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87007A - 显示装置的压合方法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的压合方法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87007A
CN111987007A CN202010892328.4A CN202010892328A CN111987007A CN 111987007 A CN111987007 A CN 111987007A CN 202010892328 A CN202010892328 A CN 202010892328A CN 111987007 A CN111987007 A CN 1119870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circuit board
flexible circuit
adhesive layer
conductive adhes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9232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cino Technology Co ltd
Visionox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Vicin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cin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cin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9232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870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87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870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26Layer connectors, e.g. plate connectors, solder or adhesive laye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28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layer connector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4/29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layer connector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layer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26Layer connectors, e.g. plate connectors, solder or adhesive laye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27Manufacturing metho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4/83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using a layer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26Layer connectors, e.g. plate connectors, solder or adhesive laye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27Manufacturing methods
    • H01L2224/271Manufacture and pre-treatment of the layer connector prefo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26Layer connectors, e.g. plate connectors, solder or adhesive laye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28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layer connector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29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layer connector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layer connector
    • H01L2224/29001Core members of the layer connector
    • H01L2224/29005Structure
    • H01L2224/29007Layer connector smaller than the underlying bonding are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224/83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using a layer connector
    • H01L2224/8319Arrangement of the layer connectors prior to moun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显示装置的压合方法,所述压合方法包括:S1、提供柔性电路板和显示面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横向排布的多个第一导电端子,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压合区域,所述压合区域中设置横向排布的多个第二导电端子;S2、贴合导电胶层至所述多个第一导电端子上,所述导电胶层完全覆盖所述多个第一导电端子;以及S3、控制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显示面板的压合区域对位,压合所述柔性电路板至所述显示面板的压合区域上,所述导电胶层电性导通每一第一导电端子和对应的每一第二导电端子;其中,所述导电胶层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具有第一投影,所述第一投影完全覆盖所述多个第二导电端子。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的压合方法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关于一种显示装置的压合方法及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全面屏一直以来都是显示器的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
