体安装上引导部105所引导的作为第一被引导部的被引导部38m(也与另一端侧被引导部对应)。另外,在进深侧端部构件38上,设置有被作为第二引导部的主体安装下引导部104所引导的作为第二被引导部的被引导部38n(也与另一端侧被引导部对应)。并且,被引导部37k和被引导部38m被主体安装上引导部105引导,被引导部37h和被引导部38n被主体安装下引导部104引导。由此,在将显像盒4插入时,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引导显像盒4。如图所示那样,在本实施例中,将进深侧端部构件38朝向插入方向的下游侧地进行插入。即,在插入方向上,进深侧端部构件38配置在近前侧端部构件37的下游侧。换言之,进深侧端部构件38相对于显像框体配置在插入方向的下游侧,近前侧端部构件37相对于显像框体31配置在插入方向的上游侧。
<进深侧端部构件38的构成>
接着,利用图7至图9B对进深侧端部构件38的构成进行说明。图8是从进深侧端部构件38侧观看的显像盒4的外观图。另外,图9A、图9B是进深侧端部构件38侧的显像盒4的剖视图(图8中的K-K剖视图)。如图7所示那样,在显像进深轴承13上,安装有用于限制进深侧端部构件38相对显像进深轴承13旋转的进深侧限制构件40(与限制构件或者另一端侧限制构件对应)。进深侧限制构件40在显像盒4相对图像形成装置100被装拆的姿势中,是沿着显像盒4被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方向延伸的突起部。另外,进深侧限制构件40能够在作为显像装置的显像盒4相对图像形成装置100被装拆的方向进行移动。
另外,如图9A、图9B所示那样,在进深侧限制构件40的内部,在显像进深轴承13的弹簧支撑部13b安装有作为施力构件的限制弹簧41(与另一端侧施力构件对应)。作为施力构件的限制弹簧41在相对图像形成装置100装拆显像盒4的姿势中,朝向显像盒4被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方向对进深侧限制构件40进行推压。另外,限制弹簧41朝向进深侧限制构件40与槽部38f(与被限制部或者另一端侧被限制部对应)卡合的方向对进深侧限制构件40进行施力。另一方面,在进深侧端部构件38上,设置有能够与进深侧限制构件40中的限制部40a卡合的槽部38f。槽部38f在显像盒4相对图像形成装置100被装拆的方向贯通。另外,如上述那样,在显像进深轴承13上设置有凸起13a,在进深侧端部构件38上设置有能够与凸起13a卡合的吊孔38a。
在此,在显像盒4未被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状态下,吊孔38a与凸起13a卡合,并且限制部40a与槽部38f卡合(参照图8和图9A)。这样,在限制部40a与槽部38f卡合的情况下,进深侧端部构件38无法以显像进深轴承13的凸起13a为中心进行旋转。即,通过进深侧限制构件40嵌入槽部38f,显像进深轴承13相对于进深侧端部构件38被定位。
另一方面,从限制部40a与槽部38f卡合的状态起,若在图9A、图9B的P方向推压进深侧限制构件40,则进深侧限制构件40抵抗限制弹簧41的推压力而朝P方向移动。在此,所谓P方向是指与显像盒4被插入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由此,进深侧限制构件40中的限制部40a与进深侧端部构件38中的槽部38f的卡合被解除(参照图9B)。在该状态下,显像框体31以显像进深轴承13的凸起13a为中心,相对于进深侧端部构件38自如地转动。在此,图22是表示显像盒4被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的情形的图。在本实施例中,进深侧限制构件40由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的卡合解除部90朝P方向推压。
也就是,在将显像盒4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之前的状态,也即进深侧限制构件40未被设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的卡合解除部90推压的状态下,进深侧限制构件40与槽部38f卡合。因而,显像进深轴承13相对于进深侧端部构件38被定位。但是,通过与显像盒4被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动作联动地,进深侧限制构件40被卡合解除部90推压,进深侧限制构件40与槽部38f的卡合被解除,从而显像进深轴承13能够相对于进深侧端部构件38转动。在此,通过在显像盒4从图像形成装置100被拆卸的方向由卡合解除部90推压进深侧限制构件40,从而将进深侧限制构件40与槽部38f的卡合解除。此时,从与显像单元39的旋转中心轴线Y正交的方向观看,进深侧限制构件40与槽部38f不重叠。由此,显像单元39能够相对于进深侧端部构件38转动。另外,如前述那样,显像进深轴承13的旋转中心轴线Y,在显像盒4相对图像形成装置100被装拆的姿势中为显像盒4相对图像形成装置100被装拆的方向(优选为平行方向)。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在显像盒4未被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状态下,由于限制部40a与槽部38f卡合,故而显像进深轴承13无法相对于进深侧端部构件38转动。另一方面,在显像盒4被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状态下,由于限制部40a与槽部38f的卡合被解除,所以显像进深轴承13能够相对于进深侧端部构件38转动。在此,与显像盒4插入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动作联动地,进深侧限制构件40中的限制部40a被设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的卡合解除部90推压。由此,限制部40a与槽部38f的卡合被解除。
<近前侧端部构件的构成>
接着,利用图1A、图1B、图7、图10对近前侧端部构件37的构成进行说明。图1A、图1B是说明近前侧端部构件37和近前侧限制构件60的构成的图。图10是表示在图像形成装置100安装了显像盒4的状态下的显像盒4的图。图1A、图1B是从G方向观看图10所示的显像盒4的图。图1A是表示在图像形成装置100安装显像盒4的途中的状态的图,图1B是表示显像盒4向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安装结束的状态的图。
如图7所示那样,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不使近前侧端部构件37相对于显像近前轴承12和齿轮罩20转动,在近前侧端部构件37中的凸起37c上可旋转地安装近前侧限制构件60。近前侧限制构件60与限制构件或者一端侧限制构件对应。在此,凸起37c(凸起37c的旋转中心轴线与第二旋转轴线对应)在与显像辊25的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优选为正交的方向)延伸。并且,近前侧限制构件60以凸起37c为中心轴可转动地被支撑。凸起37c沿着与显像盒4被插入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也就是,近前侧限制构件60在显像盒4相对图像形成装置100被装拆的姿势下,能够以沿着与显像盒4相对图像形成装置100被装拆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优选为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旋转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另外,如图7所示那样,为了朝近前侧限制构件60的转动方向的一个方向对近前侧限制构件60进行施力,在近前侧限制构件60与近前侧端部构件37之间安装有受扭螺旋弹簧50。受扭螺旋弹簧50与施力构件或者一端侧施力构件对应。螺旋弹簧50朝近前侧限制构件60与后述的槽部20c(与被限制部或者一端侧被限制部对应)卡合的方向对近前侧限制构件60进行施力。通过该受扭螺旋弹簧50的施力,如图1A、图1B所示那样,近前侧限制构件60被朝向近前侧端部构件37中的作为限制部的抵碰部37d施力。近前侧限制构件60朝近前侧限制构件60与槽部20c卡合的方向旋转,抵碰部37d在规定的位置限制近前侧限制构件60的旋转,以便近前侧限制构件60与槽部20c的卡合不被解除。
另一方面,如图1A、图1B和图10所示那样,在齿轮罩20上,设置有与近前侧限制构件60中的限制部60a卡合的槽部20c。在此,槽部20c如图10所示那样,是由肋20b1和20b2形成的槽。另外,如上述那样,在齿轮罩20上设置有凸起20a,近前侧端部构件37能够以凸起20a为中心轴转动。
