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02527A - 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02527A
CN111902527A CN201980021935.9A CN201980021935A CN111902527A CN 111902527 A CN111902527 A CN 111902527A CN 201980021935 A CN201980021935 A CN 201980021935A CN 111902527 A CN111902527 A CN 1119025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cleic acid
tip
unit
injection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219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濑川雄司
渡边英俊
米川俊广
数见文彦
罗德·彼得森
阿纳托利·莫斯卡廖夫
戈兰·福斯哈格尔
詹姆斯·福斯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iken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iken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iken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Eiken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902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252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2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02Reagent dispen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02Burettes; Pipettes
    • B01L3/021Pipettes, i.e. with only one conduit for withdrawing and redistributing liqu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aratus; Heat insulating devices
    • B01L7/52Heating or cooling apparatus; Heat insulating devices with provision for submitting samples to a predetermined sequence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 e.g. for treating nucleic acid samp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68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nucleic acids
    • C12Q1/6844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reac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029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provided with flat sample substrates, e.g. slid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722Communications; Identification
    • G01N35/00732Identification of carriers, materials or components in automatic analys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79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with means for piercing stoppers or septu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06Fluid handling related problems
    • B01L2200/0631Purification arrangements, e.g. solid phase extraction [S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06Fluid handling related problems
    • B01L2200/0647Handling flowable solids, e.g. microscopic beads, cells, particles
    • B01L2200/0663Stretching or orienting elongated molecules or p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4Closures and closing means
    • B01L2300/041Connecting closures to device or container
    • B01L2300/044Connecting closures to device or container pierceable, e.g. films, membr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6Auxiliary integrated devices, integrated components
    • B01L2300/0672Integrated piercing too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029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provided with flat sample substrates, e.g. slides
    • G01N2035/00099Characterised by type of test elements
    • G01N2035/00158Elements containing microarrays, i.e. "biochip"

Abstract

课题为,提供一种小型化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其能够全自动地实施从待测物提取、纯化核酸的工序、将含有核酸的溶液注入的工序、以及扩增核酸并进行检测的工序,医生能够在与患者接近的位置进行基因检测。解决方法为,一种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从待测物提取、纯化核酸的第1单元、在具有用于扩增前述核酸的多个反应场的检测芯片中注入含有前述核酸的溶液的第2单元、以及用于对在前述反应场中扩增的核酸进行光学检测的第3单元。

Description

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进一步详细地,涉及一种小型化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其能够全自动地实施从提取、纯化待测物所含的核酸的工序、将含有核酸的溶液注入检测芯片的工序至对核酸进行扩增检测的工序,能够在患者附近使用基因检测。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疗领域,基因检测主要用于感染症的诊断。医生通过实施基因检测,参考判明的基因检测结果,确定感染症,实施适当的治疗。
期待未来将基因检测应用于癌症诊断、伴随诊断。目前,随着基因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开发了新一代测序仪,基因组分析的速度不断提高。因此,基因检测正在成为用于癌症诊断、伴随诊断的有前途的检测手段。但是,为了获得结果,基因检测依然必须有大量时间和高的成本。
作为基因检测中采用的基因检测方法,可列举实时测定核酸扩增过程的实时PCR法、实时LAMP(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环介导等温扩增)法。特别是实时LAMP法,在基因扩增效率极高一点上具有优势。目前,应用实时PCR法、实时LAMP法等基因检测方法的基因检测装置已经产品化。这样的基因检测装置通常是,将用于从待测物提取、纯化核酸的预处理工序通过与该检测装置分开设置的提取纯化装置来实施,或者由熟练的操作者手动操作该检测装置来实施。
使用以往的基因检测装置实施基因检测的情况下,在从待测物提取、纯化核酸的工序、将含有核酸的溶液注入检测芯片的工序、对核酸进行扩增检测的工序的各工序中,操作复杂,操作者必须有熟练的技术。而且,上述基因检测装置价格昂贵,因此很多医疗机构还没有引入上述基因检测装置。
