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71344A - 聚芳硫醚系树脂组合物和嵌入成型品 - Google Patents

聚芳硫醚系树脂组合物和嵌入成型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71344A
CN111971344A CN201980025442.2A CN201980025442A CN111971344A CN 111971344 A CN111971344 A CN 111971344A CN 201980025442 A CN201980025442 A CN 201980025442A CN 111971344 A CN111971344 A CN 1119713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
parts
polyarylene sulfide
inorganic filler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2544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71344B (zh
Inventor
大西克平
金塚竜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lypla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lypla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68294027&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11971344(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lypla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lyplast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9713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713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713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713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K7/02Fibres or whiskers
    • C08K7/04Fibres or whiskers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1/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ulfur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polysulfon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81/02Polythioethers; Polythioether-eth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课题]提供:耐热冲击性、低翘曲性和流动性优异的聚芳硫醚系树脂组合物和使用其的嵌入成型品。[解决方案]一种聚芳硫醚系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聚芳硫醚系树脂A、无机填充剂B、烯烃系共聚物C和D,无机填充剂B含有板状无机填充剂B1、纤维状无机填充剂B2和粉粒状无机填充剂B3,无机填充剂B、板状无机填充剂B1、纤维状无机填充剂B2和粉粒状无机填充剂B3的含量相对于聚芳硫醚系树脂A100质量份分别超过70质量份且为280质量份以下、20质量份以上且90质量份以下、30质量份以上且110质量份以下、超过20质量份且为80质量份以下,烯烃系共聚物C和D的含量相对于聚芳硫醚系树脂A100质量份分别为3质量份以上且低于19质量份、3质量份以上且30质量份以下。

Description

聚芳硫醚系树脂组合物和嵌入成型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芳硫醚系树脂组合物和嵌入成型品。
背景技术
嵌入成型品为将由金属、无机固体物等形成的嵌入构件与由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树脂构件一体地成型而得到的成型品,被用于汽车部件、电气电子部件、OA设备部件等广泛的领域。然而,构成嵌入成型品的金属等与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由于温度变化所产生的热膨胀率、收缩率大幅不同,因此,由于使用中的温度变化而嵌入成型品有时会被破坏。因此,对嵌入成型品要求高低温冲击性(耐热冲击性)。
聚芳硫醚系树脂在热塑性树脂中已知作为耐热冲击性较优异的树脂。然而,聚芳硫醚系树脂缺乏韧性为脆弱的,因此,例如如混合动力汽车(HEV)中使用的电源模块、电抗器等部件那样,嵌入构件的结构复杂,且树脂构件具有壁厚变化大的部分的情况下,如汽车的发动机周围的部件那样、使用的环境的高低温度变化大的情况下,耐热冲击性有时会降低。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有在聚芳硫醚系树脂中配混弹性体、纤维状填充剂和粉粒状填充剂的技术(专利文献1)。
另外,聚芳硫醚系树脂为结晶性树脂,因此,冷却过程中的树脂的收缩率具有在树脂的流动方向和其直角方向上不同的、所谓收缩率的各向异性。由于如此的收缩率的各向异性而得到的嵌入成型品中有时产生翘曲,特别是,如大型电源模块那样,具有某种程度的大小的嵌入成型品的翘曲量的绝对量变大,尺寸精度有时降低。因此,对于使用了聚芳硫醚系树脂的嵌入成型品,在耐热冲击性的基础上,还要求低翘曲性。作为低翘曲性与冷热性(耐热冲击性)等性能均衡而优异的技术,有在聚苯硫醚树脂中配混烯烃系聚合物和玻璃鳞片的技术(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764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290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耐热冲击性、低翘曲性和流动性优异的聚芳硫醚系树脂组合物和使用该树脂组合物的嵌入成型品。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即使使用上述以往的树脂组合物的情况下,树脂组合物的流动末端彼此接合而成的部分即焊接部形成在与由于树脂的膨胀收缩而产生的应力集中的部分即应力集中部在至少一部分中一致的位置的嵌入成型品中,该部分由于温度变化而也容易被破坏,耐热冲击性降低。