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92908A - 侧部车身结构 - Google Patents

侧部车身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92908A
CN112092908A CN202010182244.1A CN202010182244A CN112092908A CN 112092908 A CN112092908 A CN 112092908A CN 202010182244 A CN202010182244 A CN 202010182244A CN 112092908 A CN112092908 A CN 1120929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side member
cross
center pillar
vehicle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8224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92908B (zh
Inventor
山崎忠
中村岳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azd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0929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929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929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929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B62D25/025Side sill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7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for side impa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2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igid
    • B62D27/023Assembly of structural j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技术问题在于作为最小限度的加强方式,针对侧面碰撞时向车宽方向内侧的荷载,可使侧梁抑制其重量增加并提高抗弯刚度。在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空间(4s)的侧梁(4)中,包括加强针对向车宽内向的荷载的抗弯刚度的作为加强构件的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在侧梁(4)的纵长方向的正交截面视图中部分设置,且至少其一部分在中央立柱(5)所接合的中央立柱接合部(4A)的高度位置沿侧梁(4)的纵长方向延伸且与该中央立柱接合部(4A)在车辆侧面视图中重叠。

Description

侧部车身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侧部车身结构,该侧部车身结构包括: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结构的侧梁、具有从该侧梁向上方延伸的闭合截面结构的中央立柱,并且在该侧部车身结构中,在所述侧梁的上方和所述中央立柱的前后各方形成有开口部。
背景技术
在车辆侧面碰撞(以下称作“侧面碰撞”)时,虽然也会因碰撞物针对车辆侧面的碰撞位置有所不同,但随着荷载从中央立柱向车宽方向内侧(座舱侧)的输入,会有向车宽方向内侧的荷载(即,在车辆俯视图中,产生让侧梁纵长方向上的中央立柱接合部向车宽方向内侧位移的弯曲变形的荷载)输入侧梁。
为了保护乘车人免受这种侧面碰撞,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提议的技术方案针对上述向车宽方向内侧的荷载加强侧梁的结构。
专利文献1的侧梁具备侧梁加强件,该侧梁加强件在侧梁的纵长方向具备基础构件和与该基础构件的后端部连接的延长构件。
延长构件具有固定于基础构件的连接部,连接部从车宽方向内侧通过焊接等固定于基础构件的后端部。由此,延长构件和基础构件的连接部分通过该延长构件的连接部和基础构件后端部的重合结构得到加强。
专利文献1的侧梁至少在连接部分中,从该连接部分的上端到下端,即,在沿着连接部分的纵长方向的正交截面形状的整体上作为上述重合结构,因此能够提高上述针对向车宽方向内侧的荷载的刚性,这一点是优选的,但是近年来,为了提高燃油效率和提高行驶性能,车身轻量化的需求不断提高,因此要求确保乘车人在侧面碰撞的安全性的基础上实现车身(侧梁)的轻量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8-1186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有鉴于上述技术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部车身结构,在该侧部车身结构中,作为最小限度的加强方式,针对侧面碰撞时向车宽方向内侧的荷载,能够抑制侧梁重量增加并提高抗弯刚度。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是一种侧部车身结构,该侧部车身结构包括:侧梁: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结构、中央立柱:具有从该侧梁向上方延伸的闭合截面结构,且该侧部车身结构中,在所述侧梁的上方和所述中央立柱的前后各方形成有开口部,其中,所述侧梁具有加强构件,用于加强对向车宽方向内侧的荷载的抗弯刚度,所述加强构件在所述侧梁的纵长方向的正交截面图中为部分设置,且所述加强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中央立柱所接合的中央立柱接合部的高度位置沿所述侧梁的纵长方向延伸,且与该中央立柱接合部在车辆侧视图中重叠。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最小限度的加强方式,针对侧面碰撞时向车宽方向内侧的荷载,能够抑制侧梁重量增加并提高抗弯刚度。