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87776B - 蓄电池的补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蓄电池的补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87776B
CN111987776B CN202010902871.8A CN202010902871A CN111987776B CN 111987776 B CN111987776 B CN 111987776B CN 202010902871 A CN202010902871 A CN 202010902871A CN 111987776 B CN111987776 B CN 1119877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storage battery
vehicle
wake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0287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87776A (zh
Inventor
徐任弘
陶冉
任珂
兰志斌
王文科
夏吉
武启雷
周英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90287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877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877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877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877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877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8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battery volt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1/00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to auxiliary equipment of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蓄电池的补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车辆的低压负载反馈的报文信息判断低压负载是否进入休眠状态;在低压负载未进入休眠状态时,发送信号标志位至车载T‑BOX生成第一静置唤醒信号;在接收到第一静置唤醒信号时,确定目标唤醒时间并发送至车载T‑BOX生成第二静置唤醒信号;在接收到第二静置唤醒信号时,获取当前电压状态并根据当前电压状态确定目标补电电流进而对蓄电池补电。本发明中通过多次静置唤醒信号提前确定目标唤醒时间,根据目标唤醒时间唤醒后确定目标补电电流进而进行补电,可有效预防因车辆长期搁置或车辆静态功耗异常导致的蓄电池馈电和补电不及时的问题。

Description

蓄电池的补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的补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2V蓄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之一,其电池电量和电压状态监控以及及时的补电措施对于整车功能正常运行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应用中,若车辆静态功耗异常、长期搁置时未能及时识别并进行补电,导致蓄电池电压下降到正常工作电压以下,出现车辆无法启问题,将严重影响蓄电池的健康状况及车辆的正常使用。
常见电动车蓄电池的状态监控及补电策略是通过整车控制器来进行,通过整车控制器采集蓄电池电压进行实时监控,并针对静置工况设置定时充电功能,车载T-BOX以固定的时间周期唤醒整车控制器,并用车辆动力电池对蓄电池进行定时长补电。此补电系统较缺乏时效性,不能提前识别蓄电池耗电异常状态并预设本次补电方案,若存在低压负载静态功耗较大时,蓄电池有可能在补电周期达到之前就已经处于馈电状态,或因单次补电量不足导致几次唤醒周期后蓄电池馈电。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的补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蓄电池的状态监控及补电策略缺乏时效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电池的补电控制方法,所述蓄电池的补电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车辆下电后,接收所述车辆的低压负载反馈的报文信息并根据所述报文信息判断所述低压负载是否进入休眠状态;
在所述低压负载未进入休眠状态时,发送信号标志位至车载T-BOX,以使所述车载T-BOX根据所述信号标志位生成第一静置唤醒信号;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静置唤醒信号时,确定目标唤醒时间并将所述目标唤醒时间发送至所述车载T-BOX,以使所述车载T-BOX根据所述目标唤醒时间生成第二静置唤醒信号;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静置唤醒信号时,获取当前电压状态,并根据所述当前电压状态确定目标补电电流;
根据所述目标补电电流对蓄电池进行补电。
可选地,所述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静置唤醒信号时,确定目标唤醒时间并将所述目标唤醒时间发送至所述车载T-BOX的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静置唤醒信号时,确定当前蓄电池静态功耗电流;
根据所述当前蓄电池静态功耗电流确定目标唤醒时间;
将所述目标唤醒时间发送至所述车载T-BOX。
可选地,所述第一静置唤醒信号包括第一唤醒信号和第二唤醒信号;
所述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静置唤醒信号时,确定当前蓄电池静态功耗电流的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唤醒信号时,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处于静态功耗异常状态;
在所述车辆处于静态功耗异常状态时,获取第一蓄电池电压;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唤醒信号时,获取第二蓄电池电压,并根据所述第一蓄电池电压和所述第二蓄电池电压确定当前蓄电池静态功耗电流。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当前蓄电池静态功耗电流确定目标唤醒时间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根据整车实际需要设置蓄电池预设低电压;
通过查表获取所述蓄电池预设低电压对应的蓄电池低电量;
