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22427B - 直接在转换说话人之后将数据传输给现有组呼的至少一个接听用户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直接在转换说话人之后将数据传输给现有组呼的至少一个接听用户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22427B
CN101322427B CN2006800395847A CN200680039584A CN101322427B CN 101322427 B CN101322427 B CN 101322427B CN 2006800395847 A CN2006800395847 A CN 2006800395847A CN 200680039584 A CN200680039584 A CN 200680039584A CN 101322427 B CN101322427 B CN 1013224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group
user
application
ca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3958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22427A (zh
Inventor
H·-J·马克斯
F·钱
P·施米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13224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24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224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24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1/00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systems
    • H04M11/06Simultaneous speech and data transmission, e.g. telegraphic transmission over the same conductors
    • H04M11/066Telephone sets adapted for data transmi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4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Abstract

在移动无线电系统内的现有组呼的情况下,将上行链路组呼信道分配给作为新的说话人的第二用户,以便将说话人角色从第一用户转换到第二用户,其中所述移动无线电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主移动交换中心和至少一个辅助移动交换中心,至少一个基站系统分别连接到这些移动交换中心上。在分配了上行链路组呼信道之后,通过由第二用户生成的并且通过上行链路组呼信道传输到主移动交换中心的组呼控制消息来发起数据、尤其是组应用数据向组呼的至少一个接听用户、尤其是第一用户的传输。

Description

直接在转换说话人之后将数据传输给现有组呼的至少一个接听用户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移动无线电系统内直接在转换说话人之后将数据传输给现有组呼的至少一个接听用户的方法,所述移动无线电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主移动交换中心和至少一个辅助移动交换中心,至少一个基站系统分别连接到这些移动交换中心上,其中为了将说话人角色从现有组呼的第一用户转换到第二用户,将上行链路组呼信道分配给第二用户。
背景技术
已知由无线电小区组成的数字移动无线电系统、例如基于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标准的移动无线电系统,通过这些移动无线电系统尤其可以提供组呼业务(“语音组呼业务”(VGCS)/“语音广播业务”(VBS))。例如在3GPPTS 43.068和43.069标准中定义了这样的组呼业务,在这些组呼业务中每一个组呼针对一组无线电用户(简称为用户),其中所述用户是优选地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说话或者接听用户。
在此情况下,一个组的用户均处在由至少一个无线电小区构成的组服务区内(“group call area(群呼区)”),在至少一个主移动交换中心(“anchor mobileServices switching center(驻在地移动业务交换中心)”)和必要时另外的辅助移动交换中心(“relay mobile services switching center(中继移动业务交换中心)”)的控制下,该组的用户可以在现有组呼的过程中自由地移动到该组服务区中。
主移动交换中心分别与辅助移动交换中心相连接,至少一个基站系统(“basestation system”)分别连接到这些移动交换中心上。通过基站系统产生至少一个无线电小区形式的服务区。部分重叠的各个无线电小区总体上构成移动无线电系统的整个服务区。在此情况下,主移动交换中心或者驻在地交换中心被设置用于进行和维持组呼,并且辅助移动交换中心或者中继交换中心负责控制和管理组服务区的并未已经分配给主移动交换中心或者驻在地交换中心的那些无线电小区。
为了标识组呼的潜在用户,在移动无线电系统内将特殊的组地址信息(“group ID(组ID)”)分配给这些潜在用户,通过短消息业务(SMS)消息将该组地址信息传送给这些潜在用户,以便接纳新的组用户。这种处理方式尤其以概念OTA=“over the air”(空中)激活而已知。为此,例如在移动无线电系统内设置有OTA服务器单元,该OTA服务器单元实现组呼的当前用户列表的生成和更新以及组呼所需的连接参数的生成。
