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67417A -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67417A
CN111967417A CN202010858839.4A CN202010858839A CN111967417A CN 111967417 A CN111967417 A CN 111967417A CN 202010858839 A CN202010858839 A CN 202010858839A CN 111967417 A CN111967417 A CN 1119674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print
support plate
display screen
step structure
midd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5883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67417B (zh
Inventor
曾凡洲
刘相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CN2018/12092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0118631A1/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CN2018/12542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0133378A1/zh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980004221.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11334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674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674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674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674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189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flexible or folded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78Contact-type imag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18Contain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2Coatings
    • H01L27/14621Colour filter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2Coatings
    • H01L27/14623Optical 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25Optical elements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ice
    • H01L27/14627Microlen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84Details of three-dimensional rigi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181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associated with surface mounted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0058Laminat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onto other substrates, e.g. metallic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 H10K59/65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image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9Shape and layout
    • H05K2201/09009Substrate related
    • H05K2201/09045Locally raised area or protrusion of insulating substrat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9Shape and layout
    • H05K2201/09009Substrate related
    • H05K2201/09081Tongue or tail integrated in planar structure, e.g. obtained by cutting from the plana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121Optical component, e.g. opto-electronic componen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128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151Senso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0058Laminat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onto other substrates, e.g. metallic substrates
    • H05K3/0061Laminat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onto other substrates, e.g. metallic substrates onto a metallic substrate, e.g. a heat sin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 Holo 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能够用于设置在多种不同的显示屏下,减小屏幕下方指纹识别装置安装的厚度空间。该指纹识别装置用于设置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下方,包括:支撑板;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该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设置于该支撑板的上表面;其中,该支撑板用于安装在该电子设备的中框的上表面,以使该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位于该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下方;该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用于接收经由该显示屏上方的人体手指反射或散射而返回的指纹检测信号,其中该指纹检测信号用于检测该手指的指纹信息。

Description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10月28日、申请号为201980004221.7、名称为“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的发明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申请要求以下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应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2018年12月13日提交国际局、申请号为PCT/CN2018/120922、发明名称为“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的国际申请;
2018年12月29日提交国际局、申请号为PCT/CN2018/125425、发明名称为“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的国际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指纹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生物识别传感器的发展,尤其指纹识别传感器的迅猛发展,指纹识别传感器广泛应用于移动终端设备,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等领域,消费者对指纹传感器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随着移动终端设备和手机显示屏技术的不断提升,移动终端显示器屏幕的材质也越来越多元化,大致有薄膜场效应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薄膜二极管半透式(Thin Film Diode,TFD)液晶显示屏、超亮度(Ultra Fine Bright,UFB)液晶显示屏、超扭曲向列型(Super Twisted Nematic,STN)液晶显示屏,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柔性折叠屏幕这几种类型。此外,消费者对于移动终端的尺寸厚度等要求越来越严格。
因此,移动终端中的指纹识别装置如何同时适应多元化的屏幕,且减小屏幕下方指纹识别装置安装的厚度空间以满足移动终端的需求,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能够用于设置在多种不同的显示屏下,减小屏幕下方指纹识别装置安装的厚度空间。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装置,用于设置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下方,包括:支撑板;
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该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设置于该支撑板的上表面;
其中,该支撑板用于安装在该电子设备的中框的上表面,以使该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位于该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下方;
