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25179A - 一种驾驶室底板机器人焊接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驾驶室底板机器人焊接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25179A
CN112025179A CN202011004074.4A CN202011004074A CN112025179A CN 112025179 A CN112025179 A CN 112025179A CN 202011004074 A CN202011004074 A CN 202011004074A CN 112025179 A CN112025179 A CN 1120251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clamp
clamping
assembly
workbe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0407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先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00407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251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251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251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7/04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 B23K37/0426Fixtures for other work
    • B23K37/0435Clamps
    • B23K37/0443Ji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sistance Wel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驾驶室底板机器人焊接工装,包括工作台,于工作台的第一端设置有可滑动的正位夹具组件,还包括可滑动地设置于工作台的侧位夹具组件,侧位夹具组件对称分布于与工作台的第一端相邻的两侧;正位夹具组件的滑动轨迹与侧位夹具组件的滑动轨迹垂直。侧位夹具组件包括第一侧位夹具组和第二侧位夹具组。工作台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定位骨架梁的纵向承压件和定位支撑件,工作台的第二端、第一侧位夹具组和第二侧位夹具组之间的区域均分布有正压组件,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二侧位夹具组之间分布有钳压组件。正位夹具组件、侧位夹具组件和正压组件均被配置为可检测被焊接件有无,进而检测其是否被夹紧。本发明夹持牢靠,可防止被焊接件变形。

Description

一种驾驶室底板机器人焊接工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驾驶室底板机器人焊接工装。
背景技术
驾驶室底板的焊接加工是一个重要的工序,最终的加工效果也直接影响到驾驶室整体的装配结构以及该驾驶室的内饰装配效果,但是驾驶室底板相对尺寸较大,且薄板件居多,传统的工装夹装效果差,容易导致焊接变形和虚焊漏焊的产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驾驶室底板机器人焊接工装,该工装夹持牢靠,能够减少虚焊漏焊,可防止被焊接件变形。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驾驶室底板机器人焊接工装,包括工作台,于所述工作台的第一端设置有可滑动的正位夹具组件,还包括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侧位夹具组件,所述侧位夹具组件对称分布于与所述工作台的第一端相邻的两侧。所述正位夹具组件的滑动轨迹与所述侧位夹具组件的滑动轨迹垂直。所述侧位夹具组件包括第一侧位夹具组和第二侧位夹具组,所述第一侧位夹具组靠近所述工作台的第二端分布,所述第二侧位夹具组处于所述正位夹具组件和所述第一侧位夹具组之间。所述工作台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定位骨架梁的纵向承压件和定位支撑件,工作台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侧位夹具组和第二侧位夹具组之间的区域均分布有正压组件,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二侧位夹具组之间分布有钳压组件。所述正位夹具组件、所述侧位夹具组件和所述正压组件均被配置为可检测被焊接件有无,进而检测其是否被夹紧。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正位夹具组件和所述侧位夹具组件均通过滑移组件与所述工作台滑动连接,所述侧位夹具组件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被焊接件的夹紧部件,该夹紧部件上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其是否压紧被焊接件的检测块。