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42246B - 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包括其的车辆及相应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包括其的车辆及相应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42246B
CN111942246B CN201910400076.6A CN201910400076A CN111942246B CN 111942246 B CN111942246 B CN 111942246B CN 201910400076 A CN201910400076 A CN 201910400076A CN 111942246 B CN111942246 B CN 1119422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opped
mat
dropped object
aid
pick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0007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42246A (zh
Inventor
曲彤
唐帅
孙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di AG
Original Assignee
Audi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di AG filed Critical Audi AG
Priority to CN20191040007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422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422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422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422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422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ading Or Unloading Of Vehicle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包括其的车辆及相应的掉落物体拾取辅助方法。所述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包括:物体接收装置,所述物体接收装置设置在座椅下方以收集掉落物体;以及物体运送装置,所述物体运送装置设置为与所述物体接收装置的第一端相接并且包括在第一低位置和第二高位置之间运动的运动部件。所述物体接收装置将收集的所述掉落物体经所述物体接收装置的所述第一端传送至所述物体运送装置的处于第一低位置的所述运动部件,所述运动部件将所述掉落物体从所述第一低位置运送至所述第二高位置。根据本发明,掉落的物体可以被运送至车辆乘员能够获取的第二高位置,大大方便了车辆乘员拾取掉落的物体。

Description

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包括其的车辆及相应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中的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包括其的车辆及相应的掉落物体拾取辅助方法。
背景技术
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乘员不慎将物体、如手机、钥匙等、掉落在车内的情况。对于驾驶员来说,这些物体可能掉落或滑落到驾驶员座椅/副驾驶座椅下方或两个座椅之间的狭窄处的车辆地板上。如果在驾驶的同时寻找掉落的物体并将其拾取起来往往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而导致危险驾驶。然而,即使驾驶员不去寻找掉落的物体或者不将其拾取起来,同样会对驾驶员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尤其是在驾驶员需要从掉落的物体中获得一些功能的情况下,例如驾驶员需要借助于掉落的物体进行导航。或者,如果驾驶员选择最安全的做法,暂时中止继续行驶而在安全的位置停车来拾取掉落的物体,这也会使驾驶员变得烦恼,因为这降低了行驶效率,从而可能影响行程。
对于除了驾驶员之外的其他车辆乘员来说,虽然不需要驾驶车辆,但是也同样存在上述其他问题,如果可以使得对掉落物体的拾取变得更容易,则会大大方便这些车辆乘员的乘车体验。
因而,需要提供一种用于在车辆内自动地拾取掉落物体的辅助装置以及相应的拾取掉落物体的辅助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和掉落物体拾取辅助方法,其旨在辅助驾驶员或其他乘员将掉落的物体拾取起来。
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车辆中的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包括:
-物体接收装置,所述物体接收装置设置在座椅下方以收集掉落物体;以及
-物体运送装置,所述物体运送装置设置为与所述物体接收装置的第一端相接并且包括在第一低位置和第二高位置之间运动的运动部件,
其中,所述物体接收装置将收集的所述掉落物体经所述物体接收装置的所述第一端传送至所述物体运送装置的处于第一低位置的所述运动部件,所述运动部件将所述掉落物体从所述第一低位置运送至所述第二高位置。
优选地,所述物体接收装置包括:
-垫,所述垫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垫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物体运送装置相接;以及
-第一升降构件,所述第一升降构件设置在所述垫的所述第二端下方,以使所述垫的所述第二端升高或降低。
优选地,所述物体接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垫的所述第一端下方的第二升降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垫的中心下方的第三升降构件,所述第一升降构件、所述第二升降构件和所述第三升降构件在第一构型和第二构型之间运动,其中在所述第一构型,所述第一升降构件和所述第二升降构件高于所述第三升降构件使得所述垫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高于所述垫的所述中心,在所述第二构型,所述第一升降构件高于所述第三升降构件并且所述第三升降构件高于所述第二升降构件使得所述垫的所述第二端高于所述垫的所述中心并且所述垫的所述中心高于所述垫的所述第一端。
优选地,在所述垫的所述第二端的两个角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升降构件,在所述垫的所述第一端的两个角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升降构件。
优选地,所述物体运送装置呈箱形并且包括顶部、底部以及连接所述顶部和所述底部的第一侧部,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垫的所述第一端相接并且形成有侧部开口,所述运动部件设置于所述底部处,所述顶部形成有顶部开口。
优选地,所述垫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存在掉落物体的第一传感器,所述运动部件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存在掉落物体的第二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物体运送装置还包括:
-侧部开口开闭件,所述侧部开口开闭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部处并且用于打开和闭合所述侧部开口;以及
-顶部开口开闭件,所述顶部开口开闭件设置在所述顶部处并且用于打开和闭合所述顶部开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升降构件、所述第二升降构件和所述第三升降构件分别包括连接至所述垫的柱状件以及驱动所述柱状件升高或降低的升降构件控制装置。
优选地,所述运动部件包括板状件,所述物体运送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板状件运动的驱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板状件设置于所述底部上方。
优选地,所述底部形成有底部开口,所述板状件的形状与所述底部开口的形状匹配,当所述运动部件处于所述第一低位置时,所述板状件填充到所述底部开口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根据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利用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的掉落物体拾取辅助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a.收集掉落物体,包括:
-在座椅下方通过所述物体接收装置收集所述掉落物体,并使所述掉落物体转移到与所述物体接收装置的所述第一端相接地设置的所述物体运送装置的处于所述第一低位置的所述运动部件上;以及
b.运送所述掉落物体,包括:
-通过所述运动部件将所述掉落物体从所述第一低位置运送到便于车辆乘员获取的所述第二高位置。
优选地,所述收集掉落物体的步骤包括通过使所述物体接收装置从第一构型变化到第二构型而使所述掉落物体转移到所述运动部件上,其中,在所述第二构型下,所述物体接收装置的第二端高于所述物体接收装置的所述第一端。
优选地,所述收集掉落物体的步骤包括:当设置于所述物体接收装置上的第一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物体接收装置上存在所述掉落物体时,致动所述物体接收装置从所述第一构型变化到所述第二构型。
优选地,所述运送所述掉落物体的步骤包括:当检测到所述运动部件上存在所述掉落物体时,致动所述运动部件从所述第一低位置运动到所述第二高位置。
利用本发明的方案,能够收集掉落在车内的物体并使物体能够容易地被车辆乘员取回,大大方便了车辆乘员。当车辆乘员是驾驶员时,还可以不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从而避免危险行驶情况。
附图说明
以示例的方式参照以下附图描述本发明的非限制性且非穷举性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的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的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掉落物体拾取辅助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根据本发明的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和掉落物体拾取辅助方法可以应用于车辆。