该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用于接收经由该显示屏上方的人体手指反射或散射而返回的指纹检测信号,其中该指纹检测信号用于检测该手指的指纹信息。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将支撑板安装在电子设备的中框的上表面,从而使得该支撑板上方的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位于显示屏的下方,在此情况下,该指纹识别装置不与显示屏固定连接,而是固定安装于电子设备的中框中,便于指纹传感器芯片的安装拆卸,且适用于任何种类的显示屏,可以安装于显示屏下方的任意位置。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指纹识别装置的厚度较薄,通过安装于电子设备的中框上表面,节约显示屏下方指纹识别装置占用的厚度空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中框的上表面向下延伸设有凹槽或者通孔,该凹槽的边缘或者该通孔的边缘形成有台阶结构,该支撑板的边缘搭接在该台阶结构的上表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支撑板的边缘向上弯曲,形成倒台阶结构,该倒台阶结构贴合在该台阶结构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支撑板设计为异形结构,其边缘的倒台阶结构搭接固定在中框的台阶结构上,在将支撑板固定在中框上的同时,将支撑板的中心区域下沉,并在中心区域上方设置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换言之,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利用了中框的厚度,将指纹识别装置更大程度的内嵌于中框中,进一步节约了屏幕下方的指纹识别装置安装的空间厚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中框的上表面向下延伸设有凹槽或者通孔,该支撑板的边缘搭接在该凹槽的边缘或者通孔的边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支撑板的边缘向上弯曲,形成倒台阶结构,该倒台阶结构贴合在该凹槽的边缘或者通孔的边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倒台阶结构为直角L型或者圆角L型,该倒台阶结构的长度大于0.5mm。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倒台阶结构的上表面与该倒台阶结构的外围区域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倒台阶结构与该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之间设置有泡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支撑板的中心区域的下表面与该凹槽的上表面有空气间隙。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支撑板的边缘的上表面与该显示屏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泡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中框的上表面向下延伸设有凹槽,该支撑板固定在该凹槽的上表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支撑板通过水胶、固态胶或者泡棉固定在该中框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支撑板为补强钢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支撑板为柔性电路板的补强钢片,该柔性电路板与该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指纹识别装置还包括:该柔性电路板,该柔性电路板通过金线与该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与该显示屏的发光层下表面的距离为150μm至2000μm。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包括多个光学指纹传感器芯片,该多个光学指纹传感器芯片并排设置在该支撑板的上表面,以拼接成一个光学指纹传感器芯片组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中每个指纹传感器芯片包括:微透镜阵列,至少一阻光层和光检测阵列;
该至少一阻光层设置于该微透镜阵列下方,其中,该至少一阻光层设置有多个通光小孔,该光检测阵列设置于该至少一阻光层下方;
其中,该微透镜阵列用于将该指纹检测信号汇聚至该至少一阻光层的多个通光小孔,该指纹检测信号通过该多个通光小孔传输至该光检测阵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指纹识别装置还包括:滤光片,用于滤除非目标波段的光信号,透过目标波段的光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滤光片通过胶层固定于该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的上方,或者集成在该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支撑板和/或该中框为金属材质或塑胶结构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显示屏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屏、液晶显示屏LCD或者柔性显示屏。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中框以及,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指纹识别装置,其中,该指纹识别装置设置于该显示屏下方,并安装于该中框的上表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中框的上表面向下延伸设有凹槽,该指纹识别装置固定于该凹槽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中框的上表面向下延伸设有凹槽或者通孔,该凹槽的边缘或者该通孔的边缘形成有台阶结构,该指纹识别装置包括支撑板,该支撑板的边缘搭接在该台阶结构的上表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中框的上表面向下延伸设有凹槽或者通孔,该指纹识别装置包括支撑板,该支撑板的边缘搭接在该凹槽的边缘或者通孔的边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显示屏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屏、液晶显示屏LCD或者柔性显示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中框为金属或塑胶结构件。
通过在电子设备中设置上述指纹识别装置,减小电子设备的屏下空间,有利于电子设备的轻薄化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所适用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指纹识别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指纹传感器芯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指纹识别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指纹识别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指纹识别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指纹识别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指纹识别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9a至图9c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支撑板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指纹识别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指纹识别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指纹识别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指纹识别装置的单体爆炸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光学指纹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光学指纹识别系统和基于光学指纹成像的产品,本申请实施例仅以光学指纹系统为例进行说明,但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构成任何限定,本申请实施例同样适用于其他采用光学成像技术的系统等。
作为一种常见的应用场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可以应用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其他具有显示屏的移动终端或者其他电子设备;更具体地,在上述电子设备中,指纹识别装置可以具体为指纹识别装置,其可以设置在显示屏下方的局部区域或者全部区域,从而形成屏下(Under-display)光学指纹系统。或者,该指纹识别装置也可以部分或者全部集成至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内部,从而形成屏内(In-display)光学指纹系统。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适用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100包括显示屏120和指纹识别装置130,其中,该指纹识别装置130设置在显示屏120下方的局部区域。该指纹识别装置130包括光学指纹传感器,该光学指纹传感器包括具有多个光学感应单元131的感应阵列133,该感应阵列133所在区域或者其感应区域为指纹识别装置130的指纹检测区域103。如图1所示,指纹检测区域103位于显示屏120的显示区域之中。在一种替代实施例中,指纹识别装置130还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比如显示屏120的侧面或者终端设备100的边缘非透光区域,并通过光路设计来将显示屏120的至少部分显示区域的光信号导引到指纹识别装置130,从而使得指纹检测区域103实际上位于显示屏120的显示区域。
应当理解,指纹检测区域103的面积可以与指纹识别装置130的感应阵列的面积不同,例如通过例如透镜成像的光路设计、反射式折叠光路设计或者其他光线汇聚或者反射等光路设计,可以使得指纹识别装置130的指纹检测区域103的面积大于指纹识别装置130感应阵列的面积。在其他替代实现方式中,如果采用例如光线准直方式进行光路引导,指纹识别装置130的指纹检测区域103也可以设计成与该指纹识别装置130的感应阵列的面积基本一致。
因此,使用者在需要对电子设备进行解锁或者其他指纹验证的时候,只需要将手指按压在位于显示屏120的指纹检测区域103,便可以实现指纹输入。由于指纹检测可以在屏内实现,因此采用上述结构的终端设备100无需其正面专门预留空间来设置指纹按键(比如Home键),从而可以采用全面屏方案,即显示屏120的显示区域可以基本扩展到整个终端设备100的正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如图1所示,指纹识别装置130包括光检测部分134和光学组件132,该光检测部分134包括感应阵列以及与该感应阵列电性连接的读取电路及其他辅助电路,其可以在通过半导体工艺制作在一个芯片(Die),比如光学成像芯片或者光学指纹传感器,该感应阵列具体为光探测器(Photo detector)阵列,其包括多个呈阵列式分布的光探测器,该光探测器可以作为上述的光学感应单元;该光学组件132可以设置在光检测部分134的感应阵列的上方,其可以具体包括导光层或光路引导结构以及其他光学元件,该导光层或光路引导结构主要用于从手指表面反射回来的反射光导引至感应阵列进行光学检测。
在具体实现上,光学组件132可以与光检测部分134封装在同一个光学指纹部件。比如,该光学组件132可以与该光学检测部分134封装在同一个光学指纹芯片,也可以将该光学组件132设置在该光检测部分134所在的芯片外部,比如将该光学组件132贴合在该芯片上方,或者将该光学组件132的部分元件集成在上述芯片之中。
其中,光学组件132的导光层或者光路引导结构有多种实现方案,比如,该导光层可以具体为在半导体硅片制作而成的准直器(Collimator)层,其具有多个准直单元或者微孔阵列,该准直单元可以具体为小孔,从手指反射回来的反射光中,垂直入射到该准直单元的光线可以穿过并被其下方的光学感应单元接收,而入射角度过大的光线在该准直单元内部经过多次反射被衰减掉,因此每一个光学感应单元基本只能接收到其正上方的指纹纹路反射回来的反射光,从而感应阵列便可以检测出手指的指纹图像。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导光层或者光路引导结构也可以为光学透镜(Lens)层,其具有一个或多个透镜单元,比如一个或多个非球面透镜组成的透镜组,其用于将从手指反射回来的反射光汇聚到其下方的光检测部分134的感应阵列,以使得该感应阵列可以基于该反射光进行成像,从而得到该手指的指纹图像。可选地,该光学透镜层在该透镜单元的光路中还可以形成有针孔,该针孔可以配合该光学透镜层扩大指纹识别装置的视场,以提高指纹识别装置130的指纹成像效果。