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当前蓄电池静态功耗电流确定目标唤醒时间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蓄电池低电量和所述当前蓄电池静态功耗电流确定目标唤醒时间。
可选地,所述在接收到所述第二静置唤醒信号时,获取当前电压状态,并根据所述当前电压状态确定目标补电电流的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静置唤醒信号时,获取当前电压状态;
获取预设蓄电池内阻和预设直流工作电压;
判断所述当前电压状态是否为偏移电压状态;
在所述当前电压状态不为所述偏移电压状态时,根据所述当前电压状态、所述预设蓄电池内阻和所述预设直流工作电压确定目标补电电流。
可选地,所述判断所述当前电压状态是否为偏移电压状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当前电压状态为所述偏移电压状态时,获取蓄电池预设低电压;
根据所述当前电压状态、所述预设蓄电池内阻和所述预设直流工作电压确定第一补电电流;
根据所述蓄电池预设低电压、所述预设蓄电池内阻和所述预设直流工作电压确定第二补电电流;
根据预设加权系数、所述第一补电电流和所述第二补电电流确定目标补电电流。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补电电流对蓄电池进行补电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当前蓄电池状态,并判断所述当前蓄电池状态是否异常;
在所述当前蓄电池状态异常时,发送故障标志位至所述车载T-BOX,以使所述车载T-BOX推送蓄电池状态异常消息,提醒车主进行车辆检查。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蓄电池的补电控制装置,所述蓄电池的补电控制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在车辆下电后,接收所述车辆的低压负载反馈的报文信息并根据所述报文信息判断所述低压负载是否进入休眠状态;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低压负载未进入休眠状态时,发送信号标志位至车载T-BOX,以使所述车载T-BOX根据所述信号标志位生成第一静置唤醒信号;
确定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静置唤醒信号时,确定目标唤醒时间并将所述目标唤醒时间发送至所述车载T-BOX,以使所述车载T-BOX根据所述目标唤醒时间生成第二静置唤醒信号;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静置唤醒信号时,获取当前电压状态,并根据所述当前电压状态确定目标补电电流;
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补电电流对蓄电池进行补电。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蓄电池的补电控制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蓄电池的补电控制程序,所述蓄电池的补电控制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文所述的蓄电池的补电控制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蓄电池的补电控制程序,所述蓄电池的补电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蓄电池的补电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通过在车辆下电后,接收车辆的低压负载反馈的报文信息并根据报文信息判断低压负载是否进入休眠状态;在低压负载未进入休眠状态时,发送信号标志位至车载T-BOX,以使车载T-BOX根据所述信号标志位生成第一静置唤醒信号;在接收到第一静置唤醒信号时,确定目标唤醒时间并将目标唤醒时间发送至车载T-BOX,以使车载T-BOX根据目标唤醒时间生成第二静置唤醒信号;在接收到第二静置唤醒信号时,获取当前电压状态,并根据当前电压状态确定目标补电电流;根据目标补电电流对蓄电池进行补电。本发明中,通过多次静置唤醒信号的方式提前确定目标唤醒时间,根据目标唤醒时间唤醒后,根据当前电压状态确定本次所需要的目标补电电流进而对蓄电池进行补电,可有效预防因车辆长期搁置或车辆静态功耗异常导致的蓄电池馈电和补电不及时的问题,解决了现有蓄电池的状态监控及补电策略缺乏时效性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蓄电池的补电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蓄电池的补电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蓄电池的补电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蓄电池的补电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蓄电池的补电控制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蓄电池的补电控制设备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蓄电池的补电控制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蓄电池的补电控制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蓄电池的补电控制程序。
在图1所示的蓄电池的补电控制设备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与网络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与用户进行数据交互;本发明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5可以设置在蓄电池的补电控制设备中,所述蓄电池的补电控制设备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蓄电池的补电控制程序,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蓄电池的补电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蓄电池的补电控制方法,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一种蓄电池的补电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所述蓄电池的补电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在车辆下电后,接收所述车辆的低压负载反馈的报文信息并根据所述报文信息判断所述低压负载是否进入休眠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是所述蓄电池的补电控制设备,所述蓄电池的补电控制设备可以是整车控制器等电子设备,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具体地,在车辆下电后,接收所述车辆的低压负载反馈的报文信息并根据所述报文信息判断所述低压负载是否进入休眠状态的过程可以为:在车辆下电后,整车控制器持续接受到整车各控制器的报文信息,通过识别各控制器特定的报文信息判断各控制器是否正常休眠,该报文信息可以包括报文ID。在识别出各控制器未正常休眠时即识别出部分低压负载未进入休眠状态时,判定将采取蓄电池主动补电方式,同时将车辆切换为低功耗模式,将静态功耗下降至最低状态:可以通过切断MC继电器(或其他主控继电器)的方式强制休眠对应低压负载;对于不能直接控制工作状态的低压负载,整车控制器还可以与该低压负载的CAN网络交互采取“仅接收不回复”的方式,以降低网络负载。
