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17044U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17044U
CN217817044U CN202221481013.1U CN202221481013U CN217817044U CN 217817044 U CN217817044 U CN 217817044U CN 202221481013 U CN202221481013 U CN 202221481013U CN 217817044 U CN217817044 U CN 2178170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door unit
air conditioner
deflectors
pin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8101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升华
李书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8101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170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170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170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其限定出沿所述空调室内机横向延伸的出风口;两个导风板,所述两个导风板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内侧并沿所述空调室内机的纵向分布,所述两个导风板分别与所述壳体枢转连接;驱动机构,其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两个导风板连接,从而驱动所述两个导风板向相反方向转动。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两个导风板的配合能够实现发散风或者聚合风的送风效果,有助于扩大送风范围,另外能够提高输风风力,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且,只采用一个驱动电机,有利于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空调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其中,对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来说,室内机的出风口处会设置一个横向导风板和多个纵向导风板,横向导风板用于调整空调室内机出风的上下风向,多个纵向导风板左右风向一致,用于改变空调室内机出风的左右风向。因此,在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内机存在送风效果单一,送风范围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任一问题的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得传动机构的设计更加简单。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得导风板的安装更加方便。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壳体,其限定出沿所述空调室内机横向延伸的出风口;
两个导风板,所述两个导风板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内侧并沿所述空调室内机的纵向分布,所述两个导风板分别与所述壳体枢转连接;
驱动机构,其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两个导风板连接,从而驱动所述两个导风板向相反方向转动。
可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转动件,其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以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
第一传动件,所述转动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件与其中一个所述导风板连接;
第二传动件,所述转动件通过所述第二传动件与另一个所述导风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转动件为主齿轮;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第一副齿轮和第二副齿轮,所述第一副齿轮与所述主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副齿轮与所述第一副齿轮啮合并与其中一个所述导风板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第三副齿轮,所述第三副齿轮与所述主齿轮啮合并与另一个所述导风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转动件包括同轴设置的主齿轮和主转轮;
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副转轮和传动带,所述主转轮通过所述传动带与所述副转轮连接,从而带动所述副转轮以相同方向转动,所述副转轮与其中一个所述导风板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副齿轮,所述主齿轮与所述副齿轮啮合,所述副齿轮与另一个所述导风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壳体形成有安装板;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两个导风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导风板靠近所述安装板的一端设有固定槽,所述传动机构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穿过所述安装板嵌入所述固定槽当中,以带动所述导风板转动。
可选地,所述导风板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设有轴柱,所述壳体设有轴孔,所述轴柱嵌入所述轴孔当中。
可选地,所述导风板靠近所述安装板的一端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由所述导风板向两侧延伸形成,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安装板贴合。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连杆,其沿所述空调室内机的横向设置,并配置成可沿自身轴向方向往复运动;
多个摆叶,所述多个摆叶间隔地设置在所述连杆上,以在所述连杆的带动下沿所述空调室内机的横向左右摆动。
