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86757B - 旋转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旋转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86757B
CN111886757B CN201880091594.8A CN201880091594A CN111886757B CN 111886757 B CN111886757 B CN 111886757B CN 201880091594 A CN201880091594 A CN 201880091594A CN 111886757 B CN111886757 B CN 1118867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ry connector
rotor
circuit board
steering wheel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15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86757A (zh
Inventor
广桥诚
朝仓俊晃
佐藤浩行
星敏行
半泽宽
寺下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8867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67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867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67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B60R16/027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between relatively movable parts of the vehicle, e.g. between steering wheel and colum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5/00Flexible or turnable line connectors, i.e. the rotation angle being limited
    • H01R35/02Flexible line connectors without frictional contact members
    • H01R35/025Flexible line connectors without frictional contact members having a flexible conductor wound around a rotation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04Hand wheels
    • B62D1/046Adaptations on rotatable parts of the steering wheel for accommodation of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5/00Flexible or turnable line connectors, i.e. the rotation angle being limited
    • H01R35/04Turnable line connectors with limited rotation angle with frictional contact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 Electric Cable Arrangement Between Relatively Moving Part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旋转连接器,包括:壳部,具有容纳空间,固定至具备设置有方向盘侧电气部件的方向盘的车辆主体;转子,绕旋转轴旋转自如地设置于壳部;第一连接部,设置于转子,与方向盘侧电气部件电连接;第二连接部,设置于壳部,与车辆主体的车辆侧电气部件电连接;柔性电缆,以卷绕状态设置于壳部的容纳空间内,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电连接;以及控制部,介于第一连接部和柔性电缆之间,对通过第一连接部和柔性电缆之间的电信号进行规定的处理,控制部以与转子一体地旋转的方式设置。

Description

旋转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旋转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在汽车等车辆中,使用通过设置于方向盘和车辆主体之间的旋转连接器将设置于方向盘的各种电气部件(例如,开关、传感器等。以下,以“方向盘侧电气部件”表示)和设置于车辆主体的各种电气部件(例如,ECU (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等,以下,以“车辆侧电气部件”表示)电连接的技术。
例如,旋转连接器具有:壳部,相对于车辆主体固定地安装;转子,安装有方向盘,并相对于壳部自由旋转;以及柔性电缆(例如,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柔性电路板)、扁平电缆等),以卷绕状态设置在壳部的容纳空间内,将方向盘侧电气部件和车辆侧电气部件电连接。由此,在进行方向盘的旋转操作时,旋转连接器使方向盘和转子旋转,并且能够通过对柔性电缆进行收卷动作以及松卷动作来使方向盘侧电气部件和车辆侧电气部件通过柔性电缆维持相互电连接的状态。
另外,在这种旋转连接器中,为了使柔性电缆具有挠性而没有在柔性电缆上设置屏蔽罩,因此,在从方向盘侧电气部件输出的电信号(模拟信号) 通过柔性电缆时,存在来自外部的噪声叠加至该电信号之虞。因此,在使用了这种旋转连接器的转向装置中,将控制装置设置于方向盘内的空余空间的位置,其中,该控制装置对从方向盘侧电气部件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模拟数字转换,由此,在从方向盘侧电气部件输出的电信号通过柔性电缆之前,使该电信号数字化而提高抗噪性,从而回避了噪声叠加至该电信号。
可是,近年来,方向盘侧电气部件的数量以及种类具有增加的倾向,随之,与方向盘侧电气部件相连接的布线的数量以及用于对输入/输出至方向盘侧电气部件的电信号进行各种控制(例如,上述的模拟数字转换等)的控制装置的数量具有增加的倾向,将这些部件配置于方向盘的空余空间内变得困难。
因此,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以抑制随着搭载至方向盘的功能的增加而使方向盘大型化为目的,在方向盘上设置有开关以及加热器,并且在方向盘和车载控制部之间设置有组合模块的转向装置中,将集中地控制开关以及加热器的集成控制部设置于组合模块内的螺旋电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078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没有关于如何对螺旋电缆设置集成控制部的记载,因此,即使能够抑制方向盘的大型化,另一方面,存在组合模块大型化之虞。
因此,需求一种小型的旋转连接器,能够抑制噪声对输入/输出至方向盘的电信号的影响。
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具有:壳部,具有容纳空间,固定至具有设置有方向盘侧电气部件的方向盘的车辆主体;转子,绕旋转轴旋转自如地设置于所述壳部;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转子,与所述方向盘侧电气部件电连接;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壳部,与所述车辆主体的车辆侧电气部件电连接;柔性电缆,以卷绕状态设置在所述壳部的所述容纳空间内,将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电连接;以及控制部,存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柔性电缆之间,对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柔性电缆之间的电信号进行规定的处理,所述控制部以与所述转子一体地旋转的方式设置。
发明效果
根据一实施方式,能够实现一种小型的旋转连接器,能够抑制噪声对输入/输出至方向盘的电信号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方向盘侧)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车辆主体侧)的外观立体图。
图3A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组装方法的图。