另外发现:作为在聚芳硫醚系树脂中与烯烃系共聚物一起配混的无机填充剂,组合使用板状、纤维状和粉粒状这3种无机填充剂,从而以树脂构件的焊接部与应力集中部一致的方式形成的情况下,也可以兼顾耐热冲击性和低翘曲性。进而,根据组合物中所含的无机填充剂的种类、组合而树脂的流动性降低,从而成型性有时降低,但本发明人所发现的无机填充剂的配方中,组合具有规定组成的多种烯烃系共聚物而使用,从而可以抑制树脂组合物的流动性降低,且可以达成优异的耐热冲击性,至此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聚芳硫醚系树脂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含有:聚芳硫醚系树脂A、无机填充剂B、烯烃系共聚物C和烯烃系共聚物D,无机填充剂B含有板状无机填充剂B1、纤维状无机填充剂B2和粉粒状无机填充剂B3,烯烃系共聚物C含有源自α-烯烃的结构单元和源自α,β-不饱和酸的缩水甘油酯的结构单元,烯烃系共聚物D含有选自由乙烯/α-烯烃系共聚物D1和烯烃系共聚物D2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烯烃系共聚物,该烯烃系共聚物D2含有源自α-烯烃的结构单元和源自α,β-不饱和羧酸烷基酯的结构单元,无机填充剂B的总含量相对于聚芳硫醚系树脂A100质量份超过70质量份且为280质量份以下,板状无机填充剂B1的含量相对于聚芳硫醚系树脂A100质量份为20质量份以上且90质量份以下,纤维状无机填充剂B2的含量相对于聚芳硫醚系树脂A100质量份为30质量份以上且110质量份以下,粉粒状无机填充剂B3的含量相对于聚芳硫醚系树脂A100质量份超过20质量份且为80质量份以下,烯烃系共聚物C的含量相对于聚芳硫醚系树脂A100质量份为3质量份以上且低于19质量份,烯烃系共聚物D的含量相对于聚芳硫醚系树脂A100质量份为3质量份以上且30质量份以下。本发明中,优选粉粒状无机填充剂B3的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上。
本发明的嵌入成型品的特征在于,具有:使用金属、合金或无机固体物而形成的嵌入构件;和,覆盖嵌入构件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树脂构件,树脂构件是使用上述聚芳硫醚系树脂组合物而形成的。
本发明中,树脂构件可以如下构成:分别具有一个以上的前述树脂组合物的流动末端彼此接合而成的焊接部、和由于膨胀收缩而产生的应力集中的应力集中部,至少一个焊接部和应力集中部在至少一部分区域中一致。另外,可以如下构成:在树脂构件的包含至少一个应力集中部的表面的相反侧的表面上形成有浇口痕迹。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耐热冲击性、低翘曲性和流动性优异的聚芳硫醚系树脂组合物和使用该树脂组合物的嵌入成型品。
附图说明
图1为示意性示出嵌入成型品的一实施方式的图,(A)为立体图,(B)为俯视图。
图2为针对低翘曲性的测定位置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在不妨碍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适宜加以变更而实施。
[聚芳硫醚系树脂组合物]
聚芳硫醚系树脂组合物(以下,也简称为“树脂组合物”)为包含以聚芳硫醚系树脂为主成分的树脂的树脂组合物。“主成分”是指,在树脂成分中、为80质量%以上、85质量%以上、90质量%以上。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含有:聚芳硫醚系树脂A、无机填充剂B、烯烃系共聚物C和烯烃系共聚物D。
(聚芳硫醚系树脂A)
聚芳硫醚系树脂A为具有以下的通式(I)所示的重复单元的树脂。
-(Ar-S)-···(I)
(其中,Ar表示亚芳基。)
亚芳基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对亚苯基、间亚苯基、邻亚苯基、取代亚苯基、p,p’-二亚苯基砜基、p,p’-亚联苯基、p,p’-二亚苯醚基、p,p’-二亚苯基羰基、萘基等。聚芳硫醚系树脂A除上述通式(I)所示的重复单元中使用相同的重复单元的均聚物之外,还可以形成根据用途而包含不同种的重复单元的共聚物。
作为均聚物,优选具有对亚苯基作为亚芳基的、以对苯硫醚基为重复单元的均聚物。这是由于,以对苯硫醚基为重复单元的均聚物具有极高的耐热性,在广泛的温度区域内体现高强度、高刚性、进而高的尺寸稳定性。通过使用这样的均聚物,从而可以得到具备非常优异的物性的成型品。
作为共聚物,上述包含亚芳基的亚芳基硫醚基中,可以使用不同的2种以上的亚芳基硫醚基的组合。这些之中,从得到具备耐热性、成型性、机械特性等高的物性的成型品的观点出发,优选包含对苯硫醚基与间苯硫醚基的组合。更优选包含对苯硫醚基70mol%以上的聚合物,进而优选包含80mol%以上的聚合物。需要说明的是,具有苯硫醚基的聚芳硫醚系树脂A为聚苯硫醚树脂(PPS树脂)。
聚芳硫醚系树脂A通常根据其制造方法已知有实质上为线状且不具有支链、交联结构的分子结构者,和具有支链、交联的结构者,本实施方式中任意类型者均是有效的。
对于聚芳硫醚系树脂A的熔融粘度,在310℃和剪切速度1216秒-1下测定的熔融粘度优选5Pa·s以上且50Pa·s以下、更优选7Pa·s以上且40Pa·s以下。熔融粘度为5Pa·s以上且50Pa·s以下的情况下,可以维持优异的耐热冲击性和良好的流动性。
聚芳硫醚系树脂A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通过以往公知的制造方法而制造。例如,可以如下制造:合成低分子量的聚芳硫醚系树脂A后,在公知的聚合助剂的存在下、在高温下进行聚合并高分子量化,从而可以制造聚芳硫醚系树脂A。
(无机填充剂B)
无机填充剂B含有:板状无机填充剂B1、纤维状无机填充剂B2和粉粒状无机填充剂B3(以下,也简称为“无机填充剂B1~B3”)。通过组合使用板状、纤维状和粉粒状这3种无机填充剂B1~B3作为无机填充剂B,从而即使为后述的、树脂构件的焊接部形成于机械强度弱的应力集中部的嵌入成型品,也可以形成能兼顾优异的耐热冲击性和低翘曲性的树脂组合物。
本实施方式中,“板状”是指,异径比大于4、且长径比为1以上且500以下的形状,“纤维状”是指,异径比为1以上且4以下、且平均纤维长度(切割长度)为0.01~3mm的形状,“粉粒状”是指,异径比为1以上且4以下、且长径比为1以上且2以下的形状(包含球状)。任意形状均为初始形状(熔融混炼前的形状)。异径比是指,“与长度方向为直角的截面的长径(截面的最长的直线距离)/该截面的短径(与长径为直角方向的最长的直线距离)”,长径比是指,“长度方向的最长的直线距离/与长度方向为直角的截面的短径(与该截面中的最长距离的直线为直角方向的最长的直线距离)”。异径比和长径比均可以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和图像处理软件而算出。另外,平均纤维长度(切割长度)可以采用制造商值(制造商在目录等中公布的数值)。
作为板状无机填充剂B1,例如可以举出玻璃鳞片、滑石(板状)、云母、高岭土、粘土、氧化铝、各种金属箔等,它们可以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其中,可以优选使用玻璃鳞片、滑石。板状无机填充剂B1可以利用通常已知的环氧系化合物、异氰酸酯系化合物、硅烷系化合物、钛酸酯系化合物、脂肪酸等各种表面处理剂进行表面处理。通过表面处理,可以改善与聚芳硫醚系树脂A的密合性。表面处理剂可以在材料制备前预先用于板状无机填充剂B1并实施表面处理或收束处理,或可以在材料制备时同时添加。