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侧位夹具组包括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所述第一夹具包括第四底座,于所述第四底座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销和用于检测被焊接件有无的第二检测件。所述第二夹具包括第五底座,于所述第五底座上设置有第三定位销。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侧位夹具组包括下位夹装部和上位夹装部,所述下位夹装部包括第九底座,所述上位夹装部包括第十底座,所述第十底座上设置有第四定位销、第二延伸架和用于检测被焊接件有无的第三检测件,所述第二延伸架上设置有多个用于限位被焊接件的第五支块。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四底座、所述第五底座、所述第九底座和所述第十底座上均安装有所述夹紧部件,其中:所述第四底座和所述第五底座上各自的所述夹紧部件的开口向下,所述第九底座和所述第十底座上均按照上下相对的方式设置多个所述夹紧部件。所述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三定位销和所述第四定位销均靠近与其对应的所述夹紧部件的夹紧端分布。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夹紧部件包括第七气缸,所述第七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铰接有第二压爪,所述第二压爪的中部铰接有铰接连杆,所述第二压爪的顶端设置有第五压块,所述检测块安装在第七气缸的缸体外侧。所述铰接连杆铰接至与所述夹紧部件对应的所述第四底座、所述第五底座、所述第九底座和所述第十底座,第七气缸的缸体铰接至与所述夹紧部件对应的所述第四底座、所述第五底座、所述第九底座和所述第十底座。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正位夹具组件包括架板,所述架板通过所述滑移组件与所述工作台滑动连接,所述架板上设置有第三夹具、第四夹具和架板,多个所述第四夹具处于所述,所述架板的中部,两个所述第三夹具关于所述第四夹具对称分布,两个所述架板关于所述第四夹具对称分布。所述第三夹具包括第十一底座和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铰接有第二压臂,所述第四气缸和所述第二压臂均与所述第十一底座铰接,所述第二压臂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压爪,所述第一压爪上设置有多个第六支块,所述第二压臂上于所述第十一底座和所述第一压爪之间设置有第一延伸杆,于所述第一延伸杆和第一压爪之间设置有第五定位销和第四检测件。所述第四夹具包括第十二底座和第五气缸,所述第五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铰接有第三压臂,所述第三压臂和所述第五气缸均铰接于第十二底座,所述第三压臂的端部设置有第六定位销、第五检测件和第二延伸杆。所述第十一底座和所述第十二底座均安装于所述架板上。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正压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施压部和承压部,所述施压部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上铰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铰接有第一压臂,该第一压臂铰接至所述第一底座的顶端,所述第一压臂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压块。所述承压部包括第二底座和第一检测件,所述第二底座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压块,所述第一检测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的靠近所述第二压块的位置处。所述第一压块与所述第二压块相互配合以夹紧被焊接件。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定位支撑件包括第三底座,所述第三底座上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支块,所述第一支块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销。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钳压组件包括第八底座,所述第八底座上设置有第四延伸板,所述第四延伸板上铰接有第三气缸和钳压头,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与所述钳压头铰接,所述第四延伸板的端部设置有第四支块。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正位夹具组件配合侧位夹具组件以及设置在正位夹具组件对侧的正压组件,在水平方向对底板进行夹紧限位,再通过纵向承压件和定位支撑件以及钳压组件对各焊接件进行支撑限位,使得各被焊接件定位精准,支撑到位,夹紧牢靠,可防止其在焊接过程中发生偏移甚至变形。