可选地,所述导风板的两个导风面为相同的弧形面。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在出风口内侧设置两个导风板,并利用一个驱动电机带动两个导风板向相反方向转动。因此,在空调室内机的使用过程中,沿出风口由内向外的方向:空调室内机具有上方的导风板向上倾斜而下方的导风板向下倾斜的送风状态,在此种状态下,实现了发散送风的效果,能够同时向上下方向以及远离空调室内机的区域和靠近空调室内机的区域送风,扩大了空调室内机的送风范围,有利于提高空调室内机对室内温度的调节效率;空调室内机还具有上方的导风板向下倾斜而下方的导风板向上倾斜的送风状态,在此种状态下,实现了聚合送风的效果,有利于提高空调室内机的输出风力。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两个导风板的配合能够实现发散风或者聚合风的送风效果,有助于扩大送风范围,另外能够提高输风风力,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且,只采用一个驱动电机,有利于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使传动机构由多个齿轮构成,齿轮与齿轮之间的配合关系简单。因此,多个齿轮组成的传动机构不仅便于安装,而且便于对齿轮的尺寸进行设计,从而使两个导风板具有同样的转动角度。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在导风板远离安装板的一端设置轴柱,并在靠近安装板的一端设置固定槽。在导风板的安装过程中,可以先将导风板设有轴柱的一端与壳体安装到位,然后再将导风板的另一端与安装板配合到位。因为导风板靠近安装板的一端没有凸出的部件,所以使得导风板不会与安装板发生干涉,从而使得导风板能够容易地装配到位。而且,驱动机构的固定柱可以嵌入导风板的固定槽中以带动导风板转动。因此,在保证导风板能够被驱动转动的基础上,使得导风板的安装更加方便。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去除部分壳体后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图2中区域A的示意性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中导风板初始位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中导风板散风状态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中导风板聚风状态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中安装板处的示意性爆炸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中导风板设有轴柱的一端与壳体的示意性爆炸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去除导风板后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下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该一部分实施例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获得的其它所有实施例,仍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纵向”、“横向”、“顶”、“底”、“内”、“外”、“周向”、“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1包括壳体10,其限定出沿空调室内机1横向延伸的出风口110。两个导风板20,两个导风板20设置在出风口110的内侧并沿空调室内机1的纵向分布。两个导风板20分别与壳体10枢转连接。驱动机构30,其包括驱动电机310和传动机构320,驱动电机310通过传动机构320与两个导风板20连接,从而驱动两个导风板20向相反方向转动。
结合图4至图6所示,出风口110用于向室内送风,两个导风板20用于改变送风的风向。具体地,如图4所示,两个导风板20处于初始位置。此时,以一个导风板20为例,导风板20的一个导风面面向空调室内机1内部的送风方向,另一个导风面背离空调室内机1内部的送风方向。换句话说,两个导风板20将大部分出风口110遮挡。驱动电机310利用传动机构320带动两个导风板20向相反方向转动,能够使两个导风板20进入散风状态或者聚风状态。
具体来说,如图5所示,两个导风板20由初始位置按相反的方向转动,沿空调室内机1内部的送风方向(也就是出风口110由内向外的方向)来说,当上方的导风板20向上倾斜,下方的导风板20向下倾斜,两个导风板20形成散风状态。此时,参照图5中的气流示意箭头所示,上方的导风板20将空调风往上方和前方引导,下方的导风板20将空调风往空调室内机1的下方引导。
如图6所示,两个导风板20由初始位置按相反的方向转动,沿空调室内机1内部的送风方向(也就是出风口110由内向外的方向)来说,当上方的导风板20向下倾斜,下方的导风板20向上倾斜,两个导风板20形成聚风状态。此时,参照图6中的气流示意箭头所示,两个导风板20共同将空调风往出风口110的中部聚集。
在本实施例的方案中,通过在出风口110内侧设置两个导风板20,在空调室内机1的使用过程中,沿出风口110由内向外的方向:
空调室内机1具有上方的导风板20向上倾斜而下方的导风板20向下倾斜的散风状态。在此种状态下,实现了发散送风的效果,能够同时向上下方向以及远离空调室内机1的区域和靠近空调室内机1的区域送风,扩大了空调室内机1的送风范围,有利于提高空调室内机1对室内温度的调节效率。
空调室内机1还具有上方的导风板20向下倾斜而下方的导风板20向上倾斜的聚风状态。在此种状态下,实现了聚合送风的效果,有利于提高空调室内机1的输出风力,从而提高空调室内机1对特定区域的调温效果。
因此,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通过两个导风板20的配合能够实现发散风或者聚合风的送风效果,有助于扩大送风范围,另外能够提高输风风力,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且,只采用一个驱动电机310,有利于降低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导风板20沿空调室内机1的纵向分布可以是如图3中示意的在竖直方向错开的分布,也可以是沿竖直方向的分布。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传动机构320包括转动件321、第一传动件322和第二传动件323。其中,转动件321与驱动电机310的输出轴连接,以在驱动电机310的驱动下转动。转动件321通过第一传动件322与其中一个导风板20连接。转动件321通过第二传动件323与另一个导风板20连接。
继续参照图3所示,具体地,转动件321为主齿轮。第一传动件322包括第一副齿轮3221和第二副齿轮3222。其中,第一副齿轮3221与主齿轮啮合,第二副齿轮3222与第一副齿轮3221啮合并与其中一个导风板20连接。第二传动件323包括第三副齿轮,第三副齿轮与主齿轮啮合并与另一个导风板20连接。
具体来说,主齿轮(即转动件321)与驱动电机310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使得启动的驱动电机310能够带动主齿轮转动。第一副齿轮3221与主齿轮啮合,使得转动的主齿轮能够带动第一副齿轮3221沿与主齿轮相反的方向转动。第二副齿轮3222与第一副齿轮3221啮合,使得转动的第一副齿轮3221能够带动第二副齿轮3222沿与第一副齿轮3221相反的方向转动。