如图1所示,现有超窄边框的显示装置101的显示区103外围往往需要预留狭缝封胶区域(A区)、外接电路(例如:柔性电路板(Free Pascal Compiler,FPC)、驱动芯片(IC)等)压合区域(bonding区域)(B区)、面板切割区域(C区)等导致显示区外围的区域(主要是显示装置101的下边框区域)较大,无法达成全面屏显示的目标。
目前,显示装置101的阵列基板上的导电端子102的压合工艺大致包括:先将导电胶层(ACF胶)贴合到B区的导电端子102上;再提供软性电路板(FPC)(未图示),将软性电路板上的导电端子与B区的导电端子102对位后,通过假压(或者预压)、本压步骤,将软性电路板压合至阵列基板上。
由于显示装置101为超窄边框结构,因此,阵列基板上A区到C区之间距离被不断的压缩,即,纵向宽度不断缩小,而现有的导电胶层的纵向宽度≥0.5mm,其贴附到B区之后远离显示区103的边缘会超出A区的最外侧,且,与软性电路板压合的过程中导电胶层易出现溢胶的问题,溢出的胶层粘附在压合的压头、背托上,导致阵列基板破片。
另外,导电胶层本身存在贴附公差,若导电胶层的纵向宽度过窄可能会无法完全覆盖阵列基板上的导电端子102,压合后柔性电路板的导电端子和阵列基板上的导电端子102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不足,导致柔性电路板和阵列基板之间的电性导通不稳定,致使显示装置的良率低。
因此,如何在超窄边框的显示装置中,实现柔性电路板和显示装置之间的可靠压合成为一个必须克服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压合方法及显示装置,能够降低现有的超窄边框的显示装置中导电胶层贴附工艺对柔性电路板和显示面板的压合制程的影响,克服因导电胶层贴附不良而导致压合不可靠、显示装置破片、显示装置电性能不稳定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压合方法,所述显示装置的压合方法包括:
S1、提供柔性电路板和显示面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横向排布的多个第一导电端子,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压合区域,所述压合区域中设置横向排布的多个第二导电端子;
S2、贴合导电胶层至所述多个第一导电端子上,所述导电胶层完全覆盖所述多个第一导电端子;以及
S3、控制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显示面板的压合区域对位,压合所述柔性电路板至所述显示面板的压合区域上,所述导电胶层电性导通每一第一导电端子和对应的每一第二导电端子;
其中,所述导电胶层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具有第一投影,所述第一投影完全覆盖所述多个第二导电端子。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多个第一端子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具有第二投影,所述第二投影完全覆盖所述多个第二导电端子。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S2中,贴合导电胶层至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多个第一导电端子上还包括:
提供第一卷状导电胶带和第一柔性电路板母板;将第一卷状导电胶带的第一导电胶层贴附至所述柔性电路母板的多个第一导电端子上;以及裁切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母板和所述第一导电胶层。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S1中提供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提供第二柔性电路板母板,裁切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母板形成所述柔性电路板;所述S2中,贴合导电胶层至所述多个第一导电端子上还包括:提供第二卷状导电胶带,将所述第二卷状导电胶带的导电胶层贴附至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所述多个第一导电端子上。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卷状导电胶带和所述第二卷状导电胶带分别为通过黏附条状各向异性导电胶膜于离型纸上,经卷绕形成的卷状胶带。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横向侧边,所述导电胶层的横向边缘远离所述显示区,其中,所述横向边缘突出于所述横向侧边。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与所述显示面板压合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横向排布的多个第一导电端子;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压合区域,所述压合区域设置横向排布的多个第二导电端子;以及导电胶层,所述导电胶层先贴附于所述多个第一导电端子上,再随着所述柔性电路板一同压合于所述压合区域,所述导电胶层电性导通每一第一导电端子和对应的每一第二导电端子;其中,所述导电胶层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具有第一投影,所述第一投影完全覆盖所述多个第二导电端子。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横向侧边,所述导电胶层的横向边缘远离所述显示区,其中,所述横向边缘突出于所述横向侧边。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电胶层的纵向宽度与每一第二导电端子的纵向宽度的差值大于0.2mm。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多个第一导电端子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具有第二投影,所述第二投影完全覆盖所述多个第二导电端子;其中,每一第一导电端子的纵向宽度与对应的每一第二导电端子的纵向宽度的差值大于等于0.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显示装置的压合方法及显示装置,至少具有如下优势:
1)先整合导电胶层至柔性电路板上,再与显示面板压合,可充分利用显示面板边框处的狭缝封胶区域A、压合区域B、面板切割区域C所在的空间,克服了现有的压合方法中导电胶层先贴到显示面板上,因贴附公差较大,导电胶层在狭缝封胶区域A、压合区域B、面板切割区域C占用面积大,不能适应超窄边框趋势下柔性电路板的压合制程;
2)先整合导电胶层至柔性电路板上,再与显示面板压合,可以防止柔性电路板压合制程中导电胶层溢出,使得压合后的导电端子间有效接触面积增大;显示面板不易破片;显示面板和柔性电路板之间电性连接更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图1是现有的显示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压合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与柔性电路板压合前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5A至图5C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具有导电胶层的柔性电路板的形成过程的示意图。
图6是将图5C中的柔性电路板和显示面板压合的示意图。
图7A至图7C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具有导电胶层的柔性电路板的形成过程的示意图。
图8是将图7C中的柔性电路板和显示面板压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压合方法,包括:
S1、提供柔性电路板5和显示面板1,柔性电路板5包括横向排布的多个第一导电端子6,显示面板1包括压合区域B,压合区域B设置横向排布的多个第二导电端子4;
S2、贴合导电胶层7至多个第一导电端子6上,导电胶层7完全覆盖多个第一导电端子6;
S3、控制柔性电路板6与显示面板1的压合区域B对位,压合柔性电路板5至显示面板1的压合区域B,导电胶层7电性导通每一第一导电端子6和对应的每一第二导电端子4;
其中,导电胶层7在显示面板1上具有第一投影,第一投影完全覆盖多个第二导电端子。
本实施例中,导电胶层4为各向异性导电胶(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简称ACF)。导电胶层4于显示面板1上的第一投影,是指导电胶层4在显示面板1上的正投影。
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的压合区域B对应于多个第二导电端子4所在的区域。
上述显示装置的压合方法中,先贴附导电胶层7至软性电路板5上,整合导电胶层7和软性电路板5后,再将整合后的导电胶层7的软性电路板5与显示面板1进行压合;其中,导电胶层7分别完全覆盖显示面板1上的多个第二导电端子4和软性电路板5上的多个第一导电端子6。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压合方法与现有技术的压合方法相比,具有如下优势:
1)先整合导电胶层至柔性电路板上,再与显示面板压合,可充分利用显示面板边框处的狭缝封胶区域A、压合区域B、面板切割区域C所在的空间,克服了导电胶层先贴到显示面板上,因贴附公差较大,导电胶层在狭缝封胶区域A、压合区域B、面板切割区域C占用面积大,不能适应超窄边框趋势下柔性电路板的压合制程;
2)先整合导电胶层至柔性电路板上,再与显示面板压合,可以防止柔性电路板压合制程中导电胶层溢出,可以防止柔性电路板压合制程中导电胶层溢出,使得压合后的导电端子间有效接触面积增大;显示面板不易破片;显示面板和柔性电路板之间电性连接更稳定可靠。
在本发明一较佳的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导电端子6在显示面板1上具有第二投影,第二投影完全覆盖多个第二导电端子4。本实施例中,第二投影是指多个第一导电端子6在显示面板1上的正投影。
通过控制多个第一导电端子6以及导电胶层7分别完全覆盖多个第二导电端子4,增加压合后,第一导电端子6、导电胶层7和第二导电端子4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提高压合后的电学可靠性。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S2中贴合导电胶层7至多个第一导电端子6上,导电胶层7完全覆盖多个第一导电端子6还包括:
提供第一卷状导电胶带和第一柔性电路板母板;
将第一卷状导电胶带的第一导电胶层的贴附至第一柔性电路母板的多个第一导电端子上;以及
裁切第一柔性电路板母板和第一导电胶层,形成包括所述导电胶层的所述柔性电路板。
如图5A、5B和图5C所示,首先,提供第一柔性电路板母板20,其包括横向排布的多个第一导电端子6;其次,提供第一卷状导电胶带(未图示),将第一卷状导电胶带的第一导电胶层21贴附至多个第一导电端子6上;接着,通过冲压裁切(或者冲切)的方式,移除多余的柔性电路板母板20和多余的第一导电胶层21形成包括预定形状的导电胶层23和预定形状的柔性电路板22的一体结构。
本实施例中,导电胶层23和柔性电路板22的形状分别为矩形,其中,导电胶层23邻近柔性电路板22的一横向侧边贴附,且完全覆盖柔性电路板22的横向侧边上横向排布的多个第一导电端子6。较佳的,导电胶层23的纵向宽度略大于第一导电端子6的纵向宽度W2(如图2所示),导电胶层23的横向宽度大致等于柔性电路板22的横向宽度。
上述这种先整合第一导电胶层和第一柔性电路板母板,再将整合后的结构进行一次冲切成型获得包括导电胶层和柔性电路板的一体结构,简化了分次单独冲切导电胶层和柔性电路板母板的操作工艺,且一次冲切成型降低了分次单独冲切导电胶层和柔性电路板母板带来的多个冲切误差,有益于柔性电路板和显示面板之间的压合精度提升,可增加显示面板制备良率。
本实施例中,第一卷装导电胶带例如是通过黏附条状的各向异性导电胶膜于离型纸上,经卷绕形成卷状胶带。其中,可以通过滚对滚(roll to roll)工艺,进行各向异性导电胶膜与离型纸的黏附。
如图6所示,将一次冲切成型的包括导电胶层23的柔性电路板22的一体结构与显示面板1的压合区进行压合。显示面板1的压合区域(第二导电端子4所在的区域)下方设置载台31,柔性电路板22远离显示面板1一侧设置压头30。压合过程大致包括,将柔性电路板22与显示面板1的压合区域对位,多个第一导电端子6与多个第二导电端子4一一对位,依次经预压合、本压合步骤,柔性电路板22被压合至显示面板1的压合区域中,导电胶层23电性导通每一第一导电端子6和对应的每一第二导电端子4。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压合方法还包括:
S1中提供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提供第二柔性电路板母板,裁切第二柔性电路板母板形成柔性电路板;
S2中,贴合导电胶层至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多个第一导电端子上还包括:提供第二卷状导电胶带,将所述第二卷状导电胶带的第二导电胶层贴附至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所述多个第一导电端子上。