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从所述侧梁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并在车辆前后方向相互分离的多个横梁,在所述侧梁内部的闭口截面空间中,至少在与所述中央立柱接合部的高度相当的上部具有在纵长方向分隔该闭合截面空间的节,所述加强构件跨多个所述横梁及节设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利用作为已有的车身刚性构件的多个横梁提高加强构件对侧梁的加强效果并抑制侧梁的高重量化。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中央立柱在车身前后方向的多个所述横梁之间与所述侧梁接合。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利用在中央立柱在前后各侧所具有的多个横梁的刚性来提高加强构件的抗弯刚度,侧梁通过设置这种加强构件能够高效提高针对侧面碰撞时的荷载的抗弯刚度。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加强构件在车辆前后方向的正交截面呈L形。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得所述加强构件呈上述L形,能够形成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因此例如与在车辆前后方向平板状延伸的形状相比,能够提高侧梁在针对侧面碰撞时向车宽方向内侧的荷载的抗弯刚度。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加强构件在所述侧梁的纵长方向的正交截面图中,从该侧梁的内部空间侧或从该内部空间的外侧覆盖形成于所述侧梁的向纵长方向延伸的棱线。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述加强构件覆盖上述侧梁的棱线,由此在侧梁中也能够让加强构件在车辆侧视图中与针对侧面碰撞时的荷载的抗弯刚度强的棱线重叠,由此能够提高加强构件对针对侧面碰撞时的荷载的侧梁的抗弯刚度的加强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将所述加强构件设定为第1加强构件,所述加强构件在所述侧梁后部还具有从该后部向上方延伸的第2加强构件,所述第1加强构件的后部与所述第2加强构件在车辆侧视图中重叠。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第1加强构件能够与第2加强构件协作承受侧面碰撞荷载,并将该承受的荷载还分散至该第2加强构件侧,因此能够提高侧梁的上述抗弯刚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作为最小限度的加强方式,针对侧面碰撞时向车宽方向内侧的荷载,能够抑制侧梁重量增加并提高抗弯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从车身右侧看具备本实施方式的侧部车身结构的车辆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2为具备本实施方式的侧部车身结构的车辆的主要部分的右视图;
图3为去除内侧梁从车宽内侧看的侧梁后部周边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4为图3中去除了外侧梁及后车轮罩的主要部分放大图(a)、进一步去除了第2加强构件的主要部分放大图(b);
图5为沿图3D-D线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图6为图1中侧梁后部周边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7为沿图6E-E线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图8为去除内侧梁从车宽内侧看侧梁和中央立柱的接合部及其周边的立体图;
图9为图8中去除了内立柱后的立体图;
图10为沿图2中A-A线的主要部分的沿箭头方向看的截面图;
图11为沿图2中B-B线的主要部分的沿箭头方向看的截面图;
图12为沿图2中C-C线箭头方向的视图所对应的侧部车身结构的主要部分的立体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进行详述。
图中,箭头F表示车辆前方,箭头U表示车辆上方,箭头OUT表示车宽方向外侧(车辆右方)。另外,在以下说明中,车宽方向外侧(座舱外侧)称作“车宽外侧”,车宽方向内向(座舱内侧)称作“车宽内侧”。以下所述的本实施方式的侧部车身结构在车辆的左右侧为大致左右对称设置。
如图1所示,在车身侧部形成有侧部开口部2f,2r,沿该侧部开口部2f,2r的上边部设有在前后方向延伸的上边梁3,且沿侧部开口部2f,2r的下边部设有在前后方向延伸的侧梁4。
在侧部开口部2f,2r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具有在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央立柱5,该中央立柱5的上端与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上边梁3的中间部接合,下端与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侧梁4的中间部接合。
由此,侧部开口部2f,2r被中央立柱5分隔为车辆前后各侧,分别作为上下车用开口部2f,2r(前侧上下车用开口部2f、后侧上下车用开口部2r)设置。
在车身侧部具有对前后上下车用开口部2f,2r进行开合的侧门6。但图2中省略了前侧侧门(前侧门)的图示,仅图示了后侧侧门6(后侧门6)的一部分。
后侧门6具有由车门外板及车门内板等构成的车门主体61、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多条防撞梁63,其前端通过无图示的铰链托架被中央立柱5的上下各侧的部位支撑。
在车门主体61上设有沿其后边部、前边部及下边部延伸的防撞梁加强件64。
多条防撞梁63在车门主体61的内部分别以不同的高度设置,多条防撞梁63设置在防撞梁加强件64的前边部和后边部之间,以对防撞梁加强件64的前边部和后边部进行连接。
但图2中仅图示了多条防撞梁63中位于最下部的防撞梁63,以下对该位于最下部的防撞梁63进行说明。
如图2、图5所示,防撞梁63的纵长方向的正交截面呈大致M形,且在其前后各端形成有与纵长方向的中间部分相比宽度较大的前侧凸缘63f、后侧凸缘63r。
防撞梁63中,前侧凸缘63f通过螺栓等连接工具固定于防撞梁加强件64的前边部的下部,后侧凸缘63r通过螺栓等连接工具固定于防撞梁加强件64的后边部的下部和下边部的转角部64c。
由此,防撞梁63在后侧门6的下部呈前上后下状倾斜。
在此,如上所述,防撞梁63的后侧凸缘63r与防撞梁加强件64的后边部的结合位置在后边部的下部之中也位于下端,即后边部和下边部的转角部64c。
