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67674U - 导风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导风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67674U
CN210267674U CN201921250335.3U CN201921250335U CN210267674U CN 210267674 U CN210267674 U CN 210267674U CN 201921250335 U CN201921250335 U CN 201921250335U CN 210267674 U CN210267674 U CN 2102676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uver
air
main body
guide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5033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绍胜
刘奇伟
谢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5033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676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676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6767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导风组件、空调室内机,其中,导风组件包括:连杆,连杆上设有多个导向部;多个导风百叶,每个导风百叶包括相互铰接的百叶主体和百叶尾翼,百叶主体上设有与导向部滑动连接的导向件以及转动连接于室内机的机壳上的转动件;导向组件,导向组件的一端连接于百叶尾翼,另一端连接于室内机的机壳,以通过导向组件限制百叶尾翼的转动角度,其中,连杆在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移动,百叶主体在连杆驱动下转动的第一角度,小于或等于百叶尾翼在导向组件的作用下转动的第二角度。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有效增大导风组件的导风调节角度,从而扩大送风范围。

Description

导风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导风组件、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在制冷或制热时,需要利用导风板或导风百叶进行引导送风,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导风百叶由于受结构的限制,空调在送风时导风调节的角度较小,影响用户的舒适性,在一些现有技术中,通过利用可形变的导风百叶以增加导风百叶的导风调节角度,但是降低了导风百叶的结构强度,且不能准确的控制导风百叶的转动角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风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对应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
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个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导风组件,包括:连杆,连杆上设有多个导向部;多个导风百叶,每个导风百叶包括相互铰接的百叶主体和百叶尾翼,百叶主体上设有与导向部滑动连接的导向件以及转动连接于室内机的机壳上的转动件;导向组件,导向组件的一端连接于百叶尾翼,另一端连接于室内机的机壳,以通过导向组件限制百叶尾翼的转动角度,其中,连杆在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移动,百叶主体在连杆驱动下转动的第一角度,小于或等于百叶尾翼在导向组件的作用下转动的第二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导风组件,通过将百叶主体上设置的导向件与连杆上的导向部滑动链接,使得连杆在导向件可以在导向部滑动,当连杆在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移动时,带动百叶主体上的导向件在导向部滑动,百叶主体上还设有转动连接于室内机的机壳上的转动件,在导向件的带动下,百叶主体以转动件与室内机的机壳的转动连接点为轴心转动,通过百叶主体和百叶尾翼相互铰接,使百叶主体和百叶尾翼以铰接轴为轴心相对的转动,从而使百叶主体转动时,百叶尾翼靠近百叶主体的一端在百叶主体的带动下也发生移动。需要强调的是,通过设置导向组件,并将百叶尾翼的一侧与导向组件的一端相连,同时将导向组件的另一端与室内机的机壳相连,使百叶尾翼在百叶主体的带动下移动时,导向组件限制百叶尾翼的转动角度,当百叶主体旋转第一角度时,在导向组件的限制下,百叶尾翼转动第二角度,从而改变了导风百叶的转动角度,当室内机送风时,空气经过导风百叶后,流动方向发生改变,需要强调的是,在连杆处于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活动时,百叶主体转动的第一角度始终小于或等于百叶尾翼转动的第二角度,从而使空气流过导风组件后流动方向的变化增大,以提高了导风组件的送风范围,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以理解,连杆的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即为导风组件整体的两个极限出风方向。
其中,导风百叶设为多个,以使空调在送风时,空气在多个导风百叶的共同导向作用下改变流动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导向部可以是但不限于滑轨、滑槽、滑块,导向件为与导向部配合的部件,以实现导向件与导向部的滑动链接。