另外,在近前侧端部构件37上设置有能够与凸起20a卡合的吊孔37a。并且,在齿轮罩20中的凸起20a与吊孔37a卡合,近前侧限制构件60中的限制部60a与齿轮罩20中的槽部20c卡合的状态下,近前侧端部构件37被安装到齿轮罩20上。这样,通过将近前侧端部构件37组装到齿轮罩20上,能够限制近前侧端部构件37以凸起20a为中心轴转动。并且,在显像盒4未被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状态下,近前侧限制构件60的姿势成为图1A那样。
并且,若将显像盒插入图像形成装置100,则通过近前侧限制构件60中的抵接部60b与主体安装下引导部104抵接,近前侧限制构件60朝R方向转动。由此,如图1B所示那样,近前侧限制构件60中的限制部60a与齿轮罩20中的槽部20c的卡合被解除。即,在本实施例中,主体安装下引导部104具有将由近前侧限制构件60形成的卡合解除的作为卡合解除部的功能。此时,从与显像单元39的旋转中心轴线Y方向(与第一旋转中心轴线方向对应)正交的方向观看,限制部60a与槽部20c不重叠。在该状态下,齿轮罩20、显像框体31相对于近前侧端部构件37以凸起20a为中心自如地旋转。
在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近前侧限制构件60中的限制部60a与齿轮罩20中的槽部20c卡合,限制了近前侧端部构件37相对于齿轮罩20转动。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11所示那样,也可以在近前侧端部构件37中的凸起37e与齿轮罩20中的凸起20d之间安装拉伸弹簧70,构成为使近前侧端部构件37与齿轮罩20中的凸起20f抵接。在该情况下,通过近前侧端部构件37与齿轮罩20中的凸起20f抵接,使得近前侧端部构件37相对于齿轮罩20不转动。
<显像盒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定位>
接着,使用图12就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00定位显像盒4的构成进行说明。如图12所示那样,在近前侧端部构件37上设置有被引导部37k(还具有作为一端侧被定位部的功能)和被引导部37h(还具有作为一端侧止转部的功能)。另一方面,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上设置有主体第一定位部99a(与第一定位部对应)和主体第一止转部106(与第一止转部对应)。并且,在显像盒4向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安装结束的状态下,被引导部37k与主体第一定位部99a卡合,被引导部37h与主体第一止转部106卡合。由此,近前侧端部构件37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被定位。
另外,在进深侧端部构件38上设置有第二被定位部38c(与另一端侧被定位部对应)和第二止转部38d(与另一端侧止转部对应)。另一方面,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上设置有主体第二定位部98a(与第二定位部对应)和主体第二止转部98b(与第二止转对应)。并且,在显像盒4向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安装结束的状态下,第二被定位部38c与主体第二定位部98a卡合,第二止转部38d与主体第二止转部98b卡合。由此,进深侧端部构件38被定位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
并且,如上述那样,与将显像盒4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的动作联动地,由卡合解除部90(参照图22)推压进深侧限制构件40。由此,进深侧限制构件40与槽部38f的卡合被解除,显像进深轴承13能够相对于进深侧端部构件38转动。另一方面,在近前侧端部构件37侧,与将显像盒4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的动作联动地,近前侧限制构件60中的抵接部60b与主体安装下引导部104抵接。由此,近前侧限制构件60转动,近前侧端部构件37能够相对于齿轮罩20转动。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在显像盒4被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之前的状态下,相对于安装时被装置主体引导的近前侧端部构件37和进深侧端部构件38,齿轮罩20和显像进深轴承13被定位。由此,在将显像盒4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的动作中,能够抑制显像辊25与感光鼓1接触。并且,在显像盒4向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安装结束的状态下,齿轮罩20和显像进深轴承13能够相对于近前侧端部构件37和进深侧端部构件38转动,显像辊25和感光鼓1能够抵接和离开。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在显像盒4相对图像形成装置100被装拆的动作中,能够确定显像单元39的姿势,能够抑制显像辊25与感光鼓1滑动摩擦。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将感光鼓1与显像辊25抵接时的显像框体31的位置作为显像位置。
图13是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显像盒4的立体图以及剖视图。另外,图14是以往的显像盒4的立体图以及剖视图。以往,如图14所示那样,通过将近前侧端部构件37与进深侧端部构件38连结的连结构件80c,近前侧端部构件37与进深侧端部构件38连结在一起。但是,在本实施例中,近前侧端部构件37和进深侧端部构件38分别作为独立构件构成。近前侧端部构件37和进深侧端部构件38能够相对于显像单元39分别独立地转动。另外,显像单元39由近前侧端部构件37和进深侧端部构件38分别进行定位。因而,不需要以往那样的连结构件80c,能够将显像盒4小型化。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在显像盒4被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之前的状态下,近前侧端部构件37相对于显像单元39被定位。另一方面,在显像盒4被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状态下,近前侧端部构件37能够相对于显像单元39转动。由此,在将显像盒4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动作中,能够抑制显像辊25与感光鼓1接触。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无需为了在将显像盒4插入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的途中使显像辊25不与感光鼓1接触而将显像盒4与感光鼓1的间隔设定得大。由此,能够抑制图像形成装大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显像盒4被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之前的状态下,进深侧端部构件38相对于显像单元39被定位。另一方面,在显像盒4被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状态下,进深侧端部构件38能够相对于显像单元39转动。由此,在将显像盒4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动作中,能够抑制显像辊25与感光鼓1接触。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无需为了在将显像盒4插入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的途中使显像辊25不与感光鼓1接触而将显像盒4与感光鼓1的间隔设定得大。由此,能够抑制图像形成装大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近前侧端部构件37和进深侧端部构件38分别作为独立构件构成,并且显像单元39由近前侧端部构件37和进深侧端部构件38分别进行定位。因而,不需要以往那样的连结构件80c,能够将显像盒4小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近前侧端部构件37和进深侧端部构件38能够相对于显像单元39分别独立地移动。因而,与近前侧端部构件37和进深侧端部构件38形成一体的情况相比,能够将显像盒4小型化。由此,能够将图像形成装置整体小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显像盒4能够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00装拆,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具备显像盒4、感光鼓1和带电辊2的处理盒能够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00装拆。
