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46614B - 上部车身构造 - Google Patents

上部车身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46614B
CN112046614B CN202010114684.3A CN202010114684A CN112046614B CN 112046614 B CN112046614 B CN 112046614B CN 202010114684 A CN202010114684 A CN 202010114684A CN 112046614 B CN112046614 B CN 1120466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ceiling
side rail
reinforcement
wid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146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46614A (zh
Inventor
出先祐典
森本诚
村冈修二
西森智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azd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0466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466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466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466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6Fixed roof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7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for side impa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2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ig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7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ening or closing movement
    • B60J5/0477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ening or closing movement with two doors open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
    • B60J5/0479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ening or closing movement with two doors open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 without B-pillar or releasable B-pillar, i.e. the pillar is moving with do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部车身构造,能够抑制车辆重量增加,并抑制顶棚侧轨(10)朝车宽方向内侧弯折变形。该上部车身构造具备左右一对顶棚侧轨(10)以及供后车门(Dr)的上部进行卡合的锁扣(21),其特征在于,具备:第2顶棚加强件(18),在与锁扣(21)大致相同的位置处连结顶棚侧轨(10);锁扣安装部件(23),安装锁扣(21);以及加强部件(22),在与锁扣安装部件(23)大致相同的位置处,从车宽方向外侧与顶棚侧轨(10)重合,加强部件(22)的下端位于比锁扣安装部件(23)与顶棚侧轨(10)的接合位置靠车辆上方的位置,并且与在车辆上下方向上重合的顶棚侧轨(10)接合。

Description

上部车身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例如涉及供乘员进行乘降的乘降口由对开式的侧车门覆盖的车辆的上部车身构造。
背景技术
在汽车等车辆中,存在设置于车辆侧部的供乘员进行乘降的乘降口由开闭自如地支承于车身的前车门覆盖的车辆、或者由开闭自如地支承于车身的前车门以及后车门覆盖的车辆。
具有该前车门和后车门的车辆与仅具有前车门的车辆相比乘降口的开口大,因此,与仅具有前车门的车辆相比,车身刚性容易变低。
因此,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具有前车门和后车门的车辆,通过设置中立柱来确保车身刚性,该中立柱以对乘降口的前部与后部进行分隔的方式接合于车身。
此外,在具有前车门和后车门的车辆中,例如,存在具有所谓对开式的侧车门的车辆,该对开式的侧车门由开闭自如地支承于成为乘降口的前端边缘的车身的前车门、以及开闭自如地支承于成为乘降口的后端边缘的车身的后车门构成。
在具有这种对开式的侧车门的车辆中,为了较大地确保乘降口的开口,而不具备专利文献1那样的中立柱的情况较多。因此,在具有对开式的侧车门的车辆中,在前车门的后部或后车门的前部内置有代替中立柱的构造体。
并且,具有对开式的侧车门的车辆为,通过使代替中立柱的构造体例如经由锁扣等卡合部件与构成乘降口的上端边缘的顶棚侧轨卡合,由此确保与具有中立柱的车辆大致相同的车身刚性。
然而,具有上述前车门和后车门的车辆为,在被碰撞物与车辆侧方碰撞时,来自车辆侧方的碰撞载荷作为使顶棚侧轨朝车宽方向内侧弯折变形的载荷而作用于车身。
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在顶棚侧轨的内部空间中配设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加强管,由此在施加了来自车辆侧方的碰撞载荷时,抑制顶棚侧轨朝车宽方向内侧弯折变形。
但是,具有对开式的侧车门的车辆为,来自车辆侧方的碰撞载荷经由卡合部件而局部地作用于顶棚侧轨,因此与具备中立柱的车辆相比,具有顶棚侧轨容易朝车宽方向内侧弯折变形的趋势。
因此,在通过专利文献1的加强管对具有对开式的侧车门的车辆的顶棚侧轨进行加强的情况下,与应用于具有中立柱的车辆的加强管相比,需要使加强管的壁厚成为厚壁而使其高刚性化。于是,与从燃料消耗率提高、运动性能提高的观点出发而想要抑制车辆重量增加这样的当今的需求相反,车辆重量有可能增加。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570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部车身构造,能够抑制车辆重量增加,并抑制顶棚侧轨朝车宽方向内侧弯折变形。