图1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100的示意图。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的示意图。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的示意图。该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100包括用于收集掉落物体的物体接收装置200以及用于将掉落物体运送到车辆乘员易于获取的位置的物体运送装置300。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100可以用于驾驶员以及其他车辆乘员,下文仅以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100应用于驾驶员的情况进行举例说明,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100应用于其他车辆乘员的情况与此类似,本申请中不再进行赘述。
在图1-3中,物体接收装置200包括垫201以及多个升降构件202。
垫201可以设置在座椅下方、例如驾驶员座椅下方、并借助于多个升降构件202支撑在车辆地板上方一定高度处,以便收集掉落物体。可以想到,垫201的大小可视情况而定,例如,垫201的大小可以在左侧、右侧、前部三个方向上向外超出驾驶员座椅,以便不使掉落的物体直接掉落在车辆地板上,而同时不会对驾驶员的行动造成不便。垫201的形状可以为大致圆形或者大致四边形或者多边形。垫201可以由柔性材料或网状材料制成,以避免过硬而对掉落物体造成损伤。此外,形成垫201的材料的摩擦系数应当较小,以使位于其上的物体易于滑动或滚动。
垫201至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与物体运送装置相接,而第二端相对于第一端远离物体运送装置。第一端可以固定地支撑于车辆地板上方一定高度处,而第二端通过与一个或多个第一升降构件连接而支撑于车辆地板上方一定高度处。可替代地,第一端也可以通过与一个或多个第二升降构件连接而支撑于车辆地板上方一定高度处,如图1和图3所示。优选地,在垫的中心下方还设置有第三升降构件,如图2和图3所示。
垫201中可以设置有传感器、例如压力传感器,用以感测垫201上是否存在掉落物体和/或掉落物体所在的方位。
升降构件202包括用于与垫201连接并支撑垫201的柱状件和用于控制柱状件升高或降低的升降构件控制装置。升降构件控制装置可以设置于柱状件的内部或者设置于车辆地板上或其他位置,并且其可以为单独的控制装置或者与车辆的控制系统集成在一起。如上所述,至少在垫201的第二端处设置有柱状件,例如在垫201的第二端的两个角部处分别设置有柱状件,进而通过柱状件的升高或降低而带动第二端升高或降低。附加地,在垫201的第一端处同样设置有柱状件,例如在垫201的第一端的两个角部处分别设置有柱状件,进而通过柱状件的升高或降低而带动第一端升高或降低。更进一步地,在垫201的中央部处也设置有柱状件,进而通过柱状件的升高或降低而带动中央部升高或降低。总体来说,升降构件202的数量、或者说柱状件的数量可以视情况而定,例如,根据垫201的形状来确定。
升降构件控制装置可以以液压驱动、电力驱动或空气驱动的方式控制各个柱状件的升高或降低,从而使得多个柱状件在多个构型之间转换,例如,在便于收集掉落物体的第一构型与使掉落物体转移到物体运送装置的第二构型之间转换。举例来说,在第一构型、即初始构型下,各个柱状件的高度大体上一致,从而使支撑于其上的垫201处于大体水平的构型,或者中央部处的柱状件的高度低于第一端和第二端处的柱状件的高度,从而使垫201处于中间较低、周缘较高的下凹式构型,这使掉落物体易于位于垫201的中央位置,有利于掉落物体的收集。在第二构型下,第二端处的柱状件高于中央部处的柱状件、如果存在的话,并且中央部处的柱状件又高于第一端、或者第一端处的柱状件,使得垫201处于第二端高于中央部、中央部又高于第一端的大体倾斜的构型,例如使得垫201呈直状构型,从而利于其上的掉落物体滑动/滚动到第一端,更进一步地,离开第一端而进入与第一端相接地设置的物体运送装置中。
物体运送装置300优选地设置在驾驶员座椅与副驾驶座椅之间的位置处或者驾驶员座椅与和驾驶员座椅邻近的车门之间,并且与垫201的第一端相接。尽管在这里将物体运送装置300描述为单独的部件,但可以理解,其也可以与车辆内部其它装置、例如扶手装置、集成在一起。
物体运送装置300总体上可以呈箱型,即为箱型件,该箱型件包括顶部、底部以及连接顶部和底部的侧部。顶部设置有顶部开口310,掉落物体经由该顶部开口310呈现给车辆乘员。箱型件的与垫201的第一端紧邻的侧部设置有侧部开口320,以使滑动/滚动到垫201的第一端处的掉落物体进一步经由该侧部开口进入到物体运送装置300内。可选地,箱型件可以附加地设置有用于打开和关闭顶部开口的顶部开闭件,以及用于打开和关闭侧部开口的侧部开闭件。
物体运送装置300进一步包括设置于其内部的运动部件。在图1-3中,运动部件包括用于承载掉落物体的板状件301。物体运送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板状件升高和降低的驱动装置(未示出)。通过驱动装置,板状件可以在物体运送装置300内部、于第一低位置与第二高位置之间运动,以便将掉落物体从第一低位置运送到第二高位置,其中,第一低位置接近或处于箱型件的底部;第二高位置位于箱型件的顶部附近,可以高于箱型件的顶部,也可以低于箱型件的顶部,还可以平齐于箱型件的顶部,只要可以方便车辆乘员够到掉落物体即可。第一低位置不高于在第一构型或初始构型下时垫201的第一端的高度,以便于滑动/滚动到垫201的第一端处的掉落物体经由箱型件的侧部开口而转移到板状件上。优选地,第一低位置与在第一构型或初始构型下时垫201的第一端的高度齐平。第二高位置优选为车辆乘员在不必改变原本姿势或位置时即可达到的位置。
虽然在图1-3中,运动部件示出为板状件,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运动部件也可以具有其他形状,例如中间略微凹陷的形状,只要可以实现运送物体即可。板状件可以设置在箱型件的底部上方。可替代地,可以在箱型件的底部中设置相应的底部开口用来容置板状件,板状件的形状与底部开口的形状匹配,板状件在第一低位置时与箱型件的底部齐平并且填充到底部开口中。板状件可以设置有传感器、例如压力传感器,用以感测板状件上是否存在掉落物体和/或掉落物体所在的方位。
