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91438B - 一种适用于柔性材料的折叠包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柔性材料的折叠包装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91438B
CN111891438B CN202010769320.9A CN202010769320A CN111891438B CN 111891438 B CN111891438 B CN 111891438B CN 202010769320 A CN202010769320 A CN 202010769320A CN 111891438 B CN111891438 B CN 1118914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ing
unit
piece
cylind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6932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91438A (zh
Inventor
王学林
杨超
黄河
韩祥震
胡于进
范丽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76932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914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914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914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914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914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1/00Wrapping, e.g. partially or wholly enclosing, articles or quantities of material, in strips, sheets or blanks, of flexible material
    • B65B11/48Enclosing articles, or quantities of material, by folding a wrapper, e.g. a pocketed wrapper, and securing its opposed free margins to enclose cont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45/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supporting or holding wrappers during wrapping op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包装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柔性材料的折叠包装设备,折叠包装设备包括机架、前上抬折叠单元、左折叠单元、右折叠单元、后折叠单元、落料单元及设置在前上抬折叠单元上的插舌夹板单元,左折叠单元及右折叠单元相对间隔设置在机架上;前上抬折叠单元及后折叠单元相对间隔设置在机架上;前上抬折叠单元、左折叠单元、右折叠单元、后折叠单元对柔性材料进行后折叠依次对柔性材料进行折叠,插舌夹板单元将后折叠单元翻转过来的柔性材料插入左右折叠单元折叠产生的缝隙中;折叠完的柔性材料连通产品一同落入落料单元。本发明实现了自动化,且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柔性材料的折叠包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包设备相关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柔性材料的折叠包装设备。
背景技术
全自动包装设备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优点,已经很广泛的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现如今全自动包装设备最后的封装多以来于各种粘贴或者热塑封装等,在日常使用环境中是适用的。但是在一些特种环境中,比如无菌或者高温环境,黏胶或者热塑有可能不太适用,此时传统的折叠封装就成为了不错的选择。另外由于传统的折叠封装具有易拆、可重复利用等优点,尤其适用对拆解时间有限制的使用场景,比如争分夺秒的手术室、流水线等。
传统的折叠封装由于折叠材料及工序的限制,现如今的折叠方式主要依赖人工包装,包装效率较低、包装质量及一致性较差,因此急需一种基于折叠封装的全自动包装设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柔性材料的折叠包装设备,所折叠包装设备的前上抬折叠单元、左折叠单元、右折叠单元、后折叠单元及插舌夹板单元联动,实现了柔性材料在不使用胶合剂情况下的折叠包装自动化,有效地提高了包装效率和产品一致性,降低了劳动力的投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柔性材料的折叠包装设备,所述折叠包装设备包括机架、柔顺限位单元、前上抬折叠单元、左折叠单元、右折叠单元、后折叠单元、落料单元及设置在所述前上抬折叠单元上的插舌夹板单元,所述左折叠单元及所述右折叠单元相对间隔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前上抬折叠单元及所述后折叠单元相对间隔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前上抬折叠单元、所述左折叠单元、所述右折叠单元及所述后折叠单元分别设置在同一个十字的四端,所述落料单元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其位于该十字的中心部位;所述柔顺限位单元包括第一柔顺限位件、第二柔顺限位件、第三柔顺限位件及第四柔顺限位件,所述第一柔顺限位件位于所述前上抬折叠单元与所述左折叠单元之间;所述第二柔顺限位件位于所述前上抬折叠单元与所述右折叠单元之间;所述第三柔顺限位单元位于所述左折叠单元与所述后折叠单元之间;所述第四柔顺限位件位于所述前上抬折叠单元与所述右折叠单元之间;