需要为通信终端设备的说话和接听用户建立共用的组呼信道,以便建立按照3GPP规范43.068和43.069的组呼。为此,例如,通过所谓的“调度员”来发起组呼,所述调度员就是即使在没有分配到说话人角色的情况下也在现有组呼范围内具有说话权的组用户。
组呼信道由下行链路组呼信道和上行链路组呼信道构成,其中针对相应的组为组服务区的每一个无线电小区建立这些信道。上行链路组呼信道在此情况下仅被设置用于组呼的说话用户,而组呼的所有接听用户通过共同的下行链路组呼信道来接收通过上行链路组呼信道传输给移动无线电系统的组呼数据或者组应用数据。
在组呼的所述建立之后,首先将上行链路组呼信道分配给作为说话人的调度员。由调度员释放上行链路组呼信道(“Uplink free message(上行链路空闲消息)”),并且将上行链路组呼信道的释放告知其它组用户,以便在现有组呼的范围内转换说话人角色。随后,组用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为自己请求说话人角色,即他根据标准化的“上行链路请求方法”请求上行链路组呼信道。在由接任说话人角色的组用户发起请求之后,将上行链路组呼信道以及因此说话人角色分配给该组用户。
在典型的组呼的情况下,每一个说话人的说话时间在统计上来看是非常短的,因此应在最短时间内将说话人角色从现有组呼连接范围内的第一通信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转换到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二用户。尤其当新的说话人想要将文本消息发送给之前的说话人时,应在最短时间内发送,优选地在500ms以下的时间内发送。
但是,已经存在的移动无线电系统中的已知信令协议具有多个时间密集的信令步骤,且目前没有提供发送文本数据的可能性(参见按照3GPP TS 23.040的SMS业务)。尤其不能在涉及说话人转换的用户之间相互交换文本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说明一种用于直接在转换说话人之后将数据传输给现有组呼的至少一个接听用户的有效的且节省成本的方法。该任务通过以下方案来加以解决。
本发明方法的基本方面在于:在分配了上行链路组呼信道之后,通过由第二用户生成的并且通过上行链路组呼信道传输到主移动交换中心的组呼控制消息来发起数据向至少一个接听用户的传输。特别有利地,可以由当前说话人在接任说话人角色之后通过按照标准3GPP TS 44.068建立的群呼控制消息将数据传输给其它组用户、优选地上一个说话的用户,由此可以明显缩短交换消息所需的持续时间。尤其可以由此在组呼范围内在新的说话人与先前的说话人之间传输文本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在所述组呼控制消息中将组应用数据作为数据进行传输。所述数据可以是文本数据。所述组应用数据除了语音数据和/或控制数据之外还包括标识作为新的说话人的所述第二用户的数据。由所述主移动交换中心读出所述组呼控制消息中所包含的组应用数据并且进行进一步处理。由所述主移动交换中心生成指示消息,并且通过该指示消息将所述组呼控制消息所包含的组应用数据传输给相应的基站系统。指示消息可以是基站系统管理应用部分消息。通过信令呼叫控制协议信令协议将所述指示消息传输给相应的基站系统。在相应的基站中接收到所述指示消息之后生成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优选地通过快速关联呼叫控制信令信道传输给所述组呼的分别位于基站系统的无线电小区之中的用户。由所述主移动交换中心通过管理应用部分信令消息将所述组呼控制消息中所包含的组应用数据传输给至少一个辅助移动交换中心。通过至少一个另外的管理应用部分信令消息向所述主移动交换中心确认所述组应用数据的接收。所述组呼控制消息具有在标准3GPP TS 44.068中所规定的结构。在所述组呼控制消息中在信息数据字段中所包含的组应用数据最多包括20个数据八位字节。在所述组呼控制消息的信息数据字段中所包含的组应用数据至少包含数据标识信息和说话人标识信息。将所述组应用数据传输给所述组呼的至少一个能够确定的用户。
附图说明
以下根据图借助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解释。在此情况下:
图1示例性地以示意框图示出在移动无线电系统内的现有组呼,以及
图2示例性地示出本发明方法的各个信令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以示意框图示出的优选地基于GSM标准的移动无线电系统包括例如多个基站系统BSS和移动交换中心AMSC、RMSC、GMSC以及多个数据库AVLR、RVLR、AGCR、RGCR、HLR和OTA服务器单元OTAU。在此,移动交换中心AMSC、RMSC、GMSC中的至少一个被构造为主交换中心AMSC;至少另一个被构造为辅助交换中心RMSC,且至少一个被构造为接入移动交换中心GMSC。
至少一个分别产生所谓的无线电小区FZ1、FZ2的基站系统BSS分别连接到主交换中心AMSC以及辅助交换中心RMSC上。通过多个无线电小区FZ1、FZ2来确定移动无线电系统的整个服务区,在这些无线电小区中通过空中接口建立例如从移动无线电系统通过基站系统BSS至移动通信终端设备或者移动站MS1-MS3的连接。为了建立组呼,优选地从移动无线电系统的整个服务区中选择共同来看构成组服务区的无线电小区FZ1、FZ2。
不同的移动交换中心AMSC、RMSC被设置用于在移动无线电系统内实现用于控制连接的移动无线电特定的交换功能。在此,至少一个基站系统BSS分别被分配给被设置用于执行和相应的基站系统BSS有关的移动无线电特定的交换功能的移动交换中心AMSC、RMSC。