本发明为一种上部车身构造,具备:沿着车辆的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顶棚侧轨;以及供车辆的侧车门的上部卡合的卡合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顶棚加强件,在与上述卡合部件大致相同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位置处,在车宽方向上连结左右的上述顶棚侧轨;安装部件,与上述顶棚侧轨以及上述顶棚加强件接合,并且安装有上述卡合部件;以及大致板状的加强部件,在与上述安装部件大致相同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位置处,从车宽方向外侧与上述顶棚侧轨重合,该加强部件的下端位于比上述安装部件与上述顶棚侧轨的接合位置靠车辆上方的位置,并且与在车辆上下方向上重合的上述顶棚侧轨接合。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车辆重量增加,并抑制顶棚侧轨朝车宽方向内侧弯折变形。
具体而言,通过将加强部件从车宽方向外侧与顶棚侧轨接合,由此上部车身构造为,在来自车辆侧方的碰撞载荷经由安装部件作用于顶棚侧轨时,能够通过比大致管状的加强部件轻量的加强部件来抑制顶棚侧轨朝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移。
此时,由于加强部件与在车辆上下方向上重合的顶棚侧轨接合,因此,上部车身构造为,能够使来自车辆侧方的碰撞载荷,作为对顶棚侧轨与加强部件的接合部位进行剪切的剪切力而作用于接合部位。
换言之,来自车辆侧方的碰撞载荷反抗顶棚侧轨与加强部件的接合强度,而使顶棚侧轨朝车宽方向内侧位移。因此,上部车身构造能够有效地抑制顶棚侧轨朝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移。
由此,上部车身构造为,在来自车辆侧方的碰撞载荷经由卡合部件而作用于安装部件时,能够进一步减小成为压缩变形侧的顶棚侧轨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移量。
进而,由于加强部件的下端位于比安装部件与顶棚侧轨的接合位置靠车辆上方的位置,因此上部车身构造能够抑制作用于卡合部件的来自车辆侧方的碰撞载荷经由安装部件而直接传递到加强部件。
因此,上部车身构造能够使作用于卡合部件的来自车辆侧方的碰撞载荷经由安装部件而稳定地传递到顶棚加强件。
因而,上部车身构造能够抑制车辆重量增加,并抑制顶棚侧轨朝车宽方向内侧弯折变形。
作为本发明的方式,也可以为,将上述顶棚加强件作为第1顶棚加强件,在比该第1顶棚加强件靠车辆前方的位置处,具备在车宽方向上连结上述顶棚侧轨的第2顶棚加强件,上述加强部件具备:加强主体部,具有位于第1顶棚加强件与第2顶棚加强件之间的前端;以及加强前部,从该加强主体部的上部朝车辆前方延伸设置。
根据本发明,上部车身构造能够抑制由于设置加强部件而产生应力集中,抑制由于来自车辆侧方的碰撞载荷而引起的顶棚侧轨的弯折变形以及由于来自车辆上方侧的载荷而引起的顶棚侧轨的弯折变形。
具体而言,对于顶棚侧轨,不仅作用来自车辆侧方的碰撞载荷,例如,有时由于车辆侧翻等还作用来自车辆上方侧的载荷。
尤其是,与第1顶棚加强件的附近以及第2顶棚加强件的附近相比,第1顶棚加强件与第2顶棚加强件之间的顶棚侧轨的刚性较低,因此有可能由于来自车辆上方侧的载荷而朝车辆下方侧弯折变形。
因此,通过具有位于第1顶棚加强件与第2顶棚加强件之间的前端的加强主体部、以及从加强主体部的上部朝车辆前方延伸设置的加强前部,上部车身构造能够提高第1顶棚加强件与第2顶棚加强件之间的顶棚侧轨的刚性。
进而,由于从加强主体部的上部延伸设置有加强前部,因此,上部车身构造为,在第1顶棚加强件与第2顶棚加强件之间,能够通过加强部件对顶棚侧轨的比较靠上部进行加强。因此,上部车身构造能够稳定地确保针对来自车辆上方侧的载荷的顶棚侧轨的刚性。
而且,由于能够从第1顶棚加强件到第2顶棚加强件为止使顶棚侧轨的刚性阶段性地降低,因此,上部车身构造能够防止在第1顶棚加强件与第2顶棚加强件之间产生应力集中部位。
因而,上部车身构造为,能够抑制由于设置加强部件而产生应力集中,并抑制由于来自车辆侧方的碰撞载荷而引起的顶棚侧轨的弯折变形、以及由于来自车辆上方侧的载荷而引起的顶棚侧轨的弯折变形。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方式,也可以为,上述顶棚侧轨形成为具有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多条棱线的形状,上述加强部件的上述加强主体部形成为具有与上述多条棱线重合的多条主体棱线的形状,上述加强部件的上述加强前部形成为具有前部棱线的形状,该前部棱线与多条上述主体棱线中位于车辆上方的上述主体棱线连续且与上述顶棚侧轨的上述棱线重合。
根据本发明,上部车身构造为,即便是沿着车宽方向的纵截面的截面积小于加强主体部的加强前部,也能够稳定地加强第1顶棚加强件与第2顶棚加强件之间的顶棚侧轨。
因此,上部车身构造能够抑制由于来自车辆侧方的碰撞载荷以及来自车辆上方侧的载荷而引起的应力集中,而更可靠地确保顶棚侧轨的刚性。
因而,上部车身构造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由于来自车辆侧方的碰撞载荷而引起的顶棚侧轨的弯折变形以及来自车辆上方侧的载荷而引起的顶棚侧轨的弯折变形。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上部车身构造,能够抑制车辆重量增加,并抑制顶棚侧轨朝车宽方向内侧弯折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从车辆前方上方观察的车辆外观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从右侧面观察的车辆的车身侧面的右侧视图。
图3是表示从车厢内观察的锁扣安装部件附近的外观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表示俯视观察时的顶棚侧轨的外观的平面图。
图5是图4中的A-A向视截面图。
图6是从车辆斜上方观察的加强部件外观的外观立体图。
图7是图4中的B-B向视截面图。
图8是图4中的C-C向视截面图。
标号的说明
1:车辆;10:顶棚侧轨;10A:第1棱线;10B:第2棱线;10C:第3棱线;17:第1顶棚加强件;18:第2顶棚加强件;21:锁扣;22:加强部件;22A:第1主体棱线;22B:第2主体棱线;22C:前部棱线;23:锁扣安装部件;221:加强主体部;222:加强前部;Dr:后车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是对供乘员进行乘降的乘降口进行封闭的侧车门为对开式的车辆。使用图1至图8对这种车辆的上部车身构造进行详细说明。
另外,图1表示从车辆前方上方观察的车辆1的外观立体图,图2表示从右侧面观察的车辆1的右侧视图,图3表示从车厢内观察的锁扣安装部件23附近的外观立体图,图4表示俯视观察时的顶棚侧轨10的平面图,图5表示图4中的A-A向视截面图。
进而,图6表示从车辆斜上方观察的加强部件22的外观立体图,图7表示图4中的B-B向视截面图,图8表示图4中的C-C向视截面图。
此外,为了使图示明确,在图1中省略前车门以及后车门的图示,并且在图2中用双点划线图示前车门以及后车门。
此外,在图中,箭头Fr以及箭头Rr表示前后方向,箭头Fr表示前方,箭头Rr表示后方。进而,箭头Rh以及箭头Lh、箭头IN以及箭头OUT表示车宽方向,箭头Rh表示右方向,箭头Lh表示左方向,箭头IN表示车宽方向内侧,箭头OUT表示车宽方向外侧。