所述第一柔顺限位件及所述第二柔顺限位件在包装柔性材料上形成前限位边,所述第三柔顺限位件在所述柔性材料上形成左限位边,所述第四柔顺限位件在所述柔性材料上形成右限位边;所述前上抬折叠单元沿所述前限位边对所述柔性材料进行前折叠;接着,所述左折叠单元沿所述左限位边对所述柔性材料进行左折叠,所述右折叠单元再对所述柔性材料进行右折叠,紧接着所述后折叠单元对所述柔性材料进行后折叠,接着所述插舌夹板单元将所述后折叠单元翻转过来的柔性材料插入左右折叠单元折叠产生的缝隙中;折叠完的柔性材料连通产品一同落入所述落料单元,由此完成包装。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包括多个竖直支撑杆及水平支撑件,多个所述竖直支撑杆平均分成两组,每组竖直支撑杆沿同一个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水平支撑件呈日字型,其设置在所述竖直支撑杆的中部;所述前上抬折叠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水平支撑件上的前上抬气缸支架、前推气缸、前折叠件、前上抬气缸、第一导轨及收边件,所述前上抬气缸支架包括设置在所述水平支撑件上的水平连接件及垂直设置在所述水平连接件的另一端的支撑柱;所述第一导轨的一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水平支撑件的一端,另一端与所述前上抬气缸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前上抬气缸的另一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水平支撑件;所述前推气缸的一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邻近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另一端连接于滑动连接件,所述滑动连接件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且所述滑动连接件与所述前折叠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收边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前折叠件,其包括第一转板及第二转板,且所述第一转板及所述第二转板关于所述前折叠件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转板及所述第二转板均能够相对于所述前折叠件转动,以改变相对于所述前折叠件的位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板及所述第二转板的结构相同,均为L型;所述前折叠件为板状件。
进一步地,所述左折叠单元包括左推气缸、左折叠板子单元、左直线导轨及左滑动连接件,所述左直线导轨设置在所述水平支撑件上;所述左推气缸的一端与所述水平支撑件转动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左滑动连接件;所述左滑动连接件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左直线导轨上;所述左折叠子单元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动连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左折叠子单元包括第一薄板、左压片及第二薄板,所述第二薄板呈矩形,其长度方向与所述左直线导轨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薄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薄板的中部,所述左压片呈L形,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薄板,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薄板的外侧,所述第一薄板、所述左压片及所述第二薄板之间形成有U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右折叠单元包括右推气缸、右折叠子单元、右滑动连接件及右直线导轨,所述右直线导轨设置在所述水平支撑件上;所述右推气缸的一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水平支撑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右滑动连接件,所述右滑动连接件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右直线导轨上;所述右折叠子单元固定连接于所述右滑动连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右折叠子单元包括第五薄板及右压片,所述第五薄板呈矩形,其固定连接于所述右滑动连接件;所述右压片呈L形,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五薄板的中部,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五薄板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后折叠单元包括后折叠板支架、后折叠板子单元及后上抬气缸,所述后折叠板支架呈L型,其固定在所述水平支撑件上;所述后折叠板子单元的一端与所述后折叠板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上抬气缸转动连接,所述后上抬气缸还转动连接于所述水平支撑件。
