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74372A - 磨削机壳体 - Google Patents

磨削机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74372A
CN112074372A CN201980030166.9A CN201980030166A CN112074372A CN 112074372 A CN112074372 A CN 112074372A CN 201980030166 A CN201980030166 A CN 201980030166A CN 112074372 A CN112074372 A CN 1120743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shell
shell element
grinding machine
unit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3016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74372B (zh
Inventor
J·齐格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bert Bosch GmbH
Original Assignee
Robert Bosch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bert Bosch GmbH filed Critical Robert Bosch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2074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743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743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743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B24B41/007Weight compensation;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Vibration damp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3/00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3/02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rotating grinding too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3/03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rotating grinding tools; Accessories therefor the tool being driven in a combined mov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3/00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3/04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oscillating grinding too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8Cool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2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磨削机壳体出发,所述磨削机壳体具有至少一个壳体罩壳元件(12)和与所述壳体罩壳元件(12)连接的至少一个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所述壳体罩壳元件和所述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至少区段地构成把手(16)。本发明提出,所述壳体罩壳元件(12)和所述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尤其沿着所述壳体罩壳元件(12)和所述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的至少基本上整个接触线和/或接触面以至少基本上看不到固定元件的方式相互连接、尤其固定在彼此上。

Description

磨削机壳体
背景技术
已经提出一种磨削机壳体,该磨削机壳体具有至少一个壳体罩壳元件并且具有与该壳体罩壳元件连接的至少一个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这些壳体罩壳元件至少区段地构成把手。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从一种磨削机壳体出发,该磨削机壳体具有至少一个壳体罩壳元件并且具有与该壳体罩壳元件连接的至少一个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这些壳体罩壳元件至少区段地构成把手。
提出,壳体罩壳元件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尤其沿着所述壳体罩壳元件和所述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的至少基本上整个接触线和/或接触面以至少基本上看不到固定元件的方式相互连接、尤其是固定在彼此上。优选地,壳体罩壳元件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通过所述壳体罩壳元件的至少一个接触面和通过所述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的至少一个接触面沿着磨削机壳体的在所述壳体罩壳元件与所述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之间的至少一个接触线相互连接。壳体罩壳元件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优选构造为壳体罩壳。尤其,壳体罩壳元件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具有三维造型。壳体罩壳元件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优选由塑料构成。替代地可以考虑,壳体罩壳元件和/或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由金属、复合材料,尤其是纤维复合材料或者由本领域技术人员看起来有意义的其它材料构成。尤其可以考虑,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由与壳体罩壳元件的材料不同的材料构成。优选地,包括磨削机壳体的磨削机的其它内部构件、优选所有内部构件,例如马达单元、传动装置、偏心机构单元、控制电子装置等布置在磨削机壳体内和/或被磨削机壳体包围。
接触线尤其是这样的线,在磨削机壳体的装配状态下,壳体罩壳元件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沿着该线彼此靠近地布置、尤其彼此贴靠。优选地,接触线构造为分离棱边,壳体罩壳元件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沿着该分离棱边相互连接和/或能够分离。接触线尤其至少基本上相应于壳体罩壳元件或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的壳体棱边的走向。优选地,壳体罩壳元件或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的壳体棱边至少基本上垂直于所述壳体罩壳元件或所述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的壁厚延伸。表述“基本上垂直”在此尤其应限定一方向相对于参考方向的定向,其中,该方向和参考方向尤其在一平面内观察围成90°的角度并且该角度具有尤其小于8°、有利地小于5°并且特别有利地小于2°的最大偏差。优选地,壳体罩壳元件或者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的壳体棱边尤其朝一个方向限界所述壳体罩壳元件或所述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该方向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壳体棱边并且垂直于壳体罩壳元件或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的壁厚定向。表述“基本上垂直”尤其应限定一方向相对于参考方向的定向,其中,该方向和参考方向尤其在一平面内观察围成90°的角度并且该角度具有尤其小于8°、有利地小于5°并且特别有利地小于2°的最大偏差。壳体罩壳元件的壳体棱边优选具有至少部分地与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的壳体棱边的走向对应的走向。尤其,壳体罩壳元件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在磨削机壳体的装配状态下至少部分地沿着壳体罩壳元件的壳体棱边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的壳体棱边至少基本上形状精确地、尤其是拼图零件状地彼此贴靠。优选地,壳体罩壳元件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至少部分地通过壳体罩壳元件的接触面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的接触面彼此贴靠。