另外,例如,也可以是具有清洁构件6的清洁装置能够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装拆,能够与显像盒4分别进行装拆。或者,也可以是具有感光鼓1的感光装置能够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装拆,能够与显像盒4分别进行装拆。
(实施例2)
对实施例2进行说明。另外,在实施例2中,对具有与实施例1相同功能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图15A、图15B是实施例2所涉及的进深侧端部构件38的部分剖视图。图16是实施例2所涉及的近前侧端部构件37的外观立体图。图17A、图17B是实施例2所涉及的近前侧限制构件60的外观立体图。图18A、图18B是实施例2所涉及的进深侧端部构件38的外观立体图。
如图15A、图15B所示那样,进深侧端部构件38具有抵碰部38g,显像进深轴承13具有抵碰部13g。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在将显像盒4插入的方向拉拽显像盒4的拉拽构件42。当显像盒4被插入直到进深侧端部构件38中的拉拽力承接部38h与设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的拉拽构件42抵接的位置时,拉拽构件42被拉拽力承接部38h推压。在此,拉拽构件42由拉拽力承接部38h朝向将显像盒4插入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的方向推压。当拉拽构件42由拉拽力承接部38h推压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中的拉拽构件42如图9A、图9B所示那样,通过弹簧43的施力而旋转。并且,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中的拉拽构件42的一部分朝向将显像盒4插入的方向按压拉拽力承接部38h。
在此,在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拉出显像盒4时,拉拽构件42逆着拉入显像盒4的力将显像盒4拉出。因而,在进深侧端部构件38上,以第二旋转中心38i(吊孔38a和凸起13a的卡合部)为中心,在图15B中的J方向产生力矩。在此,在本实施例中,进深侧端部构件38中的抵碰部38g与显像进深轴承13中的抵碰部13g抵接。因而,能够抑制进深侧端部构件38以第二旋转中心38i为中心朝J方向旋转。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7A、图17B所示那样,在近前侧端部构件37上设置有抵碰部37f,在齿轮罩20上设置有抵碰部20e。进而,在近前侧端部构件37上设置有把手37g,在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拉出显像盒4时,把持把手37g。从而,在近前侧端部构件37上,以第一旋转中心37p(吊孔37a和凸起20a的卡合部)为中心,朝图17B中的L方向施加力矩。但是,在本实施例中,近前侧端部构件37中的抵碰部37f与齿轮罩20中的抵碰部20e抵接。因而,在本实施例中,能够抑制近前侧端部构件37以第一旋转中心37p为中心朝L方向旋转。
接着,使用图16、图17A、图17B和图18A、图18B对显像单元39中的显像辊25相对感光鼓1抵接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当相对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装拆显像盒4时,如图17B和图18A所示那样,抵碰部37f与抵碰部20e抵接,抵碰部38g和抵碰部13g抵接。
并且,当安装显像盒4时,近前侧端部构件37和进深侧端部构件38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被定位,近前侧端部构件37和进深侧端部构件38能够相对于显像单元39转动。显像单元39以近前侧端部构件37中的第一旋转中心37p和进深侧端部构件38中的第二旋转中心38i为中心转动,从而显像单元39中的显像辊25与感光鼓1抵接。
若显像辊25与感光鼓1抵接,则如图16所示那样,从显像辊25的轴线方向观看,近前侧端部构件37中的抵碰部37f与齿轮罩20中的抵碰部20e位置错开。形成近前侧端部构件37中的抵碰部37f与齿轮罩20中的抵碰部20e分离开的状态。同样,如图18B所示那样,若显像辊25与感光鼓1抵接,则从显像辊25的轴线方向观看,进深侧端部构件38中的抵碰部38g与显像进深轴承13中的抵碰部13g位置错开。形成进深侧端部构件38中的抵碰部38g与显像进深轴承13中的抵碰部13g分离开的状态。
为此,在显像辊25与感光鼓1抵接的状态下,近前侧端部构件37中的抵碰部37f与齿轮罩20中的抵碰部20e不滑动摩擦。另外,进深侧端部构件38中的抵碰部38g与显像进深轴承13中的抵碰部13g不滑动摩擦。由此,能够抑制显像单元39中的显像辊25推压感光鼓1的力变小。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在从近前侧端部构件37中的第一旋转中心37p离开的位置,使近前侧端部构件37中的抵碰部37f与齿轮罩20中的抵碰部20e抵接。另外,在从进深侧端部构件38中的第二旋转中心38i离开的位置,使进深侧端部构件38中的抵碰部38g与显像进深轴承13中的抵碰部13g抵接。由此,能够抑制近前侧端部构件37以第一旋转中心37p为支点倾斜,能够抑制进深侧端部构件38以第二旋转中心38i为支点倾斜。另外,能够提高装拆显像盒4时的操作性。
(实施例3)
接着,对实施例3进行说明。在此,在实施例3中,对具有与实施例1相同功能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图19是实施例3所涉及的防脱构件(与螺钉81和垫圈80对应)的概略剖视图。图20是实施例3所涉及的显像盒4的分解立体图。图21A、图21B是实施例3所涉及的进深侧端部构件38的概略剖视图。
利用图19至21对抑制进深侧端部构件38从显像进深轴承13中的凸起13a在进深侧端部构件38的旋转中心轴线Y方向脱离的构成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进深侧端部构件38被组装于显像进深轴承13,以便进深侧端部构件38中的吊孔38a的一端面38a1与凸起13a的根基部分的面13e抵接。
并且,在进深侧端部构件38被组装于显像进深轴承13的状态下,将螺钉81插入凸起13a中的螺纹部13d。此时,在凸起13a的末端面13f与螺钉81的头部之间夹入垫圈80。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螺钉81与垫圈80构成防脱构件。在此,在进深侧端部构件38中,位于一端面38a1与另一端面38a2之间的吊孔38a的长度(进深侧端部构件38的旋转中心轴线Y方向的长度),被设定成小于从根基部分的面13e到末端面13f的尺寸。由此,进深侧端部构件38中的吊孔38a部在凸起13a的根部的面13e与垫圈80之间以进深侧端部构件38的旋转中心轴线Y为中心可旋转地被支撑。另外,通过进深侧端部构件38中的另一端面38a2抵碰垫圈80,能够抑制在进深侧端部构件38的旋转中心轴线Y方向上进深侧端部构件38从显像进深轴承13脱离。
如上述那样,在进深侧端部构件38的旋转中心轴线Y方向上,吊孔38a的长度被设定成小于凸起13a的根部的面13e与垫圈80之间的尺寸。因而,在进深侧端部构件38与凸起13a的根部的面13e以及垫圈80之间产生间隙。由此,有时进深侧端部构件38会相对于进深侧端部构件38的旋转中心轴线Y倾斜。在此,在本实施例中,将进深侧端部构件38中的另一端面38a2的最外形状I设定成比垫圈80的最外形状H小。由此,当进深侧端部构件38倾斜时,垫圈80的最外形状H的边缘部不会与进深侧端部构件38发生干涉。