如图7A、7B和图7C所示,首先,提供第二柔性电路板母板40,冲压裁切(或者冲切)第二柔性电路板母板40形成预定形状的柔性电路板41;其次,将第二卷状导电胶带(未图示)的导电胶层42贴附于柔性电路板41上横向排布的多个第一导电端子6上。
本实施例中,第二卷状导电胶带包括带状离型纸,带状离型纸上粘附有导电胶条,导电胶条例如包括多个预定长度、预定形状的导电胶层42。其中,多个预定长度、预定形状的导电胶层42也可以是通过冲切形成。
同样的,本实施例中,导电胶层42和柔性电路板41的形状分别为矩形,其中,导电胶层42邻近柔性电路板41靠近显示区2的一横向侧边贴附,且完全覆盖柔性电路板41靠近显示区2的横向侧边上横向排布的多个第一导电端子6。较佳的,导电胶层42的纵向宽度略大于第一导电端子6的纵向宽度W2(如图2所示),导电胶层42的横向宽度小于柔性电路板41的横向宽度。
这种通过先冲切第二电路板母板40形成预定形状的柔性电路板41;再贴附导电胶层42至柔性电路板41上的多个第一导电端子6上。由于,导电胶层42是具有预定长度、预定形状的,其贴附后,能够完全覆盖多个第一导电端子6,但不会完全覆盖柔性电路板的横向,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导电胶层42的用料,降低显示装置的制备成本。
本实施例中,第二卷装导电胶带例如是通过黏附条状的各向异性导电胶膜于离型纸上,经卷绕形成卷状胶带。其中,可以通过滚对滚(roll to roll)工艺,进行各向异性导电胶膜与离型纸的黏附。其中,各向异性导电胶膜可预先冲切成多个预定长度、预定形状的导电胶层。
如图8所示,将贴附导电胶层42的柔性电路板41与显示面板1的压合区域进行压合,显示面板1的压合区域(第二导电端子4所在的区域)下方设置载台31,柔性电路板41远离显示面板1一侧设置压头30。压合过程大致包括,将柔性电路板41与显示面板1的压合区域对位,多个第一导电端子6与多个第二导电端子4一一对位,经预压合、本压合步骤,柔性电路板41被压合至显示面板1的压合区域中,经导电胶层42电性导通每一第一导电端子6和对应的每一第二导电端子4。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0,其中,显示装置10属于超窄边框的显示装置。
如图3和图4所示,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面板1和柔性电路板5,显示面板1包括显示区2和围绕显示区2设置的外围区13,外围区13为非显示区。
定义显示面板1的横向平行于X轴方向,定义显示面板1的纵向平行于Y轴方向,其中,多个第二导电端子4横向排布(沿着X轴方向排布),多个第二导电端子4彼此相互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电端子4为矩形结构,但不以此为限。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导电端子还可以是倾斜的矩形结构。
同样的,定义柔性电路板5的横向平行于X轴方向,定义柔性电路板5的纵向平行于Y轴方向,其中,多个第一导电端子6横向排布(沿着X轴方向排布),多个第一导电端子6彼此相互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端子6为矩形结构,但不以此为限。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端子还可以是倾斜的矩形结构。
如图3和图4中所示,每一第一导电端子6的纵向宽度W2大于每一第二导电端子4的纵向宽度W3,较佳的,W2和W3之间的差值大于等于0.2mm。其中,W2和W3之间的差值等于L1和L2的和。
换言之,第一导电端子6叠至于第二导电端子4上方时,第一导电端子6相对的两个边缘分别突出于第二导电端子4相对的两个边缘,第一导电端子6靠近显示区2的边缘与第二导电端子4靠近显示区的边缘之间相距第一距离L1,第一导电端子6远离显示区2的边缘与第二导电端子4远离显示区的边缘之间相距第二距离L2,其中,L1与L2的和大于等于0.2mm。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距离L1可以是0,即,第一导电端子6靠近显示区2的边缘与第二导电端子4靠近显示区2的边缘相互齐平。
如图3和图4所示,柔性电路板5的多个第一导电端子6上预先贴附导电胶层7,导电胶层7的纵向宽度W1大于第一导电端子6的纵向宽度W2以及第二导电端子4的纵向宽度W3。较佳的,导电胶层7完全覆盖多个第一导电端子6。
压合预先贴附导电胶层7的柔性电路板5至显示面板1的压合区域B,导电胶层7在显示面板1上具有第一投影,第一投影完全覆盖横向排布的多个第一导电端子4。较佳的,多个第一导电端子6在显示面板1上具有第二投影,第二投影完全覆盖多个第一导电端子4。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导电胶层7包括横向边缘7a,横向边缘7a远离显示区2;显示面板1包括横向侧边1a;其中,横向边缘7a突出于横向侧边1a。换言之,导电胶层7的纵向宽度W1大于显示面板1的部分狭缝封胶区域(A区)、压合区域(B区)和面板边缘切割区域(C区)的纵向宽度的和。
当导电胶层7的横向边缘7a突出于显示面板1的横向侧边1a时,弯折柔性电路板5的弯折区8,导电胶层7的横向边缘7a可防止显示面板1的横向侧边1a割伤柔性电路板5 ,省去在显示面板1的背面(远离显示区2的表面)划线封胶工艺,降低显示装置10的制备成本。
本实施例中,当显示装置10为手机、移动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移动终端时,显示面板1的横向侧边1a对应于显示装置10的下边框。通过调整导电胶层的纵向宽度,同时,调整导电胶层在压合方法中的贴附步骤,特别是有效利用显示面板1的下边框处于的压合区域(B区)的空间,保证了压合可靠性。
另外,柔性电路板5还设置有芯片9,芯片9与多个第一导电端子6位于柔性电路板5的同一侧表面,但不以此为限。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芯片和多个第一导电端子可以位于柔性电路板相背的两侧。
如图3所示,多个第一导电端子6设置柔性电路板5靠近显示区2的一横向侧边上。柔性电路板5远离显示面板1的显示区2的另一横向侧边上还设置横向排布的多个第三导电端子11,多个第三导电端子11可用于与印刷电路板(PCB)等其他转接元件电性连接。
综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压合方法及其显示装置,所述压合方法中包括调整导电胶层的纵向宽度使其完全覆盖显示面板压合区域的多个第二导电端子,同时,调整导电胶层在压合方法中的贴附步骤,使其预先与柔性电路板上的多个第一导电端子贴合,再随着柔性电路板一同压合至显示面板的压合区域,能够有效利用显示面板的压合区域附近的空间,提高了导电端子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保证了压合可靠性。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的压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方法包括:
S1、提供柔性电路板和显示面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横向排布的多个第一导电端子,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压合区域,所述压合区域中设置横向排布的多个第二导电端子;
S2、贴合导电胶层至所述多个第一导电端子上,所述导电胶层完全覆盖所述多个第一导电端子;以及
S3、控制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显示面板的压合区域对位,压合所述柔性电路板至所述显示面板的压合区域上,所述导电胶层电性导通每一第一导电端子和对应的每一第二导电端子;
其中,所述导电胶层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具有第一投影,所述第一投影完全覆盖所述多个第二导电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压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端子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具有第二投影,所述第二投影完全覆盖所述多个第二导电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压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贴合导电胶层至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多个第一导电端子上还包括:
提供第一卷状导电胶带和第一柔性电路板母板;
将第一卷状导电胶带的第一导电胶层贴附至所述柔性电路母板的多个第一导电端子上;以及
裁切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母板和所述第一导电胶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压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1中提供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提供第二柔性电路板母板,裁切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母板形成所述柔性电路板;
所述S2中,贴合导电胶层至所述多个第一导电端子上还包括:提供第二卷状导电胶带,将所述第二卷状导电胶带的导电胶层贴附至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所述多个第一导电端子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压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状导电胶带和所述第二卷状导电胶带分别为通过黏附条状各向异性导电胶膜于离型纸上,经卷绕形成的卷状胶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压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横向侧边,所述导电胶层的横向边缘远离所述显示区,其中,所述横向边缘突出于所述横向侧边。
7.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与所述显示面板压合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横向排布的多个第一导电端子;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压合区域,所述压合区域设置横向排布的多个第二导电端子;以及
导电胶层,所述导电胶层先贴附于所述多个第一导电端子上,再随着所述柔性电路板一同压合于所述压合区域,所述导电胶层电性导通每一第一导电端子和对应的每一第二导电端子;
其中,所述导电胶层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具有第一投影,所述第一投影完全覆盖所述多个第二导电端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横向侧边,所述导电胶层的横向边缘远离所述显示区,其中,所述横向边缘突出于所述横向侧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胶层的纵向宽度与每一第二导电端子的纵向宽度的差值大于0.2m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导电端子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具有第二投影,所述第二投影完全覆盖所述多个第二导电端子;其中,每一第一导电端子的纵向宽度与对应的每一第二导电端子的纵向宽度的差值大于等于0.2mm。
CN202010892328.4A 2020-08-31 2020-08-31 显示装置的压合方法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19870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92328.4A CN111987007A (zh) 2020-08-31 2020-08-31 显示装置的压合方法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92328.4A CN111987007A (zh) 2020-08-31 2020-08-31 显示装置的压合方法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87007A true CN111987007A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41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92328.4A Pending CN111987007A (zh) 2020-08-31 2020-08-31 显示装置的压合方法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8700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36050A (zh) * 2020-12-28 2021-03-02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968041A (zh) * 2021-02-02 2021-06-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702803A (zh) * 2021-07-26 2021-11-26 信利(惠州)智能显示有限公司 应用于多种触控产品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34888A1 (en) * 2004-12-20 2006-06-22 Tung-Zung Wu Method for Cutt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101821841A (zh) * 2007-11-08 2010-09-01 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半导体用粘接片及切割带一体型半导体用粘接片