其中,导向件与转动件可以设于百叶主体的同一侧,也可以设于不同侧,优选地,导向件与转动件均设于靠近连杆的一侧,以简化导风组件的结构,便于安装。
进一步地,导向组件具有限制百叶尾翼转动角度的作用,具体地,导风组件可以采用弹性件限制百叶尾翼的转动角度,也可以采用滑轨、滑槽、滑块等结构与百叶尾翼形成滑动连接,以实现对百叶尾翼转动角度进行准确的控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连杆传动连接,以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连杆在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移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连杆传动连接,从而为连杆的移动提供动力,使得连杆可以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在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移动。
其中,驱动电机包括但不限于步进电机、无级电机。
优选地,在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通过曲柄与连杆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导向组件包括连接部以及滑动部,导风组件还包括:滑槽,设于百叶尾翼的一侧,其中,连接部转动连接于室内机的机壳上,滑动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部远离室内机的机壳的一端,滑动部的另一端伸入滑槽,且滑动部可在滑槽内滑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导向组件的连接部转动连接于室内机的机壳上使导向组件可以相对于室内机的机壳转动,在连接部远离室内机的机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滑动部,使滑动部可以随连接部绕连接部的轴线转动,通过在百叶尾翼的一侧设有滑槽,且滑动部的另一端伸入滑槽中,使滑动部可以在滑槽内滑动,从而使百叶尾翼在百叶主体的带动下移动时,在导向组件的滑动部的限制下,一方面滑动部在滑槽内滑动,另一方面,使百叶尾翼与导向组件一起围绕连接部的轴线转动,从而实现导向组件对百叶尾翼转动角度的限制。
具体地,百叶主体在连杆的带动下转动一个角度时,由于百叶主体与百叶尾翼相互铰接,从而带动百叶尾翼移动,当百叶尾翼产生位移时,联动导向组件围绕连接部的轴线转动,由于导向组件的滑动部与百叶尾翼上的滑槽滑动连接,导向组件在转动的同时又限制百叶尾翼随滑动部一同转动,实现导向组件对百叶尾翼转动角度的限制。
可理解地,百叶尾翼的转动是逐渐变化的,百叶主体的每个转动角度均对应一个百叶尾翼的转动角度,使室内机的送风角度更准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过转动件的轴线与导风百叶的铰接轴的轴线形成第一平面,连杆在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移动,连接部的轴线在转动件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位于连接部的轴线和导风百叶的铰接轴的轴线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连接部的轴线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位于连接部的轴线和导风百叶的铰接轴的轴线之间,当连杆带动导风百叶偏转一个角度,使转动件的轴线、导风百叶的铰接轴线与连接部的轴线不在一个平面时,若百叶尾翼的转动角度为α,百叶主体的转动角度为ψ,则ψ大于等于α。
具体地,在百叶主体转动角度为α,且α大于0时,连接部的轴线、转动件的轴线和铰接轴的轴线在平行于导风百叶转动平面的投影点分别为连接部轴线中心点、转动件轴线中心点和铰接轴的轴线中心点,此时三个点的连线构成一个三角形,转动件轴线中心点与连接部轴线中心点的连线构成三角形的边A,转动件轴线中心点与铰接轴的轴线中心点的连线构成三角形的边B,铰接轴的轴线中心点与连接部轴线中心点的连线构成三角形的边C,其中,百叶主体的转动角为三角形的边A与三角形的边B的夹角即为百叶主体的转动角度α,百叶主体和百叶尾翼之间的相对转角即为三角形的边C与三角形的边B形成三角的内角β,百叶尾翼的绝对转角为三角形边C与三角形边A延长线的夹角ψ,由于α和β分别为三角形的两个内角,且与三角形的外角ψ不相临,因此ψ等于α和β之和,
ψ=α+β
从而使百叶尾翼的转动角ψ大于百叶主体的转动角α,当百叶主体的转动角α为零时,百叶尾翼的转动角ψ为零,此时转动角α等于转动角ψ。
更为详细地,百叶主体和百叶尾翼之间的相对转角β与百叶主体的转角α之比称为转角比ε,
ε=β/α
转角比ε的值随百叶主体转角α的大小而变化,若转动件轴线中心点到连接部轴线中心点的距离为b,连接部轴线中心点到铰接轴的轴线中心点的距离为c则满足公式:
Figure BDA0002155336060000041
当结构设计αmax=45°时,百叶尾翼的最大绝对转角ψmax=90°时,
Figure BDA0002155336060000051
当结构设计使c=1/2b时,满足公式:
Figure BDA000215533606000005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转动件的转动轴线、导风百叶的铰接轴的轴线以及连接部的转动轴线均平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转动件的转动轴线、导风百叶的铰接轴的轴线以及连接部的转动轴线设置为均平行,这样的结构简单而规则,易于生产和装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轴孔和轴体,轴体可在轴孔内转动,其中,轴孔和轴体中的一个设于百叶尾翼上,另一个设于百叶主体上,以通过轴孔和轴体之间的配合实现百叶主体和百叶尾翼的铰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百叶主体和百叶尾翼设置相互配合的轴孔和轴体,实现百叶尾翼和百叶主体的铰接,具体地,可以在百叶主体靠近百叶