另外,所谓另一端面38a2,是指在进深侧端部构件38中用于抑制进深侧端部构件38从显像进深轴承13脱离的抵碰面。也就是,进深侧端部构件38中的另一端面38a2仅与垫圈80的平面部抵接。从而,进深侧端部构件38能够相对于显像单元39顺畅地旋转。由此,能够抑制显像单元39中的显像辊25推压感光鼓1的力降低。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螺钉81和垫圈80是分别独立的构件,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螺钉81与垫圈80形成为一体。另外,为了更进一步抑制进深侧端部构件38从显像进深轴承13脱离,作为凸起13a的螺纹部13d,也可以将分体的螺母埋入凸起13a地进行成型。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那样,近前侧端部构件37也与进深侧端部构件38同样,由垫圈80和螺钉81实现相对凸起20a的防脱。
(实施例5)
对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作为显像装置的显像盒4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那样,经由设在显像辊25的旋转中心轴线方向的两侧的作为显像框体31的一部分的显像近前轴承12和显像进深轴承13,显像辊25和调色剂供给辊34旋转自如地被支撑于显像框体31。在调色剂供给辊34的进深侧端部设置有显像连接器23。另外,在调色剂供给辊34的前侧端部设置有调色剂供给齿轮30。在显像辊25的前侧端部设置有与调色剂供给齿轮30啮合的显像齿轮29。因而,通过将驱动源即主体驱动马达(未图示)的驱动力传递给显像连接器23,调色剂供给辊34和显像辊25对应于图像形成动作而旋转驱动。另外,在显像齿轮29和调色剂供给齿轮30的外侧设置有作为显像框体31的一部分的齿轮罩20。
在显像辊25的旋转中心轴线方向的显像框体31的两端部,设置有近前侧端部构件37(与一端侧端部构件或者第一端部构件对应)和进深侧端部构件38(与另一端侧端部构件或者第二端部构件对应)。在进深侧端部构件38,设置有与设于显像进深轴承13的凸起13a(与另一端侧卡合部对应)卡合的吊孔38a(与另一端侧被卡合部对应)。另外,在近前侧端部构件37,设置有与设于齿轮罩20的突起20a(与一端侧卡合部对应)卡合的吊孔37a(与一端侧被卡合部对应)。近前侧端部构件37和进深侧端部构件38能够相对于将显像进深轴承13的凸起13a与齿轮罩20的凸起20a连结的旋转中心轴线Y旋转。因而,近前侧端部构件37和进深侧端部构件38相对于显像框体31分别独立地自如旋转。
即,如图所示那样,进而,近前侧端部构件37构成为,将显像单元39的显像辊25的轴线方向的一端侧可转动地支撑,另一方面不支撑显像单元39的显像辊25的轴线方向的另一端侧。进深侧端部构件38构成为将显像单元39的显像辊25的轴线方向的另一端侧可转动地支撑,另一方面不支撑显像单元39的显像辊25的轴线方向的一端侧。即,近前侧端部构件37和进深侧端部构件38构成为,在显像辊25的轴线方向上支撑显像框体31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中的任意一方,不支撑显像框体31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中的另一方。另外,近前侧端部构件37能够相对于显像框体31和进深侧端部构件38旋转。进深侧端部构件38能够相对于显像框体31和近前侧端部构件37旋转。换言之,在近前侧端部构件37相对于显像框体31旋转时,进深侧端部构件38能够相对于显像框体31和近前侧端部构件37停止。另外,在进深侧端部构件38相对于显像框体31旋转时,近前侧端部构件37能够相对于显像框体31和进深侧端部构件38停止。
<进深侧端部构件的移动限制部的构成>
接着,使用图23至图25B对限制进深侧端部构件38的旋转的构成进行说明。图24是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显像盒4的侧面图。另外,图25A、图25B是对显像框体31相对于进深侧端部构件38被定位的构成进行说明的图(图24中的K-K剖视图)。
如图23所示那样,在显像进深轴承13上,作为限制进深侧端部构件38旋转的机构安装有限制构件340(与限制构件或者另一端侧限制构件对应)。另外,在限制构件340的内部,设置有能够安装在显像进深轴承13中的弹簧支撑部313b上的限制弹簧341(与施力构件或者另一端侧施力构件对应)。限制弹簧341对限制构件340赋予在显像盒4被插入的方向作用的施力。另一方面,在进深侧端部构件38上,设置有能够与限制构件340中的限制部340a卡合的槽部338b(与被限制部或者另一端侧被限制部对应)。另外,如上述那样,在显像进深轴承13上设置有成为显像框体31的摆动中心轴的凸起13a,在进深侧端部构件38上设置有能够与凸起13a卡合的吊孔38a。
进深侧端部构件38在吊孔38a与凸起13a卡合且限制构件340中的限制部340a与槽部338b卡合的状态下被组装于显像框体31(参照图24、图25A)。因而,通过进深侧端部构件38与限制构件340卡合,以凸起13a为中心轴的进深侧端部构件38的转动受到限制。另一方面,若从进深侧端部构件38与限制构件340卡合的状态起将限制构件340朝图25A、图25B的P方向推压,则一边使配置在限制构件340的内部的限制弹簧341压缩,限制构件340一边朝P方向移动。并且,限制构件340中的限制部340a与进深侧端部构件38中的槽部338b的卡合被解除(参照图25B)。由此,显像框体31能够相对于进深侧端部构件38以显像进深轴承13中的凸起13a为中心轴进行转动。
这样,通过使进深侧端部构件38与限制构件340卡合来限制进深侧端部构件38的转动,在显像盒4未被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状态下,显像框体31相对于进深侧端部构件38的转动受到限制。另外,在显像盒4被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状态下,由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的限制解除部(未图示)将限制构件340朝P方向推压。由此,进深侧端部构件38与限制构件340的卡合被解除,进深侧端部构件38能够相对于显像框体31转动(允许相对移动)。
如图27A、图27B、图27C所示那样,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中的近前侧设置有能够开闭的前罩110。若打开前罩110,则用于将显像盒4插入的开口部101露出。另外,如图28所示那样,在开口部101中的上侧,设置有从近前侧延伸到进深侧的作为引导构件的上引导部105(与第一引导部对应)。在此,在本实施例中,上引导部105形成为槽形状(凹形状)。另外,在开口部101的下侧,设置有从该近前侧延伸到进深侧的作为引导构件的下引导件104(与第二引导部对应)。在本实施例中,下引导件104形成为槽形状(凹形状)。如图所示那样,在本实施例中也将进深侧端部构件38朝向插入方向的下游侧插入。即,在插入方向上,进深侧端部构件38配置在近前侧端部构件37的下游侧。换言之,进深侧端部构件38相对于显像框体配置在插入方向的下游侧,近前侧端部构件37相对于显像框体31配置在插入方向的上游侧。
另外,如图24所示那样,在进深侧端部构件38中,第一上引导肋338g(与另一端侧被引导部或者第一被引导部对应)朝与显像盒4的装拆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为水平方向)正交的上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为大致铅直方向)突出,第一下引导肋338h(与另一端侧被引导部或者第二被引导部对应)朝下方向突出。在此,如上述那样,在显像盒4未被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的状态下,显像盒4中的显像框体31相对于进深侧端部构件38的转动由限制构件340限制。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100具有限制显像框体31相对于进深侧端部构件38的转动的限制机构。
并且,在将显像盒4插入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时,首先,使设于进深侧端部构件38的第一上引导肋338g与设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侧的上引导部105卡合。另外,使设于进深侧端部构件38的第一下引导肋338h与设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侧的下引导件104卡合。并且,在该状态下,朝图26的箭头F方向按压显像盒4,使第一下引导肋338h相对于下引导件104滑动。并且,当以该状态将显像盒4插入直到规定的位置时,如图27B所示那样,进深侧端部构件38的第一下引导肋338h中的骑乘部380b骑乘到设于第一下引导件104的进深侧的进深侧加压构件106上。另外,设于近前侧端部构件37的骑乘部337b骑乘到设于第一下引导件104的近前侧的前侧加压构件107。