优选地,壳体罩壳元件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尤其在磨削机壳体的装配状态下在磨削机壳体的背离磨削机壳体的工具侧的端部上构成把手。把手尤其是这样的壳体区域,使用者在该壳体区域处抓住刺锯,用于使用和/或操纵磨削机。优选地,磨削机的用于操纵磨削机的操纵开关布置在把手上、尤其布置在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上。优选地,把手与磨削机壳体的衔接到把手上的壳体区段式弯曲地定向。尤其,把手和衔接到把手上的壳体区段至少基本上构成L形构造的磨削机壳。把手尤其弧形地过渡到磨削机壳体的衔接到把手上的壳体区段中。
壳体罩壳元件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优选相互连接、尤其固定在彼此上。优选地,壳体罩壳元件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至少在磨削机壳体的背离工具侧的一侧上以至少基本上看不到固定元件的方式相互连接、尤其固定在彼此上。优选地,壳体罩壳元件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沿着接触线以完全看不到固定元件的方式相互连接、尤其固定在彼此上。尤其从外部看不到的固定元件由磨削机壳体的固定元件构成,所述固定元件设置为用于固定壳体罩壳元件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设置”尤其应理解为特别地设定、特别地编程、特别地设计和/或特别地配备。“对象设置为用于确定的功能”尤其应理解为,该对象在至少一个应用和/或运行状态下满足和/或实施该确定的功能。尤其,固定元件可以构造为螺钉、连接销、螺栓、卡锁元件、螺纹孔或构造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看起来有意义的其它固定元件,所述固定元件尤其以从外部看不到的方式布置在磨削机壳体上和/或布置在磨削机壳体的内侧上。优选地,磨削机壳体具有多个尤其不同的固定元件,用于将壳体元件和另外的壳体元件相互连接。优选地,固定元件在磨削机壳体或者说磨削机的装配状态下尤其对于使用者而言看不到、尤其是不能认出。优选地,尤其从外部看不到的固定元件被壳体罩壳元件、被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和/或被磨削机壳体或者说刺锯的其它构件,例如工具接收部、开关、挡板、夹子等遮盖。
优选地,磨削机壳体包括至少一个标识元件,该标识元件优选设置为用于标识磨削机壳体或者说磨削机,尤其作为属于工具机的确定系列。标识元件尤其构造为静态的标识元件。尤其,标识元件设置为用于无需改变的标识。尤其,标识元件构造为至少基本上无能耗的。标识元件优选具有至少一个表面结构。该表面结构优选构造为银色覆层。替代地或附加地可以考虑,表面结构构造为压花,尤其呈标志等的形式。优选地,标识元件优选构造为至少基本上卡箍状、舌状、夹子状或类似结构。标识元件优选至少区段式弯曲地构造。标识元件优选由与壳体罩壳元件和/或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的材料不同的材料构成,例如金属、尤其是弹簧钢。
优选地,磨削机壳体包括至少一个尤其是多边形或马蹄形的夹紧元件,该夹紧元件至少设置在把手上,用于壳体罩壳元件与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的夹紧连接。优选地,磨削机壳体具有至少两个夹紧元件,用于壳体罩壳元件与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的夹紧连接。这些夹紧元件优选能够布置在壳体罩壳元件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内的两个彼此面向的侧面上。优选地,夹紧元件与壳体罩壳元件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不同地构造。尤其,夹紧元件可以至少构造为具有弹簧弹性的。夹紧元件尤其构造为夹子状。尤其,夹紧元件设置为用于将壳体罩壳元件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通过夹紧元件的夹紧作用保持在一起。夹紧元件尤其可以具有至少一个、优选两个夹紧突起部。壳体罩壳元件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优选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固定肋。所述固定肋优选布置在壳体罩壳元件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的内侧上。优选地,夹紧元件构造为能够推或夹到固定肋上。优选地,被推或夹到固定肋上的夹紧元件尤其借助夹紧突起部将至少基本上垂直于接触面的夹紧作用施加到所述固定肋上,通过该夹紧作用使壳体罩壳元件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固定在彼此上。优选地,夹紧元件能够在把手的面向把手的蓄电池单元插入开口的端部中布置在壳体罩壳元件和/或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上。
优选地,夹紧元件具有至少一个锁定槽口,用于将磨削机的至少一个蓄电池单元、尤其是蓄电池组锁定在把手上。蓄电池单元优选设置为用于向磨削机的驱动系单元的马达单元、尤其是电动机单元供给能量。把手优选设置为用于将蓄电池单元至少部分地接收在壳体罩壳元件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内。尤其,蓄电池单元可借助锁定槽口至少部分地固定在壳体罩壳元件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内。替代地可以考虑,蓄电池单元构造为电容器、用于与电网耦接的连接插头或构造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看起来有意义的其它能量供给单元。尤其,蓄电池单元具有至少一个锁定钩元件,用于与夹紧元件的锁定、尤其与夹紧元件的锁定槽口锁定。夹紧槽口优选具有与锁定钩元件对应的成型部。锁定槽口尤其可以构造为多边形、圆形、椭圆形或类似形状。优选地,锁定钩元件构造为可松开地锁定在锁定槽口中。优选地,每个夹紧元件具有锁定槽口。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构型可以有利地提供一种磨削机壳体,该磨削机壳体允许在没有可见的或干扰的固定元件的情况下使用。可以提供一种有利地舒适的且安全的磨削机壳体,该磨削机壳体尤其在把手上有利地以符合人体工程学方式构造。可以有利地提供一种视觉上美观的磨削机壳体,该磨削机壳体能够有利地实现简单的装配和/或拆卸。可以提供一种有利地成本低的磨削机壳体,该磨削机壳体能够实现有利地易于维护的磨削机。
此外提出,把手至少在把手的面向和/或背离磨削机壳体的工具侧的一侧上构造为至少基本上无分离棱边。可以考虑,磨削机壳体在一个替代的构型中不依赖不可见的固定元件地构造。优选地,在一个替代的构型中,尤其在不依赖不可见固定元件地构造的构型中,磨削机壳体包括至少一个壳体罩壳元件和至少一个与该壳体罩壳元件连接的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它们至少区段地构成把手,其中,把手至少在把手的面向和/或背离工具侧的一侧上至少基本上构造为无分离棱边。磨削机壳体的工具侧尤其是壳体罩壳元件的和/或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的外侧,该外侧具有至少一个出口,磨削机的用于驱动工具接收部、尤其是磨削器件接收部的从动元件可以从该出口伸出,和/或在磨削机壳体的装配状态下,该出口面向磨削机的工具接收部、尤其是磨削器件接收部和/或面向布置在工具接收部上的插入式工具。优选地,为了由使用者尤其通过把手来使用磨削机壳体或者说磨削机,能够朝工具侧的方向和/或横向于工具接收部的主延伸平面地施加力。一个单元的“主延伸平面”尤其应理解为这样的平面:该平面平行于最小假想长方体的最大侧面并且尤其贯穿该长方体的中心点,所述最小假想长方体恰好完全包围该单元。“横向”尤其应理解为一个方向和/或一个轴线相对于参考方向和/或参考轴线的定向,其中,该方向和/或轴线的定向至少与相对于参考方向和/或参考轴线的至少基本上平行的定向不同,尤其倾斜或垂直于参考方向和/或参考轴线。“基本上平行”尤其应理解为,一个方向尤其在一个平面内相对于参考方向的定向,其中,该方向相对于参考方向具有小于8°、优选小于5°并且特别有利的小于2°的偏差。优选地,把手至少在把手的背离工具侧的一侧上至少基本上构造为无分离棱边。优选地,把手在把手的面向工具侧的一侧和背离工具侧的一侧上至少基本上构造为无分离棱边。优选地,把手在把手的至少一个至少基本上垂直于朝工具侧定向的一侧上具有至少一个分离棱边。优选地,把手具有把手的两个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工具侧定向的侧面。尤其,把手在两个至少基本垂直于工具侧定向的侧面上具有分离棱边。有利地,把手可以在把手的在使用时被施加力的一侧上构造为无分离棱边。可以提供一个有利的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抓握可能性,用于有利的力传递。