应该理解的是,整车控制器通过CAN网络与整车各控制器进行通讯交互,通过识别各控制器特定的报文信息判断各控制器是否正常休眠,该报文信息可以包括报文ID。其中,若车辆下电后一定时间内,整车控制器不再接受到其他低压负载反馈的报文信息,则判断各相关低压负载进入休眠状态,车辆静态功耗较小,蓄电池馈电风险较小,仍可采用固定时间(一般为48小时或60小时)的唤醒补电策略,整车控制器进入休眠,在设定的静置时间后车载T-BOX唤醒整车控制器对蓄电池进行补电。
步骤S20:在所述低压负载未进入休眠状态时,发送信号标志位至车载T-BOX,以使所述车载T-BOX根据所述信号标志位生成第一静置唤醒信号。
易于理解的是,在识别出各控制器未正常休眠时即识别出部分低压负载未进入休眠状态时,判定将采取蓄电池主动补电方式,整车控制器发送信号标志位至车载T-BOX,车载T-BOX接收标志位后可以生成第一静置唤醒信号,该第一静置唤醒信号可以包括设定连续两次2小时唤醒事件,其中,若接收到第一次2小时唤醒信号时整车控制器已不再接收到其他低压负载的报文信息,则判定为静态功耗异常状态解除,整车控制器再次进入休眠,采用固定时间唤醒补电策略,即可采用固定时间(一般为48小时或60小时)的唤醒补电策略,整车控制器进入休眠,在设定的静置时间后车载T-BOX唤醒整车控制器对蓄电池进行补电。该第一静置唤醒信号中的次数以及预设小时时长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步骤S30: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静置唤醒信号时,确定目标唤醒时间并将所述目标唤醒时间发送至所述车载T-BOX,以使所述车载T-BOX根据所述目标唤醒时间生成第二静置唤醒信号。
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静置唤醒信号时,确定目标唤醒时间并将所述目标唤醒时间发送至所述车载T-BOX的过程可以为: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静置唤醒信号时,确定当前蓄电池静态功耗电流;根据所述当前蓄电池静态功耗电流确定目标唤醒时间;将所述目标唤醒时间发送至所述车载T-BOX,以使所述车载T-BOX根据所述目标唤醒时间生成第二静置唤醒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静置唤醒信号可以包括设定连续两次2小时唤醒事件,所述第一静置唤醒信号可以包括第一唤醒信号和第二唤醒信号;其中,第一唤醒信号可以为第一次2小时唤醒信号,第二唤醒信号可以为第二次2小时唤醒信号,则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静置唤醒信号时,确定当前蓄电池静态功耗电流的过程可以为: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唤醒信号时,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处于静态功耗异常状态;在所述车辆处于静态功耗异常状态时,获取第一蓄电池电压;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唤醒信号时,获取第二蓄电池电压,并根据所述第一蓄电池电压和所述第二蓄电池电压确定当前蓄电池静态功耗电流。
具体地,在接收到第一次2小时唤醒信号时,整车控制器判断车辆是否处于静态功耗异常状态,在整车控制器依然识别到存在低压负载处于不休眠状态时,则确认静态功耗异常状态,整车控制器休眠2小时后将被车载T-BOX再次唤醒。整车控制器分别记录分别接受到两次2小时唤醒信号时的第一蓄电池电压V1和第二蓄电池电压V2,通过查找蓄电池的OCV-MAP表的方式确定两次的蓄电池电量C1、C2,则确定当前蓄电池静态功耗电流的公式如下公式一:
I0=(C1-C2)/△T (公式一)
其中,I0为当前蓄电池静态功耗电流,I0的单位为A,C1为第一蓄电池电量,C2为第二蓄电池电量,C1和C2的单位为AH,△T为2小时。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根据所述当前蓄电池静态功耗电流确定目标唤醒时间的步骤之前,还可以:根据整车实际需要设置蓄电池预设低电压;通过查表获取所述蓄电池预设低电压对应的蓄电池低电量;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当前蓄电池静态功耗电流确定目标唤醒时间的过程可以为:根据所述蓄电池低电量和所述当前蓄电池静态功耗电流确定目标唤醒时间。
具体地,蓄电池预设低电压为根据整车实际需要设定蓄电池允许的最低电压V3,通过查找蓄电池的OCV-MAP表的方式确定蓄电池预设低电压对应的蓄电池低电量C3,则确定从整车控制器接收到第二次2小时唤醒信号至唤醒主动补电的间隔时间T唤醒计算公式如下公式二:
T唤醒=(C3-C2)/I0 (公式二)
其中,T唤醒为目标唤醒时间,I0为当前蓄电池静态功耗电流,I0的单位为A,C3为蓄电池低电量,C2为第二蓄电池电量,C3和C2的单位为AH。整车控制器接收到第二次2小时唤醒信号后,整车控制器接收到将确定的目标唤醒时间发送至车载T-BOX后进入休眠,休眠时间达到目标唤醒时间时车载T-BOX将主动唤醒整车控制器进行主动补电。
步骤S40:在接收到所述第二静置唤醒信号时,获取当前电压状态,并根据所述当前电压状态确定目标补电电流。
需要说明的是,整车控制器接收到第二静置唤醒信号即车载T-BOX主动唤醒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器获取当前电压状态即检测当前蓄电池电压Vgby,已知蓄电池的内阻为R,直流变换器正常工作电压为Vdcdc,则目标补电电流的确定公式为如下公式三:
I1=(Vdcdc-Vgby)/R (公式三)
其中,R为已知的蓄电池的内阻,Vdcdc为直流变换器正常工作电压,I1为目标补电电流。
步骤S50:根据所述目标补电电流对蓄电池进行补电。
易于理解的是,根据所述目标补电电流I1对蓄电池进行补电,但是本次唤醒需吸合主正及主负继电器并完成预充进行蓄电池补电,Vgby可能因存在预充电流发生偏移,故同时根据设定的蓄电池允许的最低电压V3,已知的蓄电池的内阻R以及直流变换器正常工作电压Vdcdc,根据所述蓄电池预设低电压V3、所述预设蓄电池内阻R和所述预设直流工作电压Vdcdc通过公式三确定第二补电电流I2;根据预设加权系数TBD、第一补电电流I1和第二补电电流I2按照公式四确定目标补电电流I,则目标补电电流I的确定公式为如下公式四:
I=I1*TBD+I2*(1-TBD) (公式四)
其中,TBD为预设加权系数,预设加权系数可通过标定或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根据公式二可确定目标唤醒时间T唤醒,将T唤醒作为本次补电时间T,补电时间达到T时停止本次补电。为保证不会出现过充问题,整车控制器需设定蓄电池过压故障诊断,当检测到蓄电池电压超过安全阈值时立即停止补电。同时若对蓄电池进行补电时检测到车辆动力电池电量小于10%,为防止动力电池馈电,则取消本次对蓄电池进行补电。