尾翼的一端设置轴孔,在百叶尾翼靠近百叶主体的一端设置轴体,将轴体伸入轴孔中,使轴体可以在轴孔内转动,实现百叶主体和百叶尾翼的铰接,也可以在百叶主体靠近百叶尾翼的一端设置轴体,在百叶尾翼靠近百叶主体的一端设置轴孔,将轴体伸入轴孔中,使轴体可以在轴孔内转动,实现百叶主体和百叶尾翼的铰接,从而使得百叶主体与百叶尾翼可以绕铰接轴相对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百叶主体靠近百叶尾翼的一端设有第一弧形结构,百叶尾翼靠近百叶主体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弧形结构相配合的第二弧形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百叶尾翼靠近百叶主体的一端以及百叶主体靠近百叶尾翼的一端设置相互配合的弧形结构,一方面使百叶尾翼相对于百叶主体转动时,两个相互配合的弧形结构相互贴合,减小百叶尾翼与百叶主体之间的缝隙,从而避免当百叶尾翼与百叶主体之间有较大的缝隙,空调在送风时,空气在缝隙内形成涡流而产生较大的风噪,另一方面,使百叶主体和百叶尾翼的一侧接触边缘更为平滑,以减小风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驱动电机的数量为两个,每个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分别与一个连杆传动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有两个驱动电机,且每个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分别与一个连杆传动连接,使两个驱动电机可以分别驱动一个连杆,使连杆在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移动,从而带动导风百叶的转动,设置两个驱动电机,一方面使导风组件可以分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部分,两部分的导风百叶的转动角度相互独立,互不干扰,从而使空调在送风时,通过导风组件可以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导风,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例如,两个导风组件的出风方向相对,则空调器整体的出风方向更为集中,气流输送距离更远,两个导风组件的出风方向相背,则空调器整体的出风方向较为分散,使得气流的输送角度更大,但输送距离较小,另一方面,两个连杆可以在室内机的出风口留出一定的空隙,以便于设置加强结构,以提高结构强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空气由百叶主体向百叶尾翼的方向流动,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百叶主体的宽度先增大后减小,百叶尾翼的宽度逐渐减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空气由百叶主体向百叶尾翼的方向流动,从而使空气流过导风百叶时,先在百叶主体的导向作用下改变流动的方向,在由百叶尾翼导向下再次改变流动方向,使空气的流动方向逐级变化,以减小空气的阻力,通过空气流动的方向上百叶主体的宽度先增大后减小,百叶尾翼的宽度逐渐减小,使空气流过导风百叶时,导风百叶的宽度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变化,使空气平滑的流过导风百叶,从而有效的减小空气的阻力,并避免产生空气涡流,降低风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上述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风组件,设于室内机的出风口内,其中,出风口的空气沿由百叶主体至百叶尾翼的方向流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将导风组件设于室内机的出风口内,使空调室内机通过出风口送风时,空气经过导向组件的导向作用,改变空气的流动方向,以为用户提供不同方向的送风,其中,出风口的空气沿百叶主体至百叶尾翼的方向流动,使空气流过导风百叶时,由于百叶尾翼的转动角度大于百叶主体的转动角度,从而可以更大程度的改变空气的流动方向,以提供更大的送风角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出风口相对的壁面上设有至少一个设有通孔的加强筋;连杆设有至少一个避让结构,以使连杆通过避让结构穿过通孔。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出风口相对的壁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加强筋,可以提高出风口的结构强度,在加强筋上还设有通孔,且在连杆上设有至少一个避让结构,通过避让结构,连杆可以穿过通孔,从而壁面加强筋阻碍连杆的移动。
其中,加强筋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需要说明的是,当加强筋的数量为多个时,连杆的避让结构可以与加强筋的数量相同,也可以与加强筋的数量不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出风口通过加强筋形成第一出风腔和第二出风腔,导风组件的数量为两个,导风组件的电机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两个导风组件分别设于第一出风腔和第二出风腔内,且两个电机分别设于第一出风腔外和第二出风腔外。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出风口设置加强筋,使出风口形成第一出风腔和第二出风腔,在第一出风腔和第二出风腔内分别设有一个导风组件,且在第一出风腔和第二出风腔外设有两个电机,以分别驱动一个导风组件,从而使得空调通过第一出风腔和第二出风腔送风时,通过两个导风组件以改变空气的流动方向,通过两个电机分别驱动一个导风组件,以分别改变第一出风腔和第二出风腔的送风角度,即第一出风腔和第二出风腔的送风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从而为用户提供不同角度的送风,此外,设置两个导风组件避免了加强筋结构对连杆的阻碍,省去了连杆的避让结构,以简化连杆的结构,节省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导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示出了图1中A-A的剖面图;