由此,如图2所示,防撞梁63中,在通过后侧门6关闭了后侧上下车用开口部2r时(以下称为“后侧门6关闭时”),该防撞梁63的前侧凸缘63f(即,与防撞梁加强件64的前边部的结合部)在车辆侧视图中与中央立柱5重叠,且如图2、图3、图5所示,该防撞梁63的后侧凸缘63r(即与防撞梁加强件64的后边部及下边部的转角部64c的结合部)在车辆侧视图中与侧梁4的后部重叠。
如图5、图12所示,侧梁4是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空间4s的车身刚性构件,其具有构成该闭合截面空间4s的第1构件41、第2构件42及第3构件43、以及安装在该侧梁4的车宽最外侧的外装板44(仅图12图示)。
第1构件41作为呈车辆前后方向的正交截面向车宽内侧突出的帽形的内侧梁4i存在于侧梁4的车宽内侧。具体而言,第1构件41由以下构件一体形成:在上下方向延伸的上端凸缘41a、从该上端凸缘41a的下端向车宽内侧延伸的上壁41b、从该上壁41b的车宽内端向下方延伸的内壁41c、从该内壁41c的下端向车宽外侧延伸的下壁41d、从该下壁41d的车宽外端向下方延伸的下端凸缘41e。
第2构件42和第3构件43作为外侧梁4o设置于相对第1构件41的车宽外侧,该外侧梁4o在车辆前后方向的正交截面呈向车宽外侧突出的帽形。
具体而言,第2构件42位于外侧梁4o的上部及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其由以下构件一体形成:在上下方延伸的上端凸缘42a、从该上端凸缘42a的下端向车宽外侧延伸的上壁42b、从该上壁42b的车宽外端向下方延伸的外壁42c、从该外壁42c的下端向车宽内侧延伸的下端凸缘42d。第3构件43位于外侧梁4o的下部,其具有向车宽内侧延伸的下壁43a、从该下壁43a的车宽内端向下方延伸的下端凸缘43b且一体形成。
而第1构件41的上端凸缘41a与第2构件42的上端凸缘42a之间及第1构件41的下端凸缘41e与第3构件43的下端凸缘43b之间分别通过点焊等接合为一体。而且,第2构件42的下端凸缘42d从上方(闭合截面空间4s侧)与第3构件43的下壁43a接合。
由此,侧梁4通过第1构件41的上壁41b、内壁41c及下壁41d、第2构件42的上壁42b及外壁42c、以及第3构件43的下壁43a在内部构成上述闭合截面空间4s。另外,侧梁4在上壁42b和外壁42c之间、外壁42c和下端凸缘42d之间、上壁41b和内壁41c之间、以及内壁41c和下壁41d之间形成有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45a,45b,45c,45d。这些棱线45a,45b,45c,45d中,将形成于上壁42b和外壁42c之间的棱线45a、即形成于外壁42c上端的棱线45a设定为外上棱线45a,并且将形成于外壁42c和下端凸缘42d之间的棱线45b、即形成于外壁42c下端的棱线45b设定为外下棱线45b。
另外,如图5、图12所示,在侧梁4的外壁42c上设有在上下方向中央附近向闭合截面空间4s侧凹陷的外壁加强筋42cc。
另外,如图5、图6、图12所示,在第3构件43上还形成有从下壁43a的车宽外端向车宽外侧延伸的车宽外端凸缘43c,该车宽外端凸缘43c从第2构件42的下端凸缘42d与第3构件43的下壁43a的重合部46的上端部向车宽外侧延伸出去。
在侧梁4纵长方向的正交截面图中,车宽外端凸缘43c从侧梁4的外壁42c和下壁43a之间向车宽外侧和下方突出,以相对于上述外壁42c和下壁43a曲折。由此,在车宽外端凸缘43c的基端部形成有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43cc。
在侧梁4纵长方向的正交截面图中,该棱线43cc与上述外下棱线45b一致,或位于附近。在本例中,位于车宽外端凸缘43c的基端部的棱线43cc位于外下棱线45b的下方附近。
另外,如图9所示,在侧梁4的第3构件43的下壁43a沿车辆前后方向形成有多个大致为圆形的贯通孔47。这些贯通孔47用于将电沉积液等流入侧梁4的闭合截面空间4s,或者用于向面向侧梁4的闭合截面空间4s的内面喷涂防锈剂的防锈剂喷涂用枪(省略图示)插入闭合截面空间4s。
而如图12所示,在车身下部两侧所具有的上述侧梁4之间设置有地板100,在地板100上形成有在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向上方隆起并在车辆前后方延伸的无图示的通道部。而如图11所示,在地板100的后端部设有从该后端部向上方立起的上曲部101。
然后如图11、图12所示,在地板100的上侧面、相对于通道部的两侧设置有在车宽方向延伸的前侧横梁110(2.0横梁)及中间横梁120(2.5横梁),并前侧横梁110及中间横梁120分别连接侧梁4和通道部。前侧横梁110及中间横梁120在车辆前后方向的正交截面图中呈向下方开口的帽形,且与地板100之间构成在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空间。
另外,在上曲部101的上部背面接合固定有后侧横梁130(3.0横梁),该后侧横梁130具有在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空间。
这些横梁110,120,130在车辆前后方向呈相互分离设置,在本例中,设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前侧横梁110位于前侧上下车用开口部2f的中间部,中间横梁120位于中央立柱5,后侧横梁130位于后侧上下车用开口部2r的中间部。
如图11所示,这些横梁110,120,130具有形成于车宽方向外端的凸缘110a,120a,130a,该些凸缘110a,120a,130a都与侧梁4的内壁41c接合,都能够承受从侧梁4向车宽内侧传递的荷载。
另外,如图1~图3所示,在侧梁4的后方设置有从后侧上下车用开口部2r的下边后部形成后边下部的后车轮罩90。如图7所示,后车轮罩90具有在车辆侧视图中均呈向上突起的弓形后车轮罩内件91和后车轮罩外件92,通过这些从上方收纳后轮。
如图3、图11所示,后车轮罩外件92的前下部92a与侧梁4的后端接合。
另外,如图9~图12所示,侧梁4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分隔闭合截面空间4s的节21F,21R,22F,22R。
沿侧梁4的车辆前后方向具有多个节21F,21R,22F,22R,在本例中,设置于侧梁4的纵长方向上的中央立柱配置区域4Ra的前部及后部、以及相对于中央立柱配置区域4Ra而言的前方部位及后方部位的至少4处。
中央立柱配置区域4Ra位于侧梁4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中间部。
从前方向后方按顺序将上述节21F,21R,22F,22R设定为立柱前方节21F、立柱前部节22F、立柱后部节22R、立柱后方节21R。
如图9、图10所示,立柱前部节22F和立柱后部节22R均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分隔闭合截面空间4s的纵壁22a。另外,如图9、图10、图11、图12所示,立柱前方节21F和立柱后方节21R由位于车宽外侧的外侧节构成构件23和位于车宽内侧的内侧节构成构件24构成。