本实施例通过在车辆下电后,接收所述车辆的低压负载反馈的报文信息并根据所述报文信息判断所述低压负载是否进入休眠状态;在所述低压负载未进入休眠状态时,发送信号标志位至车载T-BOX,以使所述车载T-BOX根据所述信号标志位生成第一静置唤醒信号;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静置唤醒信号时,确定目标唤醒时间并将所述目标唤醒时间发送至所述车载T-BOX,以使所述车载T-BOX根据所述目标唤醒时间生成第二静置唤醒信号;在接收到所述第二静置唤醒信号时,获取当前电压状态,并根据所述当前电压状态确定目标补电电流;根据所述目标补电电流对蓄电池进行补电。本实施例中,通过多次静置唤醒信号的方式提前确定目标唤醒时间,根据目标唤醒时间唤醒后,根据当前电压状态确定本次所需要的目标补电电流进而对蓄电池进行补电,可有效预防因车辆长期搁置或车辆静态功耗异常导致的蓄电池馈电和补电不及时的问题,解决了现有蓄电池的状态监控及补电策略缺乏时效性的技术问题。
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一种蓄电池的补电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蓄电池的补电控制方法在所述步骤S40,包括:
步骤S401:在接收到所述第二静置唤醒信号时,获取当前电压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整车控制器接收到第二静置唤醒信号即车载T-BOX主动唤醒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器获取当前电压状态即检测当前蓄电池电压Vgby
步骤S402:获取预设蓄电池内阻和预设直流工作电压。
易于理解的是,已知蓄电池的内阻为R,直流变换器正常工作电压为Vdcdc,则可以获取预设蓄电池内阻R和预设直流工作电压Vdcdc
步骤S403:判断所述当前电压状态是否为偏移电压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判断所述当前电压状态是否为偏移电压状态,在所述当前电压状态不为所述偏移电压状态时,根据所述当前电压状态、所述预设蓄电池内阻和所述预设直流工作电压确定目标补电电流。在所述当前电压状态为所述偏移电压状态时,获取蓄电池预设低电压;根据所述当前电压状态、所述预设蓄电池内阻和所述预设直流工作电压确定第一补电电流;根据所述蓄电池预设低电压、所述预设蓄电池内阻和所述预设直流工作电压确定第二补电电流;根据预设加权系数、所述第一补电电流和所述第二补电电流确定目标补电电流。
步骤S404:在所述当前电压状态不为所述偏移电压状态时,根据所述当前电压状态、所述预设蓄电池内阻和所述预设直流工作电压确定目标补电电流。
应当理解的是,整车控制器接收到第二静置唤醒信号即车载T-BOX主动唤醒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器获取当前电压状态即检测当前蓄电池电压Vgby,已知蓄电池的内阻为R,直流变换器正常工作电压为Vdcdc,则目标补电电流的确定公式为如下公式三:
I1=(Vdcdc-Vgby)/R (公式三)
其中,R为已知的蓄电池的内阻,Vdcdc为直流变换器正常工作电压,I1为目标补电电流。
易于理解的是,在所述当前电压状态为所述偏移电压状态时,获取蓄电池预设低电压;根据所述当前电压状态、所述预设蓄电池内阻和所述预设直流工作电压确定第一补电电流;根据所述蓄电池预设低电压、所述预设蓄电池内阻和所述预设直流工作电压确定第二补电电流;根据预设加权系数、所述第一补电电流和所述第二补电电流确定目标补电电流。
具体地,根据所述目标补电电流I1对蓄电池进行补电,但是本次唤醒需吸合主正及主负继电器并完成预充进行蓄电池补电,Vgby可能因存在预充电流发生偏移,故同时根据设定的蓄电池允许的最低电压V3,已知的蓄电池的内阻R以及直流变换器正常工作电压Vdcdc,根据所述蓄电池预设低电压V3、所述预设蓄电池内阻R和所述预设直流工作电压Vdcdc通过公式三确定第二补电电流I2;根据预设加权系数TBD、第一补电电流I1和第二补电电流I2按照公式四确定目标补电电流I,则目标补电电流I的确定公式为如下公式四:
I=I1*TBD+I2*(1-TBD) (公式四)
其中,TBD为预设加权系数,预设加权系数可通过标定或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根据目标补电电流I以及公式二可确定本次补电时间T,补电时间达到T时停止本次补电。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接收到所述第二静置唤醒信号时,获取当前电压状态;获取预设蓄电池内阻和预设直流工作电压;判断所述当前电压状态是否为偏移电压状态;在所述当前电压状态不为所述偏移电压状态时,根据所述当前电压状态、所述预设蓄电池内阻和所述预设直流工作电压确定目标补电电流。本实施例中,通过多次静置唤醒信号的方式提前确定目标唤醒时间,根据目标唤醒时间唤醒后,根据当前电压状态确定本次所需要的目标补电电流进而对蓄电池进行补电,可有效预防因车辆长期搁置或车辆静态功耗异常导致的蓄电池馈电和补电不及时的问题,解决了现有蓄电池的状态监控及补电策略缺乏时效性的技术问题。
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一种蓄电池的补电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蓄电池的补电控制方法在所述步骤S50之后,还包括:
步骤S60:获取当前蓄电池状态,并判断所述当前蓄电池状态是否异常。
需要说明的是,获取当前蓄电池状态,并判断所述当前蓄电池状态是否异常。若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则判定为蓄电池状态异常,则整车控制器发送故障标志位至车载T-BOX,车载T-BOX可以通过手机APP推送蓄电池状态异常消息,提醒车主进行车辆检查。两个条件可以为:一需要主动补电时动力电池电量过低,取消本次补电;二完成一次主动补电后,车载T-BOX再次设置连续两次的2小时唤醒,在两次唤醒间隔中依然存在较大静态功耗(例如功耗电流大于等于当前蓄电池静态功耗电流I0)。
步骤S70:在所述当前蓄电池状态异常时,发送故障标志位至所述车载T-BOX,以使所述车载T-BOX推送蓄电池状态异常消息,提醒车主进行车辆检查。
易于理解的是,整车控制器发送故障标志位至车载T-BOX,车载T-BOX可以通过手机APP推送蓄电池状态异常消息,提醒车主进行车辆检查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当前蓄电池状态,并判断所述当前蓄电池状态是否异常;在所述当前蓄电池状态异常时,发送故障标志位至所述车载T-BOX,以使所述车载T-BOX推送蓄电池状态异常消息,提醒车主进行车辆检查。本实施例中,当识别到补电后依然存在馈电风险时可以通过手机APP发送消息提示车主进行车辆维护,有效规避车辆长期静置过程中出现的蓄电池馈电风险。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蓄电池的补电控制程序,所述蓄电池的补电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如上文所述的蓄电池的补电控制方法的步骤。
由于本存储介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蓄电池的补电控制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蓄电池的补电控制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10,用于在车辆下电后,接收所述车辆的低压负载反馈的报文信息并根据所述报文信息判断所述低压负载是否进入休眠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车辆下电后,接收所述车辆的低压负载反馈的报文信息并根据所述报文信息判断所述低压负载是否进入休眠状态的过程可以为:在车辆下电后,整车控制器持续接受到整车各控制器的报文信息,通过识别各控制器特定的报文信息判断各控制器是否正常休眠,该报文信息可以包括报文ID。在识别出各控制器未正常休眠时即识别出部分低压负载未进入休眠状态时,判定将采取蓄电池主动补电方式,同时将车辆切换为低功耗模式,将静态功耗下降至最低状态:可以通过切断MC继电器(或其他主控继电器)的方式强制休眠对应低压负载;对于不能直接控制工作状态的低压负载,整车控制器还可以与该低压负载的CAN网络交互采取“仅接收不回复”的方式,以降低网络负载。