同时正位夹具组件和侧位夹具组件采用滑移设置,可在下料时滑移工作区域,方便工件安装,可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夹持的驾驶室底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第一侧位夹具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第二侧位夹具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夹紧部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第三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第四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正压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定位支撑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钳压组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第一支撑组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第二支撑组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标:1-工作台,2-正压组件,21-施压部,211-第一底座,212-第一延伸板,213-第一气缸,214-第一压臂,215-第一压块,22-承压部,221-第二底座,222-第一检测件,223-第二压块,3-定位支撑件,31-第三底座,32-第二气缸,33-第一定位销,34-第一支块,4-第一侧位夹具组,41-第一夹具,411-第四底座,412-第二检测件,413-第二定位销,414-第二支块,42-第二夹具,421-第五底座,422-第三支块,423-第三定位销,43-第一安装板,5-第一支撑组件,51-第六底座,52-第二延伸板,53-第三压块,6-第二支撑组件,61-第七底座,62-第三延伸板,63-第四压块,7-钳压组件,71-第八底座,72-第四延伸板,73-第三气缸,74-钳压头,75-第四支块,8-第二侧位夹具组,81-下位夹装部,811-第九底座,812-第五延伸板,82-上位夹装部,821-第十底座,822-第二延伸架,823-第五支块,824-第四定位销,825-第三检测件,83-第二安装板,9-第三夹具,91-第十一底座,92-第四气缸,93-第二压臂,94-第一延伸杆,95-第五定位销,96-第四检测件,97-第一压爪,98-第六支块,10-第四夹具,101-第三压臂,102-第五气缸,103-第十二底座,104-第六定位销,105-第五检测件,106-第二延伸杆,11-架板,12-第三支撑组件,13-过渡架,14-滑移组件,141-支板,142-滑轨,143-架杆,144-挡尘板,145-限位块,146-第六气缸,147-滑板,148-滑块15-夹紧部件,151-第七气缸,152-铰接连杆,153-第二压爪,154-第五压块,16-检测块,a-骨架梁,b-底座支撑板,c-底板上支架,d-底板,e-底板下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2所示,该驾驶室底板包括骨架梁a,骨架梁a的侧边焊接有底板上支架c和底板下支架e,于骨架梁a的上侧焊接有底板d,该底板d分别与骨架梁a、底板上支架c和底板下支架e焊接,位于骨架梁a两侧的两个底板上支架c之间焊接有底座支撑板b,底座支撑板b的端部焊接至对应的底板上支架c,并且底座支撑板b与底板d焊接。
请参照图1至图12,一种驾驶室底板机器人焊接工装,包括呈长方体状的工作台1,于工作台1的长度方向的第一端设置有可滑动的正位夹具组件,还包括可滑动地设置于工作台1的侧位夹具组件,侧位夹具组件对称分布于与工作台1的第一端相邻的两侧。正位夹具组件的滑动轨迹与侧位夹具组件的滑动轨迹垂直。侧位夹具组件包括第一侧位夹具组4和第二侧位夹具组8,第一侧位夹具组4靠近工作台1的长度方向的第二端分布,第二侧位夹具组8处于正位夹具组件和第一侧位夹具组4之间。工作台1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定位骨架梁a的纵向承压件和定位支撑件3,工作台1的第二端、第一侧位夹具组4和第二侧位夹具组8之间的区域均分布有正压组件2,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二侧位夹具组8之间分布有钳压组件7。正位夹具组件、侧位夹具组件和正压组件2均被配置为可检测被焊接件有无,进而检测其是否被夹紧。