如图10所示,外侧节构成构件23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分开设置的前壁23a及后壁23b,且内侧节构成构件24具有在上下方向及车宽方向延伸的纵壁24a。
上述立柱前部节22F通过纵壁22a分隔闭合截面空间4s的车宽外侧。立柱前方节21F通过外侧节构成构件23的前壁23a及后壁23b分隔闭合截面空间4s的车宽外侧,并通过内侧节构成构件24的纵壁24a分隔闭合截面空间4s的车宽内侧。
另外,由第2构件42及第3构件43构成的外侧梁4o上设有第1加强构件30U,30D及第2加强构件31,用于加强对向车宽内侧的荷载的抗弯刚度。
如图5、图9、图12所示,第1加强构件30U,30D具有位于侧梁4上部的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和位于侧梁4下部的第1下侧加强构件30D。
如图5、图8、图9、图12所示,在位于侧梁的外壁42c的上下方向上的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和第1下侧加强构件30D之间的中间位置设有上述外壁加强筋42cc。
如图9~图11所示,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接合于侧梁4上的中央立柱接合部4A的高度位置。
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由以下构件在车辆前后方向的正交截面图中呈大致L形地形成为一体:沿侧梁4的第2构件42的上壁42b在车宽方向延伸的横边部33(参照图11、图12)、从横边部33的车宽外端向下方延伸的纵边部34。
在侧梁4纵长方向的正交截面视图中,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部分设置。
详细来说,如图5、图12所示,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与侧梁4接合,且在侧梁4的纵长方向延伸有多个(本例中为4个)棱线45a,45b,45c,45d中,仅覆盖一个棱线(本例中为棱线45a)。
更详细地说,如图所示,在侧梁4的第2构件42的上壁42b和外壁42c的转角部处,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将横边部33和纵边部34之间所具有的棱线35抵于该转角部所具有的外上棱线45a,并且从闭合截面空间4s侧将横边部33配置于第2构件42的上壁42b、从闭合截面空间4s侧将纵边部34配置于第2构件42的外壁42c上,并且沿车辆前后方向通过焊接等在多个地方进行接合。
如图1、图2、图10、图12所示,第1下侧加强构件30D接合于侧梁4中的相对中央立柱接合部4A的高度位置而言的下方。
详细来说,如图12所示,第1下侧加强构件30D由以下构件在车辆前后方向的正交截面图中大致呈L形地形成为一体:沿侧梁4的第3构件43的下壁43a在车宽方向延伸的横边部36、从横边部36的车宽外端向上方延伸的纵边部37。然后,在侧梁4的第2构件42的外壁42c和第3构件43的下壁43a的转角部处,第1下侧加强构件30D将纵边部37和横边部36的棱线38抵于该转角部所具有的外下棱线45b,并且分别从闭合截面空间4s侧将纵边部37配置于第2构件42的外壁42c、从闭合截面空间4s侧将横边部36借由第2构件42的下端凸缘42d配置于第3构件43的下壁43a上,并且沿车辆前后方向通过焊接等在多个地方进行接合。
如图3、图5、图9~图12所示,这些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和第1下侧加强构件30D都沿侧梁4的纵长方向从中央立柱5的前方位置到侧梁4的后部以跨中央立柱5的方式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连续延伸。
对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进行详细说明,如图9~图11所示,该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的前端延伸到立柱前方节21F的前方,且如图11所示,延伸到在车辆侧视图中与前侧横梁110重叠的位置。
如图9、图11所示,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的后端延伸到立柱后方节21R的后方,且如图11所示,延伸到后侧横梁130的后方。
即,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在车辆前后方向跨立柱前方节21F、立柱前部节22F、立柱后部节22R及立柱后方节21R设置,且跨前侧横梁110、中间横梁120、后侧横梁130设置。
如图1、图3、图4(a)、图5~图7所示,上述第2加强构件31设置于侧梁4的后部,并且从侧梁4的后部沿后车轮罩90向上方延伸。
如图6所示,第2加强构件31具有向上方延伸出去的上方延出部31u、向前方延伸出去的前方延出部31f,在后车轮罩外件92的前下部92a和侧梁4的后部的车辆侧视图中的转角部处,如图5~图7所示,上方延出部31u通过焊接等接合于后车轮罩外件92的前下部92a,前方延出部31f通过焊接等接合于侧梁4的后部。
换言之,如图4(a)、图5、图6、图7所示,第2加强构件31由以下构件在车辆侧视图中大致呈三角形地形成为一体:在上下方向及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侧壁31a、从侧壁31a的上缘向车宽内侧延伸的纵壁31b、从纵壁31b的车宽内端向上方延伸的凸缘31c。
第2加强构件31在侧壁31a和纵壁31b之间、纵壁31b和凸缘31c之间分别形成有沿该第2加强构件31的延长方向连续延伸的棱线31d,31e。这些棱线31d,31e在上方延出部31u中大致沿上下方向延伸,在前方延出部31f大致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如图6所示,第2加强构件31的前方延出部31f从车宽外侧与侧梁4的后部和上部接合。具体而言,如图5、图6所示,第2加强构件31中,前方延出部31f的凸缘31c以从车宽外侧进行覆盖的方式接合于侧梁4的第2构件42的上端凸缘42a,前方延出部31f的侧壁31a以从车宽外侧进行覆盖的方式接合于第2构件42的外壁42c,且前方延出部31f的纵壁31b以从上方进行覆盖的方式接合于第2构件42的上壁42b。
由此,如图3、图4(a)(b)、图5所示,第2加强构件31的前部、即前方延出部31f在侧梁4的后部相对于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的后部来说位于车宽外侧,在车辆侧视图中(即车宽方向)与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的后部重叠。
而如图3、图4(a)、图5所示,在车辆侧视图中,第2加强构件31与上述防撞梁63的后端凸缘63r在侧梁4的后部重叠。