也就是说,第二副齿轮3222与主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同。并且,第二副齿轮3222与上方的导风板20的转动中心固定连接,从而带动上方的导风板20转动。
再者,第三副齿轮(即第二传动件323)与主齿轮啮合,使得转动的主齿轮能够带动第三副齿轮沿与主齿轮相反的方向转动。也就是说,第三副齿轮的转动方向和第二副齿轮3222的转动方向相反。并且,第三副齿轮与下方的导风板20的转动中心固定连接,从而带动下方的导风板20转动。
因为第三副齿轮的转动方向和第二副齿轮3222的转动方向相反,所以上方的导风板20和下方的导风板20的转动方向相反。也就是说,驱动电机310通过传动机构320带动两个导风板20向相反方向转动。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使传动机构320由多个齿轮构成,齿轮与齿轮之间的配合关系简单。因此,多个齿轮组成的传动机构320不仅便于安装,而且便于对齿轮的尺寸进行设计,从而使两个导风板20具有同样的转动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传动件也可以与下方的导风板20连接,而第二传动件与上方的导风板20连接。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转动件321包括同轴设置的主齿轮和主转轮。第一传动件322包括副转轮和传动带,主转轮通过传动带与副转轮连接,从而带动副转轮以相同方向转动,副转轮与其中一个导风板20连接。第二传动件323包括副齿轮,主齿轮与副齿轮啮合,副齿轮与另一个导风板20连接。
具体来说,转动件321可以通过传动带带动副转轮沿与转动件321相同的方向转动,而通过啮合传动带动第二传动件323(副齿轮)沿与转动件321相反的方向转动。因为副转轮与副齿轮分别与两个导风板20连接,所以两个导风板20向相反方向转动。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0也可以包括滑动件和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设置在滑动件的两侧。滑动件的两侧均设有啮合齿,滑动件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从而带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沿相反方向转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与两个导风板20连接,从而带动两个导风板20向相反方向转动。
如图3和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0形成有安装板120。驱动机构30和两个导风板20分别设置在安装板的两侧。也就是说,安装板120能够为驱动机构30和导风板20提供支撑,从而使得导风板20和驱动机构30的安装更加稳固。
如图3和图7所示,具体地,导风板20靠近安装板120的一端设有固定槽210。传动机构320设有固定柱3223,固定柱3223穿过安装板120嵌入固定槽210当中,以带动导风板20转动。
参照图3和图7所示,并参照前述实施例中齿轮构成的传动机构320。具体来说,导风板20靠近安装板120的一端设有方形的固定槽210。第二副齿轮3222面向安装板120的一侧设有固定柱3223,固定柱3223具有圆柱部分和与固定槽210配合的方形部分。
进一步地,安装板120上设有通孔121。固定柱3223穿过通孔121,圆柱部分位于通孔121当中,方形部分暴露在安装板120的另一侧,从而嵌入导风板20的固定槽210当中,与导风板20形成固定。因此,转动的第二副齿轮3222能够带动导风板20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副齿轮与另一个导风板20的连接方式参照上述连接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副齿轮也可以是与导风板一体成型。
如图8所示,进一步地,导风板20远离安装板120的一端设有轴柱220,壳体10设有轴孔130,轴柱220嵌入轴孔130当中。
具体地,轴柱220为圆柱形,其由导风板20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壳体10上设有圆形的轴孔130。轴柱220嵌入轴孔130当中,从而形成导风板20的转动中心。在导风板20的另一端,固定柱3223和固定槽210配合,形成导风板20的转动中心。因此,导风板20能够相对于壳体10稳定转动。
在本实施例的方案中,通过在导风板20远离安装板120的一端设置轴柱220,并在靠近安装板120的一端设置固定槽210。在导风板20的安装过程中,可以先将导风板20设有轴柱220的一端与壳体10安装到位,然后再将导风板20的另一端与安装板120配合到位。
因为导风板20靠近安装板120的一端没有凸出的部件,所以使得导风板20不会与安装板120发生干涉,从而使得导风板20能够很容易地与安装板120装配到位。然后,传动机构320的固定柱3223可以嵌入导风板20的固定槽210中,从而对导风板20进行固定并带动导风板20转动。因此,本实施例的安装结构在对导风板20形成固定并保证导风板20能够被驱动转动的基础上,使得导风板20的安装更加方便。
返回去参照图7所示,导风板20靠近安装板120的一端设有支撑部230。支撑部230由导风板20向两侧延伸形成,支撑部230与安装板120贴合。
具体地,支撑部230围绕导风板20的转动中心,并向转动中心的周向延伸形成。一方面,支撑部230为固定槽210的设置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支撑部230与安装板120贴合,增大了导风板20与安装板120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安装板120对导风板20的支撑效果,从而使得导风板20在转动过程中更加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导风板20远离安装板120的一端也可以设置支撑部,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9所示,空调室内机1还包括连杆40,其沿空调室内机1的横向设置,并配置成可沿自身轴向方向往复运动。多个摆叶50,多个摆叶50间隔地设置在连杆40上,以在连杆40的带动下沿空调室内机1的横向左右摆动。
具体地,空调室内机1内设有用于驱动连杆的电机,多个摆叶50与连杆40枢转连接。当电机驱动连杆40左右移动时,使得多个摆叶50相对于连杆40发生转动,继而左右摆动,从而使空调室内机1的出风方向发生改变。
在本实施例的方案中,通过在空调室内机1设置多个摆叶50,能够改变空调室内机1的左右出风方向,配合两个导风板20,能够实现多角度的送风。
返回去参照图3至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导风板20的两个导风面为相同弧形面,弧形面能够使得出风更柔和。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限定出沿所述空调室内机横向延伸的出风口;
两个导风板,所述两个导风板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内侧并沿所述空调室内机的纵向分布,所述两个导风板分别与所述壳体枢转连接;