进一步地,所述插舌夹板单元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前上抬气缸支架的插舌子单元及夹板子单元,所述夹板子单元与所述插舌子单元固定连接;所述落料单元包括与所述水平支撑件固定连接的料筒、落料气缸及连杆单元,所述落料气缸的一端与所述料筒的一侧铰接,所述连杆单元连接所述落料气缸及所述料筒的开口端。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柔性材料的折叠包装设备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柔顺限位单元、所述前上抬折叠单元、所述左折叠单元、所述右折叠单元、所述后折叠单元、所述插舌夹板单元及所述落料单元联动能够实现无法热封的柔性材料在不使用胶水粘接的情况下全自动完成折叠包装,设备成本较低,能够长期运行,可改善折叠包装类产品人工包装的现状,各运动单元联动也能提高产品生产效率,降低了企业用工成本。
2.所述第一柔顺限位件、所述第二柔顺限位件、所述第三柔顺限位件及所述第四柔顺限位件与前、后、左、右折叠板联动,使得包装材料沿柔顺限位件折叠,形成的折痕清晰,产品包装紧实,产品一致性高,相对人工包装而言,提高了包装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显著降低了产品包装的次品率。
3.所述折叠包装设备的封装不使用黏胶或者热塑,可以保证包装材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完整性,对使用过的包装材料可以重复利用,节能环保。
4.所述折叠包装设备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利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柔性材料的折叠包装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适用于柔性材料的折叠包装设备的前上抬折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适用于柔性材料的折叠包装设备的左折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适用于柔性材料的折叠包装设备的右折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适用于柔性材料的折叠包装设备的后折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适用于柔性材料的折叠包装设备的第一后推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的适用于柔性材料的折叠包装设备的第二后推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的适用于柔性材料的折叠包装设备的插舌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的适用于柔性材料的折叠包装设备的落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0A、图10B、图10C、图10D、图10E、图10F、图10G及图10H是图1中的适用于柔性材料的折叠包装设备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1-机架,2-前上抬折叠单元,21-前上抬气缸支架,22-前推气缸,23-前折叠件,24-前上抬气缸,25-收边件,251-第一转板,252-第二转板,3-左折叠单元,31-左推气缸,32-左折叠板子单元,321-第一薄板,322-左压片,33-左直线导轨,4-右折叠单元,41-右推气缸,42-右折叠子单元,421-第五薄板,422-右压片,43-右直线导轨,5-后折叠单元,51-后折叠板支架,52-后折叠板子单元,521-后推气缸,5221-后推滑块,5222-支撑板,5223-连接环,5224-第六薄板,522-第一后推板子单元,523-第二后推板子单元,5231-第二后推气缸,5232-第一连接件,5233-第七薄板,53-后上抬气缸,6-插舌夹板单元,61-插舌子单元,611-插舌气缸,612-架空框架,613-插舌舵机,614-插舌板,62-夹板子单元,621-滑动框架,622-夹板气缸,623-U型夹板,7-落料单元,71-料筒,72-落料气缸,73-连杆单元,731-旋转件,732-扇叶,8-柔性限位单元,81-第一柔顺限位件,82-第二柔顺限位件,83-第三柔顺限位件,84-第四柔顺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柔性材料的折叠包装设备,所述折叠包装设备在材料无法热封、不使用胶水粘接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完成折叠包装,能够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的一致性,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所述折叠包装设备将需要包装的物品放置于设备的正中间,并在物品的下面铺上用于包装的柔性材料,通过前后左右四个折叠机构依次顺序折叠包装柔性材料,以此包覆物品,最后采用插舌单元将后折叠单元翻转过来的柔性材料插入左右折叠单元折叠产生的缝隙中,并在包装外部留出一用于打开包装的小舌,由此完成包装过程。
请参阅图1,所述折叠包装设备包括机架1、柔顺限位单元8、前上抬折叠单元2、左折叠单元3、右折叠单元4、后折叠单元5、插舌夹板单元6及落料单元7,所述左折叠单元3及所述右折叠单元4相对间隔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前上抬折叠单元2及所述后折叠单元5相对间隔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且所述前上抬折叠单元2、所述左折叠单元3、所述右折叠单元4及所述后折叠单元5分别设置在同一个十字的四端,所述落料单元7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且其位于该十字的中心部位。所述柔顺限位单元8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且其与所述前上抬折叠单元2、所述左折叠单元3、所述右折叠单元4及所述后折叠单元5间隔设置。其中,所述柔顺限位单元8包括第一柔顺限位件81、第二柔顺限位件82、第三柔顺限位件83及第四柔顺限位件84,所述第一柔顺限位件81位于所述前上抬折叠单元2与所述左折叠单元3之间;所述第二柔顺限位件82位于所述前上抬折叠单元2与所述右折叠单元4之间;所述第三柔顺限位件83位于所述左折叠单元3与所述后折叠单元5之间;所述第四柔顺限位件84位于所述前上抬折叠单元2与所述右折叠单元4之间。
