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01816A -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给水系统标准化施工管理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给水系统标准化施工管理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01816A
CN112001816A CN202010821959.7A CN202010821959A CN112001816A CN 112001816 A CN112001816 A CN 112001816A CN 202010821959 A CN202010821959 A CN 202010821959A CN 112001816 A CN112001816 A CN 1120018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truction
water supply
supply system
building water
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2195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01816B (zh
Inventor
黄卫
汪艳
许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Judacheng Water Service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Judacheng Water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Judacheng Water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Judacheng Water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2195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018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01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18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018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18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52Water filt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给水系统标准化施工管理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其解决了建筑给水系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运输疏忽等原因会出现施工构件不符合实际需求的问题,其包括:构建施工构件的理想三维参数信息;实时获取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的参数信息;将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的参数信息,与理想三维参数信息作比对;若比对不成功,分析计算出耗时最短的处理方案,一并通知到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总负责人;若比对成功,则不作通知,本申请能够有效分析判断出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是否符合要求,在现场施工构件不符合要求的时候能够及时筛选出合适的方案通知到建筑给水系统施工的总负责人,更好的保障建筑给水系统的有序施工。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给水系统标准化施工管理方法、系统、以 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给水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给水系统标准化施工管理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给水系统是将城镇给水管网(或自备水源,如蓄水池)中的水引入一幢建筑或一个建筑群体,建筑给水系统供人们生活、生产和消防之用,并满足各类用水对水质、水量和水压要求的冷水供应系统。
现有申请号为CN201910646115.0且名称为建筑给水施工方法的专利,其通过施工工艺的改进,减少水管遗漏的概率,从而减少了水源的浪费。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建筑给水系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运输疏忽等原因会出现施工构件不符合实际需求,导致建筑给水系统施工工期的延时,还有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有效分析判断出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是否符合要求,在现场施工构件不符合要求的时候能够及时筛选出合适的方案通知到建筑给水系统施工的总负责人,更好的保障建筑给水系统的有序施工,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给水系统标准化施工管理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给水系统标准化施工管理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给水系统标准化施工管理方法,包括:
构建应用于建筑给水系统施工的施工构件的理想三维参数信息;
实时获取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的参数信息;
将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的参数信息,与应用于建筑给水系统施工的施工构件的理想三维参数信息作比对;
若比对不成功,则分析出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不达标的原因并作罗列,并结合更换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的耗时、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作加工以达标并运输返回建筑给水系统现场的耗时、以及应用未加工完毕的备用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作加工并运输至建筑给水系统现场的耗时,分析计算出耗时最短的处理方案,一并通知到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总负责人;
若比对成功,则不作通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分析判断出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是否符合要求,在现场施工构件不符合要求的时候能够及时筛选出合适的方案通知到建筑给水系统施工的总负责人,以便于总负责人尽快安排施工构件的更换或加工,以保证建筑给水系统继续施工,同时也会将施工构件不达标的原因一并告知于到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总负责人,从而提醒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总负责人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加以注意,更好的保障建筑给水系统的有序施工。
优选的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的参数信息的获取:
从预设的存储有建筑给水系统标准化施工的施工时间的第一数据库中,查找出建筑给水系统标准化施工的施工时间;
在当前时间处于建筑给水系统标准化施工的施工时间范围时,启动预设于建筑给水系统施工现场的三维全景数据采集装置于现场建筑给水系统施工现场,采集获取现场施工构件的参数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合第一数据库的设置能够有效保证三维全景数据采集装置在工作时间自动开启,一方面避免了三维全景数据采集装置一直开启导致的能源浪费或因为人为疏忽的忘记开启导致出现施工构件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出现,另一方面有效保证其在建筑给水系统施工的时候持续对建筑施工构件的有效监督,避免出现施工构件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出现。
优选的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不达标的原因并作罗列的分析构建步骤:
从预设的存储有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不达标的原因以及被评估为相应原因频次的第二数据库中,查找出比对不成功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不达标原因以及被评估为相应原因的频次;
定义每次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被评估不达标的原因为原因组,原因组所涉及的原因数量为1个或多个,逐一分析出每个原因出现的总频次、以及原因组出现的总频次;
