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26489B - 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 - Google Patents

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26489B
CN112026489B CN202011048688.2A CN202011048688A CN112026489B CN 112026489 B CN112026489 B CN 112026489B CN 202011048688 A CN202011048688 A CN 202011048688A CN 112026489 B CN112026489 B CN 1120264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gear
sub
annular groove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486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26489A (zh
Inventor
刘杨
付永宏
王银慈
付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4868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264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264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264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264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264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1/3414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壳体、叶片组和驱动机构;叶片组包括相对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齿轮组;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且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的平表面上设置有第一环状槽,第二齿轮的平表面上设置有第二环状槽;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一环状槽啮合,所述第二叶片和所述第二环状槽啮合;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发生相对位移。通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风流动的通路没有阻挡,所以风所受的阻力较小,可以保持气流的顺畅流通,并且结构简单,组装和维护比较方便。

Description

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用户使用汽车空调时的舒适性需求,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需要能够调节出风气流方向。
相关技术中,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采用多叶片结构,需要通过手动来分别旋转横向和纵向设置的叶片阵列,形成不同的叶片横向和纵向的配合,以实现对出风口气流方向的调节;另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采用将多个叶片置于内部的结构,通过内置电机控制实现自动改变出风口气流方向的调节;还有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采用无叶片的结构,通过两股上下分离气流相互干扰撞击,实现出风口气流方向的调节。
有鉴于此,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以上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在上述的多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中,不但叶片部件众多、结构复杂,导致组装耗时、空间占用较大、成本较高,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叶片及调节机构容易损坏,维护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以简单的机构实现对出风口气流方向的调节。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所述结构包括:壳体、叶片组和驱动机构;
所述叶片组包括相对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齿轮组,所述驱动电机用于带动所述齿轮组转动;
所述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且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第一平表面上设置有第一环状槽,所述第二齿轮的第一平表面上设置有第二环状槽;
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一环状槽接合,所述第二叶片和所述第二环状槽接合;
所述第一叶片可移动地连接到所述壳体,并被所述壳体限制为沿第一直线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叶片可移动地连接到所述壳体,并被所述壳体限制为沿第二直线方向移动;
其中在所述驱动机构的带动下移动时,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发生方向相反的平移。
所述壳体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二侧壁设有第三轨道和第四轨道;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三轨道啮合;所述第二叶片与所述第二轨道和所述第四轨道啮合。
所述第一叶片两侧各设有凸起结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三轨道中;所述第二叶片两侧各设有凸起结构,分别位于所述第三轨道和所述第四轨道中。