具体的,工作人员首先将骨架梁a放置在工作台1上,并通过纵向承压件、定位支撑件3和正压组件2预定位,限制其在纵向的位置。然后使得正位夹具组件滑移并靠近骨架梁a的上端,以使得正位夹具组件上的第三夹具9、第四夹具10和第三支撑组件12抵靠至骨架梁a并对其在纵向形成支撑限位,进而通过正位夹具组件配合正压组件2使的骨架梁a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固定,然后通过设置在骨架梁a上的与钳压组件7相适配的孔,用钳压组件7锁紧骨架梁a,对其进行再次固定,以确保其作为焊接的基座的牢固性,以防止其在焊接过程中发生位移。接下来在骨架梁a上扣压底板d,并在底板d的两侧安装底板上支架c和底板下支架e,如图2所示,并且在两个底板上支架c之间安装底座支撑板b,最后使得第一侧位夹具组4和第二侧位夹具组8滑移并抵靠至底板d、底板上支架c和底板下支架e,然后将其固定夹紧即可。正位夹具组件滑移的方向为工作台1的长度方向,侧位夹具组件的滑移方向为工作台1的宽度方向。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正位夹具组件和侧位夹具组件均通过滑移组件14与工作台1滑动连接,侧位夹具组件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被焊接件的夹紧部件15,该夹紧部件15上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其是否压紧被焊接件的检测块16。第一侧位夹具组4包括第一夹具41和第二夹具42,第一夹具41包括第四底座411,于第四底座411上设置有第二支块414和用于检测被焊接件有无的第二检测件412,第二支块414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销413。第二夹具42包括第五底座421,于第五底座421上设置有第三支块422,第三支块422上设置有第三定位销423。进一步的,滑移组件14包括支板141和滑板147,支板141上设置有滑轨142和架杆143,架杆143设置于滑轨142的端部,架杆143上安装有挡尘板144,支板141还设置有第六气缸146和限位块145,第六气缸146与滑板147连接并用于驱动滑板147,限位块145处于第六气缸146的对侧,以限定滑板147的极限位置。滑板147的下端面上设置有滑块148,该滑块148卡接于滑轨142,滑板147通过滑块148与滑轨142滑动连接。
具体的,第一侧位夹具组4用于夹紧底板下支架e和压紧底板d,第二定位销413和第三定位销423贯穿底板下支架e对其进行定位,第三支块422对底板下支架e水平施压使其固定,这里的第二检测件412用来检测第一侧位夹具组4的夹持范围内是否有被焊接件,以指示焊接机器人的下一步工作。
如图4所示,第二侧位夹具组8包括下位夹装部81和上位夹装部82,下位夹装部81包括第九底座811,第九底座811上设置有第五延伸板812,上位夹装部82包括第十底座821,第十底座821上设置有第四定位销824、第二延伸架822和用于检测被焊接件有无的第三检测件825,第二延伸架822上设置有多个用于限位被焊接件的第五支块823。进一步的,第四底座411、第五底座421、第九底座811和第十底座821上均安装有夹紧部件15,其中:如图4所示,第四底座411和第五底座421上各自的夹紧部件15的开口向下,第九底座811和第十底座821上均按照上下相对的方式设置多个夹紧部件15。第五延伸板812的上下端均设置有一个夹紧部件15,第十底座821的上端设置有两个夹紧部件15,第十底座821的中部设置有一个夹紧部件15。第二定位销413、第三定位销423和第四定位销824均靠近与其对应的夹紧部件15的夹紧端分布。
具体的,第二侧位夹具组8用于夹紧底板上支架c和底板d,第四定位销824贯穿底板上支架c对其进行定位,第五支块823用于在纵向压紧底板上支架c,第三检测件825用于检测第二侧位夹具组8的夹持范围内是否有焊接件,以指示焊接机器人的下一步工作。
如图5所示,夹紧部件15包括第七气缸151,第七气缸151的活塞杆的端部铰接有第二压爪153,第二压爪153的中部铰接有铰接连杆152,第二压爪153的顶端设置有第五压块154,检测块16安装在第七气缸151的缸体外侧。铰接连杆152铰接至与夹紧部件15对应的第四底座411、第五底座421、第九底座811和第十底座821,第七气缸151的缸体铰接至与夹紧部件15对应的第四底座411、第五底座421、第九底座811和第十底座821。具体的,夹紧部件15用以将底板d和底板下支架e、底板d和底板上支架c夹紧并且限制底板d、底板上支架c和底板下支架e在工作台1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
如图6和图7所示,正位夹具组件包括架板11,架板11通过滑移组件14与工作台1滑动连接,架板11上设置有第三夹具9、第四夹具10和架板11,多个第四夹具10处于,架板11的中部,两个第三夹具9关于第四夹具10对称分布,两个架板11关于第四夹具10对称分布。第三夹具9包括第十一底座91和第四气缸92,第四气缸92的活塞杆的端部铰接有第二压臂93,第四气缸92和第二压臂93均与第十一底座91铰接,第二压臂93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压爪97,第一压爪97上设置有多个第六支块98,第二压臂93上于第十一底座91和第一压爪97之间设置有第一延伸杆94,于第一延伸杆94和第一压爪97之间设置有第五定位销95和第四检测件96。第四夹具10包括第十二底座103和第五气缸102,第五气缸102的活塞杆的端部铰接有第三压臂101,第三压臂101和第五气缸102均铰接于第十二底座103,第三压臂101的端部设置有第六定位销104、第五检测件105和第二延伸杆106。第十一底座91和第十二底座103均安装于架板11上。
具体的,第二压臂93压紧,此时,第一延伸杆94的端部抵靠至底座支撑板b的底部并对其施压,使其与底板d紧密贴合,第六支块98抵靠至底座支撑板b的侧面对其进行工作台1的长度方向的限位和夹紧。第五定位销95用于贯穿焊接在底座支撑板b的另一个侧面的底座支架,第四检测件96用于检测与底座支撑板b一体的底座支架是否有,以指示焊接机器人的下一步工作。第三压臂101压紧,此时第二延伸杆106的端部抵靠至底座支撑板b的底部并对其施压,其作用与第一延伸杆94一致。第五检测件105用于检测底座支撑板b是否有。第六定位销104贯穿底座支撑板b的上沿,对其进行定位。