此外提出,磨削机壳体具有至少一个至少区段地在壳体罩壳元件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的分离棱边的区域中通过所述壳体罩壳元件和所述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形成的通风开口、尤其是通风缝隙。可以考虑,磨削机壳体在一个替代的构型中构造为不依赖不可见的固定元件。优选地,磨削机壳体在该替代构型中、尤其是在不依赖不可见的固定元件构造的构型中包括至少一个壳体罩壳元件和与该壳体罩壳元件连接的至少一个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这两个壳体罩壳元件至少区段地构成把手,以及所述磨削机壳体包括至少一个至少区段地在壳体罩壳元件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的分离棱边的区域中通过所述壳体罩壳元件和所述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形成的通风开口、尤其是通风缝隙。优选地,通风开口设置为用于向磨削机的被磨削机壳体包围的驱动系单元、尤其向驱动系单元的马达单元供应空气。优选地,通风开口布置在壳体罩壳元件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之间的分离棱边的区域中。优选地,通风开口能够通过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的壳体棱边的移位在壳体罩壳元件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之间形成。优选地,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至少区段地包括与相对于所述另外的壳体元件的外表面成90°弯角不同地弯曲的通风开口面,用于形成通风开口。优选地,壳体罩壳元件的壳体棱边为了形成通风开口而区段地相对于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间隔开地布置,其中,最大间距尤其小于10mm、优选小于5mm、特别优选小于2.5mm并且非常特别优选大于0.1mm。优选地,最大间距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的通风开口面延伸。借助根据本发明的构型,可以有利地利用壳体罩壳元件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之间的分离棱边,用于冷却功能。
此外,本发明从一种磨削机、尤其是一种蓄电池磨削机出发,所述磨削机具有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磨削机壳体并且具有至少一个驱动系单元。提出,磨削机壳体具有布置在壳体罩壳元件上和/或在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上的至少一个接收元件、尤其是轴承桥,用于固定至少基本上整个驱动系单元,该接收元件设置为用于将壳体罩壳元件与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连接。优选地,磨削机壳体具有单个接收元件,磨削机的尤其对于磨削机正常工作而言有意义的或必要的所有功能单元布置、尤其固定在所述接收元件上、尤其是轴承桥上。替代地可以考虑,磨削机壳体具有多个接收元件。布置在壳体罩壳元件和/或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上的接收元件构造为尤其与壳体罩壳元件和/或与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优选与壳体罩壳元件或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材料锁合地连接,尤其与壳体罩壳元件和/或与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优选与壳体罩壳元件或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一件式地构造。可布置在壳体罩壳元件和/或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上的接收元件尤其以力锁合和/或形状锁合的方式,例如通过拧紧、卡锁或类似方式与壳体罩壳元件和/或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连接和/或能够连接。
接收元件优选构造为轴承桥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看起来有意义的其它接收元件。优选地,构造为轴承桥的接收元件设置为用于固定驱动系单元,其中,驱动系统单元的构件的至少大部分彼此分离地存在。尤其,驱动系单元的各个构件能够分别单独地、尤其力锁合和/或形状锁合地与轴承桥连接。优选地,轴承桥具有多个固定槽口、插接位置或类似结构,驱动系单元的构件能布置在这些固定槽口、插接位置或类似结构上和/或借助这些固定槽口、插接位置或类似结构布置。尤其可以考虑,驱动系单元的这些构件通过轴承桥机械地和/或电地相互连接。接收元件优选设置为用于将壳体罩壳元件与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连接、尤其力锁合和/或形状锁合的连接。尤其,壳体罩壳元件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通过接收元件固定在彼此上。接收元件尤其可以与壳体罩壳元件材料锁合地连接、尤其与壳体罩壳元件一件式地构造,并且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可以与接收元件力锁合和/或形状锁合地连接并且尤其固定在壳体罩壳元件上。这可以在壳体罩壳元件与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相互以至少基本上看不到固定元件的方式构造连接的同时实现驱动系单元至少部分地在壳体罩壳元件和/或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内的有利地简单的布置。
此外提出,磨削机具有至少一个电子装置单元,其中,接收元件具有至少一个插接接收部,用于力锁合和/或形状锁合地接收电子装置单元。电子装置单元优选构造为印刷电路板,在该印刷电路板上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布置有磨削机的控制和/或调节电子装置。优选地,电子装置单元与操纵开关电气和/或电子地连接、尤其间接地通过磨削机的蓄电池接触单元连接,该蓄电池接触单元具有至少两个接触元件,用于磨削机的蓄电池组的电接触。优选地,插接接收部构造为槽。然而,也可以考虑,插接接收部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看起来有意义的其它构型。借助根据本发明的构型,可以有利地实现电子装置单元在磨削机内的安全布置。可以有利地实现紧凑的磨削机。
此外提出,磨削机包括至少一个电子装置单元和至少一个排气单元,该排气单元设置为用于将电子装置单元固定在壳体罩壳元件和/或固定在接收元件上并且用于排出空气。优选地,电子装置单元布置在排气单元和接收元件之间,其中,电子装置单元至少以一端部与排气单元形状锁合和/或力锁合地连接并且以另一端部与接收元件形状锁合和/或力锁合地连接。优选地,电子装置单元至少以一端部贴靠在排气单元上并且该电子装置单元以另一端部贴靠在接收元件上、尤其在插接接收部上。排气单元优选包括至少一个接收槽,电子装置单元尤其在磨削机的装配状态下嵌接到该接收槽中。然而,也可以考虑,排气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突起部,该突起部嵌接到电子装置单元的槽或槽口中,或者排气单元和/或电子装置单元以本领域技术人员看起来有意义的其它方式形状锁合和/或力锁合地相互连接。可以考虑,磨削机具有至少一个减振元件,例如弹性体元件,该减振元件可布置在电子装置单元和接收元件和/或排气单元之间。借助根据本发明的构型可以有利地实现电子装置单元在壳体罩壳元件和/或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内的简单且安全的布置。
此外提出,磨削机具有至少一个尤其可更换的蓄电池组和至少一个用于与蓄电池组电连接的蓄电池接触单元,其中,排气单元设置为用于将蓄电池接触单元固定、尤其固定在磨削机壳体内。蓄电池接触单元优选与排气单元形状锁合和/或力锁合地连接。排气单元优选包括至少一个保持元件、尤其是槽,所述保持元件与蓄电池接触单元形状锁合和/或力锁合地连接。优选地,蓄电池接触单元被推入到构造为槽的保持元件中。然而,也可以考虑,排气单元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看起来有意义的其它构型,用于与蓄电池接触单元形状锁合和/或力锁合地连接,例如,排气单元具有卡锁元件的构型或类似构型,蓄电池接触单元可卡入到该卡锁元件中。借助根据本发明的构型,可以有利地实现蓄电池接触单元在壳体罩壳元件和/或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内的简单且安全的布置、尤其是蓄电池接触单元与壳体罩壳元件和/或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不直接接触的布置。
此外提出,磨削机包括至少一个布置在驱动系单元的马达单元上的排气单元,该排气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空气引导通道,该空气引导通道设置为用于将废气通过通风开口、尤其是通风缝隙从磨削机壳体引导出,所述通风开口通过壳体罩壳元件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形成。可以考虑,磨削机在一个替代构型中不依赖布置在壳体罩壳元件和/或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上的接收元件地构造。优选地,在该替代构型中、尤其在不依赖布置在壳体罩壳元件和/或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上的接收元件地构造的构型中,磨削机至少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磨削机壳体、至少一个驱动系单元和至少一个布置在驱动系单元的马达单元上的排气单元,该排气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空气引导通道,该空气引导通道设置为用于将废气通过由壳体罩壳元件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形成的通风开口、尤其是通风缝隙从磨削机壳体引导出。优选地,空气引导通道具有圆环段形的构型、尤其是变细的圆环段形的构型。空气引导通道优选从空气引导通道的面向通风开口的端部出发朝空气引导通道的面向马达单元的端部、尤其是朝空气引导通道的布置在马达单元的排气开口处的端部逐渐变细。优选地,在至少基本上垂直于马达单元的旋转轴线延伸的平面内观察,空气引导通道具有变细的构型。优选地,在至少基本上垂直于马达单元的旋转轴线延伸的平面内观察,空气引导通道的宽度从空气引导通道的布置在马达单元的排气开口处的端部出发朝空气引导通道的面向通风开口的端部增大。优选地,空气引导通道沿着空气引导通道的至少基本上整个走向至少基本上平行于马达单元的马达壳体外表面和/或平行于马达单元的旋转方向地延伸。优选地,通风开口具有至少基本上平行于马达单元的旋转轴线的主延伸方向。“基本上平行”在此尤其应理解为一个方向尤其在一个平面内相对于参考方向的定向,其中,该方向相对于参考方向具有尤其小于8°、有利地小于5°并且特别有利地小于2°的偏差。优选地,通风开口沿着通风开口的主延伸方向具有最大延伸尺度、尤其是最大纵向延伸尺度。空气引导通道的面向通风开口的端部沿着至少基本上平行于旋转轴线延伸的方向具有最大延伸尺度、尤其是最大高度,该最大高度尤其小于通风开口沿着该通风开口的主延伸方向的最大延伸尺度的70%、优选60%并且特别优选50%。借助根据本发明的构型,可以有利地在壳体罩壳元件和/或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内实现对马达单元的简单且可靠的冷却。
