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73404A - 一种智能辅助康复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辅助康复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73404A
CN111973404A CN202011009575.1A CN202011009575A CN111973404A CN 111973404 A CN111973404 A CN 111973404A CN 202011009575 A CN202011009575 A CN 202011009575A CN 111973404 A CN111973404 A CN 1119734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shaped fixing
robot
shaft
inver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0957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添增
吴杰
钟端玲
李海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az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az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az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az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0957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734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734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734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1/0218Drawing-out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1/0237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for the lower lim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7/00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H7/002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by rubbing or brush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19Support for the dev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57Movement of interface, i.e. force application means
    • A61H2201/1659Free spatial automatic movement of interface within a working area, e.g. Robo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10Le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辅助康复机器人,包括底座,底座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上部临近其一端对称设置有两组腿部康复锻炼单元;每组腿部康复锻炼单元均包括倒L形固定架以及腿部康复锻炼机构,倒L形固定架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支撑板的上部,腿部康复锻炼机构通过高度调节机构安装在倒L形固定架的内顶壁底部。本发明,能够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做康复锻炼使用,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全身的血液循环,尤其对于瘫痪卧床的患者来说,使用该机器人经常对患者的腿部进行被动康复锻炼,可防止瘫痪卧床的患者因长期缺乏锻炼导致血液循环不好而导致腿部出现血栓、狭窄或者斑块,引起外周动脉血液不畅,导致肢体的缺血性症状。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辅助康复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辅助康复机器人。
背景技术
机器人(Robot)是一种能够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智能机器。历史上最早的机器人见于隋炀帝命工匠所营造的木偶机器人,施有机关,有坐、起、拜、伏等能力。机器人具有感知、决策、执行等基本特征,可以辅助甚至替代人类完成危险、繁重、复杂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服务人类生活,扩大或延伸人的活动及能力范围。
现有技术中的智能辅助康复机器人,不能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做康复锻炼使用,促进患者全身的血液循环的效果不好,尤其对于瘫痪卧床的患者来说,难以使用现有技术中的智能辅助康复机器人对患者的腿部进行被动康复锻炼,难以防止瘫痪卧床的患者因长期缺乏锻炼导致血液循环不好而导致腿部出现血栓、狭窄或者斑块,引起外周动脉血液不畅,导致肢体的缺血性症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辅助康复机器人,能够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做康复锻炼使用,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全身的血液循环,尤其对于瘫痪卧床的患者来说,使用该机器人经常对患者的腿部进行被动康复锻炼,可防止瘫痪卧床的患者因长期缺乏锻炼导致血液循环不好而导致腿部出现血栓、狭窄或者斑块,引起外周动脉血液不畅,导致肢体的缺血性症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辅助康复机器人,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部临近其一端对称设置有两组腿部康复锻炼单元;