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光层或者光路引导结构也可以具体采用微透镜(Micro-Lens)层,该微透镜层具有由多个微透镜形成的微透镜阵列,其可以通过半导体生长工艺或者其他工艺形成在光检测部分134的感应阵列上方,并且每一个微透镜可以分别对应于感应阵列的其中一个感应单元。并且,微透镜层和感应单元之间还可以形成其他光学膜层,比如介质层或者钝化层,更具体地,微透镜层和感应单元之间还可以包括具有微孔的挡光层,其中该微孔形成在其对应的微透镜和感应单元之间,挡光层可以阻挡相邻微透镜和感应单元之间的光学干扰,并使得感应单元所对应的光线通过微透镜汇聚到微孔内部并经由该微孔传输到该感应单元以进行光学指纹成像。应当理解,上述光路引导结构的几种实现方案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比如,可以在准直器层或者光学透镜层下方进一步设置微透镜层。当然,在准直器层或者光学透镜层与微透镜层结合使用时,其具体叠层结构或者光路可能需要按照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显示屏120可以采用具有自发光显示单元的显示屏,比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或者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显示屏。以采用OLED显示屏为例,指纹识别装置130可以利用OLED显示屏120位于指纹检测区域103的显示单元(即OLED光源)来作为光学指纹检测的激励光源。当手指140按压在指纹检测区域103时,显示屏120向指纹检测区域103上方的目标手指140发出一束光111,该光111在手指140的表面发生反射形成反射光或者经过手指140内部散射而形成散射光,在相关专利申请中,为便于描述,上述反射光和散射光统称为反射光。由于指纹的嵴(ridge)与峪(valley)对于光的反射能力不同,因此,来自指纹嵴的反射光151和来自指纹峪的反射光152具有不同的光强,反射光经过光学组件132后,被指纹识别装置130中的感应阵列134所接收并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即指纹检测信号;基于该指纹检测信号便可以获得指纹图像数据,并且可以进一步进行指纹匹配验证,从而在终端设备100实现光学指纹识别功能。
在其他实施例中,指纹识别装置130也可以采用内置光源或者外置光源来提供用于进行指纹检测的光信号。在这种情况下,该指纹识别装置130可以适用于非自发光显示屏,比如液晶显示屏或者其他的被动发光显示屏。以应用在具有背光模组和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屏为例,为支持液晶显示屏的屏下指纹检测,终端设备100的光学指纹系统还可以包括用于光学指纹检测的激励光源,该激励光源可以具体为红外光源或者特定波长非可见光的光源,其可以设置在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模组下方或者设置在终端设备100的保护盖板下方的边缘区域,而指纹识别装置130可以设置液晶面板或者保护盖板的边缘区域下方并通过光路引导以使得指纹检测光可以到达指纹识别装置130;或者,指纹识别装置130也可以设置在背光模组下方,且背光模组通过对扩散片、增亮片、反射片等膜层进行开孔或者其他光学设计以允许指纹检测光穿过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并到达指纹识别装置130。当采用指纹识别装置130采用内置光源或者外置光源来提供用于进行指纹检测的光信号时,其检测原理与上面描述内容是一致的。
应当理解的是,在具体实现上,终端设备100还包括透明保护盖板,该盖板可以为玻璃盖板或者蓝宝石盖板,其位于显示屏120的上方并覆盖终端设备100的正面。因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谓的手指按压在显示屏120实际上是指按压在显示屏120上方的盖板或者覆盖该盖板的保护层表面。
还应当理解,终端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电路板150,该电路板设置在指纹识别装置130的下方。指纹识别装置130可以通过背胶粘接在电路板150上,并通过焊盘及金属线焊接与电路板150实现电性连接。指纹识别装置130可以通过电路板150实现与其他外围电路或者终端设备100的其他元件的电性互连和信号传输。比如,指纹识别装置130可以通过电路板150接收终端设备100的处理单元的控制信号,并且还可以通过电路板150将来自指纹识别装置130的指纹检测信号输出给终端设备100的处理单元或者控制单元等。
另一方面,在某些实施例中,指纹识别装置130可以仅包括一个光学指纹传感器,此时指纹识别装置130的指纹检测区域103的面积较小且位置固定,因此用户在进行指纹输入时需要将手指按压到指纹检测区域103的特定位置,否则指纹识别装置130可能无法采集到指纹图像而造成用户体验不佳。在其他替代实施例中,指纹识别装置130可以具体包括多个光学指纹传感器;该多个光学指纹传感器可以通过拼接方式并排设置在显示屏120的下方,且该多个光学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共同构成指纹识别装置130的指纹检测区域103。也即是说,指纹识别装置130的指纹检测区域103可以包括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分别对应于其中一个光学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从而将指纹识别装置130的指纹采集区域103可以扩展到显示屏的下半部分的主要区域,即扩展到手指惯常按压区域,从而实现盲按式指纹输入操作。可替代地,当光学指纹传感器数量足够时,指纹检测区域103还可以扩展到半个显示区域甚至整个显示区域,从而实现半屏或者全屏指纹检测。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指纹识别装置中的感应阵列也可以称为像素阵列,感应阵列中的光学感应单元或感应单元也可称为像素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指纹识别装置也可以称为光学指纹识别模组、光学指纹识别装置、指纹识别模组、指纹模组、指纹采集装置等,上述术语可相互替换。
应当理解,虽然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以光学指纹识别装置为屏下光学指纹识别装置为例,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的指纹识别装置也可以采用超声波指纹识别装置或者其他类型的指纹识别装置代替。本申请对指纹识别装置的类型和具体结构不作特殊限制,只要上述指纹识别装置可以满足在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内部进行指纹识别的性能要求便可。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指纹识别装置,能够减小指纹识别装置占用的厚度空间,且适用于各种显示屏下方,进一步提高了指纹识别装置及其所在电子设备的整体性能以及用户体验。
以下,结合图2至图13,详细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指纹识别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理解,在以下示出的实施例中,相同的结构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为了简洁,省略对相同结构的详细说明。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纹识别装置200的示意性结构图,该指纹识别装置200用于设置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下方,其中该显示屏可以为任意种类的显示屏,例如,液晶显示屏LC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OLED或者柔性显示屏。
如图2所示,该指纹识别装置200包括:
支撑板210;
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所述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220芯片设置于该支撑板210的上表面;
其中,该支撑板210用于安装在电子设备的中框300的上表面,以使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位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120下方;
该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用于接收经由显示屏120上方的人体手指反射或散射而返回的指纹检测信号,其中该指纹检测信号用于检测手指的指纹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支撑板210可以为各种不易变形的材料,例如,该支撑板210可以为金属材质的支撑板,或者合金材质的支撑板,或者也可以是塑封材质的支撑板,只要其形状固定具有支撑和固定功能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该支撑板210可以为多边形,圆形等规则的形状结构,也可以为其它不规则的形状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该支撑板210的表面粗糙度(surface roughness)采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来度量,该支撑板210的Ra大于某一阈值,例如0.25μm,以提高成像效果;具体而言,该支撑板210的表面粗糙度大于某一阈值时,其表面可以将光信号进行散射,能够有效减少显示屏120发出的并在指纹识别装置200的内部发生反射的光信号,进而避免光反射对成像造成影响;此外,该支撑板210的表面粗糙度大于某一阈值时,可以增加该支撑板210与其他部件之间的连接可靠度。比如该支撑板210和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的连接可靠度。
可选地,该支撑板210的厚度范围为0.15mm~0.30mm,以控制指纹识别装置200的厚度。
可选地,该支撑板210的平面度小于某一阈值,例如0.03mm,具体地,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与支撑板210连接区域的平面度小于0.03mm,以保证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与支撑板210连接的可靠性。
可选地,如图3所示,该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中的每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可以包括:微透镜阵列221,至少一阻光层222和光检测阵列223;
该至少一阻光层222设置于微透镜阵列221下方,其中,至少一阻光层种设置有多个通光小孔,光检测阵列223设置于该至少一阻光层222下方;
其中,上述微透镜阵列221用于将指纹检测信号汇聚至至少一阻光层222的多个通光小孔,且该指纹检测信号通过多个通光小孔传输至光检测阵列223。
上述光检测阵列223包括多个感应单元。该感应单元用于接收经过手指反射或散射后返回的指纹光信号并将所述光信号处理得到一个指纹图像单元,该指纹图像单元为指纹图像中一个单元像素。可选地,感应单元可以包括光电二极管(Photo Diode,PD)、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等器件。可选地,该感应单元对于特定波长光具有较高的光灵敏度和较高的量子效率,以便于检测相应波长的光信号。应理解,图3中的光检测阵列223也可以为图1中的感应阵列133,其相关功能和结构说明可以参考前述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一阻光层222可以阻挡相邻微透镜和感应单元之间的光学干扰,并使得感应单元所对应的指纹检测信号通过微透镜汇聚到通光小孔内部并经由通光小孔传输到感应单元以进行光学指纹成像。可选地,光检测阵列223与至少一阻光层222之间,以及多层阻光层222之间通过透明介质层进行隔离。
上述微透镜阵列221由多个微透镜形成,其可以通过半导体生长工艺或者其他工艺形成在至少一阻光层222上方,并且每一个微透镜可以分别对应于光检测阵列223的其中一个感应单元。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指纹传感器芯片,在实现大面积高分辨率的识别指纹图像的同时,减小光学指纹识别传感器的厚度,从而提升光学指纹识别装置的性能。
可选地,该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可以通过胶层设置在该支撑板的上表面,例如,该胶层为芯片粘接薄膜(Die Attach Film,DAF),可以实现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与支撑板210的超薄连接。
进一步的,通过将支撑板210安装在电子设备的中框300的上表面,从而使得该支撑板210上方的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位于显示屏120的下方。具体地,对显示屏120中的部分叠层结构进行开窗,使得显示屏上方的指纹检测信号能够通过该开窗进入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该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位于该开窗下方。
具体地,图2中示出了一种OLED显示屏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2所示,显示屏120可以包括发光层124和遮光散热缓冲层125。
该遮光散热保护层125设置于显示组件124的下方,其中设置有开窗。该遮光散热保护层可以是用于遮蔽光的黑色片状层或者印刷层,其中包括至少一部分金属材料用于散热,且还可以包括泡棉层以起到缓冲以及保护的作用。