所述机架1包括六个竖直支撑杆及水平支撑件,六个所述竖直支撑杆平均分成两组,每组竖直支撑杆中的三个竖直支撑杆沿同一个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水平支撑件呈日字型,其设置在所述竖直支撑杆的中部。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竖直支撑杆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者减少。
所述机架1还包括第三薄板及第四薄板,所述第三薄板及所述第四薄板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竖直支撑杆上,且两者左右相对设置。所述第三薄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一矩形槽,所述第三薄板还开设有第四通槽及第二通槽,所述第四通槽及所述第二通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矩形槽相背的两侧,且所述第四通槽与所述第一矩形槽相连通。所述第二通槽及所述第四通槽分别用于供所述第一柔顺限位件81及所述第三柔顺限位件83通过。所述第四薄板开设有第二矩形槽、第三通槽及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及所述第三通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矩形槽相背的两侧,且所述第三通槽与所述第二矩形槽相连通。所述第一通槽及所述第三通槽分别用于供所述第二柔顺限位件82及所述第四柔顺限位件84通过。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矩形槽与所述第二矩形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通槽与所述第一通槽相对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柔顺限位件81、所述第二柔顺限位件82、所述第三柔顺限位件83及所述第四柔顺限位件84分别由特定的左右旋气缸带动不同物理参数的压条转动,进而为柔性材料提供限位,以使得柔性材料能够沿着压条产生整齐的折痕。
请参阅图2、图3、图4、图5及图8,所述前上抬折叠单元2包括设置在所述水平支撑件上的前上抬气缸支架21、前推气缸22、前折叠件23、前上抬气缸24、第一导轨及收边件25,所述前上抬气缸支架21包括设置在所述水平支撑件上的水平连接件及垂直设置在所述水平连接件的另一端的支撑柱。所述第一导轨的一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水平支撑件的一端,另一端与所述前上抬气缸2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前上抬气缸24的另一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水平支撑件。所述前推气缸22的一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邻近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另一端连接于滑动连接件,所述滑动连接件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且所述滑动连接件与所述前折叠件23固定连接。所述收边件25固定连接于所述前折叠件23,其包括第一转板251及第二转板252,且所述第一转板251及所述第二转板252关于所述前折叠件23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转板251及所述第二转板252均能够相对于所述前折叠件23转动,以改变所述收边件25相对于所述前折叠件23的位姿。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转板251及所述第二转板252的结构相同,均为L型;所述前推气缸22用于驱动所述滑动连接件沿所述第一导轨移动,所述滑动连接件带动所述前折叠件23及所述收边件25沿所述第一导轨移动,所述前上抬气缸24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导轨移动,进而改变所述前折叠件23相对于所述水平支撑件的距离;所述前折叠件23为板状件。
所述左折叠单元3包括左推气缸31、左折叠板子单元32、左直线导轨33及左滑动连接件,所述左直线导轨33设置在所述水平支撑件上。所述左推气缸31的一端与所述水平支撑件转动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左滑动连接件。所述左滑动连接件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左直线导轨33上。所述左折叠板子单元32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动连接件。所述左推气缸31用于驱动所述左滑动连接件沿所述左直线导轨33移动,所述左滑动连接件带动所述左折叠板子单元32移动。
