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37229B - 用于传输电磁波信号的波导 - Google Patents

用于传输电磁波信号的波导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37229B
CN111937229B CN201980024862.9A CN201980024862A CN111937229B CN 111937229 B CN111937229 B CN 111937229B CN 201980024862 A CN201980024862 A CN 201980024862A CN 111937229 B CN111937229 B CN 1119372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lectric
waveguide
conductor
present
dielectric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2486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37229A (zh
Inventor
裵玄民
宋河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ing Tech 2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AI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AIST filed Critical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AIST
Publication of CN1119372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72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372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72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3/00Waveguides; Transmission lin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3/16Dielectric waveguides, i.e. without a longitudinal condu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3/00Waveguides; Transmission lin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3/12Hollow waveguides
    • H01P3/122Dielectric loaded (not ai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3/00Waveguides; Transmission lin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3/12Hollow waveguides
    • H01P3/127Hollow waveguides with a circular, elliptic, or parabolic cross-s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2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between fixed stations via wavegui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Wave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传输电磁波信号的波导,该波导被配置为使得电介质与导体之间的边界条件以及电介质之间的边界条件两者都作为可施加到通过波导传输的信号的边界条件而存在,该波导包括:第一电介质部,其包括电介质;导体部,其覆盖第一电介质部的一部分;和第二电介质部,其围绕第一电介质部和导体部。