图3B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组装方法的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的电连接结构的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单元的结构(被分解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单元的结构(被组装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8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FPC单元的结构的外观立体图。
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FPC单元的结构的外观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FPC以及控制电路的连接状态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单元以及端子部向转子安装的方法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单元以及端子部向转子安装的方法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单元以及端子部向转子安装的方法的图。
图1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中继FPC以及控制电路的变形例的图。
图1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1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单元的结构(被分解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19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20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21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2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控制单元的结构(被分解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23是表示从容纳空间观察第三实施方式的转子以及控制单元(被分解的状态)的图。
图24是表示从容纳空间观察第三实施方式的转子以及控制单元(被组装的状态)的图。
图25是表示从车辆主体侧观察第三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以及方向盘 (被分解的状态)的图。
图26是表示从车辆主体侧观察第三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以及方向盘 (被组装的状态)的图。
图27是图26所示的旋转连接器以及方向盘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旋转连接器10的概要)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方向盘12侧)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车辆主体14侧)的外观立体图。
图1以及图2所示的旋转连接器10是被组装至汽车等车辆的转向装置2 0(参照图3A和图3B),并用于将作为设置于方向盘12(参照图3A和图3B)的“方向盘侧电气部件”的一例的各种电气部件(例如,拨动开关、各种操作开关、安全气囊、各种检测传感器、振动发生装置、加热器等)电连接至作为设置于车辆主体14(参照图3A和图3B)的“车辆侧电气部件”的一例的各种电气部件(例如, ECU等)的旋转连接器10。
如图1和图2所示,旋转连接器10在整体上具有大致薄型的圆柱形状。旋转连接器10在其中央形成有沿着旋转中心轴AX(“旋转轴”的一例)延伸的圆筒形状的贯通孔10A。转向轴16插通贯通孔10A。
另外,旋转连接器10具有连接面10B以及连接面10C。连接面10B是方向盘12侧(图中X轴正侧)的连接面。连接面10B成为平板部112的表面,具有大致圆形形状,其中央部被上述贯通孔10A圆形形状地开口。连接器10D(“第一连接部”的一例)以及连接器10E在连接面10B的表面向方向盘12侧(图中X轴正侧)突出设置。连接器10D以及连接器10E与方向盘侧电气部件相连接。
连接面10C是车辆主体14侧(图中X轴负侧)的连接面,由未图示的固定部固定至车辆主体14。连接面10C具有大致圆形形状,其中央部被上述贯通孔10A圆形形状地开口。连接器10F在连接面10C向下方(图中Z轴负方向)突出设置。连接器10F与车辆侧电气部件连接。
设置于连接面10B的连接器10D以及连接器10E和设置于连接面10C 的连接器10F通过设置于旋转连接器10的内部的FPC(Flexible Printed Cir cuits,柔性电路板)单元130(参照图4)而相互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中,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柔性电路板)仅被记载为FPC。
(转向装置20的组装方法)
图3A以及图3B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20的组装方法的图。如图3A以及图3B所示,转向装置20具有旋转连接器10、方向盘12、车辆主体14、以及转向轴16。转向轴16是从车辆主体14沿着旋转中心轴A X朝向方向盘12而在图中X轴正方向上延伸的圆棒状的构件。
在转向装置20的旋转连接器10中,转向轴16在旋转中心轴AX方向上插入贯通孔10A的内部。并且,旋转连接器10以连接面10C与车辆主体14 的连接面14A相接合的方式,被固定安装至车辆主体14。此时,设置于连接面10C的连接器10F与设置于车辆主体14的连接器14B(参照图5)相连接。由此,旋转连接器10与车辆侧电气部件电连接。
另外,旋转连接器10以连接面10B与方向盘12的连接面12A卡合的方式,被固定安装至方向盘12。此时,设置于连接面10B的连接器10D、10E 分别与设置于方向盘12的两个连接器12B、12C(参照图5)相连接。由此,旋转连接器10与方向盘侧电气部件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旋转连接器10以连接面10B相对于壳部140的连接面1 0C绕旋转中心轴AX(图中箭头A方向)旋转自如的方式构成。由此,在旋转连接器10被组装至转向装置20的状态下,当方向盘12被实施旋转操作时,在连接面10C被固定至车辆主体14的状态下,能够使安装有方向盘12的连接面10B与方向盘12一起旋转。由此,旋转连接器10能够使方向盘侧电气部件与车辆侧电气部件电连接而不妨碍方向盘12的旋转操作。
(旋转连接器10的结构)
图4是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的分解立体图。如图4所示,旋转连接器10具有转子110、控制单元120、FPC单元130、以及壳部140。
转子110是安装有方向盘12,并与方向盘12一体地旋转的构件。转子1 10具有平板部112以及轴部114。平板部112在与旋转中心轴AX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平板部112的表面成为旋转连接器10的连接面10B,为圆盘状的部分。即,平板部112在成为连接面10B的表面设置有连接器10D、10E。平板部112在其中央形成有圆形的开口部112A。轴部114是在平板部112 的背面侧,从开口部112A的周缘部向车辆主体14方向(图中X轴负方向) 突出设置的圆筒状的部分。转向轴16插通轴部114的内筒部。由此,轴部1 14作为转子110的旋转轴发挥作用。轴部114与在壳部140中旋转自如地设置的转子卡扣146卡合。由此,转子110通过平板部112封闭壳部140(壳主体142)的方向盘12侧(图中X轴正侧)的开口,并且相对于壳部140 旋转自如地安装。
控制单元120是“控制部”的一例。控制单元120具有控制电路122以及罩124。控制电路122介于设置于转子110的连接器10D和FPC单元130 所具有的FPC132之间,对通过连接器10D和FPC132之间的电信号(即,对方向盘侧电气部件输入/输出的电信号)进行规定的处理。此处,“规定的处理”可以是任意的处理,例如,列举有模拟数字转换处理、电压转换处理、滤波处理等。罩124是具有覆盖控制电路122的底面和开口部,并在其内部的空间保持控制电路122的大致箱型的构件。罩124具有保持控制电路122 的保持空间124A。在控制电路122被保持在空间124A内的状态下,罩124 被安装于转子110所具有的平板部112的背面(与壳部140所具有的容纳空间142A相向的一侧的面。以下,有以“转子110的背面”表示的情况)。由此,控制电路122在被罩124保持的状态下,与罩124一起被安装至转子 110的背面。需要说明的是,用图6以及图7对控制单元12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FPC单元130具有FPC132、端子部134、以及端子部136。FPC132是由具有挠性以及绝缘性的材料(例如,聚酰亚胺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等)覆盖带状的导体布线(例如,铜箔等)的两个表面而构成,是具有挠性的带状的布线构件。FPC132以卷绕状态设置在壳部140部的容纳空间142A内,将设置于转子110的连接器10 D(“第一连接部”的一例)、连接器10E、以及设置于壳部140的连接器1 0F电连接。端子部134设置于FPC132的一端,分别与连接器10D以及连接器10E连接。然而,端子部134经由控制单元120所具备的控制电路122与连接器10D相连接。