已经提出了对多个生物学样品进行核酸提取和诊断试验的一体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该一体装置是对提取的样品所含核酸进行扩增并检测的系统,是对微流体通道(微流路)内作为关注对象的多个核苷酸样品实施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核苷酸的微流体系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9/054870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专利文献1等中记载的进行核酸提取和诊断试验的一体装置构成为与配套架相关联地运作,该配套架构成为能接受适合精密检测和诊断分析的方式的多个生物学样品和各种试剂、移液器前端部、具备器皿的多个支架。上述一体装置是采用用于实现核酸提取的液体分配器与检测部呈一体的自成体系式的基因检测装置。即,上述一体装置具有的液体分配器不具有坚固的结构,因此待测物所含的核酸在进行基因检测的环境下会受到外部干扰的影响。
此外,以往的基因检测装置是高通量筛选类型的大型尺寸的基因检测装置,规格仅适合于大医院的基因检测部、基因检测公司等。因此,上述基因检测装置无法在医生的诊察室配备,不是能够在与患者接近的位置进行基因检测的基因检测装置。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化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其能够全自动地实施从待测物提取、纯化核酸的工序、将含有核酸的溶液注入检测芯片的工序、以及扩增核酸并进行检测的工序,而且医生能够一边对患者进行诊察一边在与患者接近的位置进行基因检测。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应对各种待测物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具备从待测物提取、纯化核酸的第1单元、在具有用于扩增前述核酸的多个反应场的检测芯片中注入含有前述核酸的溶液的第2单元、以及用于对在前述反应场中扩增的核酸进行光学检测的第3单元,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全自动地实施基因检测、而且医生能够一边对患者进行诊察一边在与患者接近的位置进行基因检测的小型化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具体地,本发明由以下技术事项构成。
(1)一种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从待测物提取、纯化核酸的第1单元,在具有用于扩增前述核酸的多个反应场的检测芯片中注入含有前述核酸的溶液的第2单元,以及用于对在前述反应场中扩增的核酸进行光学检测的第3单元。
(2)根据(1)所述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1单元具备使前述试剂在具有前述核酸的提取、纯化中使用的多个试剂的储存盒与反应室之间移动的移液机构、以及用于对前述反应室进行预处理的处理机构,前述处理机构具有选自加热冷却处理部、搅拌处理部、磁场施加处理部的至少一个处理部。
(3)根据(2)所述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储存盒具有用于分别收纳前述多个试剂的带密封件的小室、收纳用于在前述密封件中开孔的穿刺吸头的第1小室、收纳用于使前述试剂移动的移液吸头的第2小室、以及收纳用于将含有前述核酸的溶液注入前述反应场的注射吸头的第3小室。
(4)根据(3)所述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注射吸头由保持含有前述核酸的溶液的注射器和注射针构成,前述注射针连接于前述注射器。
(5)根据(3)所述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移液机构具备:
通过使前述穿刺吸头与前述密封件接触而在前述密封件中开孔的第1机构,以及
在将前述穿刺吸头从前述移液机构取下后、将前述移液吸头安装于前述移液机构、使前述试剂移动至前述反应室的第2机构。
(6)根据(4)所述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移液机构具备:安装有前述穿刺吸头的第3机构,以及通过前述注射针将含有前述核酸的溶液从前述检测芯片具有的注入孔注入至前述反应场中、在前述第3机构中具备前述注射吸头的注射机构。
(7)根据(6)所述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使前述检测芯片振动的第4机构。
(8)根据(6)所述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控制机构,用于至少从两个方向检测前述注射针的前端部具有的位置信息、基于前述位置信息将前述注射针的前端部位置校正至前述注入孔的位置。
(9)根据(6)所述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检测芯片具有连接前述注入孔和前述反应场的多个流路,在前述反应场中进行前述核酸的扩增反应。
(10)根据(1)所述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第3单元利用浊度和/或荧光对前述反应场中扩增的核酸进行检测。
(11)根据(3)所述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储存盒具备具有大致圆形的板状的储存盒基体,
在作为前述储存盒基体的外边缘部的圆周上配置有前述带密封件的小室、前述第1小室、前述第2小室和前述第3小室,前述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具备能够使前述移液机构在θ方向上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能够使前述储存盒在前述移液机构移动的轨道上旋转的旋转机构。
(12)根据(11)所述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检测芯片具有的注入孔的位置配置在前述移液机构移动的轨道上。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全自动地实施从待测物提取、纯化核酸的工序、将含有核酸的溶液注入检测芯片的工序、以及扩增核酸并进行检测的工序,并且医生能够一边对患者进行诊察一边在与患者接近的位置进行基因检测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
进一步,根据本发明,通过将基因检测装置具有的预处理部与光学检测部不设为一体型的、采用具有坚固结构的上述预处理部,提供一种能够应对各种待测物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基因试验系统D(主单元和检测单元)的概要的立体图。
[图2]为显示基因试验系统D具有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1(检测单元)的抽屉部分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显示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1的构成的模式图。
[图4](A)为显示储存盒的构成的立体图。(B)为储存盒的顶视图。(C)为储存盒的截面图。(D)为显示反应室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5](A)为显示第1单元的构成的模式图。(B)为预处理机构的各处理部的放大图。
[图6]为显示储存盒与穿刺吸头的关系的模式图。
[图7]为显示储存盒与使试剂移动的移液吸头的关系的模式图。
[图8]为显示将直至含有核酸的溶液注入注射吸头为止的第2机构的运作的模式图。
[图9]为显示利用第1单元提取、纯化核酸的各步骤的流程图。
[图10]为显示第2单元的构成的模式图。
[图11](A)为显示注射吸头和穿刺吸头的构成的顶视图。(B)为显示注射吸头和穿刺吸头的构成的截面图。
[图12]为显示注射针与检测芯片的关系的模式图。
[图13](A)为显示第3单元的构成的前视图。(B)为显示第3单元的构成的左视图。
[图14](A)为显示基因检测装置的概要的顶视图。(B)为显示基因检测装置的概要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为显示基因试验系统D的概要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基因试验系统D具备主单元2和检测单元1。主单元2与检测单元1电连接,主单元2与检测单元1相互间进行输入数据和检测结果的发送和接收。其中,图1所示基因试验系统D是主单元2与检测单元1分离的类型,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为将具备控制部的主单元2组装于检测单元1的一体型的基因试验系统D。
主单元2控制基因试验系统D。主单元2输入基因试验系统D电源的开/关、登录和登出、待测物的数据、基因检测的检测项目,将测得的检测结果等显示在屏幕上。例如,基因试验系统D的使用者触摸主单元2的屏幕、使基因检测开始。按照从主单元2指示的命令在检测单元1的内部实施基因检测。
图2为显示基因试验系统D具有的检测单元1的抽屉部分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上述检测单元1的前表面安装有控制杆。检测单元1在控制杆为横向(倒伏状态)的位置时,设于检测单元1下部的抽屉被锁上。
此外,检测单元1在控制杆为纵向的位置时,设于检测单元1下部的抽屉解锁。基因试验系统D的使用者通过上述抽屉的解锁能够将检测单元1的内部抽出。基因试验系统D的使用者将检测单元1的控制杆从横向的位置向纵向的位置拉起。通过将位于纵向的控制杆向基因检测装置D的使用者跟前的方向拉,能够将检测单元1的抽屉部分取出、放置待测物、实施基因检测。这里,基因试验系统D的技术特征在于作为检测单元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1。以下对本发明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1进行说明。
