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55249B - 一种粉体制备系统试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粉体制备系统试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55249B
CN111855249B CN202010745587.4A CN202010745587A CN111855249B CN 111855249 B CN111855249 B CN 111855249B CN 202010745587 A CN202010745587 A CN 202010745587A CN 111855249 B CN111855249 B CN 1118552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powder
communicated
port
samp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4558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55249A (zh
Inventor
谢军
袁军东
姜伟
薛云高
李寿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long Crushing Conveyo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glong Crushing Convey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long Crushing Conveyo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glong Crushing Convey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4558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552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55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552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552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552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01M99/005Testing of complete machines, e.g. washing-machines or mobile phon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01M99/008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by doing functionality tes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体制备系统试验方法,采用粉体制备系统试验平台进行试验,包括控制系统以及依次连通的给料单元、制粉单元、转运单元、选粉单元和返制单元;物料被给料单元送入制粉单元中破碎成粉,后被转运单元送入选粉单元分成非选物料和成品物料,将非选物料送入返制单元并返送至制粉单元继续破碎;通过第一取样口、第二取样口和第三取样口,对各阶段物料取样检测;控制系统与各单元电性连接,通过控制系统调节和收集各单元的运行参数。本发明通过取样口进行物料取样,通过控制系统收集各单元运行参数,将取样数据与运行参数进行匹配,测定出满足粒径需求下的最优参数,为粉体制备系统的设备选型、控制参数设置提供最直接的依据。

Description

一种粉体制备系统试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体制备系统测试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粉体制备系统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粉体制备系统广泛运用于冶金、化工、建材、环保、材料等行业,主要通过粉碎设备、分选设备和其他机构协同运作,将矿石原料破碎成粉后进行单级或多级分选获得相应粉料。通常而言,不同的矿石原料拥有不同的破碎性能,因此一套粉体制备系统仅能用于一类物料的粉体制备,而中国地大物博,甚至会出现不同地区的同类矿石原料产生较大的破碎性能差异的情况,这对于设备制造商、设计研究院及用户来说,在粉体制备系统的设备选型、结构设计上会造成很大的困扰。
目前,只有在粉体制备系统投入使用后才能体现出该系统在某一类物料上的破碎效果,而此时粉体制备系统已经设计定型,不仅改造费用昂贵,改造过程中也会降低该粉体制备系统的性能。因此,亟待一种能够对粉体制备系统进行试验的平台及方法,满足社会对设备的适应性要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粉体制备系统试验方法,能够对粉体制备系统进行测试试验,验证其功能。
一种粉体制备系统试验方法,采用粉体制备系统试验平台进行试验,试验平台包括:控制系统以及依次连通的给料单元、制粉单元、转运单元、选粉单元和返制单元;给料单元用于将待制备物料定量送入制粉单元;制粉单元接收待制备物料后将待制备物料破碎成粉状物料;转运单元接收粉状物料后将粉状物料送入选粉单元,于转运单元处设置有第一取样口,用于取样检测粉状物料;选粉单元接收粉状物料后将粉状物料分成非选物料和成品物料,并将非选物料送入返制单元,于选粉单元用于输出成品物料处设置有第二取样口,用于取样检测成品物料;返制单元还与制粉单元连通,对接收到的非选物料进行称重,并将非选物料返送至制粉单元继续破碎;于返制单元处设置有第三取样口,用于取样检测非选物料;控制系统内设数据中心,给料单元、制粉单元、转运单元、选粉单元和返制单元均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通过控制系统控制、调节和收集给料单元、制粉单元、转运单元、选粉单元和返制单元的运行参数;通过数据中心将运行参数和在运行参数下获得的对应样本数据分组储存;