此外提出,空气引导通道以超过马达单元的总周向延伸尺度的50%的方式围绕该马达单元,尤其以超过马达单元的总周向延伸尺度的50%的方式贴靠在该马达单元的外表面上。尤其,空气引导通道以超过马达单元的总周向延伸尺度的60%、优选70%并且非常特别优选80%的方式围绕该马达单元。优选地,空气引导通道沿着周向方向至少从马达壳体的布置在马达壳体侧壁中的排气开口出发延伸到布置在马达壳体侧壁中的另一排气开口。尤其,空气引导通道、尤其是空气引导通道的面向通风开口的端部通到通风开口中。马达壳体的布置在马达壳体侧壁中的排气开口和/或马达壳体的布置在马达壳体侧壁中的另一排气开口沿着马达壳体侧壁中的周向方向优选在尤其大于20°、优选大于30°并且非常特别优选大于50°的角度范围上延伸。周向方向优选在至少基本上垂直于马达单元的旋转轴线延伸的平面内延伸。马达壳体的布置在马达壳体侧壁中的排气开口和马达壳体的布置在马达壳体侧壁中的另一排气开口优选相对彼此镜像对称地布置在侧壁中。然而,也可以考虑,马达壳体具有大于两个的排气开口,这些排气开口沿着周向方向均匀或不均匀地布置在侧壁中。马达壳体的布置在马达壳体侧壁中的排气开口和马达壳体的布置在马达壳体侧壁中的另一排气开口相对彼此镜像对称地布置的镜像平面优选包括马达单元的旋转轴线并且横向于磨削机的中心平面延伸,在该中心平面中,磨削机壳体至少对称地构造。优选地,镜像平面与中心平面围成一个尤其最小的角度,该角度尤其小于60°、优选小于40°、特别优选小于35°。借助根据本发明的构型,可以有利地实现对废气的可靠排出。这可以有利地在壳体外壳元件和/或另外的壳体元件内实现对马达单元的简单且可靠的冷却。
此外提出,驱动系单元具有至少一个从动轴单元,该从动轴单元布置在接收元件上、尤其压入在接收元件中。优选地,接收元件在接收元件的面向工具接收部的一侧上包括轴承座(Lagerdom),在该轴承座中布置有从动轴单元,尤其从动轴单元被压入到该轴承座中。优选地,从动轴单元的至少一个轴承元件、尤其是滚珠轴承被压入到轴承座中。优选地,从动轴单元的至少两个轴承元件、尤其是两个滚珠轴承被压入到轴承座中。优选地,轴承元件设置为用于将从动轴单元的偏心轴可旋转地支承在接收元件上、尤其支承在轴承座中。优选地,这两个轴承元件设置为用于将偏心轴可旋转地支承在接收元件上、尤其支承在轴承座中。优选地,从动轴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不平衡补偿元件,该不平衡补偿元件布置在偏心轴上、尤其抗扭地固定在偏心轴上。沿着马达单元的旋转轴线和/或沿着偏心轴的旋转轴线观察,不平衡补偿元件优选布置在所述两个轴承元件之间,用于将偏心轴可旋转地支承在接收元件上、尤其支承在轴承座中。从动轴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连接轴承元件、尤其是另一滚珠轴承,连接轴承元件设置为用于与工具接收部连接。优选地,连接轴承元件与偏心轴抗扭地连接。优选地,连接轴承元件在背离马达单元的端部处布置在偏心轴上。偏心轴以面向马达单元的端部与马达单元抗扭地连接、尤其与马达单元的转子轴连接。这可以在壳体罩壳元件与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相互以至少基本上看不到固定元件的方式构造连接的同时实现驱动系单元至少部分地在壳体罩壳元件和/或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内的有利地简单的布置。
本发明还从一种用于装配磨削机、尤其是根据本发明的磨削机的方法出发。提出,在至少一个方法步骤中,将至少一个至少基本上整个驱动系单元借助至少一个接收元件、尤其是轴承桥固定,所述接收元件布置在至少一个壳体罩壳元件上和/或布置在至少一个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上,并且借助所述接收元件将壳体罩壳元件与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连接。这可以在壳体罩壳元件与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相互以至少基本上看不到固定元件的方式构造连接的同时实现驱动系单元至少部分地在壳体罩壳元件和/或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内的有利地简单的布置。
此外提出,在至少一个方法步骤中,将壳体罩壳元件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尤其沿着壳体罩壳元件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的至少一个至少基本上整个接触线和/或接触面以至少基本上看不到固定元件的方式相互连接、尤其固定在彼此上。壳体罩壳元件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尤其借助至少大部分地布置在壳体罩壳元件和/或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内侧的固定元件、尤其是槽-榫连接元件、卡扣钩元件和/或夹紧元件相互连接。可能地可见的固定元件借助磨削机或磨削机壳体的其它构件,尤其借助标识元件和/或借助工具接收部来遮盖。有利地,壳体罩壳元件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可以特别简单地相互连接。这可以有利地以少量的装配步骤实现磨削机的简单装配。
此外提出,在至少一个方法步骤中,将驱动系单元的至少一个从动轴单元布置在接收元件上、尤其压入到该接收元件中。这可以在壳体罩壳元件与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相互以至少基本上看不到固定元件的方式构造连接的同时实现驱动系单元至少部分地在壳体罩壳元件和/或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内的有利地简单的布置。
此外提出,在至少一个方法步骤中,借助接收元件的至少一个插接接收部以力锁合和/或形状锁合的方式接收磨削机的至少一个电子装置单元。借助根据本发明的构型可以有利地实现电子装置单元在磨削机壳体内的安全布置。这可以有利地实现紧凑的磨削机。
此外提出,在至少一个方法步骤中,借助磨削机的至少一个排气单元将电子装置单元固定在壳体外壳元件上和/或在接收元件上,所述排气单元设置为用于排出空气。借助根据本发明的构型,可以有利地实现电子装置单元在壳体罩壳元件和/或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内的简单且安全的布置。
此外提出,在至少一个方法步骤中,将磨削机的至少一个摆动腿元件布置在接收元件上、尤其推到接收元件上。优选地,将摆动腿元件推到轴承座上。优选地,摆动腿元件抗扭地布置在接收元件、尤其是轴承座上。优选地,在至少一个方法步骤中,至少为了保险驱动系单元的从动轴单元和/或摆动腿元件,将磨削机壳体的至少一个遮盖元件推到从动轴单元和/或摆动腿元件上并且固定在接收元件上。优选地,遮盖元件借助螺纹连接固定在接收元件。优选地,遮盖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压紧突起部,该压紧突起部设置为用于在遮盖元件的固定状态下将摆动腿元件压紧在接收元件上。优选地,遮盖元件设置为用于将摆动腿元件轴向地保险在接收元件上、尤其在轴承座上。摆动腿元件优选包括至少三个摆动腿对。这些摆动腿对优选分别朝工具接收部的方向延伸穿过遮盖元件的槽口。工具接收部优选固定在所述摆动腿对上,尤其借助螺纹连接。借助根据本发明的构型,可以有利地实现磨削机的紧凑构型,该紧凑构型能够借助简单的待实施的装配步骤实现。
在此,根据本发明的磨削机壳体、根据本发明的磨削机和/或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不应局限于上面所说明的应用和实施方式。尤其,根据本发明的磨削机壳体、根据本发明的磨削机和/或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满足在此所说明的工作方式的方法具有与在此提及的单个元件、构件和单元及方法步骤的数量不同的数量。此外,在本发明中给出的数值范围中,位于所提及的界限内的数值也应作为公开的和可任意使用的。
附图说明
另外的优点由下面的附图说明得出。在附图中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说明书和权利要求包含多个组合的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符合目的地单独考虑所述特征并且将其总结成有意义的其他组合。
附图示出了:
图1根据本发明的磨削机的示意性侧视图,该磨削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磨削机壳体;
图2已拆卸工具接收部的根据本发明的磨削机的从下方看的示意性视图;
图3根据本发明的磨削机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根据本发明的磨削机的蓄电池插入开口的示意性细节图;
图5已拆卸工具接收部的根据本发明的磨削机的示意性立体视图;