如图8所示,正压组件2包括相互配合的施压部21和承压部22,施压部21包括第一底座211,第一底座211上设置有第一延伸板212,上铰接有第一气缸213,第一气缸213的活塞杆的端部铰接有第一压臂214,该第一压臂214铰接至第一延伸板212的顶端,第一压臂214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压块215。承压部22包括第二底座221和第一检测件222,第二底座221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压块223,第一检测件222设置于第二底座221的靠近第二压块223的位置处。第一压块215与第二压块223相互配合以夹紧被焊接件。如图1和图8所示,第二压块223支撑底板d,并且通过第一压臂214配合第一压块215压紧。
如图9所示,定位支撑件3包括第三底座31,第三底座31上设置有第二气缸32,第二气缸32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支块34,第一支块34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销33。第一定位销33贯穿骨架梁a对其进行定位。
如图10所示,钳压组件7包括第八底座71,第八底座71上设置有第四延伸板72,第四延伸板72上铰接有第三气缸73和钳压头74,第三气缸73的活塞杆的端部与钳压头74铰接,第四延伸板72的端部设置有第四支块75。
如图11和图12所示,纵向承压件包括第一支撑组件5和第二支撑组件6以及第三支撑组件12,第一支撑组件5包括第六底座51,第六底座51上设置有第二延伸板52,第二延伸板52的顶端设置有多个第三压块53,第二支撑组件6包括第七底座61,第七底座61上设置有第三延伸板62,第三延伸板62的顶端设置有多个第四压块63,第三支撑组件12的结构同第二支撑组件6。第三压块53和第四压块63用于在纵向支撑底板d,对其起限位支撑的作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三压块53分布方向沿工作台1的宽度方向,多个第四压块63的分布方向沿工作台1的长度方向。
本实施例中,支板141安装在工作台1上,第四底座411、第五底座421、第九底座811、第十底座821、第十一底座91和第十二底座103均通过螺栓安装在与其对应的滑板147上。其中,第二侧位夹具组8底部的滑移组件14下安装有过渡架13,该过渡架13对第二侧位夹具组8起支撑作用。
本实施例中,第一气缸213、第三气缸73、第四气缸92、第五气缸102、第六气缸146和第七气缸151上均设置有检测块16,该检测块16为气缸传感器,用于检测上述气缸的活塞的位置。本实施例中,通过检测块16判断活塞是否运行到位,进而判断气缸是否夹紧被焊接件,若出现活塞运行不到位的情况,即可判断该焊接件没有被夹紧或者出现故障,在故障排除前系统不会指示焊接机器人进行工作。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件222、第二检测件412、第三检测件825、第四检测件96和第五检测件105均用于检测其设置位置处是否夹装了被焊接件,为磁感应传感器,在设置时,其相对于被焊接件的距离为5-10mm。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驾驶室底板机器人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于所述工作台(1)的第一端设置有可滑动的正位夹具组件,还包括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的侧位夹具组件,所述侧位夹具组件对称分布于与所述工作台(1)的第一端相邻的两侧;所述正位夹具组件的滑动轨迹与所述侧位夹具组件的滑动轨迹垂直;
所述侧位夹具组件包括第一侧位夹具组(4)和第二侧位夹具组(8),所述第一侧位夹具组(4)靠近所述工作台(1)的第二端分布,所述第二侧位夹具组(8)处于所述正位夹具组件和所述第一侧位夹具组(4)之间;
所述工作台(1)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定位骨架梁的纵向承压件和定位支撑件(3),工作台(1)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侧位夹具组(4)和第二侧位夹具组(8)之间的区域均分布有正压组件(2),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二侧位夹具组(8)之间分布有钳压组件(7);
所述正位夹具组件、所述侧位夹具组件和所述正压组件(2)均被配置为可检测被焊接件有无,进而检测其是否被夹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底板机器人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位夹具组件和所述侧位夹具组件均通过滑移组件(14)与所述工作台(1)滑动连接,所述侧位夹具组件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被焊接件的夹紧部件(15),该夹紧部件(15)上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其是否压紧被焊接件的检测块(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室底板机器人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第一侧位夹具组(4)包括第一夹具(41)和第二夹具(42),所述第一夹具(41)包括第四底座(411),于所述第四底座(411)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销(413)和用于检测被焊接件有无的第二检测件(412);