按照出现的总频次由多至少对原因以及原因组作由上至下的排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出现施工构件被评估不达标的原因作合理的排序,从而能够方便建筑给水系统负责人及时更好的了解到建筑给水系统不达标最可能的原因,从而在后续加以注意。
优选的更换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的耗时的获取步骤如下:
从预设的存储有施工构件以及供更换相应施工构件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位置的第三数据库中,查找出比对不成功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相对应的供更换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位置;
供更换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位置为多个,以预设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工地所在位置所起起点,若干供更换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位置为终点,计算出每个供更换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至建筑给水系统施工工地所在位置的距离,并筛选出其中最短路径作为当前运输更换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规划路径;
从预设的存储有历史每次不同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更换的距离以及完成更换的总时间的第四数据库中,查找出需更换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历史每次更换的距离以及完成更换的时间,并以历史每次运输更换相应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路径的距离之和作为被除数,每次更换的时间之和作为除数,计算出相应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有效运输速度;
以相应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有效运输速度作为除数,当前运输更换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规划路径作为被除数,计算出更换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的耗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合更换相应施工构件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位置至施工现场的距离,以及基于历史相关施工构建完成更换的距离和耗时所分析出的相关构件有效运输速度,从而更加精准的预测出了相关构件完成更换的耗时。
优选的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作加工以达标并运输返回建筑给水系统现场的耗时的计算分析获取步骤如下:
从预设的存储有用于加工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加工设备所在位置以及相应加工设备的平均单次完成加工时间的第五数据库中,查找出需加工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加工设备所在位置以及相应加工设备的平均单次完成加工时间;
以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施工地作为出发地,相应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加工设备所在位置作为目的地,计算出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至加工设备的距离;
以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至加工设备的距离作为被除数,相应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有效运输速度作为被除数,计算出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至加工设备的耗时,并以耗时的两倍加上相应加工设备的平均单次完成加工时间之和,作为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作加工以达标并运输返回建筑给水系统现场的耗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合加工设备所在位置、相关加工设备的单次完成加工的平均时间,以及基于历史相关施工构建完成更换的距离和耗时所分析出的相关构件有效运输速度,从而更加精准的分析出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作加工以达标并运输返回建筑给水系统现场的耗时。
优选的应用未加工完毕的备用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作加工并运输至建筑给水系统现场的耗时计算分析步骤如下:
从预设的存储有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以及相对应的备用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所在位置的第六数据库中,查找出比对不成功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相对应的备用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位置;
以备用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位置为出发点,途经加工设备所在地,并最终到达建筑给水系统施工地,规划出最短路径,并以最短路径的长度作为被除数,相应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有效运输速度作为除数,计算出备用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位置的运输时间,并以备用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位置的运输时间与相应加工设备的平均加工时间相加的和作为应用未加工完毕的备用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作加工并运输至建筑给水系统现场的耗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合备用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位置、加工设备所在地,以及基于历史相关施工构建完成更换的距离和耗时所分析出的相关构件有效运输速度,分析出备用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运输时间,并加上相应加工设备的平均加工时间从而获取应用未加工完毕的备用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作加工并运输至建筑给水系统现场的耗时。
优选的耗时最低的处理方案的分析获取步骤如下:
从结合更换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的耗时、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作加工以达标并运输返回建筑给水系统现场的耗时、以及应用未加工完毕的备用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作加工并运输至建筑给水系统现场的耗时三者中,选出其中耗时最短的方案;
若存在多个耗时最短的方案,则从预设的存储有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以及相应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单位距离运输成本、相应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平均单次完成加工成本、更换相应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成本的第七数据库中,查找出比对不成功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单位距离运输成本以及相应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平均加工成本;