可选的,所述第一环状槽为与所述第一齿轮共心的椭圆形环状槽或偏心的圆形环状槽;所述第二环状槽为与所述第二齿轮共心的椭圆形环状槽或偏心圆形环状槽。
所述第一叶片设有与所述第一环状槽接合的第一圆销;所述第二叶片设有与所述第二环状槽接合的第二圆销。
所述齿轮组还包括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套设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上,并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所述第一叶片包括第一子叶片和第二子叶片,所述第一子叶片的第一端位于进风侧,所述第一子叶片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子叶片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子叶片的第二端位于出风侧;
所述第二叶片包括第三子叶片和第四子叶片,所述第三子叶片的第一端位于进风侧,所述第三子叶片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子叶片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四子叶片的第二端位于出风侧;
第一子叶片和所述第三子叶片相对且平行,所述第二子叶片倾斜地向所述第二叶片延伸,所述第四子叶片倾斜地向所述第一叶片延伸。
可选的,所述第一子叶片与所述第二子叶片形成的第一弯折角为20~40度,所述第三子叶片与所述第四子叶片形成的第二弯折角为20~40度;所述第二子叶片在所述第一直线方向上的投影长度为10~30mm,所述第四子叶片在所述第二直线方向上的投影长度为10~30mm。
所述第一环状槽的深度不大于所述第一齿轮的厚度;所述第二环状槽的深度不大于所述第二齿轮的厚度。
所述第一齿轮的第二平表面中心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穿入所述第一侧壁上的第一开孔中;所述第二齿轮的第二平表面中心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穿入所述第一侧壁上的第二开孔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发生相对位移,由此位于出风口处的第一叶片的末端和第二叶片的末端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进而出风口处的气流方向也会发生变化,实现气流方向的调节。同时,该结构零部件较少,结构简单,所以该结构的组装和维护均比较方便。由于没有众多叶片和其他复杂机构,避免了气流冲击众多叶片和机构生成风噪声。进而,由于本发明提供的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中,风流动的通路没有阻挡,所以风所受的阻力较小,可以保持气流的顺畅流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总成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中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中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右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中叶片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中叶片平移原理示意图;
图6是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形成的气流仿真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的侧视图。
附图中各个标记分别为:
1-叶片组:11-第一叶片,12-第二叶片,111-第一圆销,121-第二圆销;112-第三圆销,113-第四圆销,122-第五圆销,123-第六圆销,116-第七圆销,126-第八圆销,114-第一子叶片,115-第二子叶片,124-第三子叶片,125-第四子叶片;
3-驱动机构:31-第一齿轮,32-第二齿轮,33-第三齿轮,34-驱动电机,311-第一环状槽,321-第二环状槽,312-第一转轴,322-第二转轴;
4-壳体:441-第一开孔,442-第二开孔,443-第三开孔,444-第四开孔,421-第五开孔,422-第六开孔;
θ1-第一弯折角,θ2-第二弯折角。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中涉及的所有齿轮结构,都是整个圆周均为齿面的齿轮,附图中的示意图是以部分齿面代替整个圆周齿面。
为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通过该结构实现空调出风口气流方向的调节。参见图1-7,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及优点进行具体的说明。
如图1所示,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包括壳体4、叶片组1和驱动机构3。
叶片组包括相对的第一叶片11和第二叶片12;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34和齿轮组。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且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第一齿轮31的第一平表面上设置有第一环状槽311,第二齿轮32的第一平表面上设置有第二环状槽321。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简便起见,图2和3中的齿轮只画了部分轮齿,其他图中没有画轮齿,但是应该理解的是,实际上齿轮的外周都是设置有一圈轮齿的。
第一叶片11和第一环状槽311接合,第二叶片12和所述第二环状槽321接合。
第一叶片11可移动地连接到壳体4,并被壳体4限制为沿第一直线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叶片12可移动地连接到壳体4,并被壳体4限制为沿第二直线方向移动。
其中,在驱动机构3的带动下,由于齿轮组中的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会发生方向相反的转动,进而带动了第一叶片11和第二叶片12发生相对位移。
结合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齿轮组上的第三齿轮33和第二齿轮32啮合,第二齿轮32和第一齿轮31啮合。