例如,移动交换中心AMSC、RMSC中的每一个均可以建立从移动无线电系统到固网(例如公共电话网络PSTN)或者到另外的数据网络以及到另外的网络运营商的移动无线电系统的通信连接。就在移动无线电系统内两个移动站MS1、MS3之间的通信连接而言,可以在一个移动交换中心(例如主移动交换中心AMSC)和另一个移动交换中心(例如辅助移动交换中心RMSC)之间建立连接,或者在同一个移动交换中心AMSC、RMSC内建立连接。例如,至少连接到主移动交换中心AMSC上的接入移动交换中心GMSC在此情况下构成用于分别从外部电信系统EN入站的呼叫或者朝外部电信系统EN出站的呼叫的接口。
移动交换中心AMSC、RMSC中的每一个均被分配至少一个用户数据库(“访问者位置寄存器”)AVLR、RVLR,该用户数据库提供用户数据,该用户数据用于当前停留在被分配给移动交换中心AMSC、RMSC的服务区内的那些用户T1-T3的连接处理。除此之外,在移动无线电系统内设置有至少一个中央用户数据库(“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该中央用户数据库与各个用户数据库AVLR、RVLR相连接。在中央用户数据库HLR中持久地集中存储在移动无线电系统内注册的用户T1-T3的用户数据以及附加地集中存储关于用户到移动无线电系统的接入权的信息。中央用户数据库HLR附加地包含关于由于用户T1-T3在移动无线电系统内的当前停留位置而主管用户T1-T3的用户数据库AVLR、RVLR的信息。
为了处理针对一组用户的组呼,根据标准TS 43.068,除了用户数据库AVLR、RVLR之外,移动交换中心AMSC、RMSC中的每一个还分别被分配包含用于处理组呼的组叫数据的组呼数据库(“组呼寄存器”)AGCR、RGCR。包含在所分配的组呼数据库AGCR、RGCR中的数据记录根据标准TS 43.068来组织。
例如,组呼数据包含例如无线电小区FZ1、FZ2的列表,这些无线电小区构成组服务区,并且因此可供用于在组服务区内建立组呼。在此,借助用来标识组服务区的服务区信息(“组呼区ID”)来引用(verweisen)属于组服务区的无线电小区FZ1、FZ2的列表,并且通过组信息(“组ID”)来标识属于某一个组的用户T1-T3。除此之外,组呼数据还包括例如所分配的组的所选用户(“调度员”)的列表,这些用户有权启动组呼或者结束组呼。
在本实施例中已经在第一用户T1或者第一通信终端设备MS1的用户(例如构成为调度员)和第二用户T2或者第二通信终端设备MS2的用户以及第三用户T3或者第三通信终端设备MS3的用户之间建立了组呼。
在此情况下,所述第一和第二移动通信终端设备MS1、MS2均位于第一无线电小区FZ1之中,而第三移动通信终端设备MS3位于第二无线电小区FZ2之中,其中第一无线电小区FZ1被分配给直接由主移动交换中心AMSC进行管理的基站系统BSS,而第二无线电小区FZ2被分配给另一个通过与主移动交换中心AMSC相连接的辅助移动交换中心NMSC进行管理的基站系统BSS。
为了传输组应用数据Application_Data、即语音数据、文本数据、其它的有效和控制数据等等,从主移动交换中心AMSC出发分别朝第一和第二无线电小区FZ1、FZ2建立了下行链路组呼信道D-CH。此外,在第一无线电小区FZ1和主移动交换中心AMSC之间还存在被分配给当前说话人、即第一用户T1或者第一移动通信终端设备MS1的用户的上行链路组呼信道U-CH。
由网络运营商通过以下方式对移动无线电系统内的组进行定义,即在被分配给确定用户T1-T3的组呼数据库AGCR、RGCR中将至少一个特定的组信息(“组ID”)分配给所述确定用户T1-T3。在此情况下属于该组的各个用户借助其移动无线电号码或者“移动用户综合业务数字网络号码(MSISDN)”来定义。
通过例如存储在移动通信终端设备MS1~MS3的SIM卡上的第一短消息业务(SMS)消息将某一个用户被接纳到组中通知每个组用户。这种处理方式尤其以概念OTA=“over the air”(空中)激活而已知。为此,例如在移动无线电系统中设置有OTA服务器单元OTAU,该OTA服务器单元分别与中央用户数据库HLR、中央用户数据库AVLR、RVLR以及组呼数据库AGCR、RGCR相连接。
OTA服务器单元OTAU能够生成并更新组呼的当前的用户列表以及生成组呼所需的连接参数。此外,借助OTA服务器单元OTAU生成用于接纳各个用户所需的第一SMS消息,以及更新中央用户数据库HLR和各个用户数据库AVLR、RVLR中的所属的用户数据以及组呼数据库AGCR、RGCR的组呼数据。根据标准TS 23.040,通过SMS业务中心(图中并未示出)将在OTA服务器单元OTAU中生成的SMS消息传输给移动用户。
如果现在说话人角色例如应从第一用户T1转到第二用户T2,则首先由第一用户T1释放第一无线电小区FZ1和主移动交换中心AMSC之间的上行链路组呼信道U-CH,然后根据“上行链路请求方法”,由随后的说话人、即第二用户T2请求该上行链路组呼信道。接着将上行链路组呼信道U-CH分配给第二用户T2。
在图2中以示意框图示出移动无线电系统的所选择的元件以及在该移动无线电系统之间进行的信令步骤或者所交换的信令消息。
根据本发明,设置有至少一个组呼控制消息GCCN,该组呼控制消息GCCN由接任说话人角色的第二用户T2或者第二移动通信终端设备MS2的用户通过A接口、也就是移动通信终端设备MS1、MS2和主交换中心AMSC之间的接口来产生。该组呼控制消息接着优选地经由一个或者多个基站系统BSS通过当前所分配的上行链路组呼信道U-CH传输给主移动交换中心AMSC。根据在标准3GPP TS 44.068中所说明的格式来构建组呼控制消息GCCN。
因此由想要作为新的说话人通过现有组呼发送组应用数据Application_Data、或者想要向另一个参与组呼业务的用户(“Driver(司机)”)确认在说话人转换之前所传送的组应用数据Application_Data的接收或者获得的那些通信用户T1、T2、T3来发起所述消息。
例如,可以如下来构建组呼控制消息GCCN:
Figure GSB00000465129300071
在组呼控制消息GCCN内将组应用数据Application_Data插入按照标准(3GPP TS 44.068)所设置的信息数据字段中,并且该组应用数据可以包括例如语音数据、文本数据或者其它的有效或控制数据。