通过使端子部134分别与连接器10D以及连接器10E 相连接,FPC132经由连接器10D以及连接器10E而与方向盘侧电气部件电连接。端子部136设置于FPC132的另一端,与连接器10F相连接。通过使端子部136与连接器10F连接,FPC132经由端子部136以及连接器10F而与车辆侧电气部件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用图8以及图9对FPC单元130 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壳部140具有壳主体142、壳罩144、以及转子卡扣146。壳主体142固定至车辆主体,是具有大致圆筒状的构件。壳主体142具有容纳空间142A。在容纳空间142A的内部容纳有FPC单元130。壳主体142的方向盘12侧(图中X轴正侧)的开口被相对于壳部140旋转自如地安装的转子110的平板部 112封闭。壳罩144封闭壳主体142的车辆主体14侧(图中X轴负侧)的开口,是具有大致圆盘状的盖状的构件。壳罩144的表面成为旋转连接器10 的连接面10B。在壳罩144的周缘部设置有爪状的多个卡合部144B。多个卡合部144B分别嵌入设置于壳主体142的周壁部的多个开口部142B。由此,壳罩144固定地结合至壳主体142。壳罩144在其中央形成有圆形的开口部1 44A。转子卡扣146相对于壳罩144的开口部144A旋转自如地设置。转向轴 16插通转子卡扣146的内筒部。另外,转子卡扣146通过与转子110的轴部 114卡合而与转子110结合。由此,转子卡扣146与转子110一起相对于壳罩144呈旋转自如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上,在壳主体142的容纳空间142A中,除FPC132之外,还组装有随着方向盘12的旋转动作而对FPC 132的收卷动作、松卷动作进行引导的多个辊以及将多个辊旋转自如地保持的辊支架,但省略了图示。
(旋转连接器10的电连接结构)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的电连接结构的图。
如图5所示,在旋转连接器10的转子110中设置有连接器10D、10E。连接器10D、10E是“与方向盘侧电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的一例。连接器10 D与设置于方向盘12的连接器12B相连接。连接器10E与设置于方向盘12 的连接器12C相连接。连接器12B、12C与方向盘侧电气部件电连接。
另外,在旋转连接器10的壳部140设置有连接器10F。连接器10F是“与车辆主体侧电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的一例。连接器10F与设置于车辆主体1 4的连接器14B相连接。连接器14B与车辆侧电气部件电连接。
另外,在旋转连接器10中,连接器10D、10E和连接器10F通过设置于 FPC单元130的FPC132进行电连接。但是,在连接器10D和FPC132之间存在设置于控制单元120的控制电路122。控制电路122对通过连接器10D 和FPC132之间的电信号进行规定的处理(例如,模拟数字转换处理、电压转换处理、滤波处理等)。
即,方向盘侧电气部件中的需要由控制电路122对输入/输出的电信号进行规定的处理的部件与连接器10D相连接,其余的部件与连接器10E相连接。
此处,如图5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中,控制电路122 设置于比FPC132更靠方向盘12侧的位置。由此,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能够将例如从方向盘侧电气部件经由连接器10D输出的电信号(模拟信号)通过设置于FPC132之前的控制电路122进行模拟数字转换。即,从方向盘侧电气部件输出的电信号能够在被转换成数字信号的状态下,经由F PC132而被发送至车辆侧电气部件。由此,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 能够抑制噪声对从方向盘侧电气部件输出的电信号通过FPC132时的影响。另外,若已经完成数字转换的信号、不需要数字转换的模拟信号经由连接器 10E输入,则能够将其作为不通过控制电路122的信号发送至车辆侧电气部件。
(控制单元120的结构)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单元120的结构(被分解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单元120的结构(被组装的状态) 的外观立体图。
如图6以及图7所示,控制单元120具有控制电路122以及罩124。
控制电路122是介于设置于转子110的连接器10D和FPC单元130所具有的FPC132之间而能够对通过连接器10D和FPC132之间的电信号进行规定的处理(例如,模拟数字转换处理、电压转换处理、滤波处理等)的电气电路。
控制电路122具有电路基板122A。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FPC 作为电路基板122A以能够使控制电路122薄型化。另外,由于使用了与中继FPC138相同的FPC作为电路基板122A,因此,控制电路122能够容易地与中继FPC138相连接。电路基板122A在俯视时为扇形形状。电路基板1 22A的内周缘部122Aa沿着转子110的背面的内周缘部(即,开口部112A的周缘部)弯曲。另外,电路基板122A的外周缘部122Ab沿着转子110的背面的外周缘部弯曲。由此,能够将控制电路122安装至转子110的背面中的该背面的内周缘部和该背面的外周缘部之间的规定的设置区域,而不会从该设置区域突出。需要说明的是,在电路基板122A中,沿着其外周缘部形成有多个开口孔122D。
在电路基板122A的一侧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器122B。从设置于FPC132 的一端的端子部134延伸的中继FPC138与连接器122B相连接。即,FPC1 32的一端经由端子部134以及中继FPC138与连接器122B相连接。
在电路基板122A的另一侧的端部设置有连接端子122C。连接端子122 C具有相对于电路基板122A垂直地竖立设置的多个销端子,该多个销端子贯通转子110而被配设于在转子110设置的连接器10D的内部。即,连接端子122C因多个销端子与连接器10D一体化而与设置于方向盘12的连接器1 2B电连接。
在电路基板122A中,在连接器122B和连接端子122C之间设置有多个电路部件。由此,控制电路122能够通过多个电路部件对通过连接器122B 和连接端子122C之间的电信号(即,通过连接器10D和FPC132之间的电信号)进行规定的处理(例如,模拟数字转换处理、电压转换处理、滤波处理等)。
罩124是覆盖控制电路122的背面以及侧面,并且能够将控制电路122 安装至转子110的构件。罩124具有保持控制电路122的保持空间124A。保持空间124A在俯视时具有与控制电路122大致相同的形状的扇形形状。由此,如图7所示,保持空间124A能够无间隙地容纳控制电路122。保持空间 124A的内周壁部124Aa沿着转子110的背面的内周缘部(即,开口部112A 的周缘部)弯曲。另外,保持空间124A的外周壁部124Ab沿着转子110的背面的外周缘部弯曲。由此,在将控制电路122容纳在保持空间124A内的状态下,能够将罩124安装至转子110的背面中的该背面的内周缘部和该背面的外周缘部之间的规定的设置区域,而不会从该设置区域突出。需要说明的是,在罩124的保持空间124A的底面沿着罩124的外周缘部形成有多个突起部124C。另外,在罩124的内周壁部124Aa以及外周壁部124Ab形成有多个开口部124B。
(FPC单元130的结构)
图8以及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FPC单元130的结构的外观立体图。图8是表示从方向盘12侧观察FPC单元130的图。图9是表示从车辆主体 14侧观察FPC单元130的图。
如图8以及图9所示,FPC单元130具有FPC132、端子部134、端子部 136、以及中继FPC138。
FPC132以卷绕状态设置在壳部140部的容纳空间142A内。FPC132在容纳空间142A中,随着方向盘12的旋转操作进行收卷动作以及松卷动作。
端子部134设置于FPC132的一端(方向盘12侧的端部)。端子部134 具有连接端子134A以及支架134B。
连接端子134A具有垂直地竖立设置的多个销端子,该多个销端子贯通转子110而配设于在转子110设置的连接器10E的内部。即,连接端子134 A因多个销端子和连接器10E一体化而与设置于转子110的连接器10E电连接。由此,连接端子134A与方向盘侧电气部件电连接。
支架134B是用于支撑FPC132的一端以及连接端子134A的构件。支架 134B在支撑FPC132的一端以及连接端子134A的状态下,被固定地安装至转子110的背面。
端子部136设置于FPC132的另一端(车辆主体14侧的端部)。端子部 136具有连接端子136A以及支架136B。
连接端子136A具有垂直地竖立设置的多个销端子,该多个销端子贯通壳罩144而配设于在壳罩144设置的连接器10F的内部。即,连接端子136 A因多个销端子与连接器10F一体化而与设置于车辆主体14的连接器14B 电连接。由此,连接端子136A与车辆侧电气部件电连接。
支架136B是支撑FPC132的另一端以及连接端子136A的构件。支架1 34B在支撑FPC132的另一端以及连接端子136A的状态下,被固定地安装至壳罩144的背面(容纳空间142A侧的表面)。