具体而言,在后侧门6关闭时,该后侧门6下部的防撞梁63的位置使得后端凸缘63r与侧梁4的后部在车辆侧视图中重叠。因此,如图3、图4(a)(b)、图5所示,在侧梁4的后部,从车宽方向外侧向内侧按顺序具有防撞梁63的后端凸缘63r、第2加强构件31的前方延出部31f、侧梁4的第2构件42、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的后部,这些构件在车辆侧视图中相互重叠。
在本例中,在第2加强构件31和侧梁4的第2构件42及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的重合部分处,上述3个构件通过点焊接合为一体。图3、图4(a)中的“×”表示该接合处wa,wb。
换言之,如图5所示,第2加强构件31和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夹着侧梁4的第2构件42,并在上述接合处wa,wb相互接合。
另外,如图4(a)所示,在车辆侧视图中,防撞梁63的后端凸缘63r在第2加强构件31和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接合的部位(至少接合处wa)处重叠。
如图5、图12所示,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的在横边部33和纵边部34之间所具有的上述棱线35在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的全长上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另一方面,如图4(a)、图6所示,如上所述,第2加强构件31中的棱线31d,31e在位于该第2加强构件31后部的上方延出部31u中大致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在位于该第2加强构件31前部的前方延出部31f中大致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在本例中,在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35的后部和在上下方向延伸的棱线31d,31e的下部(前部)在车辆侧视图中连续(参照图4(a)、图5、图6、图12)。
如图1、图8、图9所示,上述中央立柱5具有内立柱51和外立柱52,内立柱51和外立柱52的下部接合于侧梁4,由此中央立柱5立设于侧梁4上。中央立柱5的下部(与侧梁4的相接区域)从该下部的上端52a(参照图1、图2、图9)附近到侧梁4的上端越往下方在车辆前后方向宽度逐渐变大。
如图8所示,内立柱51跨上下方向的大致整体呈在车宽方向延伸的纵壁状(大致平板状),在其前后各侧形成有凸缘51d。
如图1、图8、图9所示,外立柱52由以下构件一体形成为上下方向的、大致整体在该上下方向的正交截面图中向车宽内侧开口的帽形截面形状:在上下方向及车宽方向延伸的外壁52b、从外壁52b的前后两端向车宽内侧延伸的前后各纵壁52c、沿该纵壁52c形成的前后各侧的凸缘52d。
中央立柱5通过对内立柱51和外立柱52的各前缘凸缘51d,52d之间和各后缘凸缘51d,52d之间进行相互接合,在上述构件之间具有在上下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空间5s而构成。
外立柱52的下部与侧梁4的第2构件42接合,对该接合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图2、图10所示,在外立柱52的下部形成从外壁52b的下端向下方延伸的下端凸缘52e,且该下端凸缘52e与侧梁4的第2构件42的外壁42c接合。由此,如图1、图10所示,中央立柱5的外壁52b和侧梁4的外壁42c在车宽方向上的配置为几乎位于一个平面。另外,如上所述,外立柱52的前后各凸缘52d和内立柱51的前后各凸缘51d接合为一体,如图8所示,前后各凸缘51d,52d的下部以从车宽方向的内外两侧夹着外侧梁4o侧的第2构件42的上端凸缘42a的状态下接合为一体。由此,中央立柱5的前后各凸缘51d,52d和侧梁4的上端凸缘42a在车宽方向上配置为几乎为一个平面。
在该状态下,如图1所示,外立柱52的前后各侧的纵壁52c成为其下端与侧梁4的第2构件42的上壁42b抵接的状态,在车辆侧视图中,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前后各侧的纵壁52c与在前后方向延伸的侧梁4的第2构件42的上壁42b之间的转角部连续顺滑延伸。
内立柱51形成在车辆前后方向与外立柱52的下部相对应地宽度较大的下部,且形成有向侧梁4的上端位置的下方延伸出去的延出部55。
具体而言,如图8、图10所示,在侧梁4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立柱配置区域4Ra中,延出部55设置于该闭合截面空间4s中,并且将闭合截面空间4s分隔为车宽方向的内侧和外侧。如图8所示,延出部55的上端55u设置于侧梁4的第1构件41的上端凸缘41a与第2构件42的上端凸缘42a之间,并与该上端凸缘41a,42a接合为一体。而延出部55的下端55d设置于侧梁4的第1构件41的下端凸缘41e与第3构件43的下端凸缘43b之间,并与该下端凸缘41e,43b接合为一体。
如上所述,内立柱51的下部包含延出部55,在车辆前后方向宽度较大。
另外,如图8所示,内立柱51具有内立柱上件56和在该内立柱上件56下方的内立柱下件57。内立柱上件56的下部和内立柱下件57的上部在侧梁4的闭合截面空间4s中在车宽方向上重合。即如图8、图10所示,内立柱上件56的下部和内立柱下件57的上部的重合部58设于上述延出部55上,且内立柱上件56的下部和内立柱下件57的上部沿该延出部55的车辆前后方向通过点焊等在多处接合(参照图8中“×”)。
如图10所示,上述立柱前部节22F和立柱后部节22R在侧梁4的闭合截面空间4s中相对于延出部55来说均设置于车宽外侧,立柱前部节22F在车辆前后方向与延出部55的前端侧分离,立柱后部节22R在车辆前后方向与延出部55的后端侧分离。
如图1、图2所示,上述本实施方式的侧部车身结构包括:侧梁4: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空间4s(参照图5)(闭合截面结构)、中央立柱5:具有从该侧梁4向上方延伸的闭合截面空间5s(参照图8)(闭口截面结构),且在该侧部车身结构中,在侧梁4的上方和中央立柱5的前后各方形成有作为开口部的前、后侧上下车用开口部2f,2r,其中,如图3、图4(a)(b)、图5、图9~图12所示,侧梁4具有作为加强构件的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用于加强对向车宽内向的荷载的抗弯刚度,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在侧梁4的纵长方向(车辆前后方向)的正交截面图中部分设置,且至少其一部分在中央立柱5所接合的中央立柱接合部4A的高度位置处沿侧梁4的纵长方向延伸,且与该中央立柱接合部4A在车辆侧视图中重叠(参照图9~图12)。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将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设于侧梁4上下方向的、与中央立柱接合部4A的高度位置相当的上部,由此在侧面碰撞时针对从中央立柱5向侧梁4输入的车宽内向的荷载,能够使得侧梁4的上部与下部相比抗弯刚度得到高效提高,以使得侧梁4不会被中央立柱5拉着向车宽内向弯曲变形。