当驱动电机34启动时,套设在驱动电机34的电机轴上的第三齿轮33沿着第一转动方向转动,带动第二齿轮32沿着方向相反的第二转动方向转动,第二环状槽321也同步沿着第二转动方向转动,由于第二叶片12与第二齿轮32接合,所以第二叶片12上用于接合的结构会在第二环状槽321中滑动,并且由于壳体4的限制作用,所以第二叶片12会沿第二直线方向移动;
在第二齿轮32的带动下,第一齿轮31沿着与第二齿轮32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一转动方向转动,第一环状槽311也同步沿着第一转动方向转动,由于第一叶片11与第一齿轮31接合,所以第一叶片11上用于接合的结构会在第一环状槽311中滑动,并且由于壳体4的限制作用,所以第一叶片11会沿第一直线方向移动。
随着齿轮组的持续转动,第一叶片11和第二叶片12产生相反方向的周期性往复移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通过在驱动机构3的驱动下,第一叶片11和第二叶片12发生相对位移,由此位于出风口处的第一叶片11的末端和第二叶片12的末端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进而出风口处的气流方向也会发生变化,实现气流方向的调节。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空调出风口的各个组成单元的结构和作用进行具体的说明。
参见图1,驱动机构3包括驱动电机34和齿轮组,可选的,驱动电机34可以设置有不同的档位对应不同的转速,实现后续气流方向调节的频率。
壳体4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在第一侧壁设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在第二侧壁设有第三轨道和第四轨道;可选的,第三轨道和第四轨道的结构可以为一个开孔,也可以分为多个开孔;可选的,开孔的形状可以为腰型孔,也可以为长方形孔,在此不做限定。
例如图7所示出的,侧壁轨道均为腰型孔,如图7a所示,第三轨道有两个腰型孔,即第一开孔441和第二开孔442,第四轨道有两个腰型孔,即第三开孔443和第四开孔444;如图7b所示,第一轨道有一个腰型孔,即第五开孔421和第六开孔422。
可选的,在第一叶片11的两侧设有凸起结构,分别位于第一轨道和第三轨道的开孔中,第二叶片12的两侧设有凸起结构,分别位于第二轨道和第四轨道的开孔中。凸起结构可以分别卡和在对应的轨道中并在轨道中进行平移运动,其中,第一叶片11与第一轨道和第三轨道啮合;第二叶片12与所述第二轨道和所述第四轨道啮合。
可选的,凸起结构要与轨道开孔形状配合。例如图7所示出的,在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圆销112、第四圆销113、第五圆销122、第六圆销123、第七圆销116和第八圆销126,并且每个圆销穿入对应的侧壁轨道的开孔中。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叶片在平移时与壳体4发生磨损,凸起部分的厚度要大于侧壁厚度1~2mm,这样使得叶片可以长期进行平移运动,增加叶片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可选的,凸起结构可以为矩形长条,也可以为圆销,在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当凸起结构为矩形长条时,为了使得凸起结构可以穿入与其位置对应的轨道中,凸起结构的尺寸也要根据轨道的尺寸做相应的配合设计,即矩形长条的窄边宽度要不大于侧壁轨道开孔的窄边宽度。
可选的,当凸起机构为圆销时,为了使得凸起结构可以穿入与其位置对应的轨道中,凸起结构的尺寸也要根据轨道的尺寸做相应的配合设计,即圆销的直径需要不大于侧壁轨道开孔的窄边宽度。
可选的,凸起结构可以与叶片成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分别成型的结构,当两个结构分别成型时,则例如可以在叶片的侧面设有钻孔,将凸起结构嵌入钻孔中,使得凸起结构与对应的叶片保持相对固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结合图2和图3,第一齿轮31的第一平表面上设置有第一环状槽311,第二平表面中心设有第一转轴312;第二齿轮32的第一平表面上设置有第二环状槽321,第二平表面中心设有第二转轴322。第一转轴312和第二转轴322分别穿入与之对应的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中心处的开孔中。再将第一转轴312穿入第一侧壁上的开孔中;将第二转轴322穿入与第一侧壁上的开孔中。通过转轴,将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固定在与侧壁平行的方向上,并且可以在第一侧壁所在平面内进行转动。
可选的,每个环状槽与其分别对应的齿轮可以是共心的椭圆形环状槽,也可以是偏心的圆形环状槽,在此不作限定。例如图2所示出的,第一环状槽311是与第一齿轮31共心的椭圆形环状槽;第二环状槽321是与第二齿轮32共心的椭圆形环状槽。
可选的,第一环状槽311的深度不大于第一齿轮31的厚度;第二环状槽321的深度不大于第二齿轮32的厚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结合图4,在第一叶片11与第一齿轮31接合的结构为第一圆销111,第二叶片12与第二齿轮32接合的结构为第二圆销121。第一圆销111和第二圆销121分别接合在第一环状槽311和第二环状槽321中。
可选的,为了使得第一圆销111和第二圆销121可以接合在环状槽中,所以第一圆销111的直径需要不大于第一环状槽311的外壁到第一环状槽311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即第一环状槽311的宽度;并且,第二圆销121的直径要不大于第二环状槽321的外壁与第二环状槽321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即第二环状槽321的宽度。
可选的,第一圆销111和第二圆销121可以分别与第一叶片11和第二叶片12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分别成型的结构。若为分别成型的结构,则例如可以在叶片的侧面设有钻孔,将圆销的一端嵌入钻孔中,使圆销和对应的叶片位置保持相对固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结合图4,第一叶片11包括第一子叶片114和第二子叶片115,第一子叶片114的第一端位于进风侧,第一子叶片114的第二端与第二子叶片115的第一端相连,第二子叶片115的第二端位于出风侧;第二叶片12包括第三子叶片124和第四子叶片125,第三子叶片124的第一端位于进风侧,第三子叶片124的第二端与第四子叶片125的第一端相连,第四子叶片125的第二端位于出风侧;第一子叶片114和第三子叶片124相对且平行,第二子叶片115倾斜地向第二叶片12延伸,第四子叶片125倾斜地向第一叶片11延伸。