应该理解的是,整车控制器通过CAN网络与整车各控制器进行通讯交互,通过识别各控制器特定的报文信息判断各控制器是否正常休眠,该报文信息可以包括报文ID。其中,若车辆下电后一定时间内,整车控制器不再接受到其他低压负载反馈的报文信息,则判断各相关低压负载进入休眠状态,车辆静态功耗较小,蓄电池馈电风险较小,仍可采用固定时间(一般为48小时或60小时)的唤醒补电策略,整车控制器进入休眠,在设定的静置时间后车载T-BOX唤醒整车控制器对蓄电池进行补电。
发送模块20,用于在所述低压负载未进入休眠状态时,发送信号标志位至车载T-BOX,以使所述车载T-BOX根据所述信号标志位生成第一静置唤醒信号。
易于理解的是,在识别出各控制器未正常休眠时即识别出部分低压负载未进入休眠状态时,判定将采取蓄电池主动补电方式,整车控制器发送信号标志位至车载T-BOX,车载T-BOX接收标志位后可以生成第一静置唤醒信号,该第一静置唤醒信号可以包括设定连续两次2小时唤醒事件,其中,若接收到第一次2小时唤醒信号时整车控制器已不再接收到其他低压负载的报文信息,则判定为静态功耗异常状态解除,整车控制器再次进入休眠,采用固定时间唤醒补电策略,即可采用固定时间(一般为48小时或60小时)的唤醒补电策略,整车控制器进入休眠,在设定的静置时间后车载T-BOX唤醒整车控制器对蓄电池进行补电。该第一静置唤醒信号中的次数以及预设小时时长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确定模块30,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静置唤醒信号时,确定目标唤醒时间并将所述目标唤醒时间发送至所述车载T-BOX,以使所述车载T-BOX根据所述目标唤醒时间生成第二静置唤醒信号。
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静置唤醒信号时,确定目标唤醒时间并将所述目标唤醒时间发送至所述车载T-BOX的过程可以为: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静置唤醒信号时,确定当前蓄电池静态功耗电流;根据所述当前蓄电池静态功耗电流确定目标唤醒时间;将所述目标唤醒时间发送至所述车载T-BOX,以使所述车载T-BOX根据所述目标唤醒时间生成第二静置唤醒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静置唤醒信号可以包括设定连续两次2小时唤醒事件,所述第一静置唤醒信号可以包括第一唤醒信号和第二唤醒信号;其中,第一唤醒信号可以为第一次2小时唤醒信号,第二唤醒信号可以为第二次2小时唤醒信号,则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静置唤醒信号时,确定当前蓄电池静态功耗电流的过程可以为: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唤醒信号时,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处于静态功耗异常状态;在所述车辆处于静态功耗异常状态时,获取第一蓄电池电压;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唤醒信号时,获取第二蓄电池电压,并根据所述第一蓄电池电压和所述第二蓄电池电压确定当前蓄电池静态功耗电流。
具体地,在接收到第一次2小时唤醒信号时,整车控制器判断车辆是否处于静态功耗异常状态,在整车控制器依然识别到存在低压负载处于不休眠状态时,则确认静态功耗异常状态,整车控制器休眠2小时后将被车载T-BOX再次唤醒。整车控制器分别记录分别接受到两次2小时唤醒信号时的第一蓄电池电压V1和第二蓄电池电压V2,通过查找蓄电池的OCV-MAP表的方式确定两次的蓄电池电量C1、C2,则确定当前蓄电池静态功耗电流的公式如下公式一:
I0=(C1-C2)/△T (公式一)
其中,I0为当前蓄电池静态功耗电流,I0的单位为A,C1为第一蓄电池电量,C2为第二蓄电池电量,C1和C2的单位为AH,△T为2小时。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根据所述当前蓄电池静态功耗电流确定目标唤醒时间的步骤之前,还可以:根据整车实际需要设置蓄电池预设低电压;通过查表获取所述蓄电池预设低电压对应的蓄电池低电量;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当前蓄电池静态功耗电流确定目标唤醒时间的过程可以为:根据所述蓄电池低电量和所述当前蓄电池静态功耗电流确定目标唤醒时间。
具体地,蓄电池预设低电压为根据整车实际需要设定蓄电池允许的最低电压V3,通过查找蓄电池的OCV-MAP表的方式确定蓄电池预设低电压对应的蓄电池低电量C3,则确定从整车控制器接收到第二次2小时唤醒信号至唤醒主动补电的间隔时间T唤醒计算公式如下公式二:
T唤醒=(C3-C2)/I0 (公式二)
其中,T唤醒为目标唤醒时间,I0为当前蓄电池静态功耗电流,I0的单位为A,C3为蓄电池低电量,C2为第二蓄电池电量,C3和C2的单位为AH。整车控制器接收到第二次2小时唤醒信号后,整车控制器接收到将确定的目标唤醒时间发送至车载T-BOX后进入休眠,休眠时间达到目标唤醒时间时车载T-BOX将主动唤醒整车控制器进行主动补电。
所述确定模块30,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静置唤醒信号时,获取当前电压状态,并根据所述当前电压状态确定目标补电电流。
需要说明的是,整车控制器接收到第二静置唤醒信号即车载T-BOX主动唤醒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器获取当前电压状态即检测当前蓄电池电压Vgby,已知蓄电池的内阻为R,直流变换器正常工作电压为Vdcdc,则目标补电电流的确定公式为如下公式三:
I1=(Vdcdc-Vgby)/R (公式三)
其中,R为已知的蓄电池的内阻,Vdcdc为直流变换器正常工作电压,I1为目标补电电流。
执行模块40,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补电电流对蓄电池进行补电。
易于理解的是,根据所述目标补电电流I1对蓄电池进行补电,但是本次唤醒需吸合主正及主负继电器并完成预充进行蓄电池补电,Vgby可能因存在预充电流发生偏移,故同时根据设定的蓄电池允许的最低电压V3,已知的蓄电池的内阻R以及直流变换器正常工作电压Vdcdc,按照公式四计算理论补电电流I2,则理论补电电流I2的确定公式为如下公式四:
I=I1*TBD+I2*(1-TBD) (公式四)
其中,TBD为加权系数,加权系数可通过标定或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根据公式二可确定目标唤醒时间T唤醒,将T唤醒作为本次补电时间T,补电时间达到T时停止本次补电。为保证不会出现过充问题,整车控制器需设定蓄电池过压故障诊断,当检测到蓄电池电压超过安全阈值时立即停止补电。同时若对蓄电池进行补电时检测到车辆动力电池电量小于10%,为防止动力电池馈电,则取消本次对蓄电池进行补电。