指纹识别装置200中的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和发光层124的下表面可以存在间隙。该间隙可以是不填充任何辅助材料的空气间隙(air gap),可保证在当显示屏受到按压或者电子设备出现跌落或碰撞时均不会使指纹传感器芯片220接触到发光层124,影响显示屏的显示效果,以及指纹传感器芯片220的指纹识别的稳定性和性能。
该发光层124可以是采用低温多晶硅技术(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LTPS)制成的OLED有机发光面板,其厚度超薄、重量轻、低耗电,可以用于提供较为清晰的影像。指纹传感器芯片220和发光层124之间存在间隙时,该间隙可以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该预设阈值可以在150μm至2000μm之间。
可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显示屏120还可以包括是偏光片(polarizer,POL)123,设置于发光层上方,用于产生偏振光。偏光片123上方设置有触摸传感器层(Touch PanelSensor,TP Sensor)122,用于感应检测显示屏上手指的触摸,具体地,如图2所示,显示屏120还可以包括盖板玻璃121,用于保护显示屏120,触摸传感器层122具体检测盖板玻璃121上方手指的触摸。
可选地,盖板玻璃121和触摸传感器层122之间,和/或触摸传感器层122与偏振片123之间可以通过光学透明胶(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122进行贴合。
应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当显示屏120为LCD显示屏时,LCD显示屏中同样包括其对应的发光层以及遮光散热保护层,其中,LCD显示屏的发光层为液晶发光层,遮光散热保护层为LCD显示屏下方的遮光保护结构,当指纹识别装置设置在LCD显示屏下方是,同样需要将LCD显示屏中的遮光保护结构进行开窗以通过显示屏上方的光信号。
同样的,当显示屏120为柔性显示屏时,该柔性显示屏可以为柔性LCD显示屏或者为柔性OLED显示屏,具体方案可以参考上面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将支撑板210安装在电子设备的中框300的上表面,从而使得该支撑板210上方的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位于显示屏120的下方,在此情况下,该指纹识别装置200不与显示屏120固定连接,而是固定安装于电子设备的中框300中,便于指纹传感器芯片220的安装拆卸,且适用于任何种类的显示屏120,可以安装于显示屏120下方的任意位置。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指纹识别装置200的厚度较薄,通过安装于电子设备的中框300上表面,节约显示屏下方指纹识别装置200占用的厚度空间。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可以为单个指纹传感器芯片,或者也可以包括多个指纹传感器芯片,该指纹传感器芯片可以包括上述光学组件132以及光检测部分134,用于接收并传导经过手指反射或散射后的指纹光信号,并将该指纹光信号转换为指纹电信号,该指纹光信号以及指纹电信号均为指纹检测信号,用于进行指纹识别。
例如,图4所示的由4个指纹传感器芯片构成的指纹传感器阵列,4个指纹传感器芯片可以通过拼接方式并排设置在显示屏120的中间区域的下方,并设置在支撑板210的上表面,形成一个光学指纹传感器芯片组件,该4个光学指纹传感器芯片的感应区域共同构成指纹识别装置200的指纹检测区域。
应理解,图中所示的指纹传感器芯片的数量、尺寸和排布情况仅为示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例如,该多个指纹传感器芯片的个数可以为2个、3个或5个等任意数量,该多个指纹传感器芯片可以呈方形或圆形分布等任意方式分布,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均不做限定。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该中框300的上表面向下延伸设有凹槽311,该支撑板210设置在该凹槽311的表面。可选地,该凹槽311的深度大于等于该支撑板210的厚度,指纹识别装置200全部或者部分内嵌于中框300中,从而利用中框300的厚度,进一步减小指纹识别装置200占用的屏下厚度空间。
可选地,可以通过胶层或者机械固定装置,或者其它类型的固定装置将支撑板210安装固定在凹槽中,例如,通过模组贴合双面胶(Fingerprint Module Tape)连接该支撑板210与中框的凹槽311,该模组贴合双面胶的两面分别与凹槽311的上表面和支撑板210的下表面粘接。
又例如,该支撑板210还可以通过水胶、固态胶、或者带有胶层的泡棉粘接支撑板210以及中框的的凹槽311。
图5示出了另一种指纹识别装置200位于显示屏120下的安装结构图。
如图5所示,凹槽311的边缘形成有台阶结构312,支撑板210的边缘搭接在台阶结构312的上表面。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凹槽311的深度大于该支撑板210的厚度,台阶结构312的高度大于等于支撑板210的厚度。
可选地,如图5所示,支撑板210的上表面可以与中框300中除凹槽外其它区域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此时,台阶结构312的高度h可以等于支撑板210的厚度d。
可选地,如图5所示,支撑板210的边缘的下表面与台阶结构312的上表面的搭接处通过胶层230连接固定,可选地,该胶层230同样可以为模组贴合双面胶、水胶、固态胶带有胶层的泡棉层、或者其它类型的胶层,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在此情况下,该支撑板210的中心区域的下表面与凹槽的上表面存在一定的距离,该空隙距离可以用于容纳其它电子设备的零件,提高屏下空间的利用率。且采用该实施方式,不需要中框为支撑板的全部区域提供支撑,只需要为支撑板的边缘局部提供支撑和固定,从而便于指纹识别装置200的安装和拆卸,也可以减小指纹识别装置下方中框的厚度,进一步减小电子设备的屏下空间,有利于电子设备的轻薄化发展。
可选地,如图5所示,支撑板210的边缘的上表面与显示屏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泡棉240。
可选地,该泡棉240可以设置于支撑板210的四周边缘的全部区域或者局部区域。可选地,该泡棉240可以为框型,条形,块型或者其它任意形状。
可选地,如图5所示,该泡棉240的下表面附有泡棉贴合胶241,泡棉240通过泡棉贴合胶241粘贴于支撑板210的上表面。在此情况下,该泡棉240的上表面靠近于显示屏120的下表面,可以与显示屏120的下表面接触,也可以与显示屏120的下表面之间存在一定的空气间隙。
可选地,该泡棉贴合胶241还可以设置于泡棉240的上表面,泡棉240通过该泡棉贴合胶241粘贴于显示屏120的下表面,例如,粘贴于显示屏120中发光层124的下表面。在此情况下,该泡棉240的下表面靠近于支撑板210的上表面,可以与支撑板210的上表面接触,也可以与支撑板210的上表面之间存在一定的空气间隙。
可选地,该泡棉贴合胶还可以同时设置于泡棉240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泡棉240通过该泡棉贴合胶241粘连显示屏120以及支撑板210。
当显示屏120为柔性显示屏时,通过在支撑板210的边缘的上表面与显示屏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泡棉240,当手指按压在柔性显示屏上,该泡棉240可以用于缓冲手指的按压力,并对柔性显示屏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从而减小手指按压对柔性显示屏的显示效果的影响。
可选地,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在中框300上形成有通孔314,在该通孔314的边缘形成有台阶结构312。支撑板210的边缘搭接在该台阶结构312的上表面。同样的,支撑板210的边缘的下表面与台阶结构312的上表面的搭接处可以通过胶层230连接固定。
可选地,如图6所示,支撑板210的边缘的上表面与显示屏的下表面之间同样可以设置有泡棉240,与该泡棉240相关的技术方案可以参见上述图5中泡棉240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指纹识别装置200仅占用中框局部小区域进行固定,指纹识别装置下方的区域可以用于容纳电子设备中的其它部件,例如放置电池、主板,摄像头,排线,各种感应器,话筒,听筒等等零部件。且此时,指纹识别装置下方的中框的厚度可以做到最小。
图7示出了另一种指纹识别装置200位于显示屏120下的安装结构图。
如图7所示,支撑板210为一种异形支撑板,其边缘向上弯曲,形成一种倒台阶结构211,该倒台阶结构211搭接在中框300的台阶结构312上。其中,该倒台阶结构211的上表面高于支撑板210中心区域的上表面,该倒台阶结构211的下表面与中框300中的台阶结构311的上表面贴合。
可选地,如图7所示,可以通过胶层230粘接固定上述倒台阶结构211的下表面与台阶结构311的上表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设置于该支撑板210的中心区域而非边缘区域,换言之,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不位于该支撑板210的倒台阶结构211的上表面。
可选地,如图7所示,倒台阶结构211的高度,即倒台阶结构211的上表面至支撑板210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A,小于等于中框的凹槽311的深度。
可选地,当倒台阶结构211的高度A等于凹槽311的深度时,该支撑板210中除倒台阶结构211外的其它区域的下表面可以与中框中凹槽311的上表面贴合。例如,该支撑板中心区域,或者为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在支撑板210上的投影区域的下表面可以与凹槽311的上表面贴合。可选地,其它区域的下表面还可以通过胶层230与中框中凹槽311的上表面粘接。
可选地,如图7所示,当倒台阶结构211的高度A小于凹槽311的深度时,该支撑板210中除倒台阶结构211外的其它区域的下表面也可以与中框中凹槽311的上表面存在一定的空气间隙,例如,该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在支撑板210上的投影区域的下表面可以与凹槽311的上表面存在一定的空气间隙。
可选地,该倒台阶结构211的上表面可以低于中框中除凹槽311外其它区域的上表面,或者该倒台阶结构211的上表面可以与中框中除凹槽311外其它区域,例如中框中的台阶结构311的外围区域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地,支撑板上方的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的上表面也可以与中框中除凹槽311外其它区域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或者低于该中框中除凹槽311外其它区域的上表面。
可选地,如图7所示,该倒台阶结构211的长度L大于一定阈值,以实现指纹识别装置200的稳定支撑,例如,该倒台阶结构211的长度L可以大于0.5mm,例如,该倒台阶结构211的长度L为1mm。
具体地,该倒台阶结构211的长度与实际产品中支撑板210的厚度以及材料强度相关,该倒台阶结构211的设计旨在能够将支撑板210以及其上方的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稳定支撑在中框300上。可选地,当支撑板210的厚度越大,该倒台阶结构211的长度越长,以便提供更加稳定的支撑。可选地,当支撑板210的强度越强,该倒台阶结构211的长度可以适当减小,在提供稳定支撑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小其占用的空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支撑板210设计为异形结构,其边缘的倒台阶结构搭接固定在中框的台阶结构上,在将支撑板固定在中框上的同时,支撑板的中心区域,即其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的区域位于中框内部,换言之,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利用了中框的厚度,将指纹识别装置200更大程度的内嵌于中框中,进一步节约了屏幕下方的空间厚度。
特别地,如图8所示,当中框300中不设置凹槽312,而设置有通孔314时,该通孔314在中框上表面的边缘同样可以形成有台阶结构312,该异形支撑板210边缘的倒台阶结构211同样可以搭接在中框300的台阶结构312上,通过胶层230粘接固定上述倒台阶结构211的下表面与台阶结构311的上表面。