可选的,如图4所示,为了可以使得空调中气流达到较为舒适的调节方向,所以第一子叶片114与第二子叶片115形成的第一弯折角θ1为20~40度,所述第三子叶片124与第四子叶片125形成的第二弯折角θ2为20~40度,可以理解的是,当弯折角度越大,则气流方向可以调节的范围就越大。
可选的,第二子叶片115在第一直线方向上的投影长度为10~30mm,第四子叶片125在第二直线方向上的投影长度为10~30mm。
可以理解的是,当弯折角度越大时,第二子叶片115和第四子叶片125容易相撞,所以第二子叶片115在第一直线方向上的投影长度和第四子叶片125在第二直线方向上的投影长度不可以过长,否则将会影响空调气流的流出。所以,上述的投影长度和弯折角度是在进行合理预判的条件下做出的可以进行空调气流方向调节的尺寸设计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不同车型尺寸差异,同时,用户对于气流调节方向的范围有不同的要求,所以第二子叶片115和第四子叶片125长度尺寸及弯折角度也要根据需求做适应性的调整。在弯折角度允许的范围内,弯折角度越大,气流方向可调节的角度也就越大。
可选的,本发明的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可以横向或纵向拉长,形成扁而宽的出口形式,此处不作限定。
可选的,根据汽车设计的实际需求,本发明的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数量也有所不同,可以安装一个,也可以安装多个,如果安装多个结构,可以实现对车内的空气温度做到更快速的升温或降温。
可选的,根据汽车设计的实际需求,可以对多个本发明的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其进行横向、纵向排列,形成汽车空调出风口阵列,此处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的工作原理为:
齿轮组中的第三齿轮33与第二齿轮32啮合,第二齿轮32与第一齿轮31啮合。第三齿轮33套设在电机的电机轴上。
当启动驱动电机时,第三齿轮33沿着顺时针的方向转动,带动第二齿轮32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进而在第二齿轮32的带动下,第一齿轮31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齿轮31和第三齿轮33无接触。
结合图5所示,齿轮组中的齿轮沿着图中所示各自虚线方向转动。
图5a为齿轮初始状态,第一叶片11和第二叶片12前后伸出量相等,此时,气流为水平吹拂状态,如图6a所示;
当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开始转动45度后,如图5b所示,受接合在第一环状槽311中的第一叶片11上的第一圆销111约束,第一叶片11向后收缩;受接合在第二环状槽321中的第二叶片12上的第二圆销121约束,第二叶片12向前伸出。此时,第二叶片12的末端位于第一叶片11的末端前侧。因此,气流在出口侧受到第二叶片12的第四子叶片125弯折部分的引导,实现向上吹拂,如图6b所示;
当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继续转动45度后,如图5c所示,受接合在第一环状槽311中的第一叶片11上的第一圆销111约束,第一叶片11向前伸出;受接合在第二环状槽321中的第二叶片12上的第二圆销121约束,第二叶片12向后收缩。此时,第二叶片12的末端和第一叶片11的末端平齐。因此,气流回到水平吹拂状态,如图6a所示。
当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继续转动45度后,如图5d所示,受接合在第一环状槽311中的第一叶片11上的第一圆销111约束,第一叶片11向前伸出;受接合在第二环状槽321中的第二叶片12上的第二圆销121约束,第二叶片12向后收缩。此时,气流在出口处收到第一叶片11的第二子叶片115弯折部分的引导,实现向下吹拂,如图6c所示。
当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继续转动45度后,如图5a所示,即气流又回到了水平吹拂状态,如图6a所示。
如此,通过齿轮组的持续转动,第一叶片11和第二叶片12产生相反方向的往复移动。实现气流方向的周期性调节。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叶片11上的第一圆销111距离第一齿轮31中心位置的远近不同,使得第一叶片11可以进行如图5所示的前后伸缩;由于第二叶片12上的第二圆销121距离第二齿轮32中心位置的远近不同,使得第二叶片12可以进行如图5所示的前后伸缩。
可选的,在相应轨道中运动的第一叶片11平移步长为第一圆销111距离第一齿轮31中心的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的差值;第二叶片12的平移步长为第二圆销121距离第二齿轮32中心的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的差值。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环状槽311和第二环状槽321是分别与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共心的椭圆形环状槽时,椭圆形环状槽的长半径和短半径的差值越大,那么第一叶片11和第二叶片12的平移步长就越大;当第一环状槽311和第二环状槽321是分别与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偏心的圆形环状槽时,如果圆形环状槽的直径越大,同时,圆形环状槽的中心越偏离相应齿轮的中心时,那么第一叶片11和第二叶片12的平移步长就越大。
可选的,当用户想要固定气流的方向时,可以切断驱动电机34,使得第一叶片11和第二叶片12停止移动;当用户想要调节气流方向时,可以启动驱动电机34,使得第一叶片11和第二叶片12开始移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通过在驱动机构3的驱动下,第一叶片11和第二叶片12发生相对位移,由此位于出风口处的第一叶片11的末端和第二叶片12的末端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进而出风口处的气流方向也会发生变化,实现气流方向的调节。同时,该结构零部件较少,结构简单,所以该结构的组装和维护均比较方便。由于没有众多叶片和其他复杂机构,避免了气流冲击众多叶片和机构生成风噪声。进而,由于本发明提供的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中,风流动的通路没有阻挡,所以风所受的阻力较小,可以保持气流的顺畅流通。应当理解的是,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