图6图5的根据本发明的磨削机的示意性立体视图,该磨削机具有装配在根据本发明的磨削机壳体的一个壳体罩壳元件上和装配在根据本发明的磨削机壳体的一个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上的根据本发明的磨削机壳体的遮盖元件的示意性立体视图;和
图7根据本发明的磨削机在根据本发明的磨削机的排气单元的通风通道区域中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构造为磨削机46、尤其是偏心磨削机的手持式工具机。磨削机46优选构造为蓄电池磨削机。磨削机46包括至少一个磨削机壳体10和至少一个驱动系单元28。驱动系单元28优选包括至少一个马达单元38和至少一个从动轴单元42。马达单元38优选构造为电动机单元。从动轴单元42优选构造为偏心轴单元。驱动系单元28优选被磨削机壳体10包围。磨削机壳体10包括至少一个壳体罩壳元件12和与壳体罩壳元件12连接的至少一个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壳体罩壳元件12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尤其沿着壳体罩壳元件12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的至少基本上整个接触线和/或接触面以至少基本上看不到固定元件的方式相互连接、尤其固定在彼此上。磨削机壳体10包括至少一个遮盖元件64,该遮盖元件在磨削机壳体10的面向磨削机46的工具接收部52的一侧上布置在壳体罩壳元件12和/或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上。优选地,磨削机壳体10包括至少一个标识元件66,该标识元件设置为用于标识磨削机壳体10和/或磨削机46,尤其作为属于确定的工具机系列。标识元件66尤其构造为静态的标识元件。标识元件66尤其设置为用于无需改变的标识。优选地,标识元件66至少基本上构造为卡箍状、舌状、夹子状或类似结构。标识元件66优选至少区段式弯曲地构造。优选地,沿着至少基本上垂直于朝工具接收部52的工具接收面56延伸的方向观察,标识元件66布置在遮盖元件64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之间。
壳体罩壳元件12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至少区段地构成磨削机46的把手16。优选地,壳体罩壳元件12的外表面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的外表面至少区段地构成把手16。壳体罩壳元件12的内表面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的内表面限界蓄电池接收空间,蓄电池组48尤其以可取出的方式被装入到该蓄电池接收空间中。优选地,蓄电池组48能通过把手16的蓄电池插入开口54插入到蓄电池接收空间中。蓄电池插入开口54在磨削机壳体10的背离工具接收部52的端部处布置在把手16上。然而,也可以考虑,蓄电池组48可替代地布置在磨削机壳体10的外侧上。把手16尤其是磨削机壳体10的壳体区域,在该壳体区域上,使用者握住磨削机46,用于使用和/或操纵磨削机46。优选地,磨削机46的用于激活或停止使马达单元38通电的操纵开关68布置在把手16上、尤其布置在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上。壳体罩壳元件12至少区段地构成把手16的面向工具接收部52的下侧。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至少区段地构成把手16的背离工具接收部52的上侧。优选地,壳体罩壳元件12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在磨削机壳体10的背离磨削机46的工具接收部52的端部上构成磨削机46的把手16。把手16至少在把手16的面向和/或背离工具侧18的一侧上构造为基本上无分离棱边(参见图2和5)。工具侧18尤其由把手16的面向工具接收部52的一侧构成。优选地,在把手16的横向于工具侧18延伸的两个侧面上布置有壳体罩壳元件12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的分离棱边20、22。分离棱边20、22从把手16的蓄电池插入开口54出发朝工具接收部52的方向延伸、尤其至少基本上沿着壳体罩壳元件12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的整个延伸尺度延伸。壳体罩壳元件12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优选沿着分离棱边20、22的大部分,尤其除通过壳体壳元件12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形成至少一个通风开口24、26的区域外彼此贴靠。尤其在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工具接收部52的工具接收面56延伸的平面内观察,分离棱边20、22具有L形走势,该平面尤其至少基本上平行于磨削机46的蓄电池插入方向延伸。
磨削机壳体10包括至少区段地在壳体罩壳元件12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的分离棱边20、22的区域中通过壳体罩壳元件12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形成的至少一个/两个通风开口24、26、尤其是通风缝隙(也参见图2和7)。优选地,通风开口24、26设置为用于向磨削机46的被磨削机壳体10包围的驱动系单元28、尤其向驱动系单元28的马达单元38供应空气。优选地,通风开口24、26布置在壳体罩壳元件12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之间的分离棱边20、22的区域中。优选地,通风开口24、26能够通过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的壳体棱边的移位在壳体罩壳元件12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之间形成。优选地,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至少区段地包括通风开口面,用于形成通风开口24、25,所述通风开口面相对于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的外表面与90°角不同地弯曲,(参见图7)。优选地,壳体罩壳元件12的壳体棱边为了形成通风开口24、26而区段地相对于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的壳体棱边间隔开地布置,其中,最大间距尤其小于10mm、优选小于5mm、特别优选小于2.5mm并且非常特别优选大于0.1mm。优选地,该最大间距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的通风开口面延伸。
工具接收部52优选构造为磨削器件接收部。工具接收部52设置为用于尤其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接收尤其构造为磨削片的插入式工具(在这里未详细示出)。工具接收部52优选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元件(在这里未详细示出),该固定元件设置为用于将插入式工具固定在工具接收部52上、尤其在工具接收部52的工具接收面56上。固定元件例如可以构造为工具接收部52的粘扣面
Figure BDA0002759834550000151
然而,也可以考虑,固定元件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看起来有意义的其它构型,例如构型为夹紧元件、卡锁元件或类似元件。工具接收部52优选能够借助马达单元38与从动轴单元42的共同作用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相对于马达单元38的旋转轴线76偏心地被驱动。从动轴单元42包括至少一个连接轴承元件58、尤其是滚珠轴承,该滚珠轴承设置为用于与工具接收部52连接(参见图2和3)。连接轴承元件58优选与从动轴单元42的偏心轴60抗扭地连接。优选地,连接轴承元件58在背离马达单元38的端部处布置在偏心轴60上。偏心轴60以面向马达单元38的端部与马达单元38、尤其是与马达单元38的转子轴62抗扭地连接。连接轴承元件58为了驱动工具接收部52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形状锁合和/或力锁合地连接。尤其,连接轴承元件58尤其在磨削机46的装配状态下布置在工具接收部52的与连接轴承元件58对应地构造的接收部(在这里未详细示出)中。
图3示出磨削机46的剖视图,其中,尤其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遮盖元件64、工具接收部52和蓄电池组48未示出。磨削机壳体10包括至少一个布置在壳体罩壳元件12上和/或在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上的接收元件30、尤其是轴承桥,用于固定至少基本上整个驱动系单元28,所述接收元件设置为用于将壳体罩壳元件12与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连接。优选地,接收元件30与壳体罩壳元件12一件式地构造。壳体罩壳元件12优选经由接收元件30,尤其在工具接收部52的区域中连接。接收元件30优选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元件70,该连接元件设置为用于与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形状锁合和/或力锁合地连接。连接元件70尤其构造为接收座,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的至少一个突起部72嵌接到该接收座中。优选地,接收元件30包括多个连接元件70,这些连接元件构造为接收座并且设置为用于分别接收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的突起部72。磨削机壳体10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元件74、尤其是螺钉,借助该固定元件能够将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固定、尤其拧紧在接收元件30上(参见图5)。优选地,磨削机壳体10尤其与连接元件70和突起部72的数量相关地包括多个固定元件74,借助这些固定元件能够将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固定、尤其旋拧在接收元件30上。