图3为显示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1的构成的模式图。如图3所示,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1具备从待测物提取、纯化核酸的第1单元、在具有用于扩增核酸的多个反应场的检测芯片中注入含有前述核酸的溶液的第2单元、以及用于对在前述反应场中扩增的核酸进行光学检测的第3单元。
本发明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1中,第1单元相当于用于提取、纯化待测物所含的核酸的预处理部10。第2单元相当于用于将含有利用第1单元提取、纯化的核酸的溶液注入检测芯片的注入部20。第3单元相当于对第2单元的核酸进行扩增后进行光学检测的扩增检测部30。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1可以通过第1单元、第2单元和第3单元相互作用而实施全自动基因检测。
(第1单元的构成)
第1单元是从待测物提取、纯化核酸的单元,具备具有为了提取、纯化核酸而使用的多个试剂的储存盒110、反应室120、使试剂移动的移液机构130、用于对反应室120进行预处理的预处理机构140。图4(A)为显示第1单元具有的储存盒110的构成的立体图。图4(B)为储存盒110的顶视图。图4(C)为储存盒110的截面图。图4(D)为显示第1单元具有的反应室120的构成的立体图。
如图4(A)所示,储存盒110以具有板状矩形形状的储存盒基体111为基本结构。设于储存盒基体111的多个储存盒基体孔112中嵌入有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a。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a是用于分别收纳为了提取、纯化核酸所需的试剂的小室。
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a具有圆筒形状。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a具有设于该小室上方边缘部的圆环形状的法兰盘114a。法兰盘114a的外径比设于储存盒基体111的多个储存盒基体孔112的外径大。因此,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a利用法兰盘114a固定于储存盒基体111。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a的保持试剂的部分位于储存盒基体111的背面。
图4(A)所示的储存盒110具备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a~113i这10个带密封件的试剂室。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的个数可以根据储存盒基体111的形状、大小适当设定。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的个数没有特别限制。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的配置也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试剂的种类、试剂的浓度等适当设定。从进行基因检测的操作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的配置是具有规律性地配置的。其中,图4(A)所示的储存盒110对应于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b~113i分别具有法兰盘114b~法兰盘114i。
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的开口部粘贴有用于收纳试剂的密封件115。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的开口部被密封件115闭塞,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的内部密闭。即,密封件115作为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的盖发挥功能。由于密封件115,保持在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内部的试剂不会与外部大气接触。因此,能够避免保持于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中的试剂在进行基因检测的各工序中有杂质混入该试剂,此外,还能够避免该试剂与氧、水、二氧化碳等反应。其中,图4(A)所示的密封件115覆盖2个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分别收纳穿刺吸头117、注射吸头118、移液吸头119的储存盒基体111表面。进一步,图4(A)所示的密封件115覆盖为了识别储存盒基体111而使用的二维码。即,密封件115具有隐藏二维码的功能。
密封件115与储存盒基体111表面和法兰盘114密合。可作为密封件115采用的材料有必要与构成储存盒基体111和法兰盘114的材料密合。此外,可作为密封件115采用的材料有必要能够适应实施基因检测时的温度、压力、湿度、具有适当的机械强度。
此外,密封件115必须与储存盒基体111具有充分的密合性。其理由是因为,密封件115与储存盒基体111的粘接力不足的情况下,后述穿刺吸头117的前端部与密封件115接触时,密封件115整体会被带入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内部。
具体地,作为密封件115,可以例示由有机硅橡胶、丁腈橡胶、丙烯酸系橡胶、乙烯丙烯橡胶等合成橡胶、聚丙烯、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乙烯、四氟乙烯树脂等塑料形成的薄膜、铝薄膜等金属薄膜。密封件115可以由单层薄膜构成,也可以为将多层由相同或不同材料形成的单层重合而构成的多层薄膜。例如,也可以为由铝层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层构成的多层薄膜。
密封件115具有能够通过被穿刺吸头117的前端部贯穿而形成孔的厚度。作为密封件115的厚度,只要为能够保持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的密封性、能够利用穿刺吸头117的前端部开孔的厚度即可,没有特别限制。
此外,密封件115可以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密封件115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情况下,即使是在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的开口部粘贴密封件115后,也能够从外部识别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的开口部。粘贴于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的开口部的密封件115上可以有记号、编号、色彩等标记。此外,储存盒110上也可以附有用于识别储存盒基体111的二维码35。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密封件115设为不透明。
如图4(A)所示,设于储存盒基体111的一个吸头孔116中嵌入有第1小室1161。第1小室1161中收纳有用于在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具有的密封件115中开孔的穿刺吸头117。穿刺吸头117的前端部具有圆锥形状,呈尖的形状。因此,通过使穿刺吸头117的前端部与密封件115的表面接触并施加压力,在密封件115中形成移液吸头119能够插入穿透的孔。
其中,如图4(A)所示,显示了用于收纳穿刺吸头117的盒1191。即,第1小室1161可以具有设于储存盒基体111的用于收纳穿刺吸头117的盒1191。
此外,如图4(A)所示,设于储存盒基体111的另一个吸头孔116中嵌入有第2小室1162。第2小室1162中收纳有用于保持含有核酸的溶液、在后述检测芯片220中注入该含有核酸的溶液的注射吸头118。
其中,如图4(A)所示,显示了用于收纳注射吸头118的盒1191。即,第2小室1162可以具有设置于储存盒基体111的用于收纳注射吸头118的盒1191。
进一步,如图4(A)所示,设于储存盒基体111的另外的一个吸头孔116中嵌入有第3小室1163。第3小室1163中收纳有用于吸取保持于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内部的试剂、使该试剂移动至反应室120的移液吸头119。如图4(A)所示,显示了用于收纳移液吸头119的盒1191。即,第3小室1163可以具有用于收纳移液吸头119的盒1191。设于储存盒基体111的吸头孔116的个数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设定。
图4(B)为储存盒110的顶视图。如图4(B)所示,密封件115覆盖2个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分别收纳穿刺吸头117、注射吸头118、移液吸头119的储存盒基体111表面。此外,密封件115覆盖用于识别储存盒基体111的二维码。图4(B)所示密封件115覆盖储存盒基体111的一部分,但不限于此。密封件115可以覆盖储存盒基体111整个面。此外,作为密封件115,也可以采用2种以上的片体作为密封件115。也可以将2种以上的片体粘贴在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分别收纳有穿刺吸头117、注射吸头118、移液吸头119的储存盒基体111的各个表面。