可选地,该倒台阶结构211的上表面可以低于中框中除通孔314外其它区域的上表面,或者该倒台阶结构211的上表面可以与中框中除通孔314外其它区域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地,支撑板上方的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的上表面也可以与中框中除通孔314外其它区域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或者低于该中框中除通孔314外其它区域的上表面。
此时,在将指纹识别装置200更大程度的内嵌于中框中,减小屏幕下方的空间厚度的同时,中框的厚度可以做到最小。
可选地,如图7和图8所示,异形支撑板210的边缘的上表面与显示屏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泡棉240。具体地,该泡棉可以设置在支撑板210边缘的倒台阶结构211的上表面,也可以设置在支撑板210边缘的非倒台阶结构211区域的上表面。
同样的,与该泡棉240相关的技术方案可以参见上述图5中泡棉240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板210的四周边缘的全部区域向上翘曲形成倒台阶结构211,或者支撑板210的四周边缘的部分区域向上翘曲形成倒台阶结构211。
图9a至图9c示出了支撑板210的三种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9a所示,支撑板210为四边形时,其四条边的边缘均翘曲形成倒台阶结构211。可选地,在该情况下,中框300内台阶结构312也可以对应的形成在四边形凹槽或者四边形通孔的四周边缘。
如图9b所示,支撑板210的相对两侧的边缘向上翘曲形成倒台阶结构211,而另外两侧的边缘则不做异形处理,保证支撑板的另外两侧的边缘与支撑板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面。可选地,在该情况下,中框300内台阶结构312可以形成在四边形凹槽或者四边形通孔的四周边缘,或者也可以形成在四边形凹槽或者四边形通孔的其中两侧,对应于承接支撑板中的倒台阶结构。
如图9c所示,支撑板210的相对两侧的边缘的局部区域向上翘曲形成多个局部的倒台阶结构211。除图中形成倒台阶结构211的局部区域外,其它局部区域与支撑板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面。可选地,除图9c中所示的支撑板210的相对两侧的局部区域形成倒台阶结构外,支撑板210的四周区域中的任意局部区域均可以形成倒台阶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可选地,在该情况下,中框300内台阶结构312可以形成在四边形凹槽或者四边形通孔的四周边缘,或者也可以对应的形成在四边形凹槽或者四边形通孔的部分区域,用于承接支撑板中的倒台阶结构。
应理解,支撑板210除四边形结构外,还可以为圆形或者其它形状的支撑板,对应的,中框中的凹槽或者通孔的形状可以与该支撑板形状相近或相同,使得该凹槽或者通孔可以将支撑板容纳其中即可。
图10示出了另一种指纹识别装置200位于显示屏120下的安装结构图。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支撑板210位异形支撑板,可以与图7或者图8中的异形支撑板近似或者相同,其边缘向上弯曲,形成倒台阶结构211。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中框300中形成有凹槽311,上述倒台阶结构211搭接于凹槽311四周。可选地,如图10所示,可以通过胶层230粘接固定上述倒台阶结构211的下表面与凹槽311四周区域的上表面。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同样设置于该支撑板210的中心区域而非边缘区域,换言之,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不位于该支撑板210的倒台阶结构211的上表面。
可选地,该支撑板210中除倒台阶结构211外的其它区域的下表面可以与中框中凹槽311的上表面贴合。可选地,其它区域的下表面还可以通过胶层230与中框中凹槽311的上表面粘接。
可选地,如图10所示,该支撑板210中除倒台阶结构211外的其它区域的下表面也可以与凹槽311的上表面存在一定的空气间隙。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支撑板设计为异形结构,其边缘的倒台阶结构搭接固定在中框上,在将支撑板固定在中框上的同时,通过利用中框中的凹槽或者通孔,将支撑板的中心区域下沉,并在中心区域上方设置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换言之,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利用了中框的厚度,将指纹识别装置200更大程度的内嵌于中框中,进一步节约了屏幕下方的空间厚度。
特别地,如图11所示,当中框300中不设置凹槽312,而设置有通孔314时,该异形支撑板210边缘的倒台阶结构211同样可以搭接在通孔314的边缘区域,通过胶层230粘接固定上述倒台阶结构211的下表面与台阶结构311的上表面。
此时,在将指纹识别装置200更大程度的内嵌于中框中,减小屏幕下方的空间厚度的同时,中框的厚度可以做到最小。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板210的俯视图可以与图9a至图9c中的任意一种情况相同,其四周边缘的全部区域向上翘曲形成倒台阶结构211,或者其四周边缘的部分区域向上翘曲形成倒台阶结构211。
可选地,如图10和图11所示,异形支撑板210的边缘的上表面与显示屏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泡棉240。具体地,该泡棉可以设置在支撑板210边缘的倒台阶结构211的上表面,也可以设置在支撑板210边缘的非倒台阶结构211区域的上表面。
同样的,与该泡棉240相关的技术方案可以参见上述图5中泡棉240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上述支撑板210可以为一种补强钢片。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支撑板210可以为柔性电路板(FlexiblePrinted Circuit,FPC)中的补强钢片。
图12示出了另一种指纹识别装置200位于显示屏120下的安装结构图。
可选地,如图12所示,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可以电连接到柔性电路板250上,并通过柔性电路板250实现与其他外围电路或者电子设备的其他元件的电性互连和信号传输。比如,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250接收电子设备的处理单元的控制信号,并且还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250将指纹信号输出给电子设备的处理单元或者控制单元等。
可选地,上述柔性电路板250可以包括覆晶薄膜(chip on FPC,COF)层和多个电子元器件。可选地,可以利用COF层作载体,将电子元器件直接封装在COF层上以形成芯片封装产品。其中,该COF层也可以称为COF柔性封装基板,COF柔性封装基板指未安装芯片、元器件的封装型柔性基板,其作为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选地,柔性电路板250上可以设置有图像处理器。所述图像处理器可以具体为微处理器(micro processing unit,MCU),用于接收来自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通过柔性电路板250发送的指纹检测信号(例如指纹图像),并基于指纹检测信号进行指纹识别。
可选地,柔性电路板250上还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电容器,用于优化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采集的指纹检测信号。例如,该至少一个电容器用于对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采集的指纹检测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可选地,柔性电路板250上还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微处理器处理得到的指纹信号。例如,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为闪存(flash)。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纹识别装置200的单体爆炸示意图。
可选地,如图12和图13所示,柔性电路板250可以包括补强层(stiffener)210(即上述支撑板210的一例)和电路层260,该补强层210设置于电路层260的下方,该电路层260中设置窗口261,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设置于窗口261中,通过胶层201与补强层210连接,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通过电连接装置202与所述电路层260电连接。
可选地,补强层210为补强板,应理解,该补强板的材料可以为不锈钢补强板、铝箔补强板、玻璃纤维补强板或者其它有机材料补强板,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优选地,补强层210为金属补强钢片。
可选地,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通过芯片粘接薄膜(die attach film,DAF)201粘接在补强层210上,以实现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210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与补强层221的超薄连接。
可选地,电连接装置202为任意的实现电气连接的装置,可以为引线键合(wirebonding,WB)装置。例如,电连接装置202可以为材料为金(Au)的绑定线(bonding wire)。
应理解,上述电连接装置也可以为一种微型的金属连接柱或者连接器等其他电连接方式,只要能够实现两个电气模块之间的电连接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可选地,如图12和图13所示,指纹识别装置200还包括:滤光片270,该滤光片270设置于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和显示屏120之间。用于滤掉非目标波段的光信号,透过目标波段的光信号。
可选地,滤光片270的面积大于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的指纹检测区域面积。
可选地,滤光片270位于指纹检测区域的下方,滤光片270在显示屏120上的正投影覆盖指纹检测区域。
可选地,滤光片27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光学过滤器,一个或多个光学过滤器可以配置为例如带通过滤器,以允许OLED显示屏发射的光的传输或者LCD显示屏中指纹识别辅助的光源发射的光的传输,同时阻挡太阳光中的红外光等其他光组分。
本申请实施例中,滤光片270用于来减少指纹感应中的不期望的环境光,以提高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对接收到的光的光学感应。滤光片270具体可以用于过滤掉特定波长的光,例如,近红外光和部分的红光等。
可选地,所述滤光片270对光的反射率小于1%,从而能够保证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能够接收到足够的光信号,进而提升指纹识别效果。
可选地,如图12和图13所示,柔性电路板260上还设置有胶层271,用于连接柔性电路板260与滤光片270。
可选地,如图13所示,该胶层271为空心方形或圆形,设置于电路层260上非电路区域。
可选地,该胶层271的胶宽度大于0.6mm,以保证柔性电路板260与滤光片270连接固定。
可选地,滤光片270与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之间可以是不填充任何辅助材料的空气间隙,也可以填充一种折射率低于预设折射率的胶材,例如,预设折射率包括但不限于1.3。
需要注意的是,滤光片270通过光学胶填充贴合在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的上表面时,一旦指纹传感器芯片220的上表面覆盖的胶厚不均匀,会存在牛顿环现象,从而影响指纹识别效果。本申请实施例中,滤光片270与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之间是空气层或者为低折射率胶,可以避免出现牛顿环问题,以提高指纹识别效果。
上述滤光片270通过胶层设置在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220上方,可选地,还可以通过半导体工艺生长在指纹传感器芯片中生长形成用于通过目标波段光信号,并滤除非目标波段光信号的滤光层270,该滤光层270与指纹传感器芯片集成在一起。