所述左折叠子单元32包括第一薄板321、左压片322及第二薄板,所述第二薄板呈矩形,其长度方向与所述左直线导轨33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薄板321设置在所述第二薄板的中部,所述左压片322呈L形,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薄板321,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薄板321的外侧,所述第一薄板321、所述左压片322及所述第二薄板之间形成有U形槽。所述左压片322可以增加左折叠过程中所述左折叠板子单元32与柔性材料之间的接触面积。
所述右折叠单元4包括右推气缸41、右折叠子单元42、右滑动连接件及右直线导轨43,所述右直线导轨43设置在所述水平支撑件上。所述右推气缸41的一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水平支撑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右滑动连接件,所述右滑动连接件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右直线导轨43上。所述右折叠子单元42固定连接于所述右滑动连接件。所述右推气缸41用于驱动所述右滑动连接件沿所述右直线导轨43滑动,所述右滑动连接件带动所述右折叠子单元42移动。其中,所述右折叠子单元42包括第五薄板421及右压片422,所述第五薄板呈矩形,其固定连接于所述右滑动连接件。所述右压片422呈L形,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五薄板的中部,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五薄板的外部。在运动过程中,所述右压片422插入所述U型槽内。
请参阅图6及图7,所述后折叠单元5包括后折叠板支架51、后折叠板子单元52及后上抬气缸53,所述后折叠板支架51呈L型,其固定在所述水平支撑件上。所述后折叠板子单元52的一端与所述后折叠板支架5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上抬气缸53转动连接,所述后上抬气缸53还转动连接于所述水平支撑件。
所述后折叠板子单元52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后折叠板支架51及所述后上抬气缸53转动连接的后推气缸521、与所述后推气缸521固定连接的第一后推板子单元522以及与所述第一后推板子单元522滑动连接的第二后推板子单元523。所述后推气缸521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后推板子单元522及所述第二后推板子单元523移动,所述第二后推板子单元523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后推板子单元522滑动。
所述第一后推板子单元522包括后推滑块5221、支撑板5222、连接环5223及第六薄板5224,所述第六薄板5224设置在所述支撑板5222上,所述连接环5223设置在所述支撑板5222的一个角部。所述第六薄板5224形成有开槽,所述支撑板5222上设置有滑轨体,所述滑轨体的一端位于所述开槽内。所述后推滑块5221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轨体内,其与所述第二后推板子单元523相连接。所述第六薄板5224远离所述第二后推板子单元523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后推气缸521。
所述第二后推板子单元523包括第二后推气缸5231、L形的第一连接件5232及第七薄板5233,所述第二后推气缸5231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环5223相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5232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件5232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七薄板5233。所述第七薄板5233还连接于所述后推滑块5221。
请参阅图8,所述插舌夹板单元6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前上抬气缸支架21的插舌子单元61及夹板子单元62,所述夹板子单元62与所述插舌子单元61固定连接。
所述插舌子单元61包括插舌气缸611、架空框架612、插舌舵机613及插舌板614,所述插舌气缸611固定设置在所述前上抬气缸支架21上,所述架空框架612连接于所述插舌气缸611,所述插舌舵机613固定连接于所述架空框架612远离所述前上抬气缸支架21的一端上。所述插舌板614连接于所述插舌舵机613。所述插舌气缸611用于驱动所述架空框架612移动,所述架空框架612带动所述夹板子单元62移动。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插舌板614的形状为铲子状,其边缘为波浪楔形且加装有滚珠,如此使得所述插舌板614可以轻易将折叠最后一步剩下的包装材料插入缝隙中,既不损坏包装材料,也使得包装紧实;再通过U形夹板623先于所述插舌板614退出,能够使得插入的柔性材料不会随着所述插舌板614的退出而被带出。
所述夹板子单元62包括与所述架空框架612连接的滑动框架621、与所述滑动框架621固定连接的夹板气缸622、及连接于所述滑动框架621的U形夹板623,所述夹板气缸622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框架621移动,所述滑动框架621带动所述U形夹板623相对于所述架空框架612移动,所述插舌舵机613通过旋转可以使得所述插舌板614与所述U形板623接触。
请参阅图9,所述落料单元7包括与所述水平支撑件固定连接的料筒71、一端与所述料筒71的一侧铰接的落料气缸72及连接所述落料气缸72的一端及所述料筒71的开口端的连杆单元73。所述连杆单元73包括连接于所述落料气缸72的旋转件731及连接于所述旋转件731的扇叶732,且两个所述扇叶732分别设置在所述料筒71相对的两侧内壁上。所述落料气缸72通过伸缩来带动所述旋转件731旋转,所述旋转件731带动所述扇叶732进行开合。