其中,每组所述腿部康复锻炼单元均包括倒L形固定架以及腿部康复锻炼机构,所述倒L形固定架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板的上部,所述腿部康复锻炼机构通过高度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倒L形固定架的内顶壁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电动推杆以及两组导向组件,所述电动推杆以及两组所述导向组件均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倒L形固定架的内顶壁底部,两组所述导向组件关于所述电动推杆对称设置。
作为优选,每组所述导向组件均包括导向筒体、导向块以及导向杆,所述导向筒体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倒L形固定架的内顶壁底部,所述导向块活动安装在所述导向筒体的内部,且所述导向块的侧壁与所述导向筒体的内侧壁相贴合设置,所述导向杆活动安装在所述导向筒体的底端端壁中心位置处,且所述导向杆的上端与所述导向块的底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腿部康复锻炼机构包括箱体、侧盖板、支撑轴、圆盘、连接轴、配装轴、固定环、圆环、套筒、拉绳、固定套、从动皮带轮、电机以及主动皮带轮,所述箱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导向杆的底端端部,且所述箱体的上部还与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侧盖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外侧,所述支撑轴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内侧壁上,且所述支撑轴水平设置,所述圆盘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支撑轴的一端端部,且所述圆盘位于所述箱体的内侧,所述连接轴通过滚动轴承水平且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圆盘的内侧面上,且所述连接轴临近所述圆盘的边缘设置,所述配装轴一体设置在所述连接轴远离所述圆盘的一端端部,所述固定环固定套装在所述配装轴上,所述圆环转动套装在所述配装轴上,且所述圆环位于所述固定环与所述连接轴之间,所述套筒固定安装在所述圆环的底部,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套筒的内部,所述固定套固定安装在所述拉绳的另一端,所述从动皮带轮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轴的另一端端部,且所述从动皮带轮位于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主动皮带轮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的转动轴端部,且所述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与所述从动皮带轮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每组所述腿部康复锻炼单元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L形固定杆以及导向环,所述L形固定杆水平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倒L形固定架的侧部,所述导向环滑动套装在所述拉绳的外部,且所述导向环的外环与所述L形固定杆远离所述倒L形固定架的一端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倒L形固定架的拐角处均固定安装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与所述倒L形固定架之间的区域为三角形区域。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的上部还固定安装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位于所述固定套的正下方,且所述海绵垫的外部包覆有皮革层。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的上部临近其另一端还设有头枕机构,所述头枕机构包括支撑座以及弧形硅胶板,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上部,且所述支撑座的上部开设有弧形安装槽,所述弧形硅胶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弧形安装槽的内部,且所述弧形硅胶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
作为优选,还包括按摩机构,所述按摩机构包括橡胶垫体,所述橡胶垫体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板的上部,且所述橡胶垫体位于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海绵垫之间,所述橡胶垫体临近所述支撑座设置,且所述橡胶垫体的上表面上一体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凸起,所述凸起均为半球形凸起。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的底部还固定安装有四个万向轮,四个所述万向轮对称设置,且四个所述万向轮均为自锁式万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可利用两组腿部康复锻炼单元对患者的腿部进行被动康复锻炼,有利于促进患者腿部的血液循环,尤其对于瘫痪卧床的患者来说,使用该机器人经常对患者的腿部进行被动康复锻炼,可防止瘫痪卧床的患者因长期缺乏锻炼导致血液循环不好而导致腿部出现血栓、狭窄或者斑块,引起外周动脉血液不畅,导致肢体的缺血性症状,重度的患者还会出现疼痛、感觉异常甚至有皮肤麻木的症状、下肢的肿胀、乏力以及皮肤颜色变红、皮肤温度增高等,严重的情况还会出现由于静脉回流受阻,导致的局部淤积性皮炎、皮肤破溃等;
2、本发明,通过高度调节机构安装腿部康复锻炼机构,使得腿部康复锻炼机构的高度能够进行调节,从而使得该机器人能够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做康复锻炼使用;