可选地,该滤光层270生长于传感器芯片220的表面,并集成在该传感器芯片220中,该滤光层270完全覆盖传感器芯片220中的光检测阵列223。
具体地,可以采用蒸镀工艺在指纹传感器芯片220的光检测阵列223上进行镀膜形成上述滤光层270,例如,通过原子层沉积、溅射镀膜、电子束蒸发镀膜、离子束镀膜等方法在传感器芯片220上方制备多层滤光材料薄膜。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滤光层270包括多层氧化物薄膜,其中,该多层氧化物薄膜包括硅氧化物薄膜和钛氧化物薄膜,该硅氧化物薄膜和钛氧化物薄膜依次交替生长形成该滤光层270;或者该多层氧化物薄膜包括硅氧化物薄膜和铌氧化物薄膜,该硅氧化物薄膜和铌氧化物薄膜依次交替生长形成该滤光层270。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滤光层270的厚度在1μm至10μm之间。
可选地,滤光层270用于通过400nm至650nm波段范围的光信号,换言之,上述目标波段的波长范围包括400nm至650nm。
应理解,图13中的指纹识别装置200可以适用于图5至图11中任意一种屏下指纹识别装置的安装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如图1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20,该电子设备20可以包括上述显示屏120、中框300以及上述申请实施例的指纹识别装置200,其中,该指纹识别装置20设置于显示屏120下方。
该电子设备可以为任何具有显示屏的电子设备。该显示屏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屏、液晶显示屏LCD或者柔性显示屏。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中框300的上表面向下延伸设有凹槽,该指纹识别装置固定于该凹槽内。
可选地,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中框300的上表面向下延伸设有凹槽或者通孔,该凹槽的边缘或者该通孔的边缘形成有台阶结构,该指纹识别装置包括支撑板210,该支撑板的边缘搭接在该台阶结构的上表面。
可选地,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中框300的上表面向下延伸设有凹槽或者通孔,该指纹识别装置包括支撑板210,该支撑板的边缘搭接在该凹槽的边缘或者通孔的边缘。
可选地,该中框300为金属或塑胶结构件。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的例子只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非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实施例。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上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8)

1.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设置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下方,包括: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和柔性电路板;
柔性电路板,包括支撑板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电路层,所述电路层中设置有窗口;
所述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的中心区域,并位于所述窗口中,所述电路层与所述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电连接;
其中,所述支撑板的边缘向上弯曲,形成倒台阶结构,所述电子设备的中框的上表面向下延伸设有凹槽或者通孔,所述支撑板的倒台阶结构用于安装在所述中框的凹槽或者所述中框的通孔边缘,以使所述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下方;
所述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用于接收经由所述显示屏上方的人体手指反射或散射而返回的指纹检测信号,其中所述指纹检测信号用于检测所述手指的指纹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的凹槽的边缘或者所述中框的通孔的边缘形成有台阶结构,所述支撑板的倒台阶结构搭接贴合在所述中框的台阶结构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结构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支撑板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倒台阶结构搭接贴合在所述中框的凹槽的边缘或者所述中框的通孔的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边缘的全部区域向上翘曲形成所述倒台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边缘的局部区域向上翘曲形成所述倒台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为四边形,所述支撑板中相对两侧的边缘区域向上翘曲形成所述倒台阶结构,所述支撑板中另外两侧的边缘区域与所述支撑板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中心区域位于所述中框的凹槽或者所述中框的通孔中,所述支撑板的倒台阶结构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中框中除凹槽外其它区域的上表面;或者,
所述支撑板的倒台阶结构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中框中除通孔外其它区域的上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中心区域的下表面与所述中框的凹槽的上表面有空气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倒台阶结构的下表面通过胶层粘接固定在所述中框的台阶结构的上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倒台阶结构的下表面通过胶层粘接固定在所述中框的凹槽或者所述中框的通孔的边缘区域的上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装置还包括:
滤光片,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和所述显示屏之间,用于滤除非目标波段的光信号,透过目标波段的光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片通过胶层固定于所述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的上方,或者集成在所述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为空心方形或圆形,设置于所述电路层的非电路区域上,所述滤光片的面积大于所述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的指纹检测区域面积。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边缘的上表面与所述显示屏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泡棉。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棉设置位于所述支撑板的倒台阶结构与所述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棉为框型,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边缘的全部区域;或者,
所述泡棉为条形或者块型,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边缘的局部区域。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板的倒台阶结构为直角L型或者圆角L型,所述倒台阶结构的长度大于0.5mm。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为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补强钢片。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表面粗糙度大于预设阈值时,以使得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对光信号进行散射,并增加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的连接可靠度。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厚度范围为0.15mm至0.30mm。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包括多个光学指纹传感器芯片,所述多个光学指纹传感器芯片并排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以拼接成一个光学指纹传感器芯片组件。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芯片中每个指纹传感器芯片包括:微透镜阵列,至少一阻光层和光检测阵列;
所述至少一阻光层设置于所述微透镜阵列下方,其中,所述至少一阻光层设置有多个通光小孔,所述光检测阵列设置于所述至少一阻光层下方;
其中,所述微透镜阵列用于将所述指纹检测信号汇聚至所述至少一阻光层的多个通光小孔,所述指纹检测信号通过所述多个通光小孔传输至所述光检测阵列。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与所述显示屏的发光层下表面的距离为150μm至2000μm。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屏、液晶显示屏LCD或者柔性显示屏。
2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中框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
其中,所述指纹识别装置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下方,并安装于所述中框的上表面。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屏、液晶显示屏LCD或者柔性显示屏。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为金属或塑胶结构件。
CN202010858839.4A 2018-12-13 2019-10-28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9674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PCT/CN2018/120922 2018-12-13
PCT/CN2018/120922 WO2020118631A1 (zh) 2018-12-13 2018-12-13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PCT/CN2018/125425 2018-12-29
PCT/CN2018/125425 WO2020133378A1 (zh) 2018-12-29 2018-12-29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1980004221.7A CN111133443B (zh) 2018-12-13 2019-10-28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4221.7A Division CN111133443B (zh) 2018-12-13 2019-10-28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67417A true CN111967417A (zh) 2020-11-20
CN111967417B CN111967417B (zh) 2022-02-08

Family