另外,设于进深侧端部构件38的触碰部338c到达并抵接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中的进深侧板98。由此,在将显像盒4插入的方向上,显像盒4被定位。触碰部338c与进深侧板98抵接的位置成为安装位置。另外,在设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的进深侧板98上,设置有用于推压显像盒4中的限制构件340的限制解除部390。在显像盒4被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的状态下,限制构件340被限制解除部390推压,从而进深侧端部构件38中的槽部338b和限制构件340的卡合被解除。
在此,图27C是表示显像盒4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被定位的状态的图。并且,与关闭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前罩110的动作联动地,具备进深侧加压构件106、前侧加压构件107、主体加压弹簧108和主体加压弹簧109的第一下引导件104朝上方移动。伴随于该动作,进深侧端部构件38中的进深侧定位部380d(与另一端侧被定位部对应)与进深侧板98中的触碰部98a(与另一端侧定位部对应)抵接(图29)。另外,近前侧端部构件37中的前侧定位部337c(与一端侧被定位部对应)与前侧板99中的触碰部99a(与一端侧定位部对应)抵接。由此,显像盒4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被定位。
进而,如图29所示那样,在进深侧端部构件38上设置有用于限制进深侧端部构件38旋转的凸起338e(与另一端侧止转部对应)。在显像盒4被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的状态下,进深侧端部构件38中的凸起338e嵌合在进深侧板98中的止转孔部98b中。由此,能够防止进深侧端部构件38在图像形成装置100内旋转。
同样,在近前侧端部构件37上设置有用于限制近前侧端部构件37旋转的止转部337d。在显像盒4被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的状态下,近前侧端部构件37中的止转部337d(与一端侧止转部对应)与设于第一下引导件104的主体止转部1104嵌合。由此,能够防止近前侧端部构件37在图像形成装置100内旋转。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在显像盒4被完全地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的状态下,进深侧端部构件38和近前侧端部构件37被固定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另一方面,在显像盒4被完全地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的状态下,通过解除槽部338b与限制构件340的卡合,显像框体31能够相对于进深侧端部构件38转动。因而,显像框体31能够在图像形成装置100内转动,显像辊25和感光鼓1能够抵接和离开。
另一方面,在显像盒4被插入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的途中,能够由限制构件340抑制显像框体31相对于进深侧端部构件38的旋转。由此,在显像盒4被插入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的途中,显像框体31的转动受到限制。另外,如上述那样,在显像盒4被插入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的途中,进深侧端部构件38在与显像盒4被插入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被定位。由此,抑制了显像框体31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转动,抑制了显像辊25与感光鼓1的接触。在显像盒4被插入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的途中,能够降低显像盒4的晃动,能够防止显像辊25与感光鼓1接触。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仅仅是进深侧端部构件38相对显像框体31的转动由限制构件340限制,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近前侧端部构件37相对显像框体31的转动也可以由限制构件340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为各种引导肋朝与多个处理盒的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旋转限制构成的配置成为当在与上述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投影时包含在显像盒中的位置。即,由于并不是旋转限制构成在上述排列方向突出的构成,所以不会给多个处理盒的配置设计带来影响。因此,在直列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能够将邻接的处理盒的间隔限制为最小限度,避免装置的大型化,并且实现上述的旋转限制。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发明能够抑制作为显像装置的显像盒大型化。
尽管已经参照示范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应该知道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说明的这些实施例。权利要求的范围记载了最宽泛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变型例和等同结构及功能。

Claims (18)

1.一种显像盒,其中,该显像盒包括:
显像辊;
框体,该框体将所述显像辊可旋转地支撑,所述框体具有用于收容调色剂的调色剂室、第一端和在所述显像辊的轴线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
连接构件,该连接构件与所述框体的所述第一端相邻设置,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显像辊可动作地连接;
第一侧罩,该第一侧罩覆盖所述框体的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侧罩相对于所述框体能绕旋转轴线(Y)旋转;以及
第二侧罩,该第二侧罩覆盖所述框体的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侧罩相对于所述框体和所述第一侧罩能绕所述旋转轴线(Y)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显像盒,其中,
所述第一侧罩具有开口,所述连接构件能通过所述开口从所述第一侧罩露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显像盒,其中,
所述显像盒还包括锁定构件,该锁定构件能在锁定位置和非锁定位置之间移动,
当所述锁定构件位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锁定构件防止所述第一侧罩相对于所述框体旋转,当所述锁定构件位于所述非锁定位置时,所述锁定构件允许所述第一侧罩相对于所述框体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显像盒,其中,
所述显像盒还包括弹簧,该弹簧从所述非锁定位置向所述锁定位置对所述锁定构件进行施力。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显像盒,其中,
所述锁定构件是第一锁定构件,所述显像盒还包括能在锁定位置和非锁定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二锁定构件,
当所述第二锁定构件位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第二锁定构件防止所述第二侧罩相对于所述框体旋转,当所述第二锁定构件位于所述非锁定位置时,所述第二锁定构件允许所述第二侧罩相对于所述框体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4的显像盒,其中,