磨削机46包括至少一个电子装置单元32,其中,接收元件30具有至少一个插接接收部34,用于力锁合和/或形状锁合地接收电子装置单元32。电子装置单元32优选构造为印刷电路板,在该印刷电路板上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布置有磨削机46的控制和/或调节电子装置。优选地,电子装置单元32尤其经由磨削机46的蓄电池接触单元50间接地与操纵开关68电气和/或电子地连接,所述蓄电池接触单元具有至少两个接触元件,用于磨削机46的蓄电池组48的电接触。优选地,插接接收部34构造为槽。插接接收部34优选在接收元件30的背离工具接收部52的一侧上布置在接收元件30上。
磨削机46包括至少一个排气单元36,该排气单元设置为用于将电子装置单元32固定在壳体罩壳元件12上和/或在接收元件30上并且设置为用于排出空气。优选地,沿着至少基本上平行于旋转轴线76延伸的方向观察,电子装置单元32布置在排气单元36和接收元件30之间。优选地,电子装置单元32至少以一端部与排气单元36形状锁合和/或力锁合地连接并且电子装置单元32以另一端部与接收元件30、尤其与插接接收部34形状锁合和/或力锁合地连接。优选地,电子装置单元32至少以一端部贴靠在排气单元36上并且电子装置单元32以另一端部贴靠在接收元件30上、尤其贴靠在插接接收部34上。排气单元36优选包括至少一个接收槽,电子装置单元32尤其在磨削机46的装配状态下嵌接到该接收槽中。然而,也可以考虑,排气单元36具有至少一个突起部,该突起部嵌接到电子装置单元32的槽或槽口中,或者排气单元36和/或电子装置单元32以本领域技术人员看起来有意义的方式形状锁合和/或力锁合地相互连接。可以考虑,磨削机46具有至少一个减振元件,例如弹性体元件,所述减振元件可布置在电子装置单元32和接收元件30和/或排气单元36之间。
磨削机46包括至少一个尤其可更换的蓄电池组48并且至少包括蓄电池接触单元50,用于尤其在蓄电池组48的布置在蓄电池接收空间中的状态下与蓄电池组48电连接,其中,排气单元36设置为用于将蓄电池接触单元50固定、尤其固定在磨削机壳体10内。蓄电池接触单元50优选与排气单元36形状锁合和/或力锁合地连接。排气单元36优选包括至少一个保持元件78、尤其是槽,该保持元件与蓄电池接触单元50形状锁合和/或力锁合地连接。优选地,蓄电池接触单元50被插入到构造为槽的保持元件78中。然而,也可以考虑,排气单元36具有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其它的构型,用于与蓄电池接触单元50形状锁合和/或力锁合地连接,例如排气单元36具有卡锁元件的构型或类似构型,蓄电池接触单元50能够卡锁到该卡锁元件中。
磨削机46包括至少布置在驱动系单元28的马达单元38上的排气单元36,该排气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空气引导通道40,该空气引导通道设置为用于将废气通过至少一个通风开口24、尤其是通风缝隙从磨削机壳体10引导出(参见图7),所述通风开口通过壳体罩壳元件12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形成。优选地,空气引导通道40具有圆环段形的构型、尤其是变细的圆环段形的构型。空气引导通道40优选从空气引导通道40的面向通风开口24的端部出发朝空气引导通道40的面向马达单元38的端部、尤其朝空气引导通道40的布置在马达单元38的排气开口80、82处、尤其是距通风开口24最远的排气开口80处的端部逐渐变细(参见图7)。优选地,在至少基本垂直于马达单元38的旋转轴线76延伸的平面内观察,空气引导通道40具有变细的构型。优选地,在至少基本上垂直于马达单元38的旋转轴线76延伸的平面内观察,空气引导通道40的宽度从空气引导通道40的布置在马达单元38的排气开口80处的端部出发朝空气引导通道40的面向通风开口24的端部增大。替代地或附加地也可以考虑,空气引导通道40的高度从空气引导通道40的布置在马达单元38的排气开口80处的端部出发朝空气引导通道40的面向通风开口24的端部增大、尤其连续地或突然地增大。空气引导通道40以超过马达单元38的总周向延伸尺度的50%的方式围绕马达单元38。优选地,空气引导通道40以超过马达单元38的总周向延伸尺度的50%的方式贴靠在马达单元38的外表面上。优选地,空气引导通道40至少从马达壳体86的布置在马达壳体86的侧壁中的排气开口80出发沿着周向方向延伸到布置在马达壳体86的侧壁中的另一排气开口82。尤其,空气引导通道40、尤其是空气引导通道40的面向通风开口24的端部通到通风开口24中。马达壳体86的布置在马达壳体86的侧壁中的排气开口80和/或马达壳体86的布置在马达壳体86的侧壁中的另一排气开口82沿着马达壳体86的侧壁中的周向方向优选在尤其大于20°、优选大于30°并且特别优选大于50°的角度范围上延伸。周向方向优选在至少基本上垂直于马达单元38的旋转轴线76延伸的平面内延伸。优选地,马达壳体86的布置在马达壳体86的侧壁中的排气开口80和马达壳体86的布置在马达壳体86的侧壁中的另一排气开口82优选相对彼此镜像对称地布置在侧壁中。然而,也可以考虑,马达壳体86具有多于两个的排气开口80、82,这些排气开口沿着周向方向均匀或不均匀地布置在侧壁中。马达壳体86的布置在马达壳体86的侧壁中的排气开口80和马达壳体86的布置在马达壳体86的侧壁中的另一排气开口82相对彼此镜像对称地布置的镜像平面优选包括马达单元38的旋转轴线76并且横向于磨削机46的中心平面延伸,在该中心平面内,磨削机壳体10至少对称地构造。
优选地,借助马达单元38的风扇叶轮84能够产生用于冷却马达单元38的气流,该风扇叶轮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可旋转地支承在马达单元38的马达壳体86中。尤其,由于借助风扇叶轮84产生负压而围绕磨削机46的周围环境空气能够通过通风开口24、26被吸入到磨削机壳体10中。经由马达单元38的布置在马达壳体86中的进气开口88、90利用被吸入到磨削机壳体10中的周围环境空气,用于冷却马达单元38。马达单元38在马达壳体86的面向工具接收部52的一侧上具有进气开口88,通过这些进气开口能够利用尤其经由通风开口24、26被吸入到磨削机壳体10中的周围环境空气,用于冷却马达单元38。马达单元38在马达壳体86的背离工具接收部52的一侧上具有进气开口90,通过这些进气开口能够利用尤其经由通风开口24、26被吸入到磨削机壳体10中的周围环境空气,用于冷却马达单元38。借助风扇叶轮84,将尤其经由通风开口24、26被吸入到磨削机壳体10中的周围环境空气通过马达壳体86的布置在马达壳体86的侧壁中的排气开口80和马达壳体86的布置在马达壳体86的侧壁中的另一排气开口82供应给空气引导通道40并且能够经由通风开口24从磨削机壳体10导出(参见图7)。
驱动系单元28具有至少一个从动轴单元42,该从动轴单元布置在接收元件30上、尤其压入在接收元件30中。优选地,接收元件30在接收元件30的面向工具接收部52的一侧上包括轴承座92,在该轴承座中布置有从动轴单元42,从动轴单元42尤其被压入到该轴承座中。优选地,从动轴单元42的至少一个轴承元件94、96,尤其是滚珠轴承被压入到轴承座92中。优选地,从动轴单元42的至少两个轴承元件94、96,尤其是两个滚珠轴承被压入到轴承座92中。优选地,轴承元件94、96设置为用于将偏心轴60可旋转地支承在接收元件30上、尤其支承在轴承座92中。优选地,从动轴单元42包括至少一个不平衡补偿元件98,该不平衡补偿元件布置在偏心轴60上、尤其抗扭地固定在偏心轴60上。沿着马达单元38的旋转轴线76和/或偏心轴60的旋转轴线观察,不平衡补偿元件98优选布置在两个轴承元件94、96之间,用于将偏心轴60可旋转地支承在接收元件30上、尤其支承在轴承座92中。
图4示出蓄电池插入开口54的细节视图。优选地,磨削机壳体10包括至少一个尤其是多边形或马蹄形的夹紧元件100,该夹紧元件至少设置在把手16上,用于壳体罩壳元件12与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的夹紧连接。优选地,磨削机壳体10具有至少两个夹紧元件100,用于壳体元件12与另外的壳体元件14的夹紧连接(在附图中仅示出一个夹紧元件100用于阐明功能)。夹紧元件100优选可布置在壳体罩壳元件12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内的两个彼此面向的侧面上。夹紧元件100尤其构造为夹子状。尤其,夹紧元件100设置为用于通过夹紧元件100的夹紧作用将壳体罩壳元件12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保持在一起。壳体罩壳元件12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优选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固定肋102、104。优选地,夹紧元件100构造为能够推或夹到固定肋102、104上。
图5示出磨削机46,其中,遮盖元件64、标识元件66和工具接收部52被拆卸。磨削机46包括至少一个摆动腿元件44,该摆动腿元件布置在接收元件30上、尤其被推到轴承座92上。优选地,摆动腿元件44抗扭地布置在接收元件30上、尤其在轴承座92上。优选地,遮盖元件64设置为用于轴向保险摆动腿元件44。优选地,遮盖元件64借助螺纹连接固定在接收元件30上。遮盖元件64优选具有至少一个压紧突起部(这里未详细示出),该压紧突起部设置为用于在遮盖元件64的固定状态下将摆动腿元件44压紧到接收元件30上。遮盖元件64优选设置为用于将摆动腿元件44轴向地保险在接收元件30上、尤其在轴承座92上。摆动腿元件44优选包括至少三个摆动腿对。这些摆动腿对优选分别朝工具接收部52的方向延伸穿过遮盖元件64的槽口(参见图6)。工具接收部52优选能固定在摆动腿对上,尤其借助螺纹连接。
