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47079B - 智能送餐方法及送餐物流线的控制系统、送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智能送餐方法及送餐物流线的控制系统、送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47079B
CN112047079B CN202010888543.7A CN202010888543A CN112047079B CN 112047079 B CN112047079 B CN 112047079B CN 202010888543 A CN202010888543 A CN 202010888543A CN 112047079 B CN112047079 B CN 1120470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h
target
logistics line
information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885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47079A (zh
Inventor
王文斐
陈松林
任静
李强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iyua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iyua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iyua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iyua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8854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470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47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470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470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470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52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FSPECIAL FURNITURE, FITTINGS, OR ACCESSORIES FOR SHOPS, STOREHOUSES, BARS, RESTAURANTS OR THE LIKE; PAYING COUNTERS
    • A47F10/00Furniture or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particular types of servic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47F10/06Furniture or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particular types of servic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estaurant service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able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送餐方法及送餐物流线的控制系统、送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订单信息,其中,订单信息包括:菜品标识和餐桌标识;采用预设冒泡算法,对订单信息中与每个菜品标识对应的菜品进行分配;根据餐桌标识,确定目标餐桌所属的次级物流线的物流线标识;根据物流线标识,将与每个菜品标识对应的目标菜品推送至次级物流线上;控制次级物流线将目标菜品传输至目标餐桌上。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送餐物流线需要人工送餐和取餐,导致餐品很不卫生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智能送餐方法及送餐物流线的控制系统、送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送餐方法及送餐物流线的控制系统、送餐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在很多餐馆里使用送餐物流线辅助服务员传送菜品,传统的送餐物流线的工作方式:通过人工将菜品放进物流线上,然后客人从物流线上自取所需要的菜品。但是这种传统的送餐物流线存在很大的弊端:首先,服务员和客人都需要参与物流线的工作,导致物流线上不卫生;同时,传统送餐物流线需要多种盘子以区分不同的菜品。另外一种送餐方式是通过人工将某一餐桌的菜品配齐到固定在物流线的小车上送到对应餐桌,但是这种配餐方式不仅浪费人力,而且配餐效率低,无法应对客流量大的情况。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送餐方法及送餐物流线的控制系统、送餐设备,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送餐物流线需要人工送餐和取餐,导致餐品很不卫生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送餐方法,应用于送餐物流线系统,所述送餐物流线系统至少包括:多条配置餐桌的次级物流线,该智能送餐方法包括:接收订单信息,其中,所述订单信息包括:菜品标识和餐桌标识;采用预设冒泡算法,对所述订单信息中与每个所述菜品标识对应的菜品进行分配;根据所述餐桌标识,确定目标餐桌所属的次级物流线的物流线标识;根据所述物流线标识,将与每个所述菜品标识对应的目标菜品推送至次级物流线上;控制所述次级物流线将所述目标菜品传输至所述目标餐桌上。