3、本发明,设置的头枕机构和按摩机构分别与腿部康复锻炼机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全身的血液循环,进而增加该机器人的康复锻炼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智能辅助康复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智能辅助康复机器人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腿部康复锻炼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腿部康复锻炼单元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局部视图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腿部康复锻炼机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导向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头枕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板;3、腿部康复锻炼单元;301、倒L形固定架;302、高度调节机构;3021、电动推杆;3022、导向组件;30221、导向筒体;30222、导向块;30223、导向杆;303、腿部康复锻炼机构;3031、箱体;3032、侧盖板;3033、圆盘;3034、拉绳;3035、固定套;3036、连接轴;3037、圆环;3038、固定环;3039、配装轴;30310、套筒;30311、支撑轴;30312、从动皮带轮;30313、皮带;30314、主动皮带轮;30315、电机;304、导向机构;3041、L形固定杆;3042、导向环;305、加强杆;4、头枕机构;401、支撑座;402、弧形硅胶板;403、弧形安装槽;404、通孔;5、按摩机构;501、橡胶垫体;502、凸起;6、海绵垫;7、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一种智能辅助康复机器人,如图1-7所示,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上部临近其一端对称设置有两组腿部康复锻炼单元3。设置的两组腿部康复锻炼单元3用于对患者的腿部进行被动康复锻炼,尤其对于瘫痪卧床的患者来说,使用该机器人经常对患者的腿部进行被动康复锻炼,可防止瘫痪卧床的患者因长期缺乏锻炼导致血液循环不好而导致腿部出现血栓、狭窄或者斑块,引起外周动脉血液不畅,导致肢体的缺血性症状,重度的患者还会出现疼痛、感觉异常甚至有皮肤麻木的症状、下肢的肿胀、乏力以及皮肤颜色变红、皮肤温度增高等,严重的情况还会出现由于静脉回流受阻,导致的局部淤积性皮炎、皮肤破溃等。
其中,每组所述腿部康复锻炼单元3均包括倒L形固定架301以及腿部康复锻炼机构303,所述倒L形固定架301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板2的上部,所述腿部康复锻炼机构303通过高度调节机构302安装在所述倒L形固定架301的内顶壁底部。通过高度调节机构302安装腿部康复锻炼机构303,使得腿部康复锻炼机构303的高度能够进行调节,从而使得该机器人能够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做康复锻炼使用。
其中,所述高度调节机构302包括电动推杆3021以及两组导向组件3022,所述电动推杆3021以及两组所述导向组件3022均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倒L形固定架301的内顶壁底部,两组所述导向组件3022关于所述电动推杆3021对称设置。上述设置的电动推杆3021用于驱动腿部康复锻炼机构303调节高度,两组导向组件3022用于对腿部康复锻炼机构303的升降进行导向,以保证腿部康复锻炼机构303能够稳定上下运动,同时可避免电动推杆3021受到斜向力而导致受力不均影响使用寿命。
其中,每组所述导向组件3022均包括导向筒体30221、导向块30222以及导向杆30223,所述导向筒体30221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倒L形固定架301的内顶壁底部,所述导向块30222活动安装在所述导向筒体30221的内部,且所述导向块30222的侧壁与所述导向筒体30221的内侧壁相贴合设置,所述导向杆30223活动安装在所述导向筒体30221的底端端壁中心位置处,且所述导向杆30223的上端与所述导向块30222的底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上述设置的导向组件3022由导向筒体30221、导向块30222以及导向杆30223构成,使得导向组件3022的导向效果较好,尤为重要的是在导向筒体30221、导向块30222以及导向杆30223相互配合下,可避免因电动推杆3021损坏而导致腿部康复锻炼机构303发生坠落的意外现象,从而使得该机器人安全性能较好。
其中,所述腿部康复锻炼机构303包括箱体3031、侧盖板3032、支撑轴30311、圆盘3033、连接轴3036、配装轴3039、固定环3038、圆环3037、套筒30310、拉绳3034、固定套3035、从动皮带轮30312、电机30315以及主动皮带轮30314,所述箱体3031固定安装在所述导向杆30223的底端端部,且所述箱体3031的上部还与所述电动推杆302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侧盖板3032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3031的外侧,所述支撑轴30311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箱体3031的内侧壁上,且所述支撑轴30311水平设置,所述圆盘3033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支撑轴30311的一端端部,且所述圆盘3033位于所述箱体3031的内侧,所述连接轴3036通过滚动轴承水平且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圆盘3033的内侧面上,且所述连接轴3036临近所述圆盘3033的边缘设置,所述配装轴3039一体设置在所述连接轴3036远离所述圆盘3033的一端端部,所述固定环3038固定套装在所述配装轴3039上,所述圆环3037转动套装在所述配装轴3039上,且所述圆环3037位于所述固定环3038与所述连接轴3036之间,所述套筒30310固定安装在所述圆环3037的底部,所述拉绳303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套筒30310的内部,所述固定套3035固定安装在所述拉绳3034的另一端,所述从动皮带轮30312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轴30311的另一端端部,且所述从动皮带轮30312位于所述箱体3031的内部,所述电机30315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3031的内部,所述主动皮带轮30314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30315的转动轴端部,且所述主动皮带轮30314通过皮带30313与所述从动皮带轮30312传动连接。