请参阅图10A、图10B、图10C、图10D、图10E、图10F、图10G及图10H,所述柔性限位单元8、所述前上抬折叠单元2、所述左折叠单元3、所述右折叠单元4、所述后折叠单元5、所述插舌夹板单元6及所述落料单元7依次完成图示动作,通过各自的驱动缸带动折叠板往复运动,依次完成图10A、图10B、图10C、图10D、图10E、图10F、图10G及图10H的折叠动作。
如图10A所示,通过旋转对应的左右旋转气缸带动所述第一柔顺限位件81、所述第二柔顺限位件82、所述第三柔顺限位件83及所述第四柔顺限位件84的压条来压住柔性材料,使得柔性材料大致固定。如图10B所示,所述前上抬气缸24带动所述前折叠件23沿所述前上抬气缸支架21旋转提升一个角度,所述前推气缸22带动所述前折叠件23移动,所述前折叠件23再带动所述收边件25一起沿所述第一柔顺限位件81及所述第二柔顺限位件82形成的前限位边完成前折叠动作,所述前上抬气缸24再次动作回位初始状态,以带动所述前折叠件23下压,使得前折叠过程紧实。
如图10C所示,所述左推气缸31带动所述左折叠板子单元32沿着所述左直线导轨33向右运动,同时所述左折叠板子单元32带动折叠材料沿所述第一柔顺限位件81下方滑离所述第一柔顺限位件81,并沿着所述第三柔顺限位件83形成的左限位边向右翻折,所述左压片322能够限制折叠材料运动使得折叠材料在翻折过程中不会卷边,完成左折叠动作。
如图10D所示,所述右推气缸41驱动所述右折叠子单元42向左运动,所述右折叠子单元42带动折叠材料沿所述第二柔顺限位件82下方滑离所述第二柔顺限位件82,并沿着所述第四柔顺限位件84形成的右限位边向左翻折,所述右压片422能够限制折叠材料使得折叠材料翻折过程中不会卷边,与此同时所述右折叠子单元42插入所述左折叠板子单元32的U形槽中,使得超出包装范围的折叠材料反向翻折,完成右折叠动作。
如图10E所示,所述后上抬气缸53带动所述后折叠板子单元52向上升起,所述后推气缸521带动所述第一后推板子单元522及所述第二后推板子单元523向所述折叠包装设备的中心运动,以带动折叠材料沿所述第三柔顺限位件83和所述第四柔顺限位件84下方滑离所述第三柔顺限位件83及所述第四柔顺限位件84,并沿所述右折叠子单元42边缘折叠,完成材料后折叠运动,所述左压片322与所述右压片422限制后折叠运动中折叠材料的运动使得折叠材料能够柔顺的翻折而不卷边;接着,所述收边件25动作以带动所述第一转板251及第二转板252转动,使得包装材料沿所述第一后推板子单元522收边折叠,完成柔性材料包覆的基本动作。
图10F,所述插舌舵机613带动所述插舌板614转动,所述插舌板614与所述夹板子单元62相接触,共同夹持由所述收边件25折叠过来的包装柔性材料,此时所述第二后推板子单元523由所述第二后推气缸5231驱动回退,所述后上抬气缸53复位,再通过所述插舌气缸611驱动所述插舌板614和所述U型夹板623一起向中心动作,将包装柔性材料插入产生的缝隙中。
如图10G所示,所述夹板气缸622复位带动所述U型夹板623向后运动后复位,同时所述左推气缸31复位,使得所述左折叠板子单元32沿所述左直线导轨33向左运动后复位,接着相应的左右气缸复位带动所述第一柔顺限位件81、所述第二柔顺限位件82、所述第三柔顺限位件83及所述第四柔顺限位件84释放柔性材料后复位,所述插舌气缸611复位以使得所述插舌板614和所述U型夹板623一起往后动作,留出一小舌便于打开包装,最后所述后推气缸521复位带动所述第一后推板子单元522和所述第二后推板子单元523一起向后运动复位。请查阅图10H,所述落料气缸72收缩带动所述连杆单元73运动,使得所述扇叶732打开,使得放置于所述扇叶732上的包装完毕的材料顺利移入所述料筒71中,由此完成包装过程。
所述柔顺限位单元8的四根压条在初次转动后均保持压纸状态,柔性包装材料在被折叠板带动时均沿所述压条滑出,起到了一定柔顺和导向作用,同时与所述左压片322及所述右压片422配合能够使得柔性材料在翻折时平顺而不卷边,使得包装的产品外观方正、包裹严实。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柔性材料的折叠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叠包装设备包括机架、柔顺限位单元、前上抬折叠单元、左折叠单元、右折叠单元、后折叠单元、落料单元及设置在所述前上抬折叠单元上的插舌夹板单元,所述左折叠单元及所述右折叠单元相对间隔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前上抬折叠单元及所述后折叠单元相对间隔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前上抬折叠单元、所述左折叠单元、所述右折叠单元及所述后折叠单元分别设置在同一个十字的四端,所述落料单元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其位于该十字的中心部位;所述柔顺限位单元包括第一柔顺限位件、第二柔顺限位件、第三柔顺限位件及第四柔顺限位件,所述第一柔顺限位件位于所述前上抬折叠单元与所述左折叠单元之间;所述第二柔顺限位件位于所述前上抬折叠单元与所述右折叠单元之间;所述第三柔顺限位单元位于所述左折叠单元与所述后折叠单元之间;所述第四柔顺限位件位于所述前上抬折叠单元与所述右折叠单元之间;
所述第一柔顺限位件及所述第二柔顺限位件在包装柔性材料上形成前限位边,所述第三柔顺限位件在所述柔性材料上形成左限位边,所述第四柔顺限位件在所述柔性材料上形成右限位边;所述前上抬折叠单元沿所述前限位边对所述柔性材料进行前折叠;接着,所述左折叠单元沿所述左限位边对所述柔性材料进行左折叠,所述右折叠单元再对所述柔性材料进行右折叠,紧接着所述后折叠单元对所述柔性材料进行后折叠,接着所述插舌夹板单元将所述后折叠单元翻转过来的柔性材料插入左右折叠单元折叠产生的缝隙中;折叠完的柔性材料连通产品一同落入所述落料单元,由此完成包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柔性材料的折叠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多个竖直支撑杆及水平支撑件,多个所述竖直支撑杆平均分成两组,每组竖直支撑杆沿同一个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水平支撑件呈日字型,其设置在所述竖直支撑杆的中部;所述前上抬折叠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水平