ID=70722347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67804.5A Active CN113065472B (zh) 2018-12-13 2019-10-28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1921829124.5U Active CN210605745U (zh) 2018-12-13 2019-10-28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2010858839.4A Active CN111967417B (zh) 2018-12-13 2019-10-28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67804.5A Active CN113065472B (zh) 2018-12-13 2019-10-28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1921829124.5U Active CN210605745U (zh) 2018-12-13 2019-10-28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917763B2 (zh)
EP (1) EP3786834B1 (zh)
KR (1) KR102440709B1 (zh)
CN (3) CN113065472B (zh)
WO (1) WO202011928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2042A (zh) * 2021-08-30 2021-11-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US11715323B2 (en) 2021-05-18 2023-08-01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Fingerprint sensing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10402B2 (en) * 2015-08-25 2022-04-19 Gingy Technology Inc. Image capturing device and fingerprint image capturing device
CN209297327U (zh) * 2018-07-23 2019-08-23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感测模块与电子装置
CN113065472B (zh) * 2018-12-13 2024-04-30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KR20200131932A (ko) * 2019-05-14 2020-11-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WO2020237546A1 (zh) * 2019-05-29 2020-12-03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210351216A1 (en) * 2020-05-08 2021-11-11 Visera Technologies Company Limited Optical imaging device
WO2022046034A1 (en) * 2020-08-25 2022-03-03 Google Llc Distributed support structure for a large-area optical under-display fingerprint sensor
WO2022056940A1 (zh) * 2020-09-21 2022-03-2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2056938A1 (zh) * 2020-09-21 2022-03-2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2056939A1 (zh) * 2020-09-21 2022-03-2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485925A (zh) * 2020-11-11 2022-05-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光照强度确定装置、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864339A (zh) * 2021-01-26 2021-05-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5359517A (zh) * 2022-08-08 2022-11-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4055165A1 (zh) * 2022-09-13 2024-03-2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超声指纹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5165A (zh) * 2015-11-20 2016-08-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终端设备及装配方法
CN107241468A (zh) * 2017-05-12 2017-10-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6921061U (zh) * 2017-06-29 2018-01-23 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指纹识别压力感应触摸屏
CN108323207A (zh) * 2018-02-06 2018-07-2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生物特征识别组件和终端设备
TW201830281A (zh) * 2016-11-25 2018-08-16 南韓商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CN108596080A (zh) * 2018-04-20 2018-09-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组件、显示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8885696A (zh) * 2018-02-06 2018-11-23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8156697U (zh) * 2018-05-23 2018-11-27 深圳汉德霍尔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采集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5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57891A3 (en) 2004-01-20 2006-10-04 LG Electronics Inc.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JP2010020237A (ja) * 2008-07-14 2010-01-28 Sony Corp 画像検出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101165087B1 (ko) 2011-10-27 2012-07-12 (주)뉴마드 보강판을 구비한 지문인식 카드
KR20140079960A (ko) * 2012-12-20 2014-06-30 크루셜텍 (주) 지문 인식 이용한 애플리케이션을 실행하기 위한 방법, 장치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 기록 매체
CN104182727B (zh) 2014-05-16 2021-07-30 深圳印象认知技术有限公司 超薄型指纹、掌纹采集装置及指纹、掌纹图像采集方法
KR101612862B1 (ko) * 2014-05-19 2016-04-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KR20160071262A (ko) * 2014-12-11 2016-06-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CN104049828B (zh) 2014-07-02 2017-09-01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触控屏及其电子装置
KR101634067B1 (ko) 2014-10-01 2016-06-30 주식회사 네패스 반도체 패키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5046190B (zh) 2015-05-08 2017-12-19 苏州迈瑞微电子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模组
CN107004130B (zh) 2015-06-18 2020-08-28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屏幕上指纹感应的屏幕下光学传感器模块
WO2017031634A1 (zh) 2015-08-21 2017-03-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CN105224846A (zh) 2015-09-17 2016-01-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指纹识别装置
WO2017049318A1 (en) * 2015-09-18 2017-03-23 Synaptics Incorporated Optical fingerprint sensor package
US10064276B2 (en) 2015-10-21 2018-08-28 Adventive Ipbank 3D benda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with redundant interconnections
US10635878B2 (en) 2015-10-23 2020-04-28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Optical fingerprint sensor with force sensing capability
CN205177839U (zh) * 2015-12-11 2016-04-20 苏州捷研芯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密型陶瓷封装的系统级封装电路
US20170206644A1 (en) 2016-01-15 2017-07-20 Abl Ip Holding Llc Light fixture fingerprint detection for position estimation
CN205334502U (zh) 2016-01-18 2016-06-22 宸盛光电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模组及具有该指纹识别模组的电子装置
US10366272B2 (en) 2016-04-19 2019-07-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ing fingerprint verification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CN105956545B (zh) 2016-04-29 2020-09-25 格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识别装置的形成方法
CN206003006U (zh) * 2016-06-30 2017-03-08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KR20180005588A (ko) * 2016-07-06 2018-01-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광원들을 이용한 지문 센서, 지문 센서 패키지 및 지문 센싱 시스템
KR20180005994A (ko) * 2016-07-07 2018-01-1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싱 장치 및 터치 디바이스
KR102013053B1 (ko) 2016-09-29 2019-08-21 선전 구딕스 테크놀로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지문 모듈을 구비한 스크린 어셈블리 및 전자 기기
KR20180037799A (ko) 2016-10-05 2018-04-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생체 센서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US20180101718A1 (en) 2016-10-11 2018-04-12 Zwipe As Fingerprint authorisable device