所述显像盒还包括弹簧,该弹簧从所述非锁定位置向所述锁定位置对所述锁定构件进行施力。
7.根据权利要求4的显像盒,其中,
所述锁定构件能在所述显像辊的轴线方向上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显像盒,其中,
所述显像盒还包括锁定构件,该锁定构件能在锁定位置和非锁定位置之间移动,
当所述锁定构件位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锁定构件防止所述第二侧罩相对于所述框体旋转,当所述锁定构件位于所述非锁定位置时,所述锁定构件允许所述第二侧罩相对于所述框体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显像盒,其中,
所述显像盒还包括弹簧,该弹簧从所述非锁定位置向所述锁定位置对所述锁定构件进行施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显像盒,其中,
所述第一侧罩具有引导部,该引导部在所述显像辊位于所述显像盒的上侧时朝上突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显像盒,其中,
所述第一侧罩具有引导部,该引导部在所述显像辊位于所述显像盒的上侧时朝下突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显像盒,其中,
所述第一侧罩具有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在所述显像辊位于所述显像盒的上侧时,所述第一引导部朝上突出,所述第二引导部朝下突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显像盒,其中,
所述第二侧罩具有引导部,该引导部在所述显像辊位于所述显像盒的上侧时朝上突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显像盒,其中,
所述第二侧罩具有引导部,该引导部在所述显像辊位于所述显像盒的上侧时朝下突出。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显像盒,其中,
所述第二侧罩具有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在所述显像辊位于所述显像盒的上侧时,所述第一引导部朝上突出,所述第二引导部朝下突出。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显像盒,其中,
所述显像盒还包括与所述显像辊接触的调色剂供给辊,该调色剂供给辊构成为向所述显像辊供给调色剂。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显像盒,其中,
所述显像盒还包括调色剂搬送构件,该调色剂搬送构件构成为从所述调色剂室向所述调色剂供给辊搬送调色剂。
1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显像盒,
当所述显像盒安装于所述装置主体时,所述第一侧罩和所述第二侧罩由所述装置主体定位,所述第一侧罩和所述第二侧罩将所述框体可旋转地支撑。
CN202011111439.3A 2016-02-29 2017-02-28 显像装置、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120993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11439.3A CN112099325B (zh) 2016-02-29 2017-02-28 显像装置、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38460 2016-02-29
JP2016038460 2016-02-29
JP2016-057397 2016-03-22
JP2016057397 2016-03-22
JP2017026341A JP6942482B2 (ja) 2016-02-29 2017-02-15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025935A JP6465906B2 (ja) 2016-02-29 2017-02-15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025935 2017-02-15
JP2017-026341 2017-02-15
CN201710109755.9A CN107132747B (zh) 2016-02-29 2017-02-28 显像装置、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02011111439.3A CN112099325B (zh) 2016-02-29 2017-02-28 显像装置、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09755.9A Division CN107132747B (zh) 2016-02-29 2017-02-28 显像装置、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99325A CN112099325A (zh) 2020-12-18
CN112099325B true CN112099325B (zh) 2023-06-09

Family

ID=58185382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11450.XA Active CN112099326B (zh) 2016-02-29 2017-02-28 显像装置、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02011111439.3A Active CN112099325B (zh) 2016-02-29 2017-02-28 显像装置、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02011112684.6A Pending CN112099328A (zh) 2016-02-29 2017-02-28 显像装置、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01710109755.9A Active CN107132747B (zh) 2016-02-29 2017-02-28 显像装置、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02011111460.3A Active CN112099327B (zh) 2016-02-29 2017-02-28 显像装置、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11450.XA Active CN112099326B (zh) 2016-02-29 2017-02-28 显像装置、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12684.6A Pending CN112099328A (zh) 2016-02-29 2017-02-28 显像装置、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01710109755.9A Active CN107132747B (zh) 2016-02-29 2017-02-28 显像装置、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02011111460.3A Active CN112099327B (zh) 2016-02-29 2017-02-28 显像装置、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7) US10156825B2 (zh)
EP (2) EP3211484B1 (zh)
KR (3) KR102333305B1 (zh)