如图1所示,车辆1具备:在车辆1的下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侧边梁2;在左右的侧边梁2之间形成车厢地面的前地板3;将左右的侧边梁2在车宽方向上进行连结的第1地板横梁4以及第2地板横梁5;从前地板3的后端朝车辆上方抬高的拱起部;以及配设在拱起部6的车辆后方的后地板7。
进而,如图1以及图2所示,车辆1具备:从侧边梁2的前端向车辆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铰链柱8;从铰链柱8的上端向车辆后方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前立柱9;从前立柱9的上端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顶棚侧轨10;以及从顶棚侧轨10的后端向车辆后方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后立柱11。
而且,如图1以及图2所示,车辆1具备:在从侧边梁2的后端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后侧框(省略图示)的车辆上方侧,形成车厢内的内壁的左右一对后侧板12;从车宽方向外侧覆盖后侧板12的外观设计面即左右一对车身外侧板13;以及将侧边梁2的后端以及顶棚侧轨10在车辆上下方向上进行连结的侧立柱14。
并且,如图1以及图2所示,车辆1将由侧边梁2、铰链柱8、前立柱9、顶棚侧轨10以及侧立柱14围成的开口,构成为供乘员进行乘降的侧车门开口S。如图2的双点划线所示,该侧车门开口S由开闭自如地支承于铰链柱8的前车门Df和开闭自如地支承于侧立柱14的后车门Dr覆盖。
如图1所示,在这样的车辆1的上部车身上配设有:将前立柱9在车宽方向上进行连结的前窗眉15;将后立柱11在车宽方向上进行连结的后窗眉16;以及将顶棚侧轨10在车宽方向上进行连结的第1顶棚加强件17、第2顶棚加强件18、第3顶棚加强件19、及第4顶棚加强件20。
对上述各构成要素进一步进行详述,侧边梁2是形成车辆1的下部车身的车身骨架的闭合截面部件,由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侧边梁外侧部件和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侧边梁内侧部件构成。该侧边梁2形成为,沿着车宽方向的纵截面的截面形状为闭合截面。
此外,如图1所示,第1地板横梁4以及第2地板横梁5从车辆前方起依次与前地板3的上表面接合。该第1地板横梁4以及第2地板横梁5是与前地板3一起形成车辆1的下部车身的车身骨架的部件,形成为与前地板3一起形成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的形状。
例如,第1地板横梁4以及第2地板横梁5为,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纵截面的截面形状形成为截面大致帽状,并且与前地板3的上表面接合。
此外,铰链柱8是形成车辆1的前部车身的车身骨架的闭合截面部件,由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外侧面板和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内侧面板构成。该铰链柱8形成为,沿着车宽方向的水平截面的截面形状为闭合截面。
此外,前立柱9是形成车辆1的上部车身的车身骨架的闭合截面部件,由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外侧面板和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内侧面板构成。该前立柱9形成为,沿着车宽方向的水平截面的截面形状为闭合截面。
此外,顶棚侧轨10是形成车辆1的上部车身的车身骨架的闭合截面部件。另外,关于顶棚侧轨10,将在之后详细说明。
此外,后立柱11是形成车辆1的后部车身的车身骨架的闭合截面部件,由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外侧面板和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内侧面板构成。该后立柱11形成为,沿着车宽方向的纵截面的截面形状为闭合截面。
此外,侧立柱14是与后侧板12的前部一起形成沿着侧车门开口S的后端边缘的车身骨架的部件,形成为与后侧板12一起形成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的形状。例如,侧立柱14为,沿着车宽方向的水平截面的截面形状形成为朝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截面大致帽状,并且与后侧板12的车宽方向外侧的面接合。
此外,如图1所示,前窗眉15将前立柱9与顶棚侧轨10之间的接合部位在车宽方向上进行连结。该前窗眉15通过位于车辆上方的上侧面板和位于车辆下方的下侧面板形成为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纵截面的截面形状为闭合截面。
此外,如图1所示,后窗眉16将后立柱11的上端在车宽方向上进行连结。该后窗眉16通过位于车辆上方的上侧面板和位于车辆下方的下侧面板形成为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纵截面的截面形状为闭合截面。
此外,如图1所示,第1顶棚加强件17、第2顶棚加强件18、第3顶棚加强件19以及第4顶棚加强件20为,在前窗眉15与后窗眉16之间,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从车辆前方起依次配设。
其中,如图1以及图3所示,第2顶棚加强件18为,在后车门Dr的前端附近、更详细来说在与后述的锁扣21大致相同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位置处,将顶棚侧轨10在车宽方向上进行连结。
该第2顶棚加强件18是与顶棚面板(省略图示)一起形成车辆1的上部车身的车身骨架的部件,形成为与顶棚面板(省略图示)一起形成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的形状。另外,对于第2顶棚加强件18将在之后详述。
此外,如图1以及图4所示,第1顶棚加强件17为,在前窗眉15与第2顶棚加强件18之间,将顶棚侧轨10在车宽方向上进行连结。
此外,如图1以及图4所示,第3顶棚加强件19为,在第2顶棚加强件18与侧立柱14的上端之间,将顶棚侧轨10在车宽方向上进行连结。
此外,如图1以及图4所示,第4顶棚加强件20为,在与侧立柱14的上端大致相同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位置处,将顶棚侧轨10在车宽方向上进行连结。
此外,前车门Df以及后车门Dr为公知技术,因此省略其详细的图示,但由形成车辆1的外观设计面的车门外侧面板和相对于车门外侧面板对置配置在车宽方向内侧的车门内侧面板构成。