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数据中心中选择一组第一运行参数,在第一运行参数下通过试验平台对待加工物料进行试运行,获得第一取样参数;
S2,通过比对第一取样参数和数据中心的样本数据,获得对应样本数据的第二运行参数;
S3,将第二运行参数作为实际运行参数确定粉体制备系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负压单元,负压单元通过收尘管道与选粉单元连通,用于使各单元内的物料通道呈负压运行,并收集超细物料;于负压单元处设置有第四取样口,用于取样检测超细物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负压单元还通过收尘管道分别与给料单元、制粉单元和转运单元连通,用于收集游离的超细物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给料单元包括进料仓和称重皮带给料机,进料仓与称重皮带给料机进料口连通,称重皮带给料机出料口与制粉单元进料口连通,将待制备物料送入制粉单元进行破碎制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转运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粉状物料提升至选粉单元上方的进料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转运单元包括叶轮锁风阀、第一螺旋输送机和斗式提升机,叶轮锁风阀进料口与制粉单元出料口连通,用于接收粉状物料,叶轮锁风阀出料口与第一螺旋输送机进料口连通,第一螺旋输送机出料口与斗式提升机进料口连通,斗式提升机出料口与选粉单元连通;第一取样口于第一螺旋输送机的一侧开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选粉单元包括补风机、静态选粉机和旋风分离器,于静态选粉机的上部设有第一进料口、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第一进料口与转运单元连通,用于接收粉状物料,第一进风口与补风机出风口连通,第一出风口与旋风分离器进料口连通;于静态选粉机的下部设有第一出料口,第一出料口与返制单元连通;第二取样口于旋风分离器出料口的一侧开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选粉单元还包括设于静态选粉机和旋风分离器之间的动态选粉机,动态选粉机设有第二进料口、第二出料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二进料口与第一出风口连通,第二出风口与旋风分离器进料口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返制单元包括螺旋秤和第二螺旋输送机,螺旋秤进料口与选粉单元连通,用于接收非选物料;螺旋秤出料口与第二螺旋输送机进料口连通,第二螺旋输送机出料口与制粉单元进料口连通;第三取样口于第二螺旋输送机的一侧开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负压单元包括布袋收尘器和排风机,于布袋收尘器的上部设有第三进料口和第三出风口,第三进料口与收尘管道连通,第三出风口与排风机进风口连通;于布袋收尘器的下部设有收尘器排料螺旋,收尘器排料螺旋的底部设有第三出料口;第四取样口于收尘器排料螺旋的一侧开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合理配置各单元设备进行制粉运作,合理开设取样口进行物料取样,再利用控制系统对各单元设备进行控制和调节,并对各单元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收集和储存,根据取样物料得到的粒径等数据与当时各单元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匹配,测定出满足粒径需求下的最优运行参数,为粉体制备系统的设备选型、控制参数设置提供最直接的依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粉体制备系统试验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粉体制备系统试验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粉体制备系统试验方法提供的粉体制备系统试验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静态选粉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动态选粉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布袋收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控制系统,2-给料单元,21-进料仓,22-称重皮带给料机,3-制粉单元,4-转运单元,41-叶轮锁风阀,42-第一螺旋输送机,43-斗式提升机,5-选粉单元,51-补风机,52-静态选粉机,521-第一进料口,522-第一进风口,523-第一出风口,524-第一出料口,53-旋风分离器,54-动态选粉机,541-第二进料口,542-第二出料口,543-第二出风口,6-返制单元,61-螺旋秤,62-第二螺旋输送机,7-负压单元,71-布袋收尘器,711-第三进料口,712-第三出风口,713-收尘器排料螺旋,714-第三出料口,72-排风机,73-收尘管道,8-接料斗,10-第一取样口,20-第二取样口,30-第三取样口,40-第四取样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一种粉体制备系统试验方法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粉体制备系统试验方法的首选实施例。