驱动机构,其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两个导风板连接,从而驱动所述两个导风板向相反方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转动件,其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以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
第一传动件,所述转动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件与其中一个所述导风板连接;
第二传动件,所述转动件通过所述第二传动件与另一个所述导风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件为主齿轮;
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第一副齿轮和第二副齿轮,所述第一副齿轮与所述主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副齿轮与所述第一副齿轮啮合并与其中一个所述导风板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第三副齿轮,所述第三副齿轮与所述主齿轮啮合并与另一个所述导风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件包括同轴设置的主齿轮和主转轮;
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副转轮和传动带,所述主转轮通过所述传动带与所述副转轮连接,从而带动所述副转轮以相同方向转动,所述副转轮与其中一个所述导风板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副齿轮,所述主齿轮与所述副齿轮啮合,所述副齿轮与另一个所述导风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形成有安装板;
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两个导风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板靠近所述安装板的一端设有固定槽,所述传动机构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穿过所述安装板嵌入所述固定槽当中,以带动所述导风板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板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设有轴柱,所述壳体设有轴孔,所述轴柱嵌入所述轴孔当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板靠近所述安装板的一端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由所述导风板向两侧延伸形成,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安装板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连杆,其沿所述空调室内机的横向设置,并配置成可沿自身轴向方向往复运动;
多个摆叶,所述多个摆叶间隔地设置在所述连杆上,以在所述连杆的带动下沿所述空调室内机的横向左右摆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板的两个导风面为相同的弧形面。
CN202221481013.1U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78170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81013.1U CN217817044U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81013.1U CN217817044U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17044U true CN217817044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92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81013.1U Active CN217817044U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170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96815A (zh) 一种出风装置、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210399166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7817044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7817072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08765087U (zh) 空调器
CN215409431U (zh) 一种挂屏风扇及其导风筒
CN217357083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3028508B (zh) 空调室内机
CN109028293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9840387U (zh) 导风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风管机和空调器
CN212777633U (zh) 送风装置及具有该送风装置的壁挂式空调器
CN216203772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12880010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9868172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14738985B (zh) 导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8955144U (zh) 导流结构及空调
CN211177074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9955483U (zh) 双导风板连接结构及空调器
CN212511465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2005937U (zh) 出风口装置及风管机
CN112026489B (zh) 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
CN220187073U (zh) 一种导风板驱动组件及空调
CN109163378A (zh) 一种空调器
CN209840388U (zh) 导风板摆动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CN211119934U (zh) 用于空气处理设备的导风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