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73331A - 一种多流道的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流道的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73331A
CN111873331A CN202010778116.3A CN202010778116A CN111873331A CN 111873331 A CN111873331 A CN 111873331A CN 202010778116 A CN202010778116 A CN 202010778116A CN 111873331 A CN111873331 A CN 1118733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old plate
rotating shaft
runner
fix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7811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建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77811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733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73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7333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7Sprue channels ; Runner channels or runner nozzles
    • B29C45/2701Details not specific to hot or cold runner chan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005Ejector constructions; Ejector operating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流道的注塑模具,包括下模板,下模板的上方设置有上模板,上模板的上方中心设置有浇筑口,浇筑口的下方设置有主流道,浇筑口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副流道,主流道远离浇筑口的一端设置有成型腔,下模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上方设置有提升电机,提升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远离提升电机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本发明当模具开始工作时,从浇筑口注入成型水,经过副流道的主流道的导流下,进入成型腔内部进行成型,从而使丝杆向上运动,从而推动上模板上移,完成模具的打开,从而可以对成型后的材料取出,利用丝杆对上模板进行推出,更加稳定,保证不会影响成型后的材料,适合大量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多流道的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流道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机是塑料加工中使用量最大的加工机械,不仅有大量的产品可以用注塑机直接生产,而且还是组成注吹拉工艺的关键设备。中国以成为世界塑机台件生产的第一大国,汽车、医药、食品包装等行业的强劲发展催生了注塑机的巨大需求,为注塑机产业迅猛发展开拓了广阔空间。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塑料行业的发展势头迅猛,而作为其中最重要的设备,注塑机的前景是广阔的。
但是现在的注塑机依旧存在着许多不足,这些不足制约着注塑机的发展。在开模过程中,如果楷模不稳定,容易对成型后的材料造成损伤,因此,需要一种开模过程稳定的多流道的注塑模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流道的注塑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流道的注塑模具,包括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上方设置有上模板,所述上模板的上方中心设置有浇筑口,所述浇筑口的下方设置有主流道,所述浇筑口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副流道,所述主流道远离浇筑口的一端设置有成型腔,所述下模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方设置有提升电机,所述提升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远离提升电机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转动轴的前侧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和上模板轴承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限位盘。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模板的下方靠近成型腔的一端设置有缓冲垫。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成型腔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散热孔。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模板的下方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所述下模板的上方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上端设置有阻挡块。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模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上模板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内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合上模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远离弹簧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下模板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轴贯穿第二固定板,所述转动轴远离提升电机的一端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下方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左侧设置有直齿杆,所述直齿杆的上方设置有推出杆,所述螺杆远离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和下模板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浇筑口、副流道、主流道、提升电机、第二固定板和丝杆,当模具开始工作时,从浇筑口注入成型水,经过副流道和主流道的导流下,进入成型腔内部进行成型,采用多个副流道加快成型水进入成型腔的速率,缩短成型时间,当注塑完成后,启动提升电机,使转动轴在第二固定板上转动,从而使丝杆向上运动,从而推动上模板上移,完成模具的打开,从而可以对成型后的材料取出,利用丝杆对上模板进行推出,更加稳定,保证不会影响成型后的材料,适合大量推广;
2.通过设置限位盘,当转动轴转动时,利用限位盘对丝杆进行限位,使丝杆上下运动更加稳定,增加其的实用性;
3.通过设置缓冲垫,上模板和下模板在密合过程中,利用缓冲垫使密合的更加紧密,并且缓解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的碰撞,延长其的使用寿命,增加其的实用性;