但是,粉体制备系统试验方法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粉体制备系统试验方法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单元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安装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通”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通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粉体制备系统试验方法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本试验方法,是在本方法提供的试验平台的基础上进行试验、匹配,从而找出对应某种物料的优选的粉体制备系统,在试验平台的数据中心内,储存有通过该试验平台进行若干次试验获得的若干组运行参数和若干组对应的样本数据。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粉体制备系统试验方法,采用粉体制备系统试验平台进行试验,试验平台包括:包括控制系统1以及依次连通的给料单元2、制粉单元3、转运单元4、选粉单元5和返制单元6;给料单元2用于将待制备物料定量送入制粉单元3中;制粉单元3接收待制备物料后将待制备物料破碎成粉状物料;制粉单元3通过转运单元4连通选粉单元5,转运单元4接收粉状物料后将粉状物料送入选粉单元5,于转运单元4处设置有第一取样口10,用于取样检测粉状物料;选粉单元5接收粉状物料后将粉状物料分成非选物料和成品物料,并将非选物料送入返制单元6,于选粉单元5用于输出成品物料处设置有第二取样口20,用于取样检测成品物料;返制单元6还与制粉单元3连通,对接收到的非选物料进行称重,并将非选物料返送至制粉单元3继续破碎;于返制单元6处设置有第三取样口30,用于取样检测非选物料;控制系统1内设数据中心,给料单元2、制粉单元3、转运单元4、选粉单元5和返制单元6均与控制系统1电性连接,通过控制系统1控制、调节和收集给料单元2、制粉单元3、转运单元4、选粉单元5和返制单元6的运行参数;通过数据中心将运行参数和在运行参数下获得的对应样本数据分组储存;
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数据中心中选择一组第一运行参数,在第一运行参数下通过试验平台对待加工物料进行试运行,获得第一取样参数;
S2,通过比对第一取样参数和数据中心的样本数据,获得对应样本数据的第二运行参数;
S3,将第二运行参数作为实际运行参数确定粉体制备系统。
通过合理配置各单元设备进行制粉运作,并在各单元设备的适当位置合理开设取样口进行物料取样,再利用控制系统1对各单元设备进行控制和调节,并对各单元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收集和储存,根据取样物料得到的粒径等数据与当时各单元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匹配,测定出满足粒径需求下的最优运行参数,为粉体制备系统的设备选型、控制参数设置提供最直接的依据。
具体地,试运行过程中应对设备的控制参数进行调试,保证各单元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本发明主要是通过改变制粉单元3和选粉单元5的相关运行参数,通过第一取样口10、第二取样口20和第三取样口30对各对应物料进行取样分析,二者匹配对应找出与当前矿石原料相适配的粉体制备系统。制粉单元3和选粉单元5相关运行参数的改变,可以通过对同一设备进行结构或数据调整实现,也可以通过更换不同型号的设备进行改变,只要能找出较佳破碎效果的制备系统选型即可。因此,第一运行参数和第二运行参数即包括制粉单元3和选粉单元5的设备选型以及各单元的控制参数。
上述对应物料,包括粉状物料、非选物料和成品物料,粉状物料是指从制粉单元3出料口送出的基础粉料;非选物料是指不满足粒度需求被选粉单元5分选出的需要返回制粉单元3再次破碎的粉料,通常为粒径大于1mm的粉料;成品物料是指满足分选粒度需求的可用粉料,通常为粒径小于1mm的粉料。物料样本的选择,是以返制单元6接收到的非选物料重量(即返料量)趋于稳定为基础,对同一取样口的样本取样5次以上,每次间隔5-10分钟,去除样本数据中最大和最小的数据后进行加权平均获得的数值作为样本数据进行粒度分布情况分析。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系统1为PAC控制分析系统,能够对各单元设备在取样过程中的参数进行监控和设置,其中控制参数包括给料单元2的给料量和给料速度,制粉单元3的转速、粉碎间隙和中心距,选粉单元5的风量、风速、转速和挡板角度等,监控参数包括前述控制参数、以及各单元的电流、电压、能耗、温度和噪音,以及返制单元6的返料量等,通过控制参数实现对各单元设备的参数设置,通过监控参数对各单元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保证各单元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并将控制参数和监控参数和对应的设备选型作为一组运行参数进行收集和储存。
数据中心的一组对应的样本数据和运行参数,通过以下方式获得:
选定一套设备选型,通过该设备选型对一组矿石原料进行试运行,试运行过程中对设备的控制参数进行调试,保证各单元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从第一取样口10处获得粉状物料样本,对粉状物料样本进行粒度分布情况分析,可得知制粉单元3的制粉效率和一次成品率;从第二取样口20处获得成品物料样本,从第三取样口30处获得非选物料样本,对成品物料样本和非选物料样本进行粒度分布情况分析,结合第一取样口10处获得的粉状物料样本的粒度分布情况,可得知选粉单元5的选粉效率;再通过给料量、返料量、成品量可得知整个粉体制备系统的循环负荷,在满足成品粒径需求、循环负荷的既定要求下,将该控制参数和设备选型作为一组运行参数进行收集和与该样本数据进行对应储存。在该套设备选型的基础上,在满足成品粒径需求、循环负荷的既定要求下,调整控制参数再次试运行,获得另一组运行参数进行收集并与该样本数据进行对应储存。更换设备选型,采用上述方法再次试运行,获得又一组运行参数进行收集并与该样本数据进行对应储存。对多组运行参数进行比较,即可获得一组针对当前矿石原料的制粉效率高、选粉效率高的较佳运行参数,从而得到一套针对当前矿石原料的优选的粉体制备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可根据待加工物料大致种类,选定一套设备选型,通过该设备选型对待加工物料进行试运行,试运行过程中对控制参数进行调试,保证各单元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通过各取样口获得第一取样参数;然后将第一取样参数与数据中心的样本数据进行比对,即可确定待加工物料的类型,从数据中心内选出针对当前待加工物料的制粉效率高、选粉效率高的较佳运行参数作为第二运行参数,以第二运行参数作为实际运行参数确定粉体制备系统的设备选型和控制参数。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与控制系统1电性连接的负压单元7,负压单元7通过收尘管道73与选粉单元5连通,用于使各单元内的物料通道呈负压运行,并收集超细物料;于负压单元7处设置有第四取样口40,用于取样检测超细物料。通过设置负压单元7连通选粉单元5,可在物料通道内形成负压,防止粉料外溢,并对制粉过程中产生的超细物料进行回收利用,既可用于制备石灰石浆液,又能避免污染空气,绿色环保。
具体地,上述超细物料,一般是指粒径小于0.045mm的粉尘,排入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且其粒径小质量轻,多位于物料通道的顶部,因此,收尘管道73主要设置在选粉单元5中的最后一个设备的顶部,以实现较好的收尘效果。采用前述取样方法,从第四取样口40处获得超细物料样本,对超细物料样本进行粒度分布情况分析,从而得知负压单元7的收尘效果,通过控制系统1对负压单元7进行参数监控和设置,在满足既定收尘要求的条件下多次调试负压单元7的控制参数,以获得不同的收尘效果情况,将超细物料样本数据纳入前述方法中提到的样本数据范畴,通过前述方法,经比较获得一组针对当前矿石原料的收尘效果好的较佳的运行参数,从而可得到一套完备的针对当前矿石原料的优选的粉体制备系统。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负压单元7还通过收尘管道73分别与给料单元2、制粉单元3和转运单元4连通,收尘管道73可设置在给料单元2、制粉单元3和转运单元4之间的物料通道连接处,或各单元中各设备之间的物料通道连接处等易出现粉尘泄漏点开设收尘管道73的接口,以收集游离的超细物料,满足环保要求。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给料单元2包括进料仓21和称重皮带给料机22,进料仓21与称重皮带给料机22进料口连通,称重皮带给料机22出料口与制粉单元3的进料口连通,将待制备物料送入制粉单元3进行破碎制粉。通过称重皮带给料机22连接控制系统1,可准确监控和控制给料量和给料速度,实现对给料单元2的精确监控和控制。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转运单元4用于将接收到的粉状物料提升至选粉单元5上方的进料口,通过将整个分选粉体制备设备在竖直方向上扩展,以节省占地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
具体地,制粉单元3通常为拉破高效制粉机等各式制粉机,其进料口位于制粉机顶部,出料口位于制粉机底部,且体积大、重量高,不宜搬运;选粉单元5通常为V型选粉机等各式选粉机,其进料口位于选粉机顶部,出料口位于选粉机底部,虽然体积大,但重量较之制粉单元3更轻,而本发明提供的试验平台更改运行参数的方法还包括更换不同型号的设备,因此,考虑到设备更换的便捷性,制粉单元3和选粉单元5的设置方位尤为重要。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制粉单元3的振动强度和整体重量,将制粉单元3设置在较低方位,选粉单元5设置在较高方位,通过转运单元4将制粉单元3制造的粉状物料向上提升至选粉单元5上方的进料口,从而使试验平台整体稳固,且便于更换和运输。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转运单元4包括叶轮锁风阀41、第一螺旋输送机42和斗式提升机43,三者结构简单、横截面积小、密封性好,而且操作方便,维修容易,满足本发明的封闭运输和空间选型的要求;叶轮锁风阀41进料口与制粉单元3出料口连通,叶轮锁风阀41出料口与第一螺旋输送机42进料口连通,第一螺旋输送机42出料口与斗式提升机43进料口连通,斗式提升机43出料口与选粉单元5进料口连通;第一取样口10于第一螺旋输送机42的一侧开设。通过叶轮锁风阀41、第一螺旋输送机42和斗式提升机43连接控制系统1,可准确监控和控制转运单元4的运行状态,保证转运单元4正常运行。将第一取样口10设置在第一螺旋输送机42的一侧,可使得取样方便,并能实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在线实时取样,保证粉状物料样本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如图2、图3和图4所示,选粉单元5包括静态选粉机52、补风机51和旋风分离器53,于静态选粉机52的上部设有第一进料口521、第一进风口522和第一出风口523,第一进风口522与补风机51出风口连通,第一出风口523与旋风分离器53进料口连通;于静态选粉机52的下部设有第一出料口524,第一出料口524与返制单元6连通;第二取样口20于旋风分离器53出料口的一侧开设。通过补风机51连接控制系统1,可准确监控和控制选粉单元5的风量、风速等,实现对选粉单元5的精确监控和控制。将第二取样口20设置在旋风分离器53出料口的一侧,可使得取样方便,并能实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在线实时取样,保证成品物料样本的准确性。