可选地,对所述订单信息中与每个所述菜品标识对应的菜品进行分配包括:将所有的订单信息依次排入订单队列,并确定与每个所述订单信息对应的菜品列表;获取所述送餐物流线系统的目标物流线上待传输菜品的菜品名称;在所述菜品名称与所述订单队列中第一个订单信息对应的菜品列表匹配时,将所述菜品名称对应的菜品标识和餐盘标识发送至所述第一个订单信息对应的目标餐桌控制台。
可选地,在将所述菜品名称对应的菜品标识和餐盘标识发送至所述第一个订单信息对应的目标餐桌控制台之后,所述智能送餐方法还包括:若确定所述目标菜品已经传输至所述目标餐桌上,将所述第一个订单信息分配至所述订单队列的队尾;删除所述目标菜品的菜品标识和盛装所述目标菜品的目标餐盘的餐盘标识;清理所述次级物流线上的残渣物。
可选地,根据所述物流线标识,将与每个所述菜品标识对应的目标菜品推送至次级物流线上的步骤,包括:读取所述目标物流线上流动的各个餐盘的餐盘标识,得到餐盘信息和菜品信息,其中,所述目标物流线与每条所述次级物流线分别连接;基于所述餐盘信息和菜品信息,判断所述目标菜品在所述目标物流线上的当前位置;根据所述目标物流线上的菜品流动速度和所述目标菜品的当前位置,计算所述目标菜品流动至所述次级物流线的目标时长;在所述目标时长到达时,若确定所述目标菜品流动至与所述次级物流线的第一对接位置,发送推送信号,其中,所述推送信号用于指示餐桌控制器将盛装所述目标菜品的餐盘推出目标物流线,并推送至所述次级物流线上。
可选地,控制所述次级物流线将所述目标菜品传输至所述目标餐桌上的步骤,包括:读取所述次级物流线上各个餐盘的餐盘标识和每个餐盘上的菜品标识,得到餐盘信息和菜品信息;基于所述餐盘信息和菜品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菜品在所述次级物流线上的菜品位置和所述目标菜品流动至所述目标餐桌旁的菜品流动时长;在所述菜品流动时长到达时,若确定所述菜品位置到达第二对接位置,将盛装所述目标菜品的餐盘推出次级物流线;控制推送子单元将盛装所述目标菜品的餐盘通过出菜口推送至目标餐桌上。
可选地,控制所述次级物流线将所述目标菜品传输至所述目标餐桌上的步骤,包括:判断所述次级物流线的推送子单元是否出现故障;若确定所述次级物流线的推送子单元出现故障,控制与所述推送子单元连接的目标挡杆升起,其中,所述目标挡杆包括:前挡杆、后挡杆。
可选地,所述智能送餐方法还包括:接收每个餐桌发送的心跳信息,其中,所述心跳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之一:餐桌上的挡杆状态、已摆放的菜品列表;基于所述心跳信息,确定每个餐桌的当前工作状态。
可选地,所述目标物流线的类型至少包括:环形物流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送餐物流线的控制系统,包括:识别单元,用于读取餐盘上的餐盘标识和菜品标识,得到菜品信息和餐盘信息;物流线体,用于基于所述餐盘标识和菜品标识,将目标菜品推送至餐桌上;上位机,用于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智能送餐方法。
可选地,所述识别单元包括:信息标签,设置在所述餐盘上,存储多个餐盘信息,其中,所述餐盘信息包括:每个餐盘的餐盘标识、盛装的菜品标识和菜品时间;信息读写器,用于扫描所述信息标签,以读取所述信息标签中存储的所述餐盘信息;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信息读写器和控制器连接,用于将读取的餐盘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器。
可选地,所述物流线体包括:至少一个次级物流线,配置多张餐桌,其中,每张所述餐桌与所述次级物流线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出菜口;环形物流线,分别与每条所述次级物流线连接,接收外部上菜装置上传的菜品,确定菜单队列,并依据订单信息将菜品分配至各条次级物流线上。
可选地,所述物流线体包括:物流线支架,支撑物流线工作;物流线链条和链条板,安装在所述物流线支架上;变频电机,用于带动链条在物流线支架上转动;电机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变频电机工作。
可选地,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推菜机构,设置在所述物流线体推出菜品的位置,其中,所述推菜机构包括:前挡板、后挡板、推菜气缸。
可选地,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显示装置,与控制器连接,用于操作智能送餐物流线,包括:操作平板和智能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操作平板具备无线通讯工作,所述智能终端设备用于加载点餐功能界面。