本实施例中蓄电池的补电控制装置包括:判断模块10,用于在车辆下电后,接收所述车辆的低压负载反馈的报文信息并根据所述报文信息判断所述低压负载是否进入休眠状态;发送模块20,用于在所述低压负载未进入休眠状态时,发送信号标志位至车载T-BOX,以使所述车载T-BOX根据所述信号标志位生成第一静置唤醒信号;确定模块30,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静置唤醒信号时,确定目标唤醒时间并将所述目标唤醒时间发送至所述车载T-BOX,以使所述车载T-BOX根据所述目标唤醒时间生成第二静置唤醒信号;所述确定模块30,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静置唤醒信号时,获取当前电压状态,并根据所述当前电压状态确定目标补电电流;执行模块40,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补电电流对蓄电池进行补电。本实施例中,通过多次静置唤醒信号的方式提前确定目标唤醒时间,根据目标唤醒时间唤醒后,根据当前电压状态确定本次所需要的目标补电电流进而对蓄电池进行补电,可有效预防因车辆长期搁置或车辆静态功耗异常导致的蓄电池馈电和补电不及时的问题,解决了现有蓄电池的状态监控及补电策略缺乏时效性的技术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30,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静置唤醒信号时,确定当前蓄电池静态功耗电流;根据所述当前蓄电池静态功耗电流确定目标唤醒时间;将所述目标唤醒时间发送至所述车载T-BOX。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静置唤醒信号包括第一唤醒信号和第二唤醒信号;所述确定模块30,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唤醒信号时,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处于静态功耗异常状态;在所述车辆处于静态功耗异常状态时,获取第一蓄电池电压;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唤醒信号时,获取第二蓄电池电压,并根据所述第一蓄电池电压和所述第二蓄电池电压确定当前蓄电池静态功耗电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30,还用于根据整车实际需要设置蓄电池预设低电压;通过查表获取所述蓄电池预设低电压对应的蓄电池低电量;所述确定模块30,还用于根据所述蓄电池低电量和所述当前蓄电池静态功耗电流确定目标唤醒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30,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静置唤醒信号时,获取当前电压状态;获取预设蓄电池内阻和预设直流工作电压;判断所述当前电压状态是否为偏移电压状态;在所述当前电压状态不为所述偏移电压状态时,根据所述当前电压状态、所述预设蓄电池内阻和所述预设直流工作电压确定目标补电电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30,还用于在所述当前电压状态为所述偏移电压状态时,获取蓄电池预设低电压;根据所述当前电压状态、所述预设蓄电池内阻和所述预设直流工作电压确定第一补电电流;根据所述蓄电池预设低电压、所述预设蓄电池内阻和所述预设直流工作电压确定第二补电电流;根据预设加权系数、所述第一补电电流和所述第二补电电流确定目标补电电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蓄电池的补电控制装置还包括推送模块,所述推送模块,用于获取当前蓄电池状态,并判断所述当前蓄电池状态是否异常;在所述当前蓄电池状态异常时,发送故障标志位至所述车载T-BOX,以使所述车载T-BOX推送蓄电池状态异常消息,提醒车主进行车辆检查。
本发明所述蓄电池的补电控制装置的其他实施例或具体实现方式可参照上述各蓄电池的补电控制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仅为举例说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任何限定,在具体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工作流程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此处不做限制。
另外,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蓄电池的补电控制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蓄电池的补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的补电控制方法包括:
在车辆下电后,接收所述车辆的低压负载反馈的报文信息并根据所述报文信息判断所述低压负载是否进入休眠状态;
在所述低压负载未进入休眠状态时,发送信号标志位至车载T-BOX,以使所述车载T-BOX根据所述信号标志位生成第一静置唤醒信号;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静置唤醒信号时,确定目标唤醒时间并将所述目标唤醒时间发送至所述车载T-BOX,以使所述车载T-BOX根据所述目标唤醒时间生成第二静置唤醒信号;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静置唤醒信号时,获取当前电压状态,并根据所述当前电压状态确定目标补电电流;
所述在接收到所述第二静置唤醒信号时,获取当前电压状态,并根据所述当前电压状态确定目标补电电流的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静置唤醒信号时,获取当前电压状态;
获取预设蓄电池内阻和预设直流工作电压;
判断所述当前电压状态是否为偏移电压状态;
在所述当前电压状态不为所述偏移电压状态时,根据所述当前电压状态、所述预设蓄电池内阻和所述预设直流工作电压确定目标补电电流;
在所述当前电压状态为所述偏移电压状态时,获取蓄电池预设低电压;
根据所述当前电压状态、所述预设蓄电池内阻和所述预设直流工作电压确定第一补电电流;
根据所述蓄电池预设低电压、所述预设蓄电池内阻和所述预设直流工作电压确定第二补电电流;
根据预设加权系数、所述第一补电电流和所述第二补电电流确定目标补电电流;
根据所述目标补电电流对蓄电池进行补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的补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静置唤醒信号时,确定目标唤醒时间并将所述目标唤醒时间发送至所述车载T-BOX的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静置唤醒信号时,确定当前蓄电池静态功耗电流;
根据所述当前蓄电池静态功耗电流确定目标唤醒时间;
将所述目标唤醒时间发送至所述车载T-BOX。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的补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置唤醒信号包括第一唤醒信号和第二唤醒信号;
所述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静置唤醒信号时,确定当前蓄电池静态功耗电流的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唤醒信号时,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处于静态功耗异常状态;