板状无机填充剂B1的平均粒径(50%d)在初始形状(熔融混炼前的形状)中优选10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更优选30μm以上且800μm以下。需要说明的是,平均粒径(50%d)是指,利用激光衍射/散射法而测定的粒度分布中的累积值50%的中值粒径。对于板状无机填充剂B1的厚度,优选平均厚度为0.1μm以上且20μm以下,更优选0.5μm以上且10μm以下。
板状无机填充剂B1的含量相对于聚芳硫醚系树脂A100质量份为20质量份以上且90质量份以下、优选20质量份以上且85质量份以下、更优选25质量份以上且80质量份以下。通过使板状无机填充剂B1的含量相对于聚芳硫醚系树脂A100质量份为20质量份以上,从而可以降低树脂组合物的收缩率的各向异性,可以改善嵌入成型品的低翘曲性。通过使板状无机填充剂B1的含量相对于聚芳硫醚系树脂A100质量份为90质量份以下,从而可以抑制机械强度、耐热冲击性降低。
作为纤维状无机填充剂B2,可以举出玻璃纤维、碳纤维、氧化锌纤维、氧化钛纤维、硅灰石、二氧化硅纤维、二氧化硅-氧化铝纤维、氧化锆纤维、氮化硼纤维、氮化硅纤维、硼纤维、钛酸钾纤维等矿物纤维、不锈钢纤维、铝纤维、钛纤维、铜纤维、黄铜纤维等金属纤维状物质等,它们可以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其中,可以优选使用玻璃纤维、碳纤维。纤维状无机填充剂B2可以与板状无机填充剂B1同样地进行表面处理。
对于纤维状无机填充剂B2,在初始形状(熔融混炼前的形状)中平均纤维直径优选5μm以上且30μm以下,平均长度优选1mm以上且5mm以下。此处所谓“平均纤维直径”是指,依据JIS R 3420玻璃纤维一般试验方法而测定的单纤维直径。“平均长度”是指,依据JIS R3420玻璃纤维一般试验方法而测定的短切纤维的长度。截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圆型形状、扁平形状等。
纤维状无机填充剂B2的含量相对于聚芳硫醚系树脂A100质量份为30质量份以上且110质量份以下、优选35质量份以上且11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40质量份以上且110质量份以下。通过使纤维状无机填充剂B2的含量以与聚芳硫醚系树脂A的质量比计为30质量份以上,从而可以降低树脂组合物的线膨胀,可以抑制嵌入成型品的耐热冲击性降低。通过使纤维状无机填充剂B2的含量以与聚芳硫醚系树脂A的质量比计为110质量份以下,从而可以降低树脂组合物的收缩率的各向异性,可以改善嵌入成型品的低翘曲性。
作为粉粒状无机填充剂B3,可以举出炭黑、二氧化硅、石英粉末、玻璃珠、玻璃粉、滑石(粒状)、硅酸钙、硅酸铝、硅藻土等硅酸盐、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铝等金属氧化物、碳酸钙、碳酸镁等金属碳酸盐、硫酸钙、硫酸钡等金属硫酸盐、以及碳化硅、氮化硅、氮化硼、各种金属粉末等,它们可以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其中,可以优选使用碳酸钙、玻璃珠。
通过含有粉粒状无机填充剂B3,从而可以改善树脂构件的焊接部的韧性,可以提高耐热冲击性。通过将粉粒状无机填充剂B3与上述板状无机填充剂B1和纤维状无机填充剂B2组合使用,进而调整各成分的组成比,从而与板状无机填充剂B1和纤维状无机填充剂B2的各作用协同地发挥作用,可以形成能全部满足焊接部的韧性改善、线膨胀系数的降低、线膨胀系数的各向异性的降低、增强效果、和低翘曲性的树脂组合物。由此,嵌入成型品的树脂构件的焊接部形成于机械强度弱的区域的情况下,也可以形成耐热冲击性和低翘曲性优异的树脂组合物。此外,聚芳硫醚系树脂组合物如果进行加热熔融,则有时产生硫酸系气体、氯化氢系气体等酸性的金属腐蚀性气体,但通过含有粉粒状无机填充剂B3,从而也可以抑制这样的金属腐蚀性气体的发生。其结果,模具的更换频率少即可。
粉粒状无机填充剂B3的平均粒径(50%d)在初始形状(熔融混炼前的形状)中优选10μm以上、更优选12μm以上、进而优选15μm以上。对于粉粒状无机填充剂B3的平均粒径的上限值,在聚芳硫醚系树脂A与粉粒状无机填充剂B3的相容性不易降低、机械强度等不易降低的方面,优选50μm以下、更优选40μm以下。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平均粒径(50%d),如上述。
粉粒状无机填充剂B3的含量的下限值相对于聚芳硫醚系树脂A100质量份超过20质量份,优选21质量份以上,更优选23质量份以上。通过使粉粒状无机填充剂B3的含量相对于聚芳硫醚系树脂A100质量份为超过20质量份的量,从而可以改善树脂构件的焊接部的耐热冲击性,且可以抑制成型时的金属腐蚀性气体的发生。对于粉粒状无机填充剂B3的含量的上限值,在抑制树脂组合物的韧性降低、耐热冲击性降低的方面,相对于聚芳硫醚系树脂A100质量份为80质量份以下、优选7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60质量份以下。
包含上述板状、纤维状和粉粒状的无机填充剂B1~B3的无机填充剂B的总含量相对于聚芳硫醚系树脂A100质量份超过70质量份且为280质量份以下时,在边维持聚芳硫醚系树脂A的特性边发挥上述无机填充剂B1~B3的作用的方面,相对于聚芳硫醚树脂A100质量份,优选80质量份以上且250质量份以下、进而优选100质量份以上且220质量份以下。
(烯烃系共聚物C)
烯烃系共聚物C含有源自α-烯烃的结构单元和源自α,β-不饱和酸的缩水甘油酯的结构单元作为共聚成分。含有这样的烯烃系共聚物C,因此,可以明显提高嵌入成型品的耐热冲击性。其中,烯烃系共聚物C优选进而含有源自(甲基)丙烯酸酯的结构单元的烯烃系共聚物。烯烃系共聚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甲基)丙烯酸酯也称为(甲基)丙烯酸酯((Meta)acrylate)。例如,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也称为缩水甘油基(甲基)丙烯酸酯。另外,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这两者,“(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这两者。
作为α-烯烃,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乙烯、丙烯、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4-甲基-1-戊烯、4-甲基-1-己烯等。其中,优选乙烯。α-烯烃可以使用选自上述中的1种或2种以上。源自α-烯烃的共聚成分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在全部树脂组合物中可以设为1质量%以上且8质量%以下。