KR20180085288A (ko) 2017-01-18 2018-07-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지문 인식 기능을 가지는 전자 장치
CN107066946B (zh) 2017-03-13 2019-10-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模组、显示屏及移动终端
KR102016932B1 (ko) 2017-04-14 2019-09-02 주식회사 리딩유아이 지문센서모듈 및 이를 갖는 지문인식장치
KR102331464B1 (ko) 2017-04-18 2021-11-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영역에 형성된 생체 정보 센싱 영역을 이용한 생체 정보 획득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7193412B (zh) 2017-04-27 2020-04-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169452B (zh) 2017-05-12 2020-04-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模组、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993072A (zh) 2017-05-12 2017-07-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及移动终端
CN107451579A (zh) 2017-08-23 2017-12-08 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于面板的生物识别模组及其生产工艺
CN207182349U (zh) 2017-09-15 2018-04-03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识别组件和电子装置
CN207182337U (zh) 2017-09-15 2018-04-03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识别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7728846A (zh) * 2017-10-31 2018-02-23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组件、电子设备及触摸屏组件的组装方法
KR102534712B1 (ko) 2017-11-30 2023-05-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지문 센서를 구비한 웨어러블 전자 장치
CN207557977U (zh) 2017-12-05 2018-06-29 深圳市为通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光路调制器、指纹识别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7910344B (zh) 2017-12-18 2021-02-23 苏州晶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指纹识别芯片的封装结构以及封装方法
KR20190085660A (ko) * 2018-01-11 2019-07-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지문 센서 패키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08283964U (zh) 2018-04-04 2018-12-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指纹模组、显示屏和终端设备
CN108615003B (zh) * 2018-04-20 2019-06-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组件、显示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8734119A (zh) 2018-05-14 2018-11-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08962025A (zh) 2018-06-05 2018-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8810207A (zh) 2018-06-22 2018-11-13 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面屏光学指纹解锁终端以及全面屏光学指纹解锁方法
CN209297327U (zh) * 2018-07-23 2019-08-23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感测模块与电子装置
WO2020019263A1 (zh) 2018-07-26 2020-01-30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芯片封装结构、方法和终端设备
EP3627385B1 (en) 2018-08-06 2023-07-05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Under-screen optical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2135449U (zh) 2018-12-13 2020-12-1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065472B (zh) * 2018-12-13 2024-04-30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791610B (zh) * 2018-12-29 2021-04-27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9460780U (zh) * 2018-12-29 2019-10-0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0133344A1 (zh) * 2018-12-29 2020-07-02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5165A (zh) * 2015-11-20 2016-08-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终端设备及装配方法
TW201830281A (zh) * 2016-11-25 2018-08-16 南韓商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CN107241468A (zh) * 2017-05-12 2017-10-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US20180330141A1 (en) * 2017-05-12 2018-11-1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isplay device, mobile terminal and tablet personal computer
CN206921061U (zh) * 2017-06-29 2018-01-23 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指纹识别压力感应触摸屏
CN108323207A (zh) * 2018-02-06 2018-07-2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生物特征识别组件和终端设备
CN208027381U (zh) * 2018-02-06 2018-10-30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生物特征识别组件和终端设备
CN108885696A (zh) * 2018-02-06 2018-11-23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8596080A (zh) * 2018-04-20 2018-09-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组件、显示装置及电子装置
CN208156697U (zh) * 2018-05-23 2018-11-27 深圳汉德霍尔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采集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AIZHEN YANG等: "Trusted Computing-Based Double Factor Authentication for Mobile Terminals", 《2010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TELLIGEN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TRUSTED COMPUTING》 *
周咏: "基于移动终端的屏幕锁定解锁技术概况", 《科学技术创新》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15323B2 (en) 2021-05-18 2023-08-01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Fingerprint sensing device
CN113672042A (zh) * 2021-08-30 2021-11-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3030150A1 (zh) * 2021-08-30 2023-03-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672042B (zh) * 2021-08-30 2024-05-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65472A (zh) 2021-07-02
CN210605745U (zh) 2020-05-22
US11917763B2 (en) 2024-02-27
US20210004558A1 (en) 2021-01-07
CN111967417B (zh) 2022-02-08
KR20200127220A (ko) 2020-11-10
CN113065472B (zh) 2024-04-30
KR102440709B1 (ko) 2022-09-06
EP3786834A4 (en) 2021-07-28
WO2020119289A1 (zh) 2020-06-18
EP3786834A1 (en) 2021-03-03
EP3786834B1 (en) 2022-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67417B (zh)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133443B (zh)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791610B (zh)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2135453U (zh) 指纹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235143B (zh) 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2135452U (zh)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863507B (zh)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0215187A1 (zh) 指纹识别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036396B (zh)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4225933U (zh) 指纹识别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9911987U (zh)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801685B (zh) 指纹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801685A (zh) 指纹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