在所述车辆处于静态功耗异常状态时,获取第一蓄电池电压;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唤醒信号时,获取第二蓄电池电压,并根据所述第一蓄电池电压和所述第二蓄电池电压确定当前蓄电池静态功耗电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的补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蓄电池静态功耗电流确定目标唤醒时间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根据整车实际需要设置蓄电池预设低电压;
通过查表获取所述蓄电池预设低电压对应的蓄电池低电量;
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当前蓄电池静态功耗电流确定目标唤醒时间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蓄电池低电量和所述当前蓄电池静态功耗电流确定目标唤醒时间。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的补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补电电流对蓄电池进行补电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当前蓄电池状态,并判断所述当前蓄电池状态是否异常;
在所述当前蓄电池状态异常时,发送故障标志位至所述车载T-BOX,以使所述车载T-BOX推送蓄电池状态异常消息,提醒车主进行车辆检查。
6.一种蓄电池的补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的补电控制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在车辆下电后,接收所述车辆的低压负载反馈的报文信息并根据所述报文信息判断所述低压负载是否进入休眠状态;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低压负载未进入休眠状态时,发送信号标志位至车载T-BOX,以使所述车载T-BOX根据所述信号标志位生成第一静置唤醒信号;
确定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静置唤醒信号时,确定目标唤醒时间并将所述目标唤醒时间发送至所述车载T-BOX,以使所述车载T-BOX根据所述目标唤醒时间生成第二静置唤醒信号;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静置唤醒信号时,获取当前电压状态,并根据所述当前电压状态确定目标补电电流;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静置唤醒信号时,获取当前电压状态;获取预设蓄电池内阻和预设直流工作电压;判断所述当前电压状态是否为偏移电压状态;在所述当前电压状态不为所述偏移电压状态时,根据所述当前电压状态、所述预设蓄电池内阻和所述预设直流工作电压确定目标补电电流;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当前电压状态为所述偏移电压状态时,获取蓄电池预设低电压;根据所述当前电压状态、所述预设蓄电池内阻和所述预设直流工作电压确定第一补电电流;根据所述蓄电池预设低电压、所述预设蓄电池内阻和所述预设直流工作电压确定第二补电电流;根据预设加权系数、所述第一补电电流和所述第二补电电流确定目标补电电流;
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补电电流对蓄电池进行补电。
7.一种蓄电池的补电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蓄电池的补电控制程序,所述蓄电池的补电控制程序配置为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的补电控制方法的步骤。
8.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蓄电池的补电控制程序,所述蓄电池的补电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的补电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010902871.8A 2020-08-31 2020-08-31 蓄电池的补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9877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02871.8A CN111987776B (zh) 2020-08-31 2020-08-31 蓄电池的补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02871.8A CN111987776B (zh) 2020-08-31 2020-08-31 蓄电池的补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87776A CN111987776A (zh) 2020-11-24
CN111987776B true CN111987776B (zh) 2022-04-29

Family

ID=73447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02871.8A Active CN111987776B (zh) 2020-08-31 2020-08-31 蓄电池的补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877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51358A1 (zh) * 2021-01-15 2022-07-21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存储容量管理方法、电池管理系统及用电装置
CN112895977A (zh) * 2021-03-28 2021-06-04 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启动电源的智能补电方法
CN113346607B (zh) * 2021-05-19 2023-05-26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终端的供电管理方法、车载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506219A (zh) * 2022-02-13 2022-05-17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预防新能源车辆蓄电池亏电的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4791527A (zh) * 2022-04-13 2022-07-26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静电流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4987368B (zh) * 2022-06-23 2024-05-14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静态电流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179879B (zh) * 2022-07-25 2024-04-09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自唤醒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5871465A (zh) * 2023-01-18 2023-03-31 重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整车蓄电池馈电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1451A (zh) * 2014-12-31 2015-06-10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车身控制器静态功耗的方法及系统