进而,在后车门Dr的前部,与车门内侧面板一起形成车辆1的侧部车身的车身骨架的中立柱(省略图示),被接合于车门内侧面板的车宽方向外侧的面上。该中立柱形成为与车门内侧面板一起形成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的形状。例如,中立柱为,沿着车宽方向的水平截面的截面形状形成为朝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截面大致帽状。
而且,虽然省略详细的图示,但在后车门Dr的前部且是上部,在由车门内侧面板与中立柱形成的闭合截面部,设置有与后述的锁扣21(参照图3)卡合的卡锁。
并且,上述车辆1为,通过侧边梁2、铰链柱8、前立柱9、顶棚侧轨10以及侧立柱14,构成沿着侧车门开口S成为侧面观察大致环状的环状车身骨架。
进而,车辆1为,通过第2地板横梁5、后车门Dr的中立柱以及第2顶棚加强件18,构成正面观察大致环状的环状车身骨架。
接着,对上述顶棚侧轨10以及第2顶棚加强件18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如图3至图5所示,顶棚侧轨10构成为,通过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顶棚侧轨内侧部件101和相对于顶棚侧轨内侧部件101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顶棚侧轨外侧部件102,使沿着车宽方向的纵截面的截面形状成为闭合截面。
如图5所示,顶棚侧轨内侧部件101为,在沿着车宽方向的纵截面中,通过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具有规定厚度的内侧上侧凸缘部101a、从内侧上侧凸缘部101a朝车辆下方延伸设置的内侧壁部101b、从内侧壁部101b的下端朝车宽方向外侧且稍微朝车辆下方延伸设置的内侧下表面部101c、以及从内侧下表面部101c朝车宽方向外侧且朝车辆下方延伸设置的内侧下侧凸缘部101d一体形成。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顶棚侧轨外侧部件102为,在沿着车宽方向的纵截面中,通过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具有规定厚度的外侧上侧凸缘部102a、从外侧上侧凸缘部102a朝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设置的外侧上表面部102b、从外侧上表面部102b朝车辆下方且稍微朝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设置的外侧壁部102c、从外侧壁部102c的下端朝车宽方向内侧且朝车辆下方延伸设置的外侧下表面部102d、以及从外侧下表面部102d的下端朝车宽方向外侧且朝车辆下方延伸设置的外侧下侧凸缘部102e一体形成。
并且,如图5所示,顶棚侧轨10为,将内侧上侧凸缘部101a的上表面与外侧上侧凸缘部102a的下表面接合,并且将内侧下侧凸缘部101d的车宽方向外侧的面与外侧下侧凸缘部102e的车宽方向内侧的面接合,由此形成沿着车宽方向的纵截面的截面形状为截面大致梯形状的闭合截面。
根据这种构成,如图5以及图6所示,在顶棚侧轨10上,在外侧上表面部102b与外侧壁部102c的角部形成有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第1棱线10A,在外侧壁部102c与外侧下表面部102d的角部形成有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第2棱线10B,在外侧下表面部102d与外侧下侧凸缘部102e的角部形成有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第3棱线10C。
进而,如图4以及图6所示,在顶棚侧轨10上,在第1顶棚加强件17与第3顶棚加强件19之间,接合有从车宽方向外侧对顶棚侧轨外侧部件102进行加强的加强部件22。另外,关于加强部件22将在之后详细说明。
此外,如图3所示,第2顶棚加强件18由朝车辆下方突出的大致W字状的顶棚加强件主体部件181、以及与顶棚加强件主体部件181的两端接合的一对连结部件182构成。
如图3以及图6所示,顶棚加强件主体部件181通过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纵截面的截面形状弯折成朝车辆下方突出的截面大致W字状的弯折构造部183、从弯折构造部183的前端朝车辆前方呈凸缘状延伸设置的前侧凸缘部184、以及从弯折构造部183的后端朝车辆后方呈凸缘状延伸设置的后侧凸缘部185一体形成。
该顶棚加强件主体部件181为,在弯折构造部183的车辆前后方向大致中央形成的上表面部分即上表面部分183a、前侧凸缘部184以及后侧凸缘部185被接合于顶棚面板的下表面,由此形成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
进而,如图6所示,顶棚加强件主体部件181为,从前侧凸缘部184朝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设置的部分以及从后侧凸缘部185朝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设置的部分,被接合于顶棚侧轨10的外侧上表面部102b。
此外,如图3所示,连结部件182形成为朝车辆下方突出的侧视大致帽状。如图3以及图5所示,该连结部件182被接合于第2顶棚加强件18的弯折构造部183的底面、前侧凸缘部184的下表面、后侧凸缘部185的下表面、以及顶棚侧轨内侧部件101的内侧壁部101b,由此将顶棚加强件主体部件181与顶棚侧轨内侧部件101进行连结。
进而,如图3所示,在连结部件182上接合有用于固定锁扣21的锁扣安装部件23。
如图3以及图5所示,锁扣安装部件23为车辆上方以及车宽方向外侧开口的大致箱状,并接合于顶棚侧轨10以及连结部件182。
具体而言,如图3以及图5所示,锁扣安装部件23通过车辆上方以及车宽方向外侧开口的大致箱状的主体部231、以及从主体部231延伸设置的前方凸缘部232、后方凸缘部(省略图示)、侧方凸缘部233、下方凸缘部234一体形成。
如图3以及图5所示,主体部231通过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相面对的前面部分231a与后面部分(省略图示)、形成车宽方向内侧的侧壁的侧面部分231b、以及形成底面的底面部分231c一体形成为大致箱状。
如图5所示,该主体部231的底面部分231c为,在沿着车宽方向的纵截面中为具有大致水平的下表面的大致平板状,并形成于与顶棚侧轨10的内侧下侧凸缘部101d的上端以及外侧下侧凸缘部102e的上端大致相同的车辆上下方向的位置。
进而,如图3以及图5所示,在底面部分231c,在比车宽方向大致中央靠车宽方向内侧接合有锁扣21的基部21a。
另外,锁扣21是在后车门Dr关闭的状态下供设置于后车门Dr的卡锁卡合的卡合部件,从锁扣安装部件23的底面部分231c朝向下方垂下设置。
具体而言,如图3以及图5所示,锁扣21形成为使车辆上方开口的侧视大致门型形状的线状部件的下部朝车宽方向外侧弯曲的形状。
如图3所示,前方凸缘部232从主体部231的前面部分231a的上端边缘到车宽方向外侧的边缘端为止呈凸缘状延伸设置。如图3所示,该前方凸缘部232经由连结部件182而接合于第2顶棚加强件18的弯折构造部183,并且经由连结部件182而接合于顶棚侧轨10的内侧壁部101b。