作为α,β-不饱和酸的缩水甘油酯,例如可以举出具有以下的通式(II)所示的结构者。
Figure BDA0002720250790000091
(其中,R1表示氢或碳数1以上且10以下的烷基。)
作为上述通式(II)所示的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其中,优选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α,β-不饱和酸的缩水甘油酯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源自α,β-不饱和酸的缩水甘油酯的共聚成分的含量在全部树脂组合物中优选0.05质量%以上且0.6质量%以下。源自α,β-不饱和酸的缩水甘油酯的共聚成分的含量为该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维持耐热冲击性,且进一步抑制模垢的析出。
作为(甲基)丙烯酸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正戊酯、丙烯酸正辛酯等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等甲基丙烯酸酯。其中,优选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酯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源自(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成分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在全部树脂组合物中可以设为0.5质量%以上且3质量%以下。
包含源自α-烯烃的结构单元和源自α,β-不饱和酸的缩水甘油酯的结构单元的烯烃系共聚物、和进而包含源自(甲基)丙烯酸酯的结构单元的烯烃系共聚物可以通过用以往公知的方法进行共聚而制造。例如,通过利用通常熟知的自由基聚合反应进行共聚,从而可以得到上述烯烃系共聚物。烯烃系共聚物的种类只要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为无规共聚物也可以为嵌段共聚物。另外,例如还可以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聚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乙酯、聚丙烯酸丁酯、聚丙烯酸-2乙基己酯、聚苯乙烯、聚丙烯腈、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共聚物等以支链状或交联结构的方式化学键合于上述烯烃系共聚物的烯烃系接枝共聚物。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烯烃系共聚物C在不有损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含有源自其他共聚成分的结构单元。
作为烯烃系共聚物C,更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改性乙烯系共聚物、缩水甘油醚改性乙烯共聚物等,其中,优选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改性乙烯系共聚物。
作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改性乙烯系共聚物,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改性乙烯聚合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丙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等。其中,特别是从可以得到优异的金属树脂复合成型体的方面出发,优选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和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特别优选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作为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和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具体例,可以举出“Bondfirst”(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等。
作为缩水甘油醚改性乙烯共聚物,例如可以举出缩水甘油醚接枝改性乙烯共聚物、缩水甘油醚-乙烯共聚物等。
烯烃系共聚物C的含量相对于聚芳硫醚系树脂A100质量份为3质量份以上且低于19质量份,从耐热冲击性的观点出发,相对于聚芳硫醚系树脂A100质量份优选为5质量份以上、更优选7质量份以上、进而优选9质量份以上。另一方面,从流动性的观点出发,烯烃系共聚物C的含量相对于聚芳硫醚系树脂A100质量份优选为低于19质量份、更优选18质量份以下、进而优选17质量份以下。
(烯烃系共聚物D)
烯烃系共聚物D包含选自由以下中记载的烯烃系共聚物D1和烯烃系共聚物D2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烯烃系共聚物。本实施方式的聚芳硫醚系树脂组合物不仅含有烯烃系共聚物C还含有烯烃系共聚物D,从而可以提高嵌入成型品的耐热冲击性,且具有作为树脂组合物的恒定的流动性。
烯烃系共聚物D的含量相对于聚芳硫醚系树脂A100质量份,总计为3质量份以上且3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5质量份以上且25质量份以下、进而优选6质量份以上且20质量份以下。
(烯烃系共聚物D1)
烯烃系共聚物D1含有乙烯和α-烯烃作为共聚成分。烯烃系共聚物D1中,α-烯烃的碳数优选3~20、更优选5~20、进而优选5~15。需要说明的是,烯烃系共聚物D1可以为无规共聚物也可以为嵌段共聚物。烯烃系共聚物D1可以为由乙烯5~95质量%和α-烯烃5~95质量%形成的共聚物。作为烯烃系共聚物D1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乙烯-辛烯共聚物(EO)、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戊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庚烯共聚物等,进而也可以将它们的共聚物混合而使用。
(烯烃系共聚物D2)