侧部开口的宽度、即沿与垫的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的宽度优选地不大于板状件的相同维度上的尺寸,并且板状件与侧部开口的位置大体上沿侧向对准。总体而言,侧部开口的大小、形状以及位置均设定以使掉落物体更易于从垫201的第一端转移到板状件上。顶部开口和板状件的大小及形状均相同或相似,并且板状件与顶部开口的位置大体上沿竖向对准。总体而言,顶部开口的大小、形状以及位置均设定为使得车辆乘员更易于从板状件上取得掉落物体。
驱动装置可以以液压驱动、电力驱动或空气驱动的方式控制板状件在第一低位置和第二高位置之间移动,其可以设置在板状件下方或物体运送装置300内其他位置。
在上文描述的示例中,垫201设置在驾驶员座椅下方。可以想到,在副驾驶座椅下方,可以以同样的方式设置有垫201。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相应地设置有另一物体运送装置300。可替代地,也可以将物体运送装置300设置为在两侧分别具有侧部开口,使得掉落物体通过相应的侧部开口转移到箱型件内的板状件上。
更进一步地,可以将设置在驾驶员座椅下方的垫201和设置在副驾驶座椅下方的垫201整合为一体。
可以领会,可以省略上述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100中的一个或多个部件,而不影响实现其功能。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车辆中的掉落物体拾取辅助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中所示,所述用于掉落物体拾取辅助方法S100包括:
S200:收集掉落物体,包括:
在座椅下方通过所述物体接收装置收集所述掉落物体,并使所述掉落物体转移到与所述物体接收装置的所述第一端相接地设置的所述物体运送装置的处于所述第一低位置的所述运动部件上;以及
S300:运送掉落物体,包括:
通过所述运动部件将所述掉落物体从所述第一低位置运送到便于车辆乘员获取的所述第二高位置。
举例来说,开始时,物体接收装置200和物体运送装置300均处于初始构型。此时,垫201处于大致水平或者中央位置较低的下凹构型。当有物体掉落在垫201上时,设置于垫201中的压力传感器感测到存在掉落物体,或者进一步感测掉落物体所在的位置,并向升降构件控制装置发送相应的信息以致动升降构件控制装置。升降构件控制装置、例如根据所感测到的掉落物体的位置信息、控制各个柱状件升高或降低,具体地,使得位于垫201的远离物体运送装置300的端部处的柱状件的高度较高,而位于垫201的邻近物体运送装置300的端部处的柱状件的高度较低,优选地,不低于板状件在初始位置、即第一低位置处的高度,进一步地,在设置有多个升降构件202的情况下,使得距离物体运送装置300越远的柱状件的高度越高,以利于掉落物体滑动至垫201的第一端。掉落物体因此由于垫201变得倾斜而滑动或滚动至垫201的与物体运送装置300相接的第一端、并由于惯性而经由物体运送装置300的侧部开口滑动或滚动至处于第一低位置的板状件上,其中,在设置有侧部开口开闭件的情况下,侧部开口可因升降构件控制装置的致动而触发并打开。在这之后,垫201中的压力传感器感测到其上不存在掉落物体,因而返回到其初始位置,即通过升降构件控制装置而控制各个柱状件返回到初始高度,进而使垫201返回初始构型,以便于下一次操作。
在掉落物体运动至处于第一低位置的板状件上之后,当设置于板状件中的压力传感器感测到其上存在掉落物体时,向驱动装置发送相应的信息以致动驱动装置,从而驱动装置驱动板状件从第一低位置升高到第二高位置。同时,在设置有顶部开口开闭件的情况下,顶部开口可因驱动装置的致动而触发并打开。此时,车辆乘员可以在不改变自身的位置或姿势的情况下取回掉落物体。在掉落物体被取走之后,板状件中的压力传感器感测到其上不存在掉落物体,因而返回到其初始位置,即通过驱动装置返回到第一低位置,以便于下一次操作。
可以想到,可以在各个步骤中进一步设置相应的视觉或听觉信号来为车辆乘员提供提示信息。
可以领会,可以省略或相应地重复上述掉落物体拾取辅助方法S100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而不影响实现其功能。
尽管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上文的描述和附图仅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型和变体是可能的。

Claims (15)

1.一种用于车辆中的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包括:
物体接收装置,所述物体接收装置设置在座椅下方以收集掉落物体;以及
物体运送装置,所述物体运送装置设置为与所述物体接收装置的第一端相接并且包括在第一低位置和第二高位置之间运动的运动部件,
其中,所述物体接收装置将收集的所述掉落物体经所述物体接收装置的所述第一端传送至所述物体运送装置的处于第一低位置的所述运动部件,所述运动部件将所述掉落物体从所述第一低位置运送至所述第二高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体接收装置包括:
垫,所述垫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垫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物体运送装置相接;以及