所述第二夹具(42)包括第五底座(421),于所述第五底座(421)上设置有第三定位销(4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驾驶室底板机器人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位夹具组(8)包括下位夹装部(81)和上位夹装部(82),所述下位夹装部(81)包括第九底座(811),所述上位夹装部(82)包括第十底座(821),所述第十底座(821)上设置有第四定位销(824)、第二延伸架(822)和用于检测被焊接件有无的第三检测件(825),所述第二延伸架(822)上设置有多个用于限位被焊接件的第五支块(8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驾驶室底板机器人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底座(411)、所述第五底座(421)、所述第九底座(811)和所述第十底座(821)上均安装有所述夹紧部件(15),其中:
所述第四底座(411)和所述第五底座(421)上各自的所述夹紧部件(15)的开口向下,所述第九底座(811)和所述第十底座(821)上均按照上下相对的方式设置多个所述夹紧部件(15);
所述第二定位销(413)、所述第三定位销(423)和所述第四定位销(824)均靠近与其对应的所述夹紧部件(15)的夹紧端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驾驶室底板机器人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部件(15)包括第七气缸(151),所述第七气缸(151)的活塞杆的端部铰接有第二压爪(153),所述第二压爪(153)的中部铰接有铰接连杆(152),所述第二压爪(153)的顶端设置有第五压块(154),所述检测块(16)安装在第七气缸(151)的缸体外侧;
所述铰接连杆(152)铰接至与所述夹紧部件(15)对应的所述第四底座(411)、所述第五底座(421)、所述第九底座(811)和所述第十底座(821),第七气缸(151)的缸体铰接至与所述夹紧部件(15)对应的所述第四底座(411)、所述第五底座(421)、所述第九底座(811)和所述第十底座(8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驾驶室底板机器人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位夹具组件包括架板(11),所述架板(11)通过所述滑移组件(14)与所述工作台(1)滑动连接,所述架板(11)上设置有第三夹具(9)、第四夹具(10)和架板(11),多个所述第四夹具(10)处于所述,所述架板(11)的中部,两个所述第三夹具(9)关于所述第四夹具(10)对称分布,两个所述架板(11)关于所述第四夹具(10)对称分布;
所述第三夹具(9)包括第十一底座(91)和第四气缸(92),所述第四气缸(92)的活塞杆的端部铰接有第二压臂(93),所述第四气缸(92)和所述第二压臂(93)均与所述第十一底座(91)铰接,所述第二压臂(93)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压爪(97),所述第一压爪(97)上设置有多个第六支块(98),所述第二压臂(93)上于所述第十一底座(91)和所述第一压爪(97)之间设置有第一延伸杆(94),于所述第一延伸杆(94)和第一压爪(97)之间设置有第五定位销(95)和第四检测件(96);
所述第四夹具(10)包括第十二底座(103)和第五气缸(102),所述第五气缸(102)的活塞杆的端部铰接有第三压臂(101),所述第三压臂(101)和所述第五气缸(102)均铰接于第十二底座(103),所述第三压臂(101)的端部设置有第六定位销(104)、第五检测件(105)和第二延伸杆(106);
所述第十一底座(91)和所述第十二底座(103)均安装于所述架板(1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底板机器人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压组件(2)包括相互配合的施压部(21)和承压部(22),所述施压部(21)包括第一底座(211),所述第一底座(211)上铰接有第一气缸(213),所述第一气缸(213)的活塞杆的端部铰接有第一压臂(214),该第一压臂(214)铰接至所述第一底座(211)的顶端,所述第一压臂(214)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压块(215);
所述承压部(22)包括第二底座(221)和第一检测件(222),所述第二底座(221)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压块(223),所述第一检测件(222)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221)的靠近所述第二压块(223)的位置处;