虽然省略详细的图示,但后方凸缘部从主体部231的后面部分的上端边缘到车宽方向外侧的边缘端为止呈凸缘状延伸设置。该后方凸缘部经由连结部件182而接合于第2顶棚加强件18的弯折构造部183,并且经由连结部件182而接合于顶棚侧轨10的内侧壁部101b。
如图3以及图5所示,侧方凸缘部233从侧面部分231b的上端朝车宽方向内侧延伸设置。该侧方凸缘部233经由连结部件182而接合于第2顶棚加强件18的弯折构造部183。
如图3以及图5所示,下方凸缘部234从底面部分231c的车宽方向外侧的边缘端朝车辆下方延伸设置。如图3以及图5所示,该下方凸缘部234经由顶棚侧轨内侧部件101的内侧下侧凸缘部101d而接合于顶棚侧轨外侧部件102的外侧下侧凸缘部102e。
接着,对上述加强部件22进行详述。如图4以及图6所示,加强部件22是具有从第1顶棚加强件17的后端到达第2顶棚加强件18与第3顶棚加强件19之间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的加强部件。
如图4至图6所示,该加强部件22形成为使具有规定厚度的板状材料以沿着顶棚侧轨外侧部件102的车宽方向外侧的面的方式弯曲的形状。另外,如图5所示,加强部件22以下端位于比顶棚侧轨内侧部件101的内侧下侧凸缘部101d与锁扣安装部件23的下方凸缘部234的接合部位靠车辆上方的位置的方式,接合于顶棚侧轨10的顶棚侧轨外侧部件102。
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加强部件22通过后端位于与第2顶棚加强件18的后端大致相同的位置的加强主体部221、将加强主体部221的上部以及侧部朝车辆前方延伸设置的加强前部222、以及将加强主体部221的下部以及侧部朝车辆后方延伸设置的加强后部223一体形成。
如图6所示,加强主体部221以如下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形成:后端位于与第2顶棚加强件18的后端大致相同的位置,前端位于第1顶棚加强件17与第2顶棚加强件18之间的车辆前后方向大致中央。
如图5所示,该加强主体部221为,在沿着车宽方向的纵截面中,形成为与顶棚侧轨外侧部件102的外侧上表面部102b、外侧壁部102c以及外侧下表面部102d重合的截面形状。
更详细来说,加强主体部221通过沿着顶棚侧轨外侧部件102的外侧上表面部102b的大致平板状的主体上表面部分221a、以沿着外侧壁部102c的方式从主体上表面部分221a朝车辆下方且稍微朝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设置的主体侧壁部分221b、以及以沿着外侧下表面部102d的方式从主体侧壁部分221b的下端朝车宽方向内侧且朝车辆下方延伸设置的主体下表面部分221c一体形成。
根据这种构成,如图5以及图6所示,在加强主体部221上,在主体上表面部分221a与主体侧壁部分221b的角部形成有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第1主体棱线22A,在主体侧壁部分221b与主体下表面部分221c的角部形成有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第2主体棱线22B。
此外,如图6所示,加强前部222以如下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形成:后端位于第1顶棚加强件17与第2顶棚加强件18之间的车辆前后方向大致中央,前端位于第1顶棚加强件17的后端。
如图7所示,该加强前部222为,在沿着车宽方向的纵截面中,形成为与顶棚侧轨外侧部件102的外侧上表面部102b以及外侧壁部102c重合的截面形状。
更详细来说,如图6以及图7所示,加强前部222为,通过沿着顶棚侧轨外侧部件102的外侧上表面部102b将主体上表面部分221a朝车辆前方延伸设置的前部上表面部分222a、以及沿着外侧壁部102c将主体侧壁部分221b朝车辆前方延伸设置的前部侧壁部分222b形成为截面大致L字状。
如图5至图7所示,前部上表面部分222a为,在沿着车宽方向的纵截面中,形成为与加强主体部221的主体上表面部分221a大致相同的车宽方向的长度。
另一方面,如图5至图7所示,前部侧壁部分222b为,在沿着车宽方向的纵截面中,以比从加强主体部221的主体上表面部分221a到主体侧壁部分221b的下端为止的延伸设置长度短的延伸设置长度,从前部上表面部分222a朝车辆下方且稍微朝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设置。
即,加强前部222为,在沿着车宽方向的截面中,以下端位于比加强主体部221的下端靠车辆上方的位置的方式,以沿着顶棚侧轨外侧部件102的外表面的长度比加强主体部221短的长度形成。
根据这种构成,如图6以及图7所示,在加强前部222中,在前部上表面部分222a与前部侧壁部分222b的角部形成有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与加强主体部221的第1主体棱线22A连续的前部棱线22C。
此外,如图6所示,加强后部223以如下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形成:前端位于与第2顶棚加强件18的后端大致相同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位置,后端位于第2顶棚加强件18与第3顶棚加强件19之间。
如图8所示,该加强后部223为,在沿着车宽方向的纵截面中,形成为与顶棚侧轨外侧部件102的外侧壁部102c以及外侧下表面部102d重合的截面形状。
更详细来说,如图6以及图8所示,加强后部223为,通过沿着顶棚侧轨外侧部件102的外侧下表面部102d将加强主体部221的主体下表面部分221c朝车辆后方延伸设置的后部下表面部分223a、以及沿着外侧壁部102c将加强主体部221的主体侧壁部分221b朝车辆后方延伸设置的后部侧壁部分223b形成为截面大致L字状。
如图5、图6以及图8所示,后部下表面部分223a为,在沿着车宽方向的纵截面中,形成为与加强主体部221的主体下表面部分221c大致相同的车宽方向的长度。
另一方面,如图5、图6以及图8所示,后部侧壁部分223b为,在沿着车宽方向的纵截面中,以比从加强主体部221的主体下表面部分221c到主体侧壁部分221b的上端为止的延伸设置长度短的延伸设置长度,从后部下表面部分223a朝车辆上方且朝车宽方向内侧延伸设置。
即,加强后部223为,在沿着车宽方向的截面中,以上端位于比加强主体部221的上端靠车辆下方的位置的方式,以沿着顶棚侧轨外侧部件102的外表面的长度比加强主体部221短的长度形成。
根据这种构成,如图6以及图8所示,在加强后部223中,在后部侧壁部分223b与后部下表面部分223a的角部形成有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与加强主体部221的第2主体棱线22B连续的后部棱线22D。
如图6所示,上述构成的加强部件22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的接合位置P1处,加强主体部221的主体上表面部分221a以及加强前部222的前部上表面部分222a,接合于在车辆上下方向上重合的部分即顶棚侧轨10的外侧上表面部102b。
进而,如图6所示,加强部件22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的接合位置P2处,加强主体部221的主体侧壁部分221b、加强前部222的前部侧壁部分222b以及加强后部223的后部侧壁部分223b,接合于在车宽方向上重合的部分即顶棚侧轨10的外侧壁部102c。