中继FPC138的一端与FPC132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控制电路122 的连接器122B相连接。由此,中继FPC138将FPC132和控制电路122电连接。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使用了FPC作为中继FPC138,从而能够实现该中继FPC138的薄型化。另外,由于使用了与FPC132以及控制电路122 的电路基板122A相同的FPC作为中继FPC138,从而能够容易地使中继FPC138分别与FPC132以及控制电路122连接。
(FPC132以及控制电路122的连接状态)
图10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FPC132以及控制电路122的连接状态的图。如图10所示,从设置于FPC132的一端的端子部134延伸的中继FPC1 38与控制电路122所具有的连接器122B相连接。由此,FPC132经由中继F PC138与控制电路122电连接。
(控制单元120的安装方法)
图11~图13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单元120以及端子部134 向转子110安装的方法的图。图11是表示从方向盘12侧观察转子110、控制单元120、以及端子部134的图。图12是表示从车辆主体14侧观察转子1 10、控制单元120、以及端子部134的图。图13是表示控制单元120以及端子部134安装至转子110的状态的图。
首先,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在控制单元120中,罩124的保持空间 124A中容纳有控制电路122。从旋转中心轴AX的方向俯视时,保持空间1 24A具有与控制电路122大致相同形状的扇形形状。由此,保持空间124A 能够无间隙地容纳控制电路122。
控制电路122通过任意的固定方式被固定在保持空间124A中。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采用如下结构作为一个示例:在从保持空间124A的底面突出设置的多个突起部124C分别对应地嵌入设置于电路基板122A的多个开口孔 122D的状态下,通过将多个突起部124C中分别进行铆接来使控制电路122 固定在保持空间124A内。
接下来,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设置于端子部134的中继FPC138与设置于控制电路122的连接器122B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端子部134具有支架134B,并通过该支架134B支撑各构成部件(中继FPC138以及连接端子134A)。
并且,如图13所示,控制单元120以及端子部134被安装至转子110 的背面。
具体来说,处于容纳有控制电路122的状态的罩124嵌入形成于转子11 0的背面并与该罩124大致相同形状(即,在俯视时为扇形形状)的缺口空间112B(凹部的一例)。此处,在缺口空间112B设置有爪状的多个卡合部 112C,这些多个卡合部112C分别对应地与形成于罩124的多个开口部124B 卡合。由此,控制单元120被固定至转子110的缺口空间112B。此时,设置于控制电路122的连接端子122C所具有的多个销端子从背面贯通转子110 而被配设于在转子110的表面设置的连接器10D的内部。
另外,设置于端子部134的支架134B嵌入形成于转子110的背面并与该支架134B大致相同形状的缺口空间112D。此处,在缺口空间112D形成有多个开口部112E,这些多个开口部112E分别对应地与形成于支架134B 的爪状的多个卡合部134D卡合。由此,端子部134被固定至转子110的缺口空间112D。此时,设置于端子部134的连接端子134A所具有的多个销端子从背面贯通转子110而被配设于在转子110的表面设置的连接器10E的内部。
此处,在转子110的背面中除了缺口空间112B以及缺口空间112D的部分形成有平滑面112F。另外,安装于缺口空间112B的罩124的背面(与容纳空间142A相向的一侧的面)为大致平滑的平面。另外,安装于缺口空间1 12D的支架134B的背面(与容纳空间142A相向的一侧侧的面)为大致平滑的平面。
因此,如图13所示,通过在缺口空间112B安装有罩124来使该缺口空间112B形成平滑的平面。另外,并且,通过在缺口空间112D安装有支架1 34B来使该缺口空间112D也形成平滑的平面。
特别是,罩124的背面位于与平滑面112F相同的高度的位置。由此,如图13所示,转子110的平板部112的背面因平滑面112F和罩124的背面而形成为连续的平滑面。
即,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中,通过在转子110的背面安装有罩124以及支架134B来使旋转连接器10的整体形成平滑面。由此,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中,FPC132能够在转子110的背面相对于罩124 以及支架134B两者进行滑动而不会被卡住。
(旋转连接器10的截面结构)
图1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的剖视图。如图14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中,控制单元120(控制电路122以及罩124)以不从转子110的背面突出的方式被安装至转子110的背面。由此,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将控制单元120设置于旋转连接器10内的空余空间的位置而不影响该旋转连接器10的外形以及外形尺寸,即,不使该旋转连接器 10大型化。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中,控制单元120(控制电路1 22以及罩124)是相对的薄型。特别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在转子110的背面设置有缺口空间112B,在该缺口空间112B设置有控制单元1 20,因此,能够抑制由于设置了控制单元120而引起的转子110的厚度尺寸的增加。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中,罩124的表面(容纳空间142A侧的相向面)是平滑的,因此,不会发生FPC132因该表面而被卡住等。
因此,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能够将控制单元120设置在旋转连接器10的空余空间内,而不会使控制单元120干扰容纳在容纳空间142A的 FPC132,即,控制单元120不影响FPC132的收卷动作以及松卷动作。
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能够实现一种小型的旋转连接器10,能够抑制噪声对方向盘侧电气部件的影响。
如上述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采用如下结构:将控制单元 120保持至转子110的与容纳空间142A相向的平板部112并与平板部112 一体地旋转。由此,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中,能够将控制单元1 20设置于该旋转连接器10中的空余空间。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能够实现一种小型的旋转连接器10,该旋转连接器10能够抑制噪声对输入/输出至方向盘12的电信号的影响。
特别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中,使控制单元120具有在俯视时沿着转子110的容纳空间142A侧的表面中的内周缘部以及外周缘部的扇形形状。由此,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中,比起使控制单元120 成为其他的形状(例如,通常的四边形状),该控制单元120的半径方向的尺寸能够小型化。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能够在不使转子110大型化的情况下,在该转子110的容纳空间142A侧的表面设置控制单元120。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中,在控制单元120上设置有覆盖控制电路122的罩124,特别是,使该罩124的容纳空间142A侧的表面成为平滑面。由此,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中,不会发生FPC132因控制单元120而被卡住等。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能够抑制因控制单元120而造成的对收卷动作以及松卷动作的干扰。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使用FPC作为控制电路122的电路基板122A。由此,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与在电路基板122A中使用其他的基板(例如,刚性基板)的结构相比较,能够使控制电路122薄型化。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能够使控制单元120薄型化,由此,能够更进一步抑制因控制单元120而造成的对FPC132的干扰。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6~图19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将旋转连接器30作为第一实施方式说明的旋转连接器10的变形例来进行说明。在如下的说明中,关于旋转连接器30,主要是对旋转连接器10的变更点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如下的说明中,对于与旋转连接器10 相同的结构构件,标记与旋转连接器10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