图4(C)为储存盒110的截面图。如图4(C)所示,储存盒110从左侧开始依次具备穿刺吸头117、注射吸头118、移液吸头119。穿刺吸头117、注射吸头118、移液吸头119的配置就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操作上没有不良情况即可。图4(C)所示储存盒110具备用于收纳穿刺吸头117的盒1191、用于收纳注射吸头118的盒1191、用于收纳移液吸头119的盒1191。如图4(C)所示,片材115是为了防止穿刺吸头117、注射吸头118、移液吸头119从储存盒基体111脱落而设置的。
其中,注射吸头118的前端设有用于注入试剂的注射针1181。注射针1181收纳于上述盒1191内部。因此,注射针1181不与外部大气接触。
图4(D)所示反应室120是导入作为基因检测对象的待测物的小室。反应室120中导入有保持于储存盒110具有的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中的试剂。在反应室120内,待测物与试剂反应。然后,在反应室120内,待测物所含的核酸被提取、纯化。
第1单元具备使保持于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中的试剂在储存盒110与反应室120之间移动的移液机构130、以及用于对反应室120进行预处理的预处理机构140。
图5为显示具备移液机构130、反应室120和预处理机构140的第1单元的构成的模式图。图5(A)显示的是,用移液机构130(移液吸头119)吸取保持于储存盒110具有的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中的试剂、将其导入反应室120、直至放置于预处理机构140的概要。
如图5(A)所示,移液机构130由移液吸头119、移液头131和驱动部132构成。移液头131的下方前端部连接有移液吸头119。移液头131在下方前端部具有凸部。在该凸部中可以连接移液吸头119等各种吸头。通过使移液吸头119嵌合于移液头131的下方前端部,移液头131作为移液机构130发挥功能。即,移液头131可以通过在下方前端部安装各种吸头而具备必需的功能。
移液头131与驱动部132连接。驱动部132可以在包括储存盒110平面的XY平面上自由移动。此外,驱动部132可以在包括储存盒110上下方向的Z轴方向上自由移动。进一步,驱动部132也可以在包括反应室120的开口部的XY平面上移动。驱动部132可以在包括反应室120的开口部的上下方向的Z轴方向上移动。即,驱动部132可以进行XYZ轴的三维驱动。
驱动部132被控制部133控制。控制部133只要是能够使驱动部132移动至能够进行基因检测所必需的操作的位置的构件即可,没有特别限制。作为控制部133,可以例示XYZ机器人、三维机器人等。
如图5(A)所示,第1单元具备用于对导入反应室120的待测物所含的核酸进行预处理的预处理机构140。预处理机构140具有用于进行为了对导入反应室120的核酸进行提取、纯化所必需的操作的各处理部。如图5(A)所示,预处理机构140具有加热冷却处理部141、搅拌处理部142、磁场施加处理部143。预处理机构140具有选自加热冷却处理部141、搅拌处理部142、磁场施加处理部143的至少一个处理部。预处理机构140具有的处理部可以根据基因检测所必需的处理适当设定处理部。
加热冷却处理部141在内部具有为了对反应室120进行加热或冷却所必需的加热器1411。搅拌处理部142被支撑构件142支撑。此外,磁场施加处理部143在其内部具有为了对反应室120施加磁场所必需的磁铁1431等。
图5(B)为各处理部的放大图。如图5(B)所示,保持有核酸和试剂的反应室120被插入搅拌处理部142。搅拌处理部142与支撑构件144连接。通过支撑构件144的连接部1441的旋转,搅拌处理部142旋转,反应室120也旋转。其中,连接部1441中采用用于产生旋转所必需的扭矩的驱动马达等。
搅拌处理部142的旋转方向、旋转速度、旋转方式等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设定。此外,也可以将搅拌处理部142进行的旋转设为偏心旋转。例如,通过搅拌处理部142进行偏心旋转,与以往实施的移液搅拌相比,能够在大约10分之1的时间内获得搅拌效果。进一步,通过搅拌处理部142进行偏心旋转,能够有助于基因检测所需的整个过程的缩短。
(使用第1单元的预处理)
接下来,对使用第1单元的预处理进行说明。使用第1单元的预处理的意思是从待测物提取、纯化核酸。图6为显示具有多个试剂的储存盒110与穿刺吸头117的关系的模式图。
移液头131通过驱动部132d的移动停在储存盒110内的规定位置。移液头131进行位置确定,位于设于储存盒110的收纳穿刺吸头117的吸头孔116的上方。移液头131确定为与收纳有穿刺吸头117的吸头孔116的上方相对应的XY平面的位置并停止。
移液头131在Z轴方向上向下下降。通过移液头131在Z轴方向上向下下降,移液头131的前端部与穿刺吸头117嵌合。进一步,如果在移液头131的前端部与穿刺吸头117嵌合的状态下在Z轴方向上向下施加压力,则移液头131的前端部与穿刺吸头117连接。以这种方式,移液头131可以拾取穿刺吸头117。这里,将连接有穿刺吸头117的移液头131定义为第1机构134。
第1机构134在Z轴方向上向上移动。接着,第1机构134进行位置确定,位于设于储存盒110的保持有试剂的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的上方。第1机构134确定为与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的上方相对应的XY平面的位置并停止。
第1机构134在Z轴方向上向下下降。通过第1机构134在Z轴方向上向下下降,第1机构134的穿刺吸头117的前端部与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的密封件115接触。第1机构134进一步在Z轴方向上向下下降。其结果是,对密封件115施加规定压力,第1机构134在密封件115中开出具有规定孔径的孔。为了使移液吸头119能够插入穿透,利用第1机构134在密封件115中开出的孔具有充分的大小。如下所述利用在密封件115中开出的孔,利用移液吸头119进行试剂的吸取。
在密封件115中开孔后,第1机构134使安装于移液头131的穿刺吸头117返回收纳穿刺吸头117的吸头孔116。有必要在密封件115中开出多个孔的情况下,重复进行使第1机构134移动的操作。接下来,准备在移液头131的前端部安装移液吸头119。
图7为显示具有多个试剂的储存盒110与使试剂移动的移液吸头119的关系的模式图。移液头131确定为与收纳有移液吸头119的吸头孔116的上方相对应的XY平面的位置并停止。通过移液头131在Z轴方向上向下下降,移液头131的前端部与移液吸头119连接。移液头131可以拾取移液吸头119。这里,将连接有移液吸头119的移液头131定义为第2机构135。
第2机构135在Z轴方向上向上上升。第2机构135确定为与设于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的密封件115的孔的上方相对应的XY平面的位置并停止。第2机构135在Z轴方向上向下下降。通过第2机构135在Z轴方向上向下下降,通过上述孔,移液吸头119的前端部与保持于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中的试剂接触。然后,第2机构135的移液吸头119吸取保持于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中的试剂。吸取了试剂的移液吸头119移动至反应室120,将吸取的试剂在反应室120中排出。在反应室120内部,含有核酸的待测物与试剂进行反应。
此外,第2机构135的移液吸头119还能够吸取含有核酸的溶液与试剂反应而得的溶液、在另外的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中排出。第2机构135的移液吸头119能够重复如下的过程:吸取保持于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中的试剂的过程、在反应室120中进行试剂排出的过程。进一步,第2机构135的移液吸头119能够重复如下的过程:吸取保持于反应室120中的含有核酸的待测物与试剂反应而得的溶液的过程、在另外的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中将该溶液排出的过程。其中,控制部133控制第2机构135的移动。
图8为显示直至将通过使用第1单元预处理而得到的含有核酸的溶液注入注射吸头118为止的第2机构135的运作的模式图。
如图8所示,第2机构135通过在反应室120与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之间移动、对保持于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中的试剂进行吸取或排出,实施为了从待测物提取、纯化核酸所必需的操作。最终,在提取、纯化过程结束后,在反应室120的内部保持含有核酸的溶液。保持在反应室120内部的含有核酸的溶液被第2机构135吸取后,在设于储存盒110的注射吸头118中排出。以这种方式,本发明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1中,能够利用第1单元从待测物提取、纯化核酸,全自动地实施为了提取、纯化核酸所必需的各操作。
图9为显示使用第1单元提取、纯化核酸的各工序的流程图(方案)。最初,在反应室120内部,在含有核酸的待测物中加入使用移液吸头119吸取的Lysis Buffer(裂解缓冲液)等细胞裂解缓冲液,使其裂解。将该反应室120插入预处理机构140的加热冷却处理部141进行加热。将经加热的反应室120插入预处理机构140的搅拌处理部142进行偏心搅拌,提取待测物所含的核酸(步骤1)。