具体地,基于前述转运单元4提供的设备进行描述,第一进料口521作为选粉单元5的进料口,与上述斗式提升机43出料口连通,粉状物料由第一进料口521喂入形成料幕,入机气流从第一进风口522穿过料幕,与粉状物料实现接触,粉状物料在右下方的倾斜板被冲散,并左右两侧板上来回碰撞,达到打散料块、充分暴露细粉和延长料幕停留时间的效果,随后,非选物料沿两侧板下落排出,成品物料随气体从第一出风口523排出,进入旋风分离器53进行气料分离。在本实施例中,旋风分离器53为选粉单元5的最后一个设备,因此前述负压单元7的收尘管道73设置在旋风分离器53的顶部,以实现较好的收尘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2、图3和图5所示,选粉单元5还包括设于静态选粉机52和旋风分离器53之间的动态选粉机54,以实现多级分选,将成品物料进一步细分;动态选粉机54设有第二进料口541、第二出料口542和第二出风口543,第二进料口541与第一出风口523连通,第二出风口543与旋风分离器53进料口连通,第二出料口542连接出料斗,对成品物料进行收集。通过动态选粉机54连接控制系统1,可准确监控和控制选粉单元5的转速、挡板角度等,实现对选粉单元5的精确监控和控制。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返制单元6包括螺旋秤61和第二螺旋输送机62,螺旋秤61进料口与选粉单元5连通,用于接收非选物料;螺旋秤61出料口与第二螺旋输送机62进料口连通,第二螺旋输送机62出料口与制粉单元3的进料口连通;第三取样口30于第二螺旋输送机62的一侧开设。通过螺旋秤61和第二螺旋输送机62连接控制系统1,可准确监控和控制返制单元6的返料量,并保证返制单元6正常运行,实现对返制单元6的精确监控和控制。将第三取样口30设置在第二螺旋输送机62的一侧,可使得取样方便,并能实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在线实时取样,保证非选物料样本的准确性。
具体地,基于前述选粉单元5提供的设备进行描述,螺旋秤61进料口与上述第一出料口524连通,以接收非选物料,通过螺旋秤61对非选物料进行流量、流向的控制,并实现精确的计量管理,通过第二螺旋输送机62出料口与制粉单元3的进料口连通,实现一个封闭的循环回路,反复循环打磨,在获得粒度细纯度高的粉料的同时,结构紧凑合理,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进一步的,如图2、图3和图6所示,负压单元7包括布袋收尘器71和排风机72,于布袋收尘器71的上部设有第三进料口711和第三出风口712,于布袋收尘器71的下部设有收尘器排料螺旋713,第三进料口711与收尘管道73连通,第三出风口712与排风机72进风口连通,于布袋收尘器71的下部设有收尘器排料螺旋713,收尘器排料螺旋713的底部设有第三出料口714;第四取样口40于收尘器排料螺旋713的一侧开设。通过排风机72连接控制系统1,可准确监控和控制负压单元7的风量、风速等,实现对负压单元7的精确监控和控制。将第四取样口40设置在收尘器排料螺旋713的一侧,可使得取样方便,并能实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在线实时取样,保证超细物料样本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粉体制备系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粉体制备系统试验平台进行试验,所述试验平台包括:控制系统以及依次连通的给料单元、制粉单元、转运单元、选粉单元和返制单元;
所述给料单元用于将待制备物料定量送入所述制粉单元;
所述制粉单元接收待制备物料后将待制备物料破碎成粉状物料;
所述转运单元接收粉状物料后将粉状物料送入所述选粉单元,于所述转运单元处设置有第一取样口,用于取样检测粉状物料;
所述选粉单元接收粉状物料后将粉状物料分成非选物料和成品物料,并将非选物料送入所述返制单元,于选粉单元用于输出成品物料处设置有第二取样口,用于取样检测成品物料;
所述返制单元还与所述制粉单元连通,对接收到的非选物料进行称重,并将非选物料返送至制粉单元继续破碎;于所述返制单元处设置有第三取样口,用于取样检测非选物料;
所述控制系统内设数据中心,所述给料单元、制粉单元、转运单元、选粉单元和返制单元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通过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调节和收集所述给料单元、制粉单元、转运单元、选粉单元和返制单元的运行参数;通过所述数据中心将所述运行参数和在所述运行参数下获得的对应样本数据分组储存;
所述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所述数据中心中选择一组第一运行参数,在第一运行参数下通过所述试验平台对待加工物料进行试运行,获得第一取样参数;
S2,通过比对所述第一取样参数和所述数据中心的样本数据,获得对应样本数据的第二运行参数;
S3,将所述第二运行参数作为实际运行参数确定粉体制备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体制备系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负压单元,所述负压单元通过收尘管道与所述选粉单元连通,用于使各单元内的物料通道呈负压运行,并收集超细物料;于所述负压单元处设置有第四取样口,用于取样检测超细物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粉体制备系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单元还通过收尘管道分别与所述给料单元、制粉单元和转运单元连通,用于收集游离的超细物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体制备系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单元包括进料仓和称重皮带给料机,所