可选地,所述餐桌包括: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餐盘到达;前挡板和后挡板,用于隔离菜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送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送餐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送餐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送餐过程中,通过上位机接收各个餐桌的订单信息,其中,订单信息包括:菜品标识和餐桌标识,采用预设冒泡算法,对订单信息中与每个菜品标识对应的菜品进行分配,根据餐桌标识,确定目标餐桌所属的次级物流线的物流线标识,根据物流线标识,将与每个菜品标识对应的目标菜品推送至次级物流线上,控制次级物流线将目标菜品传输至目标餐桌上。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将外部菜品自动化流动到送餐物流线上,并通过与各个餐桌连接的次级物流线自动化配送菜品,且通过队列冒泡的菜品传输方案,对订单信息中的菜品一一在多个订单中冒泡分配,这样分配菜品的逻辑可以保证各个订单都能分配到菜品,不会使得上游的订单将传输线上的所有菜品都截留走,而下流的餐桌没有菜品的情况发生,实现订单到送餐的全自动化,减少人员接触,提高餐品卫生,且送餐效率更高,从而解决相关技术中送餐物流线需要人工送餐和取餐,导致餐品很不卫生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智能送餐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送餐物流线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先将菜品、餐盘和识别标识(例如,RFID标签)建立对应关系,设置多条次级物流线和目标物流线,通过次级物流线连接多个餐桌(连接餐桌数量并不限定),通过扫描标识标签,自动化的通过物流线将菜品送到餐桌出菜口,实现餐品自动化配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送餐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送餐方法,该智能送餐方法可应用于送餐物流线系统,送餐物流线系统至少包括:多条配置餐桌的次级物流线。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智能送餐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接收订单信息,其中,订单信息包括:菜品标识和餐桌标识;
步骤S104,采用预设冒泡算法,对订单信息中与每个菜品标识对应的菜品进行分配;
步骤S106,根据餐桌标识,确定目标餐桌所属的次级物流线的物流线标识;
步骤S108,根据物流线标识,将与每个菜品标识对应的目标菜品推送至次级物流线上;
步骤S110,控制次级物流线将目标菜品传输至目标餐桌上。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在送餐过程中,通过上位机接收各个餐桌的订单信息,其中,订单信息包括:菜品标识和餐桌标识,采用预设冒泡算法,对订单信息中与每个菜品标识对应的菜品进行分配,根据餐桌标识,确定目标餐桌所属的次级物流线的物流线标识,根据物流线标识,将与每个菜品标识对应的目标菜品推送至次级物流线上,控制次级物流线将目标菜品传输至目标餐桌上。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将外部菜品自动化流动到送餐物流线上,并通过与各个餐桌连接的次级物流线自动化配送菜品,且通过队列冒泡的菜品传输方案,对订单信息中的菜品一一在多个订单中冒泡分配,这样分配菜品的逻辑可以保证各个订单都能分配到菜品,不会使得上游的订单将传输线上的所有菜品都截留走,而下流的餐桌没有菜品的情况发生,实现订单到送餐的全自动化,减少人员接触,提高餐品卫生,且送餐效率更高,从而解决相关技术中送餐物流线需要人工送餐和取餐,导致餐品很不卫生的技术问题。
实施上述步骤S102至S110的执行主体可以为送餐物流线的控制系统中的上位机,下面结合上述各步骤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步骤S102,接收订单信息,其中,订单信息包括:菜品标识和餐桌标识。
每个餐桌上可以配置显示屏或者图形码(如二维码、一维码),通过显示屏进入下单系统,或者通过扫描图形码链接至下单系统,客人可通过链接的点餐系统进入点餐界面,在下单系统上的点餐界面上提供多种菜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菜品名称、菜品价格、菜品图案、菜品重量、产地等),在客人点餐后,餐桌后台会自动形成订单信息。该订单信息是通过预先设定的标识对照表确定,标识对照表中存储:菜品信息与菜品标识、餐桌位置和餐桌标识。其中,菜品标识和餐桌标识可以为数字、字母等信息,例如,通过RFID标签设定的菜品ID和餐桌ID,当然,每个餐盘也可以设置餐盘标识,该餐盘标识也可以为餐盘ID。
订单信息中可包括多种菜品,菜品类型可设置多样化,例如,蔬菜、肉类、菌类、饮料等。
步骤S104,采用预设冒泡算法,对订单信息中与每个菜品标识对应的菜品进行分配。
通过队列冒泡的菜品传输方案,对订单信息中的菜品一一在多个订单中冒泡分配,这样分配菜品的逻辑可以保证各个订单都能分配到菜品,不会使得上游的订单将传输线上的所有菜品都截留走,而下流的餐桌没有菜品的情况发生。
可选的,对订单信息中与每个菜品标识对应的菜品进行分配包括:将所有的订单信息依次排入订单队列,并确定与每个订单信息对应的菜品列表;获取送餐物流线系统的目标物流线上待传输菜品的菜品名称;在菜品名称与订单队列中第一个订单信息对应的菜品列表匹配时,将菜品名称对应的菜品标识和餐盘标识发送至第一个订单信息对应的目标餐桌控制台。