烯烃系共聚物D2含有源自α-烯烃的结构单元和源自α,β-不饱和羧酸烷基酯的结构单元作为共聚成分,也可以为无规、嵌段或接枝共聚物、或为将该共聚物用选自由不饱和羧酸和其酸酐和它们的衍生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进行了改性而成者。作为烯烃系共聚物D2中的α-烯烃,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乙烯、丙烯、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4-甲基-1-戊烯、4-甲基-1-己烯等。其中,优选乙烯。α-烯烃可以使用选自上述中的1种或2种以上。作为烯烃系共聚物D2中的α,β-不饱和羧酸烷基酯,可以使用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等。
对于用作改性剂的不饱和羧酸或其酸酐,可以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巴豆酸、甲基马来酸、甲基富马酸、中康酸、柠康酸、戊烯二酸、马来酸单甲酯、马来酸单乙酯、富马酸单乙酯、衣康酸甲酯、甲基马来酸酐、马来酸酐、甲基马来酸酐、柠康酸酐等,它们可以以一种或2种以上使用。
作为烯烃系共聚物D2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等乙烯与(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等。
烯烃系共聚物C的含量与烯烃系共聚物D的含量只要为规定范围内就没有特别限定,从耐热冲击性的观点出发,更优选烯烃系共聚物C的含量可以与烯烃系共聚物D的含量相同、或为其以上。
另外,作为烯烃系共聚物D,烯烃系共聚物D1和烯烃系共聚物D2中,更优选使用烯烃系共聚物D2。
(其他添加剂等)
树脂组合物在不有损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为了赋予符合其目的的期望的特性,可以根据要求性能而配混通常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中添加的公知的添加剂、即、毛刺抑制剂、脱模剂、润滑剂、增塑剂、阻燃剂、染料、颜料等着色剂、结晶促进剂、结晶成核剂、各种抗氧化剂、热稳定剂、耐气候性稳定剂、防腐剂等。作为毛刺抑制剂,例如可以举出:国际公开第2006/068161号、国际公开第2006/068159号等中记载的、熔融粘度非常高的支链型聚苯硫醚系树脂、硅烷化合物等。作为硅烷化合物,包含乙烯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环氧硅烷、氨基硅烷、巯基硅烷等各种类型,例如可以示例乙烯基三氯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巯基三甲氧基硅烷等,但不限定于这些。添加剂的含量例如在全部树脂组合物中可以设为5质量%以下。
另外,树脂组合物中,根据其目的,除前述成分之外,也可以辅助地组合使用少量的其他热塑性树脂成分。作为此处使用的其他热塑性树脂,只要为在高温下稳定的树脂。例如可以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的、芳香族二羧酸与二醇、或者氧羧酸等所形成的芳香族聚酯、聚酰胺、聚碳酸酯、ABS、聚苯醚、聚丙烯酸烷基酯、聚砜、聚醚砜、聚醚酰亚胺、聚醚酮、氟树脂等。另外,这些热塑性树脂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而使用。其他热塑性树脂成分的含量例如在全部树脂组合物中可以设为20质量%以下、15质量%以下、或10质量%以下。
树脂组合物的制备可以利用作为以往的树脂组合物制备法通常使用的设备和方法容易地制备。例如可以使用如下任意种方法:方法1),混合各成分后,利用单螺杆挤出机或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混炼并挤出,制备粒料,之后进行成型;方法2),暂时制备组成不同的粒料,将该粒料以规定量混合,并成型,成型后得到目标组成的成型品;方法3),在成型机中直接投入各成分中的1种或2种以上;等。另外,将树脂成分的一部分形成细的粉体,与除此之外的成分混合并添加的方法在实现这些成分的均匀配混的方面为优选的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聚芳硫醚系树脂组合物为耐热冲击性、低翘曲性和流动性优异的树脂组合物,发挥上述特性,在各种用途中是有用的。其中,特别优选作为为复杂且具有树脂构件的壁厚变化大的部分的结构、或者在高低温度变化大的环境下使用的汽车·车辆相关的嵌入构件用使用。作为汽车/车辆相关部件,可以举出发动机周围的部件、驱动系部件、冷却系部件等。作为发动机周围的部件,可以举出混合动力汽车(HEV)中的逆变器壳体、电流传感器、电容器壳体、电抗器、母线部件等。作为驱动系部件,可以举出电动机绝缘子、旋转传感器等。作为冷却系部件,可以举出水泵、油泵、流量控制部件等。其中,特别优选对逆变器壳体、电流传感器、电抗器、母线部件的应用。
[嵌入成型品]
图1的(A)、(B)中示意性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嵌入成型品的一例。(A)为立体图,(B)为(A)的俯视图。如图1的(A)所示那样,嵌入成型品1具有:嵌入构件11;和,覆盖嵌入构件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树脂构件12。嵌入构件11由金属、合金或无机固体物形成,为具有4个角部120a~d的棱柱状,且一部分埋设于树脂构件12。树脂构件12由上述聚芳硫醚系树脂组合物形成,分别具有一个以上的焊接部R和应力集中部130a~d。它们之中,以焊接部R和应力集中部130a在至少一部分区域中一致的方式形成。
“应力集中部”为由于膨胀收缩而产生的应力集中的部分。作为应力集中部,例如可以举出:角部(corner部)、缺口部、划伤部、贯通孔、去壁部、薄壁部、壁厚变化大的部位和流痕部等。应力集中部可以形成1个或2个以上。图1的(A)所示的嵌入成型品1以四棱柱状的嵌入构件11的角部120a~d朝向树脂构件12的侧面的方式配置。而且,嵌入构件11的角部(sharp corner)的前端与树脂构件12的侧面的距离d为约1mm,其附近成为薄壁的应力集中部130a~d。应力集中部130a~d如斜线区域表示那样,从嵌入构件1的角部120a~d的埋设至树脂构件12的区域的棱线经树脂构件12的侧面以大致长方形状形成。
“焊接部”为树脂组合物的流动末端彼此接合(焊接)而成的部分。图1的(B)中示出形成有焊接部R的样子。如图1的(B)所示那样,从模具的浇口(未作图示)注入至腔室内的树脂流Q以嵌入构件11为起点被分流为多个树脂流Q1、Q2。树脂流Q1、Q2在嵌入构件11的周围返回后,再次合流,在树脂流Q1、Q2的界面被接合,形成焊接部R。需要说明的是,图1的(B)中,为了便于说明,焊接部R仅针对一部分的区域图示,但形成有焊接部R的区域与形成有应力集中部130a的区域一致,与应力集中部130a同样地,从嵌入构件1的角部的棱线经树脂构件12的侧面以长方形状形成。
是否形成焊接部R、或焊接部R的数量、形状和位置依赖于树脂构件12的形状、用于形成树脂构件12的模具所具有的浇口的位置等。例如,树脂构件12以包围棱柱状的嵌入构件11的一部分的周围的方式以大致均匀的壁厚形成的情况下,树脂流Q1、Q2在浇口的大致相反侧合流,因此,形成有焊接部R的位置成为浇口位置的大致相反侧的位置。作为此时的嵌入成型品1的例子,可以举出树脂构件12在包含至少一个应力集中部130a的表面X的相反侧的表面Y上具有浇口痕迹(未作图示)的例子。对该表面Y进行俯视时,该浇口痕迹可以形成于与该应力集中部130a重叠的位置。另外,图1的(A)、(B)中,焊接部R示出仅形成于一处的例子,可以根据浇口的数量而具有2个以上的焊接部。
