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6717A - 报警呼叫处理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报警呼叫处理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66717A
CN111866717A CN201910345727.6A CN201910345727A CN111866717A CN 111866717 A CN111866717 A CN 111866717A CN 201910345727 A CN201910345727 A CN 201910345727A CN 111866717 A CN111866717 A CN 1118667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alarm
police
receiving
selec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4572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66717B (zh
Inventor
朱海波
唐志雄
郑剑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4572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667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66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67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667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67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83In-session procedures
    • H04L65/1093In-session procedures by adding participants; by removing participa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3Arrangements for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 e.g. for con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61Push-to services, e.g. push-to-talk or push-to-vide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08User group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10Push-to-Talk [PTT] or Push-On-Call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90Services for handling of emergency or hazardous situations, e.g. earthquake and tsunami warning systems [ETW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报警呼叫处理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报警呼叫处理方法包括:在接警终端与报警终端通话时接收派接请求,其中,派接请求包含至少一个警力终端的第一选择信息,所述至少一个警力终端与所述报警终端的位置信息匹配;根据派接请求,建立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报警终端和接警终端之间的通信。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在接警终端和报警终端通话时,将与接警终端的位置匹配的警力终端加入接警终端和报警终端通话,以建立接警终端、报警终端和警力终端之间的通信,减少了接警终端将警情下发至警力终端的二次沟通成本,缩短了警情下发时长。

Description

报警呼叫处理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报警呼叫处理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警情出现时,接警员通过接警终端与报警人的报警终端通话以传递警情的具体信息,警情传递完毕后,接警员再将其下发至报警人周边的警力人员的警力终端。
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发现,通过上述方式传递警情,需要二次沟通成本,因而警情下发时长较长。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报警呼叫处理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在接警终端和报警终端通话时,将报警终端周边的警力终端加入接警终端和报警终端之间的通信,缩短了警情下发时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报警呼叫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接警终端与报警终端通话时接收派接请求,其中,派接请求包含至少一个警力终端的第一选择信息,至少一个警力终端与报警终端的位置信息匹配;根据派接请求,建立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报警终端和接警终端之间的通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报警呼叫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报警终端的呼叫时确定报警终端的位置信息;根据报警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用于处理报警终端报告的警情的至少一个警力终端;向服务器发送派接请求以便服务器根据派接请求建立至少一个警力终端、报警终端和接警终端之间的通信,派接请求包含至少一个警力终端的第一选择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报警呼叫处理设备,包括通信电路、处理器和存储器,处理器分别耦接于通信电路、存储器,通信电路、处理器、存储器工作时可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方法中的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供的报警呼叫处理方法通过在接警终端与报警终端通话时发送的派接请求,且派接请求包含至少一个与报警终端的位置信息匹配的警力终端的第一选择信息,从而根据该派接请求,建立起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报警终端和接警终端之间的通信,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在接警终端和报警终端通话时,与接警终端的位置匹配的警力终端加入接警终端和报警终端通话,以建立接警终端、报警终端和警力终端之间的通信,减少了接警终端将警情下发至警力终端的二次沟通成本,缩短了警情下发时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步骤S12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方法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