由于每个订单信息中包括多个菜品,且需要保证每个餐桌均能分配到菜品,减少队列前端的订单对应餐桌截留菜品导致队列后端的订单对应餐桌没有菜品的情况,因此,需要按照订单进行队列排队,上位机在接收到当前的所有订单后,会将当前的多个订单一次排入队列,可采用冒泡法排队,了解每个订单中的需求菜品,然后获取待传输的菜品名称,判断即将传输至物流线上的菜品是什么,依次在订单队列中查询该菜品是否为当前订单所需要的,若该菜品为订单队列中第一个订单信息中所需要的菜品时,将该菜品的菜品标识和餐盘标识均发送给第一个订单信息对应的餐桌控制台。
接着,在对下一个菜品进行分配的过程中,这个被分配的菜品则属于其余订单信息的菜品列表中的任一菜品。可见,对订单进行冒泡法排队,能令每一次进行菜品分配的菜品是属于不同的订单的,这样可保证各个订单都能分配到菜品,不会使得上游的订单将传输线上的所有菜品都截留走,而下流的餐桌没有菜品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实施例在分配菜品时,采用冒泡算法进行分配,对于已经分配菜品的订单,可以将该订单分配至队列末尾,从而保证后续订单菜品的及时分配。本发明实施例在分配订单时,分配时机包括两种,第一种,上位机直接采用冒泡分配算法,根据已经接收的所有订单信息依次分配各个订单中的菜品;第二种,在一个订单中的某一个菜品到达餐桌后,再采用冒泡分配算法将已经分配菜品的订单分配至队列末尾,并及时对下一个订单的菜品进行分配,即在确定目标菜品已经传输至目标餐桌上,将第一个订单信息分配至订单队列的队尾。
可选的,在将菜品名称对应的菜品标识和餐盘标识发送至第一个订单信息对应的目标餐桌控制台之后,智能送餐方法还包括:若确定目标菜品已经传输至目标餐桌上,将第一个订单信息分配至订单队列的队尾;删除目标菜品的菜品标识和盛装目标菜品的目标餐盘的餐盘标识;清理次级物流线上的残渣物。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推送子单元将目标菜品推送至目标餐桌时,可确定当前订单队列中的第一个订单信息完成了一个菜品配送,此时上位机可以将该第一个订单信息在订单队列中分配值队列末端,并对后续要上送餐物流线的菜品与其在下一个订单中进行分配,每当一个订单分配到菜品后,就再将该订单重新排在队列末端,这样能够保证各个订单都能分配到菜品,减少订单队列上游的订单将送餐物流线上的所有菜品都截留走,而订单队列下游的餐桌没有菜品的情况发生概率,提高餐桌配送菜品的均匀程度,进而提高用户就餐满意度。
上述的餐桌控制台可以餐桌的逻辑控制平台,例如,餐桌PLC。
步骤S106,根据餐桌标识,确定目标餐桌所属的次级物流线的物流线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中,全自动智能化的送餐物流线可以包括目标物流线及多条配置餐桌的次级物流线,也可以单独使用次级物流线;每条次级物流线可灵活配置多张餐桌(如配置1-12张餐桌),每个餐桌旁有一个出菜口。目标物流线的类型至少包括:环形物流线。
通过每个订单信息中包含的餐桌标识,可确定配送该餐桌的菜品的次级物流线的物流线标识。
通过目标物流线将菜品推送至物流线标识对应的次级物流线,当某条次级物流线接收到下单时,该次级物流线上的推送机构通过预设识别技术(例如RFID识别技术),能够精准判断目标物流线上流经本处的菜品信息,将与订单匹配的目标菜品推出目标物流线,然后反馈给下单系统。
步骤S108,根据物流线标识,将与每个菜品标识对应的目标菜品推送至次级物流线上。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根据物流线标识,将与每个菜品标识对应的目标菜品推送至次级物流线上的步骤,包括:读取目标物流线上流动的各个餐盘的餐盘标识,得到餐盘信息和菜品信息,其中,目标物流线与每条次级物流线分别连接;基于餐盘信息和菜品信息,判断目标菜品在目标物流线上的当前位置;根据目标物流线上的菜品流动速度和目标菜品的当前位置,计算目标菜品流动至次级物流线的目标时长;在目标时长到达时,若确定目标菜品流动至与次级物流线的第一对接位置,发送推送信号,其中,推送信号用于指示餐桌控制器将盛装目标菜品的餐盘推出目标物流线,并推送至所述次级物流线上。
通过读取目标物流线上的餐盘标识,确定该餐盘盛装的菜品是什么,若是与当前订单信息匹配,则将该目标菜品通过出菜口推送至次级物流线。
步骤S110,控制次级物流线将目标菜品传输至目标餐桌上。
通过次级物流线推送至目标餐桌,当某张餐桌接收到下单时,该餐桌出餐口处的推送机构通过预设识别技术,能够精准判断该条次级物流线上流经本餐桌的菜品信息,将与订单匹配的菜品推出次级物流线,然后反馈给下单系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次级物流线将目标菜品传输至目标餐桌上的步骤,包括:读取次级物流线上各个餐盘的餐盘标识和每个餐盘上的菜品标识,得到餐盘信息和菜品信息;基于餐盘信息和菜品信息,确定目标菜品在次级物流线上的菜品位置和目标菜品流动至目标餐桌旁的菜品流动时长;在菜品流动时长到达时,若确定菜品位置到达第二对接位置,将盛装目标菜品的餐盘推出次级物流线;控制推送子单元将盛装目标菜品的餐盘通过出菜口推送至目标餐桌上。
下单系统下单给餐桌,控制器将菜品信息存储为菜单队列,当推菜子单元检测到相对应的菜品经过时,就将该菜品从次级物流线推出到餐桌上,并将推菜信息反馈给下单系统。
另一种可选的,智能送餐方法还包括:接收每个餐桌发送的心跳信息,其中,心跳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之一:餐桌上的挡杆状态、已摆放的菜品列表;基于心跳信息,确定每个餐桌的当前工作状态。
上位机通过接收心跳信息、餐桌状态、取菜信息、各个餐桌当前菜品的菜品标识上报信息,从而判断餐桌、物流线的工作状态。
可选的,控制次级物流线将目标菜品传输至目标餐桌上的步骤,包括:判断次级物流线的推送子单元是否出现故障;若确定次级物流线的推送子单元出现故障,控制与推送子单元连接的目标挡杆升起,其中,目标挡杆包括:前挡杆、后挡杆。
本发明实施例中,系统能够自动进行故障处理,如果某一次级物流线或餐桌的推送子单元出现不可自动恢复的故障,或是与下单系统出现通讯故障,则该故障推送子单元的挡杆升起,不影响整体物流线运送的流畅。