图5示出了图4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导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导风百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百叶主体与百叶尾翼的转动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气流动方向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1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连杆,10导向部,12避让结构,2导风百叶,20百叶主体,201导向件,202转动件,203轴孔,204第一弧形结构,21百叶尾翼,211滑槽,212轴体,213第二弧形结构,3导向组件,31连接部,32滑动部,4驱动电机,5机壳,6出风口,61第一出风腔,62第二出风腔,63加强筋,63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个实施例的导风组件,包括:连杆1,连杆1上设有多个导向部10;多个导风百叶2,每个导风百叶2包括相互铰接的百叶主体20和百叶尾翼21,百叶主体20上设有与导向部10滑动连接的导向件201以及转动连接于室内机的机壳5上的转动件202;导向组件3,导向组件3的一端连接于百叶尾翼21,另一端连接于室内机的机壳5,以通过导向组件3限制百叶尾翼21的转动角度,其中,连杆1在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移动,百叶主体20在连杆1驱动下转动的第一角度,小于或等于百叶尾翼21在导向组件3的作用下转动的第二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导风组件,通过将百叶主体20上设置的导向件201与连杆1上的导向部10滑动链接,使得连杆1在导向件201可以在导向部10滑动,当连杆1在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移动时,带动百叶主体20上的导向件201在导向部10滑动,百叶主体20上还设有转动连接于室内机的机壳上的转动件202,在导向件201的带动下,百叶主体20以转动件202与室内机的机壳的转动连接点为轴心转动,通过百叶主体20和百叶尾翼21相互铰接,使百叶主体20和百叶尾翼21以铰接轴为轴心相对的转动,从而使百叶主体20转动时,百叶尾翼21靠近百叶主体20的一端在百叶主体20的带动下也发生移动。需要强调的是,通过设置导向组件3,并将百叶尾翼21的一侧与导向组件3的一端相连,同时将导向组件3的另一端与室内机的机壳相连,使百叶尾翼21在百叶主体20的带动下移动时,导向组件3限制百叶尾翼21的转动角度,当百叶主体20旋转第一角度时,在导向组件3的限制下,百叶尾翼21转动第二角度,从而改变了导风百叶2的转动角度,当室内机送风时,空气经过导风百叶2后,流动方向发生改变,需要强调的是,在连杆1处于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活动时,百叶主体20转动的第一角度始终小于或等于百叶尾翼21转动的第二角度,从而使空气流过导风组件后流动方向的变化增大,以提高了导风组件的送风范围,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以理解,连杆1的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即为导风组件整体的两个极限出风方向。其中,导风百叶2设为多个,以使空调在送风时,空气在多个导风百叶2的共同导向作用下改变流动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导向部10可以是但不限于滑轨、滑槽211、滑块,导向件201为与导向部10配合的部件,以实现导向件201与导向部10的滑动链接。
其中,导向件201与转动件202可以设于百叶主体20的同一侧,也可以设于不同侧,优选地,导向件201与转动件202均设于靠近连杆1的一侧,以简化导风组件的结构,便于安装。
进一步地,导向组件3具有限制百叶尾翼21转动角度的作用,具体地,导风组件可以采用弹性件限制百叶尾翼21的转动角度,也可以采用滑轨、滑槽211、滑块等结构与百叶尾翼21形成滑动连接,以实现对百叶尾翼21转动角度的控制。
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的驱动轴与连杆1传动连接,以通过驱动电机4驱动连杆1在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移动。
如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驱动电机4的驱动轴与连杆1传动连接,从而为连杆1的移动提供动力,使得连杆1可以在驱动电机4的驱动下,在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移动。
其中,驱动电机4包括但不限于步进电机、无级电机。
优选地,在驱动电机4的驱动轴上通过曲柄与连杆1相连。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导向组件3包括连接部31以及滑动部32,导风组件还包括:滑槽211,设于百叶尾翼21的一侧,其中,连接部31转动连接于室内机的机壳5上,滑动部3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部31远离室内机的机壳5的一端,滑动部32的另一端伸入滑槽211,且滑动部32可在滑槽211内滑动。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导向组件3的连接部31转动连接于室内机的机壳5上使导向组件3可以相对于室内机的机壳5转动,在连接部31远离室内机的机壳5的一端固定连接滑动部32,使滑动部32可以随连接部31绕连接部31的轴线转动,通过在百叶尾翼21的一侧设有滑槽211,且滑动部32的另一端伸入滑槽211中,使滑动部32可以在滑槽211内滑动,从而使百叶尾翼21在百叶主体20的带动下移动时,在导向组件3的滑动部32的限制下,一方面滑动部32在滑槽211内滑动,另一方面,使百叶尾翼21与导向组件3一起围绕连接部31的轴线转动,从而实现导向组件3对百叶尾翼21转动角度的限制。