时序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方法又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方法又一实施方式的时序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方法又一实施方式的时序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方法又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方法又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设备一实施方式的框架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方式的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具体举例说明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方法的实施方式。
第一方面: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S11:在接警终端与报警终端通话时接收派接请求,其中,派接请求包含至少一个警力终端的第一选择信息,至少一个警力终端与报警终端的位置信息匹配。
在一个实施场景中,接警调度设备和接警终端可以通过计算机电信集成(CTI,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Integration)技术接入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Public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或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Public Land MobileNetwork),具体而言,电信交换机(或排队机)与PSTN和/或PLMN相连,电信交换机(或排队机)一方面与服务器相连,另一方面与至少一个接警终端和至少一个与接警终端关联的接警调度设备相连,从而PSTN和/或PLMN网络端的报警终端通过电信交换机(或排队机)与接警终端通信,服务器与网关相连,无线基站接入网关,警力终端通过无线基站、网关与服务器相连。接警调度设备设有屏幕,以供接警员查看相关信息,接警调度设备可以是微型计算机、平板电脑等等。接警终端可以是固定电话机。
第一选择信息表示选择的至少一个与报警终端的位置信息匹配的警力终端的信息,还可以表示预先与该警力终端关联的群组的信息,该群组至少包括该警力终端,除此之外,该群组还可以包括其他警力终端。在一个实施场景中,每个警务站监听至少一个群组,每个群组包括至少一个警力终端。其中,与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表示该警力终端目前处于空闲状态。
在一个实施场景中,接警调度设备与服务器分别通过网线与电信交换机(或排队机)相连,进而服务器通过电信交换机(或排队机)接收接警调度设备发送的派接请求。
步骤S12:根据派接请求,建立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报警终端和接警终端之间的通信。
服务器根据包含有第一选择信息的派接请求,建立起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报警终端和接警终端之间的通信。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方法通过在接警终端与报警终端通话时发送的派接请求,且派接请求包含至少一个与报警终端的位置信息匹配的警力终端的第一选择信息,从而根据该派接请求,建立起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报警终端和接警终端之间的通信,进而能够在接警终端和报警终端通话时,与接警终端的位置匹配的警力终端加入接警终端和报警终端通话,以建立接警终端、报警终端和警力终端之间的通信,减少了接警终端将警情下发至警力终端的二次沟通成本,缩短了警情下发时长。
其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接警终端与报警终端之间的通话通过公网实现,例如,PSTN网络、PLMN网络等;警力终端与接警终端和/或报警终端之间的通话通过专网实现,例如,警用数字集群(PDT,Police Digital Trunking)、数字移动无线电(DMR,DigitalMobile Radio)、陆上集群无线电(TETRA,Terrestrial Trunked Radio)等。
请参阅图2,图2是图1中步骤S12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具体而言,上述步骤S12包括:
步骤S121:根据派接请求,将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加入接警终端关联的通信会议中,其中,接警终端和报警终端已预先作为通信会议的成员。
通信会议为在服务器预先设置的,通信会议至少有一个,每一通信会议关联一个接警终端。在一个实施场景中,当接警终端与报警终端通话时,接警终端与报警终端已预先作为通信会议的成员。
服务器根据派接请求,将派接请求中包含的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加入接警终端关联的通信会议中,此时接警终端、报警终端、警力终端处于同一通信会议中,具备了三者之间建立通信的基础。
步骤S122:呼起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以使得通信会议中的报警终端、接警终端、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之间建立通信。
服务器呼起通信会议中与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之前,通信会议中只有接警终端和报警终端之间通话,服务器呼起通信会议中与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之后,通信会议中的报警终端、接警终端、警力终端三方建立通信。
其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S121之前,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方法包括:接收在接警终端和报警终端建立通话后发送的会议触发请求,其中会议触发请求包括接警终端预绑定的会议号码;基于会议号码触发接警终端关联的通信会议,且将接警终端和报警终端之间的通话接入至通信会议中。
服务器接收接警终端在与报警终端建立通话后发送的会议触发请求,在一个实施场景中,通信会议为在服务器预先创建的,例如服务器预先创建通信会议C1、通信会议C2、通信会议C3等等,每一通信会议具有一个会议号码,例如通信会议C1具有会议号码7001、通信会议C2具有会议号码7002、通信会议C3具有会议号码7003等等。每个接警终端绑定一个会议号码,例如接警终端A1绑定会议号码7001、接警终端A2绑定会议号码7002、接警终端A3绑定会议号码7003等等,也就是说,接警终端A1关联通信会议C1、接警终端A2关联通信会议C2、接警终端A3关联通信会议C3。例如,在服务器未接收到接警终端A1的会议触发请求时,与该接警终端A1关联的通信会议C1处于空闲状态,当服务器接收接警终端A1和报警终端通话后发送的会议触发请求(该会议触发请求包含接警终端A1预先绑定的会议号码7001)时,服务器基于该会议号码7001触发与接警终端A1关联的通信会议C1,将接警终端A1和报警终端之间的通话接入至该通信会议C1中,此时通信会议C1处于被占据状态。
请参阅图3,在上述步骤S11之前,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方法还包括:
步骤S31:发送派接问询消息至与至少一个警力终端连接的网关,其中,派接问询消息包含对至少一个与报警终端的位置信息匹配的警力终端的第二选择信息。
在一个实施场景中,网关一方面与服务器通信连接,一方面与无线基站通信连接,警力终端通过无线基站与网关建立通信连接,进而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警力终端包括但不限于对讲机等。无线基站包括但不限于PDT无线基站、DMR无线基站、TETRA无线基站等等。
在一个实施场景中,采用上述计算机电信集成技术,PSTN或PLMN网络端的报警终端将其位置信息通过电信交换机(或排队机)发送至接警调度设备。接警调度设备收到该报警终端的位置信息后,根据预设圈选规则圈选出符合圈选规则的警力终端,例如,距离报警终端200米范围内的警力终端B1、B2或B1、B2所处的群组D1与该报警终端的位置信息匹配。其中,距离报警终端的距离范围还可以是500米、800米等等,本实施方式不限制具体的数值范围。
第二选择信息表示至少一个与报警终端的位置信息匹配的警力终端,例如在报警终端200米范围内的警力终端B1、B2。在一个实施场景中,第二选择信息还可以表示预先与警力终端关联的群组,例如,B1、B2预先关联群组D1,则第二选择信息表示群组D1。
步骤S32:接收网关反馈的派接响应消息,其中,派接响应消息包含第二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是否能够接受本次派接的结果。
网关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派接问询消息后,查询该派接问询消息中包含的第二选择信息所对应的警力终端是否处于空闲状态,并将查询结果形成与派接问询消息对应的派接响应消息,例如网关查询到第二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B1、B2处于空闲状态,则向服务器发送对应的派接响应消息。在一个实施场景中,网关查询到第二选择信息所对应的警力终端处于空闲状态,将警力终端关联的群组信息形成与派接问询消息对应的派接响应消息,例如网关查询到第二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B1、B2处于空闲状态,则向服务器发送与警力终端B1、B2关联的群组D1的信息形成派接响应消息。服务器接收网关反馈的该派接响应消息,其中该派接响应消息包含第二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是否能够接受本次派接的结果。
步骤S33:将派接响应消息发送至接警调度设备,以使得接警调度设备基于派接响应消息中的结果而确定派接请求中的第一选择信息。其中,接警调度设备与接警终端预先绑定。
服务器将派接响应消息发送给至接警调度设备,以使得接警调度设备基于派接响应消息中的结果而确定派接请求中的第一选择信息,例如派接响应消息中的结果为警力终端B1、B2为空闲状态可以接受派接,进而确定向服务器发送的派接请求中的第一选择信息为警力终端B1、B2的信息,或者派接响应消息中的派接结果为警力终端B1、B2关联的群组D1为空闲状态可以接受派接,进而确定向服务器发送的派接请求中的第一选择信息为警力终端B1、B2关联的群组D1的信息。
其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S12之后,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报警终端和接警终端中至少两者之间的第一通话数据;发送第一通话数据至接警调度设备和与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关联的警力调度设备。
默认状态下,在建立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报警终端和接警终端之间的通信之后,报警终端和接警终端处于全双工通信状态,警力终端处于半双工通信状态,警力终端默认状态下收听报警终端和接警终端之间的通话。具体而言,服务器接收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报警终端和接警终端中至少两者之间的第一通话数据,而后,服务器发送第一通话数据至接警调度设备和与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关联的警力调度设备,例如警力终端B1、B2关联的警力调度设备E1属于警务站E,此时接警终端A1、报警终端、警力终端B1、B2之间至少两者之间的第一通话数据被服务器发送至该警务站E的警力调度设备E1和接警终端A1关联的接警调度设备A。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时序示意图,下面结合图4依序说明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方法的信令流程,具体包括:
S401:接警终端接收报警终端的呼叫,以建立接警终端与报警终端之间的通话。
在一个实施场景中,接警终端通和与其对应的接警调度设备通过计算机电信集成(CTI,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Integration)技术接入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和/或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Public LandMobile Network)。具体而言,通过电信交换机(或排队机)接入PSTN和/或PLMN网络,且电信交换机(或排队机)与服务器通信连接。本实施方式不限制其具体的网络结构。
S402:服务器接收接警终端发送的会议触发请求,其中会议触发请求包含接警终端预绑定的会议号码。
在一个实施场景中,服务器内预先设置了至少一个通信会议,每个通信会议具有一个会议号码,每个接警终端绑定了与其关联的通信会议的会议号码。
S403:服务器基于会议号码触发接警终端关联的通信会议,将接警终端和报警终端之间的通话接入至通信会议。
服务器接收到包含会议号码的会议触发请求后,可以基于该会议号码触发接警终端关联的通信会议,从而可以将接警终端和报警终端之间的通话接入该通信会议中。
S404:接警终端对应的接警调度设备接收报警终端的位置信息。
在接警终端和报警终端之间的通话接入该通信会议后的瞬间,接警终端对应的接警调度设备接收到报警终端的位置信息,在一个实施场景中,该位置信息可以为报警终端的GPS芯片采集到的报警终端所在位置的经纬度,也可以是报警终端通过公网基站定位获得的报警终端所在位置的经纬度,还可以是报警终端结合GPS芯片以及公网基站综合获得的报警终端所在位置的经纬度。
S405:接警调度设备基于报警终端的位置信息圈选与位置信息匹配的警力终端,并形成与该警力终端对应的第二选择信息。
接警调度设备基于报警终端的位置信息圈选报警终端所在位置周边符合预设圈选规则的警力终端,例如报警终端所在位置周围200米、500米、800米范围内。在一个实施场景中,接警调度设备基于报警终端的位置信息圈选报警终端所在位置周边符合预设圈选规则的警力终端所属的群组。接警调度设备基于圈选的警力终端形成对应的第二选择信息。在另一个实施场景中,接警调度设备基于圈选的警力终端所属的群组形成对应的第二选择信息。
S406:接警调度设备向服务器发送派接问询消息,该派接问询消息包含第二选择信息。
接警调度设备基于第二选择信息向服务器发送派接问询消息。
S407:服务器向与警力终端连接的网关发送派接问询消息。
服务器向警力终端连接的网关发送该派接问询消息。
S408:网关根据接收到的派接问询消息向服务器反馈派接响应消息,其中,派接响应消息包含第二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是否能够接受本次派接的结果。
网关根据接收到的派接问询消息,查询与其连接的警力终端是否空闲,在一个实施场景中,网关根据派接问询消息查询与其连接的警力终端所属的群组是否空闲。从而,网关向服务器反馈派接响应消息,其中派接响应消息包含第二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是否能够接受本次派接的结果。在另一个实施场景中,派接响应消息包含第二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所属的群组是否能够接受本次派接的结果。