在通讯故障处理过程中,需要先判断是否出现通讯故障,且此时菜品列表中还有未取的菜;若是,则持续自动运行状态,直至取完菜品列表中所有菜品,然后切换为手动故障状态;若否,则将前后挡杆升起,防止送餐物流线堵塞,然后切换为手动故障状态。在手动故障状态下,可通过外部维修人员进行通讯维修,并可通过手动完成取餐。
通过上述智能送餐方法,能够通过冷库、目标物流线、次级物流线、餐桌,实现全自动智能化的配餐,采用队列冒泡的菜品传输方案,将当前订单中的菜品一一在多个订单中冒泡分配,不仅安全卫生,而且智能程度高,自动化程度高,使用简单,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上菜效率,保证各个订单都能分配到菜品,不会使得上游的订单将传输线上的所有菜品都截留走,而下流的餐桌没有菜品的情况发生,同时,能准确记录上菜时间,并在后台实时显示,极大提高了食品品质。
下面结合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涉及的送餐物流线的控制系统来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全自动智能化的送餐物流线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极大地提高了送餐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保证了菜品卫生,也能精准地将每一道菜品配送到客人面前,为智能化、无人化配餐提供必要条件。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送餐物流线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控制系统包括:
识别单元21,用于读取餐盘上的餐盘标识和菜品标识,得到菜品信息和餐盘信息;
物流线体23,用于基于餐盘标识和菜品标识,将目标菜品推送至餐桌上;
上位机25,用于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智能送餐方法。
上述送餐物流线的控制系统,可以在送餐过程中,通过识别单元21读取餐盘上的餐盘标识和菜品标识,得到菜品信息和餐盘信息,通过物流线体23基于餐盘标识和菜品标识,将目标菜品推送至餐桌上,通过上位机25接收各个餐桌的订单信息,其中,订单信息包括:菜品标识和餐桌标识,根据餐桌标识,确定目标餐桌所属的次级物流线的物流线标识,根据物流线标识,将与每个菜品标识对应的目标菜品推送至次级物流线上,控制次级物流线将目标菜品传输至目标餐桌上。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将外部菜品自动化流动到送餐物流线上,并通过与各个餐桌连接的次级物流线自动化配送菜品,实现订单到送餐的全自动化,减少人员接触,提高餐品卫生,且送餐效率更高,从而解决相关技术中送餐物流线需要人工送餐和取餐,导致餐品很不卫生的技术问题。
可选的,识别单元21包括:信息标签,设置在餐盘上,存储多个餐盘信息,其中,餐盘信息包括:每个餐盘的餐盘标识、盛装的菜品标识和菜品时间;信息读写器,用于扫描信息标签,以读取信息标签中存储的餐盘信息;通信模块,分别与信息读写器和控制器连接,用于将读取的餐盘信息传输至控制器。
信息标签可以直接贴附在餐盘上,可以为任意图形码或者其它标签。而信息读写器可以为读取信息标签的读写设备,以获取餐盘信息,也可以直接获取餐盘上盛装的菜品信息。通信模块可以理解为通信所用的设备、模块,例如,无线通讯所用的路由器、有线通讯所用的通信电缆等。
例如,识别单元为RFID识别单元,包括:RIFD标签、RFID读写头、RFID通信电缆。其中,RFID标签嵌入在每一个盘子底部,用于区别每一个盘子和装载相对应的菜品和菜品存储时间;RFID读写头可以读取RFID标签里的信息,然后反馈给逻辑控制器;RFID通信电缆连接RFID读写头与可编辑逻辑控制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物流线体包括:至少一个次级物流线,配置多张餐桌,其中,每张餐桌与次级物流线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出菜口;环形物流线,分别与每条次级物流线连接,接收外部上菜装置上传的菜品,确定菜单队列,并依据订单信息将菜品分配至各条次级物流线上。
可选的,物流线体的工作过程:分为由环形物流线到次级物流线和从次级物流线到餐桌。其中,环形物流线到次级物流线的工作过程包括:冷库上菜到环形物流线,下单系统下单给次级物流线,控制器将菜品信息存储为菜单队列,当推菜机构检测到相对应的菜品经过时,就将该菜品从环形物流线推出到次级物流线上,并将推菜信息反馈给下单系统。次级物流线到餐桌的工作过程包括:下单系统下单给餐桌,控制器将菜品信息存储为菜单队列,当推菜机构检测到相对应的菜品经过时,就将该菜品从次级物流线推出到餐桌上,并将推菜信息反馈给下单系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物流线体包括:物流线支架,支撑物流线工作;物流线链条和链条板,安装在物流线支架上;变频电机,用于带动链条在物流线支架上转动;电机控制系统,控制变频电机工作。
可选的,控制系统还包括:推菜机构,设置在物流线体推出菜品的位置,其中,推菜机构包括:前挡板、后挡板、推菜气缸。
作为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控制系统还包括:显示装置,与控制器连接,用于操作智能送餐物流线,包括:操作平板和智能终端设备,其中,操作平板具备无线通讯工作,智能终端设备用于加载点餐功能界面。
另一种可选的,餐桌包括: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餐盘到达;前挡板和后挡板,用于隔离菜品。
下面提供一种可选的餐桌控制方法,该餐桌控制方法包括:
S301,接收上位机下发的菜品ID及餐盘ID;
S302,控制挡杆在原点;此时,前挡板降下,后挡板升起;
S303,光电传感器检测餐盘;
S304,控制后挡板降下;
S305,控制RFID读写头开始读取标签信息;
S306,判断读取到的餐盘ID及菜品ID是否存储在预设列表中,并与上位机下发的菜品ID和餐盘ID比对;若是,执行步骤S307,若否,执行步骤S309;
S307,控制推菜气缸推出菜品;
S308,控制后挡气缸升起;
S309,控制前挡气缸升起;
S310,控制前挡气缸延时降下;
S311,控制后挡气缸升起。
通过上述餐桌控制方法,可以在无菜品到来时,将前挡降下,后挡升起;在有菜品送来时,通过推菜气缸推出菜品,并将后挡气缸升起,以保证其它菜品不会流入该餐桌,保证送菜流畅度,提高客人就餐满意度。
另一种可选的,该控制系统使用可编辑逻辑控制器,集成与可扩展多种外部通讯接口,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为实现智能化、无人化配餐提供必要条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送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任意一项的智能送餐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计算机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任意一项的智能送餐方法。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智能送餐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送餐物流线系统,所述送餐物流线系统至少包括:多条配置餐桌的次级物流线,该智能送餐方法包括:
接收订单信息,其中,所述订单信息包括:菜品标识和餐桌标识;
采用预设冒泡算法,对所述订单信息中与每个所述菜品标识对应的菜品进行分配,其中,采用预设冒泡算法进行分配时,对于已经分配菜品的订单,将该订单分配至队列末尾;
根据所述餐桌标识,确定目标餐桌所属的次级物流线的物流线标识;
根据所述物流线标识,将与每个所述菜品标识对应的目标菜品推送至次级物流线上;
控制所述次级物流线将所述目标菜品传输至所述目标餐桌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送餐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订单信息中与每个所述菜品标识对应的菜品进行分配包括:
将所有的订单信息依次排入订单队列,并确定与每个所述订单信息对应的菜品列表;
获取所述送餐物流线系统的目标物流线上待传输菜品的菜品名称;
在所述菜品名称与所述订单队列中第一个订单信息对应的菜品列表匹配时,将所述菜品名称对应的菜品标识和餐盘标识发送至所述第一个订单信息对应的目标餐桌控制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送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菜品名称对应的菜品标识和餐盘标识发送至所述第一个订单信息对应的目标餐桌控制台之后,所述智能送餐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目标菜品已经传输至所述目标餐桌上,将所述第一个订单信息分配至所述订单队列的队尾;
删除所述目标菜品的菜品标识和盛装所述目标菜品的目标餐盘的餐盘标识;
清理所述次级物流线上的残渣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送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物流线标识,将与每个所述菜品标识对应的目标菜品推送至次级物流线上的步骤,包括:
读取所述目标物流线上流动的各个餐盘的餐盘标识,得到餐盘信息和菜品信息,其中,所述目标物流线与每条所述次级物流线分别连接;
基于所述餐盘信息和菜品信息,判断所述目标菜品在所述目标物流线上的当前位置;
根据所述目标物流线上的菜品流动速度和所述目标菜品的当前位置,计算所述目标菜品流动至所述次级物流线的目标时长;
在所述目标时长到达时,若确定所述目标菜品流动至与所述次级物流线的第一对接位置,发送推送信号,其中,所述推送信号用于指示餐桌控制器将盛装所述目标菜品的餐盘推出目标物流线,并推送至所述次级物流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送餐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次级物流线将所述目标菜品传输至所述目标餐桌上的步骤,包括:
读取所述次级物流线上各个餐盘的餐盘标识和每个餐盘上的菜品标识,得到餐盘信息和菜品信息;
基于所述餐盘信息和菜品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菜品在所述次级物流线上的菜品位置和所述目标菜品流动至所述目标餐桌旁的菜品流动时长;
在所述菜品流动时长到达时,若确定所述菜品位置到达第二对接位置,将盛装所述目标菜品的餐盘推出次级物流线;
控制推送子单元将盛装所述目标菜品的餐盘通过出菜口推送至目标餐桌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送餐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次级物流线将所述目标菜品传输至所述目标餐桌上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次级物流线的推送子单元是否出现故障;