而且,如图6所示,加强部件22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的接合位置P3处,加强主体部221的主体下表面部分221c以及加强后部223的后部下表面部分223a,接合于在大致车辆上下方向上重合的部分即顶棚侧轨10的外侧下表面部102d。
具体而言,加强主体部221的主体上表面部分221a以及加强前部222的前部上表面部分222a为,在相对于顶棚侧轨10的外侧壁部102c在车辆上下方向上重合的状态下,在由点焊用电极夹持之后,通过点焊来接合。
进而,加强主体部221的主体侧壁部分221b、加强前部222的前部侧壁部分222b以及加强后部223的后部侧壁部分223b为,在相对于顶棚侧轨10的外侧壁部102c在大致车宽方向上重合的状态下,在由点焊用电极夹持之后,通过点焊来接合。
而且,加强主体部221的主体下表面部分221c以及加强后部223的后部下表面部分223a为,在相对于顶棚侧轨10的外侧下表面部102d在大致车辆上下方向上重合的状态下,在由点焊用电极夹持之后,通过点焊来接合。
因此,如图5至图8所示,加强部件22为,在与顶棚侧轨10接合了的状态下,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连续的第1主体棱线22A和前部棱线22C与位于车辆上方的顶棚侧轨10的第1棱线10A重合,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连续的第2主体棱线22B和后部棱线22D与位于比第1主体棱线22A靠车宽方向外侧的顶棚侧轨10的第2棱线10B重合。
如以上那样,具备沿着车辆1的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顶棚侧轨10以及供车辆1的后车门Dr的上部卡合的锁扣21的上部车身构造为,具备:在与锁扣21大致相同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位置处,将左右的顶棚侧轨10在车宽方向上进行连结的第2顶棚加强件18;与顶棚侧轨10以及第2顶棚加强件18接合,并且用于安装锁扣21的锁扣安装部件23;以及在与锁扣安装部件23大致相同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位置处,相对于顶棚侧轨10从车宽方向外侧重合的大致板状的加强部件22,加强部件22的下端位于比锁扣安装部件23与顶棚侧轨10的接合位置靠车辆上方的位置,并且相对于在车辆上下方向上重合的顶棚侧轨10接合,由此能够抑制车辆重量增加,并抑制顶棚侧轨10朝车宽方向内侧弯折变形。
具体而言,通过将加强部件22从车宽方向外侧相对于顶棚侧轨10接合,由此上部车身构造为,在来自车辆侧方的碰撞载荷经由锁扣安装部件23而作用于顶棚侧轨10时,能够通过比大致管状的加强部件轻量的加强部件22来抑制顶棚侧轨10朝车宽方向内侧位移。
此时,加强部件22相对于在车辆上下方向上重合的顶棚侧轨10接合,因此上部车身构造为,能够使来自车辆侧方的碰撞载荷作为对顶棚侧轨10与加强部件22的接合部位进行剪切的剪切力而作用于接合部位。
换言之,来自车辆侧方的碰撞载荷反抗顶棚侧轨10与加强部件22的接合强度,使顶棚侧轨10朝车宽方向内侧位移。因此,上部车身构造能够有效地抑制顶棚侧轨10朝车宽方向内侧位移。
由此,上部车身构造为,在来自车辆侧方的碰撞载荷经由锁扣21而作用于锁扣安装部件23时,能够进一步减小成为压缩变形侧的顶棚侧轨10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移量。
进而,加强部件22的下端位于比锁扣安装部件23与顶棚侧轨10的接合位置靠车辆上方的位置,因此上部车身构造能够抑制作用于锁扣21的来自车辆侧方的碰撞载荷经由锁扣安装部件23而直接传递到加强部件22。
因此,上部车身构造能够使作用于锁扣21的来自车辆侧方的碰撞载荷经由锁扣安装部件23而稳定地传递到第2顶棚加强件18。
因而,上部车身构造能够抑制车辆重量增加,并抑制顶棚侧轨10朝车宽方向内侧弯折变形。
此外,具备在比第2顶棚加强件18靠车辆前方的位置处将顶棚侧轨10在车宽方向上进行连结的第1顶棚加强件17,加强部件22具备:具有位于第2顶棚加强件18与第1顶棚加强件17之间的前端的加强主体部221;以及从加强主体部221的上部以及侧部朝车辆前方延伸设置的加强前部222,由此,上部车身构造能够抑制由于设置加强部件22而产生应力集中,并抑制由于来自车辆侧方的碰撞载荷而引起的顶棚侧轨10的弯折变形、以及由于来自车辆上方侧的载荷而引起的顶棚侧轨10的弯折变形。
具体而言,对于顶棚侧轨10,不仅作用来自车辆侧方的碰撞载荷,而且有时例如由于车辆1的侧翻等而作用来自车辆上方侧的载荷。
尤其是,第2顶棚加强件18与第1顶棚加强件17之间的顶棚侧轨10为,与第2顶棚加强件18附近以及第1顶棚加强件17附近相比刚性较低,因此有可能由于来自车辆上方侧的载荷而朝车辆下方侧弯折变形。
因此,通过具有位于第2顶棚加强件18与第1顶棚加强件17之间的前端的加强主体部221、以及从加强主体部221的上部以及侧部朝车辆前方延伸设置的加强前部222,由此上部车身构造能够提高第2顶棚加强件18与第1顶棚加强件17之间的顶棚侧轨10的刚性。
进而,由于从加强主体部221的上部延伸设置有加强前部222,因此上部车身构造能够在第2顶棚加强件18与第1顶棚加强件17之间,通过加强部件22对顶棚侧轨10的比较靠上的部分进行加强。因此,上部车身构造能够稳定地确保顶棚侧轨10相对于来自车辆上方侧的载荷的刚性。
而且,由于延伸设置有沿着车宽方向的纵截面中的长度比加强主体部221短的加强前部222,因此从第2顶棚加强件18到第1顶棚加强件17为止能够阶段性地降低顶棚侧轨10的刚性,因此,上部车身构造能够防止在第2顶棚加强件18与第1顶棚加强件17之间产生应力集中部位。
因而,上部车身构造能够抑制由于设置加强部件22而产生应力集中,能够抑制由于来自车辆侧方的碰撞载荷而引起的顶棚侧轨10的弯折变形以及由于来自车辆上方侧的载荷而引起的顶棚侧轨10的弯折变形。
此外,顶棚侧轨10形成为具有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第1棱线10A、第2棱线10B以及第3棱线10C的形状,加强部件22的加强主体部221形成为具有与第1棱线10A以及第2棱线10B重合的第1主体棱线22A以及第2主体棱线22B的形状,加强部件22的加强前部222形成为具有与位于车辆上方的第1主体棱线22A连续并与顶棚侧轨10的第1棱线10A重合的前部棱线22C的形状,由此,上部车身构造为,即便是沿着车宽方向的纵截面的截面积小于加强主体部221的加强前部222,也能够稳定地对第2顶棚加强件18与第1顶棚加强件17之间的顶棚侧轨10进行加强。
因此,上部车身构造能够抑制由于来自车辆侧方的碰撞载荷以及来自车辆上方侧的载荷而引起的应力集中,并更可靠地确保顶棚侧轨10的刚性。
因而,上部车身构造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由于来自车辆侧方的碰撞载荷而引起的顶棚侧轨10的弯折变形、以及由于来自车辆上方侧的载荷而引起的顶棚侧轨10的弯折变形。