Description

用于传输电磁波信号的波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传输电磁波信号的波导(waveguide)。
背景
随着数据通信量的迅速增加,连接集成电路(IC)的I/O总线的数据发送/接收速度也迅速提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具有高成本效率和功率效率的基于导体的互连(interconnect)(例如,铜线)已被广泛应用于有线通信系统。然而,由于由电磁感应引起的集肤效应(skin effect),这种基于导体的互连在信道带宽上具有固有的局限性。
同时,具有高数据发送/接收速度的基于光学部件的互连已经被介绍并被广泛用作基于导体的互连的替代物。然而,基于光学部件的互连具有以下局限性:因为它们的安装和维护成本非常高,因此不能完全替代基于导体的互连。
近来,一种包括由电介质构成的波导的新型互连已经被介绍。由于新型互连(所谓的电子管(e-tube))兼具金属和电介质的优点,因此它具有高成本效率和功率效率,并且能够在短程内进行高速数据通信。因此,作为可用于芯片对芯片(chip-to-chip)通信的互连已受到瞩目。
然而,即使当使用常规的电介质波导时,也存在以下问题:由于非线性相位响应而导致群延迟(group delay)的巨大变化或改变,或者由于增加数据传输速率(或带宽)而导致误码(bit error)。
就这一点而言,发明人提出了一种用于新颖的且有创造性的波导的技术,该技术可以减轻相位响应的非线性并防止在高速数据通信环境中发生误码。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全部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波导,该波导包括第一电介质部、导体部和第二电介质部的,其中导体部覆盖第一电介质部的一部分并且第二电介质部围绕第一电介质部和导体部的全部,从而电介质-导体边界条件(boundary condition)和电介质-电介质边界条件两者都作为施加到通过波导传输的信号的边界条件而存在。
问题的解决方案
下面描述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代表性构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传输电磁波信号的波导,该波导包括:第一电介质部,其包括电介质;导体部,其覆盖第一电介质部的一部分;和第二电介质部,其围绕第一电介质部和导体部。
另外,还提供了其他波导来实现本发明。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电介质-导体边界条件和电介质-电介质边界条件两者都可以作为施加到通过波导传输的信号的边界条件而存在,从而可以增加在通过波导传输的信号中出现的相位响应的线性。
根据本发明,可以减轻在使用波导的通信中的相位响应的非线性,从而可以降低根据频率变化的群延迟的变化程度。
根据本发明,可以经由波导进行非分散的(non-dispersive)信号传输信道,从而可以降低码间干扰(intersymbol interference,ISI),并且可以显著降低随着数据传输速率的增加而发生误码的频率。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波导的构造。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波导的构造。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波导的构造。
图4和图5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如何估算可能在波导中发生的群延迟,以及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如何估算在波导中可能发生的群延迟。
图6示出了对于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波导和使用根据现有技术的波导来发送/接收信号的每种情况测量群延迟的测试结果。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案的波导的构造。
附图标记说明
10:根据现有技术的波导
11:根据现有技术的电介质芯
12:根据现有技术的导体包层(cladding,或称为覆层)
10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波导
110:第一电介质部
120:导体部
130:第二电介质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以下详细描述中,参照附图,其以示意的方式示出了可以实施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案。对这些实施方案进行了足够详细的描述,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发明。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尽管彼此不同,但是不必相互排斥。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本文描述的特定形状、结构和特性实现为从一个实施方案修改为另一个实施方案。此外,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修改每个所公开的实施方案中的各个元件的位置或布置。因此,以下的详细描述不应被视为限制性的,并且,如果适当地描述了本发明的范围,则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全部等同方案来限制。在附图中,贯穿几个视图,相似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实施本发明。
波导的构造
在下文中,将讨论对于实现本发明至关重要的波导100的内部构造及其各个部件的功能。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波导的构造。
参照图1,根据现有技术的波导10可以包括电介质芯11和围绕电介质芯11的导体包层12。
当使用根据现有技术的波导来发送信号时,可能出现以下问题:由于非线性相位响应而导致群延迟的巨大变化或改变,并且在实际的通信环境中,随着数据传输速率的增加,发生误码的频率也会增加。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波导的构造。
参照图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波导100可以包括第一电介质部110,其包括电介质;导体部120,其覆盖第一电介质部110的一部分;和第二电介质部130,其围绕第一电介质部110和导体部120。此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包括在第一电介质部110和第二电介质部130中的电介质可以具有不同的介电常数。
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导体部120可以形成为覆盖第一电介质部110的多个外表面中的一些外表面。
更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第一电介质部110、导体部120和第二电介质部130的中心轴线可以彼此重合。
例如,如图2所示,当从沿着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波导100的长度垂直的方向截取的横截面观看时,第一电介质部110可以处于矩形芯的形式,并且导体部120可以包层的形式覆盖矩形芯形式的第一电介质部110的四个表面中的两个表面(即,上表面和下表面),而第二电介质部130可以矩形夹套(jacket)的形式围绕第一电介质部110和导体部120的全部。
然而,需要注意,根据本发明的波导100的内部构造或形状不必限于以上描述,并且只要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可以不受限制地改变。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波导的构造。
首先,参照图3(a),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波导200的情况下,第一电介质部210可以处于矩形芯的形式,并且导体部220可以包层的形式覆盖矩形芯形式的第一电介质部210的四个表面中的三个表面(即,上表面、下表面和左表面),而第二电介质部230可以矩形夹套的形式围绕第一电介质部210和导体部220的全部。