另外,使得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沿侧梁4的纵长方向延伸并与中央立柱接合部4A在车辆侧视图中重叠,因此能够通过沿着侧梁4的纵长方向的较大范围来高效承受并分散输入侧梁4的中央立柱接合部4A的车宽内向的荷载,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对车宽内向的荷载的抗弯刚度。
而且,将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在侧梁4的纵长方向的正交截面视图中仅部分设置于上部,由此,作为最小限度的加强方式,针对侧面碰撞时的车宽内向的荷载,能够抑制侧梁4的重量增加。
因此,作为最小限度的加强方式,针对侧面碰撞时的车宽内向的荷载,能够抑制侧梁4的重量增加并提高抗弯刚度。
作为本发明的形态,如图11、图12所示,具有从侧梁4向车宽内向延伸并在车辆前后方向相互分离的多个横梁110,120,130,在侧梁4内部的闭合截面空间4s,至少在与上述中央立柱接合部4A的高度相当的上部具有在纵长方向分隔该闭合截面空间4s的节21F,21R,22F,22R,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跨多个横梁110,120,130及节21F,21R,22F,22R设置(参照图11)。
将节21F,21R,22F,22R在闭合截面空间4s中设于与中央立柱接合部4A的高度相当的上部、即与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相同的高度位置,因此在通过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承受在侧面碰撞时从中央立柱5输入侧梁4的向车宽方向内侧的荷载时,能够经节21F,21R,22F,22R由横梁110,120,130进行承受。
因此,能够利用作为已有的车身刚性构件的多个横梁110,120,130来提高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对侧梁4的加强效果并抑制侧梁4的高重量化。
对此进行详述的话,如图9、图12所示,侧梁4的内部设有节21F,21R,22F,22R,这些节21F,21R,22F,22R在其下部具有凹状的逸出部25,该逸出部25与侧梁4下部的内面之间设置有连通部25H,确保将防锈剂沿纵长方向遍及闭合截面空间4s。
另一方面,节21F,21R,22F,22R的上部布置于侧梁4的上部、即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抵接或接近的位置(参照同一图)。因此,在制造车辆时,连通部25H能够确保使防锈剂沿纵长方向遍及闭合截面空间4s,且能够在侧面碰撞时经节21F,21R,22F,22R由横梁110,120,130承受住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对车宽方向内向的荷载向车宽内侧的位移,由此能够高效提高侧梁4的抗弯刚度。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央立柱5与车辆前后方向的多个横梁110,120,130之间、详细来说是与中间横梁120重叠,且中央立柱5在前侧横梁110和后侧横梁130之间与侧梁4接合(参照图11、图12)。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相对于中央立柱5来说在前后各侧的中央立柱5平衡地承受并分散侧面碰撞时从中央立柱5输入侧梁4的向车宽内向的荷载,因此能够利用相对于中央立柱5在前后各侧的多个横梁110,120,130的刚性来提高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的抗弯刚度。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在车辆前后方向的正交截面呈L形(参照图5、图11、图12)。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呈上述L形,能够形成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35,因此例如与平板状延伸的形状相比,能够提高侧梁4在针对侧面碰撞时向车宽内向的荷载的抗弯刚度。
尤其是,第1上侧加强构件30具有在车宽方向延伸的水平状的横边部33,由此能够高效提高针对车宽内向的荷载的抗弯刚度。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侧梁4的纵长方向的正交截面图中,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从该侧梁4的闭合截面空间4s侧覆盖形成于侧梁4在纵长方向延伸的外上棱线45a(棱线)(参照图5、图12)。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覆盖侧梁4的外上棱线45a,由此在侧梁4中也能够让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在车辆侧视图中与针对侧面碰撞时的荷载的抗弯刚度强的棱线45a,45b,45c,45d中的外上棱线45a重叠,由此能够提高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对针对侧面碰撞时的荷载的侧梁4的抗弯刚度的加强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加强构件设定为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第1加强构件),加强构件在侧梁4的后部还具有从该后部向上方延伸的第2加强构件31(参照图1、图6),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的后部与第2加强构件31在车辆侧视图中重叠(参照图3~图5)。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第1上侧加强构件30U能够与第2加强构件31协作承受侧面碰撞荷载,并将该承受的荷载分散至该第2加强构件31侧、即后车轮罩90侧,因此能够提高侧梁4的上述抗弯刚度。