JP2011071416A (ja) * 2009-09-28 2011-04-07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Acfの貼付装置及び方法、及び表示パネルモジュール組立装置
CN204271144U (zh) * 2014-12-29 2015-04-15 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CN208597200U (zh) * 2018-07-20 2019-03-12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柔性电路板
CN110416264A (zh) * 2019-07-22 2019-11-0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的绑定方法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34888A1 (en) * 2004-12-20 2006-06-22 Tung-Zung Wu Method for Cutt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101821841A (zh) * 2007-11-08 2010-09-01 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半导体用粘接片及切割带一体型半导体用粘接片
JP2011071416A (ja) * 2009-09-28 2011-04-07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Acfの貼付装置及び方法、及び表示パネルモジュール組立装置
CN204271144U (zh) * 2014-12-29 2015-04-15 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CN208597200U (zh) * 2018-07-20 2019-03-12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柔性电路板
CN110416264A (zh) * 2019-07-22 2019-11-0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的绑定方法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36050A (zh) * 2020-12-28 2021-03-02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436050B (zh) * 2020-12-28 2022-08-19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968041A (zh) * 2021-02-02 2021-06-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968041B (zh) * 2021-02-02 2023-06-3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702803A (zh) * 2021-07-26 2021-11-26 信利(惠州)智能显示有限公司 应用于多种触控产品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87007A (zh) 显示装置的压合方法和显示装置
JP3739640B2 (ja) 液晶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US11442564B2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terminal equipment
JP2002358026A (ja) 表示モジュール並びにフレキシブル配線板及びフレキシブル配線板の接続方法
JP2000002882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265374A (ja) 非接触通信媒体
KR100399379B1 (ko) 반도체 장치와 그의 제조 방법, 액정 모듈 및 그의 탑재방법
CN109116649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596481B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CN110596962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436530A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3674636A (zh) 拼接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拼接显示装置及拼接显示单元
CN113067141A (zh) 一种薄膜天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JP2000068633A (ja) 圧着方法および圧着装置
JPH09203907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CN111584456A (zh) 覆晶薄膜
CN111354265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JP3509573B2 (ja)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用テープ材、フレキシブル基板の製造方法、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液晶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874612B2 (ja) 液晶表示モジュール
CN114203038A (zh) 驱动面板、显示面板、显示器及驱动面板制造方法
CN113050331A (zh) 一种无边框液晶显示面板
JP2911082B2 (ja) パネルの実装構造および実装方法
CN214851969U (zh) 柔性电路板、指纹识别组件、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JPH06164115A (ja) 異方導電性接着剤の転写方法
JP4503766B2 (ja) 液晶表示パネルの端子接続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