第一升降构件,所述第一升降构件设置在所述垫的所述第二端下方,以使所述垫的所述第二端升高或降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体接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垫的所述第一端下方的第二升降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垫的中心下方的第三升降构件,所述第一升降构件、所述第二升降构件和所述第三升降构件在第一构型和第二构型之间运动,其中在所述第一构型,所述第一升降构件和所述第二升降构件高于所述第三升降构件使得所述垫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高于所述垫的所述中心,在所述第二构型,所述第一升降构件高于所述第三升降构件并且所述第三升降构件高于所述第二升降构件使得所述垫的所述第二端高于所述垫的所述中心并且所述垫的所述中心高于所述垫的所述第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垫的所述第二端的两个角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升降构件,在所述垫的所述第一端的两个角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升降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体运送装置呈箱形并且包括顶部、底部以及连接所述顶部和所述底部的第一侧部,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垫的所述第一端相接并且形成有侧部开口,所述运动部件设置于所述底部处,所述顶部形成有顶部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存在掉落物体的第一传感器,所述运动部件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存在掉落物体的第二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体运送装置还包括:
侧部开口开闭件,所述侧部开口开闭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部处并且用于打开和闭合所述侧部开口;以及
顶部开口开闭件,所述顶部开口开闭件设置在所述顶部处并且用于打开和闭合所述顶部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构件、所述第二升降构件和所述第三升降构件分别包括连接至所述垫的柱状件以及控制所述柱状件升高或降低的升降构件控制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部件包括板状件,所述物体运送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板状件运动的驱动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件设置于所述底部上方。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形成有底部开口,所述板状件的形状与所述底部开口的形状匹配,当所述运动部件处于所述第一低位置时,所述板状件填充到所述底部开口中。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
13.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的掉落物体拾取辅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收集掉落物体,包括:
在座椅下方通过所述物体接收装置收集所述掉落物体,并使所述掉落物体转移到与所述物体接收装置的所述第一端相接地设置的所述物体运送装置的处于所述第一低位置的所述运动部件上;以及
b.运送所述掉落物体,包括:
通过所述运动部件将所述掉落物体从所述第一低位置运送到便于车辆乘员获取的所述第二高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掉落物体拾取辅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掉落物体的步骤包括通过使所述物体接收装置从第一构型变化到第二构型而使所述掉落物体转移到所述运动部件上,其中,在所述第二构型下,所述物体接收装置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高于所述物体接收装置的所述第一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掉落物体拾取辅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送所述掉落物体的步骤包括:当检测到所述运动部件上存在所述掉落物体时,致动所述运动部件从所述第一低位置运动到所述第二高位置。
CN201910400076.6A 2019-05-14 2019-05-14 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包括其的车辆及相应的方法 Active CN1119422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00076.6A CN111942246B (zh) 2019-05-14 2019-05-14 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包括其的车辆及相应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00076.6A CN111942246B (zh) 2019-05-14 2019-05-14 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包括其的车辆及相应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42246A CN111942246A (zh) 2020-11-17
CN111942246B true CN111942246B (zh) 2022-10-28

Family