S409:服务器将接收的派接响应消息发送至接警调度设备。
服务器将接收到的派接响应消息发送给接警调度设备。
S410:接警调度设备向服务器发送派接请求,该派接请求包含接警调度设备基于派接响应消息中的结果而确定派接请求中的第一选择信息。
接警调度设备基于接收到的派接响应消息向服务器发送派接请求,该派接请求中包含接警调度设备基于派接响应消息汇总的结果而确定派接请求中的第一选择信息,第一选择信息包含响应派接问询消息的警力终端或警力终端所属的群组。
S411:服务器根据派接请求,将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加入接警终端关联的通信会议中。
服务器基于派接请求,将派接请求包含的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加入接警终端关联的通信会议中。在一个实施场景中,服务器基于派接请求,将派接请求中包含的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所属的群组加入到接警终端关联的通信会议中。
S412:服务器呼叫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
服务器呼叫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进而使得警力终端响应该呼叫后与接警终端、报警终端建立起基于通信会议的通信连接。
S413:网关向服务器发送呼叫成功信息,进而使得通信会议中的报警终端、接警终端、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之间建立通信。
警力终端通过与其连接的网关响应服务器的呼叫后,网关向服务器发送呼叫成功消息,从而使得通信会议中的报警终端、接警终端、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之间建立通信。
S414:服务器将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报警终端和接警终端中至少两者之间的第一通话数据分别发送至接警调度设备和与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关联的警力调度设备。
为使接警终端关联的接警调度设备和警力终端关联的警力调度设备能够收到报警终端、接警终端、警力终端至少两者之间的第一通话数据,服务器将第一通话数据发送至上述警力调度设备和接警调度设备。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方法能够在接警终端和报警终端通话时,与接警终端的位置匹配的警力终端加入接警终端和报警终端通话,以建立接警终端、报警终端和警力终端之间的通信,减少了接警终端将警情下发至警力终端的二次沟通成本,缩短了警情下发时长。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方法又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警力终端与接警终端、报警终端之间的通信为半双工通信,默认情况下,警力终端收听接警终端与报警终端之间以全双工通信方式进行的通话。具体而言,在上述步骤S12后,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1:接收网关发送的由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发出的话权申请请求。
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为此时在通信会议中收听接警终端和报警终端之间通话的警力终端。在一个实施场景中,警力终端为对讲机,当其PTT(Push To Talk)按键被按下时,表示警力终端所属的警员需要在接警终端和报警终端通话的过程中插话,因此,由于默认状态下,警力终端处于半双工通信方式,因此需要取得话权方可插话。警力终端向网关发送话权申请请求,网关向服务器转发该警力终端的话权申请请求。
步骤S52:根据话权申请请求将话权下发至发出话权申请请求的警力终端。
服务器根据话权申请请求将话权下发至发出话权申请请求的警力终端。
步骤S53:接收网关发送的由获得话权的警力终端发出的第二通话数据。
第二通话数据是与接警终端和报警终端在同一通信会议中的警力终端对于接警终端和报警终端之间的第一通话数据进行回话而产生的通话数据。具体而言,发出话权申请请求的警力终端在获得话权后,将第二通话数据通过网关转发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该第二通话数据,从而使得在同一个通信会议中的接警终端和报警终端收听到该第二通话数据。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方法中警力终端可以在实时收听接警终端和报警终端之间的通话的过程中,申请话权从而进行插话,进而使得警力终端所属的警员根据收听到的接警终端和报警终端之间的通话而进行插话。
其中,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S53之后,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方法还包括:接收网关发送的由获得话权的警力终端发出的话权释放请求;根据话权释放请求将发出话权释放请求的警力终端的话权释放,并将话权下发至接警终端。
在一个实施场景中,警力终端所属的警员在插话完成后,释放PTT按键,从而完成插话,释放话权,在释放PTT按键后,警力终端向与其相连的网关发送话权释放请求,从而在警力终端完成插话后,及时释放话权,将话权归还。服务器接收网关发的由获得话权的警力终端发出的话权释放请求,根据话权释放请求将发出话权释放请求的警力终端的话权释放,并将话权下发至接警终端,以使得接警终端继续与报警终端进行全双工通信方式的通话,进而警力终端接着收听报警终端与接警终端之间的通话。
其中,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S12之后,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方法还包括:将话权归属信息发送至接警调度设备和与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关联的警力调度设备。
在一个实施场景中,上述将话权归属信息发送至接警调度设备和与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关联的警力调度设备的步骤还可以发生在步骤上述S51、步骤S52、步骤S53之后。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方法中接警调度设备和警力调度设备可以实时获得当前话权归属在于接警终端或警力终端。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方法另一实施方式的时序示意图。下面结合图6依序说明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方法的信令流程,具体包括:
步骤S601:网关向服务器发送由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发出的话权申请请求。
在一个实施场景中,警力终端为对讲机,当其PTT(Push To Talk)按键被按下时,表示警力终端所属的警员需要在接警终端和报警终端通话的过程中插话,因此,由于默认状态下,警力终端处于半双工通信方式,因此需要取得话权方可插话。警力终端向网关发送话权申请请求,网关向服务器转发该警力终端的话权申请请求。
步骤S602:服务器分别向接警调度设备和与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关联的警力调度设备发送话权归属信息。
接警调度设备和警力调度设备通过话权归属信息可以实时获得当前话权归属在于接警终端或警力终端。
步骤S603:服务器根据话权申请请求通过网关将话权下发至发出话权申请请求的警力终端。
服务器根据话权申请请求将话权下发至警力终端。
步骤S604:网关基于话权的下发向服务器发送话权得到信息。