上述设置的腿部康复锻炼机构303由箱体3031、侧盖板3032、支撑轴30311、圆盘3033、连接轴3036、配装轴3039、固定环3038、圆环3037、套筒30310、拉绳3034、固定套3035、从动皮带轮30312、电机30315以及主动皮带轮30314构成,在使用时,可利用电机30315带动主动皮带轮30314转动驱动从动皮带轮30312转动,从动皮带轮30312带动支撑轴30311转动,支撑轴30311带动圆盘3033转动,圆盘3033带动连接轴3036和配装轴3039做圆周运动,可实现圆环3037一会处于最高点一会处于对低点,正好利用该高度差驱动拉绳3034上下运动,拉绳3034将会带动固定套3035上下运动,将患者的脚脖子放入固定套3035的内部,患者的腿部将会随着固定套3035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抬腿康复锻炼的目的,有利于促进患者腿部的血液循环。
其中,每组所述腿部康复锻炼单元3还包括导向机构304,所述导向机构304包括L形固定杆3041以及导向环3042,所述L形固定杆3041水平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倒L形固定架301的侧部,所述导向环3042滑动套装在所述拉绳3034的外部,且所述导向环3042的外环与所述L形固定杆3041远离所述倒L形固定架301的一端固定连接。上述设置的导向机构304由L形固定杆3041以及导向环3042构成,可利用导向环3042对拉绳3034的上下运动进行导向,以保证拉绳3034能够稳定地上下运动,从而使得腿部康复锻炼机构303能够稳定运行。
其中,每个所述倒L形固定架301的拐角处均固定安装有加强杆305,所述加强杆305与所述倒L形固定架301之间的区域为三角形区域。设置的加强杆305能够增加倒L形固定架301的承重强度,可避免倒L形固定架301发生垮塌的意外事故。
其中,所述支撑板2的上部还固定安装有海绵垫6,所述海绵垫6位于所述固定套3035的正下方,且所述海绵垫6的外部包覆有皮革层。海绵垫6具有较好的缓冲作用,可避免患者的脚后跟与支撑板2的上部发生碰撞而受伤,皮革层使得海绵垫6便于清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利用两组腿部康复锻炼单元3对患者的腿部进行被动康复锻炼,有利于促进患者腿部的血液循环,尤其对于瘫痪卧床的患者来说,使用该机器人经常对患者的腿部进行被动康复锻炼,可防止瘫痪卧床的患者因长期缺乏锻炼导致血液循环不好而导致腿部出现血栓、狭窄或者斑块,引起外周动脉血液不畅,导致肢体的缺血性症状,重度的患者还会出现疼痛、感觉异常甚至有皮肤麻木的症状、下肢的肿胀、乏力以及皮肤颜色变红、皮肤温度增高等,严重的情况还会出现由于静脉回流受阻,导致的局部淤积性皮炎、皮肤破溃等;另外,通过高度调节机构302安装腿部康复锻炼机构303,使得腿部康复锻炼机构303的高度能够进行调节,从而使得该机器人能够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做康复锻炼使用。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支撑板2的上部临近其另一端还设有头枕机构4,所述头枕机构4包括支撑座401以及弧形硅胶板402,所述支撑座401设置在所述支撑板2的上部,且所述支撑座401的上部开设有弧形安装槽403,所述弧形硅胶板402固定安装在所述弧形安装槽403的内部,且所述弧形硅胶板402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40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头枕机构4由支撑座401以及弧形硅胶板402构成,使得头枕机构4设计比较合理,在弧形硅胶板402的作用下头枕机构4可进行一定幅度的晃动,这样在患者进行锻炼腿部时,患者的身体会随着腿部运动而晃动,此时患者的头部也会晃动,患者的头部会与弧形硅胶板402之间形成相对晃动的运动,此时弧形硅胶板402对患者头部起到一个按摩的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头部的血液循环,进而增加该机器人的康复锻炼效果。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按摩机构5,所述按摩机构5包括橡胶垫体501,所述橡胶垫体501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板2的上部,且所述橡胶垫体501位于所述支撑座401与所述海绵垫6之间,所述橡胶垫体501临近所述支撑座401设置,且所述橡胶垫体501的上表面上一体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凸起502,所述凸起502均为半球形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按摩机构5用于配合腿部康复锻炼机构303使用,且按摩机构5由橡胶垫体501以及设置在橡胶垫体501上表面上的凸起502构成,在患者进行锻炼腿部时,患者的身体会随着腿部运动而晃动,患者的身体与凸起502接触的过程中形成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按摩的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身体的血液循环,进而增加该机器人的康复锻炼效果。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还固定安装有四个万向轮7,四个所述万向轮7对称设置,且四个所述万向轮7均为自锁式万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四个万向轮7,使得该机器人移动比较方便,另外,将四个万向轮7均设置为自锁式万向轮,使得该机器人可以及时锁定位置,从而使得该机器人实用性较好。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电机30315可选用减速机。