本发明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能够以各种实施方式形成。
编号说明
2f,2r 上下车用开口部(开口部)
4 侧梁
4A 中央立柱接合部
4s 闭合截面空间(闭合截面结构)
5 中央立柱
5s 闭合截面空间(闭合截面结构)
21F,21R,22F,22R 节
30U 第1上侧加强构件(加强构件、第1加强构件)
31 第2加强构件(加强构件、第2加强构件)
45a 外上棱线 (棱线)
110,120,130 横梁

Claims (6)

1.一种侧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侧梁: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结构;
中央立柱:具有从该侧梁向上方延伸的闭合截面结构;
且在该侧部车身结构中,在所述侧梁的上方和所述中央立柱的前后各方形成有开口部,其中,
所述侧梁具有加强构件,用于加强对向车宽方向内侧的荷载的抗弯刚度,
所述加强构件在所述侧梁的纵长方向的正交截面图中为部分设置,且所述加强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中央立柱所接合的中央立柱接合部的高度位置沿所述侧梁的纵长方向延伸,且与该中央立柱接合部在车辆侧视图中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具有从所述侧梁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并在车辆前后方向相互分离的多个横梁,
在所述侧梁内部的闭合截面空间中,至少在与所述中央立柱接合部的高度相当的上部具有在纵长方向分隔该闭合截面空间的节,
所述加强构件跨多个所述横梁及节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立柱在车身前后方向的多个所述横梁之间与所述侧梁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侧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构件在车辆前后方向的正交截面为L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侧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构件在所述侧梁的纵长方向的正交截面图中从该侧梁的内部空间侧或该内部空间的外侧覆盖形成于所述侧梁的向纵长方向延伸的棱线。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侧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加强构件设定为第1加强构件,
所述加强构件在所述侧梁的后部还具有从该后部向上方延伸的第2加强构件,所述第1加强构件的后部与所述第2加强构件在车辆侧视图中重叠。
CN202010182244.1A 2019-06-18 2020-03-16 侧部车身结构 Active CN1120929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12697 2019-06-18
JP2019112697A JP7259580B2 (ja) 2019-06-18 2019-06-18 側部車体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92908A true CN112092908A (zh) 2020-12-18
CN112092908B CN112092908B (zh) 2022-11-04

Family

ID=69804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82244.1A Active CN112092908B (zh) 2019-06-18 2020-03-16 侧部车身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42092B2 (zh)
EP (1) EP3753815B1 (zh)
JP (1) JP7259580B2 (zh)
CN (1) CN11209290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02279A (zh) * 2021-03-05 2021-06-22 江苏奔宇车身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机械驾驶室异型管车门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30073797A (ko) 2021-11-19 2023-05-2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 센터필러구조
FR3136437A1 (fr) * 2022-06-10 2023-12-15 Psa Automobiles Sa Renfort arrière de longeron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58008A1 (en) * 2005-01-20 2006-07-20 Honda Motor Co., Ltd. Lower body construction
CN101804826A (zh) * 2009-02-16 2010-08-18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汽车侧部车身结构
US20100270830A1 (en) * 2007-12-19 2010-10-28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body lateral side portion structure
US20120086238A1 (en) * 2010-10-11 2012-04-1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Reinforced rocker panel structure
US20120248825A1 (en) * 2009-12-22 2012-10-04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chassis side structure
CN106608282A (zh) * 2015-10-22 2017-05-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侧部构造
FR3050165A1 (fr) * 2016-04-19 2017-10-20 Renault Sas Structure d’un cote de caisse pourvu d’un element de renfort