述进料仓与所述称重皮带给料机进料口连通,所述称重皮带给料机出料口与所述制粉单元进料口连通,将待制备物料送入所述制粉单元进行破碎制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体制备系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粉状物料提升至所述选粉单元上方的进料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粉体制备系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单元包括叶轮锁风阀、第一螺旋输送机和斗式提升机,所述叶轮锁风阀进料口与所述制粉单元出料口连通,用于接收粉状物料,所述叶轮锁风阀出料口与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出料口与所述斗式提升机进料口连通,所述斗式提升机出料口与所述选粉单元连通;所述第一取样口于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的一侧开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体制备系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粉单元包括补风机、静态选粉机和旋风分离器,于所述静态选粉机的上部设有第一进料口、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进料口与所述转运单元连通,用于接收粉状物料,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补风机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旋风分离器进料口连通;于所述静态选粉机的下部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与所述返制单元连通;所述第二取样口于所述旋风分离器出料口的一侧开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粉体制备系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粉单元还包括设于所述静态选粉机和所述旋风分离器之间的动态选粉机,所述动态选粉机设有第二进料口、第二出料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旋风分离器进料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体制备系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返制单元包括螺旋秤和第二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秤进料口与所述选粉单元连通,用于接收非选物料;所述螺旋秤出料口与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出料口与所述制粉单元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三取样口于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的一侧开设。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粉体制备系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单元包括布袋收尘器和排风机,于所述布袋收尘器的上部设有第三进料口和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三进料口与所述收尘管道连通,所述第三出风口与所述排风机进风口连通;于所述布袋收尘器的下部设有收尘器排料螺旋,所述收尘器排料螺旋的底部设有第三出料口;所述第四取样口于所述收尘器排料螺旋的一侧开设。
CN202010745587.4A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粉体制备系统试验方法 Active CN1118552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45587.4A CN111855249B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粉体制备系统试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45587.4A CN111855249B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粉体制备系统试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55249A CN111855249A (zh) 2020-10-30
CN111855249B true CN111855249B (zh) 2022-11-22

Family

ID=72946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45587.4A Active CN111855249B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粉体制备系统试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552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49884B (zh) * 2022-05-07 2023-09-05 韶关祺瑞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可移动式破碎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07171A (ja) * 1991-09-20 1993-04-27 Hosokawa Micron Corp 粉体測定装置