具体地,百叶主体20在连杆1的带动下转动一个角度时,由于百叶主体20与百叶尾翼21相互铰接,从而带动百叶尾翼21移动,当百叶尾翼21产生位移时,联动导向组件3围绕连接部31的轴线转动,由于导向组件3的滑动部32与百叶尾翼21上的滑槽211滑动连接,导向组件3在转动的同时又限制百叶尾翼21随滑动部32一同转动,实现导向组件3对百叶尾翼21转动角度的限制。
可理解地,百叶尾翼21的转动是逐渐变化的,百叶主体20的每个转动角度均对应一个百叶尾翼21的转动角度,使室内机的送风角度更准确。
在上述实施例中,过转动件202的轴线与导风百叶2的铰接轴的轴线形成第一平面,连杆1在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移动,连接部31的轴线在转动件202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位于连接部31的轴线和导风百叶2的铰接轴的轴线之间。
如图10所示,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连接部31的轴线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位于连接部31的轴线和导风百叶2的铰接轴的轴线之间,当连杆1带动导风百叶2偏转一个角度,使转动件202的轴线、导风百叶2的铰接轴线与连接部31的轴线不在一个平面时,若百叶尾翼21的转动角度为α,百叶主体20的转动角度为ψ,则ψ大于等于α。
具体地,在百叶主体20转动角度为α,且α大于0时,连接部的轴线、转动件的轴线和铰接轴的轴线在平行于导风百叶转动平面的投影点分别为连接部轴线中心点、转动件轴线中心点和铰接轴的轴线中心点,此时三个点的连线构成一个三角形,转动件轴线中心点与连接部轴线中心点的连线构成三角形的边A,转动件轴线中心点与铰接轴的轴线中心点的连线构成三角形的边B,铰接轴的轴线中心点与连接部轴线中心点的连线构成三角形的边C,其中,百叶主体20的转动角为三角形的边A与三角形的边B的夹角即为百叶主体的转动角度α,百叶主体20和百叶尾翼21之间的相对转角即为三角形的边C与三角形的边B形成三角的内角β,百叶尾翼21的绝对转角为三角形边C与三角形边A延长线的夹角ψ,由于α和β分别为三角形的两个内角,且与三角形的外角ψ不相临,因此ψ等于α和β之和,
ψ=α+β
从而使百叶尾翼21的转动角ψ大于百叶主体20的转动角α,当百叶主体20的转动角α为零时,百叶尾翼21的转动角ψ为零,此时转动角α等于转动角ψ。
更为详细地,百叶主体20和百叶尾翼21之间的相对转角β与百叶主体20的转角α之比称为转角比ε,
ε=β/α
转角比ε的值随百叶主体20转角α的大小而变化,若转动件轴线中心点到连接部轴线中心点的距离为b,连接部轴线中心点到铰接轴的轴线中心点的距离为c则满足公式:
Figure BDA0002155336060000121
当结构设计αmax=45°时,百叶尾翼的最大绝对转角ψmax=90°时,
Figure BDA0002155336060000122
当结构设计使c=1/2b时,满足公式:
Figure BDA0002155336060000123
在上述实施例中,转动件202的转动轴线、导风百叶2的铰接轴的轴线以及连接部31的转动轴线均平行。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转动件202的转动轴线、导风百叶2的铰接轴的轴线以及连接部31的转动轴线设置为均平行,这样的结构简单而规则,易于生产和装配。
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轴孔203和轴体212,轴体212可在轴孔203内转动,其中,轴孔203和轴体212中的一个设于百叶尾翼21上,另一个设于百叶主体20上,以通过轴孔203和轴体212之间的配合实现百叶主体20和百叶尾翼21的铰接。
如图9所示,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百叶主体20和百叶尾翼21设置相互配合的轴孔203和轴体212,实现百叶尾翼21和百叶主体20的铰接,具体地,可以在百叶主体20靠近百叶尾翼21的一端设置轴孔203,在百叶尾翼21靠近百叶主体20的一端设置轴体212,将轴体212伸入轴孔203中,使轴体212可以在轴孔203内转动,实现百叶主体20和百叶尾翼21的铰接,也可以在百叶主体20靠近百叶尾翼21的一端设置轴体212,在百叶尾翼21靠近百叶主体20的一端设置轴孔203,将轴体212伸入轴孔203中,使轴体212可以在轴孔203内转动,实现百叶主体20和百叶尾翼21的铰接,从而使得百叶主体20与百叶尾翼21可以绕铰接轴相对转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百叶主体20靠近百叶尾翼21的一端设有第一弧形结构204,百叶尾翼21靠近百叶主体20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弧形结构204相配合的第二弧形结构213。
如图9所示,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百叶尾翼21靠近百叶主体20的一端以及百叶主体20靠近百叶尾翼21的一端设置相互配合的弧形结构,一方面使百叶尾翼21相对于百叶主体20转动时,两个相互配合的弧形结构相互贴合,减小百叶尾翼21与百叶主体20之间的缝隙,从而避免当百叶尾翼21与百叶主体20之间有较大的缝隙,空调在送风时,空气在缝隙内形成涡流而产生较大的风噪,另一方面,使百叶主体20和百叶尾翼21的一侧接触边缘更为平滑,以减小风阻。
在上述实施例中,驱动电机4的数量为两个,每个驱动电机4的驱动轴分别与一个连杆1传动连接。