以上所述仅是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壳体(4)、叶片组(1)和驱动机构(3);
所述叶片组包括相对的第一叶片(11)和第二叶片(12);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34)和齿轮组,所述驱动电机(34)用于带动所述齿轮组转动;
所述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且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所述第一齿轮(31)的第一平表面上设置有第一环状槽(311),所述第二齿轮(32)的第一平表面上设置有第二环状槽(321),所述齿轮组还包括第三齿轮(33),所述第三齿轮(33)套设在所述驱动电机(34)的转轴上,并与所述第二齿轮(32)啮合,且所述第三齿轮(33)与所述第一齿轮(31)无接触;
所述第一叶片(11)和所述第一环状槽(311)接合,所述第二叶片(12)和所述第二环状槽(321)接合;
所述壳体(4)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二侧壁设有第三轨道和第四轨道;所述第一叶片(11)与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三轨道啮合;所述第二叶片(12)与所述第二轨道和所述第四轨道啮合;
所述第一叶片(11)两侧各设有凸起结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三轨道中;所述第二叶片(12)两侧各设有所述凸起结构,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轨道和所述第四轨道中;其中,所述凸起结构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厚度1-2mm;
所述第一叶片(11)可移动地连接到所述壳体(4),并被所述壳体(4)限制为沿第一直线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叶片(12)可移动地连接到所述壳体(4),并被所述壳体(4)限制为沿第二直线方向移动;
其中在所述驱动机构(3)的带动下,所述第一叶片(11)和所述第二叶片(12)发生相对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状槽(311)为与所述第一齿轮(31)共心的椭圆形环状槽或偏心的圆形环状槽;
所述第二环状槽(321)为与所述第二齿轮(32)共心的椭圆形环状槽或偏心圆形环状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叶片(11)设有与所述第一环状槽(311)接合的第一圆销(111);
所述第二叶片(12)设有与所述第二环状槽(321)接合的第二圆销(1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叶片(11)包括第一子叶片(114)和第二子叶片(115),所述第一子叶片(114)的第一端位于进风侧,所述第一子叶片(11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子叶片(115)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子叶片(115)的第二端位于出风侧;
所述第二叶片(12)包括第三子叶片(124)和第四子叶片(125),所述第三子叶片(124)的第一端位于进风侧,所述第三子叶片(12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子叶片(125)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四子叶片(125)的第二端位于出风侧;
所述第一子叶片(114)和所述第三子叶片(124)相对且平行,所述第二子叶片(115)倾斜地向所述第二叶片(12)延伸,所述第四子叶片(125)倾斜地向所述第一叶片(11)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叶片(114)与所述第二子叶片(115)形成的第一弯折角(θ1)为20~40度,所述第三子叶片(124)与所述第四子叶片(125)形成的第二弯折角(θ2)为20~40度;
所述第二子叶片(115)在所述第一直线方向上的投影长度为10~30mm,所述第四子叶片(125)在所述第二直线方向上的投影长度为10~3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状槽(311)的深度不大于所述第一齿轮(31)的厚度;
所述第二环状槽(321)的深度不大于所述第二齿轮(32)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31)的第二平表面中心设有第一转轴(312),所述第一转轴(312)穿入所述第一侧壁上的第一开孔中;
所述第二齿轮(32)的第二平表面中心设有第二转轴(322),所述第二转轴(322)穿入所述第一侧壁上的第二开孔中。
CN202011048688.2A 2020-09-29 2020-09-29 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 Active CN1120264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8688.2A CN112026489B (zh) 2020-09-29 2020-09-29 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8688.2A CN112026489B (zh) 2020-09-29 2020-09-29 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26489A CN112026489A (zh) 2020-12-04
CN112026489B true CN112026489B (zh) 2022-03-15

Family

ID=73573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48688.2A Active CN112026489B (zh) 2020-09-29 2020-09-29 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26489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31117A2 (de) * 2002-01-25 2003-07-30 Adam Opel Ag Luftdüse zur Belüftung eines Innenraums eines Kraftfahrzeuges