在本发明的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对应中,本发明的侧车门与实施方式的后车门Dr对应,以下相同,卡合部件与锁扣21对应,顶棚加强件以及第1顶棚加强件与第2顶棚加强件18对应,安装部件与锁扣安装部件23对应,第2顶棚加强件与第1顶棚加强件17对应,多条棱线与第1棱线10A、第2棱线10B以及第3棱线10C对应,多条主体棱线与第1主体棱线22A以及第2主体棱线22B对应,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棱线与第1棱线10A对应,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能够得到较多实施方式。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通过开闭自如地支承于铰链柱8的前车门Df和开闭自如地支承于侧立柱14的后车门Dr来覆盖车辆1的侧车门开口S,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开闭自如地支承于铰链柱8的前车门和能够沿着车辆前后方向滑动移动的后车门来覆盖侧车门开口S。
此外,构成为后车门Dr的卡锁与锁扣21卡合,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构成为设置于前车门Df的后部的卡锁与锁扣卡合。在该情况下,在前车门Df的后部配设与车门内侧面板一起形成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的中立柱,并且在由车门内侧面板与中立柱形成的闭合截面部设置卡锁。
此外,将供后车门Dr的卡锁进行卡合的锁扣21作为卡合部件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供后车门Dr的上部进行卡合的部件,则可以是适当的卡合部件。
此外,通过顶棚加强件主体部件181和一对连结部件182来构成了第2顶棚加强件18,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通过顶棚加强件主体部件181与连结部件182一体形成的第2顶棚加强件。
此外,构成为在第2顶棚加强件18上接合了锁扣安装部件23,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在第2顶棚加强件18上一体形成有锁扣安装部件23。

Claims (2)

1.一种上部车身构造,具备:
沿着车辆的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顶棚侧轨;以及
供车辆的侧车门的上部进行卡合的卡合部件,
在上述上部车身构造中,具备:
顶棚加强件,在与上述卡合部件大致相同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位置处,将左右的上述顶棚侧轨在车宽方向上进行连结;
安装部件,与上述顶棚侧轨以及上述顶棚加强件接合,并且安装有上述卡合部件;以及
大致板状的加强部件,在与上述安装部件大致相同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位置处,从车宽方向外侧与上述顶棚侧轨重合,
该加强部件为,下端位于比上述安装部件与上述顶棚侧轨的接合位置靠车辆上方的位置,并且与在车辆上下方向上重合的上述顶棚侧轨接合,
将上述顶棚加强件设为第1顶棚加强件,
上述上部车身构造具备第2顶棚加强件,该第2顶棚加强件在比该第1顶棚加强件靠车辆前方的位置处,将上述顶棚侧轨在车宽方向上进行连结,
上述加强部件具备:
加强主体部,具有位于第1顶棚加强件与第2顶棚加强件之间的前端;以及
加强前部,从该加强主体部的上部以及侧部朝车辆前方延伸设置,
上述顶棚侧轨形成为具有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多条棱线的形状,
上述加强部件的上述加强主体部形成为具有与上述多条棱线的一部分分别重合的多条主体棱线的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部车身构造,其中,
上述加强部件的上述加强前部形成为如下形状:具有与多条上述主体棱线中位于车辆上方的上述主体棱线连续,并与上述顶棚侧轨的上述多条棱线中位于车辆上方的上述棱线重合的前部棱线。
CN202010114684.3A 2019-06-05 2020-02-25 上部车身构造 Active CN1120466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05580A JP7251331B2 (ja) 2019-06-05 2019-06-05 上部車体構造
JP2019-105580 2019-06-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46614A CN112046614A (zh) 2020-12-08
CN112046614B true CN112046614B (zh) 2022-11-11

Family

ID=69845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14684.3A Active CN112046614B (zh) 2019-06-05 2020-02-25 上部车身构造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42252B2 (zh)
EP (1) EP3747742A1 (zh)
JP (1) JP7251331B2 (zh)
CN (1) CN1120466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0299B (zh) * 2018-10-31 2021-11-02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汽车骨架构件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55744A (ja) * 2010-06-07 2011-12-22 Suzuki Motor Corp 車両の側面上部構造
CN103569208A (zh) * 2012-07-30 2014-02-12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上部车身结构
CN105292268A (zh) * 2014-06-18 2016-02-03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带天窗汽车的上部车体构造
CN105745138A (zh) * 2013-11-19 2016-07-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上部构造
CN105882759A (zh) * 2015-02-18 2016-08-24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上部车身结构
US9452786B2 (en) * 2011-11-24 2016-09-27 Honda Motor Co., Ltd. Side panel structure for vehicle