网关在话权下发后。向服务器发送话权得到信息。
步骤S605:服务器分别向接警调度设备和与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关联的警力调度设备发送话权归属信息。
接警调度设备和警力调度设备通过话权归属信息可以实时获得当前话权归属在于接警终端或警力终端。
步骤S606:接收网关发送的由获得话权的警力终端发出的第二通话数据。
发出话权申请请求的警力终端在获得话权后,将第二通话数据通过网关转发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该第二通话数据,从而使得在同一个通信会议中的接警终端和报警终端收听到该第二通话数据。
步骤S607:服务器分别向接警调度设备和与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关联的警力调度设备发送话权归属信息。
接警调度设备和警力调度设备通过话权归属信息可以实时获得当前话权归属在于接警终端或警力终端。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方法中警力终端可以在实时收听接警终端和报警终端之间的通话的过程中申请话权,从而进行插话,进而使得警力终端所属的警员根据收听到的接警终端和报警终端之间的通话而进行插话,且接警调度设备和警力调度设备可以实时获得当前话权归属在于接警终端或警力终端。
其中,在又一个实施方式,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方法在上述步骤S12之后,还包括:接收接警终端在与报警终端结束通话时发送的挂断指令。
接警终端和报警终端结束通话后,接警终端向服务器发送挂断指令。
其中,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S12之后,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方法还包括:在检测到满足预设挂断条件时,发送第一挂断通知至接警终端,以通知即将断开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与接警终端、报警终端之间的通信,并执行断开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与接警终端、报警终端之间的通信。
其中,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接收接警终端在与报警终端结束通话时发送的挂断指令之后或在步骤检测到满足预设挂断条件时,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方法还包括:发送第二挂断通知至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以通知即将断开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与接警终端、报警终端之间的通信。在一个实施场景中,预设挂断条件为报警终端挂断与接警终端之间的通话,或接警终端挂断与报警终端之间的通话。在一个实施场景中,服务器以套接字(socket)的方式发送第二挂断通知。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方法在接警终端和报警终端结束通话后或在检测到满足预设挂断条件时,立即挂断警力终端与接警终端、报警终端之间的通话,以尽快释放警力终端占用的信道资源。
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方法又一实施方式的时序示意图。下面结合图7依序说明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方法的信令流程,具体包括:
步骤S701:服务器接收接警终端在与报警终端结束通话时发送的挂断指令。
接警终端和报警终端结束通话后,接警终端向服务器发送挂断指令。
步骤S702:服务器发送第二挂断通知至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连接的网关,以通知即将断开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与接警终端、报警终端之间的通信。
服务器发送第二挂断通知至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连接的网关,以通知即将断开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与接警终端、报警终端之间的通信。
步骤S703:在检测到满足预设挂断条件时,发送第一挂断通知至接警终端,以通知即将断开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与接警终端、报警终端之间的通信,并执行断开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与接警终端、报警终端之间的通信。
在一个实施场景中,预设挂断条件为报警终端挂断与接警终端之间的通话,或接警终端挂断与报警终端之间的通话。在另一个实施场景中,预设挂断条件还可以是警力终端主动挂断,具体而言,警力终端上可设有一个主动挂断按键,当该按键被按下时,表示警力终端主动挂断与接警终端和报警终端之间的通信。
步骤S704:服务器发送第二挂断通知至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连接的网关,以通知即将断开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与接警终端、报警终端之间的通信。
服务器发送第二挂断通知至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连接的网关,以通知即将断开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与接警终端、报警终端之间的通信。
在一个实施场景中,上述步骤S701和步骤S702、步骤S703和步骤S704可以并行进行,以使得警力终端尽快将占用的信道资源释放。
在一个实施场景中,上述步骤S702和步骤S704之后,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方法还包括:服务器分别向接警调度设备和警力调度设备发送第三挂断通知,以终止向接警调度设备和警力调度设备发送通话数据。
在一个实施场景中,上述步骤服务器分别向接警调度设备和警力调度设备发送第三挂断通知之后,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方法还包括:服务器接收接警调度设备发送的第一删除信息,第一删除信息内包含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以将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从通信会议中删除。服务器将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从通信会议中删除,并向接警调度设备反馈删除结果。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方法在接警终端和报警终端结束通话后或在检测到满足预设挂断条件时,立即挂断警力终端与接警终端、报警终端之间的通话,以尽快释放警力终端占用的信道资源。
第二方面:
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方法又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具体而言,可以包括:
步骤S81:在报警终端呼叫时确定报警终端的位置信息。
在一个实施场景中,接警调度设备与接警终端预先绑定,在接警终端接收到报警终端报告的警情时,与该接警终端预先绑定的接警调度设备接收该报警终端的位置信息。在一个实施场景中,位置信息可以经纬度信息。
步骤S82:根据报警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用于处理报警终端报告的警情的至少一个警力终端。