在组应用数据Application_Data内,附加地至少设置有优选地被构造为计数器的用于标识分别所传输的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Data_ID和标识当前说话人的说话人标识信息Talker_ID,其中说话人标识信息Talker_ID可以例如依赖于被分配给相应的通信终端设备MS1-MS3的设备标识信息Mobile_ID。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中,组应用数据Application_Data具有20个数据八位字节的最大长度。
在移动的主移动交换中心AMSC中接收到组呼控制消息GCCN之后,由该主移动交换中心读出组呼控制消息中所包含的组应用数据Application_Data并且进行进一步处理。
为了进一步处理组应用数据Application_Data,由主移动交换中心AMSC生成指示消息、BSSMAP、尤其是基站系统管理应用部分(BSSMAP)消息,并且通过该消息将组呼控制消息GCCN中所包含的组应用数据Application_Data优选地通过快速关联呼叫控制(FAC)信令信道传输给相应的基站BSS,其中所述指示消息BSSMAP例如具有下列结构:
Figure GSB00000465129300081
在指示消息BSSMAP中除了消息类型(“Message Typ”)之外也包含从组应用数据Application_Data获得的数据标识信息Data_ID、说话人标识信息Talker_ID以及设备标识信息Mobile_ID。
在指示消息BSSMAP中所包含的组呼数据也不允许超过20个数据八位字节的最大长度。
在相应的基站单元BSS中接收到该指示消息BSSMAP之后,由该基站单元生成另一个具有匹配的组应用数据Application_Data*的通知消息NN,并且通过优选地被构造为快速关联呼叫控制(FAC)的信令信道转发给所有被分配给相应的基站系统BSS的组呼的通信用户T1、T2或者其移动通信终端设备MS1、MS2。
此外,还将组呼控制消息GCCN中所包含的组应用数据Application_Data通过管理应用部分(MAP)信令消息MAP从主移动交换中心AMSC传输给至少一个辅助交换中心RMSC,这些组应用数据的接收通过至少一个另外的管理应用部分(MAP)信令消息MAP向主移动交换中心AMSC确认。
为此使用已经按照标准设置的管理应用部分(MAP)信令消息MAP,分别通过从组应用数据Application_Data获得的参数对这些信令消息进行补充。例如,这些信令消息可以具有下列结构:
Forward_Group Call_Signalling(转发_组呼_信令)
(Talker_Application_Data/Talker_Application_Data_Ack)(说话人_应用_数据/说话人_应用_数据_确认)
Process_Group_Call_Signalling(过程_组呼_信令)
(Talker_Application_Data/Talker_Application_Data_Ack)
以上借助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应理解,在不离开本发明所基于的发明思想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众多改变以及变化。

Claims (16)

1.一种用于在移动无线电系统内直接在转换说话人之后将数据传输给现有组呼的至少一个接听用户的方法,其中所述移动无线电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主移动交换中心(AMSC)和至少一个辅助移动交换中心(RMSC),至少一个基站系统(BSS)分别连接到这些移动交换中心上,其中为了将说话人角色从所述现有组呼的第一用户(T1)转换到第二用户(T2),将上行链路组呼信道(U-CH)分配给所述第二用户(T2),
其特征在于,
在分配了所述上行链路组呼信道(U-CH)之后,通过由所述第二用户(T2)生成的并且通过所述上行链路组呼信道(U-CH)传输到所述主移动交换中心(AMSC)的组呼控制消息(GCCN)来发起数据向所述组呼的至少一个接听用户(T1,T3)的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接听用户是所述第一用户(T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组呼控制消息(GCCN)中将组应用数据(Application_data)作为数据进行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是文本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应用数据(Application_data)除了语音数据和/或控制数据之外还包括标识作为新的说话人的所述第二用户(T2)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主移动交换中心(AMSC)读出所述组呼控制消息(GCCN)中所包含的组应用数据(Application_data)并且进行进一步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主移动交换中心生成指示消息(BSSMAP),并且通过该指示消息将所述组呼控制消息(GCCN)中所包含的组应用数据(Application_data)传输给相应的基站系统(BSS)。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消息(BSSMAP)是基站系统管理应用部分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信令呼叫控制协议信令协议将所述指示消息(BSSMAP)传输给相应的基站系统(BSS)。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相应的基站中接收到所述指示消息(BSSMAP)之后生成通知消息(NN),该通知消息优选地通过快速关联呼叫控制信令信道传输给所述组呼的分别位于基站系统(BSS)的无线电小区(FZ1,FZ2)之中的用户(T2,T3)。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主移动交换中心(AMSC)通过管理应用部分信令消息(MAP)将所述组呼控制消息(GCCN)中所包含的组应用数据(Application_data)传输给至少一个辅助移动交换中心(RMSC)。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至少一个另外的管理应用部分信令消息(MAP*)向所述主移动交换中心(AMSC)确认所述组应用数据(Application_data)的接收。