以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单位距离运输成本,与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运输距离的乘积作为运输成本,并依次与相应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平均单次完成加工的成本、以及更换相应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成本相加并以相加的和作为建筑给水系统施工完善方案的总成本,按照总成本由少至多对耗时最短的几个方案作由上至下的排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筛选出耗时最短的方案,并且能够在耗时最短的方案为若干个的情况下按照总成本作排序,从而方便后续建筑给水系统总负责人后续作方案的选择。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给水系统标准化施工管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给水系统标准化施工管理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该程序能够被处理器加载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给水系统标准化施工管理方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分析判断出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是否符合要求,在现场施工构件不符合要求的时候能够及时筛选出合适的方案通知到建筑给水系统施工的总负责人,更好的保障建筑给水系统的有序施工。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能够被处理器加载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给水系统标准化施工管理方法的程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取程序,能够有效分析判断出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是否符合要求,在现场施工构件不符合要求的时候能够及时筛选出合适的方案通知到建筑给水系统施工的总负责人,更好的保障建筑给水系统的有序施工。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技术效果为:能够有效分析判断出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是否符合要求,在现场施工构件不符合要求的时候能够及时筛选出合适的方案通知到建筑给水系统施工的总负责人,更好的保障建筑给水系统的有序施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给水系统标准化施工管理方法的整体步骤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步骤S200的具体步骤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步骤S400中所提及的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不达标的原因并作罗列的分析构建步骤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步骤S400中所提及的更换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的耗时的获取步骤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步骤S400中所提及的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作加工以达标并运输返回建筑给水系统现场的耗时的计算分析获取步骤示意图。
图6是步骤S400中所提及的应用未加工完毕的备用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作加工并运输至建筑给水系统现场的耗时计算分析步骤示意图。
图7是步骤S400所提及的耗时最低的处理方案的分析获取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给水系统标准化施工管理方法,包括步骤S100、步骤S200、步骤S300、步骤S400、步骤SA00,其中步骤S400以及步骤SA00为并行步骤。
在步骤S100中,构建应用于建筑给水系统施工的施工构件的理想三维参数信息。
步骤S100所提及的施工构件的理想三维参数信息,通过控制终端采集完稿的建筑给水系统三维设计图纸中相关的施工构件的三维参数信息获取,施工构件可以为给水管道、排水管道等建筑给水系统所涉及到的施工所需的构件。
在步骤S200中,实时获取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的参数信息。
步骤S200可划分为步骤S210至步骤S220。
在步骤S210中,从预设的存储有建筑给水系统标准化施工的施工时间的第一数据库中,查找出建筑给水系统标准化施工的施工时间。
在步骤S220中,在当前时间处于建筑给水系统标准化施工的施工时间范围时,启动预设于建筑给水系统施工现场的三维全景数据采集装置于现场建筑给水系统施工现场,采集获取现场施工构件的参数信息。
举例来说,第一数据库中所存储的工作时间为早上9点至下午5点,那么三维全景数据采集装置在早上9点将会开启,在下午5点的时候会关闭。
步骤S220所提及的三维全景数据采集装置为360度全景摄像头,可无盲点监测覆盖面积400左右平方米,设有一个鱼眼镜头,拥有360度全景视图,一台360度全景摄像头可以取代多台普通的摄像机,做到了无缝监控。
在步骤S300中,将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的参数信息,与应用于建筑给水系统施工的施工构件的理想三维参数信息作比对。
在步骤S400中,若比对不成功,则分析出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不达标的原因并作罗列,并结合更换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的耗时、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作加工以达标并运输返回建筑给水系统现场的耗时、以及应用未加工完毕的备用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作加工并运输至建筑给水系统现场的耗时,分析计算出耗时最短的处理方案,一并通知到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总负责人。
在步骤S400所提及的一并通知到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总负责人的通知方式为短信通知方式。
在步骤SA00中,若比对成功,则不作通知。
其中,步骤S400中所提及的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不达标的原因并作罗列的分析构建步骤可划分为步骤S4a0至步骤S4c0。
在步骤S4a0中,从预设的存储有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不达标的原因以及被评估为相应原因频次的第二数据库中,查找出比对不成功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不达标原因以及被评估为相应原因的频次。
在步骤S4b0中,定义每次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被评估不达标的原因为原因组,原因组所涉及的原因数量为1个或多个,逐一分析出每个原因出现的总频次、以及原因组出现的总频次。
举例来说,一个施工构件出现不达标的原因可以为原因a、原因b的组合,也可以是单独的原因a或单独原因b;步骤S4b0所提及的每个原因出现的总频次包括了相应原因在原因组的情况,举例来说,原因a单独出现的频次为10次,涉及原因a的原因组频次为3次,那么原因a出现的总频次为13次。
在步骤S4c0中,按照出现的总频次由多至少对原因以及原因组作由上至下的排序。
其中,步骤S400中所提及的更换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的耗时的获取步骤可划分为步骤S4d0至步骤S4g0。
在步骤S4d0中,从预设的存储有施工构件以及供更换相应施工构件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位置的第三数据库中,查找出比对不成功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相对应的供更换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位置。
在步骤S4e0中,供更换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位置为多个,以预设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工地所在位置所起起点,若干供更换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位置为终点,计算出每个供更换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至建筑给水系统施工工地所在位置的距离,并筛选出其中最短路径作为当前运输更换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规划路径。
在步骤S4f0中,从预设的存储有历史每次不同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更换的距离以及完成更换的总时间的第四数据库中,查找出需更换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历史每次更换的距离以及完成更换的时间,并以历史每次运输更换相应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路径的距离之和作为被除数,每次更换的时间之和作为除数,计算出相应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有效运输速度。
举例来说,由于所涉及更换的施工构件有大有小,因此运输的耗时也有所不同,步骤S4f0所提及的有效运输速度,举例来说,某一个施工构件的运输的总距离为80公里,更换的时间之和为2小时,那么对应施工构件的有效运输速度为40公里/小时。