若确定所述次级物流线的推送子单元出现故障,控制与所述推送子单元连接的目标挡杆升起,其中,所述目标挡杆包括:前挡杆、后挡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送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送餐方法还包括:
接收每个餐桌发送的心跳信息,其中,所述心跳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之一:餐桌上的挡杆状态、已摆放的菜品列表;
基于所述心跳信息,确定每个餐桌的当前工作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送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物流线的类型至少包括:环形物流线。
9.一种送餐物流线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识别单元,用于读取餐盘上的餐盘标识和菜品标识,得到菜品信息和餐盘信息;
物流线体,用于基于所述餐盘标识和菜品标识,将目标菜品推送至餐桌上;
上位机,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智能送餐方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单元包括:
信息标签,设置在所述餐盘上,存储多个餐盘信息,其中,所述餐盘信息包括:每个餐盘的餐盘标识、盛装的菜品标识和菜品时间;
信息读写器,用于扫描所述信息标签,以读取所述信息标签中存储的所述餐盘信息;
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信息读写器和控制器连接,用于将读取的餐盘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线体包括:
至少一个次级物流线,配置多张餐桌,其中,每张所述餐桌与所述次级物流线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出菜口;
环形物流线,分别与每条所述次级物流线连接,接收外部上菜装置上传的菜品,确定菜单队列,并依据订单信息将菜品分配至各条次级物流线上。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线体包括:
物流线支架,支撑物流线工作;
物流线链条和链条板,安装在所述物流线支架上;
变频电机,用于带动链条在物流线支架上转动;
电机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变频电机工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
推菜机构,设置在所述物流线体推出菜品的位置,其中,所述推菜机构包括:前挡板、后挡板、推菜气缸。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
显示装置,与控制器连接,用于操作智能送餐物流线,包括:操作平板和智能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操作平板具备无线通讯工作,所述智能终端设备用于加载点餐功能界面。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餐桌包括:
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餐盘到达;
前挡板和后挡板,用于隔离菜品。
16.一种送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送餐方法。
17.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送餐方法。
CN202010888543.7A 2020-08-28 2020-08-28 智能送餐方法及送餐物流线的控制系统、送餐设备 Active CN1120470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8543.7A CN112047079B (zh) 2020-08-28 2020-08-28 智能送餐方法及送餐物流线的控制系统、送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8543.7A CN112047079B (zh) 2020-08-28 2020-08-28 智能送餐方法及送餐物流线的控制系统、送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47079A CN112047079A (zh) 2020-12-08
CN112047079B true CN112047079B (zh) 2022-05-17

Family

ID=73607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88543.7A Active CN112047079B (zh) 2020-08-28 2020-08-28 智能送餐方法及送餐物流线的控制系统、送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47079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02133U (ja) * 2015-07-16 2016-01-21 匡臣 羅 料理自動搬送装置
CN107832966A (zh) * 2017-11-22 2018-03-23 北京新弘宝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餐桌的配菜系统