焊接部形成于应力集中部的情况下,焊接部的耐热冲击性会进一步降低,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嵌入成型品,为了解决该问题,可以使耐热冲击性和低翘曲性优异。此外,可以抑制成型时金属腐蚀性气体发生,因此,模具的更换频率少也没关系。
构成嵌入构件11的金属、合金或无机固体物没有特别限定,优选成型时与树脂接触时、不发生变形或熔融者。例如可以举出铝、镁、铜、铁等金属、黄铜等上述金属的合金、和玻璃、陶瓷等无机固体物等。
嵌入成型品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将上述树脂组合物和预先成型为期望形状的嵌入构件进行嵌入成型。嵌入成型例如可以在模具上预先安装嵌入构件,在其外侧利用注射成型或挤出压缩成型等填充上述树脂组合物并进行复合成型。需要说明的是,嵌入成型品的形状和大小没有特别限定。
实施例
以下中示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而具体地进行说明,但不由这些实施例限定本发明的解释。
[实施例1~8、比较例1~17]
使用以下所示的材料,以表1所示的组成和含有比率,将聚芳硫醚系树脂、无机填充剂、和烯烃系共聚物干混。将其投入至料筒温度320℃的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混炼,从而得到实施例和比较例的树脂组合物粒料。
(聚芳硫醚系树脂)
聚芳硫醚系树脂A:聚苯硫醚树脂(PPS)、Kureha Co.,Ltd.制“Fortron KPS”(熔融粘度:20Pa·s(剪切速度:1216秒-1、310℃))
(聚芳硫醚系树脂的熔融粘度的测定)
上述聚芳硫醚系树脂A的熔融粘度如以下测定。
使用东洋精机制作所制毛细管流变仪,作为毛细管,使用1mmφ×20mmL/平模,测定料筒温度310℃、剪切速度1216秒-1下的熔融粘度。
(无机填充剂)
板状无机填充剂B1:玻璃鳞片、平均粒径(50%d)623μm、平均厚度5μm、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制“FLEKA REFG-108”
纤维状无机填充剂B2:玻璃纤维、平均纤维直径10.5μm、平均长度3mm、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制“短切纤维ECS03T-747H”
粉粒状无机填充剂B3:碳酸钙、平均粒径(50%d)25μm、ASAHI KOHMATSU CO.,LTD.制“MC-35W”
(烯烃系共聚物)
烯烃系共聚物C: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Bondfirst 7L”、作为共聚成分,包含乙烯70质量%、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3质量%、和丙烯酸甲酯27质量%。
烯烃系共聚物D1:乙烯辛烯共聚物、Dow Chemical Japan Co.,Ltd.制“Engage8440”
烯烃系共聚物D2: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株式会社NUC制“NUC-6570”
[评价]
(流动性)
使用东洋精机制作所制毛细管流变仪,作为毛细管,使用1mmφ×20mmL/平模,测定料筒温度310℃、剪切速度1000秒-1下的熔融粘度(Pa·s)。将结果示于表1。熔融粘度为250Pa·s以下的情况下,流动性优异。
(耐热冲击性)
使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树脂组合物和JIS G4051:2005机械结构用碳钢钢材中规定的S35C制的嵌入构件(1.41cm×1.41cm×高2.4cm的棱柱形状),通过注射成型,在料筒温度320℃、模具温度150℃的条件下,从位于图1中的表面Y侧的浇口将树脂组合物注入至模具内,以树脂部的最小壁厚成为1mm的方式进行嵌入注射成型,制造图1所示的嵌入成型品1,作为试验片。需要说明的是,浇口的位置为与俯视表面Y时、嵌入成型品的表面X侧的角部的一个(图1的(A)的120a)重叠的位置。
对于该试验片,使用冷热冲击试验机(Espec Corporation制),在-40℃下冷却1.5小时后,在180℃下加热1.5小时,重复该循环,每20个循环观察焊接部R。评价焊接部R中产生了裂纹时的循环数作为耐热冲击性的指标。将结果示于表1。循环数为190个以上的情况下,耐热冲击性优异,220个以上的情况下,耐热冲击性特别优异。
(低翘曲性)
使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树脂组合物,通过注射成型,在料筒温度320℃、模具温度150℃、保压力70MPa的条件下,制作5张80mm×80mm×厚1.5mm的平板状树脂成型品2。在水平面上静置第1张平板状树脂成型品2,使用Mitutoyo Corporation制的CNC图像测定机(型号:QVBHU404-PRO1F),在上述平板状树脂成型品2上的9个部位,测定距离上述水平面的高度,由得到的测定值算出平均的高度。图2中以黑圆表示测定了高度的位置(d1=3mm、d2=37mm)。距离上述水平面的高度与上述平均的高度相同,将与上述水平面平行的面作为基准面。从上述9个部位中测定的高度中,选择距离基准面的最大高度和最小高度,算出两者的差。同样地,对于其他4张平板状树脂成型品,也算出上述的差,将得到的5个值平均,作为翘曲量的值。将结果示于表1。翘曲量越少,低翘曲性越优异。
(金属腐蚀性)
在试验管的底部放入实施例和比较例的树脂组合物粒料4g,从粒料最上部悬挂金属试验片(SKD-11),在试验管上部塞上塞子,在350℃下保持3小时。之后,将金属试验片放置在湿度调节箱(23℃、95%RH)中24小时,以目视对得到的金属试验片进行3个等级评价。
3:未确认到腐蚀。
2:一部分中确认到腐蚀。
1:大部分中确认到腐蚀。
[表1]
Figure BDA0002720250790000201
附图标记说明
1 嵌入成型品
2 平板状树脂成型品
11 嵌入构件
12 树脂构件
120a~d 角部
130a~d 应力集中部
R 焊接部
Q 树脂流

Claims (5)

1.一种聚芳硫醚系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聚芳硫醚系树脂A、无机填充剂B、烯烃系共聚物C和烯烃系共聚物D,
无机填充剂B含有板状无机填充剂B1、纤维状无机填充剂B2和粉粒状无机填充剂B3,
烯烃系共聚物C含有源自α-烯烃的结构单元和源自α,β-不饱和酸的缩水甘油酯的结构单元,
烯烃系共聚物D含有:选自由乙烯/α-烯烃系共聚物D1和烯烃系共聚物D2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烯烃系共聚物,该烯烃系共聚物D2含有源自α-烯烃的结构单元和源自α,β-不饱和羧酸烷基酯的结构单元,
无机填充剂B的总含量相对于聚芳硫醚系树脂A100质量份超过70质量份且为280质量份以下,
板状无机填充剂B1的含量相对于聚芳硫醚系树脂A100质量份为20质量份以上且90质量份以下,