在下面说明一种用于装配磨削机46的方法。在至少一个方法步骤中,至少借助至少一个接收元件30、尤其是轴承桥固定至少基本上整个驱动系单元28,所述接收元件布置在壳体罩壳元件12上和/或布置在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上,并且借助该接收元件将壳体罩壳元件12与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连接。在至少一个方法步骤中,至少将驱动系单元28的从动轴单元42布置在接收元件30上、尤其压入到接收元件30中。在至少一个方法步骤中,电子装置单元32借助设置为用于排出空气的排气单元36固定在壳体罩壳元件12和/或接收元件30上。在至少一个方法步骤中,壳体罩壳元件12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沿着壳体罩壳元件12和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的至少一个至少基本上整个接触线和/或接触面以至少基本上看不见固定元件的方式相互连接、尤其固定在彼此上。在至少一个方法步骤中,至少将磨削机46的摆动腿元件44布置在接收元件30上,尤其将该摆动腿元件推到接收元件30上。在至少一个方法步骤中,将标识元件66布置在壳体罩壳元件12上和/或布置在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上。在至少一个方法步骤中,将摆动腿元件44借助遮盖元件64轴向保险在接收元件30上。在至少一个方法步骤中,将遮盖元件64与壳体罩壳元件12和/或与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尤其以至少基本上看不到固定元件的方式连接、尤其拧紧在接收元件30上。螺钉在至少一个另外的方法步骤中借助工具接收部52被遮盖。
在用于装配磨削机46的方法的其它方法步骤方面可以参考对磨削机46的前述说明,因为该说明也能够类似地涉及所述方法并且因此对于磨削机46的所有特征也关于用于装配磨削机46的方法视为公开的。

Claims (15)

1.一种磨削机壳体,所述磨削机壳体具有至少一个壳体罩壳元件(12)和与所述壳体罩壳元件(12)连接的至少一个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所述壳体罩壳元件和所述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至少区段地构成把手(16),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罩壳元件(12)和所述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尤其沿着所述壳体罩壳元件(12)和所述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的至少基本上整个接触线和/或接触面以至少基本上看不到固定元件的方式相互连接、尤其固定在彼此上。
2.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尤其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削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6)至少在所述把手(16)的面向和/或背离工具侧(18)的一侧上构造为至少基本上无分离棱边。
3.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尤其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磨削机壳体,其特征在于,设置至少一个通风开口(24、26)、尤其是通风缝隙,所述通风开口至少区段地在所述壳体罩壳元件(12)和所述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的分离棱边(20、22)的区域中通过所述壳体罩壳元件(12)和所述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形成。
4.一种磨削机,所述磨削机具有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磨削机壳体并且具有至少一个驱动系单元(28),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削机壳体具有布置在所述壳体罩壳元件(12)和/或布置在所述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上的至少一个接收元件(30)、尤其是轴承桥,用于固定至少基本上整个驱动系单元(28),所述接收元件设置为用于将所述壳体罩壳元件(12)与所述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磨削机,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一个电子装置单元(32),其中,所述接收元件(30)具有至少一个插接接收部(34),用于力锁合和/或形状锁合地接收所述电子装置单元(32)。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磨削机,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一个电子装置单元(32)和至少一个排气单元(36),所述排气单元设置为用于将所述电子装置单元(32)固定在所述壳体罩壳元件(12)上和/或固定在所述接收元件(30)上并且设置为用于排出空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磨削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尤其可更换的至少一个蓄电池组(48)和用于与所述蓄电池组(48)电连接的至少一个蓄电池接触单元(50),其中,所述排气单元(36)设置为用于将所述蓄电池接触单元(50)固定、尤其固定在所述磨削机壳体内。
8.至少根据权利要求4前序部分、尤其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磨削机,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驱动系单元(28)的马达单元(38)上的排气单元(36),所述排气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空气引导通道(40),所述空气引导通道设置为用于将废气通过通风开口(24、26)、尤其是通风缝隙从所述磨削机壳体引导出,所述通风开口通过所述壳体罩壳元件(12)和所述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磨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引导通道(40)以超过所述马达单元(38)的总周向延伸尺度的50%的方式围绕所述马达单元(38),尤其以超过所述马达单元(38)的总周向延伸尺度的50%的方式贴靠在所述马达单元(38)的外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磨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系单元(28)具有至少一个从动轴单元(42),所述从动轴单元布置在所述接收元件(30)上、尤其压入在所述接收元件(30)中。
11.一种用于装配磨削机、尤其是根据权利要求4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磨削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方法步骤中,将至少一个至少基本上整个驱动系单元(28)借助至少一个接收元件(30)、尤其是轴承桥固定,所述接收元件布置在所述磨削机的磨削机壳体的至少一个壳体罩壳元件(12)上和/或至少一个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上,并且借助所述接收元件将所述壳体罩壳元件(12)与所述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方法步骤中,将所述壳体罩壳元件(12)和所述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沿着所述壳体罩壳元件(12)和所述另外的壳体罩壳元件(14)的至少一个至少基本上整个接触线和/或接触面以至少基本上看不见固定元件的方式相互连接、尤其固定在彼此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方法步骤中,将所述驱动系单元(28)的至少一个从动轴单元(42)布置在所述接收元件(30)上、尤其压入到所述接收元件(30)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方法步骤中,借助所述磨削机的至少一个排气单元(36)将所述电子装置单元(32)固定在所述壳体罩壳元件(12)上和/或固定在所述接收元件(30)上,所述排气单元设置为用于排出空气。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方法步骤中,将所述磨削机的至少一个摆动腿元件(44)布置在所述接收元件(30)上、尤其推到所述接收元件(30)上。
CN201980030166.9A 2018-05-04 2019-04-30 磨削机壳体 Active CN1120743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206872.0 2018-05-04
DE102018206872.0A DE102018206872A1 (de) 2018-05-04 2018-05-04 Schleifmaschinengehäuse