工作原理:该智能辅助康复机器人,使用时,让患者躺在支撑板2的上部,头部枕在弧形硅胶板402的上部,身体睡在橡胶垫体501的上部,根据患者的身高调节腿部康复锻炼机构303的竖直高度,然后将患者的脚后跟与小腿之间的部位放置在固定套3035的内部,然后开启电机30315即可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本发明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智能辅助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上部临近其一端对称设置有两组腿部康复锻炼单元(3);
其中,每组所述腿部康复锻炼单元(3)均包括倒L形固定架(301)以及腿部康复锻炼机构(303),所述倒L形固定架(301)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板(2)的上部,所述腿部康复锻炼机构(303)通过高度调节机构(302)安装在所述倒L形固定架(301)的内顶壁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辅助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302)包括电动推杆(3021)以及两组导向组件(3022),所述电动推杆(3021)以及两组所述导向组件(3022)均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倒L形固定架(301)的内顶壁底部,两组所述导向组件(3022)关于所述电动推杆(3021)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辅助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导向组件(3022)均包括导向筒体(30221)、导向块(30222)以及导向杆(30223),所述导向筒体(30221)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倒L形固定架(301)的内顶壁底部,所述导向块(30222)活动安装在所述导向筒体(30221)的内部,且所述导向块(30222)的侧壁与所述导向筒体(30221)的内侧壁相贴合设置,所述导向杆(30223)活动安装在所述导向筒体(30221)的底端端壁中心位置处,且所述导向杆(30223)的上端与所述导向块(30222)的底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辅助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康复锻炼机构(303)包括箱体(3031)、侧盖板(3032)、支撑轴(30311)、圆盘(3033)、连接轴(3036)、配装轴(3039)、固定环(3038)、圆环(3037)、套筒(30310)、拉绳(3034)、固定套(3035)、从动皮带轮(30312)、电机(30315)以及主动皮带轮(30314),所述箱体(3031)固定安装在所述导向杆(30223)的底端端部,且所述箱体(3031)的上部还与所述电动推杆(302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侧盖板(3032)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3031)的外侧,所述支撑轴(30311)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箱体(3031)的内侧壁上,且所述支撑轴(30311)水平设置,所述圆盘(3033)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支撑轴(30311)的一端端部,且所述圆盘(3033)位于所述箱体(3031)的内侧,所述连接轴(3036)通过滚动轴承水平且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圆盘(3033)的内侧面上,且所述连接轴(3036)临近所述圆盘(3033)的边缘设置,所述配装轴(3039)一体设置在所述连接轴(3036)远离所述圆盘(3033)的一端端部,所述固定环(3038)固定套装在所述配装轴(3039)上,所述圆环(3037)转动套装在所述配装轴(3039)上,且所述圆环(3037)位于所述固定环(3038)与所述连接轴(3036)之间,所述套筒(30310)固定安装在所述圆环(3037)的底部,所述拉绳(303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套筒(30310)的内部,所述固定套(3035)固定安装在所述拉绳(3034)的另一端,所述从动皮带轮(30312)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轴(30311)的另一端端部,且所述从动皮带轮(30312)位于所述箱体(3031)的内部,所述电机(30315)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3031)的内部,所述主动皮带轮(30314)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30315)的转动轴端部,且所述主动皮带轮(30314)通过皮带(30313)与所述从动皮带轮(30312)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辅助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腿部康复锻炼单元(3)还包括导向机构(304),所述导向机构(304)包括L形固定杆(3041)以及导向环(3042),所述L形固定杆(3041)水平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倒L形固定架(301)的侧部,所述导向环(3042)滑动套装在所述拉绳(3034)的外部,且所述导向环(3042)的外环与所述L形固定杆(3041)远离所述倒L形固定架(301)的一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辅助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倒L形固定架(301)的拐角处均固定安装有加强杆(305),所述加强杆(305)与所述倒L形固定架(301)之间的区域为三角形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辅助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的上部还固定安装有海绵垫(6),所述海绵垫(6)位于所