在一个实施场景中,为了更加快速地根据报警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用于处理报警终端报告的警情的至少一个警力终端,可以在电子地图上确定报警终端所在的点位,从而以该点位为圆心,以预设的距离为半径进行圈选,在圈选范围之内的警力终端,即可以确定为用于处理报警终端报告的警情的警力终端。圈选出的警力终端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三个等等,本实施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步骤S83:向服务器发送派接请求以便服务器根据派接请求建立至少一个警力终端、报警终端和接警终端之间的通信,派接请求包含至少一个警力终端的第一选择信息。
接警调度设备在完成确定用于处理报警终端报告的警情的至少一个警力终端之后,可以向服务器发送派接请求,且该派接请求内包含有至少一个警力终端的第一选择信息,从而使得服务器建立至少一个警力终端、报警终端和接警终端之间的通信。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本申请能够在接警终端和报警终端通话时,与接警终端的位置匹配的警力终端加入接警终端和报警终端通话,以建立接警终端、报警终端和警力终端之间的通信,减少了接警终端将警情下发至警力终端的二次沟通成本,缩短了警情下发时长。
请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方法又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具体而言:
上述实施方式中,步骤S82可以具体包括:
步骤S91:基于位置信息确定与报警终端的距离小于一预设值的至少一个警力终端,并形成第二选择信息。
预设值可以是500米、600米、700米等等,本实施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通过报警终端的位置信息与警力终端的位置信息计算报警终端与警力终端之间的距离,通过进一步判断该距离是否小于预设值,从而确定出用于处理报警终端所报告的警情的警力终端。
在另一个实施场景中,为了更加快速地根据报警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用于处理报警终端报告的警情的至少一个警力终端,可以在电子地图上确定报警终端所在的点位,从而以该点位为圆心,以预设值为半径进行圈选,在圈选范围之内的警力终端,即可以确定为用于处理报警终端报告的警情的警力终端。圈选出的警力终端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三个等等,本实施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圈选的次数可以设置为一次、两次、三次等等。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步骤S82之后还可以具体包括:
步骤S92:发送派接问询消息至服务器,以便服务器将派接问询消息转发至与至少一个警力终端连接的网关,其中,派接问询消息包括第二选择信息。
在一个实施场景中,网关一方面与服务器通信连接,一方面与无线基站通信连接,警力终端通过无线基站与网关建立通信连接,进而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警力终端包括但不限于对讲机等。无线基站包括但不限于PDT无线基站、DMR无线基站、TETRA无线基站等等。
第二选择信息表示至少一个与报警终端的位置信息匹配的警力终端,例如在报警终端200米范围内的警力终端B1、B2。在一个实施场景中,第二选择信息还可以表示预先与警力终端关联的群组,例如,B1、B2预先关联群组D1,则第二选择信息表示群组D1。
在一个实施场景中,上述步骤S92之后还可以包括:
步骤S93:接收服务器转发的派接响应消息,其中,派接响应消息是网关基于派接问询消息而反馈的,所述响应消息包含第二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是否能够接受本次派接的结果。
网关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派接问询消息后,查询该派接问询消息中包含的第二选择信息所对应的警力终端是否处于空闲状态,并将查询结果形成与派接问询消息对应的派接响应消息,例如网关查询到第二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B1、B2处于空闲状态,则向服务器发送对应的派接响应消息,服务器再将该派接响应消息转发至接警调度设备。在一个实施场景中,网关查询到第二选择信息所对应的警力终端处于空闲状态,将警力终端关联的群组信息形成与派接问询消息对应的派接响应消息,例如网关查询到第二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B1、B2处于空闲状态,则向服务器发送与警力终端B1、B2关联的群组D1的信息形成派接响应消息。服务器接收网关反馈的该派接响应消息,其中该派接响应消息包含第二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是否能够接受本次派接的结果。
在一个实施场景中,上述实施方式中步骤S83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S94:基于派接响应消息中的结果而确定至少一个警力终端的第一选择信息。
接警调度设备接收服务器转发的派接响应消息发后,接警调度设备基于该派接响应消息中的结果而确定派接请求中的第一选择信息,例如派接响应消息中的结果为警力终端B1、B2为空闲状态可以接受派接,进而确定向服务器发送的派接请求中的第一选择信息为警力终端B1、B2的信息,或者派接响应消息中的派接结果为警力终端B1、B2关联的群组D1为空闲状态可以接受派接,进而确定向服务器发送的派接请求中的第一选择信息为警力终端B1、B2关联的群组D1的信息。
步骤S95:发送包含第一选择信息的派接请求至服务器。
在确定至少一个警力终端的第一选择信息之后,接警调度设备发送包含第一选择信息的派接请求至服务器,以便服务器根据所述派接请求建立所述至少一个警力终端、所述报警终端和所述接警终端之间的通信。
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设备一实施方式的框架示意图。具体而言,包括通信电路1010、处理器1020和存储器1030,处理器1020分别耦接于通信电路1010、存储器1030,通信电路1010、处理器1020、存储器1030工作时可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报警呼叫处理方法任一实施方式的步骤。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本申请能够在接警终端和报警终端通话时,与接警终端的位置匹配的警力终端加入接警终端和报警终端通话,以建立接警终端、报警终端和警力终端之间的通信,减少了接警终端将警情下发至警力终端的二次沟通成本,缩短了警情下发时长。
其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设备还可以至少包括派接模块、呼叫模块等两个功能模块,派接模块用于接收接警调度设备在接警终端与报警终端通话时发送的派接请求,呼叫模块用于根据派接请求,建立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报警终端和接警终端之间的通信,具体而言,呼叫模块用于呼起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以使得通信会议中的报警终端、接警终端、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之间建立通信。本申请报警呼叫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GPS模块,用于从网关处获得警力终端的位置信息,并将该位置信息发送给接警调度设备和/或警力调度设备,以及当前组模块,用于获得警力终端当前所在通信组的信息并发送至接警调度设备和/或警力调度设备。