纤维状无机填充剂B2的含量相对于聚芳硫醚系树脂A100质量份为30质量份以上且110质量份以下,
粉粒状无机填充剂B3的含量相对于聚芳硫醚系树脂A100质量份超过20质量份且为80质量份以下,
烯烃系共聚物C的含量相对于聚芳硫醚系树脂A100质量份为3质量份以上且低于19质量份,
烯烃系共聚物D的含量相对于聚芳硫醚系树脂A100质量份为3质量份以上且30质量份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芳硫醚系树脂组合物,其中,粉粒状无机填充剂B3的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上。
3.一种嵌入成型品,其特征在于,具有:使用金属、合金或无机固体物而形成的嵌入构件;和,覆盖嵌入构件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树脂构件,并且树脂构件是使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芳硫醚系树脂组合物而形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嵌入成型品,其中,树脂构件分别具有一个以上的所述树脂组合物的流动末端彼此接合而成的焊接部、和由于膨胀收缩而产生的应力集中的应力集中部,并且至少一个焊接部和应力集中部在至少一部分区域中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嵌入成型品,其中,在树脂构件的包含至少一个应力集中部的表面的相反侧的表面上形成有浇口痕迹。
CN201980025442.2A 2018-04-27 2019-04-25 聚芳硫醚系树脂组合物和嵌入成型品 Active CN1119713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86598 2018-04-27
JP2018086598 2018-04-27
PCT/JP2019/017672 WO2019208706A1 (ja) 2018-04-27 2019-04-25 ポリアリーレンサルファイド系樹脂組成物及びインサート成形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71344A true CN111971344A (zh) 2020-11-20
CN111971344B CN111971344B (zh) 2021-08-20

Family

ID=68294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5442.2A Active CN111971344B (zh) 2018-04-27 2019-04-25 聚芳硫醚系树脂组合物和嵌入成型品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834025B2 (zh)
CN (1) CN111971344B (zh)
WO (1) WO20192087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08708A1 (ja) * 2018-04-27 2019-10-31 ポリ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ポリアリーレンサルファイド系樹脂組成物及びインサート成形品
TW202136402A (zh) * 2020-03-27 2021-10-01 日商Dic股份有限公司 成形用樹脂組成物及成形體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06926A (ja) * 2004-04-19 2005-11-04 Toray Ind Inc ポリフェニレンスルフィ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体
JP2010053350A (ja) * 2008-07-30 2010-03-11 Toray Ind Inc ポリアリーレンスルフィド樹脂組成物、ポリアリーレンスルフィド樹脂組成物錠剤およびそれらから得られる成形品
JP2011173946A (ja) * 2010-02-23 2011-09-08 Toray Ind Inc ポリフェニレンサルファイ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体
CN102652153A (zh) * 2009-12-10 2012-08-29 宝理塑料株式会社 聚芳硫醚系树脂组合物及嵌入成型品
CN104231627A (zh) * 2013-06-11 2014-12-24 宝理塑料株式会社 金属树脂复合成型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6062077A (zh) * 2014-03-27 2016-10-26 宝理塑料株式会社 聚芳硫醚系树脂组合物以及嵌入成型体
CN106147230A (zh) * 2015-04-09 2016-11-23 东丽先端材料研究开发(中国)有限公司 高流动性高刚性的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品
WO2017110807A1 (ja) * 2015-12-25 2017-06-29 ポリ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ポリアリーレンサルファイド系樹脂組成物及びインサート成形品
CN107109058A (zh) * 2014-12-26 2017-08-29 宝理塑料株式会社 聚芳硫醚树脂组合物及嵌入成型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88032B2 (ja) * 2000-10-20 2011-10-05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フェニレンスルフィ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体
JP2001316587A (ja) * 2001-04-16 2001-11-16 Toray Ind Inc 筐体材料
JP4912620B2 (ja) * 2005-05-30 2012-04-11 ポリ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ポリアリーレンサルファイ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射出成形品
JP2008075049A (ja) * 2006-09-25 2008-04-03 Toray Ind Inc ポリフェニレンスルフィ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JP2009030030A (ja) * 2007-06-27 2009-02-12 Toray Ind Inc ポリフェニレンスルフィ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JP6707810B2 (ja) * 2015-03-30 2020-06-10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フェニレンスルフィド樹脂組成物からなる自動車用冷却モジュール