DE102017211160A1 (de) * 2017-06-30 2019-01-03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Karosseriestruktur für ein Fahrzeug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101275B4 (de) * 2014-02-03 2022-07-14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Querträgeranordnung für eine Kraftfahrzeugkarosserie
JP6435709B2 (ja) * 2014-08-21 2018-12-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側部構造
US9616935B2 (en) * 2014-10-10 2017-04-11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structures and methods of assembling the same
JP6485200B2 (ja) * 2015-05-12 2019-03-20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フロア構造
JP6197841B2 (ja) * 2015-08-24 2017-09-20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車体構造
JP6669089B2 (ja) 2017-01-27 2020-03-1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JP6919536B2 (ja) * 2017-12-05 2021-08-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後部構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58008A1 (en) * 2005-01-20 2006-07-20 Honda Motor Co., Ltd. Lower body construction
US20100270830A1 (en) * 2007-12-19 2010-10-28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body lateral side portion structure
CN101804826A (zh) * 2009-02-16 2010-08-18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汽车侧部车身结构
US20120248825A1 (en) * 2009-12-22 2012-10-04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chassis side structure
US20120086238A1 (en) * 2010-10-11 2012-04-1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Reinforced rocker panel structure
CN106608282A (zh) * 2015-10-22 2017-05-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侧部构造
FR3050165A1 (fr) * 2016-04-19 2017-10-20 Renault Sas Structure d’un cote de caisse pourvu d’un element de renfort
DE102017211160A1 (de) * 2017-06-30 2019-01-03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Karosseriestruktur für ein Fahrzeug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02279A (zh) * 2021-03-05 2021-06-22 江苏奔宇车身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机械驾驶室异型管车门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92908B (zh) 2022-11-04
EP3753815B1 (en) 2022-11-23
JP2020203599A (ja) 2020-12-24
EP3753815A1 (en) 2020-12-23
US20200398899A1 (en) 2020-12-24
JP7259580B2 (ja) 2023-04-18
US11242092B2 (en) 2022-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92908B (zh) 侧部车身结构
US8282154B2 (en) Vehicle body lateral side portion structure
EP3434563B1 (en) Vehicle side portion structure
US20160236722A1 (en) Uppe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EP3712043A1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CN112092915B (zh) 侧部车身结构
EP3712042A1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CN112441137A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EP3753813B1 (en) Vehicle side body structure
JP2019196109A (ja) 車両の車体構造
JP2020203554A (ja) 車両の上部車体構造
JP2016150699A (ja) 車両の上部車体構造
CN112046614B (zh) 上部车身构造
JP7487451B2 (ja) 車両の車体構造
CN112092909B (zh) 侧部车身结构
JP2022083565A (ja) 車体構造
JP7207189B2 (ja) 側部車体構造
CN219215166U (zh) 车辆的加强结构
CN114348121A (zh) 车体后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