支撑件上的前上抬气缸支架、前推气缸、前折叠件、前上抬气缸、第一导轨及收边件,所述前上抬气缸支架包括设置在所述水平支撑件上的水平连接件及垂直设置在所述水平连接件的另一端的支撑柱;所述第一导轨的一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水平支撑件的一端,另一端与所述前上抬气缸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前上抬气缸的另一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水平支撑件;所述前推气缸的一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邻近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另一端连接于滑动连接件,所述滑动连接件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且所述滑动连接件与所述前折叠件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柔性材料的折叠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边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前折叠件,其包括第一转板及第二转板,且所述第一转板及所述第二转板关于所述前折叠件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转板及所述第二转板均能够相对于所述前折叠件转动,以改变相对于所述前折叠件的位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柔性材料的折叠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板及所述第二转板的结构相同,均为L型;所述前折叠件为板状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柔性材料的折叠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折叠单元包括左推气缸、左折叠板子单元、左直线导轨及左滑动连接件,所述左直线导轨设置在所述水平支撑件上;所述左推气缸的一端与所述水平支撑件转动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左滑动连接件;所述左滑动连接件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左直线导轨上;所述左折叠子单元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动连接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柔性材料的折叠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折叠子单元包括第一薄板、左压片及第二薄板,所述第二薄板呈矩形,其长度方向与所述左直线导轨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薄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薄板的中部,所述左压片呈L形,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薄板,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薄板的外侧,所述第一薄板、所述左压片及所述第二薄板之间形成有U形槽。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柔性材料的折叠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折叠单元包括右推气缸、右折叠子单元、右滑动连接件及右直线导轨,所述右直线导轨设置在所述水平支撑件上;所述右推气缸的一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水平支撑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右滑动连接件,所述右滑动连接件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右直线导轨上;所述右折叠子单元固定连接于所述右滑动连接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柔性材料的折叠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折叠子单元包括第五薄板及右压片,所述第五薄板呈矩形,其固定连接于所述右滑动连接件;所述右压片呈L形,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五薄板的中部,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五薄板的外部。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柔性材料的折叠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折叠单元包括后折叠板支架、后折叠板子单元及后上抬气缸,所述后折叠板支架呈L型,其固定在所述水平支撑件上;所述后折叠板子单元的一端与所述后折叠板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上抬气缸转动连接,所述后上抬气缸还转动连接于所述水平支撑件。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柔性材料的折叠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舌夹板单元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前上抬气缸支架的插舌子单元及夹板子单元,所述夹板子单元与所述插舌子单元固定连接;所述落料单元包括与所述水平支撑件固定连接的料筒、落料气缸及连杆单元,所述落料气缸的一端与所述料筒的一侧铰接,所述连杆单元连接所述落料气缸及所述料筒的开口端。