ID=73335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00076.6A Active CN111942246B (zh) 2019-05-14 2019-05-14 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包括其的车辆及相应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42246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32345A (ja) * 2007-12-03 2009-06-18 Mazda Motor Corp 車両用収納ボックス
KR20130090865A (ko) * 2013-07-08 2013-08-14 이혜린 물품소지 기능을 갖는 시내버스의자
AU2013206286A1 (en) * 2012-06-12 2014-01-09 Fleet International Coll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19655B2 (en) * 2016-02-02 2018-03-20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Under seat capture device
KR102301887B1 (ko) * 2017-02-09 2021-09-1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 시트와 센터페시아 사이의 낙하물 유도수거 장치
CN107016793A (zh) * 2017-03-24 2017-08-04 深圳福禄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自动售货机
CN207345587U (zh) * 2017-05-16 2018-05-11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手扶箱和汽车
CN109126062A (zh) * 2018-10-16 2019-01-04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乒乓球训练系统的乒乓球收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32345A (ja) * 2007-12-03 2009-06-18 Mazda Motor Corp 車両用収納ボックス
AU2013206286A1 (en) * 2012-06-12 2014-01-09 Fleet International Collector
KR20130090865A (ko) * 2013-07-08 2013-08-14 이혜린 물품소지 기능을 갖는 시내버스의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42246A (zh) 2020-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12573B2 (en) Method and dispensing station for distributing articles
EP2560902B1 (en) Automated bed-loaded container unloader and method
EP1799540B1 (en) Inventory system with mobile drive unit and inventory holder
US7077615B2 (en) Apparatus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a cargo compartment of an aircraft
CN104787530B (zh) 物品输送台车
CN113401548A (zh) 用于多深度存放架的自动化穿梭车系统
US7547183B2 (en)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loading vehicle bodies
CN111942246B (zh) 掉落物体拾取辅助装置、包括其的车辆及相应的方法
US10787325B1 (en) Automated container loader and method
US20080317567A1 (en) Automatic handling of multiplex storage-goods carriers
CN116745219A (zh) 用于自动储存和取出系统的存取站及其使用方法
JP2021527013A (ja) 遠隔操作車両をロックするためのロックデバイスを備えた容器アクセスステーションを備えた格納グリッド
EP1497209B1 (en) Loading device to transfer items from a movable platform
WO2023228532A1 (ja) 搬送装置及び搬送物供給装置
JP5900262B2 (ja) 物品搬送設備
JPH08294888A (ja) 二種物品兼用のロボットハンド装置
US20230002159A1 (en) Parcel station, parcel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parcel station
US20220162047A1 (en) Cargo conveying device, cargo conveying system, and cargo conveying method
WO1983003813A1 (en) An apparatus for filling a transport or storage rack
JP3731519B2 (ja) 自動倉庫
JP2783307B2 (ja) 立体駐車場
JPS6127848Y2 (zh)
CN113148582A (zh) 行李托盘提升装置、行李托盘及提升控制方法
JP3998126B2 (ja) 荷物検出装置
JPH06171761A (ja) ピッキン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