CN (5) CN1120993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56825B2 (en) 2016-02-29 2018-12-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apparatus with independently rotatable members supporting a developing frame body,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746330B2 (ja) * 2016-03-11 2020-08-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821450B2 (ja) 2017-01-25 2021-0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RU2745019C1 (ru) * 2017-12-13 2021-03-18 Кэнон Кабусики Кайся Картридж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изображений
US11086267B2 (en) * 2018-09-25 2021-08-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ing cartridge
JP7006557B2 (ja) 2018-09-28 2022-01-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642754B1 (ja) 2019-02-28 2020-02-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014202B2 (ja) 2019-03-29 2022-02-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14430812B (zh) * 2019-09-17 2024-03-12 佳能株式会社 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KR20220036858A (ko) 2020-09-16 2022-03-23 캐논 가부시끼가이샤 카트리지 및 카트리지를 분해하는 방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6035A (zh) * 2007-04-10 2008-10-15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CN101592908A (zh) * 2008-05-27 2009-12-02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及其组装、拆卸和再制造方法
CN101592912A (zh) * 2008-05-27 2009-12-02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02749822A (zh) * 2011-04-22 2012-10-2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JP2014119591A (ja) * 2012-12-17 2014-06-30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4919377A (zh) * 2012-12-14 2015-09-16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95209B2 (ja) 1985-11-30 1995-10-11 三田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S62209546A (ja) 1986-03-11 1987-09-14 Kyocera Corp 電子写真装置
JP3074088B2 (ja) 1993-02-24 2000-08-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280449B2 (ja) 1993-03-01 2002-05-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コンパイル装置
JPH07133044A (ja) 1993-11-11 1995-05-23 Ricoh Co Ltd 給紙装置
JP3017916B2 (ja) 1993-12-27 2000-03-13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372932B2 (ja) * 1999-05-20 2003-02-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320399B2 (ja) 1999-05-20 2002-09-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組み立て方法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100476A (ja) 1999-09-30 2001-04-13 Minolta Co Ltd 駆動連結装置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3757736B2 (ja) * 2000-02-23 2006-03-22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画像形成装置
US6795671B2 (en) 2002-01-15 2004-09-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eaturing switchable, contact and spaced, clutch-operated developing units
JP2003280374A (ja) 2002-03-20 2003-10-02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
JP2004151563A (ja) 2002-10-31 2004-05-27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KR100994775B1 (ko) 2004-07-28 2010-11-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현상장치
JP4667180B2 (ja) 2005-09-09 2011-04-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7660550B2 (en) 2006-12-11 2010-02-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288769B2 (ja) 2006-12-11 2013-09-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667444B2 (ja) 2006-12-13 2011-04-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458378B2 (ja) 2007-06-29 2010-04-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440295B2 (ja) 2007-10-31 2010-03-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JP5235702B2 (ja) * 2008-03-28 2013-07-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の組み立て方法及び再組み立て方法
JP5230265B2 (ja) * 2008-05-23 2013-07-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5536990B2 (ja) 2008-05-27 2014-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127567B2 (ja) * 2008-05-27 2013-01-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EP2333620A1 (en) 2008-09-01 2011-06-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985638B2 (ja) * 2008-12-26 2012-07-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5503281B2 (ja) 2009-12-25 2014-05-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5556290B2 (ja) * 2010-03-24 2014-07-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5761948B2 (ja) 2010-09-14 2015-08-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5699634B2 (ja) * 2011-01-28 2015-04-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5312638B2 (ja) 2011-06-17 2013-10-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組立方法