述固定套(3035)的正下方,且所述海绵垫(6)的外部包覆有皮革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辅助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的上部临近其另一端还设有头枕机构(4),所述头枕机构(4)包括支撑座(401)以及弧形硅胶板(402),所述支撑座(401)设置在所述支撑板(2)的上部,且所述支撑座(401)的上部开设有弧形安装槽(403),所述弧形硅胶板(402)固定安装在所述弧形安装槽(403)的内部,且所述弧形硅胶板(402)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40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辅助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摩机构(5),所述按摩机构(5)包括橡胶垫体(501),所述橡胶垫体(501)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板(2)的上部,且所述橡胶垫体(501)位于所述支撑座(401)与所述海绵垫(6)之间,所述橡胶垫体(501)临近所述支撑座(401)设置,且所述橡胶垫体(501)的上表面上一体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凸起(502),所述凸起(502)均为半球形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辅助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还固定安装有四个万向轮(7),四个所述万向轮(7)对称设置,且四个所述万向轮(7)均为自锁式万向轮。
CN202011009575.1A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智能辅助康复机器人 Pending CN1119734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09575.1A CN111973404A (zh)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智能辅助康复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09575.1A CN111973404A (zh)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智能辅助康复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73404A true CN111973404A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50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09575.1A Pending CN111973404A (zh)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智能辅助康复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7340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07191A (zh) * 2021-01-11 2021-05-18 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 一种普外科护理用康复锻炼装置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055265U (zh) * 2016-12-30 2018-03-02 湖北工程学院 婴儿健身床
CN108618913A (zh) * 2018-05-08 2018-10-09 马鞍山小古精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主被动锻炼功能的神经科护理床
CN208160933U (zh) * 2018-03-28 2018-11-30 穆爽 一种医疗健康恢复用辅助装置
CN109044579A (zh) * 2018-08-29 2018-12-21 周三连 一种促进偏瘫患者康复的头颈固定装置
CN109091364A (zh) * 2018-07-20 2018-12-28 郑州大学第附属医院 一种用于治疗肩周炎引起的背部疼痛的按摩床
CN109223443A (zh) * 2018-10-23 2019-01-18 兰红梅 一种风湿病康复训练装置
CN208552401U (zh) * 2017-11-21 2019-03-01 唐有禄 脊柱理疗按摩器
CN109512616A (zh) * 2018-10-11 2019-03-26 缙云县佳境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调节高度便于护理的医用婴儿车
CN109620636A (zh) * 2018-12-13 2019-04-16 韩君霞 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训练装置
CN109700636A (zh) * 2019-02-22 2019-05-03 张洪亮 一种骨科多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CN109730898A (zh) * 2019-03-19 2019-05-10 王尚超 一种临床肢体康复装置
CN208877231U (zh) * 2018-06-20 2019-05-21 闻庆汉 一种单腿屈膝伸髋抖腰设备
CN110101558A (zh) * 2019-06-05 2019-08-09 周明华 一种脊椎康复人工智能机器人
CN209220845U (zh) * 2018-03-09 2019-08-09 张海峰 一种医用神经内科护理单腿抬升锻炼装置
CN210044393U (zh) * 2018-10-10 2020-02-11 周振宇 一种骨科康复用腿部锻炼床
CN110812116A (zh) * 2019-11-24 2020-02-21 杨美英 一种易用可调式多功能下肢抬高支架
CN210251045U (zh) * 2019-07-17 2020-04-07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腰椎康复性锻炼装置
CN211067805U (zh) * 2019-08-09 2020-07-24 马亮 一种全身舒筋活血康复机