在经过了步骤1的反应室120的内部滴加保持于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的磁珠溶液、Binding Buffer(结合缓冲液)等缓冲液。将该反应室120插入预处理机构140的加热冷却处理部141进行加热。将经加热的反应室120插入预处理机构140的搅拌处理部142进行偏心搅拌,使提取的核酸吸附于上述磁珠(步骤2)。其中,第1单元也可以不将上述步骤1和步骤2设为分开的工序,而是通过1道工序来进行步骤1和步骤2的各工序中进行的操作。即,也可以将第1单元的结构设为能够通过1道工序完成步骤1和步骤2的结构。
将经过了步骤2的反应室120插入预处理机构的磁施加处理部143而施加磁场,使存在于反应室120中的磁珠分离。用移液吸头119将存在于上述反应室120中的LysisBuffer(裂解缓冲液)等细胞裂解缓冲液除去(步骤3)。
用移液吸头119在经过了步骤3的反应室120中滴加保持于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3中的清洗液。将含有清洗液的反应室120插入预处理机构的加热冷却处理部141进行加热。将经加热的反应室120插入预处理机构140的搅拌处理部142进行偏心搅拌,对上述磁珠进行清洗(步骤4)。
将经过了步骤4的反应室120插入预处理机构140的磁施加处理部143而施加磁场,使存在于反应室120中的磁珠分离。用移液吸头119将存在于上述反应室120内部的清洗液除去。在除去了清洗液的反应室120的内部滴加Elution Buffer(洗脱缓冲液)等缓冲液。将含有缓冲液的反应室120插入预处理机构140的加热冷却处理部141进行加热。将经加热的反应室120插入预处理机构140的搅拌处理部142进行偏心搅拌,将核酸洗脱(步骤5)。
将经过了步骤5的反应室120插入预处理机构140的磁施加处理部143而施加磁场,使存在于反应室120中的磁珠分离。通过使磁珠分离,将洗脱的溶液作为提取纯化溶液(步骤6)。以这种方式,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1具有的第1单元可以通过图9所示的方案从待测物提取、纯化核酸。
含有从含有核酸的待测物提取、纯化而得的核酸的溶液被移液吸头119吸取。然后,该含有核酸的溶液被排出至收纳于储存盒110的注射吸头118中。然后,移液吸头119插入穿透设于储存盒110内的吸头孔116,被收纳于移液吸头盒1191内。
(第2单元的构成)
第2单元是将含有核酸的溶液注入检测芯片的单元,该检测芯片具有用于扩增使用第1单元得到的核酸的反应场。第2单元具备注射机构210和具有用于扩增核酸的反应场的检测芯片220。图10为显示第2单元的构成的概要图。如图10所示,第2单元具有的注射机构210由移液头131、穿刺吸头117和注射吸头118这3个构件构成。
移液头131的前端部具有凸部,与穿刺吸头117的凹部连接。穿刺吸头117的下方前端部具有圆锥形状,能够与注射吸头118的开口部嵌合。注射吸头118的下方前端部连接有注射针1181。注射吸头118具有作为保持用第1单元提取、纯化的含有核酸的溶液的部分的注射器1182和连接于该注射器1182的注射针1181。
进一步,第2单元具备检测芯片220,该检测芯片220具有用于扩增使用第1单元提取、纯化的核酸的多个反应场。检测芯片220的内部221具有多个反应场222。检测芯片220在其内部221具有微流路223,该微流路223具有使一个反应场222与其他反应场222相通的功能。微流路223为了使多个反应场22相通而由多个流路构成。
检测芯片220具有注入孔224。注入孔224作为用于插入注射针1181的阀门发挥功能。通过注射针1181,保持在注射吸头118中的含有核酸的溶液通过注入孔224被注入至整个检测芯片220。
作为构成注入孔224的构件,只要是能够使检测芯片220的内部221保持减压状态的具有自密封性的构件即可,没有特别限制。具体地,作为注入孔224可采用的材料,可以例示有机硅树脂、丙烯酸系有机硅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树脂等。
检测芯片220成为密闭体系,其内部221的压力成为设定为比大气压低的减压。利用由具有自密封性的构件构成的注入孔224,检测芯片220的内部221能够维持密闭体系。构成检测芯片220的反应场222和微流路223保持减压的状态。
在检测芯片220的反应场222中,为了进行核酸扩增和核酸检测所必需的试剂预先被干燥、固定。为了扩增核酸所必需的试剂和为了检测核酸所必需的试剂可以例示引物、探针、基质、酶等试剂,但不限于此。必需的试剂根据反应场222中进行的核酸扩增反应和核酸检测反应适当选用。
检测芯片220的反应场222中应用的核酸扩增反应没有特别限定。上述核酸扩增反应也可以利用以下的反应。具体地,作为核酸扩增反应,可以例示在目标区域设定2种引物、在改变温度的同时使目标基因扩增至100万~1,000万倍的PCR(Polymerase ChainReaction,聚合酶链反应)法。进一步,还可以例示作为利用DNA聚合酶的链置换活性的等温扩增方法的LAMP(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环介导等温扩增)法、SDA(Strand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链置换扩增)法。此外,作为利用T7RNA聚合酶、以RNA为最终扩增产物的扩增方法,可以例示TMA(Transcription Mediated Amplification,转录介导扩增)法、NASBA(Nucleic Acid Sequence Based Amplification,基于核酸序列的扩增)法、TRC(Transcription-Reverse transcription Concerted,转录逆转录协同)法。
(使用第2单元向检测芯片注入含有核酸的溶液)
接下来,对使用第2单元向检测芯片220注入含有核酸的溶液进行说明。向检测芯片220注入含有核酸的溶液的意思是将保持于注射吸头118内部的含有核酸的溶液注入至注入孔224。
如图10所示,移液头131再次拾取收纳在储存盒110中的穿刺吸头117。这里,将连接有穿刺吸头117的移液头131定义为第3机构211。作为第3机构211下方前端部的穿刺吸头117的前端部与注射吸头118连接。由移液头131、穿刺吸头117和注射吸头118这3个构件形成注射机构210。这里,在注射吸头118的注射器1182内部保持有在使用第1单元预处理的最终阶段得到的含有核酸的溶液。
保持有含有核酸的溶液的注射机构210确定为与检测芯片220的注入孔224的上方相对应的XY平面的位置并停止。通过注射机构210在Z轴方向上向下下降,设于注射吸头118的前端部的注射针1181刺穿注入孔224。此时,注射吸头118的注射器1182内部和存在于检测芯片220的内部221的反应场222以及微流路223通过注射针1181相通。
图11为显示注射吸头118与穿刺吸头117连接的状态的模式图。图11(A)为注射吸头118与穿刺吸头117连接的状态的顶视图。图11(B)为注射吸头118与穿刺吸头117连接的状态的截面图。其中,图11中显示了贯穿穿刺吸头117和注射吸头118的气路通道1171、1172的位置不同的2个方式。
如图11所示,注射吸头118通过作为与大气相通的空气通路的气路通道1171、1172而成为开放体系,对保持在注射吸头118的注射器1182中的含有核酸的溶液施加大气压。另一方面,如上所述,检测芯片220的内部221的压力相对于大气压是减压的。因此,通过注射吸头118的注射器1182内部与检测芯片220的内部221通过注射针1181相通,保持在注射吸头118的注射器1182内的含有核酸的溶液由于大气压而被压出。
构成本发明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1具有的第2单元的注射机构210通过采用设有气路通道1171、1172的简易结构,能够利用大气压与检测芯片220的内部221的压力的压差,极为容易且安全地将含有核酸的溶液注入检测芯片220的内部221。其中,上述注射机构210采用的是通过设置气路通道1171、1172来对含有核酸的溶液施加压力的方式,但能够对含有核酸的溶液施加压力的方式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利用构成第3机构211的移液头131对含有核酸的溶液施加压力。
第2单元具有的注射机构210在作为连接有穿刺吸头117的移液头131的第3机构211的前端部具备注射吸头118。注射机构210中,穿刺吸头117介入存在于移液头131与注射吸头118之间,这具有防止由第1单元得到的含有经提取、纯化的核酸的溶液污染移液头131的效果。
以这种方式,第2单元中,注射机构210在检测芯片220中注入含有核酸的溶液后,使注射吸头118、穿刺吸头117返回设于储存盒110的各个吸头孔116。
检测芯片220可以具备在注射机构210将含有核酸的溶液注入检测芯片220中后使该检测芯片220振动的第4机构。由该第4机构带来的振动可以为旋转、停止、横向振动。利用该第4机构,检测芯片220进行振动。通过检测芯片220的振动,固定于反应场222的引物、探针、基质、酶等试剂与注入的含有核酸的溶液充分混合,能够提高核酸扩增反应的反应性。由第4机构带来的振动只要能够使检测芯片220振动即可,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通过采用马达等来进行。此外,第4机构安装在作为能够使检测芯片220振动的位置的检测芯片220周边。
此外,本发明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1可以具备控制机构225,该控制机构225用于从至少两个方向检测注射针1181的前端部具有的位置信息、基于前述位置信息将前述注射针1181的前端部位置校正至前述注入孔224的位置。
图12为显示注射针1181与检测芯片220的关系的模式图。如图12所示,在检测芯片220的X轴上和Y轴上分别设有相机2251、相机2252。控制机构225由相机2251和相机2252构成。利用相机2251和相机2252,可以取得注射针1181具有的XY平面上的位置信息1。此外,控制机构225预先存有设于检测芯片220的注入孔224具有的XY平面上的位置信息2。控制机构225通过对取得的位置信息1与保存的位置信息2进行比较,能够识别注射针1181实际所处的XY平面上的坐标与控制机构225预先储存的XY平面上的坐标之间的偏移。