4.通过设置散热孔,当开始注塑时,成型水具有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及时散发,成型效果不好,利用散热孔对成型过程中的热量进行散发,增加其的实用性;
5.通过设置导向杆、导向槽、限位板和阻挡块,当注塑完成后,把上模板向上推动时,利用导向杆在导向槽中滑动,使上模板上升运动更加稳定,使上模板不会左右晃动,利用限位板和阻挡块的相互配合,使上模板不会和下模板完全分开,增加其的实用性;
6.通过设置限位块、限位槽、连接杆和弹簧,当开始注塑时,利用限位块和限位槽之间的相互配合,使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不会相互移动,完成注塑后,按压连接杆靠近弹簧的一端,使限位块脱离限位槽,从而使上模板向上运动,取出浇筑好的材料,增加其的实用性;
7.通过设置螺杆、齿轮、直齿杆、推出杆和第三固定板,当注塑完成后,利用转动轴带动螺杆转动,从而使齿轮带动直齿杆做上下运动,从而使推出杆做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对浇筑完成的材料推出成型腔,方便成型后的材料取出,增加其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多流道的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正视图;
图2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多流道的注塑模具的连接杆的结构示意正视图;
图3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多流道的注塑模具的导向杆的结构示意正视图;
图4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多流道的注塑模具的上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多流道的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正视图。
图中:1-上模板、2-下模板、3-浇筑口、4-副流道、5-主流道、6-弹簧、7-连接杆、8-限位块、9-限位槽、10-导向杆、11-限位板、12-导向槽、13-阻挡块、14-成型腔、15-第一固定板、16-提升电机、17-第二固定板、18-转动轴、19-丝杆、20-限位盘、21-散热孔、22-第三固定板、23-螺杆、24-推出杆、25-直齿杆、26-齿轮、27-支撑杆、28-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4,一种多流道的注塑模具,包括下模板2,下模板2的上方设置有上模板1,上模板1的上方中心开设有浇筑口3,浇筑口3的下方螺栓连接有主流道5,浇筑口3的左右两侧均螺栓连接有副流道4,主流道5远离浇筑口3的一端开设有成型腔14,下模板2的内部螺栓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5,第一固定板15的上方螺栓连接有提升电机16,提升电机16的输出端轴连接有转动轴18,转动轴18远离提升电机16的一端轴承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7,转动轴18的前侧啮合连接有丝杆19,丝杆19和上模板1轴承连接,当模具开始工作时,从浇筑口3注入成型水,经过副流道4和主流道5的导流下,进入成型腔14内部进行成型,采用多个副流道4加快成型水进入成型腔14的速率,缩短成型时间,当注塑完成后,启动提升电机16,使转动轴18在第二固定板17上转动,从而使丝杆19向上运动,从而推动上模板1上移,完成模具的打开,从而可以对成型后的材料取出,利用丝杆19对上模板1进行推出,更加稳定,保证不会影响成型后的材料,适合大量推广。
其中,转动轴18上轴固定有限位盘20,当转动轴18转动时,利用限位盘20对丝杆19进行限位,使丝杆19上下运动更加稳定,增加其的实用性。
其中,上模板1的下方靠近成型腔14的一端螺栓连接有缓冲垫28,上模板1和下模板2在密合过程中,利用缓冲垫28使密合的更加紧密,并且缓解上模板1和下模板2之间的碰撞,延长其的使用寿命,增加其的实用性。
其中,成型腔14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孔21,当开始注塑时,成型水具有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及时散发,成型效果不好,利用散热孔21对成型过程中的热量进行散发,增加其的实用性。
其中,上模板1的下方左右两端均螺栓连接有导向杆10,导向杆10的左右两侧均螺栓连接有限位板11,下模板2的上方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导向槽12,导向槽12的上端螺栓连接有阻挡块13,当注塑完成后,把上模板1向上推动时,利用导向杆10在导向槽12中滑动,使上模板1上升运动更加稳定,使上模板1不会左右晃动,利用限位板11和阻挡块13的相互配合,使上模板1不会和下模板2完全分开,增加其的实用性。
其中,上模板1的左右两侧均螺栓连接有支撑杆27,支撑杆27远离上模板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上端内侧螺栓连接有弹簧6,弹簧6和上模板1螺栓连接,连接杆7远离弹簧6的一端螺栓连接有限位块8,下模板2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限位槽9,当开始注塑时,利用限位块8和限位槽9之间的相互配合,使上模板1和下模板2之间不会相互移动,完成注塑后,按压连接杆7靠近弹簧6的一端,使限位块8脱离限位槽9,从而使上模板1向上运动,取出浇筑好的材料,增加其的实用性。
工作原理:当模具开始工作时,从浇筑口3注入成型水,经过副流道4和主流道5的导流下,进入成型腔14内部进行成型,采用多个副流道4加快成型水进入成型腔14的速率,缩短成型时间,当注塑完成后,启动提升电机16,使转动轴18在第二固定板17上转动,从而使丝杆19向上运动,从而推动上模板1上移,完成模具的打开,从而可以对成型后的材料取出,利用丝杆19对上模板1进行推出,更加稳定,保证不会影响成型后的材料,适合大量推广;当转动轴18转动时,利用限位盘20对丝杆19进行限位,使丝杆19上下运动更加稳定,增加其的实用性;上模板1和下模板2在密合过程中,利用缓冲垫28使密合的更加紧密,并且缓解上模板1和下模板2之间的碰撞,延长其的使用寿命,增加其的实用性;当开始注塑时,成型水具有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及时散发,成型效果不好,利用散热孔21对成型过程中的热量进行散发,增加其的实用性;当注塑完成后,把上模板1向上推动时,利用导向杆10在导向槽12中滑动,使上模板1上升运动更加稳定,使上模板1不会左右晃动,利用限位板11和阻挡块13的相互配合,使上模板1不会和下模板2完全分开,增加其的实用性;当开始注塑时,利用限位块8和限位槽9之间的相互配合,使上模板1和下模板2之间不会相互移动,完成注塑后,按压连接杆7靠近弹簧6的一端,使限位块8脱离限位槽9,从而使上模板1向上运动,取出浇筑好的材料,增加其的实用性。
实施例2
参照图5,一种多流道的注塑模具,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转动轴18贯穿第二固定板17,转动轴18远离提升电机16的一端轴固定有螺杆23,螺杆23的下方啮合连接有齿轮26,齿轮26的左侧啮合连接有直齿杆25,直齿杆25的上方螺栓连接有推出杆24,螺杆23远离转动轴18的一端轴承连接有第三固定板22,第三固定板22和下模板2螺栓连接,当注塑完成后,利用转动轴18带动螺杆23转动,从而使齿轮26带动直齿杆25做上下运动,从而使推出杆24做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对浇筑完成的材料推出成型腔14,方便成型后的材料取出,增加其的实用性。