ITTO20110574A1 (it) 2011-06-29 2012-12-30 Skf Ab Dispositivo di tenuta statica per gruppi mozzi ruota connessi a giunti omocinetici
JP5935391B2 (ja) 2012-02-29 2016-06-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970885B2 (ja) 2012-03-16 2016-08-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KR101926717B1 (ko) 2012-10-24 2018-12-07 에이치피프린팅코리아 유한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이를 이용한 전원 전달방법 및 현상유닛 장착방법
JP2014134988A (ja) 2013-01-11 2014-07-24 Hitachi Ltd データ共有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共有方法
DE102013002945A1 (de) 2013-02-21 2014-08-21 Daimler Ag Brennkraftmaschine eines Kraftfahrzeugs
JP2015175934A (ja) * 2014-03-14 2015-10-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281379B2 (ja) * 2014-03-31 2018-02-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289245B2 (ja) * 2014-04-24 2018-03-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10156825B2 (en) * 2016-02-29 2018-12-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apparatus with independently rotatable members supporting a developing frame body,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7132738A (zh) * 2016-02-29 2017-09-05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US10067461B2 (en) * 2016-02-29 2018-09-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cartridge with a restricted portion that contacts a restricting portion of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241438B2 (en) * 2016-03-22 2019-03-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device having a developing unit that is pivotally supported about the axis of a shaf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6035A (zh) * 2007-04-10 2008-10-15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CN101592908A (zh) * 2008-05-27 2009-12-02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及其组装、拆卸和再制造方法
CN101592912A (zh) * 2008-05-27 2009-12-02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02749822A (zh) * 2011-04-22 2012-10-2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CN104919377A (zh) * 2012-12-14 2015-09-16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JP2014119591A (ja) * 2012-12-17 2014-06-30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321633A1 (en) 2018-11-08
US10156825B2 (en) 2018-12-18
CN112099325A (zh) 2020-12-18
US20220283536A1 (en) 2022-09-08
US10775735B2 (en) 2020-09-15
CN112099326A (zh) 2020-12-18
KR20220038631A (ko) 2022-03-29
US20200333742A1 (en) 2020-10-22
US20210263463A1 (en) 2021-08-26
CN112099326B (zh) 2023-06-30
CN107132747B (zh) 2020-10-30
EP3923080A1 (en) 2021-12-15
CN112099327A (zh) 2020-12-18
US11249437B2 (en) 2022-02-15
KR20210053866A (ko) 2021-05-12
CN107132747A (zh) 2017-09-05
US10613469B2 (en) 2020-04-07
US20190107803A1 (en) 2019-04-11
US10444696B2 (en) 2019-10-15
US11372365B2 (en) 2022-06-28
US11698600B2 (en) 2023-07-11
EP3211484A1 (en) 2017-08-30
KR20210148022A (ko) 2021-12-07
EP3211484B1 (en) 2021-06-30
CN112099328A (zh) 2020-12-18
US20170248906A1 (en) 2017-08-31
CN112099327B (zh) 2023-08-08
KR102376423B1 (ko) 2022-03-21
KR102446486B1 (ko) 2022-09-23
US20190377299A1 (en) 2019-12-12
KR102333305B1 (ko) 2021-12-01
EP3923080B1 (en) 2024-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99325B (zh) 显像装置、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7250883B2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1656572B2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having a guide projecting from a frame body
US20100322664A1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102131649B1 (ko) 현상장치 및 화상형성장치
CN109581838B (zh) 显影装置和成像装置
JP2013020274A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