控制机构225识别XY平面上的坐标之间的偏移,控制注射针1181的位置以使注射针1181实际所处的XY平面上的坐标与控制机构预先存储的XY平面上的坐标准确地一致。
具体地,从两个方向使用相机对注射针1181的位置进行拍照。通过图像处理确定注射针1181的坐标,进行反馈控制,从而能够以±0.1mm以下的精度控制注射针1181的针尖位置。
例如,对于外径为0.5mm左右的注射针1181,由于发生轻微弯曲、注射吸头在容器部分(例如聚丙烯树脂的注射成型品)中的安装误差,注射针的前端位置有±0.3mm左右的偏差。注入孔224的直径为1.0mm的情况下,存在如下的情况:由于检测芯片220等检测芯片的位置确定误差和注射针1181的位置的偏差,注射针1181的针尖无法插入注入孔224。
因此,关于能够以±0.1mm以下的精度控制注射针1181的针尖位置,如果检测芯片220等检测芯片的位置确定精度为±0.2mm左右,则能够准确且充分地使注射针1181插入注入孔224。其中,注射针1181的位置检测不限定于利用相机进行图像处理,也可以为使用红外线等的光学位置信息检测。
(第3单元的构成)
第3单元是用于对在第2单元具有的检测芯片220所具有的多个反应场222中扩增的核酸进行光学检测的单元。图13(A)为显示第3单元的构成的前视图。图13(B)为显示第3单元的构成的左视图。如图13所示,第3单元由配置在上部的激发光学部310、具备检测芯片220的中心部320、以及配置在下部的检测光学部330构成。
激发光学部310以基体311为外框,包括从外侧开始依次配置在一条直线上的激发光源和聚光镜312、准直透镜313。呈一条直线状配置的激发光源和聚光镜312、准直透镜313形成一个激发光学体系。图13(A)所示的第3单元呈线状地具有分别由聚光镜312a、312b、312c、准直透镜313a、313b、313c构成的3个光学体系。进一步,在准直透镜313a、313b、313c下方安装有光学滤镜314。
第3单元具有固定检测芯片220的中心部320。中心部320由检测芯片220、以及用于从两面夹持平板状的检测芯片220的2个加热器321构成。其中,为了确保光路,加热器321可以具有光圈,也可以使用使氧化铟锡(ITO)等氧化金属薄膜在玻璃基板上成膜的透明加热器。如图13(A)所示,检测芯片220具有呈纵3×横3的矩阵状配置的合计9个反应场222。各个反应场对应于激发光学部310中形成的1个光学体系,呈一条直线状配置。
检测光学部330以基体331为外框,包括从检测芯片220侧开始依次配置在一条直线上的聚光镜332、光学滤镜333、检测器334。呈一条直线状配置的聚光镜332、光学滤镜333、检测器334形成一个检测光学体系。图13(A)所示的第3单元呈线状地具有分别由聚光镜332a、332b、332c、检测器334a、334b、334c形成的3个检测光学体系。
(利用第3单元进行的核酸的光学检测)
对利用第3单元进行的核酸的光学检测进行说明。从激发光学部310中的激发光源发出的光在通过聚光镜312后进一步通过准直透镜313。通过准直透镜313的光被光学滤镜314过滤。经过滤的激发光通过设于上侧的加热器321的孔,并且通过检测芯片220的反应场222。通过检测芯片220的反应场222的激发光通过聚光镜332,被光学滤镜333过滤。被光学滤镜333过滤的激发光被检测器334检测。
如图13(B)所示,利用第3单元进行的光学检测中,使多个光学体系形成为线状而进行线扫描。通过使激发光学部310和检测光学部330同步、进行线扫描,能够依次对检测芯片220具有的全部反应场222进行光学检测。其中,图13所示的第3单元在激发光学部310和检测光学部330分别具备与用于检测扩增产物的荧光色素对应的光学滤镜。此外,第3单元的光学检测是使用荧光色素的检测,但不限于此。例如,第3单元的光学检测也可以以浊度的形式检测核酸扩增反应导致的不溶性副产物。
以这种方式,实施方式1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1是,从待测物提取、纯化核酸的第1单元、在具有用于扩增核酸的多个反应场的检测芯片中注入含有前述核酸的溶液的第2单元、以及用于对反应场中扩增的核酸进行光学检测的第3单元相互作用,采用的是坚固的结构,因而能够全自动地实施基因检测。
此外,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1具有的第1单元、第2单元、第3单元分别具有紧凑的结构,能够实现基因检测装置整体的小型化。因此,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1能够在与患者接近的位置进行基因检测。
<实施方式2>
图14为显示实施方式2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1的概要的模式图。图14(A)为显示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1的概要的顶视图。图14(B)为显示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1的概要的前视图。实施方式2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1的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大体相同。
图14(A)中,实施方式2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1具备具有大致圆形的板状形状的储存盒基体411。带密封件的试剂室413以沿着储存盒基体411的圆周边缘部等间隔地绘制圆形的方式设置。进一步,在由带密封件的试剂室413形成的圆的内部,等间隔地设有用于收纳穿刺吸头117、注射吸头118、移液吸头119的小室、反应室120。
进一步,如图14(A)所示,支撑构成预处理机构140的加热冷却处理部141、偏心搅拌处理部142、磁场施加处理部143的支撑构件444具有大致圆形的板状形状。该支撑构件444能够旋转,因而预处理机构140具有的各处理部也可以根据需要改变位置。
实施方式2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1具备能够使移液机构130在θ方向上移动的驱动部432、以及能够使储存盒410在移液机构130移动的轨道上旋转的图中未显示的旋转机构。如图14(A)所示,能够使移液机构在θ方向上移动的θZ驱动部432可以在使移液机构在XYZ空间中确定位置后,进一步在θ方向上进行驱动。
上述旋转机构能够使储存盒410旋转,因而能够使在带密封件的试剂室413中保持有预处理所必需的多个试剂的试剂室413与移液机构130接近。通过使储存盒410旋转后,使后面的预处理所必需的多个试剂接近移液机构130,能够迅速且正确地进行穿刺吸头117的拾取、利用移液吸头119的试剂吸取。θZ驱动部432通过使移液机构130在θ方向上移动,在储存盒基体411上和支撑构件444上实施从待测物提取、纯化核酸的操作。
如图14(B)所示,利用第1单元进行的预处理结束后,含有核酸的溶液被注入至注射吸头118。保持有含有核酸的溶液的注射吸头118通过使注射针1181刺穿检测芯片220的注入孔224,将含有核酸的溶液注入反应场222。在反应场222中扩增的核酸在第3单元具有的光学检测部330被检测。
<实施方式3>
实施方式3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1的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1大体相同。实施方式3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中,作为1.检测芯片220的反应场222中应用的核酸扩增反应,采用的是LAMP(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环介导等温扩增)法。
通过在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1中采用LAMP法,能够等温地实施构成核酸扩增反应的全部反应,能够极大提高核酸扩增反应中的扩增效率,能够对于特定基因具有极高的特异性。
进一步,通过在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1中采用LAMP法,能够将核酸扩增反应所需的时间设为大约1小时。进一步,通过在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1中采用应用了补加环状引物等的快速法的LAMP法,能够将核酸扩增反应所需的时间设为大约15~30分钟。此外,在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1中采用LAMP法,则大量生成作为核酸扩增反应的副产物的焦磷酸镁。焦磷酸镁是白色不溶性物质,以该白色不溶性物质为指标,可以仅靠肉眼目测来检测核酸扩增反应的有无。然后,可以通过使用能够对上述不溶性物质的生成导致的溶液的浑浊程度(浊度)进行光学检测的第3单元容易地进行测定来进行基因检测。
这里,PCR法是目前最普及、被利用的核酸扩增反应。但是,为了使核酸扩增反应进行,必须阶段性地调节反应温度。此外,使用PCR法的情况下,为了进行核酸扩增反应中生成的产物的确认,必须使用凝胶电泳。此外,为了进行核酸扩增反应中生成的产物的确认,必须另外进行使用探针的检测反应。在这一点上,实施方式3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1采用的是LAMP法,因而温度调节极为容易,操作极为容易。
作为医疗领域中重要的基因检测装置,需要有能够在获得待测物后30分钟以内获得基因检测结果的基因检测装置。在环境领域,环境污染菌的检测需要有能够在取得待测物后立即获得基因检测结果的基因检测装置。从这样的观点出发,采用LAMP法的实施方式3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具有操作性、准确性、功能性和迅速性,具有极大的技术意义。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定,不脱离宗旨的条件改变等全部是本发明的适用范围。