CN202010769320.9A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适用于柔性材料的折叠包装设备 Active CN1118914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9320.9A CN111891438B (zh)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适用于柔性材料的折叠包装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9320.9A CN111891438B (zh)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适用于柔性材料的折叠包装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91438A CN111891438A (zh) 2020-11-06
CN111891438B true CN111891438B (zh) 2021-05-18

Family

ID=73184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69320.9A Active CN111891438B (zh)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适用于柔性材料的折叠包装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914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89785A (zh) * 2022-10-28 2022-12-20 巨石集团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膜自动折叠封口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54508A (ja) * 1990-10-09 1992-05-27 Sato Noki Kk 球形農産物のフイルム包装方法
DE10000697A1 (de) * 2000-01-10 2001-07-12 Focke & Co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von (Zigaretten-)Packungen
JP2005112382A (ja) * 2003-10-06 2005-04-2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平版印刷版の包装方法
JP4718871B2 (ja) * 2005-03-29 2011-07-06 株式会社川島製作所 シート包装方法及びシート包装体
CN104859883B (zh) * 2015-04-14 2016-09-21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普洱茶饼茶的正六边形裹包装置
CN104943892B (zh) * 2015-06-19 2017-01-18 浙江大学 折叠式包装纸裹包设备
CN105857702B (zh) * 2016-05-31 2018-08-17 浙江工业大学 全自动汉堡包装机的包纸粘纸装置
CN210914636U (zh) * 2019-10-21 2020-07-03 东莞市浩信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反向折纸机构
CN210914694U (zh) * 2019-10-21 2020-07-03 东莞市浩信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折纸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91438A (zh) 2020-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813820B2 (ja) 容器成形装置
CN111891438B (zh) 一种适用于柔性材料的折叠包装设备
US3789746A (en) Packaging machine
CN202491463U (zh) 一种全自动叉边盒成型机
CN210062179U (zh) 一种纸箱加工用折边装置
CN205646018U (zh) 聚合物锂电池自动整边机及双边自动整边设备
JP6836863B2 (ja) 製函機
EP0925173A1 (de) Falt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automatischen falten einer faltschachtel
CN214649383U (zh) 一种纸箱底部翻折和封底装置
CN110466193A (zh) 纸盒成型工艺及纸盒生产线
JP6786305B2 (ja) 製函機
CN207984126U (zh) 一种端头贴卡的纸质提手成型装置
CN102627001A (zh) 一种全自动叉边盒成型机
JP6786306B2 (ja) 製函機
CN216267867U (zh) 一种制袋机用牵引装置及制袋机
CN215320976U (zh) 一种料盒热压合机构
JP3708769B2 (ja) 射出成形機の型締装置
CN105690869B (zh) 一种纸盒成型机
CN1168335A (zh) 围绕预成型的折叠线折叠包装坯料的方法和装置
CN206882633U (zh) 自动叠片封边装置
CN219214225U (zh) 一种内托成形自动组装装置
US4692133A (en) Method and machine to form box parts
CN219407173U (zh) 封制袋加工用插纸机构
CN113524365B (zh) 自动化折边打钉装置
JPH0646669Y2 (ja) カートン底部折り込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