在步骤S4g0中,以相应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有效运输速度作为除数,当前运输更换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规划路径作为被除数,计算出更换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的耗时。
其中,步骤S400中所提及的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作加工以达标并运输返回建筑给水系统现场的耗时的计算分析获取步骤可划分为步骤S4h0至步骤S4j0。
在步骤S4h0中,从预设的存储有用于加工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加工设备所在位置以及相应加工设备的平均单次完成加工时间的第五数据库中,查找出需加工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加工设备所在位置以及相应加工设备的平均单次完成加工时间。
在步骤S4i0中,以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施工地作为出发地,相应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加工设备所在位置作为目的地,计算出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至加工设备的距离。
在步骤S4j0中,以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至加工设备的距离作为被除数,相应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有效运输速度作为被除数,计算出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至加工设备的耗时,并以耗时的两倍加上相应加工设备的平均单次完成加工时间之和,作为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作加工以达标并运输返回建筑给水系统现场的耗时。
其中,在步骤S400中所提及的应用未加工完毕的备用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作加工并运输至建筑给水系统现场的耗时计算分析步骤可划分为步骤S4k0至步骤S4l0。
在步骤S4k0中,从预设的存储有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以及相对应的备用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所在位置的第六数据库中,查找出比对不成功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相对应的备用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位置。
在步骤S4l0中,以备用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位置为出发点,途经加工设备所在地,并最终到达建筑给水系统施工地,规划出最短路径,并以最短路径的长度作为被除数,相应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有效运输速度作为除数,计算出备用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位置的运输时间,并以备用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位置的运输时间与相应加工设备的平均加工时间相加的和作为应用未加工完毕的备用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作加工并运输至建筑给水系统现场的耗时。
其中,步骤S400所提及的耗时最低的处理方案的分析获取步骤可划分为步骤S4A0至步骤S4C0。
在步骤S4A0中,从结合更换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的耗时、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作加工以达标并运输返回建筑给水系统现场的耗时、以及应用未加工完毕的备用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作加工并运输至建筑给水系统现场的耗时三者中,选出其中耗时最短的方案。
在步骤S4B0中,若存在多个耗时最短的方案,则从预设的存储有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以及相应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单位距离运输成本、相应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平均单次完成加工成本、更换相应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成本的第七数据库中,查找出比对不成功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单位距离运输成本以及相应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平均加工成本。
在步骤S4C0中,以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单位距离运输成本,与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运输距离的乘积作为运输成本,并依次与相应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平均单次完成加工的成本、以及更换相应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成本相加并以相加的和作为建筑给水系统施工完善方案的总成本,按照总成本由少至多对耗时最短的几个方案作由上至下的排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能够被处理器加载执行时实现如图1-图7任一种方法的程序。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基于同一申请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给水系统标准化施工管理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实现如图1至图7任一种方法的程序。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给水系统标准化施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建应用于建筑给水系统施工的施工构件的理想三维参数信息;
实时获取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的参数信息;
将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的参数信息,与应用于建筑给水系统施工的施工构件的理想三维参数信息作比对;
若比对不成功,则分析出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不达标的原因并作罗列,并结合更换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的耗时、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作加工以达标并运输返回建筑给水系统现场的耗时、以及应用未加工完毕的备用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作加工并运输至建筑给水系统现场的耗时,分析计算出耗时最短的处理方案,一并通知到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总负责人;
若比对成功,则不作通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给水系统标准化施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的参数信息的获取:
从预设的存储有建筑给水系统标准化施工的施工时间的第一数据库中,查找出建筑给水系统标准化施工的施工时间;
在当前时间处于建筑给水系统标准化施工的施工时间范围时,启动预设于建筑给水系统施工现场的三维全景数据采集装置于现场建筑给水系统施工现场,采集获取现场施工构件的参数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给水系统标准化施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不达标的原因并作罗列的分析构建步骤:
从预设的存储有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不达标的原因以及被评估为相应原因频次的第二数据库中,查找出比对不成功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不达标原因以及被评估为相应原因的频次;
定义每次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被评估不达标的原因为原因组,原因组所涉及的原因数量为1个或多个,逐一分析出每个原因出现的总频次、以及原因组出现的总频次;
按照出现的总频次由多至少对原因以及原因组作由上至下的排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给水系统标准化施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更换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的耗时的获取步骤如下:
从预设的存储有施工构件以及供更换相应施工构件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位置的第三数据库中,查找出比对不成功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相对应的供更换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位置;
供更换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位置为多个,以预设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工地所在位置所起起点,若干供更换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位置为终点,计算出每个供更换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至建筑给水系统施工工地所在位置的距离,并筛选出其中最短路径作为当前运输更换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规划路径;
从预设的存储有历史每次不同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更换的距离以及完成更换的总时间的第四数据库中,查找出需更换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历史每次更换的距离以及完成更换的时间,并以历史每次运输更换相应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路径的距离之和作为被除数,每次更换的时间之和作为除数,计算出相应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有效运输速度;
以相应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有效运输速度作为除数,当前运输更换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规划路径作为被除数,计算出更换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的耗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给水系统标准化施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作加工以达标并运输返回建筑给水系统现场的耗时的计算分析获取步骤如下:
从预设的存储有用于加工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加工设备所在位置以及相应加工设备的平均单次完成加工时间的第五数据库中,查找出需加工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加工设备所在位置以及相应加工设备的平均单次完成加工时间;
以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施工地作为出发地,相应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加工设备所在位置作为目的地,计算出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至加工设备的距离;
以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至加工设备的距离作为被除数,相应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有效运输速度作为被除数,计算出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至加工设备的耗时,并以耗时的两倍加上相应加工设备的平均单次完成加工时间之和,作为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作加工以达标并运输返回建筑给水系统现场的耗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给水系统标准化施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未加工完毕的备用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作加工并运输至建筑给水系统现场的耗时计算分析步骤如下:
从预设的存储有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以及相对应的备用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所在位置的第六数据库中,查找出比对不成功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相对应的备用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位置;
以备用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位置为出发点,途经加工设备所在地,并最终到达建筑给水系统施工地,规划出最短路径,并以最短路径的长度作为被除数,相应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有效运输速度作为除数,计算出备用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位置的运输时间,并以备用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位置的运输时间与相应加工设备的平均加工时间相加的和作为应用未加工完毕的备用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作加工并运输至建筑给水系统现场的耗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给水系统标准化施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耗时最低的处理方案的分析获取步骤如下:
从结合更换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的耗时、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作加工以达标并运输返回建筑给水系统现场的耗时、以及应用未加工完毕的备用建筑给水系统现场施工的施工构件作加工并运输至建筑给水系统现场的耗时三者中,选出其中耗时最短的方案;
若存在多个耗时最短的方案,则从预设的存储有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以及相应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单位距离运输成本、相应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平均单次完成加工成本、更换相应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成本的第七数据库中,查找出比对不成功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单位距离运输成本以及相应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平均加工成本;
以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单位距离运输成本,与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运输距离的乘积作为运输成本,并依次与相应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平均单次完成加工的成本、以及更换相应建筑给水系统施工构件的成本相加并以相加的和作为建筑给水系统施工完善方案的总成本,按照总成本由少至多对耗时最短的几个方案作由上至下的排列。
8.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给水系统标准化施工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该程序能够被处理器加载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给水系统标准化施工管理方法。
9.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被处理器加载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给水系统标准化施工管理方法的程序。
CN202010821959.7A 2020-08-15 2020-08-15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给水系统标准化施工管理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0018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21959.7A CN112001816B (zh) 2020-08-15 2020-08-15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给水系统标准化施工管理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21959.7A CN112001816B (zh) 2020-08-15 2020-08-15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给水系统标准化施工管理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1816A true CN112001816A (zh) 2020-11-27