所述第一压块(215)与所述第二压块(223)相互配合以夹紧被焊接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底板机器人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撑件(3)包括第三底座(31),所述第三底座(31)上设置有第二气缸(32),所述第二气缸(32)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支块(34),所述第一支块(34)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销(3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驾驶室底板机器人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压组件(7)包括第八底座(71),所述第八底座(71)上设置有第四延伸板(72),所述第四延伸板(72)上铰接有第三气缸(73)和钳压头(74),所述第三气缸(73)的活塞杆的端部与所述钳压头(74)铰接,所述第四延伸板(72)的端部设置有第四支块(75)。
CN202011004074.4A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驾驶室底板机器人焊接工装 Pending CN1120251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04074.4A CN112025179A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驾驶室底板机器人焊接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04074.4A CN112025179A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驾驶室底板机器人焊接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25179A true CN112025179A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75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04074.4A Pending CN112025179A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驾驶室底板机器人焊接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2517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3691A (zh) * 2021-08-04 2021-10-22 重庆市华青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前端焊接总成夹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3691A (zh) * 2021-08-04 2021-10-22 重庆市华青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前端焊接总成夹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03646B2 (en) Roller hemming system for panel of vehicle
CN110142550A (zh) 一种用于保险杠自动焊接的夹持装置的底架
CN112025179A (zh) 一种驾驶室底板机器人焊接工装
CN110732812A (zh) 四轴车桥直环缝焊装置
CN212599967U (zh) 一种驾驶室底板机器人焊接工装
CN215146112U (zh) 一种客车白车身侧围蒙皮焊接工装
CN109940574B (zh) 抓手通用柔性支撑定位系统及柔性工装定位控制方法
CN210451532U (zh) 车用定位夹紧机构
CN106392279A (zh) 一种用于机器人焊接汽车铰链支座焊接总成的弧焊工装
CN206578419U (zh) 一种用于机器人焊接汽车铰链支座焊接总成的弧焊工装
CN210937806U (zh) 四轴车桥直环缝焊装置
KR101876442B1 (ko) 자동차의 루프프레임 조립체 제조용 지그
CN207104191U (zh) 一种货箱翻转补焊夹具
CN214558623U (zh) 一种汽车水箱横梁的焊接夹具结构
CN101624075B (zh) 一种重型卡车仪表台支架的装配焊接工艺
CN204523428U (zh) 一种防汽车前罩涂装变形的支撑架
CN210818229U (zh) 一种异型弯管的焊接夹具
CN218556882U (zh) 一种汽车前端定位工装
CN213163898U (zh) 一种货箱焊接工装
CN216409990U (zh) 一种汽车前围板检具
CN216656907U (zh) 一种工程车桥壳u形支架定位工装
CN219403013U (zh) 一种工程臂车底盘预装胎
CN216462711U (zh) 一种新型铁路货车车门焊接工装
CN213794941U (zh) 一种机器人焊接工作站标准工装快换梁
CN218517987U (zh) 一种机动车天窗新型无痕焊接的安装结构及天窗工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