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有两个驱动电机4,且每个驱动电机4的驱动轴分别与一个连杆1传动连接,使两个驱动电机4可以分别驱动一个连杆1,使连杆1在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移动,从而带动导风百叶2的转动,设置两个驱动电机4,一方面使导风组件可以分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部分,两部分的导风百叶2的转动角度相互独立,互不干扰,从而使空调在送风时,通过导风组件可以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导风,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例如,两个导风组件的出风方向相对,则空调器整体的出风方向更为集中,气流输送距离更远,两个导风组件的出风方向相背,则空调器整体的出风方向较为分散,使得气流的输送角度更大,但输送距离较小,另一方面,两个连杆1可以在室内机的出风口6留出一定的空隙,以便于设置加强结构,以提高结构强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空气由百叶主体20向百叶尾翼21的方向流动,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百叶主体20的宽度先增大后减小,百叶尾翼21的宽度逐渐减小。
如图11所示,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空气由百叶主体20向百叶尾翼21的方向流动,从而使空气流过导风百叶2时,先在百叶主体20的导向作用下改变流动的方向,在由百叶尾翼21导向下再次改变流动方向,使空气的流动方向逐级变化,以减小空气的阻力,通过空气流动的方向上百叶主体20的宽度先增大后减小,百叶尾翼21的宽度逐渐减小,使空气流过导风百叶2时,导风百叶2的宽度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变化,使空气平滑的流过导风百叶2,从而有效的减小空气的阻力,并避免产生空气涡流,降低风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5;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风组件,设于室内机的出风口6内,其中,出风口6的空气沿由百叶主体20至百叶尾翼21的方向流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空调室内机,通过将导风组件设于室内机的出风口6内,使空调室内机通过出风口6送风时,空气经过导向组件3的导向作用,改变空气的流动方向,以为用户提供不同方向的送风,其中,出风口6的空气沿百叶主体20至百叶尾翼21的方向流动,使空气流过导风百叶2时,由于百叶尾翼21的转动角度大于百叶主体20的转动角度,从而可以更大程度的改变空气的流动方向,以提供更大的送风角度。
如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出风口6相对的壁面上设有至少一个设有通孔631的加强筋63;连杆1设有至少一个避让结构12,以使连杆1通过避让结构12穿过通孔631。
如图8所示,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出风口6相对的壁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加强筋63,可以提高出风口6的结构强度,在加强筋63上还设有通孔631,且在连杆1上设有至少一个避让结构12,通过避让结构12,连杆1可以穿过通孔631,从而壁面加强筋63阻碍连杆1的移动。
其中,加强筋6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需要说明的是,当加强筋63的数量为多个时,连杆1的避让结构12可以与加强筋63的数量相同,也可以与加强筋63的数量不同。
在上述实施例中,出风口6通过加强筋63形成第一出风腔61和第二出风腔62,导风组件的数量为两个,导风组件的电机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两个导风组件分别设于第一出风腔61和第二出风腔62内,且两个电机分别设于第一出风腔61外和第二出风腔62外。
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出风口6设置加强筋63,使出风口6形成第一出风腔61和第二出风腔62,在第一出风腔61和第二出风腔62内分别设有一个导风组件,且在第一出风腔61和第二出风腔62外设有两个电机,以分别驱动一个导风组件,从而使得空调通过第一出风腔61和第二出风腔62送风时,通过两个导风组件以改变空气的流动方向,通过两个电机分别驱动一个导风组件,以分别改变第一出风腔61和第二出风腔62的送风角度,即第一出风腔61和第二出风腔62的送风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从而为用户提供不同角度的送风,此外,设置两个导风组件避免了加强筋63结构对连杆1的阻碍,省去了连杆1的避让结构12,以简化连杆1的结构,节省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导风组件,包括:驱动电机4、连杆、导风百叶2和导向组件3,驱动电机4的驱动轴与连杆1传动连接,使连杆1在驱动电机4的带动下可以在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移动,其中通过将百叶主体20上设置的导向件201与连杆1上的导向部10滑动链接,使得连杆1在导向件201可以在导向部10滑动,当连杆1在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移动时,带动百叶主体20上的导向件201在导向部10滑动,百叶主体20上还设有转动连接于机壳5上的转动件202,在导向件201的带动下,百叶主体20以转动件202与机壳5的转动连接点为轴心转动,通过百叶主体20和百叶尾翼21相互铰接,使百叶主体20和百叶尾翼21以铰接轴为轴心相对的转动,使百叶主体20转动时,百叶尾翼21靠近百叶主体20的一端在百叶主体20的带动下也发生移动,通过在百叶尾翼21的一侧设有滑槽211,导向组件3的滑动部32伸入滑槽211中,实现导风组件与百叶尾翼的滑动连接,导向组件3的连接部31转动连接于机壳5上,使百叶尾翼21在百叶主体20的带动下移动时,在导向组件3的滑动部32的限制下,一方面滑动部32在滑槽211内滑动,另一方面,使百叶尾翼21与导向组件3一起围绕连接部31的轴线转动,从而实现导向组件3对百叶尾翼21转动角度的限制。