PCT/EP2019/061099 WO2019211297A1 (de) 2018-05-04 2019-04-30 Schleifmaschinengehäus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74372A true CN112074372A (zh) 2020-12-11
CN112074372B CN112074372B (zh) 2023-10-27

Family

ID=66397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30166.9A Active CN112074372B (zh) 2018-05-04 2019-04-30 磨削机壳体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787834A1 (zh)
CN (1) CN112074372B (zh)
DE (1) DE102018206872A1 (zh)
WO (1) WO20192112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072676A1 (en) * 2020-09-04 2022-03-10 X'pole Precision Tools Inc. Electric grinding machine tool
DE102022107173A1 (de) * 2022-03-25 2023-09-28 Festool Gmbh Hand-Schleifmaschine mit Motorgehäuse und Energiespeicherschnittstelle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59920A1 (de) * 1999-12-11 2001-06-28 Mets Owerke Gmbh & Co Elektrische Handwerkzeugmaschine, insbesondere Winkelschleifmaschine mit drehbarer Wartungsöffnung
WO2004002689A1 (de) * 2002-06-26 2004-01-08 Robert Bosch Gmbh Handgriff einer werkzeugmaschine
CN1754655A (zh) * 2004-09-29 2006-04-05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手持式磨削工具机、尤其是蓄电池供电的手持式磨削工具机
CN1938127A (zh) * 2004-04-01 2007-03-28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手持式磨削机、磨削机保持单元及磨削机壳体
DE102008001266A1 (de) * 2008-04-18 2009-10-22 Robert Bosch Gmbh Adapterteil für eine Werkzeugmaschine
CN103203724A (zh) * 2012-01-13 2013-07-17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工具机吸出固定装置
DE102013202027A1 (de) * 2013-02-07 2014-08-07 Robert Bosch Gmbh Tragbare Werkzeugmaschine
DE102013225885A1 (de) * 2013-12-13 2015-06-18 Robert Bosch Gmbh Batteriebetriebener Exzenterschleifer mit einer wiederaufladbaren Batterie
CN105517759A (zh) * 2013-09-03 2016-04-20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磨削机壳体装置
US20170110935A1 (en) * 2015-10-14 2017-04-20 Black & Decker Inc. Power Tool With Separate Motor Case Compartment
CN107520723A (zh) * 2016-06-17 2017-12-29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手持式工具机
DE102016218313A1 (de) * 2016-09-23 2018-03-29 Robert Bosch Gmbh Tragbare Werkzeugmaschine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59920A1 (de) * 1999-12-11 2001-06-28 Mets Owerke Gmbh & Co Elektrische Handwerkzeugmaschine, insbesondere Winkelschleifmaschine mit drehbarer Wartungsöffnung
WO2004002689A1 (de) * 2002-06-26 2004-01-08 Robert Bosch Gmbh Handgriff einer werkzeugmaschine
CN1938127A (zh) * 2004-04-01 2007-03-28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手持式磨削机、磨削机保持单元及磨削机壳体
CN1754655A (zh) * 2004-09-29 2006-04-05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手持式磨削工具机、尤其是蓄电池供电的手持式磨削工具机
DE102008001266A1 (de) * 2008-04-18 2009-10-22 Robert Bosch Gmbh Adapterteil für eine Werkzeugmaschine
CN103203724A (zh) * 2012-01-13 2013-07-17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工具机吸出固定装置
DE102013202027A1 (de) * 2013-02-07 2014-08-07 Robert Bosch Gmbh Tragbare Werkzeugmaschine
CN105517759A (zh) * 2013-09-03 2016-04-20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磨削机壳体装置
DE102013225885A1 (de) * 2013-12-13 2015-06-18 Robert Bosch Gmbh Batteriebetriebener Exzenterschleifer mit einer wiederaufladbaren Batterie
US20170110935A1 (en) * 2015-10-14 2017-04-20 Black & Decker Inc. Power Tool With Separate Motor Case Compartment
CN107520723A (zh) * 2016-06-17 2017-12-29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手持式工具机
DE102016218313A1 (de) * 2016-09-23 2018-03-29 Robert Bosch Gmbh Tragbare Werkzeugmasch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74372B (zh) 2023-10-27
DE102018206872A1 (de) 2019-11-07
WO2019211297A1 (de) 2019-11-07
EP3787834A1 (de) 2021-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71776B2 (en) Power tool including a battery pack isolation system
EP2802063B1 (en) Power tool having improved motor and controller cooling
US10569406B2 (en) Work tool
CN112074372A (zh) 磨削机壳体
US10792802B2 (en) Hand tool comprising vibration damping elements
CN212318316U (zh) 鼓风机
CA2621051A1 (en) Razors
CN112334280A (zh) 工具机壳体
CN105517759B (zh) 磨削机壳体装置
TWM575366U (zh) 動力工具及切割鋸
EP2639015A2 (en) Power Tool
US20170144325A1 (en) Portable Power Tool
WO2004010838A3 (en) Portable hand-held battery-operated dust blower
CN107000156B (zh) 工具机系统
US20230249269A1 (en) Power tool
CN112074377A (zh) 电动起子机壳体
CN108367425B (zh) 手持式工具机
GB2419559A (en) Sanding soleplate for a hand held sander
CN211243160U (zh) 吸尘器
CN112074375A (zh) 刺锯壳体
US20240051086A1 (en) Material Collection Device
GB2419558A (en) Hand held sanding tool with pressure switch
US20220337122A1 (en) Hand-Held Power Tool Comprising a Sensor Circuit Board
CN108115621B (zh) 便携式工具机、工具接收部及用于振荡地驱动工具接收部的方法
CN112975861A (zh) 手持式工具机及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