接下来,参照图3(b),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波导300的情况下,第一电介质部310可以处于圆形芯的形式,并且导体部320可以包层的形式覆盖圆形芯形式的第一电介质部310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对应于绕中心轴线的预定角度),而第二电介质部330可以环形夹套的形式围绕第一电介质部310和导体部320的全部。
同时,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案,可以假设在单个线缆(cable)中包括多个波导。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波导也可以形成为使得电介质-电介质边界条件和电介质-导体边界条件两者都存在。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案的波导的构造。
首先,参照图7(a),在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案的波导700的情况下,第一电介质部710可以处于矩形芯的形式,并且导体部720可以包层的形式覆盖矩形芯形式的第一电介质部710的四个表面中的三个表面(即,上表面、下表面和左表面),而各自包括第一电介质部710和导体部720的两个波导单元可以彼此相邻设置,并且第二电介质部730可以矩形夹套的形式围绕各自包括第一电介质部710和导体部720的两个波导单元的全部波导单元。
接下来,参照图7(b),在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案的波导800的情况下,第一电介质部810可以处于矩形芯的形式,并且导体部820可以包层的形式覆盖矩形芯形式的第一电介质部810的四个表面中的三个表面(即,上表面、下表面和左表面),而各自包括第一电介质部810和导体部820的多个波导单元可以预定布置设置,并且第二电介质部830可以矩形夹套的形式围绕各自包括第一电介质部810和导体部820的多个波导单元的全部波导单元。
即,如图7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案的波导的情况下,即使在单个线缆夹套中包括多个波导单元时,电介质-电介质边界条件和电介质-导体边界条件也可以存在于多个波导单元中的每一个。
同时,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导体部120可以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组成。例如,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导体部120可以由传统上广泛使用的诸如铜(Cu)的金属材料组成,或者可以由诸如石墨烯的非金属材料组成。
同时,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第一电介质部110的介电常数可以大于或小于第二电介质部130的介电常数。例如,第一电介质部110可以由具有约2.0的介电常数的聚四氟乙烯组成,而第二电介质部130可以由具有约1.2的介电常数的聚乙烯组成。此外,作为另一个实施例,第一电介质部110可以由介电常数约为1.0的空气组成,而第二电介质部130可以由介电常数约为2.0的聚四氟乙烯组成。相反地,第一电介质部110可以由聚四氟乙烯组成,而第二电介质部130可以由空气组成。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通过波导100传输的信号(即,电磁波)不仅可以沿着第一电介质部110和导体部120之间的边界被引导,而且还可以沿着具有不同介电常数的第一介质部分110和第二电介质部130之间的边界被引导。即,由于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波导100的情况下,电介质-导体边界条件和电介质-电介质边界条件二者都可以存在,所以可以显著增加在经由波导的信号传输信道中发生的相位响应的线性,因此,可以显著降低群延迟根据频率变化而变化(或分散)的程度。此外,由于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波导100的情况下,可以形成非分散的信号传输信道,所以可以降低码间干扰(ISI),并且即使增加数据传输速率,也不发生误码。群延迟将在下面详细讨论。
图4和图5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如何估算可能在波导中发生的群延迟,以及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如何估算在波导中可能发生的群延迟。
首先,参照图4,在根据现有技术的波导(即,包括电介质芯11和围绕全部电介质芯11的导体包层12的波导)的情况下,可以估算群延迟受频率ω变化的影响(即群延迟随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接下来,参照图5,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波导(即,包括第一电介质部110、覆盖第一电介质部110的一部分的导体部120以及围绕第一电介质部110和导体部120的第二电介质部130的全部的波导)的情况下,可以假设群延迟不受频率ω的变化的影响(即,即使在频率变化时,群延迟也几乎不变)。
图6示出了对于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波导和使用根据现有技术的波导来发送/接收信号的每种情况测量群延迟的测试结果。
首先,参照图6(a)所示的S21图,可以看出,在对于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波导(即,包括第一电介质部110、覆盖第一电介质部110的一部分的导体部120和围绕第一电介质部110和导体部120的全部的第二电介质部130的波导)(更具体地,具有如图3(a)所示的结构的波导)的测试结果610和对于根据现有技术的波导(即,包括电介质芯11和围绕所有电介质芯11的导体包层12的波导)的测试结果620中,上拐角频率(upper cornerfrequency)或上截止频率(upper cutoff frequency)基本相同。
接下来,参照图6(b)所示的群延迟图,当采用根据现有技术的波导时,可以发生非线性相位响应,这可以根据经由波导的信号传输信道中的频率变化而增加群延迟的变化程度。实际上,参照图6(b),在对于根据现有技术的波导的测试结果620中,可以看出,随着图中的频带中的频率变化,群延迟变化的程度相对较大。
进一步参照图6(b)所示的群延迟图,当采用根据本发明的波导时,可以降低相位响应的非线性,这可以根据经由波导的信号传输信道中的频率的变化而显著降低群延迟的变化程度。实际上,参照图6(b),在对于根据本发明的波导的测试结果610中,可以看出,随着图中的频带中的频率变化,群延迟变化的程度非常小。
因此,从以上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当采用根据本发明的波导100时,可以显著降低可能在频率变化时发生的传输信号的群延迟的变化(或改变)。
尽管上面已经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波导中所包括的部件的细节或参数,但是要注意,根据本发明的波导的配置不必限于上述那些,并且可以不受限制地改变,只要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或效果。
尽管已经根据诸如详细元件的特定项以及有限的实施方案和附图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它们的提供仅是为了帮助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并且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案。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根据以上描述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因此,本发明的精神将不限于上述实施方案,并且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方案的整个范围将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内。