如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出风口6相对的壁面上设有至少一个设有通孔631的加强筋63;连杆1设有至少一个避让结构12,以使连杆1通过避让结构12穿过通孔631。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驱动电机4的数量为两个,每个驱动电机4的驱动轴分别与一个连杆1传动连接,在出风口6设置加强筋63,使出风口6形成第一出风腔61和第二出风腔62,在第一出风腔61和第二出风腔62内分别设有一个导风组件,每个导风组件分别与一个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传动连接,使得空调通过第一出风腔61和第二出风腔62送风时,通过两个导风组件以改变空气的流动方向,通过两个驱动电机分别驱动一个导风组件,以分别改变第一出风腔61和第二出风腔62的送风角度,即第一出风腔61和第二出风腔62的送风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从而为用户提供不同角度的送风,此外,设置两个导风组件避免了加强筋63结构对连杆1的阻碍,省去了连杆1的避让结构12,以简化连杆1的结构,节省制造成本。
如图9和图10所示,空气由百叶主体20向百叶尾翼21的方向流动,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百叶主体20的宽度逐渐增大,百叶尾翼21的宽度逐渐减小,且在百叶尾翼21靠近百叶主体20的一侧设有第一弧形结构204,百叶主体20靠近百叶尾翼21的一侧设有第二弧形结构213,使百叶尾翼21和百叶主体20之间可以紧密的贴合,减小缝隙,在百叶尾翼21上设有轴孔203,在百叶主体20上设有轴体212,通过将轴体212伸入轴孔203中实现百叶主体20和百叶尾翼21的转动连接。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通过导向组件限制百叶尾翼的转动角度,可以使导风百叶的转动角度更大,使空调可以提供更大范围的送风,且同时设有两个导风组件和两个驱动电机,使空调在送风时,通过两个导风组件,同时为用户提供不同方向的送风,以满足用户更多的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导风组件,用于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杆,所述连杆上设有多个导向部;
多个导风百叶,每个所述导风百叶包括相互铰接的百叶主体和百叶尾翼,所述百叶主体上设有与所述导向部滑动连接的导向件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室内机的机壳上的转动件;
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百叶尾翼,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室内机的机壳,以通过所述导向组件限制所述百叶尾翼的转动角度,
其中,所述连杆在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百叶主体在所述连杆驱动下转动的第一角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百叶尾翼在所述导向组件的作用下转动的第二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连杆传动连接,以通过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连杆在所述第一极限位置和所述第二极限位置之间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连接部以及滑动部,所述导风组件还包括:
滑槽,设于所述百叶尾翼的一侧,
其中,所述连接部转动连接于所述室内机的机壳上,所述滑动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室内机的机壳的一端,所述滑动部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滑槽,且所述滑动部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过所述转动件的轴线与所述导风百叶的铰接轴的轴线形成第一平面,所述连杆在所述第一极限位置和所述第二极限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连接部的轴线在转动件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连接部的轴线和所述导风百叶的铰接轴的轴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件的转动轴线、所述导风百叶的铰接轴的轴线以及所述连接部的转动轴线均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相互配合连接的轴孔和轴体,所述轴体可在轴孔内转动,
其中,所述轴孔和所述轴体中的一个设于所述百叶尾翼上,另一个设于所述百叶主体上,以通过所述轴孔和所述轴体之间的配合实现所述百叶主体和所述百叶尾翼的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主体靠近所述百叶尾翼的一端设有第一弧形结构,所述百叶尾翼靠近所述百叶主体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弧形结构相配合的第二弧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分别与一个所述连杆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空气由所述百叶主体向所述百叶尾翼的方向流动,在所述空气的流动方向上,所述百叶主体的宽度先增大后减小,所述百叶尾翼的宽度逐渐减小。
10.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
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风组件,设于所述室内机的出风口内,