图1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30的外观立体图。图1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30的分解立体图。图1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单元 220的结构(被分解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如图16以及图17所示,旋转连接器30在具备以转子210来代替110 的点上,以及在具备以控制单元220来代替制单元120的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不同。
转子210在与容纳空间142A相向而成为旋转连接器30的连接面10B的平板部112上设置有开口部212,该开口部212在沿着旋转连接器30的旋转中心轴的方向(图中X轴方向)上贯通该平板部112,在这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110不同。
控制单元220在具备以具有电路基板222A的控制电路222来代替具有电路基板122A的控制电路122的点上,以及在具备以罩224来代替罩124 的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单元120不同。
随着安装于电路基板222A的电子部件数的增加,与容纳空间142A相向的电路基板222A以及罩224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路基板122A以及罩124 相比,扩大了其在圆周方向(沿转子210的旋转方向的方向)上的尺寸。随之,在从方向盘12侧(图中X轴正侧)俯视时,电路基板222A在与转子2 10的开口部212重叠位置设置有开口部222B,该开口部222B在沿着旋转连接器30的旋转中心轴的方向(图中X轴方向)上贯通该电路基板222A。同样地,在从方向盘12侧(图中X轴正侧)俯视时,罩224在与开口部212 以及开口部222B重叠位置设置有开口部224A,该开口部224A在沿着旋转连接器30的旋转中心轴的方向(图中X轴方向)上贯通该罩224。
在从方向盘12侧(图中X轴正侧)俯视时,开口部212、222B、224A 均设置于与辊139重叠的位置,其中,辊139设置于壳主体142的容纳空间 142A内并用于引导FPC132的动作。
开口部212、222B、224A中的任意一个均为“用于能够对规定的视觉确认对象物进行视觉确认的可视部”的一例,即,均设置为能够用于从旋转连接器30的方向盘12侧(图中X轴正侧)对辊139(“规定的视觉确认对象物”」的一例)进行视觉确认。
需要说明的是,开口部212被透明板214从方向盘12侧(图中X轴正侧)封闭,由此,能够进行容纳空间142A内的视觉确认,并且能够防止异物混入容纳空间142A中。
另外,在罩224的开口部224A的周缘部设置有向方向盘12侧(图中X 轴正侧)突出的筒状的周壁部224B。由于贯通电路基板222A的开口部222 B,从而周壁部224B能够容易地对开口部222B进行定位。
图19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30的局部放大图。图19是表示从方向盘12侧(图中X轴正侧)俯视旋转连接器30时,将开口部212的周边部分扩大的图。
例如,如图19所示,进行方向盘12的安装的操作者从旋转连接器30 的方向盘12侧(图中X轴正侧),通过开口部212、222B、224A确认设置于容纳空间142A内的辊139的状态。由此,操作者能够确认与方向盘12的中心位置相对应的旋转连接器30的中心位置。并且,操作者能够在使方向盘 12的中心位置和旋转连接器30的中心位置一致的状态下,将旋转连接器30 安装至方向盘12。
需要说明的是,在从方向盘12侧(图中X轴正侧)俯视时,开口部21 2、222B、224A均具有扇形形状,但也可以具有其他的形状(例如,四边形状、圆形形状等)。
另外,“规定的视觉确认对象物”不限于辊139。即,“规定的视觉确认对象物”只要是能够设置于容纳空间142A内,并且能够确认旋转连接器3 0的中心位置的“规定的视觉确认对象物”即可。例如,“规定的视觉确认对象物”也可以是FPC132,通过FPC132的折回部的位置来对旋转连接器3 0的中心位置进行确认。
另外,“用于能够对规定的视觉确认对象物进行视觉确认的可视部”不限于开口部212、222B、224A。也可以是例如,在转子210、电路基板222 A、罩224的任意一个中,在至少与辊139重叠部分使用透明的材料。另外,例如,通过在电路基板222A中使用由透明的材料制成的FPC,在相当于可视部的部分以无导体的方式设置布线图案,从而能够使可视部与电路基板22 2A一体地设置而不使用其他部件。另外,也可以是例如,在转子210、电路基板222A、罩224的任意一个中,将与辊139重叠的部分从该电路基板222 A的缘部缺口。另外,也可以是例如,在转子210、电路基板222A、罩224 的任意一个中,在至少与辊139重叠部分形成点状或线状的多个开口。
如上所述,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30使电路基板222A在圆周方向上扩大,从旋转连接器30的旋转轴的方向俯视时,转子210的平板部112、电路基板222A、以及罩224在与辊139重叠的位置分别具有开口部212、开口部222B、以及开口部224A。由此,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30能够在不使转子210大型化的情况下,增加安装于电路基板222A的电子部件数,并且能够从方向盘12侧确认容纳空间142A内的辊139的状态。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20~图26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对作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旋转连接器30的变形例的旋转连接器5 0进行说明。在如下的说明中,有关旋转连接器50,主要是对旋转连接器30 的变更点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如下的说明中,对于与旋转连接器10、 30相同的结构构件标记与旋转连接器10、30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
图20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50的外观立体图。图21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50的分解立体图。图22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控制单元 320的结构(被分解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如图20以及图21所示,旋转连接器50在具备以转子310来代替转子2 10的点上,以及在具备以控制单元320来代替控制单元220的点上,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30不同。控制单元320在具备以具有电路基板322A 的控制电路322来代替具有电路基板222A的控制电路222的点上,以及在具备以罩324来代替罩224的点上,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单元220不同。
由此,旋转连接器50是具有从与转子310的与容纳空间142A相向的圆盘状的平板部112的外周缘部向半径方向的外侧突出的扩大部50A的旋转连接器。扩大部50A通过将设置于转子310的平板部扩大部312、设置于电路基板322A的电路基板扩大部322B、以及设置于罩324的罩扩大部324A彼此组合而构成。
具体来说,如图22所示,随着安装至该电路基板322A的电子部件数的增加,与容纳空间142A相向的电路基板322A设置有从该电路基板322A的外周缘部向半径方向的外侧突出而使该电路基板322A扩大的电路基板扩大部322B。
随之,与容纳空间142A相向的罩324设置有罩扩大部324A,该罩扩大部324A从该罩324的外周缘部向半径方向的外侧突出,并且从方向盘12侧 (图中X轴正侧)俯视时,在与电路基板扩大部322B重叠的位置使该罩32 4扩大,并且覆盖电路基板扩大部322B的容纳空间142A侧(图中X轴负侧)的表面。
另外,转子310设置有平板部扩大部312,该平板部扩大部312从该圆盘状的平板部112的外周缘部向半径方向的外侧突出,并且从方向盘12侧(图中X轴正侧)俯视时,在与电路基板扩大部322B重叠的位置使平板部112 扩大,并且覆盖电路基板扩大部322B的方向盘12侧(图中X轴正侧)的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2所示,电路基板322A在该电路基板322A的外周缘部和电路基板扩大部322B之间具有与电路基板322A的表面垂直的偏移部322C,由此,电路基板扩大部322B向与方向盘12接近的方向(图中X 轴正侧)偏移。随之,罩324的罩扩大部324A向方向盘12侧(图中X轴正侧)偏移。同样地,转子310的平板部扩大部312向方向盘12侧(图中X 轴正侧)偏移。