Claims (5)

1.一种用于传输电磁波信号的波导,包括:
第一电介质部,其包括电介质;
导体部,其覆盖所述第一电介质部的一部分;和
第二电介质部,其围绕所述第一电介质部和所述导体部,
其中包括在所述第一电介质部和所述第二电介质部中的电介质具有不同的介电常数,且
所述第一电介质部和所述导体部之间形成有边界,并且所述第一电介质部和所述第二电介质部之间形成有边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导,其中所述导体部覆盖所述第一电介质部的多个外表面中的一些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导,其中所述第一电介质部、所述导体部和所述第二电介质部的中心轴线彼此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导,其中通过所述波导传输的信号沿着所述第一电介质部和所述导体部之间的边界以及所述第一电介质部和所述第二电介质部之间的边界被引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导,其中根据经由所述波导的信号传输信道中的频率变化而发生的群延迟的变化不超过预定水平。
CN201980024862.9A 2018-04-06 2019-04-08 用于传输电磁波信号的波导 Active CN1119372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80040476 2018-04-06
KR10-2018-0040476 2018-04-06
PCT/KR2019/004149 WO2019194668A1 (ko) 2018-04-06 2019-04-08 전자기파 신호 전송을 위한 도파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7229A CN111937229A (zh) 2020-11-13
CN111937229B true CN111937229B (zh) 2021-11-12