其中,所述出风口的空气沿由所述百叶主体至所述百叶尾翼的方向流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出风口相对的壁面上设有至少一个设有通孔的加强筋;
所述连杆设有至少一个避让结构,以使所述连杆通过所述避让结构穿过所述通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通过所述加强筋形成第一出风腔和第二出风腔,所述导风组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导风组件的电机的数量为两个,
其中,两个所述导风组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出风腔和所述第二出风腔内,且两个所述电机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出风腔外和所述第二出风腔外。
CN201921250335.3U 2019-08-05 2019-08-05 导风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2676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50335.3U CN210267674U (zh) 2019-08-05 2019-08-05 导风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50335.3U CN210267674U (zh) 2019-08-05 2019-08-05 导风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67674U true CN210267674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16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50335.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267674U (zh) 2019-08-05 2019-08-05 导风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676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5719A (zh) * 2019-08-05 2019-11-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导风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5719A (zh) * 2019-08-05 2019-11-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导风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110425719B (zh) * 2019-08-05 2024-03-1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导风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2661B (zh) 出风口导风结构、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6524301B (zh) 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210267674U (zh) 导风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108469112B (zh) 一种空调导风结构、空调器及空调器出风控制方法
CN211503184U (zh) 空调器的导风叶片、导风组件、面板组件以及空调器
EP3964765A1 (en) Air guide device,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with same, an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CN210267673U (zh) 导风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108626783B (zh)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2484147B (zh) 空调器
CN110425719B (zh) 导风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210128423U (zh) 空调器
WO2020114153A1 (zh) 面框组件和空气调节设备
CN210425474U (zh) 导风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214891524U (zh) 用于空调器的出风口结构和空调器
CN108443230A (zh) 叶片调节装置和空气循环器
CN110186113B (zh) 空调器
CN221036145U (zh) 导风结构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1878986A (zh) 空调出风口组件以及空调
CN220852531U (zh) 折叠导风门及空调器
CN218096504U (zh) 空调导风结构及空调器
CN107084492B (zh) 利用空调器导风结构送风的控制方法
KR100423978B1 (ko) 공기조화기
CN210688663U (zh) 导风组件和空调器
CN213273153U (zh) 空气处理设备的百叶组件和空气处理设备
CN210511914U (zh) 导风板组件、换热设备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31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