工作原理:当注塑完成后,利用转动轴18带动螺杆23转动,从而使齿轮26带动直齿杆25做上下运动,从而使推出杆24做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对浇筑完成的材料推出成型腔14,方便成型后的材料取出,增加其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多流道的注塑模具,包括下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2)的上方设置有上模板(1),所述上模板(1)的上方中心设置有浇筑口(3),所述浇筑口(3)的下方设置有主流道(5),所述浇筑口(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副流道(4),所述主流道(5)远离浇筑口(3)的一端设置有成型腔(14),所述下模板(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15),所述第一固定板(15)的上方设置有提升电机(16),所述提升电机(16)的输出端设置有转动轴(18),所述转动轴(18)远离提升电机(1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板(17),所述转动轴(18)的前侧设置有丝杆(19),所述丝杆(19)和上模板(1)轴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流道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18)上设置有限位盘(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流道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1)的下方靠近成型腔(14)的一端设置有缓冲垫(2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流道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腔(14)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散热孔(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流道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1)的下方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导向杆(10),所述导向杆(10)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11),所述下模板(2)的上方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导向槽(12),所述导向槽(12)的上端设置有阻挡块(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流道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杆(27),所述支撑杆(27)远离上模板(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上端内侧设置有弹簧(6),所述弹簧(6)和上模板(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7)远离弹簧(6)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8),所述下模板(2)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槽(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流道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18)贯穿第二固定板(17),所述转动轴(18)远离提升电机(16)的一端设置有螺杆(23),所述螺杆(23)的下方设置有齿轮(26),所述齿轮(26)的左侧设置有直齿杆(25),所述直齿杆(25)的上方设置有推出杆(24),所述螺杆(23)远离转动轴(18)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固定板(22),所述第三固定板(22)和下模板(2)固定连接。
CN202010778116.3A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多流道的注塑模具 Withdrawn CN1118733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8116.3A CN111873331A (zh)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多流道的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8116.3A CN111873331A (zh)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多流道的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73331A true CN111873331A (zh) 2020-11-03

Family

ID=73210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78116.3A Withdrawn CN111873331A (zh)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多流道的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7333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48127A (zh) * 2021-01-14 2021-05-28 武汉圣维林环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进行多孔均匀灌注的注塑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48127A (zh) * 2021-01-14 2021-05-28 武汉圣维林环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进行多孔均匀灌注的注塑设备
CN112848127B (zh) * 2021-01-14 2022-09-06 佛山市三水江达塑料电器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进行多孔均匀灌注的注塑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31330U (zh) 一种卧立式多模注塑机
CN111873331A (zh) 一种多流道的注塑模具
CN211566771U (zh) 一种注塑成型质量好的注塑模具
CN210336727U (zh) 一种汽车变压器包装用注塑模具
CN218196768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111633911A (zh) 便于脱模的双色产品注塑模具
CN217257991U (zh) 一种新型短斜顶结构的模具
CN214395229U (zh) 一种便于取料的注塑模具
CN112172058B (zh) 一种窗户防火窗框智能注塑成型装置
CN109262945B (zh) 一种自动整形输出一体注塑机的操作方法
CN211917562U (zh) 一种双模旋转式嵌件自动装载注塑模具
CN220995322U (zh) 一种低毛边率注塑模具
CN219445925U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底座注塑模具
CN217944187U (zh) 一种方便顶出产品的注塑模具
CN112848101B (zh) 一种新型注塑模具
CN210679502U (zh) 一种abs双面包胶用注塑模具
CN219988354U (zh) 具有复合顶出机构的高承载田字塑料托盘成型模具
CN212736912U (zh) 一种高效的塑胶注塑模具
CN216182507U (zh) 一种轮胎生产用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17704524U (zh) 一种可自动脱膜的注塑模具
CN212948827U (zh) 一种模塑件注塑装置
CN215619618U (zh) 一种带有延时顶出功能的钢制注塑模具
CN219006801U (zh) 一种注塑模具生产用的翻转式功能架装置
CN215849461U (zh) 一种瓶盖注塑模具用脱模机构
CN213260819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