产业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能够全自动地实施待测物所含的核酸的提取、纯化工序至扩增检测工序,可以期待作为能够在患者附近使用的小型化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使用。特别是,本发明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也可在医疗器械产业、医药相关产业、农业相关产业等各种产业中利用。
符号说明
D-基因试验系统;1-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检测单元);2-主单元;10-预处理部(第1单元);20-注入部(第2单元);30-扩增检测部(第3单元);35-二维码;110-储存盒;111-储存盒基体;112-储存盒基体孔;113-带密封件的试剂室;114-法兰盘;115-密封件;116-吸头孔;1161-第1小室;1162-第2小室;1163-第3小室;117-穿刺吸头;1171-气路通道;1172-气路通道;118-注射吸头;1181-注射针;1182-注射器;119-移液吸头;1191-移液吸头盒;120-反应室;130-移液机构;131-移液头;132-驱动部;133-控制部;134-第1机构;135-第2机构;140-预处理机构;141-加热冷却处理部;1411-加热器;142-搅拌处理部;143-磁场施加处理部;1431-磁铁;144-支撑构件;1441-连接部;210-注射机构;211-第3机构;220-检测芯片;221-检测芯片内部;222-反应场;223-微流路;224-注入孔;225-控制机构;2251-相机(X轴方向);2252-相机(Y轴方向);310-激发光学部;311-基体;312-聚光镜;313-准直透镜;314-光学滤镜;320-中心部;321-加热器;330-光学检测部;331-基体;332-聚光镜;333-光学滤镜;334-检测器;410-储存盒;411-储存盒基体(圆形);413-带密封件的试剂室(圆形);432-θZ驱动部;444-支撑构件(圆形)。

Claims (12)

1.一种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从待测物提取、纯化核酸的第1单元、
在具有用于扩增所述核酸的多个反应场的检测芯片中注入含有所述核酸的溶液的第2单元、以及
用于对在所述反应场中扩增的核酸进行光学检测的第3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单元具备使所述试剂在具有所述核酸的提取、纯化中使用的多个试剂的储存盒与反应室之间移动的移液机构,以及用于对所述反应室进行预处理的预处理机构,
所述预处理机构具有选自加热冷却处理部、搅拌处理部、磁场施加处理部的至少一个处理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存盒具有用于分别收纳所述试剂的带密封件的小室、收纳用于在所述密封件中开孔的穿刺吸头的第1小室、收纳用于使所述试剂移动的移液吸头的第2小室、以及收纳用于将含有所述核酸的溶液注入所述反应场的注射吸头的第3小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吸头由保持含有所述核酸的溶液的注射器和注射针构成,所述注射针连接于所述注射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液机构具备:
通过使所述穿刺吸头与所述密封件接触而在所述密封件中开孔的第1机构,以及
在将所述穿刺吸头从所述移液机构取下后、将所述移液吸头安装于所述移液机构、使所述试剂移动至所述反应室的第2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液机构具备:
安装有所述穿刺吸头的第3机构,以及
通过所述注射针将含有所述核酸的溶液从所述检测芯片具有的注入孔注入至所述反应场中、在所述第3机构中具备所述注射吸头的注射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使所述检测芯片振动的第4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控制机构,用于至少从两个方向检测所述注射针的前端部具有的位置信息、基于所述位置信息将所述注射针的前端部位置校正至所述注入孔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芯片具有连接所述注入孔和所述反应场的多个流路,在所述反应场中进行所述核酸的扩增反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单元利用浊度和/或荧光对所述反应场中扩增的核酸进行检测。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存盒具备具有大致圆形的板状的储存盒基体,
在作为所述储存盒基体的外边缘部的圆周上配置有所述带密封件的小室、所述第1小室、所述第2小室和所述第3小室,
所述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具备能够使所述移液机构在θ方向上移动的驱动机构和能够使所述储存盒在所述移液机构移动的轨道上旋转的旋转机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芯片具有的注入孔的位置配置在所述移液机构移动的轨道上。
CN201980021935.9A 2018-03-29 2019-03-29 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 Withdrawn CN11190252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940,235 US20190302137A1 (en) 2018-03-29 2018-03-29 Automatic genetic testing device
US15/940,235 2018-03-29
PCT/JP2019/013985 WO2019189753A1 (ja) 2018-03-29 2019-03-29 全自動遺伝子検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02527A true CN111902527A (zh) 2020-11-06

Family

ID=68056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1935.9A Withdrawn CN111902527A (zh) 2018-03-29 2019-03-29 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302137A1 (zh)
EP (1) EP3778851A4 (zh)
JP (1) JP6771683B2 (zh)
KR (1) KR20200136380A (zh)
CN (1) CN111902527A (zh)
WO (1) WO2019189753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2385A (zh) * 2021-07-14 2021-10-22 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 一种磁性数字微流体的移动结构及其自动化设备
CN115181661A (zh) * 2022-09-14 2022-10-14 深圳市安保医疗感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生物检测方法、装置、系统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044928A1 (zh) * 2022-08-30 2024-03-07 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试剂存储装置和试剂操作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34393B2 (ja) * 2019-09-27 2023-03-0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容器および検査キット
JP7348806B2 (ja) 2019-10-17 2023-09-21 合同会社H.U.グループ中央研究所 検査装置
JP7451198B2 (ja) 2020-02-03 2024-03-18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検体検査装置及び検体検査方法
CN112941146A (zh) * 2021-02-08 2021-06-11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核酸检测方法
CN113897277B (zh) * 2021-10-15 2023-12-01 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反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18229A (ja) * 2001-04-23 2002-10-31 Hitachi Ltd 核酸分析装置および核酸分析方法
US20050266448A1 (en) * 2004-04-09 2005-12-01 Naoto Hagiwara Method of nucleic acid analysis, nucleic acid analysis device and disk for nucleic acid analysis