CN104307601A (zh) * 2014-10-10 2015-01-28 上海凯盛节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立磨选型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10146402A (zh) * 2018-02-12 2019-08-20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烧结燃料水分和粒度组成的智能检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658116A (zh) * 2019-09-12 2020-01-07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块状铁合金取样及粒度同步检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4175B (zh) * 2007-09-24 2010-09-29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辊压机联合粉磨装置
CN101767046B (zh) * 2009-12-29 2011-03-30 河南万基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铝结壳块破碎工艺及其生产线
CN102824936A (zh) * 2012-09-24 2012-12-19 四川皇龙智能破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可自动调节压辊间隙的啮合式挤压破碎机
JP2018077153A (ja) * 2016-11-10 2018-05-17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粒子捕集装置
CN107051691A (zh) * 2017-04-10 2017-08-18 太仓金溪粉碎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防爆气流粉碎及分级系统
CN208512754U (zh) * 2018-06-21 2019-02-19 河南黎明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带远程监测功能的制备粉体的智能环保生产装置
CN109622204A (zh) * 2018-11-12 2019-04-16 南京环境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焚烧厂烟气处理用碳酸氢钠制粉工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07171A (ja) * 1991-09-20 1993-04-27 Hosokawa Micron Corp 粉体測定装置
CN104307601A (zh) * 2014-10-10 2015-01-28 上海凯盛节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立磨选型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10146402A (zh) * 2018-02-12 2019-08-20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烧结燃料水分和粒度组成的智能检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658116A (zh) * 2019-09-12 2020-01-07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块状铁合金取样及粒度同步检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55249A (zh) 2020-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33897B (zh) 宽粒径分布的选粉机
CN210613999U (zh) 一种悬辊式磨粉机在线监测系统
CN111855249B (zh) 一种粉体制备系统试验方法
CN106040405A (zh) 内置选粉机的预粉立磨联合半终粉磨系统
CN111495560A (zh) 一种静态双分级选粉机及半终预粉磨系统
CN2923065Y (zh) 高效涡流选粉机
CN111879541B (zh) 一种粉体制备系统试验平台
CN217819559U (zh) 一种粉状物料取样器取样代表性检验装置
CN212263510U (zh) 一种静态双分级选粉机及半终预粉磨系统
CN111617879A (zh) 智能脱粉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639685A (zh) 一种粉磨系统的协调优化控制方法
CN116037287A (zh) 一种两辊拖一磨半终粉磨水泥工艺系统及其生产方法
CN207494028U (zh) 釉料用矿粉分级风选装置
CN215784837U (zh) 一种农产品用筛选设备
CN212451214U (zh) 一种水泥生产线
CN212018081U (zh) 一体化制砂楼系统
CN211026746U (zh) 一种可控骨料脱粉装置和干粉砂浆生产系统
CN2340524Y (zh) 一种挡板式粉煤灰分级装置
CN208526824U (zh) 一种铝粉粉碎分级装置
CN115739275B (zh) 自动磨粉机
CN202984104U (zh) 一种多级分离的粉煤灰分选机
CN218629387U (zh) 磨粉机取样称重组件
CN218691584U (zh) 一种粮食自动筛选分样检测机
CN216063726U (zh) 磨粉系统
CN111375481B (zh) 陶瓷干法制粉收尘除杂一体化装置及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