13.根据权利要求1~10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呼控制消息(GCCN)具有在标准3GPP TS 44.068中所规定的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6~10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组呼控制消息(GCCN)中在信息数据字段中所包含的组应用数据(Application_data)最多包括20个数据八位字节。
15.根据权利要求6~10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组呼控制消息(GCCN)的信息数据字段中所包含的组应用数据(Application_data)至少包含数据标识信息(Data_ID)和说话人标识信息(Talker_ID)。
16.根据权利要求3~10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组应用数据(Application_data)传输给所述组呼的至少一个能够确定的用户(T3)。
CN2006800395847A 2005-10-24 2006-09-12 直接在转换说话人之后将数据传输给现有组呼的至少一个接听用户的方法 Active CN1013224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5050850A DE102005050850B4 (de) 2005-10-24 2005-10-24 Verfahren zur Übertragung von Daten unmittelbar nach einem erfolgten Sprecherwechsel an zumindest einen zuhörenden Teilnehmer eines bestehenden Gruppenanrufes
DE102005050850.2 2005-10-24
PCT/EP2006/066272 WO2007048658A1 (de) 2005-10-24 2006-09-12 Verfahren zur übertragung von daten unmittelbar nach einem erfolgten sprecherwechsel an zumindest einen zuhörenden teilnehmer eines bestehenden gruppenanruf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2427A CN101322427A (zh) 2008-12-10
CN101322427B true CN101322427B (zh) 2012-07-11

Family

ID=37649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395847A Active CN101322427B (zh) 2005-10-24 2006-09-12 直接在转换说话人之后将数据传输给现有组呼的至少一个接听用户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8195207B2 (zh)
EP (1) EP1943852B1 (zh)
KR (1) KR20080069625A (zh)
CN (1) CN101322427B (zh)
AT (1) ATE442013T1 (zh)
DE (2) DE102005050850B4 (zh)
DK (1) DK1943852T3 (zh)
PT (1) PT1943852E (zh)
RU (1) RU2388177C2 (zh)
WO (1) WO2007048658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9546A (zh) * 2001-09-19 2003-04-09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移动电话分组呼叫处理操作的验证系统与方法
WO2005055631A1 (en) * 2003-11-21 2005-06-16 T-Mobile Deutschland Gmbh Short message for voice group call ser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73023A (en) 1996-11-19 1999-02-16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messaging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a group call
FI112766B (fi) 1997-07-25 2003-12-31 Nokia Corp Ryhmätietojen elvyttäminen matkaviestinjärjestelmien joukossa
FI19992593A (fi) * 1999-12-02 2001-06-03 Nokia Networks Oy Puheluiden reititys tietoliikennejärjestelmässä