EP1985482A2 (de) * 2007-04-24 2008-10-29 Behr GmbH & Co. KG Komfortdüse
JP2018112250A (ja) * 2017-01-12 2018-07-19 大森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溝カム機構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箱詰め装置
CN209718192U (zh) * 2018-12-12 2019-12-03 吉林大学 一种多功能推车
CN110696342A (zh) * 2019-10-15 2020-01-17 山东鑫之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土工膜加强筋成型装置及系统
CN210050000U (zh) * 2019-06-27 2020-02-11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一种活塞泵驱动机构
CN211106861U (zh) * 2019-07-24 2020-07-28 浙江智动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出风口叶片调节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115178B4 (de) * 2011-09-28 2014-10-09 Audi Ag Luftausströmer eines Lüftungs- und Heizungsmoduls für Kraftfahrzeuge mit einer Umschaltung zwischen einer Spotstellung und einer Diffusstellung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31117A2 (de) * 2002-01-25 2003-07-30 Adam Opel Ag Luftdüse zur Belüftung eines Innenraums eines Kraftfahrzeuges
EP1985482A2 (de) * 2007-04-24 2008-10-29 Behr GmbH & Co. KG Komfortdüse
JP2018112250A (ja) * 2017-01-12 2018-07-19 大森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溝カム機構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箱詰め装置
CN209718192U (zh) * 2018-12-12 2019-12-03 吉林大学 一种多功能推车
CN210050000U (zh) * 2019-06-27 2020-02-11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一种活塞泵驱动机构
CN211106861U (zh) * 2019-07-24 2020-07-28 浙江智动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出风口叶片调节结构
CN110696342A (zh) * 2019-10-15 2020-01-17 山东鑫之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土工膜加强筋成型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26489A (zh) 2020-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26489B (zh) 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
CN212130884U (zh) 一种扫风组件及无叶风扇
CN211503184U (zh) 空调器的导风叶片、导风组件、面板组件以及空调器
CN111396359A (zh) 一种扫风组件及无叶风扇
CN109974086B (zh) 导风结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267674U (zh) 导风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107650627B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的手动导风结构、空调室内机和房车空调
CN212777633U (zh) 送风装置及具有该送风装置的壁挂式空调器
CN213747016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1322678B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94453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0425474U (zh) 导风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110425719B (zh) 导风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211345763U (zh) 出风框的驱动机构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7817044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7402822U (zh) 导风模块及出风设备
CN219390040U (zh) 百叶安装结构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5553853U (zh) 一种汽车空调滑动风门机构
CN218065109U (zh) 一种送风距离调节装置及空调器
CN215909220U (zh) 空调器
CN220081747U (zh) 贯流风轮、贯流风机和空调器
CN218033375U (zh) 出风组件和出风装置
CN217817072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6346976U (zh) 连杆构件及用于导风板的运动组件
CN218805106U (zh) 出风组件以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