CN109559459A (zh) * 2018-11-07 2019-04-02 广州慧睿思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的餐饮管理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0020781A (zh) * 2019-02-28 2019-07-16 北京辰森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优先级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0232456A (zh) * 2018-03-06 2019-09-1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餐饮店系统及餐饮订单信息处理方法、装置
CN110498173A (zh) * 2019-08-03 2019-11-26 广东智源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餐饮自动化物流线
CN111445069A (zh) * 2020-03-25 2020-07-24 上海明略人工智能(集团)有限公司 餐厅配送系统及方法、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02133U (ja) * 2015-07-16 2016-01-21 匡臣 羅 料理自動搬送装置
CN107832966A (zh) * 2017-11-22 2018-03-23 北京新弘宝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餐桌的配菜系统
CN110232456A (zh) * 2018-03-06 2019-09-1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餐饮店系统及餐饮订单信息处理方法、装置
CN109559459A (zh) * 2018-11-07 2019-04-02 广州慧睿思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的餐饮管理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0020781A (zh) * 2019-02-28 2019-07-16 北京辰森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优先级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0498173A (zh) * 2019-08-03 2019-11-26 广东智源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餐饮自动化物流线
CN111445069A (zh) * 2020-03-25 2020-07-24 上海明略人工智能(集团)有限公司 餐厅配送系统及方法、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47079A (zh) 2020-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42380B1 (ko) 음식점 서빙용 로봇 시스템
KR101714023B1 (ko) 자동 주문 및 배달 기능을 갖는 무인 자동화 음식점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2222160A (zh) 餐桌及上菜信息处理系统
CN204229192U (zh) 机器人服务餐厅系统
CN110580665B (zh) 餐饮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232456A (zh) 餐饮店系统及餐饮订单信息处理方法、装置
CN108198360A (zh) 出餐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480311B (zh) 运用无线射频辨识的餐饮供应系统与方法
JP2020117314A (ja) 飲料自動提供システム
CN110555655A (zh) 送餐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046597A (zh) 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餐厅系统
CN112047079B (zh) 智能送餐方法及送餐物流线的控制系统、送餐设备
CN109934383A (zh) 一种餐厅订单下单序列优化调配方法及管理系统
KR100949947B1 (ko) 자동 정찬 서비스 시스템
CN105373975A (zh) 智能餐饮管理装置与方法
CN102467613A (zh) 射频辨识系统应用于餐饮管理的装置及送餐方法
CN108133433A (zh) 一种用于智能餐厅的点餐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JP6590392B1 (ja) オーダー装置
CN111311444B (zh) 餐饮店系统、餐饮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JPH05266324A (ja) 飲食店サービスシステム
CN208569696U (zh) 可现场烹饪的智能生鲜超市管理系统
CN113673960A (zh) 基于智慧云和ai技术的智慧食堂服务系统
CN102542132A (zh) 全自动点单上菜系统及其点单上菜的方法
JP7210073B1 (ja) 提供管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220730882U (zh) 用于自动售货机的非接触式订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