CN105922873A (zh) * 2016-05-18 2016-09-07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及用于车辆的低压蓄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6184070A (zh) * 2016-07-13 2016-12-07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315978A (zh) * 2019-07-12 2019-10-11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蓄电池的充电方法、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11376721A (zh) * 2018-12-28 2020-07-07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基于闹钟模式的电动车蓄电池补电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9466B (zh) * 2018-12-13 2020-12-11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蓄电池补电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332154B (zh) * 2020-03-06 2021-11-26 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自动补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1451A (zh) * 2014-12-31 2015-06-10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车身控制器静态功耗的方法及系统
CN105922873A (zh) * 2016-05-18 2016-09-07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及用于车辆的低压蓄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6184070A (zh) * 2016-07-13 2016-12-07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376721A (zh) * 2018-12-28 2020-07-07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基于闹钟模式的电动车蓄电池补电方法及系统
CN110315978A (zh) * 2019-07-12 2019-10-11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蓄电池的充电方法、系统及电动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87776A (zh) 2020-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87776B (zh) 蓄电池的补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32154B (zh) 电动汽车自动补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803025B (zh) 低压电源管理方法和系统及电动车辆和存储介质
CN112092626B (zh) 一种电动汽车低压蓄电池远程监控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09353220A (zh) 电池补电方法、监控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和车辆
CN110525215B (zh) 一种电动汽车低压电池防亏电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1463873A (zh) 电池监测方法、电池管理系统以及电池管理设备
CN112977160A (zh) 电池管理方法、电池系统、车辆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844191A (zh) 智能补电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21394835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蓄电池智能补电系统
CN112776619B (zh) 一种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14228646B (zh) 一种补电系统及方法
CN108482150B (zh) 一种能量分配方法、电电混合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306396B (zh) 纯电动汽车dcdc唤醒系统及唤醒方法
CN112565359B (zh) 网络连接方法、系统、车载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987769A (zh) 蓄电池充电方法、动力汽车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75351A (zh) 电动汽车的蓄电池充电管理系统、管理方法及电动汽车
CN113131579A (zh) 蓄电池充电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77064A (zh) 低压蓄电池低电量充电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3525156B (zh) 新能源汽车充电管控系统及方法
CN115230530B (zh) 一种蓄电池补电方法、系统及汽车
CN220053577U (zh) 电动汽车补电装置以及电动汽车
CN214112472U (zh) 一种蓄电池管理装置和系统
CN112477693A (zh) 慢充充电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825530A (zh) 汽车蓄电池补电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