JP6668688B2 (ja) * 2015-11-06 2020-03-18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フェニレンスルフィ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WO2018079704A1 (ja) * 2016-10-31 2018-05-03 ポリ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ポリアリーレンサルファイド系樹脂組成物及びインサート成形品
JP6956109B2 (ja) * 2016-12-09 2021-10-27 ポリ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ポリアリーレンサルファイド系樹脂組成物及びインサート成形品
JP2020109135A (ja) * 2017-04-27 2020-07-16 ポリ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ポリアリーレンサルファイド系樹脂組成物及びインサート成形品
WO2019208708A1 (ja) * 2018-04-27 2019-10-31 ポリ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ポリアリーレンサルファイド系樹脂組成物及びインサート成形品
JP2021120422A (ja) * 2018-04-27 2021-08-19 ポリ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ポリアリーレンサルファイド系樹脂組成物及びインサート成形品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06926A (ja) * 2004-04-19 2005-11-04 Toray Ind Inc ポリフェニレンスルフィ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体
JP2010053350A (ja) * 2008-07-30 2010-03-11 Toray Ind Inc ポリアリーレンスルフィド樹脂組成物、ポリアリーレンスルフィド樹脂組成物錠剤およびそれらから得られる成形品
CN102652153A (zh) * 2009-12-10 2012-08-29 宝理塑料株式会社 聚芳硫醚系树脂组合物及嵌入成型品
JP2011173946A (ja) * 2010-02-23 2011-09-08 Toray Ind Inc ポリフェニレンサルファイ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体
CN104231627A (zh) * 2013-06-11 2014-12-24 宝理塑料株式会社 金属树脂复合成型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6062077A (zh) * 2014-03-27 2016-10-26 宝理塑料株式会社 聚芳硫醚系树脂组合物以及嵌入成型体
CN107109058A (zh) * 2014-12-26 2017-08-29 宝理塑料株式会社 聚芳硫醚树脂组合物及嵌入成型品
CN106147230A (zh) * 2015-04-09 2016-11-23 东丽先端材料研究开发(中国)有限公司 高流动性高刚性的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品
WO2017110807A1 (ja) * 2015-12-25 2017-06-29 ポリ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ポリアリーレンサルファイド系樹脂組成物及びインサート成形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71344B (zh) 2021-08-20
JP6834025B2 (ja) 2021-02-24
JPWO2019208706A1 (ja) 2020-04-30
WO2019208706A1 (ja) 2019-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90898B (zh) 聚芳硫醚系树脂组合物和嵌入成型品
CN110050034B (zh) 聚芳硫醚系树脂组合物和嵌件成型品
CN112041395B (zh) 聚芳硫醚系树脂组合物和嵌入成型品
WO2018198850A1 (ja) ポリアリーレンサルファイド系樹脂組成物及びインサート成形品
JP3876141B2 (ja) ポリエステル系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品
EP2511344A1 (en) Polyarylene sulfide resin composition and insert-molded article
EP3239240B1 (en) Polyarylene sulfide resin composition and insert molded article
CN111971344B (zh) 聚芳硫醚系树脂组合物和嵌入成型品
WO2019208709A1 (ja) ポリアリーレンサルファイド系樹脂組成物及びインサート成形品
KR20150023780A (ko) 광반사 부품 및 그 제조방법
WO2020054772A1 (ja) ポリアリーレンスルフィド樹脂組成物、成形品及びインサート成形品
JP2000263586A (ja) インサート成形品
JP2002179914A (ja) インサート成形品
WO2019026869A1 (ja) ポリアリーレンサルファイド樹脂組成物及び燃料接触体
JP7465639B2 (ja) ポリアリーレンサルファイド樹脂成形品
JP5029506B2 (ja) ポリアリーレンスルフィド組成物
JP2020105502A (ja) ポリアリーレンサルファイド系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品
JP6993390B2 (ja) 車載カメラ用ケーシング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382541B2 (ja) ポリアリーレンサルファイド樹脂組成物及びインサート成形品
WO2023017762A1 (ja) 金属部材-ポリアリーレンスルフィド部材複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3091755A (ja) ポリアリーレンサルファイド樹脂組成物及びインサート成形品
JP6435604B2 (ja) 高放熱性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