请参阅图11,图11为本申请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100一实施方式的框架示意图。本申请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100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1101,计算机程序1101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的报警呼叫处理方法任一实施方式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报警呼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警终端与报警终端通话时接收派接请求,其中,所述派接请求包含至少一个警力终端的第一选择信息,所述至少一个警力终端与所述报警终端的位置信息匹配;
根据所述派接请求,建立所述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所述警力终端、所述报警终端和所述接警终端之间的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派接请求,建立所述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所述警力终端、所述报警终端和所述接警终端之间的通信,包括:
根据所述派接请求,将所述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所述警力终端加入所述接警终端关联的通信会议中,其中,所述接警终端和所述报警终端已预先作为所述通信会议的成员;
呼起所述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所述警力终端,以使得所述通信会议中的所述报警终端、所述接警终端、所述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之间建立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在所述接警终端和所述报警终端建立通话后发送的会议触发请求,其中所述会议触发请求包括所述接警终端预绑定的会议号码;
基于所述会议号码触发所述接警终端关联的所述通信会议,且将所述接警终端和所述报警终端之间的通话接入至所述通信会议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警终端与报警终端通话时接收派接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派接问询消息至与至少一个所述警力终端连接的网关,其中,所述派接问询消息包含对至少一个与报警终端的位置信息匹配的警力终端的第二选择信息;
接收所述网关反馈的派接响应消息,其中,所述派接响应消息包含所述第二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是否能够接受本次派接的结果;
将所述派接响应消息发送至接警调度设备,以使得所述接警调度设备基于所述派接响应消息中的所述结果而确定所述派接请求中的第一选择信息;
其中,所述接警调度设备与所述接警终端预先绑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建立所述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所述警力终端、所述报警终端和所述接警终端之间的通信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所述报警终端和所述接警终端中至少两者之间的第一通话数据;
发送所述第一通话数据至所述接警调度设备和与所述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关联的警力调度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警力终端与所述接警终端、所述报警终端之间的通信为半双工通信;
在所述建立所述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所述警力终端、所述报警终端和所述接警终端之间的通信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关发送的由所述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所述警力终端发出的话权申请请求;
根据所述话权申请请求将话权下发至发出所述话权申请请求的所述警力终端;
接收所述网关发送的由获得所述话权的所述警力终端发出的第二通话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话权申请请求将话权下发至发出所述话权申请请求的所述警力终端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网关发送的由获得话权的所述警力终端发出的话权释放请求;
根据所述话权释放请求将发出所述话权释放请求的所述警力终端的所述话权释放,并将所述话权下发至所述接警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所述警力终端、所述报警终端和所述接警终端之间的通信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话权归属信息发送至所述接警调度设备和与所述第一选择信息对应的所述警力终端关联的警力调度设备。
9.一种报警呼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报警终端呼叫时确定所述报警终端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报警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用于处理所述报警终端报告的警情的至少一个警力终端;
向服务器发送派接请求以便服务器根据所述派接请求建立所述至少一个警力终端、所述报警终端和所述接警终端之间的通信,所述派接请求包含所述至少一个警力终端的第一选择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报警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用于处理所述报警终端报告的警情的至少一个警力终端包括:
基于所述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报警终端的距离小于一预设值的所述至少一个警力终端,并形成第二选择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报警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用于处理所述报警终端报告的警情的至少一个警力终端之后,包括:
发送派接问询消息至所述服务器,以便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派接问询消息转发至与所述至少一个警力终端连接的网关,其中,所述派接问询消息包括所述第二选择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服务器转发的派接响应消息,其中,所述派接响应消息是所述网关基于所述派接问询消息而反馈的,所述派接响应消息包含所述第二选择信息对应的警力终端是否能够接受本次派接的结果;
所述向服务器发送派接请求包括:
基于所述派接响应消息中的所述结果而确定所述至少一个警力终端的第一选择信息;
发送包含所述第一选择信息的派接请求至所述服务器。
12.一种报警呼叫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呼叫处理设备包括:
通信电路、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分别耦接于所述通信电路、所述存储器,所述通信电路、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工作时可实现权利要求1-8或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权利要求1-8或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345727.6A 2019-04-26 2019-04-26 报警呼叫处理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8667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5727.6A CN111866717B (zh) 2019-04-26 2019-04-26 报警呼叫处理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5727.6A CN111866717B (zh) 2019-04-26 2019-04-26 报警呼叫处理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6717A true CN111866717A (zh) 2020-10-30
CN111866717B CN111866717B (zh) 2022-08-30

Family

ID=72951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45727.6A Active CN111866717B (zh) 2019-04-26 2019-04-26 报警呼叫处理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6671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66763A1 (zh) * 2021-02-05 2022-08-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确定位置圈选范围内的终端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48839A1 (zh) * 2008-10-29 2010-05-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定位技术的报警信息推送系统、装置及方法
CN102982665A (zh) * 2012-11-26 2013-03-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报警处理方法及报警系统
CN108734931A (zh) * 2018-05-22 2018-11-02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警力调派方法、装置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48839A1 (zh) * 2008-10-29 2010-05-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定位技术的报警信息推送系统、装置及方法
CN101729704A (zh) * 2008-10-29 2010-06-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定位技术的报警信息推送系统、装置及方法
CN102982665A (zh) * 2012-11-26 2013-03-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报警处理方法及报警系统
CN108734931A (zh) * 2018-05-22 2018-11-02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警力调派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66763A1 (zh) * 2021-02-05 2022-08-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确定位置圈选范围内的终端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6717B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49018A (zh) 一种多方通话进行切换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616869A (zh) 多卡多待系统、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66160B (zh) 一种基于云服务器的多sim卡集群读卡通话方法及系统
CN111866717B (zh) 报警呼叫处理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2857876A (zh) 一种无线集群通信系统中群组信息的同步方法及相应装置
KR20130073320A (ko) 인스턴트 메시지 서버 및 단문 메시지 서비스 서버의 연동 방법 및 연동 시스템
CN100441030C (zh) 一种私密呼叫的建立方法
KR100962648B1 (ko) 사설 교환 시스템 및 내선별 단문 메시지 서비스 방법
CN109391595A (zh) 通话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WO2020215334A1 (zh) 报警呼叫处理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01352341A (ja) 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US8160539B1 (en) Location provisioning for 911 calls received at a telecommunications relay service
CN107148008A (zh) 通话切换方法、系统、终端及服务器
CN102065368A (zh) 一种用户状态自动播放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5812600B (zh) 基于呼叫的位置信息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TWI544776B (zh) 電話通訊方法
JP7380879B2 (ja) 通知装置、通知システム、通知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3634742B (zh) 呼叫请求消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WO2016208809A1 (en) Telephony collab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trusted environment
KR101837540B1 (ko) 서비스 서버 그리고 그를 포함한 통화요구 알림서비스 제공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6453796A (zh) 电话呼叫方法、装置、系统和调度服务器
CN101322427B (zh) 直接在转换说话人之后将数据传输给现有组呼的至少一个接听用户的方法
CN106162589B (zh) 一种来电转接方法、装置和终端
KR100541990B1 (ko) 단발성 통화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EP2897391A2 (en) Left-message transfer device and method, and message-leav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