CN112001816B CN112001816B (zh) 2022-08-30

Family

ID=73473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21959.7A Active CN112001816B (zh) 2020-08-15 2020-08-15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给水系统标准化施工管理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0181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51567A (zh) * 2020-12-30 2021-04-13 湖南虹康规划勘测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管理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N112785009A (zh) * 2020-12-31 2021-05-11 深圳市创奇电气有限公司 智能配电柜分路电流实时监控预警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N112801409A (zh) * 2021-02-26 2021-05-14 上海博联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工程监理信息管理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335413A1 (en) * 2012-06-13 2013-12-19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construction duration
CN108428033A (zh) * 2017-08-12 2018-08-21 中民筑友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pc构件生产质量异常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9903019A (zh) * 2019-03-05 2019-06-18 深圳市国晨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基于bim的工程进度监督系统
CN111259484A (zh) * 2020-02-10 2020-06-09 湖南省西城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预拼装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335413A1 (en) * 2012-06-13 2013-12-19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construction duration
CN108428033A (zh) * 2017-08-12 2018-08-21 中民筑友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pc构件生产质量异常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9903019A (zh) * 2019-03-05 2019-06-18 深圳市国晨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基于bim的工程进度监督系统
CN111259484A (zh) * 2020-02-10 2020-06-09 湖南省西城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预拼装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51567A (zh) * 2020-12-30 2021-04-13 湖南虹康规划勘测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管理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N112785009A (zh) * 2020-12-31 2021-05-11 深圳市创奇电气有限公司 智能配电柜分路电流实时监控预警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N112801409A (zh) * 2021-02-26 2021-05-14 上海博联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工程监理信息管理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N112801409B (zh) * 2021-02-26 2022-04-19 上海博联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工程监理信息管理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1816B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01816B (zh)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给水系统标准化施工管理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N107784481B (zh) 任务时效预警方法及装置
CN111860900A (zh) 基于bim的数字孪生智慧机房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9933934B (zh) 一种设备维护管理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70306B (zh) 场景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563627B (zh) 一种工程造价进度管理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N107562962A (zh) 一种基于bim的变电站信息监测管理系统
CN111274845A (zh) 商店货架陈列情况的识别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9272273A (zh) 一种继电保护备品备件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11352945A (zh) 一种库存供应链管理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5894094A (zh) 派单方法及装置
CN110225541A (zh) 基站站点物理信息管理方法、系统、计算机及可存储介质
CN207517056U (zh) 一种建筑机电运维管理系统
CN113094224B (zh) 服务器资产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016870A (zh) 一种智能仓储系统
US909881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task performance at a data center
CN112380187A (zh) 库存数据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245339A (zh) 服务器设备的生产监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3052417A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以及装置
CN116307592A (zh) 智能排单派车的运输调度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38812A (zh) 输电设备全生命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662956A (zh) 数据中心运维信息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710449B (zh) 网元设备的维护方法和系统、移动设备及网管服务设备
CN110796044A (zh) 一种目标区域安保监控方法和设备
CN114840394B (zh) 一种用于机架上刀片服务器的智能监测及维护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01

Address after: 410000 No. 158 Zhongyi Road, Yuhua District, Changsha, Hunan

Applicant after: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Ltd.

Applicant after: Hunan judacheng Water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410008 No. 10-12, unit 4, building 21, area a, Yuehu market, malanshan community, Yuehu street, Kaifu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unan judacheng Water Service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