图23是从容纳空间142A侧观察第三实施方式的转子310以及控制单元 320(被分解的状态)的图。图24是从容纳空间142A侧观察第三实施方式的转子310以及控制单元320(被组装的状态)的图。
控制单元320通过在罩324的方向盘12侧(图中X轴正侧)的表面安装电路基板322A来使罩324以及电路基板322A成为一体化的状态。此时,电路基板322A的电路基板扩大部322B配置于罩324的罩扩大部324A内。罩扩大部324A具有与电路基板扩大部322B大致相同的形状,并且设置有与外周缘部垂直的周壁部。由此,罩扩大部324A能够容易且可靠地使电路基板扩大部322B相对于该罩扩大部324A进行定位以及设置。
并且,如图24所示,控制单元320安装于转子310的容纳空间142A侧 (图中X轴负侧)的表面。具体来说,处于安装有电路基板322A的状态的罩324嵌入形成于转子310的容纳空间142A侧(图中X轴负侧)的表面并与该罩324大致相同形状(即,在俯视时扇形形状)的缺口空间112B。此时,在保持电路基板322A的电路基板扩大部322B的状态下,通过使罩324的罩扩大部324A嵌入转子310的平板部扩大部312内,从而在内部形成具有电路基板扩大部322B的容器状的扩大部50A。平板部扩大部312具有与罩扩大部324A大致相同的形状,并且在外周缘部设置有垂直的周壁部。由此,平板部扩大部312能够容易且可靠地使罩扩大部324A相对于该平板部扩大部312对进行定位以及嵌入。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控制单元320安装至转子310来使转子310的开口部212、电路基板322A的开口部222B、以及罩324的开口部224A处于彼此重合的状态,因此,如第二实施方式所述,能够从方向盘12侧(图中X 轴正侧)对容纳空间142A内的辊139的状态进行视觉确认。
图25是表示从车辆主体14侧观察第三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50以及方向盘12(被分解的状态)的图。图26是表示从车辆主体14侧观察第三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50以及方向盘12(被组装的状态)的图。图27是图26 所示的旋转连接器50以及方向盘12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如图25以及图26所示,在方向盘12中,作为于该方向盘12的中央设置的轮毂的背面的连接面12A以与旋转连接器50的连接面10B密着的方式,被固定地安装至旋转连接器50。
在连接面12A上设置有该连接面12A的一部分凹陷地形成的凹部12D。从车辆主体14侧(图中X轴负侧)俯视时,凹部12D被设置在与旋转连接器50的扩大部50A重叠的位置,并且具有能够容纳扩大部50A的形状。
如图26以及图27所示,在将方向盘12安装至旋转连接器50时,扩大部50A被收纳在凹部12D内而不与连接面12A发生干扰。由此,扩大部50 A是抑制从方向盘12的连接面12A向车辆主体14侧(图中X轴负侧)的突出量的部件。结果,能够有效地利用方向盘12的背面中的旋转连接器50的周围的空间。
另外,从驾驶座侧(图中X轴正侧)进行视觉确认时,扩大部50A被收纳在设置于方向盘12的中央的轮毂的投影面积内而不突出,因此,不会影响从驾驶座侧观察方向盘12的周边时的设计性、仪表类的视觉确认性等。
如上所述,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50中,从旋转连接器50的旋转轴的方向俯视时,转子310的平板部112、电路基板322A、以及罩324中的每个分部具有从平板部112的外周缘部想半径方向的外侧突出的平板部扩大部312、电路基板扩大部322B、以及罩扩大部324A。特别是,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50中,从旋转连接器50的旋转轴的方向俯视时,平板部扩大部312、电路基板扩大部322B、以及罩扩大部324A中的每个均被收纳在作为方向盘12的结构部的轮毂的投影面积内。由此,第三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50能够增加能够安装于电路基板322A的电子部件数而不使转子2 10大型化,并且不影响从驾驶座侧观察方向盘12的周边的设计性、仪表类的视觉确认性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50中,也可以是不具有扩大部50A的向方向盘12侧偏移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是不在方向盘1 2上设置凹部12D的结构。另外,旋转连接器50不限于具有一个扩大部50 A,也可以是多个扩大部50A从外周缘部突出地设置。
另外,扩大部50A不限于被收纳在方向盘12的轮毂的投影面积内的结构,例如,扩大部50A也可以是被收纳在方向盘12的轮辐的投影面积内的结构。特别是,在沿着从设置于方向盘12的中央的轮毂向方向盘12的半径方向延伸的轮辐的方向上,以与轮辐重叠的方式设置扩大部50A的情况下,即使在使该扩大部50A的突出量更大的情况下,也不能从驾驶座侧观察到,因此,不会影响设计性、仪表类的视觉确认性等。
另外,扩大部50A不限于以简单地增加能够安装的面积从而增加安装于电路基板322A的电子部件数为目的,例如,也可以应用于以将大型的电子部件安装于电路基板322A为目的。即,由于该电路基板扩大部322B从电路基板322A的外周缘部向半径方向的外侧突出,因此,也可以安装因被限制为电路基板322A的半径方向的尺寸以下而不能进行安装的大型的IC等电子部件。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详述,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的变形和变更。
例如,本发明的“扩大部”优选分别设置于“平板部”、“电路基板”、以及“罩”,但也可以为至少设置于“电路基板”。因此,本发明的“扩大部”也能够应用于没有“罩”的旋转连接器。
另外,例如,本发明的“可视部”优选分别设置于“平板部”、“电路基板”、以及“罩”,但也可以为至少设置于“平板部”以及“电路基板”。因此,本发明的“可视部”也能够应用于没有“罩”的旋转连接器。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柔性电缆”的一例,使用了FPC,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扁平电缆作为“柔性电缆”。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中继用基板”的一例,使用了FPC,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PWB(Printed Wiring Board,印刷电路板)等的刚性基板作为“中继用基板”。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电路基板122A、222A、322A中使用了 FPC,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电路基板122A、222A、322A中使用 PWB等的刚性基板。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控制电路122、222、322在俯视时为扇形形状,但并不限于此,控制电路122只要能够设置于转子110就可以是任意形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将控制单元120、220、320设置于转子 110、210、310的背面,即设置于与容纳空间142A内的FPC132滑动的一侧,使FPC132在平板部112和罩124、224、324两者上滑动的结构,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将控制单元120、220、320设置于转子110、210、 310的方向盘12侧的表面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FPC132仅在平板部112的背面滑动而罩124、224、324不需要平滑面。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分别设置有中继FPC138、电路基板122A、 222A、322A,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如以下的变形例所示,也可以使用中继 FPC138和电路基板122A、222A、322A与同一FPC一体化的结构。即,控制电路122、222、322也可以是设置在中继FPC138上的控制电路。
(中继FPC138以及控制电路122的变形例)
图1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中继FPC138以及控制电路122的变形例的图。在图15所示的例中,控制电路122与中继FPC138在同一基板上一体地成形。由此,例如,能够达到抑制部件个数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 FPC132和中继FPC138分开设置,能够使仅与控制电路122的连接部分具有与FPC132不同的形状。即,由于能够使FPC132的整体成为恒定的带状,从而能够提高FPC132的制造容易性。
本国际申请是基于2018年3月22日向日本专利局提出的申请号为2018 -055223的申请和2018年7月25日向日本专利局提出的申请号为2018-1395 48的申请并主张其优先权,并将这些申请的全部内容援引至本国际申请。
附图标记说明
10、30、50:旋转连接器