CN109383627A (zh) * 2017-08-10 2019-02-2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侧部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15039B2 (ja) 2001-06-07 2011-07-06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US6619729B2 (en) * 2001-06-07 2003-09-16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Side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JP4872163B2 (ja) 2001-06-12 2012-02-0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2003252057A (ja) * 2002-02-27 2003-09-09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ドア構造
JP4259094B2 (ja) * 2002-11-07 2009-04-30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上部車体構造
US7407222B2 (en) 2006-02-27 2008-08-05 Nissan Technical Center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body structure
JP4852017B2 (ja) 2007-08-06 2012-01-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上部構造
DE102009010913A1 (de) 2009-02-27 2010-09-02 Dr.Ing.H.C.F.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Baukastensystem für eine Kraftfahrzeugkarosserie
JP5488373B2 (ja) 2010-09-29 2014-05-14 マツダ株式会社 ルーフサイドレール
EP2783951B1 (en) * 2011-11-25 2016-08-10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body superstructure
JP7004236B2 (ja) 2017-09-07 2022-01-21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ドア開口部構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55744A (ja) * 2010-06-07 2011-12-22 Suzuki Motor Corp 車両の側面上部構造
US9452786B2 (en) * 2011-11-24 2016-09-27 Honda Motor Co., Ltd. Side panel structure for vehicle
CN103569208A (zh) * 2012-07-30 2014-02-12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上部车身结构
CN105745138A (zh) * 2013-11-19 2016-07-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上部构造
CN105292268A (zh) * 2014-06-18 2016-02-03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带天窗汽车的上部车体构造
CN105882759A (zh) * 2015-02-18 2016-08-24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上部车身结构
CN109383627A (zh) * 2017-08-10 2019-02-2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侧部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142252B2 (en) 2021-10-12
CN112046614A (zh) 2020-12-08
US20200385064A1 (en) 2020-12-10
JP2020196415A (ja) 2020-12-10
EP3747742A1 (en) 2020-12-09
JP7251331B2 (ja) 2023-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81944B2 (en) Uppe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automotive vehicle provided with sun roof
US11192593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EP3712044B1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US11299020B2 (en)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US11235644B2 (en)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CN111791955B (zh) 车辆的侧部车身结构
EP3712042B1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US11235646B2 (en)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JP2019199116A (ja)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JP5170188B2 (ja) スライドドア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CN112046614B (zh) 上部车身构造
US11254195B2 (en)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US11254196B2 (en)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US20210023919A1 (en)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JP4577129B2 (ja) スライドドア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JP5696883B2 (ja) スライドドア車両のサイドシル補強構造
JP7379901B2 (ja) 車両の車体構造
JP2017128299A (ja) 車体構造
JP2005162089A (ja) ワンボックス型自動車の車体側部補強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