CN1723392A (zh) * 2003-01-07 2006-01-18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反应性芯片和利用该芯片的目标物质的结合检测方法
JP2006346626A (ja) * 2005-06-17 2006-12-28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反応チップ
US20080268529A1 (en) * 2004-06-02 2008-10-30 Arkray, Inc. Container for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Nucleic Acid Preparation Kit and Nucleic Acid Analyzer
CN104232469A (zh) * 2014-09-11 2014-12-24 北京化工大学 基于磁珠的样品处理及核酸自动提取系统
CN106399055A (zh) * 2016-11-23 2017-02-15 杭州杰毅麦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核酸检测自动化前处理的试剂盘
CN106916743A (zh) * 2017-03-19 2017-07-04 北京化工大学 一体化核酸提取与扩增检测系统
CN107002005A (zh) * 2014-09-02 2017-08-01 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核酸检测盒
WO2017183298A1 (ja) * 2016-04-20 2017-10-26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核酸分析装置および核酸分析方法
WO2017221669A1 (ja) * 2016-06-21 2017-12-28 大研医器株式会社 遺伝子検査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98708B2 (en) 2006-03-24 2011-08-16 Handylab, Inc. Microfluidic system for amplifying and detecting polynucleotides in parallel
CN108884430B (zh) * 2016-04-20 2019-11-19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核酸分析装置及核酸分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18229A (ja) * 2001-04-23 2002-10-31 Hitachi Ltd 核酸分析装置および核酸分析方法
CN1723392A (zh) * 2003-01-07 2006-01-18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反应性芯片和利用该芯片的目标物质的结合检测方法
US20050266448A1 (en) * 2004-04-09 2005-12-01 Naoto Hagiwara Method of nucleic acid analysis, nucleic acid analysis device and disk for nucleic acid analysis
US20080268529A1 (en) * 2004-06-02 2008-10-30 Arkray, Inc. Container for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Nucleic Acid Preparation Kit and Nucleic Acid Analyzer
JP2006346626A (ja) * 2005-06-17 2006-12-28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反応チップ
CN107002005A (zh) * 2014-09-02 2017-08-01 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核酸检测盒
CN104232469A (zh) * 2014-09-11 2014-12-24 北京化工大学 基于磁珠的样品处理及核酸自动提取系统
WO2017183298A1 (ja) * 2016-04-20 2017-10-26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核酸分析装置および核酸分析方法
WO2017221669A1 (ja) * 2016-06-21 2017-12-28 大研医器株式会社 遺伝子検査装置
CN106399055A (zh) * 2016-11-23 2017-02-15 杭州杰毅麦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核酸检测自动化前处理的试剂盘
CN106916743A (zh) * 2017-03-19 2017-07-04 北京化工大学 一体化核酸提取与扩增检测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2385A (zh) * 2021-07-14 2021-10-22 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 一种磁性数字微流体的移动结构及其自动化设备
WO2024044928A1 (zh) * 2022-08-30 2024-03-07 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试剂存储装置和试剂操作系统
CN115181661A (zh) * 2022-09-14 2022-10-14 深圳市安保医疗感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生物检测方法、装置、系统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181661B (zh) * 2022-09-14 2023-01-06 深圳市安保医疗感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生物检测方法、装置、系统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78851A1 (en) 2021-02-17
EP3778851A4 (en) 2021-12-29
US20190302137A1 (en) 2019-10-03
WO2019189753A1 (ja) 2019-10-03
JPWO2019189753A1 (ja) 2020-04-30
KR20200136380A (ko) 2020-12-07
JP6771683B2 (ja) 2020-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02527A (zh) 全自动基因检测装置
US11549959B2 (en) Automated pipetting apparatus having a combined liquid pump and pipette head system
US10830781B2 (en) Detection apparatus having a microfluorometer, a fluidic system, and a flow cell latch clamp module
US10648993B2 (en) Laboratory apparatus with user input function and method for user input in a laboratory apparatus
CN107338189B (zh) 用于集成的样品制备、反应和检测的设备与方法
CN111500408B (zh) 在全封闭条件下进行核酸分析的试剂盒、装置及分析方法
KR20080087004A (ko) 폐쇄 용기에서 샘플을 처리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및관련 소자
JP4548359B2 (ja) 反応キット処理装置
WO2007139056A1 (ja) 分注チップ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反応キット、並びに分注チップ駆動機構
US20220333180A1 (en) Instrument and method for extracting and detecting nucleic acids
JP2007322291A (ja) 分注チップ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反応キット
JP4985646B2 (ja) 反応容器キット
JP4591401B2 (ja) 反応容器
JP2007218874A (ja) 反応キット
EP4361643A1 (en) Automated analysis system using individually operated biological devices, analysis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40100516A1 (en) Test cartridges and systems
JP7336547B2 (ja) 分析カートリッジ
US20240131511A1 (en) Microfluidic cartrid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6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