10A:贯通孔
10B、10C:连接面
10D、10E:连接器(第一连接部)
10F:连接器(第二连接部)
12:方向盘
12A:连接面
12D:凹部
14:车辆主体
14A:连接面
20:转向装置
110、210、310:转子
112:平板部
114:轴部
120、220、320:控制单元(控制部)
122、222、322:控制电路
122A、222A、322A:电路基板
122B:连接器
122C:连接端子
124、224、324:罩
124A:保持空间
130:FPC单元
132:FPC(柔性电缆)
134、136:端子部
138:中继FPC
139:辊(视觉确认对象物)
140:壳部
142:壳主体
142A:容纳空间
144:壳罩
146:转子卡扣
212、222B、224A:开口部(可视部)
312:平板部扩大部
322B:电路基板扩大部
324A:罩扩大部
AX:旋转中心轴(旋转轴)

Claims (16)

1.一种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部,具有容纳空间,固定至具备设置有方向盘侧电气部件的方向盘的车辆主体;
转子,绕旋转轴旋转自如地设置于所述壳部;
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转子,与所述方向盘侧电气部件电连接;
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壳部,与所述车辆主体的车辆侧电气部件电连接;
柔性电缆,以卷绕状态设置于所述壳部的所述容纳空间内,将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电连接;以及
控制部,介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柔性电缆之间,对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柔性电缆之间的电信号进行规定的处理,
所述控制部以与所述转子一体地旋转的方式设置,
所述控制部在与所述转子的所述旋转轴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并被与所述容纳空间相向的平板部保持,
所述旋转连接器还具备罩,所述罩以在所述转子的所述平板部保持所述控制部的方式设置,
所述罩的与所述柔性电缆相向的表面相对于所述柔性电缆能够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具有与所述容纳空间相向并构成所述转子的圆盘状的平板部,
所述控制部具有与所述容纳空间相向的电路基板,
从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俯视时,所述平板部以及所述电路基板分别在与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规定的视觉确认对象物重叠的位置上,具有用于能够对所述规定的视觉确认对象物进行视觉确认的可视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基板的可视部是形成于所述电路基板的开口部。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连接器还具备罩,所述罩以与所述容纳空间相向并保持所述电路基板的方式设置,
从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俯视时,所述罩在与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所述规定的视觉确认对象物重叠的位置具有用于能够视觉确认所述规定的视觉确认对象物的可视部。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基板为柔性电路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俯视时,所述转子在中央具有开口部,
在所述平板部,所述控制部被保持在沿着所述开口部的内周缘部与外周缘部之间的区域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旋转轴的方向的俯视时,所述控制部具有沿着所述内周缘部以及所述外周缘部的扇形形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于所述平板部的与所述柔性电缆相向的面且具有与所述罩大致相同的形状的凹部,具备所述罩,
所述平板部的与所述柔性电缆相向的面、以及所述罩的与所述柔性电缆相向的面相对于所述柔性电缆能够滑动。
9.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由柔性电路板构成的电路基板上设置有控制电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连接器还具有将所述柔性电缆和所述控制部连接的中继用基板。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继用基板由柔性电路板构成,
所述电路基板与所述中继用基板一体地成形。
12.一种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部,具有容纳空间,固定至具备设置有方向盘侧电气部件的方向盘的车辆主体;
转子,绕旋转轴旋转自如地设置于所述壳部;
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转子,与所述方向盘侧电气部件电连接;
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壳部,与所述车辆主体的车辆侧电气部件电连接;
柔性电缆,以卷绕状态设置于所述壳部的所述容纳空间内,将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电连接;以及
控制部,介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柔性电缆之间,对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柔性电缆之间的电信号进行规定的处理,
所述控制部以与所述转子一体地旋转的方式设置,
所述转子具有与所述容纳空间相向并构成所述转子的圆盘状的平板部,所述控制部被所述平板部保持,
所述控制部具有与所述容纳空间相向的电路基板,
从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俯视时,所述电路基板具有从所述平板部的外周缘部向半径方向的外侧突出的电路基板扩大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连接器还具备罩,所述罩以与所述容纳空间相向并保持所述电路基板的方式设置,
从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俯视时,所述平板部以及所述罩分别具有从所述平板部的外周缘部向半径方向的外侧突出的平板部扩大部以及罩扩大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俯视时,所述平板部扩大部、所述电路基板扩大部、以及所述罩扩大部被收纳在所述方向盘的结构部的投影面积内。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板部扩大部、所述电路基板扩大部、以及所述罩扩大部向比所述平板部更靠近所述方向盘的方向偏移。
16.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基板为柔性电路板。
CN201880091594.8A 2018-03-22 2018-10-26 旋转连接器 Active CN1118867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55223 2018-03-22
JP2018055223 2018-03-22
JP2018-139548 2018-07-25
JP2018139548 2018-07-25
PCT/JP2018/039911 WO2019181049A1 (ja) 2018-03-22 2018-10-26 回転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86757A CN111886757A (zh) 2020-11-03
CN111886757B true CN111886757B (zh) 2022-05-03

Family

ID=67987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1594.8A Active CN111886757B (zh) 2018-03-22 2018-10-26 旋转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325546B2 (zh)
EP (2) EP3771047B1 (zh)
JP (1) JP6944589B2 (zh)
CN (1) CN111886757B (zh)
WO (1) WO20191810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3697B (zh) * 2021-03-01 2023-01-03 苏州斯莱克智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动静中转信号连接支撑装置及数码信号动静中转装置
CN215732537U (zh) * 2021-07-23 2022-02-01 东莞市承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单向随意拉数据线