US7010315B1 (en) 2000-03-01 2006-03-07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igning a remote unit a channel with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480480A1 (de) 2003-05-21 2004-11-2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Gruppenruf mit mehr als einem Sprachkanal
SI1692907T1 (sl) 2003-11-21 2010-05-31 T Mobile Deutschland Gmbh Dodatne informacije za storitev skupinskega govornega klica
GB0413972D0 (en) * 2004-06-22 2004-07-28 Nokia Corp A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9546A (zh) * 2001-09-19 2003-04-09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移动电话分组呼叫处理操作的验证系统与方法
WO2005055631A1 (en) * 2003-11-21 2005-06-16 T-Mobile Deutschland Gmbh Short message for voice group call ser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170489A1 (en) 2009-07-02
DK1943852T3 (da) 2010-01-04
EP1943852A1 (de) 2008-07-16
DE102005050850A1 (de) 2007-04-26
ATE442013T1 (de) 2009-09-15
CN101322427A (zh) 2008-12-10
US8195207B2 (en) 2012-06-05
PT1943852E (pt) 2009-12-09
DE102005050850B4 (de) 2007-10-25
RU2388177C2 (ru) 2010-04-27
RU2008120593A (ru) 2009-12-10
EP1943852B1 (de) 2009-09-02
KR20080069625A (ko) 2008-07-28
DE502006004762D1 (de) 2009-10-15
WO2007048658A1 (de) 2007-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9504416A (ja) 移動無線システムの加入者ステーションを制御する方法
CN100372392C (zh) 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实现群组短消息的收发方法
CN100536591C (zh) 一种集群系统中的呼叫方法
EP1692906B1 (en) Short message for voice group call service
CN100442866C (zh) 一种组发短消息实现方法
CN101860421B (zh) 实现组呼信道上行链路抢占的方法及系统
US20040077315A1 (en) Call processing
CN101106743B (zh) 一种短信的发送方法
CN100441030C (zh) 一种私密呼叫的建立方法
CN105163287A (zh) 一种集群通信系统中群组呼叫临时加入功能的实现方法
CN101322427B (zh) 直接在转换说话人之后将数据传输给现有组呼的至少一个接听用户的方法
EP1692907B1 (en) Additional information for voice group call service
CN101365173A (zh) 一种当前使用号码通知方法、系统和号码通知服务器
CN100353783C (zh) 集群通信中组呼或组播业务讲者识别的实现方法
CN101453789B (zh) 一种集群组呼被叫接续时间的方法及系统
CN101472222A (zh) 一种组呼业务紧急呼叫管理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1866717A (zh) 报警呼叫处理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1835104B (zh) 销户移动终端的群组信息更新方法及集群调度子系统
CN100493218C (zh) 组呼抢占方法及系统
CN1332575C (zh) 群组呼叫中讲话方的识别方法
CN100455065C (zh) 一种集群通信系统中用户发送短消息的方法
CN100353781C (zh) 一种发送群组短消息的网络及方法
KR100541990B1 (ko) 단발성 통화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KR100650199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의 음성 사서함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KR20030010981A (ko) 위치정보를 이용한 콜택시 서비스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NOKIA COMMUNICATION GMBH + CO. K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Munich, Germany

Patentee after: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 KG

Address before: Munich,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