CN111449767A (zh) * 2020-04-08 2020-07-28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压力可调关节镜灌注牵引复合系统
CN111514431A (zh) * 2020-05-05 2020-08-11 丛捷 一种肿瘤护理用头枕式按摩醒脑装置
CN211301020U (zh) * 2019-10-21 2020-08-21 劳咪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心绞痛缓解治疗设备
CN111671585A (zh) * 2020-06-10 2020-09-18 朱玲 一种骨科护理牵引架

Patent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055265U (zh) * 2016-12-30 2018-03-02 湖北工程学院 婴儿健身床
CN208552401U (zh) * 2017-11-21 2019-03-01 唐有禄 脊柱理疗按摩器
CN209220845U (zh) * 2018-03-09 2019-08-09 张海峰 一种医用神经内科护理单腿抬升锻炼装置
CN208160933U (zh) * 2018-03-28 2018-11-30 穆爽 一种医疗健康恢复用辅助装置
CN108618913A (zh) * 2018-05-08 2018-10-09 马鞍山小古精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主被动锻炼功能的神经科护理床
CN208877231U (zh) * 2018-06-20 2019-05-21 闻庆汉 一种单腿屈膝伸髋抖腰设备
CN109091364A (zh) * 2018-07-20 2018-12-28 郑州大学第附属医院 一种用于治疗肩周炎引起的背部疼痛的按摩床
CN109044579A (zh) * 2018-08-29 2018-12-21 周三连 一种促进偏瘫患者康复的头颈固定装置
CN210044393U (zh) * 2018-10-10 2020-02-11 周振宇 一种骨科康复用腿部锻炼床
CN109512616A (zh) * 2018-10-11 2019-03-26 缙云县佳境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调节高度便于护理的医用婴儿车
CN109223443A (zh) * 2018-10-23 2019-01-18 兰红梅 一种风湿病康复训练装置
CN109620636A (zh) * 2018-12-13 2019-04-16 韩君霞 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训练装置
CN109700636A (zh) * 2019-02-22 2019-05-03 张洪亮 一种骨科多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CN109730898A (zh) * 2019-03-19 2019-05-10 王尚超 一种临床肢体康复装置
CN110101558A (zh) * 2019-06-05 2019-08-09 周明华 一种脊椎康复人工智能机器人
CN210251045U (zh) * 2019-07-17 2020-04-07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腰椎康复性锻炼装置
CN211067805U (zh) * 2019-08-09 2020-07-24 马亮 一种全身舒筋活血康复机
CN211301020U (zh) * 2019-10-21 2020-08-21 劳咪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心绞痛缓解治疗设备
CN110812116A (zh) * 2019-11-24 2020-02-21 杨美英 一种易用可调式多功能下肢抬高支架
CN111449767A (zh) * 2020-04-08 2020-07-28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压力可调关节镜灌注牵引复合系统
CN111514431A (zh) * 2020-05-05 2020-08-11 丛捷 一种肿瘤护理用头枕式按摩醒脑装置
CN111671585A (zh) * 2020-06-10 2020-09-18 朱玲 一种骨科护理牵引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07191A (zh) * 2021-01-11 2021-05-18 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 一种普外科护理用康复锻炼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55223B (zh) 平衡训练装置及多功能助行康复训练机器人
JP2012506289A (ja) 車椅子式歩行補助用ロボット
CN110353944B (zh) 坐式联合驱动下肢康复机器人
CN112704606A (zh) 一种可变形的两用下肢康复外骨骼装置
CN112932858B (zh) 一种医疗病床用可拆式护理托架
CN110680632A (zh) 下肢康复锻炼轮椅
CN111973404A (zh) 一种智能辅助康复机器人
CN110812116A (zh) 一种易用可调式多功能下肢抬高支架
CN212326868U (zh) 智能全身锻炼辅助轮椅
CN213218336U (zh) 多功能康复小车
CN211095761U (zh) 坐式联合驱动下肢康复机器人
CN2650687Y (zh) 床式按摩搓澡器
CN107661602B (zh) 一种足底按摩跑板机构及应用其的走、跑步机
CN209864523U (zh) 一种神经科用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CN212016114U (zh) 按摩幅度和力度双扩的按摩椅用按摩机芯
CN216652700U (zh) 一种带有康复训练功能的医疗护理床
CN212090141U (zh) 一种可平躺的座椅机构及下肢康复机器人
CN211023896U (zh) 老年科辅助行走装置
CN212185840U (zh) 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智能办公用座椅
CN212997316U (zh) 一种关节模组直驱坐卧式下肢康复机器人
CN111904788A (zh) 一种多功能康复设备
CN217961176U (zh) 一种护理用的腿部锻炼装置
CN214318504U (zh) 一种用于腿部护理的康复训练椅
CN218685122U (zh) 一种具有腿部锻炼功能的康复椅
CN218129167U (zh) 一种坐卧式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