CN114735070A (zh) * 2022-05-09 2022-07-12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包含新型线束转换装置的方向盘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32783A (ja) * 1993-11-12 1995-05-23 Yazaki Corp ハンドルと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間の電気的接続装置
JPH1116653A (ja) * 1997-06-23 1999-01-22 Harness Sogo Gijutsu Kenkyusho:Kk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取付部の回転接続装置
JP2000159037A (ja) * 1998-11-27 2000-06-13 Bosch Braking Systems Co Ltd 舵角センサ及び舵角センサ組み込み式回転コネク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97558B1 (en) * 1987-06-30 1994-06-01 Toyoda Gosei Co., Ltd. Steering wheel, segmented slip rings and method of disposing segmented slip rings
US4927364A (en) * 1987-06-30 1990-05-22 Toyoda Gosei Co., Ltd. Steering wheel
JP2931131B2 (ja) * 1991-07-09 1999-08-09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コネクタとハーネスとの接続構造
JP2538866Y2 (ja) * 1991-11-15 1997-06-18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コネクタ
DE4446901C2 (de) * 1993-12-27 2001-01-25 Nihon Plast Co Ltd Elektrischer Uhrfederverbinder
US5674082A (en) * 1995-02-21 1997-10-07 Niles Parts Co., Ltd. Rotary connector device
KR100295231B1 (ko) * 1996-06-28 2001-09-17 스즈키 다케토시 회전 코넥터장치
US6155106A (en) * 1997-10-29 2000-12-05 Alps Electric Co., Inc. Steering angle sensor unit
DE20003965U1 (de) * 2000-02-24 2000-07-13 Petri Ag Einrichtung zur Übertragung elektrischen Stroms zwischen zwei zueinander verdrehbaren Bauelementen einer Lenkeinrichtung für Kraftfahrzeuge
US6299454B1 (en) * 2000-03-23 2001-10-09 Methode Electronics, Inc. Steering column interconnector having conductive elastic rolling contacts
US7029284B2 (en) * 2003-11-17 2006-04-18 Methode Electronics, Inc. Floating contact assembly for a steering wheel
JP2008007075A (ja) * 2006-06-30 2008-01-17 Yazaki Corp 舵角センサ組み込み式回転コネクタ装置
KR101774424B1 (ko) * 2012-07-26 2017-09-04 후루카와 덴키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회전 커넥터 장치
CN104067461B (zh) * 2013-01-15 2016-06-22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内置有传感器的旋转连接器
JP6442173B2 (ja) * 2014-06-30 2018-12-1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回転コネクタ
JP2016107808A (ja) * 2014-12-05 2016-06-20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645942B2 (ja) 2016-09-27 2020-02-14 株式会社トヨタマップマスター 地図データ配信装置、地図データ配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924474B2 (ja) 2017-02-28 2021-08-25 学校法人近畿大学 飼育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32783A (ja) * 1993-11-12 1995-05-23 Yazaki Corp ハンドルと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間の電気的接続装置
JPH1116653A (ja) * 1997-06-23 1999-01-22 Harness Sogo Gijutsu Kenkyusho:Kk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取付部の回転接続装置
JP2000159037A (ja) * 1998-11-27 2000-06-13 Bosch Braking Systems Co Ltd 舵角センサ及び舵角センサ組み込み式回転コネク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9181049A1 (ja) 2020-12-03
EP3771047A4 (en) 2021-12-22
US11325546B2 (en) 2022-05-10
WO2019181049A1 (ja) 2019-09-26
JP6944589B2 (ja) 2021-10-06
EP4209392B1 (en) 2024-05-22
EP3771047A1 (en) 2021-01-27
CN111886757A (zh) 2020-11-03
US20210070238A1 (en) 2021-03-11
EP3771047B1 (en) 2023-03-29
EP4209392A1 (en) 2023-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86757B (zh) 旋转连接器
EP1625652B1 (en) Emi suppression in permanent magnet dc motors having pcb and overmoulded connector outside the motor
US7683254B2 (e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incorporating an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unit having thereof
US7445451B2 (en) Rotary connector device equipped with built-in steering angle sensor
CN109120108A (zh) 马达
EP1650838A1 (en) Rotary connector
EP1732182A1 (en)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rotary connector and steering angle sensor
CN107528426B (zh) 旋转装置以及具备具有该旋转装置的空调系统的交通工具
JP2002131047A (ja) コンビネーションスイッチ
US7897913B2 (en) Image sensing device having a shielding layer
JP3503875B2 (ja) コンビネーションスイッチ装置
EP3703229A1 (en) Rotary apparatus
KR19980018340A (ko) 회전 커넥터의 설치구조 및 회전 커넥터
JP5951457B2 (ja) ミラー装置
JP5395687B2 (ja) 回転コネクタ
CN208752339U (zh) 防静电构造以及车载装置
JP2001294104A (ja) ケーブルリールとコンビスイッチとの一体型電装品
JP2004153992A (ja) モータ
JP2004262400A (ja) コンビネーションスイッチモジュール
JP3518662B2 (ja) 回転コネクタ
JP3416416B2 (ja) 回転コネクタ
JP3503221B2 (ja) 電子制御ユニット
JP2004262270A (ja) コンビネーションスイッチモジュール
JP2019009876A (ja) モータ装置
JP7338579B2 (ja) 圧力セン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