Family

ID=68100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4862.9A Active CN111937229B (zh) 2018-04-06 2019-04-08 用于传输电磁波信号的波导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394098B2 (zh)
EP (1) EP3764457A4 (zh)
JP (1) JP7255953B2 (zh)
KR (1) KR102280415B1 (zh)
CN (1) CN111937229B (zh)
TW (1) TWI715962B (zh)
WO (1) WO20191946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02724B2 (en) 2019-12-03 2022-11-1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itioning between electromagnetic wave modes
US11277159B2 (en) 2019-12-03 2022-03-1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propagation delays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58503A (ja) * 1993-08-20 1995-03-03 Fujitsu General Ltd 円偏波用フィードホーン
JP2014239350A (ja) * 2013-06-07 2014-12-18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
KR20170112901A (ko) * 2016-03-28 2017-10-12 한국과학기술원 전자기파 신호 전송을 위한 도파관
CN107787559A (zh) * 2015-05-14 2018-03-09 At&T知识产权部有限合伙公司 具有多个内核的传输介质及其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9164B2 (ja) * 1973-10-17 1985-05-15 ナシヨナル・リサ−チ・デベロツプメント・コ−ポレ−シヨン 導波管の改良
US4918049A (en) * 1987-11-18 1990-04-17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crowave/far infrared cavities and waveguides using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ors
JPH01254002A (ja) * 1988-04-01 1989-10-11 Junkosha Co Ltd 伝送線路
JP2000332503A (ja) * 1999-05-25 2000-11-30 Sharp Corp 円偏波発生器
US6839478B2 (en) * 2001-05-01 2005-01-04 Terraop Ltd. Optical switching system based on hollow waveguides
US6807353B1 (en) * 2001-12-19 2004-10-19 Sandia Corporation Microfabricated bragg waveguide
TW200409153A (en) * 2002-09-04 2004-06-01 Nec Corp Strip line element, printed circuit board carrying member, circuit board, semiconductor packag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same
JP3886459B2 (ja) * 2003-01-28 2007-02-28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誘電体線路の製造方法
US7301424B2 (en) * 2005-06-29 2007-11-27 Intel Corporation Flexible waveguide cable with a dielectric core
US7394962B2 (en) * 2006-02-20 2008-07-01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Optical waveguide for transmitting surface plasmon-polariton wave
JP4606367B2 (ja) * 2006-03-31 2011-01-05 京セラ株式会社 高周波スイッチならびにこれを備える高周波送信器、高周波受信器、高周波送受信器およびレーダ装置
JP4376873B2 (ja) * 2006-04-28 2009-12-02 京セラ株式会社 誘電体導波路デバイス、これを備える移相器、高周波スイッチおよび減衰器、ならびに高周波送信器、高周波受信器、高周波送受信器およびレーダ装置、アレイアンテナ装置、誘電体導波路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4615486B2 (ja) * 2006-04-28 2011-01-19 京セラ株式会社 誘電体導波路デバイスならびにこれを備える高周波送信器、高周波受信器、高周波送受信器、レーダ装置、移相器、高周波スイッチおよび減衰器
JP4724849B2 (ja) 2006-07-19 2011-07-13 福井県 誘電体ケーブルおよび導波管
TW201407876A (zh) * 2012-06-19 2014-02-16 Waveconnex Inc 用於ehf通訊之介電導管
US9472840B2 (en) * 2013-06-12 2016-10-1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Dielectric waveguide comprised of a core, a cladding surrounding the core and cylindrical shape conductive rings surrounding the cladding
US9601820B2 (en) * 2014-04-09 2017-03-2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Dielectric waveguide comprised of a core surrounded by a cladding and forming integrated periodical structures
US9515363B2 (en) 2014-04-09 2016-12-0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Dielectric waveguide (DWG) filter having curved first and second DWG branches where the first branch forms a delay line that rejoins the second branch
CN104103882B (zh) * 2014-07-15 2017-08-0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太赫兹介质填充金属槽波导
CN106876849A (zh) * 2015-12-14 2017-06-20 泰科电子公司 介电波导组件
JP6649110B2 (ja) * 2016-02-16 2020-02-19 古野電気株式会社 可撓導波管、コネクタ、および電磁波伝送システム
US10263312B2 (en) * 2016-09-30 2019-04-16 Intel Corporation Plurality of dielectric waveguides including dielectric waveguide cores for connecting first and second server boards
US10249925B2 (en) * 2016-09-30 2019-04-02 Intel Corporation Dielectric waveguide bundle including a supporting feature for connecting first and second server boards
US20180226714A1 (en) * 2017-02-03 2018-08-09 AMI Research & Development, LLC Dielectric travelling waveguide with varactors to control beam direc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58503A (ja) * 1993-08-20 1995-03-03 Fujitsu General Ltd 円偏波用フィードホーン
JP2014239350A (ja) * 2013-06-07 2014-12-18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
CN107787559A (zh) * 2015-05-14 2018-03-09 At&T知识产权部有限合伙公司 具有多个内核的传输介质及其使用方法
KR20170112901A (ko) * 2016-03-28 2017-10-12 한국과학기술원 전자기파 신호 전송을 위한 도파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90117399A (ko) 2019-10-16
JP2021517774A (ja) 2021-07-26
TWI715962B (zh) 2021-01-11
JP7255953B2 (ja) 2023-04-11
KR102280415B1 (ko) 2021-07-22
US20210013575A1 (en) 2021-01-14
CN111937229A (zh) 2020-11-13
US11394098B2 (en) 2022-07-19
TW202002393A (zh) 2020-01-01
EP3764457A4 (en) 2021-12-01
EP3764457A1 (en) 2021-01-13
WO2019194668A1 (ko) 2019-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38053B1 (ko) 전자기파 신호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도파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칩-대-칩 인터페이스 장치
US9443646B2 (en) Data cable
US9257215B2 (en) Star quad cable with shield
US6724281B2 (en) Waveguides and backplane systems
KR100895366B1 (ko) 열차 탑재 정보 송수신 시스템
US8554034B2 (en) Optical-electrical hybrid transmission cable
CN108780938A (zh) 用于传输毫米波信号的低损耗电介质波导和包括其的电缆
US9728904B2 (en) Method for connecting differential transmission cable, differential transmission cable and electric device
CN111937229B (zh) 用于传输电磁波信号的波导
JP2004146354A (ja) シールドケーブル
CA2826211C (en) Shielded star-quad cable
WO2017171358A1 (ko) 전자기파 신호 전송을 위한 도파관
Sugiyama et al. High-speed transmission copper cable for 25Gbit/s/lane
JP2005244733A (ja) GHz帯伝送の中距離配線構造、GHz帯伝送の中距離配線構造に接続するドライバ回路およびレシーバ回路
US20150318082A1 (en) Signal and Drain Arrangement for High Speed Cables
US20210135947A1 (en) Low-latency and high-bandwidth data cable
KR102274227B1 (ko) 전기 전송매체
KR100917284B1 (ko) 유티피 케이블
RU2244359C2 (ru) Плоский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кабель повышенной проводимости для электроснабжения приемников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го тока и передачи сигналов телефонной, телевизионной, компьютерной и радиосвязи
WO2017171359A1 (ko) 전자기파 신호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도파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칩-대-칩 인터페이스 장치
CN110610779A (zh) 一种高对称性高速率数据传输线
CN110768083A (zh) 一种复合线缆的制作方法
JP2011066268A (ja) 電気回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29

Address after: Daejeon, Korea

Patentee after: Boeing Tech 2 Co.,Ltd.

Address before: Daejeon, Korea

Patentee before: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